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佛教] 中峰国师三时系念法事---净空老法师开示

中峰国师三时系念法事---净空老法师开示

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第一集)
2003/5/22 澳洲净宗学院 档名:20-15-001

   诸位同学,这一段时期有些同学,我们净宗的莲友每个月,在我们学院是每个星期,做一次「三时系念」的法事,做得都很欢喜。但是中峰禅师里面许许多多的开示不甚了解,当然就不能够随文入观。于是同学们来找我,希望把这个仪规能够讲一遍。我记得过去在新加坡曾经讲过,讲得很简单。这个集子我也是每天都在读诵。禅师开示言简意赅,确确实实就佛法而论,任何一法都能够帮助我们成无上道,因为法法都是圆满的。但是问题是要懂,懂是相当不容易的。诸位要求我也欢喜,我们利用这段时期,把这个集子在一起我们好好的来做个学习。
名题是《中峰三时系念法事全集》,我们先把「中峰」跟诸位做个介绍。中峰是人名,禅师的法名是上「明」下「本」,光明的明,本末的本,中峰是他的别号。他是杭州钱塘人,大概就是现在的杭州萧山,萧山在钱塘江的旁边。他生在宋朝的末年,长在元朝,是宋末元初的人。因此我们要把元朝也要简单的跟大家介绍一下。

   中国自古以来,统治这个国家的都是汉人,汉族。其他的族群在从前都是外国,现在融合成中国这个中华民族了。中华民族里面包含五十六个不同的族群,是以汉族最大,人数最多。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清朝是满州人建立的,都是属于外族。在那个时候没有统一的时候叫外族,统一之后跟中国融成一体。所以中国本身就是个多元文化的民族,像个大冶炉一样,能包容,而且能够和睦相处、平等对待,这是中国古圣先贤教诲,中华文化的成就。

    蒙古那个时候他们的领袖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宋朝末年理宗,宋朝理宗皇帝景定元年,景定是年号,公元一二六0年,说这个大家就很清楚。今年公元是二千零三年,这个事情元朝蒙古建国是在一千两百六十年,当时是宋朝理宗景定元年。他就成为大汗,忽必烈成为大汗,他在开平即位。开平这个地方是在热河最北面,最北面,现在是内蒙古的地区,方位是在北京的正北,北京的北面。他也有个年号叫中统,以后改了,这是元朝的世祖皇帝,在历史上称为世祖。

    距离我们民国,这是民前(从民国这一年算起,中华民国民国这一年算起),是民国前六百五十二年。民国建国今年是九十二年,你要知道这个年代,确实的年代就是六百五十二年再加九十二年,七百多年,元朝时代,七百多年了。再没有多久(宋朝末年的皇帝在位时间都很短),宋度宗咸淳七年,就是一二七一年,蒙古建国改国号为元,元朝从这一年开始。宋朝是在公元一二七六年亡国,也就是蒙古人统一全中国,统一全中国这是一二七七年,这正是中国历史上进入元朝。元世祖他的年号是至元十四年,也就是一二七七年统一中国。这一年是从民国算起,民前(民国以前)六百三十五年。这是把蒙古「元」简单的历史跟诸位做一个交代。

   然后我们来介绍《系念法事》的编著人,中峰禅师。中峰禅师是宋朝理宗景定四年癸亥,癸亥我们就晓得中峰禅师是属猪的。景定四年是公元一二六三年,一二六三年十一月初二生的。我们在他的传记里面看到,他俗姓孙,母亲姓李。他母亲做了一个梦,梦到「无门开道者,持灯笼至其家,翌日遂生」。无门开道者是个老人,手上拿着个灯笼到他家里去,第二天他就出生了。由此可知,他母亲作梦是十一月初一的事情,十一月初二她就生了这个小孩,这个小孩就是中峰禅师。传记上记载的这个事情,现在我们能相信,为什么?我们听到这种事情太多了,确实有这个事情。

   这个小孩是再来人,决定不是个普通人,他的威仪相好,跟一般小孩不一样。他才会走路,这个小孩才会说话、才会走路,这是讲「纔离襁褓」,就是才会说话、才会走路,他就能打坐。才会说话他就会唱梵呗。跟小朋友们在一块玩,他所玩的,仔细去观察都是佛事,像佛门里面做法会这些事情,他喜欢玩这些东西。由此可知,前世是个出家人,带着有过去生中的习气。根本没有人教他,那个时候佛法虽然是很盛行,但是这么小的小孩没有人教他,他自己就会。不但前生是出家人,前生不是凡人,如果是凡人他就不可能有这样的成就。
他的本迹因缘,我们是凡夫不知道,是不是佛菩萨来应化的,很难讲。他一生大部分的时间住在天目山。天目山诸位有些同学们去过的。系念佛事,当然在天目山举行,我们相信一定得中峰大师的加持。不过在世界上各个地方,如果我们能够观想天目山,观想中峰禅师,时间跟空间没有障碍,都能得到三宝的感应,佛菩萨威神的加持。

    他九岁母亲就过世了,所以他也算是一个孤儿。十五岁他就有出家的念头,但是他还有父亲。中峰禅师非常孝顺,虽然有出家的念头,但是父亲不同意,就不能随便出家。但是他在家里面,家里有佛堂,他在家里拜佛,而且燃臂。「礼佛然臂」,然臂是燃香,在臂上燃香,在家居士受菩萨戒都在手臂上燃香,出家人在头顶。「誓持五戒」。每天念《法华经》、《圆觉经》、《金刚经》,这是十几岁的时候,日夜精进,夜晚也不休息,「夜则常行」。疲倦了,用头去撞柱子,警惕自己。

   我们想想看,自古以来,这是真正知道勇猛精进,这种人不多。我们看到中峰禅师没有出家之前,十几岁这个时候的行持,是不是示现给我们看的?做榜样给后学人看,给当时学佛的大众,我们现在常常讲「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他给大众做榜样、做模范,真正学佛要像他这个样子。他住家靠近灵洞山,常常到山顶去坐禅。「甫冠」是二十岁,「阅传灯录」,这是禅宗的语录,禅宗一千七百则公案就在这本书里头。这个书的分量很大,都是讲禅宗历代他们修行、开悟、证果的记录。

   过去曾经有人写了一封信,这是参禅的人,在《印光大师文钞》里面,哪一篇我记不得了。这都是初学佛的时候,我还没有出家,在忏云法师埔里茅蓬看这些书。看《印光大师文钞》,这是最初忏云法师指定我的功课。在山上我住了五个半月,我读的书就是《阿弥陀经疏钞》、《阿弥陀经圆中钞》、《阿弥陀经要解》,这是忏云法师教我好好认真去读这三样东西,而且把科判画成表解。另外就是看《印光大师文钞》。

   我记得有一个人写了一封信给印光大师,说他对这个一千七百则公案,大致上他都参透了,还有几条他不了解。印祖给他回的信回得很妙,他说这一千七百则公案,如果有一条明了了,你就全明了,如果有一条没有明了,你全都没有明了。这位仁者得到印光大师这封信之后,这是如冷水浇头,醒过来了,把这个放下,不再参禅,老实念佛。诸位要知道古来祖师大德常常给我们讲「一悟一切悟」,还有一桩事情没悟,你什么都没悟;千万不要自己以为开悟了,那就真的是错了。

    印祖这种当头一棒,不但打醒他,我们都提高了警觉。我们开悟了吗?没有!真的开悟了,古德讲得好:一经通一切经通。我们这个一经通了没有?如果通了,所有一切经摆在我们面前都没有障碍,那你才通了。世间一切法摆在你面前更没有障碍。世出世间法全通了,这才叫大彻大悟,这才叫大开圆解,不容易!早年黄念祖老居士很感慨的跟我谈,末法时期往后,就是从今往后,不可能。所以我们的结论,只有老实念佛求生净土,只有这一条路最稳当、最可靠。中峰是禅师,宗门确确实实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你看看,他教我们念佛,三时系念。

    就在这个时候,有一个出家人看到他很有天分,这个出家人叫明山。我们看到这个名字,我们想很可能他是高峰和尚的徒弟,因为他是「明」字辈!大概就带他到天目山,去拜他的老师,他的老师是高峰妙禅师,这在禅宗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都是元朝时候的国师。
高峰禅师门槛很高,这是真正有道的高僧(我们不说得道,说有道高僧那是一切人都能肯定的),看人不一样。一看到这个年轻人特别欢喜、特别有缘,马上就想给他剃头。中峰禅师说他父亲不准他!不能够出家,心里很想出家,但是父亲在,父亲不准他出家。高峰禅师就跟他讲,你回去跟你父亲好好谈谈,希望他能够同意让你出家,这是二十出头的事情。

   遇到高峰禅师之后,接受高峰禅师的指导。所以一个人的成就,世出世法都不例外,老师重要!遇到一个真正高明的老师指导,你的进步就快了。他有一天念《金刚经》,念到「荷担如来」,念到这个地方「恍然开解」,其实是恍然大悟;大悟而不是彻悟,但是对他的好处很多。「由是内外典籍,皆达其义趣」,这是悟了。内典是佛经,外典是儒家、道家、诸子百家,这些典籍都能够通达。中峰虽然悟入境界,自己非常谦虚,不以为自己是开悟了。「时年二十有四」,这一年二十四岁,「实至元丙戌岁也」,至元丙戌在公元是一二八六年。「明年从高峰薙染于师子院」,师子院是道场的名字,我们晓得他二十五岁出家的。诵《金刚经》觉悟是二十四岁,内外典籍都没有障碍了。

    内外典籍,就是从前李炳南老居士常常给我们讲的,世出世间法;出世间法是佛经,世间法在当时所指的就是中国的儒、道、诸子百家。他没有障碍了,二十四岁,不是迷信!真实的学问。第二年出家,拜高峰妙禅师为师父。二十六岁受戒。二十七岁这里有一段记载,「观流泉有省」,省就是觉悟。东天目山流泉很多,还有瀑布,他看瀑布、流水有觉悟,求老师给他证明。高峰妙禅师是一个真正开悟、明心见性的人,他来诱导他的学生、来帮助他。实在讲他是在将悟未悟的边缘,我们知道这个时候他二十七岁。

    正在这个时候,「民间讹传」(讹传就不是真的,谣言,讹传我们今天讲谣言),谣言是什么?「官选童男女」,官府要选童男童女,但是这个事情并不是真的,有这么一个谣传。中峰就问他的老师,他说如果「忽有人来问和尚,讨童男女时,如何」。老师,外头有这个传说,如果有人来问你要童男童女,你怎么办?高峰禅师就说了,「我但度竹篦子与他」。如果真有人来了,我就送一个竹篦子给他。竹篦子我是见过,现在很少看见。是竹子做的梳头发的,但是它的齿比梳子密、很细密的,从前是梳头发的。民国到抗战时期一般农村小城市很普遍,现在看不到了;现在梳子多半是塑胶化学做的,这种竹篦子看不到了。这就是梳洗时候的工具,男女都用,女孩子用得最多。

   他说有人来问我要童男童女,我就把这个给他。「师言下洞然」,中峰禅师听这个话之后,就豁然开悟了,「彻法源底」,这是大彻大悟。我们今天读这段文有没有什么悟处?不要说大悟,可能小悟也没有,好象是所问非所答。这就是老师教学的善巧方便,别人听不懂,所谓正是触动了他的禅机,打通他的穴道,「彻法源底」这一句话了不得。从这个地方我们就晓得他二十七岁开悟,开悟之后没有人知道,只有他老师晓得,别人不晓得。所以「陆沉众中,人无知者」,在这个道场跟大家一起作务,没有人知道他开悟。

     这里头说,于是「高峰书真赞付师」,高峰禅师是他的老师,写了几句话给中峰,四句话,这个四句话也都是属于禅机,我们今天看了也看不懂,他说「我相不思议,佛祖莫能视,独许不肖儿,见得半边鼻」。这是他老师写给他的,赞叹他,赞叹他的悟处,他悟什么我们不知道。我们看高峰禅师这个四句偈,我们也没有办法理解,这就是你到底是真的悟了还是没有悟。如果悟了的时候,字字句句明明了瞭,不悟的人跟他讲了也没有用处,这跟千七百则公案完全相同。以后有些参学的人来向高峰禅师请教,高峰禅师就叫他们,你们有什么问题去问,他的法号叫明本,你们去问他。这样一来慢慢大家就晓得了,中峰禅师确确实实有能力教导大众。

    我们一定要晓得他二十七岁,年岁不很大。当时有个出家人,「淮」这是地名,「僧」是出家人,「子证」是他的名号,「尝问高峰诸弟子优劣」。我们想这一位法师,大概跟高峰妙禅师是同辈分的。有一次问他,你徒弟里头有没有优秀的?真正契入境界有见地的。高峰说「若初院主等」,这讲一般的寺庙大众,「一知半解,不道全无」,一知半解的人多数。他举了几个人,然后就说明本,他说「惟本维那」,这时大概他在寺院里担任维那。本维那。

    担任维那是有道理的,因为我们看到前面传记里面讲,他才会走路、才会说话,就会唱梵呗,我们想他这个梵呗前世有根基,一定唱得非常好,所以殿堂里面请他当维那。本维那,「本」就是明本维那,他说这是「竿上林新篁」,用这个例子来举的时候,好!因为天目山到处都是竹子。我一看那个地方恐怕有一百多里,一两百里全部都是竹子。「他日成材未易量也」,这个人将来前途无量,特别赞叹他。所有弟子当中,这是特别为老师器重的。

    到成宗,元成宗,这是元朝第二个皇帝,是忽必烈的儿子叫铁穆耳。他做皇帝年号叫元贞,元贞元年即位,是公元一二九五年,十一月,他的师父圆寂,「将迁化」是圆寂。「以大觉属师」,大觉是寺庙,就是把道场委托给中峰禅师。「师辞推第一座祖雍主之」,他退让,自己没有做住持。到大德,一二九七年,他到金陵(南京)、安徽这一带去参学。戊戌是一二九八年,他在庐洲住茅蓬。这个时候,我们用现在的话来说知名度是愈来愈高,他的智慧、道德、辩才,教化众生,来看他的人、向他讨教的人愈来愈多。

    禅师喜欢清净、喜欢进修。我们看他一生的行状,他在一个地方住,时间都不长,都是在各个地方参学、住茅蓬。生活非常简单、非常朴素,你在行录里面记载的能够看得到。在癸丑一三一三年,这里头有一个因缘。我们知道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是蒙古入主中国,高官、显要都是蒙古人。从皇帝到这些地方的首长对他非常尊敬,如果不是真正的道德做不到。

    诸位同学,我们继续来看中峰禅师,他的一生的行谊。他生在宋朝末年,一生在元朝经历五个皇帝,第一个是忽必烈,世祖,第二个是成宗铁穆耳,第三个是武宗,第四个是仁宗,第五个是英宗,经历五个皇帝。

    一三一三年这是元仁宗皇帝时代,在元朝这是第四代,第四代的皇帝。这一年丞相礼请法师到他的私人住宅,我们一般讲相府,恳请中峰禅师住持灵隐禅寺。这个寺庙很有名,在杭州。诸位都知道宋朝有一个很出名的和尚,济公长老,济公长老就是灵隐寺的。这里面有很多他的古迹,在杭州可以说是第一大道场,丞相恳请他去当住持。中峰禅师辞谢了。相府也有一些高官在座,又礼请,大家统统都请,似乎道德、人望在当时、当代没有人能够超过他。

    一再请求随顺大众的愿望,希望他做这个道场的住持,把这个道场恢复起来,请他不要退让。他老人家就讲,讲的这一番话非常非常重要!他说住持,「夫住持者,须具三种力,庶不败事」。用现在的话来说,住持必须要有三个条件,你才能做上一个好的住持,护持正法、教化众生。哪三个条件?第一个是道力,第二个是缘力,第三个是智力,这三个条件很重要。「道体也,缘智用也」。你真的要有道!什么是道?明心见性这是道。实在讲他老人家真的是有道,三个条件他都有,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法?教化后世学生。他在这个地方演戏、在表演,谦虚说自己没有道、没有智。缘不能说没有,他的法缘很盛。

      道是体,什么是道?在他注疏里面讲得很多!道是确确实实通达、明了诸法实相。在这个世间无论什么环境,顺境逆境、善缘恶缘,确确实实一尘不染。《金刚经》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他全落实了。不但世间法不染着,佛法也不染着,这是真正有道!如经论当中常常讲的随缘而不攀缘,随缘也不着随缘的相。这是头一个条件。心里头还有一丝毫妄想执着还没有能放下,不行!你怎么能领众?你自己还没有成就,你把大家往哪个地方去领?这个位子不好当,责任太重。

      缘,最重要的是法缘、人缘。法缘、人缘好,办事情容易,有人帮助少操心。今天所谓是人力、财力、物力,这都是缘。你主持那么大的道场,道场里面有这么多人在一起共修,人力物力财力要有艰难,修行就有障碍。佛法里常说「****未转食轮先」,如果你吃都吃不饱,修道就困难了。生活苦一点没有关系,总要能够吃得饱穿得暖。衣服破旧一点没有关系,能御寒,粗茶淡饭能果腹,心安道隆。身心不安对于修行确实有妨碍,尤其是接引初机,缘很重要。处事待人接物要智慧,没有智慧就不能圆融。

      你看他老人家讲的,做住持方丈要具足这三个条件。尤其道重要,道是体,缘跟智是用,「有其体而阙其用,尚可为之」。有道,缘跟智不足,还行。缺点是「化权不周,事仪不备」,教化众生不是很圆满、不是很成功,办事情秩序不完备。为什么?智不足。常常有疏漏,还能过得去,勉强!「使道体既亏,便无异无算,虽缘与智,亦奚为哉」。这是很感叹的话,如果道体没有,没有见道、没有悟道,跟无算没有两样,无异无算,算是计算。虽然你缘跟智还有一点,也没有用,没有法子补救。

      换句话说,弘法利生,续佛慧命,这桩事情你做不到。如果「体用并阙,而冒焉居之,曰因曰果」,这就要负因果责任,你怕不怕因果?没有体,也没有用。缘不足,缘不足怎么办?攀缘!天天在家里动脑筋,邪知邪见,想什么方法攀缘,那你就大错特错了,起心动念无不是罪。

    法缘是前世今生所结的,是自自然然而来的。如果起心动念到外面去化缘,那你就错了,道没有了。我们细心去观察中国历代祖师大德,他们建立道场教化众生,缘都是自动来的。而且怎么样?拒都拒绝不了,诚心诚意到这个地方来修布施供养,他来修福的,绝对不是把他找来的!名望,实至名归,不是像现在用种种什么方法来搞知名度,不是!修道人要这个干什么?决定不攀缘。中峰禅师,皇帝找过几次,不去!

      禅师到底还是把灵隐寺这桩事情辞谢掉了。他的这番话,特别是值得我们今天的人反省。我们自己如果是建立一个道场,你用他的标准来衡量一下,我们对于佛法、对于社会、对于众生,到底是有功还是有过。

[ 本帖最后由 泓源妈妈 于 2008-12-4 11:17 编辑 ].

TOP

元朝仁宗,第四个皇帝,这都是在仁宗的时代。戊午这一年,元朝仁宗,一三一八年,公元一三一八年九月,仁宗皇帝跟他附近的这些大臣说,他说听到天目山中峰和尚道行,我听了很久了。「累欲召之来」,「累」是很多次,不是一次,多次想召他进京。这些大臣都说他身体不好,「卿每谓其有疾」,身体不好,没有办法奉召。

     你看看,要是一般人遇到这个事情,哪还要皇帝来召?想什么方法跟皇帝见个面!他不需要。皇帝对他的德行愈加尊重。「赐号」,就是封号,「佛慈圆照广慧禅师」,这就是我们现在在题目上看到的「元故天目山佛慈圆照广慧禅师中峰和尚」,这是皇帝给他的封号。又送给他袈裟,礼物。颁赠封号,还送一份礼物给他。特别指示杭州路,元朝的制度叫做路,到明清改作省,元朝的制度,地方行政区域都称为路。这就是地方的首长,路是地方首长,相当于现在的省长,我们澳洲是州长。皇帝指示「优礼外护」,让地方官员护法,让禅师在山上安心办道。


      他的故事很多,得到朝野普遍的尊敬、仰慕,来请教、来求学。这传记里面所说的句句都是真实话,他被当时帝王大臣知遇,没有人能相比。说大师常常教导学人,教导后学,「只尚言通,不求实悟」,真的,这个毛病到现在已经非常普遍。他距离我们七百多年,七百多年前佛法就衰了,真正修行的人不多了。所以他老人家非常感慨的说,无论是在家、出家,学什么?学点言语。通是通达佛法,什么通?言通。你听得多,你学得多,你会讲,不求实悟。

    「常曰今之参禅不灵验者」,这是当时,当时参禅不灵。为什么不灵?他说了三条,第一个「无古人真实志气」。中峰禅师那个时代一般学佛的人,真的跟古人不一样,古人真干。但是中峰禅师那个时代的无论在家出家,要跟我们现在人比的时候,我们现在人不能跟他相比,他们比我们高明太多了,我们怎么能比得上他?从这个地方看我们就明白,真的一代不如一代。我们的老祖宗是释迦牟尼佛,我们学佛一定要向释迦牟尼佛看齐,「取法乎上,仅得乎中」,你还能有一点成就。你要「取法乎下」,你还会有什么成就?现在这第一个问题,他老人家讲的「真实志气」,你是真干还是假干?这一点是灵不灵、成不成重要的关键。
第二「不把生死无常做一件大事」。真的,今天学佛,哪一个人是为生死无常来修行的?古人确是!出家修道为什么?为生死大事。现在人把这桩事情忘得干干净净,值得我们深深反省。如果我们学佛的目标要是在名闻利养、在五欲六尘,那就是古人讲的「今生不了道,披毛戴角还」,「披毛戴角还」是不是来世?不是的。来世,来世是三途地狱。地狱的罪受满了之后,再来披毛戴角还。你要问有什么罪?破坏佛教形象,这个罪大!我们世间人做生意的说,你把他招牌砸坏了,你让社会大众对佛法丧失信心。

      过去我们曾经讲过《大宝积经》里面的一分,《发起菩萨殊胜志乐经》,也叫做《弥勒所问经》。我记得我讲过三遍,曾经在台北华藏图书馆讲过一遍。败坏佛法形象,障碍正法,你看看经上所讲的果报,那不是假话,不是吓唬人的,是真事。但是今天许许多多人胆大妄为,不知道因果可怕,造谣生事,到底存的是什么心?圣贤的教育、佛菩萨的教育只是一个慈悲!佛家常讲「慈悲为本,方便为门」。

      昨天中午我跟此地昆士兰州科技大学的校长、副校长,我们中午在一起吃饭,谈到当前教育最重要的是伦理道德的教育。伦理道德教育是什么?教人要懂得爱人,要懂得爱环境,要懂得爱一切众生,圣人的教育,爱的教育。要知道自己应当要做出牺牲奉献,为一切众生、为社会大众服务,这是现代教育里头最缺乏的,我们应当努力向这个方向去做。校长跟副校长都非常赞同,他们邀请我到学校去参观,他们这个学校有三万多学生。学佛,不学佛的人不知道了生死出三界,学佛的人要把这桩事情当作第一桩大事情来做,我们一生就为这个。

    第三桩「拌舍积劫以来所习所重不下」,这一句我们换句话来讲大家就懂了:无始劫以来,这些不善的习气你放不下!这就是你参禅不灵验,你念佛不能得一心,无论修什么法门你不能成就,这三个原因。下头又说「又不具久远不退转身心」,具是具足,不具足,你没有!没有什么?没有长远心,没有不退转心。这个久远不退转心,就是勇猛精进心,你没有,所以你不能成就,病根在这个地方。

      他下面又说,说得好!「毕竟病在于何,其实不识生死根本故」。真正是禅师一语道破,你不了解生死根本,所以你从来就没有认真学习过。生死根本是什么?他老人家所编着的《三时系念法事》开示里头有!第一时头一篇开示就讲得很清楚,传记里头也说到。我们把传记这个文跟《系念法事》里面的开示一对照,确实是他的口气,那个开示是他自己作的,不是别人编的。

       我们把这一段文也念一念,「夫根本者,性真圆明,本无生灭去来之相」,这实在讲很不好懂。这是法身菩萨的境界,明心见性就是法身菩萨,不是普通人。什么是根本?根本是心性,明心见性这是根本,性真圆明。本无生灭,这个生灭去来之相,没有;不生不灭,不去不来。去来,过去未来,不但是讲时间,没有时间,也没有空间。现在科学逐渐逐渐发现了,钟茂森居士给我们在此地做的讲演,诸位同学都听到了,科学家发现的。

「      良由不觉,瞥起妄心,迷失本源,虚受轮转」。这是讲凡夫为什么沦落到今天这个样子?一念不觉生起了无明。妄心就是无明,迷失了本源(就是本性),迷失了本性,演变成六道轮回,自作自受。所以说「迷之则生死始」,生死就开始,就有生死;悟了轮回就息了。生死轮回的真相,一句话说出来「盖根乎迷,而本乎妄也」,根本,根是迷,迷了根本,把心性变成了妄识。

       底下的这几句话非常重要,「当知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五阴四大,至于动不动法,皆是生死根本」,谁知道?不是一个真修实证的人他不知道。这个事情就在眼前,一天到晚从来就没有离开。大伙跟自己都在迷惑颠倒里面过日子。迷的相是什么?起心动念,分别执着。他这个话我们要清楚,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五阴四大,动不动法,佛在《楞严经》上讲得很透彻,悟了就是华严境界,理事无碍,事事无碍,迷了都是生死根本。

      法,给你讲没有迷悟。就像日本科学家江本胜做这个水的实验,水没有迷悟,山河大地,明暗色空,五阴等法没有迷悟。我们善意、好的能量加给它,它立刻就有反应,反应是非常的美好我们以恶的意,恶意、恶念加给它,它的反应非常丑陋。它没有妄想分别执着,那是什么?法性!法性是真性,过失是在我们自己迷。迷了之后,所有一切万事万物都变成生死根本。

      所以禅师说「若不曾向真实法中脱然超悟」,这句话重要,要在真实法中,脱是解脱,超是超越,你真的悟了!「更于悟外别立生涯不存窠臼」,这就是法身菩萨,这是一真法界。但是这个地方要留意的,如果你的烦恼习气没有断干净,在这个境界里面你又起心动念。像世尊在《楞严经》上所讲的「知见立知,是无明本」,你还是不能够超越,这样你才真正体会到,为什么悟入真实境界那么样的难。我们常讲纯净纯善,这里头不能夹丝毫不净不善,丝毫不净不善都不行。
所以大师在此地劝导我们,「惟有痛以生死大事为己重任者,死尽偷心,方堪凑泊,直下傥存毫发许善恶取舍爱憎断续之见,则枝叶生矣,可不慎乎」,这句话非常非常重要!毫发许,那一点点,你心里头还有那么一点点妄想分别执着,这是举例子。行善不要执着善;有过失,自己过失、或者别人过失都不能挂在心上。为什么?真性里头没有善恶,没有是非,没有邪正,没有生灭,没有来去,没有先后。「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尘埃是比喻丝毫不净不善,没有!
讲善讲恶是帮助众生回头的善巧方便,因为你给他讲真的,他不懂,他迷得太深。好了,迷了就迷来说,这就是随顺俗谛;大师这里的开示是随顺真谛。真谛是清净寂灭,俗谛里头才有是非善恶。为什么?你没有离开分别执着。没有离开分别执着,给你讲没有离开分别执着的话;离开分别执着,给你讲真话。
他是英宗癸亥年一三二三年,正好一甲子,六十一岁往生的。往生是八月十四日。他是坐着走的,他想写字的时候,坐在桌上走了,不容易!诸位要想详细了解,请看《天目中峰和尚广录》最后一卷。最后一篇是他的传记,他的同学法弟祖顺禅师写的这篇东西,诸位自己可以去看。
这两个小时我们把中峰禅师略传简简单单跟诸位介绍出。下一堂我们就正式进入《系念全集》了。

[ 本帖最后由 泓源妈妈 于 2008-12-4 11:18 编辑 ].

TOP

太好了 谢谢泓源妈妈 有空 我 一定仔细看。
请把所有的 相关内容链接放在一起哦, 免得后来因为顶贴 找不到了。.

TOP

多谢LZ好文。随喜,赞叹!.

TOP

泓源妈妈 能不能置顶一段时间?.

TOP

我认为台湾净空老法师的一些说法,要抱着批判的态度去阅读,不能全盘接受。

和其他所有的图书,文章一样。

里面伪科学的成分很大。.

TOP

楼主辛苦了,赞叹!.

TOP

收藏!.

TOP

1/2/3可以开打,后面的几集怎么打不开呢?

谢谢分享,收藏了。.

TOP

回复 12#stranger_hai 的帖子

后面的是跟外面的连接相连的,可能被删除了,所以看不到了,网上有结缘的,你可以去找找.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