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大势] 破4000点跌势未止 "探底"二字好辛苦-----做索罗斯还是巴菲特?

破4000点跌势未止 "探底"二字好辛苦-----做索罗斯还是巴菲特?

破4000点跌势未止 "探底"二字好辛苦
www.jfdaily.com 2008-3-15 07:18 稿件来源:解放网—新闻晨报

  “昨日像那东流水,离我远去不可留”,2007年牛市的狂热躁动已经成了记忆,不知不觉间,上证指数已经跌去了1/3。

  探底,筑底。过去几周中,投资者不断在追问市场何时探底成功,何时又能筑底成功。只可惜,一次又一次的新低却不断击破人们的心理防线———“探底”两个字,好辛苦。

  10.04%!沪深300最大周跌幅

  在过去一周中,标志性的沪深300指数下跌10.04%,这是自沪深300指数发布以来最大的单周跌幅。很遗憾,大盘蓝筹股依旧是领跌的急先锋。

  以周跌幅计算,代表权重股表现的中证100指数下跌10.02%,代表二线蓝筹股的中证200指数亦下跌10.07%,至于一向表现强势的中证500指数跌幅亦不小,不过相比前两者仍有优势,下跌8.87%。

  从K线图来看,中证100指数一浪低于一浪,2007年12月初的低点、今年2月初的低点均告失守;中证200指数则稍好,虽然2月初的低点本周已然失守,但尚未跌破去年12月初的低点;中证500指数表现最为强势,这两个低点均未失守。

  减持,依然马不停蹄

  说探底,话筑底。底这东西,毕竟是靠大资金逢低吸纳买出来的。一个自然形成的底部,必须有赖于以基金、券商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有钱出钱”,大手笔增持股票才可能逐渐形成。

  很可惜,从截至本周三的上证所Topview数据来看,目前机构投资者显然缺乏这样的动力。在2月27日至29日出现了短暂的小幅增持之后,机构又恢复了此前减持的动作,至3月12日连续减持8天,累计减持规模达308.99亿元。若从1月14日本轮下跌起步算起,则累计机构减持规模达到794.89亿元。

  而从行业来看,银行、地产、钢铁、电力和煤炭石油五大支柱行业中,前四个行业机构依然在不断减持,煤炭石油虽然自周二起出现连续两日的资金净流入,但可惜的是资金方向集中在煤炭股而不包括中石油这样的权重股,因此短期内并无受基金青睐的权重板块可以担当起止跌企稳的重任。

  估值,大跌之后降至27倍

  在2007年12月1日的《赢家周刊》上,本报指出当时沪深300指数的2007年预测市盈率在37.31倍,而当时机构对于2008年净利润的增速预测为29.89%。若按照彼得·林奇的PEG公式,市盈率应当低于利润增长速度(以百分比为单位)才较具投资价值。也正因此,当时本报指出沪深300指数应当继续下跌20%至3794点,使市盈率下跌至30倍才具有投资价值。

  虽然此后A股就产生了一波波澜壮阔的大反弹,当时来看所谓的估值再次成为一场笑话。然而,最近几个月的大跌却提醒我们,估值就像地心引力一样,长期来看终究对股价具有决定性作用。虽然目前的沪深300指数仍在4157.87点,距离3794点仍有距离,但是由于企业利润的上涨,动态市盈率已经大幅下降至27.60倍,低于当时30倍的估计。

  若我们相信机构对于2008年上市公司企业利润增速的预测,亦相信彼得·林奇的PEG公式,那么无疑现在的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已经开始具有投资价值了。
  当然,市场始终是非理性的,同样是30%的利润增速,既然昔日市场在亢奋时可以给予37倍乃至更高的市盈率,那么在恐惧时给予23倍乃至更低的市盈率也不奇怪。若以23倍市盈率计算,那么沪深300指数还有15%的潜在跌幅。

  做索罗斯还是巴菲特?

  在A股已经下跌了30%以上,悲观情况下可以再下跌15%甚至更多的前提下,投资者该如何投资?这就取决于你是想做索罗斯还是想做巴菲特了。

  若你想做巴菲特,若你相信中国经济未来的前景,那么在估值较低的情况下,你就该选准跌出投资价值的个股越跌越买,买到底部的出现。当然,巴菲特绝不好做。你对中国经济有多少期待,你对估值有多少把握?所以,另一条道路就是做索罗斯,看准大趋势再行动。正如此前再三强调的,除非管理层突然救市,否则天然形成的股市底部,必然是靠大资金买出来的。作为小散户,不妨“一停二看三通过”,待大资金都重新入场时,股指有了可观的涨幅纠正下跌趋势后,才做个跟风的“粉丝”,重新加入做多的队伍———如此虽然买不到低点,利润少一点,但至少可以少去一些睡不着的揪心月夜。.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