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疾控证实:当地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发病数在统计—全面放开

武汉疾控证实:当地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发病数在统计
https://mp.weixin.qq.com/s/aRzozIVbMyuOKEqq14-t7w

武汉疾控证实:当地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发病数在统计
新京报  今天


武汉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两份文件是真的,但没有网上所传那么严重,针对不明原因肺炎有成熟的处置流程。不明原因肺炎为何种类型肺炎尚未确定。

全文685字,阅读约需1.5分钟

昨日晚间起,两份落款为武汉市卫健委的紧急通知在网络流传。文件透露,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记者今日(12月31日)从武汉市疾控中心证实,该文件确实为真,目前发病人数尚在统计中,国家卫健委已派专家抵达武汉。



根据网传《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市卫生健康委关于报送不明原因肺炎救治情况的紧急通知》显示:根据上级紧急通知,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文件要求,各医疗机构要强化门急诊管理,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积极调动力量就地救治,不得出现拒诊推诿情况。各医疗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呼吸、感染科、重症医学等多学科专业力量,畅通绿色通道,做好门诊和急诊之间的有效衔接,完善医疗救治应急预案。



武汉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两份文件是真的,但没有网上所传那么严重,针对不明原因肺炎有成熟的处置流程。不明原因肺炎为何种类型肺炎尚未确定,国家卫健委也已派专家到达武汉。目前发现多少病例不方便透露,还在统计。





▲网传文件。




新京报记者 许雯 编辑 丁天 校对 李项玲



值班编辑 花木南


本文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本帖最后由 yingyinc 于 2022-12-29 14:09 编辑 ]
评论(11671)



https://www.zaobao.com.sg/realtime/china/story20221201-1339320




订阅

【视频】江泽民22年前斥香港女记者:too young too simple



亚洲电视大奖今晚揭晓 林慧玲徐鸣杰喜上加喜?



【视频】回顾中共前总书记江泽民一生



骨灰首饰 戴物思亲

即时  中国

下午察:“坚婶”和网民的舆论战
文 / 察客发布 / 2022年12月1日 6:14 PM更新 / 2022年12月1日 7:01 PM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太太汤天如在微博大方晒出夫妇二人同框恩爱照片,引起网民关注。(取自汤天如微博)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太太汤天如在微博大方晒出夫妇二人同框恩爱照片,引起网民关注。(取自汤天如微博)
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的太太最近因为在微博上支持中国防疫政策、批评各地抗议活动,遭到网民炮轰。

在和网民隔空交战几个回合后,她在星期三(11月30日)中午通过微博账号“大聪和臭丫头”发文说,赵立坚的发言人工作很奇特,“每天办公室工作12小时加,回家工作到深夜12点加,待遇优厚似快递小哥,没有加班工资,没有奖金,没有时间,没有家”,但换来的却是“国内外造谣声骂声一片,还要捎上家”。

然而,这番言论并没有为她博得同情分,反而让她被质疑态度傲慢,引来更多网民加入骂战,她早前晒国外生活的微博内容也一并被挖出。陷入舆论漩涡的赵立坚太太在同一条微博评论中喊出“我和我们的敌人们都真心希望他(赵立坚)尽快辞职回家”。此话一出,直接把火烧到夫君头上,令赵立坚的个人微博也遭到网民攻击。


微博账号“大聪和臭丫头”
今年9月底,微博用户“大聪和臭丫头”晒出多张与赵立坚的亲密合照,配文“老了我们一起去种地养鱼,最浪漫和最幸福的事就是陪着你慢慢变老”,“官宣”赵太身份。

赵立坚今年11月生日时,该账号再次晒出赵立坚切蛋糕照片,配文说“祝你生日快乐,陪伴是最真情告白! ”

延伸阅读

赵立坚妻子微博发文 心疼丈夫被谩骂


赵立坚今年11月生日时,该账号晒出赵立坚切蛋糕照片,配文说“祝你生日快乐,陪伴是最真情告白!”(取自汤天如微博)
网民开始亲切地称她为“坚婶”,并向她问好,还调侃滤镜之下一向严肃的赵立坚都变小鲜肉了。


然而,随着中国疫情不断升温,多地发生抗议活动,“坚婶”的微博画风也开始发生改变。

乌鲁木齐发生高层住宅火灾后,北京、上海和成都等城市从上星期六(11月26日)开始出现民众上街抗议的情况。

“坚婶”隔天以“三连问”的形式在微博发声质问:“是谁在故意造谣惑众带节奏激发人民的愤怒?他们有专业的团队,他们的目的是什么?他们的背后又是谁在指使?”她还写道:“中国人民智慧也很团结,你们的阴谋诡计不会得逞!”

她的这则微博很快被网民反驳,称自己没有被谁带节奏,但是希望“不要捂住我们的嘴巴”,还反问“乌鲁木齐的大火是境外势力烧的吗?”

在经过网民一轮攻击后,“坚婶”同天发文说:“如果骂我能让你们心里好受些,你们骂吧!”她也不忘呼吁大家“相信祖国和党,国家政策执行到位需要一定的时间”,并说自己“非常担心年轻人被别有用心的势力带节奏激发矛盾和仇恨”。


“坚婶”上星期天连发几条微博和网友隔空交战。(取自汤天如微博)
当天晚上,“坚婶”再次发文喊话:“坚决支持国家防疫政策执行到位,科学精准防疫,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对不执行者和执行不力者严查严办,杜绝层层加码。”

“坚婶”是谁?
根据“坚婶”微博晒出的几篇署名文章,她的真名叫汤天如,是巴基斯坦伊斯兰堡一家中资企业的总经理。

公开报道显示,汤天如是中国民营企业家,常年旅居海外,2016年到巴基斯坦开办进出口贸易公司和家具生产厂。而赵立坚在担任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之前,曾于2015年派驻巴基斯坦四年。

根据中国经济网2018年11月报道,巴基斯坦恐怖组织“俾路支解放军”对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的恐怖袭击后,中国驻巴基斯坦EXIM进出口贸易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汤天如女士将420万卢比(约4万新元)的款项汇给了中国驻卡拉奇总领馆,作为对在空袭中牺牲的两名巴基斯坦警察的捐款。

同时,汤天如还在朋友圈发起捐款活动。一张微信截图显示,时任中国驻巴基斯坦大使馆公参赵立坚率先响应,通过微信捐款2000元人民币(400新元)。


2018年巴基斯坦发生恐袭后,汤天如曾在朋友圈发起捐款活动。一张微信截图显示,赵立坚率先响应捐款号召。(互联网)
从汤天如的微博可以看出,她对被中国称为“巴铁”的巴基斯坦有着深厚感情,时常关注巴基斯坦的发展动态,还曾针对巴基斯坦的经济和建设在英文报纸上发表署名文章。

“坚婶”微博内容被深挖
汤天如的微博经过上星期天(27日)一天的密集曝光后,受到更多关注,早前的内容也被网民逐一挖出。当大家发现过去一段时间里,她时而去野外采风,时而衣着华服不戴口罩参加国际社交活动,并没有受到疫情太大影响时,网民对她支持防疫的言论产生了更大不满情绪。

其中受到网民指摘最多的一则微博是今年6月在中国疫情吃紧时,她却在德国感叹“平淡而真实的生活”,配上数张德国城市岁月静好的照片,还写道“德国市中心下班后的生活,拒绝加班,不接电话”。


今年6月,汤天如在德国发微博感叹“平淡而真实的生活”,后被网民挖出,遭到炮轰。该微博现已被删除。(微博截屏)
网民纷纷质问,在当时“非必要不离境”的情况下,为何一定要去德国感受“平淡和真实”,为何“不能与我们共克时艰”?

此外,网民还发现,敌我态度鲜明、将美国称为“漂亮国”的汤天如在今年美国感恩节当天(11月24日)发微博,号召大家感恩革命前辈。

感恩节两天后,她又发长文称自己父亲两周前因心肺衰竭住进ICU,当地医院两次下达病危通知单,但“想到北京疫情严重我们回去会给当地政府防疫造成很大压力也会给当地人民生命安全带来威胁,也非常担心会把病毒带给病重的父亲”,于是主动取消了探望父亲的行程。

这则原本想凸显“舍小家为大家”的微博被网民认为是“有悖人性和逻辑”,“产生了高级黑效果”,遭到网民群嘲。

一些网民对赵立坚太太的微博内容进行了总结,指出作为官员家属,汤天如本人并未受到太多清零政策的实际影响,“几乎是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平行世界中”,“一面批评民众抗议封控,一面高调炫耀‘优雅’生活”。


汤天如(左)上月晒出与巴基斯坦前总理聚会的照片。该微博也已被删除。(微博截屏)
还有网民嘲讽道,“赵立坚老婆的爹还能住ICU,多少老人在家没有120,没有绿码,人就没了呢”,“连自己父母生死都不在乎,还会在乎别人的生死吗”,批评她“既不懂科学也不懂人性”。

面对汹涌的舆情,汤天如星期三发出一条微博疑似澄清传闻。她说,“本人在北京工作和生活,跟大家一样排队做核酸,由于工作需求会去境外出差。本人从未有过任何百达翡丽手表,至今佩戴的唯一一块电子表是儿子送的生日礼物。那些人攻击我想达到毁灭他的目的大家都看得很明白。”

不过,在汤天如的微博开启评论精选”及“一键防护模式”后,无处发泄的网民又涌入其夫赵立坚的微博,一向画风和谐的留言区瞬间成了“翻车”现场,不少网民留下一连串“好”字,间接表达对赵立坚太太的不满。

就在这股舆论漩涡越卷越深时,和网民交战了几天后的汤天如星期四下午在微博上删除了上述几乎所有内容,仅留下“澄清”说明一则,似乎准备偃旗息鼓。

中国严格的疫情防控下,民众的焦虑情绪很容易被点燃,也急于需要找到一个发泄出口。赵立坚太太在微博上表达对防疫的支持,结果却陷入一轮又一轮的舆论战中,甚至还殃及池鱼,恐怕也是她所未能料到的吧。

订阅早报数码配套个人版,解锁每月超过2000篇早报订户专享内容!
最畅销

早报数码配套个人版 (每年付费)
每月$9.90 $4.95*
立即订阅

*第一年$59.40, 第二年起每年$118.80

早报数码配套个人版 (每月付费)
每月$9.90*
立即订阅

*无合约

请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
下午察
赵立坚
微博
外交官
中国防疫策略
清零政策
港卫生署科委会:复必泰二价疫苗可作为加强针接种
易纲:预计明年中国的通胀仍将保持在温和区间
热文推荐
Ad
Doctor Says Slimming Down After 60 Comes Down To This
healthyzelo.com
Clear Your Mind And Soul With These Luxury Rehab Centers. (See Prices)Ad
Clear Your Mind And Soul With These Luxury Rehab Centers. (See Prices)
Rehab | Search Ads
United States Singles Over 40 Are Finding Love With This Site!Ad
United States Singles Over 40 Are Finding Love With This Site!
Join Now
DateMyAge.com

Some Common Indicators Of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You Might Not Know OfAd
Some Common Indicators Of Metastatic Breast Cancer You Might Not Know Of
Read more
Breast Cancer | Search Ads
延伸阅读

徐鸣杰得亚洲电视大奖最佳男配角 感谢旺夫老婆和寿星岳母


男子申诉:花500元运电视机 一整年还没抵家乡


安华觐见国家元首引起议论


吴亦凡狱中餐单曝光:馒头白菜常有 豆浆一周一次

即时新闻
国际 11分钟前
巫统消息:阿末扎希“几乎确定”会出任副首相

国际 16分钟前
拜登推动民主党初选在黑人选民占多数的南卡掀开帷幕

中国 18分钟前
易纲:预计明年中国的通胀仍将保持在温和区间

新加坡 27分钟前
调查:餐馆堂食人数显著增长 但食客满意度下降

中国 48分钟前
港卫生署科委会:复必泰二价疫苗可作为加强针接种

新加坡 49分钟前
改善病床吃紧 本地医院利用人工智能预估病患留院长短

热门
单日
一周
娱乐 2022年12月1日
2月结婚4月分居 林慧俐:他的粗暴言语伤害了我

新加坡 2022年12月1日
大华银行One户头调高利率 最高可达7.8%

国际 2022年12月1日
消息:马国首相安华已决定部分内阁部长委任

娱乐 2022年12月1日
“酸民”无处不在 洪慧芳金马行洪伟文充当军师

中国 2022年12月1日
孙春兰:奥密克戎致病性减弱 中国防疫面临新任务

更多精彩内容





  今天看什么
关于我们
联络我们
关注我们
广告联络
投函/投稿
加入我们


热线

新报业媒体总机 63196319

订阅热线 63883838

早报广告联系 63196319

新闻热线 1800-7416388 或 92288736

新报业媒体网站 网络条款 隐私政策 个人资料保护 全检索 ZShop集品店 海峡时报 商业时报

MCI (P) 036/10/2022, MCI (P) 038/10/2022
新报业媒体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公司登记号:202120748H)
在中国的用户请游览 zaobao.com

提醒:新加坡网络业者若未经许可,擅自引用本网内容将面对法律行动。

第三方公司可能在早报网站宣传他们的产品或服务。不过您跟第三方公司的任何交易与早报网站无关,早报将不会对可能引起的任何损失负责。

     
分享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90463.html?amp

just law|“女孩方舱质问”事件通告,她道歉了,你们呢?
CDT 档案卡
标题:“女孩方舱质问”事件通告,她道歉了,你们呢?
作者:just law
发表日期:2022.12.1
来源:微信公众号“just law”
主题归类:公民抗争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连自己的核酸都没看到,凭什么把我们拉过来?”“我今年18岁,我的青春刚刚开始,你们要干什么?”“拉我们填舱吗?”昨天,一段女孩质问方舱工作人员的录音网上流传。

录音中,她撕心裂肺般的哭喊求救声,最后的抽泣声,难以答复的质问声,击穿了包括笔者在内很多人的心底防线。她是个勇者,是个智者。

可是,她道歉了。


image

据“中川园区管委会”今日凌晨的通告,女孩“充分认识到了自己过激行为、不实言论造成的危害,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并通过班级微信群进行了道歉。”

笔者困惑的是,孩子道歉了,没做对事情的大人,你们呢?通告中,未见歉意……

女孩质问和抽泣声
11月30日,一段录音在网络上流传。听罢,让人揪着的心久久不能放下。因为,她的质问,我们很难解答。

这段不到两分钟的录音,之前被传疑为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第一中学的一名18岁女学生,在方舱跟工作人员的交涉。

刚开始,女孩情绪还算稳定。她问:二楼的人告诉我们,他们有地暖,热得不需要被子,为什么三楼是这个情况?


image

接着,她情绪变得有些激动,“我们都在生病,跟你们要药,你们说只有拉肚子的药,我们学生怎么办?没有人解决吗?我们是牲口吗?我们找谁,我昨天在找人了,踢皮球踢皮球。我们是什么,畜生吗?”

此时,有一名男性工作人员的声音说:51074的车往这边放。

然后,女孩有些崩溃的说:我们学生来这个地方,没有接到任何的消息,连自己的核酸都没有看到,凭什么把我们拉过来?

女孩停顿了一会,叹了口气,接着说:我什么消息都没有接到,班里四五十个人拉来了30个,24小时核酸阴性的都要拉过来,凭什么?

她哭喊道:“你们在干什么?拉我们填舱吗?兰州人不做核酸了,你们拉不过来了,拉学校(学生)是吧,半个学校的人全部拉来填舱,你们想干什么?”

说到这里,女孩情绪彻底崩溃:“我们活不活了?我今年18岁,我的青春刚刚开始,你们要干什么?你们没有孩子吗?”她大声哭叫:“你们都有妈妈。你们要干什么?凭什么把学生都拉过来,你们疯了?我的父母怎么办?我的父母怎么办,你们告诉我?”

录音结尾,是女孩无尽的抽泣声……

师生们挨冻一夜
随着录音在网上流传,人们开始关注,榆中一中学生的状况。有网友在微博上看到,很多关于榆中一中学生情况反映的帖子,“非常冷,教师在帮他们呼吁求助。”

11月30日16时37分,兰州市榆中县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榆中发布”给出了“情况通告”。


image

“情况通告”描述,网传“11月30日上午,榆中县第一中学18岁女生在方舱质问工作人员”的录音,经核实,该女生不是榆中县学生,榆中县第一中学未发生此事。现将榆中县第一中学有关情况通告如下:

11月22日,榆中县第一中学核酸检测中,发现新冠肺炎感染者,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立即启动预案,转运救治阳性学生,隔离密接者,管控学校。11月28日将部分暂时不能进入救治方舱医院的阳性师生转运至榆中县朝阳临时健康监测点。同时,积极联系周边方舱医院,解决感染师生的治疗问题。

11月28日晚,榆中县出现急剧降温天气,面对这一突发情况,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第一时间加大监测点内暖气输出压力和温度,同时紧急加购棉被、暖水袋等保暖物资,但因榆中县朝阳临时健康监测点条件所限,室内温度无法快速达标,使暂时留观在健康监测点的师生在室内温度不达标的情况下度过一夜。对此,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向榆中一中师生表示诚挚道歉。

11月29日,留观在朝阳健康监测点的师生已被妥善安置在市级定点高新区安定方舱医院。在此,榆中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向各位关心榆中一中师生健康的朋友们表示诚挚感谢。我们将会全力以赴做好后续保障救治工作。也希望榆中一中的师生能积极调整心态,阳光面对困难,早日康复回校。事件后续情况我们将及时发布,请大家继续关注。

落款是榆中县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单方”道歉的通告
12月1日凌晨零点零三分,兰州新区中川园区管委会在其公号上发布一则“情况通告”。

“通告”称,网传“11月30日上午,榆中县第一中学18岁女生在方舱质问工作人员”的录音,经核实,该女生系甘肃财贸学院学前教育某班学生罗某某。现将有关情况通告如下:

甘肃财贸学院共有师生9500余名。11月27日22时50分,核酸检测机构检出该校29名阳性人员后,学校快速报属地防疫部门请求转运救治,属地防疫部门严格按程序复核核酸检测情况后,于28日晚21时快速将复检后的29名学生及时闭环转运至方舱医学观察,此29名学生转运至方舱前学校均已经通知学生核酸检测结果,入舱时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要求提供了核酸检测阳性报告。


image

其中,罗某某核酸检测结果N靶标29.80、ORFlab靶标 30.04、内参靶标26.05。该方舱楼高五层,设床位2200张,采用中央空调采暖,舱内温度保持在18℃-22℃。现有医护人员220名,每4小时一班轮流值守。方舱严格按照国家卫健委《方舱医院装备配置指南》,配备了相应急救设备和药品。

11月29日15时许,罗某某向方舱工作人员反映所在房间暖气不热并索要感冒药,因舱内工作人员较少,未能对其需求及时给予解决,罗某某情绪激动指责工作人员,并将护士站桌面工作用品推搡在地,又将自己录制的录音转发至相关微信群。

11月30日,有网民在新浪微博发布音频,错误认定为甘肃兰州榆中县第一中学18岁女学生在方舱内质问工作人员的录音,引起网友大量转发,造成恶劣影响。经沟通说明,该网民已删除其微博发布内容。

事发后,我区防疫办和甘肃财贸学院相关负责人快速赶赴方舱,与学生本人进行了耐心沟通说明,对其所提问题进行了解释、相关诉求快速予以解决。其本人也充分认识到了自己过激行为、不实言论造成的危害,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并通过班级微信群进行了道歉。下一步,我们将举一反三,进一步强化方舱管理,做好在舱人员服务保障和情绪疏导,同步加强医疗救治,确保人员安心居舱、尽快出舱。

落款是兰州新区中川园区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

“锅”在软肋这边?
至此,网传的“榆中18岁学生方舱质问”事件,在一些人心里已经划上了句号。

女孩罗某某的哭救刺痛了笔者,她的勇敢鼓舞了大家。她喊出的质问,“2022,请回答!”

这一波疫情以来,“道歉”二字或许是官方比以往都常说的。但道歉管用吗?不管用就不该道歉了吗?究竟谁该道歉?

“事后领导积极沟通解决问题,学生认识到自己错误。”请问,善良单纯的女孩儿错在哪里?但凡把工作做的细致入微,及时聆听群众呼声,积极解决诉求、温暖人心,又怎会“家丑外扬”、“社死现场”?

从“通告”中仅有的学生道歉分析,当地政府官员应该还没彻底认识到其工作中哪里出问题了。若能有效沟通、及时解决,孩子会那般无助哭诉吗?

方舱医院是医院,“不能及时给药”……多么轻描淡写啊!“把工作用品推搡在地”,这样的描述,想突出表达什么?万事有因才有果,避重就轻的“通告”岂能服众?

孩子是大人们的软肋,可又何尝不是“软肋”支撑着我们?女孩罗某某说的那些话,或许给兰州抹了黑,但在笔者看来,没有啥大问题,她不需要道歉!

孩子“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而有些大人们“死不认错”,这份执拗有何意义?小女孩的哭喊,不正式当下许许多多群众的心声吗?希望兰州当地能领悟和保护好这份善意!

罗某某,你不需要道歉!因为按照法律规定,遇到危险紧急情况时,你有权采取措施自救!包括呼救和哭诉!



@冈瓦纳
大家都在说广州
其实北京也动作不小了
别看北京市面上还没放开,但软化核酸要求和转运规则,是实质性动作。这套搞法,就是不以清零为目标了才能实施的

哪个地方防得严,就看两样,一个是封控规则,一个是核酸频度。
上海现在的做法,实际上还是以清零为目标的 ​​​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90472.html?amp
无声无光|问题不是放不放开,而是如何放开
CDT 档案卡
标题:问题不是放不放开,而是如何放开
作者:维舟
发表日期:2022.12.2
来源:微信公众号“无声无光”
主题归类:防疫政策调整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前天,广州宣布全面解除所有疫情防控临时管控区;昨天,一度传闻“核都”深圳也要取消常态化核酸了,虽然很快被辟谣,但确实深圳不少商场、小区已不验核酸——事实上,这种传闻竟然会出现,本身就表明人们普遍预期将要放开了。

更多的新消息似乎也在印证这一点:11月16日,钟南山院士表示,奥密克戎感染症状轻微,“类似感冒”,不必过于担心。武汉大学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团队证实,在小鼠实验中,奥密克戎的致病力相比原始毒株,已下降了40倍。

至于很多人最担心的“后遗症”,广州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感染科教授、黄埔方舱医院总领队崇雨填教授11月30日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这与张文宏医生十多天前的说法一致:当下“急需复工复学”,让社会能继续运转,病毒带来的“后遗症基本上都没有”。


img

像这样的话,以前也不是没人说过,但没有像现在这样得到公开讨论,甚至即便说出来,也可能遭到群嘲。和今年春上海封城那一阵相比,这半年多来最大的社会心态变化,恐怕就在于此:越来越多的人觉得,放开不仅可以接受,而且是自己想要的,因为他们真正怕的已经不是病毒了。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为此做好了心理准备,日前流传着一个段子:

我坚决反对放开!

我大女儿是社区的,我小女儿是做核酸的,我老婆是卖菜的,我儿子是建方舱的,我孙子是做口罩的,我孙女是做防护服的,我姑父是当小区保安的,我是焊铁皮的,放开你要我们一家老小怎么活啊!

这极有可能是编造出来嘲讽那些“防疫爱好者”的,未必是真的(连孙辈都工作了,那本人都得60多了,哪个小区还会请八九十岁的老人当保安?),但它很好地契合了当下的一种普遍想法:反对放开的都是一些既得利益者,而且多是自私的老人。

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一下当下的舆论动态就会发现,随着“放开”的呼声渐起,连那些“防疫爱好者”的观点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们很少直接反对放开(毕竟这看起来已经是大势所趋),转而强调,一旦放开会出现什么样的“严重后果”。


img

曾写过《投资魔法书》的作家端宏斌日前在一篇10万+的雄文《可怜的中产,还没意识到共存后的危险》中写道:

现代社会其实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社会,城里人生存的一切,都依赖于城外的供应,你吃的、喝的、穿的、用的,还有给你提供服务的外卖员、快递员、餐厅的服务员,都是从农村来的,当这些人害怕感染,逃回去的时候,谁来给你提供服务?当共存之后,医务人员必定一定且肯定会离职。到时候所有商品和服务涨10倍,那才是合理价格,涨20倍你也不要觉得奇怪。

当城里的中产阶级庆祝共存的时候,他们甚至没有意识到等待他们的是什么。

公平地说,他开头所说的倒也没错,现代社会确实是相当脆弱的,所以才格外需要高超、精细的治理能力管控风险并维持其持续运转;问题在于他的推论:他似乎认定,一旦放开,城市就会在恐慌之下陷入停顿,进而所有物价都会暴涨。

他没有解释这是怎么推断出来的:国外的“现代社会”放开后没出现这样的状况,为什么中国会是个例外?当然,他说的那种情形,在国内倒确实出现过,不过是在城市被封控的时候。

尤为奇怪的是,他似乎认为物价暴涨中最脆弱的受害者是“城里的中产阶级”,但根据定义,中产阶级至少总还有点相对可以的收入和积蓄,而他所说的那些外卖员、快递员、服务员,其实才真的是更难承受的群体。

让他们回农村去,种地就能养活自己?别开玩笑了。且不论很多人离乡多年,早已不会务农,按现在各地的防疫封控,菜都烂在地里,城市的停顿,对他们的伤害才更大。


img

还有一种颇具代表性的观点认为,防疫到现在,已经陷入了一个两难的“电车难题”,放不放开都代价巨大,问题只是什么样的代价。

“洋恺宏观”的一篇《防疫的天秤》就持这样的看法,它承认毒株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防疫形势也大为不同了,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任何的选择都要付出代价”:

如果是选择放开,在医疗防线没有被击穿的情况下,我国将超额死亡上百万人口。如果是因为疫情传播过快、感染人数太多导致医疗防线被击穿,超额死亡的人数只会更多。

所以防疫就是个天秤,天秤的左边是3.5万亿元的财政缺口,天秤的右边是上百万人的超额死亡。社会公共领域的任何决策都比想象中要复杂得多,任何选择都会有代价。关于防疫的取舍,不同人心中应该有不同的答案。改变路径要勇气,不改变路径也要勇气。但最终的决策,一定得建立在保障14亿国民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

在此,它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似乎放不放开都有道理,也都要“勇气”。然而在我看来,此处设定为“要钱还是要命”的两难,其实是虚假的。

它暗示我们可以“要命不要钱”,但现实是:当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力下降,“钱”和“命”都会没了。“上百万人的超额死亡”听着确实惊悚,但这并不意味着不放开就可以完全避免——也许这些人没死,但另一些人却死于其它原因。

有研究表明,美国GDP增速每下降1个点,会超额死亡5万人,因为经济下滑会导致失业、酗酒、暴力、健康恶化、自杀等一系列次生灾害,按中国的人口规模,1个点就是20万人。


img

一个社会的延续,依靠的不是静态的严防死守,而是动态的生生不息。一百年前的“西班牙大流感”曾导致上亿人口损失,但疫情过后,活下来的人获得更强健的抗体,人口增长迅速反弹。

也因此,中国才有“千棺从门出,其家好兴旺”的古话——谁都难免一死,关键是更多、更健康的后代来新陈代谢。这三年管控下来,且不说别的,多少人因此打消了结婚生子的念头?因此少出生的人口,恐怕都不止百万了。

最重要的一点是,放开不放开,到现在其实已经不是选择了,因为我们无法想象五年、十年一直这样封下去,这不是死多少人、财政损失多少钱的问题,而可能对社会心理、经济活力乃至整个国家的未来造成深远而不可逆的潜在伤害。

继续陷入这样的繁琐争议,已经意义不大了。试想一下,如果1978年也为是否“开放”展开争论,那主张不开放的人恐怕还更占上风,理由也多的是——有些担忧当然也不无道理,就像窗户打开也难免有苍蝇蚊子进来,但真正的问题是:要是这样一直争下去,我们可能就此丧失了与国际结构的历史契机,最终要在更严峻的形势下被迫仓促开放。

所以真正的问题是:如何为放开着手准备,尽可能地减轻可预见的损失,摸着石头过河。“不放开”这个选项根本就不应该存在,“放开”也不是二选一的问题,而是讨论和行动的前提,由此迎接新的风险和可能——朋友们,这才叫“勇气”。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90462.html?amp

王五四|瑟瑟发抖时,不要赞美任何一片雪花
CDT 档案卡
标题:瑟瑟发抖时,不要赞美任何一片雪花
作者:王五四
发表日期:2022.12.1
来源:作者以微信笔记形式发布
主题归类:平庸之恶
CDS收藏:公民馆
版权说明:该作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数字时代仅对原作进行存档,以对抗中国的网络审查。详细版权说明。
杭州下雪了,却很小,很不正经,很不浪漫,让人忍不住谴责,雪小的时候,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雪花还没有道歉,在方舱质问工作人员的兰州18岁女学生先道歉了,官方通报说“其本人也充分认识到了自己过激行为、不实言论造成的危害,深刻认识到自身错误,并通过班级微信群进行了道歉。”看完官方通报,感觉当地政府又一次挽救了一个走在危险边缘的年轻人。去找来了该女学生的质问录音,才发现,还是当地政府厉害,敢于让受害者道歉,并勇于公布这一行为。

女生的质问内容是这样的,“二楼的人告诉我们,他们有地暖,热得不需要被子,为什么三楼是这个情况?”声音还是很温和的,接下来,她稍微有些激动的说,“我们都在生病,跟你们要药,你们说只有拉肚子的药,我们学生怎么办?没有人解决吗?我们是牲口吗?我们找谁,我昨天在找人了,踢皮球踢皮球。我们是什么,畜生吗?”

“我们学生来这个地方,没有接到任何的消息,连自己的核酸都没有看到,凭什么把我们拉过来?”这时,可能是工作人员用手机录女孩的视频,女孩大声问,“你录什么?凭什么录?我也在录我告诉你,你以为我害怕你吗?”女孩叹了口气,接着说,“我什么消息都没有接到,班里四五十个人拉来了三十个,24小时核酸阴性的都要拉过来,凭什么?”

女孩用哭喊的声音说,“你们在干什么?拉我们填(音)舱吗?兰州人不做核酸了,你们拉不过来了,拉学校(学生)是吧,半个学校的人全部拉来填舱,你们想干什么?”这时女孩情绪有点激动,“我们活不活了,我今年18岁,我的青春刚刚开始,你们要干什么?你们没有孩子吗?”声音里听出女孩在踢东西,撕心裂肺的说,“你们告诉我,告诉我告诉我,都他妈别活了。”最后只有女孩的哭泣。

正常人基本都能感同身受,正常人也都能理解,但最后我们却看到了正常的不正常的结果。有人说要理解政府物资紧张,医疗资源紧张,人力资源紧张,各方面都紧张。有人说不要抱怨,罪魁祸首在于疫情……。罪魁祸首或许是疫情,但人们现在承受的一切是源于疫情防控的胡搞乱搞,天灾还能躲躲,人祸无处可藏。

罪魁祸首在乎疫情(天灾),我想雪花听到这句话都无法同意,小了你嫌不够浪漫,大了你就说是雪灾,做个雪花实在太难了,还要说什么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这句话是大家搞错了在乱用,这句话是波兰诗人斯坦尼斯洛的名句,它的原意是“雪崩中,没有一片雪花觉得自己有责任。”它指向的对象是作恶者,是体系中的每一个人,而不是受害者。集中营的看守、毒气室的建造者、喜欢弹巴赫戴着白手套按下毒气室按钮的人……,每一个人都以为自己只是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没有人觉得自己对集中营的死难者是有责任的。

普通人毫无选择,胁从者或许有被迫成分,但却不是无可选择的,而很多作恶的人,就是躲在这个身份后面假装无辜却毫不留情的作恶。受害者,道歉的受害者,怎么可能是那片雪花,让我们努力做个正常人吧,下点小雪,我们可以惊呼好美好浪漫,但也不能忘记雪太大时,边疆那些因雪灾冻死的牛羊和冻伤的人,以及各地寒潮下在方舱里瑟瑟发抖的人。当然你也可以不管不问,但不要在他们说冷的时候,你说,别抱怨,雪花多浪漫,这样会显得自己像央视一样有病,我看过他们的报道,在边疆雪灾时,他们很多报道边疆的视频内容是“瑞雪兆丰年”、“美爆了,宛若白色童话世界。”

不论是杭州的小雪,还是边疆的大雪,环境都是寒冷刺骨的,不论在哪,我们吃饱穿暖时,都可以喊上一句,我爱你,塞北的雪,甚至唱上一曲《北国之春》,但不要在瑟瑟发抖时,赞美那一片片雪花,更别说它们背后即将到来的雪崩。



@荐见
[cp]睡前说句政治正确的话吧。随着大规模封控放开已成必然,我们都尽可能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感染的继续增加也是必然。

一些局部地方出现危重病医疗资源供给的紧张也会可能出现,可能的求助也会零星出现。

希望到时候,无论求助者之前对于封控的观点如何,都不要、也绝不该遭到此前不同意见阵营的冷嘲热讽,甚至诅咒。

病毒才是我们的敌人,无论它致病力高下。任何时候,我们不该是我们的敌人。我们都是中国人,这当是最大的最不可能被反驳的政治正确吧。

祝愿正常的生活早日如期如愿到来。[/cp]



@胡锡进
乘地铁、公交不要核酸阴性证明的城市已经有贵阳、石家庄、洛阳、广州、成都、天津等,北京今天宣布加入是对这个趋势的重磅强化。我们对正常生活的回归在各个城市的相互鼓舞中加速摸索前行。我们不会也不需要一蹴而就,我们必须一边走一边解决新出现的问题。
我相信国家对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保护决不会放松,新的策略只会提高这种保护的质量和效率,因为我们的资源会根据病毒的新特点更准确地用在刀刃上。经济的恢复肯定会逐渐加速起来的,所有因为调整而产生的不适应不衔接都会是短暂的,各种努力之间的越来越通畅将是大势所趋。



@木遥
连着看到两个朝阳区的朋友刚刚收到的社区通知,目瞪口呆。
这形势发展速度不是一日千里,根本是直接一步过渡到境外了。。。

真的,谁再敢说自己了解中国。 ​​​



@松林煮雪
[cp]最新情况:孩子已经得到救治,现在已无大碍。

感谢大家的帮助,对于评论里有人表示“没事的,新冠就一大号感冒,吃点退烧药感冒药几天就好了,不用去医院”的阴阳怪气,我想说:

放开过于严密的封禁让群众复工复产已经是不可阻挡的趋势。哥哥要上班,我要上学,我们都是支持解封的人民群众中的一员,都迫切的希望生活回到正轨上。

下午刚刚接到哥哥的电话,我的第一反应是安慰他“不要自己吓自己,我们已经了解了很多,知道现在奥密克戎的重症率不高,但是他们两个这么小,一直发烧不行,先吃药降温,让两个小孩子退烧”。在两个小朋友高烧不退的情况下,我们开始打急救电话,希望专业的医生介入治疗,让小孩子尽快退烧。

但是我们却没有想到,好不容易等来的救护车,却是将小孩子和孩子奶奶接到了医院门口,只进行了核酸检测,没有安排任何的治疗,这样的处理方案让我们愤怒,孩子在银川零下十几度的室外等待了两个半小时,我们害怕只会让病情进一步加剧。在各方电话打不通,求助无门的情况下,我选择了发微博求助。

最后的结果是,在发现孩子情况不对后的十二个小时,他们终于接受了治疗。

事实上,我仍旧认为奥密克戎不是不可面对的,不需要我们倾全力、折损经济发展来应对它。但是我们的医疗机构和政府部门是不是这么看待的?

我们是不是到了应该开设更多的奥密克戎门诊,而不是仅仅依靠几个定点医院的时候?

我们是不是到了应该让无症状患者居家治疗,而不是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协调人们前往方舱,让这些力量解放出来救治发烧的老人和小孩的时候?

我们是不是到了应该培养更能应对昨晚那样的情况的医护的时候?哪怕没有床位无法进行住院治疗,也给病人开药让其回到温暖的家里吃药自救,而不是在冰冷的空气中陷入漫长的等待?

我们应该能够做得更好,而不是再次让大家的生活陷入一团乱,哥哥和嫂子的两个孩子还算幸运,最后没有造成太严重的后果,继续这样乱糟糟的管理,医院不敢接收高烧病人,下一个小朋友,下下个小朋友,还能这么幸运吗?[/cp]


[cp]@秋賦長歌: 这就是放开后的必然了,医疗挤兑是必然的,我们国家的医疗系统比不上国外,去方舱是为了怕有个万一,医护人员不是好培养的,也有人说孩子发烧不用怕,说这些话的人都是屁人,换他们身上巴不得专家来治疗。我们家的是联系了方舱,也是等了一天一夜才被拉去,这期间都是物理降温。[/cp]

[cp]@松林煮雪: 谢谢您的关注,我还是觉得这样的医疗挤兑是可以尽力避免的,大量盖方舱的钱可以转来盖条件更好的医院,哪怕盖得少一点,无症状感染者也没有必要拉去这样的医院,把医院给真正需要的人(比如我的嫂子也感染了,我们现在没有发现嫂子有很严重的症状,这就是我说的不需要去方舱的人群)。[/cp]

[cp]@松林煮雪: 至于培养医护的问题,我想表达的是并不是需要立刻有一批新的医护,而是让现有医护刚有针对性的处理现在的状况,昨晚的情况,哪怕是留在家里等待体温检测结果,然后给几盒药,电话指导物理降温或者别的救治方式等等,也比昨晚他们做的好得多。[/cp]

[cp]@无盐_微君之顾: 到底是医院住满了没医生人手给孩子看病还是医院没人但医生不敢看病呢?如果是前者的话起码别把俩孩子和老人丢车上大半宿。[/cp]

[cp]@松林煮雪: 回复@无盐_微君之顾:第一个医院表示孩子核酸阳性,所以不接受治疗,要转去别的医院(我也不明白他们为什么第一次就说接去定点医院,为什么到了却以这种理由拒绝治疗),第二个医院救护车迟迟不来是因为医院表示床位不够(所以我在最新的微博呼吁更多的奥密克戎门诊)。[/cp]



@止谣君
【@新京报 这条#专家称目前无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咋自宫啦?】查了一下:

1、@新京报 这条微博已隐藏自宫;

2、新京报称这篇文章的来源是“据人民日报消息”,搜@人民日报 客户端,找不到这篇文章;

3、这篇文章的最早来源是11月30日19:33分,“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发文《新冠有无后遗症?中山三院崇雨田教授:目前无证据表明》。

目前在“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搜这篇文章,已经搜不到了。

4、12月1日,新京报全文引用此文,加上了“据人民日报消息”几个字。

之前的11月19日新京报引用该“广东频道”文章时,标注的是“据人民日报客户端广东频道”。这一次同样引用,标注则是“据人民日报”,少了“广东频道”这几个字。

而中央级“人民日报消息”与其地方“广东频道消息”之间的巨大区别,懂的人都懂。

5、这篇文章,实际上就是人日地方“广东频道”采访中山三院的一个教授,他谈了对“长新冠”如何归类的个人看法。

新京报以“人民日报消息”这么一炒,这篇地方频道源报道都已删除的文章,似乎就成了中央级“人民日报”权威定论,继续广传。

6、关键是,看文章,中山三院这个崇教授,并没有否认“长新冠”症状的存在。

只是他把“长新冠”,从其他专家认为的“后遗症”序列里踢出去,划入到“长期临床表现”名头下面。

这样一来,症状仍然存在,但这些症状就不叫“后遗症”了。

——随后新京报发博#专家称目前无证据表明新冠有后遗症#,话题阅读量高达3.4亿,影响巨大。而新京报这个话题主持人却自宫溜了。

.



@第一财经
5分钟前 转赞人数超过4800  来自 微博视频号
#北京多数药房买不到连花清瘟#【#北京朝阳区某药店布洛芬基本售罄#】今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发布消息,为方便百姓购药,满足百姓日常用药需求,畅通购药渠道,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调整“四类药品”有关购买措施,自12月3日(今日)起,市民通过互联网平台或本市药店购买退热、止咳、抗感染、治疗咽干咽痛等“四类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信息。
一名百康药房朝阳某分店店员表示,“昨天开始,布洛芬就卖光了,但其他退烧药还有,我们会针对缺货的药物尽快进行补货。中药如连花清瘟可能目前北京多数药房都比较难买到了,预计过两三天会到一批货。”对于有市民反映的“今早下单的感冒药,晚间还没有送到,被药店告知缺货“的现象,该店员表示,确有可能。“这两天顾客量太大了,这是我们也没有料到的情况。建议市民来线下门店看看,除了热销的那几款,还是有很多替代药物可以选择的。”(第一财经 吴斯旻) #北京购买四类药品不再实名登记# O北京购买“四类药品”不再实名登记,有店家称连花清瘟、布洛芬售罄 L第一财经日报的微博视频



@-四分三十三秒-
24分钟前  来自 很哇塞的博主
#北京多数药房买不到连花清瘟#
就一句话:民意不能光看线上,也要看看线下。
这就是那些喊着放开,取消核酸检测的人造成的结果。
你们就继续瞎耐吧!以后医院紧张也是你们造成的。
我反对层层加码,但是我更反对全面放开。眼前的舒服只会给以后带来更大的麻烦。[偷笑]
#北京多处核酸检测点临时关闭# ​



@拆台CT
#世卫称还没到宣布新冠结束的时候#

“不听不听,这肯定是骗人的。

谭德塞是谁啊,没听说过,新冠已经在我们简中互联网上结束了,你这个时候出来妖言惑众,是不是还想让我们再封3年?”

类似言论目前横行其道,实在是可怕。

仿佛只要宣布疫情结束,一切就能回到从前似的。

但这,真的只是刚刚开始。



@出版人周筠2

16分钟前
来自 iPhone 13 Pro Max
我看武汉也如此,政府静默着。//@谢耘:是决策层懵圈状态。
@AC洛迦王子
昨天,一位朋友吐槽,兰州市现在是解封了,但兰州市政府还处于静默状态[顶] ​​​
2小时前



@冈瓦纳

4分钟前
来自 新版微博 weibo.com
有个事情,有谁能还记得
英国其实在2020年有段时间是有封控的,有的商店不准营业
但是,我记得,政府命令关门的时候,是给业主补贴的,是不是?

其实,我觉得他们是对的
为什么呢?
关门是为了公众利益
但是,公众利益并不一致,有的人收入并不受关门影响,但他们受益于关门
那么理当补偿关门的人

如果我们这里也这样搞,你们说,三四月会封上海么?



@涛哥有话说微博

12分钟前
来自 iPhone客户端
上海昨日疫情通报36+450,在“近期国内本土疫情反弹明显,部分省市阳性感染者人数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摘自@上海发布 回应),上海“溢入”传播链不仅兵临城下,更有大举突破之势。

据@上海发布 回应,“我市近期每日新增阳性感染者数明显上升,涉及的场所、行业和人员也多样复杂,其中绝大部分感染源头来自于外省市。”

这个时候,仅对入境上海人员进行严格管控,已是不够,尤其是一部分外省舆论在吹嘘放开疫情管控的同时,客观上并没有提及“共存”之下的市民防范意识,以及在基础医疗体系的应对完善措施问题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认知。

实际上,张文宏医生早在2020年武汉疫情被控制时,就已经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及上述问题,可惜的是,不仅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甚至一度被某些势力疯狂攻击。

勿容置疑的是,上海市民的自我防范意识,相对于其他地区,还是偏强的;上海的整体医疗体系,相对其它地区,也是完善的。在这样的关键时候,更应该做好精准防控,即使大兵压境,也要不慌不忙,井然有序地进行流调筛查,科学阻断病毒传播链,确保经济和防疫两不误,不再出现今年四五月份的覆辙……



@拆台CT

2小时前
来自 微博bb机
#北京多处核酸检测点临时关闭#

做不了核酸,买不到连花清瘟。

会闹的孩子的要求满足了,不会闹的呢?

民意不仅在线上,也在线下,地方在做决策时,能不能先做个调查问卷?



@麻醉医生凌楚眠

12分钟前
来自 HUAWEI Mate 50 Pro
已编辑
#世卫称还没到宣布新冠结束的时候##v光计划#
未来的一到两个月,也就是这个冬天流感季,将会是国内医护人员的“至暗时刻”。

国内许多地区,特别是医疗资源底子薄的三四线城市和乡镇,会爆发实质上的“医疗挤兑”——医院人满为患大排长龙,生病高烧的病人没床住不进去,医护大面积感染排不过来班,医院诊治能力受创乃至直接关病区的情况,将依次上演。

请做好准备。

我前几条微博写了为什么老百姓“关不起了”、“关不住了”;减少人民的防疫成本势在必行。而按最近的动向来看,防疫成本没有消失,是往医疗机构在累积——政策面上松绑、放松人口流动这肯定是好事,但医院的防疫是松不了的,这意味着被压抑的就医需求随着阳性病人一起惊涛拍岸涌向医院,将会衍生出巨量的冲突和医患矛盾。

怎么理解呢?

换位思考吧——你是医院管理者,政策要求不能拒接阳性病人(没核酸也要给看病,很多地方新冠定点医院远远满足不了需求),门诊开始排长队了,但院内感染要严防,医患冲突要避免,你该怎么办?

只能往一线医护头上压了——三级防护穿起来,加班时间造起,排班人次密起来,投诉惩罚加起来…

既要拼命增加工作效率,还要避免院感,以及不能被投诉减少扯皮…

这种“既要又要”…眼熟么?

客观形势是不以主观想法变化的——医护将极为疲惫——免疫力不够或暴露风险太高——感染退出一线——人手减少压力进一步增加——恶性循环。

况且,就目前这个普遍降薪的待遇,你也挡不住人家用脚投票的辞职潮啊。

再加上,感染人数绝对量的增加将放大重症人数(这时候的重症主要是本身就重症+阳),挤占本就不多的医疗资源。

所以对短期未来,我是相当悲观的,医疗挤兑在欧美在日本在中国香港都被证实无法避免。

另外,很多人疑惑为啥医院一定还守着核酸——我告诉你,哪里都可以不要核酸,医院不行。

因为医院但凡有一个阳的,很快一个病区半层楼都阳了,虽然奥密克戎对健壮普通人也就是个上感了,但架不住医院里都是老弱病残啊!

同理,医护人员也要天天做核酸也不能阳,否则你到底是在治病救人还是传播感染?

如果有人还不理解矛盾的尖锐性,我举几个简单的例子吧(就当它们发生在平行时空):

比如,你是一个80岁肺癌手术术后病人的家属,你家老人历经千难万苦遭了大罪终于术后康复快出院了,结果本病区一护工阳了,12小时后你家老人也阳了,然后在新冠的打击下病情急转直下,发展成严重呼吸衰竭氧饱和度80%还往下掉,而该医院ICU全满,呼吸机大部分都调去了感染病房治新冠去了…最后在病房抢救无效病人死了…

这个情况下,你写不写小作文?

又比如,你家小孩烧40度已经两天了,而儿童医院门诊排了五六百号人,你等了一整天终于要看到医生了…这时候突然来一群大白告诉你门诊关了请回吧——儿科病房封了半个病区的孩子都阳了,必须清空病房/全面消杀/病人全体转移,毕竟旁边就是儿血病房里面全是白血病孩子(一旦院内感染就是大屠杀);

你看着尚在发烧“奄奄一息”的娃,你能保持镇静,你能不闹?

作为一个老百姓,我理解也支持逐步解封恢复正常社会秩序;作为一个医生,我很忧心即将到来的“矛盾集中爆发区”。

还是那句话: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请保护好免疫力,囤好常用药,强身健体休养生息,能不去医院就别去吧。
#微博健康公开课#收起



@出版人周筠2

58分钟前
来自 iPhone 13 Pro Max
恶人必须受惩处。//@北大法律人29037://@余季塘://@阁主戏说://@大神智库://@文雨2022:转发微博
@韩浩月
今天是12月4日,星期日,尹丽同志“软肋论”重要讲话公开发表的第9天。这是最后一条关于她的微博,再聊就没意思了。日子还得继续,生活要向前看。遥祝尹丽同志:软肋学习进步,住所明亮温暖,帽子漂亮挡风,事业稳步上升,争取再为天通苑群众服务50年。 ​​​



@皇城根下刀笔吏

2分钟前
来自 HUAWEI Mate 40
阳性病例离自己越来越近,继多次十管混一阳复检被排除后,小区里“终于”出现了第一例阳性。 ​​​



@冈瓦纳

1小时前
来自 新版微博 weibo.com
已编辑
对于疫情,到了今天,我还看到大量数据比较,数据分析,并基于此讨论是不是该优化措施的
重症率高于感冒,就不能优化?
疫苗接种率低于新加坡就不能优化?
ICU病房数不够就不能优化?

现在的情况是,北京,广州,都优化了。
北京有人阳了,报告社区了,码不变色,楼不封
广州社会面不核酸了

数据错了?
也许没错
但这些数据分析师们的数据太少了

我至今认为,全城停摆,就上海四五月份那样,仍然可以清零。
静止+高频核酸是可以的,六十天做不到,九十天

问题是,你分析的时候要加上一些数据
停摆政府需要多少钱?停摆百姓需要多少钱?(这是经济帐,经济帐就是赚钱)
停摆多少百姓有意见?百姓能忍到什么程度(这是政治帐,政治帐就是赚人心)

北京广州,就是被病毒冲破了防线,防线是要靠钱靠人心筑起来的,钱不够了人心不齐了你能防?

上海今天五百了,上海一样会被冲破的。现在优化与不优化,结果一样的,只是多花些银子而已。我倒要看看,上海再次到三四千一天的时候,会不会重吃鸳鸯锅。什么ICU啊什么接种率啊什么重症率啊,其实和三月底并无大的差别。

明年,很多很多地方会是这样的状况:大病未愈一身债



@皇城根下刀笔吏

3小时前
来自 HUAWEI Mate 40
我感觉最近的信息比较乱,因为刚刚看到校友群里有人发的聊天记录,有个在国外生活了大半年的宝妈,详细描述和总结了她所见到的各种阳性症状(自述有妈妈群,主要聊孩子和老人健康问题,样本数量大约100人左右),感觉跟目前披露的绝大部分无症状数据,有点不太一样。

感染过程大致是,发烧加全身疼痛,说小孩恢复快一些,大人反而慢一些,还有骨头疼的感觉。时间可能在4-5天,最难受大概在1-2天,而且说传染性超级强!(感叹号是她的原文)

建议大家还是尽量都做好个人防护。



@理记

2小时前
来自 iPhone 14 Pro Max
防疫政策发生变化后,可能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过度,一些领域可能难受程度要高于二十条之前,应该有心理准备。比如在学校,就算严格认定风险区的范围,班里有一个学生感染哪怕只封一个楼层,接下来的半年里可能各楼层各班级来回封,校长老师不用干别的了,就防疫吧,那学是没法上了。

医疗领域恐怕也要度过一段相当混乱的时期,二十条前后各有各的麻烦。



@胡锡进

19小时前
来自 中兴Axon 40 Ultra
北京市朝阳区的很多公共核酸检测点今天被关闭,大量需要核酸阴性证明的人无处检测,仅存的一些检测点排出超长队伍。很多人在风中排了一两个小时队才做上核酸,有的甚至排了队也没做上。

昨天北京市宣布5日起,也就是周一开始,乘坐地铁公交不再要求出示核酸阴性报告,今天取消街头和社区内的核酸检测点,不知是否与该宣布相关。然而重要的是,北京市各个工作场所,包括写字楼和机构继续要求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所有人都不是为了坐地铁公交而坐,绝大部分人都是要去某个工作场所,光是地铁公交取消核酸要求,解决不了大家的问题,仍会困住很多人。

这大概不光是北京市的问题,全国其他地方恐怕也都存在政策打架的相同或相似问题。老胡理解围绕核酸的调整刚刚开始,难免会出现一些政策紊乱。诚恳希望各地政府高度重视这个问题,迅速理顺相关政策,做到真正方便广大民众出行及工作办事。

我是相信围绕核酸的问题会很快重新理顺的,今后做核酸的人没必要那么多,对该做核酸的人要继续确保与过去同等程度的便捷。希望各地都能够对新出现的问题反应迅速,认真维护好公众对下一步防疫策略调整会越来越有利民众的信心。



//@STAN-颖:中肯中肯[并不简单]//@大大卷卷怪:分更细点,直接上九宫格,守序管控到混乱放开[doge]绝对中立留给胡锡进
@月风_投资笔记
我觉得接下来要分为6个派系,按照管控力度从强到弱:

1、古典清零派(强调本地确诊人数维持在0附近)
2、动态清零派(强调人数维持在一定数值以内,比如50人)
3、条件成熟放开派(强调ICU与医护,实现难度大,但长期收益)
4、条件成熟放开派(强调疫苗和特效药,实现难度小,但需持续投入)
5、逐步放开派(分批逐步放开,认为自然免疫效果好影响小)
6、快速放开派(认为毒性极低或者其他影响更大)
7、单独列出:吃瓜派

现在的情况是,我属于第四个派系(二级狗的主流派系),但是前面的人看我像躺党,后面的人看我像控党。

两头挨打挺疼的



//@糖猫小熊:刚开始而已,环卫,保供人员更加容易被感染。被感染即使不封控他们,也不能要求人家带病上班工作。即使感冒也不舒服不是。那么当这些人群大面积感染之后,如何确保社会的基本运行呢。放松的是政策,又不是病毒本身
@北京大峰峰
网友投稿,我们是海淀区塔院小区,我们楼老人很多 他们早就不敢出来了 现在垃圾堆成山 保洁.....了,不消杀 不敢想象这个小区要......什么样[泪][泪][泪] ​​​



//@怒跑章鱼:看到官方拿出2022年1月的研究来佐证转弯的正确性,再看到有的地方如火如荼建起来的方舱清零一夜之间阳性清零,只觉得科学和我们所有人的这一年都格外可笑,当然也不只科学,不止这一年。
@松谷之梦
大转弯之夜的欢乐我无法融入,亦不觉得值得庆祝。或许明天可堂食,有些微高兴。但三年里时代不但落下了灰,还投掷炸弹,许多人的生活、生命都彻底改变了,更不用说那些死亡。这些代价不会有任何赔偿、道歉、真相的发掘,只有翻篇。即使时间一键回到三年前,即使平行分流使我们永不遇上新冠,那个世界依然充满了残忍的剥夺、尖锐的矛盾、一触即发的怒火。可以封锁我们的,也可以轻易解锁,这翻云覆雨的力量何等可怖,又什么时候再将你的生活翻覆。我不庆祝,我只感念那些勇敢的朋友。



@烧伤超人阿宝

27分钟前
来自 HUAWEI Mate X2
已编辑
随着政策调整,医院门急诊患者中的阳性比例肯定会快速增加。

当数量多到一定程度,这些病人不可能都由定点医院接诊,普通医院也不可能再做到接诊一个阳性就做一次全面消杀,不可能给每一例阳性准备缓冲隔离间,医务人员也不可能都长时间捂在防护装置里给人看病。

清零与共存之间,没有中间路线。政策转向后,医院不可能成为阳性海洋中的孤岛和净土。

应解尽解应收尽收的结果,一定是应感尽感。

希望有关部门尽快根据实际情况出台新的政策和细则,不要逼医院完成无法完成的任务,不要再折腾疲惫不堪的医务人员。

这世上,“要么~要么~”才是常态,哪有那么多“既要~又要~”



@观察者网

44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网传新冠药品清单靠谱吗#【网传各类“新冠药品清单”,按清单买药靠谱吗?】近日,多张“新冠药品清单”在网上流传:有“新冠吃药顺序图”,有所谓“国家卫健委推荐新冠治疗中成药”,还有一些民间偏方。

那么,这些治疗方子可信吗?能不能按照这些清单来买药?

上海市普陀区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朱林筠根据网传图片,对相关药物一一分析:

四季抗病毒合剂

四季抗病毒合剂的主要成分有鱼腥草、桔梗、桑叶、连翘等,适用于风寒或风热感冒,具有一定抗病毒、抗菌作用。若出现发热、头痛、流涕、咳嗽等症状时,该药物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无症状时,切不可盲目使用,鱼腥草内含微量马兜酸,可能对肾脏造成损伤。

风寒感冒颗粒

风寒感冒颗粒针对的感冒证型是风寒感冒,其成分有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等,可解表发汗,疏风散寒,在缓解症状的同时有一定抗病毒作用,但需在适用人群内使用。具体来看,风热感冒者不适用;运动员慎用;对该药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糖尿病患者及有高血压、心脏病、肝病、肾病等慢性病严重者、孕妇或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患者,小儿、年老体虚者等,均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复方氨酚烷胺片

复方氨酚烷胺片为复方制剂,成分包含对乙酰氨基酚、盐酸金刚烷胺等。其中的对乙酰氨基酚与布洛芬一样,都属于解热镇痛药物,能有效缓解发热症状,但在发热时无须重复用药。需要注意的是,金刚烷胺对新型冠状病毒无效,而且易造成神经精神症状及其他不良反应,不建议使用。这类解热镇痛药物因对患者肝肾功能存在影响,在使用时也应注意。

连花清瘟胶囊

连花清瘟胶囊有清瘟解毒、宣肺泄热的功效,在疫情期间已成为“明星”产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下称“诊疗方案”)明确,处于医学观察期,或临床治疗期(确诊病例)的轻型和普通型病人,推荐服用连花清瘟胶囊(颗粒)作为治疗药物。不过,该药适用于治疗热毒袭肺证,如果存在湿毒郁肺证、寒湿阻肺证等的患者服用该药,反而可能加重病情,所以不建议盲目用药,还是应询问医生。

蒲地兰消炎片

蒲地兰消炎片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效果,常用于咽炎、喉炎等治疗,但对风寒感冒者效果不佳。

维生素

网传图片中还有维生素,维生素可以提高免疫力,但无法预防新冠肺炎。而且从营养价值看,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也能补充各类维生素,还能同时摄入膳食纤维,比服用维生素更便捷。



@yuki夜倾
【写在最前面,本人并非躺平派,也并非防疫爱好者,只是一个单纯的一线打工仔,以下只是记述今天发生的事儿,没有任何输出观点的意思。谢谢大家看我说话但是也不用为这条关注我啦……我只是个无趣的医院搬砖仔】
今天是来方舱的第七天,进仓第五次,早班。
这段日子降温很厉害,但方舱这边空调和小电暖器片,电热毯大衣等都到位了,和前两天比觉得冷的人少了很多。
政策的转变很突然,今天工作集中在根据核酸阴性和ct结果上报出院名单,解答患者问题,安排不到200人出院,120转运,开药。
每个医院派来的的医护队伍在一周的时间内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减员,每个班都是在缺人状态下运行。
新政出来之后,方舱的大家快速分为两派。
一个是很想回家派,一个是不想回家派。
前者分为两种,一种是已经转阴,一种还是阳性,ct值很低,病毒复制性很强。
转阴这种是最省心的,只要按照市指的要求开具出院医嘱,等街道接收,把他安全送上120就算功德圆满。
有意思的是在下达可以回家的通知之后,方舱的物资反而消耗的更快了,卷纸,拖鞋,牙刷,保温杯,刮胡刀,牛奶等等这些物资,甚至垃圾袋,所要的人都变得多了起来。拆开一箱新的牛奶,会有人四五盒四五盒的拿,保温杯也是,恨不得来一套”方舱纪念品“。
还有药物,我们会按照患者的实际情况一次只开一顿的口服药,后来发现有人把配给的药物偷偷攒起来,完全没有服用(就是连花oo颗粒,右美沙芬,阿斯美,拜欣同这类的常用药物,也有贵一点的莫西沙星之类的),问就是说想带回家存着,医院开一次太贵了,搞得我们哭笑不得。
阳性要求回家这种,目前我们还是不敢放的……只能梗着脖子说我们没有收到相关文件,说实话这种我真的不指望人的自觉性,有些人随地吐痰都管不住自己,你告诉他阳性要乖乖居家,不要出门,基本就是奢望。

不想回家派也分
转阴不想回家的有一种是家里有老人小孩,担心复阳,打算稳妥了再走。
还有一种就是没有地方接收,居无定所的。
独立卫生间,自己住一个屋这些都不能满足。
我们因为减员严重,午饭发放都是拜托一些患者志愿者。
有个大哥今天问我“我阴性了,让我走了,我能不能在这留下,帮你们接着发饭。”
我很惊讶,在这呆着有什么好呢?条件简陋,隐私也比较差。
他说“我是从工地来的,之后也回不去了。”
可能至少方舱虽然不暖和,但是也不冷,盒饭水果牛奶饮料物资现在也都补充的很足了。
甚至剃须刀,内裤,拖鞋,零食,可乐都有。
我:“那你回家去吧,家里多好啊。”
大哥嘿嘿一笑”今年赚的钱不够多,先不回去了。“



https://mp.weixin.qq.com/s/cqtxVv496Gun3v7czyrIeA

病毒学家金冬雁:简答饶议科学就奥密克戎相关问题对我的商榷
原创 CC情报局 CC情报局 2022-12-03 18:11 发表于北京
图片

图片

文/金冬雁  香港大学医学院教授,凤凰网《肿瘤情报局》特约专家

饶毅教授在“饶议科学”公号上以匿名专家的名义对我就奥密克戎致病性、变异规律、重症死亡率、奥密克戎在英美造成的死亡数、新冠疫苗及口服抗病毒药物的效果、长新冠及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造成传染的原因等问题所发表的观点提出商榷我对此作出回应。其要点如下:
图片
1. 饶认为奥密克戎99.5%以上为无症状感染与轻症而且为自限性、自愈性疾病的结论太过武断,奥米克戎可能向致病性更强的方向变异。我认为奥密克戎99.5%为无症状感染与轻症是来自官方的统计数据,新冠轻症确为自限性、自愈性疾病。奥密克戎的变异正趋于稳定,向致病性更强变异是极小概率事件。
2. 饶认为奥密克戎在美国引起的总死亡数超过德尔塔,美国新冠死亡主要不是80岁以上未打疫苗者而是65岁以上人士。我认为有数据表明奥密克戎在美国引起的总死亡数没有超过德尔塔,美国新冠死亡主要是65岁以上不打疫苗者。
3. 饶认为新冠疫苗不能防止感染,口服抗新冠药物不是神药。我认为香港疫情海啸期的数据表明打齐三针疫苗虽然不能防止感染,但仍能显著减少感染。口服抗新冠药物确实不是神药,但有证据表明65岁感染者口服Paxlovid可减少81%的死亡。
本人特就“饶议科学”上的商榷要点,撰文给予回应。
奥密克戎感染和流感有没有区别?奥密克戎感染有没有后遗症?
1. 饶:在动物模型中,BA.4/BA.5也显示出比BA.2强的致病性(论文见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2.09.018)。最近出现的XBC等德尔塔/奥密克戎重组毒株,就很可能兼具免疫逃逸能力和较强的致病性。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关于新冠病毒奥密克戎的亚变种致病性在人体中有没有增强。我的结论很简单,就是没有。我们讲的致病性是指在人体而不是在动物模型中的致病性。动物模型是用来模拟人体的,如果动物模型的情况与人体不符,就只能作为参考。部分日本学者也曾用类似模型得出奥密克戎比德尔塔致病性高,却与真实世界的人类感染相反。
在真实世界中的人类感染中,从无证据表明BA.4/5致病性比BA.2强,也没有证据表明XBC等德尔塔与奥密克戎兼具较强的免疫逃逸能力与较强的致病性。
图片

2. 饶:奥密克戎感染和流感的症状虽有部分重叠,但也存在显著的不同,特别是流感并未观察到大规模的后遗症。华盛顿大学Ziyad Al-Aly的大队列研究发现了新冠感染对多种疾病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的提高。耶鲁大学岩崎明子和斯坦福大学Michelle Monje团队的研究指出轻症感染也可能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奥密克戎的无症状感染及轻症占总感染人数的99.5%以上更是过于乐观,包括香港的大规模队列在内的多项真实世界研究表明,即使三针CoronaVac或BNT162b2(mRNA) 疫苗接种防止重症和死亡的有效率也只能达到97-98%。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关于奥密克戎的无症状感染及轻症所占比例。奥密克戎的无症状感染及轻症占总感染人数的99.5%以上是根据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真实世界的统计数据得出的。真实世界人体数据中,感染奥密克戎从未观察到大规模的后遗症。
图片

1918年世界大流感后也有观察到类似长新冠的情况(如doi: 10.12659/MSM.931447)。
美国学者比较真实世界中德尔塔与奥密克戎对超额全因死亡的影响(doi:10.1001/jama.2022.21795),得出结论是奥密克戎流行期间多个国家及美国疫苗接种率高的州超额全因死亡比新冠死亡更低,他们分析认为是非新冠死亡降低所致。
轻症也可能造成神经系统损伤主要结论都来自动物模型,病毒也没有用奥密克戎毒株,该研究的任何结论不能推翻与奥密克戎的无症状感染及轻症占总感染人数的99.5%的基本事实。
与奥密克戎的无症状感染及轻症占总感染人数的99.5%是实际统计数字。三针疫苗对重症和死亡的保护率为97.9%是另一个不同的概念,不应混为一谈。一种疫苗对重症和死亡的保护率是50%,不是说感染的人50%都会重症和死亡。
3. 饶:奥密克戎引起肺炎的概率确实较低,但仍有相当比例的报道。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新冠病毒肺炎的名称还应不应该有肺炎二字。流感病毒、鼻病毒与社区获得性人类冠状病毒也会在极少数感染者中引起肺炎,但我们不把他们称为肺炎病毒。新冠肺炎的定名应与时俱进,也应考虑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命名接轨。
图片

4. 饶:不考虑年龄、基础疾病、疫苗接种情况就给出一个99.6%的数字(“新冠病毒病就是一个自限性、自愈性的疾病。现在对于绝大多数人,99.6%以上的人,都是自限性自愈性”)是不负责任的。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关于奥密克戎感染是否99.5%以上均为自限性、自愈性。99.5%以上的奥密克戎感染者是无症状感染或轻症,这部分人的感染是自限性、自愈性,这是个基本事实。将基本事实告诉民众,是负责任的表现。
图片

mRNA疫苗和灭活疫苗,究竟哪种效果更好?
5. 饶:可惜金教授本人就曾经发表大量未正确理解新冠疫苗的言论。疫情前期金教授一直认为科兴疫苗效果差,mRNA疫苗效果好,并做大量宣传。但mRNA疫苗的副反应很强,炎症反应较强,老人接受度差。不能排除因为金教授等的言论也间接造成很多香港老年人不想打疫苗。今年,港大一篇Lancet Infect Dis文章系统地对比了mRNA和灭活疫苗的防重症效果,其实两款疫苗差不多。
图片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关于疫苗作用及副作用。我至今仍认为我国应尽快批准mRNA疫苗。mRNA疫苗副作用强,但腺病毒载体疫苗副作用更强。因为副作用不批准mRNA疫苗,理据并不充分。在香港真实世界数据公布后,我一直根据事实向公众说明灭活疫苗和mRNA疫苗减少感染和防止重症与死亡的实际效果。我也是在香港和内地推动新冠疫苗接种最积极的学者之一。
以香港真实世界数据,不打疫苗的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率为2.27%,接种mRNA疫苗二、三、四针的感染死亡率为0.06%、0.02%和0.04%,接种灭活疫苗则为0.36%、0.15%和0.14%。数据当然受很多因素影响。但数据会说话,再多的解释都没有意义。
6. 饶:直接计算整体“死亡率”或者“病死率”的意义不大,考察疫苗的有效性必须严格考虑队列的年龄、接种时间、基础疾病等因素。如前文所述,三针科兴或者BNT疫苗接种在防止重症或死亡的整体效果可以达到97%以上。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香港新冠病毒感染死亡与疫苗的关系问题。我同意疫苗的有效性必须考虑年龄和接种时间,但粗感染死亡率的比较也有一定意义。港大研究得出接种三针疫苗对重症和死亡的保护率为97.9%,根据的数据截止今年3月16日,当时疫情仍处于高位。我上面引述的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临时数据截止今年11月30日。从时间来说,后面数据说服力应该更强一些。两个数据都有参考价值,也应该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不同的年龄组的数据当然也有参考价值。在80岁以上年龄组,一针疫苗也不打感染死亡率14.67%,接种三针灭活疫苗1.89%,接种三针mRNA疫苗0.94%,序贯接种三针疫苗(多数为两针灭活加一针mRNA)为1.24%。
图片

7. 饶:目前的疫苗,无论是灭活疫苗还是mRNA疫苗,都只能有比较好的防重症效果,而不能有效防止感染,如果不引入其他手段,自然也难以防止社会传播的发生止感染或传播。依赖人体内的留存抗体,在免疫结束(疫苗接种或感染康复)后,抗体水平就在持续衰减,同时受到新突变株逃逸的挑战,而产生的免疫记忆细胞需要接触到新的抗原侵入才能起效,往往难以避免感染,因此只能主要起到防止病情发展的作用。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关于疫苗对减少感染的效果问题。部分同意你的意见,但不同意可以推翻我的论点“最主要还是要看大家的抗体,还是要打疫苗。如果疫苗打得好,这个病毒是传不起来的。”
以香港今年二至四月奥密克戎疫情海啸期的数据看,不打疫苗感染率接近50%,接种三针灭活疫苗约10%,接种三针 mRNA疫苗约5%。当然这个数据会受接种时间及感染报告率影响,但仍有重要参考价值。接种三针疫苗在真实世界确有减少感染的效果,接种三针疫苗对于减少超级传播确有重要意义。如果认为接种三针疫苗对减少感染完全无效,请拿出证据。
图片

图片
还要不要大规模核酸检测?
8. 饶:越测越多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不能都归因为检测过程中的交叉感染。核酸检测操作本身的不规范也是导致假阴性比例高的重要原因。疫情以来,即使是Omicron流行的大部分时候,事实也证明,恰当、快速的封控措施配合大规模核酸检测可以实现区域内的疫情控制。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关于全员核酸检测为何会出现越测越多的现象。部分同意你的意见,但不同意可以否定我的论点。封控和大规模核酸检测必须考虑必要性、有效性、成本效益,以及对社会经济和民众生活的影响。
9. 饶:评价传染病造成的影响不能只盯着看死亡率,因为老年人免疫力低下,所以大部分传染病影响老年人,造成了大量老年人死亡,给人一种印象是老年人死亡对于整个社会经济的影响很小或者几乎没有,所以没有必要为了减小老年人死亡率而大费周章地推行“清零”。但其实除了死亡率,仍应该关注的是各个年龄段的预期寿命有没有受到影响,有没有因为感染新冠造成预期寿命缩短,这就无法忽略新冠后遗症的影响,有研究表明,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有患新冠后遗症的风险。另外,如果要科学的将新冠跟季节性流感对比死亡率,请提供科学的参考数据。目前无论是中国自身的流感/新冠死亡率和感染率数据,还是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流感/新冠统计数据都不支持新冠死亡率小于流感,相反,新冠的危害,哪怕是奥密克戎时代,也远远高于流感。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关于疫苗在80岁以上老人组对死亡的保护效果问题。你的评论与我原来的论述完全无关,恕不回应。有关奥密克戎死亡率及与流感的比较参见本人旧文(https://i.ifeng.com/c/8LKny1SRbx5)。
10. 饶:香港因为新冠而死亡的人在80岁以上占75%,没打疫苗的占死亡人数的70%。美国的数据是:因为新冠而死的人数约110万,其中65岁以上的79万,占新冠死亡人数的75%,而65岁以上的人占美国人口的16%。因为新冠而死亡的并非仅仅是80岁以上没有接种疫苗的人。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新冠死亡是否主要是不打疫苗的老人。同意你指出的事实。香港跟美国的情况确实有不同,美国在60-69、70-79两个年龄段死的跟80岁以上年龄组差不多,比香港多得多。同意你指出美国死最多的是65岁以上老人。但美国65岁以上新冠死亡大多数还是不打疫苗。引以下数据说明。红色曲线显示的是不打疫苗者的死亡率,其他三条是打齐疫苗及外加一到两针加强针人士的死亡率。
图片

▎出处:https://ourworldindata.org/graph ... atus?country=~65%2B
11. 饶:检测率下降当然会导致感染人数统计数字的降低,但这不能代表病毒受到了控制,抗原检测的误差和瞒报现象是难以避免的。感染案例曲线上的断崖式下降是很不合现实的,实际上,统计的死亡人数直到3月16日才达到顶峰。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关于香港今年2至4月疫情走势的问题。你的商榷与我讲的事实陈述关系不大。我讲的是2月26日起有效繁殖率的降低,以及3月5日确诊数到达顶峰。我引用的是港大公卫学院及香港特区政府公布的数据。死亡有所滞后,到3月16日达顶峰,并不能否定我的事实陈述。
香港年初的疫情出现在2月9日与4月9日之间。特区政府在中央支持下取得稳控新冠疫情的成就,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图片12. 饶:美国并非仅仅是80岁以上没有接种疫苗的人。而香港的资料也是公开的,如以下表格所示:死亡者80岁以上占75%,没打疫苗的占70%。所以,金教授断言“不打疫苗的老人、或者是反疫苗人士当中的死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也是言过其实。显然有一些打了疫苗的人也去世,虽然疫苗降低了死亡率。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关于新冠死亡是否主要是不打疫苗的老人。前面已经回应。简而言之,美国死最多的是65岁以上不打疫苗的老人。我说“不打疫苗的老人、或者是反疫苗人士当中的死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并没有言过其实。如果要说得再准确一些,应该是“不打疫苗的老人、或者是反疫苗人士当中的死亡,绝大多数是完全可以避免的”。用“显然有一些打了疫苗的人也去世”反驳我,应该是以偏概全吧。

新加坡的疫情防控与中国香港有没有可比性?
13. 饶:不能只考虑死亡率,还要看新冠流行对不同年龄段预期寿命的影响。并且新加坡经济高度发达,医疗资源更加充足,人口流动性强,统计口径也有所不同,其死亡人数不一定适合与香港直接比较,更适合将日本、韩国等一般发达国家与香港的情况相比。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新加坡与香港的新冠死亡率的可比性问题。将新加坡与香港比较没有什么不恰当的地方,当然应该将其他因素考虑进去一同分析。美国学者将日本和韩国奥密克戎造成的死亡率及全因死亡率进行过比较,我以前提过,以下再将结果罗列一次。
表1. 美英等国德尔塔与奥密克戎死亡率及全因超额死亡率比较

图片

▎出处:JAMA doi:10.1001/jama.2022.21795;2022年11月18日在线发表
以上数据清楚说明,日本和韩国在奥密克戎流行期的新冠死亡率非常低。

14. 饶:考虑到小分子药物还存在复阳风险,不宜过于神化其效果。目前的小分子药物还不是神药,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小分子抗病毒药保护新冠死亡的效果问题。基本同意你关于不宜神化小分子抗新冠药物的效果及此类药物仍有很大改进空间的评论。但小分子药物造成的复阳并没有逆转疾病进程,可以通过加长用药周期等方法解决。以色列的研究表明(doi:10.1056/NEJMoa2204919),在65岁以上年龄组使用Paxlovid,降低81%的死亡。

奥密克戎在美英造成的死亡和德尔塔相比如何?
15. 饶:奥密克戎的感染人数远远超过德尔塔,即使死亡率远低于德尔塔,总的死亡人数超过德尔塔也不困难,这都是公开数据可以证明的事实。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关于奥密克戎在美国造成的死亡是否比德尔塔多的问题。请不要想当然,对此我已另有专文回应某些人提出的数据(https://i.ifeng.com/c/8LKny1SRbx5)。以上表1同样也说明,奥密克戎在美英造成的死亡低于德尔塔。
图片

16. 饶: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就进化出了众多血清型,有的血清型就向强致病能力方向进化。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关于冠状病毒在人与人间传播毒性会否急剧增加的问题。IBV是个禽病毒,以此不能反驳我关于人类病毒的立论。IBV是否因错误使用疫苗而影响其进化及致病性值得研究,我对此不够熟悉,希望动物病毒专家发表意见。
17. 饶:病毒的进化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只要不影响传播,病毒并不吝于增强其致病性。流感病毒在人群中长期以来传播的过程中,也时不时出现高致病性流感的较大规模流行,例如2009年的H1N1流感等,屡见不鲜。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关于病毒进化会不会越来越凶恶的问题。2009年的H1N1流感世界大流行毒株致病性非常弱,是不争的事实。参看本人在医学界发表的另一篇回应文章(https://www.yxj.org.cn/detailPage?articleId=343458)。
图片

18. 饶:且不说死亡数字是否准确,如果一种疾病占据了1/5的全因死亡,已经不可能忽视,久而久之必将对预期寿命产生显著影响。事实上据报道,美国的预期寿命已经出现了历史性的下降,在疫情的两年间下降了2.7年,回到了1944年的水平。
金冬雁:本题主要是关于新冠病毒对全因死亡率的影响问题。部分同意你的观点,新冠病毒流行在英美及其他国家对全因死亡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但如表1所示,奥密克戎对全因死亡的影响在有些国家还出现负数,应该理性对待和分析。
图片

图片

喜欢此内容的人还喜欢



@北京大土豆

2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防疫放松之后,不可能出现报复性消费

清零派怕死,不会出去消费
共存派表示快要穷死了,消费不起

结论,没人消费 ​​​



@石述思

13小时前
来自 iPhone 14 Pro Max
已编辑
#我的疫情观察##保定疫情# 看了一些保定疫情的新闻,感觉不少地方很严重,很多人阳了,发作后却得不到及时救助,都在苦撑中呼号,令人顿生恻隐之心。
竟有网友称:让你们天天喊着要放松,这就是躺平,自己扛吧。
这是一种可怕的逻辑。
抗疫三年,社会各界的主流语境,从来没有把优化现有封控措施曲解为躺平和放开,而是始终强调科学精准,依法行政,将民生和发展成本降到最低。
优化以后之所以在基层出现严峻民生问题,一方面是基层组织自身能力不足,从信息发布、医疗救助、后勤保障都跟不上现实要求,加上被传染导致的减员,最后索性把头埋进沙子里装鸵鸟;另一方面不排除少数人故意逃避责任,将抗疫新政当成挡箭牌,片面强调居民加强自我健康管理和防护能力,忽视了抗疫知识的普及和医疗救助资源的储备。
当下抗疫,考验的不单是居民身体的免疫力,更是职能部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保定抗疫中群众反映的种种问题,亟待引起当地决策者高度重视并尽快彻查纠正,救民众于水火之中——日常防护居民是主要责任人,但发病了则须得到及时救治。
这为当下科学精准的抗疫新政敲响了警钟——优化管控以后,公众必然承担更多责任甚至在短时间付出更高代价——唯愿各地部门能继续积极担负责任,帮助百姓以最低成本度过此劫

[ 本帖最后由 yingyinc 于 2022-12-4 11:50 编辑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庄志明律师
14分钟前 转赞人数超过20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保定疫情#
好奇怪,一方面好多说阳了,阳了,一方面统计数据没变化。那么到底在哪里检测的,有另一套测试系统?还是身体不适,估计的?? ​

@姐就是女王范范
14分钟前 转赞人数超过20  来自 HUAWEI P40 5G
#哈尔滨疫情#大家可以了解一下现在的保定!你就知道咋回事了!保定放kai了,可是保定也瘫痪了!身边周围到处是阳!有高烧在家自愈的,有阴的不敢出门!如果你还说什么防疫爱好者,但不能整个保定都是防疫爱好者吧#保定疫情#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付亮的竞争情报应用
22分钟前
来自 iQOO 9 Pro 赛道传奇
多地因检测点大撤退造成了公民为检测核酸,长时间排长队,这本身就是决策问题,应先降需求后减检测点,之间含2天左右缓冲//@renameshimiao:觉得执行快速的城市让呼市这类城市短期内失去了目标,开始追求既要又要,最后只好继续等清零[二哈][二哈]
@付亮的竞争情报应用
关于多地核酸检测点大撤退。背后其实是执行力的问题,那些需要核酸报告的地方,开会通知没通知到,领导接到通知再安排给一线卡扣的管理者,管理者再安排下来,这周期多长啊。而对于民营检测公司来说,没钱了立刻就撤,此前的欠款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要回来呢。再加上还有部分群众惯性思维,不做怕影响生活,结果,点撤了,需求还在。
新冠防控里涉及很多系统工程,不幸的是,大多数时候,都没能交出及格的答卷,最终结果是,领导很忙,有很多事要处理,而群众的好多事不能得到及时处理。



@来去之间
16分钟前
来自 iPhone 14 Pro
中文后面不是还有一句么?大概意思是奥密克戎虽然重症不多,但是因为香港医管局政策制订有问题,导致很多老人不能被收治死在医院门口…//@三思柯南:金冬雁对英文金融时报老实承认“香港今年在疫情高峰期间医院和停尸房都被挤满的危机” 抄送@凯雷 查看图片
@大公文匯網
【病毒学家金冬雁#总结香港第五波疫情# 三招应变摆脱困局:纳快测,允居家,常态检测】

病毒学家,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金冬雁:“如果你仔细看二月香港的感染数据,就会发现,在2月26日,一直持续高位的确诊数字开始突然向下走,发生了什么事呢?25日特区政府听取了各方面专家特别是中央派来的医疗专家组意见,决定马上#承认抗原检测#,减少核酸检测。”

#香港政府允许居民居家隔离# ,亦有助于减少交叉感染,“受感染的人自己在家做快测,一查两条线后就留在家里不出门,一下就减少了传染几率,所以香港的疫情拐点很快就到了。如果继续验核酸,这个数据肯定就一直在增长。”

港大公共卫生学院在今年初开始,在香港18区随机每日抽检1万名民众,进行抗原和抗体检测并统计,以此区别于基于市民染疫申报而形成由政府公布的染疫数据。

金冬雁补充:Omicron以毒性换传播,#新冠终将成风土病# ,不会反向演化致命。

金冬雁说,未来病人可不入负压病房,采取如肝炎患者相似的相对隔离治疗的方式,将是未来医治Omicron感染者的发展方向。



@刘耘博士
昨晚北京一哥们儿告我北京的一些情况,看似不可思议:多家银行关门,柜员机停止工作,无法取钱;多地核酸检测点关闭,工作和营业场所查验核酸要求却不变,他和无数人一样走N公里排N小时队做核酸;菜场不准跨区进货,不准卖活鱼,必须弄死了才能卖,人为造成物资短缺和积压腐烂;多处城区商店关门,大街空空荡荡,有如幽灵城市。这哥们儿怀疑是“清零派”和“躺平派”相互掐架,“师公斗法,徒弟遭殃”。我告他没那么多阴谋论:权力意志越强的地方,管理水平就越是低下。近日高层强调落实“二十条”改进疫情防控政策,领导可能发话讲了一半,执行的人不会从科学管理角度主动去做领导没发话的另一半,以免担责丢了乌纱帽。至于领导想不到和看不到或有意睁眼闭眼的地方和事情,自然盛行凭借权力意志胡来。今天是宪法日,强化公民权利意识,限制(某些地方)以防疫之名泛滥成灾失去制约的公权力,建设法治社会,任重道远。



@拆台CT

12分钟前
来自 微博视频号
#专家称新冠后遗症或来自于心理因素#

好家伙,之前还只是否认新冠后遗症的说法,但承认有诸如比如味觉嗅觉丧失、关节痛、记忆力下降、 胸口疼痛、咳嗽等症状。

现在干脆就是心理作用了。

好得很啊,不承认就是没有对吧?



@上海滩小律师


19小时前
来自 iPhone 13
撤了核酸检测点,但很多地方依然要查核酸的问题估计很快就能解决,各种觉得是重新设立核酸检测点方便?还是只要一个绿码方便。

短期之内,健康码是不会取消的,扫码估计还会继续,也方便流调。

核酸取消的节奏会很快,因为成本实在太高了,这么高成本的社会运行模式注定无法长久。 ​​​



@上海滩小律师


23小时前
来自 iPhone 13
经济前景:

疫情封控期间,很多小老板苦苦支撑,就是赌疫情解封之后报复性反弹,疫情把其他老板都熬死了,只要自己不死就能来一波爆发。

但假如疫情之后,没那样的爆发,这赚不到钱的就没责怪的对象了,生意到底要不要做下去就是个人选择了。
对个人也一样,解封之后,假如还找不到工作,赚不到钱,那到底怪谁?

人的预期,群体的预期是非常复杂微妙的。



@皇城根下刀笔吏

16小时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重庆非必要不做核酸# 关于要不要做核酸这件事,我感觉目前的政策制定和相应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混乱。比如北京这边,我看到小区群里说街边的核酸检测点,已经撤掉。但是,如果你去一些地方的话,仍然需要核酸证明,有的还需要24小时核酸证明。

这就让人有些头疼了。

居委会主任在群里发了一个清单,说是镇政府给的,是可以做核酸检测的地方。我看了一下清单名录,似乎可以做的地方不多。然后问了一下别人,有个人回答说某处做核酸的人,非常多,排队很长。

在其他一个业主群里,我还看到有些业主在接龙。因为小区里设立了核酸检测点,于是有很多社会上的人员,跑到那个小区做核酸。由于现在中招的人有些多,而核酸检测都是十人混管,导致小区里不断有人曝出被牵连,需要复检,然后搞得有些业主担惊受怕。这些业主在群里接龙,要求把小区封闭管理,不让外人进来。

总的问题是,我感觉跟之前遇到过的类似,即如果把街边的核酸检测点都撤掉的话,则相应的公共场所也应该不要求核酸,两者需要同步进行。如果光把街边核酸检测点都撤掉,但是大多数公共场所仍需要检查核酸证明的话,则相当于把很多人都逼到非常有限的核酸检测点,去排长队,搞得更加难受。

或者,街边的便民核酸检测点不要这么快撤掉,至少,撤的速度要跟公共场所要求验证核酸证明的时间,进行同步。

当然,如果北京这边认为,仍然需要进行适度管控的话,则街边的便民核酸检测点就不要撤,持续保留,直至整体政策出现调整为止。

总之,要同步,不能光撤一边,不撤另外一边。



@麻醉医生凌楚眠

3小时前
来自 HUAWEI Mate 50 Pro
#武汉核酸##微博健康公开课#
从小区群消息看看目前武汉的核酸“乱象”…

简单来说:核酸点急剧缩减,虽然不再强制做核酸,但公共交通、进入写字楼或其他公共场所仍然需要核酸阴性证明,苦了广大上班族到处找核酸点…因此爆发的冲突(跑别的小区做核酸、插队等)很多。

目前还有个问题是信息发布不同意——许多场所究竟是看绿码还是看核酸没个定数,大家心都很乱…



//@汪海林:这种求助不会有人管,甚至没有转发量
@且慢明朝
#保定疫情#保定阳了的网友求助@胡锡进 新京报和澎湃,他们有什么妙策可以帮助受困中的保定人?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皇城根下刀笔吏

19小时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刚到小区菜鸟驿站去取快递,目测稀少的行人和取快递的人员中,大概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人,没有戴口罩。驿站内的两个工作人员,也没有戴。虽然这个比例不一定具有代表性,但是也从侧面反映了目前政府所讲的“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的无奈含义。

在这么寒冷的冬天,有相当一部分人连口罩都懒得戴(其中有一个看着年纪还挺大),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政府还天天要求人家配合防疫措施,搞各种封控,自然不太容易推行。

下一步,就看实际情况了。

如果疫情没有大规模爆发,以后网上也可以散了。如果疫情大规模爆发,重症和死亡不断攀升,政府再次收紧政策的话,大家也没话讲。就看第一波“勇敢”的人,亲身体验后,大概会是什么样的结局。



@宝树

15小时前
来自 HUAWEI Mate 40 Pro
在流浪地球的价值观里,真正重要的是【人类社会本身的延续】,而不是【保全最多人的生命】,更不是保护老人和弱者,因为要保全大家生命,完全可以等一代人都寿终正寝,没必要去推动地球牺牲几十亿人的生命......所以到底谁是地球派,谁是叛军,这事还真不好说[并不简单]
@张忆安-龙战于野
写在最前边:这是一篇书评,请勿对号入座。

在刘慈欣大神成名作《流浪地球》中,有一个令人震撼的段落:

预期中的太阳“氦闪”没有发生,全球爆发了要求回归的抵抗运动。抵抗者(请注意,我不愿像刘慈欣大神一样称他们为“叛军”)们攻破控制中心,将最后数千名坚信灾难一定会发生的“地球派”赶上冰原,活活冻死。而就在最后的“地球派”全部死亡之后,氦闪发生了。

坚定守护真理的人不会再活转过来,造下杀孽的抵抗者也不会受到惩罚。人类就这么过下去了,甚至没几个人为此低头忏悔。

那么,杀死真理守护者的抵抗者们,是反人类的疯子吗?我认为不是。恰恰相反,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普通人,想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是想要恢复正常生活的普通人。

他们也许不懂什么大道路,没有很深厚的知识储备。当“领导”告诉他们,太阳要爆炸了,地球就要毁灭的时候,恐惧使他们团结起来,共同为人类的生存而战斗过。

在战斗的过程中,他们失去了家园,失去了财产,进入地下城的抽签让他们失去了一半家人,也许还不止。在地下城里,他们吃苔藓和蚯蚓,像蝉一样蛰伏在地下见不到阳光。日复一日地忍受着越来越污浊的空气、越来越恶劣的生活环境、越来越少的物资供应……

而他们忍受这一切的理由,仅仅是“领导”说太阳要爆炸。

当“回归派”出现,在阴暗的角落里暗戳戳地散布“太阳也许不会爆炸”的时候,他们也许还痛斥过、举报过。

可是日子一天天过去,灾难始终没有到来。他们被日渐窘迫的生活渐渐逼到绝境。原来的托尼老师失去了发廊,只能在地下城的角落里挥舞剪刀。原来的大厨不仅不再有饭馆,连食材都找不到。原来的卡车司机被封在地下城里,连“爸爸的爸爸是爷爷”的摇摇车都坐不起。更要命的是,这一切的执行者,最基层的管理人员们一边疲于奔命,一边忍屈受辱,心里也越来越相信太阳也许不会爆炸……

他们是坏人吗?他们别有用心吗?他们只是想回到正常的生活当中而已,他们就是人民。在他们将数千“地球派”赶上冰原时,起码在那一瞬间,那是一场人民的胜利。

刘慈欣大神让氦闪发生,证明他们错了。但如果氦闪真的没有发生呢?在氦闪发生之前,谁又能斩钉截铁地断言氦闪必然发生呢?

“真理往往在少数人一边”,但即便我们百分之一千地坚信我们是正确的,我们也不能说人民错了,只能说我们道理还没有讲透,说服工作还没有做够,只能说我们自己的话语权还不够大,权威性还不够高。我们要反省自己,而不是批评人民。

只有跟人民站在一起,人民才会相信我们。

张忆安超话快来发帖宠粉



@上海滩小律师


3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上海从去年到今年的三月份,一直在推广打疫苗,不同人群有不同的方式,对中老年人是送鸡蛋、送食用油、送购物券,年轻人有工作的是单位各种催,如果在国企和体制内,那基本上只要没特殊疾病应打尽打,记得虹口区还请SHN48来宣传打疫苗。
那时候街头打疫苗的点就和现在核酸检测亭差不多,如果这么有序推进到现在,再配备足够多的呼吸机和ICU给老人和儿童,那放开基本上没后顾之忧了。
只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上海封了两三个月,解封之后的上海也开始了每天做核酸加方舱的模式,估计下一个阶段,疫苗宣传又会回来。



@北京发布
【#北京新冠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再上线#】北京市卫健委消息:根据近期北京地区新冠肺炎疫情形势,北京医学会迅速行动,于近日再次启动北京市新冠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方便市民足不出户即可获得疫情防治相关知识和医学方面的专业指导。

综合本轮疫情特点和市民关切热点,北京医学会安排了呼吸病学、感染病学、老年医学、儿科学、围产医学、心理学、急诊医学、全科医学等8个专科分会的专家参与平台工作,每日从8时至22时,由专家在线回答群众提出的咨询问题,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在线咨询需求。

北京市新冠肺炎线上医生咨询平台是由政府指导、北京医学会主办的权威平台,于2020年2月1日首次上线,于2022年4月28日第二次上线,根据疫情发展态势,再次恢复上线。上线后平台具备以下功能:一是权威解读,及时准确向社会发布和解读新冠肺炎疫情最新情况。二是专家视频功能,针对百姓关注的医疗热点问题,通过录制专家视频,建立知识库,向市民普及常见病与多发病相关知识、防治措施和就诊信息等。三是在线咨询功能,市民可通过留言的方式向医生提问,在线医生针对市民提问给出权威解答。

市民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入平台:

1.微信公众号搜索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关注并进入“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公众号”,点击底部菜单栏“特色服务”,点击“线上咨询”,进入平台。

2.百度搜索“北京新冠肺炎在线咨询”或“北京新冠咨询”,进入平台。

3.扫描以下图片中的二维码进入平台。



@樱桃777

20小时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已编辑
到现在还有人拿“家里有老人”来谴责支持放开的人,我真的是没想到。

之前的“老人孩子论”,我都懒得反驳。孩子不说了,因为第一不是人人都有孩子,第二孩子得奥密克戎其实风险非常非常低,而长期不出门、佩戴口罩、上网课对孩子的危害其实远高于病毒。这个是事实,就不用讨论了。

那就说说老人吧。

其实人到中年,谁家没有老人?大家都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谁没有爹妈?谁的爹妈没有爹妈?

我家有4个70岁上下的老人,高血压心脏病脑梗都占全了,还有两个90岁的老人,其中一个现在躺在医院里。

可以跟大家聊聊我是怎么想的。

之前一直封控的时候,我最担心的是,我家老人一旦急病,是否能够送医,是否能够得到合适的医疗救助。如果被封控在家,是不是能有均衡优质的食物供给?会不会断药?

新冠这方面,确实他们的风险是要大一点的。所以我希望他们能打到防护力更强的疫苗,希望他们一旦得了新冠能有特效药,可惜我们一直没进口。

另外,我最大的恐惧是万一我家老人得了新冠被送进那种屎尿遍地、又冷又脏还没有医护人员的大通铺方舱,万一重症了没有人收治。

我告诉你们我甚至害怕什么,我好几次都跟我爸妈说,如果有人封门、进门消杀,做什么出格的事情,你千万不要太生气跟人吵架,都是身外物大不了不要了!家里没有年轻人在,我特别怕我爸妈吃亏,我还怕他们气出个好歹来。

还有,我担心整个经济被拖垮。经济垮了以后,养老金亏空,房价缩水,社会不稳定,倒霉的不还是老年人?

所以我是一万个支持放开的。说这种封控是为了老年人,反正我们家老人不背这个锅。

放开之后,老人如果认为自己风险大,可以选择少出门、不出门,或者出门做好防护。我在加拿大看到几乎根本没有人戴口罩了,但确实也是有一些老年人是戴得严严实实的,我想这就是出于对自身健康风险的考虑做出的决定。

所以,第一我认可分开,呼吁进一步的放开,感谢那些为了放开勇敢抗争的人。谢谢你们!!!

第二,我希望赶快恢复社会秩序,恢复经济活力,年轻人都出去上班,农民好好种地,农民工安心打工,大家跟过去一样赚钱花钱旅游。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今年过个团圆年!

第三,我呼吁国家进口更有效疫苗,进口特效药,加强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把建方舱做核酸的钱拿来建ICU,巩固我们的医疗系统。如果这些没有做到,没有做好,那也不是呼吁放开的人的错,是谁的错咱不知道咱也不敢说!

这道理挺简单的吧?为啥会有人不懂?

这样不只是对我家的老人好,是对你家的老人也好,让全社会的老人都好。



@皇城根下刀笔吏

昨天 11:35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另外说一个观点。在精准防控下,不会所有人都得,理由如下:

1、广大农村地区,基本可以被排除。因为农村地区的人口密度非常低,家家户户都是独立房屋,彼此之间的间隔很长。只要做好防护,比如出门戴好口罩,被传染新冠的概率比较小。按照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农村人口有5亿多。互联网的主流声音来源于城镇居民,但是农村人口也不能被排除在外。

2、在城镇地区,核心是看人口密度程度。像北京这边,五环以内的人口密集程度很高,但是到了郊区之后,人口密度也不高。之前开车往外走过,基本从城中心往外开了一小时以后,很多是人迹稀少的地方。在这些人迹稀少的地方,我感觉传染力度也不高。

讲到这儿插一句。

病毒主要靠空气传播,传播力度的大小,跟人口密度有关。基于这个基本原理,我觉得不应该实行全国一刀切的政策,而是应该按照人口密度来划分。比如,在人口密度很高的地方,要实行略严的防控政策,在人口密度不高的地方,要实行略宽的防控政策,在人口密度很低的地方,要实行更宽的防控政策。

最容易传播的地方,应该是在北上广以及一二线城市的拥挤区域。在这些地方,人口密度很高,非常多的人挤在非常有限的空间里,共同生活。只要有一个感染病毒,可能会很快传播,让很多人感染。

3、对于是否感染病毒,跟自我防护也有关系。我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个帖子,说香港的一户居民从疫情发生之初到现在,从未被感染。因为自身的防护措施做得非常好,比如出门戴好口罩,进入家门第一件事先全身上下消毒,包括戴过的口罩。

在这种防护措施下,三年期间从未得过。

所以,只要自身做好防护,也未必会得。

个人的一个建议是,如果最终不得不感染,也要尽量把时间线往后延。一是错开感染高峰期,以免万一想去医院找不到接收的地方,二是让别人先吃螃蟹,自己可以观察后续问题。中国政府很务实,如果发现病毒发生变异,毒性增强,政策转向估计会很快。

尽量不要让自己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目前,各种新闻表示,病毒毒性很弱,已经接近流感水平。我理解,一是因为病毒毒性确实在降低,二是这些报道内容可能也是在安慰大众。毕竟,像之前那样做到清零已经不太可能,中国政府本来可能想熬过这个冬天,但是政策的执行被基层的各种幺蛾子以及网络民意所击败。

所以,与其让大家在担惊受怕中度过冬天,不如让大家不要过度紧张。

有些医生表示,世界上的病毒很多,人类不可能处在没有任何病毒的状态下,所以对于新冠病毒来讲,也不用过于在意。我感觉这些观点,也只是对了一半。如果能不得,最好还是不要得。要是最终得了,也不要过度紧张。

当然,我比较保守。能苟活,就苟活。对于比较勇敢的人,可以忽略我的观点。



@熊爸喵喵

12小时前
来自 くまくまのAndroid
有条件去澳门自费打,或者最近因各种原因在国外但之后要回国的,如果当地有的打,那就尽量去打mRNA 疫苗吧,别犹豫,别浪费好机会。尤其现在已经有专门针对奥密克戎的进阶版疫苗了。

人生就是不断在做选择和决策。通过不断学习和思考,有效地提升选对的概率,是聪明人的做法。

最后依然祝大家都不要感染,如果感染了,也都是无症状。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