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美脱钩

关于中美脱钩终于看到一篇明白人说的明白话了!
极致求真的 梁克刚 4天前

https://mp.weixin.qq.com/s/GEnwu_ryZkZT2m_IV7QpZA


原创: 极致求真的

来源:长江创创社区(ID:CKGSB_Chuang)

文章已获授权





10月2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江商学院兼职教授魏加宁教授在长江创创社群大课中分享了精华课程——《中国经济走势与政策取向》。课程内容兼顾深度与广度,兼顾理论与实践,引发了学员们的大量思考,我们节选了其中关于中美博弈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


讲师介绍:魏加宁教授,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和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时还兼任着西南财经大学博导,长江商学院兼职教授等多项职务,长期从事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近年来还承担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基础课题《国际经济金融治理研究》。下面就请魏老师介绍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他对中美贸易战的一些看法。





1


有关中美贸易战

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中美关系回不去了?”



对于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反思两点。



第一,中美关系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首先需要反思我们自己出了哪些问题。因为我们决定不了美国应该怎么做,但是却能够改进自己的不足。



第二,中美关系究竟是回不去了,还是不想回去?这完全是两回事。如果你根本就不想回去,那就怎么做也回不去了,就像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



误区二:“脱钩无所谓,中国有巨大的市场”



需要不等于需求,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最近一个时期,一些官媒的论点都是:“脱钩无所谓”,“我们有14亿人的巨大市场,我们怕谁?”。但这种观点实际上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经济学讲的不是你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而是指“有效需求”,也就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如果中美真的脱钩了,出口下来了,生产下来了,收入下来了,老百姓都没钱了,那么“巨大的市场”从何而来?



误区三:“特朗普是个商人,是现实主义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们说,特朗普是商人,是现实主义者,并不是说就可以小看他。正因为他是商人,说明我们过去用来对付那些政治家出身的美国总统的办法不灵了。说他是现实主义者,就是说他已经转移阵地了,把以往的意识形态之上变成了国家利益之上,所谓“美国第一”、“美国优先”,就是要把美国的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于是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



这些年伴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竞争力的下降,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了挑战,原来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那么,按照现实主义的逻辑,特朗普的做法就一定是来挖我们的墙角,强化它的阵营,以便重新达成新的“平衡”,实际上就是继续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所以特朗普首先就去拉北朝鲜,其次是拉台湾,最近又是香港。面对这种变化,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战略,继续坚持意识形态至上,那么这些阵地就都会丢掉。



误区四:“特朗普是最难对付的美国总统”



其实,特朗普虽然是过去40年最难对付的美国总统,但很可能是今后40年最容易对付的美国总统。因为现在在美国,在对华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两党共识、政企共识和官民共识。尽管特朗普刚上来时,并没有想跟中国打贸易战,但是经过一番火力侦察后发现,只有在对中国经贸关系上,能够有所作为,能够得到美国国内各界的广泛支持。



当然,这其中也有我们应对不当的原因。采取“硬碰硬”策略的结果,必然会刺激美国人民,而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没有民意的话,政府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



这是我想澄清的几个误区。








2


中美之间的三个层次博弈




中美博弈,表层是贸易之争,中层是老大之争,深层是体制之争。






表层博弈:贸易之争



中美贸易战直接影响到预期,影响到进出口贸易。日本专家曾经说过,打贸易战就是一种美国病,美国的慢性病。因为美国的竞争力在下降,但又要维持他的霸权地位,所以一定是谁露头就打谁。当年日本露头就打日本,现在日本缩下去了,中国露头了,所以就打中国。所以,在中美贸易战方面,我们一定要做好打持续战的思想准备,正确应对。其中有以下几个点值得参考:



(1)要拉美国的朋友来对付美国。



拉他的朋友毕竟还属于朋友之间的“内部矛盾”,拉他的敌人就变成“敌我矛盾”了,于是我们自己也成了他的敌人。中美之间打贸易战会严重影响到日本经济,因为我们的一部国产手机中有60%的零部件是从日本进口的。所以,如果我们拉日本、拉欧盟、拉加拿大等合作,他们也会有积极性,对美国影响也更大。



(2)要用美国的方式来对付美国。



案例一,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时,美国曾经向日本、西德等5个主要发达国家施压,要他们减少对美国的出口,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利率来扩大内需。



当美国压日本的时候,由于日本的中央银行没有独立性,所以美国一压日本政府,日本政府就压中央银行,日本中央银行不得不把利率下调到2.5%的历史最低水平,于是出现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等到1990年日本中央银行因物价开始上涨而不得不提高利率时,连续5次上调利率,结果导致房地产泡沫破裂,股市泡沫破裂,形成一大堆不良资产,金融机构纷纷倒闭,90年代末爆发金融危机,日本“失去了十年、二十年”。



但当美国用同样的方法压德国的时候,德国的政府官员对美国人说,不行,我德国中央银行是独立的,货币政策是由货币政策委员会投票表决,政府官员不能干预,最重要的是:这套做法是你美国教我的!结果用一个“软钉子”把美国人给顶回去了。德国中央银行于1988年果断上调利率。结果,虽然同样是本币大幅升值,但是德国就没有出现泡沫经济。



第二个案例就是日本的农产品市场



战后日本,连国防都交给了美国,但是农产品市场却寸步不让。每一轮日美贸易谈判,美国一定卡在汽车上,而日本一定卡在农产品市场上。



日本为了保护农产品市场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神学、科学、政治学一起上,就是要保护日本的农产品市场。但是国际舆论压力太大时,他也要做做样子,于是就把各国的粮食参展商请来举办粮食博览会。但是,就在开幕式的头一天,在电视镜头下,日本卫生部门的政府官员就找到美国的2个参展商,跟他们说,你们的展品不符合我日本的卫生标准,迫使美国的2个参展商夹着展品气哼哼地走出展厅,据说回去就去找美国总统,但是,找谁也没有用,这是美国人认可的国际规则。



再有,竞争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对内可以推动改革,对外就可以用来对付美国人。你看欧洲人,从来都是用反垄断来对付美国人;日本当年在应对日美贸易战时,一边弱化产业政策,一边强化竞争政策;台湾80年代面临的情况跟我们现在一样,也是美国人要求他货币升值,减少对美出口,台湾人也是一边弱化产业政策,一边制定《公平交易法》,成立“公平交易委员会”,以此来对付美国人,并倒逼自己的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发展IT产业。



所以,一定要用美国人的办法来对付美国人。



(3)日本对美关系的经验教训。



战前教训:千万不要刺激美国人民



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没有民意什么事都做不了。二战时,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人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就在罗斯福总统的桌上。但是为什么罗斯福总统按兵不动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美国国内盛行的是孤立主义情绪,美国人民既不想参加欧洲战场也不想参加亚洲战场,罗斯福总统看到了日本的威胁想对日本宣战但没有借口,于是就按兵不动,等着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等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之后,炸死那么多美国人,把美国人民彻底激怒了,于是罗斯福总统乘机对日宣战,一个一个法案在国会上迅速获得通过。战争的最终结果是日本惨败。



战后经验:用“线”换“绳子”



70年代初,日本以牺牲整个纤维产业(“线”)为代价,换来了冲绳岛(“绳子”)的回归,所以称之为“用线换绳子”。因为当时日本的纤维产品物美价廉,出口到美国以后,美国的企业破产了,工人失业了,所以要求日本政府自主限制对美国的纤维产品出口。于是,日本放弃了整个纤维产业,不仅换来了冲绳岛的“回归”,而且还倒逼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倒逼出电子产业、汽车产业。现在,美国最害怕的就是开放汽车市场,如果放开汽车市场,美国的汽车根本没有办法和日本的汽车业抗衡。



(4)80年代台湾的经验



20世纪80年代,台湾面临的情况和我们今天一模一样,也是美国要求台湾汇率升值,减少对美产品出口。台湾人的做法也是以退为进,顺势推进自由化、市场化、国际化、制度化,汇率自由浮动,利率自由浮动,用市场化的办法来倒逼岛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业,倒逼出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IT产业。



所以,对美贸易战的正确对策应当是以退为进,倒逼自己产业结构升级,并把中美博弈尽可能地拖在贸易博弈的层面上。






中层博弈:老大之争



所谓“老大之争”,就是指中国的崛起是否会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如果我们在贸易之争层面上应对不利,就会过早地把“老大之争”提到美国的议事日程上来。美国就会想方设法来抑制中国的发展,这对我们会非常不利。



究竟应对如何对待中美关系,我认为,无论是左派,右派,还是中间派,我们都必须理性地思考问题,在对美关系上,无非是三种境界。



(1)保守境界



所谓“保守境界”就是指,1979年1月邓小平到美国访问时,在飞机上社科副院长李慎之问邓小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和美国的关系?邓小平的答复是:回顾一下二战后的历史,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都富起来了。



邓小平搞定了中美关系之后,我们得到了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比如香港能够不费一枪一弹顺利回归,就是得益于当时的中美关系。



(2)中间境界



有人说,中国现在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了,我们要和美国平起平坐。平起平坐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平起平坐?是对抗,还是合作?对抗的话,是打热战还是冷战?



打热战?当初美苏之间为什么要打冷战?就是因为有了核武器以后,热战打不起了。如果两个核大国之间爆发核战争,现有的核武器足以把地球毁灭几遍,谁能够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打冷战?如果打冷战,那么新的冷战和上次冷战最大的区别就是中苏(俄)换位了,打冷战明显不合算。



热战打不起,冷战不划算,那么就只有合作。上一届政府时期,在美国,无论是学术理论界还是政府官员,都提出“G2”的概念,也就是所谓“中美共治”。



现实主义认为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政府状态,于是就会不断地打仗,弱肉强食。如果有两个大国愿意携手合作,共同维持世界秩序,而这两个大国的特点又是互补的,一阴一阳,一文一武。如果能实现这个构想,那恐怕将是世界的福音。可以少打多少仗?!少死多少人?!



(3)激进境界



所谓最激进的想法,无非是:美国在衰落,中国在崛起,我们要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问题是,迄今为止,在世界历史上,老二取代老大成为世界霸主的,成功的有几个?——只有一例,就是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问题是美国是怎么做到的?



按照刘劲副院长的说法,早在1905年,美国的人均GDP就已经超过了英国,可是,美国人做了什么?美国人是帮着英国去打仗。等二战结束时,英国的工业一败涂地,美国的工业世界第一;英国的经济惨不忍睹,美国的经济世界第一;英国的国库都空了,黄金都跑到了美国的国库里;英国成为最大的债务国,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等到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在讨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时,最佳方案实际上是英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叫作“班克方案”,就是根据各国的贸易状况来决定国际货币。但是会议就是没有接受凯恩斯的最佳方案,而是接受了美国财政部的“怀特方案”,也就是以美元为霸权的不合理方案。为什么会是这样?就是因为到二战快结束时,英国已经没有话语权了。



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在企业里是二把手,想要接一把手的班,你是挑战他的胜算大呢?还是跟他搞好关系的胜算大?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更何况,中国当前最需要的,不是什么争老大,而是如何确保国泰民安,实现民主法治。






深层博弈:体制之争



国家之间比拼的是什么?——归根到底是体制之争,是体制效率之争。体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决策机制,决策效率,看谁的决策错误少。而决策机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纠错机制,能否及时纠错;而纠错机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信息机制,看信息渠道是否通畅,决策者能否听到真话,能否把握真实情况。



现在看来,特朗普有一个扁平化、短平快的决策团队,参加决策的人有很多都是出过书的,出过书就意味着他对中美关系的某一领域做过系统性研究,所以决策效率非常高。而我们中国则是纵向决策体制,决策链条非常长,最熟悉情况的往往是下面的处长,但是决策时这些处长根本说不上话。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改革我们的体制,包括决策机制,纠错机制,信息机制,让参与决策的人,能够听到真话,掌握真实情况,否则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也不可能做到及时纠错。








3


反思与出路




对方的失误≠自己的实力



日本当年为什么敢偷袭珍珠港?主要是因为经过了前面两次侥幸胜利的之后出现了自我膨胀:一次是甲午海战意外地打败了大清的北洋水师;第二次是意外的打败了俄罗斯的舰队。于是,在许多高层军官明明知道跟美国开战是打不赢的,但在举国狂热的氛围下,只有去偷袭珍珠港,结果导致惨败。



90年代以来,日本和美国先后都发生了金融危机,于是我们一些人开始瞧不起日本,瞧不起美国,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认为中国不会爆发金融危机,等等。但是,对方的失误并不等于我们的实力,并不意味着中国不会发生金融危机。其实,我们的财政风险、金融风险都不小,现在消费在降级、服务在降级,经济下行的风险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要认真吸取别人的教训,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对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的反思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许多专家分析原因时,都认为是由于中美经济之间的“镜像关系”导致了这场危机,于是就提出所谓的“脱钩论”。记得有一位外国专家就提醒过,说中美脱钩的结果,很可能将会导致战争。当时没有人能够理解。现在看来这种风险在增大。






决策者首先要防止最恶情形——中美脱钩



作为决策者,首要任务不是追求最优,然后追求次优。而是应当首先防止最恶,防止最恶事态的发生。从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讲,当前最要防止的就是中美脱钩。中美一旦脱钩,早晚都会打起来。一旦打起来,中国的“和平红利”就会消失。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不仅得益于“人口红利”,“改革红利”,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和平红利”——40年没有打仗,这是多大的“和平红利”啊!可是,如果我们把今天的和平生活当作理所当然的东西,你就很容易失去它。一旦失去了和平红利,就意味着我们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再次被战争中断。这才是我们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所在,也是老百姓的最大利益所在。





本文原标题:魏加宁:如何应对中美博弈?对抗,还是合作? | 创创大师说

关于作者:长江创创社区(ID:CKGSB_Chuang)是长江商学院旗下的创新创业平台,通过专业、聚焦、创新的创业课程和开放跨界的社群服务为创业者升级思维认知和管理框架,链接资本、产业、跨境资源,探索未来产业与商业发展边界,共同塑造新商业价值。转载请联系(ID:CKGSB_Chuang)授权。
评论(750)



楊建利 Yang Jianli
@yangjianli001
·
18小时
美贸易代表戴琪昨在众院贸易政策听证会上表示,过去数十年贸易与人权脱钩是错误的,人权是拜登政府贸易政策的核心之一。劳工权益,环保,人权,法治,好的政府治理,反腐败等等都将在贸易谈判范围内,该政策获得跨党派​​的支持。是否以抵制北京冬奥会回应中国在■新▲疆■的强迫劳动,她将与布林肯讨论。



@无心简影
9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已编辑
欧洲议会刚才以599票赞成,30票反对,58票弃权的结果,大比例通过冻结《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讨论的决议案,要求中国必须解除对欧盟的制裁。

欧洲议会昨天发布了的该决议案文本,指责中国对等制裁欧盟,造成“欧中关系倒退”,欧盟及其所有机构必须团结,抵制“中国对欧洲民主的攻击,捍卫欧洲共同价值观”。

决议案还呼吁欧盟委员会发声明“谴责”中国对欧洲“民选”政治人物的制裁,另外,决议案呼吁欧盟委员会在采相关措施前先与欧洲议会磋商,另呼吁欧盟在对华政策上加强与美国协调,并强调欧盟与中国台湾省在内的“区域伙伴”的贸易协定不应受到欧中协定牵制,显示欧洲议会支持与台湾洽签投资协定。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
5月19日
“如果各国元首在中国发生种族灭绝期间出席北京冬奥会,你还有什么道德权威就世界其他地方的人权状况发声?”

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于听证会提出对北京冬奥进行“外交杯葛”,有其他议员则建议将2022年的冬季奥运会搬到其他国家举行



@胡锡进
欧洲议会星期四以压倒性的票数通过了冻结中欧投资协定的议案,它对恢复审议中欧投资协定所提出的条件是粗暴而狂妄的:它要求中国取消对欧盟机构和人员的制裁。而中国实施那些制裁是对欧盟制裁中国机构和人员的反制。
中国决无可能因受到欧洲议会的压力取消那些制裁,欧洲议会在通过的议案中表示,要把围绕中欧投资协定的讨论作为促使中国“改善人权保护”的杠杆,他们的这种意图必然遭到中方的抵制和蔑视。
 
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历时7年,在双方已经完成谈判后欧洲议会跳出来捣乱,这是欧方无法完整遵守规则的一个缺陷,反映了欧盟作为经济伙伴有可能因为政治考虑横生枝节的不确定性。
 
然而中欧投资协定是高度互利的合作框架,并非欧方对中国的单方面照顾,中方在谈判过程中同样做出了重要让步,大量欧洲企业对这一协定顺利生效抱有很大期待。欧洲议会同时打击了那些企业的期望和抱负,它做出中国单方面急于通过该协定、欧方可以把冻结该协定作为惩罚中国武器的强势姿态,这是虚妄的自嗨,是对欧洲舆论的误导欺骗。
 
中国、除欧洲议会以外的其他欧盟机构以及更多的欧洲国家都愿意继续推动中欧投资协定生效,但欧洲现在的政治氛围很躁动,受美国的影响很大,出现了一些针对中国傲慢乃至敌意的舆论,这严重偏离了欧洲的真实利益。
 
中国这个时候不妨以静制动,让子弹多飞一会儿。我们一方面要坚守自己的原则,一方面应继续加强与欧洲理性力量的合作与互动,实际扩大双方经贸合作的空间,只要更多欧洲人真切意识到和中国合作的好处,欧洲议会就最终撑不住,输给欧盟内部的理性力量。
 
中欧投资协定毕竟符合欧盟的整体利益,契合欧盟战略自主的大方向。美国激化中西人权分歧,将■新▲疆■的事情搞成中西之间的大冲突,是出于华盛顿遏制中国崛起、维护自身霸权的战略野心。欧盟随美国起舞,毁掉它与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合作协定,是割自己的肉补美国的肥。
 
拜登政府现在大搞人权外交,就是要最大限度地调动欧洲,把后者推向与中国冲突的一线。如果中欧投资协定长时间搁浅,那么自拜登上台以来,在对华经济方面搞出最大变量的就成了欧洲,而非美国,欧洲就是在用自己的牺牲成就美国的战略野心。
 
欧洲要增加自己在全球事务中的影响力,防止被边缘化,增强自己的实力、稳定发展势头最为关键,而不是在人权问题上跳的有多高。我们相信有悠久战略文化传统的欧洲人有能力在当今纷繁复杂的国际博弈中搞清楚这一点,不让某种偏激情绪最终主导自己的战略选择。
 
欧洲内部的一些激进情绪总要释放,注定要产生的干扰想躲也躲不开,那么就让中欧投资协定“好事多磨”吧。这期间中国与欧洲各国还可以通过双边努力做很多事情,中方更有资本不急不躁,保持一种积极但顺其自然的态度。#V光计划#
                                                                                  



@盛宁
昨天,欧洲议会以599票赞成、30票反对、58票弃权通过了冻结欧中投资协议的动议。消息传来,环时胡总编在第一时间发表了千余字的长博,称欧洲议会提出的恢复审议的条件是“粗暴而狂妄的”,并严正宣示 “中国决无可能因受到欧洲议会的压力取消那些制裁”。

与胡总过往所发表的博文一样,此博立即引起了胡粉和网民的热烈反应。因为胡总微博的评论区通常都是敞开的,所以也就推门而入浏览了一番。评论区果然热闹非凡,也许赞成胡总意见的都用点赞表示了,因此评论区里见到的就显得“disobedient views” 居多。纯属不怀好意就是来踢场子骂人的,有也极个别,总体看来,绝大多数评论者还是很知趣,很有分寸,无非就是想谈点与博主不大相同的看法而已。

遛了一圈,把点赞较多(ñ50以上)的一些评论稍稍归置,转发于后。为避免给这些写家带来不必要的麻烦,故将各位网名隐去,特此致歉。

——欧盟这是自己给自己难看
• ñ563

——支持中国!国家有望,民族甚幸
• ñ217

——冻结,我们赢,不冻结,我们也赢,赢两次
• ñ482

——你去外网发。发给我们看有什么意义。
• ñ328

——让它冷几年再说吧,那时再来重谈,也许条件就随便我们开了。
• ñ227

——那我们就改善一下人权不就万事大吉了吗?你好我好大家好。
• ñ231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人家宁愿自己割肉也不跟我们做生意呢?中国人看得上的国家都不带我们玩了,以后是不是只能援助亚非拉了
• ñ257

——中欧投资协定不是互惠互利,为什么有些人觉得只对中国有好处?而且在后半期某些领域做出了让步,有些人典型的遇到西方国家骨头都是软的
• ñ154

——关键是欧洲基于■新▲疆■谎言虚假消息来制裁中国,中国不能妥协,应该加大码(马)力制裁欧盟。
• ñ133

——发了这么长的微博,还说不在乎这份协议?傻缺
• ñ151

——去年底签订时,我们兴高采烈说中国赢了。现在被冻结了,仍然说中国赢了。我真的觉得困惑了。是不是无论怎样都是我们赢了?胡公公
• ñ121

——我分析,过几个月大国会悄然无声的解除对欧洲议员的制裁,而后公开宣称制裁已经达到效果,而后期待欧盟终止协议的冻结。欧盟这个白左也会就坡下驴,皆大欢喜,大国得到了面子,欧盟得到了实惠。不信走着瞧!大国输什么也不能输脸面。
• ñ57
        ……



@中国新闻周刊
【商务部:#中美经贸领域已开始正常沟通#,将共同努力务实解决具体问题[话筒]】近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分别同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和财长耶伦视频通话。中方如何评价这两次通话成果?是否意味着中美经贸交流重新启动?后续还有何安排?
       对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6月3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说,最近一周来,刘鹤副总理与戴琪大使和耶伦财长分别通话,两次都是50分钟左右的视频通话。两次通话有几个特点:首先,双方沟通开局顺畅。在两次通话中,双方本着平等和相互尊重的态度,就中美经贸关系、宏观形势、国内政策等问题交换了意见。双方都认为,交流是专业、坦诚和建设性的,中美经贸领域已经开始正常沟通。第二,求同存异是共识。双方都认为中美经济、贸易关系十分重要,存在诸多可以合作的具体领域。双方也都提出了各自关切的问题。中方充分考虑国内经济发展背景和状态,表达了我们的具体关切。第三,从务实解决问题入手。双方同意,下一步要从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的角度,共同努力,为生产者和消费者务实地解决一些具体问题,推动中美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发展。@新华网 #商务部 中美经贸领域已开始正常沟通#



@今日俄罗斯RT
【#拜登将包括华为和军工在内的59家中国公司列入投资黑名单# 】美国总统拜登周四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人投资59家中国公司,其中包括电信巨头华为和众多军火制造商。该命令建立在唐纳德·特朗普早先颁布的法令之上,并增加了一些公司。
名单上的公司之所以被选中,是因为它们公开或被指控为中国的国防或监控部门工作,或者因为其所有者与这些部门有联系。
名单上有三十多家公司涉及航空航天、军备和核工业,或国防部门的一些其他领域。一家名为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公司的公司因其生产监控技术的工作而被包括在内,拜登政府声称该技术用于“促进镇压或严重侵犯人权”。
其他公司,包括科技巨头华为,以及电信公司中国移动有限公司和中国联通,也被列入其中,因为它们的所有者被指控与军火或间谍行业有关系,或者两者都有。

已经参与这些公司的美国公司现在有一年的时间来撤资。在撰写本报告时,中国政府尚未对新的制裁作出回应。

乔·拜登和唐纳德·特朗普在很多方面意见不一致,在1月上任后,拜登立即着手通过行政命令撤销几乎所有特朗普的政策。然而,对中国的敌意是华盛顿的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罕见的共同政策。
拜登在竞选期间被保守派嘲笑为对中国“软”,但他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特朗普对北京的敌对政策不变。拜登非但没有结束特朗普与中国的贸易战,还保持了特朗普时期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做法,并试图将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盟友召集起来,组成一个反对中国的战略联盟。



@大越楚卿
今天 12:05 来自 小米Max3 大屏大电量
美国3名参议员今天访台,宣布经她们斡旋,美国将向台湾提供75万剂新冠疫苗。



@胡锡进
台湾所谓“总统”蔡英文今天上午在台北松山机场与美国三名参议员见面,这是路透社的图片。“总统府”发的视频显示,蔡英文当时站着致辞,三名美国参议员全都坐着,蔡省长站着“汇报工作”,美国参议员坐着听,这个场景真是滑稽透顶,让2300万台湾民众的颜面何以安放?

三名访台的美国参议员有一名是双腿截肢的,只能坐着,但另两名美国参议员就也心安理得地陪着坐了。台湾的礼宾官为何要安排这样的场景,以至于路透社得以发布台湾“总统”一人站着、美国三名参议员全都坐着的严重不平等照片?

如果没有向美国表达死忠的集体心理,民进党当局的礼宾官肯定不会蠢成这样,整个台当局也会有能力纠正这一“出错”。要老胡看,这张照片生动传递出民进党当局的真实心态:他们不仅觉得蔡英文应该站在坦然就坐的美国主子面前,他们的集体心理是恨不能让“蔡总统”此时代表他们向美国主子跪下。

丢人啊。民进党当局为保自己的政权对美国主子明面上已经卑躬屈膝到了这种程度,他们暗地里又干了多少出卖台湾的事情,真是细思极恐。 #V光深评#



回复 410楼yingyinc 的帖子
@宝树
今天 15:07 来自 HUAWEI Mate 40 Pro
前几个月不是说战机入台,导弹越台么,现在就挑点什么站着坐着的小毛病损一通又是精神胜利了//@Phynics:这有什么丢人的,难道政府工作报告的时候不是总理一个人站着别人都坐着吗?美国总统出来讲话,难道不是也经常是总统站着,别人都坐着…没必要为了贬蔡英文,非要挑这些



LT 視界
@LifetimeUSCN
·
15小时
今天中共《環球時報》公開造謠:台灣官方剛接受日本捐贈124萬疫苗,卻要轉贈30萬給「友邦」。中國媒體普遍轉發了《環球時報》造謠,由於此謠言過於低級粗糙,在台灣未引起任何波瀾。



@郑峻
美国媒体报道,三名联邦参议员今天乘坐军用运输机抵达台湾松山机场,宣布美国计划捐赠给台湾地区75万剂疫苗(这是美国8000万剂疫苗分享计划的一部分)。此前日本捐了124万剂阿斯利康疫苗给台湾地区。

这三名联邦参议员分别是伊利诺伊和特拉华的民主党参议员Tammy Duckworth及Christopher Coons和阿拉斯加共和党参议员Dan Sullivan。美国参议员们还感谢了台湾地区在去年疫情爆发初期给美国送去口罩等防护用品。

台湾网民纷纷表示,莱猪没白吃,飞弹没白买,美国终于想起了台湾,就是75万剂有点少,还不知道是不是又是阿斯利康。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 ... s://t.co/iyxh4Jz9mo

下午察:美国C-17军机降落台湾意欲何为?
文 / 联合早报网综合整理
发布 / 2021年6月7日 6:40 PM
继日本运送疫苗援助台湾后,美国三名参议员昨天率领共和党和民主党的10人团,三小时“闪电式”访台并宣布捐赠75万剂疫苗。

岂料,事件主角不是疫苗,也不是那三位美国参议员,而是那运载美国人的航空器——C-17战略战术运输机。

这架运输机什么来头?

据台湾媒体报道,这架编号5105的C-17A“全球霸王III” (Boeing C-17 Globemaster III) 战略运输机是目前美国现役的大型运输机主力,具备短场起降能力,能适应多种机场跑道,其优秀的巡航能力与运补能力,使C-17成为美军海外作战常使用的战略运输机。

C-17机身写着“U.S. AIR FORCE”  

这不是美国军机首次降落台湾,但相信是断交后首次不以人道救援、“迫降”等理由抵台。2009年莫拉克台风袭台,美国军方曾派运输机运送救难物质到台湾。2015年,美国两架F-18战机据称因机件故障迫降台南机场,次日美国又派一架C-130运输机携带修护工具赴台。

综合台媒报道, 载着三位美国参议员达克沃丝(Tammy Duckworth,民主党)、苏利文(Dan Sullivan,共和党)和昆斯(Chris Coons,民主党)的C-17从韩国乌山空军基地起飞,昨早抵达台北松山机场。

这架C-17的机身上清楚写着“U.S. AIR FORCE”(美国空军)几个英文字,但在台湾的民航通报中,美军航班由美国在台协会(AIT)依惯例申请为AIT“商务机”来台。

美国访问团只在松山空指部机场逗留三小时,台湾总统蔡英文和外交部长吴钊燮亲自接见。在战争中受重伤而须使用轮椅的参议员达克沃丝说,自己因家人的因素特想来台湾,她母亲的家族原本在广东潮州生活,为了逃离政治压迫才徒步到泰国;她和她的家人都知道自由的代价。

在战争中受重伤而须使用轮椅的达克沃丝和蔡英文在台湾总统府会面。(路透社)
她还说:“在此告诉各位,美国不会让你们孤军奋战。我们会在各位的身边,确保台湾人民能获得所需,挺过疫情。”

达克沃丝此番谈话,加上美国以“商用”之名申请军用运输机赴台引发外界联想,华盛顿借政治人物访台宣布捐赠疫苗一事进行多层操作,在美台防疫合作之外,传递不少弦外之音。

台学者:美此举具军事与政治意义

台湾国防部智库、国防安全研究院学者苏紫云认为,美国此举具特殊的军事与政治意义。他表示,此架C-17隶属美军15空运联队,驻地为夏威夷的希肯空军基地,该联队同时操作C-40等行政专机,但美参议员却搭载战略运输机访台,其军事意义在于落实台美军事合作,特别是战术执行层面的“操作共通性”(interoperation)。

他还说,依照美空军资料,尽管美韩有协防条约,美军C-17也多次参与美韩演习,但美军的C-17方于今年5月才首次降落韩国大邱国际机场,以熟悉此军民共用机场的特性,而台湾的松山机场与韩国大邱机场一样,都是军民两用机场。

苏紫云认为在政治上,解放军军机于6月1日进入马来西亚空域,其中包含运20运输机,不仅引来马国严重抗议,美国太平洋空军司令维巴赫4日也公开谴责大陆军机逼近马来西亚及台湾,是升高紧张态势且破坏稳定发展,美军C-17降落松山,可谓是吓阻北京的强烈信号。

台湾淡江大学外交与国际关係学系荣誉教授陈一新分析称,美国派遣战略运输机来台的战略意涵更强烈,似乎向北京暗示,大陆愈是派军机“扰台”,美国就愈会力挺台湾。在他看来,三位参议员此时访台,不仅是雪中送炭宣布捐赠疫苗,更有为蔡政府“解危”的政治意涵。



美国联邦参议员达克沃丝(中)、苏利文(右一)及昆斯(右二)访问台湾,与台湾外长吴钊燮(左二)及美国在台协会处长郦英杰(左一)合影。(路透社)
另据台湾《苹果日报》报道,美军印太司令部同时安排美航母里根号战斗群在台湾东部外海巡弋,不仅确保三位议员安全,也对北京释出“不要轻举妄动”的战略意函。

《环球时报》曾发表“宣战”论 引台网民吐槽

美国军机抵台之所以引发外界关注,是因为大陆官方媒体《环球时报》去年8月曾警告,“如果有美国军机在台湾境内直接起降,台海战争将就此打响”。当时,一架美军EP-3E电子侦察机疑似从台湾本岛起飞,引发北京强烈不满。

部分台湾网民揶揄北京,在美国参议员乘坐C-17离开后仍保持沉默。 “左岸怎么闭嘴了”“想问一下怎么都没有飞弹飞过来啊?”“反美是工作,旅美是生活,OK?”“还是中国的飞弹都坏了?”

大部分大陆网民则认定美台联手挑衅北京,并对官方的低调反应表不满。“我们的底线就是毫无底线”“祖国军机飞不过去,美国可以?” “说到底,底裤都没有,还有啥红线”。

部分大陆网民质问:为何不反击?

鹰派网民质问为何不反击:“为什么解放军的军机不去跟随进入台湾领空?” “敌军机闯入了,都不敢拦截,不敢驱离?”在新浪微博上,有网民揶揄官方软弱:“没事的,国台办,在把底线往后画一点!继续惠台!”部分网民直接打脸《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 “老胡就是假、大、空!”

去年警告“开战”的《环球时报》昨天再发评论文章,但不再提“宣战”论,转而批评美台用切香肠方式“做进一步挑衅”,并重炮批评民进党和绿营媒体。

这篇题为“美军用运输机今在台湾起降,怎么看?”的文章说,美国方面和台湾政府都没有刻意突出、谈论C-17这个因素,但“台湾绿媒谈得很多,而且很兴奋”。文章还攻击民进党有意转移焦点,“用两岸之间的冲突分散民进党当局与岛内民众的冲突”。

文章又称,大陆对台军事优势已是压倒性,大陆有能力阻止美国在两岸发生严重危机时实施军事介入。

胡锡进:中国谋大局下大棋  掌握发脾气主导权

文章也安抚大陆网民说,要相信大陆能够“再次挫败美台的阴谋”,并称如果对自己的力量有信心,就无需担心大陆会在策略上吃亏。 文章最后自信地称,中国是在“谋大局下大棋”,“国家的战略勇气和智慧都不会少的,因为它是你我以及大家勇气和智慧的总和”。

胡锡进本人则在其微博发帖称,非常肯定从蔡英文到台湾军方的感受是“心惊肉跳”,“大陆有着什么时候发脾气以及怎么发脾气的主导权”,并嘲笑台湾政府的选择只有等待。

经常就地缘政治议题发文的“占豪微信公众号”则警告,美台不断推进军事合作,不断打擦边球,一定会加速武统台湾进程。文章称,两岸统一虽有必然性,但何时统一却存在很大的偶然性,“最终统一的时间点,大概率是因为一次看起来很偶然的事件”。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今天回应有关美参议员乘坐空军飞机访台时,指美国严重违反“一个中国”原则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规定,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同时呼吁美国不向台独分裂势力发出任何错误信号。

国台办则把矛头指向民进党,指其处心积虑挑衅两岸关系,暴露其“视民众生命如草芥、不顾台湾民众健康福祉、一味进行政治操作的谋“独”本性与丑恶嘴脸。”

台媒:两岸战机均未出海  

美国让C-17降落在两岸引发连串口水仗及各种军事与战略解读,真正用意是什么,估计只有美国自己最清楚。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根据台湾民航公司日前航班通报,美国此行原另有两架C-12运输机随行,但实际抵台的仅有C-17;另据《中国时报》昨天报道,解放军军机在台海没有针对性操演训练,民间航迹追踪APP也显示,两岸战机均未出海。

所以,中美是事先有通气,还是双方有默契吗?

《联合报》报道引述旅美的台海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复兴指出,美派遣C-17担任参议员出访亚洲的专机,据悉主要是为方便当年因从军作战而伤残的达克沃丝上下飞机,并称这是对民选代表的重视,以及对为国家奉献牺牲过的人之崇敬。

难不成,美国主要考量点是为方便伤残参议员出行,但军力展示却意外成了访台的真正弦外意义?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
16分钟
【回应美军机降落台湾】
【中国外交部只提美议员 绝口不提美军机】

美国空军运输机周日降落台北,三名美国参议员和台湾总统蔡英文会面

在周一的中国外交部记者会上,发言人汪文斌只是说,“已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只提“美国会有关议员访问台湾”,绝口不提美国军机降落在台湾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mp ... ter_impression=true


logo
台灣
台海危機加劇打破權力平衡的關鍵是甚麼?
最後更新 2021年6月5日
陳筠
台灣立法院質詢會議展示未來對美軍購項目 (美國之音張永泰拍攝)
台灣立法院質詢會議展示未來對美軍購項目 (美國之音張永泰拍攝)

評論

台海危機加劇打破權力平衡的關鍵是甚麼?

在美國政壇對台海安全政策是否應從戰略模糊走向戰略清晰辯論的同時,有分析指出,習近平重新定義“九二共識”、香港“一國兩制”的失敗,以及中共正式宣佈海峽中線不復存在等一系列“主動清晰化”的行動,促使台海風險加劇以及有可能的政策走向改變。

繼續延續以往的模糊戰略?

外交家雜誌(The Diplomat)6月3日發表題為“中美對抗:台灣因素”(China-US Rivalry: The Taiwan Factor)的文章指出,華盛頓在台北和北京中間扮演著平衡者的關鍵角色,並為台北提供了在兩岸關係中與中國接觸所需的信心。文章還說,雖然現在有越來越多且令人信服的呼聲要求華盛頓的政策轉向戰略清晰,但除非單方面採取行動徹底改變現狀,否則台北幾乎無法迫使做出這樣的改變。美國過去沒有這樣做,現在也無需這麼做,因為自從1979年外交關係發生變化以來,華盛頓和台北之間的利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一致。

在分析人士看來,自美中建交以來,戰略模糊的彈性餘地維繫了美中台三方的平衡。這既得益於美國的“雙重嚇阻”,台灣在統獨之間的搖擺不定,也得益於中共的戰略模糊政策。它在主打和平統一的同時不承諾放棄武統,不設定任何時間表,成為其戰略模糊戰略的核心。

一方面,提倡戰略清晰政策的人士認為,台灣位於第一島鏈瞰制中共的地理位置,對美國深具戰略價值。此外,台灣的民主政治、經濟活力,以及高質量的人力和技術,這些都對美國具有實質好處。

另外一方面,支持戰略模糊政策的人士則表示,美國嚇阻北京不可武力犯台以及嚇阻台灣不能輕易宣布台獨的“雙重嚇阻”最能維繫台海平和與穩定,因為美國若向台灣表達更明確的安全承諾,等於是變相鼓勵台獨,無疑增加美中軍事衝突的風險。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上個月在接受金融時報的採訪時也重申,美國多年來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台灣關係法、三個公報與六項保證。外界將此解讀為,美國改變戰略模糊政策為時尚早。

誰主動打破戰略模糊戰略?

旅美時評人唐靖遠(唐靖遠提供)
旅美時評人唐靖遠(唐靖遠提供)

但是,旅美時評人唐靖遠對美國之音說,事實上,這種戰略上的模糊已經越來越難維持,原因來自於習近平主動的清晰化,而這種清晰化是以習近平重新定義“九二共識”、香港“一國兩制”的示範失敗,以及中共官方正式宣布海峽中線不復存在等一系列行動為標誌的。

唐靖遠表示,習近平在政治上全面否定中華民國的合法性,在軍事上使大陸機艦與航母巡航台灣外海成為常態化,都說明中共武力攻台已經進入到實戰化的部署,並非僅是過去簡單的政治上的炫耀武力。

針對有些分析提到習近平或許並未為一場大規模戰爭做好準備,因為這可能影響到中共建黨百年的繁榮穩定,唐靖遠認為,這裡面存在一個誤判。他說,習近平在19大報告中已經公開了吞併台灣的時間表,亦即在2049年中共建政百年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這個目標裡必不可少的一項硬指標就是無論以何種方式都要拿下台灣。

唐靖遠說:“現在美國和台灣基本上都維持了過去的戰略,但中共改變了,打破了平衡,客觀上只能要求美國和台灣都相應調整,達成新的對等,才有可能阻止中共。習近平打破了模糊,定下了時間表,並通過提前結束香港一國兩制,釋放了放棄和統路線的訊號,就等於明確了未來對台灣的政策。”

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會長哈斯(Richard Haass)曾在外交事務期刊上撰文,指華盛頓必須對中共的脅迫戰術以及通過軍事建設逐漸侵蝕台灣海峽的權力平衡加以重視。他疾呼現在是美國屏棄戰略模糊政策,並清楚宣示華盛頓將在北京武力犯台時做出反制措施的時候了。

盟友準備好跟著轉變了嗎?

中國評論(The China Review)5月31日刊登了一篇題為“華盛頓戰略模糊的終結?美國對台政策辯論”一文(End of Washington's Strategic Ambiguity? Debate over US Policy Toward Taiwan)。該文彙整自1992年至2019年曆屆美國總統在對台軍售後的發言,得出美國每次在軍售後就會立刻回到“一中政策”,表明支持一個中國。

該篇論文作者、台灣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吳崇涵認為,軍售就是一種戰略模糊很重要的表現。他指出,美國歷史上一向採取戰略模糊,一旦轉為戰略清晰,就等於是改變現狀。這不僅涉及美國本身,連同它的盟友,包括日本、南韓、澳大利亞、甚至印度,也都要跟著轉變,但問題是:他們準備好了嗎?

台灣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吳崇涵(吳崇涵提供)
台灣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副教授吳崇涵(吳崇涵提供)

吳崇涵對美國之音說:“我的論點是,他們沒有準備好,也沒有人真的要準備。” 吳崇涵表示,這不是美國想要看到的局面,美國自己也不想深陷台海戰爭的泥淖中。

今年召開的美韓峰會與美日峰會都發表了要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的聲明。根據美國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Chicago Council on Global Affairs)的民調,直至2020年,支持美國出兵台海的民意上升至41%,較2019年上升了3個百分點。但是,外界對於如果台海戰爭真的爆發,美國和其盟友是否真會派兵,仍存在諸多爭論。

吳崇涵說:“(主張戰略清晰的人)錯估了一點,就是國際關係上,台灣是不是美國主要的核心利益,核心到它(美國)必須要把戰略模糊改掉?因為它如果改變戰略模糊,等於是把整個一法三個公報和台海穩定往深水區推。'一中政策'跟'戰略模糊'是美國一個維持亞洲安全的定海神針。一旦改變,就是潘朵拉的盒子打開,我們要回到現實主義的強權爭奪。權力平衡,甚至衝突與戰爭會相繼而來。”

走向戰略清晰的必要條件

分析人士表示,唯有台海形勢極度惡化,美國與盟友都準備好派兵,美中關係走向熱戰,以及台灣價值提升為美國最高核心利益的四大關鍵前提都得到滿足,美國才可能會改變戰略模糊,走向清晰。

中國上海東亞研究所助理所長包承柯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有關戰略模糊與清晰的辯論最終還是要回到一個中國的框架中討論。他說,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由二戰後的國際秩序所決定。歷屆美國總統也都如此認為。如果美國放棄“一中政策”,就說明它過去50年對中國所做的所有保證都是虛偽的。作為世界第一大強國,美國不能放棄它的誠信,這是美國對世界應盡的責任。否則就會導致戰爭。

包承柯並表示,雖然中國在軍事上具有局部區域優勢,有機會打贏台海戰爭,但終究是兩敗具傷。他說:“美國是否有這麼大的信心去承擔這麼大的戰爭成本?如果美國贏了,它維持世界霸權,領導力不變;如果輸了,美國在世界上的領導霸權幾乎全部退潮,失去得太多。台灣是美國戰略利益的核心部分嗎?這就是我們今天所面臨的問題!”

分析人士指出,台海變局的主動權很大程度掌握在中共手中。只要它不挑釁,不加劇改變現狀,美國就不太可能主動清晰化。畢竟,台海戰爭攸關美國世界霸權的存續。一旦美國採取主動的戰略清晰戰略,就說明局勢已極度惡化。就目前形勢來看,尚未走到這一步。

相關內容

美國特戰部隊將赴台 “漢光演習”後協訓國軍

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在美台高層會談中表達對新冠疫苗急迫需求

美國衛生部長呼籲對新冠病毒源頭進行新的“透明”調查 支持台灣參與WHA

美國專家:台灣是美半導體及高科技重要來源 若落入中國之手不堪設想
您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國際
聯合國:全球每年有42萬人死於食品污染

國際
尼日利亞攻擊事件造成88人死亡

國際
法國海濱儀式 紀念盟軍諾曼底登陸77週年



https://www.voachinese.com/a/us- ... 210608/5921902.html

美参议院通过抗衡中国的一揽子法案 北京不爽
2021年6月9日 10:00
莉雅
美国参议院以68票对32票通过了大约2500亿美元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参议院会场视频截图)
美国参议院以68票对32票通过了大约2500亿美元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参议院会场视频截图)

华盛顿 —
美国参议院星期二(6月8日)通过了耗资大约2500亿美元的《美国创新与竞争法》(American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Act),通过加大对科技领域的投资来赢得与中国的竞争。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说,这项立法将成为美国参议院近期历史上最重要的跨党派成就之一,为美国在今后一个世纪的领导地位奠定基础。美国总统拜登对该法案在参议院获得通过表示赞赏,称美国必须保持其作为地球上最具创新力和生产力的国家的地位。

中国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星期三发表声明,指责美国国会参议院这项法案“打着创新和竞争旗号,干涉中国内政,妄图遏制中国发展”。声明说,“处处把中国当作假想敌的做法,不得人心,注定失败。”

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幕后谈判、一系列最后的修改以及一整夜的谈判等戏剧性发展后,美国参议院星期二以68票对32票通过了这部一揽子法案。

这部得到两党支持的法案将加大对科学研究和高科技制造的资金投入,增强美国的竞争力并推动经济增长。

法案是由多数党领袖、来自纽约州的民主党人查克·舒默(Chuck Schumer)和来自印第安纳州的共和党参议员托德·扬( Todd Young)联袂发起的,得到包括全体民主党参议员在内的两党参议员的联署。

法案原名为《无尽边疆法》(Endless Frontier Act)。舒默说,他很喜欢这个名词,但有些人一看这个名称便以为是与公共土地有关,于是便改换了法案名称。

舒默在参议院就这项法案进行表决之前发表讲话说,现在的世界比二战结束以来的任何时候都更具竞争力。如果美国什么都不做,美国作为占主导地位的超级大国的日子可能就要结束了。

“通过这项现在被称为《美国创新与竞争法》的法案,是参议院为美国未来一个世纪的领导地位奠定基础的时刻。让我再说一遍:这项法案可能是美国21世纪领导地位的转折点。因此,这项立法将成为美国参议院近年来两党共同取得的最重要的成就之一,”他说。

舒默说,在世界各地,威权政府认为,像美国这样争吵不休的民主国家无法在国家优先事项上团结一致,而他认为,他们是错误的。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2021年6月8日在国会山召开记者会接受媒体提问(美国之音李逸华拍摄)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2021年6月8日在国会山召开记者会接受媒体提问(美国之音李逸华拍摄)
“我相信这项立法将使美国在未来的产业中在创新、生产和竞争方面超越世界。我相信,在这个议事厅里,两党在这项法案上的努力已经表明,我们都相信,另一个美国世纪即将到来,”他说。

法案共同发起人托德·扬对参议院通过这个他所说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案”感到自豪。

“美国人总是放眼边疆,展望新的地平线。这个法案,在这一刻,不仅仅是要打败中国共产党;《无尽边疆法》是关于利用他们带来的挑战,通过投资于创新改进我们自身,”他说。

这位共和党参议员还表示,“让历史记录,这一刻,我们团结在一起。通过面对今天的挑战,我们为美国人建立了更光明的明天。”

美国总统乔·拜登(Joe Biden)也发表声明,对参议院团结在一起通过这项法案表示赞赏。

“我们早就应该投资于美国工人和美国的创新。与《美国就业计划》一样,《美国创新与竞争法》将对研发和先进制造业进行世代投资,以帮助我们发展关键行业,赢得未来的就业机会,”拜登说。“它将使我们能够在美国本土发现、打造和加强明天最重要的技术---从人工智能到计算机芯片,再到用于智能设备和电动汽车的锂电池。通过加强我们的创新基础设施,我们可以为下一代美国就业和美国在制造业和技术方面的领导地位奠定基础。”

“我们处在一场赢得21世纪的竞赛中,而且发令枪已经响了。随着其他国家继续投资于自己的研发,我们不能冒落后的风险。美国必须保持其作为地球上最具创新力和生产力的国家的地位,”拜登总统接着说。

美国商务部长吉娜·雷蒙多(Gina Raimondo)发表声明,赞扬参议院通过这部关键的法案。她说:“这笔资金不仅事关解决当前的半导体芯片短缺,而是事关对半导体制造和研发的长期投资,以加强我们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我敦促众议院尽快审议这部关键的法案。”

拜登总统说,在众议院通过这项立法后,他会尽快将它签署为法律。

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在法案通过后的记者会上说,他已经与众议院议长、来自加州的民主党人南希·佩洛西(Nancy Pelosi)与众议院科学、太空和技术委员会主席、来自德克萨斯州的民主党人艾迪·伯尼斯·约翰逊(Eddie Bernice Johnson)谈论了这部法案,众议院的议案与参议院通过的最后版本已经更加接近。

舒默说:“我相当肯定我们将把一个真的是很好的版本送到总统的桌上。”

(美国之音记者李逸华从国会山对本文亦有贡献。)



@观察者网
【外媒:#拜登撤销对TikTok及微信禁令# 】外媒报道称,当地时间6月9日,美国总统拜登签署了一项行政令,撤销前总统特朗普在任期间对中国社交软件TikTok和微信的禁令。

据《华尔街日报》9日报道,拜登当日签署行政令,撤销特朗普时期有关在美国境内禁止下载和使用TikTok和微信的命令。取而代之的是,拜登将指示商务部长调查与外国“对手”有联系的应用程序,美国政府认为这些应用程序可能对该国数据隐私及国家安全构成风险。



有点搞笑呢,谁70多年来一直喊“亡我之心不死”“打倒XX帝国主义”,把人家当战略假想敌呢?这下,终于如你所愿成了战略假想敌,应该庆祝自己眼光正确。



@观察者网
今天 15:52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反外国制裁法》表决通过】
#反外国制裁法表决通过#
@央视新闻 6月10日消息:今天,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多项法案及两项决定。

通过的法案有:《数据安全法》、《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军人地位和权益保障法》、新修订的《军事设施保护法》、《印花税法》、《反外国制裁法》。

通过的决定有:关于修改《安全生产法》的决定、关于授权上海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



@环球时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全文来了!】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全文如下: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

(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保护我国公民、组织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任何国家以任何借口、任何方式干涉中国内政。

外国国家违反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以各种借口或者依据其本国法律对我国进行遏制、打压,对我国公民、组织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干涉我国内政的,我国有权采取相应反制措施。

第四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决定将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制定、决定、实施本法第三条规定的歧视性限制措施的个人、组织列入反制清单。

第五条 除根据本法第四条规定列入反制清单的个人、组织以外,国务院有关部门还可以决定对下列个人、组织采取反制措施:

(一)列入反制清单个人的配偶和直系亲属;

(二)列入反制清单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或者实际控制人;

(三)由列入反制清单个人担任高级管理人员的组织;

(四)由列入反制清单个人和组织实际控制或者参与设立、运营的组织。

第六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按照各自职责和任务分工,对本法第四条、第五条规定的个人、组织,根据实际情况决定采取下列一种或者几种措施:

(一)不予签发签证、不准入境、注销签证或者驱逐出境;

(二)查封、扣押、冻结在我国境内的动产、不动产和其他各类财产;

(三)禁止或者限制我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

(四)其他必要措施。

第七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本法第四条至第六条规定作出的决定为最终决定。

第八条 采取反制措施所依据的情形发生变化的,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暂停、变更或者取消有关反制措施。

第九条 反制清单和反制措施的确定、暂停、变更或者取消,由外交部或者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发布命令予以公布。

第十条 国家设立反外国制裁工作协调机制,负责统筹协调相关工作。

国务院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协同配合和信息共享,按照各自职责和任务分工确定和实施有关反制措施。

第十一条 我国境内的组织和个人应当执行国务院有关部门采取的反制措施。

对违反前款规定的组织和个人,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理,限制或者禁止其从事相关活动。

第十二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执行或者协助执行外国国家对我国公民、组织采取的歧视性限制措施。

组织和个人违反前款规定,侵害我国公民、组织合法权益的,我国公民、组织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其停止侵害、赔偿损失。

第十三条 对于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除本法规定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可以规定采取其他必要的反制措施。

第十四条 任何组织和个人不执行、不配合实施反制措施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十五条 对于外国国家、组织或者个人实施、协助、支持危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需要采取必要反制措施的,参照本法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六条 本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中国人大网)



@RenardSolitaire
今天 22:21 来自 微博国际版
真的是优秀到没朋友了:党庆100周年,驻法使馆(只)请到了法共--法国最边缘党(几乎没有之一)的书记... 使馆官推正在直播大使与法共书记尬聊。
我尬看了一分多钟,退出后尬魂未定,发个微博醒醒。 ​​​​

且不说法国的六个大党中没有法共,就连六大党之外的边缘极左阵营里,法共也只是极小一个派别(欧洲议会零席位、法国大选得票2.7%)。顺便介绍一下现阶段法国六大党(排名从左至右):较左的绿党(环保社会主义)、温左的社会党(密特朗/奥朗德)、忽左忽右的前进党(马克龙)、温右党(戴高乐/蓬皮杜/希拉克/萨科齐)、极右的国民团结党(勒庞父女)。



@人民网
【#商务部回应美撤销对TikTok有关行政令#】就美方撤销了此前针对中国互联网短视频社交平台TikTok、移动应用程序微信等多款中国应用程序的禁令,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10日表示,美方撤销上届政府有关TikTok等应用程序的行政令,是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积极一步。两国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我们希望美方公平公正地对待中国企业,避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



https://www.voachinese.com/a/Hun ... 210610/5923601.html

匈牙利总理证实,将通过公投决定是否在布达佩斯建立复旦大学分校
2021年6月10日 20:38
松仁
匈牙利布达佩斯市民抗议在其首都建中国复旦大学分校的计划。(2021年6月5日)
匈牙利布达佩斯市民抗议在其首都建中国复旦大学分校的计划。(2021年6月5日)

华盛顿 —
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上周末爆发大规模反对建立中国复旦大学分校的抗议示威之后,匈牙利总理维克多.奥尔班(Viktor Orban)星期四(6月10日)证实,匈牙利政府将通过公投来决定是否要在布达佩斯兴建复旦大学分校。

匈牙利明年初将举行大选,奥尔班领导的执政党“青年民主主义者联盟”将面对反对党的强劲挑战,而所有的反对党都强烈反对在布达佩斯建立复旦大学分校的决定。有分析认为,奥尔班决定在明年大选之后,于2023年再通过全民公投来决定是否要建立复旦大学分校,意在缓解目前的紧张政治气氛,同时平息目前强烈反对建校的民意与呼声。

奥尔班政府今年4月与复旦大学签署了建校协议。整个项目的工程总费用高达15亿欧元,其中两亿欧元由匈牙利政府负责,其他资金来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的贷款。根据当时签署的协议,新建校区将在2024年建成开放,并为超过6000名匈牙利和国际学生提供课程。

奥尔班政府批准这一建校协议之后,一直标榜这一项目是匈牙利与中国友谊的象征。奥尔班政府也的确与北京保持十分密切的外交关系,曾经一再在欧盟内部挡下批评中国的决议或声明。奥尔班政府旨在扩大贸易的“东方开放”战略也越来越让其政策向中国和俄罗斯倾斜。但是在布达佩斯建立复旦大学分校的决定却完全脱离了民意。有民调显示,高达三分之二的匈牙利人反对在匈牙利建立复旦大学分校。

反对建校者认为,奥尔班政府的建校决定是把外国的利益置于普通匈牙利人的利益之上,因为普通的匈牙利人需要偿还中国为建校提供的贷款。有人甚至把这个复旦大学分校称为“特洛伊木马”,担心它成为中国扩充与贩售对匈牙利以及整个欧洲影响力的基地,甚至是从事间谍活动的温床。

网上调查新闻平台“迪瑞克36(Direkt36)”上周六(6月5日)发出一则推文表示,“维克多.奥尔班的东方开放政策帮助中国情报机关落脚匈牙利,把匈牙利变成中国与美国的冲撞区域。”

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和北京的外交部都重申在布达佩斯建立复旦大学分校的正当性和合理性,强调示威者不应该将两国间正常的交流“政治化”,甚至对其“抹黑”。

不过上周末反对建校的大规模抗议示威也让奥尔班政府看到强大的民意反弹,而把是否建校的取舍推给大选过后的全民公投去做决定,一方面是面对明年大选的现实考量,另一方面也为万不得已撤消建校协议留下余地。

相关内容
欧盟高官谴责北京迫使香港修改选举制度 中方“强烈不满”
欧盟高官谴责北京迫使香港修改选举制度 中方“强烈不满”
匈牙利首都市长发言反对建中国大学分校 北京“强烈抗议”
匈牙利首都市长发言反对建中国大学分校 北京“强烈抗议”
欧盟涉华议案再被一票否决,中国当喜当忧?
欧盟涉华议案再被一票否决,中国当喜当忧?
匈牙利人抗议计划兴建的中国大学校园
匈牙利人抗议计划兴建的中国大学校园
达赖喇嘛路与自由香港路: 布达佩斯市长重新命名拟建复旦大学分校周边街道
达赖喇嘛路与自由香港路: 布达佩斯市长重新命名拟建复旦大学分校周边街道
匈牙利计划建立第一所中国在欧洲的大学,引发安全和宣传恐惧
匈牙利计划建立第一所中国在欧洲的大学,引发安全和宣传恐惧
匈牙利首都市政府反对修建复旦大学分校
匈牙利首都市政府反对修建复旦大学分校
外交官:匈牙利阻止欧盟就香港问题发表批评中国的声明
外交官:匈牙利阻止欧盟就香港问题发表批评中国的声明
VOA卫视热点视频
时事大家谈:“农村土猪拱城里白菜”,励志还是可怕?
时事大家谈:“农村土猪拱城里白菜”,励志还是可怕?
代码已经复制到剪贴板。
<iframe src="https://www.voachinese.com/embed/player/0/5923625.html?type=video" frameborder="0" scrolling="no" width="640" height="360" allowfullscreen></iframe>

宽度
640
px 高度
360
px
分享到脸书
分享到推特
网址已复制到剪贴板
没有媒体可用资源

0:000:05:57
0:00
时事大家谈:“农村土猪拱城里白菜”,励志还是可怕?
最新国际新闻
匈牙利布达佩斯市民抗议在其首都建中国复旦大学分校的计划。(2021年6月5日)
匈牙利总理证实,将通过公投决定是否在布达佩斯建立复旦大学分校
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特别外长会议6月7日和8日在中国重庆举行。
当美国忙于安抚欧洲盟友时,中国着力拉拢东盟
美国海军罗斯福号航母战斗群与马金岛号两栖戒备群2021年4月9日在南中国海进行编组巡航。(美国海军照片)
五角大楼展开行动 以更好地应对中国的挑战
更多内容
Wilbur J. Cohen Federal Building Voice of America



LT 視界
@LifetimeUSCN
·
1小时
台灣藍營政客張亞中、連勝文等一直鼓動台灣人打中國疫苗。中國網紅提了一個先決條件,台灣人打中國疫苗前,必須先寫保證:承認是中國人,永不叛國。這也許也是張亞中、連勝文等人的「初心」。這是典型的借疫苗勒索!



LT 視界
@LifetimeUSCN
·
1小时
中共的確邪惡、恐怖。中國買斷台灣地區德國疫苗銷售權,是損人不利己的惡行。世界各國疫苗都是國家主導,中共企圖迫使台灣官方向中共低頭。疫情大難當前,中共想的不是人道而是乘人之危。的確,如果其他國家沒有研製成疫苗,中共會把這個世界弄成什麼樣?



https://amp.dw.com/zh/%E5%BE%B7% ... ter_impression=true

德语媒体:中国和七个小矮人
1 hour ago

德国编辑部网络指出,中国眼中的G7或许就像七矮人,但拜登提出的民主国家网络影响力最终或将远胜中国。北约秘书长接受《明镜周刊》专访时表示,中国的崛起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安全挑战。
(德国之声中文网)德国编辑部网络(RND)周六发表针对G7峰会的分析文章“中国与七个小矮人”(China und die sieben Zwerge)指出,美国总统拜登希望通过一个全新的自由国家网络来束缚中国这个觉醒的巨人。

文章写道,在英国康沃尔郡举行的七国集团峰会上,话题断围绕着根本不在场的中国,而且是由美国总统拜登主导。

“拜登相信,在抗击疫情期间,美国以及自由世界应该在全球范围内展示他们的能力—尽管有各种唱衰之声,最终能提供的还是比独裁的中国国家主席更好。

习近平的看法则完全相反。自由国家的‘混乱’以近乎科学的方式表明中国制度的优越性。”


美国总统拜登计划建立一个全新的自由国家网络
文章接着提到,拜登宣布捐赠五亿辉瑞疫苗协助全球抗击疫情,并且强调是无条件捐赠,没有附带隐藏条款。

“通过这样做,拜登将自己与中国做出区别。当中国在某处伸出援手时,总是会要求政治或经济准入。有时是承诺一个港口,有时中国会要求在联合国依照其心意投票,例如人权辩论。”

“拜登说‘美国回来了’,这也意味着:制度性冲突再次出现。而这也是华盛顿乐见的。”

作者指出,在G7峰会期间,拜登提出希望建立一个联手抗中的民主联盟,德国虽然有所顾虑,但也参与其中。北约也正朝“更全球化”迈进,虽然大西洋仍是其中心,但未来几年与韩国、澳大利亚、日本和新西兰等国的政治联系将会加深。

“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而言,G7可能就像七个小矮人。但康沃尔迎来了几个有趣的客人:印度、韩国、澳大利亚和南非。他们可能成为拜登新民主国家网络的一份子,最终将比北京单一的独裁政权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澳大利亚2020年要求北京在新冠病毒溯源上更开诚布公,结果红酒等产品遭到北京的关税惩罚。G7在康沃尔正在筹备一个网络,让成员不再受到此类的打击。”

文章最后写道:“若G7在最终文件中呼吁中国提高透明度也无需感到惊讶。拜登想要的就是这样的转折:他欢迎每一个表明对全球独裁者尊重下降的信号。”


北约秘书长斯托滕贝格认为,中国的崛起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安全挑战。
《明镜周刊》专访北约秘书长斯托滕贝格(Jens Stoltenberg),谈到中国对全球构成的新威胁。斯托滕贝格表示:“我们不认为中国是对手或敌人,但中国的崛起是这个时代最大的安全挑战。”

他指出:“中国很快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其国防预算已经位列世界第二,拥有最大海上军事力量。北京正大力投资最先进的军事能力,例如人工智能和自主系统。但中国的价值观与我们不同。中国政府以世界前所未见的方式控制自己的人民。他们镇压香港的和平抗议,迫害维吾尔族等少数族群,威胁台湾等邻国,限制南中国海的自由航行。与此同时,中国正在向我们靠近,试图控制欧洲重要的基础设施如港口、机场或电力网络。

摘编自其他媒体的内容,不代表德国之声的立场或观点



https://www.voachinese.com/amp/f ... ter_impression=true

中国通过反外国制裁法 美在华企夹缝中求生存
最后更新 2021年6月12日 13:20
杨明
一辆大卡车运出特斯拉上海工厂出产的汽车。(2021年5月13日)
一辆大卡车运出特斯拉上海工厂出产的汽车。(2021年5月13日)

中国人大常委会6月10日通过《反外国制裁法》,以所谓“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之名,反制美国等西方民主国家对中国的“单边制裁”。观察人士称,在美中两国贸易战尚未结束之时,中国又通过反外国制裁法,这让美国在华企业进退两难,预示着未来美中关系将持续紧张。

中国通过反外国制裁法 美在华企夹缝中求生存

新法具体适用对象和措施

中国出台的《反外国制裁法》被认为是继三年前美中两国爆发贸易战之后双方的又一次正面交锋和较量。只是这次是从贸易层面,上升到法律层面。

中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10日在接受新华社的专访时说,制定这部法律的目的是“反制、反击、反对”外国对中国搞的所谓“单边制裁”,为中国“应对打击外国反华势力、敌对势力的活动提供法治依据” 。

他还引用已故中共领袖毛泽东的话“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为中国政府采取的立场进行辩护,并称要对某些西方国家和组织以涉疆涉藏涉港涉台涉海涉疫等议题为借口,对中国有关国家机关、组织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所谓“制裁”的霸凌行径进行有力反击。

这部本月10日开始施行的《反外国制裁法》共十六条,其中第四、第五条规定,国务院有关部门可以决定将“直接或者间接参与制定、决定、实施”针对中国公民、组织采取“歧视性限制措施的个人、组织列入反制清单”。此外,反制措施的适用对象还包括列入反制清单个人的配偶和直系亲属,列入反制清单组织的高级管理人员或实际控制人等。

该法第六条规定的具体反制措施包括,“不予签发签证、不准入境、注销签证或者驱逐出境”,“查封、扣押、冻结在我国境内的动产、不动产和其他各类财产”,“禁止或者限制我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

在中国通过这部《反外国制裁法》之前,中国人大在今年3月召开的会议上的工作报告中指出,今后一年的主要任务是加快推进涉外领域立法,“围绕反制裁、反干涉、反制长臂管辖等,充实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的法律‘工具箱’”。反外国制裁法给这个工具箱增加了一件新工具。

全面冲突影响美在华企业

新加坡管理大学法学院终身教授高树超博士对美国之音说,美中贸易战开始,已经延伸到超出贸易的领域,如美国在涉及■新▲疆■和香港问题上对中国的制裁表明,美中之间的冲突已经完全从一个贸易冲突,变成一个更全面的冲突。反外国制裁法将让美国企业在美中两国相互制裁时进退维谷。

他说:“很多外国企业可能就会比较担心,因为这涉及到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的问题。例如,美国对华为进行制裁,如果美国企业要遵守美国的制裁,那么美国的企业就会违反中国的反制裁措施,这就让美国的企业陷入两难境地,这对美国企业来说是最棘手的事情。”

不过,高树超教授认为,《反外国制裁法》欲起到的是威慑作用,有点像核武器一样,起码宣称的“杀伤力”要强,才能起到比较大的威慑作用。

他说:“中国的反外国制裁法,其作用就相当于一个核武器。核武器什么时候最有效呢,不用的时候最有效。一旦使用了核武器,一定是两败俱伤。不用是最好的。但是中国是不是能用、敢用、用了能起到什么效果,这些都属于是未知数。”

美国迈阿密大学资深政治学教授、中国问题专家金德芳(June Teufel Dreyer)在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补充说,中国人大单方面通过的反外国制裁法虽然很明显是针对美国,但这个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象征性的。

她说:“毫无疑问,一些美国公司会受到伤害,但总是有办法规避法律规定的。因此,我认为这只是美国和中国之间针锋相对游戏的最新进展。”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中国经济学家梅新育博士认为,中国出台这部法律是在中美两国之间的贸易战中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而迫不得已采取的措施。

他说:“通过这样一个外国制裁反制法,也是有助于降低全球经贸和政治交往中的不确定性风险。我也希望中国最好不要使用这项法律,这样对中美两国的经贸平稳发展,乃至对全世界都是好事。”

金德芳教授表示,中国有制定任何法律的合法权利,帮助中国公司应对美国的制裁,但怎么执法则是另外一回事。从过去的经验来看,中国公司经常站在那些想在中国做生意的美国公司一边,总是能找到绕过中国规定的办法。

金德芳教授还举例说,过去美国公司也曾帮助过被美国制裁的中国公司。例如,在美国商务部2018年4月以中兴公司违反了美国对伊朗和朝鲜的制裁条款为由,禁止美国的英特尔、高通等公司向中兴销售零部件产品、软件和技术等之后,美国公司的代表对特朗普政府进行多方游说,最后让美国政府在对中兴做出天价罚款之后,“放了中兴一马”,美国商务部解除了对中兴的出口禁令,中兴又能重新购买美国公司的零部件等。

金德芳说:“因此,在美国制裁中国,中国反制裁过程中,哪方会“输得更多”,哪方会“愿意做出妥协的姿态”,有待观察。”

你来我往 相互制裁

分析人士指出,美中两国贸易摩擦和纠纷长期存在,到2018年3月双方的经贸紧张关系逐渐升级。特朗普政府指责中国偷窃美国公司的知识产权和商业秘密,设置贸易壁垒,强迫美国公司技术转让,操弄不公平的贸易行为,而且美中两国贸易逆差高达数千亿美元。

有鉴于此,美国商务部4月3日宣布,对5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25%关税。中国转天也对同等价值美国商品加征报复性关税。此后双方你来我往,“打打谈谈,谈谈打打”,双方加征关税商品总额高达数千亿美元,直到两国2020年1月15日签署第一阶段贸易协议。

另外,中国在涉疆涉港等问题实施的政策或法律,招致美国严重关切。2020年6月,港版国安法之后,美国8月宣布制裁11名损害香港民主和自治的香港和大陆官员,包括特首林郑月娥,港澳办主任夏宝龙、中联办主任骆惠宁。美国2020年12月宣布,对中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晨等14名副委员长实施制裁,惩罚他们在剥夺4名香港民主派立法会议员资格中起的作用。

2020年7月,美国根据《全球马格尼茨基法案》,对中共政治局委员、■新▲疆■党委书记陈全国等四名■新▲疆■官员和■新▲疆■公安厅实施制裁。2021年3月,欧盟、英国和加拿大也宣布制裁■新▲疆■党委副书记王君正等四人和一家实体。 除此之外,美国还以国家安全和利益,《出口管制条例》,违反伊朗制裁令等原因,陆续对数十家中国企业实施制裁,列入“实体清单”。

在美国对中国个人、机构等实施制裁后,中国在拜登总统就职之际宣布制裁前国务卿蓬佩奥等28人。去年8月,中国还制裁了鲁比奥(Marco Rubio)等6名联邦参众议员,以及美国民主基金会总裁格什曼等5人。

美中相互制裁致使两国关系跌至过去几十年来的新低。展望美中两国未来的经贸关系,迈阿密大学教授金德芳说,如果中国停止侵犯知识产权,已经在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咄咄逼人的活动,还有对台湾的军事恫吓和压力,那么美中两国紧张关系将消除,这比“贸易战立法”更有助于美中关系。

新加坡管理大学的高树超教授说,未来美中关系的走向仍然比较严峻。美国国会民主共和两党议员在对中国的竞争或对抗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尽管两党采取的手段和方式不同,但是从战略角度上,还是要跟中国全面竞争。



回复 421楼yingyinc 的帖子
@郑峻
4小时前
来自 iPad Pro
具体反制措施包括,“不予签发签证、不准入境、注销签证或者驱逐出境”,“查封、扣押、冻结在我国境内的动产、不动产和其他各类财产”,“禁止或者限制我国境内的组织、个人与其进行有关交易、合作等活动”。



没收美企在华一切资产,吓死华尔街那帮孙子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 ... 90%97%EF%BC%9F.html

驻美大使崔天凯卸任 继任者会是“战狼”吗?
2021-06-23 05:36
来源:
自由亚洲
作者: 王允

担任中国驻美大使八年的崔天凯6月21日发表卸任辞别信。他就任的后期恰是中美关系逐步从合作走向对抗的时期,见证了两国关系的历史性转向。外界一般认为,崔天凯在中美之间立场显得温和。但华盛顿比较担心传说中的继任者会改变这种风格。

崔天凯今年68岁,或许因为年龄的关系,他在华盛顿这八年,给外界的印象普遍比较温和、稳重。虽然他任职的后半期中美关系正经历着四十年来最惊人的变化,但他在华盛顿中美交锋的前沿地带却不是一个点火的角色。

温和的力量

华盛顿智库兰德公司资深研究员何天睦(Tim Heath)在向本台谈到对崔天凯的印象时,首先提及的是后者批评其同僚针对美国的阴谋论,“他(崔天凯)在非常紧张的中美关系中施加了一种温和的影响力,比如,他批评了他的外交部同事更加极端的阴谋论,并与之保持距离。而且他通常也不发表煽动性的言论。”

何天睦在这里所指的是去年新冠疫情初期,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声称武汉病毒的源头是美国。崔天凯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这种谣言是“疯狂的”,这显示出他与同僚划清了界限。

但何天睦也指出,崔天凯在他的位置上很好地服务了中国的利益,“崔天凯极力为中国政府针对藏族、维吾尔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种族清洗等压制政策进行了辩护。”

崔天凯擅长在华盛顿大小场合为中国政府的各种政策辩护。2018年,美中贸易争端初起的阶段,崔天凯在华盛顿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与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科恩(William Cohen)对谈时为“中国制造2025”计划辩护时说,这个计划对所有人开放,并不打算获得同质性地位。科恩随即反问他说,在人工智能、电子通讯以及云服务等方面也是开放的吗?

但前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自由至上主义学者夏业良认为,整体上崔天凯在中美贸易战中起到的是促进的作用,“崔天凯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中和的作用,因为他作为驻美大使,对美国的情况更了解,他给中共主要起的是一种警示的作用。他不是那种战狼式的,我要咬,我要杀。”

与此同时,崔天凯在意识形态上像中国其他外交官一样,与中国政府亦步亦趋。他在6月21日至全美侨胞的辞别信中呼吁,广大侨胞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独特贡献。

用何天睦的话说,崔天凯是中国驻美大使任上正确的人选。

新老交替引起担忧

崔天凯是中国外交部翻译出身,历任外交部国际司副处长、处长、参赞,并先后担任过外交部发言人、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公使衔参赞等重要职务。在2013年他担任中国驻美大使前,曾任外交部副部长。

“他是一步一步升上来的,好像从来没有越级升过,所以这个人从性格和人品来说,还算比较中庸,”夏业良这样认为。

崔天凯卸任此前早有传闻,消息出来似乎也波澜不惊。比较引起关注的则是他的接任者是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6月22日在记者会上回答媒体有关问询时仍然三缄其口,只是表示,目前没有受权可以发布的消息。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现任中国外交部副部长秦刚为崔天凯的继任者。 今年四月,有官方背景的《环球时报》也曾报道秦刚有可能出任中国驻美大使,外界有人认为这表明这一消息得到了官方的默认。 秦刚的履历也被外界反复研究。

据信将接替崔天凯出任中国驻美大使的秦刚(中国外交部官网)

兰德公司的何天睦表示,从现有的资料看,秦刚如果继任中国驻美大使,华盛顿是有担心的,“他对中国的辩护更加有攻击性,言词内外更喜欢贬低西方,同时对中国也更加自信,但他不像崔天凯那样有那种老派外交官的自信。”

他认为秦刚更接近“战狼外交”的风格,担心他给中美关系带来更多的损害。

今年二月,秦刚在外交部吹风会上,针对外界指责中国“战狼外交”的提法,曾反驳说,有的国家和个人对中国的抹黑诋毁才是“恶狼”。

秦刚目前在外交部分管欧洲地区事务和新闻、礼宾工作。2015年,习近平出访美国期间,秦刚出入于习近平左右,被外界认为是“距离习近平最近的人”。



https://www.voachinese.com/amp/T ... ter_impression=true
特鲁多批北京:连存在侵犯人权的现象都不敢承认
2021年6月23日 17:48
木风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渥太华的一个记者会上(2021年6月22日)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在渥太华的一个记者会上(2021年6月22日)

评论

针对中国外交部敦促加拿大政府对最近在加拿大一所天主教原住民寄宿学校旧址发现215名原住民儿童遗骸的事件进行调查一事,加拿大总理特鲁多(Justin Trudeau)作出强烈回应。他抨击中共拒不承认中国存在的人权问题,一直否认在■新▲疆■、西藏、香港等地区发生的践踏人权的现象。

特鲁多在渥太华对媒体表示,“民族和解进程是漫长的,但是,我们正在这个进程中前进。”

特鲁多指出,中国甚至根本不承认这个问题,这是中国与加拿大之间的根本不同。他强调,“这就是为什么加拿大人和世界其它国家的人民都在为像维吾尔族那样面对一个不承认现实的政府且又不能为自己发声的人仗义执言的原因。

赵立坚在周三的记者会上讽刺加拿大“根本没有资格指责中国,他们最应该干的是反省自身的人权劣迹。”

赵立坚说,加拿大无视自身的人权问题而指责中国“暴露了加拿大政府的虚伪”。

5月28日,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坎卢普斯一原住民社区发表声明称,在当地一所印第安人寄宿学校发现了215具埋在地下的儿童遗骸。这些遗骸的发现是在加拿大政府支持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的长期努力下获得的。

特鲁多在回应中国官方的批评时问道:“中国的真相与和解委员会在哪里?中国的真相在哪里?

加拿大文化遗产部宣布,全国范围内所有联邦政府的建筑物和场所的国旗降半旗。特鲁多在推特上表示,为了悼念这些不幸儿童,他要求议会和所有联邦大楼的国旗降半旗。

在中国外交部发出批评加拿大的言论的前一天,加拿大代表包括加拿大在内的41个国家联名向联合国发出呼吁,要求派人进入■新▲疆■拘押营了解那里发生的针对维吾尔人的“种族灭绝行为”。

这个动作再次深深地触怒了北京政府。自从2018年加拿大应美国要求扣押了中国科技巨头华为公司高管孟晚舟以后,加中关系急剧恶化。作为报复,中国逮捕了两名加拿大公民。

彭博新闻说,特鲁多的这番评论很可能会使两国关系变得更加紧张。加拿大议会在今年早些时候通过决议,认定中国在■新▲疆■对维吾尔人实施的迫害构成了种族灭绝行为。

加拿大等41国在周二向联合国人权理事会递交了一份联合声明。加拿大驻日内瓦的联合国大使莱斯利·诺顿(Leslie Norton)在发布这项声明时强调说,彻底了解这个人权状况十分迫切。

莱斯利·诺顿说:“可信的报告显示,■新▲疆■有一百多万人遭到任意拘禁,那里广泛存在着针对维吾尔人和其他少数族裔的不成比例的监控,维吾尔人的基本自由和维吾尔族文化受到各种限制。”

诺顿还指出,还有报告显示,■新▲疆■存在“酷刑或残忍行为,存在非人道和侮辱人格的行为或惩罚,存在强迫节育、性暴力和性别暴力、以及当局强迫把儿童与他们的父母分离开来的现象。”

诺顿代表这个国家联盟敦促中国政府立即允许包括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在内的独立观察员自由进入■新▲疆■了解真相。

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巴切莱特在人权理事会星期一会议开始时也提出了类似的要求。

她说,“我继续与中国就访问的形式进行讨论,包括有意义地进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希望这在今年能够实现,尤其是继续有报道指出存在严重的侵犯人权行为。”

北京在维吾尔族少数民族遭受系统性迫害问题上的说法发生过多次变化。起初是坚决否认,后来说那些所谓的拘押营是职业培训中心。但在国际社会的强大压力下,中共再次辩解说,职业培训中心是为反恐需要设立的,目的是为了从思想上铲除维吾尔人的极端主义,防止恐怖袭击。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
赵立坚:#加政府甩锅教会,令人不耻#  “外交部发言人办公室”消息,在6月23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香港中评社记者提问:昨天,加拿大总理特鲁多称,中国不承认■新▲疆■存在侵犯人权行为。我们也注意到有评论称,动辄把人权挂在嘴边的加拿大,恰恰是人权状况劣迹斑斑的典型。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赵立坚:我们说过,加拿大根本没有资格指责中国,他们最应该干的是反省自身的人权劣迹。
  不久前,加拿大一所天主教原住民寄宿学校旧址发现了215名原住民儿童的遗骸。我们注意到,尽管加政府表示“心碎”“可耻”,却宣称相关调查受到教会抵制,期待教会承担应尽责任,将自身应尽之责抛到脑后。这种“鳄鱼的眼泪”暴露了加拿大政府的虚伪,反映出其缺乏面对自身人权劣迹的诚意和勇气,也让人不禁为加原住民境况能否真正得到改善捏了把汗。
  无独有偶,加拿大社会针对其他少数族群的系统性种族歧视的现象比起邻居也是不遑多让。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加社会针对亚裔群体的歧视、污名化和暴力事件明显增多。报告显示,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加国内发生超过1000起针对亚裔的语言谩骂和暴力袭击案件,按人口平均比例超过美国。温哥华、渥太华、多伦多等地2020年针对亚裔的仇恨犯罪分别增长了717%、600%和400%。近年来,加拿大多名非洲裔公民遭警察暴力执法致死,非洲裔多次举行大规模示威游行,安大略省每15名年轻黑人中就有近1人曾入狱,而每70名年轻白人中仅1人有入狱经历。加拿大针对穆斯林的歧视和仇恨犯罪猖獗。加拿大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加拿大全国针对穆斯林仇恨犯罪案件同比增长了151%。对于这样赤裸裸的种族歧视和人权侵犯行为,加拿大政府基本上是“说多做少”,缺乏保障少数族裔合法权益的实质性举措。
  在215名原住民儿童的遗骸被发现后,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真相权特别报告员、土著人权利特别报告员等特别机制专家曾发表联合声明,敦促加方对此进行全面调查,表示受害者有权获得正义和补偿。现在我们也想问问加方,调查何时开展?补偿何时落实?何时出台针对种族歧视的系统性措施?#跟我看外交# #与发言人相约蓝厅# http://t.cn/A6fLJicr



@头条新闻
【继215具儿童遗骸后 #加拿大又一学校发现751个无名墓#】近日,加拿大一个原住民组织在一处寄宿学校旧址发现数百个无名坟墓,其中尸骸大多以儿童为主,且数量比以往更多。而就在上月底,加拿大一所原住民寄宿学校也发现了215具儿童遗骸。有调查报告称,目前至少已确认有4000多名原住民儿童死于加拿大的各类寄宿学校。揭加拿大“黑暗和可耻的”历史>>http://t.cn/A6f4aw2I



@环球奇谈
#国际军情# 美鼓动40国对华发难,加拿大带头冲锋,中方反击要求彻查这两国#外军影像##环球奇谈#

众所周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十分热衷于炒作“人权”等问题对中国进行攻击,其目的也就是为了遏制中国的发展。近日,在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上又再次出现激烈交锋,美国鼓动加拿大等40国向中国发难,要求中国立即允许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入疆进行调查。

很显然,这又是西方国家在赤裸裸地干涉中国内政,而其中当属加拿大叫得最凶。据悉,在中方代表以及超过90多个国家以各自的方式,发出反对西方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的声明之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又在渥太华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来作为回应。他面对媒体毫不掩饰地对中国进行指责,还试图捏造一些没有事实依据的歪理,来把干涉中国内政的错误行为“合理化”。

值得一提的是,加拿大已经不是第一次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叫嚣,他们反华的程度估计与澳大利亚有的一拼。如今澳大利亚已经遭受了中国一系列的反击,而加拿大似乎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所以他们还在带头冲锋,在反华前线奋力蹦跶着。然而这次加拿大的行为显然已经惹怒了中国,我国外交部对此发出了罕见反击。

在6月22日的例行记者会上,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要求国际社会彻查加拿大对原住民犯下的所有罪行。在我们印象中,中方发出这种呼吁,确实是相当罕见的,这说明中国已经对加拿大没有过多的耐心了。要知道上个月,在加拿大的一所印第安人寄宿学校旧址地下,发现了215具原住民儿童的遗骸,这无疑给加拿大种族灭绝又添了一记铁证。既然加拿大这么喜欢调查中国所谓的“种族灭绝”,那我们就让国际社会先给他来一次彻底公正的调查。

另外,我们都清楚加拿大之所以敢这么嚣张地对中国无礼,那完全是仰仗美国在狐假虎威。因此,这次我国态度也非常明确,不仅要打加拿大这只“狐狸”,更要打其身后的大老虎。赵立坚在要求彻查加拿大的同时,还呼吁国际社会要敦促美国配合“三个彻底调查”。第一就是美国既然如此关心病毒溯源问题,那么就彻查美国疫情的源头。第二美国那么重视人权,但因为疫情,美国死亡人数超过60万,所以要彻查抗疫不力的原因和责任者。第三美国怀疑病毒源于实验室,那就彻查美国德特里克堡以及200多个海外生物实验室。

毫无疑问,这三个调查层层递进,每一个都直戳美国软肋,如果他们真的想了解真相,那就应该配合中国倡议的这些调查。但是,我们知道美国不敢,加拿大也不敢。他们只会掩盖自身的种种问题,打着人权的幌子攻击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要采取强有力的反击,才能让他们明白中国不是好欺负的。



程益中
@ChengYizhong
·
8小时
乐极而泣脸乐极而泣脸乐极而泣脸以指责加拿大历史上也存在种族灭绝暴行的方式,来报复加拿大对自己现行同样暴行的指控,这是想说种族灭绝这种事你加拿大政府不也干过吗?

雪枭OS
@owlsnow1213
·
6小时
我现在杀人,你家祖宗也杀过人,所以不要指责我杀人。



@中国日报
#中方支持阿根廷对马岛主权的正当要求#【常驻联合国代表团:中方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正当要求】当地时间24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在联大非殖特委会关于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的会议发言中指出,马尔维纳斯群岛问题从本质上讲是殖民主义的历史遗留问题。在国际关系中殖民主义思维以及与此一脉相承的强权政治和霸凌行径仍有形形色色的表现形式,仍在严重冲击正常国际秩序,严重损害有关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政治、经济、社会稳定。国际社会必须对此保持高度警惕。耿爽表示,中方坚定支持阿根廷对马尔维纳斯群岛主权的正当要求。中方始终主张根据《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国与国之间的领土争端。希望英国积极回应阿根廷的要求,尽早启动对话谈判,根据联合国有关决议找到和平、公正、持久的解决办法。(记者 张旻璐)



LT 視界
@LifetimeUSCN
·
6小时
中共外交部變得越來越簡單粗暴:誰批評中國人權差,就批評誰的人權差;誰要調查中國病毒起源,就要求去誰家調查病毒起源。中共外交部這種策略奏效嗎?顯然,適得其反。越來越多的國家公開批評中共踐踏人權,越來越多的人相信新冠病毒從中國實驗室流出。中共外交部這麼做只為讓習近平和他的義和團高興。



https://amp.rfi.fr/tw/%E4%B8%AD% ... ter_impression=true


/ 中國
美國增加制裁14家侵犯■新▲疆■人權的中國企業
發表時間: 09/07/2021 - 23:21

USA-SEMICONDUCTORS/COMMERCE
USA-SEMICONDUCTORS/COMMERCE REUTERS - KEVIN LAMARQUE
作者:
法廣
6 分鐘
美國商務部周五宣布,增列34家國外實體加入制裁黑名單,其中包括14個涉嫌在■新▲疆■侵犯人權及進行科技監控的中國實體,以及5家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企業,包括列為台灣的杭州華瀾微電子。

廣告

美國商務部周五發布的新聞稿宣布,因參與或可能參與違反美國外交政策與國家安全利益的活動,工業與安全局(BIS)增列34家企業與實體進入實體清單。

這34個企業與實體共列入43個條目。其中14家中國企業與實體涉嫌對維吾爾族、哈薩克族與其他少數民族進行鎮壓、大規模拘留與高科技監控。中國政府在當地被控犯下滅絕種族罪與危害人類罪。商務部並將5家直接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項目的實體列入清單,這些項目與激光和作戰管理系統相關。

法新社報道,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透過聲明表示,美國堅定致力於採取強有力且果斷的行動,打擊在■新▲疆■侵犯人權或利用美國技術推動中國破壞穩定的軍事現代化的實體。雷蒙多表示,"美國將繼續積極使用出口管制,使在中國、伊朗和俄羅斯等以源產於美國的商品從事顛覆活動的政府、企業和個人承擔責任,這些國家威脅到美國的國家安全利益,並與我們的價值觀背道而馳。"

除了中國之外,俄羅斯有6家實體被列入名單,加拿大、伊朗與黎巴嫩各2家,巴基斯坦、新加坡、韓國、台灣、土耳其、阿聯酋等各有1家上榜。

據中央社報道,根據公布的聯邦公報(Federal Register),涉嫌侵害■新▲疆■人權的中國企業與實體清單包括中國電子科學研究院、■新▲疆■聯海創智信息科技、立昂技術、■新▲疆■湯立科技、深圳科葩信息技術、■新▲疆■熙菱信息技術、北京格靈深曈信息技術、深圳市華安泰智科技,成都西物信安智能系統等14家。

被列為台灣企業的杭州華瀾微電子與北京東土科技等企業,被認為違反美國國家安全與外交政策活動,認為正在採購或試圖採購源自美國商品,以支持中國軍事現代化。

另外武漢銳科光纖激光技術則因構成違反出口管制規則(EAR)風險行為列入清單,被認可能參與採購美國原產商品,用於未經授權的軍事用途。



https://www.voachinese.com/a/maj ... 210708/5958839.html


美两大股指决定移除更多的中国公司
2021年7月9日 08:50
美国之音
资料照片:纽约证交所悬挂的美国国旗(2020年11月24日)
资料照片:纽约证交所悬挂的美国国旗(2020年11月24日)

评论

为了执行政府的命令,美国两大股票指数决定移除更多的中国公司。

标普道琼斯工业指数(S&P Dow Jones Indices)星期三晚间决定8月2日起将25家中国公司从指数中摘除,富时罗素(FTSE Russell)指数同时决定7月28日开始将额外的20家中国公司从指数中移除。

美国总统拜登6月3日签署行政命令,扩大禁令范围,禁止向与中国军方有关的公司进行投资。

富时罗素表示,移除额外中国公司是根据指数用户和持股方的反馈而决定的。富时罗素将移除的中国公司包括航天彩虹无人机(Aerospace CH UAV)、中航航空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Avic Aviation High-Technology)和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Avic Heavy Machinery)。

富时罗素之前已经将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Hangzhou Hikvision Digital Technology)等中国公司从指数中移除。

标准普尔(S&P)根据一个之前发布的行政命令将箩筐技术有限公司(Luokung Technology Corp)等部分中国公司从指数中移除。标准普尔说,根据拜登总统最新签发的行政命令,这些公司现在可以回来了。

(本文依据了路透社的报道)



https://www.voachinese.com/a/ant ... 210708/5959251.html

布林肯国务卿就中国抓捕维权律师的“709镇压”六周年发表声明(全文翻译)
2021年7月9日 08:33
美国之音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国务院发布的年度人口贩运问题报告发表讲话。(2021年7月1日)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就国务院发布的年度人口贩运问题报告发表讲话。(2021年7月1日)

评论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美国时间7月8日、中国时间7月9日,也就是中国当局对维权律师展开的“709镇压”事件的六周年之际发表声明,呼吁中国政府释放那些被拘押或监禁的人,确保他们的家人不受骚扰并恢复那些被取消律师资格的人的律师身份。

以下是布林肯国务卿声明的全文翻译:

安东尼·J·布林肯国务卿声明

2021年7月8日

关于中国709镇压六周年

今年的7月9日,我们对在2015年7月9日受到中国当局不公正的拘留、审问和监禁的300多名律师和人权捍卫者表示敬意,这是人们所知的“709镇压”事件。中国政府针对这些人进行了一场运动,以恐吓和压制那些寻求在中国法律体系内运作,来帮助中国履行其人权义务和承诺,并为他们的社会带来积极改变的人。

六年后,这个政府继续对许志永、丁家喜等许多最初被捕的人进行审前羁押。当一些人站出来代表这些勇敢的人权维护者时,中国当局取消了他们的律师资格,对他们进行拘留和起诉,其中包括律师李昱函和余文生。我们呼吁中华人民共和国释放那些与709镇压有关而被拘留或监禁的人,确保他们的家人免受骚扰,并让那些被取消律师资格的人重新担任律师。

中华人民共和国把那些仅仅只是试图为其同胞寻求法律救济的律师和活动人士作为打击目标,这破坏了社会稳定和法治。美国将永远支持那些寻求建立一个更加公正、稳定和繁荣的社会的勇敢的人。



@不太老
这可真是有点讨厌了。据POLITICO和哈佛民调,大多数美国人相信SARS-COV-2是泄露自中国实验室。

该民调显示公众对COVID-19起源的看法比一年前发生巨大改变。

美国成年人中,相信病毒可能泄露自中国实验室的人是认为病例来自感染动物的人的近2倍,虽然许多科学家相信病毒最后可能来自后者。

该民调发现,随着对实验室泄露理论的高调调查,曾经主要是一些政治右翼相信的边缘理论已经被大多数共和党人,还有大多数民主党人所接受。

据2020年3月的皮尤民调,只有29%的美国人相信病毒是中国实验室制造,并意外或有意放出。但这次新民调显示52%的美国人相信病毒来自实验室,包括59%的共和党人和52%的民主党人,只有28%认为病毒来自感染动物。

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政策和政治分析教授Robert Blendon表示,美国巨大的党派分歧的消失特别令人震惊,“我们通常在民调中会发现共和党和民主党有巨大分歧,而这次是独一无二的。更多保守派媒体提到‘实验室泄露’,这是川普从一开始就说的,因此我们预计倾向民主党的人会说‘这不是真的’或‘我不知道’。然而在这一议题上竟然是跨党派的。”

Blendon教授表示,在总统拜登最近下令情报部门调查病毒起源和福奇表示值得深入调查后,民主党越来越相信实验室泄露理论。福奇和其他科学家谨慎表示,答案也许永远无法知道(BTW,这下好了。虽然他说的很可能是真的:毕竟SARS溯源也用了许多年)。

Blendon教授称:“拜登总统认为有足够证据来让情报部门汇总一份报告,这是给民主党人发了一个信号,表示也许有什么事情。”

在实验室泄露理论上,民主党议员也面临压力要更紧密关注,他们同时担心共和党人将利用病毒起源造成的不确定性来为政治牟利。多个国会委员会已经发起调查,众议院科技委员会计划下周召开首个听证会。

POLITICO和哈佛民调将于下周公布,其中也显示公众对COVID-19起源调查关注极高,约2/3的民主党和共和党人认为该议题“极为”和“非常”重要。

这一结果也让Blendon教授吃惊,其原来表示公众一般不会如此关注一项科学调查(scientific inquiry. BTW,现在还能单纯认为这是科学调查吗?)。

公众广泛关注凸显拜登当局8月的这份病毒起源报告所带来的风险。即便该报告的结论认为病毒来自自然,这也可能很难改变公众舆论、议员和专家。

该民调于6月22到27日进行,受访者为1,009名成年人,误差区间正负3.8。



@观察者网
【塔利班表态:不允许任何人利用阿富汗攻击中国】#塔利班称不允许任何人利用阿富汗攻击中国# 塔利班发言人苏海尔·沙欣(Suhail Shaheen)7日接受采访时表态称,塔利班欢迎中国投资阿富汗重建,并承诺保证中国人员的安全。

他同时强调,塔利班已经作出承诺,不会允许任何人利用阿富汗的土地去攻击中国等国家,“不管是什么个人和实体,也不管他们想攻击哪个国家”。

苏海尔指出,中国是阿富汗最主要的投资者,在美军完全撤离阿富汗之后,塔利班有必要寻求与中国就投资问题进行谈判。

他强调,塔利班将中国视为阿富汗的朋友,欢迎中国参与对阿富汗重建的投资。“我们去过中国很多次,我们与他们有着良好的关系。”苏海尔说,“中国是一个友好的国家,我们欢迎他们参与到阿富汗的重建与发展中来。”

苏海尔同时还就安全问题作出承诺,称塔利班当前控制阿富汗大部分领土,如果中国投资者和工人将来返回阿富汗,塔利班会保护他们的安全:“我们欢迎他们,如果他们在阿富汗有投资,我们当然也会保障他们的安全,这对我们非常重要。”

在过去十多年里,中国一直稳步推进在阿富汗的投资。《本周亚洲》提到,早在2011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就赢得了阿富汗一项4亿美元的竞标,获得三个区域油田的开采权,为期25年;首都喀布尔东南的洛加尔省一处铜矿的开采权,也由中国公司获得。

尽管苏海尔的表态相当积极,但德国马歇尔基金会亚洲计划高级研究员安德鲁·斯莫尔(Andrew Small)认为,阿富汗地区的战乱和紧张局势,可能还是会对中国的投资造成一定影响。

斯莫尔指出,中国与塔利班之间一直都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关系,不过考虑到当前阿富汗国内依然很不安全,中国可能会选择谨慎对待在阿的投资或承诺。“无论塔利班的态度如何,阿富汗的安全局势依然会是中国高度关注的问题。”

阿富汗当前的局势正在迅速变化。7月7日,美国中央司令部发表声明称,美国从阿富汗的撤军已经完成90%以上,并从阿富汗撤走了“相当于近1000架C-17运输机装载量的装备”。《本周亚洲》称,自美军上周撤出在阿最大军事基地巴格拉姆空军基地后,美国已经实质上结束了这场“最漫长的战争”。

而在美国撤军同时,塔利班则对阿富汗政府军发起大范围的攻势。《纽约时报》称,在过去两个月里,塔利班已经控制了阿富汗大约400个地区中的150多个;《本周亚洲》更是形容失去北约支持的阿富汗政府军,几乎呈现出“崩溃的迹象”。

不过在战乱之下,阿富汗政府及塔利班方面也一致认为,战争不能解决阿富汗问题。当地时间7月7日,阿富汗政府代表团和塔利班代表团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强调“所有和平解决冲突的尝试都被认为是正确的”。

半岛电视台称,双方已经同意继续就实现和平过渡机制举行进一步会谈,但均未提及会议具体地点和时间。


@洛之秋
/@洛之秋:2004年6·10恐怖袭击,武装分子突袭我中建十四局在阿富汗昆都士公路项目工地,向睡梦中的中国援建工人疯狂扫射,造成11死5伤的恐怖事件。此事件系阿富汗当时最严重一起针对外国人的恐怖袭击。互联网的记忆是短暂的,但塔利班装得慈眉善目,中国网友不能顺杆爬。 http://t.cn/A6fCANs8



多行不义必自毙,该来的总是会来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68187.html
【404文库】中美印象网|2015-2020,中美竞争的关键五年
07/13/2021

中国数字空间词条:
中美关系原文
2021年6月22日,兰德公司官网发布报告《美国与中国的战略竞争》(U.S. Strategic Competition with China)。总结了最近5年以来,兰德公司有关中美战略竞争主题的60多份报告,从中梳理了中美战略竞争的7个发展趋势,并归纳为6主题,最后为未来中美战略的制定提出建议方向。 —— 编者按

作者:Timothy R. Heath

编译:学术plus评论员  谭惠文

中美关系虽然存在着长期争端,但长期以来总体保持稳定互利状态,然而近期关系的迅速变化已经导致全球政治动荡。尽管两国首都似乎都致力于和平解决分歧,但日益加剧的敌意和不信任让许多观察家担心两国可能走向对抗。
为此,本报告总结了最近五年(过去五年到2020年中期)的60多份兰德报告,集中讨论了与中美战略竞争有关的各种问题,包括:中国的战略目标和优先事项,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措施;中国的行动如何影响美国的战略利益;以及哪些行动可以进一步保护美国的利益。

一、中美战略竞争的七个趋势

与中国竞争成为美国战略高风险因素

经济、外交和技术的核心作用凸显

美国在综合国力上占据上风,但中国正在缩小差距

由于解放军的推进,美国在亚洲的安全地位受到了危险的侵蚀

美中发生灾难性战争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但风险仍然很低

管理联盟和伙伴关系成为关键治国之道

非战争手段的斗争日益加强

【趋势1】与中国竞争成为美国战略高风险因素

兰德公司的研究强调了美国与中国竞争的重要性。过去的各种研究得出结论认为,竞争的结果可能会影响美国的经济前景,并对国际秩序的未来以及国际和平与稳定的前景产生深远的影响。

2018年的研究指出“中国在塑造国际秩序的条件方面,与美国争夺影响力和领导权的竞争是否会升级为破坏国际秩序的动态,仍有待确定。

2019年的一项研究称“中国是一个对等的竞争对手,可能会塑造一个有利于其经济利益、不利于美国经济前景的国际秩序,中国构成了“不那么紧迫的威胁,但更大的长期威胁。

2019年,将当前的时代描述为一个“与中国进行全面竞争的时代,美中两国对国际竞争的整体特征具有“决定性”。

【趋势2】经济、外交和技术在中美竞争中的核心作用凸显

兰德强调了经济、技术和外交在当前竞争中的中心地位。

2019年马扎尔的研究认为,竞争不会决定国家或体系的生存,而是决定它们的“相对实力和成功”。因此,重大投资和国家战略可能会集中在“主导某些行业,吸引投资,实现创新突破,提高国内增长率和社会繁荣.”2019年多宾斯的研究同样强调了外交、工业、贸易、创新和国际组织在美中竞争中的主导地位。
兰德公司特别关注中国的经济实力及其施加外交影响以加强其地位的意愿。

2019年多宾斯等人报告认为:争夺世界领导地位的将是地缘经济,而不是地缘政治。2020年的一项研究同样指出,中国愿意利用经济工具在安全和地缘政治领域进行竞争。
兰德公司还专注于一带一路倡议(BRI),这是一项旨在整合亚欧经济的大规模贸易和基础设施建设努力。

2020年的一项研究进一步注意到中国经济前景对与美国竞争的重要性,并概述了美中关系未来可能的不同轨迹:“平行伙伴”(两者平行发展);一个“相互冲突的竞争对手”(以冲突为特征);一个“不同的方向”(中国被国内问题分散注意力)。
关于技术,兰德公司的研究强调了先进技术开发和制造中领导力的重要性。技术领先不仅能使经济快速增长,还能让一个国家的军队在战场上获得优势。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检查特定的技术部门,以调查中国追求技术优势对美国工业构成了多大的威胁。

瓦尔兹曼等研究了美中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状况,认为中国已经在大数据集领域相对于美国的优势,但美国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方面保持了适度的领先地位,因为它在先进的半导体领域拥有巨大的优势。2020年德里克·格罗斯曼的研究呼应了大数据分析的结论,指出北京有一整套应用该技术的政府战略。
【趋势3】综合国力上:美国仍占上风,中国差距不断缩小

兰德公司的研究通常认为美国在外交、经济、技术和军事上保持相当大的优势。然而,研究中的一个共识是,中国正在不断缩小与美国综合国力的差距。2018年《中国与国际秩序研究》指出,中国寻求更新而不是推翻现有的美国主导的秩序;但报告还指出,中国的长期目标仍不明朗。
其中,兰德公司的研究已经认识到美国在其全球联盟和伙伴关系中的持久优势。如美国如何加强与亚洲国家的防务合作,美国的盟友和伙伴如何合作,与中国在亚太地区进行竞争。

与此同时,研究也注意到了中国在经济和外交影响力方面的地区优势。2020年一项研究得出结论,亚洲国家认为中国比美国有更大的经济影响力。

中国还缩小了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机构等多边组织中的影响力差距。

兰德研究人员还注意到中国的经济治国之道带来了战略优势。在2013年的一项关于关键材料竞争的研究指出,中国已成为11种“对美国制造业至关重要”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控制性生产商。

【趋势4】美国在亚洲安全地位的日渐侵蚀

兰德研究开始关注美国在亚太地区安全地位的降低。2015年报告称,中国军事现代化的某些方面,以任何合理的历史标准来看,都来得非常快。

兰德公司的其他研究指出了中国反介入能力带来的挑战。2017年研究概述了几个涉及中国和美国的主要冲突场景,以检验反介入/区域拒止(A2/AD)能力对美国的兵力投射构成威胁的假设。

军力差距的缩小发生在美国资源紧张的时候。2020年的研究称,美国及其盟友在阻止和击败可能威胁国家利益的侵略的能力方面存在“重大差距”。

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调查了全球威胁与美国军事资源之间的不匹配,以应对这些威胁。称美国“需要在一系列广泛的项目和倡议中进行大量的持续投资”,以充分解决“面临的不同挑战”。

【趋势5】美中重大战争的不确定性增大,但风险仍然很低

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注意到,尽管总体战争风险仍然较低,但中美之间日益加剧的竞争加剧了热点地区的紧张局势。为了更好地管理风险,研究人员开发了衡量综合国力的方法。

雅各布2020年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包含国家军事、经济、技术、政治和人口实力的指标。使用这一指标,发现中美之间的综合国力差距正在缩小。提供了几个场景,涉及到未来几年可能会提高或降低风险的趋势,这取决于权力平衡的变化。

希斯2020年的研究提出了制定更严格设计的中美冲突场景的方法。该研究强调了一些因素,如力量平衡的迅速变化、一连串的军事化危机、军备竞赛行为以及对严重威胁的看法的出现,这些因素可能预示着冲突风险的增加。

随着紧张局势加剧,危机对抗中误判风险增加。为了更好地评估误判和误解的风险,兰德研究人员调查了灾难性军事决策的历史先例。

Gompert的一项研究揭示了过去战略失误的一个共同主题:个人和机构倾向于依赖现实的简化表示或“认知模型”。
【趋势6】管理联盟和伙伴关系成为关键治国之道

中美竞争的性质表明,潜在的军事热点将集中在美国在亚洲的盟友问题上。兰德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消除中国军事力量对美国盟友和伙伴构成的威胁,并提高他们的战备状态。其中包括:分析了台湾岛屿防御的各个方面,并权衡了该岛提高防空能力的途径。此外还探索中国对日本和其他伙伴国家构成的一些挑战。

【趋势7】非战争手段的斗争日益加强

鉴于中美间常规战争的风险和成本,两国都在采取战争以外的措施来保证各自的利益。兰德公司也相应开展如“混合战争”和灰色地带战术等研究。

2016年一项研究指出,中国可能会继续依赖灰色地带战术,作为以最大限度降低军事风险的方式实现其目标的首选手段。2019年一项研究警告称,这种灰色战术将成为未来的“最大危险”。

2020年,兰德发布了一系列关于2030年战争未来的报告。考察了经济、地缘政治、军事和其他可能影响国际和平与战争前景的趋势,强调了未来冲突的四个原型:反恐、灰色地带冲突、不对称战斗和高端战斗。

为了帮助美国决策者管理这些风险,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开始提出美国应对中国灰色地带行动的方法。

2019年莫里斯的报告概述了可能应对方案。
二、中美战略竞争的6个关键主题

争夺地区领导权

争夺全球影响力

中国军事现代化

加强美国安全地位的需要

信息、网络空间与太空竞争

竞争中合作的重要性

【主题1】争夺地区领导权

2020年的一项研究比较了美国和中国在印度-太平洋地区的影响。得出结论,东南亚国家将经济发展置于安全考虑之上,并认为中国的经济影响比其军事力量更具威胁性。此外,与中国相比,印太地区国家与美国有更多的共同利益,但不愿意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

2018年一项关于中国与BRI国家关系的研究列出了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关键”伙伴国家,研究认为中国有五个重要的合作伙伴——俄罗斯、巴基斯坦、伊朗、南非和委内瑞拉,该研究还指出中国在东南亚有多个关键合作伙伴。

【主题2】争夺全球影响力

兰德公司研究普遍认为,美中之间的竞争远远超出了亚太地区。就地缘政治而言,在全球外交伙伴的竞争中,对全球规范和价值观的思想和影响力的竞争日益激烈。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已经调查了在亚洲以外的地区如以色列、非洲大陆地区争夺影响力的情况。

2019年关于中国与以色列关系的研究指出,在外交、贸易、投资、建设、教育伙伴关系和科学合作方面的合作正在扩大。该研究建议美国与以色列密切合作,以“消除冲突,形成并推进双方一致同意的与中国相关的议程。”

2014年的一项研究指出中国在非洲大陆的参与“并没有从根本上破坏美国在非洲大陆的经济和政治目标。研究还预计,美国和中国在非洲稳定方面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但在人权规范方面的分歧最大。

【主题3】中国军事现代化

近年来,兰德围绕中国军事现代化研究了解放军的“体系对抗”理论、核威慑政策等其他关键作战概念。并提出核力量的现代化,军备控制以及核、空间和网络领域的威胁管理问题可能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此外还研究了中国战略支援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外行动、中国人民解放军潜在的突发事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的发展,支出这些改进都增强了中国作为军事竞争对手的实力。

此外,还分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无人系统的发展,评估了中国无人驾驶航空、水面和水下运载工具的研究和发展。指出对于无人平台来说,情报、监视和侦察仍然是“中国工业的主要焦点”。此外,中国还在寻求“出口无人驾驶系统,以此作为改善其在全球武器市场地位的方式”。

当然,兰德公司也分析了中国军队的长期不足之处。2015年的一项研究指出:与军方愿望不相容的组织特征、国防工业中的质量控制问题以及培训和作战支持功能的不足等问题。此外,中国在亚洲以外部署军事力量的能力也继续面临制约。

【主题4】巩固美国军事地位的需要

中国的军事现代化表明,需要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方法来加强美国在亚洲的安全地位。2017年研究得出结论,美国陆军将需要远程火炮系统和反舰能力,以应对大多数可能涉及中国的冲突场景;2019年一项研究确定,陆基A2/AD系统将把威慑负担转移到盟友和伙伴的肩上,可以针对中国产生有效的威慑;鉴于解放军不断增长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库存,2016年关于美国对《中程核力量条约》的承诺的研究认为,美国应该审查在美国军队结构中增加传统陆基战区弹道导弹的好处和风险。

【主题5】日益激烈的信息、网络空间与太空竞争

兰德公司的研究人员探索了美中在网络空间竞争如何加剧。2019年的一项研究结论,中国可能会增加使用网络空间手段,主要因为成本相对较低且效果好。同时,网络战的风险刺激了对谈判网络空间规范和协议的可能性的研究。

中美在太空竞争也可能加剧。2017年报告指出,中国已经通过建立战略支援部队提高了其军事太空行动的能力。为此,兰德团队研究了美国如何提高军事太空行动的能力。2020年研究分析了美国空间部队如何管理作战任务和支持任务;还在2020年提出空间倡议,以支持空间研究及其相关活动。

【主题6】竞争中需要合作

尽管中美之间的竞争在未来几年可能会加剧,但对于世界上最强大的两个国家来说,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进行合作的强烈动机将依然存在。美中两国的竞争离不开经济相互依存与面对共同威胁的脆弱性,这大大提高了合作的必要性。

2018年的一项研究建议美国“利用扩大合作”来稳定国际秩序,抑制中国的崛起。

兰德研究了具体的主题,如强调流行病与健康威胁等方面合作的必要性。

强调了高超音速武器的危险,以及控制武器传播的必要性,这些武器能够在最低预警的情况下进行远距离打击。

研究建议美国和中国合作建立一个多边出口管制制度,参与方包括其他有能力生产核武器的国家。

三、建议与结论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兰德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涵盖了技术竞争、外交、威慑等诸多问题,具体包括:

在技术竞争中,美国应该跟踪各领域和部门的发展,并为检验中国的创新体系制定一份计划书。

在印太地区竞争中,美国的政策应该倾向重要的伙伴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和越南,使其有助于美国建设伙伴能力的目标。

在人工智能的竞争中,美国应该通过开发和维护一个前瞻性的人工智能路线图来管理期望,突出国防部人 工智能在短期(一到两年)、中期(三到五年)和长期(六到十年)的现实目标。

在核威慑问题上,美国和中国应该加深在战略问题上的对话,以更好地理解克制在哪些方面可能产生最大的积极影响。

结论:进一步研究的领域

为了应对中美两国异常复杂的战略竞争关系,兰德认为应在以下六个方面进行进一步研究,以支撑并充实对华战略与政策。

1、改善跨领域、级别、联盟和合作伙伴关系的协调的方法

兰德公司强调竞争的多领域和多层次性质。中美不仅在经济、安全、技术和政治领域展开竞争,且在全球层面同时展开。寻找改善美国各领域、区域和全球层面以及联盟伙伴关系之间协调的方法,仍是美国决策者的关键挑战。

2、竞争的最佳方式

尽管美国在竞争有占有优势,如:国内经济的实力、全球联盟和伙伴关系网络、成熟的创新能力以及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但美国的联盟和伙伴关系已经变得松散;国际秩序更加支离破碎;缓慢增长的经济限制了国防支出。随着中国的快速增长,美国在国力方面的相对优势都在减弱。未来的研究可以探索美国在竞争中的最佳定位。最近的研究强调了:平衡安全与经济的关系;调和自由民主价值观的挑战;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以及对技术转让和间谍活动等应对。

3、战争以外的措施

兰德公司的研究强调了准军事、代理和非军事资产在美中竞争中日益增长的重要性。强调低于战争门槛的对抗中部署各种军事和非军事力量,无论是被称为“除战争之外的措施”、“灰色地带战术”还是“混合战争”。这些方法有助于保护美国的利益,减弱来自中国的威胁,并在更大的影响力和领导力竞争中逐步获得优势。然而,此类部队的事件升级风险仍知之甚少,应研究如何使用除战争之外的措施来保护美国利益。

4、技术竞争的管理

先进的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经济收益,还可以极大地改变战争的方式,赋予掌握技术的一方显著的优势,对军事现代化产生重大影响。技术进步也将影响社会与政府的互动方式,以及操纵数字媒体带来的风险。美国与中国分别主导的技术生态系统之间的数字鸿沟也可能深刻影响全球经济。科学领域的成功竞争对国内政策具有重要影响,例如激励全球人才到美国学习和工作的政策。对美国政府来说,如何有效管理竞争的技术将是决定中美竞争结果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

5、竞争中的合作机制

兰德研究指出,美中的竞争与合作是并存的。尤其是两国都面临着流行病、全球恐怖组织、大规模移民和气候变化等共同的国际挑战。然而,竞争冲动会破坏在共同问题上的合作,正如新冠疫情那样。因此应研究有助于在维持竞争的同时建立合作的机制。

6、地缘政治机遇

兰德研究强调了亚太地区国家在中美竞争中的重要性。由于地缘政治争斗,不仅增加了中美关系误判的风险,还增加了与中美合作国家的危机风险。由此正在重塑多边机构,导致组织内部的政治化和两极分化。因此在未来几年,研究中美竞争如何重塑国际政治并创造新的机会,将成为美国决策者的重要话题。

FacebookTwitterWhatsAppTelegramEmail



老胡滥交朋友,大家都很担心
原创 邱开冒 一丘万壑 昨天


老胡虽然也是个六十岁的人了,但还像个嘴上没把门的半大小子,时常昏话连篇,让大家为他的碎嘴子操碎了心。因为老胡代表了中国话语界的最低水平,根据“木桶理论”,水容量取决于木桶最短的那块板,补上老胡的豁唇是为了提高整体的话语水平。所以,大家对老胡像对失足妇女一样有帮扶热情。

以前传说他交了两个本单位部下做女朋友,并且还有了交情的结晶,大家虽然起哄嘲笑他言行不一,但觉着比起他大半生撒谎吹牛祸害社会,这算是对社会伤害最小的事了,对老胡来说,可能算干得为数不多的人事之一。



图片

图片

但老胡又出幺蛾子了,这两天交上了个“男朋友”塔利班——看看塔利班对女性的政策和态度,妥妥的暴男。就像个无知少年似的到处炫:我男朋友是黑社会的,连美国都不放在眼里,却愿意跟我交朋友,看出来咱外交稳重的魅力了吧?

塔利班是个什么东西,网友已经做了大量介绍,这里就不多说了。反正正经人是不会以跟塔利班交朋友为自豪的,老胡却像个站街女似的,迫不及待地炫耀:那个纹胸戴粗链子的凶家伙,是我男朋友哦!保护费打八折优惠。堂堂大国的脸都被老胡的豁唇丢尽了。

塔利班发言人的原话是这么说的:“我们将不允许任何人或任何力量从阿富汗的土地攻击美国、其盟国或任何其他国家,包括中国。”

老胡瞎激动了,塔利班只是说客气话,给世界做做姿态装装逼,表明他们是和平的业余爱好者,不从阿富汗土地上攻击任何国家,当然中国也包括在“任何国家”之内喽。这也值得老胡夸咱外交的稳重和厉害?其他任何不“稳重”的国家也被承诺不被攻击呀,有什么可自豪的?

图片

图片


如果老胡仅仅是轻佻浅薄,并不值得嘲笑和批评,他就这个耍剑人,大家都习惯他的六卖神贱了。但老胡跑错了方位,会误导抛盘人的出手角度。美军从阿富汗撤军,在毗邻中国的方位留下了战略真空,中国如何对待塔利班,如何对待阿富汗政府,这是考验中国战略眼光的关键时刻。老胡自己菊痒痒了,高调滥交男朋友,黏黏糊糊地腻歪人,会影响中国的战略格局的。绝不能以一己之偏好,影响了国家利益呀。

过去都喊着美军打伊拉克是为了石油,美军费心巴力地打下伊拉克后,石油开采项目大都被中国人承包了,基建工程也让中国包工队大赚了一笔。这说明,跟在美军后边发洋财是现实可行的路径。阿富汗与中国接壤,也是丝绸之路西进的通道,美军撤出后,阿富汗的稳定对中国至关重要,这时应该填补该地区战略空白,支持阿富汗合法政府对抗塔利班,还是跟恐怖组织塔利班勾肩搭背?这不仅是个国际道义上的大是大非问题,更是跟国家利益攸关的大战略问题。

图片

现在,土耳其军队已接管美军留下的军事设施,支持阿富汗政府抵御塔利班的攻击。印度派兵二十万进驻阿富汗对抗塔利班,伊朗派兵加强伊阿边境防御,提防塔利班。塔利班想咸鱼翻身推翻阿富汗政府,比登天还难。作为阿富汗最大邻居的豁嘴子,却要兴高采烈地跟塔利班交朋友?老胡叼错盘了吧!

老胡就算假装不知道“东突分子”跟塔利班的关系,也应该知道“东突”跟土耳其的关系吧?土耳其以抵御塔利班名义驻军阿富汗,毗邻■新▲疆■,国产战略家们该虎躯一震了吧?这事得让张局座来分析比较靠谱,虽然阿富汗不产海带。

印度去年跟中国在西藏边境地区有不大不小的冲突,这次在阿富汗派兵二十万去对付老胡的男朋友塔利班,印军直接与■新▲疆■近距离凝视了,从西南到西北,印度的咖喱香味在空中飘。老胡叼错了盘,交错了男朋友,置国家于战略被动而不顾?如果国家战略被老胡的滥情滥交所误导,其罪恶罄南山之竹爆其菊也难书呀!

本来,联手反对恐怖主义是中美的共识,在美军撤离后,中国旗帜鲜明地支持阿富汗政府,反对塔利班恐怖分子,并想办法派兵帮助阿富汗当局,保护中国的投资和设施,维护■新▲疆■周边稳定,夯实“一路”基础,是一项很好的战略选择。这样的战略布局,比在南边泚水枪更符合国家利益。但老胡却要跟塔利班耍朋友。

“老莱子彩衣娱亲”是二十四孝里最滑稽的节目,“老胡滥情耍朋友娱主”却可能是个悲剧,会把自己耍成奸臣,说不定能排上“二十四奸”。

坊间有民谣:不怕女人嫁错郎,不怕男人选错行,就怕老胡叼错盘。

2021.7.13



回复 444楼26311 的帖子
老胡滥交朋友咱不担心,真正的问题是老胡背后的人滥交朋友,祸国灾民



连代办都撤走了,美国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原创 成都朱达志 闻道不分朝夕 昨天
图片

7月13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公众号发布了一条真正的大消息(尽管很多人没意识到它的重要性),题为“前任临时代办傅德恩的驻华回忆与临别寄语”。

这个标题中最关键的要素,显然是“前任”二字,它意味着傅德恩先生已经不是美国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办了,而且有可能已经离华回美。而此前大家并没有从任何渠道获悉傅德恩离职的消息。

点开该消息正文一看,果不其然——视频下面文字部分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句话原文是这样的:

美国驻华大使馆前临时代办傅德恩日前结束任期,回国前录制了这段特别的视频。

在前任大使布兰斯塔德离任后,傅德恩临时代办自2020年10月5日至2021年7月11日带领美国驻华使团。

图片

先小结一下:1,傅德恩已经不是驻华使馆的临时代办了;2,傅德恩已经回美国了;3,最重要的是没有人接替傅德恩的临时代办职务。

这些,究竟意味着什么?

简而言之,我认为,此举明显表明,美国佬现在连维持中美之间实际上的代办级外交关系的兴趣都没有了。他们究竟想干什么呢?难道是断交?我不知道。

或许有人会说,美国召回“前临时代办”傅德恩,说不得会派一位新大使过来,结束一年多来驻华大使缺位的不正常情况——或者至少会派一位新任临时代办过来吧。

我觉得此说纯属一厢情愿,既不合逻辑也不合常理。假如美帝要派新任大使或新任代办过来,抑或在使馆内部的现任参赞、秘书中提拔新任代办,那也不至于要急急忙忙地让傅德恩离职并立马回国吧,完全可以在宣布傅离职的同时宣布新任大使或代办是谁,并且让他们交接一下吧。

但实际情况是,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换言之,美国佬可能真的连临时代办都不打算派了,让驻北京的大使馆彻底地名不副实,连个代办处都不如。

而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图片

在回答这些问题前,我们先来简单回顾一下这两年中美邦交实际上降级的“第一季剧情”。

2020年9月15日,时任美国驻华大使特里·布兰斯塔德宣布即将于是年10月初离职回国。我当时意识到问题很严重,写了一个帖子,题为“变相召回大使,美帝是在为外交关系降级打伏笔?”

我在该文中写道,这个消息来得很突然,其中有三个特点尤其值得注意:

1,美国驻华大使离职的决定,事先并没有通知中方。

9月14日凌晨,蓬佩奥发推“感谢特里·布兰斯塔德大使在就任美国驻华大使三年多时间里为美国民众服务”,暗示布兰斯塔德大使即将提前卸任驻华大使之职。

人类公敌·三姓家奴·肥猪蓬的推文甫一发出,美国媒体就迅速予以报道。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回答相关提问时却表示,中方并未接到相关通知。几小时后,该消息通过布兰斯塔德本人发布离任声明的形式获得证实。

这说明,美方并没有将这一涉及中美邦交重大事项的决定,事先知会中方。不用说这相当不正常。

2,布兰斯塔德离职,并非出自其个人原因。

蓬佩奥14日凌晨的推文其实一共三条,除上述第一条外,其第二推内容是:

“特朗普总统之所以选择布兰斯塔德大使,是因为他数十年与中国打交道的经验让他成为代表美国政府并在这一重要关系中捍卫美国利益和理想的最佳人选。”

这个推2称布兰斯塔德是担任驻华大使的最佳人选,无疑是在暗示,未来一段特定时间段内,美国不可能另外委派其他大使来华了。

3,布兰斯塔德卸任驻华大使职务,事关美方的重大战略意图。

肥猪蓬的第三推内容为:“这将对美国未来几十年在亚太地区的外交政策产生持久、积极的影响。”

这个推3所言太直白了,所以我当时就判断,布兰斯塔德卸任驻华大使职务,实际上是美国在变相召回大使。

图片

此后至今所发生的一切,都证明了我近一年前的判断是很靠谱的。当时我分析道:

召回大使对中美关系而言,意味着美国在实施单方面改变中美邦交现状,将目前的大使级外交关系,降为公使级甚至代办级外交关系。

说到这儿,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国际上通行的外交关系等级,也叫外交代表等级,通常分为大使级、公使级和代办级。

大使即特命全权大使,是一国的最高外交代表,原为欧洲君主国国君派往另一君主国的全权代表,后来成为所有国家首脑之间互派的最高外交代表。

公使即特命全权公使,等级低于大使,原为君主国国君派驻共和国的全权代表,后演变为大(强)国向小(弱)国派出的外交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根据所有国家一律平等的原则,各国开始向所有邦交国派遣大使。

代办即临时代办,系大使或公使不在任所时临时负责外交事务的外交代表。但是这个“临时”,有时候会被人为地拉得很长。


我当时判断的“很长”,今天也已获得证实:从2020年10月到2021年7月,美国不但没有委派新任驻华大使,反倒把个守摊子的临时代办也召回去了!

一个国家派驻另一个国家的外交代表的等级,实际上表明的是该两个国家之间的外交关系等级。

英国政府早在1950年1月就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直到1954年6月17日,中英双方才达成互派代办的协议,所以当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并没有在伦敦和北京互设大使馆,只有代办处;而这个代办级外交关系一直延续到1972年3月13日才结束,是日两国签订联合公报,将外交关系升格为大使级。

至于原为大使级外交关系的国家,因种种原因出现关系紧张,其中一国或两国同时以召回大使的方式降低邦交等级,则可以说司空见惯。历史上美苏、美俄就曾多次以这种方式降低外交关系级别,连格鲁吉亚也曾召回过驻俄罗斯的大使。

就我所知,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自1979年正式恢复邦交以外,还没发生过召回大使、留一个公使或临时代办敷衍关系的情况,更不要说召回代办。

图片

其实,召回大使本就意味着单方面将外交关系降级了;现在又召回临时代办,真不知道美国政府和国会在中美关系如今这样的现状之上,究竟还想达到什么效果。

对中方来说,更严峻的问题或许还在于:美台关系会不会因为美国的这又一波骚操作所带来的一系列变化而此消彼长,即美方用一步步且实质性降低美中关系等级的方式,来达到美台关系实质上的提升。

美国派驻中国台湾的代表机构叫“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其现任主任的职级为公使衔参赞。也就是说,当下的美台关系,实质上是公使级外交关系。

而徒有其名的美国驻华大使馆,现在莫说公使,连临时代办都没了……

中美关系下一步究竟何去何从,我只能鹦鹉学舌般地说一句“拭目以待”。哦,还必须加一句:奉劝美帝,别一而再、再而三、三而竭地,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回复 446楼26311 的帖子
再来一次“别了,司XXX”,天朝又赢了



回复 447楼嗲虫妈 的帖子
据称,新的临时代办已到。再次证明米帝亡我之心不死



@早报网
[消息:美副卿访华计划因会面人物谈不拢而暂停】消息人士透露,在中国拒绝让谢尔曼与中国副外长乐玉成会面后,美国方面暂停了谢尔曼前往天津的计划。不过,中国也提出由分管美大和拉美地区的另一名副外长谢锋与谢尔曼会面。 ​​​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 ... 92%A9%E2%80%9D.html

美中异曲同工都在玩“脱钩”
2021-07-13 11:35
来源:
法广
作者: 肖曼

谁会想到:美中两大经济体和不同政治体制的国家,在打打杀杀两三年后,双方却在“脱钩”一事上找到了“共同语言”。

彭博社7月12日报导,首次以美国财长的身份访问欧盟的耶伦(Janet Yellen),为了推动美国与欧盟之间的关系修复,敦促欧盟成员国协助美国,一起对抗中国和俄罗斯。她表示:美国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将在某些领域与中国脱钩,她还担心美中两国可能还会在技术方面完全切断联系。耶伦财长说:“我们正在研究目前拥有的全部工具,以回击和纠正中国损害我们国家安全和更广泛的经济利益。”

众所周知,美国总统特朗普从2018年起对中国开打贸易战,推动美国去年通过立法,要求在美国挂牌的中国企业必须让美国监管机关审查会计审计纪录,否则可能将在2023年底前被迫下市。

现任美国总统拜登至今大致维持前任政府对北京的施压措施,进入6月他也签署行政命令,禁止美国居民和实体投资那些被认定与解放军有关係的59家中国企业。包括中国移动等数家中国电信企业已在美国交易所下市。据美国国会授权成立的“美中经济暨安全检讨委员会“(US-China Economic and Security Review Commission)统计,截至今年5月5日,共有248家中企在美国股票交易所上市,合计市值达到2兆1000亿美元。

美方的脱钩,也迫使中国去年宣布在科技和半导体等重要产业推动自给自足的计划。中国网信办10日进一步公告“网络安全审查办法”修订草案,规定掌握超过100万用户个资的企业如果想赴海外上市,须申请网路安全审查。这几乎影响到所有有意在海外IPO的中企。有分析师认为,北京的动机一方面是为保护资讯,另一方面也为了降低中国企业对全球最大资本市场美国的筹资依赖。

在北京监管机构加强收紧“赴海外上市公司”的监管后,最新传出TikTok的母公司字节跳动(ByteDance Ltd.)无限期搁置了今年在海外上市的打算,因为政府官员告诉该公司应该先集中精力解决“数据安全风险”。

华尔街日报援引一名熟悉此计划的消息指出,这家社交媒体公司早先计划在美国或香港进行全部或部分业务的首次公开募股(IPO),该公司在去年12月的一轮融资中,其最新估值为1,800亿美元。但这些上市计划都在公司创始人张一鸣与中国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网信办)官员进行会面后生变,字节跳动于今年3月底决定搁置IPO,并认为“这将是更明智的做法”,因为他们被要求先解决数据安全风险问题,再决定海外IPO事宜。

报导称,监管机构从未直接要求字节跳动推迟IPO,但该机构说,他们对该公司在中国应用程序的数据安全合规性表示担忧。据悉,字节跳动推迟上市的原因还包括当时没有首席财务官。字节跳动拒绝对此置评。该公司曾在4月发声明说,它不符合上市的条件,当时无此类计划。

字节跳动谨慎的做法被认为与网络叫车平台“滴滴出行”(Didi Global Inc.)形成鲜明对比。据报导,中国网络空间和证券监管机构曾在三个月前建议滴滴出行不要在美国上市,但该公司还是推进了上市计划,对此,中国在滴滴上市不到两天就宣布对其实施网络安全审查,并加码下架App、停止新用户注册等行动。

知情人士表示,过去中国企业在海外上市一般不需要网信办的许可,直到去年底,美中关系急转直下、两国紧张局势加深,北京当局逐渐开始要求科技公司将赴海外上市的计划或情况告知网信办,并得到非正式的批准。据中国提出的新的法律,几乎所有在中国境外进行IPO的公司都要接受网络安全审查。

日经亚洲(Nikkei Asia)认为:北京高层警告对个资安全和企业海外上市将採更严格监管,加上中国经济成长放缓及政府加强管理,已使得在美国股票市场挂牌的中国企业风险大增,因此引发投资人抛售潮,同时也影响到其他中企在美国上市计画。据追踪98家在美国挂牌中企股票的那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Nasdaq Golden Dragon China Index),这类中企股价目前和美股大盘差距达到至少是2016年9月以来最高,比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任内美中贸易战最激烈时的低价程度更惨烈。那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从本月2日至今大跌了10.5% ,

中央社评论说:3年来两位美国总统接连努力打压中国企业到全球最大资本市场美国筹资,如今却从中国之一意想不到的来源获得了助力。



https://amp.rfi.fr/cn/%E4%B8%AD% ... ter_impression=true


/ 中国
中国购买荷兰EUV芯片光刻机遭美国拦阻
发表时间: 18/07/2021 - 01:43

《纽约时报》近日引述美国专家指出,中国无法取得荷兰半导体设备公司阿斯麦(ASML)最复杂的机器芯片生产工具光刻机。
《纽约时报》近日引述美国专家指出,中国无法取得荷兰半导体设备公司阿斯麦(ASML)最复杂的机器芯片生产工具光刻机。 © 网络照片
作者:
旧金山特约记者 王山
5 分钟
北京政府要求荷兰政府允许阿斯麦公司(ASML)把一款生产尖端微处理器芯片所需的关键设备,卖给中国公司,但遭到美国政府的拦阻而无法如愿。

广告

这款180吨重、售价1.5亿美元的设备是阿斯麦的独家产品,称为“极紫外光(EUV)微影系统”,是制造最先进微处理器必需。英特尔、三星电子、台积电等公司都使用EUV设备,生产用于智能手机、5G无线设备、人工智能电脑系统的尖端芯片。



《华尔街日报》报导说,中国希望国内芯片厂能购得EUV设备,让华为和其他本土科技公司摆脱对外国供应商的依赖。但阿斯麦一台都没卖给中企,因为荷兰在美国施压下,拒发外销中国的出口许可证。



美国官员透露,拜登政府延续特朗普政府的做法,也基于国家安全的理由要求荷兰政府限制对中企销售。美国早从特朗普时代就开始施压荷兰,前国安顾问库伯曼(Charles Kupperman)曾于2019年邀请荷兰外交人员到白宫,并告诉他们“是盟友就不会把这类设备卖给中国”,他也说,阿斯麦的机器若少了美国的零件,就无法运作,而白宫有权限制这些零件出口到荷兰。



美国游说行动已导致中国与荷兰双边关系紧张。去年中国驻荷兰大使就扬言,若不准阿斯麦把尖端设备卖给中国,将有损两国贸易关系。



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的一位高级副总裁称,阿斯麦光刻机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机器。《纽约时报》早前引述美国专家指出,中国无法取得阿斯麦的EUV光刻机,要创建自给自足的芯片产业有如天方夜谭。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