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罗尔斯《正义论》的灵感来源

罗尔斯《正义论》的灵感来源

罗尔斯《正义论》的灵感来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bf83d6430101fzy8.html

《境界》#新微信newjingjie#独立出品#新视线#临风《罗尔斯<正义论〉的灵感来源》 11年前的11月24日,写作《正义论》的罗尔斯去世。他是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40年来影响“政治自由主义”最大的罗尔斯,为何思考中有一种悲悯的情怀,与身处世俗文化中的众自由主义思想家不同?他在年轻时写作的《关于我的宗教》、《简要探索罪和信心的意义》,解答了人们的疑惑。他曾考虑做神甫,二战后却放弃信仰。




@政治哲学出了罗尔斯之后,你可以跟着他思考、可以针对他思考、可是你不能不理会他而思考。
@“如果合理范围内保持公正的社会是不可能,那我们要质疑,人在世界上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可见他对公正的盼望之深了。他把“公正”的诉求与人类的命运绑在一起了,这是何等的高度!
@这篇论文让我们看出,他后来绝大多数的政治和伦理学的论点,都已经在此有了雏形,而且这雏形是建立在他所了解基督教的道德观和神学观上面。这几乎是所有人都始料非及的。


               

                         罗尔斯《正义论》的灵感来源

                                         

                                                                      临风

     11年前的11月24日,写作《正义论》的罗尔斯去世。他是二十世纪美国最著名的政治哲学家,曾在普林斯顿大学、康奈尔大学、马萨诸塞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任教。他的政治哲学理论彻底改变了学者们对这门学科的研究。有的评论家甚至把罗尔斯与柏拉图、阿奎那和黑格尔这些思想泰斗相提并论,可见他受到尊崇的程度。
   他的《正义论》是划时代的作品,今天许多社会学家还是在他研究的框架下,或是为了突破他的框架而立论。一般人知道他是无神论者,但是很少人知道,他立论的灵感是来自他早年基督教的信仰。


                         掀开“无知的面纱”

      很少有现代人不知道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的观念,以及追求幸福、公正、公平、爱心等普世价值。但是,或许很多人没有料想,单从启蒙思想家(霍布斯、洛克、卢梭)的契约论所推演出来的人权思想,有可能只让有才能、有资源的强者出头,强制弱势族群跟着他们的利益走,整个社会被功利主义和精英挂帅,而背离真正的普世价值。在某些社会,精英们甚至有可能让你相信,普世价值并不存在。
     罗尔斯1971年出版的《正义论》修正了社会契约论的出发点,驳斥功利主义,根据“正义即公平”的概念作为政治哲学的指导原则。在1993年出版的《政治的自由主义》一书中,他又把这个原则作了少许修正,以处理多元社会中的争端——第一、每个人都享有不能被剥夺的主张(要求),使他可以充分拥有对等的与平等的基本自由权。这些基本权利包括自由权、公民的各种政治权利和财产权利。第二、(在满足第一项的前提下,社会也可以容许不平等存在。但是这种社会和经济上的不平等只能在以下这两个条件下发生:1)限定在大家都有平等工作机会的场所,2)不平等的考量对社会上最劣势的族群作最大限度的开放。这也就是所谓“差别原则”。
     在《正义论》中,罗尔斯使用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思想试验”,叫做“无知的面纱”。他认为,实现最公正和公平治理的唯一途径是,如果所有立法者都平等地站到谈判桌前,也都藏在面纱的后面,他们彼此的身份信息(包括种族、阶级、个人兴趣等)暂不公开,他们也不知道自己要代表哪个公民族群。然后要求这群人对一系列法律达成共识。罗尔斯认为,只有这样,治理机构才能商定真正公平公正的原则。
     从“正义即公平”这个基本原则出发,他推演出一整套周全的政治哲学理论。“正义”的原则应当是全人类都可以接受的,从“正义”这个原则出发,他在政治哲学上定义了经济和机会上的“道德”观念。如何将这个原则在制度上落实,是很值得探索的角度,尤其当利益既得者的自我约束能力逐渐丧失以后,你只需要看看各国大公司的CEO们所获得越来越不合理的报酬就了解了。在经济上,单从“自由市场”机制的本身,是无法达到公平合理的游戏规则的,更不要说因为野心所采取各种缺乏诚信的做法了。
     这样鲜明的政治与伦理思想当然也受到许多批评。无可讳言地,他刺激人们反省今天的制度与做法。就如诺齐克所说:政治哲学出了罗尔斯之后,你可以跟着他思考、可以针对他思考、可是你不能不理会他而思考。
     笔者更感兴趣的是,为什么罗尔斯的思考中有一种宽大、悲悯的情操,与许多身处世俗文化中的自由主义思想家不同?这种情怀来自何处?

                  

                     令人跌破眼镜的大学论文

     美国的知识界似乎认定,“自由主义”这个政治理念是完全建立在理性和世俗的原则上。纵使宗教人士依然坚持自由与平等来自上帝,但是宗教语境从来就不是自由主义思想的主轴。今天的自由主义可以把一切宗教上的包袱抛进垃圾堆,傲然地挺立在“合理”和非宗教的基础上。
     因此在那些哲学和政治学教授当中,几乎没有人怀疑,过去40年来影响“政治自由主义”最大的罗尔斯,他的理论一定是与宗教的前提无关。罗尔斯对多元化社会中彼此冲突的信仰和道德原则,应当如何相处、互重,提出了一个政治上公平、公正的原则,这个原则不建立在任何固定的宗教和道德系统上。他所提出的彻头彻尾是一个世俗的解决方案,没有任何宗教的背景与价值观。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的想法。
    人们虽然从他一生的言行和气度中感受到他有种宗教的情操,也感觉到这种情操指导着他的生活和写作,但是人们一直不了解这种情操从哪里来。罗尔斯逝世后的两个重大发现让这些人跌破了眼镜。
    2009年3月18日,罗尔斯的两位高足,納格尔和科恩合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泰晤士报》的网络版题是《罗尔斯:关于我的宗教》。要知道这两位名教授本身也是无神论者,所以这篇文章更具有特殊意义。
    罗尔斯2002年去世以后,在他的文件中,人们发现一篇短文,题目是“关于我的宗教”,写在1997年。不久以后,人们在图书馆里又有重大的发现,找到了他1942年大四写的一篇毕业论文,题目是:“简要探索罪和信心的意义:一个根据社区观念的诠释”。这篇文章的出现在政治哲学界带来很大的震撼,学者们惊异于它的深度。在极大程度上,他大四的思想就已经在学术立场上定了型!
     “这篇论文是位21岁的人极其出色的作品。那种智识上的力度,以及道德和精神上的动力都跃然纸上,日后成名的罗尔斯已经在文中浮现。”这是納格尔和科恩所给的评价。
     在论文中,罗尔斯说:“政治哲学的目的就在保护合理的信心,特别是相信可以建立公正的,由宪法维护的民主政体。这种信念塑造了我们对整个世界的看法。如果合理范围内保持公正的社会是不可能,那我们要质疑,人在世界上活着还有什么意义?”可见他对公正的盼望之深了。他把“公正”的诉求与人类的命运绑在一起了,这是何等的高度!
     根据納格尔和科恩的分析,这篇论文有很清楚的宗教信念,强烈地传达:罪、信心和上帝临在这三点真实性。论文的第一个基本假设:有一位超自然的存在,基督徒们称之为上帝,他借着耶稣基督表达了出来。罗尔斯这篇成熟的作品强调坚定的宗教信仰的重要性。而且,这个要求是“不容妥协”,也是“绝对不可分割”的。
     其次,这个从宗教信仰出发的信念与他后来的道德与政治学的中心理念《正义论》,有着复杂和启发性的相关性。这篇论文让我们看出,他后来绝大多数的政治和伦理学的论点,都已经在此有了雏形,而且这个雏形是建立在他所了解基督教的道德观和神学观上面。虽然他的神学观不一定有代表性,但确实是他理论的基础,这几乎是所有人都始料非及的。

                     

                               奥斯威辛之后的信仰挣扎

      七、八岁的时候,罗尔斯遭受到了一次沉重的打击。他先后感染了肺炎和白喉,但是竟然奇迹般地康复。不幸的是,他的疾病却先后传染给他两个弟弟,结果两个弟弟分别因为肺炎和白喉去世。这件事对他的身心是个极大的打击,并且因此口吃。也或许因为这个悲剧,他著作中对先天和后天不幸的社会弱势族群,总是充满特别的同情和关怀。这个阴影也可能让他对战争所带来的灾难特别敏感,也特别苦恼。
     罗尔斯在普林斯顿最后两年(1941-1942),曾经认真考虑进修作圣公会的神甫。当时正值美国参加二战,许多同学都去从军。最后他决定参加陆军,在太平洋战区服役。在军中,他听到一位路德会的牧师讲道,告诉他们,上帝使用联军的武器杀戮日本人,上帝并且保护联军不受到日本人子弹的伤害。不幸地,他的一位好朋友战死了。
     战后,他亲眼看到广岛被炸的惨象,这给他很大的刺激。他又接触到犹太人遭受大屠杀的消息,这个事实让他无法接受。罗尔斯开始怀疑,人的祷告和上帝的旨意之间不可能有任何关系。“我怎么可以向上帝祷告,祈求他帮助我,或是我的家庭,或是我的国家,或是任何我所珍惜的东西。在此同时,上帝却没有从希特勒手下拯救那几百万犹太人?”于是,罗尔斯放弃了基督教的信仰。他无法在人类历史的残酷现实与上帝的旨意之间取得调和。
    这位真诚的寻道者、有良心、有热情的思想家,就此离开宗教信仰,因为他无法理解与接受人类承受的苦难和邪恶,他在宗教里找不到任何意义。
    在奥斯威辛以后,讨论上帝还有意义吗?不只是罗尔斯,这也是许多人的困扰。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维克多·弗兰克去世后出版了一本《人对终极意义的寻求》。他在书中说,会这样发问的人,都是没有经历过奥斯威辛的人,因为有更多的人在奥斯威辛找到上帝,找到信心。
     基督信仰的中心是耶稣,离开道成肉身、无辜受害的耶稣,人就无法了解上帝的心。波士顿学院的彼得·克利夫特教授在讨论上帝对人类苦难的回应时说:“答案不是某个道理,或某件事情,乃是某个人。”人类的苦难,有时不能用道理完备地解释。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埃利·维瑟尔曾回忆他在集中营里亲眼目睹的绞刑场面。旁边有人喃喃地说:“天啦!上帝在哪里?”维瑟尔感觉有个微小的声音在他里面说:“上帝就在绞架上,他还可能在别处吗?”。是的,如果没有耶稣在十字架上的受难与复活,无谓的苦难是没有意义的。
      讲求理性思考的学者,在人生苦难面前也有不同的选择。哈佛大学的天文学家金杰理,17岁的时候弟弟在送报纸的时候被汽车撞死;生物学家科林斯在《上帝的语言》一书中,痛苦地讲到自己的女儿被施暴,至今没有找到犯罪者,更不要说绳之以法。这些无谓的苦难煎熬着他们的信心。罗尔斯选择放弃他的信心,金杰理和科林斯则选择坚持他们的信心,并且凭着信心活着。他们知道,放弃信心并不能解决邪恶与苦难的问题,只能让苦难更无法忍受,生活更没有盼望。.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