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疾控证实:当地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发病数在统计—全面放开

武汉疾控证实:当地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发病数在统计
https://mp.weixin.qq.com/s/aRzozIVbMyuOKEqq14-t7w

武汉疾控证实:当地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发病数在统计
新京报  今天


武汉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两份文件是真的,但没有网上所传那么严重,针对不明原因肺炎有成熟的处置流程。不明原因肺炎为何种类型肺炎尚未确定。

全文685字,阅读约需1.5分钟

昨日晚间起,两份落款为武汉市卫健委的紧急通知在网络流传。文件透露,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记者今日(12月31日)从武汉市疾控中心证实,该文件确实为真,目前发病人数尚在统计中,国家卫健委已派专家抵达武汉。



根据网传《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市卫生健康委关于报送不明原因肺炎救治情况的紧急通知》显示:根据上级紧急通知,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文件要求,各医疗机构要强化门急诊管理,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积极调动力量就地救治,不得出现拒诊推诿情况。各医疗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呼吸、感染科、重症医学等多学科专业力量,畅通绿色通道,做好门诊和急诊之间的有效衔接,完善医疗救治应急预案。



武汉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两份文件是真的,但没有网上所传那么严重,针对不明原因肺炎有成熟的处置流程。不明原因肺炎为何种类型肺炎尚未确定,国家卫健委也已派专家到达武汉。目前发现多少病例不方便透露,还在统计。





▲网传文件。




新京报记者 许雯 编辑 丁天 校对 李项玲



值班编辑 花木南


本文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本帖最后由 yingyinc 于 2022-12-29 14:09 编辑 ]
评论(11667)



@凤凰网

1小时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警告:炒到上万元的 #辉瑞Paxlovid印度仿制药大部分是假药# !】辉瑞口服药在国内一药难求,但印度仿制版的Paxlovid,近日却被曝大量造假。
1月3日,华大基因CEO @尹烨 在朋友圈发布消息称:“前几天收到首批‘假药’后(图中印度版辉瑞新冠Paxlovid仿制药无有效成分),这几天陆续有朋友希望能测试下自己拿到的药物,结果都是假的...我既着急又气愤,请诸位特别小心这个情况。有想检测的,请留言快递样品即可。费用我来承担,并会委托华大质谱平台检测。希望大家都安康顺遂。”
与此同时,微博上一位名叫 @凯喜博士DrCash 的科普博主,自己出钱帮助各地购买的印度仿制药Paxlovid进行检测。目前共测试了将近50个,其中可能近半不含有关健成分奈玛特韦。也就是说,这是假药。凤凰网《肿瘤情报局》探秘>>



@王小东
陶斯亮女士写了篇非常温和的文章,里面谈到辉瑞药,老百姓有权利用好药,用好药谈不上卖国不卖国。之后,网上掀起了针对她的铺天盖地的网暴,拿辉瑞曾捐赠中国医学基金会,而陶斯亮女士担任过主席说事,指责陶斯亮女士接受贿赂,甚至扬言要把她抓进监狱。
对此陶斯亮女士通过一位朋友委托我发布声明:
(1)2017年,陶斯亮女士早已离开中国医学基金会,与辉瑞捐款无关,也就是说辉瑞给赞助的时候,陶斯亮女士已经离开这个基金会十几年了。更进一步说,即便基金会接受了辉瑞的公益捐赠,也符合中国的慈善法。
(2)陶斯亮女士在中国医学基金会是挂名(主要岗位在市长协会),也不掌握什么实权。
(3)陶斯亮女士从事公益31年,在任职过的三个基金会没拿一分钱过。每届离任审计都证明是干净的。
(4)2015年从市长协会退休后,陶斯亮女士直至现在仍在继续自己最热爱的公益慈善事业。
我想说的是,即使使辉瑞给中国医学基金会捐钱的时候,陶斯亮女士是在职,而且是真正掌权的负责人,那些碰瓷的网红大V栽赃陶斯亮女士说她接受贿赂也是站不住脚的。因为慈善基金会接受企业的捐助是正常情况,不能说接受了捐赠就是接受了贿赂。而且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如果辉瑞真的给了陶斯亮女士贿赂,这个节骨眼上她应该反而不敢站出来替辉瑞说话,因为这会害了自己也害了辉瑞。陶斯亮女士和辉瑞会有那些网暴者那么愚蠢吗?
当今世道,很多老百姓容易被别有用心,心特别黑特别贪的网红大V带节奏。替有地位的人或大企业说话根本拿不到钱,碰瓷儿才是财富密码。有些网红大V深谙“碰瓷经济”之道,只要碰对一次,就能几百万几千万地赚钱。他们一辈子都以“碰瓷”为生,而且碰得比较成功,这就会形成路径依赖,一辈子碰瓷发财。我奉劝碰瓷者好自为之,钱赚够了就赶紧润美国做富家翁吧,毕竟碰瓷是有风险的。



@烧伤超人阿宝
真诚希望,有关部门最近努力给临床减轻一下负担。

现在疫情相关的所有科室,医生护士都已经累麻了,每天只想着怎么把今天熬过去,其他的都顾不上了 。

恳请有关部门领导,最近尽量不要到医院慰问,尽量不要到医院调研,尽量不要下发各种非必要文件,不要组织各种非必要的学习,不要搞各种非必要的考核,同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汇报和需要填写的文牍。

想慰问,直接发钱就行。没钱发的话,您也不用来医院当面对医务人员表达什么,你们来了医院就得接待,挺浪费功夫的。

想给医院帮忙,直接问医院缺啥就行,缺药给弄药缺呼吸机给弄呼吸机,这些事情一问就知道,不需要跑医院现场调研,你们来了医院就得接待,也挺浪费功夫的。

如果您给不了钱也帮不了忙,您就别来临床一线探望了,疲惫不堪的医务人员没有精力接待您,您那些深情的话也感动不了已经累麻了的医务人员。您就老老实实在办公室坐着,看医务人员如何拼死拼活守住阵地就行。

拜托了。



@历史上的今天_
美帝的新冠死亡一百万是这样来的:世卫组织标准,即便是出车祸死亡,或者跳楼自杀死亡都计入新冠死亡。这100多万人中有80万是死于20-21年的原始、德尔塔等株。最初也没有疫苗和药物。
这100多万人美国政府为每位死者最高支付额9000美元丧葬费。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 焦雅辉:“全球现在对于新冠死亡的判定标准主要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感染了新冠病毒以后核酸阳性,由于新冠病毒引发了呼吸衰竭,直接导致了死亡,判定为新冠死亡。还有一类,感染新冠病毒以后,在28天以内,不仅仅是新冠,所有的疾病,世界卫生组织都是要求在感染后28天之内全口径的死亡都计入新冠病毒的死亡。

中国从2020年以来,一直采取的死亡的判定标准就是 一类的死亡判定标准,新冠病毒感染核酸阳性,并且由于新冠病毒引发了呼吸衰竭导致的死亡,判定为新冠肺炎死亡。如果是新冠病毒的感染,但直接死亡原因是基础疾病导致的,也公布过这样的死亡病例,比如是晚期癌症,但同时感染了新冠病毒,也公布,但是把他死亡原因公布为死于基础疾病。

http://t.cn/A6Kr2GqO


//@成都冯川:涨知识了。一定要看视频,才知道什么是世卫组织的统计方式。 央视的这个视频让我们了解到,世卫组织对感染了新冠的患者,只要是在感染后28天内死亡,哪怕是死于车祸或跳楼,都要求统计为新冠死亡。美国的一百万就是按这样的国际标准统计出来的。



回复 11203楼yingyinc 的帖子
@陈思进
#陶斯亮委托王小东声明# 陶斯亮自从为张文宏和辉瑞发声后,就陷入了舆论争议的漩涡之中。昨天从王小东处得知,陶斯亮最近在阳的过程中,她注意到了网上有关她的一些争议言论,特别是关于辉瑞捐款的事。眼见流言满天飞,尽管身体抱恙,面对扣给自己资本代言人和受贿的帽子,陶斯亮近日通过王小东向公众发布了声明。



@麻醉医生凌楚眠

9分钟前
来自 HUAWEI Mate 50 Pro
#v光计划##我的防护手册#
顶着压力再提醒一下:

丙种球蛋白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预后和死亡率改善极其有限——说人话:新冠重症患者,用丙球没啥用。

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的治疗方案不一样,对具体治疗方案我不多BB;但就我所接触到的病患来说——重症患者一天用20g丙球(8瓶)冲击治疗三天,多数效果非常有限。(所以一旦发现没效果马上停掉,我反复说现在用丙球算个体化的探索性治疗,是“死马当活马医”)。

而这24瓶丙球,按现在这个天价可能要5W+RMB,治疗时间长一点够买辆车了。

对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是不可承受之重。

更糟的是,厂家反馈本地丙球库存已经见底,新一批现货生产出来要到2月15以后了…这么多药都哪里去了?用脚想就知道被人囤积居奇了。

真正该用丙球的神经内科、免疫科和血液科病人,包括且不限于川崎病、吉兰巴雷综合征、脱髓鞘疾病、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等…完全没药用了。

这些病人怎么办?很多人没球蛋白症状会立马加重,让他们等死?

真的,不要再炒丙球了,给需要用的病人留条活路。



@水木丁
因为我一直给大家当课代表,所以现在总有朋友问我,疫情如果是持久战,病毒变异个没完,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

我的看法就是,以不变应万变。

因为其实不管病毒怎么变。个人预防传染病的方法,是万变不离其宗。就是戴口罩,勤洗手等等那几招。你仔细掰扯过一遍,发现这些防护,无非就是同一个底层逻辑。

我身边有朋友防疫做的好的,最近跑出去看了三场电影,去了一趟医院待了四个多小时,还跑回老家去接老人,期间还中转了两个城市,还带着老人在外面住宾馆住了一宿。

她和家里老人都没感染。老人也是头脑特别清楚,特别配合女儿防疫。

纵然是身体免疫力不错,但也真的是防疫工作做得超级仔细。

前段日子我还看有位在三甲医院工作的医护人员硬核防疫,每天能在医院喝水吃饭,到现在都没感染。太牛逼了!

不过仔细一看,这些防疫大神也没有什么新鲜的招,靠的就是坚持和细心以及准确的预判,不抱一丝侥幸的心理。

我第一波是被筛下来了,但我是不想有下一次了,所以我肯定还会继续坚持。

只要自己防疫做到位,就不用担心病毒变来变去,它不管怎么变,我都是一样这么防。

而且我之前就说了,增加传染病知识,培养好的卫生习惯,这些都是生存技能,学会了没坏处。

未来世界,谁知道会变成什么样,你怎么保证有生之年,不会再遇到传染病大流行?

再说了,做事情认真,细心,有耐性,跑来防疫不谈,锻炼出这些素质,也同样不是坏事。

就算这次没防住感染了,咱免疫力没那么强大,咱也争取感染的是个小载量的,得个轻症。

大家也是,管他啥新变异病毒,就依然重视,但不要恐慌,不要怕。



@胡锡进

3分钟前
来自 中兴Axon 40 Ultra
老胡昨天夜里收到朋友传来的信息,两位我直接认识的同行不幸在这两天去世。他们一位88岁,另一位可能是89岁。我问是不是与新冠有关,回说其中一位肯定是阳性。现在北京市差不多阳遍了,另一位我估计有可能也是阳性。直到早上起来,我心情都挺沉重的,想到围绕新冠死亡统计的争议,又多了一份不舒服。

我来成都是参加活动的,急急忙忙收拾一下,去餐厅喝口粥就进入了会场。那是个非常大的会议厅,里面几百人,围坐着不同的小桌,热气腾腾的。多数人戴着口罩,但也有不少人不戴口罩。会场里肯定绝大部分都是阳康的,但估计会夹着少数“阴险小人”,他们应该是今天会场最紧张的。我喝水没注意,呛着了,哐哐哐咳嗽起来。就在这时主持人念我的名字,轮到我上台发言了,我只好那样走上去,被全场看见咳嗽,这不得吓着大家?我马上声明,老胡肯定不是新毒株XBB,结果全场都笑了。

在我接下来的发言中,大家掌声不断,笑声不断,疫情好像被忘掉了。大家向我提问,最关心的是经济能不能恢复,民营企业还会不会受到支持。老胡不是专搞经济的,但是我对大形势是有把握的,我说,我不同意现在的经营环境不如改革开放初期,以及民营企业受到打压的简单说法。我问大家,改革开放初期有过很多当时的明星企业,除了少数延续到今天,它们大部分都在哪呢?那些当时的民营企业风云人物,又有多少延续了他们的光荣呢?但是2000年前后崛起的那批高科技企业和房地产巨无霸,它们今天基本都还在,有的在政策调整中受到影响,但它们大多没有垮。另外很多人觉得现在已经没有机会了,但是最近十年左右又崛起了新一拨明星企业,比如宁德时代、字节跳动、拼多多、小红书,等等。

我还说,我一个发小经营着一个小公司,十个人左右,他的公司是中国经济的一个细胞,他自己曾对我说,我解决了十个人左右的就业,每年贡献点税收,说如果他这样的公司纷纷垮了,中国就该乱了。我问他经营环境比过去好了还是坏了?他说客观看还是好了。我问好在哪了?他说,过去他最缺的是流动资金,向银行贷款要把家里的房子抵押上去,很麻烦,但是现在银行给了他这样的小微企业每年一定的贷款额度,不需要抵押,只要在额度内随时可以贷。他说这是对他们小微企业最重要的扶持。

我对参会的人说,中国经济必须好起来,这是民众的共同愿望,是国家兴社稷的基础,也是对外博弈的最大本钱。我还说民营企业家只要合法经营,是相对比较安全的。看看有多少官员落马了,但是民营企业家吃牢饭的要少得多,而且民营企业创造就业,贡献税收,为中国崛起输送力量,这很光荣,大家应该鼓足信心。

我的发言结束了,会议中间休息,很多人围过来与我拍照,挨得特别近,我又不能戴口罩,心想算了吧,第二波感染无论会不会发生,我是很难防范的,听天由命吧。

从昨夜到今天中午经历了坏消息,看到了社会往前走的动力,我深感自己在一个复杂的局面中穿行。真心希望国家好起来,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战胜这一波疫情,全力挽救每一个生命,包括垂垂老者。希望经济能够迅速恢复起来,大家今年最好都能涨点工资,企业的成功几率再高一些。让繁荣在2023年重新成为中国的主题词。



@杭间HangJian
裘沙先生也没有躲过这场疫病,以92岁高龄在北京病逝。作为一位毕生奉献给鲁迅精神传播和研究的艺术家,他的去世也如生前一样寂寞。我离开北京后就再没见过他和王伟君老师,却常常想着有朝一日还能在三里屯再见到两位瘦弱却是永远亲切的老人。听到先生12月19日离世,在网上到处寻找正式讣告,竟然遍寻不着。悲从心来,翻出30年前在《光明日报》上写他们的文字,虽然写的很是肤浅,但是写的认真,因此还是原文推荐给美术馆公众号,以寄托哀思。



@凌太来了

1小时前
来自 iPhone X
已编辑
回复@Lucy跳跳妈妈:是免费的。即使不是免费的,也应该表示感谢,因为别人在你最需要的时候主动提供帮助,而且是你根本没有的大量资源(欧盟是因为提前签订了42亿剂的疫苗合约,所以有能力送给中国)。 查看图片 //@Lucy跳跳妈妈:又不免费[允悲]
@凤凰网
【#中方回应是否接受欧盟提供的疫苗#】1月3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主持例行记者会。
路透社记者:据《金融时报》报道,欧盟向中国提供三种新冠疫苗以帮助中国遏制疫情。发言人能否证实?中方是否接受欧盟提供的疫苗?
毛宁:进入疫情防控新阶段以来,中国疫苗接种率不断提高,救治能力不断增强,医疗物资产能不断扩大,总体供应充足。中国建成了全球最大规模的新冠疫苗生产线,年产能超过70亿剂,产量已经超过55亿剂,能够满足“应接尽接”需要。
中国的疫情防控形势是可预判、可控的。我们愿继续同国际社会团结合作,更好应对疫情挑战,更好保护人民生命健康。中方是否接受欧盟提供的疫苗?外交部回应收起



@财经网
【#上海加大投入Paxlovid和阿兹夫定#】#张文宏称抗病毒药一定要先用上# “为了防止轻症转重症,一旦检测到患氧饱和度有所下降,那一定是肺部功能出现了问题,可以配合用一定的激素,“我们社区医生也不用过度担心激素使用、或者血糖控制等问题。激素是目前为止在轻症向重症转化的高危人群中明确有效的药物,而胰岛素、口服降糖药等也能在监测下同步使用。”

张文宏建议,患者不必全部去二级、三级医院挂水,“可以在二级医院将补液配好,回到社区医院输液,再结合社区医院开具的抗病毒药物即可。”他举例,“比如,一位轻症新冠患者,如果没有合并细菌感染的话,第一天,可以在补液里加少量的地米塞松,同时在社区医院吸氧。可能1个多小时后,他的热度就会下降、氧饱和度也会改善,晚上回去再补充些蔬菜、盐分和炖蛋,人的状态也会好很多。随后第二、三天,可以根据患者状况陆续减少药品剂量,或者输液改成口服等。”

第一财经记者也在今日了解到,上海于1月3日开始,在115家二级、三级医院和1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医院)投入使用阿兹夫定片。
上述1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包括长宁区北新泾、程家桥街道、虹桥街道等社区医院,杨浦区平凉、五角场、长海等社区医院,以及宝山区庙行镇、古村镇菊泉新城等社区医院。患者可就近在社区医院经医生问诊、评估后开具相应处方,医保挂网价格为270元/瓶。

而在此前的2022年12月30日,上海黄浦区、嘉定区、长宁区等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到货了部分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供辖区内有转重症风险因素的新冠患者使用。

“医院最近刚到了一批阿兹夫定,加上之前已储备着的Paxlovid,可以基本满足辖区内居民的新冠抗病毒药物供应保障,后续也会陆续进行补货。”沪上多家社区医院负责人告诉记者。 @第一财经日报 http://t.cn/A6KF6e1a



Hu Ping胡平
@HuPing1
·
1月3日
中国的防疫是习近平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不要把习近平作决策时的考虑想得太复杂,也不要夸大专家学者对他的影响。他无非是从自己的权力地位出发:1、无论如何二十大闭幕前不能出状况,所以要坚持动态清零不动摇。2、无论如何明年的两会要能顺利举行,所以现在要彻底放开,应阳尽阳,赶在3月前结束疫情。



齐彧
@newqiyu
·
23小时
在印度,即使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也不缺退烧药温度计,而号称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的大陆医疗系统迅速崩溃,连火葬场一起崩溃,可见不堪一击。这是执政无能,我们看到的惨像跟韩剧中的瘟疫一样。



湘女
@bqB9Ml6aFloKS2F
·
3小时
大连理工大学元月3日一天发布25则讣告,2022年死亡102人。这些教授扎堆死,是什么原因?他们都有良好的保障包括医保,还如此悲惨,普通百姓又有多少人悲哀地离开人世?



https://mp.weixin.qq.com/s/CY1FVv5kmQd-sr5LM2_I0g

爸爸血氧69,我们决定不去医院
原创 唐拉拉 唐拉拉 2022-12-31 07:33 发表于北京


7天前的那一整个星期,我过得昏天黑地,不再关心世界,每日寸步不离地照顾被病毒击倒的爸爸。那一周,爸爸一粒米都不曾咽下,我一口汤一口蜜一块水果一块糖地想方设法给他续命,心急如焚,也束手无策。

7天前的那个夜晚,我几乎没睡,眼见着他呼吸一点点微弱下去,意识越来越模糊,我怕我睡着了就再看不到爸爸醒来。

半夜开车去朋友家借来血氧仪,悄悄测了,69。第二天早晨测,76,脉搏只有28,心跳的图形没有波纹起伏,只是微微隆起,经常是一条直线。

我心沉到潭底,知道这已经危重了,但爸爸用仅剩的一点力气拼命摇头抗拒去医院的提议——即便我已经联系好床位有直接入院的奢侈条件。爸爸声音微弱地说:去了就回不来了,还是在家安安静静地走。

几年前,妈妈的最后关头,插了管子,心脏停跳后还被做了十几分钟心肺按压,那是爸爸最不能释怀的一个伤痛,他后悔医生来急救按压的时候他没有阻止。对于父母来说,多活一天少活一天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走得安详,身体不受折腾,意识不被打扰。

妈妈走后,我和爸爸多次谈及生命的最后时刻要怎样处理,爸爸每次都跟我强调:到最后时分,绝对不要抢救,绝对不上任何器械,一定要安安静静地走。我每次都答应得好好的,也以为肯定会这样做。但真到这个时候,心里纠结的呀,胃都一阵阵拧着疼。

思来想去,还是尊重爸爸的意愿,就像我一家人一直共同认为的那样:活多久不重要,重要的是活着的时分是不是幸福、是不是有质量。而呼吸机和ICU的生活,何谈幸福和质量?对我们来说,那样痛苦的维生,再久都没有意义。

于是把心定了下来,对自己声明:好吧,不去就不去,咱们在家把每一分钟都过好。如果分离时刻一定要来,那我们就手拉着手一起笃定地迎接好了。但没到最后的时分,我绝不放弃。

第二天,是一个转折点。我一边做好了面对后事的心里准备,一边发动所有能量寻得了最好的家庭救治帮助——医生远程诊断并给闪送过来的肺炎药物,朋友闪送过来家庭制氧机。还有很多亲戚朋友远程送来了精神宽慰和鼓励。

图片


做好了永别的准备,我反倒能从焦虑担心中抽离出来了。白天马不停蹄照看父亲,晚上坐在黑夜里认真回想爸爸的这几年。

说实话,爸爸这几年过得并不好。妈妈走后,爸爸陷入了巨大的孤独感中,他最需要额外关心的这几年,我的心力却正被小学生儿子和自己的事业追求拉扯着,哪个都没顾好,经常焦躁自责。

爸爸的生活,也从每日给我们买菜洗碗、出门拍花拍草(封面的花就是爸爸拍的),到渐渐只能在家晾衣收衣,最近半年就只剩每日呆坐沙发上看窗外日升日落。不出去跟老头们聊天,也不看电视,也不再翻看他收集的门票粮票和邮票了,渐渐对什么都没兴趣了。除了每晚跟孩子亲亲抱抱的一会儿有笑模样,其他时间似乎都只在静静地等待那个时刻的到来。

不知不觉间,爸爸活成了一个移动的家庭道具,而我对此不仅感觉无力改变,甚至偶尔会在心里升起无名火——我都每日搜肠刮肚地给他讲各种政治八卦社会新闻了,都跟他争论美国到底坏不坏,日本到底是不是在中国偷偷开了国家不知道的小学了——我感觉我尽力了,但他还是越来越无生机。而且记忆偏差也越来越厉害,我经常要为一个他脑中臆想出来的事实跟他掰扯好多遍。除了想方设法给他做他爱吃的,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些什么。

我们似乎都在机械地活着,虽共处一室朝夕相处,但对彼此的存在和内心,感知力越来越弱,我们中间,隔了一层透明玻璃。

图片


但这一场始料未及的大危机,让我突然把一切都抛在身后,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爸爸身上,他的每一个表情,手臂上的每一条血管,我都看得清晰无比,他每一次吞咽的痛苦,每一次艰难的喘息,我都感同身受——我有多久没这样关注爸爸了?!

这十几天,我基本上就在厨房和爸爸床前快速切换,哄着喝水哄着吃口水果哄着喝米汤哄着吸氧。就像初为人母时一样,几乎没吃过整饭——离开他床头十分钟我都担心他这时是不是正想喝水而我不在身边。不需要喂水喂药的时候,我就拉着他的手摩挲着,隔着被子给他已经皮包骨的身体轻轻按摩,温柔地给他唠叨着有的没的,像哄一个孩子。

这个过程中,我没有觉得辛苦,相反,我觉得我心里有些东西在复活,原来我与爸爸之间的距离,其实是我心灵灰尘的厚度。灰尘厚得已经结成了铠甲,让爸爸在我眼皮子底下活成了一具越来越健忘呆滞的木头人。原来,我不是无能为力,只是我没有真正用力用心去做而已。

看着每日昏睡十几个小时的爸爸,我脑中不停闪回和爸爸的种种过往:爸爸盘腿坐在火炕上,环抱着我给我读格林童话;手把手带我练大字;给我梳辫子;给我扎纸灯笼;跟我一起刻木头枪;清早起来扫雪;带我放爬犁;给我做蜻蜓网;清早从水田里带回来一网兜鲫鱼瓜子;从市场给我带回来一串母蛤蟆;起大早去供销社抢购一大兜子沙瓤西红柿;带我看电影,回来路上回头严厉地对跟在我身后叫我外号的熊孩子说不可以这样;给我收集剪报并整整齐齐贴满一本又一本;青春期早恋跟父母宣战时,没有批评我,而是给了我十块钱让我买想吃的零食……童年少年青年,春夏秋冬,一幕幕场景,在我眼前哗哗地闪过,如此鲜活,连温度气味都在。

图片

我的心开始变得清澈通透,开始完完全全地贴近爸爸,就像阿凡达中小蓝人用头发连接他们的母体一样,我重新连接了我的“母体”,我发现,爸妈的爱依然在原地,依然强大,依然可以源源不断地给我输送能量。我的心从一整年的愤怒和浮躁中沉淀了下来,安静而坚定,重新充满力量。

而爸爸一定是感知到了我想留住他的恳切,从抗拒吸氧到完全配合我的一切陪护指令,变得全然安心地把生命交付给我。虽然他虚弱不堪,但眼睛渐渐有光了。我们之间曾经的亲密与快乐不觉间回来了,手握着手彼此看着,随便说点什么,都会感觉到“彼此真正拥有”的幸福。

生命长短不重要,重要的是质量,在家庭生活中,生命质量的唯一标准,就是能不能彼此相爱,彼此关注。被关注了,人的心灵就有光亮了,才算是真正地活着。而爸爸的物理生命,也就努力挣扎着跨过致命的病痛,真的一点点活过来了。。。

图片

写完才发现已经是31号了,这篇文字不小心成了我的岁末日记。

愿无比惨淡荒诞的2022就此翻过,永不再来。

愿2023,每个人都能从此健康自由。



https://mp.weixin.qq.com/s/tEmLlZD9BKvzev4ZczAzIQ

老爸宁死不去医院,那我就得变身全科护士
原创 唐拉拉 唐拉拉 2023-01-02 17:46 发表于北京


上一篇文字写父亲病危-病愈过程中我的心理感受(爸爸血氧69,我们决定不去医院),但并未想着分享我的照料食谱,因为我想着,每家儿女可能都做得差不多,都会竭尽全力熬汤喂药。

但今早看到两个信息,一是许多医院里的老人危重的原因是光喝粥吃清淡的,引起营养不良和电解质紊乱,二是看到好多人又再乱囤蒙脱石散。于是在朋友圈里说了一下我是如何在老爸病重的时候给他补充营养续命的,没想到好多人问能否截图转发。

联想到昨天医院的朋友说,这场疫情真正的高峰顶点还没到,接下来的一月将是医疗挤兑更严重的时期,因为危重的老年人会持续增多。所以想,哎,虽然是常识,但我还是分享一下我的私人护理方式吧,也许多少能帮到一些没想到这么做的人。



图片

前情

爸爸发烧小半天吃药退烧后就再没烧,本以为就此过去,没想到第二天开始昏睡不起,接下来是不吃饭,整整一周一粒米都不曾进,第三四天开始嗓子疼得连咽水都困难。

我想到上海时期的死亡报道,有老人死于电解质紊乱和营养不良。当时我以为是吃不上饭被饿死的呢,这时候突然明白,老人被病毒击打五脏六腑,没有食欲也没有能力吃饭,几天下来可不久营养不良电解质紊乱了么?这不相当于绝食自尽么?

老爸不去医院,我不知道他是缺钾还是缺钠,只能想办法什么都补。于是马上上网查什么东西补钾补钠,发现香蕉草莓紫菜海带木耳等等许多食物补钾,于是,立马市场采购各种水果先……

图片

不多说心理过程了,直接上具体做法:

1,水

一定要补充大量水份,平均每半小时就要扶着喝口水。提前熬好雪梨红枣浓汁、沏好蜂蜜柚子茶晾凉,每次喝水前都先喝几口这些多少带点营养喝糖份的饮料。最后凉白开漱口。

中间穿插几次超市里买来的电解质水(宝矿力那类的)。

为什么一定要是凉的?因为老人在嗓子刀片疼的时候,喝热水会加剧肿胀,会更疼,凉的会让喉咙舒服好多。

我知道好多人对生冷有恐惧,对温热有信仰,但这种时候,咱就别讲究养生了,先考虑身体感受,老人怎么舒服怎么来。

2,水果

切成精致小块,一口一个那种。每天四五种水果轮番来,以保持基本的维生素和电解质。最初几天,我上的是香蕉、“儿时味道”西红柿、橙子(正好家有朋友寄来的整箱廉江正红橙,又甜水分又多)、蓝莓、草莓、芒果、龙眼、红心火龙果。后面嗓子疼减缓后,我就加了云南小香瓜和所谓日本哈密瓜(为什么要这些装x的水果,因为是真甜呀,好吃呀,老人爱吃呀)。

重点是切小块,一次哪怕吃一口也行,但一天也要喂个十几次,吃一口就多了一分活下去的可能。喂完再补一口水(你看,水又趁机多了一口)

水果一定要不停地吃,什么好吃吃什么,什么贵买什么。这个素那个素的补充就不说了,单从表面上的清口、润喉、开胃,都是值得的。

(但,现在的水果是真tm贵呀,15-20是打底的,动辄30-50一斤,害得我都不舍得随便大吃。这回,完完全全地体会了父母看孩子狼吞虎咽自己说不喜欢吃的那种心情了——也算收获。)

图片

3,流食

熬各种蛋白质含量高的汤。这几天我熬过的汤有:紫菜蛋花汤,鲫鱼豆腐汤,鲟鱼豆腐汤,海菜豆腐汤,韩国大酱汤(也是加豆腐,还有土豆),土鸡蘑菇汤,萝卜丸子汤,羊肉白萝卜汤,酱鹅汤(韩国饭店买的)。注意,顺序就是这个顺序,循序渐进地每天换新的,开始用大豆豆腐蛋白,后面慢慢加肉质硬菜。

开始只能喝汤,喝小半碗也算赢,后来食欲好起来一点,马上逼着吃肉,看着吃、喂着吃,哪怕一顿只吃一口,也算及格,不然不让结束考试。

特别提示:从头到尾,我只熬过两次粥,那时候他不能吃固体,只有米汤当流食。但之后就一直是高蛋白汤来代替米粥了。难得他能吃一口的时候还给喂粥,我想不出性价比比这还低的做法了。别想着清淡了家人们,营养第一营养第一啊!

4,零食

不吃不喝的间隙,尤其是最初几天一粒米都不能进的时候,我一直给老爸含服各种东西。人参片、蜂胶润喉糖、念慈菴枇杷糖轮番来,一天能含三四片人参和七八块糖。一是为了缓解喉咙疼痛,二是我就想着,多少有点蜂蜜,至少也算糖分,能进去一点是一点。

现在,爸爸已经恢复生病前的食量了,我给他的零食,除了不间断的水果,还有瓜子。让他坐在床上没事的时候嗑瓜子。为啥呢?我想啊,他的手和嘴不能闲着,这样可能有助于让他的神经经常处于被轻度刺激的状态。(你看,我做的这些都没什么理论依据,就是凭本能自己想昏招)

图片

5,药物

一点中药没囤也没用。也没在这个时间点抢购。因为五六月份的时候,冒着被弹窗一次的风险,趁着人少去医院,一次性开了两千多块钱的常备药。所以,家人的退烧处理得都还及时。还有富裕到处送人。

爸爸嗓子疼的时候我尝试了三天消炎药(阿奇霉素和罗红霉素),没啥用。当血氧在69——86之间徘徊,而老爸还坚持不去医院的时候,我才找了外援来帮忙,让医生远程视频观察问诊,我详述病情进程,然后开了肺炎药(药品名称就不写了,怕大家乱囤药,其实就是常见的肺炎药,但能不能吃,适不适合自己,一定要听专业医生的,因为每个老人的身体状况和基础病不一样,千万不能自己乱下猛药),吃完第二天就开始好转了。对症了,我们太幸运了。吃了六天,症状完全消除了,停药了,药物换成大鱼大肉。

至始至终,我都没用新冠特效药,因为开始是买不到进口的,等找到途径的时候,已经是第九天了,晚了,用了也没有意义。新冠药是五天内才有阻断病毒复制的意义,如果得了,最好前三天就吃,越早越好。

另外一类我们每天吃的,虽然长得像药片,但不是药,是维生素。为了给不吃饭的爸爸维生续命,我每天让他吃安利纽崔莱:B族、钙镁片、蒜香片、银杏叶各两片,维c加倍。

能补啥也不知道,反正我觉得我爸这种时候什么元素都缺。

图片

6,吸氧

我觉得我爸爸能从鬼门关闯过来的重要原因,除了对症的药物,还有不停地吸氧。我在放开之初就在京东下单了16罐便携式氧气罐(当时16罐才180元),以为自己备货足足的呢,结果这种东西真在老人危重的时候根本就是杯水车薪。幸亏朋友送来了她家的制氧机,这才让爸爸得以连续吸氧,保持了全身的供氧,最大限度地保持肺部的新陈代谢。

制氧机到家后,血氧一下子就从七八十之间升到90多,刚吸完氧的时候会到99,过半小时一小时会下到90以下,那就再吸一袋!一天吸十多袋。

吸氧三四天后,醒来时的血氧(一夜没吸的情况下)居然能再92以上;再过两天,吸不吸氧都会稳定在93以上;八九天后的现在,血氧随便测都在97-99了!

小结:

相当于说,我们在家住了一场简陋版同时也是舒适版的医院,而我,就是那个24小时全科贴身护士,我比护士的优势在于,可以随时熬汤喂水。

我发现我本能地做对的就是:在不能住院输液无药可用的情况下,我努力用食物给爸爸输入一点点续命的营养,为他等到合理的救治赢得了一点时间。

图片

番外1:关于细致

我的一个阿姨说,平时看你大大咧咧的,没想到照顾老人这么心细。我一想,还真是!我是把人生有限的一点细心全用在父母身上了,我儿子生病我都没这么上心过。

为啥呢?

因为孩子会嚷嚷啊,他的疼痛、他的需求他都可以大声喊出来,你根本无需额外替他想什么,他想要什么你就及时满足就行。但老人不一样啊,老人需要不停地主动投喂。

那又为啥呢?

因为老人都太自律了,生怕麻烦别人(我老了肯定不会麻烦别人,我就要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他们对生命对食物对家人,那是相当地客气,相当地不好意思。越是难受痛苦越憋着不说,什么需求都不主动提,生怕累着自己养大的娃。只有连哄带吓虎地要求他听话、乖、必须吃、你必须活着……才能让老人渐渐放下那个盔甲般的“客气”,最终完完全全放松下来,完全信赖地把生命交给你打理,完全配合你的治疗。

所以,对老人,不要客气,要霸道一点蛮横一点,要不要都要强给。你真心给,他一定开心要。

图片


番外2:关于自己

周围的朋友最近都在劝慰我:啊啊,看你这忙乎的频率,小心别累到了自己啊,注意休息。其实,这些天我休息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好。

白天呢,在厨房和爸爸卧室之间迅速来回切换,恨不得在家穿溜冰鞋,生怕他几分钟看不到我就缺乏安全感。他睡着时我立马去市场采购新一批的食材和水果,保持新鲜。回来后老爸如果还没醒,我就赶紧趴着眯一会儿。

晚饭后7、8点他就躺下睡着了,我也不闲着,立马换上瑜伽服去瑜伽馆抻吧一小时,神清气爽地回来,才顾上一天没顾上搭理的儿子,扭打一会儿,陪会睡前故事,然后哈欠连天地和孩子一起睡。

所以,以前天天熬夜到后半夜的我,前所未有地保持了差不多十天的早睡早起,把自己养得白白胖胖。当然,胖了是因为,白天没时间吃口整饭,经常想不起来自己吃没吃,到了晚上,经常会不停地找东西吃,什么减肥不减肥碳水不碳水的,不管了,先把自己身体需要的能量喂饱了再说。

孩子呢,基本上处于自生自灭的境地。没我唠叨了,他开着网课接着睡觉,醒来玩游戏,饿了叫外卖,自由得不要不要的。意外之喜是,十几天没人管的孩子,居然自己开始管自己了,连作业和开卷呢考试都不让我帮,完全自己来。看来,我之前为他学不学习的肝肠寸断声嘶力竭,是白白白白白白白白地浪费感情了。

图片



https://mp.weixin.qq.com/s/o3SONY_PZ7s73hIU8dyoBw

上海公卫最新数据:3.03% 住院患者为重症,其中超 88% 有并发症
丁香园 DXY 丁香园 2023-01-04 20:02 发表于浙江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陈赛娟院士团队与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团队在 Frontiers of Medicine 发表研究论文,分析了当前境内流行的奥密克戎亚型种类,重症危重症患者在感染者及住院患者中的比例,并用数学建模对疫情走向进行模拟预测。



研究依据公开数据估计,全国自疫情出现以来重症患者占总感染者的比例约为 0.035%。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中心 2022 年 9 月 1 日到 12 月 26 日收治的 5706 名患者中,共发现 20 名(0.35%)无并发症、153 名(2.68%)有并发症的患者进展为重症或危重症。



研究通过数学建模分析,预计国内主要城市(如北京、广州、上海、重庆)将会在 2022 年末度过本轮疫情高峰,中西部省份和农村地区预计在 2023 年 1 月中下旬经受疫情的冲击。



图片

论文截图



以下为该论文结果编译,部分内容有删减。







一、2022 年秋冬季上海地区新冠病毒基因组测序与分子流行病学分析



本研究从 2022 年 11 月 16 日至 12 月 12 日期间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以下简称公卫中心)收治的新冠患者鼻咽喉拭子样本中随机抽取 378 份进行靶向全基因组测序,经过与 GISAID 数据库对比,其中 353 个样本被分入四个主要亚系:BA.5.2(172,46.61%),BA.5.3(118,31.98%),BA.2.75(36,9.76%),重组变异株亚系(27,7.32%)。在每种主要亚系中,有 1~2 个亚型占比突出,例如 BA.5.3 亚系中的 BQ.1(112/118,94.92%),BA.5.2 亚系中的 BF.7(43/172,25%)、重组变异株亚系中的 XBB(25/27,92.59%)等。



为了推断病毒传播的来源,对 369 个基因组序列样本对应的患者进行旅行史和近期感染接触史调查,然后对可能的病毒来源的地理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94% 的 BQ.1(105/112)和 96% 的 XBB(24/25)病例来自中国大陆以外地区,考虑到 BQ.1 和 XBB 是最近在欧洲和北美新出现的病毒变异株,在境外输入病例中又高频出现,因此推测这两个毒株可能最近通过境外输入传入上海。



此外,对可追溯到具体城市的病例中包含的毒株分析,发现北京和广州的病例分别以 BF.7 和 BA.5.2 为主。而来自河北或上海的病例显示出较为明显的奥密克戎亚系多样性,例如上海本地病例中包含较高丰度的 BF.7、BA.5.2、BQ.1 和 XBB 等亚系毒株,而河北病例中主要包含 BF.7、BA.5.2 等亚系毒株。这些结果印证了最近的推测,即引起北京和广州新冠肺炎病毒感染爆发的主要毒株分别是 BF.7 和 BA.5.2;同时表明,河北和上海两地的疫情是由多种奥密克戎毒株同时流行造成。



图片

2022 年秋冬季上海地区奥密克戎基因组多样性和分子流行病学分析。(A)2022 年 11 月上海地区感染者随机抽样进行病毒基因组测序,与 GISAID 数据库新冠病毒参考基因组构建分子进化树,鉴定近期上海地区感染者携带的毒株谱系和类型。(B)每个毒株对应的样本数量和比例。(C)主要毒株的来源分布。(D)不同地区来源样本中各种毒株的比例。





二、2022 年秋冬季新冠病毒患者重症比例分析



在 2022 年 11 月前,国内采用社区常规核酸检测来筛查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因此能够较为准确地统计所有新冠病毒感染者人数。2022 秋冬季部分地区调整防控措施以来,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数据,全国新冠病毒感染率迅速上升,伴随重症/危重症患者病例总数逐渐增加。截至 2022 年 11 月 29 日,在所有感染者中,重症/危重症患者总占比为 0.035%(注:一般重症/危重症的症状在感染后一到两周才表现出来,因此重症/危重症患者比例需要根据持续监测公共卫生记录来评估)。



图片

2022 年秋冬季新冠病毒感染者重症比例分析。(A)截至 2022 年 11 月 29 日公布的中国大陆感染人数和重症患者人数。(B)上海公卫中心收治的患者按症状严重程度分布图。



由于防控措施调整之后,常规核酸检测仅限于医院、养老院和妇幼保健院,因此无症状病例的数量不再明确。为了估计医院就诊病例中的重症/危重症例占比,我们回顾了 2022 年 9 月 1 日~12 月 26 日上海公卫中心收治的 5706 例有症状患者,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按其症状严重程度分为轻型/普通型,以及重症/危重症两组。



结果显示,这些患者中共有 5533 例患者(96.97%)归为轻型/普通型,另外 173 例患者(3.03%)归为重症/危重症。在这 173 例重症/危重症患者中,153 例患者有能被新冠病毒感染恶化的并发症,这表明当前疫情中出现症状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中,有并发症和无并发症的重症/危重症患者占比分别为 2.68% 和 0.35%。



此外,在这些患者中,疾病的严重程度和年龄显著相关(P<0.0001):无并发症的重症/危重症病例中位年龄为 66 岁(区间:55~79岁),有并发症且进展为重症/危重症的患者中位年龄为 59 岁(区间:46~73岁),轻型/普通型患者中位年龄为 39 岁(区间:28~53岁)。



图片2022 年秋冬季上海公卫中心收治的新冠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三、利用数学模型评估奥密克戎疫情走向



为了评估目前奥密克戎疫情的规模和持续时间,我们基于 2022 年 10 月初至常规核酸检测全面解除(2022 年 11 月 29 日)之前的每日新增感染人数和累计人数进行数学建模。为此,我们利用时滞微分方程来拟合奥密克戎在中国几个主要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重庆)和内陆几个省份(如甘肃、青海、陕西、四川)的早期数据(注:在选择省份时排除其省会城市,以便分析农村和中小型城镇的情况),然后通过数据拟合得到的数学公式来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新增感染人数和总人数。



结果显示,不同城市间 R0 值(传播系数乘以检测时间)各异。例如,北京 R0 值最大(约为 2.18);其次为上海(约为 1.91);最小为重庆郊区(约为 0.91)。同时,结果还提示广州已经度过了最近的感染高峰期,而北京、上海、重庆市区尚处于感染高峰的中间段,预计 2022 年年底度过高峰期。此外,数学模型显示本轮疫情将逐步蔓延至中西部省份,且疫情高峰经过四川的时间略早于陕西、甘肃和青海等地。



根据在重庆不同区域近期的病例报告,对城市和郊区的传播趋势分别进行了建模分析,用于近似比较疫情在城市和农村中的扩散模式。结果提示,重庆郊区感染高峰预计 2023 年 2 月到来,比重庆市区的感染高峰晚近 1 个月。春节(2023 年 1 月 21 日)前后因农民工返乡将带来从城市返回农村地区的人员流动高峰,为了评估这种影响,我们在数学模型中调低重庆郊区的参数以模拟春节期间的人员流动,结果显示,春运不仅将极大增加感染人数,而且可能造成农村地区的感染高峰提前 15~30 天。



图片

2022 年秋冬季疫情走向数学模型。当前疫情期间国内主要城市和中西部省市的总感染人数(A)和每日新增感染人数的(B)变化趋势及预测。(注:重庆市区和郊区感染趋势分别构建数学模型,用于近似模拟城市与农村的疫情走向。)





讨论



本研究对上海公共卫生中心于 2022 年 11 月 15 日至 12 月 15 日期间随机收集的 378 例感染者样本进行病毒全基因组测序,获得 369 个高质量病毒全长基因组数据,用以评估此轮疫情中的病毒谱系多样性,结果提示当前上海疫情有多种奥密克戎流行,尚未发现新的新冠病毒变异株或主流毒株。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上海秋冬季疫情中的流行毒株多样性与今年(2022 年)春季奥密克戎流行的情况显著不同。此前我们利用基因组测序发现春季疫情爆发期间的感染者都携带奥密克戎 BA.2.2.1 亚系中的 BA.2.2.1 亚型毒株。在传入上海之前,BA.2.2.1 在 GISAID 数据库中显示只在上海以外地区零星出现,因此我们推测,上海春季疫情出现之后政府采取的严格防控措施阻断了除 BA.2.2.1 之外的其他毒株在上海社区传播。而当前疫情出现的多种毒株共存的情况,可以归结于防控措施调整的结果。



从本研究包括的基因组数据来看,目前尚未在上海地区发现新的奥密克戎毒株或具有显著竞争优势的毒株。此后随着疫情发展是否会出现主导疫情走向的优势毒株,以及是否会出现新的高传染性或毒性的毒株也需要持续监测。



为了对近期疫情发展趋势进行评估和预测,我们基于此前常规核酸检测的感染者数据,建立模拟感染者人数变化曲线的数学模型,初步判断:广州已经度过此轮疫情高峰期,而北京、上海、重庆等城市将于 2023 年元旦前后达峰,之后疫情将扩散至中西部省市和农村。



另外,基于重庆市主城区和郊区数据的数学模拟分析,并对模型中的 u 参数予以调整来模拟春运期间人口流动变化,结果显示:相对于城区,疫情峰值在郊区有可能延后 2~4 个星期,且其感染峰值将在春运期间因人员流动造成疫情扩散加速和增强。



值得注意的是,本研究中的数据模型着重于所选地区 80%~85% 人口感染的情况,同时传染高峰过后的每日新增人数下降期也未纳入数学模型,故本研究仅限于评估当前所选城市和地区正在或即将经历的一波疫情。此外,真实世界情况较之数学模型更为复杂,例如中国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日本等国家均经历了多轮疫情;感染者体内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将随着时间的变化逐渐降低,从而导致再次感染风险升高。因此,需要持续跟踪疫情实际发展,定期评估社区流行的毒株和感染人数。



随着奥密克戎亚株迅速传播,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甚至几个月里,国内欠发达地区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发展成重症的风险增高。鉴于当前一些地区特别是农村在本波疫情初期即出现了药品供应和重症监护病床(ICU)服务不足的情况,此点尤其令人担忧。



为了评估感染人群中 ICU 床位的需求,我们依据公开信息,对此波疫情截至2022 年 11 月 29 日的感染者总数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累积粗重症/危重症比例达 0.035%。因此,假设国内 50% 人口(约 7 亿人)在短时间内(如 4~6 个星期)被感染,那么需要配备 20 万~25 万张 ICU 病床。

此外,研究团队对 2022 年 9 月 1 日至 2022 年 12 月 26 日期间上海公卫中心收治的 5706 名有症状新冠病毒感染患者进行综合医学观察和诊断,共有 173 名患者(总占比 3.03%)进展成重症/危重症。虽然研究组在写作论文时尚未收到死亡病例报告,但已有若干患者处于临终状态,提示像上海这样疫情仍处于爆发期的地方需要大量重症治疗资源。因此,就分类施治的风险沟通及公众教育对于应对当前挑战具有关键意义。

在城乡迅速建立起基于居家抗原检测的报告系统来收集新冠感染人群的信息至关重要。当前,需采取紧急措施,使得有症状的低风险人群(60 岁以下全程接种人群)得到常规治疗,同时确保高风险人群(如 60 岁以上人群,特别是那些有基础疾病的老人,以及未全程接种疫苗的老人)得到有效药物如 Paxlovid 或 VV116 的及时治疗。

同时,应当继续精准使用好非药物性公共卫生措施,如在室内空间佩戴 N95 口罩、保持社交距离、公共交通工具适当增加班次以避免人群过于拥挤等,努力削减疫情峰值,缓解医疗系统和医务人员的沉重压力。要加速做好特异药品和对症治疗药品的储备和供应,以应对农村地区即将出现的疫情高峰,从而减少延误治疗造成的病情恶化及死亡。


此外,宜推广近期获批上市的吸入式疫苗以保护尚未被奥密克戎亚株感染的人群,而新的针对奥密克戎亚株如 BA.4/BA.5 的疫苗则应尽快得到紧急使用授权,用于对医护人员和各类社会基本公共服务人员进行第四针的加强免疫接种。


最后,对于超额死亡病例,包括单纯新冠感染致死和伴随新冠感染死亡的病例进行记录十分关键,因为这些数据的时间线和精准性对于及时评估和预判疫情走势,确保循证决策至关重要。(策划:z_popeye|监制:gyouza)



题图来源:论文截图
参考资料:https://doi.org/10.1007/s11684-022-0981-7



丁香园是面向医疗从业者的专业平台,以「助力中国医生」为己任。下载「丁香园 App」可以和同行讨论病例 ,在线学习公开课,使用用药助手等临床决策工具,在丁香人才找可靠医疗岗位。

↓↓↓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丁香园 App」
阅读原文
阅读 6.5万

丁香园
3122篇原创内容
12个朋友关注



@财经网
#北京目前用药紧缺已缓解#【#北京多措并举稳定药品市场价格秩序#,目前用药紧缺已缓解】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开展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高念东介绍,目前,北京市用药紧缺已经缓解,首都百姓购药价格有保障、用药质量有保障、合法权益有保障,市场秩序和环境稳定向好。

随着国家疫情防控政策不断调整优化,部分涉疫药品和物资需求激增,北京市委、市政府迅速响应,2022年12月8日紧急成立药品和医疗物资应急保障专班。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药监局综合运用约谈告诫、重点检查、行政处罚等多种手段稳定市场价格秩序。

启动价格执法应急处置机制,于去年12月5日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市场价格行为的提醒告诫书》,警示经营者不得对民生商品和防疫用品囤积居奇、哄抬价格。先后三次对国药、华润等8家大型药品经销商,京东、美团、叮当快药等6家网络平台头部企业开展专门行政约谈和提醒告诫,要求各大平台履行好主体责任。

同时在市场监管总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与药品生产企业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沟通,密切关注连花清瘟等药品出厂价格,共同维护药品价格秩序平稳。

12月11日开始,组织执法人员24小时驻厂,加强对北京市药品、医疗用品生产、流通重点企业进货、库管、出货等环节的现场督查,切实稳价保质。

同时,加强执法检查力度。2022年12月3日,在全市范围内部署开展“四类药品”执法检查,重点检查零售药店、互联网经营平台销售的“四类药品”、抗原检测试剂盒等防疫用品供应及价格执行情况。同年12月13日起,对辖区4175家药店开展全覆盖检查。截至今年1月3日,已出动检查人员25529人次,检查经营主体11522户次,提醒告诫5873户次,目前首都涉疫物资市场秩序基本平稳。

通过曝光典型案例,对违法行为形成有力震慑。先后对北京源通百姓平安大药房有限公司哄抬连花清瘟价格案、北京康复之家医疗用品有限公司哄抬抗原检测试剂盒价格案等11起涉疫物资案件立案处罚,其中3起案件入选市场监管总局向全国公布的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违法典型案件。及时通过北京发布、北京疫情新闻发布会公开曝光典型案件,有效震慑不法商家,及时消除百姓疑虑,取得了良好社会效果。

高念东表示,当前仍是防疫政策调整转段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认真贯彻此次会议精神,迅速制定北京市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发挥综合执法体制机制优势,持续打击哄抬价格、囤积居奇、虚假宣传、虚假违法广告、假冒伪劣等违法行为。(新京报)



https://mp.weixin.qq.com/s/jXgT0rP6haT0I0KEC0GVTw

新冠之一千零一夜,奔跑不放弃
原创 王瑾 美华医师 2023-01-04 22:59 发表于陕西
图片
小小病毒,无形,

却让我们看到人类的渺小和脆弱,

让我们对自然和宇宙心生敬畏。

百年大疫,一场迁延的苦战

免疫力变得强大,

信心,亦如火中锤炼的赤金。

无限感恩。





作者简介

图片
王瑾 医师

美国圣路易斯 Mercy hospital 感染科



当熊医生和我联络征稿新冠一线经历时,我突然意识到,虽然新冠疫情以来的三年多可以说是我人生最激荡,充满挣扎又极速成长的一段高光时刻,但我却连一篇自己亲身经历的新冠故事都没记录下来。我想,潜意识里我一直在回避回眸的那一瞬间。我就像一个需要努力奔跑的马拉松选手,赛道和终点都未知就匆匆上场,不能回头,只有不停歇、不间断地朝着目标努力。



上帝把白衣天使这个重任交到我们手里。在世纪大瘟疫最激烈的美国战场上,在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和背后一个个家庭的托付面前,我们拼尽全力地努力奔跑不放弃。这是职业赋予我们守护生命的本能,不负自己曾经的誓言。在这一条已经延展了近三年的人生和职业赛道上,我们和常人一样经历了一次次的恐惧和寂寞、无奈及愤怒,挣扎与耗竭。但是,上帝放在我们我们面前每一个生命的托付是如此的珍贵和美好。在和病魔的无数次斗争中,我们又见证了周围多少人性之美:大爱和勇气,坚韧与信心。



回眸一望,心中只有无限的感恩。

图片


2020阴霾袭来的春天

2020年的农历春节,新冠病毒就像一块从天而降的魔鬼陨石无情地砸到了中国大地最中心的城市武汉。我的母校北京协和医院的很多医护勇士们第一时间就义无反顾地冲在了武汉的最前线。中国当时处在疫情的风口浪尖。有关这个全新的烈性传染病病毒的知识每一天都在刷新。我也有幸通过校友们的交流,了解到最新疫情的流行趋势和预防治疗知识的更新。一月底,这一场惨烈疫情造成的冲击波也震荡到了太平洋彼岸的医学界。在美国我所工作的医院里,我是传染科里少数的中国医生之一,二月初大学医院感染科和检验科的大查房中有关新冠病毒的知识普及的任务自然地就落到了我手里。当美国只有10几例输入型新冠时,谁都没料到未来它在美国掀起的狂风巨浪。大家都按部就班地学习着最初级的疾病表型。CDC(美国疾控中心)也不紧不慢地使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研究最合适的病毒核酸测试。当新英格兰杂志在1月31 日发表美国第一例新冠病例报道时,大家还以为美国的医院都会像文章中所描述的那样使用机器人护士和高级隔离病房来照料每一例新冠病人。当时已经开始将remdesivir(”人民的希望“)使用到了第一例病人身上。美国华人都在积极地支援中国的抗疫,向国内邮寄口罩和捐赠呼吸机。



2020年的三月,当新冠悄悄地如弥漫的毒雾一般真正降临到美国的时候,这个世界超级大国仿佛在上演一场空城计,完全是处于超级自信但又猝不及防的状态。在临床一线,真正扛重担的医护人员面对的现实却是骨感到残酷的。没有快速的测试能马上诊断病人。CDC又将核酸检测限制在只有中国旅行史的病人中间,导致了很多漏诊病例。每个医院几乎都没有足够的防护口罩和负压隔离房间。市面上的口罩极其短缺,在开始收治接踵而来的新冠病人时,我们很多医生每一周只有一个外科口罩。N95口罩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使用, 而且是反复循环使用。没有快速诊断,没有有效药物甚至治疗方案。

图片
当我们刚开始穿戴着单薄的防护走入新冠病房时,仿佛都能清晰看到撒旦黑色的狰狞的背影。当免疫低下的病人一个个地出现双肺毛玻璃样炎症时,即使没有拿到需要等待好几天才能出来的核酸结果, 我们已经嗅到了新冠魔鬼的味道。此时的我站在大瘟疫的前滩,就如同大海啸前受惊的海鸟,大地震前惊惶的小动物。从武汉疫情的惨烈,我真实感受到灾难将至之前的发自生物本能的恐惧。我再也无法保持心灵的平静。这种恐惧和焦虑感激发了人的内在能量。因为我本能地不希望同样的医疗挤兑像重播的剧情一样上演在美国。而我这个小医生正是大海啸直接冲击的第一个堤坝的守堤者之一。为了要让我们医院一线能够扛下来,就必须要调动整个社区的人群和公共卫生系统来预备抵制瘟疫大洪水的冲击。



美国的华裔社区作为跨越中美疫情的独特群体,第一时间都自发地调动起来。人们通过互联网和微信群如溪水汇流般凝聚。面对共同的大灾难,都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为抗疫出一点力。为了兼顾工作和生存,我们医生群自己组织了口罩的跨国团购,在微信群里排起了各种口罩接龙。中国的亲人、同学和朋友们,以及这儿商界的朋友们在国内防护用品限购限运的情况下,直接通过自己的人脉和渠道帮我们通关购买各种医用口罩。爱我的姐姐除了给我购买邮寄她能想到的各种防疫用品,也在国内微博上帮助找到了富有疫情公共卫生经验的知名博主来分享武汉的社区防疫经验。很多经年失联的大学同学们在网上自发地组织了美国抗疫微信群,尝试着给美国政府高层写信、提醒和建议。



在这篇文章里,我不知道如何列举完当时所有对我们伸出过援手的朋友们的名字。因为朋友们的朋友,同学们的同学,邻居们的邻居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就如同上帝此时让天使团降临人间一般,给我们这些一线的医生们带来无限的关怀和支持。我从来没有感受到如此的大爱和来自他们的力量和托付。

图片


三层堤坝理论和虚拟社区防疫的建立

《黄帝内经》记载着“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而对于大规模传染病的控制,社区预防的建立是第一道防线。武汉抗疫的经验和教训也最好地证明了这一点。新冠疫情一旦到达了爆发阶段,有限的医疗资源是很难来及时应对指数式增长的大量病患的。医疗挤兑的发生是武汉疫情初期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和国内流行病学专家交流学习以后,我们总结出了三层堤坝防疫系统的理论(图一)。而在需要居家隔离、保持社交距离的时候,互联网发挥了巨大的组织和交流作用。最重要的第一道社区防护体系就是建立虚拟社区防护体系。在大疫之中,美国既往的公共卫生系统已经远远无法供应大量人群(几乎是每家每户)的需要。而华人社区使用微信群是建立虚拟社区互助群最方便快捷的手段。

图片
图1. 三层堤坝防疫系统

3月中旬,我们首先在自己的华人教会内部依靠义工的努力,用小组结构建立了三级防疫互助体系。在5-10个家庭组成的小组内部,由小组长组织互助所有家庭的需要。小组长和我直接沟通,得到医疗的建议和帮助。同时通过这个结构,也能及时了解社区疫情的最新情况以及保护患病家庭的隐私。(保护病人隐私在美国是非常重要的法律)。我们很快把这个三级结构体系的组织结构推广到了整个圣路易斯地区。在华人社区中,大部分人当时对于新冠都有很多焦虑,也渴求得到帮助。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使用了仅仅一周的时间,在大圣路易斯地区使用微信网络组建了覆盖了13个社区,1000多户华人家庭的四级防疫网络(在三级防疫互助体系上加上防疫总群作为指挥中心)和防疫互助微信群。通过防疫互助群,进行了大量的防疫知识教育、及时的防疫问题解答、社区疫情信息的沟通、虚拟社区的活动组织以及对患病家庭的帮助。让每一个家庭都有所依靠,让每一个人都有机会去理解新冠的相关知识,并懂得如何保护自己和家人免受新冠的侵扰。在此基础上建立坚实的第一道社区防疫的大坝来对抗新冠冲击波。我们从2020年4月就开启了微信公众号“新常态”,推出大量新冠防疫知识的科普文章。也举办了很多次网络讲座来进行新冠预防的公共教育。

图片
图2. 虚拟防疫社区的理想结构和第一道社区防疫大坝的作用

圣路易斯华人互助微信群以及社区分群在过去的三年多非常有效地为华人社区的防疫的工作提供了强大的平台。圣路易斯亚裔社区的感染率、死亡率和其他种族比较,一直保持在最低,而疫苗接种比率是最高的。让庞大的虚拟社区的有效运行的基础,是大量志愿者的共同努力及民众的积极防疫意识。

图片
然而,新冠的控制仅仅靠一个地区,一个族裔的努力远远不够扭转大势。美国的多数人群在疫情的早期对于疫情是不在意的,对于戴口罩更是难以接受。政府的公共卫生机构依然超级自信、按部就班地缓慢运行着。我在混入中文学校代表团和县公共卫生部门代表沟通时,把自己的虚拟社区构想和建议提交给他们。他们礼貌地表示有空时会看一眼。我又通过友人介绍直接地和县长通电话一起探讨防疫的策略。也发起社区签名运动来给州长建议口罩令。3月中旬,在胡灵群医生的帮助下,有幸和美国华人执业医师协会(SCAPE) 的几百位医生一起分享了三层堤坝系统和社区防疫的理念。后来有幸得到洛杉矶华语电视台陈弟兄帮助,一起合作了一期电视节目介绍社区防疫的重要性和预防的知识。又有幸与荣师姐一同合作,在俄亥俄州西部的华人教会分享介绍虚拟社区防疫互助群模式。后来在北美新闻上得知,北美华人中逐渐自发组织了各个地区的防疫互助群。这应该是一种大势所趋,听说后心中甚为高兴。在面临这一场世纪大瘟疫海啸时,大家同心协力地努力,每个人都做好堤坝上的那块砖,就能搭建起最坚实的防疫大堤。

图片


口罩!口罩!还是口罩!

2020年的春天,繁花盛开、万物复苏。由于人类社区的居家封控,自然环境尤其兴旺。而当时的美国甚至整个世界正在经历防护用品的大饥荒。医生们在美国是高收入群体,然而再多的钱也很难买到N95口罩。质量可靠的普通医用口罩也成为了宝贝,需要越洋团购。医院的防护用品库存已经几近见底,无法提供医护们最基本的保障。政府公共卫生部门直接建议普通民众不要戴口罩,省下口罩给医院使用。3月中旬,很多医院强制要求医生不许在非隔离环境下自行佩戴口罩,甚至动用护士监督和各种行政手段来限制医护自发在医院内戴口罩。而对于需要隔离的环境,也只能提供循环使用的口罩。



由于严重缺乏口罩,大量的一线医生和护士,都感染了新冠病毒。我身边的很多同事也一个个倒下,尤其是身处最前线的住院医们。年轻的医生每天需要在一线新收很多病人。而医院有每周只给每个医生提供一个外科口罩,每天用完就放在牛皮纸袋里等到第二天再用。他们又共用值班室和办公室和很多其他设施。到了3月底4月初,我所在的医院大约20%左右的住院医都经历了新冠的症状或核酸检测阳性,他们很多人备受煎熬。患病后持续1-2周有难以用药物压制的高烧、剧烈不停地咳嗽、浑身上下地剧烈酸疼、失去了味觉和嗅觉而毫无胃口,再加上心中的恐惧忧虑,和患病后被隔离的孤独。越多的医护人员生病隔离,让在岗位上留守的人员扛起了加倍的重担。由于医护人员的快速减少,医院也无法让密接人员保持隔离,还需要继续上班。当时的医院的工作充满了压力。每次上班时通过空旷无人的医院走道时,我都有仿佛有经过太平间的压抑感。传染科也经常有各种发烧待查和肺炎的会诊,让我非常担心科室整体的健康工作环境。想到新冠的超级传染性和严重后果,我也像很多同行一样,选择了和家人分开居住(我自己和家人分开居住了4个多月)。

图片
当时最大的愿望就是要赶紧搞到一些医用口罩来自救和帮助战友。就像每天在枪林弹雨中冲锋陷阵又赤手空拳的战士想要一个头盔,一副盔甲那样迫切。就这样,一个口罩购买捐赠计划全面地展开了。



在这个活动中,圣路易斯社区防疫群里很多商业界的朋友们都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援手。他们有的是大公司的地区总代表,有的是商学院的主任甚至副校长,有的是本地公司的老板。他们组成了采购团,无私地奉献大量的时间、人脉关系甚至自己的运货渠道,为我们在中美贸易中联络国内可靠口罩生产厂家和搭建销售运输链。同时深入地研究口罩的质量,在当时鱼龙大混杂的中国口罩市场中寻找可靠的货源。



第一批迫切需要购买的口罩是用于新冠病房的N95/KN95口罩。当时的美国市场上正牌N95口罩除了黑市倒卖的存货以外,几乎已经绝迹。朋友通过可靠关系以每个口罩$5美金的价格从中国迅速进货KN95以供应圣路易斯医生群的需要。当时医生的口罩接龙预定了一千多个KN95口罩(当时黑市的3M1860的N95口罩卖到了$20一个)。好友毫不犹豫自掏腰包为我们事先付款。当这批KN95口罩运到洛杉矶港口的时候,大约三分之一的订货人却觉得价格太贵而取消了购买计划。当六百多个KN95被取消订单时,我的朋友只能不断地向发货人道歉。然而万事互相效力,当我们正要退回部分KN95口罩的时候,医院医生们迫切需要各界捐赠口罩。我们转念一想,这六百多个KN95口罩正是上天赐予的用于捐赠最好的礼物。



这时候,我所在的教会给了这次捐赠活动全力的支持。教友们组织起来,募集资金,收集口罩募捐和购买口罩。华人社区的朋友们以满腔的爱心和热情出钱出力,很多朋友将自己家有限的口罩都捐赠给医护人员。最后我们筹款1万6千美金,筹集到1万7千个普通口罩,一千多个N95/KN95口罩。教会建立了捐赠网页。组织志愿者们又将口罩分装,定期分发。在4月初我们就开始直接把口罩捐赠分送到最前线的医护人员的手中。第一周领取口罩的个人和团体超过100个。涵盖了14个不同的医疗机构。这种雪中送炭的大爱激励着每一位医护人员在最艰难的环境下努力前行。

图片
当时捐赠的各种口罩

在2020年4月底之前,新冠的治疗主要是依靠支持治疗。口罩和社交距离成为最主要的防控手段。然而对于高危人群聚集居住的康复医院、疗养院、老人院,缺乏口罩和医护资源直接导致了超常的死亡病例。新冠如同割韭菜一般在吞噬着这些机构中病人们的生命。当时的康复性的医疗机构们处于孤立无援、极为艰难的运行模式。一方面他们并不属于一线重症收治中心,所以防护设施的供应主要是靠自己解决的。而当时的美国医疗产品市场上已经很难买到口罩。另一方面他们为了防止院内感染,不得不停止家属探访。内部的医护人员大量感染,让原来已经有限的护理条件大打折扣。这些完全无法自理的卧床慢性病人们一旦没人及时照顾、喂饭给药、清洁翻身,大量的次生危害就相继发生。很多病人们发生了低血糖和脱水的问题而重症入院。在从康复医院和疗养院的同事们处了解到情况以后,教会对圣路易斯地区的50多家康复医院和疗养院(包含了圣路易斯地区三分之一的疗养院)捐赠了口罩,以解其燃眉之急。2020年的下半年,防疫群又组织了很多社区义工们自力更生,进行手工口罩制作和捐赠老人院的活动。青少年参与的“再次微笑行动“进一步给社区诊所、牙医诊所、警察局捐赠了大量的口罩来帮助社区的疫情防控。



在这里我要以无限的感恩之心对每一个无私奉献地朋友说一声谢谢。因为每一两句简单的描述背后都有无数的故事,大量的志愿者们默默地付出了他们的时间、智慧和赤忱的爱心。如今回想起来依然感动得心潮澎拜。教会也收到了雪片般的大量感谢信。

图片


对新冠治疗和疫苗的探索

2020年四、五月,中国使用了举国之力将新冠疫情成功地控制住。政府使用统一、严格而强有力的封控措施将中国像大铁桶一样围住,以防新冠的渗透。而当时已经四散播种的新冠病毒以极其强大的感染力和适应性,如野火燎原、野草漫长一般在全世界传播。而在以自由民主为基础的西方世界,这种大型强制的封控措施很难有效实行。此时的美国和欧洲如同被海水一点点渗透的泰坦尼克号大船,逐渐地被新冠浸透、淹没。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新冠疫情世界地图上,美国和欧洲被熊熊的红色疫情大火淹没。在美国、英国、意大利、西班牙等国,新冠如同怪兽一般快速地吞噬着生命。急诊告急、医院告急、火葬场也告急。即使是现代医学发达的今天,面对这种全新的,迅猛扩散的呼吸道病毒,科学家们也无法如此迅速地在检测、治疗、预防各方面把有效的试验和药物迅速推入市场,并且应用到大多数普通百姓们身上。一般新型药物的开发仅一期、二期、三期临床试验基本需要耗费五到八年的时间。等待FDA的审查批准和进一步市场推广过程,大概还需要三年左右。疫苗的开发和临床研究审批过程也非常相似。在这个火烧眉毛的关头,循证医学按部就班的节奏和临床医学实践的迫切需要出现了很大的脱节。当时的欧美国家基本是借鉴既往治疗其他病毒的经验来试验性用药。羟氯喹、蛋白酶抑制剂、大剂量维生素、抗凝药,甚至抑制胃酸的药物都被试验性地用到病人们身上。网上发表的研究论文虽然多,但是研究质量非常良莠不齐。



早期大家觉得最有希望的治疗选择是直接使用新冠感染恢复者的血浆。很多在早期得过新冠的医生们都加入了捐献血浆的行列。记得有一次和和一位住院医聊天时,她和我分享了自己在得了新冠以后两周时间高烧不退、咳嗽不止、卧床不起的经历。大病一场之后 她一共减少了近30磅体重。小姑娘笑眯眯地说,她在新冠减肥以后更加理解病人们经历的痛苦,也获得了超级抗体。她毫不犹豫地去为病人们去献血。这段对话让我看到了我们年轻的医生们天使一般的心灵。一位医者的至高境界不就是这种无私无畏地为病人们的献身精神吗!

图片
我所在的医院是美国九大疫苗临床研究的实验中心。2020年四月份前后,针对新冠疫苗的研究就如火如荼地开始推展开来。传染科的老主任一开始就说,按照以往使用随机双盲的疫苗研究的进度,三年能成功推出一个疫苗已经是非常非常幸运了。他能想象到的最早疫苗成功时间大概是2022年秋天。然而在一个以指数式方式增长、早期死亡率近5-10%的大瘟疫面前,没有什么时间留给我们来慢慢做研究了。在病毒把世界轰炸得炮火连天的战场里,作为战士,你只有马上冲上去、为这么多的生命去争去抢。



当时美国的疫苗研究界真的是用了举国之力。全国的各个临床研究中心联合起来,组织了疫苗研究的联合委员会。川普总统在五月中正式宣布了“曲速行动“计划。我们科室也开了无数次会议,调动所有可以调动的人员,全力投入到这场历史性的大研发中。疫苗开发委员会指派的任务是用几个月时间完成超过一千例以上的三期临床疫苗研究。我们疫苗中心以往做的单个临床疫苗研究病例数量一般最多是上百例。这个艰巨的任务就仿佛大跃进一般,让一个人托举超过以往水平十倍的重担,没有人知道是否能够做到或者如何去做。但是我们必须马上去做,必须去解决挽救成千上万人的生命的大难题,无论结果如何。我们疫苗研究中心主要负担的是Moderna mRNA疫苗和强生的腺病毒疫苗的三期临床试验。当时疫苗中心主任亲自上电视、广播宣传招募大量志愿者。疫苗中心以前退休的很多研究护士们都义无反顾地返回工作岗位,排满档期。我们科的所有医生都把自己的业余时间编排到临床研究日程里。



在做三期临床试验的过程中,让我最感动的是我们研究的志愿者病人们。这些人来自各行各业的人群。有的志愿者自己就是一线的医护人员。有些年轻的学生们希望为国家的疫情控制出一份自己的力量。也有人是自己的家人深受新冠所害而去世的。记得有来自外省开车两个小时以上的地方的志愿者,她告诉我她的妈妈和两位兄弟姐妹都死于新冠。咱们的很多华人朋友们也积极地加入了疫苗试验的志愿者的队伍。当媒体上都是美国两党互相扯皮的新闻的时候,我在身边却真实体会到了这种凝聚在一起的民族奉献精神。这也是能够在九个月的时间让美国从成功推出mRNA疫苗的最大动力。这个过程堪称是一个循证医学上的历史奇迹,至今一直被美国新冠科普第一达人Eric Topol 在他的Twitter上置顶。

图片


迁延的苦战

2020年的夏天,新冠并没有像SARS病毒一样在暑天的热气中消失。反而阴云不散,越演越烈。经过几个月的居家封控,很多人失去了耐心。还有很多美国人还在和政府的强制口罩令不断抗争,拒绝戴口罩。新冠的流行也从城市燃烧到了广大的农村,燃遍了全美每一个角落。此时的医院依然异常忙碌地接收着大量新冠重症病人。糖皮质激素、remdesivir(人民的希望) 和恢复者血浆这三驾马车为主的治疗方法也成为住院新冠病人的标准化治疗手段。在此同时,新冠病毒也不断地在挑战和刷新我们对既往呼吸道感染病毒的认知。新冠继发的肺纤维化、动静脉血栓、神经系统病变、心衰肾衰、肝功能异常、精神障碍等等表现,让我们意识到这根本就是一种全身性的疾病。在医生们在苦苦摸索的时候,重症危重症的患者们也在经历着他们人生中最艰难和孤独的苦战。



八月的一天,急诊要求会诊,这位新冠患者是80岁的越裔华人。由于耐不住寂寞,在两周前和儿子去赌场开心地玩了一天。回家以后两人都染上了新冠。老人由于罹患糖尿病和慢性肾病,第一次入院观察两天。当时没有低氧血症,胸片也正常。他就放心回家了。一周后再次入院已经有严重低血氧,胸片呈现双侧弥漫性毛玻璃样改变。由于已经超出了使用remdesivir的窗口期,能用的就是激素治疗和特异血浆。当时住院部根本没有空的病床。急诊为了增加床位,加了很多小隔间。我穿上全副武装的防护,穿过层层的隔离门,来到他那小得只能容下一张病床的隔离病房里。老先生正坐在床上,脸上紧紧地绑着无创呼吸机面罩,费力地配合着呼吸机强大的气流推送。他调动着身上每一块能用的肌肉来协调他的呼吸,如同一条最后在岸上挣扎的鱼。当看到华裔医生进来,老先生一下子仿佛见到了亲人。他赶紧要求护士取下面罩,几乎哭着告诉我,他实在是太难受了。无法呼吸,无法躺下睡觉已经好几天了。由于语言障碍和隔离的环境,他很难找到任何人交流。他的家人也无法来看他。但他决定坚决不要气管插管治疗,因为仅仅是正压无创呼吸机已经让他经历了难以忍受的不适。我告诉他如果他不选择气管插管,很可能就挺不过去了。他想了想,要求我帮他给儿子们通电话,交代最后的愿望就是放弃气管插管抢救。离开病房的时候,我心里特别难受。因为我知道这很可能是见着老人的最后一面。他对我说”谢谢你来看我。这儿没人听得懂我的话,你就像我的家人一样能来陪我。“ 我当时心里感受到的痛至今都记得。在这异国他乡,老人要独自地面对病痛的煎熬、死亡的恐惧,孤单地逝去。作为医生,我倍感无力。在他生命最后的至暗时刻,我们能做的除了陪伴、安慰和鼓励,其他真的不多。在早期,由于隔离的需要、医疗资源的缺乏,对于新冠患者的人文关怀是受到限制的。几个月后新冠病房基本都配备了大量的iPad,几乎保证每个病人都有一个IPAD来帮助病人和家人在网上的交流。到了2021年后期,医院最终开始对家属开放,允许家人在做好隔离防护的情况下在病房里陪伴和探视新冠病人。这些措施对于病人身心的恢复都是非常重要的。

图片
新冠的感染和普通呼吸道病毒的病程是不同的。普通感冒在熬过第一周以后大部分人都会好转。而很多重症新冠病例都是第一周仿佛没有很大问题,而到第二第三周肺部逐渐被免疫风暴点燃,出现严重的肺炎、低氧血症和继发的全身多器官炎症。前面这个华裔老人的病例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表现。在免疫抑制人群中,新冠病程可以反复迁延。我遇到好多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核酸阳性的时间都是好几周,有的甚至达三个月长。而且新冠可以反复感染,尤其是无法有效建立免疫力的人群。而且在反复感染后,还可以更加严重。我有一位肾移植的年轻病人就是如此。由于不爱戴口罩反复感染。六月份第一次患病是轻症。九月份再次感染新冠,就是严重呼吸衰竭。在ICU依靠呼吸机整整一个月。



早期的新冠毒性强、死亡率高,重症新冠对于病人身体的造成的破坏也是需要很长的时间去恢复。在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有很多病人在呼吸机和ECMO(体外膜氧合,又称“人工心肺“上苦苦挣扎。记得遇见一位50岁的健壮的墨西哥病人,他以前完全健康,一直在做园丁干体力活。得了新冠呼吸衰竭后,在ECMO上近两个月。当我去会诊时,他的肺部体检已经听不到呼吸音了。呼吸机根本无法重新扩张肺泡组织。在胸部CT上看肺叶严重被破坏纤维化,仿佛成为了两块石头。这样的病人除了肺移植已经无法存活。在长期急症护理医院和康复中心能遇到很多新冠后慢性呼衰或者被严重新冠后遗症困扰的病人们。他们有些人长期地依靠呼吸机,有些人新冠肾衰而依赖透析。有些人由于新冠继发的动脉血栓导致中风、截肢。有些人长期脑雾完全痴呆。有些人严重肌无力而瘫痪在床上不能自理。这些病人中很大一部分最后终身残疾。这些劫后余生的病人,恢复过程依然如同漫漫长夜。很多人都因此进入抑郁状态。在这场和新冠旷日持久的迁延苦战中,真的需要有信仰和坚强持久的信心来指引我们走出漫漫长夜。



2022年我在门诊遇到了一位75岁的老牧师就是这样的一位斗士。他在2020年十月感染了重症新冠导致呼吸衰竭、心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他经历气管插管依靠呼吸机六个月。最后心脏和肾功能恢复,他逐渐过渡到高流量鼻管氧气。经过近一年半的锻炼,他终于可以重新行走。到2022年七月,他又能重新回到教会开始传道工作。虽然他目前依然需要四升的氧供,他已经非常感恩。我问他是如何度过这三年来每天和疾病的斗争,他告诉我由于有一个专门为新冠病人祷告的网络支持他,不断鼓励他重拾信心,一次次跌倒了再爬起。他也是一位有血肉会软弱的普通人。在我为他治疗四期褥疮导致的骨盆骨髓炎的漫长过程中,他也有很多的焦虑,和疾病所导致的痛苦。但是他始终如一地充满信心去面对每一次的困难和挑战。作为陪伴病人们经历风雨的医护工作者,有机会见证这一个个生命的奇迹,真的是莫大的荣幸。亲眼目睹了在漫长的黑暗和艰难中,有这么多美好的人性在苦难中成长和歌唱。这种人生经历对我们自己也是莫大的获益和鼓励。

图片


疫苗的困惑

随着mRNA疫苗研究的迅速成功,政府也投入了最大的人力物力推广疫苗。我们防疫虚拟社区也对华裔家庭进行了很多科普和问题解答。大部分圣路易的华人都有很好的接受度。可是网络上反对疫苗的各种言论从来没有停止。也让很多持怀疑论或者被误导的民众处于拒绝接种的状态。越是争辩越是怀疑。各种谣言或者小道消息在互联网上漫天飞舞。对于我们医护人员来说,真的没有时间和这些谣言和歪曲事实的言论不断地争辩。很多美国人就像自负叛逆的青少年一样,无论医护人员如何去劝说教育,依然我行我素。不戴口罩,不接种疫苗,也让他们自己饱受新冠的折磨。我发现对于中间派摇摆不定的病人们,最有效的说服是他们自己信任的医生的劝说和建议,并且马上安排接种。我的门诊有大量的艾滋病患者。他们都是高危人群。每一次的门诊我都会检查他们的疫苗接种状况,而且和内心对疫苗有怀疑的病人一起探讨他们担忧的原因。也和他们分享自己和其他病人们的接种后的经历。我们也在门诊入口边上安排了疫苗接种点。一旦病人决定打疫苗,马上就安排接种。这种方法非常有效地让大部分我的病人们都接受了新冠疫苗的接种。但还是有很多病人非常固执。记得曾在院内会诊一位由于长期卧床导致四期褥疮感染性骨髓炎的病人。她就是坚决的反疫苗、反口罩的拥护者。她在2021年4~5月份得了重症新冠。她的症状除了呼吸衰竭以外,最突出的就是导致非常严重的全身性肌病和肌肉无力。以至于在2021年底我看到她的时候,她完全瘫痪在床已经半年之久,甚至无法抬手抬脚。我当时询问她是否愿意接种疫苗时,她依然坚决地反对。我不知道如何说服这一类病人。即使自己深受新冠之苦,依然不愿意接受预防性的治疗。当然在自由世界里,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治疗的权力。我们做医生的也只能尽力而为。幸好大部分病人们在罹患新冠以后也改变了他们的想法,也能重新听取医生的建议。

图片
2021年底我被叫去会诊一位23岁女性病人。这位美丽的白人妹妹曾经和很多美国年轻人一样对自己的健康一直充满信心。没有想过需要接种新冠疫苗来度过这场劫难。当delta 变异株袭击美国的时候,她在十一月的一个早晨突然被家人发现昏迷不醒。未婚夫将她送到急诊时报告她已经发烧三天了。第一天抱怨头疼背痛。发烧第二天全身乏力, 口齿不清并且排尿困难。真是病来如山倒,第三天她已经进入昏迷,没有意识反应了。急诊检测新冠阳性,胸片没有肺炎。脑部影像也正常。急诊马上腰穿显示典型的病毒性脑膜炎的改变。但是脑膜炎常见病原体核酸检测都是阴性。急诊还是常规地开始了常规脑膜炎的抗生素治疗。我被喊去会诊时,这位病人的瞳孔双侧缩小,反射都已经迟钝了,没有一点疼痛反射。遗憾的是微生物实验室无法检测脑脊液中的新冠病毒核酸试验,但是新冠的脑炎、脑脊髓炎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我马上开始用remdesivir(人民的希望)。对于这么年轻的病人,治疗上无论如何都要各种尝试、奋力一搏的。病人渐进性的无力和尿储留却是更像瘫痪的表现。马上神经科会诊,脑部和全脊柱核磁扫描。核磁发现脑部和全脊髓的白质广泛性的炎症改变。神经科专家诊断为急性弥漫性脑脊髓炎(ADEM)。这是一种罕见的感染引发的自身免疫攻击神经系统的疾病。更多发生在儿童。成人新冠引发的病例更少。我们马上大剂量静脉糖皮质激素输入合并试验人民希望五天。用药后几个小时,奇迹发生了。姑娘开始苏醒过来。姑娘的未婚夫一直在床边守护,不断地祷告(当时医院已经允许家属在穿戴防护下陪伴)。第二天病人就能说话,活动手脚了。第三天已经能坐在椅子上了。真的仿佛神迹发生。等到五天药物用完,姑娘已经能够用助步器走路了。真的感恩现代先进的医疗科技,能让这位昏迷的病人在五天后重新行走。姑娘在出院前告诉我, 她的婚礼安排在2022年的三月初。她的愿望就是能在婚礼那天自己走向她的新郎。希望我们这些看护她的医护都去见证她的劫后重生。她愿意去接种新冠疫苗,并劝说自己的家人们都进行了疫苗的接种。

图片


奥米克隆大潮

过去的三年时间,让我们医疗系统最受到冲击的新冠病人潮发生在2021年底到2022年初的奥米克隆感染波。当人群在接种疫苗后已经基本对delta病株形成群体免疫保护的时候,这个极具传染性和免疫突破能力的奥米克隆新变异株再一次刷新了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病毒快速变异,绕过疫苗和既往感染形成的免疫墙,再次以前所未有的传播速度在全世界蔓延。处于漫长的抗疫后疲劳状态的人们,一批批地感染新冠。普通口罩以及既往疫苗的保护作用也大打折扣。我们所在的医院前线几乎到了饱和状态。我的几位感染科同事们也同时中标。前线医护人员非常地匮乏。记得当时为了同时照看同事们的病人,我一个人连续两周不停歇地工作,同时需要照看三个医院的感染科会诊。



每一天都像在跑马拉松,从清晨工作到深夜。当时的急诊平均等待时间从平时的2~3小时增加到了8~10小时。急诊除了把所有自己的空间全部塞满病床,还征用了手术室和内镜室大部分的观察床位。当时各种抗病毒单抗也间歇性地断供。ICU里被新冠病人挤得满满当当。有时候工作的时候,身边的医护也有开始发烧咳嗽的。当时只有咬紧牙关挺过去,等待同事们结束隔离。美国疾控中心就在十二月底医护人员最缺乏的时候,改变了隔离指南。让患病的医护可以在隔离五天以后就回到工作岗位。这个指南的改版无疑会增加院内感染的机率。但是对于当时几乎耗竭的医护资源和避免医疗挤兑还是有一定的帮助。当时的很多新冠表现也变得更加不典型。很多老人表现为谵妄、不典型皮疹、胃肠道的症状。在年轻人中味觉和嗅觉的丧失变得非常少见,而严重的咽痛却非常常见。

图片
面对这个超级变异株,许许多多既往没有感染过的华裔人群也开始一家家地被感染。到了2022年春天,最好的消息就是政府免费发放家庭抗原测试以及抗病毒药物的迅速普及。Paxlovid的早期使用的确帮助了大量的高危病人。尤其是大部分这些病人都已经接种过疫苗,加上抗病毒药物的很好效果,非常有效地减少了新冠病例住院的需要。美国到目前为止,新冠逐渐成为类似于重症感冒的病毒感染。病死率也到达类似于流感的水平。



至今,奥米克隆依然在不断地变异着。但是美国人民在过去三年漫长的摸爬滚打中逐渐建立了全民的免疫墙。美国2022年11月20日的统计表明,约94%的美国人至少感染过新冠一次。近98%的人口体内建立了对新冠的免疫力。当然这一切也是建立在108万美国人死于新冠的苦难经历之上的。

图片


回首这一个仿佛一千零一夜的漫长新冠疫情,这是一个让我们无数次跌倒又爬起的苦难的经历。美国的医护人员更是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历练,虽然四周没有喝彩和颂赞的鼓励。我们看到美国从早期的骄傲自大和缓慢应对,到后来内部愚昧荒诞的怀疑主义流行和执迷不悟的悖逆。甚至是现代医学本身也遇到了很多瓶颈,例如循证医学对急性传染病爆发的缓慢反应能力和经验医学的认知有限性。社会政治和经济的因素也紧紧地和公共卫生纠缠在一起,捆绑了医学科学的手脚。上帝让这如此有挑战性的世纪瘟疫发生在我们身边,我们是抱怨吗?是失望吗?是精疲力竭而放弃吗?不是的。我们学到的功课,是看到人类在这个大自然中真的很渺小,这个宇宙是如此让我们敬畏。我们自以为顶尖的科技依然是如此局限。这个小小的病毒以它的神奇的传播速度和变异方式,让最顶级的科学家们都在后面跟跑。任何人类的自大狂傲都会被打脸。我们体会到生命和健康的宝贵,即使是一次自由的呼吸对于经历呼吸衰竭的病人都是极大的享受。我们更加珍惜家人团圆和朋友相聚的美好,因为以前也许我们从未会想过无法团聚的时间是如此难熬。

图片


我们在漫漫长夜中不断从周围人性美好中汲取力量,在信心中不断奔跑,在祷告中不断忍耐各种煎熬。这段马拉松式的历练让我们每一个身在其中的人得到了巨大的成长,如同火中锤炼的赤金。我们体内的免疫力变得更强大,心中的信心和能力也变得更刚强。在这个2022年感恩节的周末当我为这段简短的回忆划上句号的时候,我的心中更多充满的是无限的感恩。

王瑾于2022年十一月感恩节

图片
图片


图片
美国华人执业医师协会(SCAPE)
The Society of Chinese American Physician Entrepreneurs

网址:www.scapeusa.org

作者:

王瑾 - 美国圣路易斯 Mercy hospital 感染科医师

审稿:

黄鹂 -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Doctors Medical Center 医院医学科医师

陈雄鹰 - 美国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杰克逊医院医院医学科医师

主编:

Gloria Zhang - 美国克利夫兰医学中心病理科医师

执行编辑:

杨书伟 - 安谱佳®全球医疗

配图来源于网络



@韩松
我的抗疫记录/参考(16)#新冠康复日记#
一月四日,礼拜三,第二十五天。
凌晨做了奇怪的梦,父亲,腋下,有很大血洞,大团肉翻出来,有人说最好送医院。最近我老梦到过世的父母,他们栩栩如生。
得病二十五天,虽然转阴了,但还是咳,胸痛,背痛,呼吸不畅。
昨天过了最难的一天。从凌晨起血氧都在九十三左右。下午十五时开始心慌,心脏每分钟跳一百一十多下,连续两个钟头怎么也下不来,血压也较平时低,十七时测到高压八十六低压五十九,感觉快要昏倒。上次以为是最难的一天是不烧之后却呼吸困难起来。
生病后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觉出生命危险。最近不少人警告,奥密克戎有“嗜心性”,攻击心脏,引发心肌炎。已经有多人因此去世了。
是否要喊一二零?想想算了,上次喊就没喊到,估计医院仍然拥挤,昨天看到北大医院呼吸危重症科到下个礼拜二也就是一月十日的号都挂没了,而且只有四个医生出诊,其他人是不是抽到一线抢救病人去了?
北大医院每天下午十八点放号,最远能挂七天之后的。到了十八点便把手指放在APP上反复点,根本进不去。三分钟后进去,说号没了。
我翻出各种跟心脏有关的药吃,新买的硝酸甘油,过期的丹参滴丸,过期的芪苈强心胶囊。
同事来看我,我本来说要到小区门口去接他,但告诉他不能去了。
晚上没有吃饭,冬眠的熊般一动不动坐着,生怕哪儿没动好引起心脏骤停。因为喘气困难,又吃顺尔宁和舒利迭。头痛,又吃头痛粉,普通人的新冠特效药。
到了晚上二十一点,心率回落到一百以下,才感到轻松一些。
我又活了过来,有一种幸存感。即便以前哮喘发作最严重时,都不曾有过这种感觉。
二十二点,心率继续回落至九十。我坐回电脑前,想写下感受,但立即不知是昏过去还是睡过去了。大概一分钟后醒来,这时,听到从书架上传来一种奇怪声音。
嗤妖,嗤妖,嗤妖,有什么在低声叫唤。我住在三十一楼,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过这种声音。这儿没有出现过人之外的动物。千真万确是在叫,叫了四五遍,然后走了。不是幻听。我毛骨悚然。
这种感觉就像汶川地震头天晚上,我在梦中回到四川,站在自家阳台,看到前面广场,成千上万黑色人体,挤得密不透风,扭曲挣扎,双手上伸,无声嘶叫,我也是毛骨悚然,大叫一声醒来。
这次得新冠,时间较长,经历几个过程。首先是跟大家一样,咳,发烧,喉咙不舒服。然后退烧,转阴,但仍咳,拉肚子,呼吸困难,转成肺炎。再然后就是心脏不适。
我认识的人,也有不少这样的。有人说一个月也没恢复。有人说三个礼拜没好,还多了新症状,比如皮肤过敏。有人二十天了还咳,准备飞去海南慢慢养。他们都比我年轻。当然也有无症状的,但极其个别。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创始人董仁威老师发朋友圈,说新冠对他们这群八十岁有基础病的老人是“屠杀”。“妹夫李盛祥没有来得及叫一声,便在半夜突然死去,排队开后门经四天折腾才火化。表嫂、好友石以的母亲,都被这个‘大号流感’夺去生命,令亲人束手无策。”他本人从十二月十一日起,也在“板命”之中,不能吃,不能睡,对一切失去兴趣,只剩下在无奈、无助中“板命”,二十一天未能跨出房门一步,大儿子、小儿子、助手小陈,还有老伴,也全部中招。石以说,他母亲没能扛过成都八日解封后的第一波疫情,感染新冠合并肺部感染,双肺全白,抢救无力。奥密克戎病毒对高龄老人而言太凶残了!
总之,不是大号感冒,也不是大号流感。它不是我已知的或者熟悉的任何一种疾病。它像什么?像异形。聪明,诡诞,也显得温和,但温和中有致命的东西,极其锋利。
我觉得它就是人工设计出来的,如小松左京在一九六四年的科幻小说《复活之日》中写到,英帝实验室设计的人工病毒泄漏,引发超级流感造成人类灭绝。但这回肯定是美帝搞的。难怪我们拒绝接收西方提供的疫苗。
经历了二十五天尤其昨天,我的人生观价值观宇宙观发生了改变。看到他们都在兴奋地转发什么“大帝的战争”之类,我心里只有窃笑。
我现在一个俯卧撑、一个引体向上都做不了。下楼倒垃圾走几步就累。但我坚信能好。一针疫苗也没打,一身基础病,痴呆老人,主要靠在家休息,也能战胜病毒。哦,不是战胜,是与它共存。
但这恐怕不是普世经验。因为好些身体比我还好的人,打了三针疫苗的,最后却在医院抢救室里去世了。至于新一种变异毒株袭来时,我是否还能挺过去,也很难说。希望有关部门这回早一点通过手机什么的向老人们发送如何应对下一波疫情冲击的提示信息。
挺,还是不挺?



@棒棒医生
很多基层医院没有帕克拉韦、莫诺拉韦、瑞德西韦、巴瑞替尼、托珠单抗以及阿兹夫定,他们只有抗生素、激素、热毒宁。所以,不是他们不遵九版方案,而是他们没药。 ​​​



@界面新闻
#欧盟建议各国要求自中国入境者提供核酸# 【欧盟:“强烈建议”各国要求自中国入境者提供新冠阴性证明、检测入境航班废水】#欧盟建议各国要求自中国入境者提供新冠阴性证明# #欧盟强烈建议各国检测中国入境航班废水#据英国《金融时报》、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等媒体1月4日消息,在欧盟轮值主席国瑞典于4日召集的欧盟危机管理机制“整合性政治危机应对”(IPCR)会议上,欧盟“强烈建议”欧盟各国政府要求自中国入境旅客出发前提供48小时内新冠阴性证明,但最终政策将由各国自行决定。#欧盟建议各国检测中国入境航班废水#

瑞典政府表示,欧盟各成员国已就“协调的预防措施”达成一致,其中包括随机检测部分自中国入境者,并建议在飞机上佩戴口罩。欧盟的建议还有加强检测入境航班上的废水,在机场开展基因组监测以监测潜在的新冠病毒新毒株。

欧盟声明称,欧盟将在1月中旬前重新评估形势并审查其措施。

1月3日的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表示,中方发布《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后,不少国家反响热烈,我们对此表示赞赏,将继续因应疫情形势不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为中外人员安全、健康、有序往来创造更好条件,更好保障对外交流合作。

毛宁称,我们愿同国际社会加强沟通,共同努力战胜疫情,同时也认为,部分国家采取仅针对中国的入境限制措施,缺乏科学依据,一些过度做法更让人不能接受。我们对试图操弄疫情防控措施,以达到政治目的的做法表示坚决反对,将针对不同情况,本着对等原则采取相应措施。



https://mp.weixin.qq.com/s/FzM2OgfyaAxklQiAjtQCdg

“最近什么眼科骨科肛肠科,都被迫成为呼吸科”
原创 指听 Vista看天下 2023-01-03 23:58 发表于北京
元旦假期,第一波“阳康”的人纷纷走出家门,已经让不少城市的街道、商场恢复了往日的生机。

但在作为一线的医院里,这场战役才刚刚打到激烈之处。

如果你曾在社交平台上关注过一些医护人员,会发现甭管他们原本的主业是骨科眼科还是外科,最近都忙得脚打后脑勺。

大多为着同一件事——支援呼吸科。

图片

这一趋势其实早有苗头。前几天,陕西宝鸡就有网友发布了一段在据说是“某医院科室全改呼吸科”的视频。

诊室门口原本挂着“神经内科”的牌子,如今却统统贴上了写有“呼吸道疾病专科门诊”的A4纸。

图片
@拇指视频

随后有媒体去连线医院的工作人员,对方表示“没有全院改科这么夸张”。

理由却显得苍白又无奈,“但让内科帮忙分流接收是有的,要不然人住不下。”

因为新冠患者数量持续增长,最近医院无论是医护力量、病床还是设备,都在面临挑战。

“呼吸科支援重症区,其他科支援呼吸科”,已经成为了很多二三级医院医生的日常。

图片

上个月,湖南省人民医院就已经放开所有临床科室,收治新冠病毒感染患者。

武汉、上海等多个城市的医院也都抽调了其他科室的骨干,参与呼吸内科的诊疗。

网上一位耳鼻喉科主治医生因为本科室的主任、副主任都去支援,直接变成了病区“最权威的负责人”;

半开玩笑地表示,“没想到升职这么快。”

而更有人体验了“妇产科大夫在骨科病房给呼吸科病人看病”这样的奇特场面。

“就连当年科室轮转的时候,都没学这么全乎。”

图片

事实上,跨科支援这件事并没有听起来那么夸张,大家也不必有太多恐慌和猜忌。

我们在医院里看到的绝大多数医生,本科阶段学的都是“临床医学”,刚刚入院时还会经过漫长的各科室流转。

借用一位医生网友的比方,这就像是各个年级段各学科的老师都去支援高三——

虽然不太熟练,但业务都还是学过的。

图片
@骨科李凡医生

原本术业有专攻自然是最好的。可如今首要任务是足够的人手做诊疗、开医嘱,尽可能快地把需要住院的肺炎病人收治进来。

于是眼科主任戴着全科唯一一个听诊器下楼了,肛肠科医生也在门诊给人看起了呼吸道。

据说下面这本《内科学》,已经成为了无数非呼吸科医生们的香饽饽。

“人手一本,紧急翻出火星子。”

图片

目前医院里的各个科室支援呼吸科,形式主要分为两种。

一种是出人手去呼吸科支援。

很多医院为了尽可能保证诊疗质量,会优先抽调高年资医生。

但别管在本科室是什么行业大拿,到了呼吸科八成都得打杂。

“没想到我一个工作不到三年的呼吸科医生,居然能指挥眼科副主任干这干那。”

“那个帮忙收拾设备的人怎么长得像院长呢?真是院长啊,那个,过来帮忙推一下病床。”

图片
@唐笑

但呼吸科大夫们虽说可以支使其他科室同行干活,但对来帮忙的护士们则不敢有丝毫怠慢。

尤其是在最缺人手的住院部,如果说医生是战斗在一线,那么护士可以说是排头兵了。

图片
@崽

监测患者各项指征、配药、输液,都得靠她们。如今住院收治患者增加,呼吸科护士们同样在高负荷运转。

有呼吸科护士在网上记录自己的配药工作量——工作台上满满都是玻璃瓶,简直让人看花了眼。

图片
@Sandy

另一种支援,是其他科室直接帮忙收治新冠病人。

开头陕西宝鸡的那家医院,就是这样的情况。

目前在很多大型医院的呼吸科,比人手更加紧缺的问题是——没病床。

临时改科室支援的不仅是人力,还有空间和一些配套的医疗设备。

图片

一些临床医生在社交平台上分享,自家医院的呼吸病区已经建到了十二、十三区。

仔细一看,全是骨科、眼科甚至肿瘤科等其他科室改的。

一些清闲科室的大夫平时一天看不了10个号,如今被两个呼吸科医生带着开设新的呼吸科病区。

“2天半收满整个病区几十张床位。”

图片

网上有段子说,现在80岁老人去儿科住院,妇产科里住满了咳嗽的大老爷们。

据说最近大夫们最怕把病人收到肿瘤区——“大爷不好意思呼吸科没病床了,但相信我,你真的只是肺炎。”

程度或许有所夸张,但在别的科室看新冠如今确实一点都不稀奇。

前几天襄阳一女子去儿科住院部,就发现门口的两个病房里住满了老人。

医生护士忙得焦头烂额,还忍不住会习惯性提高声音问“宝贝你哪里不舒服啊”。

图片
@襄阳今日播报

不过也有医疗相关人士分析,其实把老年患者放在儿科也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因为儿科确实会治肺炎,并且挺全能的。”

不像眼科、外科医生,一旦遇到了搞不懂的问题——

那就只能赶紧求助目前全院的食物链顶端,呼吸科医生了。

图片
@栗源(Dr.)1

如今社交平台上的一些年轻医生,会调侃自己“支援呼吸科后,临床医学变临床现学”。

但在现实操作层面,医院当然不会这样随意。

毕竟无论是对患者负责的态度,还是从保护医生的角度出发——搞跨科支援的前提,都是先确保医疗安全。

比如有医生表示,被派去支援的别科室同事通常只会去住院部,不会被派去门诊。

因为相对门诊,对住院患者的基本处理流程往往更加固定:什么时候抗病毒、什么时候呼叫会诊……病区里往往还有经验丰富的对口医生和护士提供帮助。

对于“临时改成呼吸科”的科室,很多医院也会配备呼吸科医生负责指导。

比如,湖南省人民医院要求呼吸内科医师分片区承担其他临床科室所需会诊任务,每个医生负责3到6个科室,建立专属群。

图片

武汉市第一医院最近开设15个病区专门收治阳性新冠患者,其中呼吸病区9个。

优先抽调的也是重症救治经验丰富的骨干,以及支援过方舱、曾多轮参与过疫情救治的医护人员。

目前很多医院还在给全院做培训,包括新冠重症的早期识别、分型和规范治疗。

对轻型、普通型、重型、危重型患者实行分层分类救治,确保患者收治在不同科室也能获得相同质量的诊疗。

不可否认,在对抗新冠这件事上,医护人员面对的真实往往比大多数普通人更凶险。

医院病床上躺着免疫力低下、存在基础病的老人,躺着病情变化迅速、甚至在生死边缘徘徊的重症患者。

而无论是原本的呼吸科,还是前去支援的其他科室医生,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抢救生命。

连轴转到深夜时抱怨“真的干不动了”,第二天上班继续一个一个收病人、一个一个开医嘱。

有呼吸内科大夫一去别的科室就开始翻箱倒柜,恨不得多“顺”点有用的医疗器械和耗材回去;

图片
@栗源(Dr.)

甚至连医院教室里假人身上的仪器都不放过。

图片
@栗源(Dr.)

如果哪位医生来支援时还带上了监护仪,那简直是全科室的大救星。

毕竟多一个人力、多一张病床、多一个机器,可能就多挽救一条生命。

最近,大家经常心疼“精神状态比病人还差的医护人员”。

但比心疼更紧要的问题或许是——还能做什么来减轻他们的负担,同时也让新冠患者接受到更合适的治疗?

上个月国家印发的《新冠肺炎分级诊疗工作方案》里曾提到,家庭医生应当指导患者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乡镇卫生院就诊;若患者病情超出基层诊疗能力,则及时转诊。

这样做一是让轻症患者分流,二是可以对感染脆弱人群及早介入,阻断其病情向重症发展的过程。

最近网上也经常会有人提到自家老人不舒服,却约不到大医院的号,最后拖到症状严重只能去急诊。

但社区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在过程中往往并没有被有效利用起来。

人民日报旗下的“大江东工作室”近期走访上海诊疗机构,发现在二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的同时,一些明明条件不错的社区医院反而门可罗雀。

图片
上海某社区卫生中心挂号处,只有一个患者在挂号

对于已经累到不行的医护人员来说,尽量落实分级诊疗或许是最有效的方法。

比如目前有些二三级医院会主动跟社区卫生所对接,掌握对方的常备药品清单。

开处方后让患者去社区拿药,减少自身工作量的同时,还试图引导更多人习惯去社区就诊。

尽量减少新冠患者对社区医院不信任,“一有点不舒服就去大医院抢号”的情况。

而针对很多基层医疗机构的医护人员没有直接接诊过新冠病人,治疗时存在顾虑的问题,协和医院今天也发布了更加细化的基层诊疗方案建议。

无论是临床分型还是具体的药物使用,都给出了更加明确的意见。
图片

长远来看,让每个新冠患者都能得到及时且合适的诊疗,当然是比靠医护人员“死磕”更好的办法。

让最近在呼吸科推床打杂的各科室大咖们回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上,发挥更大、更长远的价值。

只不过短期之内,医护人员恐怕依然难以摆脱繁重的工作节奏。
无论是呼吸科医生,还是前来支援的其他科医生,都在争分夺秒地跟病毒战斗。
前几天,上海给一线医护人员发了6000块补贴的新闻冲上热搜。

这次没有人酸,网友都在纷纷叫好。

图片

当医护人员面对的客观压力暂时无法缓解时,至少应该对他们好点。

毕竟,再多的安慰、再多的赞美,都比不上直接发钱来得更温暖。



图片

图片

· 一 周 热 点 回 顾 ·




图片

真希望早点好起来↓↓↓



赤脚医生靠输液打败新冠?张文宏最新讲话当头棒喝
原创 孤云老爹 冰川思享号 2023-01-05 00:01 发表于浙江

https://mp.weixin.qq.com/s/pLDW0h1KcJL9bsy3JOlfnQ

图片
真的,别再说什么挂盐水能治新冠了。那只是无计可施情况下的另一种“按摩大法”。挂盐水能治好新冠,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病人自愈了。




冰川思想库研究员丨魏英杰



刚听了张文宏医生的一个内部讲话。



别误会,这是真的张文宏讲话,讲话地点是在上海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我就不放出来了,应该不难找。



讲话的信息量很大,对当下的新冠治疗,思路清晰,方法科学。



在讲话里,张文宏间接批驳了网上一种声音,就是所谓农村赤脚医生打败了网红医生的说法。怎么打败?“一上来就一顿输液当肺炎治”,“这样愈后最好,后遗症也少”。



图片
图/网络


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流行于农村地区,当下很多地方的社区服务中心、普通医院也是这么操作的。病人收进来了,就给吊水,里面加什么药呢?抗生素,抗生素,还是抗生素。



对此,张文宏直接指出,这样的治疗是无效的。



一个病毒性疾病,在治疗的初期也没有合并细菌感染,我们采用的是以抗菌治疗为主的方案,你想干什么?你用治疗细菌性感染的抗生素去治疗,你想干什么?那么我们的名字得改掉,叫作新冠病毒引起的细菌感染。(大意)


张文宏针对的不是农村地区,而是当下治疗新冠的错误诊疗方案,但这番话也给那些心存侥幸或者幻想的、无脑支持所谓“赤脚医生”万能论的人当头一棒。



图/“贩财局”公众号


真的,别再说什么挂盐水能治新冠了。那只是无计可施情况下的另一种“按摩大法”。挂盐水能治好新冠,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病人自愈了。



当然,许多农村人都是扛不住了才会看医生,那时候合并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很大,这种情况下,医生给病人挂盐水、加抗生素,确实能起到一定作用,但最终病人能不能扛得过去,还是要看自身的免疫力。



所以,无论是农村“赤脚医生”的操作,还是许多社区服务中心、医院的做法,其实都不是在治疗新冠,而是在尽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抗病毒药物稀缺,病人蜂拥而至,你能怎么办?做不到对症下药,就只能有什么可以用的药就给什么药。



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缺药,缺抗新冠病毒的药。



我一个亲戚,在农村的家人都白肺了,住进县医院,说是第一天给挂了消炎药,第二天连消炎药都没了。连有什么药给什么药都做不到,这就是华佗在世也无能无力啊。



抗病毒药奇缺,也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张状态。张文宏在讲话里就指出了一个很扎心的问题,在没有及时给抗病毒药物的情况下,医院收治病人,挂水,实际上是在消耗病人的黄金72小时。



把新冠患者收治进医院,又不能及时给药,病患就只能无奈地在医院里拖着,加重病情。



图片
图/视觉中国


后面的话,张医生没有说太细。换个直白的说法,随着病情不断加重,病人只能上呼吸机,上呼吸机后还没用,最终可能就要插管了。



眼下,大量医疗机构就在重复这种无效的治疗方案,白白浪费了医疗资源,病患也错失了最好的治疗时机。



张文宏提出来的新冠病患治疗黄金72小时这个概念,非常非常重要。这是针对目前抗新冠病毒药物的特点而作出的精准概括。



像辉瑞这样的小分子药物,其作用就在于阻断病毒复制。这就决定了,在病毒还没有大规模复制前进行阻断的效果最好。辉瑞的用药指南上也写明,应在新冠症状出现5天内服用该药。



考虑到病患出现症状前会有一段潜伏期,72小时内给服抗病毒药,确实是阻断病毒、防止危重症的最好做法。



国产药阿兹夫定的作用原理应该也是如此。



然而,现在有些医院开抗病毒药物,大概是备药太少,仍然非常小心。要么是病人拖成重症了才给开药,要么手续繁琐,要等医院领导批准才给开。这完全违背了抗病毒药物的用药原则,既耽误了治疗时机,又浪费了稀缺的抗病毒药物。



有两个例子现在可以说了。我朋友的丈母娘上周测出阳性,当时家里备了一盒抗病毒药,是准备给有基础疾病的老丈人的。但是他丈母娘血氧测出来是94、95,已经是临界值,心率则达到了120。情急之下,眼看着去医院也不现实,朋友就给她服用了抗病毒药。结果,第二天血氧、心率都正常了,第三天抗原检测转阴了。



我的另一个朋友,他父亲八十多岁,抗原检测是阳性,但没有发烧。他刚开始也犹豫要不要给老人吃抗病毒药,思虑再三,他还是让老人服了这个药。按他朋友圈自己说的,血氧几个小时就正常了。



图片
图/视觉中国


这两个个例当然不能覆盖所有情况,权当一个注脚。但这可以说明,及时给抗病毒药,才是正确的治疗方法,其他的都只是辅助治疗。



按照张文宏给出的方案,就是把医疗力量(包括抗病毒药物)下沉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氧饱和度在93以上的,给服抗病毒药物,如果有细菌感染的,加激素治疗。这是张文宏讲话里的核心意思。



这样的话,大量新冠病患在社区医院就能治疗好了,甚至都不需要住院,而大医院也可以集中力量来治疗危重病患。



其实这也不是张文宏的独门配方,海外使用新冠抗病毒药,也是下沉到基层甚至药房,因为及时给药才能及时阻断病毒,进而才能大幅减少病毒感染造成的死亡。日前,北京对社区医生进行新冠药应用培训,基本逻辑也在于此。



这才是治疗新冠患者的正确做法。



真的,别再吹什么赤脚医生可以打败专业医生了,也别再整些什么XX结合治疗方案了。进口的辉瑞、默沙东,国产的阿兹夫定,抓紧采购、配给到基层医疗机构,该用药的及时用起来,别让老百姓裸奔上阵、肉搏新冠病毒了。



这是打赢新冠疫情下半场的重中之重。







冰川私享商城年货专区开通了
美食、零食、礼盒、对联、日历...
各类年货齐聚,快来选择你喜欢的吧
现阶段各地快递普遍不稳定,年货要趁早买哦

点击图片,立即购买







不知道每天有哪些社会热点新闻?



https://mp.weixin.qq.com/s/yZm6dMS8hEJgiNBK-zrFoQ
搏命重症高峰
原创 中国青年报 冰点周刊 2023-01-05 08:02 发表于北京
图片
2022年12月21日,北京朝阳,120救护车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外排队。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强/摄
作者 | 李   强

编辑 | 从玉华

这个冬天,秦宇红已经一个多月没走出医院的大门了。

尽管大门之外,城市的日常生活秩序恢复了许多,街头重现车水马龙,而这位来自北京大学国际医院的急诊科主任,正在遭遇他从业20余年来最艰难的时刻。

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他眼见急诊就诊量不断打破纪录,从日常的100余位,涨到四五百位,最多时640位,翻了五倍,120救护车也愈加频繁地出现在急诊楼前。

“这是从来想都不敢想象的。这种量是超出我们的接诊能力。”2022年12月30日,秦宇红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政府说应收尽收,我们在努力做。”

一天中,除了睡觉,他几乎没时间闲下来,走得快或说话快时,都喘得厉害。智能手表上的监测显示,近来他的睡眠时间保持在5小时左右,夜里也常被科室里的电话叫醒,之后就再也睡不着。即便是坐下来时,整个人也疲惫不堪,但还在硬扛。

刚刚过去的12月,疫情如海啸般席卷中国,直面奥密克戎感染潮的各省、市、县医院多少有些慌张。感染潮带来的海量病人,涌向医院,冲击着发热门诊,冲击着急诊,也冲击着呼吸科与重症病房,使不少地区出现医疗挤兑现象,医院超负荷运行。

如今,从北京各医院情况来看,感染高峰过后,发热门诊就诊量在下降,但急诊并未看到明显的下降趋势,前来就诊的多是老年人,留观、抢救的重症病人数量还在攀升。秦宇红明显感觉到,此刻的北京正在经历“重症高峰”。

“肯定要扛下去,一定不能倒,不能当逃兵。”秦宇红说,“要倒肯定会倒在冲锋的路上,不会背对敌人。”

图片
2022年12月27日,北京丰台,一名病人被送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急诊科抢救室。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强/摄

急诊告急,医护拼命

这家三级医院的急诊科原本只要1个诊室,如今加开到3个,每天每个医生仍要接诊100多位病人,“根本忙不过来”。而有时排队等候的超过100人,病人常需要等四五个小时才能看上病,甚至因此吵闹、打架。

急诊科原本摆放着10张病床,用于急危重病人的抢救与留观,近来最多时塞到41张,“就硬塞,在地上放个椅子(当床)。” 但现在,抢救室一点儿加床的空间都没了,呼吸机也用光了,“气管插管的病人有11个,还有六七个上无创呼吸机的。”

秦宇红这些天收到了许多求床电话,但他没办法。“我的硕士同学给我发短信,我不敢给他回,(他)跟我要床位,我真没有。”他无奈地说。

然而,医院里并不只是缺床,在急诊室的氧气管道接口已全被占用,有时要两个病人共用一个氧气接口。医院紧急搬来4个大氧气瓶与5个小氧气罐,“北大国际把所有可能的力量已经支援到急诊了,包括可移动的床、能调用的呼吸机、氧气罐。”

图片
2022年12月27日,北京丰台,北京佑安医院急诊科抢救室内,一名病人正在吸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强/摄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内科诊室从3个增加到6个,抢救室床位一度从16张增加至70张,每日抢救近100人次。

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东院区,急诊也在超负荷运转,由120救护车转运入院的急救人数,已打破上半年上海疫情时创下的纪录。急诊内科的诊位,从4个增加到7个,多科室轮流派人支援,但医护时常被淹没在病患的浪潮中。

其实在急诊室,很多东西都缺,但最缺的是人手。

感染潮来临后,病人越来越多,秦宇红和他手下的兵,却一个接一个地倒下了。

“我们防护等级是最早降下来的,没办法,你要工作,所以急诊科最先全部感染。”秦宇红告诉记者,去年11月份,急诊科还设有“红区”,核酸阳性的病人在红区就诊,医护人员进入红区要穿防护服,但到12月份,“全变样了”,红区的病人多到溢了出来,抢救床不够用,医护人员开始忙不过来,穿着防护服工作受限,他们干脆脱下防护服,全力抢救病人。

2022年12月6日,秦宇红也感染了,起初只是低烧,症状也轻,他没选择休息,带病继续干了10天。与此同时几乎每天都有同事因感染而倒下。那时,其他科室的支援还没到,急诊科还靠自己的人手撑着。

“只要不发烧,或者你觉得身体行,就回来上班。”秦宇红说,到12月中旬,一线的医护人员几乎要倒光了,而前来就诊的病人只增不减。

2022年12月16日,秦宇红不得不连续值了四个班,白班,夜班,白班,夜班,“40多个小时没睡觉”。17日,他开始出现呼吸困难、浑身水肿、咳血等症状,嗓子也发不出声音。这个51岁的男人终于倒下了,但只休息了一天,又匆忙回到急诊室。

这位曾带队支援过湖北的医生原以为,三年前的那段日子是他最艰难的时候,但没想到三年之后的现在,“比那时累三倍”。最近,秦宇红很累,心情也有些差,夜里也常常失眠。

为了救治更多的病人,急诊实行两班倒,白班从早上8点到下午4点,夜班从下午4点到第二天早上8点。往日里,一名医生可以管3个病人,但如今要管10个。一些前来支援的年轻医生累得够呛,其他科室的科主任也亲自来值班支援,“两个班下来就受不了了,说‘这也太累了’。”

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的急诊科,近来就诊量翻了一倍,急诊科的抢救床位从6张增加到15张,由于缺人,45岁的急诊科医生耿楠常常连续值班24小时,但还是有很多病人要排队等待。

“很多大夫(感染后)真的主动请战,说‘只要我能站着,我就能回来’。”耿楠告诉记者,“哪怕我带病工作,也能够给这个科室分担一部分,能够让病人尽快地看上病。”

在河北,一家二级医院同样面临着医护人员疲惫不堪,但仍拼命救人的情况。

“加班肯定是避免不了的,而且有一部分医生身体也不舒服。”该医院相关负责人冯晓梅告诉记者,“但是没办法,这么多病人,医生肯定得给他治啊!”

很多感染后迅速返岗的医护人员,都觉察到身体状态赶不上感染前,有的一边咳嗽一边上班,有的忍受病痛给患者输液。在北京大学国际医院急诊室,一位39岁的医生有高血压、糖尿病,原本早就打了辞职报告,“一看疫情了,他就不走了”,感染后硬撑着上了两天班,又开始发烧,最后顶不住了。

这是秦宇红近来很担心的一个问题,在如此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状态下,医护人员倒下怎么办?“这样不可能长久,我也真是顶不住,我热爱这个工作,但我的身体有极限。”只是面对眼前的疫情形势,他还不敢想太多,只是拼命干。

他在感染之后,身体状态也明显不如往日,甚至在带病工作多日后出现呼吸困难、咳血,他一直没去拍CT。“没敢,你要真成了新冠肺炎,肯定得休息了,撑着吧。”秦宇红说。

图片
2022年12月27日,北京丰台,一名北京佑安医院急诊科医生正在查看患者CT。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强/摄

冲击超出预期,医院全力以赴

放开之后,第一波大规模疫情的冲击超出许多人的预期。

比北京更早经历感染潮的河北某地,感染高峰已经过去20余天,但老年重症病人收治压力仍不见缓解。

“目前还看不到下降的苗头。”2022年12月28日,上述二级医院相关负责人冯晓梅告诉记者,她原本估计,结束这场战斗需要一个月,但现在的情况让她出乎意料,医院持续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她不确定要战斗到何时。

医院的停车场车已经停不下了,电梯的运力也很紧张,她从医院食堂的打饭人数也看得出来,病人还在增多。

当更多人亲身经历这场感染潮后,不少医生都向记者表示,实际情况有些超出预期。

“放开以后,很快发热门诊就顶不住了,大量(有症状的)患者涌过来。”秦宇红也觉得,“这有点儿超乎我们的想象。”后来,急诊很快调整就诊流程,接诊更多发热病人,缓解对发热门诊的冲击。

北京大学国际医院发热门诊主任荣义辉开始觉得不大对劲是医院出现医护人员感染时。他开始评估医院医护人员的感染者情况,发现“跟我们原来看到的情况不是特别一致”。

“那个阶段,医院还在严防严控,我们每个人都在做抗原筛查,筛出来就隔离观察。只要筛出来的,都是有症状的。”荣义辉说,“后期放开了,果然是这样,事实上症状会比我们想的重。”荣义辉也在迎接发热门诊就诊高峰的第5天被奥密克戎撂倒了,“整个人骨头跟拆了一样”。

“这次北京市的疫情确确实实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我们对病毒的认识还没有那么充分。”荣义辉说,2022年12月19日,他在自己的科普直播中开始提醒观众,“这个东西需要警惕”。

而荣义辉出现症状的第一天,还在值夜班,第二天又开始做新病房规划。“那阵儿我觉得,无所谓,小车不倒只管推呗。”荣义辉说,“到了中午,直接就被干翻在床上,两个小时嗓子就完全失声了,上吐下泻。”但他只休息了两天,就回来了。

那段时间,科室里15个人被撂倒了14个,“就堵枪眼的似的,上来一个干倒,再上来一个。”医院也迅速抽调其他科室的人前来补充支援。

“初期,大概70%以上的人其实都是开药的,恐慌性就诊的。”荣义辉说,大概不到一个礼拜,很多医院连退烧药都没有了。“新十条”发布后,考虑到退烧药用量会激增,他所在的医院储备了正常情况下两个月的量,但很快就被抢光了,药房开始四处寻药。“我们也低估了老百姓囤药的能力。”

2022年12月中下旬,发热门诊就诊量从200余位回落到100余位,“最近70%以上是老年患者,反复发烧拖了很久的,病情相对较重。”荣义辉告诉记者,也有部分年轻人看网络上渲染的“白肺现象”或心肌炎,前来就诊,“我们筛查的过程中,没有发现年轻人出现白肺,也没有发现严重的心肌损伤,心肌受影响的有很少的一点点。”

图片
2022年12月21日,北京朝阳,在北京朝阳医院发热门诊候诊区的老人。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强/摄

“随着疫情的发展,救治的压力开始从发热门诊向急诊和重症救治的科室传导。”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急诊的压力显现,马上就是一系列连锁(反应),最近大家看到的120需求大增,重症的床位、住院的床位,比如大家说一床难求。”

“我们想到了(放开后)会病人会增加,但大家没有想到会这么严重,尤其是对老年人的影响会这么严重。”冯晓梅对记者表示,“没有能足以应对现在这个局面的预案。”

这让医院多少有些措手不及。面对大量的老年病人,包括老年重症病人涌入医院,医院起初表现得有些慌张,没有床位,好多重病人收不进来,感染后刚刚返岗的医护身体还吃不消。医院一直想方设法抽调人手,混编队伍,协调科室,增加床位。

放开之前,冯晓梅所在的这家二级医院,囤了1至2个月的Paxlovid(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片,新冠口服药)用量,当时已经用完,药房有新的采购计划,但目前该药的供应量有限。医院还增添了不少有创呼吸机、无创呼吸机、指脉氧仪等等的购置,但“不太好买到,缺货,各医院都在要”。

秦宇红同样表示,他所在的医院也曾做过相关预案,但目前Paxlovid、阿兹夫定等药物仍然紧张,而药房在积极协调。“原来我们说,来个5米高的大浪就算了,结果来了个50米,甚至是500米的!一下又把我们蒙里头了,完全出乎意料。”

而荣义辉觉得,虽然重症与肺炎的发生率不高,但由于感染基数太大,会造成绝对数量的增加。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尽管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力下降,但感染者基数庞大,重症绝对人数也不容忽视。”

在不少医院,都出现了感染高峰过后,大量老人涌向医院的现象,他们多数是在感染新冠后,引起基础疾病加重,或出现肺炎,不少都需要住院治疗。

“冬天是一个住院高峰期,是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等内科疾病暴发的时间。”一家三甲医院的呼吸科副主任刘可敬告诉记者,“本来冬天就一床难求,现在这个因素,会加倍这个(医疗)需求。”在他看来,要把困难想得更大一点,要重视它。

“打个比方,这就好像打仗一样,我做好了人、武器装备,甚至粮草都准备好了,但是真到了战场上,你会发现面对的敌人比我想象的要多得多,这个时候这个仗怎么打?”近期,央视记者在采访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时提问道。

焦雅辉说,“我们就要求医院,要把所有的床位资源统筹起来,设备全院统筹、床位全院统筹、医务人员全院统筹。像发热门诊病人量多的时候,全院支援发热门诊;现在急诊量大的时候,就要全院支援急诊。”

“在与新冠病毒的决战中,医院各部门被摁下了快进键,开始超速运转。”焦雅辉表示。

图片
2022年12月27日,北京丰台,一位感染新冠一周后基础病加重的老人临时躺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急诊科的座椅上,一边输液、吸氧,一边等待病床,她的丈夫与儿子陪在身旁。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强/摄

“赶快给人腾床,让后面的人能够住进来”

在河北的那家二级医院,感染高峰过后,医院住院病人的数量从低谷时的300余位,增长到700余位,而医院原本只有600张标准床位,但目前已经收治接近1300位病人。

“我工作20多年了,这么快速的上涨还是第一次。”冯晓梅说,“呼吸科的病人占80%。”但呼吸科已经没有能力将这些病人全部收入呼吸科,医院里所有的成人内科系统,都在收呼吸科的病人。

起初是呼吸科,接着是心内科、肿瘤科、神经内科、肾内科、内分泌科、老年病科、中西医结合科,都开始接收。“只要有病人就得收,因为我们也不让推,其实政府也有下文件,要求医院要收治多少个病人。”冯晓梅说。

“我们现在就不考虑(床位)应该扩充到多少,而是到底哪间屋子里边能放张床,有氧气。”冯晓梅告诉记者,“有地方,有人员,有氧气,有基本的输液能力,那就收病人。”一些科室病床摆满后,再扩充的病床只能加在楼道里。

刘可敬告诉记者,最近有很多人打来电话向他求一张病床,甚至有外省的病人要飞到他所在的上海,但多被他劝退了。“没床位,现在基本是等着,你解决不了。”

“因为基础病比较多,占床时间比较长,病床周转率其实相当低。”冯晓梅告诉记者,现在每天有100多个出院的,150多个的住院的,出院占住院的三分之二。在秦宇红看来,“重症来得慢,去得也慢。”

进入2022年12月,不少地区的医院发出“新冠肺炎重症病房扩容急需医疗设备紧急采购项目”,采购设备包括:病床、呼吸机、床旁监护仪、高流量氧疗仪、除颤仪、ECMO(体外膜肺氧合)等等,采购预算从数百万到数千万不等。

在北京朝阳医院,院方组建了15个综合救治病区,开放538张床位数,其中危重症监护床位69张,收治急危重症患者,疏解急诊压力。在四川省人民医院,ICU床位从200余张扩张到500余张。在广州,市财政投入8.95亿元,采购医疗设备2.2万台,打算将ICU重症救治床位从455张,增加至1385张。

根据国家卫健委2022年12月27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12月25日,全国重症医学床位总数是18.1万张,即12.8张/10万人。“目前来看,全国总体床位资源和设备资源,能够满足重症患者救治需求。”焦雅辉当天表示,“目前正在经历重症救治高峰的省份,重症床位的资源已经接近临界值,需要进一步来扩充重症床位的资源,或者是加快重症床位的周转。”

而在一个月前,2022年11月2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医疗应急司司长郭燕红提到,当时,我国每10万人口的重症医疗床位不到4张,“要补齐重症医疗服务的短板”。过去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我国重症床位增加了两倍多。

放开之前,冯晓梅所在的医院曾收到过河北省卫健委下发过文件,要求扩充重症床位。“要求达到全院床位的10%。比如说我们有600张,(重症床位)要达到60张床位。”冯晓梅说,“扩充之后,达到60张没问题,但是还是不够。”

“现在连针插不进去,水都泼不进去,那床位都到极限了。只能等着,一个转走,一个再进。”秦宇红说,有的病情平稳后,就先转到其他病房,还有一些病情稳定的,原则上尚未达到出院标准的,但为了让更危重的病人及时住进来,现在可以先回家。

图片
2022年12月27日,北京丰台,一名病人被救护车送至北京佑安医院急诊科抢救室,医护合力将他抬到抢救室内的病床上。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强/摄

在北京佑安医院,急诊科医生耿楠2022年12月21日碰到一位75岁左右的老人,“吸氧时(血氧饱和度)有90%,不吸氧的时候可能也就70%”。这位病人被收进急诊后,又被转入新冠病房住院治疗,10天后才出院。

出院那天,恰好是2023年新年第一天,病人家属把病情好转的消息告诉了耿楠。“我很高兴。”她说,“老人跟我讲‘我看床位比较紧张,我基本上要恢复了,赶快给人腾床,让后面的人能够住进来。’”

“我们每天收到C楼(新冠病房)的住院病人也很多,但是确实床位相对不足。”耿楠告诉记者,由于需要住院的病人很多,医院一直在积极协调疏通床位,只要有床位空出来,马上就把病人送进去。

北京佑安医院还对急诊留观区实施精准分区,分为B5和F楼两个留观区域,分别以基础疾病为主和新冠为主,避免交叉感染。同时,医院调派全院各科室的医师支援急诊,增强医护人员力量,对于危重症和疑难症患者,及时启动院内会诊,短时高效提升救治水平。

在河北某地,重症高峰到来20余天后,尽管医疗资源已持续超载,病人收治压力仍不见缓解,但医院收治病人的流程正慢慢理顺,趋于稳定。由于各级医院都在扩充病床,转诊情况也比半个月前有所好转。

“过了那个慌张期了。”冯晓梅说,“大家就专心治病。”

在冯晓梅所在的医院,来院病人白天可以到各个专科门诊或呼吸科就诊,夜里专科门诊停诊,病人则先到急诊,急诊对病人病情进行评估分级,再分诊到其他科室。

“现在最主要的并不是看哪个科,而是哪科有床。”冯晓梅说,“医院在努力把有医疗需求的这些人都收治进来,目前来看还没有引起(当地)社会上的一些恐慌或不良事件发生。”

图片
2022年12月27日,北京丰台,北京佑安医院急诊科输液大厅内,一名护士正在为患者换液。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强/摄

看似缺床,实际缺人,全员皆兵

冯晓梅所在的这家医院,过去的一个月里调集了综合ICU与呼吸科、心内科、神经内科的ICU力量,用于收治新冠病毒感染后的重症病人。

“综合ICU主要收治年龄非常大,并且需要机械通气的病人,专科ICU可以做一些生命体征的监测和基本的呼吸支持。”冯晓梅说,“但是(人力)资源不够,我们从其他科室抽调医生,扩充到ICU。”

但冯晓梅心里清楚,短时间内整合一支专业的重症队伍很难。“还有呼吸机、输液泵等设备也不可能一下子就到位,需要提前做准备。”冯晓梅告诉记者,“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更何况重症救治这个,巧妇并不是人人都能干的。”

“当时武汉不就是这么弄的嘛。”北京大学国际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李刚也有同样的感觉,“把别的病房都收重症肺炎,也可以,这个环境有,但是重症的人力资源没有。”

早在2022年12月9日,医政司司长焦雅辉在新闻发布会上就指出,要对各专科ICU,按综合ICU的标准进行扩容改造与建设;对专科ICU的医务人员,进行综合ICU知识技能方面的训练和培训,确保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补充到重症医学专业队伍当中。

在北大国际医院的重症医学科ICU,放开之前收着八九个重症病人,如今重症病人数量已经增加到18人,其中超过50%是感染新冠后重症入院的。而科室尚有6张空闲的ICU床位,但护理人员并不够用。

“现在三班倒,我们27名护士,只能收到18个病人,就撑死了。”李刚告诉记者,“ICU的医疗安全、护理安全,跟人力资源是密切相关的。人力资源的缺乏,跟ICU的病死率是密切相关的。”

在李刚看来,医疗资源的挤兑,对于重症医学科而言,最主要的是人力资源的挤兑。

李刚告诉记者,重症医学科标准的床护比是1:3,即1张床配3名护士,但现在1名护士要看2张病床。尽管如此,ICU还在保障着非新冠感染者的重症救治工作,比如收治危重孕产妇、脑出血、心梗等病人。

ICU医护人员也因感染难以避免地出现减员的情况。“最多的时候只有一半人在这儿守着。”李刚说,“那还都是轻伤不下火线,带病坚持工作。”在他看来,不少医护人员都冒着被感染的风险,牺牲了个人和家庭的利益,一心扑在临床上救治每一位危重症病人。

后来,医院从其他科室抽调来3名护士支援,但由于ICU救治经历不足,他们只能与其他护士搭班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呼吸机、吸痰、循环监测,她们都还不熟悉。”李刚觉得,ICU护理并不是谁都能干,除非呼吸科ICU的医护前来支援,但由于急诊重症病人接诊压力大,呼吸科ICU的医护人员在急诊支援。

“我们(急诊)的工作量已经比ICU大多了。”急诊科主任秦宇红说,“将近40个危重患者,上的呼吸机十七八台。我们自己的医生已经分身乏术。”

急诊告急后,医院陆续调来大内科的18名医生、60名护士支援,包括RICU(呼吸重症病房)、CCU(心内科重症病房)的医护人员,但急诊科主任秦宇红还是感觉到人手不足。

他带着急诊科的医生和从RICU、CCU调来的医生,管着近40位重症病人。“现在是超负荷。即使如此,还有好多老年人等着,进不去,很重。”秦宇红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最难过的就是我们无能为力,不能把所有该接的病人都接下来。这是很痛苦的一件事情。”秦宇红估计,如今每天前来就诊的患者中,仍有5%是重症病人。

图片
2022年12月21日,北京朝阳,一名老人躺在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候诊区吸氧。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强/摄

而在河北那家二级医院,呼吸科之外的内科、外科的医护人员与病床也被调用了一部分。

“比如楼层相邻的,内科可以占用外科的床位,内科大夫去外科查房,平时外科帮着照看一下这些病人,护士帮忙换一下液,做些治疗。”冯晓梅说,单纯依靠呼吸科肯定不够,医院采取科室共管的模式,保证入院病人得到救治。

“与专业的呼吸科治疗,质量上可能有一定的区别。”冯晓梅告诉记者,“这种紧急情况下,也不需要考虑太多问题,总归我们是医生,经过一些培训,能完成一些基础性的治疗,总比他(病人)在大街上等着要好吧,或者比村里要好吧。”

这段时间,这家医院常邀请ICU主任、呼吸科主任,抽晚上的时间,根据诊疗指南和医院实际情况,对全院内科、外科医生开展线上培训。冯晓梅告诉记者,近期省里也组织了重症肺炎救治的线上培训,而一些被抽调至呼吸科的医护,私下里还要自学相关知识。

有一部分情况是秦宇红担忧的,他也了解到,由于缺人,很多医院开始调配外科医生参与感染者的救治。“风险很大。医生是慢工出细活,个体化(治疗)很重要,而且每个人还有好多基础病,最好有个特别有经验的专家去查房。”

秦宇红想起,2020年在湖北支援时,医院一栋楼里放了400张病床,全住着新冠病人,“管床的,乱七八糟什么医生都有,这样管理起来,不能保证质量”。

但他也明白,“有问题也没办法。现在就是超越了医疗界的能力,只能牺牲一下。”而很多地方马上要面临着与北京同样的问题,各地也不可能再像当年湖北一样,从其他地方调集大量人手支援。

“每个地方都是战场,你调哪里的?”一位曾支援过武汉的医生表示出同样的担忧,“到处都是打仗,你调不出来。”

秦宇红最近反而收到不少缺乏新冠重症病人救治经验的京外医生的求助。“他们现在经常打电话问我,这个病人该怎么治疗。”秦宇红告诉记者,“他们看着纸上的(诊疗方案),不一定会用。文字变成行动,不是容易的,有些指标,比如炎症风暴(那些医院)都监测不了。”

但对于这个3年前支援过湖北的医生来说,很多治疗经验在3年之后又派上了用场。

“上一回去的时候,其实心里没底,对这个病的认识也不行。”秦宇红说,“但这回,我有一定的认识,治疗方案也很有把握,按第九版(诊疗方案),我们甚至做得更细致,对重症的治疗效果也要好得多。”

在有更多疫情应对与救治经验的上海,感染高峰来临之前,不少医院做了提前的布局。

2022年12月中旬,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医务处处长龚兴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医院已经成立了一支60人左右的,有过支援武汉、守卫上海的经验的重症专家会诊组,并建立了一支由70名医生,140名护士组成的重症救治后备队,同时扩容重症床位,储备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

广州市则通过发布医疗机构招聘公告,招聘了1412名医护人员,并动员和返聘960名退休医务人员,投入到医疗救治一线。在安徽,当地也着手培训储备6000余名重症医师,并为2万名重症专业相关科室护理人员的远程培训。

图片
2022年12月21日,北京朝阳,一名老人在北京朝阳医院发热门诊输液。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李强/摄

总结经验,给下一个城市

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心已从“防感染”,转向“保健康、防重症”,并将于1月8日,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从“乙类甲管”调整为“乙类乙管”。

负责北京两家定点医院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救治工作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近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北京定点医院目前收治的感染者中,重症、危重症占比为3%至4%,来就诊的患者大部分都是普通型。

“其实病情不会突然变重,”上海一三甲医院的呼吸科副主任刘可敬告诉记者,“在抢救资源准备充足的前提下,普通肺炎给予有效治疗,他就不会转成重症。”

2022年12月中下旬,他注意到,西安有一位28岁的年轻小伙,感染后在家中捂了多天,病情加重才去医院,最终被送进ICU,上了ECMO,但仍未抢救过来。而不少老人,也在感染后出现“沉默性缺氧”的问题。

“让老百姓自己去判断这个东西,他不是医生,咋知道呢?”刘可敬说,“我们培训外科医生,总比培训老百姓容易得多。如果干预了,他就不会发展到(重症)那一步。”

在他看来,即使病人已经快“白肺”了,1个小时内治疗与8个小时、24小时以后再治疗,结局完全不一样。

他建议,对于那些肺炎的病人,应收尽收,“都收到病房里去治疗,哪怕是外科医生管理,总比他在家里硬挺着强”。曾在支援过武汉的刘可敬觉得,“武汉当时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情就是应收尽收,提前一点,把肺炎病人全送到医院里面”。

2022年12月27日,焦雅辉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要扩容全国重症医疗资源,医疗机构要扩容急诊接诊能力、医院床位收治能力,最大程度实现重症患者的应收尽收、应治尽治。

焦雅辉还强调,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重点还在于,要关口前移,通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把合并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管理起来,根据他们的健康风险等级来实施分级健康管理。同时,强烈建议或者呼吁老年人能够加强疫苗接种,预防和降低重症和病亡的发生。

“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地等,等都成了重症了,到医院里面来接,那我们三级医院的资源总有饱和的一天。”焦雅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所以现在我们也提出来,其实这也是我们三年的一个经验,就是要关口前移,早干预、早治疗,能够防止轻症变重症。”

不少医生都向记者表示,对于预防重症,及早识别是重要的。许多前来医院急诊就诊的老年人,都在家扛了很久,一些老人其实血氧饱和度已经低于正常水平,但并未及时发现。

“我们一方面希望老百姓没事少去医院,但另一方面也希望有事的人尽早去医院看。怎么去处理这些事其实挺难的。”刘可敬说,“当初放开之前,每个家里发一个氧饱和度仪,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就医,还可以避免延误就诊。”

而现在,“亡羊补牢,为时未晚”,刘可敬觉得,应当尽快每个家庭都发一个血氧仪,以此判断病情变化,及时就医,“在科学的仪器面前,可以减少患者的误判。”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对临床分型中“重型”的判断标准之一是,“静息状态下,吸空气时指氧饱和度≤93%”。

图片
2022年12月27日,北京丰台,一名老人一边在医院急诊室吸氧,一边用指氧仪自测血氧饱和度,指氧仪显示,他当时的血氧饱和度为91%。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强/摄

急诊医生耿楠常常在兜里揣着一个指夹式血氧仪,巡视时就测一下病人的血氧饱和度状况,及时关注病人病情变化。“这个病,病情进展特别快。”耿楠告诉记者,她有一次发现一位病人中午还没事,下午一测血氧已经发现不太好,她便开始协调医院床位,半夜十二点转进了ICU。

1月3日,国家卫健委发文要求,做好新冠重点人群动态服务和“关口前移”工作。其中包括,各地要积极组织为65岁以上有新冠病毒感染重症风险且行动不便的重点人群发放指氧仪,指导居家自测血氧饱和度。

秦宇红也同样认为,防重症很重要,应该早点儿把“特效药”发给高危群体,“不能再拖拖拉拉”,同时还应当让社会减少与老年人的接触。

“现阶段,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怎样保护高风险人群,比如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人、有基础性疾病的这些脆弱人群。预防、控制、治疗,都要围绕他们来做。”一位不愿具名的传染病专家告诉记者,在感染高峰到来时,要尽可能避免高风险人群感染,以让我们的医疗系统更好地应对。

“现在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其实我们也应该去呼吁,每个人要学会保护高风险人群,要自觉地去保护他们。”上述传染病专家对记者表示,要自觉和高风险人群保持距离,避免接触,尽量不波及或少波及他们。

如今,正在迎接重症高峰的地区,都面临着重症病人涌入医院,而重症床位资源接近临界值的局面。

“当医院能运转的资源在超负荷运转时,真正的压力固然会落在个人、家庭身上,他们会变得焦虑、无助。”那位传染病专家说,“真正有危险的人、高风险人群不得不在家拖着,最后得不到救治,会很糟糕。”

面对一种前所未有的疫情形势,有地方正战战兢兢地等待感染高峰的到来,有地方正在全力迎战感染高峰,而有的地方持续承受着感染高峰过后,重症高峰的压力。过去三年的一些救治经验正在生效,而在新形势新任务下,另一些救治经验还在探索之中。

“每个城市之间还是有一定的错峰期,我们把经验教训总结一下,给下一个城市。”刘可敬说,“这样效果会更好,损失就会降到最低。”

(冯晓梅、刘可敬为化名,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杜佳冰对本文亦有贡献)

- END -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出品



@搜狐视频
【核酸检测公司躺着入账日子过去 企业到底应该找谁要钱成为难题】核酸检测公司的2023年,变天了。随着各地公共场所核酸点陆续消失,核酸检测成了一件不那么常见的事。不少检测机构躺着入账的日子已然过去,却至今还没拿到现金。现在,核酸检测企业到底应该找谁要钱?这是个难题。

北京美因医学检验实验就陷入了一个困难:它为北京市门头沟区永定镇政府行政区域内人员做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了让检测顺利完成,永定镇政府先行支付了保证金200万元。但是,相关的委托检测协议,则是应该由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与美因公司签订。这家医院得向美因公司支付检测费用。检测任务完成后,美因公司找永定镇政府要检测费,没有要到。双方诉讼,法院最终判定,这个实验室应该向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要检测费,而不是政府。

根据东吴证券的一项测算,截至2022年4月30日,中国一个月内因常态化核酸检测所需支出为216亿元。在这个去年年末突然踩下刹车的行业里,“应收帐款”成了核酸检测行业的关键词。不少核酸检测、抗原检测类公司看似赚得盆满钵满,但实际上拿到手里的现金没多少。还有一些核酸公司已经踏上了诉讼之路。



@财经网
#北京社区医院开辉瑞新冠药有严格限制# 【#北京社区医院回应买不到辉瑞新冠药#:有药,但开药有严格的条件】#北京社区医院能买到辉瑞新冠药吗#?北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辉瑞新冠口服药陆续到货,让很多人非常期待,不过有很多市民反映,去社区很难开到此药。@人民日报 健康客户端从北京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目前北京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确实已陆续到货了辉瑞新冠药,不过开药都有严格的限制条件,且必须患者本人到现场由医生进行评估。
多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表示,“开药得符合几个条件:患者年龄在65岁以上已经感染的患者,有基础疾病且不稳定的高危人群,而且阳性5天之内的核酸报告或CT诊断证明等等,到所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经过医生评估后,再看看是否能开。”

朝阳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需要患者本人到社区科室现场,由医生进行评估,在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且Paxlovid用于有可能发展成为重症/危重症的轻症人群,如果已经是重型,需要患者去医院治疗。”



@作家叶倾城

49分钟前
来自 新版微博 weibo.com
已编辑
一位我很欣赏的老师,明显地抑郁了。

她年纪略大,一生从事教育工作。
有大房子,有品味,儿子已经大了,结婚生子,另外住。
她便将所有的时间精力投入到组织文化活动中去。
她搞银发合唱团;
搞夕阳红爱乐;
她的大房子里有观影室,年轻导演可以带着片子去放映,给爱好者也给可能的制片人、投资人;
她有三角钢琴,可以给年轻音乐人开小型音乐会,我参加过几次,清楚地听到女高音如何轻轻松松力拔山河,真是孔子所说“丝不如竹,竹不如肉”(弦乐器不如管乐器,管乐器不如人声。)
她生活得丰盛、热情、欣欣向荣。

现在,也就是她,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老伙伴们,一个一个走了。
银发合唱团凋零到无法合唱,缺多少人她根本不愿意数。
时常,她坐在钢琴前垂泪,想:上一次、上上次,坐在那里的那个人,去了哪里?

年轻人,比如她的儿子,已经渐渐恢复了日常生活,到处吃饭、逛街。
也打算叫上她。
她了无兴趣:那些有什么意思。
她宁愿离群索坐。
我知道这里面有痛苦有绝望,有“为什么不是我?有可能是我”的无解之问。
对我们来说,亡人也许是遥远的长辈,零零星星。
但对她来说,是朋友、伙伴、恩师……甚至后辈。
当死亡如洪水涌上,我们只是湿了身,遥看那些倒下的人。
但,她在近处,看着脚边七零八落、倒卧的身体。

多年来,我都听人说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
我也深刻地知道,童年受的伤,也许伴随一生,也许有机会治疗;
但老年人受的伤,却可能随着时间恶化。
时间对少年人来说,是成长,对老年人来说,是沉重的、是一重一重压下来的迷雾。

大疫是灾难。
老年人是疫情中最脆弱的人群。
灾后重建中,他们也是被忽略的人。



重症高峰中,普通人该如何保护自己?
原创 每人作者 每日人物 2023-01-05 11:38 发表于北京
图片
https://mp.weixin.qq.com/s/BWcbNlg92lGRysEe-AgvFw
图片


自2022年12月7日,防控政策逐步放开后,新冠感染席卷全国。北京最先迎来感染高峰,有的医院发热门诊一天排队800余个号,仅在12月11日,全市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已达2.2万人次,是一周前的16倍。除北京外,全国各大城市也成为了新冠感染的战场。



然而,感染高峰只是第一道难关。多位呼吸危重症专家均达成共识,重症高峰的到来将是一场更大的考验。目前,有重症收治能力的医院,是战争的最前线,面对大量的重症病人,缺人、缺药、缺床位,是必将面对的严峻现实。



我们找到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危重症专家余昌平,三年前,新冠疫情爆发之时,余昌平作为湖北防治专家组成员曾被感染,并发展至重症,他甚至分析“有30%死掉的可能性”。现在,他不仅是呼吸科一线专家,还是微博知名医生博主,“从病房到互联网,一直战斗在一线”。



12月末,我们与余昌平进行了对话,这一小时的时间是他挤出来的,通过他的讲述,我们希望了解重症高峰何时会到来?如何识别、预防发展成重症的可能性?面对重症高峰,医院与社会该如何准备?以及作为普通人,我们该如何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



以下是每日人物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危重症专家余昌平的对话:









文 | 高越

编辑 | 赵磊

运营 | 月弥



图片
谈重症接收
图片

每日人物:在这波感染中,从什么时候感觉到患者明显增多?现在呼吸科和重症病房接收的患者数量大概有多少?


余昌平:放开之后,大概一个星期,就能明显感觉到患者数量一下子变多了。我们科室有一科和二科,加起来140多个床位,这些天一直是满的,一直在加床,重症ICU的23张床位也是满的。还有很多等床的病人,等的时间谁都没法说,都是出院一个收一个,重症也是,转到外面普通病房一个,或者不幸走了一个,才能收一个。



每日人物:接收患者时,要如何进行轻症、重症和危重症级别的判定,会有哪些标准?什么程度需要住院?



余昌平:判别轻症、重症还是危重症,一要看病人自己的描述,大多数人感染后一般都是轻症,可以当作流感处理,假如病人出现胸闷、气喘、呼吸困难等症状,就要考虑是否是重症,这时就要看CT检查的结果,如果肺部感染范围比较大,就确定是重症。不过也没有明确的比例,究竟是1/3算大,还是1/4算大,一般靠医生的判断。



这两者一定要结合起来看。很多人是自己感觉很重,症状描述得很剧烈,像我有个亲戚,在乡下住院了几天没好转,自己开车到武汉,要来大医院治,在半路上,他把CT发给我,我一看并不重,别说转到大医院,根本就不需要住院。很多病人一来就要住院,结果检查完,我一看他们的CT,根本就不重,没有达到住院的标准,我都会把他们劝回去,告诉他们这是一种自愈性疾病,回去吃点药、休息好,吃好睡好,慢慢自己会好的,一般都会听劝。



普通人不用恐慌,一听肺炎就紧张害怕,比较轻微的感染,吃消炎药就可以。



每日人物:收治的重症患者一般是什么年龄段?有基础病的群体偏多吗?



余昌平:重症患者绝大多数是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或者不算高龄,大概五六十岁,但体质比较差,有基础疾病,像是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肿瘤、慢阻肺之类的,甚至有很多人是叠加了多种基础病。前些天,我们收治了一个病人,还不到70岁,自己有肿瘤,接受了化疗,还有糖尿病、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同时,他的感染也很严重,一来就发现感染面积很大,呼吸困难,直接进了ICU。这不是个例,其实在重症里挺普遍。



我们医院目前没有青壮年发展成重症的情况,但社会上肯定有的,只是相对来说比较少。



每日人物:重症患者里死亡的比例高么?一般会因为什么原因?



余昌平:肯定会有死亡的,但我们医院来看比例并不算高。有的是死于其他的基础疾病和并发症,还有的是死于肺炎本身,肺炎严重,呼吸困难就憋死了。虽然有呼吸机可以吸氧,但没办法一直吸,一般是给患者维持三五天、一个星期,吸氧的同时再治疗,如果慢慢好转,病就缓过来了,但要是肺感染的程度很重,范围很广,一直没控制住,一直在加重,就很难救过来了。尤其是那些叠加多种基础病的患者,免疫系统很差,病毒会大量繁殖,范围很容易就扩大了,所以出现肺炎症状一定要尽快送医。



图片
▲ 2023年1月3日,上海市华山医院急诊大厅内挤满了输液的患者,走廊两侧也躺满了病人,不少病人正在吸氧。图 / 人民视觉




图片
谈重症救治
图片

每日人物:面对重症高峰,医院能做哪些准备?作为经历过当时武汉疫情的医院,在医疗资源的储备上,有哪些经验可以供其他城市借鉴呢?



余昌平:床位不足,没办法入院是重症救治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我们医院在这一点上是做的比较好的,一个是要加快已有病床的周转,我们呼吸内科是直接面对新冠的,初期收的一些肺炎并不是很重的,要尽快出院,一些比较重的肺炎,经过七八天的治疗明显好转,要尽快转到普通病房。我们会告诉患者,不见得要住到症状完全消失,这要很长时间,可以回去慢慢地养,劝他们好转之后就尽快出院。



还有一个是我们医院127个临床科室,5000多张床位,现在全部都收治感染患者。以前是只有发热门诊、急诊科、呼吸内科、重症科在收治,现在其他科室的病人可能还会比平时少些,所以就把其他科室有的床位都拿来收患者,这样住不了院的医疗挤兑就能得到一些缓解。也不止普通床位可以借调,目前全院重症床位已经有466张,占所有床位的9%。



每日人物:医院在重症救治的医护队伍上做了哪些准备?



余昌平:我们医院把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和感染科,这三个科室的科主任和医疗组长加在一起,一共36位专家组成了一个重症救治组,一个专家管两三个科室,其他科室收的患者,重症的我们要帮忙指导治疗。我负责的是胃肠科和介入科,今天上午跑,昨天上午也跑,刚才给我打电话,明天上午还要收治3位重症患者,我也要过去。我自己科室的也要管,我每天还有自己的20多个床位的病人要负责。



即使这样人手也不够,大家都带病上岗,我们科室几十个医生都感染了,有一个发展成肺炎,其他人基本上烧两三天,烧一好,就得上班。我的症状比较轻,低烧两天,有点咳嗽,12月19号就返回岗位了,只休息了4天,这几天还要多顶一下班。



每日人物:医院在医疗器械的储备上充足吗?现在呼吸科和重症科室的呼吸机是否出现短缺的情况?



余昌平:目前还是足够的,不见得每个都要用,要根据患者的情况来,看是用无创呼吸机,还是插管吸氧。现在是有创有9台,我们用了7台,无创有10台,用了9台,高流量有9台,用了8台。我们重症科还有两个病区,呼吸机的储备会更好点,应该能保证每个床边都有呼吸机。



每日人物:医院在重症治疗上有没有全面完整的治疗用药方案?有没有哪些经验,是从当年经历武汉重症治疗时延续下来的?



余昌平:我们基本上是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去做的。用药比较多的有糖皮质激素,这个从2020年开始我们用的就比较多,用的时候有一些技巧,这与临床经验是很相关的,比如什么时候用,剂量用多大,用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减量,什么时候停,这有很多技巧和经验在里面。当时美国刚出现的时候,我跟华人医生交流过,当时我就跟他们说,这个效果比较直接。但他们不敢用,因为没有在药典规范里,怕被起诉,后来美国感染严重,他们也开始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



早些年,还在治疗SARS的时候,很多人害怕用这个,当时很多人白肺很严重,因为激素用的时间长,用的剂量大,有些人活过来之后出现股骨头坏死、抵抗力下降,有很多的副作用。但我们现在很有技巧,一般是偏早点用,剂量不要太大,病情进展得比较快,就可以加量,用了之后,感觉到肺炎稳住,没有恶化的,或者在好转,就开始减量,这样子副作用就少些,也能保证效果。



其他药也要对症使用,咳嗽要止咳、发烧要退烧,心肌有损伤也要用药,甚至吃不下饭、抵抗能力差,也要有综合的治疗。新冠没有特效药,杀不了病毒,但它是自限性疾病,靠免疫力就能好,在这个过程中,缺氧的要把氧气维持住,用药是让肺炎尽量进展慢一点,让病人有一个自己缓过来的机会,慢慢恢复体力,营养跟得上,病情就会好转。



每日人物:市面上提到的一些“特效药”,像是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和阿兹夫定,我们在治疗重症患者时会使用吗?



余昌平:严格来说,其实没有特效药,这是大家喜欢叫的说法,实际上,只要对新冠肺炎的有效的药,都可以是特效药。像细菌性肺炎,消炎药就是特效药,消炎药物效果也有好有差,每个药可能在某个方面都有点用,但是用处到底有多大也不确定。



这两种药我们都会用,但其实都是针对轻症和普通型早期预防发展成重症的,一旦到了重症,可能也会有效果,但要打折扣,并不是很特别的特效药。很多已经重症的患者着急用这个,用了之后会安心一些。



我为什么不建议说特效药,因为这些药物的效果有多大也是因人而异,但哪种药医生一旦说有效,马上市面上就被抢购一空,我们医院上个星期还有阿兹夫定,住院和门诊都能开,现在就都没了,药店也买不到。



每日人物:在重症治疗时,我们该如何与基础病进行合并治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余昌平:基本上重症病人都会有合并基础病,这个要具体到个人去分析。比如,肺炎很重,一直呼吸困难,这时候有肿瘤的,肿瘤的治疗就要放一放,因为你没有一个好的精神和体质。但如果精神还可以,平时吃的高血压、糖尿病的药物也不产生冲突、不影响的话,就可以继续一起用药。



每日人物:在重症救治过程中,医院还遇到了哪些问题,社会应该给予哪些帮助和准备呢?



余昌平:我们很大的问题是缺药。这是一个社会的问题,社会应该要加大力度出一些政策去加快药物的流转,包括生产药物的厂家,能不能够及时供药,不止是这些所谓特效药,就连退烧药、感冒药、止咳药,还有相关的一些药物,都经常缺药。我们建议医务人员和媒体要引导大家理性看待用药问题,有些药你不晓得怎么用,甚至可能根本用不到,还是应该按需用药,不要囤药,即便我们没有这些药,也依然是可以治疗的。



图片
▲ 就医者在取药窗口排队取药。图 / 视觉中国




图片
谈重症预防
图片


每日人物:您认为武汉的重症高峰已经到来了么,可以预测其他大中城市的高峰将在什么时候到来呢?



余昌平:武汉市的感染比例有多少没人统计,我主观揣测是可能到了80%,基本上有可能感染成肺炎或出现重症的,绝大部分都出现了,可能还有断断续续,一些少部分的慢慢出现,但高峰基本差不多要过去了。



我的预测是春节之前,大部分的大城市都会迎来重症高峰,再慢慢有往下走的趋势,慢慢过去,发生的比较早的,基本上都感染过的城市,春节前就能进入平稳期,其他城市基本上春节后也会慢慢平稳。



每日人物:我们该如何把重症救治的工作提前,比如老年群体、农村群体和年轻人什么情况下会容易发展成重症,要如何预防?



余昌平:发展成重症大多是高风险人群,有三类,年龄大的,有基础病的,体质差的,所以老年人是最容易出现重症的。他们的预防就是时刻警惕和监测,尤其是年纪很大的老年人或者是残疾人,他们反应是很迟钝的,对发烧、对不舒服的症状或者是对缺氧,反应是很慢的,你感觉他像个正常人,其实他已经不正常了,甚至低烧37度到38度,他自己可能没什么感觉,或者他自己没办法说。



这种时候就需要家人多注意,尽量保护他不感染,万一感染了之后,就要休息好、吃好,营养跟上,再有就是密切观察。要仔细一点,没事多摸摸他的额头,量量体温。可以买血氧仪,夹在手指上,测一下看看血氧饱和度低不低,有问题去医院,这是一个客观的指标,能快速反映他的状况。



之前血氧仪也抢购,很多人买不到,其实绝大多数人并不需要血氧仪,正常人胸闷气喘、呼吸困难都能感受到,你就直接去医院做CT,测不测血氧意义不大。反应迟钝的老年人、残疾人才是真正需要血氧仪,他们可能发生沉默性缺氧,这时就要测一下来判断他的情况。



每日人物:年轻人虽然发展成重症的几率不大,但在预防时该注意哪些情况和信号呢?



余昌平:年轻人重症确实比较少,一般感染都是表现为发烧,有的快的话两三天就好了,慢的话有时候5天一个星期。转阴之后,主要是注意自己的症状,要看你是不是越来越好,情况越来越轻,有的自己就明白,咳嗽里有黄痰,你可能是细菌感染,可以自己吃点消炎药和止咳药,慢慢就恢复了,但如果一直没有好转,而且越来越重,出现胸闷喘气,呼吸困难,咳得时间比较久,这几个就是预警信号,如果都有的话,基本上就要赶紧去医院,去做心电图看心脏有没有问题,或者做CT看肺上有没有问题。除了肺炎之外,年轻人还需要额外注意心肌炎的问题。



年轻人只要平时多注意休息,适当锻炼身体,吃好喝好,心态好,往往感染之后也不会有什么问题,就像个普通感冒,轻一点或重一点,但问题不大。



每日人物:农村群体该如何预防?他们的重症高峰是不是还没有到来?



余昌平:农村的高峰确实要晚一点,接下来可能会有一些重症是从农村来的。因为农村的重症救治力量是很薄弱的,哪怕县医院也是床位不够,重症医生也很欠缺,药品更是不足,没有新冠的时候,他们县级的医院、镇上的医院,病毒性肺炎也见得少,一般都没有办法,只能是向大医院转。



所以还是要一层层地去流转,有条件的尽早发现,尽早转院,千万不要拖,也不要不当回事,盲目地吃药、输液。如果发病的时候比较危急,要先处理,保持吸氧,防止在转院的过程中出现呼吸停止的情况,如果只是严重,不算危急,一般都可以来得及转到市里去治。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如果出现肺炎,尽量一早就住院,防止加重,一旦情况不好,立马送到大医院。



说到底,预防就需要我们意识上保持警惕,这是最重要的。



每日人物:在重症高峰中普通人该如何最大化保护好自己,顺利度过前期的挤压和混乱,万一遇到没有床位、没有资源的情况该怎么办?



余昌平:我们每个人肯定都担心会遇到挤兑和混乱,担心治疗没有床位,这个确实是问题。它传染力太强了,感染基数太大,导致肺炎的绝对人数还是不少的,我们医院是这样,全国很多地方都是,有很多需要住院的患者不能及时收住院,我们肯定是很急的,也很无奈、无助。



我们能做的是加快医院床位的周转,普通人就要多提高意识,多警惕、多观察,在轻症的时候好好吃药、休息,一旦病情发展,及时去医院,去急诊或者门诊去拍片,尽量不要发展到需要住院的程度,早干预、早治疗,效果也好些。这个时间不会太长,我预测基本上再有一两周,医疗床位不足、出现挤兑的情况就会明显缓解,想要住院基本上都会有办法。这两天我都感觉明显比上个星期要好一些,像之前没床位,那是真的没办法,现在几乎都能给安排上床位。



每日人物:作为参与过武汉新冠疫情救治的一线医生,您认为现在这波感染出现的重症情况,与当年的武汉情况有哪些不同,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经验?



余昌平:现在的重症,跟之前的已经不一样了,虽然现在全国重症的数量还是很多,但相对以前的新冠病毒引起肺炎的比例是明显下降的。之前,我们八九个医生,基本上只有一两个没有发展成肺炎,这比例是很高的,但现在,我们上百个医护人员加在一起,只有一个肺炎,还不是重症。为什么这么多,因为基数太大,看起来好吓人,但致病率是明显下降的。



我们在面对肺炎和重症的时候,心态也很重要。我有个同学,住院之后一天到晚睡在床上,一直鼻道管吸氧,跟我说,他好重,让我给他用药加量,还要转到重症监护室。但我给他做个CT之后,发现不是这样,不仅稳住了,而且还在好转,不能加量,相反还要减量。我让他不要一直戴着面罩,要走动一下,也不要那么悲观,要积极一点,多吃有营养的,后来过了没几天,他就跟我说,自己要出院了。



所以,大家还是乐观一些,都会过去的。


图片
▲ 图 / 视觉中国


图片



图片
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侵权必究



@大臭和小臭的幸福生活
我们科已经收了三位二轮住院的患者了[苦涩]不要怕,她们没有复阳,也没有二次感染,他们只是不能接受自己的衰弱,不能认可以后自己会一直这么衰弱下去[苦涩]
其中一位女患者,63岁,是体育老师,女体育老师!她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是我们县唯一的一位女体育老师。她出院前,儿子媳妇就花钱给她置办好了制氧机呼吸机,她不能接受,她以后离不开氧气了[可怜]做会家务就心慌憋气,更别提带小孩了[摊手]做顿饭就要去吸会氧气,如果不用呼吸机,她不能平躺睡觉[裂开]她不能接受,她烦躁哭泣失眠,然后各种症状就会越加严重。
另一位患者,他以为他出院回家以后会越来越好,没想到,就一直维持他出院时的样子[摊手]他还会咳嗽,还会憋气,晚上睡觉会憋醒。他儿子让他趴着睡,他又觉得趴着睡不着。六十几岁的大爷,含着眼泪问大夫,我以后就不能躺着睡觉了吗?
除了复阳和再次感染,这种衰弱,也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两位患者的子女都是上班的,先前住院出院又在家看了两天,已经休了十多天了,谁能再接着休呢?老人说,年轻人不挣钱,一家子喝西北风吗?这个关口,挣钱的速度真不一定比得上花钱的速度。他们俩家都在找护工,又都在价格面前止步[苦涩]收起



陶斯亮合作平台发声:陶奶奶从事公益30余年,未收取基金会一分钱报酬
https://gongyi.ifeng.com/c/8MDQ4TZlQyz

天道和圣
2023年01月03日 20:58:41
383人参与67评论
本文转载自“天道和圣”。

本平台一直以来专注于受权发表陶斯亮女士原创文章,鲜发他人作品。但最近针对陶斯亮女士的网暴事件愈演愈烈,谣言四起,小编与陶斯亮女士共事多年,深知她的品格操守,实在愤懑难平,特将此文转与网友分享,还真相于大众。为众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冻毙于风雪,相信是非有公论,公道在人心。



最近那位陶奶奶有点火,大有要奔网红去的架势。

据说陶奶奶小时候被小伙伴们称作“傻亮亮”,因为心性善良又单纯无比,经常被欺负了还傻呵呵地给别人掸土抹灰,从来不认为这世界上有坏人。她的好朋友韩美林曾说过:陶斯亮说谁是好人得留个心眼,不一定是真好,但她要说谁坏,那这个人一定坏的不可救药了。

当然这个湖南奶奶最大的问题还不是傻,是直,真,善,见不得不公不正不善,还管不住嘴。三年疫情,张嘴发声的,怎么说都是错的,可她偏偏爱发声,而且一发就憾山动地。

武汉疫情,一篇《依靠还是依赖》把武汉市长放在了火上,那位市长倒是个厚道人,没有与她一般见识,连文章都没有四零四,展现了一定的胸怀。

后来,一篇被称为可做中学作文范文的《弹窗》,嬉笑怒骂地给帝都的防疫提了点意见,虽说文章被河蟹了,但人家领导也是高度重视了民意,几十万被阻隔在外的北京人很快就陆续踏上归途。

最近写了一篇支持防疫放开的文章,鼓励大家伙儿刀山火海也要迈过这个坎儿,肯定了国家三年抗疫的成果,也谈到一些不足,同时又对即将面临的困境提出了建议。她的文章始终都是理性客观,实事求是,有力量又不失温度,连卫健委的领导都发短信给她表达感谢。

也许是受到太多肯定和鼓励,陶奶奶开始飘了,竟然再次仗义执言,这会可不得了了! 狂风骤雨疾驰而至。

那情形像极了一群暴徒在围殴一个人,路旁走过一个九斤老太,四下一看竟无人援手,情急之下大喝一声:住手!此时就差脱口而出:放开他,有本事冲我来!哈哈,话虽没说出口,结果却是一样的。果然,铺天盖地的网暴纷踏而至。如今陶奶奶华丽转身,完美替补,投身到了群殴的下半场。打开网络,目之所及都是“人人得以诛之”,“杀无赦”,“死有余辜”等字眼,那画面,满目狰狞,杀气腾腾......

键盘爱国义士们高举的“灭洋”大旗就差绣上“XX团”三字了。可是今天的中国早已不是闭关锁国的大清,也没有昏聩无能的老佛爷。现在大国说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可有人偏不让中国人跟全世界人民命运与共,人家的好东西就不让中国老百姓享受。大国强调的是要坚持走全球化道路,坚持对外开放不动摇,可有人偏偏要学那建国同志修墙,说外面都是洪水猛兽。国人戏称建国同志为了咱中国的革命事业殚精竭虑,而有些在中国高喊杀富济贫的却早早在美丽国备下资产,难道……

扯远了,还是说说陶奶奶卖国求荣的事儿吧。罪名是这样的:辉瑞曾经给“陶奶奶的基金会”捐过款,于是拿了钱的陶奶奶今天跳出来给辉瑞站台,投桃报李,卖国求利,罪之昭昭,绝无可恕!听着都让人义愤填膺!可是等等,让我们先捋捋这里面有哪些逻辑?

既然都把造谣做为职业了,就要有点敬业精神,还是把功课先做做扎实。首先接受捐赠的中国医学基金会是国家的,那可不是某个人的,更不是“陶奶奶的”。网上说的捐赠是2017年,而陶奶奶早在2005年就已经调到另一家基金会任职了,离开十几年了,人家出于尊重给挂了个主席的荣誉头衔。主席好大的官?不过就是个供着的花瓶,挂着的照片而已。村委会墙上天天都挂着领导的画像,过年村里杀头猪,你说村支书会向画像上的老人家汇报请示猪肉怎么分吗?

愣是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关联起来送帽子,可惜这帽子太大了,风一吹就跑了,戴不住啊!

呼吁引进辉瑞新冠药是站台吗?明明是在救命好吗?!陶奶奶做了二十多年医生,深知医学是直面生死的科学,反智没有容身之处。世界卫生组织在新冠治疗指南里推荐高危人群的轻症患者服用辉瑞的Paxlovid,因为它是目前药物里最能够阻断病毒早期繁殖的、减少重症发生、有望挽救老龄患者生命的药物。去问问那些有老人的家庭,那些父母病了住不进医院的子女们,有多少人绞尽脑汁希望能找到这款药,有多少人声嘶力竭大声疾呼,求国家要尽快投入药品供给?再去看看医院的情况,医疗挤兑,一床难求,此时不把防重症当做重中之重,难道要等着所有老人变成重症死光光吗?国家都把药分发到社区救人了,要说站台,还得是国家的分量重啊。

最近好多人问我能不能帮忙搞到这药,真的惭愧,我等P民也在盼着社区的雨露快点降临,心有惶惶,只有为自己和他们的老父老母祈祷平安。

购买辉瑞的药就是不爱国吗?先看看辉瑞的药都有哪些吧?立普妥、络活喜、左洛复、万艾可、大扶康、希舒美、西乐葆、恩利、乐瑞卡、阿诺新、开普拓、索坦、赛可瑞等。乖乖,大半个中国都在卖国了!远了不说,某些人一把岁数了,天天跟打了鸡血一样斗志昂扬,万艾可这蓝色小药丸应该是没少吃吧?说两千多块钱的药是抢钱,那进了ICU插上呼吸机要花多少钱?且不说国家纳入医保,个人只需负担极少的费用,就算自费,两千块救命,很多人是可以承受的,难道他们没有权利使用吗?关键时刻国家不出手,难道任由无良黑市把药炒到几万元,让更多的人吃不起吗?

有些人爱国,誓死不吃美国药,没有问题,但在生命面前,虚伪的面具还是先放下吧!

公益慈善是圣洁的事业,容不得半点玷污。国家的基金会什么时候都变不成某个人的私家宅业。陶奶奶做了30多年的公益,助人无数,却没有从任何一家任过职的基金会领取一分钱报酬,反而将父母留下的那丁点财产都悉数捐了出去。如今黄土埋脖,会为了那么点蝇头小利不要晚节?再说她又没有庞大的团队和几千万粉丝要养活,更没有外国的房产需要交税,要钱有什么用啊?

心中有佛,所见皆佛,心中有屎,所见皆屎,说的就是这个理吧?


难道那些造谣的人不清楚这些吗?当然清楚,他们只是坏,又不是傻!为啥盯着陶奶奶撕咬不放呢?有明眼人点拨,因为动了他们的奶酪。本来逮着个忙得没时间搭理他们的张医生,吸髓饮血,流量充盈,赚的盆满钵满。偏偏不识好歹的对门陶奶奶,既没微博也没头条,既不会抖音也不玩b站,更不会用AI随时编出好几个视频给大家洗脑,要团队没团队,要粉丝没粉丝,凭一支秃笔就敢叫板,简直就是以卵击石!是可忍孰不可忍!陶奶奶哎,就算你住对门也没用,人家家大业大,那么多嘴要养活,张医生不让碰了,只能吃你的血馒头了。对付个80多岁的九斤老太,绰绰有余。就请陶奶奶您重新尝尝五十多年前的滋味吧,就当忆苦思甜了!

往粪坑里扔石头还能不被粪溅一身?洁身自好又岂能不自证清白?奇怪的是,任凭网上磨刀霍霍,血雨腥风,陶奶奶这厢却是云淡风轻,始终不肯出面回应。你猜她怎么说?她说:我喜欢郭德纲。他有一个相声,说:我跟火箭专家辩论,我说火箭燃料要用精煤,水洗煤不行,只要那火箭专家拿正眼看我一眼,他就输了。

陶奶奶,说出这话,你也是傻的可以了。



https://mp.weixin.qq.com/s/Hy_EfQf_66KJkLhwnFq3lA

Paxlovid为什么这么难买?
原创 雷斯林 雷叔写故事 2023-01-05 11:32
关于Paxlovid,现在挺多地方很混乱,我试着总结一下现在了解到的信息。



1,Paxlovid有没有用?

肯定是有用的,但也有限定条件。

现在关于Paxlovid有效性的研究有很多,得出的结论也都类似。

比如其三期临床试验EPIC-HR(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118542)显示:

在感染者出现症状或确诊5天内使用Paxlovid,发现降低住院或死亡风险88.9%
2022年初以色列奥密克戎疫情爆发时的研究则显示:

65岁以上感染者,使用Paxlovid,住院率是14.7例每十万人天,未使用Paxlovid的,住院率则有58.9例每十万人天。
但40-64岁人群,用药的住院人数为每10万人15.2人,不用药为每十万人15.8,所以用不用Paxlovid,住院风险没有明显区别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204919)

图片

这和Paxlovid的药物作用机制有关系。

Paxlovid分为两部分,分别是nirmatrelvir和ritonavir。其中nirmatrelvir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病毒复制,而ritonavir则可以维持nirmatrelvir的浓度。

没有严重基础疾病的年轻人绝大多数只靠自身免疫力就可以应付病毒,并不需要药物来帮助控制病毒复制。

同时Paxlovid有一定的肝脏、肾脏毒性,使用后可能会出现副作用。

图片

所以对于没有基础疾病的年轻人来说,得病后并不需要用Paxlovid。



但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则不一样,他们的免疫系统应答比较慢,并不能很快地反应过来控制病毒。有些老人甚至在感染初期完全不发烧,等到免疫系统应答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很容易演变成重症甚至造成死亡。

这时候Paxlovid的作用就很明显了,它能抑制病毒复制,为这些高危人群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争取时间。真实的数据也显示,它确实可以减少高危人群中重症比例,挽救生命。



所以WHO把Paxlovid列为推荐药。

图片

我们国家第九版新冠诊疗方案中,也提到了Paxlovid,但要求使用者必须有以下至少一个高危因素:

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Paxlovid的作用机制是抑制病毒复制,这也要求了它一定要在感染初期就用药,因为如果病毒已经大量复制或者大量复制过,那药物的作用就比较有限了。

所以说这款药并不是治疗重症的,而是防止高危患者发展成重症的。

再说一次。

大多数感染者并不需要Paxlovid,在国内药物比较有限的情况下,请把药留给更需要它的人。





2,现在怎么才能买到Paxlovid?

现在主要有三个途径。

一个是在互联网医疗平台抢。你需要在互联网医疗平台找个医生挂号,说明自己情况,如果那里还有货的话,就会给你开药。价格在3000元左右。

图片

非常难买,得一直刷。



一个是去公立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看。现在大城市的药物比较多一点,小城市药则比较少。北京上海的社区医院也都配了不少Paxlovid。

医保报销大部分,所以个人只需要付200-300元就够。

比如这位网友晒出的单子显示,她只付了283元就拿到了一盒Paxlovid。

图片

这位网友表示只要188元。

图片

图片

这个要求高危人群亲自去才能开药,当然你有关系另说。



还有一个,就是通过黄牛和药贩子去买。

我朋友圈就有几个之前卖菜的团长,现在在卖Paxlovid了。在他们口中,这药就是无所不能的神药,谁吃了就能立马治好新冠。当然价格也比较夸张,基本都要五位数以上。

之前网上还有人说卖到2万5甚至5万的。

图片

就不多说了。



3,为什么Paxlovid这么难买?

最大的原因肯定还是国内患者太多而药物供应不足。

Paxlovid生产过程比较复杂,等待所有反应完成要接近半年时间,所以辉瑞的产能一直不足,生产出来的Paxlovid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再加上Paxlovid确实比较贵,为了照顾到家庭条件一般的人现在也进入医保了。医保就那么多,不可能给每个人都准备一盒Paxlovid,所以有一个供需问题。

这是短期内比较难解决的,国家新进了一批,接下来会充裕不少。



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

如果一张周杰伦的演唱会门票卖680,你抢到后转手卖出去能卖1580,那你基本就抢不到这个票了。

因为在抢票上,黄牛永远比你专业,他们有专业团队专业软件甚至就认识卖票的,能从内部渠道优先拿票。

最后,你就只能用1580的价格去买周杰伦演唱会门票。



Paxlovid也是一样。

已知在互联网平台可以抢到3000元一盒的药。

在社区和三甲医院,可以只用300元就能买到药,另外的钱走医保,如果个人医保钱不够,有“统筹基金”给你支付。

而这药转手就能卖1万、2万甚至是5万。



这时候能买到药的,绝对不是需要用药的老人,而是药贩子、黄牛以及有囤积癖且完全不在乎钱的人。

在至少三倍,上不封顶的利润下,真正需要用药的高危患者是肯定抢不过黄牛的。

黄牛有更专业的团队抢药,有的甚至可能有内部渠道可以提前拿药。



事实上英国金融时报已经报道了,说中国精英阶层通过各种途径搞到Paxlovid,然后送出,以讨好自己的商业伙伴。

图片

据我对周围人的观察,这报道一点都不夸张。



事实上我也不懂。

这么一款有颇多禁忌,有肝脏肾脏毒性的药。

这么一款和许多药物之间都有相互作用,没有医嘱可能会吃出事情的药。

这么一款确实能帮助高危患者但医院紧缺的处方药。

到底为什么会在互联网平台上售卖?



很多地方医院里没有药,高危患者用不上药。

但是互联网平台上有药、黄牛手上有高价药、精英人士把这药当作礼物送来送去,今天还看到一个博主,晒出了足足五盒Paxlovid,说本来准备囤着备用,没想到感染以后无症状....

图片

这难道不可笑吗?



@东漂学童

17分钟前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泪][泪]现实隐瞒得了吗?[摊手]更何况还有科学统计的标准[摊手]//@出版人周筠:[泪]//@一泓2010:我是棺木生产厂家,现在客户在到处抢货源,无论棺木,还是寿衣,骨灰盒,都在加价抢。供货合作的两家殡仪馆,常年冬至前后的火化量在二三十具一天,十二月中旬至现在每都在一百具朝上,多的要翻五六倍。
@猫步旅人_
目前上海火葬场的工作人员已经成了秘密情报人员。

不准讲死亡原因,不准说死亡人数,不准接受记者访问,不准泄露消息。

很多网友说,你觉得国家还有钱防疫吗?

我觉得你应该去问问海南住 18 万一晚连住一个多月的房客,到底有没有钱?

我觉得你也可以问一下万柳书院里的少年们有没有钱?

是底层没钱,现在有的也没了命。收起
3小时前



@校长梁山
说说辉瑞那个药,我只是如实记录。
【故事一】
朋友父亲,86岁,有多种基础疾病。
新冠感染,起初病情稳定,约第4天,病情急转直下,血氧降至极限值,医生下病危通知。
当天下午三四点,朋友问我“有什么好办法”?
我说,我能想的办法,医生都做了。现在唯一希望就是辉瑞那个药。
朋友事业大、人脉广,到傍晚就找到了那个药,当晚就让老人服下了。
次日8点多,朋友给我电话,非常感激:“老爸病情稳定了,脱离了危险。”
我说你别感激我,感激辉瑞,尤其要感谢党和政府没有被夹头等杂碎裹挟,做出了英明决策!
现在,老爷子逃过劫难,完全康复了。
【故事二】
友父,年近八十,肿瘤患者。
感染新冠次日即进入ICU,病情危急。
咨询我,告知赶紧找辉瑞那个药。
当晚深夜服药,次日早约九点,朋友告我:老人家稳定了。
当天下午出ICU,目前康复如冠前。

辉瑞那个药不是神药,可以说,所有药都不是神药。天下再好的药,即便神如莲花,也未必人人有效。
但这是我经历的两个真实案例,仅此。收起
49分钟前



@张洲
看到很多人躺在医院大厅的地上,有的甚至住不进,这不禁让我想起了以前最为常见的2个词:方舱和第X版。

为什么不能分散建几个“自愿方舱”来收治这些病患呢?或者,为什么不能制定个第1版奥密克戎暴发的临时医疗方案呢?方舱瞬间建成的新闻以前很多了,新冠没这么闹腾的时候也出过很多很多很多版的诊治方案,大家众志成城一定胜利发起总攻的勇敢我到现在还记得。

其实就这么个东西嘛,该打针打针,该喂药喂药,该输氧气输氧气,这玩意基本没有开刀手术的,按既定的诊疗方案来就好了。遇事家属知情,大夫出招,荒郊野外弄暖和了搭几排房甚至干脆弄个大仓库,医生来2个两班倒,护士来100个,社会征调志愿者300个,天下同一种药同一种针同一个品牌的氧气,来人就给插上。弄得了就康复,实在弄不了家属也理解,签完字可入舱——即便2019年前在医院里也不一定全须全尾的出来啊,人就是个命数,命就是个天数。

而现在,各医院有各医院的方案,张文宏昨天的录音不就说了么“很多地方弄错了,这样弄怎么能行呢?”——而由于没有类似方舱的场所协同诊治,不少医院其他科室都改呼吸科了,医务人员甚至有累到辞职不干的。医疗挤兑,确实在发生。

你不必揶揄“噢,你现在“怀念”方舱了?还不是那些唐妃弄得?”——不能赖人家,那些人从来没说了算过,还有就是“自愿”和“强制隔离”的区别。谁家有事,2选1的话,也会选“去临时方舱先吃上药打上针输上氧”而不是去医院大堂的地上躺着,而把针,药,氧搞定不比随手建些方舱难度大。

所以,为什么那时候那么容易就有了,和现在医疗资源如何挤兑都没有,这个落差让我想不通,按说不应该这样。

个人希望“自愿方舱”早日行动,同时希望有一个较为妥帖精确的诊疗方案,有了方案,医科大学上着学的学生们都能出来做些临床上的事。



@新闻晨报
【#XBB和XBB.1.5到底是什么#?在国外传播情况怎么样?】近期,新冠病毒变种XBB.1.5毒株在一些国家快速传播,这引发了人们对可能出现的感染与再感染浪潮的担忧。#新冠病毒很可能存在眼部趋向性##如何看待XBB系列毒株#

这一变种是奥密克戎的后代,也是XBB变种的近亲。

去年秋天,XBB变种在新加坡和印度广泛传播。2022年12月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与其他变种相比,XBB更擅长逃避疫苗接种和先前感染获得的免疫力。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去年10月份警告称,这会增加再次感染的风险。同时,WHO也表示,XBB似乎并不会导致比之前毒株更严重的症状。

那么,关于XBB及XBB.1.5,外媒和国际科学界有哪些最新报道和研究进展呢?

XBB和XBB.1.5到底是什么?

据报道,日本东京大学、北海道大学和京都大学近期发表在BioRxiv平台的论文称,XBB是2022年夏天印度附近由两个BA.2谱系BJ.1和BM.1.1.1(BA.2.75 的后代)重组而出现的毒株。之后,XBB进一步变异成XBB.1、XXB.1.5。

他们的调查表明,XBB是第一个记录在案的新冠病毒变种通过重组,而不是通过单一突变,进而增加其在人类中的适应性案例。尽管XBB通过独特的进化途径出现,但数据表明,XBB依然遵循与其他奥密克戎亚变种相同的进化规则。

XBB.1.5在各国传播情况如何?

据美国《时代杂志》1月3日最新消息,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数据显示,在截至2022年12月31日的一周内,XBB.1.5占美国新发新冠病毒感染病例的40.5%。在美国东北地区,约75%的新病例是由该毒株引起的。但在中西部,这一数字要低得多,XBB.1.5仅占病例的6%。

加拿大电视公司新闻网报道称,加拿大已经检测到XBB及其亚系毒株,但目前数量很少。根据加拿大公共卫生署(PHAC)的最新数据,截至2022年12月中旬,BA.5及其亚型仍是加拿大最主要的毒株,占当时分析样本的92.5%。基因组测序显示,XBB.1.5约占2022年12月11日当周分析样本的0.6%。

据《卫报》报道,英国科学家现在只对一小部分变异株样本进行了遗传学分析,所以XBB.1.5占比存在不确定性,但已检测到了该毒株。监测表明,它至少占正在测序的新冠病毒的4%。据《每日邮报》报道,英国最大的新冠监测中心之一桑格研究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17日的一周内,4%的病例是由XBB.1.5引起的。

此外,法国、德国、荷兰、西班牙、爱尔兰、澳大利亚、新加坡和印度等也已发现了XBB.1.5。

感染XBB.1.5有无特别症状?

据美国NBC芝加哥频道报道,芝加哥公共卫生专员艾莉森·阿尔瓦迪博士表示,感染新冠的症状并没有随着新变种的出现而改变。但人们如果没有接种最新疫苗,仍然有可能出现严重症状。

《印度时报》1月3日报道说,XBB.1.5病例在印度已经上升至5个。印度新冠病毒基因联盟(INSACOG)的一位高级官员说:“尽管我们目前正在评估临床数据,但5名感染XBB.1.5的患者没有任何异常。奥密克戎有许多突变,但目前还没有迹象表明这些较新的亚变异体会在印度造成不利影响。只要病毒还在传播,人们就必须小心。”

一名英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GBRC)的官员参与了对印度XBB.1.5样本进行的基因组测序,他说:“3名XBB.1.5患者在家庭隔离后的几天内全部康复。一名患者有美国旅行史,另一名患者参观过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团结神像’,第3例患者没有旅行病史。3名患者中有一人无症状,另一人有轻微症状,如咳嗽和不安,第三个人咳嗽发烧。因此,症状是轻微的。”

根据英国ZOE健康研究2022年12月13日发布的数据,潜在的新冠症状的范围在过去几年中发生了变化。近期最常报告的10种症状是:咽喉痛、流鼻涕、鼻塞、打喷嚏、咳嗽无痰(干咳)、头痛、咳嗽有痰(湿咳)、声音沙哑、肌肉酸痛、嗅觉改变。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大卫·格芬医学院传染病、微生物学、免疫学和分子遗传学教授奥托·杨博士说,专家们普遍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新冠症状会变得不那么严重。这可能是因为奥密克戎亚变种倾向于“更多地停留在上呼吸道”,这意味着病毒对肺部的影响不像过去那样大。

XBB.1.5的传染性如何?

英国《卫报》报道指出,XBB.1.5有一个不寻常的突变F486P,该突变有助于病毒传播。F486是病毒受体结合域的一部分,也是针对奥密克戎靶标产生抗体的重要位点。因此,这里的突变预示着某种逃避免疫防御的能力。这种变化使抗体中和病毒的效果降低。

父变体XBB在相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突变。这使得XBB也擅长逃避免疫防御,但这种突变是有代价的,即病毒不能有效地附着在人类细胞上,因此XBB毒株的传染性实际上较低。

然而,XBB.1.5的分支没有这样的障碍:F486P突变使其能够逃避抗体,而不会影响它与人类细胞的附着情况。XBB.1.5与细胞的结合甚至比XBB更强,因此提高了它的传染性。

英国剑桥大学临床微生物学教授拉维·古普塔说:“这种突变可在不增加传染性的情况下实现免疫逃避,这就是它传播如此之快的原因。”

XBB.1.5是否会导致更严重症状?

WHO在去年10月的声明中指出,数据并未表明XBB及其亚系导致更严重的症状。然而,与其他奥密克戎变种相比,XBB的再感染风险似乎更高。

2022年12月30日,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援引CDC芭芭拉·马洪博士的话说,“目前没有迹象表明XBB.1.5会导致更严重的症状”。

《卫报》称,没有证据表明XBB.1.5相比其他奥密克戎变种会引起更严重的症状。但它正在快速传播的事实令人担忧,因为病毒更有可能感染弱势群体,尤其是没有接种最新疫苗的人。

《印度教徒报》报道称,XBB.1.5与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与BA.2.75相似,可能比XBB和XBB.1具有更强的传播性,并与两者一样具有免疫逃避作用。总体而言,它具有高增长优势。到目前为止,它似乎还不能导致严重的症状。但人们对XBB.1.5的大部分了解都是基于对XBB的了解,还需要对前者进行更多的研究。#新冠对生理期到底有什么影响#(科技日报)



https://mp.weixin.qq.com/s/li_-1_1T-1k-8xn8IlIlgw
新冠口服药进入社区医院,怎么开,谁能用?CT、输液、吸氧,上海社区医院就有!
上海新闻广播 2023-01-05 08:34 发表于上海
目前,上海社区医院不断扩容增能
扩充医疗资源,药物、设备
越来越多的防治手段下沉至社区

图片

新冠口服小分子药进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什么样的病人可以用?



记者从上海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到,有高危险因素、65岁以上、处于感染5日以内的患者在提出用药申请后,对应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会进行诊断并做出是否用药的决定。需要注意的是,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人群不能服用。

1月3日下午,黄浦区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门诊就迎来了不少询问辉瑞新冠口服药的市民。市民雷阿婆的老伴感染新冠已经一周多,目前高烧已退,但是仍有咳嗽、乏力、浑身酸痛等症状,经过医生的评估之后,确定老先生并不适合使用这款新冠口服药。

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陈卓说:“我们都会有严格的评估标准,帮助病人判断到底用不用,要是能用,我们肯定让他尽早用。一般是指发病五天之内,我们用药效果比较好,或者是他发现症状明显加重,即使超过五天,我们也是建议用的。”

老西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主任纪培颖说,目前整个中心病房已经有5位老年重症患者使用了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对于每位用药的患者,医院都会由多位专家进行多项身体指标的评估。

图片

金山区朱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李俊磊接到了75岁患者张老伯的求助,张老伯原本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还在尿毒症血透中,前两天感染了新冠病毒,基础性疾病日趋加重,便联系家庭医生李俊磊寻求抗病毒药物治疗。



李俊磊在详细询问张老伯的身体状况后,和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金山分院专家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估,并为张老伯开具了新冠口服小分子药物。李俊磊表示:“我们把感染新冠五天内的老人作为优先保障用药对象,并且有多项身体指标的评估标准,帮助病人判断到底能不能用药。”



图片



青浦区华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务科科长杨拥峰介绍:“你如果还没阳,绝对是不能用这个药的;你已经转阴了,也没有必要用这个药。所以最好是感染五天内,越早用越好,72小时内更好,因为在病毒复制还没有达到高峰的时候就用这个药,效果就更好。”


目前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辉瑞新冠口服药,仅提供给65岁以上有可能发生危重症的辖区内居民使用,暂不对普通患者开放。该药品是一种处方药,需在医师明确诊断后使用,不建议自行购买使用。

图片

据悉,抗病毒治疗是新冠病毒感染主要的治疗措施之一,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重点应用于伴有高龄、慢性肾脏疾病、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慢性肺病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患者,推荐在发病5天以内使用。

原本三级医院才有的设备
这些地方也有了!

对于危重症患者来说,ecmo(人工呼吸肺)在关键时刻可以救命。好消息来了,此类以前可能只有在三级医院才配有的设备,目前区级医院也在紧急采购,包括ecmo(人工呼吸肺)、监护仪、负压吸引等,为全力救治新冠重症患者提供医疗技术保障。

图片

嘉定区安亭医院住院部近日新启用的住院部11病区,共有18间病房,拟定床位33张。院方介绍,从1月4日开始,这里作为新的ICU病房接收新冠的重症患者。每一个病房里面都配备了呼吸机、排痰仪,对一些重症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图片
图片

安亭医院副院长徐国海介绍,目前所有医护人员全院统筹协调,建立梯队,打通使用,将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医护人员优先安排在急诊、重症监护室,同时培养外科医生支援发热门诊。

发热门诊、门诊的一些诊疗、急诊,相对来说没有基础疾病,比较简单的病人,让外科系的医生来;

难度大一点的,有基础病的,有内科系医生来诊疗。


图片

在嘉定区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两间补液室里新增了20个输液位,并配有氧疗服务,一大早已经坐满了患者。市民姚先生的外公前两天高烧不退,他们在嘉定区中心医院进行初诊、配药之后,下转到社区输液。姚先生说:“中心医院急诊内科我配药配了5个小时。本来年纪大的,跑那边挺远的也不方便。毕竟是住在这里的,肯定这边方便。”



社区医院的发热哨点也进行了扩容,诊室由原来的一个增加到四个,将患者有效分流。徐行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韩煜说,扩到了四个诊室以后,都能保证这些患者在15分钟之内就可以看到医生。现在药品相对来说比较充足,包括退热药、复方感冒药、止咳化痰药。针对新冠药品倾斜社区的一个政策,在社区也可以配到新冠小分子药品。



图片


在宝山区友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细心的居民们发现,这里又多了一排新机器:输液区、病房等场所设置了“氧疗区”,对符合指征的感染者提供氧疗服务。目前宝山区共设置125个氧疗位,计划再开设211个氧疗位,最大限度满足居民的吸氧需求。

图片

氧疗  宝山区供图

为进一步缓解居民心中“看病难,住院难”的担忧,松江区九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主动扩容增量,发热诊室由2间扩容至4间,7*24小时接诊状态,平均每天接诊200-250人,同时积极与松江区九亭医院对接,有序引导居民下沉就诊。中心卫生站点扩容4间诊室,增加周六、周日开放。

同时,中心在三楼腾出一片补液区域,专门治疗新冠轻症呼吸道感染患者,同时设置氧疗区给予有需求的居民。目前,中心配备有心电监护仪、指脉氧及CT等系列医疗设备及药品。

图片
松江九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CT


上海新闻广播综合自上观新闻、新闻坊
记者:周显东、顾赪琳
编辑:陈雯

责任编辑:程晨



https://mp.weixin.qq.com/s/mSx5iQ9mdgEObzEkXfyFdQ

赤脚医生打赢疫情逆风局?农村的无声不应被漠视
原创 周叶斌 知识分子 2023-01-05 08:17 发表于北京
1.5
知识分子
The Intellectual
图片

图源:pixabay

撰文 | 周叶斌

责编 | 徐卓君



●                 ●                  ●

一篇赤脚医生打赢逆风局的博文在过去一周里爆红,在中文互联网世界流传极广,其内容是说全国不少农村平安度过奥密克戎疫情高峰,没有出现大规模的医疗挤兑和死亡,背后原因是农村赤脚医生们靠“抗病毒+抗生素+地塞米松+退烧药”一顿治肺炎的乱拳打死了新冠这个老师傅。

而大城市的治疗新冠,强调让轻症在家里康复,不敢用抗生素和激素,效果反而更糟。



这篇爆红的文章内容不仅充满了对新冠治疗以及判断药物有效性的误解,也忽视了中国农村医疗资源的短缺,可以说是将别人的无声当作岁月静好。




有效治疗扎根于科学而非乱拳出击




赤脚医生打赢逆风局一文称,都当肺炎治,早期就用抗病毒+抗生素+地塞米松+退烧药组合,制服了新冠,一顿乱拳打死了老师傅。



这是极为荒唐的说法,疾病的有效治疗依赖于科学认知,而非所谓的乱拳出击。



任何一种疾病背后都有特殊的生理机制,以新冠为例,疾病始于新冠病毒感染了人体细胞,进而引发各种生理反应,表现出多种症状。



绝大多数感染者中,新冠感染局限在上呼吸道,表现出的疾病症状也与其它上呼吸道感染类似,如发热、咳嗽、咽喉肿痛等等。但也有少数感染者,病毒侵袭到肺部,引发肺炎,降低血氧饱和度。



同时作为一种病毒感染,新冠还有其它更为复杂的致病方式。例如在转为重症之后,人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产生过激反应,造成组织损伤。在现实中,每一个病人还可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例如有基础疾病的人,感染后可能会因新冠加重基础疾病。



面对这样复杂多样的疾病生理机制与症状表现,真正有效的治疗必然要针对不同的疾病阶段、不同的症状、不同的致病机制和不同的患者做到区分。不可能存在所谓的一切都按肺炎治,也不可能存在所谓的一套药物就能治好所有人。



为什么鼓励轻症感染者居家康复,针对具体症状如发烧、咳嗽采用非处方药来缓解?这是因为新冠作为一个急性病毒感染,人体免疫系统能够在一到两周的时间内清除病毒[1]。对于轻症患者来说,我们只是希望在人体免疫系统正常清除病毒的过程中缓解那些让人不适的症状。



为什么当感染者呼吸困难、血氧降低时我们又要让他(她)们尽快就医?因为这些很可能是肺炎的表象,血氧饱和度的降低还会影响其它器官的正常运作,我们需要考虑为他(她)们提供氧气支持。此外,这些也是患者可能要转为重症的迹象,需要更为严密的医学监测。



可为什么即便是肺炎,我们也不能随意使用抗生素?因为新冠是病毒感染,抗生素无法杀死病毒。虽然在有些新冠感染者发展到肺炎一类的重症时存在合并细菌感染,但这也只是一部分患者[2]。不加区分地使用抗生素不仅帮助不了患者,还增加了出现耐药病菌的风险。



在上海最新发布的新冠基层诊治规范中,甚至没有出现抗生素的身影。



而地塞米松这类激素的使用同样要看具体病情,绝非放之四海而皆准。地塞米松可以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只有在少数新冠重症患者中,过激的免疫反应造成组织损伤时才会有用。对于占据了感染者绝大多数的轻症无症状患者,我们不需要抑制他(她)们的免疫系统,反而需要免疫反应正常发生。



所谓的抗病毒治疗也类似。赤脚医生一文中的抗病毒大概是指使用病毒唑(利巴韦林)这种广谱抗病毒药。可是利巴韦林的广谱也是有其局限性的,疫情早期就有研究显示利巴韦林对新冠治疗无效[3]。要知道,不同的病毒是不一样的,利巴韦林可以用于丙肝、RSV感染治疗,并不意味着它也能在体内高效抑制新冠病毒。如今证实能有效抑制新冠病毒的抗病毒药物是Paxlovid(nirmatrelvir/ritonavir)和Lagevrio(molnupiravir)。其中更为高效的Paxlovid也只有在感染早期,病毒复制活跃时使用才有效。




新冠治疗需要遵循循证医学




从上文我们可以看到,有效的新冠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疾病阶段的机理来科学应对。但不少人还是会觉得赤脚医生一文中的说法不无道理,原因是好歹有不少病人被这样“治好”了。这种表面上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一切标准”,在医疗领域却极有可能隐藏了巨大的偏倚风险。



判断一种治疗是否合适,我们需要靠循证医学,不是表面上的看着有人这样治好了。



新冠大体上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无论是在哪个病毒株流行的阶段,绝大部分感染者都可以在不需要额外治疗的情况下自愈。像武汉疫情暴发后,当地的一项血清学调查中6.92%受试者存在新冠感染史[4]。这远比检出的感染者多,证明很多感染者可能感染后没什么症状或者症状很轻,自己慢慢就好了。



从香港的数据看,80岁以上老人在奥密克戎疫情中住院与死亡人数占感染总数也只有33.5%,大部分没有住院也康复了[5]。



对于这样一个疾病,当听说经过XX治疗后好了,我们需要考虑,不这么治是不是也好了?因此,某种治疗方式是否有效,需要科学证据,最可靠的就是有双盲对照的三期临床试验。



以赤脚医生一文中的地塞米松为例,根据该博文的说法,农村感染者无论情况都用上,治疗效果良好。



可早在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领头的RECOVERY临床试验里就包括了地塞米松,在六千多人的临床试验里,使用地塞米松与一般治疗的病死率相当[6]。可见不论什么人都用地塞米松并不会带来新冠病死率的改善。



可是对于需要氧气支持,特别是使用呼吸机的患者中,地塞米松却大幅降低的病死率;而在不需要氧气支持的患者里,地塞米松有起反作用的趋势。



这也是为什么权威医学机构只在新冠重症患者中推荐使用地塞米松的原因,只有依靠这样完善的科学验证,我们才能为合适的病人用上合适的药,获得真正的疗效。



此外,如果我们看RECOVERY试验中使用呼吸机患者的病死率,地塞米松降低病死风险近四成,可也只是从41.4%降低到29.3%。可见重症患者的治疗即便有大幅提高,这些患者仍面临不低的病死风险。更有效率的医学治疗应是降低感染者的重症风险。



像Paxlovid在未接种疫苗的高危人群中,降低住院死亡风险近九成[7]。在感染早期使用Paxlovid,让感染者不必住院,远比感染者住院后抢救,高效得多。此外,我们也知道新冠住院患者出现新冠后综合征(长新冠或新冠后遗症)的风险更高[8]。



循证医学告诉我们,降低重症风险是降低新冠健康影响的关键,而疫苗接种、高危人群在感染早期使用高效抗病毒药物,又是降低重症风险的有效途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面临奥密克戎疫情之际,提出要提高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率,推广抗病毒药物的使用。



循证医学在帮助我们寻找真实有效的治疗方案的同时,也会为我们排除无效的药物使用。即便Paxlovid是非常高效的新冠抗病毒药物,但奥密克戎期间的一些研究显示对于普遍接种过疫苗的人群,只有老年人这种高危人群才显示有降低住院率的作用,在年轻人群中意义有限[9]。



因此,不同于赤脚医生一文中认为“网红医生”只知道推荐高价的Paxlovid,现实中,我们要做的是有效分配这些抗病毒药,让能从中获益的人群更容易获得药物。




无声不该被默认为岁月静好




赤脚医生一文颇符合不少人内心深处那种高手在民间的浪漫主义情结。



而且笔者个人推测这篇博文的广大受众并不是真正生活在农村的人,反倒是与农村关联极少的都市人群。在信息时代,都市往往是更容易占据传媒注意的地方,也容易让我们形成一个信息茧房——看到听到的事往往都以都市为背景。



新冠疫情也不例外,当下我们从媒体、自媒体获得的信息,有据可循的往往都是城市特别是大城市的消息。



我们不用住在北京,就会知道北京流行的病毒株可能是BF.7,现在或许过了感染高峰,正是重症高峰。我们也会知道不少大城市的医务人员正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这些媒体报道的信息会给身处都市的我们带来很多焦虑,会想到新冠这个病真可怕,大城市医疗资源应该很好了,怎么都有那么多重症病人。



这时对于信息较少的地方,我们很容易被一些充满传奇色彩、实际荒诞不经的说法所蛊惑。没听到农村有什么ICU爆满的,那里说不定有什么奇招吧?赤脚医生一文就是利用了这种信息缺失带来的漏洞,把失声的农村构建成岁月静好的世外桃源。



这种荒诞脚本在疫情期间反复上演过,例如之前不少国人在推测朝鲜的疫情,觉得那里好像什么事也没有,新冠疫情就过去了,是不是说新冠这个病没什么。



可是我们不应该把农村在新冠疫情中的无声当作是岁月静好。一个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农村的医疗资源远远不如城市。而且农村的整体健康状况也与城市有不小的差距,以人均寿命为例,2017年时中国农村与城市的差距达12年[10]。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全球很多研究都不断验证了新冠的病死率等健康危害受到了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11]。



中国城乡之间的差距只会让农村在疫情下处于一个更脆弱的位置。



实际上赤脚医生一文中提到的农村“四件套”更是从侧面反映了不少农村地区应对新冠,在医疗水平上的落后。这应该是给我们的一个警示,而不该被误解为乡村医疗的优势。



在奥密克戎疫情席卷中国大地的呼啸声中,农村的安静应该让我们追问,我们的疫情监测是否忽略了这半个中国。



广大农村现在感染情况到底如何?感染高峰和重症高峰有没有到来?何时到来?各个年龄阶段人群的重症率和病死率几何?我们暂时都还不知道。




新冠科学治疗方案不应忽视乡村




截至2021年,中国乡村常住人口仍有4.98亿,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5.3%[12]。我们的防疫政策从防感染转向防重症防死亡之后,也不能忽视这近5亿住在乡村的中国人。更加值得注意的是在多个大城市率先暴发疫情后,春运近在眼前,疫情是否会随着返乡的人潮迅速冲击广大农村地区需要警惕。



中国的防疫方案应该是一个将农村考虑在内的完整策略。例如就疫情检测来说,我们需要知道广大的乡村地区处于什么状态。网上有人说很多农村都悄悄阳过了。但这种个人观察能反映普遍状况吗?感染高峰到来前、感染高峰到来时、感染高峰过去后,对应的防疫措施会有不同,可是能采取不同措施的前提是我们对疫情有基本的了解。



而在疫情检测之外,我们也需要把新冠治疗方案的科学化覆盖到农村地区。诚然,乡村由于基础医疗条件等因素,很难与城市完全同步,可一些基本的治疗科学性不应妥协。



即便是医疗资源相对丰富的一线城市,我们仍然看到奥密克戎暴发后冲击着医疗系统的承受极限。显然,进一步降低新冠的危害,让需要住院的人进一步降低,在整个新冠治疗体系中应该是最重要也是最核心的。这一点无论城乡都是共通的,甚至在医疗资源本就薄弱的乡村更为关键。



降低住院风险最为有效的方式是推广高效疫苗,老年人的第三针、第四针在疫情尚未到达的地区包括一些乡村如今有很强的急迫性。



而在疫苗接种之外,高危人群在感染早期使用Paxlovid这类抗病毒药物是降低住院率的另一大利器。可目前乡村基层的医疗条件或许无法安全使用Paxlovid这样药物禁忌较多的抗病毒药。如今的药物总量恐怕也很难覆盖全国,而乡村往往又是在资源不足时首先被牺牲的。但至少在乡村部分高危人群集中的地方,比如一些乡镇养老院,可以尝试建立抗病毒药的分配使用机制。



我们也应该吸取先暴发疫情的城市的教训,例如缺乏抗原检测、退烧药的提前分配。以城市物流的发达,事后补充这些都显得颇为缓慢,对于乡村,更应尽早储备,可能的话还应分发一部分给民众。



最为重要的一点,我们对新冠的科学认知提升不能遗漏了乡村。之前在疫情零星暴发时,就有不少人对新冠有不科学的极端恐惧。那乡村的常住居民呢?他(她)们对新冠的疾病过程、如何防止传播等等,是否有基本的科学认知呢?乡村的基层医务人员呢?最近国内最优秀的新冠治疗专家们纷纷将自己掌握的最前沿的新冠诊疗知识在各种网上讲座中倾囊相授。可这些的受众大概率集中在了城市的医务人员、科研人员,我们如何把这些信息送出一二线城市,让即便是身处乡村的医务人员的诊疗知识也能获得更新?这或许将直接关系到广大乡村在奥密克戎疫情中最终要付出的代价高低。



所谓的赤脚医生“四件套”,如果是乡村应对新冠的普遍真实情况,那么这绝不是什么打赢了逆风盘。农村在新冠疫情呼啸而至时的安静,或许是最撕心裂肺的呼救。图片

图片 参考文献:(上下滑动可浏览)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1-01283-z

2.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1-92220-0

3.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7840408/

4.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1)00238-5/fulltext

5.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5th_wave_statistics.pdf

6.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021436

7.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118542



@拆台CT

10分钟前
来自 拆台YYDS
已编辑
#87岁退休老医生重返一线坐诊#,这说明什么?

医护人员不够了。

没办法,防疫的时候医护尚且不够,放开以后更不够了。

就算重症比例小,但轻症普通型很多也要治疗,再加上人口基数大,原有的队伍肯定就捉襟见肘了。

拉老医生坐诊铁定是不地道的,因为老医生本来就是敏感脆弱人群。

但没办法,人手就是不够,不苦医护,苦的就是百姓了。

中国的医护是最好的医护,这话是真的。

希望国家能对医护好点。

口头表扬可以,待遇福利也跟上。



https://mp.weixin.qq.com/s/rPwHcqjordD5sxVEPjcOXA

中国著名导演小儿子感染新冠去世:一门三子, 悲情家世, 堪比电影
蓝橡树 2023-01-05 07:30 发表于上海
以下文章来源于瓜妹小甜 ,作者糖心地瓜


图片



故人终将逝去,愿璀璨银河与谢导的影片一样,一帧一频都在我们的记忆中定格。



本文来源:公众号“瓜妹小甜”(ID:gh_466b5fe1ff97)。如果喜欢蓝橡树的文章,请记得要把我们“设为星标”哦!



........................................



12月23日,有媒体传出消息——

已故名导谢晋的小儿子谢佳庆因新冠并发症不幸离世,享年66岁。

图片图片

同一时间,电影人俞泳也在社交网络上透露了这个悲痛的消息:

“谢晋导演唯一在世的儿子阿四(谢佳庆)因患新冠今天凌晨三点在华东医院ICU重症监护室抢救无效去世!”

图片

上海青浦福寿园,谢晋徐大雯夫妇身边,除了长子谢衍、次子阿三外,又多一人。

图片

谢晋,中国第三代导演领军者,代表作品横跨半个多世纪,一手捧红过秦怡、姜文、潘虹、刘晓庆、赵薇……

可以说,他为中国电影界打下了半壁江山。

然而,一代导演,命比戏更跌宕。

一、

1923年,谢晋出生在浙江上虞,他的祖上是东晋名相谢安,为了纪念祖先淝水之战力保东晋国脉,姓谢名晋号“淝捷”。

图片

关于谢家,刘禹锡的诗中曾有记载:“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中的谢字指的就是谢家。

图片

谢晋家境殷实,祖父是当地的名士,父亲南下打拼,成为香港极有名望的会计师。

按照长辈意思,作为家中长子,谢晋自然要承续家业,光耀门楣,或是考入名牌大学、或是出国留洋成为学者博士。

图片

谢晋的母亲陈振美是当地大户人家的四小姐,因为谢母喜欢看戏,乡中每有演出,从不缺席,于是,幼年的谢晋常被母亲带到戏台前,变幻的舞台潜移默化地成为了他艺术人生的启蒙。

上世纪三十年代时局动荡,谢晋一家移居上海。

初到异地,母亲为了缓解儿子的苦闷,便带谢晋去看电影。

第一次走进影院,人生第一部电影《姊妹花》便彻底改变了谢晋的命运。

图片

1941年夏天,谢晋做出了改变他一生的重要决定——读戏校。

这一决定自然招来全族人的反对,因为谢晋的祖父生前留有家训:“谢家子孙一不许赌博碰股票,二不许涉足戏子和相关行业。”

谢晋的这一决定等于破了祖宗规矩。

图片

但谢晋还是义无反顾地奔赴四川,报考了江安国安戏剧专科学校。

也在这里,谢晋认识了后来与他携手一生的革命伴侣——爱妻徐大雯。

图片

二、

1946年秋,谢晋与徐大雯在上海举行了婚礼,老师洪深证婚,川妹子变成了上海媳妇。

图片

婚后第二年,谢晋就读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专业,并于次年毕业于南京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导演系。

同年加入了大同电影企业公司任副导演。1954年,谢晋独立执导淮剧短片《 蓝桥会》,正式开启了他的导演生涯。

图片

就在谢晋的事业开启新篇章时,夫妻二人也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长女谢庆庆。

两年后,长子谢衍也来到了他们身边,儿女双全,人间美满,夫妻喜不自胜。然而,就在女儿两岁时,谢晋发现女儿和其他同龄孩子相比发育得慢一些。

于是谢晋带着女儿去医院检查,结果显示:女儿庆庆的智力有欠缺。

听到了医生的话,谢晋十分心疼,他能做的就是努力工作多挣钱,为女儿寻得一个好的未来保障。

图片

1953年,徐大雯又生下了“老三”谢建庆,然而,欢喜之后又是悲伤:老三的脑部发育不健全,还伴有严重哮喘。

并且,和女儿的轻微智障不同,儿子建庆属于脑部发育不健全。

图片
百年之后,两个病孩子怎么办呢?谢晋夫妻决定再要一个孩子。

1956年,谢晋执导的《女篮五号》轰动影坛,在收获了荣誉、票房与掌声的同时,他们也迎来第四个孩子——儿子佳庆(阿四)。

有了前车之鉴,谢晋第一时间就给小儿子做了全面的检查,经过一系列检查,医生告诉谢晋:小儿子很健康。

这一刻,谢晋夫妇抱头痛哭,似乎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然而,命运的黑洞已张开了血盆大口。

图片

1968年,那个特殊的春天,谢晋的父亲不堪凌辱,吞服安眠药自杀身亡。

第二年,谢晋的母亲在绝望中一跃而下,悲惨离世。

彼时,谢晋的妻子徐大雯正在永福路52号看门,谢晋也在接受批斗,只有一位好心的邻居帮忙用一席棉毯盖住了老人家的尸体……

三、

熬过至暗,终迎曙光。

谢晋夫妻没有放弃,忍着双亲自杀的伤痛、拖着4个病弱的孩子,一路前行。

1959年,谢晋执导的《红色娘子军》一举斩获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

图片

那段日子,谢晋每日忙于影片,无暇顾家。

而妻子照顾孩子们又十分吃力,于是把老四送进托儿所,可这一送,酿了大祸。

托儿所条件有限,阿四便经常生病,在一次严重的发烧痉挛后,患上了急性肝炎和羊癫疯,导致智力低下。

又一个孩子惨遭不幸,谢晋悲痛交加,他恨自己没有照顾好孩子。

图片

在这里很多人要问,夫妻二人都身体健康,为何孩子们一个个要么残障要么孱弱?

作为电影界有名的嗜酒之人,谢晋当年可谓是一日不可无酒,又因妻子身体不好,怀孕时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孩子的健康状况。

也因为这些病弱的孩子,工作中一贯雷厉风行、说一不二的谢导,熬成为了一位温柔慈爱的父亲。

每次看向孩子们的目光,都透着自责和悔意。

图片

谢晋对孩子们的疼爱,曾通过电影《启明星》的桥段搬上过大银幕,戏里老三、老四总被欺负,其实,这正是谢晋现实生活中的真实写照。

图片

谢晋去美国拍摄《最后的贵族》时,用省下的生活津贴,给谢佳庆买了一个滑稽玩偶。

因为智力原因,谢佳庆玩不了积木、拼图,但只要他一捏这个玩偶,就会发出笑声……

图片

谢晋虽是著名导演,但因为三个孩子都要常年治病,经济非常拮据。

你能相信吗?

中国著名导演谢晋,竟没有一套像样西装。

每逢重要活动,他便从上影厂的道具车间借衣服换上,活动结束后再原样送还……

袜子破了,妻子补了再穿。

有一年,谢晋眼镜坏了,配镜片要50元,他舍不得,一连跑了多家眼镜店,终于花20元配了一副他能找到的最便宜的镜片。

图片

四、

艰难生活中,家里唯一健康的长子谢衍庆,成了谢晋夫妇内心最大的安慰。

谢衍庆年幼时就已经挑起了家庭重担,那个特殊的年代,他一边操心被关在“牛棚”里的父母,给他们送饭送信,一边照顾家里的爷爷奶奶,保护不能自理的弟妹……

青年时代,他在安徽农村插队当过农民,为了谋生又去了■新▲疆■挖煤。

坎坷的经历却没有浇灭内心的梦想,继承父亲谢晋的衣钵一直是他内心的想法。

1983年,在著名影星卢燕的帮助下,谢衍费尽周折拿到了签证,赴美攻读纽约大学电影系。

图片谢晋与大儿子谢衍

他拍摄的第一部影片《女儿红》启用了周迅担任主演,随后的影片《花桥荣记》还曾入围金马奖。

图片

事业渐有起色,但生活中的他始终孑然一身,曾有人为他牵线,但他直言:“我有两个脑瘫的弟弟,我有义务照顾他们一生。”

于是,婚事再也没了下文。

伴随着谢衍庆的事业逐渐腾飞,谢晋的内心得到了些许的欣慰。

不想,平地再起惊雷。

1991年,二儿子谢建庆因哮喘病加重,撒手人寰。

图片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几乎压倒了谢晋。

儿子去世后,他整日将自己关在屋里,不见任何人,之后,他将更多爱倾注在小儿子“阿四”身上。

图片

每天早晨,谢晋出门时,阿四会把包递过去,并把爸爸换下的拖鞋放好。

晚上爸爸回来,他再接过包,递上拖鞋,再帮爸爸解开鞋带,这份“工作”,阿四一干就是数十年。

因为阿四走丢过两次,所以,每当阿四离开自己身边只要几分钟,他就会大声地叫“佳庆”。

阿四有时也会对爸爸的大惊小怪表示不耐烦,但谢晋从不生气,一见到“傻儿子”就满脸笑容。

图片

随着年纪增大,谢晋也为阿四做好了打算。

他把上虞的谢家老宅捐给了当地的谢塘镇,把他在1988年买的一套150㎡的上虞房子,连同一家在上海住的那套全部留给了阿四。

还不只一次的叮嘱大儿子:“无论如何,都不能抛下苦命的弟弟啊!”

图片
谢晋与阿四

五、



都说苦尽甘来,但在谢晋的人生字典里,苦的尽头还是苦。

2006年,家中唯一健康的长子在帮助父亲排演话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时,查出肺癌。

图片
谢晋父子排演话剧《金大班的最后一夜》

他没有告诉父母,而是悄悄地卖掉了在美国的房产,回到了离开20多年的上海,专心的陪在父母身边。

老大写好了遗嘱:财产75%留给弟弟阿四,25%留给父母。

料理好一切后,他换了一套干净的衣服,自行去了医院。

起初,他恳求身边朋友,千万别告诉爸妈实情,所以,直到他去世的前一周,谢晋夫妇才得知儿子住院了。

等他们赶到医院时,谢衍已经无法坐起,形容枯槁、不成样子。

见到父母的那一刻,他脱口而出的话让人心疼:“爸爸,我给您添麻烦了!”
然而此时,再也无力回天。

8月23日,那个让父母骄傲又贴心的好儿子永远离开了。

图片三个儿子走了两个,85岁的谢晋伤心欲绝,送别儿子,他的身体一下子垮了。

他经常默默地走进儿子的卧室,整理儿子的衣物,再默默地拿起儿子的照片,温柔的抚摸。

55天后,谢晋受邀参加上虞市春晖中学建校百年庆典。

出门前,谢晋告诉妻子大雯:“我隔天就回来。”

但谁知,就在当晚,谢晋便已长眠。

第二天早上,酒店服务员发现,他已停止呼吸。

走时,孤身一人,没给爱他之人任何挽留的机会。

图片

此时,对死亡懵懂的阿四弯下腰,把爸爸被白花遮住的拖鞋拿了出来,小心放在了门边……

这一幕,让所有谢导带出的明星大腕都泣不成声。

图片
2016年2月,90岁的徐大雯带着不安离开人世,没有办法,“阿四”只能被托付给了家中唯一幸存的姐姐。

虽然女儿有轻微智力缺陷,但她24岁嫁人,丈夫智力健全,人好心善,这也是谢晋夫妇晚年最大的安慰。

此时,“阿四”已和父母哥哥们在另一个世界团聚。

仰望同一片星空,悲喜已过,繁星依旧。

故人终将逝去,愿璀璨银河与谢导的影片一样,一帧一频都在我们的记忆中定格。图片

本文首发于瓜妹小甜。隔空倾心一见如故,观点鲜明相识恨晚,有“瓜妹小甜”,知音不再难觅。


- 今日视频推荐 -



@顾备lily
43分钟前
来自 HUAWEI P20 Pro
我们一家都阳了。我爸妈刚打过第三针疫苗,结果我爸90+无症状,我妈新冠并发细菌性肺炎进了急诊室抢救室,已经四天了。好在我自己杨康,可以陪床。
前面几天,血氧一直在81-91之间,虽然感染严重,但心态还算稳定。那时候还在观察急救室的病人,每天我亲眼看到的都有7-8个被拉走。昨天下午我看到医生的死亡证明,1月4号那一页至少有15个名字。
昨天来的一位大爷在我身后的位置,他女儿陪着他一起,推进来的时候就不大好,直接上了呼吸机。而我正对面是一位老太太,是老爷子陪着来的,进来的时候老太太还一直动,老爷子不断地数落她不要乱动,要配合医生。到了晚上10点,隔壁床的家属凑过来聊天,问我,你看对面老太太的血氧才51,要不要建议他们把人侧过来拍一拍,兴许血氧能上去,否则很快人就没了,今晚都过不去。
我看了看,犹豫地说,每个人情况不一样。我是经常给我妈侧过来拍痰,只要血氧低过80就拍。但看那个老爷子,应该是什么都不懂的。后来,医生来了,给开了药,老太太血氧上了95。
我身后面的老头子上了呼吸机,也很平稳,心跳122呼吸34血氧100血压138/75。
然后我就出去买了一个鸡腿吃,饿了。等回来,发现老太太血氧又跌回51,老爷子一脸茫然,守在老太太旁边。另外一边,老头子的血氧74,血压74/38。然后,我妈血氧74

@顾备lily
38分钟前
来自 HUAWEI P20 Pro
(备姐的抗疫日记二)
当时我就感觉,死神就在房间里面盘旋,就在我们头顶,我对自己说,撑到2点就能过去。
我接着说哈。
然后,背后老头子的家属就开始着急,问血压怎么低了,我让她赶紧找大夫。这时候,隔着一堵墙的前面一个隔间,突然传出女人撕心裂肺的哭声,哭着喊爸爸。那边从晚上十点进来就开始抢救了,还是没救回来。抢救室的存活率真心不高。

然后,老太那床眼瞅着就没了心跳,然后是呼吸也没了,血压43/23。老爷子愣愣地坐在椅子上,护士问其他家属,然后就通知家属来。

另外一边,医生过来以后,给上了心肺复苏仪,老人恢复了心跳呼吸和血压血压。后来,老人的家属也到了。

大概4点钟左右,老太太的家属都到了,两个年轻人是3点左右先到的,感觉很轻佻。仿佛是来看热闹,在一边叽叽喳喳地聊着。老爷子自己一个人坐在椅子上,陪着没了心跳呼吸的老太。后来的家属看上去也是一把年纪,估计是老太的弟弟。他们带了寿衣过来,护工帮忙给老人穿上了,等着殡仪馆的车来拉人。

另一边,女儿一边哭一边喊着爸爸你坚持一下呀,你走了我们怎么办。旁边的大概是女婿,急忙打电话通知家属。到了6点,家属基本都到了,差不多有将近十个人,满满站了一圈。那时候,女儿央求医生给老头子打了肾上腺激素,血压回升到了100以上。心肺复苏仪还在跳,我听见旁边的人说,其实不要抢救了,这么一直用心肺复苏仪,肋骨都断了。

两个女儿一直哭,喊着爸爸。老头子就那么吊着一口气。一直到7点。

事实上,从1点开始,我妈的血氧就一直在61-71之间,我屏到4点,给我妈侧过来拍了痰,血氧回到77,我就睡着了。直到6点被老头子的亲戚吵醒。7点的时候,我妈血氧从77一路跌到63,我就把我妈转过来拍痰。可是,就只在几秒之内,眼睁睁看着我妈的血氧跌到51,心跳从90到60到40继续跌,呼吸直接跌到9。我赶紧去找医生。值班的医生说,老人现在这个状况抢救没有意义,肯定回不来了,严重的肺部感染,积液,心脏也严重受损,指标超高。我说,没意义也救一下吧,试一下呼吸机吧。医生说了好久,终于磨不过我,起身往我妈这边来。回到病床旁,我妈心跳呼吸都没了,平线。医生这时候倒快了,指挥学生现场教学,把隔壁床老头子的呼吸机拆了,重新拿了管就给我妈插管,我感觉不到30秒就插好了。同时,又加了一台心肺复苏仪。一开始是一位护士扶着,后来我主动说。我自己扶着吧。我知道人没了,就像等一下我爸,让我家保姆推我爸来医院见我妈最后一面。
后来,等了二十分钟没见我爸,打电话过去,说家里轮椅被推到医院了,居委会还没上班,借不到轮椅。我想了想,跟护士说,那就把心肺复苏仪停了吧,我自己推轮椅回去接我爸。



@我挺喜欢柯医生的
门诊遇到一个病人,是个70多岁的老太太,已经高烧了两天,老太太穿着厚厚的衣服,里一层外一层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拄着拐杖,颤巍巍的走进诊室。

进来就说,医生,看病真不容易啊,大早上起来怕冻着,排队又排那么久,外面人挤人的,连个坐的地方都没有。

病人的陪人是她的儿子,是个中年男人,先天性残疾,驼背的非常厉害,身高特别矮不到一米五的样子,整个背高高的突出,走路非常拧巴,看到他让我想起来巴黎圣母院里的卡西莫多。

一个年老多病的母亲,一个先天残疾的儿子,看着他们我心里像堵了块石头。

出诊室的时候,病人虚弱的走不了路,她儿子蹲下来就要把她背走,我说,你身体不方便,你在这稍等一下,我让护士帮你叫个轮椅。

病人的儿子说,没事医生,我都背了一路了,不用轮椅,在这等着还妨碍别的病人。

一下子热泪盈眶。

我微小的亲人,他们有病,身上落满灰尘

我的中年裁下多少,他们的晚年就能延伸多少



@人民日报

九龙塘右眼财迷
快转了
2小时前
来自 新版微博 weibo.com
#有序恢复内地居民赴港澳旅游#【1月8日起,#不再对自香港入境人员进行全员核酸#】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关于优化内地与港澳人员往来措施的通知》,自2023年1月8日起实施。通知要求:不再对自香港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核酸检测。对健康申报正常且海关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者,可放行进入社会面;#内地居民旅游商务赴香港签注恢复办理#。



@凯雷
中国疾控中心1月5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最新数据

本土病例9308例(要破万),重症病例较前一日增加614例,死亡一例在山西
  
广东3412例,广西1285例,福建807例,北京798例,上海510例
湖南437例,山西224例,重庆214例,云南175例,湖北174例
江西150例,天津126例,四川124例,陕西122例,河南91例
贵州90例,黑龙江81例,宁夏74例,■新▲疆■65例,山东63例
吉林58例,浙江53例,河北36例,辽宁36例,兵团35例
江苏27例,内蒙古26例,西藏8例
甘肃4例,安徽3例

新增死亡病例1例,为本土病例,在山西;
新增疑似病例35例,均为本土病例(福建22例,贵州9例,北京1例,山东1例,广东1例,广西1例)。



@我挺喜欢柯医生的
急诊遇到一个病人,是个30来岁的小伙子,是个外卖骑手,前段时间很多骑手都阳了,导致单多骑手少,病人阳过后,就开启疯狂接单模式,天天从早跑到晚。

今天病人早上开始出现呼吸困难,胸口闷疼,导致无法继续工作,就让家人把他送来医院急诊。

检查结果提示为急性下壁心梗,需要立刻入院抢救。

沟通过程中,病人的儿子,只有5-6岁的样子,乖乖地站在诊室旁,满脸都是紧张又害怕的神情,一会看看他爸爸,一会又看看医生,最后走过来跟医生说,医生,我爸爸是不是生病了,求求你们,治好他好不好?

我跟病人说,以后可要爱惜身体,别这么折腾了。

你看看,你孩子都为你担惊受怕。

病人说,医生,你也要爱惜身体,我看你们也是从早忙到晚,比我们累多了,你们也保重啊。

这个世上,总有一些人即使自己满身灰暗,还总想着,给别人一些光。



@纽太普同学

3分钟前
来自 新版微博 weibo.com
外婆阳了的时候我还是挺紧张的,毕竟86岁的老人了,而且咳嗽发烧症状都有。有一天早上血氧掉到90,我赶紧送她去医院。
早上10点钟,急诊的号已经拿到500多了,现在看到300多。但只有两个急诊医生,怎么快一小时也就能看二十个人。
如果坐救护车呢,倒是可以直接绿色通道去治疗,但救护车电话怎么也打不通,这条路等于堵死了。也没办法,租了个轮椅让老人坐着休息,等呗。
等了一个小时,我爸说要不然回去得了,老太太在医院里太折腾了,还不如回家躺着。我想着万一情况恶化了,好歹能直接找医生看一眼,就说先等等。
好在老人家可能出来逛了一圈的关系,血氧又回升了,之后也一直没下过97。最后看看实在是等不到,我们就回家了,相当于医院一日游。
也算是老人家身体硬朗,现在虽然抗原还是阳着,但已经不发烧不咳嗽了。
排队期间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个40岁左右的哥们,忧心忡忡地看急诊,时不时还探头进去看看说怎么还没轮到我。我看他情况挺好,就问他怎么回事。他特别担心地说:
我都已经连续三天没啥胃口了,这可怎么办啊。



@子陵在听歌


4分钟前
来自 iPhone 14 Pro Max
很多朋友告诉我北京过峰了。我父母在北京也都感染了。新十条出台后,我每天都要给他们打电话。12月13日打电话我妈说她体温37.1,我当时就知道她出现症状了,按照定义发病第一天。当天我父母都开始发高烧。我妈第二天退烧,但我爸发烧到39度,15日晚上终于吃布洛芬退烧了。到了16-17日,他们其他症状都基本消退。但是到了19日,我爸发烧开始反弹。他的血氧也从96以上下降到94,20日降到了93。我知道他肯定出现了肺炎。那一周是北京最难就医的一段时间,120无法派车,医院急诊无法接收病人,发热门诊要排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队,很多患者在冷风里或者在车里等待。我觉得这种十分虚弱的状态如果去医院,甚至有可能会加重病情。于是让他开始吃家里有的头孢呋辛酯。我知道很多传染科医生非常反感擅自用抗生素,但鉴于当时无法就医的情况,我觉得他有肺炎可能会合并细菌感染,于是让他19日开始服用头孢呋辛酯,一直服用到23日。期间他咳嗽严重,晚上无法睡觉,白天嗜睡,没有精神。血氧一度降低到了92。于是每天让他观察自己的呼吸,看有没有气短、呼吸急促和呼吸困难的情况,好在他没有出现。并且采取俯卧位睡觉。到24日,他的血氧逐渐恢复到95。随后逐渐康复。

我爸的临床表现在国内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中典型的普通型,即具有发热、呼吸道症状和肺炎表现。我觉得幸运的是,我父母身体健康,没有基础疾病。我妈迅速康复,十分周到地照顾了我爸。而且我爸打了3剂科兴疫苗。

按照《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方案建议及适宜技术》,“普通型、轻症、无症状感染者需进行详尽的居家照护指导,并指导其进行病情观察,识别预警信号,告知需尽快门急诊就诊的情况。”我觉得我爸是按照指南进行处理的典型病例,当然,当时北京的就医也决定了只能这样处理。

一个人的病例不具有代表性。我不想宣传身边统计学,因为这有违我倡导的医学统计学原则。但很多时候,很多朋友有“不做怕后悔”的心态,做了很多事情,就怕没有做够。我每天接到大量私信,都是这种情况,其实有时候这并不是医疗救治的原则。从新十条出台后,我就说,对症治疗、休息、监测自己的身体状态,比焦虑地到处买药到处就医要对患者有益。当然,如果患者血氧下降到90以下(也有认为93以下),并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则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吸氧,并根据影像学和急性肺损伤(ALI)的临床表现使用激素治疗。

鉴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的第十版还没有出台,在这里我把对我很有帮助的《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方案建议及适宜技术》链接放在这里。熟读这个链接中的协和指南可以回答很多问题,帮助做出很多决策。这可能比那些转遍朋友圈的微信公众号文章和很多大V微博都有用。一句至理名言,No enemy is worse than bad advice!

最后,我发自内心的希望大家都身体健康,都能够平平安安地度过这次疫情高峰。

《北京协和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基层诊疗方案建议及适宜技术》



@拆台CT

23分钟前
来自 微博视频号
#官方回应云南六口之家6天内3人去世#  

据澎湃新闻报道,近日,云南昭通彝良县洛旺乡一个六口之家,六天内三名亲人不幸离世。

家属称,逝者生前有基础疾病,家中爷爷摔倒意外去世,父亲因酒精肝去世,妈妈因伤心过度喝药酒去世,大哥也因伤心过度在医院紧急抢救中,目前家中仅剩2名未成年的弟弟。

当地政府部门目前已开展救助,否认传言中“因为感染新冠后死亡”说法。



@普法达人张三

2小时前
来自 微博视频号
#湖南一地倡导非必要不返乡#
湖南邵阳县倡导:非必要,不返乡
湖南桑植县:有钱没钱,回家过年  

同一个省,不同的县,桑植县长喊话在外打拼的父老乡亲们:“有钱没钱回家过年”,湘西腊肉已经炕好,桑植白茶已经煮开,爹妈和儿女们盼望你们早点回来,欢迎回家。#宣传部回应县长喊打工游子回家过年# 普法达人张三的微博视频收起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刚刚
来自 iPhone 12
【#上海地铁1月8日起取消乘客测温#】
@上海地铁shmetro 提示,根据最新疫情防控要求,自2023年1月8日运营开始起,上海轨道交通所有车站不再对进站乘客进行体温测量。乘坐地铁请全程佩戴口罩,同时做好手卫生、保持人际距离、注意咳嗽礼仪。出现发热等症状人员或阳性人员避免乘坐轨道交通。 ​​​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