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解开怨念,成就爱——张艾嘉电影《念念》观感

解开怨念,成就爱——张艾嘉电影《念念》观感

解开怨念,成就爱——张艾嘉电影《念念》观感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isappinstalled=0#rd

2015-08-08  郭为  ijingjie

文|郭为


题记:念与念之间,若没有了爱的成全,就会成为解不开的怨念,唯有注入爱,所有苦毒、怨恨的毒瘤都会移除。爱是不止息,爱里有饶恕,就让爱的火焰,一直这样燃烧下去。


第39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3个月前上映的《念念》是一部安静的电影,似乎它是静悄悄地上映,静悄悄地下线,却留下了那份充满温情让人为之动容的爱;《念念》更是一部关于爱和饶恕的电影,电影的名字正诠释着电影的主题:念是一种盼望,一种期待,一种归回。


重叠的 “念念”二字像是两个人或两代人之间在寻找一份情,有爱情,也有亲情。是爱维系着他们之间的执念,这份爱起初住在我们心里,但因着环境的起伏,人情的世故,变得下落不明,在我们的心里因着爱的迷失,剩下的只剩怨恨,而念与念之间,像是一段寻找回家的旅程。


电影《念念》讲述了三个年轻人的心路历程,每个人的心里都因童年时遭遇家庭不幸而留下了伤口。虽说这是一部细腻深刻的文艺片,但若从张艾嘉作为基督徒的视角来看,里面也蕴含着许多的信仰元素。


怨恨是一堵墙


影片故事发生在台湾以东的一个叫“绿岛”的岛屿上。一位远嫁绿岛的女子育有一双儿女,哥哥叫育男,妹妹叫育美。妈妈每天都会凭着自己的意思改编美人鱼的故事,哄孩子们睡觉。妈妈发现女儿有绘画的天赋,想让孩子好好学习,有条出路,但是爸爸却误以为妈妈嫌弃自己的面馆生意导致夫妻间产生很多误会,并且常常为此争吵。


母亲不甘于小面馆的枯燥生活和丈夫的粗俗无知,一成不变的生活使妈妈充满了抱怨,无奈之下妈妈只好带着女儿离开了绿岛,到台北寻求新的生活。岂不知,母亲带着妹妹离开,留给育男的是挥之不去的痛。“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然而这位母亲似乎就这么狠心地离弃了这个儿子,儿子内心的伤口在随后的许多年都无法愈合。


童年的阴影,对于妹妹来说更是一场灾难,成人后的育美,她的天空是灰暗的,她看不到希望,找不到落脚点和心灵的归宿,以致于作为画家的她,其画作的格调都显得阴沉,画里也带着一丝丝苦毒的颜色。


无法释怀的育美常去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内心的苦闷常常使她服用安眠药才能减轻。育美虽然跟着妈妈一起生活,但是妈妈的改嫁对她影响很大,本来就对妈妈的离家出走充满怨恨的她,对于妈妈的再嫁她无法接受。妈妈再嫁后,在一次难产中死去。妈妈死后,育美就不愿意回继父的家了。


影片中她说道:“回家,哪里才是家?”此时的育美被深深地伤害着。埋怨和苦毒的心使他成为一个只会生气的人,就像育美的那一句台词一样:“只有在生气时,我才觉得自己是真实的。”可见她心里受到的伤害是多么深,迷失地多么厉害。


育美的男友永翔也活在小时候父亲留下的阴影中,从小到大永翔一直秉承父亲的心愿,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拳击手,谁知这样的执着,却伤害着身边每一个人。育美渴望得到永翔更多的关心。一心想证明自己的他,在一次比赛中,心里苦闷的永翔差点打死对手,教练得知永翔瞒着自己的病情后,师徒之间的信任面临威胁,告知他的眼部疾病导致他今后无法参赛。


教练对他说,他不是不努力,而不是练拳击的一块料,劝他放弃拳击生涯。一直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实现奥运梦的他,无法接受现实,与师父大吵一架。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时候,育美意外怀上了永翔的孩子,她犹豫着是否要这个孩子,因她还没有准备好迎接新生命的到来。看见男友的不得志,育美隐瞒着怀孕的消息,于是,那种对未来的恐惧感便侵袭而来。


导演对人物的内心状态刻画得非常细腻,使观众能感觉到,苦毒的水浸满了全身,在掩盖着我们所有的美,使得我们快要窒息。一个人如果充满怨恨,就会寸步难行,这些苦毒的思想将会成为我们背在身上大大小小的石头,这些石头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我们会被怒气哀叹折磨,也会被那个毁坏我们生活的人所缠累,甚至会使我们陷入痛苦和绝望的境地,这种怨恨甚至危害到他人。


一直以来,他们积攒下来的怨恨和苦毒,深深地吸食着他们的心,他们无法跨过伤害造成的鸿沟。不断堆积起来的怨恨,筑起了一堵墙,怨恨越深,这堵墙就越筑越高,以致心与心之间无法接触,心结无法解开,内心无法释怀。


饶恕是一座桥


成年后的育美遇到了继父,继父这一次是带着自己的新书《有罪》与读者见面的,继父认识到了自己曾犯的错误。带着一颗忏悔的心,和过去的人和物和好。从这里可以看出,导演张艾嘉力图用最大的诚心,期待人与人之间充满饶恕与和好。


在影片中,有三个让人记忆深刻的超现实情节:一是育美在夜归路上看到“没有影子的人”的经历;二是阿翔在防波堤上与早已过世的父亲一起钓鱼的场景;三是育男在梦境中与母亲在烛光中相见的画面。这些情节看起来似乎有点离谱,但是必须的。它使念与念,心与心之间的饶恕,变成了可能,这些画面的出现,给三位主人公带来了希望,他们似乎看到了上帝为他们架起了美丽的彩虹桥,他们站在桥的两边,彼此对望,然后带着饶恕的心,彼此原谅,彼此包容。


育美因着妈妈的难产去世而对生孩子心生惧怕,但在一次意外中,她亲身经历了新生命出生的奇妙过程,这使她的生命有了翻转,她不再怀疑妈妈,而是鼓足勇气,继续奔那前面的路程,期待新生命的来临。影片中育美的画风得到了同行的夸赞,说她的画里有一种期待有孩子的意境。那个孤独地连影子都没有的育美,终于找到了爱的起点,只要她凭着信心上路,她就一定能有丰盛的收获。


同时,育美的男友永翔也踏上了心的归程。一次永翔买上渔具,独自一人驱车来到码头钓鱼,回想起许多记忆,仿佛看见了父亲,并展开了一场父子间的对话,对话中儿子似乎明白了很多。


他与父亲一边钓鱼,一边聊天,最终,父亲离去,只留下防波堤上不停挥拳的永翔。他最终豁然开朗,对着天空说:我只是想让你知道,我一直在练习拳击。儿子终于理解,身为海员的父亲,从小要求他练拳,只是希望儿子能照顾好自己,并不是非要让他成为拳击运动员不可。


他终于明白了父亲的心意,一瞬间,他的心就得到了释放,所有的苦毒都烟消云散。他与父亲的相遇何尝不是改变他生命的“毗努伊勒”,这次的经历改变了他的生命,也让他有信心面对婚姻,敢于承担婚姻的责任,走向回家的路。


作为哥哥的育男也在台风之夜,走进一家酒吧,不知不觉中在梦中吃着母亲煮的面,看到他与妹妹小时候画的画、剪的人像,看着母亲为他们做的手包。当他看见自己与妹妹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时,他就问起了妈妈,问她是不是偏爱妹妹。但是妈妈从来没有偏待某一个,而是妈妈同时深爱着兄妹二人,此时的育男的心结终于被打开,他不再疑惑。所以,在片尾中,育美的女儿,捧着妈妈的画册,画册里的描述的是带小鱼回家。育男也走进了书店,当他走到育美面前说“阿妹,你好吗?”时,一切的不理解和怀疑都成为过去了。


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我们的内心,在我们内心深处是否还隐藏着无法饶恕带来的苦毒,勇敢与自己与别人和好呢?


圣经说:“一切苦毒,恼恨,忿怒,嚷闹,毁谤,并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弗 4:31)没有饶恕,我们沉重的心灵就没有真正的得自由释放;没有饶恕,我们就会一直处在怨恨当中,那堵墙就无法被推倒。


一旦愿意选择饶恕,心与心之间的这堵墙不但能拆毁,而且饶恕还能架起桥梁。曾任美国总统的吉米·卡特(Jimmy Carter)说:“如果对某个人的愤怒、伤害或怨恨的重担还压在你身上,那么靠着神的帮助,想一想如何做才能饶恕、与人和好,且勇敢地迈出第一步,当我们如此行,可以在基督爱的恩典里得到新的自由。”


爱是唯一的出路


饶恕架起了通往和解之路的桥,当我们握手言和时,爱成了我们唯一的出路,爱成了我们相依为命的最大财富。这份爱是凭着信心求的。


影片中邱牧师证道时所用的经文令人印象深刻——“我的弟兄们,你们落在百般试炼中,都要以为大喜乐。因为知道你们的信心经过试验就生忍耐。但忍耐也当成功,使你们成全完备,毫无缺欠。”和“只要凭着信心求,一点不疑惑。因为那疑惑的人,就像海中的波浪,被风吹动翻腾。这样的人,不要想从主那里得什么。”(雅1:2-4;雅1:6-8)


我相信育男一直相信美好的事物,他一直用一颗积极的心存有盼望。哥哥因着妈妈和妹妹的离开,而无法释怀,但是哥哥又深爱着妈妈和妹妹,影片中父亲把妈妈和妹妹的衣物都烧了,哥哥偷偷地从灰堆中把已经面目全非的布娃娃捡了出来,这是哥哥与妹妹的感情寄托。他希望有一天能再次与妈妈和妹妹相见,与自己和好,与家人和好,他知道爱是唯一的出路。


张艾嘉也表示,电影自2013年起开始拍摄和制作,以求更好地向观众传达对爱与人生的全新感悟。“《念念》来自一位日本小男生写的故事。故事中主人公们就是因为有着深深的爱,才在心中结下了不能忘记的‘念’。”


张艾嘉在谈论这部电影时说:“只有在你因为爱而付出时,你会是快乐的、你会是幸福的。”(箴 4:23)最后哥哥鼓足勇气走近妹妹问候:“阿妹,你好吗”?久违的问候,道出了念念之间,心的呢喃之声。终于从模糊不清的远方,走到了和好如初的近距。英文版的电影被译为“心的低语和呢喃”,心的呢喃像是圣灵在催促的声音,邀请我们把爱带回家。让爱回家,我们的心灵才会有真正的归属。


圣经说:“你要保守你心,胜过保守一切。因为一生的果效,是由心发出。”在《约翰一书》中,约翰告诉我们如何真实地去爱,他说:“我亲爱的朋友,让我们继续彼此相爱,因为爱源自上帝。爱人的人是由上帝所生,且体验到与上帝的关系。拒绝去爱的人一点也不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所以如果你不爱人,就无法认识上帝。”(约壹4:7-8)(著名圣经学者毕德生的信息版圣经)


还记得张艾嘉那首《爱的代价》吗?歌曲《爱的代价》讲的是一个女人为爱付出了所有,电影《念念》讲的是“让爱回家”,爱能治愈一切的伤口。


念与念之间,若没有了爱的成全,就会成为解不开的怨念,唯有注入爱,所有苦毒、怨恨的毒瘤都会移除。


就像主题曲《念念》所说的:“若用爱和它相处/有没有出路/未完的故事就继续说着/念念不忘”。爱是不止息的,爱里有饶恕,就让爱的火焰,一直这样燃烧下去。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