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张宪勇摄影作品-----2007年回顾

张宪勇摄影作品-----2007年回顾

张宪勇:对我和我的作品创作来说,2007年无疑是重要的一年。
自己的创作走过了第二个年头,有了一些新的积累,也感谢蜂鸟网使我有机会参加了平遥的展览,也在m50号影像隧道韩老师的一贯帮助下举办了又一次的个人展览。也非常有幸在美国和以色列参展,使更多的人看到和喜欢上我的作品。感谢2007年,在此再做一个小小的回顾,2008年又将是重要的一年!
参展联接:http://limnartgallery.com/section/19011.html
     http://www.yangattiroche.co.il/Gallery.php.

TOP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8-11-19 20:04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8-11-19 20:15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8-11-19 20:15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8-11-19 20:16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8-11-19 20:17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8-11-19 20:18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8-11-19 20:18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8-11-19 20:19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8-11-19 20:20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8-11-19 20:20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8-11-19 20:21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8-11-19 20:24 编辑 ].

TOP

TOP

“很淡定的继续自己的爱好”:张宪勇访谈录

http://interview.fengniao.com/59/597809.html

·“很淡定的继续自己的爱好”:张宪勇访谈录
前言:张宪勇,一个观念摄影实践者。用他自己的话说:“我用自己创造,请相信‘我们’不只在画面中,而是有生命和真实存在的” 。

最初与相机的邂逅

Q:您第一次接触摄影大概是什么时间?

A:记不清楚了,不过小学时就对影像感兴趣,喜欢制作小孔成像器。第一个相机是爸爸为奖励我考上美院附中买的傻瓜相机。

对摄影艺术的自我看法

Q:摄影是精确的记录,而您的作品是利用确记录的独特属性来利用摄影,张扬摄影的个性,发挥摄影之长。您觉得您的个性是什么呢?

A:应该说我的作品的个性是夸张和戏剧化的,古典绘画和纪实摄影等给我很多的灵感,而我想通过我自己的形象和思想展现自己内心的感受,不是历史和现实的重现,是偏向表现主义的东西,而且我喜欢把它们打散重新组合,造成时空的不确定性和错乱感。

Q:艺术家是出卖思想的,您的作品有着时空倒流的感觉,是表现人最本质的东西,您是否尝试这样做?

A:是的,我试图这样做,不敢说完全表达到位了,人是最难琢磨和了解的,特别是每个人真实的内心世界。或许我所表达的也是对此的迷茫,这种感受更真实些吧。

Q: 现在摄影中以商业摄影为中国摄影艺术的主导,对于您这样从事艺术摄影的人就会最来最少,您会坚持吗?继续做下去吗?

A:我会坚持继续做下去的,我也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尝试艺术摄影的,当然商业摄影作为主导还会继续下去,不过这期间的相互影响会更频繁的。

对于观念摄影的自我理解及作品创作

Q:对于观念摄影您有什么独特的理解吗?

A:我的理解算不上独特,只是觉得观念摄影更应该有多元化和开放的手段及心态,使它成长起来,而不是被保守和模式化的概念走向更边缘化的境地,既然它被冠以观念摄影的名号和其它摄影形式加以区别,就该在此名号下健康的发展下去,思想性和独特性是首要的,其实和其它的艺术形式没什么两样,体现艺术家的个性最为重要。

Q:您拍摄的.晚餐系列(解放军版) (民工版)(足球版)我看是中国的三个不同的时代,您为什么要选择把这三个不同时代中的人们要有不同身份呢?是为了突出时代性吗?

A:其实,当初拍摄的不只这三个身份和造型,不是刻意但确实突出了不同时代的特性。晚餐系列是向达芬奇著名的《最后的晚餐》致敬。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不同的人物身上,会发生同样的事件,这真的是巧合吗?我真正要表现和隐喻的是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对中国本土文化及传统文明的冲击和包围,人们对原有信仰和价值观产生的迷惑和茫然,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临的问题。

http://www.fengniao.com CNET中国·蜂鸟 【原创】 作者:支峥 2007年07月11日 11:24 第1页:张宪勇访谈录 1第2页:张宪勇访谈录 2第3页:张宪勇访谈录 3
·“很淡定的继续自己的爱好”------张宪勇访谈录

Q:代价这组片子也很有意思,表现的是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碰撞,您是怎么构思的呢?

A:灵感取自西方宗教壁画,但创意与宗教无关。第一眼看到那张壁画就被深深吸引,于是就有了这个创作。
 原画记载的是耶稣被从十字架卸下,玛利亚悲痛的几乎晕厥,众圣徒齐哀悼的场面。画面构图和布局完全模仿了原画,而人物替换成了解放军战士,他们在进行一场战斗吧,那个受伤或垂死的手里拿着一朵蓝色的花,也许正是为了摘花才被击中的,周围的战士和指挥员或哀伤或悲愤,但也改变不了战友的命运,这是必须付出的,也是无奈的代价。任何战争中,人的生命的牺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每一次牺牲也不都是轰轰烈烈的,巧合和意外让人们付出了最宝贵的代价,这或许都是命运的安排。
    欧洲古典建筑的背景前解放军战士演绎的是中国的传统杂技-叠罗汉。表达的还是有关代价的主题,赢得任何的胜利都要付出代价,军队的胜利是靠付出宝贵的生命,就象叠罗汉一样,摘取胜利果实的只是一小部分人,他们在金字塔的塔尖,而塔下面的是无数的为胜利付出宝贵生命的灵魂。
  背景是上海的外滩老建筑,这里曾经是冒险家的乐园,纪录了外来西方文明的印痕;前景有欧洲古董车和解放军的表演者,他们的构图也模仿了哀悼基督的场面,剧情也是关于生命的付出和牺牲;周围的导演及工作人员在为这一演出精心策划和服务;还有民工模样的人物在一旁看热闹,他们似乎只是局外人,而对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漠不关心;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有趣和耐人寻味的场景,是历史事件的重新演绎,还是当今世界的真实隐喻,你认为呢?
    这确实只是场虚拟战争,解放军战士似乎还没有真正控制局面,即使他们已经付出血与生命的代价,战斗的结果还很难预料,敌人的反扑随时都会到来,他们的付出还会继续吗?

  这好像是一场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战斗,梦里的战斗,焦急和呐喊都是那么无力和无助,所有的困境和危机只有自己面对,我可以改变这宿命吗?梦快点醒来吧!

Q:您一般使用什么器材进行拍摄?

A: 单反数码相机(Canon350D)和三脚架

Q:在工作之余,您是否都随身带着相机?

A:一般不会随身带相机。

Q:您最欣赏的摄影师是谁或者您比较喜欢谁的作品?

A:黛安阿勃丝,杰夫沃尔和其他一些不知名的艺术家的作品。

Q:如果让您自己来形容您的拍摄风格,您认为是怎样的?

A:夸张和戏剧化的,幽默和巧合的瞬间。

Q:您能用一句话形容自己目前的状态吗?

A:很淡定的继续自己的爱好。

Q:在摄影这方面,您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

A:  尽可能的把自己所有的想法都表现出来,用摄影或用其它的手段。

Q:您觉得网络的发达和数码相机的普及,会整个摄影领域带来什么样的变化?

A:网络的发达和数码相机的普及确实让更多的人拿起了相机,产生了更多元化的吸收和表现形式,达成了更广泛的交流和受众影响。按下快门变得更容易,而创作真正的好作品或许更难了吧。

附关于张宪勇:

         1970年    生于上海

         1993年    毕业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美术设计系

         1993年至今  任职广告公司创意总监

         2006年初   从事观念摄影创作

         2006年10月    2006秋季展 观念摄影-张宪勇摄影展

          (莫干山路50号Image Tunnel影像隧道)

         2006年12月  参展《第二届中国国际摄影艺术节》(fotoyard影廊推荐)

                                  作品同时入选《影像中国1949-2006》大型摄影画册.

TOP

大家的风范就是不一样哦,完全是艺术创作嘛,尽管摄影作品也是艺术作品,但这样的画面感觉就是画,怎么拍出来的呀?.

TOP



[ 本帖最后由 小猪爸爸 于 2008-11-19 20:07 编辑 ].

TOP

.

TOP

.

TOP

.

TOP

.

TOP

回复 16#尖尖小荷 的帖子

除了赞叹,我们只有疑问,可是作者不会告诉我们他如何拍摄制作,我们之能猜,但不敢尝试,估计很难,也有特定的工具吧。.

TOP

第一感觉,这不是拍出来的,应该是画出来的,但画面明显要比画的精致!
照片中的模特是同一个人(17楼,19楼),所以想猜猜是同一个模特不同的造型再合起来的,好象曾经看到过类似的介绍.
艺术中的艺术!.

TOP

回复 23#jeniferjh 的帖子

这是作者自拍后拼贴的作品。这样的形式必须要求作者美术技巧相当的精湛,因为当确定了一个场景,所有人物的动作形态和位置都必须符合这个场景的左右光线控制,包括色彩光影的相互作用,一丁点色相影调的差异都将断送整个作品,更不要说哪怕一个眼神的不对位了。所以,作者在自拍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考虑布光、虚拟动作的关联性,场位布局的对应等等,没有很深的人体解剖学造诣也是不行的,而PS技术只使最后产生作品成为可能而已。会PS的人很多,但能够做到如此精致,很少。.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