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如何教育小孩子心胸开阔

如何教育小孩子心胸开阔

我家小儿(6岁多,马上就要上小学了)心眼真是咪咪小,一点亏也吃不得。只要自己有理的,绝不饶人,非要追着人家让人家说道歉。人家若不说“对不起”,就会追着“以其人之道还之其人之身”。

昨天傍晚和小朋友们踢足球,又闹出了这样的事情,而且是我看到的最厉害的一次。一个小朋友不遵守规则,抢了他的球。然后他情绪极其激动,像疯子一样的又哭又闹,声嘶力竭,追着打人家。我使劲了全身力气才拖住。当时那个情景,我觉得他那个样子非常恐怖,要是他手里有把枪,估计就开枪打人了。

小孩的教育,我也是以讲道理为主,从小到大几乎没有打过。他自己基本也挺讲道理的。但是就是在上述他认为他自己有理的事情上,老是这样。昨天那一幕,我到现在想想都蛮后怕的。这样的行为,继续下去的话,我怕大了真的会出什么事。但是我怎么想,也想不明白。这样的性格,是否有其根源?作为家长该如何教育?

我昨天当场恨不得甩他个耳光,但努力控制住了。回家吃完后,让他自己把整个事情的过程想一想,讲了一遍,哪里做的不对,是否有更好的处理方法。

大家都来说说,碰到过这样的孩子吗?该如何教育?.

TOP

回复 1#jjjnet 的帖子

这的确是个难题。
我儿子小三小四的时候也发生过类似抢球的冲突,对方还高他一个头,双方的表情都蛮吓人的,出手重得很。
我记得当时跟他讲,首先是和为贵,其次打不过就跑,再者如果打得过的话,不要把人家给打伤了。没讲太多的道理,估计讲了也听不进去。
后来不知怎么的就慢慢跟人家的冲突少了,好多次看到他还是跟那个孩子一起玩球 大概大家都大了懂事了吧。.

TOP

应该把他马上带离现场, 到安静的地方, 让他冷静下来。

冷静后, 聆听他描述当时的感受,越具体越好, 因为描述的过程也是一种反省(比如:喉咙好像有一团火, 胸口很闷),他说的时候不要插嘴, 说完了,首先表示认同他的感受(比如:很难受, 很想打人, 是吧?),  随后教他怎么处理自己的情绪(比如:深呼吸;心里默念“让我想想, 等会儿再来跟你计较”), 让他学着预先在脑子里模拟事件, 鼓励他下次实施自己的办法。数次成功控制情绪之后, 冲突就会越来越少了。

还有个比较激烈的方法, 找机会用同样的方法对付他, 让他明白自己的过激如何伤害别人, 事后要解释你的动机。.

TOP

还有一个更直观的方法, 在电脑上找一幅图片, 先放大图片让某个细节占据屏幕, 让他猜是什么;然后渐渐缩小直至图片完整出现, 恍然大悟, 原来是这样啊~

这个练习, 告诉孩子有些事情需要退后几步, 才看得清楚, 不要急着下结论, 因为凑得太近, 冲击很大, 拉开距离, 冲击就小得多。再说, 这个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人, 就像各式各样的图片一样, 如果张张都一样, 那可真没意思啊!.

TOP

回复 4#混凝土 的帖子

谢谢混混,我回去试试。
非常想在他现在还小的时候改变这种性格,否则大了真的很害怕。

[ 本帖最后由 jjjnet 于 2010-7-28 16:57 编辑 ].

TOP

回复 5#jjjnet 的帖子

要坚持一段时间, 可以改善的, 别想太远。。。.

TOP

恩,这个是要坚持。现在认真执行。
但方法有限,希望有经验的BBMM都来谈谈,非常感谢。.

TOP

有用吗,我家的从小算对他各方面管的严了,也是心眼小,不肯让人家的。如今都要小五了,还是死性不改。那句“男子汉要心胸宽广的话”从幼儿园说到现在了,估计说的老茧都脱了几层了,但还是时常会在学校和同学发生一些争执。其实无非也就是一些小事,但他就是不愿吃亏,和他说说道理吧,他的头点的比啄木鸟还快,但是好景不长老毛病又来了。我也是为了这事伤透了脑筋。我和老公都属于很大方的人,也不是小心眼的人,真不知这孩子遗传因子哪出了问题。.

TOP

我家女儿有段时间也是脾气非常大,现在虽然好些,但有时候比较累或者饿了等等就会情绪比较失控,易哭闹发火什么的。
觉得不完全是心眼小,孩子对自己的情绪控制力相对比较弱,遇事又容易单纯从自我的角度出发,不考虑他人。这不仅仅是孩子,我们这些成年人其实也需要面对自己的情绪和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方式。
我的做法是:自己尽量做到不要对孩子情绪化,常说理,遇到事情和她分析分享,谈谈从别人的角度出发是如何的。在她累了饿了情绪不稳定的时候体谅她,同时也告诉她“妈妈知道你脾气大,只是这会儿没力气控制你的脾气了”。昨天和女儿说到长大的问题,我说长大最重要的是学会做自己的主人,她很快乐的告诉我,她觉得她比以前更会控制她的脾气了。.

TOP

回复 9#好奇猫 的帖子

对的,我觉得自己有时候也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的,比如他发生这种情况的时候,劝过几遍,不听,火就上来了。
所以我和他说:我们两个一起让脾气好起来。碰到对方生气,提醒对方:calm down或者从1数到20.

不知道小孩这种脾气大、心眼小,有否身体上的原因?.

TOP

有的时候,孩子“心眼小”并不一定是品行问题,有可能是孩子正处于“秩序敏感期”。这个时候的孩子有自己组建的世界秩序,对于违反了他设定的“秩序”的人可以说是深恶痛绝。
这种孩子未必是心眼小,别人如果符合他的“秩序”,他也许会非常大方。

以上只是我的猜测。另外,如果孩子经常脾气大,看看他有无交流障碍。思考能力超过语言表达能力的孩子,在这个年龄段还没有建立起自我约束能力,容易发急。另外,如果孩子血糖偏低,也会不容易控制自己。累的时候容易生气,大人、孩子都一样。生气的时候,也许是需要休息了。休息一下,回头看看生气的东西,也许就不值得那么生气了。.

TOP

父母的身教重于言教!很多时候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

TOP

回复 11#水之形 的帖子

谢谢水老师。
您的分析真是很深入。我就一直再想,他怎么能那么生气。不就人家没有守规则嘛。
我得去学学这个“秩序敏感期”的知识,只有深入了解了他发脾气的原因,才能有的放矢的帮助他。
另他虽然从小听过无数的故事,但表达的确不是很流畅,经常容易结结巴巴。
反正你说的原因,我觉得3条都有点。
那对于有点交流障碍的小朋友,该如何纠正,提高他的表达能力呢?
非常感谢!.

TOP

我家儿子也是个小心眼,但我不认为是坏事。如果其他孩子没有征求意见就拿他东西,他肯定会生气,如果你先问问他,他基本上会同意。这种孩子特别遵守规矩,但对其他人的要求也很高,而且自尊心特别强。

关于大度和小气,其实每个家庭的标准是不同的,有是非感的孩子要比没有原则的让步的孩子好,保护好孩子的*小气*其实是对孩子的理解。但是要让孩子学会控制脾气和如何面对其他孩子的错误也是非常重要的。其实也很简单,就让孩子大声对其他孩子说这样是不对的,你不可以这样。我儿子这两句话经常挂在嘴边的。

这个秩序感的建立其实蛮难的,特别是在一个混乱的大环境中对孩子是个很大的挑战。当外部大环境和家里的小环境遵循的是一个标准,每个孩子都能遵循规矩,那小孩子的教育就会简单多了。.

TOP

回复 13#jjjnet 的帖子

听故事的量因人而异,不必追求多。在幼年,听故事并不是多多益善。

我的建议是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要慢。一本书,最好让孩子反复听。孩子在这个年龄也有反复学习的需求,只要他不厌烦,就不要换书。这样,孩子会对故事的细节有清晰地了解,对整个故事的大意有完整地把握。他在学习过程中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反刍,进行自我提高。一本英诺森提插图版的《木偶奇遇记》读了有大半年了,我女儿仍旧兴致盎然,要求我继续读,那么我就不换书。这个年龄的孩子在听故事的时候,要学的东西很多:要搞清故事大意,要碰到很多很多书面词语,要了解细节,自己进行架构或者比较。看起来一本书读个大半年,效率太低。但是对于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她需要足够的时间来自发地学习故事中的逻辑、词语、句式,她肚里有料之后还需要时间跟我讨论。书是阶梯,一些经典的绘本或者名著全译本,都需要反复阅读,这样孩子能最大限度地吸取全面的养料,而不是仅仅知道大概的故事情节。这样他们的表达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会同步提高。当他们要求换书的时候,他们已经得到了全面的提高。

所以对于幼年的孩子要根据孩子自身的需要,不要轻易更换故事读本。孩子在幼年和童年如果通过自发的精读提升了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口头和书面)以及理解能力,到青少年期,进行泛读的时候,不仅速度快,理解也深,能够做到泛读也能达到别人精读的效果。.

TOP

回复 15#水之形 的帖子

水老师提的精读的方法,我们的确没有尝试过。当时读你的帖子,说你女儿能差不多背出“木偶奇遇记”,而且还能提问里面的内容,我真的很羡慕。
因为我家小孩,对任何故事基本听过算过,很少要求再听一遍的。有时候,我实在没有书了,找一本读过的读,小家伙就说这个读过了呀,换一个。也许这个就是他脑子里有很多内容,但由于没有掌握故事中所涉及的语句,因此对他来说,清楚的表达出来,就比较困难了。
另:昨天查了一下那个秩序敏感期,讲的好像都是2~4岁的情况,我们已经6岁多了,到底是否这种敏感期呢?真是不太懂。
我觉得他为了这些小事生这么大的气,总是不太对的。但又不知道怎么引导他。

[ 本帖最后由 jjjnet 于 2010-8-1 14:02 编辑 ].

TOP

回复 14#cicici 的帖子

是的,我们这个对别人的要求很高,自尊心很强,也很好胜。
但他本身对自己,其实没有那么高的要求,唉。.

TOP

回复 16#jjjnet 的帖子

在孩子最初显现阅读兴趣的时候,选材和量的设置应当因人而异.不要家里给太多的读物和玩具。这会让孩子失去专注力。给孩子的环境应当是简洁有序的,而不是铺天盖地的。这样,孩子会专注于某几本书,会反复阅读。我的孩子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当我把新书拿出来太多太快的时候,她也会喜新厌旧,不专注。后来我控制自己拿新书,她就很专注。蒙台梭利也说过不要给孩子太多玩具,这样会给孩子造成混乱,伤害孩子专注力的发育。她虽然没有提到书本,我把这个原理变通了一下,发现也是一样的道理。等经历了一两年,孩子的专注性的加强以及反复阅读的习惯养成了,适当多给一点新书是无妨的。

至于秩序敏感,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可以延续到7/8岁。如果你的孩子对自己也是恪守同一准则,那么就是他太喜好规则了,厌恶规则的破坏。否则,就不是。

如果他对自己是另外一套标准,那么他就不是秩序敏感的问题,而是他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这个年龄的儿童,要求他们能够换位思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以在他侵犯他人的时候(未必是大的侵犯),仔细观察他的行为。找个宽松的气氛,以旁观者的立场跟他叙述这件事。提醒他有时也会越界。让他知道规则固然要遵守,但是还需一点宽容。没有宽容的话,每个人的行为就太僵硬了。

[ 本帖最后由 水之形 于 2010-8-1 16:53 编辑 ].

TOP

引用:
只要自己有理的,绝不饶人,非要追着人家让人家说道歉
大人把这种行为定义为“得理不饶人”,可在六岁孩子心里,是非就像黑白一样分明,容不得捣浆糊,请多多理解。

我觉得你孩子大概就是规则感强烈的一类,容易钻牛角尖。发作的时候,吃相是比较难看的,不过也仅此而已,跟心眼儿没啥关系,从好的角度来理解,是实诚。父母不必太过烦恼将来,一根筋的小孩,发展好了,就是学问大家。.

TOP

回复 18#水之形 的帖子

谢谢,学习了。

"给孩子的环境应当是简洁有序的,而不是铺天盖地的"。也许这个就是我范的错误。总是希望尽自己所能,为他创造最好的环境,结果反而是有害的举措,反观自己,颇有点拔苗助长的味道。

关于他的这个脾气,需要进一步观察,运用大家提到的方法,尝试去让他心平气和一点。
在此,谢谢大家的热心回复。.

TOP

回复 19#不不园 的帖子

真要这样就好了。我就担心多多理解他,会变成纵容。
理解和纵容两者间的度我真的很难把握。老人老说我太宠了,和小孩一直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该打时就打。但我觉得打也未必有用,况且我小时候父母也从未打过我。所以到这里来取经啦,看看除了打,还有什么其他方法,或者我大人本身也要改进的。.

TOP

学习一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水之形 于 2010-8-1 16:51 发表
在孩子最初显现阅读兴趣的时候,选材和量的设置应当因人而异.不要家里给太多的读物和玩具。这会让孩子失去专注力。给孩子的环境应当是简洁有序的,而不是铺天盖地的。这样,孩子会专注于某几本书,会反复阅读。我的孩 ...
水老师讲的很有道理。认真学习了。

儿子经常会要求我讲同一本书,有着强大的兴趣,讲多了,我有时会烦了,会鼓励他选一本新书。。马上改正去了!.

TOP

回复 10#jjjnet 的帖子

身体上的原因不小哦,我回想自己小时候也经常会是累了、饿了的时候情绪相对不稳定、碰不得。。。那种时候我姐姐对我唱歌都能让我掉眼泪发脾气呢。。。.

TOP

回复 4#混凝土 的帖子

我女儿现在也是很容易生气,是生闷气。
比如:昨晚我说洗澡了,让她准备;我就去主卫放水了,然后抱小的去洗澡;等了两分钟怎么不见我女儿来,这才听见她在客卫喊我怎么还不去(前些天她跟我在客卫洗澡的);我PP才告诉她我们在这边。结果她就装着一肚子委屈和气氛过来了,一看见我眼睛都红了,快掉眼泪了。我本来想笑的硬是忍了,否则她更气更委屈。我马上给她讲了类似的事情,当笑话,说这不过是一场误会,她才没哭出来。

平时 也是开不起玩笑,不能接受善意的恶作剧,这马上要上小学了,我想这类事情可能不少,象我女儿现在这样咋办,她通常都是生闷气.

TOP

回复 25#orchid_ren 的帖子

孩子自尊心很强, 她对自己要求会比较高, 对别人也是.....但这并非坏事, 咱们慢慢让她明白快乐才是最要紧的, 让她学会放松, 接受自己的不足.

就像洗澡这件事, 你没有说清楚在哪间浴室, 而她在客卫等你, 让她觉得很傻, 所以生气. 我们会一笑置之, 但孩子却很气馁.所以, 你当时应该向她道歉, 怪自己没有说清楚, 让她傻等半天, 表示理解她的感受. 认同孩子的感受, 有利于她纾解情绪..

TOP

回复 26#混凝土 的帖子

谢谢您,那么晚还帮我解疑。你说的这种方式我女儿好接受,她就是需要纾解情绪.我比较口拙,有时没处理好。
从你这受益匪浅,老麻烦你。我想真的送你一捧鲜花.

TOP

混凝土#~~觉得你很有水准哦~~作为过来的的人(孩子已大了),回顾一下也感到受教。.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