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唐崇荣:佈道者的条件

唐崇荣:佈道者的条件

唐崇荣:佈道者的条件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c15de41371f8eecd#rd

2015-01-23唐崇荣

佈道者的条件
唐崇荣 着

佈道者应有的装备
忠于异象
        使徒行传二十六章十六至十九节:「你起来站着,我特意向你显现,要派你作执事作见证,将你所看见的事,和我将要指示你的事,证明出来。我也要救你脱离百姓和外邦人的手。我差你到他们那裡去,要叫他们的眼睛得开,从黑暗中归向光明,从撒但权下归向上帝,又因信我,得蒙赦罪,和一切成圣的人同得基业。亚基帕王阿,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
        「我故此没有违背那从天上来的异象」是保罗走完一生事奉道路时,所透露的事奉成功要诀。
        有一些传道人半途而废,遇到困难挫折,火热就转为冷澹,这是什麽原因造成的?有一些传道人数十年如一日,无论遇到什麽拦阻也绝不屈服妥协,又是什麽使然?有人以为是学问的问题、信心的问题,或是工作方法的问题,我认为关键不在信息,而在传信息的人。传道人一定要在上帝面前好好的检讨:我是怎样的工人?
       
每一个传福音事奉主的人,可自问三个问题:
1. 我为什麽蒙召?这是动机的检讨。
2. 我现在正做什麽?是否为了福音就读神学院,读完神学院做传道?如果只训练作牧养的工作,那你的讲章将多半是奋兴的讲章,而传福音的讲章却非常少。
3. 我对事奉的感受如何?

佈道者不仅接受挑战,也要作个挑战者。
有几件事是佈道者要特别注意的。

一、使命感
        我们为什麽作传道的工作?是上帝的旨意。上帝的旨意这句话十分严肃,连圣经都很少提到。被造之物没有比上帝的旨意大的,上帝的旨意立定在天,永远都不改变。如果你说:「我今天之所以传福音事奉主,是因为上帝的旨意。」那你就不可以随便传福音,也不能不传福音。因为上帝的旨意是一句很严肃的话。但愿你领受了旨意所带来的使命,就担起大责任,不因循怠惰,好好作工。

二、传道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行动的基础,认定一件事情值得作,我们就该全力以赴。为了福音,上帝付了最大的代价;今天我们传福音,就是要得回已经失去的灵魂,多一个人得救,就多赢得一份福音的果效。

三、肯定人最需要的位份
        人最需要的东西不是物质,不是科技,也不是享受、安慰;人最需要与上帝和好,在生存的宇宙中找到适当的位份,这位份产生的自我肯定才是做人真正的意义。
        有些传道人的困难在于自己还没有找到他在上帝旨意中位份!我知道加拿大有个牧师,已经快五十岁,手开始会抖了。他的讲章没有新意,教会不大需要他了,他的经济受威胁,不知道怎麽办,心理上的困难又不能告诉人。我们不能思想太多「人」的事情,愈多想自己愈难肯定自己。自古至今,尽心在上帝工作上的僕人,上帝从不亏待,上帝把荣耀给他们。
        如果总统说话不像一国元首,牧师说话不像教导训诲人的,传道者自己失去平静安稳,会是什麽样子?很多人的了福音的好处,却不清楚自己拥有的是何等的宝贝。传道人是上帝的儿女,站在众人前作见证是以王子的姿态出现,你的地位何等尊贵荣耀!

四、带能力的信念
        传道人站讲台,不能讲些自己也不相信的束西。模煳的东西没有力量,你应有一个信念──坚定立场,上帝的力量要透过你分出去。很多人羡慕使徒们的信息气势磅砖、铿锵有力。其实,当时传福音并不比现在容易,现在所有传福音的困难在保罗的时代都有:政治的压迫、知识份子的抗拒、理性主义的挑衅等等,一样也不少。斯多亚派、伊比鸠鲁主义、诺斯底主义在当时各领风骚,并不比今天新儒家学说弱。那麽,是什麽使我们的意志消沉?是营养不良的思想体系,还是生疏蒙尘的神学装备?智慧者以智慧为是,传道人要在真理上站立得稳,以勇敢无畏的精神传救世的福音。

五、积极的事奉
无畏世界
        耶稣说:「你们是世上的光」,这句话暗示我们,世界是黑暗的,正因为世界黑暗,所以需要你的光。原来这世界骨子裡已经朽烂败坏,你不必因此心怀恐惧,相反的,要认为如此我才有用武之地,我圣洁的成分及圣徒的品质,可以对世界有所贡献。

争取时效
        在时间观念上,我们要有在最短时间达到最大果效的野心。时间的价值成本很高,我们不能不计算。我们不能在离开世界以前只作这几件事,只带几个人信主。
        我十五岁开始半工半读,一面读书一面教书。我请求校长把最调皮的一班让我带,校长认为我太年轻,我说我要用最短的时间吸收最多的经验。到我读教育学的时候,我发现很多原理我早就用过了。这是我「吝啬」的哲学。
        时间长并不证明定有收穫,可能是几十年好经验,也可能是几十年笨经验。传福音若是遇到困难,要当作是机会,是锻鍊、努力的好机会。我的对象愈刁鑽,我的斗志就愈高,我是愈战愈勇的人。

六、信息清楚
        心理学家帕麦尔(George Herbert Palmer) 说,每个人心裡都有一扇门,你如果找不到门,碰见的就都是冰冷坚硬的堡垒;如果找到了那扇门,就很容易的可以和他交朋友。所以,我们的信息要懂得使用关连的方法,简单的说就是用对方听得懂的语言去沟通,这才是信息,这才能打开对方心中的那一扇门。
        我们不要标新立异,孤立了基督徒的语言,否则隔阂日深,很难向世人传福音。要怎麽讲别人能够懂的话呢?应效法那些伟大的传道人,他们想得多,讲得少;想得深,讲得浅。如果你想得很少,讲得再多也是废话,你想得很肤浅,即使用上一大堆高贵的名词也是欲盖弥彰,愈显出你的浅薄。

七、欠债的感觉
        「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所以情愿尽我的力量,将福音也传给你们在罗马的人。」(罗一14-15)

追求完全
        完全人是个在心志上不肯妥协,在亏欠感中继续追求的人。他以亏欠的态度谦卑学习,就从「完全的质」(The Quality of Perfection,指「身份上已成圣」)进入「完全的量」(The Quantity of Perfection,指「生活上继续成圣」),这是基督徒进展式成圣的步骤。人若是认为自己已经完全,这个人就不完全了;真正完全的人从来不曾感到自己完全过。保罗传福音的动力历久不衰,因为他从不觉得满足,这个动力是很重要的观念。「够了,够了」的声音是会拦阻我们长进的。许多教会不再焦急、迫切,因为自以为已经够了。其实,这个「够」不是实质上的,是人为的,是表象的。

不画地自限
        有次我问一位牧师:「近来工作如何?」
        他说:「感谢主,我们教会坐得满满的。」
        我存心开他玩笑:「怎麽会坐满?」
        他说:「因为我们很努力作工。」
        「这个答桉不大好呢!」
        牧师命刻改口:「是因为我们弟兄姊妹都很爱主,大家努力作工」
        我丝毫不放过:「是吗?」
        「感谢主,因为主的恩典。」这个答桉好多了,以人为中心多半有毛病。但我还没有放鬆:「还有别的答桉。」
        他开始生气了,有一点变脸:「那你说吧!」
        我说:「因为你们有四面牆壁!」
        没有错啊!把牆壁打掉试试看,还坐得满吗?许多满足感是人为的。要教会坐满很容易,中间砌道牆就行了;要佈道会坐满也简单,只要租小点的地方就可以了。我不是这样想。上帝的工作要愈作愈大才对。

八、透视环境──知己
暸解自己的软弱
        传道人要首先瞭解自己,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我到处都听到有人批评牧师:「连作传道人的资格都还没有就要传道,还想带领别人,我是因为敬畏上帝不得不去崇拜,其实打心眼裡就不要这样的领袖。」
        传道人应该装备自己,合乎主用。在旧约,上帝对耶利米说:「你若将宝贵的和下贱的分别出来,你就可以当作我的口。」(耶十五 19)。在新约,保罗对提摩太讲过同样的话:「人若自洁,脱离卑贱的事,就必作贵重的器皿,成为圣洁,合乎主用,预备行各样的善事。」(提后二21)一个奉献的人最要紧的是被上帝用,合上帝用。当你说:「主阿,我撇下一切给你用」,如果上帝说:「我不能用你」,有谁比这种人更可怜?
        传道人要清楚自己何等软弱。靠着自己的智慧聪明绝对无法抵挡撒但,我们无论怎麽老练,也比不上魔鬼的经验,你有几十年经验,牠有几千年!上帝救赎我们不是叫我们夸自己,乃是叫我们夸基督,所以不倚靠上帝的传道人,就如同赤身暴露在枪林弹雨下。撒但只要使你看自己、靠自己,就可以打垮你。
        但只要我们信靠主,上帝的应许就使我们刚强。「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可九23)。这句话有一本英译本如此翻译:In the one who believes me, I can do everything. I am almighty. 靠主凡事都能,因为祂是全能者。保罗三次求主叫刺离开他,主对他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保罗说:「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急难、逼迫、困苦为可喜乐的。因为我甚麽时候软弱,甚麽时候就刚强了。」(林后十二8-10 )上帝不是透过「能」来显能,是透过「弱」来显能。世人永远不明白这件事,但传道人一定要先看到,而且行在其中。

拥有属灵的权柄
        有一段熟悉的经文:「不是倚靠势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耶和华的灵方能成事。」圣灵是真理的灵,所以要倚靠圣灵合乎真理的启示。圣灵也带有权柄,耶稣差遣门徒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我了,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太二十八18-19)。耶稣託付使命时,最先交代的就是权柄的观念。所以,我们是在执行一个带着权柄的使命。我十七岁蒙召奉献传道,曾祷告主:「恩主,求祢使我言语带着权能,说安慰话的时候,使人得到从祢而来的安慰;说劝勉话的时候,使人得到祢圣灵真正的劝勉;就是说责备话的时候,求主以审判者的身份在现场显明出来。阿们。」这是我严肃的祷告,我希望你们也有这种祷告。同样一句话有些人讲十分有力,有些人讲就没有力量。权柄在你身上,你说的话自然事半功倍。
        宣道会东南亚区的总主任翟辅民,在印尼西裡伯岛南部一个大城市裡办了一间神学院。快举行毕业典礼的时候,有人告诉他学生毕了业都不想到乡下去,都想在大城市工作,他十分难过。世界宣道会总会曾经请他回去作总干事,他不愿意回去,因为他认为福音的工场比办公室裡的大座位重要。他自己从先进国家到印尼传福音,又经常出入穷乡僻壤,现在竟然听说自己的学生不肯去穷地方传福音,他的心情可想而知。他从山上休息的地方出来,走到毕业班宿舍,一句话都不说地看着他们。不到两分钟,那些学生全部流泪,完全奉献的心志就产生出来了。传道人需要有「感人肺腑」的权柄,不必多费言语也可以看见上帝工作。

谨记蒙恩经历
        你是怎样得救的?也要照样用你蒙恩的方式去发展福音的工作。盼望我们常常回想从前如何领受主的救赎,怎样经历福音的大能。你不能忘记自己原来的情形,若是忘了「本你」,就不能了解别人的需要。

九、透视环境──知彼
        传福音时,不要把听众想像成傻瓜。我在雅加达第一次开神学讲座的时候,一千两百人来听。许多知识界名流闻人、大学教授、医生等等在其中,这是印尼有史以来,知识份子聚集听神学理论,人数最多的一次。会后有几个人纷纷问我:「你讲的东西相当深奥,有宗教哲学、护教学、神学,照你看多少人听得懂?」
        我说:「只要他们继续来就好了,听不懂以后再来,多听几次,慢慢就懂,他如果每一句都听懂,以后就不来了。」
        「你想听懂的大概有多少比例?」
        「可能只有百分之十听懂我讲什麽,百分之九十似懂非懂,我不管这些人,因为百分之十的人已经几十年没有人供应,再不抓住就会流失了。」
        「百分之九十既然都听不懂,你怎麽有把握他们会再来?」
        「理论方向我不放鬆,但是为了百分之九十的人,我用比喻、笑话,他可以听懂,哈哈大笑之后多少有些明白。」

不可低估听众
        一九六九年我参加一个国际会议,会议完毕,有些代表就被派到各教会讲道,我听见一个传道人站在台上说:「我们今天为什麽要开这样的会议,因为世界人口己经到了两万万 」这句话讲了好几次。什麽两万万?几十年前中国人口就有四万万了,这麽普通的常识都没有,实在很丢人。传道人不要以为站上台程度就比别人高,下面的人有很多比你更高的。
        又有一次,我在美国一个地方讲道,看到一个查经班的主席有两千本属灵的书,解经的、神学的,琳琅满目,我注意看那些书,知道这个人有学问,他不随便选书,我心裡十分佩服。不久我坐飞机到另一个城市讲道,进到传道人家裡,他的书不到二十本,我就想到谁应该上台,谁应该下台的问题。现在许多在台下的还没有被推上台,在台上的也没有被拉下去,如果有一个拉上拉下运动,教会就复兴了。
        不要把上帝的儿女当傻瓜,作一群傻瓜的牧者也不太风光,对不对?我刚开始讲道的时候,很怕说得不够好,给人家笑话,看不起我还是小事,看不起主就是大事了,我尽力预备,不要人轻看了上帝。传道人如果不能主动向世界挑战,至少要接受挑战,不要只作容易作的事,也要接受困难的工作,否则你就没了机会证明你的上帝是全能的。有些传道人到了人生某个阶段,就只求自己家裡平安、饭碗平安、儿女平安就好,不再作什麽大事。近几年,我一直很想作一些新的工作,放下原来的工作可能生活有困难,养老金也没有了,对儿女诸多亏欠,但是我认为接受挑战是一种自我省察,你以为如何?

你的听众是什麽人?
        你传福音的对象是谁?是人!现在让我们从福音神学的角度来看这些人。
        1、他们是有上帝形像样式的人。许多人认为他们是在对罪人讲道,这也没有错, 问题是你的态度。你如果只把他们当作罪人,你就有可能满篇讲章都是在审判罪恶,你也可能用了施恩怜悯的口气,这就有优越的倾向。这都很不妥当,所以,怎样培养牧人的胸怀和神僕的气魄是很重要的事。我们对不同的人讲话,口气应不一样。
        2、他们都受了罪的破坏。所以人的地位有三种层次:软弱的、有罪的、上帝的仇敌。你的任务是要把他们一一从黑暗带到光明,从撒旦手下抢过来归到上帝身边。你要注意他们背后的世界观、文化背景!
        3、他们有未来的盼望。上帝都是看我们的未来,忘记我们的背后,主耶稣呼召说:「来跟从我,我要叫你们得人如得鱼一样。」(可一17)祂关心他们未来是怎样的人,所以我们看一个人不只看现在,也看以后。

TOP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3b2446cb248228fb#rd

十 神学、护教学、佈道学之间的关係

2015-01-23唐崇荣归正+福音

神学、护教学、佈道学之间的关係
        「只要心裡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前三15)
        神学是对上帝的认识,护教学是要我们对信仰负责,对人讲出心中盼望的缘由,而佈道学是研究传扬福音的方法。

神学:认识上帝
        圣灵来是为启示真理、引导人进入真理,所以被称为真理的灵。当被造的思想受上帝的真理管制,归向真理时,就叫作属灵,理性变成了灵性。信仰的产生就是出现在理性忠于真理时,是在人最具理性时所下的判断。有人抨击信仰扼杀理性,完全是没有根据的毁谤。因为人是照着上帝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义和圣洁,所以人是唯一够资格研究神学的活物。上帝启示真理的途径有二,第一种就是普遍启示,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的本性中,第二种就是圣经。所以上帝的启示成了我们认识上帝最基本、也是最主要的管道。我们的身份完全是站在领受的一边,因此顺服与敬畏是我们研究神学不可少的态度。

护教学:解释真理
        当真理成了我们信仰的内容以后,便产生了责任,这个负责解释真理的责任就是护教学,从这个角度来说,神学就是护教学,而护教学的内容就是神学,二者有密不可分的关係,但是护教学更具备了积极的作用。当异端邪说、错误偏颇的神学理论向基督徒进行攻击时,护教学就要迎战,保卫我们的信仰不受亏损。
        不过,换一个角度看,我们也要感谢上帝兴起一些怀疑的人,怀疑若是为了澄清,就无可厚非,有怀疑表示有思想。愿意深入探索的人,最后会发现原来我们的信仰隐藏着精密的系统,根本不怕「攻击」。这种情形就像人体中的抗体的产生是为了保护,生过病的人反而比没有生过病的人更健康。
        护教学经过不断的攻击、刺激、磨练之后,愈来愈坚固,成了坚实的堡垒,基督徒在裡面享受了信仰的安全。

佈道学:传扬福音
        当护教学的结论到了「既然真理如此合理,你为什麽不信呢?」这个程度,就是佈道学出场的时机。
        传福音本身就蕴含着「去」的主动性质,「你们要去,传福音给万民听」,因此佈道学可以说是具有攻击性的护教学,它把信仰的内容,正面地、完全地、正式地表达出来。只有攻击的才会得胜,只要反守为攻,必然胜利在望。
        神学、护教学、佈道学互相作用,神学家有护教思想,佈道家有神学知识,而护教学者有佈道精神,这样教会就会愈来愈坚强了。

传道者的心志
        马太福音廿八章有关大使命的记载,是主所发出的命令;而罗马书一章十三至十七节,是接受这命令者心志的表达。上帝的心志藉着大使命表达出来,而一个合神心意的人,能在这段圣经中找到他心志的共鸣。

基督有多大
        传福音当务之急是先明白基督到底有多大。传道者若什麽都懂,却不懂自己所传的基督,世上实在没有比这更大的灾祸!你认识的基督有多大,就能把基督的工作做得多好。若基督教界对信仰模煳不清,怎能把道传得好呢?因为我们只能传我们所确信的。基督绝非如新派人士所言,只是个好人而已,也不只是历史上出现过三十三年半的那位加利利人。祂曾在与法利赛人的辩论中,说过一句话:「如果你们看见人子回到祂原来的地方,怎麽样?」这是永恆的基督向历史中的宗教领袖发出的挑战。我们所信仰的基督在创世以前就是神,是与上帝同享荣耀的。我们所信的基督是复活以后回到父的宝座那裡,是永永远远的上帝。所以新派神学虽看似有很丰富的基督论知识,但若从信仰的角度来看,他们是把基督限制在只有人性而无神性的范围裡。
        祂超越时间、空间、自然,祂是永远的基督,是字宙性的基督。这样丰富的基督被彰显在世界面前,我们实在不必惧怕世界的政治及哲学体系,因为在我们裡面的,比那在世界上的更大!因此上帝的儿女,绝对不该假谦卑,刻意把自己的信仰埋藏起来。

欠债的人
        保罗说:「要在你们中间得些果子,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在这段话的背后,他有着怎样的心志呢?他自觉是一个欠福音债的人,还债的催迫带领他迈向完全。一个自觉够好的人是不会进步的,唯有那些自觉不足的人才会求长进。我们事奉不能进步的原因,就是因为太快自我满足了。我们爱主的心永远不能满足,我们对肢体间的爱也要永不满足──不是不满足人对我的爱,乃是不满足我对人的爱。保罗说:「惟有彼此相爱,要常以为亏欠。」这种亏欠是对传福音的亏欠。惟有在爱神、爱人及传福音这三件事上,不断追求补足亏欠的人,才是有美好灵性的人。
        我们在传福音的事上感觉亏欠吗?我们该反省教会的宣教工作:教会为什麽要差传?如果问保罗,他会直接的回答:我欠他们的债。这种对人的亏欠,就是世界福音化的异象。一个救的人,上帝就直接把这异象放在他裡面,所以每个基督徒都应该是一个传福音给别人的人。

不该放弃绝对性
        共产主义与基督教最大的不同在那裡?基督教是有史以来会员最多的一个团体,但多数基督徒却毫无雄心;全球共产党员加起来不到几千万,但他们有最大的雄心。基督教许多钱花在不该花的地方,共产党却懂得用最后一粒子弹射击敌人的领袖。共产党把基督教的绝对性抢去,基督教却自愿放弃。如今新派的领袖,把基督的绝对性放弃了,真理不在共产党那裡,但共产党把自己当成绝对的真理。若将这些罪继续比对下去,你会发现我们应当承认的罪太多了,我要大声呼喊,因为福音是普世性的,而我们没有普世的眼光;福音是绝对性的,而我们失去绝对的信心;福音是有能力的,而我们竟过着毫无能力的生活!

只要他是人!
        保罗说「无论是希利尼人、化外人、聪明人、愚拙人,我都欠他们的债。」这句话到底包含了什麽呢?这是说基督的福音有办法供应每一种人的需要,保罗把自己预备好,面对各样的挑战。这句话太伟大,值得每个教会放在教会最重要的祷告裡。在美国一项统计中,提到有些教会适合高级知识份子,有些教会适合中等阶级,有些则专门预备给没有学问的人。教会的大公性在那裡?教会的讲台供应那一种需要呢?华人教会对世界传福音的贡献,应该回到更广大的心志裡,向保罗看齐,预备好自己,去面对各阶层的人。这裡提到的四种人,已将全世界的人都包括进去了,而保罗说他欠他们的债。换言之,只要是人,就需要福音;只要是人,就是我们关怀的对象;只要是人,耶稣就能拯救;只要是人,基督的福音就能解决他们的问题。这种伟大的信念,以及全副的装备,应当也在我们裡面。让我们拥有广大无边的爱。你怕受共产党训练出来的人吗?你怕知识份子吗?你怕向那些受过高深教育的人传道吗?害怕的原因只有两个:第一是自己装备不够,所以怕他们;第二是因为你的爱不够,所以怕他们。

化外人和希利尼人
        保罗的四种对象中,聪明人、愚拙人不必解释,大家都明白。但谁是化外人呢?保罗是把巴尔干半岛以北,没有多大文明的人,这些人就像古代中国长城以北的野蛮民族,常常人侵,保罗称为化外人。化外人体格健壮,但他们的思想不如他们的体力,当中国已经相当文明时,他们仍属野蛮人。希利尼人又是谁呢?就是在巴尔干半岛南部的人,散居在亚该亚、马其顿及四周的地方。希利尼人与化外人截然不同,他们受希腊影响而有高度文化,不但注重哲学的理论,对于人生种种,也颇有见地。事实上西方文化是从两个源头开始的,一是希伯来,另就是希腊,前者提供西方信仰的基础,后者提供西方理论的基础,而希利尼人就是一群受希腊影响、有高度文化的人。保罗和那些在加利利被拣选的门徒不同,他站在世界理性文化最高峰的地区,向他们宣告:希利尼人,我欠你们债,我能供应你们,基督的福音能解决你们的问题。保罗说这话时,苏格拉底已死了几百年,但希利尼文化却绵延了八百年,从耶稣以前四百年到耶稣以后四百年,这段时问,正好是酝酿基督教和基督教初期发展的时间。正当希利尼文化要建立整个西方的文明基础时,基督教诞生成为一个抗衡的力量。这位加利利的小民耶稣,能给西方什麽东西呢?保罗成为上帝忠心的僕人,有见识地看见,耶稣基督的确能解决高度文明中人们遭遇的问题。

希腊哲人
        一九七七年我特地到希腊去找保罗踏过的亚略巴古地方,我要站在那儿思想保罗这位传道者的心志。当我向上看时,就在很靠近的地方,有希腊文化和希腊宗教最重要的庙宇;再向下看,就是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裡斯多德曾在那裡教导人的雅典城。当年苏格拉底告诉人,真正的知识是从认识自己开始。如果认识自己是一切知识的根源,那麽我们如何能认识自己呢?苏格拉底没有答桉,只有圣经给我们答桉:没有人可以不藉由认识上帝而认识自己。到了柏拉图时代,他放弃了人类学,把研究重点放在唯心论上。到了亚裡斯多德时代,既放弃人类学,又放弃了唯心论,注重现实世界和科学方法。到了保罗传福音时代,亚裡斯多德、柏拉图的哲学都不再具有意义,而苏格拉底的哲学精神则仍表现于其他三派的思想中。

三种人生哲学
        保罗传道时,有三种人生哲丰影响当时的人。
        第一种是怀疑派。这些人不容易接受任何结论,他们认为真理根本是非绝对的,他们以为从一个角度看事情,可以什麽都对,也可以什麽都不对。这是一种反对权威的思想体系,也是今天很多知识份子的看法。
        第二种是唯乐派。这派思想家曾在雅典和保罗相遇、交会过,基本上他们是无神论及唯物论者,他们强调不管死后的问题、宗教的问题,因为这些问题和今天的生活无关,倒不如吃吃喝喝过一生,找到快乐,就成全了人生的意义。
        第三种是向善派。追求向善的人生,注重道德问题,此派影响最广,上自皇帝、下至奴隶,都在这范围之内。他们提倡男女平等、种族平等、解放奴隶、阻止战争;如果这些伟大的思想,已经包含在向善的文化系统中,那就难怪他们不觉得需要基督,这正像今天中国士大夫很难接受基督的原因。
        在这三种思想观念交织包围的环境裡,保罗说:希利尼人呀,我欠你们债,我能供应你们!

了解他们
        亲爱的弟兄姐妹,我们谈差传绝不只是收些钱,送到别的地方去。我们要思想如何把魔鬼在人心裡建立起来的骄倣自大的营垒打破,为基督预备道路。这件事太大,我们要走的路还远,我们要研究的东西太多。保罗说:这福音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
中国教会要救谁?要传福音给谁?我们认识他们多少?
今天,这一群人正向我们呼吁:「解决我们的问题!」求上帝帮助我们谦卑,追求真正了解他 们、也要了解基督的广阔以及祂无限的国度,了解整个差传的广大工场,了解他们所有哲学、政治、思想体系背后的脆弱,然后把福音传扬出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让他们同得福音的好处!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