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7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性格、能力和分数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性格、能力和分数

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欢迎讨论、指教。

我认为,性格重要,能力也重要,分数更重要。只要现行的教育制度仍然存在一天,“分数崇拜”就不会停止。

先来说说性格。
俗话说的好,“三岁看老”。其实小孩子的性格早已在我们意识到问题之前就养成了,也就是说,在我们还懵懵懂懂不知道怎么样教育孩子,怎么样做个好爹妈的时候,我们的不成熟的教育方法已然在那张“白纸”上留下了浓重的墨迹。
说句大家不爱听的话,到现在才来反思孩子的教养问题已经迟了。当然,不是说现在开始纠正是完全没有效果的,而是如果想取得好的教养效果当父母所要付出的艰辛努力肯定要比在三四岁前培养他所要付出的努力更甚数倍乃至数十倍,越往后效果越差。这点我相信大家心里也都是明白的!
所以说,你的孩子现在是什么性格,将来发生大的变化的可能性很小,除非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改变。拿画画来打个比方,一旦基调确定,除非把这张纸撕掉,否则任凭你涂再多别的颜色,这幅画给人的感觉仍然是一样的。
因此,不如先认可他的性格,认同他性格中的不完美,善待他的缺点,只求能在未来生活中慢慢的完善。


再来说说能力吧~
我一向以为能力的培养不是嘴上随便说说的,而是BBMM们真的狠得下心这么做吗?!
因为保护孩子是父母的天性,而培养能力往往是在挑战父母的天性。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我认识的一些为人处世、办事做人能力特别出众的,往往不是出身贫寒,就是在人口众多的大家庭中长大,或是早早的就失去亲人。他们从小就尝尽了生活的艰辛,因此也更懂得如何在恶劣的环境中让自己活得更好。
我非常认同“实践出真知”这句话。孩子不去尝一口盐,能知道这白花花的晶体是咸的吗?孩子不去摔一跤,他能知道楼梯是用来走不是用来跳的吗?不被别的小朋友咬一口,他能知道如何自保,如何反抗吗?不被自己的好朋友陷害,他能知道人心险恶哪怕是好朋友之间也有不能说的秘密吗?……试问每位家长,在你们的成长旅途中,一路走来又何尝不是跌跌撞撞才能有如斯感悟呢?
很多花季少男少女一点小挫折就闹自杀么,叫我说他们都是过得太顺畅、太舒服了!经不住严酷考验的往往是温室之花而不是杂草。“死亡”的残酷和可怕,经历过至亲的人身故后才可能有“切肤之痛”,才会明白死亡,对于这群人而言,“自杀”?!是想也不敢想的!
所以说,放手让孩子去犯错、去受挫甚至受到伤害,让他们从失败中体会成长,不知道各位BBMM有没有这么大的决心做到“明知故犯”——我“明知”却“故”意让他去“犯”呢?


最后,我来说说现在流行的口号——“素质教育”。
现在不少学校都宣传自己是素质教育,我不以为然,这只是一句口号罢了!好听听,听过就算了,可千万别当真!
现行教育体制一日不变,素质教育就是一句空话。
当老师的和当家长的,有谁能够真正的漠视分数而进行素质教育?
外国佬都说我们中国人好大喜功,急功近利;平心而论,这评价是不过分的!谁让我们从上到下大把的人都是只重视眼前的成绩呢?少数有远见的人最多也只不过看到不远的将来。不比人家国家,人家看重的是生命全程
所以在对待选择素质教育还是应试教育上,我一贯还是提倡咱们做爹妈的不妨传统一点,实际一点,选择应试教育,选择分数。
应该会有很多BBMM是和我一样想法的,包括那些嘴上说素质比分数重要的,其实还不同样是补习班的熟面孔。就好比读书时候,有些成绩好的同学老是标榜自己回家从不看书预复习什么的,其实背地里用功得很……
升学是个很现实的问题,素质再好的小孩,没有这个资格证书那个获奖证书的,升学就是吃亏!我们的孩子好,光我们自己知道有什么用?!人家又不像我们天天看着孩子成长咯,他凭什么相信你孩子好呢?人家也要发奖金的,人家也要升学率的,他凭什么信任你,把宝押在你身上呢?
还不是两个字——“分数”!
既要看在校考试的分数,也要看在外竞赛的分数。更何况竞赛也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人家也要考量你的分量,没有拿奖的实力,学校凭什么给你机会呢?那么拿奖的实力学校又是从何得知呢?唯一的途径还是考试,还是分数!
所以,你能说分数不重要吗?你敢漠视分数吗?
随便说说自己的想法,欢迎BBMM们在线讨论,或是拍砖,但切勿人身攻击,谢谢!

最后重申一点,我以上的论点都是建立在“孩子确实大有潜力”的前提之上的哦,用对待有天赋的孩子的标准来苛求资质一般的孩子的做法,我是不赞成的!.

TOP

为啥有这么多人看却没人愿意讨论一下呢? .

TOP

我认为性格最重要,能力第二,分数第三.
但实际情况是对孩子的判断,包括我自己,都是分数第一.
我自己也是要求孩子考试成绩要好,要听话.我自己也忽视孩子的性格培养,能力的培养.
我不知道应该怎样培养.现在倒过来,他时常和我说,妈妈,要开心一点,要轻松一点..

TOP

回复 3#小榆妈 的帖子

我和你一样,不过没啥好自责的。
希望孩子将来做个成功人士难道有错吗,总不见得期望孩子做个失败者吧?!
现在小学毕业想升个好点的初中真的很难!我前一阵子不知死活的溜去小升初专版看人家BM发的帖子去了,看得我心里挺后悔的,蛮好不要去的,搞得现在就开始为5年后焦虑了……本来我认为给女儿读读丽英就行了,但现在我在考虑要不要继续去考上外附小……一句话:升学太残酷了!!!
不少父母在那里发帖子说孩子没能升到理想的初中,感到对不起孩子,看得我好心酸~~~
高中考不上大学,父母还可以责怪孩子自己不要好;可是小学毕业进不了理想的初中,怎么看怎么着都是父母的责任,孩子不懂升学的重要性,难道你当家长的也不懂吗?说不定等他懂事了还要反过来责怪父母,为什么当初没有抓紧我的功课?
谁敢拿孩子的未来赌一把?

你的孩子是懂事的,还知道宽慰你,从这点上来说,你孩子的性格还是培养得不错的! 放宽心,慢慢来吧,有些要抓紧,有些则是想急也急不来的~~~.

TOP

是啊,做父母的,总想把最好的给孩子,给孩子铺好路,让孩子顺顺利利的.
但有时候转过来想,样样给孩子安排好,未必是真的对他好.很矛盾的.

LZ是丽英的家长?我们是校友?

[ 本帖最后由 小榆妈 于 2009-5-6 15:58 编辑 ].

TOP

回复 5#小榆妈 的帖子

就像我顶楼帖子里写的“保护孩子是父母的天性”,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人类呢!为孩子铺路是当爹妈应该做的,但究竟怎么样才算对他们好,却是一个很深奥的课题.............
我在关于丽英的讨论帖里看过你的帖子,目前我们暂时还不是校友,我们还挣扎在幼升小的择校痛苦里呢!不过也快了,最多也就一个月吧,一切都即将尘埃落定了~阿弥陀佛~~~.

TOP

回复 4#Julie妈妈 的帖子

我们都一样啊,我也认为性格最重要,可是现在的考试制度逼的我们做家长只能看重分数,我也看了小升初,看了真是吓了一跳,想想现在不抓紧的,四年以后怎么办呢?没有几份象样的证书,学校连一个面试的机会也不会给你.到那时再着急也没用了..

TOP

性格第一,到社会上性格不好要吃苦头的,这个关系到一辈子。.

TOP

其实我以为无所谓哪个第一第二,要想把孩子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能力也罢,性格也罢,都很重要。有些东西是天生的,我们要做的是把最好的教育给孩子,看先天的与后天的结合了能混出个啥模样。那么,什么是最好的教育?千江有水千江月,各人看法不同而已。我比较推崇孩子幼儿园的一句话,叫做“学做人,学学习,學生活”,很有启发。想当初,到了初中也不知道考试了还要复习这回事,可现在连小一小二一到考试老师家长都紧张,感觉都是体制害的。老师不是流水线上的操作工,绩效考核只能催生出很多考试机器。.

TOP

学做人,我以为是要怀有一颗同情心,感恩心,等等
学学习:我以为是学会学习的方法,思维的方法,融会贯通的能力。文理相同,对知识的渴求是不需要区分文科还是
                理科。
学生活:学会寻找快乐,发现美好的东西。笑也罢,哭也罢,做一个真实的人。等等      

我认为这才是素质教育。.

TOP

试问楼主:等孩子进了大学或踏入社会之后,没有了分数的困扰,你的孩子该何去何从?今天的社会已然和20年前迥然不同,5年、10年、15年之后,又会发展成何状态?所以从长远考虑,性格和能力在分数之上。.

TOP

平心而论,孩子读书最能够衡量,可以量化的就是分数了,社会和学校也是这样的标准。儿子学校更是厉害,每次考试分数边上还有一个数字,表示名次~唉.......

TOP

如果不进大学,孩子在以后的社会上会失去很多机会!所以小孩小的时候,这三者间的主要矛盾还是成绩。但到了社会,其实性格和能力肯定比成绩重要。对于现在的教育体制和中国人口下,我们这些可怜的父母们就只能努力在这三者间找个平衡点啦。.

TOP

性格,能力,分数这3方面没有冲突的地方呀,相对而言对人的一生性格可能更重要一点,所谓的性格决定命运吧,但我觉得性格很大部分是天生的,能力其实也是天生的,读书的时候考试能力强,工作的时候工作能力强,当然大部分人要通过努力才能练出强的考试和工作能力.
但无论如何,健康的身体和健康的心态是第一位的,我们这种年龄的人大多经历过亲人的生离死别,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的..

TOP

能不能把“性格、能力和分数”改成:“品德修养、生存能力、学习分数”
因为性格在7岁时已经基本养成了。
我个人认为:“品德修养=生存能力>>>>学习分数”.

TOP

我们为分数而活

对于绝大多数普通人而言,日常的工作确实与分数或者变相的分数紧密关联,学生阶段就不说了,到了工作中,各种量化、评级、应聘,都是要搞分数,搞排名的,这就是竞争,说白一点,这也没什么不好,因为还没发现更好的招数,嘴上的抱怨抵制抵不过实际的行动追随。竞争中就有好坏,就产生了价值判断,就有心理承受力的磨练,就有长期战略上的思考。
我的心态是,凡事还是以顺势而为为主线,在可能的情况下认真努力点,找到适合自己的良性循环。.

TOP

包括那些嘴上说素质比分数重要的,其实还不同样是补习班的熟面孔。就好比读书时候,有些成绩好的同学老是标榜自己回家从不看书预复习什么的,其实背地里用功得很……,这句话赞同。就是这样。不用功,怎么可能考好成绩。.

TOP

回复 1#Julie妈妈 的帖子

性格和能力都是天生的,后天只不过给个环境让它激发出来,显现出来而已,所以命运也是早就有自己轨迹的。如果觉得都是靠后天培养,只要不放弃不抛弃都可以达到理想的境界,个人觉得只能是“人定胜天”式的唯心主义罢了。既然是不尊重客观事实的唯心主义,也就不奇怪出现很多“活着没意思”“想死”甚至付之以实践的孩子。因为家长硬逼着他们走不属于他们的道路,他们有的只是痛苦 -- 天命不可违也。

我们的孩子好,光我们自己知道有什么用?!

------真的非常出色,从小就会有很多陌生人对孩子表示由衷称赞的(不是卖保险之类为做你生意特意讨好你的那种哦)。如果没有,那基本最多是“不错,还可以”罢了,也就是中等偏上点的水平,离出色是有距离的。我观察过很多小孩子,真的看得出的,特别出众的孩子从小表现就不太一样,看到这样的孩子我都会由衷地赞赏他。但是这种孩子毕竟还是少数,大多数只是父母自己眼中的“优秀”而已。.

TOP

回复 13#土拨鼠妈妈 的帖子


我非常赞同这句话“如果不进大学,孩子在以后的社会上会失去很多机会!”
可能有不少家长都会反驳说,现在大学生都找不到工作,现在开个宠物店都比复旦毕业生赚钱多……等等。但是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没有哪一个社会是不重视知识的,而知识的考量标准最终依然是学历!
美国人算得上是自由开放素质第一了吧,你去看看那些企业里、政府部门里做得大的,有哪一个不是博士、硕士、双硕士学历?!也许开头他只是个高中毕业的,但是到了工作岗位上,竞争的压力会逼迫他继续深造,直到拿到硕士、博士……如果真的有“烈士”这个学位,肯定会有人一直拿下去~
想当年我们刚出来工作,中专生、大专生也能被招聘到跨国企业中去,但现在呢?那些猎头公司、网站招聘只要HR直接设定一个“本科以上学历”的条件,就能筛掉一箩筐的求职者,连个面试机会都不给你!
大家都心知肚明学历的重要,那么能不能考上大学,或者说考上好的大学又看什么呢?
还不是考试,还不是分数!.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片天 于 2009-5-7 08:33 发表
试问楼主:等孩子进了大学或踏入社会之后,没有了分数的困扰,你的孩子该何去何从?今天的社会已然和20年前迥然不同,5年、10年、15年之后,又会发展成何状态?所以从长远考虑,性格和能力在分数之上。
从长远考虑的确如你所说,但我们是凡人,暂时还顾不到那么远,索性就先顾着眼前好了。就目前“原始积累”阶段而言,性格已然是成型得八九不离十了;能力就像我说的,是个终身培养、终身学习、终身进化的过程,除非到了死亡的那天,否则永远没有尽头;只剩下分数是当下要牢牢把握的了!我用小女来举个例子好了:
5年,她正好小升初,分数首当其冲;
10年,她高二,马上就要面临高考,还是分数重要吧;
15年,大学毕业前夕,学科成绩也是很多大企业进行校园招聘的考量标准之一。
至于20年后……LS有位妈妈说得好,回到社会上,肯定就是性格、能力比分数重要了!不过光有性格、能力,没有漂亮的成绩单,连当面坐下来谈谈的机会都不会给你的,你又如何让人家看到你的能力,感受你的性格呢?.

TOP

回复 18#burninglife 的帖子

如果有这样的孩子,是父母的福气,也是父母的压力!
无论放在哪个时代、哪个国家,天资聪颖的孩子如果不加以培养而放任自流,这叫“暴殄天物”,都是要被谴责的!.

TOP

回复 4#Julie妈妈 的帖子

不知为何一再减负的结果却适得其反。小学,中学,高中一再呼吁却。。。。。有时想想不就是为以后进大学嘛。现在高校百分之80以上的入学率已让高等教育变成了草根教育了。比起我们那时百分之20的入学率理应轻松了好多,那独木桥成了8车道的了。可现实是分数第一,提前教育让家长,孩子,老师都苦不堪言。 .

TOP

引用:
原帖由 食人鱼 于 2009-5-7 09:28 发表
能不能把“性格、能力和分数”改成:“品德修养、生存能力、学习分数”
因为性格在7岁时已经基本养成了。
我个人认为:“品德修养=生存能力>>>>学习分数”
当初写这个题目,也是看了别的家长写的帖子有感而发的~
对于当下很多父母标榜自己是如何“不关心分数,只要孩子学得开心就行”云云的论调,老实说,我是有些反感的。小孩子懂什么?你不让他学习,天天让他玩,他就最开心!可这样行吗?

因此我把分数放在了一个当下比重相对重要一些的地位上来阐述我的观点;真的没有要把三者放在对立的层面上来谈的意思。

[ 本帖最后由 Julie妈妈 于 2009-5-7 10:4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2004顺顺妈妈 于 2009-5-7 10:34 发表
不知为何一再减负的结果却适得其反。小学,中学,高中一再呼吁却。。。。。有时想想不就是为以后进大学嘛。现在高校百分之80以上的入学率已让高等教育变成了草根教育了。比起我们那时百分之20的入学率理应轻松了好多 ...
抱抱~~~
安慰一下,大家都是同病相怜啊~~~.

TOP

回复 18#burninglife 的帖子

同感,优秀有些是遗传的?可是有时候对某些同志的优秀他又不遗传给孩子,难道老天也偏心的呀,太复杂了,不过,真的很同意您的看法,少数孩子自小就与众不同。.

TOP

回复 1#Julie妈妈 的帖子

早上在路上还和儿子讨论这个问题,儿子很坚决地说:“当然分数最重要了。班里同学谁的分数不好,一起玩的时候会被嘲笑的,会没有人愿意跟他做好朋友的,而且我们组织战斗队的时候也不能当队长的......”儿子才一年级啊,.

TOP

回复 26#果酱妈妈 的帖子

真是个早熟的孩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土拨鼠妈妈 于 2009-5-7 08:54 发表
如果不进大学,孩子在以后的社会上会失去很多机会!所以小孩小的时候,这三者间的主要矛盾还是成绩。但到了社会,其实性格和能力肯定比成绩重要。对于现在的教育体制和中国人口下,我们这些可怜的父母们就只能努力在 ...
确实如此,其实BBMM心里也不想孩子一味挣扎在分数线上,但是如果有可能,我们还是希望孩子的分数好一点,只是我们还是在找平衡的,尽量让孩子力所能及地提高成绩,而不是生拉硬拽地逼迫孩子。如果能在这三点之间找到个基本平衡的点,我也就满足了。.

TOP

回复 27#Julie妈妈 的帖子

我这个孩子比较胆小,还特别渴望融入集体,为此付出的代价是经常被班里大个子的同学打。我一直试图教他勇敢点,可就是没用。julie妈妈说得对的,现在再教有点晚了。.

TOP

这三者之间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家长要做的就是让这三者和谐统一,相互促进..

TOP

我觉得孩子性格满重要的 分数其实长大以后就不大会改变人很多,我孩子小时候是老人带的,自己忙着工作没办法,现在有很多缺点,想改却不容易,其实有条件的家长还是做全职妈妈比较好,教育孩子要有规划,是长期的,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孩子出人头地,就抓紧他的学业,别的都没时间培养,就算培养也是为了升学,没办法。.

TOP

看了这个帖子,突然想起中学的时候班上2个女生永远轮流占据第一二名的,她们一直是说她们回家就是玩儿,但是有住附近的同学说她两家的灯总是很晚才熄的。天才是很少的,大部分都是靠努力来的。.

TOP

回复 23#Julie妈妈 的帖子

不关心分数,只要孩子学得开心就行, 这也是我的观点, 其实不是不让孩子学, 要让他开开心心地学, 聪明地学, 有足够的时间玩, 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比得个好分数重要的多. 孩子的性格比分数重要..

TOP

以孩子的兴趣为主,顺其自然。.

TOP

回复 1#Julie妈妈 的帖子

一直都是在学校用分数来衡量学生,在社会用金钱来人。这个不是你今天呼吁两下就会改变的,这是整个社会的潜规则。.

TOP

如果为了孩子将来的幸福感,还是品格和情商起重要作用的。
如果为了追求成就感,分数也许很重要。
我不会为了分数,把品格和情商的培养排名放后或忽略的。
三者都拥有最好,如果不能,还是首选品格和情商。
父母要长远为孩子着想,学校只是为了学校的成绩才这么看重分数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Julie妈妈 于 2009-5-7 10:26 发表
不过光有性格、能力,没有漂亮的成绩单,连当面坐下来谈谈的机会都不会给你的,你又如何让人家看到你的能力,感受你的性格呢?
性格(觉得品格范围更广泛些)和能力(也就是情商方面的能力)好不好,不光体现到将来找工作面试上。
好的品格、情商,她的婚姻更容易稳定融洽。
好的品格、情商,她养育的孩子更容易快乐、幸福。
好的品格、情商,和同事相处更容易更善于合作。
好的品格、情商,她更容易被领导赏识。
好的品格、情商,她更容易适应社会。
好的品格、情商,她更容易体会生活中各种幸福和美好。
分数不决定人一生的幸福、成就。.

TOP

引用:
原帖由 kelly_y_chen 于 2009-5-7 13:41 发表
不关心分数,只要孩子学得开心就行, 这也是我的观点, 其实不是不让孩子学, 要让他开开心心地学, 聪明地学, 有足够的时间玩, 培养他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比得个好分数重要的多. 孩子的性格比分数重要.
其实你已然是一个“有所要求”的家长了,看看你的目标——“聪明的学,开心的学”,我们都希望孩子能做到这8个字,可是谈何容易?!
有足够的时间玩,如果老师布置必须完成的作业每天要做到很晚,连睡觉时间都要占用,你会同意让他开天窗而去玩耍吗?
小孩子在懵懂的时候,他并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兴趣和爱好也只是空谈,很有可能他今天对这个感兴趣,明天又爱好上了那个。所以重点不是“培养”兴趣爱好,而是“坚持”兴趣爱好,这对父母教育方法上的要求比起向应试教育妥协的父母的要求更加高。(我自问自己暂时还达不到这个高度)
最后我真诚的祝愿你的方法能成功!.

TOP

回复 37#baby100 的帖子

工作是生活的基础,因为我们暂时还做不到“风餐露宿”,我们需要money来维持我们的生活,这样说不知道你同意不同意?
为什么现在全社会都在头疼“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因为没有工作,你下面提到的什么婚姻、育儿、同事、领导……都是空谈。.

TOP

再说了,品格和情商都可以用测评手段算出分数,然后拿来一分高下…… 这又应该怎么看呢?
情商分数很好理解,但可能有人会说品格也有打分?也有!
远的:咱们小时候每个人都有思想品德分数的,不相信可以去翻翻自己的档案。
近的:长大了,单位要绩效考核,你的品格也是评分标准之一,体现在360度考评等各类考核手段中,不信可以去问问自己公司的HR。
分数作为一种可以被量化的评价,无论你愿不愿意,都会跟着你一辈子。.

TOP

引用:
原帖由 Julie妈妈 于 2009-5-7 16:54 发表
工作是生活的基础,因为我们暂时还做不到“风餐露宿”,我们需要money来维持我们的生活,这样说不知道你同意不同意?
为什么现在全社会都在头疼“大学生就业”问题?就是因为没有工作,你下面提到的什么婚姻、育儿、 ...
我倒觉得光学习好,性格 情商不好,才是空谈呢。
大家都在社会上,怎么看到的社会现象会不一样呢。奇怪。.

TOP

回复 35#波纳妈妈 的帖子

是的,所以我很悲哀,为了孩子也为了我们这些为人父母者。但是我没有能力去制定游戏规则,因此我只能跟着游戏规则玩儿~~~.

TOP

回复 41#baby100 的帖子

我一再重申,三者不是对立的。现在你又加入了“情商”,那么我继续重申一遍,四者是平行关系,不是对立的!
我虽重视分数,可我没说性格情商不重要。
大家都在看帖子,怎么理解的意思会不一样呢。奇怪。.

TOP

回复 38#Julie妈妈 的帖子

要培养兴趣,爱好,首先要走出去,到大自然中学习, 到博物馆,艺术馆,让孩子去体验和感悟,他才会有兴趣. 作业太多是个问题........

TOP

引用:
原帖由 Julie妈妈 于 2009-5-7 17:05 发表
品格和情商都可以用测评手段算出分数,然后拿来一分高下
我们对品格、情商理解的不一样。如果把这些分数话了,那还不是变成分数最重要了。学校和公司那种公式化的量化有意义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Julie妈妈 于 2009-5-7 17:13 发表
我一再重申,三者不是对立的。现在你又加入了“情商”,那么我继续重申一遍,四者是平行关系,不是对立的!
我虽重视分数,可我没说性格情商不重要。
大家都在看帖子,怎么理解的意思会不一样呢。奇怪。
我上面的帖子是针对你这句话的:“工作是生活的基础,因为我们暂时还做不到“风餐露宿””。因为你觉得品格好,情商好首要,分数次要就意味着会“风餐露宿”。
每个人看法不一样,没什么好争辩的。这是价值观的问题,不是用利益多少来衡量的。.

TOP

回复 44#kelly_y_chen 的帖子

最后一句话道出了多少家长的无奈啊~~~~~~~~~~
兴趣和爱好的启发和培养应该是“广泛播种,重点培育”的,我们家长自己首先要有毅力坚持下去才行。.

TOP

引用:
原帖由 baby100 于 2009-5-7 17:53 发表

我上面的帖子是针对你这句话的:“工作是生活的基础,因为我们暂时还做不到“风餐露宿””。因为你觉得品格好,情商好首要,分数次要就意味着会“风餐露宿”。
每个人看法不一样,没什么好争辩的。这是价值观的问 ...
“分数”是你说的,不是我说的,那里应该改成“工作”。

情商首先我觉得不能和能力混为一谈!
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即能调控自己;
三是自我激励,它能够使人走出生命中的低潮,重新出发。
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
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即领导和管理能力。
而“能力”是指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比如说,大家都说林志玲情商很高,但她演奏钢琴的能力肯定不如郎朗。
两者不一样,请不要再夹杂在一起讨论了。

另外你说为什么大家看到的社会现象不一样,这是肯定的,因为我们的出发点和视角是不同的。
你所看到的都是“高分低能”的负面例子,而我所接触的大学毕业生中,硬碰硬重点大学出来的学生谈吐见识就是比一般大学或是大专生要出色,至少学习能力就胜后者一筹,如果同时录取进公司,一段时间后考评成绩多数是前者更为优秀。你说公司会把工作机会给谁呢?

我还是坚持我的观点,学生时代分数是衡量学习好坏的标准;而能力的培养是一辈子的事,是在挫折中不断的积累;情商需要生活的沉淀,光靠父母的灌输是不管用的。.

TOP

回复 45#baby100 的帖子

“学校和公司那种公式化的量化有意义吗?”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也很尖锐!
我们中国人做的那种没有意义但却每天都在做的事,难道还少吗?
这个问题不是你我三言两语能够说得清的。.

TOP

小孩子的分数就像大人的人民币数一样。
套一句老话
金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分数不是万能的,但没有分数是万万不能的。.

TOP

 65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