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有了朋友圈,为啥没有真朋友?

有了朋友圈,为啥没有真朋友?

有了朋友圈,为啥没有真朋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e=0#wechat_redirect

有了朋友圈,为啥没有真朋友?
原创 2016-02-17 慕溪 ijingjie

点击图片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境界》独立出品 【新发现】

刷朋友圈的心理需求之一是“害怕错过”,有人总是观察那些好友在做,而自己却没有做的事,因此无法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不断感到焦虑。“关注”是当下最稀缺的资源,生活中每人都在被自己的生活忙得晕头转向,自己的需求都不被满足,更别说对朋友的真诚关注。

文/慕溪

除夕夜五福红包从天落下,2.5亿落入79万人手中,微信在得与失的博弈之间又完成了一次成功营销。

据2015年11月数据,微信月活跃用户已达6.5亿,而据《第十次中国新媒体接触习惯报告》,2015年3月,微信的常用功能中,朋友圈使用率高达82.6%,其中有近7成用户通过朋友圈与朋友进行互动。而2016年1月的艾瑞移动社交报告显示,微信用户每天使用微信14次…… 

微信已成当下最受欢迎的社交方式,但我们的生活也似乎被朋友圈牢牢圈住了——“每天起床一刷,晚上睡觉前一刷,工作无聊了一刷,刷累了再工作……”;“新消息一来,忍不住查看,深怕错过了什么”;“看了觉得无聊费时,不看又觉得好像被孤立了。”

就连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也察觉到我们对微信的使用正在走向依赖和痴迷。就在2016年1月他甚至在微信公开课上说,如果你每天在微信里花太多时间,“我们很担心”。

连曾对互联网的未来抱有极大信心的MIT的社会学教授Sherry Turkle,现在也对社交媒体对我们的影响表示不安,她认为社交媒体正在“带我们去到我们不愿意去的地方”。她第一次在TED演讲,是在1996年,题目是《庆祝我们在互联网上的生活》。而在2012年,她在TED再次演讲,题目却是《联系却孤单着》。 


 
“美好且单向”的朋友圈

朋友圈如一扇窗子,呈现了人们刻意营造的美好的一面。自拍,美食,旅游,育儿,转发一段良言,似乎自己就是文艺青年。与牛人和张影,自己也会显得很重要。转发一段大牛的文章,自己就是思想家。展示自己学校的排名,身在其中的自己也瞬间身价飙升。

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有个很有趣的“剧场理论”,探讨人们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呈现自己和管理形象。微信朋友圈,现在也已变成他所说的“剧场”,人们在这个虚拟的区域中精心布置前台,经营角色,而点赞和收赞的游戏已成为社交潜规则之一。

在虚拟角色塑造的过程中,我们比平常更加注重挑选那些阳光和美好的一面。不过既是剧场,就必有演戏之人。既是演戏,自然需要很多功夫和情绪劳动,也容易让人心累。不仅是微信,Facebook和Instagram也面临相同的处境。2015年11月,一个澳洲18岁网红姑娘Essena O'Neill宣布退出社交网络,直言对社交网络感到心累,自拍照都非要百里挑一才能发布。于是她在Youtube发了一个叫做“我不是你以为的那个我”的视频后,把拥有57万粉丝的instagram、25万粉丝的YouTube都清空了。

当然怀着展示自我或生活的目的发朋友圈也无可厚非,这本是人的天性,但如果朋友圈里出现的仅是这些,或亦如这样肤浅化地重复呈现生活的表面,停滞不前,那么它很难让人建立有效的亲密关系。相反,它只会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单向化,幼稚化和肤浅化。

正如朋友圈只提供给我们一种表情选择——“赞”, 我们也在朋友圈呈现了一种生活可能——单向而肤浅的。很多在朋友圈发的动态,通常都是肯定性表达。我们营造出一种积极阳光美好人人相亲相爱的氛围。我们收到的是别人的“赞”和肯定,而送出的也是同样的称赞和肯定。

法兰克哲学家马尔库塞写过一本书——《单向度的人》,批判了发达的工业文明如何成功地消解人们内心中的否定性、批判性、超越性的向度,使这个社会成为单向度的社会,而生活于其中的人成了单向度的人,他们具有同样的思想,丧失了自由和创造力,不再想像或追求与现实生活不同的另一种生活。他认为,人们的思考需要有对现实的否定。

而朋友圈的单向,恰因它压抑了人否定现实的可能,使人们深度思考的能力逐步退化。在朋友圈中,一切动态都是对于生活片段不加提炼思考的直接呈现,都成为对人们表面的日常状态的肯定,没有超越,没有升华。

生活中的不幸、内心的痛苦和其他更复杂的情感、形而上的思考,占的比重微乎其微。即使是痛苦,也多是直白的表达。朋友圈中,难以见到真正深沉的情感,所有的悲欢都薄得像水面的浮萍。偶尔出现表达负面信号的声音,也淹没在这信息的海洋中,无人问津,只有自己偶尔在暗夜里将其找回。而话题也越来越单一化,春节时,朋友圈里都是红包在刷屏。人们被动地关注着同一件事,拥有着同样的思考,成了单向度的人。

如果我们没有环境表达更细致化的情感,给别人更细节的反馈,进而深入交流,单纯的点“赞”又有何意义?微信使用者似乎打开了一个朋友圈子,却没有打开一个心灵世界。
 

碎片化的信息圈

朋友圈的分享,人人都变成了自媒体,成千上万的信息不加甄选发布,一方面信息过度,另一方面兴起了复制文化和心灵鸡汤。

而过度信息的分享使朋友圈变成了信息圈,人们过渡地沉溺于一个小圈子信息,信息的来源变得不再重要,信息本身变得重要。

因为复制和粘贴是通用的工具,到朋友圈里并不是看“朋友”,而是看热闹。对于微信成瘾者而言,不断更新圈子里的各种分享信息,比思考信息的价值要重要得多。

相同的话题被重复抛出,又再次湮没进信息的大海。随着无数链接和垃圾信息的大量累积,朋友圈里的朋友意识逐步淡化,信息共享与互动的价值也被逐步被消解。

当我们进入自己的微信朋友圈之后,情感沟通功能已极大退化,而不自主地浏览却让我们无法“全身而退”,而海量碎片的信息并不能给人带来心智的提升、精神的愉悦、身体的放松。相反,浏览越是频繁,人们就越感到焦虑。人们逐渐丧失在信息的海洋中,难以上岸。

海量的信息亦如繁杂的二手市场,使用同样的市场筛选机制。正如在经济领域二手市场中的“逆向选择”现象——交易双方因为信息不对称和市场价格下降,而使劣币驱逐良币。

朋友圈似乎遵循同样机制——低廉的吸引人眼球的信息逆向淘汰着优质的有思想深度的信息,使大量低廉、肤浅的文化盛行。各式的心灵鸡汤,各式的吃喝玩乐,各式的广告代购,吸引人眼球的谣言,各类人生建议,各类生活指导如“马云给年轻人的箴言”,“高血压有救了,发一次救人无数”,“远离不聪明但勤奋的人”,“富人混圈圈,穷人走亲戚”……大行其道。

仔细想想就能戳破的谣言,认真查查就能拆穿的谎言,都反映出信息的廉价和海量,造成了人思维的惰性和思考能力的退步。

有深度的文章无人问津,鲜有人再真正关心信仰,科学,文学,艺术。大家都在追逐更物质性关乎生活的信息,实用主义大行其道,人们都陶醉在媚俗的信息中,如米兰昆德拉所说,“媚俗所引起的感情是一种大众可以分享的东西,就是把既定模式的愚昧,用美丽的语言和情感乔装打扮,甚至自己都为这种平庸的思想和感情洒泪”。

于是,朋友圈使生活在现代的人,用着在现代的工具,却一步步丧失着现代的思维。

那些碎片化的知识和低廉的信息并没帮助我们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也没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就如喝再多的鸡汤,也补不好我们每天躁动的心理。无论是在学习,在工作或是在吃饭,总想放下手中的工作刷一遍,人们并没有使之限制在碎片的时间内,反而令自己的生活被它割裂着,变得碎片化。

害怕错过还是害怕被孤立?

纵使这样的朋友圈,似乎也总有一种魔力。它就像一盒巧克力,人们总有打开它一探究竟的天性。新奇的、好玩的、热点的信息和动态,刷完就忘,生活却照旧。然而刷它的欲望犹如饥饿感,每隔几小时都会涌来。它成了人需求的承载体,却一直在吊着人的胃口,没有给人带来真正的生活的满足,也不会真正如食物般每天供给人成长所需的营养,反而带来焦虑和无趣。

刷朋友圈的心理需求之一是“害怕错过”。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FOMO(Fear of Missing Out),简单说就是害怕会错过一些周围人有意义的生活经历和社会话题,从而产生焦虑和不安。研究表明,FOMO程度高的人易于观察那些他们的好友在做,而自己却没有做的事,也因此无法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不断感到焦虑。

“未知”包含很多可能性,人们害怕错过了新奇好玩的消息和与人交往的可能。朋友圈正是反映出人们这种心态,那些还没有查阅的消息,没有跟上的热点都是未知的,如果错过了,他们会认为自己陷入和别人聊天时尴尬的危险,自己也会越来越被大家孤立。

这种对“被孤立”的过分担心,也折射出现实生活中“集体文化”的缺失,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学习压力的加大,许多人为生计而奔波,社交圈子日益狭窄,生活方式也极为单调,很少与同事、朋友和同学进行深度交流,对于许多深处焦虑和孤独的人而言,打开手机,虽然能找到无数号码,却难找出几个合适的倾诉对象。

这种现实社交的狭窄和无奈,让许多人以“屌丝”、“宅男宅女”自嘲。而微信则从技术上改变了现实社交的时空问题,试图让用户随时随地抵达他的交往世界。但这种虚拟的符号化社交和朋友圈,并不能满足人们保持联系建立亲密关系的心理需求,只会让人在一遍遍刷朋友圈害怕错过中,感受到“联系着并孤单着”的无奈窘境。


渴望被关注,还是脆弱的自我?
                       
正如美国哲学家詹姆斯所说,“人类天性的至深本质就是渴求为人所认同。”这种为人所认同的心理需求每个人都有,它本是好的,因为它是我们了解自己肯定自己的途径之一。人天生就有认识自己的欲望,需要依靠外界的反馈来维持一个稳定的准确的自我形象。人们也倾向于通过和他人互动和比较,来得出对自我的评价。

但是被认同,首先需要被关注。而“关注”,在当下社会是一种极度稀缺的资源。生活中每个人都在被自己的生活忙得晕头转向,自己的需求都不被满足,更别说对朋友的真诚关注。

朋友圈尤甚,平均每个人都有了近百好友,但在成百上千的状态中,朋友圈里的“关注”仅仅是走马观花似的一瞥,已丧失了关注所拥有的基本意义——一对一的凝视和情感投入。一个人缺少什么,就会炫耀什么。关注的匮乏也导致了状态的泛滥。被关注的心理越难以满足,发状态的欲望就越强烈,各种吸引眼球的新奇状态就会愈发呈现。然后得不到心理预期的满足往往产生更大的焦虑。通过不停地发布的状态和照片来加深自我认同感的人,在现实中往往是脆弱的。

那些美好的照片和状态,只是他们建立一个好的自我形象获得关注和认同的方式,让他们感到自己是有价值的和被重视的。久而久之,他们也会倾向于相信,那个完美的自己就是现实的自己。

现实世界如火车般单调且快速地向前行进,充满压力和缺少温情。很多人的一日如面粉流泻,苍白的找不到痕迹。朋友圈就像夕阳西下华灯初上的剧院,人们总想在生活的间隙中去看一部戏,去窥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或自己穿上戏服去演一部戏,藉此逃离现有的生活和深藏内心的呼求。剧场里放映的都是喜剧,观众席却没有欢笑,因每个人都要精心准备,急切等待着下次自己的上场……而所有的戏都只有一个名字——《生活在别处》。

正如Sherry Turkle所说,我们对于社交媒体的使用,以及对社交媒体上形成的关系的认识和维护还处在婴儿期。我们并不真的知道如何有意识、有意义地去与人互动。我们因为还无法完全掌控它而目眩神迷,反为之所掌控。



哪里有真正深刻而持久的友情?
                       
《圣经》中有个故事很值得探讨。有一个撒玛利亚妇人在打水,耶稣找她要水喝。她对他说:“你既是犹太人,怎么向我一个撒玛利亚妇人要水喝呢?”原来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没有来往。

耶稣回答说:“你若知道上帝的恩赐,和对你说‘给我水喝’的是谁,你必早求他,他也必早给了你活水。”妇人说:“先生,没有打水的器具,井又深,你从哪里得活水呢?”耶稣回答说:“凡喝这水的,还要再渴;人若喝我所赐的水,就永远不渴。我所赐的水要在他里头成为泉源,直涌到永生。”妇人说:“先生,请把这水赐给我,叫我不渴,也不用来这么远打水。”耶稣说:“你去叫你丈夫也到这里来。”妇人说:“我没有丈夫。”耶稣说:“你说没有丈夫,是不错的。你已经有五个丈夫,你现在有的,并不是你的丈夫,你这话是真的。”

故事中本是耶稣渴了想要水喝,但实际上这位撒玛利亚妇人才是真正饥渴的人,她似乎在不停地换配偶,心理的饥渴和情感的需要始终得不到满足,使她不能忠实于一段亲密的关系中。就如这井里的水,喝完还是会渴。那些属灵的需要一直都在,得不到满足。

而耶稣,作为神的道成肉身,赐给我们活水的泉源,让我们在他里面找到真理的满足,不再被饥渴和需要的替代品所捆绑,让我们真正得自由。而这自由,是他用从起初就放在人内心中,是用他生命的赎价换回来的。

“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而这种在基督里的自由和满足,并不是远在天边,它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朋友圈满足不了我们被接纳被认可的天性需求,它顶多只能隔靴搔痒。而在基督里的人却可以被满足,因为我们虽然是罪人,被各样的罪所束缚捆绑,早已远离了主最初所造的形象,但主并没有抛弃我们,反而无条件接纳我们,正如他向这位撒玛利亚妇人所做的一样。在他那里,我们的脆弱的自我认知被主所修复,对被孤立的恐惧被主所去除,因为基督舍己的爱,使我们得以与神和好,与自己和好。

这种爱也彰显在基督徒身上。我曾经有个基督里的团契,正如基督里的朋友圈,大家因着对主的话语的渴慕走到一起,每周查经的日子就如约会般,当时觉得从无聊繁重的课堂脱身,走在教会的路上往往都能唱起歌来。一个很动人的细节是,每次到了聚集的地方,桌子上总会摆满水果,甜点和各样特产,没人问起,因为大家都心照不宣。这种爱意的流露体现到很多生活的细节中,大家也分享彼此的软弱,并互相代祷,基督的爱,润物无声。

这段团契的关系,首先是因着每个人与基督建立的关系,而使我们之间可以建立真正的友情。甚至到了假期,分隔各地的大家不能相见,却都同意在线上相聚,于是就有了微信查经组,而那时,微信才刚开始流行。我们分成一个个搭档,约定每天早上一起查经,然后晚上六点来到微信群里讨论。假期的生活本来琐碎而无聊,而这样的约定,却让我们虽处异地但在内心彼此牵挂,而我们的团契名字,就是“雅歌”。

在爱的团契中,我们不用再刻意伪装,不用再扮演角色,甚至不用去刻意逃避现有的生活,我们可以摊开内心的破碎,痛苦及复杂的情感,因为相信这一切都可以被主的肢体所担当,被神的爱所修复。正如圣经所说,爱里没有惧怕,爱既完全,就把恐惧除去。正因为在基督里的这种无遮掩的爱,我们的关系才可以在彼此的分担中成长,我们对亲密的渴求才可以被满足,我们对真理和自由的向往才可以被实现,也才可能真正拥有深刻而持久的友情。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