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财经知识] 投资者心理模型分类研究

投资者心理模型分类研究

每个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最单纯的想法就是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股票,获得利差。为什么有些投资者后来会发生改变:心甘情愿地由低买高卖成了高买低卖?行情上涨还赔钱?究竟交易操作行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乱?这种被动投资者走进股票市场后思维到底发生了什么?难道股市里真会有一种神秘的力量在控制他们的行为吗?
        是的,这种神秘的力量就是股市策划者建立的股票市场心理暗示的场效应。大部分投资者不自觉地跟随着股市策划者的指挥棒而舞动。他们被量化地控制着。股票市场的心理暗示场就是由股票指数的波动或股票的涨跌以及市场消息构成的股票市场的一种氛围。股市策划者通过调节这种心理暗示场来达到想要的被动投资者的心态,而且一定能办到。这种氛围笼罩着整个股票市场,走进市场也就走进了这种氛围里,股市策划者就是量化地掌控和调整这种氛围使投资者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反应。每个投资者在股票市场里对股市波动的心理反映的差别,使得他们的股票买卖操作有所区别,在市场里扮演的角色也有所不同。实际上他们在走进股市后,他们思维和行为就已经逐渐被策划者建立的市场心理暗示场效应所控制和操纵。
        大部分投资者几乎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对一只股票想买入但犹豫的时候,股票就上涨,当确信这支股票还能上涨而进行买进操作后,股票就开始下跌,或当你把一只股票卖出后,这支股票就开始上涨.,有时感觉好像就差你一个。这些现象的产生都是策划者掌控着市场心理暗示的场效应对你心里买卖欲望的量化控制结果。
        投资者最初走进股票市场时那种怀揣着盈利的梦想——低价买进股票,然后再高价卖掉的单纯思维,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变得复杂,最后大部分投资者的心理逐渐变成了股票市场特有的几类心理模型。
        1、恐惧型:这类投资者很少买卖股票,无论大盘涨跌,他们总是感到一种下跌的恐惧,这种心理类型的投资者走进股票市场,一般是在牛市的时候。市场低迷的时候,他们绝不会走进。这种心理类型的投资者在股票市场里总是很痛苦,如果他们手中没有股票,大盘跌的时候,他们多少有些心理安慰,心里总是默念,我没买入是对的。要是大盘上涨,那种没有买入股票的后悔心理,又煎熬着他们。每天坐卧不安,心理极其焦虑痛苦。一般情况下这类投资者会在市场策划者急速拉升行情的末尾才开始买入。结果被套是必然的。这类投资者一旦被套,割肉赔钱卖掉的时候比较早。这种类型的投资者决不会在股价的底部买入股票。
        2、 兴奋型:这种心理模型的投资者,是股票市场的活跃分子,只有他们手里有钱,就是买,他们不但自己买,还总是劝别人也买。他们看报纸,听股评,听周围的人推荐股票,或自己根据类比法选股票。这类投资者在大盘趋势向上的时候,是赢利的,随着行情的进展,他们的赢利越来越少。如果遇到股票头部模型是横向振荡,一旦策划者出净手中的筹码,几根长阴线,这类投资者将会出现亏损。在大盘趋势向下的时候,这类投资者只要有钱就还是买卖。由于这几年市场的相对小波段行情比较多,这类投资者手中的资金已经被市场耗尽了,剩下的很少。不过他们只要进入交易大厅,就还是不断地劝说别人买卖。曾经看到这样一幕,属于这种兴奋类型的投资者向另一个属于恐惧型的投资者极力推荐股票,并保证说赔钱算他的。可见这种兴奋类型的投资者买卖欲望极其强烈。
        3、自我感觉良好型:这类投资者是股票交易大厅里自我感觉良好的“股票投资专家”。他们每天总是给别人讲解股票的各种“知识”,指导别人买卖操作。在大盘趋势向上的时候,每天总是眉飞色舞,讲解技术指标应用技巧等等,非常看好后势,讲解大盘会上升到多少多少点位。在大盘趋势向下的时候,没有进入底部区域之前,他们总是很乐观,总是认为经过适当的调整,大盘还会上涨。要是大盘进入了真正底部区域,由于受到市场的心理暗示,就不断地解释下跌的理由,极其看空后势,会告诉周围的人大盘会下跌到某个点位。如果他是一个虚荣心很强的人,他会讲他如何如何买了哪只股票,现在如何如何盈利。实际上这类投资者对股票的感觉和判断完全是市场心理策划的场效应对他作用的结果。这类投资者是股票市场策划者的最好助手,只要策划者把这类投资者的思维控制住,他们在股票市场里起的作用不可低估。有时会比策划者的直接作用还要大。
        4、复合型:这种类型的投资者是股票市场的大多数。他们的心理模型特点是有时恐惧,有时兴奋,有时觉得自己很专家,他们的思维和行为主要是被市场的策划者所控制。在股票市场的头部区域进场,进行频繁买卖操作,或买入后持股不动。在市场完成头部进入底部之前的下跌趋势中,总是期待反弹随时开始,或持股不动,或在市场没有真正进入底部而误认为是底部而把手中有限的资金提前用光。在市场进入真正的底部区域,他们做出卖出股票赔钱的离场操作,或想做买入操作但是手中已经没有了资金。这种心理模型的投资者是股票市场策划者最需要的。
        实际上股票市场里的投资者心理模型很复杂,以上只是从中提炼出来的典型心理模型。这种模型的分析是静态的分析,而市场的心态是动态的,这种动态心态随着市场策划者制造的市场利空或利好的心理暗示的场效应而涌动,有时很平静,有时汹涌澎湃,有时互换。当大多数的投资者心态都变成了兴奋型的时候,市场就已经进入了头部区域。反过来当他们的心态都变成了恐惧型的时候,市场已经到了底部区域。巨大的和强烈的股市心理场效应弥漫着整个股票市场。市场策划者就是通过调整股市的心理暗示的场效应强度来控制和操纵大部分投资者的思维和行为,就像电磁场一样,场里面一个电荷的运动只能由场来决定。
        破解这些投资者心理模型的目的是让投资者认清自己属于哪种类型。你的思维和行为是否被策划者所控制和操纵?可以说几乎绝大部分的投资者的思维和行为都被策划者所控制和操纵。要想能摆脱,就要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

TOP

信息的不对称和监管不到位,以及多变的政策,使得LBX无所适从。
只有当“滑头”。.

TOP

引用:
原帖由 02468 于 2007-11-11 12:14 发表
每个投资者进入股票市场,最单纯的想法就是低价买进股票,高价卖出股票,获得利差。为什么有些投资者后来会发生改变:心甘情愿地由低买高卖成了高买低卖?行情上涨还赔钱?究竟交易操作行为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错乱? ...
那么,什么是正确的思维方法呢?.

TOP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