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美脱钩

关于中美脱钩终于看到一篇明白人说的明白话了!
极致求真的 梁克刚 4天前

https://mp.weixin.qq.com/s/GEnwu_ryZkZT2m_IV7QpZA


原创: 极致求真的

来源:长江创创社区(ID:CKGSB_Chuang)

文章已获授权





10月2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长江商学院兼职教授魏加宁教授在长江创创社群大课中分享了精华课程——《中国经济走势与政策取向》。课程内容兼顾深度与广度,兼顾理论与实践,引发了学员们的大量思考,我们节选了其中关于中美博弈的一些内容,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


讲师介绍:魏加宁教授,现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员和国务院参事室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员,同时还兼任着西南财经大学博导,长江商学院兼职教授等多项职务,长期从事宏观经济领域的研究,近年来还承担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基础课题《国际经济金融治理研究》。下面就请魏老师介绍一下他们的研究成果,以及他对中美贸易战的一些看法。





1


有关中美贸易战

的几个误区




误区一:“中美关系回不去了?”



对于这个观点,我们需要反思两点。



第一,中美关系是如何走到今天这一步的?首先需要反思我们自己出了哪些问题。因为我们决定不了美国应该怎么做,但是却能够改进自己的不足。



第二,中美关系究竟是回不去了,还是不想回去?这完全是两回事。如果你根本就不想回去,那就怎么做也回不去了,就像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一样。



误区二:“脱钩无所谓,中国有巨大的市场”



需要不等于需求,有效需求是指“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最近一个时期,一些官媒的论点都是:“脱钩无所谓”,“我们有14亿人的巨大市场,我们怕谁?”。但这种观点实际上犯了一个常识性错误。经济学讲的不是你想要什么,需要什么,而是指“有效需求”,也就是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如果中美真的脱钩了,出口下来了,生产下来了,收入下来了,老百姓都没钱了,那么“巨大的市场”从何而来?



误区三:“特朗普是个商人,是现实主义者,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我们说,特朗普是商人,是现实主义者,并不是说就可以小看他。正因为他是商人,说明我们过去用来对付那些政治家出身的美国总统的办法不灵了。说他是现实主义者,就是说他已经转移阵地了,把以往的意识形态之上变成了国家利益之上,所谓“美国第一”、“美国优先”,就是要把美国的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于是提出的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办?



这些年伴随着中国的崛起,美国竞争力的下降,美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了挑战,原来的“平衡状态”被打破了。那么,按照现实主义的逻辑,特朗普的做法就一定是来挖我们的墙角,强化它的阵营,以便重新达成新的“平衡”,实际上就是继续维持美国的霸权地位。所以特朗普首先就去拉北朝鲜,其次是拉台湾,最近又是香港。面对这种变化,如果我们不及时调整战略,继续坚持意识形态至上,那么这些阵地就都会丢掉。



误区四:“特朗普是最难对付的美国总统”



其实,特朗普虽然是过去40年最难对付的美国总统,但很可能是今后40年最容易对付的美国总统。因为现在在美国,在对华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两党共识、政企共识和官民共识。尽管特朗普刚上来时,并没有想跟中国打贸易战,但是经过一番火力侦察后发现,只有在对中国经贸关系上,能够有所作为,能够得到美国国内各界的广泛支持。



当然,这其中也有我们应对不当的原因。采取“硬碰硬”策略的结果,必然会刺激美国人民,而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没有民意的话,政府是什么事情也做不成的。



这是我想澄清的几个误区。








2


中美之间的三个层次博弈




中美博弈,表层是贸易之争,中层是老大之争,深层是体制之争。






表层博弈:贸易之争



中美贸易战直接影响到预期,影响到进出口贸易。日本专家曾经说过,打贸易战就是一种美国病,美国的慢性病。因为美国的竞争力在下降,但又要维持他的霸权地位,所以一定是谁露头就打谁。当年日本露头就打日本,现在日本缩下去了,中国露头了,所以就打中国。所以,在中美贸易战方面,我们一定要做好打持续战的思想准备,正确应对。其中有以下几个点值得参考:



(1)要拉美国的朋友来对付美国。



拉他的朋友毕竟还属于朋友之间的“内部矛盾”,拉他的敌人就变成“敌我矛盾”了,于是我们自己也成了他的敌人。中美之间打贸易战会严重影响到日本经济,因为我们的一部国产手机中有60%的零部件是从日本进口的。所以,如果我们拉日本、拉欧盟、拉加拿大等合作,他们也会有积极性,对美国影响也更大。



(2)要用美国的方式来对付美国。



案例一,1985年签订《广场协议》时,美国曾经向日本、西德等5个主要发达国家施压,要他们减少对美国的出口,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下调利率来扩大内需。



当美国压日本的时候,由于日本的中央银行没有独立性,所以美国一压日本政府,日本政府就压中央银行,日本中央银行不得不把利率下调到2.5%的历史最低水平,于是出现了巨大的房地产泡沫和股市泡沫。等到1990年日本中央银行因物价开始上涨而不得不提高利率时,连续5次上调利率,结果导致房地产泡沫破裂,股市泡沫破裂,形成一大堆不良资产,金融机构纷纷倒闭,90年代末爆发金融危机,日本“失去了十年、二十年”。



但当美国用同样的方法压德国的时候,德国的政府官员对美国人说,不行,我德国中央银行是独立的,货币政策是由货币政策委员会投票表决,政府官员不能干预,最重要的是:这套做法是你美国教我的!结果用一个“软钉子”把美国人给顶回去了。德国中央银行于1988年果断上调利率。结果,虽然同样是本币大幅升值,但是德国就没有出现泡沫经济。



第二个案例就是日本的农产品市场



战后日本,连国防都交给了美国,但是农产品市场却寸步不让。每一轮日美贸易谈判,美国一定卡在汽车上,而日本一定卡在农产品市场上。



日本为了保护农产品市场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神学、科学、政治学一起上,就是要保护日本的农产品市场。但是国际舆论压力太大时,他也要做做样子,于是就把各国的粮食参展商请来举办粮食博览会。但是,就在开幕式的头一天,在电视镜头下,日本卫生部门的政府官员就找到美国的2个参展商,跟他们说,你们的展品不符合我日本的卫生标准,迫使美国的2个参展商夹着展品气哼哼地走出展厅,据说回去就去找美国总统,但是,找谁也没有用,这是美国人认可的国际规则。



再有,竞争政策是一把“双刃剑”,对内可以推动改革,对外就可以用来对付美国人。你看欧洲人,从来都是用反垄断来对付美国人;日本当年在应对日美贸易战时,一边弱化产业政策,一边强化竞争政策;台湾80年代面临的情况跟我们现在一样,也是美国人要求他货币升值,减少对美出口,台湾人也是一边弱化产业政策,一边制定《公平交易法》,成立“公平交易委员会”,以此来对付美国人,并倒逼自己的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能,发展IT产业。



所以,一定要用美国人的办法来对付美国人。



(3)日本对美关系的经验教训。



战前教训:千万不要刺激美国人民



美国是一个民主国家,没有民意什么事都做不了。二战时,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日本人要偷袭珍珠港的情报就在罗斯福总统的桌上。但是为什么罗斯福总统按兵不动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当时美国国内盛行的是孤立主义情绪,美国人民既不想参加欧洲战场也不想参加亚洲战场,罗斯福总统看到了日本的威胁想对日本宣战但没有借口,于是就按兵不动,等着日本人“偷袭”珍珠港,等日本人偷袭珍珠港之后,炸死那么多美国人,把美国人民彻底激怒了,于是罗斯福总统乘机对日宣战,一个一个法案在国会上迅速获得通过。战争的最终结果是日本惨败。



战后经验:用“线”换“绳子”



70年代初,日本以牺牲整个纤维产业(“线”)为代价,换来了冲绳岛(“绳子”)的回归,所以称之为“用线换绳子”。因为当时日本的纤维产品物美价廉,出口到美国以后,美国的企业破产了,工人失业了,所以要求日本政府自主限制对美国的纤维产品出口。于是,日本放弃了整个纤维产业,不仅换来了冲绳岛的“回归”,而且还倒逼国内的产业结构升级,倒逼出电子产业、汽车产业。现在,美国最害怕的就是开放汽车市场,如果放开汽车市场,美国的汽车根本没有办法和日本的汽车业抗衡。



(4)80年代台湾的经验



20世纪80年代,台湾面临的情况和我们今天一模一样,也是美国要求台湾汇率升值,减少对美产品出口。台湾人的做法也是以退为进,顺势推进自由化、市场化、国际化、制度化,汇率自由浮动,利率自由浮动,用市场化的办法来倒逼岛内的产业结构升级,淘汰落后产业,倒逼出一个具有高度竞争力的IT产业。



所以,对美贸易战的正确对策应当是以退为进,倒逼自己产业结构升级,并把中美博弈尽可能地拖在贸易博弈的层面上。






中层博弈:老大之争



所谓“老大之争”,就是指中国的崛起是否会挑战美国的霸权地位?如果我们在贸易之争层面上应对不利,就会过早地把“老大之争”提到美国的议事日程上来。美国就会想方设法来抑制中国的发展,这对我们会非常不利。



究竟应对如何对待中美关系,我认为,无论是左派,右派,还是中间派,我们都必须理性地思考问题,在对美关系上,无非是三种境界。



(1)保守境界



所谓“保守境界”就是指,1979年1月邓小平到美国访问时,在飞机上社科副院长李慎之问邓小平:我们为什么要这么重视和美国的关系?邓小平的答复是:回顾一下二战后的历史,凡是和美国搞好关系的都富起来了。



邓小平搞定了中美关系之后,我们得到了中国国家利益的最大化。比如香港能够不费一枪一弹顺利回归,就是得益于当时的中美关系。



(2)中间境界



有人说,中国现在已经是第二大经济体了,我们要和美国平起平坐。平起平坐没有问题,问题是如何平起平坐?是对抗,还是合作?对抗的话,是打热战还是冷战?



打热战?当初美苏之间为什么要打冷战?就是因为有了核武器以后,热战打不起了。如果两个核大国之间爆发核战争,现有的核武器足以把地球毁灭几遍,谁能够承担得起这个责任?!



打冷战?如果打冷战,那么新的冷战和上次冷战最大的区别就是中苏(俄)换位了,打冷战明显不合算。



热战打不起,冷战不划算,那么就只有合作。上一届政府时期,在美国,无论是学术理论界还是政府官员,都提出“G2”的概念,也就是所谓“中美共治”。



现实主义认为世界最大的问题就是无政府状态,于是就会不断地打仗,弱肉强食。如果有两个大国愿意携手合作,共同维持世界秩序,而这两个大国的特点又是互补的,一阴一阳,一文一武。如果能实现这个构想,那恐怕将是世界的福音。可以少打多少仗?!少死多少人?!



(3)激进境界



所谓最激进的想法,无非是:美国在衰落,中国在崛起,我们要取代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问题是,迄今为止,在世界历史上,老二取代老大成为世界霸主的,成功的有几个?——只有一例,就是美国取代英国成为世界霸主。问题是美国是怎么做到的?



按照刘劲副院长的说法,早在1905年,美国的人均GDP就已经超过了英国,可是,美国人做了什么?美国人是帮着英国去打仗。等二战结束时,英国的工业一败涂地,美国的工业世界第一;英国的经济惨不忍睹,美国的经济世界第一;英国的国库都空了,黄金都跑到了美国的国库里;英国成为最大的债务国,美国成为最大的债权国。等到布雷顿森林会议上,在讨论战后国际货币体系时,最佳方案实际上是英国的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提出的,叫作“班克方案”,就是根据各国的贸易状况来决定国际货币。但是会议就是没有接受凯恩斯的最佳方案,而是接受了美国财政部的“怀特方案”,也就是以美元为霸权的不合理方案。为什么会是这样?就是因为到二战快结束时,英国已经没有话语权了。



道理很简单,如果你在企业里是二把手,想要接一把手的班,你是挑战他的胜算大呢?还是跟他搞好关系的胜算大?道理其实都是一样的。更何况,中国当前最需要的,不是什么争老大,而是如何确保国泰民安,实现民主法治。






深层博弈:体制之争



国家之间比拼的是什么?——归根到底是体制之争,是体制效率之争。体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决策机制,决策效率,看谁的决策错误少。而决策机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纠错机制,能否及时纠错;而纠错机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信息机制,看信息渠道是否通畅,决策者能否听到真话,能否把握真实情况。



现在看来,特朗普有一个扁平化、短平快的决策团队,参加决策的人有很多都是出过书的,出过书就意味着他对中美关系的某一领域做过系统性研究,所以决策效率非常高。而我们中国则是纵向决策体制,决策链条非常长,最熟悉情况的往往是下面的处长,但是决策时这些处长根本说不上话。所以,当务之急是如何尽快改革我们的体制,包括决策机制,纠错机制,信息机制,让参与决策的人,能够听到真话,掌握真实情况,否则的话,我们就没有办法做出正确的决策,也不可能做到及时纠错。








3


反思与出路




对方的失误≠自己的实力



日本当年为什么敢偷袭珍珠港?主要是因为经过了前面两次侥幸胜利的之后出现了自我膨胀:一次是甲午海战意外地打败了大清的北洋水师;第二次是意外的打败了俄罗斯的舰队。于是,在许多高层军官明明知道跟美国开战是打不赢的,但在举国狂热的氛围下,只有去偷袭珍珠港,结果导致惨败。



90年代以来,日本和美国先后都发生了金融危机,于是我们一些人开始瞧不起日本,瞧不起美国,以为自己很了不起了,认为中国不会爆发金融危机,等等。但是,对方的失误并不等于我们的实力,并不意味着中国不会发生金融危机。其实,我们的财政风险、金融风险都不小,现在消费在降级、服务在降级,经济下行的风险已经越来越明显了。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要认真吸取别人的教训,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做好。






对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的反思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许多专家分析原因时,都认为是由于中美经济之间的“镜像关系”导致了这场危机,于是就提出所谓的“脱钩论”。记得有一位外国专家就提醒过,说中美脱钩的结果,很可能将会导致战争。当时没有人能够理解。现在看来这种风险在增大。






决策者首先要防止最恶情形——中美脱钩



作为决策者,首要任务不是追求最优,然后追求次优。而是应当首先防止最恶,防止最恶事态的发生。从中国国家利益的角度来讲,当前最要防止的就是中美脱钩。中美一旦脱钩,早晚都会打起来。一旦打起来,中国的“和平红利”就会消失。



过去40年,中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不仅得益于“人口红利”,“改革红利”,更重要的是得益于“和平红利”——40年没有打仗,这是多大的“和平红利”啊!可是,如果我们把今天的和平生活当作理所当然的东西,你就很容易失去它。一旦失去了和平红利,就意味着我们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将再次被战争中断。这才是我们中国最大的国家利益所在,也是老百姓的最大利益所在。





本文原标题:魏加宁:如何应对中美博弈?对抗,还是合作? | 创创大师说

关于作者:长江创创社区(ID:CKGSB_Chuang)是长江商学院旗下的创新创业平台,通过专业、聚焦、创新的创业课程和开放跨界的社群服务为创业者升级思维认知和管理框架,链接资本、产业、跨境资源,探索未来产业与商业发展边界,共同塑造新商业价值。转载请联系(ID:CKGSB_Chuang)授权。
评论(750)



回复 285楼yingyinc 的帖子
戴笠的曾孙女??



@港股通AiH
【纽交所续将3隻中资电讯股除牌】美国纽约证交所沦为国际笑话,其周三(6日)最新表示,继续将中国电信(00728),中国移动(00941)和中国联通(00762)在美国上市的股票从主板上剔除。

该所表示,第二次改变决定是因为美国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AC)的新指引,即截至1月11日,美国民众无法与这三家公司进行某些交易。已通知发行人的其证券交易将于2021年1月11日美东时间凌晨4:00起暂停。

纽约证交所更新决定后,中国移动在美国股价在盘前交易中下跌了3.5%;中国电信下跌4%以上;中国联通下跌1%。

事实上,这已是该所第二次「转軚」。2020年12月31日,纽交所宣布对3家中国电信营运商实施除牌行动,不过本月5日其突然发声明称,不打算继续进行上述工作。有分析指,该所随意改口令中资企业对在美上市却步,认为美国资本市场并非百分百透明及自由。



@大越楚卿
今天 13:56 来自 小米Max3 大屏大电量
蓬佩奧9日宣布,取消美国对台关系中,美方所有的交流限制。蔡英文表示感谢。
台湾政客认为,此举意味着蔡英文未来有机会访美。 ​​​​



https://www.voachinese.com/a/us- ... 210109/5731349.html
蓬佩奥解除美台关系的自我限制
2021年1月10日 06:09
美国之音
资料照片: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国务院对媒体发表讲话(2020年11月10日)
资料照片: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国务院对媒体发表讲话(2020年11月10日)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宣布解除美国与台湾关系中的自我限制。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星期六(1月9日)发表声明,解除美国与台湾关系中的自我限制。

蓬佩奥在声明中说,“台湾是个充满活力的民主政体和美国可靠的伙伴,但国务院几十年来设立了复杂的内部限制来管理我们外交官、军人和其他官员与台湾对等人员的互动。美国政府单方面采取这些行动是试图安抚北京的共产主义政权。不再这样了。”

声明说,“我今天宣布取消所有这些自我限制。行政机构部门应该认为国务院之前根据国务卿授权发布的对台关系的‘接触指南’是无效和作废的。此外,授权或声称管理行政部门通过美国在台协会以外的任何实体与台湾进行接触的外交事务指南或外交事务手册的任何和所有章节也因此作废。根据《台湾关系法》的规定,行政部门的对台关系要通过非营利的美国在台协会处理。”

声明指出,“美国政府与世界各地的非官方伙伴保持交往,台湾也不例外。我们两个民主政体拥有个人自由、法治和尊重人类尊严的共同价值。今天的声明承认,美台关系不需要也不应该受到我们永久官僚体制的自我束缚。”



https://www.mingjingnews.com/art ... ;utm_medium=twitter
美台交往限制取消 拜登怎么说?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2021/01/10 14:02:00 (UTC)190

美国当选总统拜登 JIM WATSON AFP

(法广RFI 小山)对于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台美交往限制,拜登交接团队表示,拜登支持和平解决两岸议题,以符合台湾人民愿望与最大利益。他认为美国对台必须维持坚定、有原则且跨党派支持。

据中央社今天报道称,美台交往限制取消,拜登阵营回应:对台须维持跨党派支持。该报道自instagram.com/joebiden官网截图指,对于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台美交往限制,美国总统当选人拜登交接团队表示,拜登支持和平解决两岸议题,以符合台湾人民愿望与最大利益。

该报道称,美国总统当选人拜登将在20日正式宣誓就任美国总统。对于在交接前夕美国国务院宣布取消美台官方交往限制,拜登交接团队官员今天以背景说明方式回复媒体询问时表示,正如拜登在竞选时所清楚表明的,对于他在担任联邦参议员时投票通过的台湾关系法,他会落实这项承诺以及美国对一个中国政策的承诺。

据这名官员表示,拜登就任后,将继续支持和平解决两岸议题,以符合台湾人民愿望与最大利益。他一向认为,美国对台湾必须维持坚定、有原则且跨党派的支持,他也计划努力确保这一点。

中央社说,美国国务卿蓬佩奥(Mike Pompeo)透过声明宣布,对于美国国务院先前以国务卿名义发布的所有关于台湾的联系准则,现在行政机构都可视为无效。



@港闻速递
美国国务院取消美台交流限制后,助理国务卿库柏星期一与台北驻美代表萧美琴闭门会面。

另外,美国驻荷兰大使胡克斯特拉在使馆,与台湾驻荷兰代表陈欣新会面,并在社交平台发文形容创造历史,同时附上3张会面的相片。 ​​​



@大越楚卿
继英国后,加拿大也宣称要禁止进口■新▲疆■生产的货品。 ​​​



https://www.voachinese.com/a/pom ... 210114/5737762.html
美国宣布就南中国海问题对中国采取更多行动(国务卿声明全文)
2021年1月15日 04:55
美国之音
资料照片:中国船只在南中国海守护在中海油的HD-981钻井平台附近。(2014年7月15日)
资料照片:中国船只在南中国海守护在中海油的HD-981钻井平台附近。(2014年7月15日)

美国国务卿蓬佩奥1月14日发表题为《保护与维持一个自由与开放的南中国海》的声明,宣布美国就南中国海问题采取更多行动,包括对与海洋纠纷有关联的中国国企高管和中共与军方官员实施签证限制。

以下是蓬佩奥声明的全文翻译:

保护与维持一个自由与开放的南中国海

美国与所有遵守法律的国家在维持一个自由与开放的南中国海问题上有着共同的深远利益。所有国家,无论军事或经济实力大小,都应自由享有反映在1982年《海洋法公约》中的国际法所保障的权利与自由,而无须害怕胁迫。

今天,美国采取更多的行动,以捍卫这些权利与自由。依据《移民与国籍法》第212条款(a)(3)(C),国务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个人施行签证限制,包括对在南中国海进行大规模填海造地、建筑或将有争议边远岛礁军事化,或者中国人民共和国针对东南亚声索国采取胁迫行动以禁止各国获取南中国海海洋资源负有责任或参与同谋的国有企业的高管与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的官员。直系亲属也有可能受到这些签证限制。

此外,鉴于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中海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展开的对估值为2万5千亿美元的南中国海油气资源的其它声索国而展开的胁迫行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商务部已将其纳入实体清单。中国共产党把中海油和其它国企当作武器,试图执行北京非法的“九段线”。中海油2014年在帕拉塞尔群岛附近利用其庞大的HD-981勘探钻井平台试图恐吓越南。中海油当时的首席高管夸口说,该钻井平台是“流动的国土”。

北京继续派出渔船队和能源勘探船只,在军方护送下,在东南亚国家提出声索的水域运作,并骚扰声索国在这些区域的油气开发,对这些区域北京并未能够提出条理清晰并符合法律的海洋声索。

2016年7月12日,一个仲裁庭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也是缔约国的1982年《海洋法公约》做出一致裁决,驳回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南中国海海洋声索,称其没有国际法依据。去年7月,美国将我方就中华人民共和国南中国海海洋声索的立场与仲裁庭裁决的关键内容保持一致,并且再次表明我方拒绝接受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南中国海的非法海洋声索。数目前所未有的国家已在联合国对这些声索提出正式抗议,对此我们表示欢迎。

美国与寻求依照国际法而捍卫其主权与利益的东南亚声索国站在一起。我们将继续采取行动,直到北京停止其在南中国海的胁迫行为。



https://www.voachinese.com/a/DOD ... 200114/5737871.html
美国防部再指定九家公司为中共军事企业
2021年1月15日 06:44
莉雅
资料照片: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准备在香港交易所敲锣,小米公司在香港上市。(2018年7月9日)
资料照片:小米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雷军准备在香港交易所敲锣,小米公司在香港上市。(2018年7月9日)

华盛顿 —
美国国防部星期四(1月14日)又公布了一批直接或间接在美国经营的“共产主义中国军事公司”,其中包括小米、中微和高云等半导体公司以及海南航空旗下的大新华航空和中国航空集团等九家公司。这意味着,美国投资人必须在今年11月11日之前剥离这些企业的债券。

美国国防部星期四再指定九家中国公司为直接或间接在美国经营的“共产主义中国军事公司”。

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说,它是根据1999财政年度国防授权法案第1237条的法定要求而做出这一公布的。

这些公司分别是:

中微半导体设备(上海)有限公司(Advanced Micro-Fabrication Equipment Inc.)
箩筐技术公司(Luokong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小米公司(Xiaomi Corporation)
北京中关村发展投资中心(Beijing Zhongguancun Development Investment Center)
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OWIN Semiconductor Corp)
大新华航空有限公司(Grand China Air Co.,Ltd. )
中译语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Global Ton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中国航空集团有限公司 (China National Aviation Holding Co. Ltd.)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oration of China, Ltd.)

声明说,国防部“决心突显并对抗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该战略通过确保人民解放军获得由这些看起来是民用实体的中国公司、大学和研究项目获取和研发的先进技术和专业知识来支持其现代化目标”。

五角大楼在2020年6月向国会公布了最初的中共军事公司名单,包括20家中国企业。除了华为和海康威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中国铁道建筑集团、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熊猫电子集团等知名企业都榜上有名。此后,国防部不断更新这个名单。

特朗普总统去年11月发布行政命令,禁止美国人对这些被认为是由中国军方控制或拥有的公司进行投资。这个星期三,他对这个行政命令进行了修订。根据修订后的行政令,到2021年11月11日,美国投资者将被要求完全剥离由国防部指定为中国军方拥有或控制的企业的证券。11月发布的那项行政令仅限制美国投资者不得在禁令生效之后购买这些企业的证券。

特朗普政府在强化对这些被列为中共军事企业的投资限制的同时,据报道取消了把中国科技业巨头阿里巴巴、腾讯和百度列入黑名单的计划。

美国商务部也有一份经济实体黑名单和军事终端用户名单。



@但斌
转纯娱乐:“小米:为啥制裁我,因为我份额超苹果?
美国:当然不是。因为你是军方企业。一,你的董事长叫军.雷!2.解放军的两大胜利法宝之一!
小米:[发呆][晕]
美国:小米+步枪,别以为我不知道[发怒]
小米:... [裂开]” ​​​



@人民日报
【#外交部宣布制裁蓬佩奥等28人#】外交部发言人:过去几年,美国一些反华政客出于一己政治私利和对华偏见仇恨,罔顾中美两国人民的利益,策划、推动实施了一系列疯狂的行径,严重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了中国的利益、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感情,也严重破坏了中美关系。中国政府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中方决定对在涉华问题上严重侵犯中国主权、负有主要责任的28名人员实施制裁,包括特朗普政府中的蓬佩奥、纳瓦罗、奥布莱恩、史达伟、波廷杰、阿扎、克拉奇、克拉夫特以及博尔顿、班农等。这些人及其家属被禁止入境中国内地和香港、澳门,他们及其关联企业、机构也已被限制与中国打交道、做生意。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华春莹用恶毒语言反击蓬佩奥】
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上这样回击蓬佩奥在■新▲疆■问题上的指控 :蓬佩奥撒了太多谎,放了太多毒。蓬佩奥的所谓认定只是其中一个荒唐的弥天大谎。所谓认定在我们看来是废纸。这位以撒谎、欺骗而臭名昭著的美国政客正在以其末日疯狂和世纪谎言把自己变成末日小丑和世纪笑话。



https://www.voachinese.com/a/rea ... ration/5745447.html

选在美国总统就职日宣布制裁 专家:北京意在施压拜登政府
2021年1月21日 06:19
易林 方冰
拜登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 (美联社)
拜登1月20日宣誓就任美国第46任总统 (美联社)

华盛顿 —
周三(1月20日)正当美国新任总统拜登宣誓就职之时,北京发布了一则制裁特朗普政府国务卿蓬佩奥等28位前朝官员的新闻。北京为什么要选在前朝官员离任、新政府就职之时宣布这一针对个人的制裁?专家认为,中国是在向美国新政府施压,警告拜登政府不要对中国有任何“不合适”的举措。

美国东部时间星期三中午,正当许多美国人聚焦总统就职典礼和新总统拜登宣誓的时候,中国外交部发出声明,以”干涉中国内政、损害中国利益与中美关系“为由,宣布对包括蓬佩奥、博明、纳瓦罗在内的28名特朗普政府官员实施制裁。禁止他们入境中国和港澳,与其相关的企业、机构也被禁止与中国打交道。

陆伯彬:中共早就盯上蓬佩奥

波士顿学院政治学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陆伯彬(Robert Ross)说,中国政府早就盯上了蓬佩奥,“北京要对具体的个人就美中关系问责,首选当然就是国务卿蓬佩奥,他站在意识形态战的前线,他的新台湾政策对北京而言,似乎在鼓励分裂。”

陆伯彬说,特朗普总统在位4年,无论是台湾问题、贸易战、意识形态战,还是其它事情,中国政府一直采取比过去较为克制的态度,“现在他们可以做他们想做的事情了,可以针对已经离任的特朗普的顾问、他的团队,采取较少克制的做法了。”

中国外交部的声明说对28位美国前官员实施制裁,但并没有公布全部名单。

胡平:北京的制裁只是一种姿态

《北京之春》荣誉主编胡平认为,中国的制裁是一种姿态,表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美国制裁中国的官员数量很大,他也不能显得太少,后面是谁根本就不重要,他要凑那个数,如果把名字都公布了别人觉得更可笑,因为更不相干。“

不过,北京公布的名字都是特朗普政府内赫赫有名的人物,国务卿蓬佩奥、总统国家安全顾问奥布莱恩、副国安顾问博明、总统贸易顾问纳瓦罗等,似乎专挑对中共态度强硬的官员进行制裁。胡平说,这是北京在向拜登新政府施加压力,“如果你也对中国政府采取这种态度会如何如何。“

利明璋:北京意在警告拜登政府

中国问题专家,电子报《外国人看中国》(Sinocism) 的创办人利明璋 (Bill Bishop) 在其推特发文表示,北京刻意挑选拜登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刻发布制裁名单,会被看作是“故意的不尊重” (intentionally disrespectful)。“所以,没错,这应该被视为是对美国新政府的警告,北京要传达的信息是,如果你不“好好的” 应对中国,你未来的赚钱潜力就要泡汤。”

但令人不解的是,按照这个标准,应该少不了卸任总统特朗普,为什么北京制裁蓬佩奥却没有制裁他的老板特朗普?胡平说,北京还是心存顾虑的。

“我想他不会制裁川普,第一是避免川普做出对他不利的反应,川普是口无遮拦的,这样对他也不利。再说它也不想开这样一个先例,就是直接制裁对方第一号人物。“

陆伯彬:在美中关系背景下制裁个人不会有太大影响

陆伯彬教授则认为,针对个人的制裁,包括美国针对中国高级官员的制裁,在国际政策上都不会有什么意义,“你拒绝国务卿蓬佩奥访问中国的签证,拜登政府不会在意。我们针对中国对■新▲疆■政策、香港政策的责任者进行制裁,北京也不会特别在乎,因为很难想象那些官员会想要来美国。因此,在美中关系的大背景下制裁个人并不会特别有影响力。”

陆伯彬认为,拜登政府将不会对北京的这一最新制裁做出回应。“这是中国政府对过去美国政府的报复。这一篇已经翻过去了,我们准备向前进。我完全不认为这会困住拜登政府的手脚,或美国需要进行报复。”



@财新网
【TikTok、微信禁令案被暂停 拜登政府称将重新审视】  美国商务部将评估禁令的深层纪录,再审相关国家安全威胁和数据安全问题,并最终决定是否继续禁令。暂停上诉后,相关方将每隔60天提交一次状态报告 http://t.cn/A6typHOa ​​​



@香港中通社
【牛年第一張罰單開給BBC,中國發出清晰信號!】

中國不接受假新聞。

2月12日零時,中国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官網發布消息稱,經調查,BBC世界新聞台涉華報道有關內容嚴重違反《廣播電視管理條例》《境外衛星電視頻道落地管理辦法》有關規定,違反新聞應當真實、公正的要求,損害中國國家利益,破壞中國民族團結,不符合境外頻道在中國境內落地條件,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不允許BBC世界新聞台繼續在中國境內落地,對其新一年度落地申請不予受理。

相關專家在接受《環球時報》采訪時認為,此舉發出一個清晰信號:中國不接受假新聞。而BBC對華的造謠是西方一些“反華勢力”對華輿論戰、超限戰的一部分,讓BBC無法落地只是反制行動之一,但並不是唯一或最後的行動。(@环球网 )

詳情:http://t.cn/A6tyHANu

圖源:環球網微信公眾號

#不允许BBC继续在中国境内落地# #大年初一# #新年快乐#



@港闻速递
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中方#不允许BBC继续在中国境内落地# ,是压制传媒自由的广泛行动一部分。 ​​​



@港闻速递
香港电台发言人表示,根据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不允许BBC世界新闻台继续在中国境内落地,对其新一年度落地申请不予受理,香港电台今晚十一时开始 ,不再转播BBC世界新闻频道及 「BBC时事一周」。

#不允许BBC继续在中国境内落地# ​​​



@观察者网
今天 15:26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英美高官为BBC“出头”,外国网民:现在是21世纪,不是鸦片战争时期了】昏暗低沉的色调、有意选取的镜头、阴阳怪气的旁白……近年来,英国广播公司(BBC)通过剪辑嫁接、“移花接木”手法刻意歪曲事实,频繁在涉及我国■新▲疆■问题和新冠疫情的新闻报道中制造假新闻。在多次点名警告未果后,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于12日凌晨宣布,不允许BBC世界新闻台继续在中国境内落地。这意味着BBC节目在中国大陆境内将完全无法被接收到。

英国外交大臣拉布立即“跳脚”,在12日凌晨发推宣称,中国的做法是“对媒体自由的无法接受的限制”。美国务院发言人随后扬言“谴责”中国“封禁”BBC的决定。引发风波的BBC则在声明中表示“遗憾”,并继续宣称自己是“全球最受信任的新闻媒体”。

对于英美高官和BBC“死不悔改”、恶人先告状的行为,外国网民纷纷开启吐槽、反讽模式,直呼BBC是在为全世界“提供笑料”;还有人称赞中方封禁BBC的举动,让英国和BBC认清现实,“现在是21世纪,不是鸦片战争时期了”。



@中国经营报
今天 16:0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美国政府叫停对微信海外版、TikTok禁令诉讼】美国政府当地时间11日要求联邦上诉法院暂停针对微信海外版(WeChat)禁令的诉讼。1天前,美国政府叫停对TikTok禁令的诉讼。美国司法部在11日致位于旧金山的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声明中说,自美国总统拜登就职以来,美国商务部正在重新审查针对WeChat禁令等前政府采取的措施。在审查结束后,才能确定WeChat等是否威胁美国“国家安全”以决定是否对其采取禁令。(中新社)



@kevin在纽约
『BBC回应中国牛年零点罚单』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月12日零点零分消息,「经调查,BBC世界新闻台涉华报道有关内容严重违反《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境外卫星电视频道落地管理办法》有关规定,违反新闻应当真实、公正的要求,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破坏中国民族团结,不符合境外频道在中国境内落地条件,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不允许BBC世界新闻台继续在中国境内落地,对其新一年度落地申请不予受理。」

香港电台表示,从http://t.cn/A6tyu6Cp ,不再转播BBC世界新闻频道及“BBC时事一周”。

据法新社消息,当地时间11日,BBC回应称,对中方的举动表示“失望”。一名BBC女发言人说,“BBC是世界上最值得信赖的国际新闻广播机构,它公正、不偏不倚地报道世界各地的新闻。”

此前,英国封禁了中国国家媒体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

相关专家认为,国家广电总局处罚BBC发出一个清晰信号:中国不接受假新闻。而BBC对华的造谣是西方一些“反华势力”对华舆论战、超限战的一部分,让BBC无法落地只是反制行动之一,但并不是唯一或最后的行动。

(本文来自中央政法委官微)

.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 ... 85%B3%E7%B3%BB.html

程晓农:拜登上任首月的美中关系
2021-02-12 15:16
来源:
自由亚洲
作者: 程晓农

拜登上任后,中美外交的第一回合,中共未能得逞。中共曾强硬要求美国全面恢复美中冷战之前的那种双边关系,气势汹汹,咄咄逼人。但拜登行政当局并未回应,北京当局只能默认美中关系今非昔比的现实格局。

一、中共频频对美喊话

最近,关于中美关系的各种消息接连不断。拜登上任后,特朗普与中共的紧张关系会有所缓和吗?这是全球都在关注的问题,而中共更是焦虑。它急于在经济和外交上改善中美关系,为此频频对美国喊话。

早在去年12月中共就开展了一系列外交和外宣活动,它之所以如此着急,有其内政考量。由于中共多年在经济上依赖的房地产业供过于求,每况愈下,再也无法支撑其经济,因此另谋出路之需甚急。中共包装在外交辞令下的企图有三个具体目标:一是要求美国取消对华关税,让中共恢复大规模对美出口;二是美国取消金融管制,以便中企恢复在美圈钱的运作;三是美国取消技术管制和人员管控,使中共重获盗取知识产权的“自由”。

拜登进白宫之前,中共从去年12月开始就让驻美大使崔天凯安排外交方面的“第3号人物”杨洁篪赴美进行高级会谈,甚至想争取让习近平与拜登举行峰会。但美方反应冷淡,只好放弃。随即中共开始了一系列高官喊话,同时让外宣《多维新闻》刊登文章,给拜登施加压力。1月26日该网站以《习近平留给拜登的时间不多了》为题,发文催促拜登早作决定。此文表示,中共凭什么等拜登,中共没有等拜登的理由;拜登及其团队不可能不明白,中共在G2的现实之上已经巩固了对美国的相对优势。中共那种迫不及待和虎视眈眈的态度跃然而现。

1月26日,中共前副总理曾培炎借“香港中美论坛”表示,中美应开展新一轮经贸谈判,尽快取消贸易战以来的高关税。1月28日,中共副外长乐玉成公开喊话,呼吁美国调整对华战略,实现“拨乱反正”。1月29日,王岐山以视频方式对出席第12轮中美工商领袖和前高官对话的美方代表喊话,为今后的中美关系定调划道。2月2日,杨洁篪与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视频对话,他的讲话明确地展示出驾驭拜登行政当局对华政策的意图。

杨洁篪在讲话中说,“特朗普政府实行极端错误的反华政策”,美国要从4个方面作出努力:一,特朗普当局对华犯了历史性、方向性、战略性错误,必须“拨乱反正”;二,要恢复正常交往,取消那些对留学生、中共媒体、中共企业的错误政策;三,切实履行中美联合公报的承诺,严守一个中国的原则;四,开展互利合作。中共表示,这4个要求只是美国应当做到的第一步。

中共的喊话非常高调,软中带硬,实际上是想为拜登行政当局的对华政策划下红线。他讲的那4点要求中,前3点是不容商量的口气;而第4点“开展互利合作”,虽然“合作”一词反复讲了24次,却空洞无物,纯属虚设。杨洁篪在讲话中甚至教训美国,别老在中共面前提美国的国家安全这个词。与此相关的是,在中美军事对抗方面,杨洁篪一字不提,因为中共正在用不断的军事威胁来要挟拜登当局。

二、拜登的对华政策方向初定

拜登2月4日发表了对外政策讲话,他在讲话中将中共定位成“最严峻的竞争者”,这比特朗普从与中共全面对抗的角度来定位中美关系,似乎退了一步。拜登没有制定出明确具体的应对中共的策略,只是表示了一个大致的方向。

他在讲话中表示:我们将直接应对我们最严峻的竞争者中国对我们的繁荣、安全和民主价值观构成的挑战。我们将直面中国的经济恶行,反制其咄咄逼人、胁迫性的行为,顶回中国对人权、知识产权和全球治理的攻击。但是我们做好了准备,在符合美国利益时与北京共事。

他讲的中共的“经济恶行”,应该是指中共对美国的不公平贸易以及用欺诈手段从美国投资者手中圈钱;他讲的“反制其咄咄逼人、胁迫性的行为”,应该是指中共的扩军备战和对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军事威胁;他讲的“顶回中国对人权、知识产权和全球治理的攻击”,应该是指中共对香港等地的镇压、技术间谍活动和对国际法规的公然侵犯。

拜登上台后,在限制对中共军工企业投资方面暂作缓议,同时搁置了特朗普决定强制抖音出售给美国公司的决定,还撤销了特朗普关于中共的孔子学院背景关系透明化的政令,在特朗普的其他对华政策方面,依然照旧。

拜登发表上述讲话的次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2月5日与杨洁篪通了电话。美国国务院公布了一则短消息,说明布林肯在通话中介绍了美方的立场。

布林肯2月8日接受CNN采访时则明确表示,特朗普的强硬对华政策是正确的,拜登只会在做法上有所不同。在谈话中,布林肯就美中关系的基本原则谈到了两点:其一,“我们必须从实力上与中国(中共)交锋。不管是对抗性关系,竞争性关系,还是合作性关系,都是为我们共同利益而存在,我们必须用实力来应对。”其二,要“确保我们在军事上的姿态,以阻止侵略,这意味着投资于我们自己的人民,使他们能够有效地竞争”。

布林肯的这次谈话不是外交语言,因而比较具体。他强调了两国之间军事上的态势和中共的威胁,并且把维持美国的实力和保卫美国的经济挂起钩来,而且认为,中美之间会继续交锋。作为国务卿,布林肯不会谈中美之间的军事对抗,但他显然了解相关情势。

2月10日,拜登和习近平通了电话。从两国官方公布的通话内容看,除了客套话,双方基本上仍然是各说各话。

三、太平洋上不太平

拜登行政当局之所以坚持要与中共继续交锋,其关键考量之一是:太平洋上不太平。

最近,中共针对美国的军事威胁步调逐步加快。中共原来计划建造10艘航空母舰,形成大规模航母舰队,以争夺太平洋的制海权。但受限于造舰工程和舰上装备以及舰载机的技术水平,中共已经意识到,其航母舰队无法在近期内对美国形成军事压力。去年以来,中共已悄悄地改变了其海军战略,从依靠航母编队为主,变成了依靠核潜艇舰队为主;更重要的是,中共同时也悄悄地改变了核战争战略,把美苏冷战时期的被动型核反击变成了主动型核攻击。

在美苏冷战时代,核潜艇扮演的是“二次核打击”力量的角色,而中共现在对战略核潜艇舰队的高度重视和运用,超越了“二次核打击”的需要;中共海军现在所追求的是,战略核潜艇要深入中太平洋,靠近美国西海岸,对美国形成主动型抵近核攻击的威慑能力。为此,中共的战略核潜艇千方百计要突破第一岛链,这样才能进入中太平洋的深海区,既安全隐藏,又可随时对美国发起突然的核袭击。于是中美冷战的重点,从水上变成了水下。

中共核潜艇舰队的主要基地在海南岛三亚的榆林港,其核潜艇从强占的南海国际水域的所谓“深海堡垒”出发,欲进入中太平洋只有3条水下航道,而这3条水下航道就是目前美国海军重点防范的海域。其中,从三亚往东北方向,是离美国最近的巴士海峡,因此台湾的西南海域就成了双方水下对峙的重点海区之一。从去年10月到现在,共军的核潜艇在台湾西南海域持续活动,美军潜艇也不断实施水下跟监。今年1月2日到9日,然后从11日开始连续每天直到20日,接下来又从22日起直到1月底,共军密集出动反潜飞机,反复侦测在福建、广东交接处外海的美军潜艇。美国海军的罗斯福号航母编队1月23日由东向西穿过巴士海峡,进入南海水域,既让中共的南海核潜艇“深海堡垒”破功,也为了支援在台湾西南海域水下与中共核潜艇较量的美军潜艇。

中共不仅一再试图用战略核潜艇突破巴士海峡,还在印尼的爪哇海用水下无人航行器搜集潜艇航道的水文资料,以便开通经爪哇海和澳大利亚北部海岸进入中太平洋的“深海堡垒”南航道。中共也已在靠近澳大利亚的巴布亚新几内亚之达鲁岛筹建潜艇基地,为此对澳大利亚实行了半年之久的经济制裁,欲逼澳洲放弃国防计划。

四、面对手握利刃的“熊猫”

中共以前被想象成一只讨人喜欢的熊猫,而去年以来中共针对美国的一系列军事威胁(参见我去年在本网站刊登的文章《中美冷战进入快车道》)表明,这只“熊猫”不仅张牙舞爪,而且手握利刃,步步紧逼,它更像是一只披着熊猫外皮的老虎。

哈佛大学的格雷厄姆·艾利森早在2012年便在《金融时报》上,发表过一篇探讨中美之间潜在冲突的文章,后来又在他的书《注定一战》中指出,“中美两国目前正处于战争冲突的进程中”。他借用古代雅典将领修昔底德的话,提出了“修昔底德陷阱”这个概念。其含义是,当大国受到新兴强国的威胁时,两个国家之间很可能落入爆发战争的可能。过去几年来中美军事关系的演变证明,历史仿佛正在按照艾利森的假想,一步一步地被中共推向修昔底德陷阱。正因为中美进入了冷战状态,“修昔底德陷阱”这个词现在已十分流行。

中共之所以不断在军事和外交上对美国施压,是因为它很清楚地知道,它所追求的经济目标和出于军事目的对国际水域的霸权,与国际经济规则和国际海洋法背道而驰,若仅通过双方充分合作式的外交谈判,它不可能达成目标。中美外交今后不会是解决两国对立的唯一手段,美国在军事上的防备已经开始,并将逐步展开。

美国军方最近连续公布了一系列应对中共军事威胁的报告和计划,说明中美军事上的对抗态势已逐渐走向冷战高峰。据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2月9日,白宫的一位发言人向日本的《产经新闻》记者表示,“战略忍耐”政策不适用于对中国。所谓的“战略忍耐”政策是指,奥巴马政府以“战略忍耐”为由,忽视了北朝鲜发展弹道导弹和核武器的进程。日本国内如今则担心,美国是否会对中共恢复“战略忍耐”政策。而2月9日白宫发言人表示,“过去,战略耐心一词用来描述一种特殊的政策方法”,“我们无意采用战略忍耐的(政策)框架为印度太平洋和中国制定一项全面战略。”

那么,美国今后将如何应对中美冷战呢?美国国防部2月10日发布消息,拜登在那一天访问五角大楼时宣布,成立一个制定美国国防战略方面的对中国战略研究组,由来自国防部、参谋长联席会议、各军种以及军事情报部门的15人组成,以便评估美国国防部对中国的军事政策和相关军事项目,应对中共的挑战。该工作组由国防部长特别助理Ely Ratner领导,4个月以后为军方高层提供政策建议。笔者以为,设立这个美国国防部历史上从未有过的中国战略研究组,应该是国防部文职人员和军方共同商议后建议的。

美国国防部的这则消息指出,美国国防部的部长、副部长认为,中国是美国战略竞争方面的“渐进威胁”;中国正试图推翻现存的按国际规则形成的印太地区秩序架构,并使用所有手段,企图让这一地区的各国臣服。美国国防部的中国战略研究组承担的是一个“突击任务”,要检视军事战略、军队运用方式、技术应用和军力配置、部队管理及情报方面的最高优先目标;也评估美国的盟国和伙伴,以及它们对中美关系以及美国国防部对中国关系之影响;这个研究组也要与政府各相关部门保持沟通。

中美冷战是去年由中共点燃的,特朗普当局在任期的最后一年里决心强硬回击。今后,中美冷战依然是美中关系的基本面。处于冷战中的美国自然不能实行强敌弱己的战略。因此,美中经济关系今后很难摆脱中美冷战的既定格局,也无法回归中共期待的方向。面对挑起中美冷战的共军,美军已进入高度戒备状态。



@新浪科技
2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白宫回应将无限期搁置出售Tiktok美国业务#【无限期搁置出售Tiktok在美业务的交易?白宫回应了】据《南华早报》11日报道,当地时间2月10日,美国拜登政府要求联邦法院暂停TikTok禁令。当天早些时候,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说,拜登政府已无限期搁置了要求将TikTok出售给美国投资者的计划。但随后路透社称,美国白宫表示,美国无限期搁置将TikTok美国业务出售给包括甲骨文和沃尔玛交易的说法“不准确”。知情人士称,TikTok仍在继续与联邦政府就出售其美国业务以及如何解决国家安全问题进行谈判。路透报道称,知情人士表示,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是特朗普支持者,一直坚信如果特朗普赢得连任,和字节跳动的交易将非常有价值,但拜登获胜后,甲骨文对这笔交易失去了兴趣。

目前, TikTok、沃尔玛以及甲骨文都拒绝对此发表评论。(来源:环球网)



https://www.voachinese.com/a/Can ... 210215/5779164.html

58国签署宣言 反对任意拘押外国人
2021年2月16日 02:16
美国之音
资料照:加拿大外交部长加诺(Marc Garneau)
资料照:加拿大外交部长加诺(Marc Garneau)

包括加拿大、美国、英国、日本和澳大利亚在内的共计58个国家的外长星期一(2月15日)签署了《反对在国与国关系中任意拘押宣言》(Declaration Against Arbitrary Detention in State-to-State Relations),反对一些国家把拘押外国公民当作外交筹码。

这项倡议是加拿大发起的。加拿大外交部长加诺(Marc Garneau)说:“来自各大洲四分之一的国家聚集在一起,告诉那些因外交利益而被任意拘押的人,他们并不孤单。我们与他们站在一起。这种非法和不道德的做法使各国公民都处于危险之中,破坏了法治。这是不可接受的,必须停止。”

他还说,支持《宣言》的国家数目证明了这一倡议的全球重要性。“这仅仅是个开始。现在我们必须把注意力转向寻找建设性的方式来建立和维持这一国际势头,结束任意拘押。”

加拿大前外长商鹏飞则在推特上写道:“我很荣幸能与加诺外长一起发起反对任意拘押的全球倡议。这是确保结束这种非法和不可接受的做法所需要的许多步骤中的第一步。感谢大家对我们的坚定支持!”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我荣幸地同加拿大和其他55个以上的国家一道,支持《反对在国与国关系中任意拘押宣言》。人类不是谈判的筹码。为了外交利益而逮捕人的行为现在必须停止。”他还在一份声明中说:“美国全心全意地赞同这一宣言。”

声明还说,美国“呼吁所有志同道合的国家共同努力,向从事这种拘押的国家施压,迫使它们停止这种做法,释放在这种条件下被拘留的人,并尊重法治和人权。”

据路透社报道,《宣言》不针对任何国家。加诺称这是为了向那些拘押外国人以及其他可能想这样做的国家增加外交压力。但一名加拿大官员表示,此举是出于对中国、伊朗、俄罗斯和朝鲜逮捕外国人的担忧。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英文版报道说,有专家表示,这“是一种挑衅中国的行为”。“中方不会害怕,也不会妥协。加方选择的外交方式以前从未奏效过,将来也不会有任何效果,加方的这种行为只会以最糟糕的方式反弹”。

加拿大与中国的关系自2018年起便跌入低谷。加拿大2018年应美国要求逮捕了华为的财务总监孟晚舟,中国随后便扣押了“加拿大两名麦克”——康明凯(Michael Kovrig)和麦克·斯帕佛(Michael Spavor)。加拿大政府一直指责中国的做法是人质外交。中国则说两名加拿大公民的案件是“依法办事”。

路透社报道说,这名要求匿名的加拿大官员认为这一宣言可能有助于向北京施加压力。

他说:“我们希望让他们觉得有点不舒服,我们希望他们知道有不少国家认为这是令人无法接受的行为,希望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够促成行为的改变。”

美国副总统哈里斯2月初曾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通话,称美国将“继续尽一切努力”确保被中国拘押的两名加拿大人获得自由。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说,“在两名加拿大公民被中国不法拘押的问题上,副总统表达了与加拿大团结一致的坚定立场。她还表明美国会继续尽一切努力确保他们获得释放。”



https://www.voachinese.com/a/us- ... 210215/5779879.html

“在中国办奥运是不道德的” 共和党众议员吁抵制北京冬奥
2021年2月16日 10:43
李逸华
到河北省张家口崇礼的游客走过北京2022冬季奥运会的广告牌。(2020年8月13日)
到河北省张家口崇礼的游客走过北京2022冬季奥运会的广告牌。(2020年8月13日)

华盛顿 —
美国国会共和党联邦众议员华尔兹(Rep. Michael Waltz, R-FL)星期一(2月15日)推出决议案,敦促美国应该抵制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 “我希望这是美国政府加入180个呼吁抵制(北京冬奥)人权组织的第一步,并让美国站在世界人权倡导者的前沿,”华尔兹议员说。

根据内容,决议案首先敦促美国奥委会向国际奥委会提议将2022年冬奥会转移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外的地点。如果提议遭到国际奥委会拒绝,“美国奥委会和其他国家的奥委会应该退出2022奥运会比赛”。

决议案引用美国国会暨行政当局中国委员会(CECC)的年度报告称,中国共产党去年采取了前所未有的措施,“通过审查、恐吓和拘留行使基本人权的个人和团体来扩大其镇压政策,特别是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香港”。

决议提到,中国采取大规模拘留、强迫劳动,以及加大监控力度等手段使中国的宗教受到更严格紧密的官方控制。与此同时,决议还指责,中国政府以言论审查的方式隐瞒了新冠病毒疫情,进而导致全球大爆发。

决议案称,“奥运会是国际文化的庆典,是人类的节日,是旨在将政治、意识形态与外交分歧独立于外的活动。”

“然而,在中国,有组织的暴行仍继续在■新▲疆■进行;香港公民的自由仍持续被践踏;人们参与宗教敬拜的基本权利仍受到残酷迫害;新冠病毒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在中国举办2022冬奥会将是不道德、没有伦理且错误的,”决议案说。

“奖励独裁者的恶劣行为只会让他们更加胆大妄为,没有比这更糟糕的时机来奖赏习近平完全鲁莽粗暴和不人道的行为,”来自佛罗里达州的共和党联邦众议员华尔兹星期一在一篇媒体投书中写道。

华尔兹众议员还说,中国不应享有因举办奥运会伴随而来的经济利益和免费的公开宣传等好处。“这就仿佛是在说中国因种族和宗教而监禁数百万公民,或让全世界爆发大流行病的做法是正常的行为,”华尔兹说。

众议院军事委员会成员的华尔兹还提到,独裁国家都试图利用举办奥运会来使他们各种手段和立场在国际社会中合法化:纳粹德国、苏联、俄罗斯,现在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华尔兹在投书文章中举例,时任美国总统卡特曾向美国奥委会施压,要求抵制1980年在莫斯科举办的夏季奥运会,并积极争取国际社会合作共同杯葛莫斯科奥运以抗议苏联入侵阿富汗。因为加入抵制的行列和其它等因素,当时参加奥运会的国家数量创下自1956年以来最少记录:仅有65个国家正式参赛,其中7个国家虽然参加了比赛,但缺席开幕仪式。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也加入了数十个抵制1980年莫斯科奥运的国家行列,未参加比赛。

长期积极关注并多次严厉指责中国在■新▲疆■的人权问题的共和党联邦参议员斯科特(Sen. Rick Scott, R-FL)本月早些时候也推出决议案,呼吁国际奥委会将2022冬奥会转移出中国,让别的国家申办,“除非北京立即解决其严重且大量的人权侵犯问题”。

这项参议院决议案目前获得6位共和党参议员的联署支持。

上个星期,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在白宫易主后进行了首次通话。白宫的声明说:“拜登总统强调了对北京在经济方面的强制性及不公平行为、对香港的镇压、在■新▲疆■对人权的侵犯,以及在该地区,包括对台湾,日益强势的行径表示基本关切。”

华尔兹议员对美国福克斯新闻网表示,他希望拜登政府能真正“全面审视这些事情”,包括中国政府对宗教和言论自由的打压。

今年1月,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离任前把中国政府针对维吾尔人的镇压定性为种族灭绝。拜登政府的新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曾在其人事确认听证会上表示认同这一指定。

距离北京举办2022冬季奥运会进入倒数11个月之际,来自全球180多个人权团体组成的国际联盟2月3日发表联署公开信,呼吁各国领导人关注中国的人权纪录,抵制2022北京冬奥。

随着国际社会呼吁关注中国人权问题以及抵制北京冬奥的声浪日益高涨,中国官媒环球时报2月8日发文扬言中国将以“严厉的制裁措施”回应抵制北京冬奥会的国家。

华尔兹说,他无法想象美国运动员们为了生命中的这一时刻投入多少奉献和努力,但“此刻远比一场体育竞赛更加重要”。

“让我们说清楚,这是最后的方法。很不幸的是,国际奥委会证明了,它就像其它许多国际组织一样,受到了中共资金的腐败,”华尔兹文末写道,“我希望这是美国政府加入180个呼吁抵制(北京冬奥)人权组织的第一步,并让美国站在世界人权倡导者的前沿。”



郭宝胜 Baosheng Guo
@milpitas95035
· 9小时
拜登要求中国政府释放2名加拿大人,并说出了两位迈克尔的名字,批评中共搞人质外交!这是美国总统第一次为两个加拿大人呼吁!



@西雅图夏至
#美国生活# 五名“反华先锋”共和党参议员Cotton、Scott、Blackburn、Cruz、Rubio 今天推出议案,拟取消中国公民赴美十年多次往返签证,改为一年多次往返。其他议员尚未表态,议案是否能通过,全景不明。 ​​​



回复 327楼yingyinc 的帖子
欢迎多搬点关于外面的砖,这些是我们看不到的。家里面的事嘛,大家都晓得。谢谢啦



BBC News 中文
@bbcchinese
·
10小时
日本要求中国停止对入境的日本国民进行新冠病毒的肛拭子检测,並稱有人投诉该检测为他们带来“心理上很大的痛苦”。

肛拭子检测需要将一根3-5厘米的棉花棒伸入肛门,并慢慢地转动。

相关报道(英文)



https://www.rfi.fr/tw/%E4%B8%AD% ... %A2%E6%B8%AC?ref=tw

訪問主要內容
語種
主題分類
首頁
中國
港澳台
法國
亞洲
非洲
中東
歐洲
美洲
人權
政治
經貿
社會
生態
科技與文化
特別專題
視頻
收聽
再次收聽
欄目檢索
同步收聽
社交網絡
服務
關於法廣
FRANCE MÉDIAS MONDE 法國世界媒體集團
© 2021 RFI – 版權所有。法廣對非本網站內容不承擔責任。通過 ACPM/OJD 認證。

法廣 - 時事與新聞直播 - RFI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網上電台


中國
法國
港澳台
視頻
欄目檢索
/ 中國
中國/美國
說弄錯了?北京許諾不再強對美國外交人員肛拭子檢測

發表時間: 25/02/2021 - 12:38

中國網絡關於推行肛試子檢測宣傳圖片
中國網絡關於推行肛試子檢測宣傳圖片 © 網絡照片
作者:
小山
7 分鐘
VICE世界新聞引述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已針對外交官在中國須接受肛門拭子檢測一事,向中國外交部抗議。中國外交部則稱,外交官豁免於這項檢測,形容之前的事件是“弄錯了”。中國北京自1月底開始,對部分出現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的社區居民,進行肛拭子檢測。一些海外入境者也被要求接受這項檢測,華盛頓郵報之前報道,其中包括一些美國外交官。消息說,美國已指示自己的外交官拒絕接受這項檢測。法新社今天自北京報道說,中國否認強迫美國外交官員接受肛試字測試,並希望消除與美國之間這一新生爭議。

廣告
據中央社今天報道說,外媒指中國承諾,美外交官豁免於肛拭子檢測。

VICE世界新聞引述美國國務院表示,美國已針對外交官在中國須接受肛門拭子檢測一事,向中國外交部抗議。中國外交部則稱,外交官豁免於這項檢測,形容之前的事件是“弄錯了”。報道引述美國國務院發言人24日表示,他們從未同意過肛拭子檢測,在獲知有美國外交官接受這項檢測後,已直接向中國外交部抗議。這名發言人說,中國向美國保證,這項檢測是“弄錯了”(in error),並指外交人員豁免肛拭子檢測。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說,美國已指示自己的外交官拒絕接受這項檢測。

VICE就此事詢問中國外交部,但未獲回應。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強調,國務院致力於維護外交官和他們家人的“尊嚴”,以符合“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等其他外交法規定。

該報道指,目前不清楚有多少美國外交官或他們的家人已接受過這項檢測。

據中國官方和醫學專家指出,之所以採用肛拭子檢測,是因COVID-19病毒在部分染疫者腸道中存活的時間,比在呼吸道中更久,這種檢測可降低漏診的風險。

據法新社說,中國一月開始普遍施行肛試子檢測。中國官方指肛試子檢測比鼻孔咽喉檢測更為可靠。

下載法廣應用程序跟蹤國際時事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今天說,中國從來沒有強迫美國外交官接受肛試子檢測。

該報道稱,北京疫情再次繃緊時,肛試子檢測被推用,肛試子也是外國旅行者進入中國被置於隔離時段時必須經受檢測的方法。

據一名另一個國家的外交官說,他自本國回到中國時,被中國方面人員要求肛試子檢測,但他堅決拒絕了。中國方面人員並沒有再堅持。

法新社引述一位中國官員說,通常的檢測方法將更多使用,而肛試子方式將會很少用。



@香港中通社
【美日發表涉華聯合聲明 趙立堅:日本仰人鼻息與美狼狽為奸![怒]】 17日,有記者在當天舉行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提問稱,美日16日舉行外長防長2+2會晤,並發表聯合聲明,稱中方行為與現行國際秩序不符,對國際社會構成挑戰,聲明還就台灣、涉海、涉疆等問題表示關切。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對此,發言人趙立堅在回應中稱,美日聯合聲明,惡意攻擊中方對外政策,嚴重干涉中國內政,妄圖損害中方利益。中方對此強烈不滿,堅決反對,我們已經分別向美日雙方提出嚴正交涉。
趙立堅稱,我願在此強調幾點:
第一,世界上只有一個體系,那就是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只有一套規則,那就是以聯合國憲章宗旨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美日沒有資格單方面定義國際關係,更沒有資格將自己的標準強加於人。
第二,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同112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建立了夥伴關係,參加了100多個政府間國際組織,簽署了超過500多個多邊條約,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派出維和部隊最多的國家。美國一貫奉行雙重標準,對國際法和國際規則合則用不合則棄。“建國後近250年間,僅有16年沒打過仗,在全球擁有數百個軍事基地,誰是世界和平與安全的最大威脅?國際社會自有公論。”趙立堅說。
第三,中國在台灣、涉港、涉疆、南海、釣魚島等問題上的立場是一貫的、明確的。中國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和意志堅如磐石,中國對南海諸島及其附近島嶼,對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美國本土距離南海8300多英里,卻常年派軍機、軍艦在南海開展軍事演習和抵近偵察。“大搞炫耀武力、脅迫威逼的正是美國,”趙立堅指出,台灣、涉港、涉疆問題都是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國干涉。“美日聯合聲明,無視有關問題的歷史經緯,罔顧事實和真相,這不過是美日狼狽為奸,干涉中國內政的又一明證和污蔑抹黑中國的惡劣力證!”
第四,美日固守冷戰思維,蓄意搞集團對抗,試圖打造反華包圍圈,這完全是逆時代潮流而動,同本地區和世界絕大多數國家求和平、謀發展、促合作的共同期待背道而馳。美日此舉只會給本地區帶來混亂甚至衝突,只會讓世人越發看清美日同盟禍亂地區和平穩定的真面目。
第五,日本為滿足阻遏中國崛起復興的一己之私,甘願仰人鼻息,充當美國的戰略附庸,不惜背信棄義,破壞中日關係;不惜引狼入室,出賣本地區整體利益。“這種做法令人不恥,不得人心。”
第六,我們強烈敦促美日立即停止干涉中國內政,立即停止針對中國的小圈子,立即停止破壞地區和平穩定的大局。“中方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 #美国大选# #守护香港# #美国宣布对14名中方官员实施金融制裁# #外交部回应美方制裁中方人员#



https://www.voachinese.com/a/us- ... 210316/5817172.html

美日2+2会谈指名谴责中国行动违背现存国际秩序
2021年3月17日 06:55
小玉
资料照:在距离越南海岸约210公里(130英里)的南中国海,越南海上警卫队的一艘船(右)靠近一艘中国海警船。 (2014年5月14日)
资料照:在距离越南海岸约210公里(130英里)的南中国海,越南海上警卫队的一艘船(右)靠近一艘中国海警船。 (2014年5月14日)

东京 —
美日外交与防务部长会谈(2+2)3月16日(星期二)在日本东京举行。会谈结束以后发表的联合文件中,指名谴责中国的行动违背现存国际秩序,并对中国海警法“深表关切”。

日本有分析指出,美国政府之所以把日本作为国务卿布林肯与国防部长奥斯汀就任后首个出访国,不仅是对日本的重视,更深背景是从安保层面认为台湾海峡以及日本周边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区域。

美日2+2会谈指名谴责中国

会谈结束后发表的联合文件说,中国违背现存国际秩序的行动是美日同盟以及国际社会的一个课题。

联合文件还再次确认,日本冲绳县尖阁诸岛(中国名:钓鱼岛)是《美日安保条约》第五条适用对象,坚决反对有损于日本对尖阁诸岛施政的任何行动。

文件同时指明美日同盟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重要性,并且写入:“日本为进一步强化同盟决心提高能力”。

文件还对香港局势以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人权状况表示“深刻的忧虑”,同时确认了致力于朝鲜全面非核化以及立即解决绑架日本人问题的“必要性”。

另外,针对驻日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到名护市边野古问题,文件表示,“将尽可能早期完成建设”。

出席这次会谈的有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奥斯汀,日方出席会谈的有外相茂木敏充和防卫相岸信夫。

这次会谈是拜登政权1月上任后其阁僚首次出访外国,也是自2013年以来再次在东京举行的2+2会谈。

会谈结束后,布林肯国务卿与奥斯汀国防部长还拜会了日本首相菅义伟。日本外务省公布,席间,菅义伟首相提及下月访美事宜,表示希望日美首脑会谈成为确认日美同盟关系的有意义机会。

美军对华优势趋弱

日本外相茂木敏充15日在国会强调,拜登政权上台不久,国务卿和国防部长就首先到日本访问,这显示出拜登政权对日美同盟的重视。

「日本经济新闻」评论员秋田浩之16日在该报发表评论指出,不要因为2+2会谈的召开以及菅义伟首相将成为拜登总统在白宫接待的首位外国首脑而沾沾自喜,其背后的深层原因是,美国认为,一旦台湾海峡发生冲突,日本周边将成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区域。

3月9日,美军印太司令部司令戴维森在国会作证时警告说,印度洋太平洋的军事平衡进一步朝着不利于美国和同盟国的方向倾斜。美军在有效地采取应对措施之前,中国单方面试图改变现状的尝试风险加剧。对台湾的威胁今后6年内就会显现。最后这一点意味着到2027年前,中国有可能对台湾采取行动。

秋田的评论进一步指出,这并不是夸张,从全球水准来看美国军事力量超过中国,但是,中国的目标是在美军将战力向亚洲移动之前就解决纷争。一旦爆发冲突,日本首当其冲将直接受到影响。拜登政权之所以急于举行2+2会谈以及日美首脑会谈目的就是要了解有可能成为最前线的日本作何打算。

中国牵制美日动向

2+2会谈发表的联合文件中,对中国上个月开始实施的海警法“深表关切”。

海警法规定中国的管辖海域属于允许使用武器的范围,并规定违法行动的船只如果不服从停船命令以及接受检查可以使用武器。

日本国内有专家认为,武器使用的国际法根据不明确,活动范围所指的“管辖海域”定义也不清晰。

日本共同社13日引述日本政府相关人士透露的消息称,中国政府曾告知日方,海警局公务船在尖阁诸岛(中国名:钓鱼岛)周边活动时,对于日本海上保安厅巡逻舰以及日本渔船克制使用武器和强制驱逐。但同时强调,不要幻想中国会停止海警局公务船驶入尖阁诸岛周边海域,以及在其海域尾随日本渔船的做法。

中国对美日2+2会谈表示警惕,16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记者会上称,日美交流与合作应该加深地区和国家的相互理解与信赖,有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不应该把第三国作为目标,有损于第三国的利益。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us-report-03172021030528.html
【美中會晤前夕】布林肯點名24侵害港自治官員 朱牧民:華府嚴正回應中共對港舉動
2021-03-17
Email storyComment on this storySharePrint story
打印分享評論電郵本文
【美中會晤前夕】布林肯點名24侵害港自治官員   朱牧民:華府嚴正回應中共對港舉動
美中高層會晤前夕,布林肯更新《香港自治法》報告。
路透社資料圖片
美中兩國高層會面前夕,美國國務院當地周二(16日)更新《香港自治法》報告,點名24名中港官員,指他們侵害香港在《中英聯合聲明》和《基本法》下的自治權。國務卿布林肯在聲明表示,更新報告目的是重申,華府對中共全國人大單方面破壞香港選舉制度,表示深切關注。值得注意的是,布林肯選擇在周四(18日)美中高層會面前更新名單,表明華府對中共和港府整肅政制和打壓民主的不滿。(陳駿豪 報道)

布林肯正與國防部長奧斯汀一連四日出訪日本和韓國,期間國務院更新《香港自治法》報告,布林肯聲明批評,中共全國人大整頓香港選舉制度,再次損害香港的高度自治,並指北京和香港官員管治時,沒有聽取香港人的聲音,點名24名中港官員,將他們列入「自治法」報告上。

24人與林鄭月娥夏寶龍等制裁相當

這次被點名24名中港官員,包括剛在中共兩會交代有關「愛國者治港」、整肅香港選舉制度的的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王晨、中共中央統戰部長尤權、港區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香港警務處國安處高級警司李桂華等,另外還有其他屬副國級的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港澳辦、香港警務處和駐港國安公署官員。(名單見稿後)

這24名中港官員,早前已分3次遭美國財政部制裁。根據美國前總統特朗普2020年7月簽署的行政命令,即《香港正常化總統行政命令》(又稱第13936號行政命令),24人都受「行政命令」其中一項法律基礎是《香港人權與民主法》制裁。該法以出入境自由、資產進出、審視敏感軍商兩用出口管制等條例懲罰受制裁人士。2020年10月,美國國務院亦已將林鄭月娥、中共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中聯辦主任駱惠寧、保安局長李家超和警務處長鄧炳強等人列入《香港自治法》的制裁名單。

《香港自治法》旨在對那些很大程度上,令中國無法維持香港自治的人士或機構,實施金融制裁,美國國務院與財政部會就制裁令協調。美國總統有權凍結報告上人士的資產、拒絕發出簽證或拒絕這些人士入境等,1年內需施加制裁;至於與受制裁人士交易的機構,不能向美國財務機構借貸、禁止銀行交易、禁止使用美元外匯交易等。違反《香港自治法》制裁令的人士,最高可判囚20年,罰款100萬美元。美國總統有權豁免或終止施加制裁,不過如果參眾兩院達成共識,就可以否決總統的決定。

但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3月2日曾表示,中港的中外資金融機構不會執行美國制裁。

位處華府的香港民主委員會總監朱牧民接受本台訪問時表示,遭布林肯點名的24人,原本就受不同形式的制裁,所以他認為這次美國是擴大對他們的制裁。

朱牧民說:正如你看到報告和聲明,這次新增名單是對14名中國官員擴充了制裁(extended sanctions),這些人早前受到另外一些形式的制裁,但這次在《香港自治法》下更新名單,被制裁人士將會進一步受到財政制裁。

朱牧民:美中會晤前夕「時機關鍵」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周四(18日)將與「美國通」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箎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美國阿拉斯加州會面,是拜登政府上場後美中高層官員首度會晤。這次國務院更新《香港自治法》報告,朱牧民認為發布時機,展現華府嚴正回應中共整肅香港選舉制度和民主派初選案的不滿。

朱牧民說:這次時機相當重要,在美中高層周四(18日)會晤前夕,這次國務院向國會更新《香港自治法》制裁名單,很明顯美國在香港議題上並沒有折腰,美國官員可以在人權方面,評估應用何種語調與中國官員討論。這是更新並不是例行公事,而是華府經過深思熟慮的決定(a deliberate decision),新增14人(24人)在《香港自治法》,法例上政府沒有必要更新,這是美國政府深思後的決定,展現華府對中共全國人大改變香港選舉制度,以及大搜捕民主派人士相當認真,要求中國和港府回應。

布林肯稱與日本合作衛民主     方恩格:若他國跟隨美國或有用

布林肯在日本之行期間發表聲明,言明會與日本合作,捍衛共同的民主信念,向危害民主的國家或人士問責。布林肯又表示,會與盟友和合作夥伴站在一起,為香港人各種權利和自由發聲,並指如果中國不能夠履行義務,華府會回應。美國政治風險管理顧問方恩格(Ross Feingold)認為,如果美國能整合制裁名單,其他國家跟從會更有效。

方恩格說:我覺得重點是除了美國有制裁名單之外,要看歐洲、澳洲(澳大利亞)、歐盟、英國、加拿大,會不會跟從,如果這些國家不跟隨美國(整合制裁名單)的話,我覺得對這些香港官員和中央政府官員影響也沒那麼大。

方恩格認為,不少中國官員和香港官員的資產或者早已轉移到香港或其他金融中心,在美國有資產的中國官員未必很多。但華府這次表態,對身在世界各地的香港人來說,白宮換了主人,對香港的支持仍然存在。另外,方恩格又認為拜登的團隊支持香港,可以鞏固民主共和兩黨在美國國內的共識。

(布林肯點名的24名中港官員包括14位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晨、曹建明、張春賢、沈躍躍、吉炳軒、艾力更·依明巴海、萬鄂湘、陳竺、王東明、白瑪赤林、丁仲禮、郝明金、蔡達峰、武維華)、中共中央統戰部長尤權、港澳辦副主任鄧中華、中央駐港維護國家安全公署副署長李江舟、警務處副處長劉賜蕙、警務處國安處高級警司李桂華、香港警務處國家安全處處長蔡展鵬、警務處助理處長江學禮、警務處助理處長簡啟恩、港區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香港國安公署副署長孫青野。)



@记者白云怡
#中美高层战略对话##v光计划# 中美在安克雷奇会场的对话真是从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和戏剧色彩。

先给大家科普个外交小常识:像这种高级别外交谈判,通常都是闭门的,但一般会允许记者在正式会谈前的“开场白”阶段进去拍摄个三五分钟,好回去发照片、出电视片。

通常来说,这种“开场白”阶段都是象征性、礼仪性的,99%都是“片汤话”或陈词滥调,不会当着记者面明着交锋或说实质内容,但也暗含着各方想传递给外界的一些“信号”。

不过这次安克雷奇中美会谈的开场阶段可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热闹精彩:

这回美方是“地主”,先发言。布林肯和沙利文一共说了大概五分钟,上来就指责中国在香港、■新▲疆■、台湾等事务的表现,表示在一会儿闭门会谈中要和中方谈这些“美国的深切关切”。

中方当然也不甘示弱,直接就反击回去了。杨主任大概讲了有十五分钟,大意就是美国没资格、没立场这样指责中国,因为美国自己的种族问题就很严重,民主情况更岌岌可危,在外交上,美国更长期用自己的金融霸权和军事力量去欺负其他国家,更别说还煽动别国一起打压中国。至于网络攻击什么的,美国自己才是这方面的“冠军”。

我个人感觉布林肯和沙利文是有点被惊到了,可能真没预料到中方会这么直白地反击,毕竟估计除了俄罗斯,其他国家是决计不敢和美国这么说话的。

所以,一般这时候就应该是“开场白”结束、媒体拍完退场的时候了,但布林肯赶紧叫住记者留下,又补充了一些内容,比如美国的长处就是可以不断修正自己啊、正视自己的不足啊之类的…

说完之后,布林肯示意记者们可以离开了,但中方提出“抗议”,你说完就让记者走,太不公平了,美国没资格居高临下,你们这样也不是民主…

在来回交锋后,记者终于退场。美国有点酸地发了个声明,说中国没遵守外交礼仪,而且是故意来秀自己…

(其实我觉得,美国这个声明吧,就是说给外行听的:开场白阶段本来就是给媒体拍的,哪方不是要在这个阶段“秀”一把,给自己国内民众传递出某种信号?何况布林肯把记者留下,明显就是担心第一轮交锋“输阵”了,赶紧当着媒体补几句硬话,不然没谈就被共和党骂死了…不过他补的话吧,说真的也有点无力,所以又发个声明赶紧再找补下…)

总之,这场对话的“开场白”,比以前我报道过的所有双边会晤都更精彩:1. 时间前所未有的长 2. 双方都前所未有的强硬 3. 前所未有的直白,当着全世界的镜头就发生了碰撞 4. 有多轮交锋。这向中美两国各自和世界传递的信号,已非常明显。

不过,还是最初那句话,再精彩的“开场白”,也只是“开场白”,不过是一味“开胃小菜”而已。真正的重头戏正餐,是接下来不对外界开放的闭门会谈,而双方在这一阶段谈及的内容,会更实质地影响到我们的未来。

怎么了解到闭门会谈谈了什么?会后一般双方都会发一个readout,就是我们说的“通稿”,有时也会对媒体吹风,透露一些内容。届时,比较一下双方的说法,会是一项有趣的工作。 http://t.cn/A6trJj3h



@胖虎鲸
这是双方民众都需要的一场强硬,美国人民看到了强硬,中国人民也看到了强硬,满足了国民的需求后,双方应该能坐下来切切实实地诚恳交流,谈成一些东西。 ​​​



@深夜一只猫
其实,布林肯开场施压,有一大半是给美国国内反华派看的,为了在之后的中美关系处理中减少国内阻力。
特朗普用了四年时间对中国实行强权政治的一套,他彻底失败了。现在这些【基于实力】进行的施压也不会成功。
恰恰是因为特朗普的彻底失败,让美国处于不利位置,在过去四年中,美国用国力优势霸凌全球,歧视黑人和亚裔,布林肯此刻最不应该说的一句话,就是【我凭着实力的优势来和你说话】。
只要美国说了这话,就代入了特朗普的路线。在这路数上,既然你不给我面子,那我就把桌子掀了。现在呢就是掀了。
取消午餐会和晚餐会出乎意料,说明氛围确实非常糟糕。
但这么一吵,双方都达到目的了。对国内强硬派都有交代,【你看,我们没给对方留面子吧】。
接下来情况很难说,看明天的会是否取消,如果提前结束或取消,就有点悬了。



@我不是谦哥儿
中美双方共同同意取消午餐会晚餐会,倒也不是说两边都不愿意跟对方多废话,应该还是双方对于对方的观点态度和看法都有些预估不足,与预想的差异太大,就算是提前有预案,也需要有个休息间歇进行内部讨论以确定和统一口径与步调。说得直白点,就是中方没预估到美国人都这时候了还这么不要脸,美国人没预料到中方这么硬气完全不吃这套,都有点措手不及,开完会就回屋分头商量打报告去了。



@扭腰1村民
用最最简单的逻辑来说,美国对华政策变化就是这样的: 川普时代,美国对华就是老子好,都是你坏你错, 所以打压你对抗你。拜登时代,美国对华是我是有错,但你的错是错,不能因为我有错你的错就不算了,咱们该竞争竞争,该合作合作,该对抗对抗。 ​​​



@港闻速递
24分钟前 来自 中国超话 已编辑
欧盟就■新▲疆■问题,对我国4名官员及一个实体实施制裁,这是自1989年以来,欧盟对我国实施武器禁运后的第一次,制裁措施包括旅游禁令和冻结资产。

分别为前政法委书记朱海仑,■新▲疆■党委常委王明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中国新建集团公司董事长王君正,及■新▲疆■公安厅厅长陈明国,被制裁的实体则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安局。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 ... B4%9F%EF%BC%9F.html

何清涟:中美阿拉斯加会谈,谁胜谁负?
2021-03-21 21:01
来源:
大纪元
作者: 何清涟

为期两天的中美阿拉斯加会谈终于结束,除了会谈内容照旧“一会各表”之外,有趣的是两国的出场者与看客们对双方胜负的判分几乎呈两极,更有趣的则是这场怪罪游戏中,美方指责杨讲话列举的所有内容当中,最让美方不愿意面对的那几句话,出场者与媒体都不列举。一场会议及事后余波为何陷入如此分裂的状态?其间因由值得分析。

一场会见,双方都自我感觉“胜利”了

美方除了指责中方不讲外交礼仪之外,认为自己的目标已经达到。国务卿布林肯说,美方达到了举行这次会议的两个目的。“第一,我们希望告诉他们我们对中国所采取和所表现出的一系列行为的严重关切,我们的盟友和伙伴也有同样的关切。我们做到了这一点。我们还希望明确阐明我们自己的政策、优先事项和世界观。我们也做到了这点。”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则称:“我们清醒地来,清醒地离开”。

有关■新▲疆■、港台等问题,以及美国针对中国对待西方盟友的立场,美国曾多次公开谈过。将通过外交会谈让中国知晓列为会谈目的,除了美方认为中方完全不看任何美国官方声明,只有当面告知才算“专此布达”。沙利文的话则是十分正确的无用之语。

中方则认为自己挫败了美方。3月19日,人民日报@PDChinese干脆在Twitter上发推文称:“【两个辛丑年的对比】:你们在中国面前没有资格说,你们从实力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美国不代表世界舆论”、“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仿佛中国又面临八国联军之威胁。大外宣媒体评称:上述这些话,在新浪微博上24.5亿阅读量、116万讨论量,全球媒体的集中报道,至少说明正在阿拉斯加举行的中美高层2+2会谈,已经确定无疑地“走进”了舆论舞台的中心,一副“离开中国不成国际话题”的自豪感溢于言表。

两国反对者都认定自己反对的政府才是输家

中国在美的政治反对者多认为中方被美方大肆折辱,当然也重复了美方与美媒批评的中方不讲外交礼仪这点。甚至还将美方连饭局都不设视为极端轻视中方之举。当然也复述了美国指责中国官员“哗众取宠”,故意制造“戏剧效果”,只是为表演给国内人民看这一说法。

Geller Report于3月19日发表《拜登弱爆了,阿拉斯加会谈美方受羞辱》,评论中引述了多位人士表达的不满,比如章家敦认为中方态度倨傲,前来发号施令,美国居然能够忍受;还有人指责美国现政府太没骨气,更有人沉痛总结:美国“有像中国这样的外部威胁,但在国内,批判性的种族理论和身份政治让我们变得四分五裂,自我厌恶。中共知道这一点。所以他们才在阿拉斯加用‘黑命贵’做谈话要点。因此,就像用权力对抗中国一样重要,共和党官员和任何愿意倾听的人都必须尽其所能结束国内的反美灌输”。该文还引用了前国务卿彭佩奥在Twitter上就阿拉斯加会谈发表的评论:“力量能威慑坏人。弱点导致战争。”

但真正让美方出场者产生羞辱感并作出回应的话,美中双方都不提,媒体也自觉回避。迄今为止,双方都未刊出视频全部译文,只有香港一家FX68财经花时间翻译后全文登出。

被双方有意不报道的话是什么?

杨洁篪在严重超时的发言中有两段陈述:

“美国有美国式的民主,中国有中国式的民主。美国在推进本国民主方面所做的工作不仅应由美国人民来评价,也应由全世界人民来评价。……我们认为,重要的是美国要改变自己的形象,停止在世界其他地方推进自己的民主。美国国内很多人其实对美国的民主缺乏信心,对美国政府的看法也各不相同”。

只要对2020大选被民主党的反川联合阵线(捍卫民主联盟)的系统性窃选有所了解,尤其是了解到中方深度介入了美国大选并帮助窃选的相关事实(前情报总监在11月7日后有陈述),看过中国官媒与官方学者对此的评论,就明白“由全世界人民来评价”是指:全世界都知道民主党窃选,美国国内的窃选调查报告有好几份,就你们自己假装不知道;“停止在世界其他地方推进自己的民主”指的是:美国民主党将在国外推行颜色革命的全套方法都用在2020大选上了——中国官方学者确实如此评价过,相信这也是中共政治局会议上常用话语。

布林肯对此心知肚明,因此针对杨的发言有如下一段回复:“我们在国内的领导能力还有一个标志,那就是不断追求,如我们所说,建立一个更完美的联邦。而这种追求,从定义上来说,就是承认我们的不完美,我们会犯错,我们会逆转,我们会后退。但纵观历史,我们所做的就是公开、公开、透明地面对这些挑战,而不是试图忽视它们,不是试图假装它们不存在,不是试图掩盖它们。有时这是痛苦的,有时是丑陋的,但每一次,我们都走出来了,作为一个国家,我们变得更强大、更好、更团结。”

杨这段话与布林肯的针对性回复,中外媒体都有意忽略。这段暗含讥讽美国大选舞弊的话,于中方来说点到即止,尽管手上有证据,但只是用来敲打,引而不发远比撕破脸谈这事好得多;于美方来说,这是心头之痛,涉及到本届政府的合法性问题。于西方媒体来说,这是它们努力要掩藏的事实,从2016年以来,西方尤其是美国媒体在有关川普的问题上,于他不利的夸大十倍百倍报,错了也从不道歉,《纽约时报》曾详尽地多次报导了1月6日国会山事件中斯尼克(Brian Sicknick)警官的死亡“真相”,被揭穿是谎言后悄悄撤稿了事。《华盛顿邮报》报道乔治亚州州务卿提供的川普要求其帮助找选票之事,也是谎言,同样只悄悄撤稿。在中美阿拉斯加会谈中,杨对美国大选舞弊的指责其实是倒掉的最大的一棵树,但美媒假作不见,拚命报道那些折断的小树与树枝。

中美都只看到对方的弱点

大选舞弊是美国左派对本国软实力的自我摧毁,蓬佩奥评价此事件指的“弱点”极有可能是这;民主党的极左社会经济政策将使美国的硬实力受到摧毁性打击,目前的通胀表明这一天会很快到来,只是美国的当权者对此视而不见。

习近平最近在两会期间说:“中国已经可以平视这个世界了”;此前他在一次内部讲话中谈到国际形势时,作出“西强东弱”是存量、是历史;“东升西降”是增量、是未来的政治判断。谈到中美关系时,习作出“当今世界最大的乱源在美国”、“美国是我国发展和安全最大的威胁”。杨洁篪阿拉斯加会议发言,算是习近平对美“平视”理论的实战演练。

事到如今,有必要重温美苏冷战的经验。美国“冷战战略总设计师”凯南(George Kennan)曾说过,赢得冷战的关键不是武器装备,而是向全世界展示美国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只有解决了自己的事,“美国方能对其他国家的和平和有序发展做出最大的贡献,且让自身从中获得最大的裨益”。

凯南这段话,其实道出了美国曾经成为世界领导者的成功之道:1、解决好自己的问题;2、帮助别国发展;3、最后让自身从中获益。

阿拉斯加会谈没有赢家,中国没能让美国重拾奥巴马对华政策,美国则被狠捏痛脚。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双方都有必要重温凯南那封列入史册的著名长电报。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 ... A3%B0%E6%8F%B4.html
北京闭门庭审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凯 近30名外交官庭外声援
2021-03-22 21:46
来源:
美国之音
作者: 黎堡

2021年3月22日中国当局庭审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凯Michael Kovrig,近30个国家的外交官到法庭外声援加拿大(路透社)

中国当局在北京闭门审讯加拿大前外交官康明凯(Michael Kovrig迈克尔·科夫瑞格),近30个国家的外交官到法庭外声援加拿大,并对庭审毫无透明度表达不满。

北京“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星期一(2021年3月22日)上午对加拿大两名迈克之一、前外交官康明凯涉嫌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和情报进行庭审。

上星期五,就在美国与中国高级官员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举行会晤的同时,中国丹东市一家法院对另一位迈克,加拿大籍的迈克尔·斯帕弗(Michael Spavor)进行了不公开审判,其罪名是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

中国当局2018年12月突然将这两名加拿大人逮捕。国际社会普遍认为,中国此举是为了报复此前几天加拿大当局应美国的引渡要求逮捕了在温哥华转机的华为公司首席财务官孟晚舟。

北京方面坚称,对“两位迈克”的拘留与孟晚舟被捕没有关系。

在星期一庭审康明凯的法院外,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临时代班倪杰民(Jim Nickel)对前来采访的外媒说,“我们多次要求旁听对康明凯的庭审,但都被拒绝。现在我们看到庭审程序本身不透明,我们对此非常不安。”

中国称,涉及国家机密的案件不向公众开放。

在现场采访的路透社记者说,在北京警方的严密注视下,26个国家的28名外交官也来到法院外声援加拿大,他们包括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荷兰和捷克的外交官。

美国驻华大使馆负责人柯有为(William Klein)站在加拿大驻华大使馆临时代班倪杰民的身边对记者们说,“拜登总统和布林肯国务卿说过,有关康明凯和斯帕弗的案件,美国将这两人视为美国公民。”

拜登总统1月20日上任后两次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通话时都谴责了中国当局继续拘押这两名加拿大公民,并向他承诺美国将尽力争取他们获得释放。

国务卿布林肯2月15日在加拿大倡议起草的《反对在国与国关系中任意拘押宣言》签字后说,“现在是向每一个任意拘押外国公民并试图把他们作为筹码的政府发出明确讯息的时候了:国际社会不会容忍这种做法。”

布林肯和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上星期在安克雷奇与中共主管外交事务的中央政治局委员杨洁篪和外交部长王毅会晤时当面对中国当局逮捕、起诉和庭审康明凯和斯帕弗表达深切关注。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 ... B8%85%E6%99%B0.html

美国对华政策:从模糊走向清晰
2021-03-22 21:24
来源:
脸书
作者: 颜纯钩

美中部长级会谈刚举行过,正如我早前苹果日报预测,唯一成果是美国以恢复双方外交联系,换取中共在气候问题上合作。

在此之前,拜登主持过“四国安全会谈”,颇有实效;布林肯与奥斯丁的日韩之行,也在规划印太战略上往前走一大步。美国官方放话态度强硬,不怕破坏会谈气氛,相反的,中共期望恢复中美外交接触,在会谈前相当克制。

之前布林肯明言,若中共不满足美国政府各方面的要求,美中关系将不会得到改善,而美方也没有后续的接触安排。两国外交来往,极少在会谈之前公开设定什么条件,逼迫对方就范,但美国就这样做了。

会谈之前,白宫国安会印太协调员坎贝尔甚至公开说,中共须放弃对澳洲的“经济胁迫”,美方会视中澳关系正常化为美国采取措施改善中美关系的前提条件。

中澳关系对美中关系有那么重要吗?按理是没有的,但拜登要说服盟国共同对敌,美国就不能只顾自己,一定要清晰表态,替盟国出头,换取盟国加入抗中联盟。不管这种清晰的表态有没有成效,但态度本身就已经很重要。

美国逼中共向澳洲退让,这是强中共之所难。中共若照办,根本就是示弱,无法向中国人交代,也无法在国际立足,但不听美国的,中美关系又不可能恢复旧观。美国向中共施压,是对澳洲示好,又是做给其他盟国看,做给美国朝野看。美国的要求不是在会谈中私下提出,而是公开宣示,这更让中共下不了台。

美国力挺澳洲,澳洲便要以紧跟美国作回报;美国明确表态日美安全条约涵盖钓鱼岛,日本也敢点名直斥中共的战争威胁。美韩部长会谈后,南韩也只能选择站在美国一边。

美国在对华关系上,一向采取模糊战略,对中共国内问题尽量少出声,在国际关系上也不招惹中共,放任中共在各个国际组织中上下其手。美国一直在等中共改变,等了二三十年才发觉上当了,中共不但没有改变,而且变本加厉对人民实行专制统治,把独裁黑手伸向世界各国,甚至伸向美国国内。美国朝野如果至今仍不醒悟,那美国也枉为世界第一强国了。

美国继续对中共实行战略模糊,中共就容易混水摸鱼,更加肆无忌惮,“侵门踏户”,在西方民主国家分化瓦解,那美国岂不是与自己过不去?

美国现在就是所有事情都说明白,美国打算怎么做,有什么目标,有什么计划,谁是盟友,对付的是谁,什么事有什么前提,什么事要以什么来交换。美国始终有操弄世界局势的经验和信心,美国有求于中共的少,中共有求于美国的多,两相比较之下,美国更敢于拗手瓜。

关于钓鱼岛,关于对澳洲的经济胁迫,关于协防南韩,美国的立场都已经清晰或正在清晰起来。美国对协防台湾至今态度未明,但基本立场已经写在脸上。美国会不会为台湾出兵,这决定中共犯台的野心,也决定台湾抗共的决心。美国态度不明确,中共就有可能误判美国的决心,因此鲁莽作登陆之想;只要美国态度明确,一定协防台湾,中共考虑到军事后果,反而不敢任性而为。

马英九的“首战即终战”论,就是建立在美国对台的态度模糊之上,若美国态度明确,国民党也没有理由再扰乱人心。在条件更成熟时,美国对胁防台湾的态度也会更加明确。

美国与中共,意识形态冲突是根本的,地缘政治的争夺为其次,国力竞争是基础。美中对立是根本性和永久性的,终有一日要分胜负。美国对中共立场清晰,有利于西方各国的团结,有利于压制中共的扩张。



章立凡 Zhang Lifan
@zhanglifan
·
13小时
叹曰:此报道在网易被急删。刚签投资协定就打脸,欧盟忒不仗义啊……
#网易【欧盟27国突然倒戈,近30年来首次制裁中国,中方:一定会加倍奉还】
一直被拜登拉拢的欧盟27国终于决定站队,宣布将针对所谓的“人权问题”对中国4名官员和一家实体实施制裁,具体的制裁方案会在22日的欧盟外长会议上正式发布。



王局志安
@wangzhian8848
·
7小时
媒体报道,中美阿拉斯加会谈的第二场和第三场,原计划分别是三小时,但实际会谈时间全都严重超时,全都是4小时。这说明中美在闭门会谈期间谈的还可以,如果都是吵架,可能很早就结束了,只有彼此双方都有谈的意愿,也有谈的基础,才可能会延长会谈时间。当然,如果记者一直都在,估计一个小时就结束。



@法国驻华大使馆
在中国驻法大使馆近日多次公开发表不可接受的言论后,包括辱骂和威胁法国议员与一名法国学者,我们重申遵守《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所载的适用于外国使馆运转的基本准则,尤其是涉及公共宣传等方面。中国大使馆应严格遵守上述条款。
在法国,尊重原则与基本自由是一项适用于所有人的要求:包括法国的学术与研究自由、个人自由、尊重权力分立与宪法原则。对独立学者的辱骂和与法国议员的争论是不可接受的,也无助于中国大使馆肩负的助力于发展法中两国关系的使命。中国大使馆需遵守法国的权力分立原则以及所有法律。
在此背景下,法国还认为中国外交部今天宣布对多名欧洲公民实施制裁的决定不可接受,其中包括欧洲议会议员及欧盟成员国议会议员,特别是作为欧洲议会议员的法国公民拉法埃尔·格鲁克斯曼,此外还有学者与外交人员。这一决定被作为对欧盟决定制裁严重侵犯■新▲疆■人权的中国有关个人与一个实体的回应。中国在回应欧盟的合法关切时,在2019年3月发表的联合公报框架内,如我们与各欧盟伙伴国家所期待的,加强与欧盟27国的对话时,不应攻击学术自由、言论自由及基本民主自由。
以上就是我们在法国欧洲与外交部召见中国驻法大使卢沙野先生时,将向其传达的讯息。



@深夜一只猫
欧洲,日本和韩国,对中国的制造业绝对不可或缺,美国即使全面和中国脱钩,极限施压,只要维持目前和欧洲、日本、韩国的关系,也可以生存发展,如果和这仨关系恶化,特别是同时恶化,就悬了。 ​​​



@美国侨报网
【#突发美国# 】中国外交部:美国、英国、加拿大、欧盟将为愚蠢和傲慢付出代价
中国外交部3月23日表示,中国强烈谴责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欧盟对■新▲疆■实施的制裁,这些国家最终将为自己的愚蠢和傲慢付出代价,并补充称,这些制裁是基于谎言和虚假信息。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针对中国的指控是基于虚假文件、来源不明的文字,甚至是对官方文件的歪曲。
华春莹说,他们以人权为借口干涉中国内政,这些国家和集团关心的根本不是人权或事实。
#中美关系# #中国外交部# #拜登# http://t.cn/A6tFvwKX  http://t.cn/A6tFvAWP



战狼V5,全面开战,世界是属于我们的



@财联社APP
【欧洲议会决定取消《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审议会议?华春莹:中欧投资协定不是一方的恩赐】
财联社3月24日讯,据报道,鉴于中方宣布对欧制裁措施,欧洲议会决定取消《中欧全面投资协定》的审议会议。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2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中欧投资协定不是一方给予另一方的恩赐,是互利互惠的。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
4小时
【中国官媒吁抵制H&M】

瑞典服装零售商H&M发声明,关注■新▲疆■少数民族强迫劳动和宗教歧视,表明不与位于■新▲疆■的服装厂合作。共青团中央连发多条微博,指H&M“碰瓷■新▲疆■棉花”、“一边造谣抵制■新▲疆■棉花,一边又想在中国赚钱”

各大中国官媒也发炮狙击H&M,呼吁全民抵制,“让H&M滚出中国!”



@凤凰王又又
拜登25号举办首个正式记者会。拜登和特朗普记者会的最大区别:拜登手里有一个白宫新闻办公室给他准备好的记者/媒体名单,拜登会按照名单叫记者;特朗普,随手点。

谈及中国部分:
(问:您是否比上任时,维持对华关税的可能性更大?您是否正在考虑禁止进口强迫劳动产品?您是否会考虑切断美国的投资,或中国对国际支付系统的访问?)

拜登:每个问题都很合理,但它们只触及到美中关系的表皮。我认识中国领导人已有很长时间了。据称,在我卸任副总统之时,我和他接触的时间比任何其他领导人都要多,因为奥巴马总统和时任中国领导人决定,我们应该彼此了解,因为美国总统与另一个国家的副主席接触不合适,但显然他将成为中国的新领导人。因此,我和他单独待了很长时间,只带翻译,我的翻译和他的翻译,我们聊的非常详细。他是一个聪明睿智的人。

我当选后,他打电话向我祝贺,我们有两小时的交谈,两个小时。我们彼此澄清了几件事。我再次向他表明,也曾几次亲自告诉他:尽管我们知道两国竞争将十分激烈,但我们并没有寻求对抗。第二,我们将有激烈的竞争,但我们将坚持中国遵守国际规则,公平竞争,公平做法,公平贸易。第三,为了有效竞争,我表示我们将有效应对中国。

我告诉我的人民,我们需要做三件事。首先,我们将投资于美国工人和美国科学。第二件事是,我们将重新建立我们的联盟。第三美国人重视自由的概念,美国重视人权。我们并不总是能达到我们的期望,但这是一个价值体系。

因此,我看到与中国的激烈竞争。中国有一个总体目标,但我并没有批评他们的目标,但他们的总体目标是成为世界领先国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和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在我任下,这不会发生,因为美国将继续发展壮大。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