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疾控证实:当地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发病数在统计—全面放开

武汉疾控证实:当地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发病数在统计
https://mp.weixin.qq.com/s/aRzozIVbMyuOKEqq14-t7w

武汉疾控证实:当地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发病数在统计
新京报  今天


武汉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两份文件是真的,但没有网上所传那么严重,针对不明原因肺炎有成熟的处置流程。不明原因肺炎为何种类型肺炎尚未确定。

全文685字,阅读约需1.5分钟

昨日晚间起,两份落款为武汉市卫健委的紧急通知在网络流传。文件透露,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记者今日(12月31日)从武汉市疾控中心证实,该文件确实为真,目前发病人数尚在统计中,国家卫健委已派专家抵达武汉。



根据网传《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市卫生健康委关于报送不明原因肺炎救治情况的紧急通知》显示:根据上级紧急通知,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文件要求,各医疗机构要强化门急诊管理,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积极调动力量就地救治,不得出现拒诊推诿情况。各医疗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呼吸、感染科、重症医学等多学科专业力量,畅通绿色通道,做好门诊和急诊之间的有效衔接,完善医疗救治应急预案。



武汉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两份文件是真的,但没有网上所传那么严重,针对不明原因肺炎有成熟的处置流程。不明原因肺炎为何种类型肺炎尚未确定,国家卫健委也已派专家到达武汉。目前发现多少病例不方便透露,还在统计。





▲网传文件。




新京报记者 许雯 编辑 丁天 校对 李项玲



值班编辑 花木南


本文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本帖最后由 yingyinc 于 2022-12-29 14:09 编辑 ]
评论(11671)



@沈涛
7分钟前
昨天下午,我们小区的一个女孩,为了自己买了一份新冠隔离保险需要居委会出具证明,电话沟通无果,一时冲动闯出小区,又试图闯进隔壁小区去里面的居委会办公室。女孩因为违反防疫规定被接警的110带离,后经教育批评后送回。

我是非常同情这位女孩的。虽然租住在社区狭小的一室内,长时间的封控,出门也是干干净净的。但是再怎么样,也抵不过这么久的“手停口停”。她应该是念叨着,这份购买的保险如果可以兑现的话,也能再撑一段时间。

经过了这场将近60天的闹剧,在收入这个问题上,除了退休工人和部分城运岗位,绝大多数的普通百姓应该都会遇到这样的困难了。

这封写给市长的信,读下来只有深深的叹息和无奈。一个中国堪称经济发展最好的城市,百姓同样是经不起这样的折腾的。有些人说:“疫情结束后我要去其他城市”,以示对上海这一次的失望,可是,你能去哪里?



回复 8551楼yingyinc 的帖子
@小艾琳_zxyhins
今天17:42  来自 三星S21+ 5G

乌鲁木齐中路汇贤居//@香喷喷的狗狗喷喷香:[笑哈哈][笑哈哈]//@只想吃喝玩乐买的Mika://@善由心生233://@被炸晕的猫:友邦惊诧是件不得了的事[doge]//@施雷_蝶衣_铃铛第三个号: 法国人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白衣山猫
34分钟前
来自 山猫科普超话
山猫科普超话#奥密克戎诱发的炎症反应与流感明显不同#张教授说得很含蓄,专业人员听得懂,普通人未必听得明白。
病毒感染人体后,受到人体免疫系统攻击,免疫系统能把有病毒的细胞杀死,因此,病毒进入人体会诱发炎症反应。
这种炎症反应是人体感染病毒后致病和致死的主要原因。
最初的新冠病毒毒力强,因为病毒感染人体后,在人体内诱发了一种叫“免疫风暴”的炎症反应。

张教授说:奥密克戎会诱发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但是程度要弱于流感。但对于脆弱人群来说,这种炎症反应有可能就是致死性的。

张教授的话,换成大白话就是,奥密克戎致病率和致死率还不如流感,脆弱人群感染了奥密克戎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 ... 0t3&wx_header=3
江苏在沪学子给家乡的一封信
在沪江苏学子 野水中的孤舟 2022-05-23 13:15 发表于上海
我们的家乡:



您好!



从三月疫情爆发以来,我们与你阔别已久。



在封闭的宿舍里捱过八十天不能洗澡、做无穷无尽的核酸抗原、靠卫生状况堪忧的三餐度日、时时刻刻担忧学业和就业、无法正常就医购药的生活后,我们听说可以回家了。我们欢欣鼓舞,即将回到家乡的怀抱,短暂地摘下口罩,让熟悉的风亲吻我们的脸颊。



但没有想到家乡好像并不欢迎我们。日夜盼望着要逃离上海的大学生,在收到来自家乡的劝返信息、看到高昂的隔离费用和糟糕的隔离环境时,我们除了愤怒,更多的是无力:如果连家乡都不想让我们回去,那我们还能去哪呢。



1.社区街道以各种理由劝返。整理在沪返苏学生的情况后了解到,江苏省多地以隔离酒店已满为由劝返返乡学生。学生能向学校申请返乡、且能买到车票已实属不易,有些地区仍要求学生等待20天才能接收隔离。还有地方以大学生将户籍转到学校、非江苏省户籍为由拒绝接收。



图片





根据上海市的统一部署,许多高校调整教学进度提前放假,因此才会出现大批学生返乡。江苏省作为上海高校最大的生源地之一,疫情期间在外游子积极配合家乡的防疫政策,但无论如何,土生土长的家乡都是我们最后的港湾。我们已经等待了八十天,家乡以各种理由拒绝接收,令人寒心。




2.集中隔离收费高昂,超出大学生的承受范围。据了解,各市和地区收费价格不等,一般在200-400、300-800区间内不等,甚至有些地区要求14天集中隔离,全部自费。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然而这些价格高昂的隔离酒店,环境如何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不能洗澡、流出褐色的水、爬满虫子和老鼠屎的床垫,连卫生状况都堪忧,更遑论达到防疫隔离标准。我们已经在上海封闭管理了八十天,不是吃不了苦,但起码希望家乡能保障正常的生活需要。



我们都是普通家庭的学生,回家隔离用的是父母的血汗钱,父母也都是江苏省的纳税人。隔离费动辄几千,已经超出了一个普通人的工资收入,我们绝不可能承受得起。更令人难以理解的是隔离酒店也有价位之分,即使被分配到收费高昂的也只能默默承受。



180一晚的方舱,200一晚的床板,300一晚的员工宿舍,400一晚的高级酒店。我们的尊严按酒店价格分高低贵贱,我们的乡愁是别人眼里的无病呻吟。



我们连续做了七十多天核酸,长期封闭在宿舍,返乡途中做好严格的防护措施,努力配合家乡的防疫措施,热切盼望家乡政府能对我们提出的诉求进行回应。



眼看兄弟省市陆续出台妥善安置返乡大学生、集中免费隔离的政策,我们的声音却石沉大海。我们不禁对身上引以为豪的江苏人标签感到茫然和失望。



因此,非常抱歉我们要以这样的方式打扰您。



但尽管如此,我们依然爱您。归乡路迢迢,正因为对您这片土地的热爱,我们才会想要冲破重重阻碍回到您的怀抱。江苏对我们来说绝不只是户口本上的地址,更是无数的温暖回忆和您一直以来的人文关怀。



回家这件事很小,但对每一个在外游子来说意义非凡。还有无数江苏的孩子滞留在沪,我们相信家乡的能力和魄力,相信家乡不会弃我们于不顾。



如今返乡迫在眉睫,希望家乡政府能听到我们的诉求,看到我们的困难,展现大江苏的温暖人情!



书不尽言,翘企示复。



上海高校返苏学子联名呈上

2022年5月22日



@财新网
23分钟前
来自 新版微博 weibo.com
【医保基金受疫情影响如何?专家称总体平稳局部压力大】新冠疫情已持续两年多,疫情支出对医保基金的影响如何,关乎13亿多参保人的就医保障。常态化核酸情境下,医保基金会否面临可持续问题?

  5月23日,华创宏观团队的一份测算报告称,常态化核酸策略下,年内2天一测花费约4100亿元。至关重要的测算假设是,常态化核酸费用约80%由医保负担,各级财政仅需支付约20%。以全国医保3.6万亿“余粮”算,足够全民2天一测3年半。报告称,以巨额医保“余粮”为缓冲,相当于把80%的财政负担由年内转嫁到未来,使常态化核酸导致的年内财政压力“远没看起来那么大。”

  这不由得引发公众对医保基金的关注。目前各地财政医保分担机制并未统一。在部分医保专家看来,包括结余资金在内,医保基金并非“唐僧肉”,事关全体参保人的就医保障,应注重其使用、监管的机制程序。一位研究近年医保支付的医保专家称,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成本分担机制应有常态化的机制设计,比如公卫资金和医保资金的责任分担。最重要是社会的应急储备金如何承担,有待于后续立法规范。



@北京青年报
【京冀携手!#北京海淀迅速开展重点区域风险人员转运#】近日,海淀区友谊社区连续检出多例阳性人员。为最大限度降低社区传播风险,有效遏制疫情蔓延,切实保障居民生命健康,经疾控部门研判,社区居民需进行集中隔离。海淀区迅速行动,安排转运车辆100辆,在车内人员保持安全社交距离的基础上,对友谊社区1800余人进行转运。
按照“应转尽转、应隔尽隔”原则,落实北京市最新防疫政策,先执行7天集中隔离,期满后按照疾控部门评估意见,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人员将继续进行7天居家隔离,具体措施将根据疫情形势动态调整。同时,也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确保疫情防控安全的情况下,考虑到有基础性疾病人员、高龄老人、中高考学生以及需要照顾宠物的人员等特殊群体实际需求,经疾控部门评估后,可实行就地居家隔离。
在河北省的大力支持下,张家口市安排7家服务过国际赛事的酒店用于接收,同步做好集中隔离期间的生活住宿保障,充分展现了京冀两地携手共抗疫情的格局。
据了解,北京市派出了第一批39人的医疗专家组,海淀区紧急抽调医护人员13人、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干部36人、安保人员24人,共100余人赴河北张家口,全力保障居民集中隔离期间就医用药及其他生活需求。(北京海淀)



@烤了块肉
传啥徐汇法国人啊?这事儿就发生在我们这个街道,是汇贤居小区的全体中国人站出来的,昨晚大半夜大家在大街上跟警察说道理的一个外国人都没有,在捍卫自己的权利上男女老少都站出来了,这公民意识怎么不值得歌颂了。
有些媒体掌握流量密码有法国人必火是吧?

我确实看不惯一些人为了蹭热点瞎编。情况是今天边上又解了几个小区,都是这群中国公民的据理力争才有了今天这样的结果。

其实这不算辟谣,纯粹是今天一直在被问证实被问烦了。

//@G僧东:今天都在传汇贤居是法国人带头的。刚才看到了不一样的说法



@东方网
【上海高境镇政府回应保供企业争议:已对企业有关情况进行核查,物资质量受到居民总体认可】5月23日,针对网友关注的上海宝山区某保供单位成立6天就接单问题,高境镇人民政府发布情况说明:为全力做好疫情封控期间居民生活物资保障,前期我镇通过多方比选,并经镇长办公会和党委会研究,选择上海萃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物资保供单位,先后在4月底和5月为我镇供应了最近的3批物资,无论是物资质量还是物流准点率都能严格按照合同执行,居民总体认可。

5月20日,我镇根据区物资保供总体安排,准备新一轮物资发放,并向上海萃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出了物资供应需求。该公司在接到需求后向我镇提出,由于公司目前承接保供任务较多,短时间内备货压力较大,为确保此次保供能够顺利完成,该公司推荐上海朝晟食品有限公司承担本轮保供物资中的蔬菜供应,并对蔬菜质量提供担保。

基于前期与上海萃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良好合作关系,本着信任和审慎的原则,我镇保供工作组会同镇市场所等部门对上海朝晟食品有限公司有关情况进行了核查。该公司于2022年3月22日向金山区亭林镇揽工路669号众璞园区申请注册,受疫情影响于5月17日经金山区市场监管局审核予以批准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食用农产品批发,符合条件。

同时,我镇保供工作组亦通过视频连线,考察了该公司蔬菜采购地的供应能力,经综合考量,同意该公司承接此次蔬菜供应业务。(高境镇人民政府)



@沈涛
7分钟前
上海汇贤居业主“自行解封”,给上海市民连日来应对基层部门“层层加码”带了一个好头。

位于静安区乌鲁木齐路安福路一带的汇贤居,在近二十天社区没有新增疫情却没有被解封之下,业主们自发去与居委会进行对话。相关部门听取了业主们的意见,按相关规定给予解封。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有些基层政府部门对于上海疫情防控措施的执行,一来不是以整体防控动态化的角度去理解,一味媚上看“手势”,动辄采取“一刀切”的方式处理问题;二来本身对科学防疫、科学防控缺乏能力,忙于应付上级交办任务,根本就没有时间和精力更新知识面,由此导致与上海疫情防控动态管理不同步,用粗暴简单的“层层加码”的方式处理问题。而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这段时间他们脑子里只装着“防疫工作不能容错”的思维,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丢到了脑后。

因此,我们看到了一系列怪相:

明明市政府有了明确的防范区管控要求以及实施的时间进度表,到了各区各街道,“手势”都不一样。就拿社区出门证来讲,有的要求一栋楼近20户的居民,仅有一人可以外出购物补充物资;有的社区出门证是一户一人一证隔日外出。

有做法“激进”的居委会解释,自己这样做是为了调解外面商铺排队的人流量。但是,为什么就不能按照市政府要求的复工复产进程,多解封一些商家呢?为什么不动脑筋去组织人员维护秩序呢?却把困难丢给群众[摊手]

有很多社区,明明就像汇贤居那样,二十多天没有新增疫情,却陪着天天进行全员核酸。尤其是最近的一周,三天一轮,一轮又一轮。社区居民厌烦,志愿者累死,被戏称为“陪跑”。

我所在的社区,昨天经过志愿者团队和业委会联合与居委会沟通,终于将今天的全员核酸筛查改为了抗原自测,让志愿者们休息一天,不再“陪跑”。

上海人民正在向过去那些天的“昂蛤蜊”说不,我们在以自己的方式,温文尔雅,有礼有据,尊重科学,实事求是,这些上海腔调,让这个城市逐步回归到原来的样子。

需要多久?不知道,但凡事总要有个开始,才能真正看到希望



@边城蝴蝶梦
在朋友圈惊闻沈庆车祸去世,先是愣了一下,突然悲伤无可名状。

据沈庆朋友在微博上透露,沈庆是骑电动车出的意外。因为北京疫情交通管控,沈庆今天下午骑上新买的电动车出门办事,在故宫附近撞到护栏,不幸离世,年仅52岁。

很多人早已不知沈庆是谁,但是对于七零后和一些八零后来说,沈庆是一个青春符号,也是校园民谣的开局人。他的《青春》、《寂寞是因为思念谁》,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校园民谣中的经典。

和沈庆并列的,还有老狼、高晓松、叶蓓、廖珉、小柯、郁冬……这些名字,在那个时空,就像一颗颗钻石,闪闪发光。

今夜,我想回忆一下青春。

那些由细节和片段组成的回忆,既美丽又虚幻,还有淡淡的感伤、迷惘。在一些不可预知的瞬间,这些记忆会排山倒海涌来。会想起年少时,我们静静站在窗前,看一滴雨的落下,看一朵花的盛开,看一片云的飘过。若干年后,时间带走了很多,但我们依然能够记得那些音符和色彩甚至气味,就好像它们从不曾离去。

白衣飘飘的年代,在学校北面的小山坡上,在那片小树林里,在礼堂前的草坪上,在那些幽静的小路边,弹着吉他的人是谁?在黑暗的角落里,抱头痛哭的人,又是谁?风里雨里,大声歌唱的,又是谁?青春的流光里,藏着多少爱的暗语。

至今我记得一个场景。某一个冬天的傍晚,校园里白雪纷飞,路上积雪甚厚,广播里传来《青春》的旋律,三三两两下自习的人,咯吱咯吱踩着雪,踏歌而来,或欢笑,或沉默。

“青春的花开花谢让我疲惫却不后悔,四季的雨飞雪飞让我心醉却不堪憔悴。”

“带着点流浪的喜悦我就这样一去不回,没有谁暗示年少的我那想家的苦涩滋味。”

这样毫不深刻甚至有点强说愁的歌词,在简单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像诗作一样被四处传唱。

那时的大学校园,真让人怀念。没有手机,没有网络,南方周末还有很多人看,老师敢讲,学生敢辩,没有举报,率真感性。

人的一生中,最美的是青春,走得最急的也是青春。那样的时光,何时再来?

另一个校园歌手廖岷曾这样回忆自己在北大求学的日子:“是一段真正的象牙塔生活。那时的人们思想都很单纯,学校里也没有现在这么浮躁,老先生们都穿着布鞋,学生们也没有什么就业压力,一心只读圣贤书。每天在教室、操场、图书馆、宿舍中间穿梭,四点一线,走路都不带拐弯儿的。”

今年54岁的廖岷,现在已是财政部副部长。就是在当年那样的氛围里,廖岷创作了《等人就像在喝酒》。

我曾隔着不算远的距离,见过沈庆,听他重唱《青春》。查了一下日期,那是2011年12月3日,在广州二沙岛的星海音乐厅。那次,他和老狼、钟立风等,为在场的七零后、八零后唱了很多首歌。现场,没有嘈杂的电子音乐,只有吉他伴奏下的简单纯净的歌声。听着那些歌,我又像回到了青春时光。听众席上,不时有人擦拭眼角,轻声啜泣。不要问我怎么知道,因为我也是其中一员。

当晚,那些抱着吉他、吹着口琴唱歌的中年男人,带我们集体回到青春。那个晚上,开心又伤感。

再后来,听校园民谣的次数越来越少。现实的压力,让我们一个个,都像孤勇者,污泥满身,孤身走暗巷,去堵命运的枪。偶尔在某个场合听到熟悉的旋律,心中却再难激起大的涟漪。

写这篇文章时,我找来《青春》这首歌,把音量开到最大,熟悉的旋律,一遍又一遍响起。

且用这种方式,向沈庆,向那个时代,向我们的青春,致敬,告别。



@冈瓦纳
1小时前
来自 新版微博 weibo.com
这个是昨天的文件
看起来,6月1号是个计划中的节点
不知道能不能实行,如果5月31号还有感染的话。

-----------------------

为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关于印发〈关于我市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动商贸企业有序复市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沪肺炎防控办〔2022〕665号)精神,结合我市疫情防控和生活物资保障实际,现通过“一问一答”形式,就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有序推进商贸企业复市,回应企业关切。

  Q01

  目前商贸企业复工复市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A

  根据《关于我市持续巩固疫情防控成果推动商贸企业有序复市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按照“有序放开、有限流动、有效管控、分类管理”原则,有序恢复商贸企业线下营业,更好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生活物资保障和日常生活服务需求,尽快恢复商业体系活力,以需求牵引供给,加快促进城市经济运行、产业链供应链有效运转。

  Q02

  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网点复市有何安排?

  A

  当前,本市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网点已逐步恢复线下营业。根据《实施方案》,本市将加快恢复超市卖场、便利店、药店等网点线下营业,进一步推动各类网点应开尽开,并要求线下营业网点做好限流措施,5月31日之前,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6月1日之后,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Q03

  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专业专卖店等网点复市有何安排?

  A

  目前,购物中心、百货商场、专业专卖店等网点应做好恢复线下营业的各项准备,落实人员闭环管理,做好开业前预防性消毒,设置“场所码”或“数字哨兵”等,可通过“线上订、线下送”形式提供服务。无疫情风险的区域可分批有序恢复线下营业,5月31日之前,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6月1日之后,全面恢复线下营业,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75%。

  Q04

  餐饮、理发和洗染等生活服务复市有何安排?

  A

  有序推动餐饮、理发和洗染等生活服务恢复线下营业,餐饮服务,5月31日之前,实行线上、线下外卖。理发、洗染服务,5月31日之前,实行线上预约、线下错峰限流等措施,客流总量不超过最大承载量的50%。家政、家电维修服务,5月22日之后逐步恢复经营。



@雲中上師
9分钟前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十多年來,第一次看到周遭知識階層對現狀有如此普遍的幻滅,如此徹底的憂慮,其中有很多非常有貢獻的科學家。這一切發生如此迅疾,哪怕是一年多前都不是如此。 ​​​



@格桑小巫
几个小孩在院子里玩,玩的游戏是“请出示你的通行证和出入证,滴、通过”“不行,你的码是黄码,不能通过”“你是阳性,要去方舱”。玩得欢声笑语。
这时一架飞机飞过,小孩们停下来齐齐望天。
一个小孩大声说“我知道,那是谷爱凌的私人飞机!”
这是二零二二年的五月,封控第60天,是为记。 ​​​



@兔撕鸡大老爷
疫情后不会有报复性消费。

我不幸经历过武汉(湖北)、上海(江浙沪)两波特大疫情,前者在疫情之后,商业步行街肉眼可见的凋零。

两个因素:居民和中小微企业的负债崩溃。

以上海为例,2/5为外地户籍
居民封了55-85天,
单人房租区间在3000-5000/月,
菜价是平常两倍,30-50元/天,含肉翻倍
工资是平常的0%-70%,公务员50%-全薪奖金打折

假设上海居民平均2.5个月解封
2.5月*4000元=10000元房租
75天*40元=3000元菜钱(顿顿有肉翻倍)
2.5月水电+杂项开销1000元
人均支出1.4万元以上
(其实支出2-3万很常见,仅计算最节省水平)

许多年轻人收入在6000-12000元,折8000元/月
8000元*50%*2.5月=10000元总收入
这些年轻人净亏损4000元左右,往往还有消费贷。收入高的壮年人更惨,可能还背负着房贷。刚到上海找工作的人特惨,平白无故损失1.4万元,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讲是需要一年回血的。

这种情况,大家如何报复性消费?

被年轻人称为资本家的老板们是最最最惨的。

中小微企业一般账上只有两个月的钱,能趴更多钱的都是富二代和暴利行业,关键此时她们可节流,却无法开源。

商业合作是人情世故,也是一场高风险的赌博。
谈大单合作都是要面聊的,方便确信这个人是不是长袖善舞,有没有商业逻辑,诚信、财力、人资的表象又如何。

总之想看供应方口述的实力是否值得青睐。

当前这个防疫策略,所有人都躺在家里了,上海当地的老板们也没有钱,企业主只能想办法去外地洽谈合作,当年武汉人就是这么四处奔波的,解封第一时刻疯狂出差,寻找新的稳定的商单。

没钱的和有钱的,同样痛苦。

20%的中小微企业能发两个月工资,10%的中小微企业能发三个月工资,包括借钱发薪和折价发薪,所以封城策略一般以三个月为限。

我前女友在上海有六套房子,这次卖掉了一套来解决生意亏损问题,这届承担境外输入职能的省城市民哪一个不难?
深圳损失40+%,上海损失60+%
所以报复性消费根本不会出现,甚至消费意识还会出现降级或者改观,国潮顶替国外奢侈品服饰,就是疫情引发改变的表象之一。

还有一件微妙的事情很值得研究。

当年武汉疫情发生后,没有发生报复性消费,大批人离开了武汉,随后2021年净流入武汉120万人,让人啧啧称奇。

实际上是湖北省受武汉影响,中小微企业崩溃了一波,很多人跑到了省城工作/重整山河,紧接着各地接连发生疫情,很多外地人选择到有防疫经验的武汉工作,形成了庞大的净流入人口,抬升了武汉的GDP总值。

但这些人也没能刺激武汉各大步行街的回暖。

原因是很多青年居民/中小微企业主存在负债,花了一年多时间消解封城影响。再就是行为习惯悄然改变,两个月的断离舍与经济紧张,迫使很多人反省了自己的交友逻辑,给无关紧要者降低了评级,社交活动更加追逐自我需求。

疫情重构了市场信心,与消费惯性。

然而上海与武汉有一点巨大不同,上海一直是境外输入的承责省份,假如防疫等级严峻化,常态化,上海等承责省城的防疫数据不可能像武汉那样,在疫情熄灭之后显得极其平静。

各大品牌、制造商很可能会有外移的想法,这太耽误工作效益了,至少要多点建分仓。除非上海、深圳等国际航线省城,把航空港的防疫配套设施再度升级,扩大规模,确立细节,或者专门为疫情建立隔离用的卫星城市/专用航站楼/隔离酒店生活群落。

建设/加固境外输入与沿海省城之间的“跳板”,显得极其重要。

总之,报复性消费不会来临。

吃上一顿好饭,只不过是缅怀曾经富裕过的生活。

#微博新知博主#收起



@傅蔚冈
有远见的企业家,早早就预料到了物资会短缺需要保供,在封城前申请了公司。

但是常艳青们的举动却遭受到大家的怀疑,实在是伤了英雄的心。

“第一财经记者辗转联系到了上海朝晟食品有限公司方面。常艳青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我原本就是出于好意,想为保供做点贡献,但是没有想到从昨天开始就陷入困扰。我们原本就是专业的公司,由于看到市场上对于物资的供不应求,当时有的企业不够供应业务量,所以我们在上海实行封控之前,就已经申请了多家新公司,但封控之后,很多手续和流程都进展比较缓慢——这也是很正常的——然后一直到4月下旬和5月中旬,我们此前申请的公司才陆续都获批成立了。关于这一点,相关工商部门也和我们沟通问询过,也去核实过,我们所有的手续都是合规和齐全的。”

详细报道,请见@第一财经日报 相关报道。保供物资来自成立仅6天的企业?镇政府和企业说法来了

我还从凤凰网“风暴眼工作室”的报道中看到,常艳青有孕在身还在考虑保供,一帮键盘侠却这么无端猜测,实在让人寒心,“沪上竟无一人是男儿”!

“上海朝晟食品有限公司法人、实控人常艳青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自己就是个小老百姓,已经怀孕七八个月,并没有所谓的“背景”。是高境镇政府经其他供应商推荐主动来找的自己进行询价,并非自己主动申请。”


乔丹3761:1)“我们原本就是专业的公司”,那又去注册新公司干嘛?2)“由于看到市场上对于物资的供不应求”,封城前,上海永远都是供大于求(可能除了林娜贝尔?)。
22-5-24 10:24 来自中国香港
共1条回复

虫昔内人:身怀六甲心系保供!而且预判能力超一流,佩服!
22-5-24 12:19 来自上海
鉴火昱:回复@小满力气大:可以生下孩子再行刑捏,不影响判决
22-5-24 13:20 来自广东
小满力气大:身怀六甲,大家散了吧,人家有法律免责黄马甲。
22-5-24 13:16 来自福建

神威大炮哥:手套嘛,常规操作,到她这一层接着挖的线索通常就要断了
22-5-24 10:13 来自湖南
fizz__星星:图片评论 查看图片
22-5-24 14:39 来自天津
番伽炒百叶结:回复@fizz__星星:现在弟弟也能身怀六甲了[允悲]
22-5-24 14:45 来自上海
共6条回复

安静的大炜
: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也知道他们在说谎,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说谎,但是他们依然在说谎。
22-5-24 11:04 来自四川

liimo:都是主动找上门的 难道这是一个怀了孕的诸葛亮?
22-5-24 10:20 来自广东
埃闻:你怎么会知道这里要提到诸葛,亮的名字
22-5-24 11:17 来自上海
octopus37508:大腹便便摇羽毛扇,有画面感了[哈哈][赞]
22-5-24 11:09 来自江苏
共7条回复

菠萝痛刺我:那还是把话题掰扯回来吧,同一时间京东美团拼多多在做什么?也采访采访呗
22-5-24 10:17 来自上海
NickD88:在想办法突破肠炎清们的障碍
22-5-24 13:51 来自上海

埃闻:常艳青有个好姐姐叫常艳萍,常艳萍的老公跟三国时代最聪明的人同姓,自己去品吧
22-5-24 11:16 来自上海
烧烤的看到你的比较多:三国时代最聪明的人姓什么?
22-5-24 12:49 来自安徽
郭之夫的小秘密:政法委的?
22-5-24 13:34 来自浙江
共11条回复

再见吧现实:上海物资贵,有没有人来证明一下这些做保供的赚不了几个钱?大家都寸步难行,她怎么一飞冲天?关系这么硬?为什么公司才成立五六天就能保供?
22-5-24 10:24 来自福建
古蟾:我们这儿开个水果摊保供都不可能
22-5-24 11:26 来自青海

趋势合力无知:这都能洗白,牛逼啊!
22-5-24 10:43 来自山东

傅蔚冈
:[doge]//@zeroLY9:不太明白保供的选择标准是什么。他这个区是没有做商超的吗?不管线上线下的。现成的商超企业是没有能力?还是没有经验?或是没有稳定货源?[doge][doge]
22-5-24 11:50 来自上海



https://mp.weixin.qq.com/s/t4118A9xX75UTstbkLd27g

成立仅6天便成为上海保供企业?实控人回应“有背景”质疑
凤凰网财经 2022-05-23 22:09 发表于北京
以下文章来源于风暴眼工作室 ,作者风暴眼工作室


一家刚刚注册成立6天时间,并且不在上海市“保供名单”中的企业,为何能够成为高境镇政府的物资保供方?该企业是否有特殊“背景”?是否涉及权力寻租等问题?企业实控人常艳青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自己就是个小老百姓,已经怀孕七八个月,并没有所谓的“背景”。真相如何,有待进一步挖掘。

图片

凤凰网《风暴眼》出品

作者:凤凰网财经 顾北 张沃若



5月23日上午,一篇《上海人民都想认识这位高人》的自媒体文章在社交平台上广泛传播。

文中指出,上海宝山区高境镇近期生活物资发放的两家供应商中,有一家名为上海朝晟食品有限公司的企业仅仅成立了6天,还不在保供名单中,怀疑其中存在猫腻。

图片
这篇文章网络上传播并发酵后,不少网友发出了质疑:为何一家刚刚成立的企业可以打败别的企业成为保供企业?筛选条件是什么?是否涉及权力寻租等腐败问题?

5月23日下午,凤凰网《风暴眼》采访到了上海朝晟食品有限公司法人、大股东以及实控人常艳青。在问到网上关于朝晟公司和她本人的质疑时,已经有八个月身孕的常艳青忍不住哭出了声,她觉得自己很冤枉。

“昨天已经有一些朋友转给我看了,我一宿没睡着。我不知道去怎么去解释,现在好像怎么说都挺苍白的。事情真的不是他们说的那样的,我也没啥背景,就是个小老百姓,我不会去做这种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事。”常艳青哽咽着说到。

据常艳青透露,朝晟公司其实在3月份上海实行封控之前就已经申请注册,之后因为疫情严重一直被搁置,并不是几天前才申请注册成立的。“今天早上工商局已经问过我们,也去申请注册的那个园区核对过注册申请时间了,我们是没有问题的。”

常艳青表示,是高境镇政府经其他供应商推荐主动来找的自己进行询价,并非自己主动申请。至于最后朝晟为什么能够中标,常艳青认为可能是自己的蔬菜质量好,而且价格定的比较低。

针对此事,凤凰网《风暴眼》也拨打了上海市宝山区政府以及高境镇政府的电话,皆无人接听。

不过,5月23日下午,高境镇政府对该事件进行了回应。高境镇政府表示:上海朝晟食品有限公司由上海萃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推荐,经过考察和综合考量后,认为符合条件,同意了该公司承接此次蔬菜供应业务。

图片



成立仅6天,“名单”外的朝晟为何能够参与保供?



根据天眼查信息,上海朝晟食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17日,注册资本100万元,注册地址为上海市亭林镇揽工路669号(众璞园区)。法人常艳青与股东郑世磊各占股50%。

除朝晟食品有限公司外,同样由二人共同经营的企业还有四家,均为近期内成立的实业或贸易公司。

图片

凤凰网《风暴眼》发现,在上海市商业联合会抗疫保供产销对接信息平台生活物资供应名录中进行检索,包括朝晟在内的五家企业均未在保供白名单内,如果不是查询库尚未更新最新一批企业信息的话,那就意味着以上企业还未获得《上海市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企业证明》。

图片

天眼查信息还显示,常艳青和郑世磊控股的这些公司成立的时间大部分集中在2022年4月下旬至5月中旬。

那么在4月和5月上海封控状态下,上述两位股东怎么会成立了这么多企业?成立仅6天的上海朝晟食品有限公司又是如何成为高境镇的保供企业的呢?

常艳青表示,自己的公司此前就做农副食品相关业务,认识的做食品的朋友也很多,想着以后可能会有这方面的业务,就申请注册了公司。另一大股东郑世磊是自己的朋友。两人已经认识很多年,因此一起注册成立了这些公司。

常艳青透露,这些公司其实大部分在上海封控之前都已经申请注册成立。但是因为4月份、5月份疫情变得严重,就一直被搁置。

以朝晟公司为例,其实在3月份上海实行封控之前就已经申请注册,直到5月下旬,金山区一部分地方陆续解封后,注册流程才重新开始走起来,并在5月17日正式获批注册成立。

“今天早上工商局已经去我们申请注册的那个园区核对过注册申请时间了,我们所有的手续和流程都是合法合规的,我们提供的物资也是没有问题的。”常艳青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

“今天早上工商局也找我核实公司的信息,他们先去我们注册的那个园区核实了,然后才跟我核实的。他们核实完对我说,没发现没什么问题,但是现在的舆情比较敏感,希望我这边把质量把控好,合同、发票等证据都保留好。希望我自己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常艳青表示。

常艳青向凤凰网《风暴眼》透露,自己并没有提交过进入保供企业名单的申请,因此并不在保供名单中。

至于为什么不在名单中却能成为高境镇的物资保供企业,常艳青指出,其实高境镇政府刚开始也并没有找朝晟,找的是另外一家已经和镇政府有合作关系的供应商上海萃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我和这家供应商的老板是朋友,也有间接的合作关系。后来镇政府找他询价让提供保供物资,他可能业务比较多忙不过来,就推荐了我们,我们收到询价通知也是在公司注册成立后。”常艳青表示。

常艳青表示,收到询价通知的应该不只自己一家,应该是咨询了好几家公司。镇政府也提出了保供物资的采购要求,比如说菜品要好、重量多少、价格不可以定高等。

“我们就根据镇政府提的这些要求,把相关材料提交上去了。镇政府这次给的时间比较急,5月20号左右让我们提供的这个报价,今天(5月23日)就开始正式供应了。”常艳青说到。

至于最后朝晟为什么能够中标,常艳青也不太清楚。她认为可能是自己把价格定的比较低,另外自己的蔬菜质量也有保证。

“我们提供的蔬菜包一份大概12斤,里面有山药、红薯、豇豆等,而且质量都是非常好的。这样一份蔬菜包我们和基地的合同价是58元,给政府的保供价是60元,基本上是最低的了。”

那么,未在上海市商务委“白名单”上的企业是否可以成为政府采购大礼包的供应商?

据第一财经报道,根据相关规定,关于政府采购大礼包发放给居民事宜,要选择经营合规,有相应货源组织能力、配送投放能力的供应商,优先选择上海市生活物资保供企业。没有强制要求必须使用“白名单”企业,但是要对货源有品质把控,如果出现问题是需要追查的。

上海市商业联合会一位人士表示,类似镇政府像居民发放免费物资的这种政府礼包,不需要一定选择市商委的保供企业名单里的供应商,除非对供应商的品质没有把握没有信心。不过现在选定供应商后,还需要报备给相关食品检测部门把关。



质疑和谩骂背后,常艳青究竟是何来头?



在问到是否有看到网上传言的“有背景”“官商勾结”“发国难财”的质疑甚至谩骂时,常艳青忍不住哭了起来。

她哽咽着说到:“昨天已经有朋友把那些评论转发给我看了,我很难受。后来我把抖音、头条都卸载了,强迫自己别去关注这件事。我已经怀孕七八个月了,不想生闷气影响到胎儿,但我昨晚还是一宿没睡着。”

常艳青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这些绝对都是谣言,我不是他们说的什么有背景的人,就是一个普通人。我感觉很委屈,但我也不知道去怎么去解释,现在好像怎么说都挺苍白的。”

常艳青透露,一开始也没有想过会接到这个物资保供的活。后来一个做物资保供的朋友问常艳青有没有这方面的资源,因为他们忙不过来了,想推荐一家企业去做。

而且朋友专门强调了,因为是保供物资,所以蔬菜质量一定要好,价格也不能高。最后也不一定能够竞争上,让常艳青自己估量要不要做。

常艳青当时想,既然朋友给了这个机会,那就应该争取一下。而且无论是从菜品还是价格上来说,对自家的蔬菜还是比较自信的。即便是不赚钱,多个客户也多条路。

“它挣不挣钱无所谓,我就想把这个东西做好,然后以后能有合作机会。但是我没想到,老百姓还没收到我们提供的蔬菜包呢,还没看到东西是好是坏,就已经是现在这种情况了。”常艳青说到。

“这都五月底了,上海疫情逐渐好转,有可能这就是最后一批保供物资了。我没必要说在这个时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把自己交代进去啊。”

“而且大家稍微思考一下就知道,现在上海正是严查保供物资的时候,镇政府的领导不可能为了任何人去担被查被撤职的风险的。这批菜政府给谁做不是做,它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小企业,为了谁去冒这个风险。”常艳青表示。

常艳青对凤凰网《风暴眼》表示,其实政府在保供物资这方面的程序和审核是非常严格的。如果自己的蔬菜卖的很贵,或者质量有问题,或者是企业存在经营问题,都不可能被选上的。

“现在我就算把这个合同公布出去,他们网友可能也不会相信我。我现在只希望这两天蔬菜包真的发到手了,他们看到我们这边的居民拿到手的蔬菜了,会改变态度。”

“疫情下大家都不容易,还是希望能够多一些信任,多一些善良。”常艳青说到。


高境镇政府政府回应:朝晟公司符合保供条件

凤凰网《风暴眼》了解到,随着上海疫情期间出现的保供物资涉嫌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等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上海市政府正对相关不法行为展开严厉打击。

4月,上海市场监管部门出台《关于疫情防控期间认定哄抬价格违法行为的指导意见》,督促提醒预警,严厉打击哄抬物价、囤积居奇、以次充好、未明码标价等违法行为,快速、严格查处了155件价格等违法案件,通报了一批保供物资和社会团购违法案例。

5月22日,宝山区检察院以涉嫌贪污罪对被告人张某某提起公诉。经查,今年3月底起,张某某作为某公寓负责人,受街道委托,负责管理、发放防疫生活保障物资。4月17日至23日期间,其将价值1.3万余元的防疫生活保障物资予以侵吞,并出售牟利。

宝山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被告人张某某作为受国家机关委托管理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防疫特定款物,有其他较重情节,应当以贪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此外,上海各区商务部门实行提级管理,加强对供应商资质资格审定,一旦发现证照资质不符合要求的,及时剔除出保供企业“白名单”,并作为案件线索进行追查。上海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加强保供礼包抽查核验,抽检合格后方可向市民发放。

5月23日下午,高境镇政府对该事件进行了回应,称因上海萃沪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司目前承接保供任务较多,短时间内备货压力较大,为确保此次保供能够顺利完成,该公司推荐上海朝晟食品有限公司承担本轮保供物资中的蔬菜供应,并对蔬菜质量提供担保。

高境镇保供工作组会同镇市场所等部门对上海朝晟食品有限公司有关情况进行了核查。该公司于2022年3月22日向金山区亭林镇揽工路669号众璞园区申请注册,受疫情影响于5月17日经金山区市场监管局审核予以批准成立,公司经营范围包括食用农产品批发,符合条件。

同时,高境镇保供工作组亦通过视频连线,考察了该公司蔬菜采购地的供应能力,经综合考量,同意了该公司承接此次蔬菜供应业务。


爆料投诉邮箱 all_cj ifeng.com

图片




图片
图片


凤凰网财经官方微信 ID:finance_ifeng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点在看支持凤财图片
点击在看 持续关注↓↓↓

阅读 10万+
写下你的留言
精选留言

新安达 田
来自江苏
没有背景?你信吗?

遊骑兵
来自上海
朝晟食品有个股东叫郑世磊,郑总有个公司叫上海兴轶实业。这家公司不简单,这轮疫情之前就多次中标宝山区所辖镇政府的采购招标,从高温慰问品到垃圾袋,没少给当地的朋友们送。

南汇一哥
来自上海
不要过多强调怀孕ok?
还有到关键的地方她就说不清楚 碰巧,很值得怀疑

遊骑兵
来自上海
常艳青的公司里有一位叫做高秀萍的高管,这个“高秀萍”的名字出现在了3月份以来上海新成立的13家公司里。

从室内装修到网络科技,从食品供应到法律咨询,高总就没有不能干的。但她最关键的身份,其实是上海鼎芮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的股东。

根据简介,鼎芮主要帮其他公司处理代理记账、税务筹划以及公司注册等业务。巧了,高境镇的两家保供企业:

都是鼎芮的客户。

凤凰网财经
(作者)
《我怎么就没有这样的朋友》

江红
来自上海
孕妇作为法人只是某人的白手套,我期待背后的真相

Sept*乐
来自四川
作为做过很多年的采购人员,我信你个鬼。

D⁵
来自广东
至于为什么中标,可能是自己蔬菜质量好...你信么?!

忘言
来自广东
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谁的时代?
我不知道。
对我来说这是最坏的时代。

宽天下
来自福建
基地合同58元,保供价60元。两元的价差,中间需要税收、管理费、运输费、人员费用、损耗等等,怎么会有利润?已经证明此地无银三百两!

杨光
来自陕西
是谁傻到去采访这个公司的“法人”,请了解下我公司的法人是我姐,我姐是个全职主妇。

王德勇-实德
来自湖北
有啥说啥,我是做销售的,如果让我费老鼻子劲,一包蔬菜只赚2元钱,我肯定不做,就算菜是自己家地里长得,工人是自己家人,我也不做,图啥?商人逐利,没利抢着去做,秀逗了?


来自广东
解释等于掩饰,中国社会很现实的,保供没有背景?没有那种人脉关系,谁会关照你。现实总是赤裸裸的

明月
来自江西
另外一个股东信息为什么没有披露啊

棍子
来自浙江
希望大家不要被误导:价格再便宜,质量再好,都不能改变其是否通过非竞争方式成为供应商的嫌疑。

贺海洲
来自广东
在4月份封控的情况下,是如何成立这么多公司的?又是如何拿到竞标资质的?竞标过程是否有正规的投标公司做过程记录?





https://mp.weixin.qq.com/s/Z7-p1JHpug1CMzCeNKcSwg
上海“假阳”女律师的悲惨遭遇
原创 彭瑞萍 千千法言 2022-05-23 17:54 发表于广东
01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没想到“假阳”这粒灰,会落到我一个朋友的头上,直到现在,这粒灰还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这位朋友叫李米,是上海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律师。



大伙都知道上海中科润达的假阳事件吧。上海黄浦区有个小区一天之内测出13个新冠核酸“阳性”,当时不少人觉得奇怪,封控一个多月没出门,也没接触什么人,怎么就阳了呢,于是他们开始怀疑上海中科润达医学检验实验室核酸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强烈要求复查,结果,核酸复核全部为“阴性”。



这是媒体曝光的,可是没有被曝光的还有不少。



住在浦东某小区的李米就是其中一个。



负责给她们检测的是上海宝藤医学检验所。



李米4月19日的核酸检测单上的结果显示“待复核”,按上海卫健委的解释,“待复核”就是阳性。

图片





在这之前,李米连续测了6次抗原都是阴性,于是她到处要求复核,可是没人理会她。



在4月20日,李米被拉去方舱隔离,当时跟李米一起去方舱的,至少有15个人是宝藤医学检验所检测出的假阳。



李米她们去的方舱是垃圾场填埋场改造而成,绿网下面都是垃圾,遇上下雨天臭水到处乱流。



图片





当时李米还真以为自己是阳性,所以虽然环境不好,她也忍了。可是第二天核酸检测结果竟然是阴性,李米一下子就崩溃了,原来自己是个受害者,原来自己不该被拉到这里隔离,于是,李米给居委主任说自己是阴性,居委主任说她只是配合疾控中心。



图片





知道自己是阴性后,李米就呆在自己的房间不敢出门,在方舱的日子里,李米三天三夜不洗澡,不洗脸,不刷牙。



只有洗手间(在房间外面)不得不上,李米每次上洗手间回来都要拉肚子,那里实在是太恶心了。



两次核酸结果出来都是阴性,这个时候还是不让李米回家,李米不得不到处求人后,在4月23日才让她回家。



02



回家之前,李米全身上下被喷洒消毒水。



回到小区门口,李米又是全身上下被猛喷一通消毒水。因为被消毒水喷过,因此,虽然在方舱三天三夜没有洗澡换衣服,可是李米还是把带过去的所有衣服和生活用品都扔了。



李米就如视频上这么被喷的:







回家后,李米被要求不能出门,不能核酸检测,连她的家人也不让检测,不让出门。



而且门的下边还装了门磁,一开门就会响。



从4月19号到5月19号,整整一个月,李米一家人都是被各种监视,各种歧视。



5月19日,李米终于可以出家门了,但是不能出小区大门。



更要命的是,按下面这个通知,李米在三个月内那里都去不了。



接上级通知:经与国家上海工作组救治组沟通,对出院、出舱人员明确以下口径:



1、居家健康监测后三个月内,不纳入社区筛查对象,也不到社会采样点检测。



2、按照愿检尽检原则,相关人员可自行前往提供核酸检测服务的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



3、市大数据中心对出院、出舱人员进行标注。



4、如需出入公共场所,按有关规定落实相应措施(如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



5、三个月内如出现检测异常:

(1)CT值<35的,按照《新冠病毒常态化核酸检测工作操作指引(2.0版)》启动追阳;

(2)CT值≥35且<40的,医疗机构应致电本人,结合临床症状进行判断,对于无症状的按照“阴性”结果上传;有症状的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进行进一步排查处置。




按通知,李米不能到社会采样点检测,只能去医院检测,可是,她连小区都出不去,怎么去医院检测,医院也不可能给她上门检测。



现在没有核酸检测报告寸步难行,李米就这样被一双无形的魔手推进了一个死胡同。



03



在方舱,因为跟李米同住的三个人都是假阳,而且李米在那三天里,除了上洗手间,基本不出房门,所以李米没有因此被感染上。



这也是不幸中的万幸。



可是有些假阳就没那么幸运了,她们进方舱后被感染成真阳了。



下面是跟李米一起去方舱的一位大姐的家人分享的从假阳变真阳的经历:



4/4混采中和被告知异常(其中一个小孩了)

4/5做了抗原都是阴性,然后核酸单采.

4/6号被告知疑似阳性. 然后就各种电话要接去方舱. 我要求复核.

4/7号被告知该医院有阳已关,目前无法复核.

4/8又说已复核确认阳(拿原来的管子复核的…..无语)然后下午就被带走,凌晨2时进入方舱.

至此我们俩没有一点症状,也没有任何不适.     

4/9 开启方舱生活.

4/11第一次核酸我们俩都是阴. 晚上我开始咳嗽了,有点慌了.

4/13第二次核酸我变阳了(郁闷).儿子还是阴的. 但就在当天晚上他也开始咳嗽(我们猜测是做核酸的时候传到的,那天风特别的大).  儿子第二天本可以出院的,但不敢出院,准备再做一次核酸。

4/15第三次核酸儿子阳了. 在进舱的第6天阳了!愤怒之余也很无奈. 医生还质问我们为什么不走…..我竟无言以对!

4/18号开始每天测核酸了,每天都有人出舱.  很焦虑,我们相互安慰调整心态.

4/21 22终于双阴了. 4/23出来. 结束了15天的方舱生活(同一批进去我们是最后两个出舱的)。


最后她感慨道:后来又听到各种误诊,真的是很心塞……感觉就像一场荒诞剧,漏洞百出,真假难变,还无法反驳……




04



我问李米:你是律师啊,你明明是受害者,应该知道怎么为自己维权,当时为什么不抗争一下?



李米说:抗争了,可是,抗争有用吗?



在方舱,李米也曾进行过激烈的抗争,当时双方都报警了,李米报警的理由是她是阴性,不应该把她拉到方舱强制隔离,大白报警的理由是李米“寻衅滋事”,警察来了之后,说这种事他们管不了。



在疫情之下,个体的命运不值一提。



可是李米她们真的是因为核酸检测机构的原因造成的受害人啊,她们现在连个说理的地都没有,她们受的罪,吃的苦,谁来负责?难道她们就该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了吗?



让人纳闷的是,为什么制造假阳的都是社会检测机构,就没听说过哪家医院造假的。



难道真的是有了为了发国难财,故意不让疫情结束?



一个假阳就可以多一轮核酸检测,毕竟,核酸检测的利润太诱人了,全民核酸时代,哪家核酸检测企业不是赚得脑满肠肥盆满钵满的。



可是至今为止,就没见哪家制造假阳的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包括合肥,包括上海。



对此,李米只能愤怒地呐喊一声:上海制造假阳的,该杀!

作者



https://mp.weixin.qq.com/s/xOaF7e9maMKrge-25a2bMg

那只刚火的网红流浪猫,就被F旦大学教授虐杀死了!
原创 爱猫君 爱猫 2022-05-24 12:17 发表于广东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





前不久,上海一只流浪猫火了,火爆全网那种火!成了最新的网红喵!

只因为它饿疯了,大口大口的偷吃小区的德克士的炸鸡外卖,让人格外心疼!

图片



还喜提各种官方大V的宣传...

图片



还有网友将它P成德克炸鸡的代言人...

图片



而小区的外卖主人不介意它偷吃炸鸡的行为,并好心的投喂它猫粮,给它起名为“鸡排”,而鸡排是一只温顺亲人的流浪猫,小孩子都喜欢它...

图片



每天会和小区的居民一起散步...

图片



因为鸡排火了,很快就有好心人领养它,说等解封后,就带它去医院检查健康状况,给它一个温暖的家!

图片



就在鸡排准备走上喵生巅峰时,就在昨天,它被F旦大学的一名教授残忍虐杀了!

图片



这名F旦教授叫许SL,能耐很有点大,和谐了很多网上曝光的贴,只能打字母了,懂的都懂~

图片



早上,天光亮不久,许SL就用拴狗绳子,套住鸡排的脖子,活活将它摔死,并抛尸小区。

图片

图片



这起虐杀事件,被小区居民目睹,并通过监控视频确认是许SL所为!

图片



面对小区居民的质问,许SL通过助理这样甩锅的:鸡排攻击了他的狗,为了保护小区的小孩,他果断及时杀死鸡排,防止再伤及无辜。

图片



然鹅小区居民却驳斥许SL的谎言,表示鸡排很亲人,根本不怕小孩,还有专人照顾...

图片



随后,小区居民报警,却被消极处理,反而责怪照顾鸡排的好心人...

图片



同时,许SL虐杀猫后,变得越来越可怕,先和物业、小区居民大吵,接着还威胁邻居,让大家觉得十分担忧,担心他下一步可能对人、对小孩动手...

因为虐猫人渣,都是存在的杀人犯!

图片



更更可怕的是,许SL被爆出他家里藏着一名年轻女子,已经一个月没有做核酸,变成黄码后,不得不下楼做核酸...

该年轻女子和许SL的关系非常耐人寻味...

图片

图片



目前,鸡排已经被小区居民安葬在它经常遛弯的小区草坪,希望它早日讨回公道,以慰在喵星之灵!

图片

图片

图片



唉,一只流浪猫,刚成网红猫不久,虽然被好心人预定领养,还没有来得及享受一天的幸福生活,就被F旦大学教授许SL虐杀了...

所以,F旦大学别装死了行不行,出来处理辣J啦!

扩散出去,让更多人看到,也欢迎关注爱猫,留意后续!







爱生活,更爱猫咪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

爱 猫

图片

这些天,因为公众号改变了推送规则,时间线被打乱了。如果你没有将我们设为星标或经常分享点“在看”,我们的推送可能会淹没在你的茫茫订阅列表中。



爱猫君特别害怕会和亲爱的你失散,所以,需要你将爱猫设为星标,每次看完文章在文尾处点亮“在看”或者分享出去,这样我们才能抱紧不走散!



图片



阅读 10万+
精选留言
作者已设置关注后才可以留言


爱猫君
来自广东置顶
一定扩散出去,为网红猫鸡排发声!
如果有后续,我会在置顶留言发出!
记得关注!



https://mp.weixin.qq.com/s/cIgk1M2x2kJ30iiNREjSKg

我想祝福那些逃离了上海的人,却又哽住了喉咙
原创 连清川 独角鲸工作坊 2022-05-24 13:00 发表于上海
图片




撰文 | 连清川

这几个星期,我在给学生上课的时候,已经不再敢正儿八经地讲课。作为一个已经千疮百孔的中年人,在两个月的封城岁月中,依旧心浮气躁,郁结丛生,他们被关在学校中,在几个人一间狭小的宿舍里,他们的日子要如何打发?



我于是就在课上放和课程相关的电影、纪录片,然后和他们说,第一,学习不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你们还年轻,有的是机会学习;第二,保持好心情;第三,如果可以,找一点自己平时感兴趣,但是没有时间做的事,这样日子容易打发。



我知道这样做于事无补,或许也并不是老师最负责任的做法。但是我只是想,在这个时候,不增加他们的内心负担,也许是我唯一能够帮助他们的地方。



听说,上海的学校陆续安排学生离开,我想,这也许是好事情吧。可是,我收集到了一些离开的故事,却又让自己难过起来。



01


复工复产的新闻,以及上海人间烟火气的图形,正在上海和全国各地的媒体中铺展开来。尽管我依然困在小区里,正在准备连续第八天“应检尽检”的核酸检测,可是毕竟还是看见,虹桥火车站已经有列车驶出,机场已经有飞机起降。



这原本只是这个现代社会中最寻常的事情,却已经演化成为人们眼红耳热的非凡成就。



只不过这个用短短几个字就说完的美好图景之外,在仔细的勘察之下,却流布了那么多人心酸和艰辛。



各个小区都已经逐渐开放让人离开了。当然,我自己的经历也很清楚地告诉我:所有的人在离开之前,都要签署一份充满着决绝的保证书:在上海疫情结束之前,不再返回小区。



我不知道这个保证书得以普遍施行的法律文件或者政策是什么。无论这个小区只是暂时寄居的地方,还是属于自己的资产,是什么法令可以如此歧视一个离开的人?他或她是有犯罪前科,还是反社会分子?



但大家都顾不上这个,因为逃离的决心几乎是同样决绝的。



决心于是幻化成了苦痛。因为从决定离开,踏出小区的第一步,就意味着必须面对过于现实的问题:如何到达车站或者机场。



图片

▲准备离开上海的人群(图/网络)


关于步行或者骑共享单车去机场的视频、图文和图片汗牛充栋。3个小时、7个小时、10个小时,我看到最长久的,是花了两天一夜,从浦东步行到虹桥。



尽管魔幻这个词现在已经完全不魔幻了,但我依旧觉得魔幻:我们从来不知道上海原来真的这么大。



在阅读传统时代的交通记载中,我们总是惊叹于一个消息从边疆送到朝廷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样的事实,但是如今看起来,物理区隔是真的存在,并且当我们恢复成为原始交通状态的时候,它原来可以如此极端。



有一个人在浦东机场感叹说,给他一万块钱再骑一次车去的话,他也不愿意。因为太痛了。



当然也有人不是这样去的。有的是打车,我看到的,价格从700到2000不等。这是一场活生生的市场经济课:卖方市场是如何形成的。



尊重市场。不过我疑惑的是:既然已经同意了让人离开,为什么不能提供相应的服务?在上海,我们拥有最庞大的出租车和网约车市场。要求司机像外卖小哥那样做核酸检测,我猜大部分司机都愿意。



但这当然只是小事。因为几十万人损失了一点脚力或者经历了一些艰辛,损失了一点金钱,在上海而今的大局之下,根本不足为道。



有个东北人,在浦东隔离两个月之后,花8500块钱,买了一辆二手车,长驱数千公里回老家。这如同疫情时代的鲁滨孙漂流记。



在21世纪,听起来像神话一样。





02

但是离沪的道路是一场极其艰苦的战斗。



买得到票吗?所有的人都命悬于运气。



黄牛适时出现了。前几天的新闻中抓住了6个黄牛,火车票加价一张从600到3500。在这个时间我无法责备黄牛,尽管这么说不道德,他们毕竟发了苦难财。



但是有那么大的群体在抢票,难道他们不是为这些艰难返乡的人提供了一线希望吗?这又是市场经济的一场教育:在管制经济中,黑市必然会大量涌现。就好像在上海的所有地方,高价香烟、高价蔬菜、高价肉还依然大量存在。



付出代价买到票的人还是有福的。在很多的帖子和视频中,我们看见在虹桥火车站中睡在马路上,睡在草坪上,睡在桥墩下的人成批成片。在我曾经多次开车经过的进入车库前的那片草坪上,人都已经睡不下了。



这里面睡的人有打工仔,有大学生,有博士,还有老板。

图片

▲睡在上海虹桥站附近草坪中的人群(图/微博)



人贱如草。大概是这个意思。一位被困在浦东机场的女士在她的帖子里说,一对父母带着孩子经过的时候,孩子少不更事大声叫道:这里好多流浪汉啊。



大概我们都要哑然失笑。浦东机场,国际航班,流浪汉?这是一幅怎样的形象?我们在以前很多丧尸围城的电影里看见过这类情形。



上海春天的气候是多变的。有时阳光明媚,有时春雨如晦,有时阴冷入骨。这些平凡而困顿的人啊,你们可好?风来吹,雨来淋,警察随时会来到。



我们这么多年,通过血与泪所挣来的尊严,就这么轻易地可以抛弃。



03

上海的一个外卖小哥在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里说,他一共拉了十几个人去虹桥火车站,都不肯收钱。



他说自己没读过书,没什么文化,只是想帮帮人。



他看到那些步行和骑共享单车的人,艰难跋涉去火车站,心里很难受。



有一个叫晏秋秋的记者,拉了300盒方便面去火车站,因为很多人困在火车站,吃不上温暖的饭。



其中有一个小伙子,帮他们做志愿者很长时间。她不好意思,让他自己也吃了。小伙子深深喝了一口汤,说这是八天来喝到的第一口带有温度的食物。



我的文字能力太贫乏。只有饿过的人,才知道饥饿的滋味;只有苦难过的人,才知道苦难的艰难。



晏秋秋的文章名字叫《谢谢你曾经来过上海》。这的确很让人感动,因为我所知道的上海人就是这样的。



他们不会赌咒发誓痛骂这些逃离的人,也不会酸溜溜地说滚回你们的老家。他们给你一杯温暖的水,然后说谢谢。



因为在这样的苦难时刻,没有人愿意承受无妄之灾。



04

现在,虹桥站每天开放的班次,能够容纳一万人。每天都是满的。



每天一万人头也不回地离开上海。他们为什么如此决绝?



60岁的黄建才在5月6日失去了癌症中的妻子。4月份他陪着妻子来看病。来的时候是恩爱的两个人,现在只有孤苦的自己,和一盒默然不语的骨灰。



他带着骨灰,走了七个小时,在火车站住了两天,终于上了去常州的火车。



因为他只想尽快让他所爱的殷桃香能够入土为安。



买二手车的东北小伙子,是3月份带着导游证到上海来,希望大展宏图的。但是在浦东两个月之后,他已经无力负担起高昂的住宿费用,和高价的日常生活。他不仅仅来不及赚到一分钱,还赔了几万块钱进去。



所以他无论如何要逃离。



来自广州从化的一个小伙子,技校毕业,没有什么技能,只想到上海来找机会。在闵行的一个快捷酒店里住了一个月,吃了一个月的方便面。



然后他还是身无分文了。然后他睡了好几天大马路,又被赶走,接着被送去了一个临时安置点。不能洗澡,很闷热。



他没有别的选择。



我很少听到怨恨上海的话语。大家都知道这并不是上海的本意。这是一座宽容接纳的城市,有无数的人到这里来寻找机会。



他们离开的原因,多数情况下只有一个:我撑不下去了。



05

我很想祝福我的学生们,如果我可以建议他们的话,就是如果能够离开的话,就尽快离开。



长久的隔离,多人一间的宿舍,无休无止的核酸,短暂的放风时间,不明就里的政策。他们还没有应对这一切的心理建设和人生经验。



但是《江苏在沪学子给家乡的一封信》让我不敢张开嘴。



“不能洗澡,流出褐色的水、爬满虫子和老鼠屎的床垫,连卫生状况都堪忧,更遑论达到防疫隔离标准。我们已经在上海封闭管理了80天,不是吃不了苦,但起码希望家乡能保障正常的生活需求。”


180一晚的方舱,200一晚的床板,300一晚的员工宿舍,400一晚的高级酒店。我们的尊严按酒店的价格分高低贵贱,我们的乡愁是别人眼里的无病呻吟。



还有上海大学生的返晋困境,以及浙江永嘉的、宁波的,江西上饶的、四川的……核酸、隔离、中转……每个环节都困难重重。

图片

图/视频截图


今天,有个视频号上说,武汉政府宣布,所有从上海去返乡的,都可以享受免费隔离。



消息好到我不敢相信。尽管我内心中充满了难过与无可名状的悲愤:因为我们所有在上海的人,都经过了无数次的核酸,无数次的抗原,但这并不能减少和降低所有地方的人,对于上海来人的恐惧与隔离。



这个病毒已经杀死了太多的东西。人的尊严,相互的信任,家乡的温情,未来的期望,向上的激情,美好的相遇,旅行的愉悦,陌生的友好。





06

按照每天一万人的计算,已经有几十万人已经逃离了上海。



很多人都说,再也不会回到上海了。



我猜想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并不是对上海的怨怼,而只是一种希望的破灭。因为她曾经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意味着机会、繁华、冒险、闯荡、文明、现代、知识、医疗、时尚。



以前也有无数人在上海心碎,但那是人生必经的偶然性的命数。世界毕竟是无常的,而经历不如意,本身就是我们让我们生命更加完整的道路。



但是这次逃离上海,却分明披挂着困惑、愤怒与不甘。逃离是我们对于自己懦弱的妥协,是对于无法抗拒的必然的逃避。



因为根本无从改变,无从努力,无从奋起。如同溺水的人最后的放弃。不是不依恋生命的宝贵,而只是眼看着最后一线光亮的黯淡,你什么也做不了。



我想祝福那些逃离的人,原因就在于这里。因为如果冲出这条边界,如果你能够重新发现希望的话,那么所有美好的语言都应该奉献给你。



但是最终还是哽住了喉咙。因为我知道也许在你的家乡,等待你的是另外一重苦痛,就如同我的家乡给我造成的苦痛。



我们竟然,无处逃离。





07

至于我,我想要,也只能与这个城市共始终了。



她不是我的故乡,但我也回不去的故乡。她是我最接近于故乡的东西。



她也许不再是我所认识的那颗明珠,但是我想看见她的苏醒。没有一个白马王子能够来吻醒她,她只能自己在满身伤痕中艰难爬起。但是这场梦魇,也许会让她更加坚毅,更加文明,更加世界。



毕竟,她的名字叫上海。


*题图为一名正在离开上海的女子,来源于网络



图片
新生活,新思考

图片
公号ID:dujiaojing2018



长按二维码关注



作者
连清川



@大漠鱼-
2小时前
来自 nova7SE 5G你在焦点在
该贵的贵,该烂的烂。就如这个社会一样,可闻朱门酒肉,也能路遇冻尸。有韭菜,就得有镰刀。这叫平衡效应。
@勤奋哥
#上海疫情# 之怪现状——
小区团购,西瓜卖到每个80元的天价。
上海郊区,几百亩优质西瓜已经成熟,没有销路,也没人过来收购,天气炎热,马上就要烂在地里,大姐急得直哭,抹眼泪。[伤心]
#上海西瓜滞销瓜农求助# 只是很多问题的一个侧影,也不知道症结究竟出在哪里。



@东漂学童
58分钟前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前些日子有上海的友人说,我大上海现在的管理水平是上海村[允悲][允悲]我听后说你那样说不礼貌。首先不应该这样搞城乡对立。二是我想在村里哪里这么麻烦,吃西瓜不是敞开肚子吃嘛[馋嘴][挤眼]
@我是风啊1888_80g
本来我是挺喜欢买西瓜的,菜场的水果摊,让老板称几个,付好钱,让他送到我家吧,就直接送上门。有时发微信给他,转一下钱,西瓜就来了。现在是团,女儿帮我们团过两个,不方便,没有老板送来的舒畅,我叫女儿不团了,挺麻烦的。居委发通知说团了有阳性,静默不能团,还团个啥?如果说消费的数量,往年肯定是现在的10倍以上。农民种了瓜卖不出来,因为都是路障,而我们不能舒畅地吃到瓜,因为没瓜。没有对和错,也没有是与非,人人都在说为了我们好。真的让各级领导为了我们吃一瓜操碎了心。



@上海滩小律师
5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重新定义了隔离:

#保险公司因上海无中高风险区拒赔付#【#众安保险因欺骗投保人被罚30万#】近日,上海沈女士曾花59元买了一份众安爱无忧“新冠”保险,因为所住小区长时间封控去申请隔离津贴时,保险公司几次三番拒绝赔付,理由是“这段时间内,上海并没有中高风险地区”。
企查查APP显示,涉事企业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注册资本14.7亿元,前十股东包括蚂蚁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中国平安(601318)等。企查查显示,2021年7月,该公司因自营网络平台宣传销售页面存在欺骗投保人的行为,被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罚款30万元。

众安保险这事,疫情之前就有朋友和我说过,我记得曾回复说,保险公司本质是对赌,如果疫情没爆发,那被隔离的概率是非常低的,这时候59元就是买个保险,切记肯定是概率很低的时候。

假如出现上海疫情,一座城市都被封的情形,那保险公司是赔不过来的,这能不能出小区门是一回事,中高风险地区又是另外一回事,中高风险地区不等于封控区,防范区,管控区,要玩文字游戏,总是能玩的。

这类事,我个人觉得真要打官司还是能打的,因为实际上投保者被隔离了,也是因为新冠疫情,保险赔付的实质要件已经构成,诚实信用原则和最大诚信原则也是保险合同的基本原则。



@沈涛
10分钟前
苏某等五人自驾车从上海出发,到达西安后,收费站卡口时谎报自己从江苏省苏州市返回,后核酸结果苏某为阳性,其余四人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阳性。目前,苏某等五人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警方立案侦查。

根据上海市卫健委5月20日通报:2022年5月19日0—24时,上海市新增无症状感染者770例,其中767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3例在青浦区的风险人群筛查中发现。也就是说,5月19日期间,上海依然通报有“野生”的感染者。

而据西安市蓝田县公安局的《警情通报》,经调查,苏某等五人是在5月19日离开上海。

我认为,上海的这个社会面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当然也包括这种“恶意”返乡的西安人,才使得这个“社会面清零”反反复复,清不干净。

说这几个西安人“恶意”返乡,是完全有理由的。目前这五人离开上海前,是否存在藏匿起来躲避核酸筛查,或者向本市的居住地瞒报等情况,有待于蓝田县公安局进一步侦查,并向社会公布。但至少,在到达西安当地的收费站时谎报出发地的违法行为,已经被公安机关证实。

另外我也有个疑惑,这五人的行程码究竟是怎样的状态?防疫那么先进的西安市,究竟有没有查验过这五个人的行程码?



@上观新闻
【所谓宝山区高境镇保供物资供应商的“身份”,造谣者连性别都搞错了!】

宝山区高境镇保供商之一的上海朝晟食品有限公司,这两天引起社会关注。今天有传言称,朝晟公司法人常艳青是上海市某领导的妻弟,其姐名叫常艳萍,在海通证券任高管。经记者调查,该传言是恶意造谣。

记者从公安部门获悉,经追查,该谣言源头在海外,在境内散播谣言的主要责任人陆某,男,49岁,家住徐汇区。他把这个谣言传播到一个200多人的群,结果这个谣言经社交平台扩散,引发很多人关注,产生严重不良影响。目前,相关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

记者在采访中与常艳青通话,她明明是个女性,不可能是所谓的“妻弟”。她说,自己是河南人,今年34岁,2012年来上海,与丈夫一起做生意,目前怀孕6个月,对网上称她是某领导的“妻弟”的说法十分不解。

高境镇今天也在微信公号“高境发布”回应网民问题时称,“海通证券回复:经我司人力资源部核查,公司人力资源系统中未查到有常艳平、常艳萍、常燕萍的信息”。



@冈瓦纳
19分钟前
来自 新版微博 weibo.com
现在的状况,松江的防范区,我这里是这样的
首先,没有解封,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全上海没一个小区解封
防范区按规定可以本行政区活动。我这里是可以开汽车出去,不管车上几个人。
超市要扫码,48小时核酸。如果没有48小时核酸,可以把抗原传到一个叫疫测达的小程序上,也可以的
街上很多小店开门了,不是正式通知复市,是开门了没人管了。要理发什么的,都可以了。
能收一些快递了。我这里能发点快递出去了。但揽件完全没时间概念。东西拿小区门口给快递小哥,他不能进小区。
如果你在防范区,出门不可以去封控区和管控区。去另一个防范区,政府公告没禁止。能不能进,看那个小区的门卫。有的小区的门卫,你凭别的小区的出门证,在他面前做抗原,是可以进去的。如果有父母老人也在防范区,这个办法也许可以去看看。
按规定不可以跨区,我没开到区边界去过,不知道怎么管的。

大致就这样。



@西峯
如是我闻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https://mp.weixin.qq.com/s/nQQ71xo_0n3SzQIqlV_L-Q
五月笔墨志 | 记住汇贤居
原创 顾村言 千语杂谈 2022-05-24 22:06 发表于上海


图片





(注:因“言话言画”暂时故障,借此公号发些新的笔墨志,感谢关注)



5月24日《汇贤居》



“走出汇贤居”成了热词。这座上个世纪90年代由李嘉诚所属集团开发的住宅小区5月23日因“自行解封”而成名。

看到一段视频,一位语音清晰果断的女子手持喇叭在汇贤居小区里大声说:

“如果不能提供出门证的话,汇贤居小区已经是防范区,无阳,超过上海市防疫政策,我们自行解封,自由出入!”

话音未落,一位红衣小女孩从后面张开双臂扑了过来, 一声明亮畅快的“妈!”让人感动。



想起来,之前无数次路过这座邻近华山医院的小区门前,也从未想到进去过。

以后若有机会,希望可以进去看看,略示敬意。



5月23日晚看到知名摄影家雍和先生所摄的黑白相片,瞬间被打动:

汇贤居早是“防范区”,但一直大门紧锁,居民不能出门,昨晚居民集体冲出,与街道对话,要求开禁。今早十一点多,期待的通行证并没见到,居民再次走出大门……外地朋友可能不太清楚,这个“汇贤居”楼盘在沪上颇有名气,一是其地段乌鲁木齐中路,在所谓的“法租界”内;二是李嘉诚和记黄埔集团开发建造,当年红极一时。



昨天又看到有汇贤居一些居民认为,“不同意这些摄影”。但也有业主,之前在转发这些摄影。



又看到有报道说,汇贤居的解封并非鲁莽式行动,有自己的业主志愿者组织和公众号,有有意识的、有执行力的居民自治是“传统”,不只是一场运动式的发声。

汇贤居的解封,感召了周边小区。今天起,陆续有周边小区在与居委就解封时间进行交流。

5月24日下午看到有汇贤居居民说,汇贤居解封并无传言中的“法国人带领”,“一切都是我们中国业主居民自发的行动合理合规,由业委会出面找街道居委沟通。昨天上午街道派人来小区面谈了,我们围观。去掉了一些不必要的限制,谈妥了我们申请无疫小区拿出门证的流程。

今天最后做一次全员核酸(现在小区广场正在进行),达标的话按程序最后拿到出门证。”



不管如何,汇贤居解封的巨大意义,正如其小区业主所言,第一,是公民的权利意识和法制观念。

至于别的原因,不妨留给时间评判。

小洪说:“上海人已在用自己的方式支撑起文明……”

有感于汇贤居居民与雍和先生摄影的张力与感染力,以笔墨写手拿喇叭喊话的女子。





5月23日《卡车司机之上海荒野生存》

明明在大城市,却要荒野求生。

看到一则视频,一位安徽的卡车司机80多天前送货到浦东金桥,最后无奈住在路边。

这位司机原想从上海带批货回安徽,孰知,等了一天,行程码即带星,无法上高速。然后再过几天,周边隔离了。司机因此无法回皖,只得在路边住下,以车为家,而这一住,就是80多天。

司机用一块铁皮敲成一只简易的炉子,每天找些树枝点燃,用水则是附近的消防水,吃了六七十天的挂面,直到前几天,看到解封的居民,才得到一些蔬菜与肉类。

这司机不知现在回安徽了没?

图片



《瘦骨岩岩犬默然》

见一街头流浪狗,吃一碗不知是谁扔的方便面,真骨瘦如柴。

封控54天了,狗犹如此……



图片





5月23日《消毒水喷得太多》

前些天见漆公发来他所在小区的图片,不少流浪猫死了,或在草丛,或在路边……原因是,消毒水喷得太多。

他们小区的业主和居委会论争一番,不知有无结果。遂写一草丛之猫。



图片



想起来,前几天到一机构办事,进门就被喷上消毒剂……

5月23日的上海发布会终于听到上海疾控发声:“不要直接使用消毒剂对人员或宠物喷洒……”

转此文时,加按语:“之前那么多的反智乱喷,如何追责?”





5月22日《离沪者》



前些天,据说被称为“离沪潮”。

在公交地铁开通前,拖着大包小包,徒步七八个小时,前往虹桥(火车站),睡在虹桥站内站外,极众。

上海虹桥站,几如圣地。

那些天,虹桥站附近的高架桥上,都是步行者。

有人说,高架桥也没想到,有一天不跑车了,成了人行道。

又看到英文《上海日报》推出的视频《AWAY FROM HOME》,记录那些艰难的离沪者。

写《虹桥朝圣》。

图片



看到一篇文章《谢谢你们来过上海》,有热心上海市民为滞留站外的旅客免费送餐,热水、泡面,还有热乎的盒饭。

文章中说:我们相约,除非对方愿意,不要问滞留者是哪里人,不要问他们“是不是还回来”,不要问他们“怎么来的火车站”。如果可以,对每一个人都说上一句:谢谢你们来过上海!

涂写虹桥站外,行李箱上滞留者的快餐。

图片



5月21日《单车离沪》



看到视频里一位小哥,据说在上海封闭70多天了,终于申请到了离沪通行证,这天他把所有行李统一打包带走。没公交,没出租车,无奈之下,遂骑共享单车,后拖行李板车。

“这一走,看似滑稽,实则决绝的。

——可以想象,上海,真的成了他的伤心地。

让我这个在上海生活工作了二十年的一半上海人观之,真是歉意。

写《单车离沪图》,记此一刻。

图片







《乘筏离沪》

看到一段视频,一位在上海被关得快疯了的江西老表,划着自制的简易筏船,要从上海划回江西。

有人在劝他上岸,说:“这种筏船回江西,会散掉的,你得穿件救生衣啊。”

老表却坚持在水中划动木棍,说:“如果筏船散了,我可以游泳。”

——无语。此公不知是蠢,还是勇敢?抑或,只是寓世者。

写《乘筏离沪图》。

图片





5月20日《“你来解放上海的吗”》





看到一段视频,上海外滩,和平饭店门前。

有”放我出去“的声音。

关闭着的铁栏杆门内,立一女子。

见拍视频者,悠悠道:

“你来解放上海的吗?”

姑娘在和平饭店关了四五十天了。

到底是在有着160多年历史的和平饭店,一开口就是历史沧桑与时光的积淀……

图片

按,解放上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渡江战役中一次相对独立的战役,也是战略追击中的一次大规模城市攻坚战。自1949年5月12日发起,至5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历时16天

记得郑慕康、董天野、周鍊霞等1957年合作有《解放上海组画长卷》,记其事。

其中闻名民国时期上海滩的“錬师娘”——周錬霞曾作《引路》,所绘刻画月黑风高之夜,老百姓划着小船为解放军战士引路的场景。




5月19日《封到荼靡花事了?》



似乎还是三月中旬,见玉兰花开。

那时小区还只是断断续续地封。

没曾想,樱花开过、紫藤开过、蔷薇开过,石榴花也开过,栀子花也开了……

还在隔离中,仍不知何时解封?

这,难道真要“封到荼靡花事了”?

图片



今见玉兰花居然又开了几朵,隐于一片浓绿间,花朵若莲花,洁白而无尘,碗口大。



《遥念东山》



因为枇杷,每年五月都去太湖东山,今年封城,当然没去成。

有东山果农微信问是否买,答送货地上海,告之无法快递。

写《遥念东山》。

图片



陈利兄前段时间说要送来他专门订的一批东山枇杷。今天微信说:他订的那批东山白玉枇杷,到了苏州转运中心却又运不出来了,据说京东顺丰的冷链运输停了,退款了。

我说,无妨,这心意,比吃到还让人感动。



图片



邻居这些天持续送来院中新摘的枇杷,比东山枇杷略小,味却近之。



2022年5月19日-24日,上海,三柳书屋



@彩色地球守护人
#网红德克士猫咪疑被高知打死#
根据小区居民的回复,我们了解到以下信息:
1、因为疫情原因无法安排体检和驱虫
2、待领养家庭家里有原住民,为猫猫着想,必须要先体检才可以接回
3、无法查看监控,警方不同意
4、领养人一直处于自责当中,没有先把小鸡排接回来,请大家不要再苛责领养人,网红小鸡排是团宠,它的意外谁也无法预料。
真相也许就在监控里,请大家拨打(021)12345,向有关单位反映此事,希望能还原一个真相!
同时,也给大家看一下一些人的嘴脸,没有依据的谎言张口即来,不断在秀素质下限,生而为人,实在可悲。



@冬亚
#网红德克士猫咪疑被高知打死#
看完这事了。
流浪猫狗物权所属到底是哪是谁啊?
怎么伤人时都跑的干干净净
被人灭了就一起跑来哭丧了?
你真心疼流浪猫狗,就带回去自己养。
让他也成为有主人的猫狗
不会在外面被其他猫狗欺负
也不会欺负了其他猫狗就被人武力介入失去生命。
这时候一个个跑出来嚎啥玩意呢?
还有动不动就虐杀,学个词就瞎JB用
什么叫虐杀啊,之前说过很明确的定义
以折磨为目的,将死亡过程延长
或用不必要的,为了视觉冲击和刺激的手法。
这事里直接套脖子摔死了
就是奔着直接杀灭去的,一下就完蛋了,没有多余的。
这从哪个层面构成虐杀了?
所以这事里扯虐杀的意思不就是
无论流浪猫狗做了什么都不可以杀灭么?
那你既然这么觉得
又回到开头的问题
流浪猫狗物权所属是哪啊?
你回答的清楚么?
这要是继续往下推演
流浪猫狗哪来的啊?源头是哪啊?
你们这个社群给社会造成的问题
自己不解决,还拦着别人不让解决
甚至都伤物伤人了也不行,谁解决网暴谁
你们他妈是哪里外逃的王子公主啊?
少他妈借着啥都不懂的猫猫狗狗
搞你们的脑残邪教,绑架舆论,无底线侵犯其他公众权利。



@财经网
11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北京通报两起聚集性疫情事件问责情况# 中铁十一局三公司刘某某疫情传播扩散事件,多名干部被问责;韵达快递长阳分部聚集性疫情事件,北京市邮政管理局多人被处分】据北京市纪委监委消息:2022年5月,中铁十一局三公司发生聚集性疫情并传播扩散,北京市纪委监委组织工作专班对疫情传播扩散事件中属地责任开展调查,涉及房山区、海淀区、大兴区相关单位及人员,现将调查和处理情况通报如下:
经调查,5月3日5时,房山区防控办通知阎村镇采取临时封控措施。4日6时,中铁十一局三公司施工队负责人刘某某组织24名工人离开阎村镇管控区。当日12时,刘某某等人隐瞒来自管控区的事实,签署不实承诺书,入住海淀区金泰之家酒店西直门店。5日,上述人员中23人健康宝出现弹窗,其中8人先后前往酒店所在地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索家坟社区居委会,隐瞒行程、编造虚假居住史,签署不实承诺书,申请解除了弹窗。6日至7日,剩余15人前往大兴区青云店镇枣林村村委会,谎称系租住在该村的许某某施工队工人,通过许某某房东孙某某,在签署不实承诺书后申请解除了弹窗。之后,上述25人入住海淀区福华鸿源酒店。在此期间,刘某某两次进入丰台区岳各庄市场购物。目前,中铁十一局相关责任单位及人员已由所在单位作出处理,刘某某等人已被公安机关立案侦查。
属地相关单位及人员在落实疫情防控责任方面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人员底数没摸清。本轮疫情发生前,房山区阎村镇政府、吴庄村村委会未按照要求对辖区内单位、租住人员逐户进行摸底、排查、建立台账。在阎村镇出现确诊病例后,亦未迅速组织对辖区内包括中铁十一局三公司工人在内的租住人员进行摸底。
二是落实管控措施不及时。按照规定,区域封控组“在疫情发生后4小时内划定风险区域(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24小时内落实区域封控和管控”。房山区在出现病例后,管控工作开展不及时,刘某某等人从管控区脱离。
三是解除弹窗不合规。海淀区索家坟社区、大兴区枣林村工作人员未认真核实申请人实际居住地、严格排查风险,对上述人员申请解除弹窗审核把关不严。
四是行业管理不严格。海淀区金泰之家酒店未按规定将弹窗人员安置在临时安置客房,也未落实单人单间、足不出户等要求。福华鸿源酒店未严格执行入住人员健康宝扫码登记措施,存在部分人员提供自查码甚至不查验扫码进入酒店的情况。海淀区文旅局对金泰之家酒店上报的刘某某等入住人员健康宝弹窗情况未及时跟进了解、研判风险,对酒店的常态化疫情防控执法检查力度不够,未重视和督促酒店整改疫情防控工作中的漏洞。
经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市委批准,决定对属地相关单位及人员作出如下处理:
给予负责阎村镇疫情防控工作的房山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穆建山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对房山区阎村镇党委通报问责,给予房山区阎村镇党委书记栗鹏程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给予房山区阎村镇纪委书记、房山区监委派出阎村镇监察办公室主任蔡小会党内警告处分;给予海淀区文旅局党组书记孙鹏利党内警告处分;给予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兵党内警告处分;给予海淀区北太平庄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薛惠排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大兴区青云店镇党委书记张廷武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大兴区青云店镇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杨正锋党内严重警告处分。
全市各单位要从这起疫情传播扩散事件中汲取教训,坚决承担起疫情防控“四方责任”,严格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切实把基层基础工作抓实、抓细、抓严、抓到位,杜绝任何漏洞和疏忽。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要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市委工作要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加强监督检查,对失职失责造成疫情传播扩散的,一律严肃追责。

关于对韵达快递长阳分部聚集性疫情事件中市邮政系统监管责任调查和问责情况的通报
2022年5月,韵达快递长阳分部发生聚集性疫情,经与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监察组协商,北京市纪委监委对疫情传播扩散过程中涉及的监管责任开展调查,现将调查和处理情况通报如下:
经调查,韵达快递长阳分部疫情防控方面存在诸多漏洞:未按要求组织员工进行核酸检测;未严格执行邮政管理局一线作业人员疫苗接种要求,多人不符合规定;未严格落实分拨中心封闭管理要求,存在外来人员进入工作多日并确诊阳性情况;疫情发生后处置不力;员工未落实个人防疫责任。目前,承包经营韵达快递长阳分部的北京顺江得运输有限公司已被公安机关以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立案侦查。
快递行业主管部门市邮政管理局、市南区邮政管理局及相关人员在履行行业监管责任、落实联防联控措施上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履行疫情防控监管责任不到位。市邮政管理局压力传导不足,开展防疫工作满足于转发上级文件和对下提要求,未严格督促、有力指导。行业监管乏力,对下级报送的防疫数据只是简单汇总,缺乏监督复核和分析研判。巡察工作不深入,未能及时发现市南区邮政管理局在疫情防控中存在的问题。
二是对辖区内快递企业疫情防控工作监督检查不到位。2020年以来,市南区邮政管理局从未对韵达快递长阳分部开展专门的疫情防控检查。特别是近期北京出现聚集性疫情后,未能引起重视,未加大对重点领域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快递企业报送的防疫数据,未经抽查核实就直接上报给市邮政管理局。
三是不配合属地管理。市南区邮政管理局借故不参加属地房山区召开的疫情防控部署会,未能落实属地工作安排;对房山区关于加强邮政行业落实“四方责任”监管工作的函,不回函也未向上级报告。
经市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并报市委批准,同时征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交通运输部纪检监察组同意,决定对相关单位及人员作出如下处理:
对市邮政管理局党组通报问责;给予市邮政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跃党内警告处分;给予市邮政管理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副局长黄立群党内严重警告处分;给予市南区邮政管理局局长李国强党内严重警告处分,予以免职;给予市南区邮政管理局副局长刘燕君撤销党内职务、撤职处分。
各在京单位要深刻领会加强首都疫情防控的重大意义,坚决贯彻党中央和首都联防联控机制关于疫情防控的各项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主体责任。要主动担当作为,确保安排部署到位、督促检查到位、责任落实到位。要创新监管方式,提高监管的效率和精准度。要加强与属地的沟通协作,形成防疫合力。只要我们牢牢守住每一道防线,就一定能尽快实现动态清零目标。(北青报)



@搜狐新闻
3小时前
来自 微博视频号
【#上海返乡学生质疑隔离收费高被训斥#:你们不要在这里扯淡】#官方回应学生质疑隔离收费高被训斥# 5月23日,江西南昌,从上海返回江西南昌的大学生,因隔离点的价格和条件严重不符,溢价严重,提出正常收费诉求,被一男子训斥:“你们不要在这里扯淡!你不要来!开玩笑!我请了你来啊!” 25日,南昌高新区党工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表示,事发23日晚,目前正在处理这名男子,已经上报,该男子具体身份不便透露。目前,这些从上海返乡的大学生已经得到妥善安置,具体情况还在调查。(来源:沸点视频)



@新闻晨报
36分钟前
来自 微博视频号
【上海宝山一网红流浪猫疑遭虐杀,警方正在调查】近日,有网友称,上海宝山某小区网红流浪猫疑遭虐杀。5月24日,相关人士表示,事发后有小区居民报警,目前警方正在调查中。小区物业人员透露,当事人系小区租户,在符合防疫规定的前提下,他签写了承诺书,表示解封前不会回到小区,已于23日离开。据了解,疑遭虐杀的流浪猫此前因在小区偷吃德克士鸡排而走红,小区居民为此还为其取名“鸡排”。



https://mp.weixin.qq.com/s/Hn-gffz9dTCezDZrKAyL-A
李立群、刘益谦和林采宜,也都成了“代价”
沉思的托克维尔 2022-05-24 17:09 发表于浙江
以下文章来源于凤羽财经 ,作者老凤1974


知道本次魔都“静默”,里面体现了什么吗?体现了“平等”,无论你是升斗小民,还是亿万大佬都是一个待遇。



还记得那个买了鸡缸杯的刘益谦吗?他现在的造型是这样的:



图片



不知道2亿买个茶杯的不要紧,这里补补课完事。



刘益谦,中国著名实业家、收藏家,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天茂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被称为“资本大鳄”、“法人股大王”。



2014年,这位上海滩资本大佬以2.8亿港元拍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并用其喝了杯茶。



图片



鸡缸杯又是什么杯呢?这个斗彩鸡缸杯的烧制和明成化皇帝有关。据说是成化皇帝喜好书画,而他无意之中看到了《子母鸡图》,也看到了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觅食的温馨场景,所以就非常有感触,于是就在这幅画上题了一首七言诗,表达了母鸡对小鸡的呵护之情。



也许也是因为这样,所以成化皇帝就萌发了用这幅画作纹饰,制作斗彩鸡缸杯的想法。而也有专家分析画鸡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因为鸡通“吉”,代表吉祥的意思。而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成化年间是鸡年。



图片



反正2.8亿的杯子,要找理由总是能找到的。有人说是洗钱,有人说是收藏,反正我也不懂这些,就知道能这样玩钱的,肯定手段是通天的。手段通天又如何呢?这才50多天而已,就颓成这样了。



同样我眼见着一天比一天精神气下坠的,还有台湾居住在上海的老艺术家李立群先生,很多人看他的抖音,觉得老先生挺有意思的,不过最近的这一条,精气神也下去了:



也没什么好说的了。吃饭吃菜肯定没问题,就是总关着,囚气都出来了。

还有一位大佬林采宜,她长期从事经济与金融方面的研究工作。现任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研究院副院长。前两年她说过,老百姓爱国的最好方式,是把钱花光提振消费。


结果这位提倡花钱的经济学家,一个月消费了11.4元,甚至惊动了招行信用卡部。

林采宜表示,今天,招商银行私人银行部的客户经理从总行给我打电话,问我“最近两个月在信用卡用卡方面有没有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我知道这是委婉的问法。

估计她内心准是以为我抛弃招行信用卡改用他行卡,即便是破产了、失业了也不至于一个月的账单只有11.4元。

林告诉招行客服:被关在家里两个月了,没有消费。她问:“您网络上也没有消费吗?”我说:线下物流停了,还网购什么呀?11.4元是购买腾讯音乐的费用,这个不需要物流。

图片

你看,连宣扬花钱就是爱国的林大经济学家,都被弄的有钱花不出去了,这不是阻挡她爱国嘛。

这三位大佬刘、李、林,都不是缺钱的主,所以我说这次魔都非常“平等”,平等到有钱没钱,站出来都是一个样。

其他我的那些普通人朋友,包括一些企业家们,现在都不谈经营了。上一次谈论还是在4月份。现在偶尔跟他们视频,也是蓬头垢面。不瞒大家说,除了每天还坚持洗澡,早晨的洗漱程序,我已经自动省略了,也算为国家节约一点水资源吧。

当然,在这一片平等中,还是有亮点。哪怕在封禁最厉害的四月,还是有人成功开设了公司,甚至在5月17号开好一家新公司后,就立刻获得了在魔都某镇“为人民服务”的资格:

图片

图片

图片

这个迫切的为人民服务的常女士,你说她平时要跟那三位大佬比,不值一提。但在这种时刻,常女士很明显比他们,更比一般人具有“爱国”的资格。

有本书叫做动物庄园,里面有句话是刻在庄园墙上的:

图片

所以大家在看到即使大佬也一律平等的时候,也要想到有些人更加平等才更全面。以后的日子,就要靠这些“更平等”的朋友们,来为我们创造了。

而且,也算为魔都新的鼓励创业的政策指明了方向:

图片

有些不懂事的人说,现在那些在生意场上莫怕滚蛋的老江湖都要死要活的,大学生来创业除了霍霍光爹妈养老钱,还能有什么结果?这种说就属于看不到大局,你看大学生们完全可以搞一点送菜服务嘛,人家5月17号才注册的公司,5月22号不就有生意做了吗?

再说,不还有那么多核酸亭,等着人承包么?

图片

(完)



@二总
去早了。核酸点要三点开始。
跟前头的美团送餐小哥聊了会儿。
他山西人,和女朋友在北京。
俩人合租房子一个月一千二。
他正常情况每月能挣七八千,女友做餐饮服务员,收入差不多。加起来一万五六。
现在他收入减半,女友也是隔一天一上班,收入减半。
我问现在饭馆不堂食,送餐怎么反倒不好做了。
他说家庭点餐少,一般都是送写字楼,一来路线集约挣钱快,二来需求量大。现在公司不办公,小区不让进,订单量锐减。
他今天从早上九点到现在,就送了五单。
公司规定,核酸结果必须每天“零容忍”,检测结果显示一天之内都不行,必须是零。
所以为了保险,他每天要上午下午各做一次核酸。
他说现在最忙的是买菜和快递,单爆接不过来。有人一个月能挣一万五六。
他们送餐站本来有一百来人,现在走了一半。
要么去干快递了,要么回老家了。
我问你为啥不回老家?
他说老家顶头也就挣个五千,正常两三千。北京减半也比老家整得多。
我问你以前是干啥的?
他咧嘴一乐,厨子。
呵呵。
真是才出虎穴,又进龙潭。
小哥很胖,长得有点像岳云鹏,浑身铁塔般黝黑锃亮,才28岁,浑身使不完的力气。
队伍蠕动了。测起来就很快。
我挥手跟他道别:兄弟,祝你好运!
愿勤劳温良乐观的同胞们,早日回到正常的繁忙的日子。



@西峯II
39分钟前
来自 微博客户端
【国家医保局发函地方:不得用医保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财联社5月25日电,全国多地的医保部门近日陆续收到了国家医保局抄送的一份函件,明确提出用医保基金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不符合现行医保政策规定,要求相关地区立即整改。一位医保业内人士表示,近日南方某地向国家医保局请示是否可用医保基金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国家医保局办公室回复这种做法“不符合现行规定”。“国家医保局批复不得用医保基金支付大规模人群核酸检测费用,要求该地立即整改,并将函件内容抄告全国31个省市的医保部门”,这位人士称。 (第一财经)



@庄时利和
31分钟前
来自 iPhone 13 Pro
#网红德克士猫咪疑被高知打死# 这事儿不需要那么多状语,本质上就是一只猫被人虐杀了。

虐杀猫狗是人性问题。把虐杀猫狗归为「清除流浪动物」属于逻辑混乱,首先清除流浪动物并不是个人应该干的活,其次即便是相关部门清除流浪动物也有严格的处置程序。

我在医学院读书时,大三那年的外科学基础做动物实验,教授第一堂课就说过,前几届一个师兄,拧着兔子耳朵在实验室里甩来甩去,这一幕被教授看到了。

这个师兄的结局是后面的课他都不需要上了,那一刻教授让他当场挂科。

有人缺乏对动物的尊重,有人缺乏对人的尊重,还有人两者都缺。



@西西弗评论
2小时前
来自 iPhone 12
目前居住在上海朋友,无疑处于极大地痛苦之中。不能出小区,甚至不能出门。孩子不能上学,快递不能上门。食物要统一配送,价高质次,被封都快疯了,医疗资源紧张。他们的痛苦指数,可以说是非常高。

我住在北京。今天的北京的状态是,可以出小区,快递可以送到小区门口,但不能上楼,网上购物没问题,孩子不能上学上网课,居家办公,餐饮不能堂食。医疗资源没问题。北京居民痛苦程度远远低于上海。

其他没有感染案例的城市,该吃吃该玩玩,但出差,旅游不太便利。痛苦程度又比北京更低。

以奥密克戎的传染力,放开后,会有3-6个月的感染高峰期。香港这样的城市大概2个月,韩国这样的国家大概3个月,中国这样的大国,估计3-6个月。

这3-6个月的感染高峰期,会是一种什么局面呢?

孩子还是得上网课。(美国孩子上了小两年网课)大概率还是居家办公(美国很多公司居家办公了两年),餐饮就算没有禁止堂食,一天几百万新增感染,估计也生意惨淡。医疗资源会非常紧张,大概率会有挤兑。周围时不时就有人请病假。

这3-6个月的感染高峰期,居民的痛苦程度,我认为会大于现在的北京。但确实有可能,在“放开”的前提下,痛苦程度低于目前的上海,毕竟大家不用被封在家里,可以出门。

感染高峰期的香港、台湾、美国的状况大家都看得到,比现在的北京要痛苦。今年2-3月份,很多香港人逃到大陆来。不痛苦为啥要走?感染高峰期也是很痛苦的,这是个事实。

如果说目前封城中的上海的痛苦程度是A级,“放开”后感染高峰期的痛苦是B级,现在北京的痛苦是C级,其他无感染的中国城市是D级。那么,A>B>C>D。这个公式,我认为是合理的。

那么,对上海的同学们来说,选“动态清零”,要承受3个月的高痛苦A,选“放开”,也就是3个月的中等程度的痛苦B。A>B,自然而然,上海的朋友们,会认为“放开”是更好的选择。

这个情理之中,无可厚非。香港、新加坡,也是这么选择的,最终在无法控制局面的情况下,宁可选择“放开”,也没有选择封城,因为封城的痛苦大于“放开”。

如果中国只有一个城市叫上海,只有2500万人,在3月底4月初,中国无疑也将选择“放开”。然而,中国不仅仅是上海,中国有数百个城市,是一个14亿人口而不是2500万人口的的国家。

我猜测,中央政府决策的逻辑是这样的:

如果放开,不可能只放开上海,要放都得放。显然,14亿人都将在短时间内经历冲击,经历3-6个月的感染高峰期。中国政府的选择,不是2500万人在高痛苦和中痛苦之间选择。而是,2500万人的A级高痛苦,和14亿人的B级中痛苦之间的选择。

5月24日,我查询了一下全国的中高风险地区。9个高风险,全部在北京。43个中风险,23个在北京,3个在上海。除了上海北京之外,全国只有17个中风险地区。辽宁12个(丹东8个,营口4个),四川3个,全部在广安,河北2个(唐山和承德)

除了北京和上海,全国只有5个地级市,有中高风险地区。而中国的二级行政区(地级市和地区)一共有300多个。有新增感染的地方数量比中风险地区多,但除了北京上海天津外,24日当天也只有18个地级市有新增感染。

上海朋友说,不支持“放开”,因为你们不痛,痛了你们就支持了“放开”了。这句话我同意。但现在事实是大部分人都不痛。不能为了支持放开,就非要14亿人都去痛一下吧。

今天,疫情无疑非常严重,但实际上,影响范围并不是全国处处开花,有疫情的地方还是少数。

让我们回顾一下整个疫情,如果从2020年2月开始算起,到2022年5月底,我们已经经历了28个月的疫情。这段时间,影响最大的,全面封城的大城市排序,武汉、上海、长春&吉林、西安。除此之外应该还有一些其他中小城市。

按软件外包行业常用的人月算。武汉按3个月算,3000万人月,上海接近3个月,估计5-7000万人月,长春吉林2个月时间算3000万人月,西安一个月时间算1000万人月。合计大概1.2-1.4亿人月。把其他城市封控加起来,乘个2,估计大概2-2.5亿人月,占全部392亿人月的不到1%。

如果“放开”,14亿人经历3-6个月的感染高峰,就是42-84亿的人月。就按42亿算,也远远大于两年来所有封控的人月总数。就算封控的A级高痛苦程度大于“放开”的B级中痛苦程度,也可以比较负责的说。即使不考虑死亡人数,过去两年,所有“动态清零”带来的居民痛苦总和,远远小于“放开”场景的3个月感染高峰期的痛苦总和。

毕竟,每次封控,最多也就是几千万人两三个月,“放开”影响的是14亿人。凭什么为了几千万人痛苦程度低一些,就要“放开”,然后把14亿人都卷入进来呢?

而且,每次在做“封城”决策时,过去的“封城”都已经是沉没成本,决策时不需要纳入考虑。在3月底,上海封城。面临的选择是,封2500万人一段时间(当时也不知道要封至少两个月) vs. 14亿人*至少3个月感染高峰。是在小于1亿人月的A级高痛苦,和42亿人月的B级中痛苦中选择。

所以,3月底选择封城,是情理之中的。封城,是2500万人付高代价,放开是14亿人付中等代价。谁是大多数人,一目了然。

今年3月底,最大化上海利益的选择,也许是“放开”。但最大化中国利益的选择,是“封城”。

被封的城市,遭受了更大的痛苦,城市的居民确实是“代价”。为什么武汉被全国人民同情和尊敬,被称为英雄城市。因为武汉付出了巨大的自我牺牲,保护了全国人民。

上海本来也应该是英雄的城市。上海的额外牺牲,是比武汉更大的。因为,武汉疫情时没有疫苗,放开的痛苦程度B1,和封城的痛苦程度A,是比较接近的。被封城的城市的额外牺牲(A-B1)相对小一些。而上海疫情,有疫苗,放开的痛苦程度B2,已经下降很多。上海的额外牺牲(A-B2)大于武汉(A-B1)。

客观事实上,上海同样为全国做了巨大的牺牲。上海承受的额外痛苦,也许大于当时的武汉。但是为啥上海没有像武汉那样,得到全国人民的同情和尊敬呢?这个其实大家心里也清楚。

中央政府决策时,立场永远是14亿人,为大多数人的利益考虑。而不是只为了任何一个城市的2-3000万人。那怕这个城市是北京或者上海。

普通人会为个体的不幸遭遇而感动落泪,但政治家决策的时候,是算大账。在14亿人的利益面前,牺牲3000万人的利益,这是政治家的选择。



@姚广孝_wayne
3小时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说起来,之前医保覆盖了核酸检测的大头,核酸常态化检测不用花钱,给了一些人“不惜一切代价”的底气。如果后面医保不覆盖,核算检测大概率要转为自费,意味着每个人大概10-20块钱一次,一个月100-300块钱的支出,代价虽然也不算大,但就好奇这些人的态度会不会有什么转变 ​​​



@搜狐新闻
27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胡锡进:如果常态化核酸能代替封城 岂有不支持之理?】胡锡进发文称,全国越来越多主要城市和省份开始实施常态化核酸检测,据媒体统计,至少有26个大城市和4个省启动了运行,肯定有更多的地方在加紧筹划。胡锡进认为,常态化核酸与多地现有的动态清零努力有望实现汇合,这可能是中国动态清零政策稳住大局,并且为恢复经济提供有效保护力新的前奏。

胡锡进称,常态化核酸所产生的成本不会都由医保来承担,各地的财政理应支付其中的部分,甚至大部分。关键是我们的经济需要在抗疫取得成果的基础上加快恢复运转,社会整体上钱多了,常态化核酸的这点成本就决难不倒我们。经济至关重要,防疫也决不能松懈,中国必须探索出一套二者协调兼顾的办法。



https://m.secretchina.com/news/b ... campaign=montwitter

上海封控近2個月 再爆2名日本人不明死亡(圖)
2022-05-26 07:13桌面版 简体 0 大 中  小字
上海 疫情 日本人 死亡
上海疫情大爆發後當地採取各式偏激防疫手段引發民怨四起。(圖片來源:HECTOR RETAMAL/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5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上海這輪COVID-19疫情難防難控,自3月28日封控迄今將屆滿60天。日本接獲中國當局通知,有2名日本人5月在上海死亡。

綜合日本朝日電視台、共同社報導,上海的日本總領事館25日透露,自3月下旬以來,上海為應對武肺疫情擴散實施了嚴厲的封控管制,過程中有2名日本人分別在5月17日和23日死亡。領事館以「涉及隱私」為由,未透露包括2人性別和年齡在內的詳情。

不過,這是首次在封控下的上海確認有日本人死亡。但中共官方尚未就此事對外作出任何說明。

相關消息引發民間關注。許多網友留言,「祈禱上海的人能平安無事」、「很好奇他們死亡原因」、「是餓死了嗎?」、「如果是餓死或生病,而不是流行病,共產黨做了什麼?一個非常可怕的國家」、「不要相信中國共產黨」、「到現在他們還在隱瞞真相。一個大城市這樣長時間關閉很不尋常。我無法想像,那裡發生了什麼。」、「為了保護自己,應該盡快逃離包括上海在內的中國,返回日本」。


上海自3月28日封控迄今,次生災難屢屢發生。網絡早前流傳一篇記錄上海疫情期間死者名單的網文「上海逝者」,當中提及,僅上海3月以來的這波疫情,到5月20日,就有超過200人非正常死亡。包括因不堪工作壓力,上海市虹口區衛健委信息中心主任錢文雄在辦公室自縊身亡;因哮喘病發作,醫院拒絕搶救的上海東方醫院護士周盛妮;還有跳樓自盡的獨居老人,以及長時間得不到父母照顧而跳樓死亡的一名14歲少年等等。

除上海本地市民外,國外人也難逃上海「疫」劫。

韓媒《朝鮮日報》本月4日曾報導,在上海疫情封控期間,一名韓國男子不幸死於上海韓國城附近的閔行區自家公寓中。

此外,今年4月社交平台還傳出南非28歲英文女教師布萊克(Noma Blackie)的死訊。


對此,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DIRCO)公共外交負責人蒙尼拉(Clayson Monyela)也證實此事,並指布萊克生前在上海一家學校當老師,但其並未說明布萊克的死因。

中國衛健委官網25日消息,中國24日新增確診病例117例。當中,本土病例102例,仍以上海44例最多,其次是北京的41例。當天通報無症狀感染者473例,其中本土病例418例,也以上海343例最多,其次是河南的28例、天津的11例、遼寧的11例,北京則有6例。

據上海官方25日消息,上海市 24日共劃分1584個封控區,涉及人口約39萬人; 8058個管控區,涉及人口約138萬人; 6萬1657個防範區,涉及人口約2146萬人。

據彭博社報導,目前人口2400多萬的上海,將近85%的居民,也就是2100萬居民,處於連續14天無新增陽性病例的低風險區,他們的生活仍受到限制。
来源:看中國 --版權所有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82070.html?amp

【立此存照】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上海推进复工复产过程中 舆论反馈典型问题分析专报
CDT 档案卡
标题:上海推进复工复产过程中舆论反馈典型问题分析专报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发表日期:2022.5.24
主题归类:新冠疫情
CDS收藏:真理馆
版权说明:本文引用或部分引用的作品,版权按照政府宣传材料和历史文件进行处理。详细版权说明。
目录
一、舆情综述
二、传播情况
三、焦点问题
(一)政策执行进度不统一,复工流程繁琐、“证证难求”问题突出
(二)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损失严重,政策红利辐射效应未显现
(三)汽车等制造业复工较早,物流问题待解、员工长期闭环管理需持续关注
(四)“离沪潮”引发舆论争议,需警惕降薪、裁员等言论唱衰上海发展前景
(五)正面引导失焦加剧舆论场不满,“造词”宣传再度引发争议


img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上海推进复工复产过程中舆论反馈典型问题分析专报
一、舆情综述
5月16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16个区已有15个区实现社会面清零,疫情得到有效控制,防控取得阶段性成效。接下来上海将分阶段安排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和复学。16日起,先集中恢复产业链供应链,再逐步扩大复工复产的范围;非生产性的企业,继续倡导居家办公。历经一周多时间,梳理期间舆论场声音发现,围绕上海复工复产工作,舆论反馈一些突出问题,需相关部门进一步调适政策、补齐缺口,帮助企业恢复元气,提振市场主体信心:一是政策执行进度不统一,复工流程繁琐、“证证难求”问题突出;二是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损失严重,政策红利辐射效应未显现;三是汽车等制造业复工较早,物流问题待解、员工长期闭环管理需持续关注;四是“离沪潮”引发舆论争议,需警惕降薪、裁员等言论唱衰上海发展前景;五是正面引导失焦加剧舆论场不满,“造词”宣传再度引发争议。

二、传播情况
据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监测显示,5月16日至5月23日,上海复工复产相关报道中,网媒报道97129篇,占比37.63%,客户端文章78336篇,占比30.37%,微博37816条,占比14.65%,微信文章34629篇,占比13.42%,论坛文章8336篇,占比3.23%,纸媒文章1638篇,占比0.64%,博客文章160篇,占比0.06%。


img

图:涉上海复工复产信息渠道分布情况
从舆情走势来看,上海复工复产话题受到舆论高度关注,连续多日处于高位运行,并呈现周期性波动,主要与政策信息发布有关。5月16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上海将分阶段安排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和复学,相关话题迅速走热。此后上海相继发布《上海市重大工程建筑工地复工复产“白名单”》、《上海市检察机关关于服务保障本市复工复产的意见》、上海海关支持企业扩大复工复产相关举措等政策信息,使上海复工复产话题连续多日处于高位运行。因周末(5月21日、5月22日)影响,公众关注度有所转移,舆情总量小幅下降。5月23日,上海发布《上海市农业生产单位复工复产疫情防控要点(第二版)》,相关话题再获舆论关注,信息总量出现上升。


img

图:各媒介信息量走势图
三、焦点问题
(一)政策执行进度不统一,复工流程繁琐、“证证难求”问题突出

一是政策落地效果问题,基层落实情况与市级政策规定存在偏差,导致企业无法正常复工,或使在沪企业面临效益和口碑双难处境。第一财经发文称,绿地全球商品贸易港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级的政策发布和各区、各街道的执行落地,还是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以及细则上的差异。不少网民也表示,发布会宣布上海复工复产,但小区仍未解封,企业未能正式复工。如“需要用快递无法下单的截图证明没有复工,没办法这关乎到是否认定合同违约”“我怎么跟外国客户解释?客户要方案,我说还不能出小区,你说他们信新闻还是信我?”“供应商都来找我付钱,因为听说上海复工复产了”。有网民建议“有很多居委会的文件,建议足不出户。在网上找几份,给客户发过去。告诉对方就这么个情况”。上下不同步的复工复产政策让上海本地企业经营效益持续受损,而官方通报“复工”与实际情况不符,更让不少在沪企业对合作方的解释口径难被采信,导致企业口碑受损、外部压力增加。期间在沪企业、商户与市民在线上现身说法驳斥上海复工复产进展,也进一步挫伤官方公信力。

二是企业申请复工复产流程繁琐,“证证难求”问题突出,舆论质疑官方流入形式主义。凤凰网发文称,一位大型零售企业内部人员表示,返岗要完成比较复杂的手续,如提供上海市商务委的相关文件、保供单位的相关文件、复工申请书、48小时核酸检测获取证明、自己做一次抗原检测并拍照保留结果、与所在小区和街道签订一份承诺书,保证由单位提供之后的吃住并在本轮疫情结束之前不再返回小区。中间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就难以返岗。还有网民表示“小微企业申请复工有做不完的文档,复工审核了一个月,上海复工存在形式主义”“出门证、通行证、复工证、核酸证、抗原证、证证难求”。复杂繁琐的复工流程、多证并行下的复工复产要求,引发舆论质疑上海推进复工复产工作的决心与态度。

(二)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损失严重,政策红利辐射效应未显现

一是中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差,受疫情影响严重,损失较大,“复工即破产”观点暴露企业主对未来信心不足。《中国小微经营者2022年一季度报告暨二季度中国小微经营者信心指数报告》称,一季度小微经营整体表现有所下滑。近四成小微经营者的现金流仅能维持不到一个月。具体到上海,自本轮疫情反弹以来,上海多区域静态管理近2个月,且中小微企业多处在复工复产的第二、三阶段,企业复工仍需等待,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难以抵御长时间的停摆。有网民表示,对于中小微企业及从业人员来说,复工即会面临破产和失业,“今天看到6月开始复工了,几个创业的朋友都说已经没路可走,店面房东都催着要支付房租,基本上开工就直接宣布公司破产解散,复工即失业”“同为创业者,复工后要面临的是铺天盖地的烂摊子”“中小企业如果有银行贷款、客户欠款,基本就死。房租、工资、社保公积金、供应商货款,现金流一断,可以解散了。我也是创业者,已经解散”。若大量中小微企业“复工即破产”,易对社会心态造成冲击,导致不稳定因素增加,提示政策还需精准对接和帮扶。

二是中小微企业享受政策红利较少,复工复产形势严峻。上海在推进复工复产过程中,曾出台一系列金融纾困政策,强调加大对保供企业、受困主体和群体的金融支持力度。但是舆论认为中小微企业目前获得的帮助有限,或难以应对疫情带来的冲击。@经济观察报发文称,小微企业本来就是薄利企业,大部分公司也没有抵押物可以进行抵押贷款,其

次信用贷额度有限且利率高。因此这些金融方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都比较“鸡肋”,根本无法真正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也有网民表示中小微企业难以享受到租金减免等优惠,复工复产形势严峻,如“国企租金减免,能有多少小微企业能租国企,还不是那些关系户才有资格,大部分中小微企业都是民营租户。退税,首先得能活得下去交得出税,多少企业熬不过第二季度”“制造业小微企业还不是最惨的,服务业小微企业,餐饮旅游等,以及农民是本轮疫情受伤最为惨重的行业,贷款、房租,农产品等,灭顶之灾”。政策红利“门槛”高,大量中小微企业不在辐射范围,或有声音据此质疑政策落地性。

(三)汽车等制造业复工较早,物流问题待解、员工长期闭环管理需持续关注

一是物流不畅成制造业复工复产核心痛点,时间成本和运输成本增加,导致供应链和产业链受影响。中国企业家杂志报道称,复工复产的进度加快,但对车企而言,上游供应链保障和物流运输,仍是当下复工复产中两个最大的阻碍。日经中文网报道称,上海日本商工俱乐部5月5日公布的调查结果表明,在上海市拥有工厂的日资企业中,63%处于停工状态,主要原因是封闭造成物流网中断等。此外,还有业内人士表示,由于进、出上海只能和供应商点对点联系,采用专车,成本和过去相比增长“不是一个数量级”,对时间和精力的消耗也非常大。《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称,记者探访上海复工汽车工厂,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最大的困难还是物流供应链问题。较多网民也表示,物流不畅影响复工进度,“复工也没用,物流不恢复,运不出去,送不进来”。

二是部分制造业复工复产时间较早,员工长期处于闭环管理状态,身心健康需关注,尤其要警惕发生极端个案。不少网民反映长期在单位居住,正常生活受影响,如“汽车行业,一线工人在单位住了有一个月了”“为世界级一流企业提供仓储物流的仓库在4月底复工,就是不能回家、都住仓库”。当前社会心态和情绪相对紧绷,长时间处于较封闭状态,发生群体事件和极端个案的可能性也增大,还需引导企业通过安排员工轮岗等形式调节压力,及时关注员工身心健康。

(四)“离沪潮”引发舆论争议,需警惕降薪、裁员等言论唱衰上海发展前景

一是“离沪潮”引发舆论争议。其一,在推进复工复产的紧要关头,舆论担忧“离沪潮”造成服务行业劳动力缺口。5月16日起,上海开始分阶段有序放开社会活动,加开铁路、航班数量。微博平台上有不少视频显示,大量人员在上海虹桥站排队,准备离沪。有声音担忧,在复工复产推进的紧要关头,是否会出现劳动力缺口,如“流水线工人、菜贩、服务员、建筑工人等基础性工作者对上海的粘性比所谓职场人低多了,哪里都能找到差不多的工作,这些人都是小微企业的命根子,很难想象小微企业解封后会面对怎样一个情况”“会不会造成短期内劳动力大量缺失”。其二,有声音将“离沪潮”与上海抗疫工作关联,认为上海城市形象在此次防控工作中大打折扣。“上海的封城所产生的后遗症太多了,感觉没几年治不好”“不会全部跑步撤离,跑一部分是肯定的,主要是封控期间的混乱无序,一句‘物资只分上海户籍’得罪了人,寒了心”。需注意舆论场中上海网民对“离沪潮”的嘲讽或进一步加剧群体割裂,同时也要警惕境外势力借“离沪潮”炒作上海国际经济重镇地位被动摇。

二是上海商企受挫严重,需警惕降薪、裁员等声音频出引发经济形势消极讨论,特殊时期劳动者维权风险更加突出。网传B站、小红书、贝壳找房、理想汽车等企业批量裁员,《上海疫情下的普通人:封控一个多月后遇到了降薪和裁员,太难了》《上海疫情还没解封,我被小红书裁员了》《一家上海小微企业的漫漫求生路:在倒闭与裁员间扛过5月》等文章广泛传播,目前虽有不少企业已经发文回应,称裁员系正常调整及优化,但在社会经济形势消极的大环境下,舆论仍对上海经济发展及就业形势表达出较强烈的担忧。企业经营问题将进一步传导为民生就业问题,今年就业难、失业潮等话题热度也较高,在防疫心态疲惫、经济压力过大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各类型失业人员采取极端方式维权的可能性也升高,对社会稳定造成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等话题也引发较大舆论争议,被质疑系“政策话术,本质还是‘毕业即失业’”。不少网民表示,疫情之下创业形势不乐观,此时积极宣传毕业生创业是一种“不负责任”,如“鼓励创业,普通大学生一没经验二没资金,挥霍自己的青春筑一座债台?而且大环境也不像十年前了,风口已经没了”“现在这个环境还鼓励人去创业,真是呵呵”“小企业倒闭,大企业裁员。就业环境非常难,今年尽量不要创业,勒紧裤腰带,能搬砖就搬砖”。还有声音将鼓励自主创业解读为鼓励从事新业态工种,如“自主创业这个词听起来好听,但多半不是让你当老板,而是注册个体工商户,跑跑快递外卖啥的”。毕业季、求职季临近,今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上海高校众多,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及流向问题,或被关联上海发展前景持续受到关注,长期看还可能影响城市人才基本盘。

(五)正面引导失焦加剧舆论场不满,“造词”宣传再度引发争议

一是上海复工复产正面宣传效果不佳,“上海烟火气正在回来”等博文评论区“翻车”严重。部分自媒体发文质疑官方宣传作假,如微信公众号“我会永远在你身后”发布文章《听说我们被上海发布解封了?》,通过多张上海网民发布的朋友圈、微博截图反驳上海解封言论。文章称,上海官方报道的受众仅为上海以外的网民,报道内容与实际封控情况相差甚远,讽刺上海实现“意念解封”。此外,“上海的烟火气正在回来”相关话题引发舆论争议,网民普遍认为该话题与上海现实生活严重割裂,是脱离实际的宣传。有网民称“烟在手上,火在心里,人在家里”“凭什么你们镜头下极小部分人的外出、买菜、开店、复工,算是烟火气。而我们大部分人只能静默、静态、足不出户。当大部分人都没法出小区的时候,你们的报道还有意义吗?你们的菜市场真的存在吗?你们有序恢复的商户真的供应了当地的物资吗?”上海在复工复产起步阶段高调宣传恢复“烟火气”,但较多点位市民仍未恢复常态,官方报道与上海民众实际观感不符,“偏差式报道”不仅招致大量网民不满,还加剧了主流媒体与民众间的“信任丧失”。

二是上海推进复工复产工作过程中,“点式复工”“气泡式管理”等“造词”再度引发舆论争议。上海疫情防控期间,“静态管理”“集中隔离点”“压茬”“社会面基本清零”等措辞曾受到舆论诟病。复工复产阶段,“点式复工”“气泡式管理”等再度引发舆论热议。网民调侃称“半闭环运行,点式复工,气泡式管理,国考必学词,别怪老师给的卷子太难”。一方面,频繁抛出新名词增加受众信息获取成本,变相增大抗疫共识达成成本,如不少网民表示不理解“气泡式管理”,也有网民提出“‘气泡式管理’,用‘企业闭环管理’或者‘企业和居住地的两点一线管理’就足够说明问题”。另一方面,网民对新词汇的解构和调侃,也易干扰舆论对上海复工复产工作的认知,如有网民表示“吹个肥皂泡,这还不明白”“气泡好危险的,一戳就破”。

免责声明
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出具的各类网络舆情分析报告均是基于互联网上的各类公开信息数据撰写,数据中心力求但无法保证上述信息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提供的各类网络舆情分析报告仅作为贵单位舆情工作的参考素材,并不构成对贵单位的决策建议,请贵单位自行斟酌并决定是否需要呈送相关领导。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81961.html

【404档案馆】第113期:“真是天大的笑话”−−官媒镜头下的上海封城与民众“打假”
05/25/2022




CDT 档案卡





《404档案馆》讲述中国审查与反审查的故事,同时以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形式发布。播客节目可在 Apple Podcasts, Google Podcasts, Spotify 或泛用型播客客户端搜索“404档案馆”进行收听,视频节目可在Youtube“中国数字时代· 404档案馆”频道收看。

欢迎来到404档案馆。在这里,我们一起穿越中国数字高墙。

今天我们来关注中国官媒报道里的上海封城,看看官方镜头下的封城生活是什么样的,以及民众对这些报道的反应。

一、镜头前,被移走的话筒


这段采访来自上海市人民广播电台官方微博“话匣子FM”。5月22日,是上海地铁恢复运营的第一天,许多官媒在地铁上直播采访地铁恢复情况。

采访中,记者询问一位老阿姨:“现在能坐地铁是什么样的心情?”

阿姨回答说:

今天特别高兴,因为呢……封了将近要两个月了吧,从我出生到现在,还没有受过这样的日子。被关在家里,不能出去,真是天大的笑话!

这个采访视频一经传出,立即火爆了中文互联网。阿姨那句“真是天大的笑话”也成为网络热语。

由于是现场直播,这名采访记者显然没有预料到这样的对话,在阿姨说到“真是天大的笑话”时,立即移开了麦克风,而画面也缓缓转向地铁车厢边上。

当天下午,这家媒体还推送了直播的文字报道。报道中,这位阿姨的话遭到删减和篡改:“待会儿还要做个3号线的视频……做个纪念,让大家也快乐快乐,光明在前面。”

img

随后该推文在微信公众号被删除,但在其他平台上还有留存。

同一天,另一家官媒“澎湃新闻”也在地铁上进行了直播。视频中,记者询问一位女士是如何知道地铁恢复运营的。



女士回答:

是我女儿帮我买的…我都不怎么知道…在这里我们也真的是太难了,在这里50多天物资什么都没发过…

随后女士还想继续说话,记者却将话筒移走,嘴上说着“好的好的,祝您一路顺利”,便匆忙打断了她的发言。

此外,在《404档案馆》第111期节目《逃离大上海:成功与没能成功的难民故事》中,我们也介绍过官媒“澎湃新闻”的两段采访中被访者说出的“大实话”。

在其中一段采访视频里,澎湃记者在火车站询问大学生是如何买到火车票的。学生支支吾吾地反问记者:“挂…挂软件,这是可以说的吗?…… 还有黄牛,这是可以说的吗?”



而澎湃新闻采访的另外一个名场面,则出现在5月18日。

视频里的记者问离沪的学生:封控期校园里的生活怎么样?两位女大学生齐声回答“不太好”,另一个男学生补充说“行政系统半瘫痪”。 随后,记者尴尬地草草结束了这个话题。



这两段视频迅速在中文互联网被热传。随后,两段视频都遭遇了删除和下架。

二、镜头内外,被揭造假的作秀
在上海疫情最严重的4月中旬,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曾到上海进行调研。4月16日,孙春兰在黄浦区老西门街道梦花街视察;在4月17日东方卫视的早间新闻里,播报了这次孙春兰与当地官员 “实地考察”的画面。

img

在官媒“澎湃新闻”的报道中,孙春兰是“前往老旧小区、城中村等疫情严重区和相关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然而,处于附近更高楼层的居民却发现,孙春兰的所谓“视察地点”竟然位于一座高楼的顶层,引发网民质疑他们在摆拍造假。

有网友爆料称,孙春兰是在“豫园集团大厦”的顶楼进行视察,只是官方将楼顶改装成了街景,楼顶因而变成了“电影片场”:孙春兰在绝对安全的“全封闭环境”里,对上海的街道进行“考察”。

对于这一事件所引发的质疑和嘲讽,我们在【404档案馆】第98期《视频里的“清零” (3):上海人的嘲笑声》中,曾经有所提及。

这起爆料也直接导致在之后的几天里,虽然孙春兰仍然在上海、新闻里她也仍然在调研,但却再没有一家官媒流出相关的影像资料。

img

在4月24日的官媒通告里,孙春兰作出了“苦战实干、攻坚克难”的防疫指导意见。“苦战实干”这四个字,无疑让这起“实地视察”造假事件更具讽刺效果。

img

在上海封城期间,遭遇网民质疑和嘲讽的,还有上海市副市长陈通。

img

4月19日,陈通前往上海宝山区的小区进行视察。在网上流传出的图片中,陈通一行人身着全套防护服进入民宅。然而,最受瞩目的却是他那从未伸出过袖子的双手——就连打开冰箱门也是隔着袖子。

全程不见五指的陈通瞬间火爆全网,有网友们嘲笑道:“是谁把副市长的手给P掉了?过分了。”还有人讽刺道:“原来副市长变身哆啦A梦,帮忙解决民众问题。”

img

除此之外,在陈通视察的居民家里,从冰箱到桌子,都堆满了食物。这也被网民指为作秀,有网友评论说:“正常人家谁没事干,把东西都堆在饭桌上。”

当时正值上海市民被封控在家遭遇“买菜难”,众多网友在网上愤怒控诉上海根本买不到菜;这与陈通“视察”所发现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

此外,上海市委书记李强也曾在4月11日到居民区视察。在网上流传的、当地小区居民所拍摄的视频中,许多居民当面质疑李强封城防疫措施的合理性。

在一段视频中,一位坐在轮椅上的老人甚至愤怒地按下挡在她和李强之间的拦路杆。



而在另一个角度的视频里,许多居民在栏杆后大声质问李强:“民生问题怎么解决?…问两句话有什么不可以?”

而李强周围的随扈则多次挡在李强和居民中间,似乎想保护李强的安全。不过,这些被拦下的居民多是年过半百的老人而已。

然而,在官方的报道的口径中,这一冲突场景却成了“市领导走上前去,向大家亲切问好”。

img

对于居民的不满,官媒澎湃新闻如此写道:“李强与防范区的社区居民深入交流,认真倾听大家反映的困难、提出的建议。”

之后,对这一事件更多角度的视频流出,有居民的记录显示:在李强来的当晚,他们所在小区紧急调配了许多物资。



拍摄者无奈地说:“领导一来,物资就来了”。

除了被揭穿的领导“作秀”,网民还发现许多官方新闻画面里的“造假”。

img

4月16日,央视新闻报道上海“坚持动态清零,做好生活物资供应”。画面里,工作人员正在一些货架前整理成堆的蔬果。然而,有细心的网民发现,没有工作人员的其他货架上却什么都没有;因此网友们怀疑这是“将商场里所有的物资堆到了一起”。

img

此外,在另外几个镜头里,虽然蔬果区摆满了水果和蔬菜,但商场里呈现的人流却如封城前一样多。之后,在网上流传的一张朋友圈截图中,一位自称是电视摄影师的人说:这些画面是封城之前拍的,并不是央视播出的4月16日当天的画面。

img

三、“干啥啥不行,辟谣第一名。”
上海市政府在疫情爆发一开始,就利用官媒对所谓的“疫情谣言”大力整治。这其中,“解放日报”旗下的微信公众号“上海网络辟谣”,是“辟谣”的主力。但之后网友们却发现,那些“被辟谣”的信息中,有不少却是实打实的真相。

img

例如,有上海居民称辽宁支援上海的物资被浪费,政府工作人员直接将食物丢进垃圾桶;但上海政府却“辟谣”称:“这是因为——辽宁援助的蔬菜因长时间运输颠簸已腐烂变质。”

随后,辽宁省委借助“沈阳晚报”回应上海的“辟谣”:“支援上海的蔬菜全程冷链运输,每隔4-6小时进行开箱抽查,并全程录像。”

广东省支援上海的潮汕牛肉丸也有相似遭遇。这批牛肉丸于4月15日由汕头市金派食品发出。

img

因为一直没有收到这批支援物资,有上海居民打电话询问当地街道,街道称没有收到潮汕牛肉丸。随后,这名居民再次致电汕头政府,汕头方面却说货到了,还有签收单据。

但是直到半个月后的4月21日,上海才终于拿出了消失的牛肉丸。

在发放牛肉丸的现场,有居民戏谑地问工作人员:“牛肉丸找到了?”工作人员则语带不耐烦地回说:“不是找到了,是本身就有的!”

4月28日,有上海居民拍照说外滩荒凉到“长草”了。这组照片很快在中文互联网成为热门话题。

img

“上海网络辟谣”的记者又去外滩拍照并辟谣称“外滩没长草”。

随后,网友们再次晒出实地拍摄的照片予以反驳。“上海网络辟谣”最终被迫为此事道歉。

img

img

各大网络平台的评论区里,大量网民表达了嘲讽:

“外滩长草算什么,封了四十天没粮挨饿有人问吗?”
“现在都明白辟谣定律了吧?”
“干啥啥不行,辟谣第一名。”
“连夜赶往外滩辟谣,这效率用在查违法保供单位上多好。”

img

更多阅读:



逃离上海:从无期改判有期
2022-05-24 22:00
来源:
jaycybird
作者: jaycybird
我所住的小区3月17日开始封闭,开始我也没当回事,毕竟我一直不信上海这么大城市的底线这么低。到了三月底,开始出现浦西浦东所谓的划江而封的神奇政策,不过说起来也就5天,但很明显我又天真了,看那每天确诊人数人家上海官员从来就不提自己上一阶段放的屁,当然我也有了点危机意识,在京东下了好多基础物资。

四月中旬,外卖开始出现问题,表现为很多店铺不敢长期在线,一天就开几分钟,还得靠群通知,而即便抢到,有没有人接单,什么时候送也都是未知数,而价格自然也是水涨船高,恶劣case就是买了两个很普通的菜和米饭,93块,另一次中午十一点的外卖,晚上十一点送到。

因为我到上海没多久,根本就没准备好锅碗瓢盆油盐酱醋,外卖的异常让我感到了慌乱,而京东三月底拿单原定4月10号送达却一直没动静的状态开始让人焦虑事实上这批快递直到我离开都没发完),睁眼睡醒先考虑今天吃不吃的上饭,这真是新世纪闻所未闻的困难。

后来只好克服社恐和厌恶加入社区团购群,摆脱了对外卖的强依赖。早期小区没病例,后来每隔半个月就冒出一次,我也天真以为过了14天就能解封,直到5月初我们满14天了,才发现这又是个骗局。政府的公信力让我感到绝望,完全不知道等待的意义在哪,目的在哪。

开始出现有人骑行多少公里去车站的新闻(公共交通全停了),虽然上海官方说自己离沪通道从未关闭,但每天就那几趟车有个屁用。虽然后来车次开始增多,开始了我的逃离计划。

首先上海是这么规定的,你得有48小时核酸检测和24小时抗原检测以及所在地或学校企业的接收证明,购票信息,自己手写承诺书(大意是自愿离开,疫情结束前不返回,出了事自负)去办理离沪证明,凭证明出小区(本来以为路上也会查验,没想到根本没用)。

由于车票是完全不可控要素,我就准备先去抢票,于是通过官方,携程都设定了抢票或候补任务,结果,20号凌晨0点通知我当天10点的票抢到了,这tm有毛用,各种证明都开不了不说,就是让我这时候去虹桥也没车啊。

于是改变思路,至少我抢后天的票,在我午睡的时候,被济南疾控的电话吵醒,问我是不是要回来,这时候我才看到手机消息抢到了22号回济南的票,于是先跟疾控报备了,然后给老家居委会打电话报备,并希望能开接收证明,不过就如预期一样,人家不反对你回来,但也不能开证明,这点我太能理解了,在这个问题上,上海首先是无理的,你的地方政策需要外地配合,但又不是管辖关系,不可能有人愿意,不过分析一下就知道,这是一份免责免扯皮的证明而已,不过就为了撇清自身的责任,想明白这点,你就有无数办法解决这事。

21号上午我去居委会办理了离沪证明,中午吃完饭收拾了东西我就出发去虹桥站,根据攻略,在世纪汇那里有一个疫情保障线,虽然去之前我就知道要求当日车票才能上车,但考虑到我的车次是22日早8点,而据传进站速度极慢,我还是不放心当天赶到。所以吃完午饭就出小区了。

外面的世界真好,出门我都觉得舒服。走了几百米,找到了共享单车,骑行了大概7公里,到了世纪汇,位置不难找。不过对于一个62天最大运动量就是小区做核酸排队的人,运动量不小了。

等我到了公交站,工作人员就告知哪怕明早的车票也不能今天上车,只能等明早的车次,虽然风险挺大,但也没办法,在附近的台阶上放下行李休息,这时有人准备包车去虹桥站,价格是每人200,总比回不去好,更何况这两天光退票费也不少了。

于是我们几个又骑了一公里多去了约定地点上车,经过一小时多车程才赶到虹桥站,已是晚上七点多。途中也遇到警察盘查,司机需要出示电子通行证,乘客需要出示随申码和核酸记录,总算比较顺利。只不过到了虹桥站,看到了庞大队伍,我本以为今天就在这风餐露宿了,看起来官方工作人员还是可怜我们,在长达2个多小时的现场抗原,查验证明后,我们进入了虹桥的地下停车场,疲惫的我已经不顾地上脏不脏凉不凉,直接躺下,很快就睡着了,但地下的阴冷很快就让我放弃,我也不敢这时候让自己感冒发烧,于是只好起来走走,车库里的自动售货机都是空的,饥渴难耐只好去接开水,烫的我舌头都快挂了。

熬到凌晨三点半,开始集合,让6点多,7点多的先进站,我这8点多的,也终于在4点10分左右进站了,进到候车厅有两个重大利好,第一,里面有自动售卖机,买了两瓶冰饮的我一口气就喝光了,只好再买一瓶防身。第二就是候车厅只少有椅子,在椅子的加持下,很快我就再次睡着,6点半左右,我8点33发车的车次竟然检票了,不可思议,当然我也没意见,车上的椅子比候车厅舒服,上车继续睡,发车我已经不记得了,睁眼就到了扬州附近,熬到13点,终于到站。对了,上海出发的车是只下不上。

终于回到济南,隔离政策我是知道的,7+7,虽然听说是只对本省户籍免费,但我没看到有人查这部分。感觉这趟车几乎都在济南西下车了,浩浩荡荡一千多人,被带到原本一条等出租的地下通道,有外地市疾控来接的,可以先走,接下来我市其它区县也都各自举牌接人,我这槐荫的就跟二货一样傻站着等(也没的地方可坐),经历了4个多小时的煎熬,终于上了大巴,疲劳让我在车上又睡着了,一睁眼,被送到了天桥方舱,这时候还顾得了什么,脱衣服洗澡,感觉自己回到了人间。

不过济南的准备还是不怎么充分,疾控已经有名单的情况下,这些人在封闭密集的区域等四个多小时,真有病例风险大了去了,而当晚很明显也是准备不足,只给了泡面当晚餐,不过这时候我已经没心思和胃口吃饭了,躺床上睡觉才是硬道理。对了,方舱的核酸是鼻咽双试子,酸爽。

今天醒来,我感觉到身体又是自己的了,只不过是靠酸痛找到了归属感,接下来虽然也是隔离,至少从无期徒刑改判有期徒刑。



@大道有行
[cp]5月26日上海各区新增本土阳性图表简报

恭喜松江清零啦!

5月25日概况:1,上海共新增本土阳性307例为峰值以来新低,新增社会面阳性0例。2,新增阳性数排名靠前的有:杨浦70例,浦东44例,虹口41例,静安37例。3,大多以橫走回落为主。4,“远郊三区”连5日清零,“远郊六区”共新增6例接近清零。

第1梯队:浦东、黄浦、徐汇、闵行橫走回落为主。
第2梯队:杨浦、宝山橫走回落为主,普陀接近清零,松江双清零。
第3梯队:长宁、虹口、静安橫走回落,嘉定接近清零。
第4梯队:青浦接近清零,金山、崇明、奉贤双清零。#上海疫情#[/cp]



https://mp.weixin.qq.com/s/VqyqIBFL2aEFcrn0yYcaqw

建议明年春晚小品就演上海地铁采访
原创 小涂 为你写一个故事 2022-05-26 11:03 发表于上海
01.

如果现在还有人没看过前几天上海阿姨的地铁采访,我真的会难过。

难过就难过在他们竟然错过了2022年最佳喜剧片。

5月22日,上海地铁恢复运营的时候,记者采访了两位上海阿姨。

其中一则是这样的:


为了防止这部喜剧片因为意外情况“下映”,我简述一下相关剧情。

记者问阿姨:“什么样的心情啊现在?”

图片

阿姨表示:“能够坐到地铁,今天特别高兴!”

听到这里都像是个普通采访,所以记者大意了。

没想到你大妈终究是你大妈,下一秒的发言就让剧情180度反转了。

阿姨补充解释到:“为什么呢?因为啊,封了将近两个月了吧,我出生到现在,还没有受过这样的日子呢。”
记者这时候心里一定在想,对方怎么不按套路出牌?

为了让采访“礼貌而又不显尴尬”地结束记者缓缓地移开了自己的麦克风。

图片

意识到情况不妙的摄影师也将镜头移开,转向了空旷的车厢中。

只留下背景里阿姨越来越小的声音淹没在呼啸的列车呼啸的运行声中。

图片

无论是阿姨的临危不乱,还是记者的急中生智,都让剧情冲突在一节小小的车厢中互相碰撞。

而最后锦上添花的“镜头语言”,更是让本次新闻采访的艺术性到达了顶峰。

另一个视频的过招也相当精彩:


和前一位积极配合的阿姨不同,这位阿姨明显一开始没在状态,面对记者的提问,只是漠不关心地留下了“啊?”和“知道”两句简简单单的回复。

这显然不是记者想要的效果,于是希望通过追问让阿姨打开话匣子:“您就是提前规划好了线路对吧?”

图片

这下阿姨反而有点来劲了,在解释完车票是女儿帮她买的之后,又开始了一段持续输出:

“在这里我们也真的是太难了,在这里50多天,物资什么的也都没发过,实在待不下去了……”

图片

。。。。。

于是这位记者也如之前的视频那样,将麦克风缓缓从阿姨那里移开。

还好这时地铁发车的信号音即时赶来救场中断了阿姨的“施法”,才得以让记者找回了主动权,抓住最后的时间打个圆场:

“好的好的,也谢谢您,呃,祝您一路顺利好吧……”

不过真正让这部喜剧片“封神”的,还是上海新闻广播之后的稿件中帮阿姨补上了几句话,说她用自己手机拍视频是想做个纪念,让大家也快乐快乐,光明在前面。

图片


这些年我们总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不行,我觉得还是有点希望的,生活中就有这么多鲜活的素材,短短一分钟的采访,不仅有包袱也还有笑点,结尾还有升华主题。

图片


建议明年春晚没啥好节目的话,可以改编一下这个。


02.

当年问斯琴高娃有没有打羊胎素的袁立一定没想到,自己当初那一句“这是可以说的吗?”
会成为时下年轻人们最爱的流行语之一。

图片

即便在日常生活中,这句经典台词也被频繁“引用”:


怕视频被删,我还是讲一下剧情。

有记者在车站问一个姑娘买火车票的情况。

估计是姑娘用了抢票软件,有点心虚,于是试探性发问:这是可以说的吗?

图片

记者被这突如其来地反问打了个措手不及,磕磕绊绊地说:可….可以…我们这是什么都报道的。真实的情况就报道。

于是她再度谈起了黄牛,但又觉得不太合适,只好再一次发问:这也是可以说的吗?

记者这次明显比之前有了底气:可以啊,新闻就是该什么都报道的。

或许在姑娘看来,黄牛和抢票软件是不能拿上台面上来说的事情,所以比起口无遮拦,她选择谨慎地向记者求证。

事实上,不只是这位女生,很多网友在看到前面上海阿姨的采访,也在说“这是可以说的吗”?

时至今日,当你在网上搜索这句话,常常能看到它活跃在各种场合。

有的人怀疑自己的生活和热搜中的生活处在两个世界,但又不敢明说,那只好用这句话来试探。生怕等会儿就会被扣上一个“恶意说真话”的罪名。

图片


仿佛每个人敲打下的文字,都事先通过了脑内的筛选,每个人都小心翼翼地想着前面说的那些事能不能讲出来。

在长时间的思考后,最终用这样一句话“最安全”的话来总结。

图片


当然被用久了,也难免显得有些阴阳怪气,言下之意就是这种一眼假的话没必要说,但是又不敢直截了当的挑明。

图片

图片


毕竟大家都心知肚明,如果真的太过于直抒胸臆,等到的都是相同的结局:

图片



03.

回顾这些年,采访翻车的例子不在少数。

比如那段很多人早就可以全文背诵的“RNM退钱”。

图片

亦或是央视这段令人拍案叫绝的神回复。

图片

不只是被采访人金句频出,记者们极力挽回场面的样子也让我们越发感受到这一行相当不容易。

所以在我也看到有网友吐槽说,既然这样,怎么不请个群演。

图片


只不过真要是出现了疑似 “群演“的,又不得不让媒体出来进行一波“辟谣”:

图片


只可惜,网友们看起来却不是很吃这一套:

图片


我觉得上海这次采访没有选择彩排,可能是因为默认大家都被关了快两个月了,所以这次出来后,肯定只会感谢感谢再感谢。

但实际上,都封了这么久了,大家有点牢骚也在所难免。

当你带着目的去采访,也难怪会在被采访人的发言不符合预期的时候,就直接把麦克风给移走了。

当然,我们也不能否认,现在上海的疫情确实慢慢有所好转,这和全社会的努力都是分不开的。但总不能因为现在需要肯定,就不让诉苦的人发声你说是吧?

就和上文年轻的记者说的那样:“新闻就是该什么都报道的,只要是真实的我们就会报道的。”

而不是有选择性地采访,选择性的加工,选择性地得出自己想得出的结论。

不然,这样的新闻又有什么意义呢?


04.

曾经陈佩斯接受采访的时候说,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看过各种采访翻车视频捧腹大笑后,我越发感受到了这一点:

从大妈们的心直口快中我看到的是“如果你说真相,那么话筒便会离开你”。
看着女大学生的谨言慎行,我担心在越来越严格的“外界审核”和“自我审核”下,会不会最终让人们“无话可说”。

有句话是这么说的:
如果尖锐的批评完全消失,温和的批评将会变得刺耳。
如果温和的批评也不被允许,沉默将被认为居心叵测。
如果沉默也不再允许,赞扬不够卖力将是一种罪行。
如果只允许一种声音存在,那么,唯一存在的那个声音就是谎言。

我不希望这一天真的到来。

图片
图片

-END-
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清零派”和“共存派”都被妖魔化了

隔离心态,你到第几个阶段了?

这些好餐厅可一定要撑住啊!

回复晚安
可以看到一篇“性瘾者”

图片
阅读 9714



https://mp.weixin.qq.com/s/eFuZ_q6TN6UnShjCjWoLBQ

权威发布!上海中小学返校复学这样安排
上海教育 2022-05-26 10:13 发表于上海
转载请注明上海市教委政务微信"上海教育"

综合考虑疫情防控形势、学校复学前的准备工作进展、以及考生线下学习的必要时间等因素,经慎重研究并报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同意,决定全市高三、高二年级学生从6月6日,初三年级学生从6月13日起返校复学;中小学其他各年级学生继续居家在线学习至学期结束,学校可在学期结束前安排一次学生返校活动(包括为小学5年级学生举行毕业典礼等);幼儿园、托儿所、托育机构等不再安排返园。居家照护确有困难家庭的学生,可自6月6日起申请到校到园,由学校和园所提供相关服务。对高三、高二和初三同学返校复学不做强制要求,考生和考生家长可以选择返校复学,也可以选择居家线上复习。


返校复学后,市区联手从六个方面开展工作保障学生安全:

一是按照规范完成校园消杀,确保校园的安全干净。现在校园方舱和校园中转平台已全部关停,各区已组织专业机构对这些校园开展至少3次终末消杀,消杀工作将在29日之前全部完成,留出一周左右的时间,让消杀过的校园充分地通风透气。学生返校之前,学校还将对校园做一次全面的清洁维护;对未作为校园方舱或中转平台使用的校园,区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将会按照规范组织开展全面的清洁消杀,以确保学生们回到的都是安全干净的校园。

二是配备专门的核酸采样和检测力量。市教委已要求各区在学生返校复学前,在每个有复学任务的学校建立核酸采样点,按照返校学生人数配备足够的采样力量,以闭环工作方式为师生提供专门的采样服务,同时确定一家专业检测机构为师生提供核酸检测服务,做到采样后12小时内出检测结果,确保学生每天放学时在校内完成采样,第二天上学前可以获知检测结果,从而为校园常态化疫情防控提供保障。

三是实施校园网格化管理。各校正在制定校园网格化管理方案,复学之后,学校将按照校园功能和年级班级来划分管理网格,不同年级、班级的师生分属不同的网格,网格之间分区错时活动,避免交叉接触,这样万一发生零星的感染,可以按照网格来采取管控措施,以缩小影响的范围。学校对于选择住宿的学生,实施半封闭管理(周中住校、周末回家),学校会全力做好学生学习和生活保障。

四是做好返校师生健康管理。学校将依托校园场所码、“数字哨兵”和师生专用的“申生康”平台等,对师生以及同住家人开展日常健康排查。复学后,师生每天都需要接受“两测两检”,即:到校前做一次抗原检测、离校前完成一次核酸采样,每天在校接受两次体温检测。

五是加强校园防疫资源和物资储备。市区两级教育、疾控部门已建立中小学校园疫情应急处置机制,各区将根据返校师生人数按照一定比例储备条件比较好的宾馆,作为专用的密接隔离房源,以便在发生情况时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转运隔离。各区还要支持学校按照不少于到校师生员工1个月的用量来储备相关防疫物资。

六是落实学生关爱措施。强化家校沟通与协同,加强对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关心关爱。特别是对家长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学生、有感染新冠或密接隔离经历的学生以及学习条件相对困难的学生,学校将排出名单,组建专门教师团队,建立定期联系机制,细致落实“一人一策”,采取各种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及时做好个性化学习辅导工作。对于返校后核酸检测异常的学生,将被及时转运至市级统一的东方绿舟师生医学观察点,并安排优秀师资为这些孩子开展线上辅导。对于返校复学后密接的学生,将被及时转运至各区准备好的专用隔离场所,经疫控部门同意,家长可以申请陪读陪护,同时,也会安排优秀师资为他们开展线上辅导。会专门设置高考中考专用考试方舱和应急考场,分别为感染新冠的考生和密接考生提供服务保障,确保做到“应考尽考”。高考中考关系到孩子的未来和长远,教育部门一定做细做实各种准备,尽最大努力为考生们创造好的复习迎考条件。

本学期将要结束,考虑到疫情防控需要和线上教学实际,义务教育阶段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二年级不再组织统一的期末考试,学校可结合学生作业、线上学习状况及线上活动表现等情况,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保持并提高学习兴趣。高一、高二年级参照执行。

编辑:季昕



@沈涛
13分钟前
上海出台的本轮疫情防控期间公共停车收费减免政策,时间从开始“鸳鸯锅”封控,至车主封闭管理结束、道路开放车辆通行为止。

届时根据官方通告的“封闭结束”和“道路开放车辆通行”的日期为准,以两者较晚时间作为免收截止期。

如由于封闭管理,导致车辆无法在免收截止期驶离的车主,可凭有效的封闭管理证明申请免除相应停车费。

无法在规定减免时限前及时驶离的车主,需要提供“随申办”开具的“居家健康监测证明”、居住地居(村)委会出具的封闭管理相关证明或“解除医学隔离证明”等其中至少一项有效证明材料。

目前在“随申办”开具“居家健康监测证明”,仍然需要居住地居(村)委会出具相关证明。



@-徐烨-天使投资人
我从没有想过会有这一天,为自己发声

​家住建邦枫景,楼下是爸爸妈妈,楼上婆婆和我们同住。
​三位老人都有基础疾病,放到一起方便照顾。
​爸妈每周都需要外出两次开药,因为严重的基础疾病。婆婆有严重高血压,因为外伤股骨头坏死,走路不便,孩子4月份刚刚满2周岁。

​下午,先通知说我的父母被判定为密接,需要隔离,我跟社区反应,父母基础疾病严重,需要居家隔离,未果。后,社区民警给我打来电话,说必须走,不摊在床上都得走。
我问隔离多久,不知道 隔离到哪不知道,都是听信,我问听谁的信,说就是听信。
​我说我们家有实际的困难必须得解决。

​晚上号称防疫工作人员给我打来电话,说整栋楼都得走,说要顾全大局,我说我们封控居家隔离已经11天,我们如何密接的?说疾控判为密接就是密接。
我说,我说,现在老人有严重基础疾病,整个转移过程中以及后面隔离过程中出现问题怎么办,而且孩子才两岁,完全无法吃大人的饭,抗疫是为了保老人孩子是吗?那现在我们怎么去保证老人孩子的健康呢?
​我们双手支持抗疫,可以有很多解决方案解决我们的问题,我们也愿意配合,但你一切不告知我,我怎么能把孩子和老人的命运交于你手呢?
​整个事态持续发展,我一直在争取对话,在这里我必须负责任的说,和社区民警以及防疫容人员对话已经录音,我们希望能够落实依法治国,双手支持抗疫的同时,维护我的合法权益



@潍坊市潍坊事
抱歉,我可能真的无法同情这些瓜农。西瓜不是120万斤,而且还是尾藤瓜,他们撒谎了。

我在他们身上没有看到农民的质朴,只有“唯利是图”的小心思。他们很清楚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所以他们上演了一幕“悲情戏”,最终有了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某种意义讲,这几个瓜农的营销是成功的,不过这种营销就是一次性的买卖,今后怕是再难“故技重施”了。

现在的结局是,经过“上海帮侬忙”节目之后,一天内浦东新区组织各个单位进行收购,并且网上进行销售都已经卖完了,最终的结果就是全部卖完了,而且比往年的价格卖的还好。

事情虽然结束了,但是我觉得真实的情况还得梳理一下:

1、首先滞销的瓜农的瓜只有9万斤,并不是网传的120万斤,瓜农故意夸大其词,估计是想引发关注。这样的举动不值得提倡。

2、这几个瓜农卖不掉的是尾藤瓜,不是优质的8424。换句话说,这些西瓜的品质很一般,是最后的一批瓜,因为品质不好,正常来说要比之前的挂要便宜一些。这一点,瓜农也撒谎了。

3、这几个瓜农的瓜之所以滞销,并不是客观原因,而是主观原因,他们给收购商的价格比周边其他瓜农要鬼5毛钱,所以没卖掉。所以说,滞销是他们自己“贪心”造成的。但实际上,他们却把自己塑造成了悲情人物,利用大众同情弱者的心理,好好的赚了一把。这种瓜,往年的收购价就是5元左右,看样子今年在大众的关注下,应该卖了更好的价格。

4、地里收购价是5元,到了市场一斤要多少?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情况下,如此高价的西瓜有多少人能吃得起。这几个瓜农坐拥9万斤这样的西瓜,真的弱势吗?大家仔细品一品。

坦白讲,我也理解这些瓜农的心情,毕竟尾藤瓜熟了就放不住了,假如一直卖不出去,损失也大,9万斤就是45万左右。但是我认为买东西,还得尊重市场规律。既然行情是那个价格,别人卖了,你们为什么不卖。非要利用特殊时期的情况来“秀”一波,然后卖个高价。真以为别人都很闲吗?

事情是解决了,似乎是皆大欢喜,瓜农的西瓜最终卖出去了。而相关单位也受到了表扬,急群众之所急,但是这样做真的好吗?

我或许理解他们的小心思,但我无法同情他们,撒谎终究是不好的。还记得狼来了的故事吗?这次好运了,那么下次呢?



@绿妖绿妖
买菜回来时问门卫,小区啥时候解封,他呵呵一乐,咱也不知道啊。说不定以后这就是常态了,只是没这么严。

将近一个月了,每天凭出入证每户可以有一人出门买菜,街上除了超市、便利店、药店,其它小店都关着门,连银行都不开门。
你说很不方便,倒也没有,每天毕竟可以出门,有单位开的证明的还可以开车出小区上班。做核酸的当天不能出门,但小区里还有家便利店,也能买点简单的菜。

我想象了一下这种状态常态化,幸运的是我没有创业、没有开店、没有贷款、没有娃,对于我来说,生活是能过得下去的,但是,很多“非必要”的出行、消费的确会停掉了。这几个月一直在老家,中间出趟差回来要居家隔离十来天。回北京就变得很遥远了,是一种心理距离上的遥远和辛苦,想想河南的防疫政策,想想北京的防疫政策,心理感觉回北京仿佛像要穿越枪林弹雨一样艰难。更别说其它的旅行,旅行本身,就是非必需的行为啊。那就原地卧倒吧。

也很少买东西了,整天在家,穿家居服,不用买新衣;经历过买的冷冻食品因为交通不畅在路上走了八九天坏了一大半的悲剧后,也很少想在某宝上花样翻新地买吃的了,就是门口的几家小菜店里有什么菜,就买一点。

奶茶、咖啡、零食、电影、外卖、到好吃的饭馆吃饭………我发现不用倡导,生活被管控一两个月后,自己就自然而然、积极主动地抑制剔除了所有“非必需”的愿望。(当然客观上这些现在也不太容易获得)

想起李子暘老师那句金句:你要自由做什么。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