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转载:惊魂一周! 千点暴跌后从紧货币政策未见松口

转载:惊魂一周! 千点暴跌后从紧货币政策未见松口

 
  如同年初中国南方多年不遇的一场暴风雪一样,大洋彼岸的美国次级债暴风雪也再次向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袭来。

  从1月15日到1月22日,短短六个交易日时间,上证指数经过一次股灾,暴跌1000点,跌幅近20%,创出中国股市跌幅纪录。

  面对剧烈动荡的中国股市和未来不确定的中国经济,部分经济学家建言,应该适时放松从紧货币政策。但种种迹象显示,迄今为止,从紧货币政策并没有发生任何松动。

  重新审视从紧货币政策

  1月24日,中国股市在国家统计局公布2007年强劲经济增长数据鼓舞下,上证综指仅仅小幅反
弹14.68点,依然难脱风暴冲击的氛围。

  尽管2007年中国经济强劲增长11.4%,通胀维持在4.8%,各项数据高居全球前列,但是经过此次金融风暴洗礼后,投资者特别是内地“出港”投资者信心遭到沉重打击。他们担忧美国经济衰退对于中国经济的影响,投资者对牛市基本面产生空前怀疑。

  银河证券研究所主任、首席经济学家滕泰博士说:“美国经济衰退是确凿无疑的,延续五年的美国牛市已经结束,美国牛市的结束将从估值和心理上制约中国股市。”

  在他看来,这种影响将更为深入地体现在实体经济上。

  从紧货币政策实施以来,中国2007年第四季度出口增速较第三季度回落四个百分点,市场普遍预期2008年出口增速将会继续显著回落至15%左右,创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的最低纪录。

  滕泰刚从美国沃顿商学院作了半年的访问学者归来,亲身体验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美国房地产和经济衰退,他说:“美联储大幅降息可以延缓衰退,但是无法阻止衰退的趋势。美国经济的衰退必然对中国经济和中国出口产生影响,中国的从紧货币政策也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以化解这一风险。”

  “宏观调控应当面临新变化,保持政策的弹性和时效性,根据实际情况来调整经济政策。确实,去年12月中央提出从紧货币政策,但是目前已经过去两个多月,在这两个月中,美国经济和金融市场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政府应当注意这一点,从紧货币政策不能太紧,否则会给宏观经济带来风险。”花旗银行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沈明高说。

  沈明高认为,如果权衡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和国内通胀风险,主要矛盾应该是前者。应该时时刻刻看到美国经济衰退和外需回落的风险,放松信贷管制,放慢加息步伐,扩大内需,以弥补未来外需的回落。

  滕泰对中国与印度的经济增长作了比较研究后表示:“印度目前0~25岁的人口占51%,背负着巨大的人口包袱,今年仍然实现9%的增长;25年以后,印度25~51岁的人口占51%,迎来人口红利阶段,那个时候印度经济增长该有多么强劲!”

  “我们应该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争取在变老之前先变富;否则等到进入老龄化,人口红利优势失去后,想快速发展也不行了。2007年11.4%经济增速,4.8%的通胀,是很温和的。特别是现在面对美国经济衰退风险,应该及时扩大内需,放开信贷,该加快时就要加快!”

  “面对输入性通胀,加快人民币升值就可以解决问题,但过去的一年,这一步伐较慢。从某种意义上讲,目前的从紧货币政策是以内部调控措施来解决外部失衡;通过以牺牲整体经济增速,来换回出口部门的局部利益,是一种政策上的错配。”滕泰说。

  从紧货币政策难松

  种种迹象显示,中国政府正在密切关注美国经济衰退及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但仅是关注而已。迄今为止,政府因外部经济风险而对本国经济形势的重新评估似乎并未定论,宏观经济政策特别是从紧货币政策并未丝毫改变口风。

  经过此次股灾后,投资者希望管理层与美国和欧洲政府一样出面安慰市场,推出印花税调整、股票型基金重新开闸等利好措施。

  但是令人失望的是,经过一周的暴跌后,财经官员们无一出面,往日的权威学者也集体失语,上述措施似乎遥遥无期。“投资者应该尽快打消管理层救市的预期,管理层这次将不会出台一些所谓的救市措施。”虎杰投资首席分析师张寅说。

  张寅分析,从形式来看,本次暴跌是一次市场行为,大跌的原因是外围市场影响和高估值,没有证据显示政府做空,所以没有义务出面救市;从结果来看,上证指数在短短一周的交易时间内,完成了1000点的跌幅,这种资产价格的挤压过程虽然残酷,但是调控后的效果是管理层希望看到的。

  “通过股市泡沫的挤压,来调控高企的通胀预期,和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一举双得,政府的从紧货币政策发挥了效果,为什么会重发利好,推高市场呢?”张寅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下的从紧货币政策基调不可能轻易松口,这主要在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权威性。”一位官方研究机构的人士对记者说。

  这位人士以2006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例解释了其中的缘由。“2006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2007年虽然央行调控力度空前,实际上货币政策已经收紧了,但是在说法上还是加上‘稳’字,表明与年初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并没有脱节。”

  前述人士对记者说:“我们认为,与两月前相比,经济形势和主要矛盾并没有发生大的变化,外需回落是调控所愿意看到的,股市出现调整也是市场风险的一次释放,应该说是正常的。”

  来自最高层次的财经官员对于美国经济和中国调控的分析是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在1月24日的国民经济数据发布会上,他把美国经济的现状定义为“减速”,而非衰退——“美国和中国都是这一轮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所以美国经济减速无疑会对世界经济的走势产生负面影响。对美国次级债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完全统一的看法。”

  谢伏瞻认为,在坚持要着力于解决中国经济自身所存在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后,对于短期的汇率政策、利率政策,需要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时段,经济运行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所面对的主要矛盾,以及世界经济的变化来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张立群研究员说,目前经济增长潜力很大,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很高,经济增长加速的内在动力强劲。稳定需求增长速度,稳定经济增长速度,仍然是宏观调控的重要任务。

  “与此同时,也要高度关注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发展,防止由此对楼市、股市,对投资需求的扩张作用,防止由于通胀过度造成的需求扩张和导致的价格全面上涨。因此,未来的宏观调控应该继续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订的方针,同时密切监测经济形势的变化,注意更多地运用经济、法律手段,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实现宏观调控目标。”张立群说。.

TOP

转载:史上最严峻 中行次贷潜在损失将达20亿美元!

   
  机构预测中行次贷潜在损失将达20亿美元

  日前,美国运通公司发出预警,第四季度信用卡的违约率开始急遽上升。这表明,次贷引发的危机有向信用卡市场和正常商业经营蔓延的趋势。

  "不仅仅是违约率上升如此之快,令人感到担忧,美国运通公司客户的信用等级都是非常高的,也就是说这些优质的客户,他们是最后才会违约的那一批人。现在连他们也开始违约。"瑞银集团全球银行业分析师Philip Finch对此忧心忡忡。

  全球银行业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峻的经营环境。中国也未能独善其身。

  消息人士透露,目前监管
机构对中国银行业持有的次贷非常关注,而事实上,伴随着问题的逐步严重,次贷危机离中国银行业其实不远。

  外资投行看空中行

  消息人士表示,中国银行(601988)的情况是目前最堪忧的,中行持有的次贷产品74.51亿美元,为几大行之首。

  一位外资投行人士认为,在现阶段,中行需要全面核销其现有的次贷资产组合。但是如果中行大规模核销其ABS和CDO持有量,以及其现有的非次贷相关结构性投资组合的未透露部分,其盈利压力将陡然增加。

  2008年1月22日晚,中行发布澄清公告声称,此前有媒体关于中国银行因持有次级抵押债券和无抵押债务责任担保债券导致中行2007年盈利大幅下降,甚至亏损的报道毫无依据,亦不清楚其来源。中行称根据管理层初步掌握的未经审计的2007年经营情况,并考虑次按债券减值准备和处置损失,2007年税后利润较上年仍将继续保持增长。

  据ThomsonFinancial称,中行2006年实现净利润人民币428.3亿元(合59.1亿美元),而分析师估计该行2007年的净利润将达到573.1亿元,不过这个数字并未将次级债损失完全考虑在内。

  穆迪指出,根据中行披露,该行截至2007年9月底在次贷相关投资的资产组合为79亿美元,其中包括74.9亿美元的资产支持证券 (ABS)和 4.95亿美元的债务抵押证券(CDO)。截至2007年6月底,这些投资当中有75%获得了Aaa评级,22%获得了Aa评级,而获得A评级的不足3%。穆迪的压力测试对各类产品和评级份额的这类风险作出了评估,结果显示,中行的ABS持有量的估计潜在损失平均为25%,而其CDO持有量的估计潜在损失则平均为40%。

  穆迪副总裁兼高级分析师苍宇表示: "事实上,我们预期中国银行的全年按市值减值潜在损失会达到近20亿美元,其中3亿美元似乎已经在第三季度作出了拨备。"

  穆迪也强调,假如发生以下情况,中行的次贷相关投资就可能会遭受进一步损失:该行获得Aaa评级的ABS和CDO投资的比例并不如假设的那么大,或是并非像假设的平均分布为ABS和CDO这两种资产组合;市场状况在2008年严重恶化。

  一位分析员指出,目前的问题是还应提取多少针对次级债的准备。首先,如果就市场价格表现而言,中行目前所提取的拨备应该是仍有差距的。根据目前证券化资产的市场表现,可以看出价格下跌超过30%,因此如果按照市场价格的话,中行应该还要加提拨备。

  一位中国银行人士告诉记者,目前计算次级债的价值还比较困难。一方面,一些债券已经到期,而尚未到期的次债也非常复杂,需要逐笔的进行询价和压力测试。尽管情况不容乐观,但是这些次债大部分处于3A级别,而且还未到期。不能计入损失。即便计提了损失准备,如果到期顺利兑付,则损失准备还要冲回来。

  这位中国银行人士指出,从中行去年三季度454亿元的净利润推断,全年的盈利基本上在600亿元以上。尤其是今年外币结算、个人金融、中间业务等业务均增长迅速。仅零售贷款就新增1400亿以上。而中行持有的次贷产品一共才74.51亿美元,全部折合成人民币也就大约540亿元。理论上讲,中行应该不会因为次贷原因而陷入亏损。

  美国人在打喷嚏

  从2007年3月至今,美国银行受次债危机影响,股价表现疲弱。进入10月后,几家主要银行3季报所披露的巨额亏损更进一步加速了银行指数的下跌。从2007年1月1日至2007年11月27日,美国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4.97%,而同期标普500银行股指的跌幅则达37.17%。

  而进入10月以来这一指数跌幅进一步加剧,达到了25.01%;而对美国银行股更有代表性的费城交易所银行指数同期也下跌了27.90%,10月以来跌幅达16.02%;07年来,美国纳斯达克指数小幅上涨了0.45%,而含括了美国主要中小银行的纳斯达克银行股指数则大跌了22.71%。

  这种趋势正在蔓延到中国。

  截至11月初,国内银行股指数一直维持稳定上升态势,最高为9385.16点。而随着次贷危机扩大,银行股指数也应声下落。截至目前,银行股指数只有7721.46,跌幅将近20%。

  1月22日美联储在召开货币政策决策例会之前出人意料的宣布紧急降息。这是自 "9·11"事件后第一个交易日,美联储首次采取紧急降息行动,而0.75个百分点则是1984年10月以来的最大降息幅度。

  美联储的此次行动是在全球股市急剧下挫之后采取的。由于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发生衰退的担忧不断加重,美国以外的全球主要股市21日暴跌,部分股市创下自2001年9月以来的最大跌幅。业内人士指出,美联储紧急降息是为了阻止市场恐慌情绪蔓延。

  外部环境进一步恶化?

  问题是,伴随着次贷危机的蔓延和人们恐慌心里的加重,全球的金融环境也许会产生连锁反应而持续恶化。这给国内银行业带来的影响可能是开始时没有估计到的。

  伴随着次贷危机的升级,分析师们已经开始关注更多的东西。

  穆迪副总裁兼高级分析师苍宇称: "此外,中行可能需要核销其部分仍未披露的结构性产品投资,这些投资并非与次贷相关。"

  另一位外资投行也表示,值得关注的是中行尚未披露其余90%的美国债券组合。这部分投资组合很可能伴随次贷危机的扩大而导致信用的降级。 "伴随着次贷问题的加剧,以前的乐观将一扫而光了。"一位市场人士称。

  瑞银环球经济副主管 PaulDonovan表示, "2007年全球的经济还是比较平静的,经济放缓也仅仅限制在美国的个别行业当中,但是有可能在2008年这个经济的放缓就会蔓延到其他的国家和地区。也就是说我们所知的2007年的时间不再适应于2008了。"

  对此,国内的监管部门也开始采取行动。

  一位银监会人士透露,为了进一步掌握局势。央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组成专门小组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对中国银行业的影响。

  此外,银监会将建立大型银行投资美国住房抵押贷款债券月度监测制度,按月跟踪中行、工行、建行等 5家银行投资次级债已实现和未实现的损益变化情况。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国内银行业海外投资总量仍然有限,而且,国内银行并没有采用杠杆。因此,目前损失仍然是在可以接受的范畴里。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工行和建行分别持有12.28亿美元和10.62亿美元的次按相关债券投资。工商银行计提减值准备金4.29亿人民币,建设银行计提3.36亿人民币。

  由于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对次按债券投资比例比较小,即便全额计提准备也不会影响07年税前利润的8%。

  而申银万国证券测算,在不考虑次按的影响下,中国银行税前利润增速大约在45%-50%,应该为1000亿人民币左右。在税后利润比06年保持增长情况下,那么税前利润至少在690亿人民币以上。则次债相关减值准备不高于为310亿人民币。

  中银国际强调,事实上,对于中行这样不存在流动性问题的银行而言,可能采取持有债券到期的方法。如果这样,次级债投资最终的损失则要看美国房地产次级贷款的坏账率。.

TOP

转载:中国经济:2007底牌揭晓 2008前景何在

 
  随着国家统计局局长揭开2007年中国经济的底牌,全世界都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并发表了众多的解读、预测。本版今刊摘几个国内外著名机构的研究观点,以飨读者

  1月24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GDP增长率、CPI涨幅、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等一系列2007年经济运行数据。雷曼兄弟、花旗集团、申银万国等机构随后对这些数据给出了独到的解读。

  信贷紧缩有效冷却投资

  雷曼兄弟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2007年第四季度增长率从第三季度的11.5%放缓至11.2%,低于市场普遍预期。2007年GDP增长率达到11.4%,增长速度是自1995年
以来的最高水平,但第四季度增长率的放缓,进一步证明中国GDP增长率在2007年第二季度见顶,现在已经进入由外部需求减弱导致增长放缓的周期。

  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数据则显示,自去年11月份开始的信贷收缩政策已经对投资产生影响,一系列的信贷紧缩已经有效地冷却了投资和生产。而CPI涨幅的放缓,至少降低了短期加息的紧迫性。

  全球经济放缓将影响中国

  花旗集团中国高级经济学家沈明高:由于从紧货币政策的施行和全球经济前景的恶化,2007年经济的加速增长将会在2008年戛然而止。预计2008年GDP增长率为10.5%。美国经济带动的全球经济放缓可能将使得2008年中国的出口增长低于20%。权衡增长和通胀将成为今年管理层面临的挑战。在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通胀形势的不确定性消除之前,市场的波动性将会持续。

  从紧政策基调料将不变

  申银万国研究所高级经济分析师李慧勇:从需求结构看,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概为40%、40%和20%,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有所提升,但相对于在GDP中的占比(投资43%、净出口8%)而言,经济仍然呈现明显的投资和出口驱动的特征。由于美国衰退风险增加,世界经济步入调整,预计中国经济增长率将从2007年经济周期高点回落到10.7%(过去5年平均水平);通货膨胀率将介于4.5%至5.5%之间,上半年6%至7%。

  从目前情况看,我们认为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制定的从紧货币政策的基调不会改变,因为中国经济增长偏快、通货膨胀压力加大的状况并没有明显改变。在经济增长率仍能保持在10%以上时,国家将继续实施总体从紧的宏观调控政策。如果形势有所变化,从紧政策的执行力度也许会松动,但这应该在下半年才能看到。

  2008年中国还将加息

  法国巴黎银行经济学家孟原:中国政府在2008年不大可能放松紧缩步伐,因为要应对仍然高企的通货膨胀;预计2008年CPI将上涨4.5%至5%。通货膨胀将继续对中国经济起主导影响,预计中国今年还将加息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4至5次。

  考虑到全球经济面临的风险,去年第四季度GDP增长放缓并不出人意料,不大可能给市场带来很大影响。

  【实录】

  记者:CPI在2007年达到4.8%是否可以认为已经出现了轻度的通货膨胀?

  谢伏瞻:概括起来讲,这一轮的物价上涨既有总量原因,也有结构性的原因;既有国内的因素,也有国际性的因素和影响;既有需求拉动的因素,也有成本推动的影响,还加上市场的预期,还有财富效应等等,是一种综合影响的结果。要控制物价的上涨,需要采取多方面的措施,这些措施要收到成效也需要一个过程。

  记者:中国今年应该比较关注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的风险,还是比较关注中国内部的通货膨胀压力、经济过热的风险?

  谢伏瞻:美国经济减速无疑会对世界经济的走势产生负面影响。关键的问题是,这场危机到底影响有多深,持续时间有多长。

  对于美国经济的走势,我们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关注美国货币当局所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关注这些政策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着力于解决中国经济自身所存在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矛盾。

  对于短期的汇率政策、利率政策,这些问题需要根据不同时间、不同时段,经济运行当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所面对的主要矛盾,以及世界经济的变化来适时、适度进行调整。

  记者:您觉得中央的调控政策什么时候可以收效?

  谢伏瞻:看待中国的宏观调控及其成效不能只从一个时点看,要看整个过去5年这一轮经济增长的阶段。

  在过去5年中,我们的经济保持了平稳快速的发展,持续时间最长,持续了5年。我们5年的年均增长速度达到10.6%,而且这5年当中年度之间的波幅不超过1个百分点,这也避免了经济的大起大落,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如果今后经济发展再过10年,或者更长的时间,回过头来看这5年就会更加感觉到这5年发展的不容易和珍贵。

  记者:国家统计局提到CPI的计算要进行改革,在现阶段的情况下,作出这么一个大的举动,目的是否是减少现在经济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它一个更好的解释?

  谢伏瞻:我们在价格的统计改革上主要的目的是更能够反映老百姓所关注的问题,更能把我们的数据通过统计调查弄得更准确、更及时,而不是说改革以后改变结果。对于结果,只是我们工作最后得出来的东西,而不是事先所设定的。.

TOP

继续惊魂 .

TOP

.

TOP

.

TOP

尽管俺们 ,但还是要谢谢高兴的转载。.

TOP

人么不给多生,卡的死死的,钱么不允许散户多赚.人家印度25年后都是中青年,我们现在都已经老龄化了.还谈什么发展..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