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初英语】暑假新天地(老帖新话题)

去年写了不少中小学学生英语学习的帖子。小学阶段写得比较顺手——五年来的亲身经历,加上众多网友的头脑激荡;写到预初阶段,感觉有些摸着石头过河,过渡和衔接的节点没抓好。干脆封帖停盘,积累一段时间的一手资料,悟些道理出来,再动笔。
一个半学期下来,对于预初阶段英语学习的过渡和衔接,感觉心中比较有底了;日前参加家长会,又聆听学校教研组、年级备课组和任课老师等的教学思想和课程安排,受益非浅;现在边悟边写,较之升学初期会充实很多。
目前正值小升初的“旺点”时段,与网友们聊聊小升初阶段的英语学习,或许会有更多的共鸣和激荡。会有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学校英语特色、课外英语是否继续、英语等级考是否延续、英语竞赛参加哪些、全面英语能力如何培养、英语与数学语文如何平衡兼顾······

[ 本帖最后由 老H 于 2007-8-21 23:35 编辑 ].
评论(572)



引用:
原帖由 maomaofeng 于 2007-4-13 08:58 发表


世外的英语学习强度这么大?没想到啊。不知上外如何。普通学校是不是就一周6节英语课啊?
请上外附中孩子的家长和其他学校孩子的家长聚一聚,会一会,谈谈各自学校的英语教学特色。.



回复 #50千零 的帖子
千零所言极是... , 我想起来我初中学NC第二册是我们院里那帮家长虽然各各都懂英文, 还是请的英语系的系主任给我们开的培训班...可惜就学了第二册, 以后学业加重, 三四册就没学了....



我觉得家长在家是可以教孩子一些英语阅读的,当然,教法与学校老师的系统教学还是有区别的,属于陪读、导读、辅读一类的。
1、陪读:抽些时间,陪孩子读上几篇文章,孩子的兴趣就会高很多,互动的效果比一个人闷读有效果。
2、导读:阅读文选有些背景知识,大人懂得多一些,可以帮着孩子理解,特别是科技、时政、环保等方面的读物。
3、辅读:阅读文选除了语言和知识外,还有不少做事做人的道理,开导几句,有时效果不错,胜过板起脸讲大道理。
我有过几次陪读、导读和辅读的经历,一次是选择《中学生英语阅读新视野》,第一册和第二册大约30来篇文章,另一次是《初中生科普英语阅读文选》50篇,如果家长不帮一下,孩子碰到的困难肯定会很多,也许就会坚持不下去。
至于系统的英语阅读教学,选择好的老师和教材,外包。.



终于又见H前辈的新贴,真高兴!
学习中, .



引用:
原帖由 小渔儿 于 2007-4-13 09:31 发表
我想请教您,如果让小学低年级的孩子背诵新概念2,是否可行?有没有负面作用?
新概念作为经典教材,小孩子背诵应该没有副作用的;现在俞老师上新概念二册的课,随堂就要抽背的。
只是现在好的教材出来不少,选择的范围扩大了。比如SBS教材上的短文,也是不错的。.



引用:
原帖由 maomaofeng 于 2007-4-13 09:22 发表
新派教师用书上介绍的写作和阅读的一些教学建议。
写作:
写出词汇,组织内容结构。起头,结尾。反复修改。学生之间互相修改。只有学生之间互相修改,才能让他们意识到他们写的东西是否别人能理解。如何避免错 ...
侬蛮节棍格,连教师手册都能弄到,PFPF。
说到写作,其实EF老版教材(大概就是你所说的新派教材)的练习里有不少短文写作,结合课文,孩子慢慢就会练出来了;专门教的写作课,套路可以清楚一些,可词汇、语法、表达和修饰,还是要靠平时积累。
买过一套《中学生英语写作新视野》,很容易上手练习的,只可惜时间太少,第一册开了头没有继续下去,留待暑假里重新开讲了。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7-4-13 11:19 编辑 ].



回复 #56H爸 的帖子
听朋友孩子培训回来说决赛考笔试,和复赛一样,不用口试。请教H爸,小H考前复习点什么?儿子虽上别的学校,但很怀念世外小学,常和同学联系。看世外网站,也知道有很多同学进决赛,他们年级才他一个人,所以想出点成绩给老师和同学看。.



回复 #46maomaofeng 的帖子
世外预初本学期的双语课是《公民》,怎么上法不大听孩子讲起,以后要多关心一些。
英语戏剧社,有些基础训练和观摩,待学生水平提高后,加进戏剧表演的内容,选修课,拓展知识,增加兴趣,免得老是学教材;《从好莱坞电影看美国历史》,播放反映不同阶段美国历史的好莱坞电影,老师做些讲解,寓教于乐。.



回复 #58小狗贝贝妈 的帖子
我们没参加培训,对决赛考试方式不了解,再问问吧。
考前正遇学校期中考试,没多少时间针对性的复习了,只能看看培训材料和现场光盘,凭实力进到哪里算那里。本来嘛,初中四个年级一起比赛,预初宝宝能进决赛已经很满意了,还盼着进总决赛?拿奖?前两年打打基础,到初二和初三争取有所突破。
您宝宝怀念世外,那就转学回来吧。 百花齐放有劲,一枝独秀,孤独求败,没劲的。.



引用:
原帖由 都都妈 于 2007-4-13 09:02 发表
家里有几套美国之音,是新闻播报式的,是不是太枯燥了?
放给孩子听听看,男孩一般比较关心国家大事、世界局势,一不小心,听上瘾了也没准。.



引用:
原帖由 不起眼的小叶子 于 2007-4-12 17:13 发表
2.关于2外的学习,有什么感想?短 ...
本学期的二外是德育,属于兴趣课一类的,每周二节,是上大课,学些皮毛而已,不过上课老师倒是满认真的,在学校网上挂了好几段德语录音,让学生们下载后跟读,还要录好音交给老师评分。小H荣任德育课课代表,为啥?不是她德育好(我听着觉得英语味弄了一些,不够硬),而是没人肯干。
正式的二外是在初一开始,在德、法、日三门里选一样,周六上午到学校上课;到时听听孩子自己的选择,法语还是德语。哪位大侠懂二外的,给个建议,选法语?还是选德语?.



请原谅我的无知,请问俞老师的教学点在哪?.



回复 #63tutuMum 的帖子
教学点在复兴中路近茂名路的卢湾区第二中心小学东校区内,电话是:64748802,可以去问问。.



回复 #64H爸 的帖子
.



回复 #60H爸 的帖子
你说得对,儿子每周五回来都会说学校英语课没劲,老师教得慢,学英语不费力,每次测验考试瞎做都能拿97分以上,还是二外班呢,每周三节德语课,教二年,到初一结束。担心他英语退步,双休日让他自学PETS3,不行的话,到放假去外上课。再就是学环球英语看DVD跟读。.



回复 #66小狗贝贝妈 的帖子
外面再怎么读,家里再怎么读,英语学习的氛围和环境还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口语交流和兴趣活动,真的要在圈子里能发挥出最佳水平。课外增加这么多内容,肯定能够保持住孩子的英语水平,不过,在交流的主动性和同龄人的互动性方面,学校的环境还是很重要的。
还有就是身边榜样的作用,就世外中学来说,已经毕业的像陈如鉴(科普英语)、宋雨悦(英语演讲),初一在读的像汪容、刘昕枚,已经成为孩子的偶像,好过于去做超女、好男的粉丝。.



从上了旺旺网以来.一直很关注H先生的帖子.受了您的影响.今年也让上小五的女儿去上EF课了.测试下来分在TB2A,但因为时间上的冲突,最后进了TB2B.她上了两次课后,说她的英语程度应该处于班级14个人中的中上水平.所以我打算就让她上这个班了.但有一点问题,CD上SPOKEN ENGLISH 接下来的LISTENING .有些听不明白,书本上也找不着该听力的文本.请问这个问题如何解决呢?
谢谢!.



听君一席话,有颇多的领悟.家有小儿5年级课外在乐家乐学SBS第三册即将结束但效果不佳.由于当时进去时测试可以直接学第三册,所以一下从1跳到了3,现在后悔不已,也很茫然,不知该如何走下一步.是放弃SBS学NC呢?还是再回SBS2或硬着头皮继续SBS4?请务必指点一二..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很高兴看到H爸复出为大家答疑解难!

请教H爸和千零两位育儿专家:新概念和SBS哪一个更适合孩子的学习?孩子不愿意上培训班,暂时由我教她在家自学新概念,现在学到第一册的35课,感觉学得还可以,到暑假应该可以学完一(上)了。语法和词汇掌握得还可以,就是不愿意背课文,这样学下去肯定还是不扎实,下学期还得到外面去读。一直在犹豫,给孩子读新概念还是SBS?哪一种教材孩子更容易接受?.



回复 #68linda_alice 的帖子
学习上遇到困难,第一时间找任课老师,或者通过EF的客户服务人员找老师寻求解决,外教或中教老师是乐意而且应该解决的。如果只是个别困难,那解决后可以继续读下去,但如果是程度跟不上,那就选择合适的级别循序渐进。
小H跟小千零都跳过级,我以为那是任课老师提议、经过外教测试并经过一段试课以后才确定的,家长也不会为了省几个学费而盲目攀高的。.



回复 #69HELENXI 的帖子
5年级测试可以直接学第三册?看来各个学校有自己的测试标准。
跳过一、二册直接学第三册,当然也可以,省些学费;如果当时自己买了一、二册的教材,通过自学和在家辅导补上一、二册的内容,那么第三册就可以学得扎实点。
干吗非要在预初就读完SBS四册?那初中几年还学什么教材?申请英语免修?不会吧
放弃SBS转学NC?扔下半吊子SBS再去补半吊子NC?不大能理解您的思维逻辑,指点不了什么高招。
现在如果觉得第三册学得不够扎实,那可以将一、二、三册重新过一遍,基础夯夯实,到初中以后再学第四册也来得及。.



SBS学习军规
《英语学科学习规范细则》
一、预复习制度
在上新课之前,必须预习新课内容。每位同学须准备一本预习本(24K80页硬面抄本),认真完成预习作业。听磁带,要求一句句跟读,模仿其语音语调。上完新课后必须认真复习。听读时间每天不少于一个小时。每个章节结束后,养成整理笔记的习惯。试卷分析后,做好错题的整理与分析。
二、上课制度(见附页)
三、背书制度
已学的课文在教后的两天内完成背诵。(注:平时的背书成绩计入口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0%)
四、作业制度
1、笔头作业:不准使用铅笔,作业书写规范请参照范例(见附录)。若不符合要求,须重做。作业经批改后,若有错误,须订正,不交作业者,须在当天补做。
2、口头作业:每周进行一次录音,每周一交。要求平时准备好新磁带,标注姓名、班级、学号、录音先进行排练,满意后在录音。(注:平时的录音成绩计入口试成绩,占总成绩的10%)。.



回复 #71月是故乡明 的帖子
点了我的名,我先回复。
1、我只是“育儿积极分子”,评个先进当当还可以,专家的称呼让给别人。
2、新概念和SBS都适合孩子的学习,只是不同阶段使用不同程度的教材。
3、孩子不愿意上培训班可以不上,家长水平够就自己教,反之可以买教学光盘。
4、孩子不愿意背课文就暂时不背,什么时候愿意背再背。
5、给孩子读新概念还是SBS?——听听孩子意见,家长自己拿主意。
6、哪一种教材孩子更容易接受?——看孩子的喜欢,有兴趣才能学得好。
千零专家也请发表一下高见。.



回复 #70千零 的帖子
您带孩子学完SBS1,应该深有体会,SBS用在小学高年级学生和初中生,应该是比较适合的,徐汇区的华育、西南位育和世外从预初开始教SBS,应该是有道理的,看看世外对于SBS学习的“军规”,小学生哪里做得到?不照这样严格的教学,效果又哪里出得来?
您说到的母语与外国语的“逆象”是一方面的问题,我想,语言与语言背后的知识和文化的“逆象”是另一方面的问题。
小H读完YOU&ME以后的一段时间内,我买了3L给她看过一段时间,教材配上洪恩的教学光盘,孩子还是蛮喜欢的,3L的前两册还是比较适合小学生的,不知为何,SBS风靡一时,而冷落了3L。为《新概念英语》作者亚历山大的同样优秀的《3L》打一句抱不平。.



回复 #74H爸 的帖子
收藏了
附页在哪里?.



回复 #77都都妈 的帖子
找不到了 。让小H背给您听罢。.



回复 #78H爸 的帖子
.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回复 #80千零 的帖子
看了你和H爸的一席话,倒觉得对自己的英语学习颇有帮助,谢谢!.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回复 #80千零 的帖子
好久没有看到千零这么长的帖子。
教材的作用是传授一种语言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规则,对于从小学到初中的课外教材,我目前只选了三套主教材:
(1)小学一、二年级:YOU&ME用于启蒙;
(2)小学三年级到初中:EF的HF和TB系列教材(我喜欢老版教材胜于新版):在小学阶段用于完成听说读写、词汇语法和自信、流利、地道演讲的基础框架,中学阶段对SBS学习进行支撑和互补。
(3)在五、六年级阶段(新概念二册为主)用于完成被动接受到“自主表达”的转换,而七、八年级(新概念三册为主)用于构造从技能提高到流利英语的过渡。
在EF,世外小学的孩子比较少,我跟就读EF的世外小学的几位家长有过一些交流:一则学校英语用了三套英语教材,够多了;二来,学校老师不赞成学生外出学外教口语,一则怕EF外教来自各个国家的口音搞乱了学生的美音发音,二则认为学校的老师水平足够教会孩子高水平的英语。
诚然,就国内学校老师的水平,教会孩子掌握教材内容当然不在话下,那么语言背后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呢?对于学生个性发挥和成长呵护呢?
有一点家长谈得比较少,就是孩子为什么喜欢周末的外语学校?那就是跟同班的外校同学一周一次聚在一起学学英语,聊聊天。学期末的家长会和公开课,孩子们的表现欲和竞争性表现得很强烈,连外教也很惊讶,为什么这样十几岁得孩子喜欢用“大词”来表达和交流?平时有些腼腆的孩子却能滔滔不绝进行辩论。这就是同龄人交流环境所促成的表达和张扬的一种冲动。
看到这样的场景,有时会想起世外的办学理念——“积极参与、努力实践”。

[ 本帖最后由 H爸 于 2007-4-14 00:09 编辑 ].



"妈妈只能和她一起学习而不能够辅导她多少,我们只能一起探讨,因为妈妈没有这个能力来凌驾于她之上进行辅导,我们只能一起探讨一起进步."

这句话太对了。你上次提出阅读家长没有能力教,我就有这个想法。我的观点是,说到底,阅读家长没有能力教,老师也没有能力教。

再来说说阅读,因为我还是对阅读很困惑。
阅读分为泛读和精读。泛读我以为阅读能力是一种手段,而泛读的主要目的只是为了汲取泛读文章的内容而已。所以,泛读是阅读者的自娱自乐。应该是一种宽松的环境。就象我们看中文小说之类的,不必太强求。更不需要有人带领。

精读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语法、单词,甚至促进写作。这方面其实又属于语法、写作的教学范畴了,与阅读能力的提高无关。另一个主要目的自然是提高阅读能力。这个正是我的迷惑所在。阅读能力如何能提高?在英语里我们一直在说听、说、读、写能力。那么在这四种能力中,我以为最有章可寻,有法可教的就是写作了。至于听、说、读,怎么教呢?又怎么可能教呢?其实这种能力的提高无非是机械性的训练,在具体案例学习中,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而其中,听、说能力的提高我觉得还比较简单,主要依靠机械性的训练。另外,听、说能力本来就依附于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所以还是来说阅读。有时我觉得阅读就象是情商的培养一样,不同于其他知识的传授(比如写作),没有可总结的知识,可以由老师传授过来,而是需要依靠自身在实践中的体会才能逐步具备的一种能力。所以如果要说阅读课怎么教,我真的觉得一种平等的探讨的学习方法也许更实在。在阅读方面,我真的觉得谁都不是谁的老师。

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并没有理清思路,我还是困惑,我们平时的阅读课程价值何在。老实说,我更关心的是语文阅读。我们上了这么多的语文课,无非是分析中心思想,理解这句话什么意思,那句话什么意思。我们学到了什么,好像并没有学到一种科学的方法。还有英语阅读,当然更浅,只觉得做了无数的四级、六级的阅读理解。

对于写作,我们可能碰到过这样的情况,本来我作文很不好,后来碰到好老师,所以作文有了很大的进步。对于阅读,有这种情况吗?在好老师的点拨下,阅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到底阅读,我们能给孩子什么建议,老师能教写什么?还是阅读真的只是一种自身的体会,需要的只是互相探讨?阅读能力的提高只是需要有好的交流者,这种交流者,更需要的只是本身具备较强的阅读能力和素质,和通常的对老师的要求不同?.



千零,H爸,maomaofeng 你们讲得真好。
学语言的确不能只学表面的东西,要把她当成文化来学。
记得我的一个美国朋友看了现在学校里孩子的课本,哈哈大笑:“我们从来不是这样讲话的!”
她的2个儿子也觉得很不理解,问:“你们学这个干什么?” .



回复 #85都都妈 的帖子
或许我们看美国人学中文的课本,我们也会哈哈大笑:“我们从来不是这样讲话的!” .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回复 #80千零 的帖子
请教:
我自己就是只能看,不会说,听不懂,写不来.工作中偶尔碰到讲/写英语的人,勉强对付,搞懂业务上的意思而已.
由此看孩子的英语学习,按照你帖子的意思,是不是语言环境是第一位的?但我们自己半吊子,又如何提供此环境?
撇开自我提高这一面,我们能为孩子做些什么? 选择某个课程? 然后呢?
直接读原版书(不是教材,就跟平时看中文书刊一样)?看碟时选择英语音与字幕?能懂多少算多少,日积月累.
还有什么是可以跟孩子一起做,一起学的?其实,自己的英语,差不多就该和孩子一起学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



今天上午陪孩子去了上外双语学校参加科普英语竞赛。
科普英语竞赛,已经参加三届了,后几天想结合科普英语竞赛谈谈阅读问题。
上外双语学校已经去过两次了,新校舍真是鸟枪换成巡航导弹了,王校长的豪情比之一年前在老校舍更加万丈;对比一下两所外国语学校,谈点感受:为什么要送孩子去外国语中学?在外国语中学期望孩子在外语方面有哪些收获?
各位继续聊,我要做些功课了,看看帖子短短的,也不怎么好写。.



您好!我刚接触这个网站,平时对孩子英语方面的关心也很少,想请教一下在小学五年级左右的孩子除了口语等级考之外的还有些什么好的英语培训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益呢?我在浦东陆家嘴附近,这附近有哪些学校的课外辅导培训比较好呢?可以推荐一下吗? .



回复 #91yuejing-ni 的帖子
您这个信息,建议到社会教育版的外语栏里去问问,那里面这一类的信息比较多,还可以找找相关的帖子看看。.



Hi, Helen爸爸,谢谢你一如既往的与大家分享Helen成功的学习经验,看来我也要经常逛逛中学版了..



引用:
原帖由 都都妈 于 2007-4-14 11:09 发表
千零,H爸,maomaofeng 你们讲得真好。
学语言的确不能只学表面的东西,要把她当成文化来学。
记得我的一个美国朋友看了现在学校里孩子的课本,哈哈大笑:“我们从来不是这样讲话的!”
她的2个儿子也觉得很 ...
很正常,本来书面语与生活口语就差别很大的,难道要把美国人最喜欢用的词也加进课本里?

[ 本帖最后由 PUPPET 于 2007-4-15 18:22 编辑 ].



回复 #94PUPPET 的帖子
那我们学语言的目的是什么?
本人比较愚,以前一直以为学语言的目的是与人沟通,书面的,口头的都需要.
如果美国人学的中文我们听不懂,讲的是古文或是宁波话;我们现在讲的话他们听得云里雾里的,要翻成古文或是宁波话才可以沟通;他们只看得懂我们祖先的文章……他们学中文有什么意义

我很赞同千零的发言,在与母语为英语的人群打交道后,才会明白什么是英语,不能再走中国式学英语的老路

我无知,大家别生气,继续聊

[ 本帖最后由 都都妈 于 2007-4-15 18:46 编辑 ].



回复 #93PUPPET 的帖子
是不是小学版的压力还不够大,提前到中学版再加点压?.



回复 #95都都妈 的帖子
我觉得楼上有几位家长的观点可能绝对了一些。
记得以前自己刚学英语的时候,连磁带也是很稀缺的资源,电台和电视台的英语节目也很少。那时周日上午申葆青教授的星期日广播英语我是坚持听了蛮长时间的。
而现在,小孩子课外所学英语教材大部分是原版教材或原版引进教材,都配有外籍人士录音的磁带、CD或VCD,教师的英语素质很高,有些还有留学背景,国外投资学校以外教为主,国内办的英语学校请外教上课的也不在少数,所以,不必太担心孩子们学的英语,外国人会听不懂,孩子们与外国人交流不起来。到了纯英语的环境,稍微适应一段时间,我想很快就能跟上节奏的。
周六下午的EF教师里,之前任教的外教老师回来看看学生们,我看彼此聊得很轻松。
语言交流得难易,说话人往往会根据交流对象的身份做适当调整的,就像我们遇到说着不太流利中国话的外国人,或者说着不太流利上海话的国内人士,我们说话的语速一般会适当放慢,用词一般会选通用一些,句子不会太长太复杂。.



没有参加培训,在陆家浜路的报名点买了一套教材和一套历年试卷(带模拟卷),自己做练习。.



尽管小女参加了3月26日的PETS-2的考试,现在还不知道是否过关,但看她做过的二套模拟卷,应该对小女有信心.说来得感谢H爸,鼓励和激励,看着H在外语上如此出色,希望小女也有如此成绩.
其实最初小女是很不愿参加各类校外考试,特别是对象PETS之类接近成人的语言类考试,有作文,又有改错,难度应该有一点.等我为她报名后才告诉她,再把顺便带的模拟卷摊在她面前,她觉得很委屈,我把包含三级词汇的手册先叫小女过目一遍,发现二级基本能过,三级约过一半,我就知道小女词汇量应该没问题,再叫她做了一套模拟卷,熟悉题型,听力没问题,阅读理解也能过.因为自己以前考过托福之类的考试,知道语言类考试重点在词汇量,及考试技巧,听力能过的话,基本没问题.至于写作,等小女从考场出来,我问她如何?她说很简单,以前在学校写过这一类书信题材,紧扣交代的内容,一般不会偏题.我问她是否参加下午的口语考,她觉得没必要了,我就没有强求.
去年女儿也参加过通讯杯,也是在没有培训的情况下,得到二等奖,因此英语学习重在平时语言感觉和词汇的累积.把一本教材吃透,特别是语言表达和语气.
现在小女对各类英语竞赛不感冒了,我们父女俩的口号就是重在参与,锻炼心理素质.
其实有时侯对孩子学习语言类知识,应该一个台阶一个台阶上,以所掌握的词汇量为基本判断准则,这是基本的要求,在此基础上,加大阅读量,泛读就成为平时的补缺.我对小女提出了新的要求,争取在初三前参加新托福考试,不要求目标,在这一平台上,能通过参与,对自己的英语能有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英语的综合能力.
和女儿一起学英语,是对自己的鞭策,永远走在女儿的前面更是对一个父亲进入中年后再学习的考验.我开玩笑说,等她考托福时,老爸和她一起考.
小女和小H同龄,和H爸一样,看着小女从小学进入中学,所有的担心现在已经消失,特别是上半学期的期终考试,终于恢复了本来面目,总分成绩进入全年级前列,,说明女儿已经进入状态了..



回复 #99H爸 的帖子
H爸,很高兴又能分享你的英语学习经验。我们4年级,已考出2合,这次考2优。打算9月考PETS二,请教是否一定要去培训,如何选择理想的培训点? 是不是到设考点的地方培训更好?要是在家自己看,要注意什么?.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