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被污染的爱——也谈一桌年夜饭引发的分手

被污染的爱——也谈一桌年夜饭引发的分手

被污染的爱——也谈一桌年夜饭引发的分手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d=0#wechat_redirect

被污染的爱——也谈一桌年夜饭引发的分手
原创 2016-02-18 雷鸣、刘阳 ijingjie

点击图片上方「ijingjie」可快速关注我们

《境界》独立出品 【热点时评】

交往一年,恰逢过年,上海女孩不顾家人反对跟江西男友回农村过年,却把一桌“黑乎乎”年夜饭照片公开,感叹生活条件之悬殊,毅然和男友分手,连夜返回上海家。因此贴涉及凤凰男、孔雀女、婚恋交友、城乡差别、文化差异,一时戳中无数人的神经,引爆各种话题。

文/雷鸣、刘阳

新年伊始,一则帖子在网上引起热议。发帖网友自称是一个上海姑娘,家境殷实,而男友是江西农村人,家境贫寒。交往一年,恰逢过年,女孩不顾家人反对跟着男友回农村过年,却把男朋友家一桌“黑乎乎”的年夜饭照片发到网上,惊诧感叹生活条件对比之悬殊,并毅然和男朋友分手,连夜叫车返回上海家中。网友“KDS宽带社”将此事发至新浪微博后,截至2月12日12时,微博已有18万评论、6万转发和8万点赞。经多家新闻媒体转发,此事发酵成为热议话题。

有人说此事是某网站炒作,所有细节真实与否很难考证,但类似现象是相当真实的,引发的社会心态也非常真实,涉及凤凰男、孔雀女、婚恋交友、城乡差别、文化差异、阶层固化、人口流动等诸多因素,所以该事件真假与否已不再重要,一时间戳中无数人的神经,引爆各种话题、辩论和争议,有指责女孩缺乏教养的,有怪罪男方招待不周的,也有对女孩表示支持的……各种观点雀喧鸠聚。
 


年夜饭易逃,难逃自我

笔者注意到女孩所发的几张照片中的一个细节:筷子不但是插进碗里的,而且筷子本身是倒插在上面的。或许姑娘并没有多想,只是嫌弃他人可能用过这双筷子,所以用另外一头来夹菜。最后,实在吃不下了,顺势就把筷子插在那里,进行拍照。不过,看一下照片,饭桌上,只有她一人在动筷,而那双筷子明显特殊:是桌上唯一一双金属筷子。显然,是特别为女孩准备的。

可见,不管饮食环境怎样,男方家人对女孩还是很尊重的,至少在礼节上看是如此。不过,女孩显然并没有领情:起来拍照,坚决分手,连夜回家。

如此赤裸裸表达自己的内心,说好听点是直率,说难听点就真的是缺乏教养和礼貌了。一顿饭揭开的素质问题仅是表象,内心是典型的自私自我:完全不顾他人的感受,只顾自己,鲁莽行事,一意孤行,却又不肯负责。

之前是不顾母亲拦阻,母亲甚至说去了就别回来,她还是坚持己见,因为自己想去。现在看到男方这幅光景,失望了要回去,男孩留她,明早再走,否则分手。她的反应则是分就分,好像一年来谈的不是感情,毫无留恋。

另一方面,一顿饭就可以轻易摧毁1年来的情感,也使我们不得不怀疑,是否当初开始的太草率了?即便父母极力反对,她也想嫁给外地江西男孩,只因对方长得还挺帅、能力强,其急切而又等不及的心态,昭然若揭。

“长得帅、能力强”就能为婚姻之舟保驾护航吗?从中看到的是冷静和理性的缺失,是急切和鲁莽的冲动。“婚姻好比鸟笼,外面的鸟想进进不去;里面的鸟儿想出出不来。”深谙婚姻的法国人文主义思想家蒙田如此描述,“我看见没有哪种婚姻比只为容貌,只贪情欲的结合破裂得更早,更糟糕!”

分手其实并不一定错,看两者巨大的价值差异,即便结合,以后也会面临极大的冲突。只是这女孩做决定的方式太不得体。女孩庆幸自己没有嫁给江西凤凰男。不过,江西男也应该庆幸:幸亏没有娶了这样一个自我的女人做老婆。这样一个自我中心的女孩,若不改变,未来同样令人担忧。

某种程度上,女孩确实如网评所说的不是在逃饭,而是在逃命,命运的命。然而,一个如此自我的人,即便逃到天涯海角,也难以改变她的命运。这和距离没有关系,只与性格有关,恰如荣格所说的:“性格决定命运。”今天为了粗茶淡饭吵架分手的人,明天一样可以为山珍海味分手。这个女孩至少可以先学学如何与人智慧的分手。

一个自私、强调自身利益的人,很难理解、体谅和同情,往往会以各种手段最大化自己的利益,势必导致一方的屈服,或双方关系的瓦解。自我,实在是交友恋爱和婚姻幸福最大的杀手。这种自我有时不一定是利益驱动的,当下的年轻人中的恋爱许多时候是靠感觉驱动,“我觉得”“我的感受”就足以引发决定、产生行动。思考是第二步的事情。

正如她自己所说:“一看到这个饭菜我真的想吐了……比我想象的要差一百倍,我接受不了……为了避免N年后我一把鼻涕一把泪来发帖子,被篱笆姐妹们‘谁让你找YP的’顶回来,我决定分手了!”瞬间的呕吐感就把男友吐出来了,是呕吐感激发了这位女孩的理性思维和现实利益考量。

如果江西男孩的父家是一个腰缠万贯的土豪,事情会不会是另外一个结局?那么,左右爱情走向的究竟是什么?在现实当中,往往问题并不在于该不该要面包,而是在于过于放纵私心和贪欲,至于本应该是主角的爱情,反倒成了最容易被忽视的存在。

当我们生活在一个金钱至上、利益至上的“唯物主义”社会时,我们并非没有信仰,只是成为“拜物教”的信徒罢了。不过,这种基于物质和利益需要的爱情,到底能多大程度上斩获幸福?当人们打着爱情的旗号,却行使交易之实、势力攀比和面子工程时,爱情在各方重负和玷污之下,还是否是其原本的定义?

笔者认识一个女孩,真的坐在宝马里,可那宝马和她并没有什么实质关系,甚至财产夫妻双方都是明确区分开的:你的是你的,我的是我的,可谓泾渭分明。这种婚姻距离幸福到底有多远?



不靠弱点绑定,而在软弱处拥抱

如果年夜饭事件就此结束,本文也就到此收尾了。不料想几天后,网上有好事者以江西男的口吻站出来回应,声明大意是说:本人的确家境贫寒,但自认英俊、诚恳、踏实,也确实有找个上海姑娘少奋斗几年的想法。考虑到女孩长相属于后百分之十之内,我穷,所以我不计较对方丑,那么对方丑,也理应不计较我穷。事情搞成这样显然是双方交流还不够深入。

该声明已被证实为虚构,但值得关注的却是,这则杜撰的“创作”为什么再度激起众人的热烈转发:或赞或骂?它一定击中了人心的某个部分,或是暴露了当今男女情感关系当中的某些真相。

人心中最阴暗的部分,其实许多都是人所共有、可做却不可说的部分。许多网友一改之前对江西男的同情,转而怒斥他卑鄙无耻。其实这则虚构的声明,暴露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一种心态:乌鸦落在猪身上,谁也别嫌谁,你别嫌我黑,我也别嫌你脏。过于常理的愤怒往往与对方无关,而与自己有关。网友如此激烈的情绪很值得细查,是否觉得自己婚姻的基础同样被挑战了?

日子可以心照不宣这样过,但如果说出来就过不下去了。许多时候,现实中的不少婚姻的确就是被这样一些暗中优劣比较的潜规则维系着。强强联手的婚姻,危险在于当一方失去利用价值后,婚姻就面临解体的危险。强者的互相利用和伤害,彼此还有许多盾牌和遮羞布可用,而弱弱结合的婚姻,比如丑女配穷男,双方要靠一辈子抓住对方的缺陷生活,说破了就相当于每天都在自虐,上演人性中黑暗部分对爱的污染。

而且这样的结合,是靠弱点互相绑定,一开始就注定他们是不愿意对方成长的。一旦一方的弱点得到改善,许多时候就是婚姻解体的开始。所以有网友直接指出,声明中的江西男以后富裕了一定会出轨。

好情感的定义之一,是彼此可以为对方的生命带来成长,而不是消耗或交易。男人和女人需要在软弱处彼此拥抱,而不是彼此捆绑、互相辖制。

如果对方的软弱是你无法承担的,就不要贸然开始。在软弱处彼此拥抱,意味着接纳对方的软弱,同时愿意用自己的生命去弥补、帮助和成全。婚姻本是福音的奥秘,从来就不存在两个完美的人之间的完美结合,但各有软弱和缺陷的人却可以在当中学习彼此接纳,成为对方的帮助,以至于生命渐渐趋于完全。

这样的结合说起来很美丽,但现实中很少有人选择的原因是不太符合人性。因为人的惰性一开始就可能体现在:与其自己改变或奋斗,不如找一个拥有我所没有的品格、性格才能或权势的另一半。谁能让我少奋斗几年,就选择他(她)。



饮于爱的洁净源头

不是黑乎乎的年夜饭,而是被自我和私欲污染的爱,最令人心寒。

人的情爱难免各种因素的参杂,一定会遭遇属人之爱的局限。人靠自己无法克服,只有常常饮于爱的源头,才能被洁净被滋润,回到与人的关系中收获幸福。一切的美善都藏在神的丰盛里,神是爱的源头。

神的爱,是无条件的,是无瑕疵的,是甜美的,是永不止息的。正如《圣经》对爱的定义:“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

神的儿子耶稣完全见识了人心黑暗自我的真相,却并没有连夜“逃命”,为了我们这些原本是与祂为敌为仇的人,甘心牺牲自己,死在十字架上,让我们罪得赦免,与神和好。

面对这份十字架的大爱,无论我们身份何等低下,财富何等寡少,名声何等不扬,地位何等卑微,成就何等可怜……耶稣都爱我们,且爱我们到底。祂留给我们的十字架,也成为人的感情与婚姻面对一切挑战的幸福保障。

正如侯士庭在《幸福真谛》中所说:“十字架是突破家庭各种问题的关键,也是全人类历史的答案。上帝已借着他儿子耶稣的受苦和受死,为每一个人预备好对付罪恶所需要的一切恩典。所以,人的幸福最终不在于环境,不在于自己的性情,也不在于自己的家庭,而是单单在于上帝。一个家庭若有这样的信心、盼望和在上帝里的爱,这个家庭就会展现出幸福,任何苦难都无法拆散或打垮这个家庭。即使家庭里的每一位成员对苦难的反应和解释不同,但仍然会因着苦难而更加同心合一且坚定,以致情况有所改变和更新。”

婚姻的两极就是天堂和地狱的对比,莎士比亚说:“不如意的婚姻好比是座地狱,一辈子鸡争鹅斗,不得安生。相反的,选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配偶,就能百年谐和,幸福无穷。”

所以,面对婚姻绝对不能草率。该如何甄选呢?

2015年刚过世的Elizabeth Elliot和她的殉道士丈夫Jimmy Elliot曾提出一个关于恋爱的“3M”理论。

第一个M,是Master,即我们生命的主宰或你最看重什么。显然,相同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助于双方在问题或矛盾中找到合一的解答,不至于劳燕分飞。对于基督徒来说,耶稣就是我们的Master,我们应该在婚姻当中寻求上帝的喜悦,如此当交友或婚姻出现问题时,各人分别面对上帝,悔改自己。这样,当两人都靠近上帝时,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自然就更靠近了,从而形成一个坚固的三角形。

第二个M,是Mission,即我们的使命和方向,你人生的目标是什么。这个目标应该是衍生于第一个M的,通常比较长久。对于基督徒来说,就是上帝对我们的托付和呼召,祂对我们个人性的人生计划(通常都与我们的恩赐相关联)。
如果我们的人生目标只是寻找伴侣,那就麻烦了。找到了怎么办?是不是遇到更好的,就要换掉当前的?如果结婚了,则麻烦更大,是不是要在不断分分合合当中满足自己一次又一次欲望的饕餮?

第三个M,是Mate,即我们的人生伴侣。其实,当前两个M已经确定了之后,我们就可以很自然的知道对方是否是自己要找的Mr. Rright或Mrs. Right了。

这样,依次走下来,当我们先定人生的方向,再定对象的时候,就不容易误入歧途,也不至于陷入草率和鲁莽当中,演绎分分合合的悲剧了。
 
版权声明:《境界》所有文章内容欢迎转载,但请注明出处,“来自《境界》,微信号newjingjie”,并且不得对原始内容做任何修改,请尊重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有进一步合作需求,请给我们留言,谢谢。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