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被动学习孩子缺“想法”2012年03月01日 08:23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被动学习孩子缺“想法”2012年03月01日 08:23

来源:解放日报


日前,本市一所学校请孩子就学习内容自由提出“特需”,学校在师资配备等方面可以给予满足。令人惊讶的是,超过三分之一的孩子提不出想法和需求,其中不少还是成绩优秀的孩子。

孩子没有“特需”,当然与长期被动学习有关。很多孩子每天被老师安排学习内容、被家长安排培训班,从小习惯了接受学习内容、缺乏自主权和选择权,失去了兴趣驱动、主动学习的机会。等有机会自主选择时,往往无所适从,难有主见。同时,提不出“特需”,也与长期的“标准答案”训练有关。从小到大,应试教育贯穿全过程,多数学科考题训练的都是填写或者选择正确答案。这种“套路式”的学习方式缺乏探索余地,最终导致很多孩子“没想法”。

可能有人说,“有想法”只能是少数精英的高标准要求,对大多数成绩平平的中等生来说,“没想法”属正常现象。社会分工不同、孩子志趣各异,我们不能苛求所有的孩子都能提出独到的见解。但事实上,无论成绩好坏,每个人都应对自己有清醒的认识和定位。假如孩子成绩再优秀,却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没想法”,何谈自主创新、不懈探索的动力与毅力?

而对更多成绩平平的孩子来说,“不敢想”和 “没想法”则容易让其丧失学习信心。这些孩子可能在其他方面有所专长、另有兴趣,但是,在以分数衡量学业和能力高下的“标准体系”中,只能拼命学习以提高分数,不敢关注其它。而万一在分数竞争中落败,又缺乏特长和兴趣支撑,很容易导致孩子丧失自信心。

上海青少年已在全球PISA测试中拔得头筹;在首届全国基础教育教改成果评选中,上海又夺得冠军。要问当下我们的教育还缺什么,答案恐怕就是孩子“有想法”。“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给教育事业发展提出了一道艰深命题。破题,或许可以从培养孩子的“想法”开始。(www.jfdaily.com/blog/32008).

TOP

现在的孩子确实太缺少自由了。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无论是学什么还是怎样学.......不说也罢。.

TOP

前两天听孩子说数学某个内容没听明白,几个同学约了老师放学后补课,后来老师发现很多人都有问题,就在课堂上又重讲了,所以不用晚回了,等等。我还是第一次听说有这样的情形,就问他每门课都可以这样吗,要求老师加堂的情况多么?他说挺普遍的,尤其到了8年级更多。我问老师都会答应吗,说一般有3,4个人以上要求就会安排,我又问老师会不会指定某些同学留下来补课,说不会的,你要不主动,老师不会强迫留学生的。
孩子现在上7年级,在国际部。以前在公立小学,经常被老师留,学习很被动,上中学后明显的变化就是主动性强了,自信心强了。让孩子有想法先要松绑,制度上要有配合。.

TOP

家长、老师都对孩子管的太多了,没想法很正常.

TOP

呵呵,上面,希望培养有想法的人吗?.

TOP

我们的下一代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思想。真的担心他们没想法。悲哀啊。.

TOP

没想法的一代培育出的下一代多数还是没想法的。.

TOP

回复 1楼junhuayang2005 的帖子

仔细看我们的教育, 孩子第一没有时间有想法, 第二不可以有想法。 中国公立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让孩子长大美誉想法, 不把孩子的创造力磨灭完, 孩子不可能在今天的应试教育中成为成绩优秀者。.

TOP

一直迷茫,到底要把孩子往什么方向培养。要应试了一定没有创造力和想法了,时间不够,学校不会给孩子的思想松绑。要培养想法和创造力,成功了倒是不错。没成功应试也没搞好,生活就悲剧了。希望这条能两方面兼顾的教育路上有成功着多指引呀。呼唤委员会,帮忙帮忙。.

TOP

孩子怎麼會沒想法,只是欠支持,連父母都不支持,還能怎樣?.

TOP

孩子一般想法都有:聊天聊到无回应,电话打到电池尽,晚上磨到睡朦胧,早晨睡到自然醒,上课全是体育课,作业都是软作业,考试最好排前面,有个异性谈恋爱。.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