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疾控证实:当地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发病数在统计—全面放开

武汉疾控证实:当地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发病数在统计
https://mp.weixin.qq.com/s/aRzozIVbMyuOKEqq14-t7w

武汉疾控证实:当地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发病数在统计
新京报  今天


武汉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两份文件是真的,但没有网上所传那么严重,针对不明原因肺炎有成熟的处置流程。不明原因肺炎为何种类型肺炎尚未确定。

全文685字,阅读约需1.5分钟

昨日晚间起,两份落款为武汉市卫健委的紧急通知在网络流传。文件透露,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记者今日(12月31日)从武汉市疾控中心证实,该文件确实为真,目前发病人数尚在统计中,国家卫健委已派专家抵达武汉。



根据网传《关于做好不明原因肺炎救治工作的紧急通知》《市卫生健康委关于报送不明原因肺炎救治情况的紧急通知》显示:根据上级紧急通知,武汉市华南海鲜市场陆续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



文件要求,各医疗机构要强化门急诊管理,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发现不明原因肺炎病人积极调动力量就地救治,不得出现拒诊推诿情况。各医疗机构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呼吸、感染科、重症医学等多学科专业力量,畅通绿色通道,做好门诊和急诊之间的有效衔接,完善医疗救治应急预案。



武汉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管理办公室有关负责人向新京报记者证实,两份文件是真的,但没有网上所传那么严重,针对不明原因肺炎有成熟的处置流程。不明原因肺炎为何种类型肺炎尚未确定,国家卫健委也已派专家到达武汉。目前发现多少病例不方便透露,还在统计。





▲网传文件。




新京报记者 许雯 编辑 丁天 校对 李项玲



值班编辑 花木南


本文未经新京报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 本帖最后由 yingyinc 于 2022-12-29 14:09 编辑 ]
评论(11671)



@我是落生

7小时前
来自 360安全浏览器
第6条//@晋江我想吃肉: //@楚惜刀://@恐怖大王李西闽://@江筱湖://@很好看的第5个号://@白小蜗牛:唉//@李天时: 认真阅读,谨慎评论,深入理解//@敬一山:不知道说啥,微博提醒:友善评论,文明发言//@大叔只喝清咖://@景观小师://@戒生定-定生慧://@花好稻好霞其好:现在专业的人说话,外面都听不到了
@被炸晕的猫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60663385047109
一封求助信和上海30万独居老人困境
中国新闻周刊  作者: 石晗旭 04-21 12:07 投诉阅读数:32万+
他们不想成为年轻人的负担
​​时值4月,位于上海市金沙江路和枣阳路交叉口的华师大二村掩映在一片绿色之中。




这个拥有27栋公寓楼的小区,修建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小区内的建筑大多都是没有电梯的老式公寓,公寓外体的红砖,以及楼道上的老式铁窗,都记录着岁月的变迁。




华师大二村本是华东师范大学为教职工提供的栖身之处。从学校中山北路校区后门(枣阳路门)出发,步行200米即可到达小区。现当代文艺理论家钱谷融和华东师大中文系终身教授、《大学语文》教材主编徐中玉生前都曾居住于此。




如今,华师大二村仍居住着很多老教授。比如已有84岁高龄的华东师大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赵修义就依然生活在这里。




78岁的王彪是在2002年搬到这来的。据他介绍,现在华师大二村的310户居民中,有100多户仍与华东师大息息相关,或是同他一样的离退休教师、职工,或是仍然在职。




这个不为外人所知的小区,却在本轮上海疫情中因一封求助信引起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4月12日凌晨,一封来自华师大二村居民的求助信开始在网上流传。




信中描述,自4月1日封控以来,小区只收到过一次物资配送,小区内不少独居老人缺吃少喝、生活困难。更糟糕的是,小区居委由于缺人面临瘫痪,阳性居民迟迟得不到转运,且出现感染者以来,小区从未进行过专业消杀。




多位华师大二村居民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求助信中所描述的情况基本属实。原计划4月5日的浦西解封并未如愿到来,大家储备的食物越来越少,但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却一个接一个地冒出来,而转运、消杀迟迟未见。这一切都让居民们感到不安。




华师大二村居民陈东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直到4月9日小区挨家挨户摸排情况时,作为志愿者的他才发现,自己隔壁一对八十多岁的夫妇食物已严重短缺,仅够两三天的,而老人中风后的常用药已经从每天三次减少到两次。




他介绍说,这样的老年人在华师大二村390多位居民中占了八成。对他们来说,既不会上网抢菜,也无法应对刷屏的团购接龙,自救能力非常有限;而更令人感慨的是,这些老人不到迫不得已,不会向外人讲述他们的处境,甚至对不在身边的子女,也鲜少主动求助,因为他们不想成为年轻人的负担。




图片
4月18日,仍在封控之中的华师大二村。摄影/本刊记者 田雨昊




老人们缺食少药





以往,每天早上五点多,居住在华师大二村的王彪都会准时在鸟鸣声中醒来。等用过早饭或是午饭后,他会带着两岁多的小孙子步行200多米到华东师大校园,或到500多米外的长风公园去转一转。




91岁独居在华师大二村的张丽蓉阿婆,平时都自己烧饭。由于没有电梯,住在4楼的她上下楼有些吃力,每次从一楼爬上二楼,她会歇一会儿,数100个数再继续往三楼爬,三楼有个凳子,她坐在那里数到200,再往四楼爬。




尽管上下楼不方便,但张丽蓉阿婆仍时不时会去小区对面的餐厅吃饭,有时还会搭上一个多小时的公交去城隍庙看一看。在她看来,这是她在上海生活的一部分。




近一个月,这样平常的生活被疫情打断了。




3月28日,上海宣布以黄浦江为界,浦东、浦南及毗邻区域当日实施封控、4月1日解封,浦西地区4月1日实施封控、4月5日解封。




当天,华师大二村的居民们便纷纷开始囤菜。




华师大二村对面有一家小超市,旁边有一家生鲜连锁店“钱大妈”,这也是居民日常买菜的地方。但3月28日,小超市因为出现感染者被封,第二天“钱大妈”也被关了。




4月1日,封控如期而至。




第二天,华师大二村收到了一批街道发来的物资礼包,也就是求助信里所提及的他们唯一收到的那批物资。据居民林晓翔回忆,这份礼包里有三根胡萝卜、一颗包菜和两块鸡胸肉。而此后,直到4月11日,小区居民再未收到任何物资配送。




不会抢菜、也不会团购,让老人们的囤粮越来越少。




海娜的父母也住在华师大二村。封控后,她每天都会和父亲通过微信聊天。父亲从来不说缺少食物,只是告诉她,一切都好。被海娜问起,他也总说“不缺吃的,政府会解决的”。




直到有一天,父亲打电话给海娜,问她能否帮忙买些吃的,海娜才知道他们已经好几天没吃上青菜了,家里的食物已所剩无几,鸡蛋只有两个。




即便这样,父亲也没有过任何抱怨或不满,还嘱咐海娜,不要在外面多说,免得伤了居委会和志愿者的心。




老年人面临的另一个困境是,封控让日常用药的补充也成为难题。




87岁的刘原和他83岁的爱人都是空军退伍老兵,1978年转业来到上海,1982年搬到华师大二村居住。2020年,刘原的爱人突发脑梗,瘫痪在床,吃饭也需要别人喂,刘原自己的胯关节也做过手术,腿脚行动不便。




疫情前的每个周末,在浦东八佰伴生活的儿子都会回来探望他们。再加上日常有保姆照顾,生活一直有保障。如今,他们与儿子各自被封在黄浦江两岸,只能靠电话联系。




直到4月9日小区志愿者上门统计每户居民物资需求时,刘原才告诉对方,自己爱人的降糖药所剩不多,已经从每天三次减少到两次。他说,“志愿者都很忙,我想着还能撑几天,不给他们添麻烦。”




缺药的并不是刘原一家。父母住在华师大一村的胡欣告诉《中国新闻周刊》,4月11日那天,她与父亲通话,发现周遭很吵,这才知道83岁的父亲正独自拿着医保卡和通行证走了6站路,到社区医院去配药。



唯一的居委会社工




4月1日,按市里的要求,华师大二村需要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在小区的一块空地上,小区居委会唯一的社工王嵘礼组织着27栋楼里的全部居民下来检测。




多位居民回忆,当天大喇叭反复响着,一时间全员出动,再加上没有人维持秩序,场面一度拥挤、混乱。




据王彪回忆,这一轮核酸后,小区便报告了异常结果,等待复核,但直到4月4日,阳性感染者仍未被转运出去。而这一天,第二轮全员核酸又开始了。




林晓翔记得,自己所在的楼栋是最先出现核酸异常的。但当天,他和楼里其他人依然混在人群中完成了检测。




这轮核酸后,小区再次报告阳性感染者。陈东回忆说,“但具体几例,分布在哪栋楼,信息并没有公开,只有居委会知道”。等4月7日第三轮核酸过后,又出现了一例阳性感染者。




虽然没有确切消息,但出现阳性感染者的消息开始在小区里不胫而走,大家也越来越觉得不安。




但与此同时,小区里需要做的工作也越来越多,组织核酸、发放抗原检测试剂、送物资、帮老人配药、解决居民提出的问题……但这一切,最初只能压在王嵘礼和十来个已年过古稀的楼组长身上。




据了解,华师大二村之前有自己的居委会,但2020年小区专属居委会被撤销,转而被并入隔壁小区长风三村居委会。去年,社工王嵘礼才接手了华师大二村,成为小区唯一的居委社工。




求助信中也提到,长风三村由于有疫情,居委会根本无法抽调更多的人手顾及华师大二村。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自封控以来,多位小区居民表示从未见过其他居委会成员,只有王嵘礼一人在忙前忙后。




作为长风三村居委会中唯一负责华师大二村的工作人员,过去十几天,王嵘礼每天就睡在居委会办公室。




除了之前提及的常规工作,他还要为小区里5位超过90岁的独居老人送饭上门,包括张丽蓉阿婆。




为了避免感染风险,封控楼的所有事情也基本靠他一个人。“像抗原检测试剂、物资和药品之类的东西,志愿者先完成分发,然后让‘大白’搬到货架上,他再带上去分发到每户。”陈东说。




由于缺乏组织、缺少人手,在封控初期,华师大二村很多工作得不到有效落实。比如,就有居民反映,有一批从外省运来的蔬菜,堆放在小区门口好几天,直到腐烂也没人管。




据居民林晓翔回忆,当时有在门口的志愿者拍照发到群里,后来有些封控楼的居民缺物资,就直接去里面扒出来一些还能吃的蔬菜。




好在后来小区一些年轻人开始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来,40岁的陈东就是其中之一。4月8日傍晚,陈东开始帮助王嵘礼理顺小区要做的各项事情。他们先是将小区群的二维码打印出来,在每个楼道门口贴上一张,再广播通知大家扫码加群。




没有及时入群的,他们从4月9日开始逐户联系,有微信的都邀请入群,同时统计居民所需的物资、用药需求。




通过微信群组织核酸检测,也让事情变得容易起来。4月10日,小区的第四轮核酸便是由志愿者带着医生轮流走到各楼门口,逐栋进行。这既维持了秩序,也避免了可能的交叉感染。




陈东还通过朋友联系到了武汉微光救援队。4月12日晚,微光救援队连夜过来给每栋楼做了消杀,包括楼道内环境及门把手、楼梯扶手等所有手可能触摸到的地方。



“他们不该被遗忘”




求助信发出的当天,华东师大就做出回应,表示二村是不少离退休教师的居住地,自疫情发生以来,学校高度关注关心他们的生活状况。学校正沟通协调所在区和所属街道,师生校友也慷慨捐赠物资。




当天,长风三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顾辰晨也赶到华师大二村。他在小区表示,居民关心的阳性感染者转运问题将在当日得到解决。




4月12日,还有媒体注意到,一车馄饨正被送进华师大二村,志愿者们用平板手推车分发到各个楼栋。




两天里,华东师大校友丁祖昱给小区全体居民发放了馄饨、杏花楼礼包、牛奶和鸡蛋。另一校友丁杨阳通过上海仁德基金会,给小区志愿者及工作人员送来了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




在接下来的几天,华师大二村又陆续收到了更多的物资:4月14日,华东师大经管学部校友通过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向小区的志愿者及工作人员捐赠了100套防护服、100个N95口罩、200副医用手套、100瓶酒精喷雾及30瓶消毒液;4月15日,社会爱心人士张楠通过恩派公益基金会捐赠150份蔬菜,华师大校友通过新沪商赛艇会捐赠油、米、饼干、鸡蛋各200份,在保障退休物资的前提下,剩余物资亦分发给所有居民;4月16日,上海银发无忧科技为老人捐赠1000斤蔬菜。




图片
4月14日,华师大二村志愿者再小区大门内等待分发物资。图/受访者提供




在校友等社会力量的帮助下,华师大二村终于暂时摆脱了物资短缺的困境。




问题解决之后,但海娜的担忧却没有停止。“在上海,像这样老人居多的小区,远不止华师大二村”,海娜说,“他们不该因为沉默就被遗忘。”




《上海市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显示,上海是目前全国老龄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型城市,约有533万老年人,占总人口36.1%。根据官方统计,截至2020年底,上海独居老年人数为30.52万人,其中2.26万为孤老。




疫情发生后,有媒体曾对部分上海独居老人疫情的现状和困难做过统计,在浦东新区周家渡街道、徐汇区岳阳路的老弄堂等多个小区,数十户受访的独居老人均面临着信息壁垒,其中大多在物资和医疗上已经遇到困境。




同样无法忽视的,是智能化时代下老人们的窘迫和无助。有志愿者介绍,其所在小区里大多数爷爷奶奶不太会用智能手机,连朋友圈发一张照片操作起来都很费劲,每次核酸检测用的健康云、随申码对他们而言也并不友好。而像张丽蓉这样年纪的阿婆,更是连微信也没有。




《中国新闻周刊》在几个小区的团购群里看到,在接连发起的大米团、猪肉团、蔬菜团、酒精团等中,除了用相关小程序参团外,还会再发起新的群聊,譬如“奶油富士苹果群”,并将二维码发入大群中。




年轻人一个疏忽,可能就错过了截团时间,老年人操作不熟练,一晃神,团购的消息就被更多的群聊刷了过去,再翻起来就更为吃力。




“我现在还没有去抢购过,不敢抢购,也不会,还得靠年轻人。”退休前负责工厂生产技术、喜欢各种创造的华师大二村居民江信飞感慨道,“现在人老了,不中用了。”




“社区‘三驾马车’,业委会成员年龄比较大,物业正在更换中,责任都落在居委会身上”,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林庆华表示,眼下华师大二村治理确实比较难,特别是居委会工作人员少,可能需要想一想更好的机制,把多种力量发挥出来。




(应受访者要求,张丽蓉、海娜、林晓翔、刘原、陈东、胡欣均为化名)




欢迎提供线索



@AnchormanXX
上海外地大学生的独白

踏入上海求学至今,被疫情迫害至今。

自三月十三日开始,我们已经被关在这个狭小的市中心一个多月了,我们三个都不是上海人,大二这一学期从来没有回过家,其余在上海有家的同学都有家人照顾,早早离开了学校。而我们被丢弃在只有一个辛苦的辅导员,若干曾经周边同学担任的志愿者的宿舍楼里。生活垃圾堆积如山,厕所和浴室全是公共的,并且长时间无人打扫。于是很多人联合起来写信给学校,控诉这个被遗忘的学院。因为这些垃圾有更大程度扩散病毒的可能性,之后终于有人迫于我们的要求来打扫,之后物资也开始输送进来,当我们以为疫情出现转机的时候,我们三个人决定一起做志愿者,我们成为了闭环志愿者,穿上大白衣服搬运物资,每天呼吸间都是消毒水的味道,手也被腐蚀泛白。我有时候私下以为,成为这栋楼中可以尽情出汗的人,会让我有活着的感觉。

但是在我们开始以为日子有盼头,或许解封有望的时候,学校开始禁止洗澡,因为志愿工作流了很多汗,我们勉强忍受着不能洗澡的痛苦,可是后来更是出现了上厕所要轮流报备,洗漱要等待其他寝室结束的规定。没有人愿意为我们的生命安全负责,他们只知道将我们封闭在一个不断消毒又不断莫名其妙变成阳性的宿舍里。两天后阳性人员越来越多,这些所谓的隔离措施完全阻挡不了感染的速度。

我们作为密接人员直接被转入了学校垃圾桶上方的临时隔离房。我们是在确认没有和阳性同学一起隔离的情况下才勉强同意过来,但是其实是自欺欺人。事实是从另一个逼仄的狭小寝室里转到另一个所有病毒密度最大的地方进行隔离。通过微信,直接得知阳性人员正在和我们门对门居住。在充满灰尘的房间里打扫时,室友在她要住的床底下发现了阳性二条杠的测试盒与一只绵羊拖鞋,还有两瓶之前在此隔离的阳性人员遗留的喝过的饮料,这里遍布他们的生活痕迹。也就是说,我们作为之前一直阴性的学生,被强制转入一个全是阳性病毒的毒窟,这里其实根本没有进行充分地消杀,反而留存着曾经阳性人员的恶作剧。凌晨五点,我们还在尝试着怎么将冷水加热,可以稍微擦拭一下身体。每天早上有的人六点半有的人七点半,开始做抗原,八点半开始做核酸。这里房子的隔音非常糟糕,我们可以不断听到门外确诊的同学被大白带走的声音,像临刑一样。我们三个人此时已经处于身心崩溃的状态,抱头痛哭成为常态。许多早已回家的老师和同学无法共情我们的遭遇,因为他么起码还有家的庇护。我们的学习任务依旧很紧迫,乱七八糟的生活作息和Deadline让人身心俱疲。我呼吁起码的科学与人道,无论是一人还是六人的寝室,足不出户超过一个月之久,无异于监狱。其实包括我在内,许多同学已经处于崩溃自杀的临界点,然而重视我们身心健康的人又有多少呢。每天都有学生成为阳性和密接,但是她们只能被拉到垃圾站楼上或者教学楼隔离,睡在军用床上,然而学校也始终没有人来公布这些信息,人心惶惶。

怀揣求学梦的我们,此时彻底变成了被抛弃的孤儿,浑身恶臭的流浪者,在曾经最繁华的上海市中心的垃圾站边上小憩片刻,不知道明天又要被拉扯到哪里与病毒做着可笑的斗争。失去洗澡的权利,失去随时上厕所的权利,失去做人的基本尊严。

我知道还有更多比我们还要痛苦得多的人,在此仅作为部分被隔离学生的真实独白。
#刘浩存##上海##上海疫情#上海抗疫求助超话#上海遣返所有在外隔离大学生##上海疫情求助#收起



://@哈士奇也想当警犬: 我这个隔离点也是,前天来了好多残疾人和老人,残疾人有坐轮椅的,有看不到的……有百岁老人,不能说话不能走路听不到,没有家属,现在大白都不知道她叫啥从哪儿来……我发了个微博还被查水表了[微笑]
@蝕蝕蝕蝕蝕時
4月18日晚11点左右绥宁路方舱医院,一车来自某养老院的老人被拉到这里隔离。这群老人毫无自理能力,一起来到这里的护工告知,护工自己是来隔离养病的并不对这些老人进行护理。 现场大白接到这车老人只能进行安排,现在已经把这群老人推到集装箱里准备入住。 (紫色衣服为护工)

最新:刚又去看了老人们,护工目前还是在照顾老人。(护工也不容易[悲伤])护工告诉我,部分转阴的老人留在了老人院。在这里的老人家属基本都有联系上,知道老人在这里。暂时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另外@moumouVVV 92岁的爷爷被带到复兴岛方舱,没有护工陪护过去。希望找到这个方舱隔离的人。麻烦大家帮帮忙



@耐心走下去
52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上海疫情# 2022年4月20日,上海市净增18036例本土阳性感染者,增量连续四日下降。自2022年2月26日至4月20日,上海市累计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42万8423例,其中确诊病例32741例,占比7.6%。 ​​​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上海滩小律师
2小时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全国封城的地方多了去了,但论封城之后出现的各类新闻的诡异程度和段子的丰富程度,没一个地方比得上魔都,这也说明了这座城市里人的多样性,人与人关系的复杂性,事后不拍一个电视剧就太可惜这些素材了。
@澎湃新闻
【上海部分保供物资有质量问题?最新调查进展和企业回应来了】近日,上海发现部分免费发放给居民的保供物资疑似存在质量问题。4月21日,部分疑似问题所在区的监管部门公布了最新调查进展,一些涉事食品生产经营者也给予了回应。

闵行:粉丝生产企业已注销?

近日,有居民反映闵行区虹桥镇发放的保障物资存在“粉丝生产企业于两年前注销”“其余带包装的食品都是山寨货”“酱油为不合格企业生产的”等问题。
闵行区市场监管局4月21日表示,经查,虹桥镇上述保障物资的供应商为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涉嫌违反了《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闵行区市场监管局已对其立案调查。
江苏宏信超市连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宏信)是2005年成立的一家连锁超市企业,在江苏扬州有400多家网点。
4月21日,江苏宏信发布致歉信,向虹桥镇居民及虹桥镇政府致歉。江苏宏信承认对供应商资质把关不严,造成居民对该批物资中部分粉丝产品存疑。
江苏宏信称,已启动调查程序,决定先行召回所有“河南省夏邑县汇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丝产品,调换其他优质产品,并委托所在居委协助广大居民做好调换工作。
此前,有闵行区虹桥镇的居民在网上爆料,称收到的保障物资中有一款河南省夏邑县汇龙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粉丝,但查询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发现该公司已在2020年6月28日注销。

浦东、普陀:叫花鸡过期两个多月?

近日,有浦东、普陀等区的居民反映,小区发放的免费生活物资中,有一款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叫花鸡,包装封口标示的生产日期为2022年4月13日,但扫描包装袋背部的“浙食链”(浙江省统一的食品安全追溯码),发现该产品实际生产日期为2021年8月31日,保质期6个月。
按此算,发到居民手上的这款产品已过期两个月以上。
居民称,居委接到居民反映的问题后,紧急通知暂停相关物资的发放,但已有居民拿到并食用,出现了不适。
4月21日,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就此发布声明,称公司十分重视,对给消费者带来的不愉快体验深表歉意,并表示已连夜展开自查和配合相关采购商展开调查。
嘉兴三珍斋食品有限公司表示,市场监管部门已介入,公司将积极配合,及时还原事实,一定依法对自身产品负责,恳请各方监督。

松江:猪肉质量不佳有异味?

近日,有松江居民反映,拿到九里亭街道派发的物资,发现猪肉疑似是应当废弃的“奶脯肉”,且有异味。
目前,松江区市场监管局和九里亭街道已展开调查。

浦东:食用油生产日期存疑?

近日,有浦东居民反映,小区发放的免费生活物资中,有一款山东企业生产的“龙金花”玉米胚芽油,其生产日期为2022年4月19日,质疑该油“刚下生产线便光速移动到了上海”。
4月21日,山东省龙口市龙金花植物油有限公司发布关于网传龙金花食用油不实信息的澄清说明,表示经初步核实,相关信息为不实曲解,正在调查核实,敬请消费者放心使用,稍后将发布正式情况说明。

浦东:物资大礼包有质量问题?

近日,有网友反映浦东周浦发放的防疫物资大礼包存在质量问题。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4月20日公布了初步调查情况。
经查,该批生活物资礼包系周浦镇人民政府委托上海好趣多商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好趣多公司,注册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书院镇老芦公路1359号,持有有效食品经营许可证)集中采购。
礼包由食品和生活用品组成,其中的食品有御良食德州扒鸡、荞妈九寨山珍蕨根粉丝、王文甫小白兔榨菜丝、桂花牌加碘精制盐;生活用品有隆力奇牙膏、隆力奇蛇胆柠檬香皂、万家优品抽纸、荟依洁洗衣液。
上述食品和生活用品由好趣多公司分别从济宁善道商贸有限公司、杭州超玥电子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采购。
市场监管部门查见两家供应商证照齐备,并能提供所发放的食品、生活用品的生产厂家营业执照和相关产品生产许可证及合格证明。目前,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已对上述食品和生活用品进行抽样送检。上观新闻上海部分保供物资有质量问题?最新调查进展和企业回应来了收起



@路诞先生
上海闵行区吴泾镇永南小区有位八十多岁、腿截肢的癌症病人,平日里瘫痪在床,家中只有一位老人在照顾。楼里没有电梯,如何下楼做核酸成了难题。接到求助后,居委干部和志愿者5人穿着防护装备,合力抬着轮椅从四楼一层一层往下挪。到了楼下,两位老人激动地说:“太感谢了你们了,你们辛苦了!” ​​​



@经济观察报
【#方舱返回老人被小区拒入街头流落3天# #街道回应老人从方舱返回被小区拒入#:封控前未登记 正在协调】上海,袁先生父亲在4月17日拿到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的解除隔离医学证明,准备返回居住小区崂山新村,却遭到小区拒入。

袁先生介绍,自己和父亲在小区居住六七年,疫情前小区登记名单时,父亲在市场工作,只有自己在家,所以只登记了自己的名字,后来父亲和市场里的30多个人一起被带去了方舱隔离。现在同一批的其他人都回到了社区,而自己所在的社区以父亲没有登记为由,不让其进入社区。目前,父亲已在小区外拐角处的街头流落3天,期间没有饮食保障。

21日,崂山新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回应此事,表示事出有因,袁先生父亲不能回家是有原因的,但不便透露。社区所在的陆家嘴街道工作人员表示,目前了解到的情况是因袁先生父亲未登记,社区不愿接收,正在协调其他办法安置老人。



https://mp.weixin.qq.com/s/2QdJhPA7m8HE46NXfSARig

某市1072家疫情保供企业大数据分析暨颁奖典礼
原创 任易 任易 2022-04-21 23:41
某市商务委员会刚刚发了个网站(阅读原文),一共列出了1072个保供企业,而且只能用手机看,这哪看得过来?作为IT男,我导出了所有保供企业的清单,并且逐一匹配了这些企业的工商信息,给大家做一个大数据分析,并且冒昧的给这些企业颁个奖。

在这1072家企业中,参加社保的总人数为48529人,当然这只能作为参考,因为大型集团公司的可用人力,会远高于社保参保人数。

在1072个保供企业中,我们发现了非常可喜的现象,某市并不是任由巨型企业垄断的,还有一部分小微企业上榜。其中注册资金小于100万,但实缴资本为0元的企业,一共有57家,其中餐饮企业25家,超市企业15家,电商平台3家(这点钱做不起来电商),副食品7家,药品2家,物流总部3家,外资企业1家。

注册资金、实缴资本均小于100万的企业一共92家,约占某市保供企业总数的9%,他们的注册资金总数为6754万元,实缴资本5724万元,参保人数4456人。

参保人数低于3人的企业,一共130家,占某市保供企业总数的12%,他们的注册资金总数390亿,实缴资本335亿,参保人数40人,也从侧面证明,某市的确是个资本的乐土,130家公司只缴纳了40人的社保,却缴纳了335亿的资本金。

蚂蚁奖
蚂蚁是真正的大力士,而某市的保供企业也有这样的大力士,他们以不到10名参保人员、不到100万的实缴资本,成功列入全市1072家的保供企业中!他们的实力不容怀疑!

图片
排名第一的是,某市XX贸易经营部!他们以3万元注册资本、0元实缴资本、0参保人数,成功入围某市保供企业,获得蚂蚁奖第一名!大家鼓掌!这家公司的法人代表赵总实力雄厚,一共持有三家公司,注册资金分别是10万、3万和1万人民币!

特别指出的,是赵总豪掷1万元,开设了某市宝山区XX烟杂店!有效缓解了烟民的焦虑,提出表扬!

图片
排名第二的是,某市XX农副产品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他们以3万元注册资本、3万元实缴资本、0参保人数,获得蚂蚁奖第二名!致敬!

特别指出的是,这家公司的经营范围,是为本市场内农副产品经营者提供管理服务,本身并不具备副食品销售的资格;市场内的商户,能否挂靠在该公司名下提供保供服务,组委会无法了解;市场管理公司是否有充足人力核查供应商的健康情况,组委会也无法了解,但是我们相信某市评选出来的保供企业,一定全是有实力的企业!

排名第三的是,广东XX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某市分公司,他们以0元资本,3参保人数,获得蚂蚁奖第三名!而这家公司先后被某市处罚了三次,包括虚假广告和虚假标注食品生产日期,但是他们能够成功入围,就说明他们改过自新了!

图片
排名第四的是,某市XX物流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万,实缴资本50万,参保人数1人。这家公司的老板名下有两家公司,一家成立于2021年10月19日,注册资金200万;而本次入围的公司,注册资金只有50万,1人参保,想必这个人是个多面手吧,要不然又如何能入围呢?

图片
排名第五的是,某市XX贸易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是一人公司,注册资金20万,实缴资本0元,参保人数0人,属于小规模纳税人,能列入保供企业,想必有自己独到的优势。

最具潜力小新人奖
接下来我们颁布的是最具潜力小新人奖,他们成立不到一年,就能以不到100万的注册资本、0名参保人数,成功在超市商贸、电商平台、餐饮企业、零售药品四大领域,进入某市保供企业名单!他们是:

图片
但排名第一的是,某市XX农特产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2022年1月4日,注册资金300万,实缴资金0元,参保人数0人,就能成功作为电商平台入围某市保供企业!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家公司并不是背后有大树的公司,而是两个自然人联合成立的小公司!这家公司开业不到4个月,就被澎湃新闻报道,大家请看报道详情《万人团购被指不发货不退款 涉及金额超过300万》:

图片
所以,这家公司被组委会授予最佳新人奖,名至实归。

另外,某市XX商贸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2月27日,注册资金100万,实缴0元,参保0人,便能纳入闵行区的保供企业名单,公司年龄同样不到4个月。

我狠狠批评了一下小奶猫球球,看你3个月大,现在除了吃喝睡加卖萌,别的什么都不会;你看看这些新公司,不到4个月大,都上了某市保供企业的光荣榜了!但球球跟我喵了一声,他敢骂我荒喵!

图片
不务正业奖
某市XX净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11月22日,注册资金2000万,实缴资金0元,社保0人,但是这家生物技术公司成功入围了某市保供企业超市商贸组!与他同行的巨无霸相比,这家新生企业毫不逊色。

二等奖,是某市XX茶点餐饮管理有限公司,注册资金200万,实缴资本0元,社保0人,但是这家餐饮管理公司,也成功入围了某市某市保供企业超市商贸组!其实这家公司是一等奖的有力竞争对手,但是餐饮离超市更近,生物技术离超市更远,所以不务正业奖颁发给了某市XXX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三等奖,是某市金山区的某市XX医疗科技中心,注册资金100万,实缴100万他们纳入了零售药品组,但是他们的经营范围,竟然还有食品经营,而且是某市金山市场监督管理局发证的,所以,他们荣获了第三名!

图片
四等奖,是某市杨浦区XXX智慧助老服务中心,注册资本5000元(没错,0.5万),经营范围是「开展科技助老的咨询及调研,推进科技助老项目的实施及应用;承接政府相关委托项目」,但是也入围了餐饮企业组,完全脱离了经营范围,组委会不知道这个保供企业是如何确定的。但是有一说一,这家企业至少一直在招餐厅厨师,应该至少能满足500人的食品需求吧。

图片
城市特色奖
XX川咖啡(某市)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8月19日,注册资金1000万,实缴资本0元,社保0人,能够作为一个单品,杀入某市保供企业目录,成为六家咖啡保供企业中的一员,跟星巴克、拉比卡、皮氏咖啡并列,这是何等的城市特色!

图片
在六家咖啡企业中,他是当之无愧的城市特色奖。当然,除了XX川咖啡,还有长沙XX半咖啡,都是注册资金不高、实缴资金为零,参保人数为零的企业,所以,长沙XX半咖啡,理所应当获得二等奖。

除了咖啡,还有鞋子。得物作为电商平台上榜,如果我没记错,得物是卖潮鞋的,我还在上面买过AJ,但是现在某市正在封控,万万没想到竟然还有买潮鞋的需求?如果不是穿给大白看,那就是穿给方舱的病友看吧?毕竟有人在方舱开始谈恋爱了。

图片
既往不咎奖
一等奖,某市XXX绿色食品发展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在2019年4月26日,被最高人民法院公示为失信公司,而且有200条风险,这样的企业能够入围保供名单,说明某市有关部门本着治病救人,既往不咎的原则选择了保供企业。

图片
二等奖,某市XX副食品有限公司,这家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公示的老赖,被限制高消费,而且目前尚未执行法院裁定。当然,魔都还是要既往不咎嘛。

图片
节约资金奖
XXX源(某市)企业发展有限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实缴资本1.85万,参保人员两名,入围保供超市商贸组。我注意到这家公司,是因为他在缴纳实缴资本的企业里面,实缴资本是最低,只有1.85万元,额……

某市XX坊餐饮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像是未卜先知一样,在2022年1月24日,完成了注册资本金变更,把原来的100万注册资本,变更到了3800万注册资本;当然实缴资本和参保人数还是0,恩。

图片
组委会没什么好说的。

东西合璧奖
XX商贸(某市)有限公司,入围外资企业保供名单,但是这家公司注册资金用的是人民币,而且只有100万,还是一个自然人独资的有限责任公司,不知道某市有关部门是如何认定外资企业的,这种工作细致程度,佩服。

图片
多才多艺奖
某市稷良食品有限公司,即是超市商超类企业,又是外资企业,也是整个1072家保供企业里面的独一份,可能是讨个社稷良心的好彩头吧?

图片
马虎大意奖
这个奖,要颁布给组织保供入围工作的某市商务委员会,因为他们写错了40家入围企业的名字,错误率达到4%,让我花费了大量时间去矫正数据。

有错别字的,比如某市常林汽车运费有限公司,某市鑫欣源(缘)副食品有限公司,某市长宁唐宫海鲜坊(舫)有限公司,猪和萝卜(某市)餐饮管理~~公司~~有限公司,某市又一村(春)农贸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有缺字的,比如「杭州可靠护理用品」应该是「杭州可靠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有多字的,比如「某市云丰国际物流(某市)有限公司」应该是「云丰国际物流(某市)有限公司」;

还有名字全部搞错的,比如某市七宝商城农产品交易市场、某市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这种,一共24个,全名都应该是XX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你说如果真的执行了,发现企业公章跟保供企业名单上的名称不符,结果物流车辆/人员又被居委、社区拦住了,这不是耽误事儿么?

错误名单如下,还是友情建议某市商务委员会尽快修改一下,知道大家抢菜很累,但是核心大事不能出错啊!何况还是错了40个企业名字……

超市商贸        杭州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某市分公司
超市商贸        某市爱婴室商务服务有限公司
超市商贸        某市全球儿童用品有限公司
超市商贸        某市笑昕食品有限公司
超市商贸        某市依牛羊食品有限公司
超市商贸        杭州可靠护理用品
电商平台        某市悠乐汇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零售药品        某市万仕诚国药(药业)制品有限公司
外资企业        爱德华(某市)医疗用品公司
物流总部        某市晶粮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物流总部        某市鑫欣源副食品有限公司
物流总部        某市常林汽车运费有限公司
物流总部        某市云丰国际物流(某市)有限公司
餐饮企业        某市鑫博海农副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
餐饮企业        某市龙神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餐饮企业        领驰食品发展(某市)有限公司
餐饮企业        某市长宁唐宫海鲜坊有限公司
餐饮企业        猪和萝卜(某市)餐饮管理公司有限公司
餐饮企业        某市煜盐餐饮有限公司
副食品        中粮家佳康(江苏)公司某市分公司
副食品        某市江桥批发市场
副食品        某市西郊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
副食品        某市拾分味道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副食品        某市国京农贸综合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副食品        某市申象农贸市场管理有限公司
副食品        某市又一村农贸市场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副食品        某市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
副食品        某市江杨农产品批发市场
副食品        某市江阳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副食品        某市七宝商城农产品交易市场
副食品        某市浦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副食品        某市东方国际水产中心市场
副食品        某市龙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副食品        某市辉展果蔬市场
副食品        某市胜辛集贸市场
副食品        某市陇南肉类批发市场
副食品        某市新安农副产品市场
副食品        某市三林副食品批发交易市场
副食品        某市军工路国太综合市场
副食品        某市江杨水产批发交易市场
副食品        某市青莲上选食品公司
某市商务委员会发布的《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企业查询库》,入口在这里,请感兴趣的同学查收。我的数据时间是4月21日14点,当时还是1072家,目前某市保障企业已经变成1124家了,不过大数据分析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感觉我每天都在封号的边缘疯狂试探,但我保证,我写的每篇文章,都有国家机关公开信源的数据支持。只要某市不再出新的魔幻事件,我保证我马上就不写某市了。

作者
任易
打赏1块=观点1致

喜欢作者

800 人喜欢

阅读原文
阅读 10万+



https://mp.weixin.qq.com/s/XLetMhlqYuIoLR9kMfjD0w

“存在主义痛苦”和“三美元痛苦”
原创 水木丁 水木丁 2022-04-21 22:56
图片


#1



前几天遇到了一件事。

我的首页每天都被各种上海求助的信息刷屏。但是众所周知,我们吉林最开始的状况也很惨,却声音寥寥,无人问津。

所以我决定每天去求助超话里找一些吉林的求助信息来转发(是的,吉林的求助信息得去超话里主动翻)。

#2

前几天,吉林不是恢复春耕了嘛,被困在城里的农民,领到政府发的春耕证之后,就可以回乡务农了。

然后我看到一个姑娘发的求助贴,说是自己的父亲已经接到可以回去务农的通知,但是乡支书却不让他回去。

当时我就帮这个姑娘转发了一下。因为姑娘自己描述的不是特别吸引人注意。我就帮她说了两句。

大意就是,今年粮食会很紧张,这是国家大事,不能耽误农民回家春耕,地方官员这样的阻碍是不对的。希望能够引起重视等等。

#3


当时我还是满心希望能够真的帮上忙的,也真的有一些朋友的转发。但是没想到,没多久,这姑娘就把这条求助信息给删除了,然后又重新发了一条。

这很有意思,因为我在转发吉林的求助信息的时候,不止一次遇到这样的事了。

这也让我突然意识到,我转发并写下的话,可能并不是被求助人希望看到的。没准还把我当作别有用心要利用他们的求助信息的人。

#4


前两天我在一篇捋中国抗疫政策的底层逻辑的时候说,对于这个国家的政府来说,广大农村和乡镇才是他维稳的基本盘。

前两天,看到抖音上一个吉林的视频,领导到小区去视察。一家人的大人孩子都在窗台上看着。领导就在楼下问,还缺啥不?

大人嘀嘀咕咕地说:缺啥,缺菜呗!但是下一秒,就抬头对领导说,没事,我们啥也不缺。

#5


我有一个朋友有一天气呼呼的在我们群里说,他说同学群里说家乡的管理不好,结果被一群同学冲上来一通怼。完全不顾二十多年的交情。

说这些是想说,我首页的朋友们每天都在转发各种求助信息,这个倒是还好的。

但是有些书生意气的话,有一种一厢情愿的热情,和理想主义的纯真,我恐怕他们如果真的知道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会被伤了心。

#6


但是我反过来,也不觉得我国广大农村和乡镇的居民,就是愚昧无知啊什么的。

我觉得大家只是都很现实罢了。

他们在他的那个环境,他要怎么生存下去,他会有他的那一套生存法则。

而我们重视的这个自由,那个平等,到底能给他们带来什么实际的好处?

人家觉得太虚了,是不信的。

#7


这个世界上,一些人所看重的自由,隐私,边界感,尊重等等,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就不是必需的。没有了也不会觉得痛苦。

这种存在主义的痛苦。让你觉得没有不行的东西,在人家看来还觉得是矫情呢。

其实有时候书看多了,电影看多了,会容易忘记中国人更普遍能感知的痛苦。

其实是像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里,许三观的痛苦。

用我一个朋友给我转述过的一个美国评价家的话。说这种痛苦叫做“三美元的痛苦”。

意思是肉体上要如何活下去的痛苦。而所有这些痛苦,其实只需要有三美元就可以解决了。

#8


《许三观卖血记》这些年能卖得这么好,就很说明问题了。

其实即使是现在的抖音,在最流行的四大题材里,又穷又善良也是最受欢迎的。

要不怎么说,人类的痛苦并不相通呢。

所以后来我再帮忙转发求助信息,就什么也不说了。能帮还是帮一下,但是也会提醒自己,不要因为自己是好心,会错意,表错情,反倒太强加于人了。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我们吉林也很惨,而且完全得不到关注。

但让我心疼的还是上海的老百姓。因为他们既要忍受“三美元的痛苦”,又要忍受“存在主义的痛苦”。

真的是太难了。



https://chinadigitaltimes.net/chinese/680086.html?amp

【404文库】一双眼睛|李承鹏:上海是预示未来一百年的大河。

cdtimg

2022年,上海人民说:“在这么短暂的人生中,我们少了一个春天”。上一年少了一个春天的是长春,再上一年,是武汉。其实还有更多,我不记得了。

其实每一个人每一秒钟都可以少一个春天,只要心头还笼罩着精神方舱。一个叫钱文雄的男人受不了压力就上吊自缢了,差不多同时,一个叫陈顺平的小提琴手也跳楼自杀。后者总是让我想起傅雷,死得很礼貌很温情,为了让妻子多睡会儿,只留下两张纸条,就翻身从五楼跳下去。

1952年,元帅问:今天又有多少空降部队啊。

这是悲愤和无助的四月,每天在朋友圈看各种信息,打电话问各路上海朋友,饥饿、自救、团购、感染、死 于急诊门外、老人、小孩、女人在喊叫……看着听着,忽然就把各种信息搞混搞串了,我觉得所有的悲伤只是发生在某个模糊而具体的人身上,这个人站在阳台上,分不清男女,也分不清贵贱,只是面孔充满饥饿、绝 望、无助,说:

上海怎么了?

上海没怎么,是你幻觉了。你以为有亚洲最好的迪士尼、米其林、科技公司、高素质人群和城市文明,就不会被锤。根据杠杆原理,锤或不锤在于锤子主人。生活之锤砸下时,你躲无可躲。

周树人那会儿还有租界可以躲避,你有什么?你抬头看不见收留你的内山完造,只能看到收纳你的大白。 看,他们终于对94岁的老人动手了。

这是我少有分得清的故事,一个叫职烨的人求助:“我外婆94岁了,阳性后连续三天自测已经转阴。街道居 委会却要求外婆马上收拾东西去方舱。凌晨两点半左右,警察强行撬开房门冲了进去,外婆说不会去的。他 们就上手了!卷起被子把外婆拖走,外婆被拽倒在地上……然后被带到桃浦护理院,没有床没有被子,发了一 个枕头!”

我还清楚记得一个贴子:“我父亲疫情期间无法看病,几天前就走了。殡仪馆来接他遗体去火化对着他喷了很多消毒水。我母亲拿着他早上刚出来的核酸阴性结果,哭着求他们少喷点,少喷点,他是阴性。”

《蝙蝠侠》作者比尔.芬格有个金句:“没有一座城市是永恒的,即使是哥谭市。他们被封在一个大盒子里, 在盒子里活着,在盒子里购物,在盒子里死去,像个机器人,这就是他们想要的,难怪这座城市疯了。”

幸亏芬格1974年去世,否则小粉红就会说这是辱华会逼蝙蝠侠下架。疫情之下美国太惨了,一棵白菜要卖 100元,年轻女孩为了食物就跟志愿者上床,由于等待核酸证明很多得不到救治的老人小孩死在医院门口。据 报道:美国满大街的人拿着冲锋枪互相扫射,只是为了抢得一箱产自中国的圣药:连花清瘟。

花十五天研发出来的连花清瘟确实是圣药,不看广告看疗效,昨天我在家里打扫卫生不小心洒了点连花清瘟在扫帚上,今天早晨起来一看,扫帚已经长成这样:


cdtimg

这世上有一种病毒叫傻逼,且傻逼和病毒一样不可清零。看过《病毒简史》就知道:人类唯一清零的病毒叫天花,从拉美西斯五世感染天花死去到1979年科学家攻克天花,整整花了3100年。病毒对人类是有巨大贡献的,没有病毒就没有光合作用,没有病毒杀死海水中的细菌,大海就是一汪细菌水。病毒中一个基因能合成一种叫“合胞素”的蛋白质,能形成一种东西,那东西就叫“胎盘”。没有病毒,就没有人类。

可是即使病毒清零,傻逼也不可清零。每一头傻逼内心都长着一个体校学历的吴京,他们不读书,且对此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我爱国,凭什么讲科学”。他们两眼充满着愚蠢的狂热,分不清细菌和病毒,他们把防疫当成小时候参加爱国卫生运动,一尘不染、片甲不留,无论你走到何处,身后都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无论你核检是阴是阳,前方都有一个方舱。

最新的消息是:北京方庄的社区医生开始接受新华社采访指导上海的防疫工作了。要不要了解一下赤脚医生,要不要了解一下电影《春苗》……这部四十多年前的鸡血电影跟连花清瘟一样,包治百病。所以不要奇怪 十年脑血栓想出的方法:一个阳性就把一个小区封掉,却又强迫全小区集中测核酸交叉感染;你明明转阴, 可疾控还是必须送方舱;十四天后证明你确实是阴,可既不能呆在方舱又回不到小区……从医学层面上你是阴,从社会面上你还是阳人,你就是阴阳人。

看过一个划时代的视频:高速封控区,服务人员对被贴了封条的司机高喊:“你人不能出来啊,但可以点四
菜一汤”,司机问“那我拉屎咋办”,下面的人员喊:“拉屎把口罩戴上,屁股冲外面拉”。从技术上我是
忧心忡忡的,要是风大怎么办,要是拉稀怎么办。

不是不懂科学,而是太懂利益。V姐说保供食品的连公司都注销了还能进小区,连发放的连花清瘟都是假的 (这个梗太意味深长了),并且,抗原试纸的生产日期居然在“2202年4月”。

民愤极大。民心可用。

所以开始抓人了,北京卫健委主任也被抓了,涉嫌贪污及其他……该抓的抓,该死的也死了。有关部门郑重提醒市民,保留好团购时有效证据以便将来维权之用。拨乱反正,云开雾散,民心大快。

王垕说:丞相,军粮不够,这仗怎么打啊。曹操:可用小斛发粮,帮我撑几天。数日后,王垕说:这招不行 啊,兵士们都闹起来了啊。曹操:跟你商量件事儿。王垕:啥事儿?曹操说:借汝项上人头一用。斩了王垕,三军用命奋力杀敌……

我常想,我们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一个时代:我们处于光荣的时代,处于环时说的崛起中难免有瑕疵的时代, 处于每个人竭力打拼即使虚脱也要喊一声“嗨,早晨,你好”的假装时代……时代镀着金箔,却张着它青铜的大嘴。岁月透露豪情,终不免引颈挨一手杀猪刀。高铁隆隆急驰,其实公务舱与普通舱是一个命运,别吹牛逼你的头等座可以任意旋转、放平,倾覆之时每个人都是一个结局。如果你跳车,只会发生地面与你躯壳剧烈磨擦的一团火光,而车上的人对你的愚蠢行为嘲笑无比。

经此一劫,上海显示出对自由的渴望和自救能力。但不要无限夸大上海,不要虚幻一个充满希望的锡安之城,否则你无法解释发霉的保供食品,打人的本地大白,举报对门是阳性,与权力部门勾结哄抬物价……的故事,以及以下故事:

在广泛批评缺乏食物和居委会的时候,终于有人辟谣了,“真心给静安区石门二路街道点赞,这是父母家发放的第五批(进口水果)和第六批物资(10kg日本大米,腊肠火腿酱油肉,牛奶,鸡蛋,稻米油)昨晚志愿者发放到半夜又怕惊扰休息,放在每家每户门口,邻居老人早上都被惊喜到了。老人收到政府这么好的慰问,心里也有一份慰藉。这几天医护还上门为父母做核酸检测,给优秀的基层干部群众点赞也给辛苦的志愿者们点赞。”


cdtimg

经查,这其实是上海市政协家属院。 这个梗跟西安力证民众正在幸福分发菜品的照片一样。经查,尚朴路23号,省人大家属院。

上海和西安很多不一样,上海和西安有什么不一样?

我去过世界上五十多个国家,上海如此伟大,如此繁荣,如此生动多情……可是上海如此脆弱,如此不堪一击,冷漠如坚冰。经此一劫你该明白了,不是总有一种力量让你泪流满面,而是总有一层坚冰让你头破血流。从这个角度,上海和青海没什么不一样,六六与监狱网评员没什么不同。大家都是出来卖的,体位不同。

每一个混蛋,当初都只是一个孩子。时代的一粒尘埃,砸到每一个混蛋上都是一把铁锤。你看,郎咸平、六 六、杨华、韦桂国、沈逸、秦培丰……一片哀嚎。王为说,北宋“六贼之首”的奸臣蔡京终于被下旨流放,一时间普天同庆。门人吕辨问了蔡京一个问题:“您看问题又高明,见识又长远,也深知国家大事,怎么落到今天这个地步呢?”蔡京答:“非不知也,将谓老身可以幸免。”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不是不知道,我以为我可以幸免啊。

有没有发现,我们其实是同住在一个大的封控楼里。在思想即病毒的时候,思考就遭人嫌弃,有的阴了,有的阳了,有的坚持清零,有的希望共存。坚持清零的被铁锤砸了后也哀嚎,希望共存的当对面有了阳,便怒喊着赶紧“拉走、拉走”。即使有少数人坚持,也在无数次重复核酸检中,渐渐地就从阴性变成了阳性……如果你还坚持阴性,那就继续核检,直到把你测成阳性。

上海终要解封,东方卫视那台被骂到延后的“上海抗疫晚会”必定也会举行,世界马上会变得光明、幸福、正能量。经过奋战,顺义高丽营终于从漫长的封闭中解封,三千多名村民幸福之极,人们随着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马利一声宣布,不约而同地开始合唱《我和我的祖国》。

我们唯一聊以坚持的只有人性,如同坚守冰箱里最后一个馒头,

记住以下:

交大电院退休教授,上海书协会员,书法家吴中南老师在急诊病逝,缺少氧气等医疗资源,哀求医生救治未果……夫人亦感染为阳性(ETHAN)。

我爷爷胃出血、血小板个位数、大脑缺氧、高血压高血糖,因为上海优秀的防疫管控未能得到有效治疗,第一二天打120,120死了命的拖时间不给转院,3月29日最后在病房中逝世。(岛听风)

瘫痪的聋哑老人因无核酸报告被医院拒诊,后离世。(浦东新区三林镇77弄盛世南苑2号楼)

我们同行,丹纳赫集团的某Hr,因心脏猝死没有核酸报告耽误治疗,导致死亡。(红豆KK沙棘原浆)

我的妹妹,原本在上海上学,疫情发生前回到了老家,抑郁加重但是没有办法回来就医,11号从15楼坠下, 永远离开了我们。Sylvia,她才21岁。(芳芳芳芳芳)

一个叫陈相汝,三岁零十个月的小女孩发烧了。父母大清早跑到北京西路儿童医院,可是发热门诊停诊关闭。挂普通门诊,可是内科和呼吸科不让挂,原因只是,孩子在发烧。然后去万源路儿科医院,竟然全院封控。折腾八个小时后才打听到泸定路儿童医院下午开门诊,经过漫长拥挤的排队测核酸,一个小时后排到时女儿已经没有力气了,当医生开始检查时,女儿已出现严重抽搐惊厥大小便失禁,失去了意义,瞳孔对光照没有任何反应。医生说:救活了也没意义。父母签下放弃治疗承诺书,医生拔掉了呼吸机。

也许那个小女孩生命的最后还在努力挣扎,她一定是个懂礼貌的漂亮小女孩,让我想起第三帝国时代,有个犹太小男孩临刑之前还问士兵:“叔叔,我站得直不直”。

陈杏虎发了一条贴子:上海徐汇有一条河叫漕河泾,今天漂来了一具尸体,死者是一位老阿姨。她从哪里来,遇到了什么事情,自杀还是他杀,没人知道。十几天前在这里还目睹另一具尸体,是一个叔叔。岸边居民都站在自家窗户前全程目睹着消防和医生打捞,测心跳,装尸袋,运走,大家就这样看着,也不敢作声。原以为第二天会有新闻报道,却也没动静。这两个逝者和一起围观尸体的人,从小成长于怎样的水土、环境,这些因素在何种程度上形塑了他们,又在何种程度上悖逆了他们?我们围着铁窗看尸体,就像大学时看的《伴我同行》,那么多年过去了,它激起的涟漪依然在。

上海是什么?上海就是她面前奔腾而过的那条大河,漂过太平天国军队的战船,漂过洋枪队,漂过英勇抗战的淞沪战役将士遗体,漂过张爱玲,她只想了一秒钟,就知道自己还是喜欢穿着漂亮旗袍而不是蓝灰军装,迅速收拾好行李,从此地而香港,而遥远的彼岸,连信都不想再写一封,永世不见。

张爱玲知道,上海是可以预示未来一百年的大河。

这两年发生的事情,不止这两年发生的事情,让人觉得总有什么笼罩下来,曾拥有的珍贵的东西迅速远去。我的一个做外贸的朋友遣散了员工,开始跑滴滴了。我的另一个电视台朋友,开始借钱了,开始是三千,现在连五百元也借。一个哥们因为生意失败,女朋友远走他乡,他卖掉所有家当,下落不明。

《白鹿原》里有这么一段:几十年后,红卫兵们从原上走下来,挖开了朱先生的墓,正在批斗骸骨时,发现一块砖,正面写一排小字:天作孽,犹可违;反面也写一排小字:自作孽,不可活。红卫兵们怒不可遏,把砖头扔在地下,那砖忽裂成两半,原来是夹层砖,中间赫然写着一排字:

“折腾到何时为止”



https://botanwang.com/articles/2 ... 9B%B0%E5%A2%83.html

失能老人转运困境
2022-04-20 21:44
来源:
经济观察
4月19日下午,在华东师范大学第四附属中学空旷的食堂内,90岁的乔寅娣直直坐在凳子上,从头一晚到现在,已经十几个小时了。她旁边有一张行军床,因为腰椎病,她无法在床上坐卧。

12天前,乔寅娣被测出核酸阳性,症状较轻,一直居家隔离。18日,她收到通知要求必须从家中转运出来。她还患有哮喘和心脏病,随身带着熬好的中药,却不敢服用,因为担心上厕所。

为了照看她,她的60岁儿子核酸阴性,也选择一起转到此处。不过即便如此,也无法解决老人如厕问题,这里的蹲坑,让腿脚不便的她很无助,昨夜老人站着小便,撒在裤子上。

一位在4月15日被送至该食堂的老人向记者介绍,她们所在的中学食堂是个中转站,附近的阳性感染者从家中转运到此处后,等待转去方舱或定点医院。据他观察,近日被转到此处的年轻人大部分都会被转去方舱,但像他这样的老人一直未收到转运通知。

截至发稿,该中转站有部分老人开始被转运至区级集中隔离点。一位此前在家长期卧床的华东师范大学90岁退休干部,患有严重支气管炎,需长期吸氧,目前已收到街道通知将从该中转站转至酒店隔离。该教授的家人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街道已有专人对接,明日还将负责将家中的制氧机送入隔离酒店。

记者了解到,此前上海有多位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已征得居委会同意暂时在家隔离,居家隔离期间部分老人抗原自测已转阴。不过到4月18日,他们绝大部分接到通知要求必须立即转运。未来是去往方舱还是定点医院,家属们还没有获得相关部门的确定回复。

目前为止,官方没有公布,类似这些等待去定点医院的老人到底有多大的数量。根据2020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2020年末上海市‌‌“纯老家庭‌‌”(家庭成员年龄均在60岁以上)老年人数157.79万人,其中80岁及以上‌‌“纯老家庭‌‌”老年人数35.39万人;独居老年人数30.52万人,其中孤老人数为2.26万人。

以下是两位老人的家属关于18日转运过程的自述:

连续3天抗原转阴的89岁阿尔茨海默症老人

我叫刘玉兰,今年62岁,昨晚(18日)10点我和我婆婆吴煜被从家里转运出来,晚上12点到这里。我婆婆89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我们俩的抗原检测已经连续3天是阴性,不管是从鼻子还是喉咙测,都是一条杠。

我们现在在的地方是中转站,在华师大附四中的食堂里,不是方舱医院。这里环境很差,卫生间是蹲坑,我婆婆腿脚不方便,蹲不下去,只能抱着我的腿半蹲着,有时候还会弄到裤子上。

这里的床是行军床,太软太矮,老人睡下去后起不来,腰不好也没办法睡好。现在老人都只能坐在凳子上。我婆婆她听不懂别人说的话,需要人时刻看管,有时会不停地要求去洗手,要到外面走走。这里的床都很低,担心她看不清楚,被床绊倒摔下去压到人家,不能让她随便走。

我今天向前几日转到这里的老人了解,65岁以上的人都没有转去方舱,只转年轻人,我70岁的邻居来这里快一周了还没转走。昨晚通知转运时,居委会告诉我们是去定点医院,但刚刚我问这里的大白,对方说定点医院都满了,没有床位了。

我和婆婆之前是在家里隔离。我们家里除了我和婆婆外,还有我老公和孙女。我老公最早被测出核酸阳性,没被及时转运,他在家待了4天到4月7日才被转去酒店隔离。他在家时,已经很小心防护了,他独自在一个房间,婆婆和孙女分别关在两个房间,我自己在客厅,给他们做吃的、送东西,每次我老公如厕后我都会打扫一次。

但还是防不胜防,4月8日我和婆婆抗原自测都阳性了,我有低烧症状,不过我婆婆基本没出现过症状。4月9日大白上门来测核酸,过了两天打电话通知我们是阳性,但与一起居住的孙女一直是阴性。我跟居委会沟通,如果我和我婆婆被转走,8岁的孙女怎么办。居委会同意让我们居家隔离。在家时,居委会也给我们发菜,送到楼下,楼上的大姐会帮忙送到我家门口。我们小区虽然是老小区,但也有物业,他们会穿着防护服来帮忙收垃圾,生活不是问题。

可是昨晚突然通知我们转运,跟我们一起来的有不少高龄老人。

无行动能力老人将被转往何处

我是方怡婷,爸妈住在普陀区石岚三村,18日下午接到电话通知他们转运,一直等到半夜,又通知来不了,现在老人还在家里面等待转运。

我爸爸72岁,2020年出现过脑溢血,抢救过来后有严重的后遗症,脑功能退化,现在经常会大吵大闹,好像小孩子。他没有行动能力,状态好时扶着他可以走一段,从我们家六楼扶着他下到一楼需要1个多小时。他大小便失禁,得穿尿布,照顾他需要很大的精力。平时是我66岁的妈妈在家里照顾,居委会也提供护理补贴,请了护理员上门。我周末会去帮他们买菜、做家务。这次疫情刚开始封控时,护理员就没法上门了,我在浦东也不能到浦西去,只能让我妈妈尽量坚持,当时说只封控几天,没想到这么长时间。

浦西封控后,我爸妈除了做核酸外都是足不出户,有两次核酸是大白上门来做的。没想到他们还是感染了,都出现了发烧、头疼症状,不过吃了退烧药后慢慢好转了,出现症状后到4月14日才收到核酸阳性的通知。当时居委会考虑到我们家的特殊情况,也同意让我们暂时居家隔离,我也到邻里群里去给邻居解释情况。

就这样平稳地过了三天,没想到18日下午还是收到街道、居委和警察的电话,让我爸妈必须转移,是死命令。当天他们用抗原自测,还是有两条杠,不过第二条杠是淡淡的印子,其实身体已经基本没有明显症状了。

我们想尽了一切办法去跟相关部门沟通,电话打了几十个,都说无论如何必须清零,没有商量的余地了。现在我也能接受转运了,但我爸这种情况我需要确认他能被送到一个有保障的地方,不能在条件很差的方舱或者是医院走廊。如果能去护理院是最好的,可是我在网上看到某护理院的老人也被转去方舱了,我又很害怕我爸被这样折腾。我问居委会和街道会转去哪里,没有人能给我答复。

我妈妈的精神本来就不好,很敏感,昨天到今天我一直在跟她做心理预设,告诉她有可能会坐在走廊里,有可能没有地方睡觉。现在做了最坏打算,先把我爸交给他们安排,保证我妈活着,不能让她精神崩溃。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乔寅娣、刘玉兰、吴煜、方怡婷为化名)



@上海发布
【4月21日(0-24时)上海新增1931例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新增15698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最新#市卫健委今早(22日)通报:2022年4月21日0—24时,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931例和无症状感染者15698例,其中143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685例确诊病例和15551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阳性感染者居住地信息按区划分进行统计,您可关注所在区的官方微信,第一时间了解本区阳性感染者的居住信息,稍后小布也将汇总各区信息。#上海战疫##上海加油#



@澎湃新闻
【龙金花植物油回应质疑:证照齐全,产品非“山寨”】4月20日,网民对涉沪疫情生活保障物资中出现的“龙金花玉米胚芽油”提出质疑。对此,龙金花植物油21日回应称,公司证照齐全,系全国放心粮油加工示范企业。经比对确认,网传一图片中产品生产日期激光喷码位置、日期格式及油桶形状均与该公司产品不符,并非该公司生产。http://t.cn/A66k7frA  http://t.cn/A66kz2YU







@秒闻视频
【上海一女子晒街道办发的物资,气得当即举报,浦东市监局:已介入调查】4月20日,上海。20日上海一市民分享的一段视频引起网友热议。视频中,一女子先将街道办发的一瓶洗衣液倒入盆里,结果却发现洗衣液没有其它洗衣液粘稠,为此女子吐槽道这明明是洗衣水。随后女子还展示了街道发的牙膏,却发现牙膏还没来得及罐装。随后该女子查询这批物资发现这几款产品疑似三无、假冒伪劣产品。针对网友反映的情况,上海浦东市场监管局对此进行回应称:已对该批防疫物资大礼包开展调查,相关物品已抽样送检。



@上海滩小律师
44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没有市场经济,我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

上海这座城市,盛产各路专业人士,靠着高学历和专业技术能力在企业里能领取一份不错的薪水,算中产阶级的中坚力量,我就说一个专业人士经历着一个月的感悟吧,为了叙述方便,就称之为小A。

小A平时是工作很忙,996007是常态,从来不自己做饭,全部靠点外卖解决,小A对吃并不讲究,能快速解决吃饭问题就行,至于家务小A也是不做的,请了一个钟点工,隔天来一次。
这样虽然要花点小钱,但小A可以把更多的时间花在工作上,分工产生更高的效率,封控的时候,小A觉得一方面居家办公,也正好利用这个时间段,看一下自己专业领域最新的资料,结果发现他根本没任何空闲时间。

小A发现让他忙起来的事情就是平时从没感受过的做家务,小A倒不在乎高价团购,那点成功他短时间之内也扛得起,但他发现每天要自己烧饭,简直是一件非常折磨人的事情,这蔬菜和肉到家后,要洗,要切,要自己烧,然后吃完饭还要洗碗,这些事特别耗损时间。
还有其他家务,比如洗衣服,扫地,拖地之类的,平时也都是钟点工在做,现在都要自己做了,他发现做这些事要耗损大量的时间,每天要花很多时间解决三顿饭的问题。

然后他本以为居家办公活可以少一点,工作确实是少了有点,但因为同事之间都居家,协作的效率大大降低,内耗在增加,心力更加疲敝了,然后这么疲敝的情况下还要做家务,这日子太难熬了。

这时候,他有点理解自己的专业能力必须在产业链上的那个位置才能产生效率,并且需要靠赚来的钱购买大量的社会辅助,让自己没后顾之忧,这样才能专注工作,脱离了那个社会协作的平台,自己就是一个废物,还不如一个会做家务的大妈生活质量高。



@韩东言
上海官方终于承认了,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还以为以前的那个电话录音是假的呢?原来竟然是真的。

上海市民核酸检测阳性,健康码竟然不显示,这个骚操作就意味着阳性人员可以拿着绿码,在全国出行吧。

对于阳性人数少的城市,可以直接拉走就医,对于上海40多万阳性,萝卜快了不洗泥,这个操作就是灾难呀,疫情扩散,有一个重要原因找到了。

疫情面前,靠的是法律规章制度执行力统一思想正确决策,而不是靠自律。

 附件: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作家叶倾城
2小时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看新闻:
上海杨浦通报“网传定海路街道发放霉米问题”等核查情况

经调查,网传截图系小区居民周某(家中大米正常,未提出更换需求)将业主群内受潮大米更换登记的接龙照片发送给同事匡某,匡某又于4月21日将图片发送至同事群内。

——我点开新闻的时候,以为他们要核查的是“米为什么是霉的”或“为什么要把霉米发给群众”;
点开之后,才发现:核查的是:图是谁截的,发给了谁,又发给了谁……



@烧伤超人阿宝
1小时前
来自 华为Mate30保时捷设计
已编辑
很多人还在说什么感染后居家隔离。

我把话挑明了吧:居家隔离这种事,有钱人可以,老百姓不行。

居家隔离要想避免传播,不仅需要隔离者高度自觉,也需要硬件支撑。

新加坡对居家隔离的建议是:隔离者单独住在有卫生间的房间里。

说白了:要想居家隔离不传播,家里房子得足够大,得有条件为隔离者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居住空间,再配合家人的自我防护。

我请问:多少中国老百姓家里有两个卫生间?

你看看北上广那几十层的小户型,七八十平甚至五六十平住一家好几口,居家隔离怎么避免家庭传播?几家人挤在一层,近百户挤在一楼,户型如此密集的小区,如何避免隔离者家人出出进进导致疫情大范围播散?

美国的有钱人住别墅,家里有个阳性,让他自己住一层,全家人洗手戴口罩和他不接触,那叫居家隔离。

印度贫民窟居家隔离?想啥呢。那只能居家,无法隔离。

再听到人鼓吹居家隔离,先想想你家几个卫生间。



@卢湾伯爵
25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老婆问我:市里说,上海今天开始全城总动员,开展社会面清零攻坚九大行动。具体是哪九大行动?我:不知道。老婆又问:社会面清零和动态清零是一个意思伐?我:不知道。老婆再问:现在开始攻坚,那前面在攻什么?我:不知道。 ​​​



@上海滩小律师
38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为什么要把截肢老人搬下来?

上海有一个80多岁的截肢老人住在四楼,为了给他做核酸,居委和志愿者抬着轮椅把他从四楼抬下来。

很多人看了之后觉得匪夷所思,都到了四楼,直接捅一下不就行了,干嘛要搬下来。
第一层想法是好愚蠢哦,稍微聪明点的人就会想到,这篇稿子是街道自己发的,目的是为表功,证明排除万难,不怕困难, 不计成本,也要给群众测核酸,只是用力过猛,玩坏了。

想到这一层之后,也觉得不对劲,因为目前各种困难已经足够多了,志愿者也真的很辛苦,要找现成的素材太容易了,何必唱这一出明显弱智的戏码?
还有分析这个素材的人,有没有站在老人的立场上想过,老人是截肢,不是老年痴呆,这么明显的把老人当道具,折腾老人,难道老人就没意见?

我再往深了想,这事我算想明白了,但我知道,我肯定不能把思路和逻辑写出来,写出来就是造谣了。
然后出现了一幕和那个洋人的丁丁保卫战同样的情况,这就涉及到一个分工的问题,领导估计也忙,没注意,这个新闻就发出来了。



https://mp.weixin.qq.com/s/4scHZdDjQGCWTsxle-1gqQ

到底为什么要全网删除那则视频?
原创 雷斯林 为你写一个故事 2022-04-23 00:49
今晚朋友圈的盛况大家应该都看到了,视频我就不发了,你打开朋友圈应该就能看到。



我就有点搞不懂。那视频全部都是公开可以获取的素材,也是大部分上海人这些天都听过的录音、经历过的事情,把这些素材剪在一起,咋就不能发了?



朋友看完了表示并不愤怒,只为过去发生的这些事情感到悲伤。



我看完了也不觉得愤怒,只希望这样的日子能早点结束,能早日回归“正常”。



这根本不是什么控诉的视频,也没有任何带节奏的剪辑,只是非常客观节制的在记录。大家之所以转发,也是觉得对视频里经历的种种感同身受。



——然而它还是被删了。



原作者发的视频号被删,原作者发的公众号被删。微博上用这个作为关键词搜索已经什么都搜不到了,而我尝试在微博上发布这个话题,短短30秒那条微博就仅我自己可见。



究竟为什么要删这么一则视频,决定删除的人到底在害怕什么?



而且从结果来看,删除反而让这样一则视频传播得更广,我自从注册微信以来,从来没见过朋友圈这样夸张的刷屏。



一个人被删了,十个视频号接着转发。



十个都被删了,那就一千个视频一起接力。



视频号发不出来,就转成二维码。



二维码被屏蔽了,就上区块链。



区块链被屏蔽了,就发网盘链接。



原视频看不到了,就上镜像版、翻转版、诺基亚版、逐帧截屏版、万花筒版。



也不止上海的,北京、深圳、广州、南京的朋友也都在转发,现在估计已经有成千上万人看过、转过这则视频,如果最早没有删除的话,根本不可能传播这么广。



上海绝大多数居民已经被封了近一个月,然而至今每天都有近2万例阳性病例是事实。



上海的封城并没有做好物资保障工作,导致很多人在被封的一个月里需要凌晨起来抢菜、高价买团购菜、需要努力找东西吃也是事实。



上海在封城中出现过不少悲剧,包括因为肚子痛没有及时得到医治的小提琴演奏者、哮喘没能及时送医的护士等等。



上海人民为自己的同胞悲伤,为自己过去这一个月的遭遇唏嘘,对这座城市遭受的一切感同身受,现在正需要一个情绪出口。

这很难理解吗?



为什么一定要把这样一则温和客观的视频抹杀在互联网上呢?又凭什么把这样一则温和客观的视频抹杀在互联网上呢?



删除了,这一切就没发生过,就不存在吗?



-END-



@西西弗评论
让心情郁闷的人民群众发泄一下,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就是一些录音剪辑而已。

一群人像小孩斗气一样疯转,其实也挺可笑的,算是情绪发泄吧。

今晚如同一场黑色荒诞剧,等剧终人散,也就各回各家了。

看看还会不会有牛鬼蛇神趁机跳出来加戏吧。

也许明天,外媒又开始报什么“切尔诺贝利时刻”了。挺好,衷心希望中国要完论再次成为西方显学。



@钢笔样子
#志愿者查询##抗疫求助[超话]#

我妈心脏大手术过 有糖尿病 有高血压
目前还有阿兹海默症…

一直在家里,由阿姨照顾着

好奇问下@上海发布 我妈是如何做的志愿者?
还扶贫减贫?

我想我就一个妈啊 对身份证也是一个妈 ​​​



https://mp.weixin.qq.com/s/zvExUwCiiBKnBjRXAbOMvA

我在方舱,看见老人们的孤岛求生|hayami's blog
原创 早见Hayami Hayami 2022-04-22 23:37



前记
2022年4月17日,上海定下20号全面清零的目标,并临时发布政策「应收尽收」。我在阳了10天转阴之后,也上了那一批的转运名单。居委发微信和我说,没办法,临时收到的命令,连残疾人都要运走。

「连残疾人都要运走」

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六个字里面背后意味着什么。直到我们亲自来到方舱,亲眼目睹了95岁刚做完肿瘤手术的人、中风推着轮椅上不了厕所的人、四肢抽搐的重度瘫痪者、只能躺在床上无法站立的人、因为缺药失去意识变失明的人......

我们再也无法闭起眼睛假装真实的世界不存在,我们必须去看见和听见,在一个又一个四字政策里面,一串又一串冰冷数字后面。那些被漠视的生命,被忽视的个体,被无视的尊严。

都不能白白死去。

pd是我在一个上海疫情守望群里认识的朋友,他住在新华路。4号确诊新冠后,11号入舱,20号出舱,一共待了将近十天的时间。2022年4月21日,我在徐汇的万体方舱,远程连线了长宁方舱的他,一起聊了聊方舱里老弱病残的生存状态。非常感谢他的一手叙述。

下面是整理的文字稿,podcast 可以在各大平台搜索「余生皆假期」进行收听。也可以在文章上方点击收听。

一、方舱的基本生活状态
hayami 03:17
你们方舱里面吃喝拉撒怎么样?

pd 03:28
吃的话营养肯定是够的。我们这边是管饱,你可以申请加餐。上午是七点到七点半,中午是十一点半,下午是六点。我们不用统一领,每次有个推车,会把所有的饭挨家挨户送,真的这点做得很好,你睡觉了他都会送到你面前,他会把筷子和饭一定会给到你。


图片

(pd所在的凌空方舱)



hayami 04:51
原来如此,这跟我们这边还挺不一样的,我们这边所有都是志愿者在发,没有推车,每个人会抱着一大摞的饭,然后去一个一个发。你们这里上洗手间之类的是怎么样的?

pd 05:09
开始戳到痛处了。我们男洗手间还好一点,但采访了女生,女洗手间真的是非常艰难。本来是有4个,但一个是不能冲水,还有一个是顶上脏水在不断漏下来,地板全湿的,所以等于是两个半的厕所。150 个人左右用两个半洗手间,队伍经常是排到厕所外面十几米。本来女生就比男生要慢一点,再加上他们有两个完全不能用,要自己冲水。每次排队的时候还得带一个脸盆在那接水。而且大家是不能洗澡的,在这里没有洗澡的地方。有的人比如说有一些大爷他们,他们不是很在意隐私,就去某个角落,不脱衣服直接就在那擦。女生的话肯定不能这样了,女生的话他们基本会是去马桶的包间里面去擦身体。

hayami 08:39
这个和我们这边还挺不一样,我们这是万体方舱,那个馆里本身的洗手间已经关闭了,是专门在外面用蓝色临时搭建的。没有坐便,只有蹲坑,特别小,那种你去参加音乐会的时候会在野外临时搭的那种。

pd 09:11
那我们这边有马桶就好多了。有一些老人有关节炎,他蹲不下来。我觉得所以我们因为是商务楼,所以商务楼改造有一定的好处,它是标准化的办公的环境去改造了。

二、无法上洗手间的老人们
hayami 09:44
那这样挺好的,我们这边只能用那种专门的临时搭建的。所以对于老人,特别是一些推着轮椅的中风老人,还有那种 70 岁以上的,一来台阶完全上不去,二来上去了也是根本是完全无法蹲下来的。

图片

昨天的时候发生一个事儿。我们都是男女分舱,然后我就在女舱,听到有人说女舱有一个男的在原地大小便。周围的女生就很激动,去找方舱理论了。然后我当时听到这个我也特别生气,你可以把它简单的概括为是一个男的在女舱原地大小便。所以我就过去了解一下。了解情况知道细节之后,我就更生气了,而且还挺难过的。

事情是这样子,那是一个大概七八十岁的老人。他是中风了,腿脚不方便。中风了之后还被运到这边来,就坐着轮椅。我那一天早上拍到,他推着轮椅去跟那个方舱里的护士站讲话,但我没有听到他具体讲什么,后来想到他可能就是在反馈洗手间的问题。

因为那里的洗手间有台阶,他那个轮椅肯定上不去。其次中风是蹲不下的,那个洗手间就是蹲坑,他根本没法用。没法用之后他就去理论,也没有什么用。



图片

(刚来第一天的早上,就看到老人在护士台说着什么)

因为他经常去医院,比较有经验,所以出门都会带一个类似尿壶这样的东西。这次也是因为他经常去医院,所以有了经验,到了方舱之后就带了尿壶。他其实有去尝试过厕所,但真的蹲下来之后再也站不起来了,站不起来之后就只能爱人去叫那些医务人员过来帮忙。然后你知道上海老人她其实是比较自尊又比较体面的,觉得这样挺不好。

hayami 12:07
所以后来我们就在那边理论,我们就给他争取到了一个简易版的、临时搭了一个类似于残疾人的洗手间。其实就是一个塑料凳子,把它斜过来放;斜过来放会有一个孔,下面放个盆儿。就可以坐在那孔上面,其实也特别不好用。

三、来方舱后失明的老人
pd 13:03

我们这碰到更危险的一个。

有一天晚上我在办公,我办公的位置正好在男厕边上 10 米左右。然后突然看到有三四个保安搀着一个老人过来。他完全走不动,而且他手在那瞎摸,就发现他失明了。

然后他过来以后在厕所待了差不多 20 分钟,保安一直看着他,就怕他晕回去。结果第二天他也是腿完全走不动。然后他想上厕所,他已经意识有点模糊了。

有几件事情可以证明他意识模糊了。第一个是,我们四五个人好不容易把他直接带床一起扛到厕所,他站不动了,就坐在马桶上,结果他在那摸马桶间的那个墙壁。他老伴说因为他们家里有一个扶手,所以他以为自己在家里,就想扶扶手,但他摸不到,他也表达不出来。

还有一件事情。是他经常会用右手去点左手,他就说我打110,他想要打电话。真的非常让人担心。而且他一进来的时候实际上没有这些情况,就像一个正常的老人。结果因为没有药,眼睛的血压非常非常高,导致突然变成一个失明的状态了,完全不像一个神志清楚的人了。


图片

(来方舱后双目失明、意识模糊,把手当手机在打电话的老人)



pd 15:05
然后反正最后通过群众的力量终于把他送到了医院,通过群众聚集造势。然后领导最后不是因为老人的病情严重才把送医院,是因为他想要把这个事态平息下去才送到医院,会有这么一个事情,反正我们当时都吓死了。

hayami 15:26
他想把事态平息下去的意思是你们有一些人围观?

pd 15:32
有人围观,并且拍下来在网上曝光出去。这个时候因为他已经非常跟刚来的状态已经天差地别了,简直是有点不像是一个人。而且老伴也已经一宿没睡了,就完全照顾不了他。很多很好热心的人全部都已经气愤得不行了,大家围着一定要给一个说法。然后这个时候医生护士实在是就看不对劲了,就上报领导,然后我也不知道谁领导最后拍板说赶紧找120,最后就是虽然也去了,已经脱离危险,而且意识清醒一点了,至少会打电话知道自己已经在医院了。

hayami 16:22
但这种是不是不太可逆的?如果他的血压已经导致失明。

pd 16:33
而且更诡异的是他来的原因。为什么会来方舱,是当时回家时突发急性激光眼。就联系上了人,他们没有什么渠道,好不容易联系上一个人,把他们送到医院去看。那个医生也很好,是从家里赶过来,4月2号的时候已经封控了,医生从家里赶过来给他们看。结果看完以后,医生觉得这个风控马上要解除了(注:浦西原定于4月5日解封),说你们这个药我不给你们配太多了,你们到时候再来配就好了。结果很快就用完了,而且不但用完了,他们还发现自己去完医院回来阳了,阳了以后来了方舱,整个过程都是非常吓人。

hayami 17:19
他们大概多少岁。

pd 17:21
他们大概看起来 65 岁。

hayami 17:24
他从开始发作到最后被转走,用了多久的时间呢?

pd 17:30
第一天晚上8点的时候突然发作,它是第三天早上八九点走的,转运花了1.5天。

pd 17:46
但还有更可怕的,我要简单讲一下。前天晚上来了一对夫妻,都是 85 岁左右的。然后首先他们是一针没打,第二这个妻子还没有得新冠,而且妻子一条腿有点瘸,还是高血压。她老伴被疾控打电话说你阳了,说必须来。

然后说来医院,结果一来发现不是医院。妻子现在还是阴,但因为他妻子来的目的是照顾老伴,所以有可能妻子也要得新冠。

他们两个都是行动能力是非常不便的,来了以后边上也都是刚来的阳性患者,这几天来的全部都是新阳。明显他们两个应该去医院,结果来了方舱,我能预测到后面发生的事情,这个老阿姨她基本上一定会被感染。希望他们能够平稳度过。但是我完全不理解为什么他们要来这里。

四、方舱里的重度残疾人
hayami 19:31
我也看到了好多这种,就觉得天呐,他怎么可以出现在这里的那种人。你有见到几个残疾人?

pd 19:43我见到了一个非常重度残疾人。首先他不会说话,其次他不会走路,就一个轮椅,而且经常四肢在那抽搐,然后频繁地出现扭曲的表情。他还好有三个家人陪他一起来。而且他是个孤儿,实际上他的兄弟和妻子一直在照顾他。图片

hayami 20:13
所以那三个人是阳的还是阴的?

pd 20:16
阴的,他们家只有一个阳,然后就全部抓过来。而且他们照顾他的人也是 65 岁了,看起来那个残疾人估计也是 60 岁左右。

hayami 20:29
是4月17号吗?

pd 20:33
对。半夜来的时候,我正好没睡,发现一直在来人。他们刚来就会和医护人员去说话,我睡不着,就站起来去观察,发现这一对 85 岁的夫妻和这个残疾人家庭。

hayami 20:52

天呐,所以他们都是在17、18号被转运的。

我是 17 号的时候晚上十点钟接到派出所通知的。因为之前是疾控中心和居委都打过电话给我,我不去嘛,所以后来转交到了派出所。

因为居委会知道我是钉子户,知道我答应去之后还挺惊讶的。就给我发信息说他们其实也很无奈,说他们也是4月17号晚上7点钟的时候,临时接到命令说全部转走、应收尽收,因为4月20号的时候要达到上海社会面清零。然后说了一些话之后,她最后说“连残疾人都要转运”。我当其实是不知道这八个字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我当时看了一下就觉得天呐,只是这样的一个非常非常抽象的一个概念。但是真的是听到了你的描述和我自己来了方舱之后,才知道这几个字的分量有多重有多残酷。

今天做志愿者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很老了,整个脸是皱巴巴的灰棕色,长满了老年斑。但是右脸上会发现有一块粉粉的肉色,大概有一个巴掌大,像新生婴儿的鲜嫩肌肤,看起来非常恐怖诡异。

图片

然后我就跟旁边的儿子聊,儿子说她妈妈已经 90 多岁了,从浦东到徐汇的龙华医院割了一个肿瘤。所以右脸那个肉色的疤痕,就是刚割完的肿瘤,然后割完之后可能感染上了阳性,所以就运到了这边来。他妈妈真的非常非常老了,你看到一个老人就行将就木了还在方舱里面。他儿子就很气愤,说这不是要早点把她送走么。然后他说打了很多电话,110什么 12345 什么,这全部都没有用,就非常非常的无力的那种感觉。这是我这边看到最老的老人。

五、只能躺着的95岁老人
pd 24:01

你们我们这儿也有一个差不多 95 岁左右的老人,是和急性青光眼的那个阿姨一班车来的。那个老人公交车下来的时候完全走不了路,我从看到她的第一眼开始,没有看到她自己能够站起来,全程是躺着的。



图片





下车的时候儿子就很吃惊,说居委会跟他们讲去医院,说这里怎么不是医院,这个是方舱吗。后来排队进来看到床,这个时候儿子就说不行,我妈妈在这里动不了怎么办。

然后那个护士一看说不对,我们也不敢接收,就说你回去,我们这里不是适合你妈妈这样子的情况。然后他们就坐公交车回去了,结果过了一个小时居然又出现了。说小区不让他们回去,小区不让他们回去,他们就只能来这。图片

后来居然还真的在方舱住下来了。她没有自理能力,她儿子是一把屎一把尿帮她母亲去清理。第一天本来是想要抱她母亲上厕所,但方舱的厕所完全行不通。最后是儿子翻开被子,完全靠尿布、手帕、纸巾、各种毛巾去帮母亲做的清理。饭也是一口一口喂进去的,全部都是细致入微的打理。

她儿子真的是非常了不起。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够把他母亲给照料的,就是他母亲到现在也身上是没有味道的,我们经过都闻不到。



图片





hayami 26:52

太荒谬了,我也有跟你非常类似的那个所见所闻。

就是我那一班车运的时候都是老年人为主,年轻人真的很少。然后老年人上了车之后,他们大概以为是要被送到医院的,因为可能是打电话给他们的人,给了他们这个承诺他们才愿意走的。

结果就下了车,当时是五点钟到的万体方舱,我就看到很多人在吵架。他们在这吵的一个内容说什么你们骗了,我们明明说是转医院怎么转到这个方舱里面。好像很多人是这样被骗过来的。然后他们就会说自己是有很多基础病的,这个根本没法在方舱里面待。反正「骗」这个词我当时也确实是听到了很多次。还有有一个比较老的老奶奶,相当于他直接很生气的说你们这样弄我会死的。

pd 27:55
我们这也是很多人发现被骗。就是有一波就是集中阳性,抓过来的时候有差不多十几个人一起来的。来了以后有几个人是除了贴身衣物什么都没有。他们就说居委会跟我们说应有尽有,我们杯子也没带,他们就是什么都没有。

pd 29:57
还有一些人是没有药。你可以想象他们今天来有药明天药没有了,但是又没有转运就是很绝望的。你能预测到明天会发生什么,但你没有任何办法。但这个完全可以避免,比如你告诉他,假设他看到一个视频说有这么一个方舱,他一定会带很多东西来,绝对不会像那年轻的夫妻和孩子一样,就带着贴身衣物,这真的是太荒唐了。

hayami 30:32
真的是一模一样,我这边也也也有遇到这样的骗局,政府会跟你讲说应有尽有。然后一些年轻人会不太信,但中老年人他们可能就信了,信了之后过来就发现啥都没有。我过来的时候其实是什么都有了,因为我是比较后面我 4 月 18 号才过来的,那个时候已经是比较后期的阶段了。

但我听早一点来的姐妹说,一开始来的时候真的什么都没有。上海一些老阿姨他们其实可能会比较有那种那种基层自治的一些精神,他们就会去闹。一开始说没有盆,闹一闹,盆有了;没有水,一闹,水有了。那个容易真的不容易。然后还有什么热水也没有,他们也是去闹,就给每个舱配了一个热水,热水器可以接热水。饭菜超级差,一开始也是他们一直在提,然后慢慢慢慢有了一些伙食上的改善。

所以怎么说,一方面会觉得真的应有尽有,什么的都是骗人的;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些东西为什么要靠闹才能这些非常基本的一些生活的设施和保障。为什么要通过这种闹一闹才能闹来呢?

六、老人们的孤岛求生
pd 31:54
我们这也是那个老人的生命,就是靠群众闹来的,要是不闹他去不了医院,他真的是要死在这里了。

不过我们这心态可能不太一样。前期的时候大家也都是在讨论这个事情,到后期很多人已经看透了,说这个地方相当于就是一个沙漠或者是一个孤岛,大家已经到孤岛上了,怎么在孤岛上想办法去生存。

所以到后面当大家以一个孤岛心态开始去重新思考的时候,我们很多人互相帮助。既然我们没法马上改变整个流程,我们我们就无视它,把自己有的物资好好分配,然后大家互相聊天开心一点。互相帮助,在孤岛上尽量先把它度过,剩下的就等于是大家精力就全部放在这个上面/大家乐观很多,后面的氛围就越来越好了。

hayami 33:31
听起来很悲壮,又非常的有一种鼓舞人心的感觉。但我比较好奇这样的一个精神是怎么凝聚起来的,通过谁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吗?

pd 33:44
我觉得有两点。第一点是人变少了。一开始的时候人密集的时候,这个精神是不存在的。如果是人挤人,像我们那里每个人隔 0.3 米左右,太嘈杂了,等于是每个人都像刺猬一样,你边上有 6 个刺猬,当然可能不一样。

直到四五天走掉了差不多 1/3 到 1/4 的人,这时候大家有相应的安全感了。你可能周围的人少一点,然后晚上也稍微睡得好一点。这个时候大家开始互相熟起来了,每一片几乎都是这样子,只要人少到了一定的程度,可能这一片本来住满是 200 个,结果这现在是 100 个人,那就开始有氛围了,大家会开始聊天,互相认识,在之前是不可能的。

第二点,是因为我有办公的这个需求,虽然不是很忙,但我就搭了一个办公室。这时候开始很多人就发现了方舱里也有正常的办公,他们就感觉回到了外面的世界,很多人都一直找我搭讪,特别是很多阿姨,然后我就突然就认识了很多阿姨。图片

那些阿姨是过来认识我的,过来聊天的时候互相也会聊天。他们就跟我说这小伙子挺有意思的,然后都跟我介绍他们家儿子怎么样,他们家就小孩什么工作,然后问我,你做游戏的,做游戏好,他们就慢慢恢复正常了。你知道吗?他们有一种对于正常生活在这里也能触及到的一种感觉,然后就开始慢慢想办法让别的方面也正常起来。

但一开始其实我自己都做不到,我一来的时候我觉得我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在方舱把这个办公室搭起来的过程。其实这个也是别人帮我的。我一开始坐地上的,只是单纯的拿个电源插在那,什么都没有,把电脑抱在膝盖上面,然后每天坐得屁股好痛。有一天是第一波人走了,空出来一些早餐面包的纸盒子,然后就拿过来一两个,堆了一下。

结果当晚的时候有个老爷爷走过来说,小伙子动动脑筋,动动脑筋,你这样子弯腰哪行。然后说你看那有个纸盒,拿过来垫一下,他就跟我一起过去。后来还和他一起去找到了一个保安的垃圾桶,保安给我个垃圾桶,然后我再垫了一个睡袋上去,就很舒服了。

从我搭建起办公室以后,非常多人来搭讪,本来是没有人搭讪我的,他们觉得我可能像一个什么乞丐一样坐在那儿。有了办公室以后,大家觉得这儿这儿文明了,这儿有文明了,于是很多人来搭讪。

所以归功于那个老爷爷帮我,后面很多人认识我,特别是很多阿姨。然后我们这就恢复正常一些。

pd 37:51

接下来包括还有一个开头,就是那个金青光年的老爷爷,他不是出问题吗。然后我发现邻居有药,这个事情也是一个转折点,就是我们成功救了一个急性病的人。

大家突然发现自己在里面有成功事情了,我们这一片就活跃起来了,就特别熟。而且因为附近都是长宁的,都知道别人住哪。我们这一片就开始聊很多生活的东西,你这买菜怎么样,然后我也被鼓舞到,大家有那种文明回来了的感觉,然后就不害怕了。

pd 38:51
本来我进来之前是抱着好奇心,因为我已经阳了,我想好吧就当是田野调查。我发现整个环境都让我很麻,就是太吵了,我没有心思做事。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有点害怕,有一天晚上我头痛很痛很痛,可能是当天那个颈椎用多了。

还发生一件让人非常尴尬的事情,我之前想到女生可能生理期这边不是很方便,然后你知道男生也会有这个小小的周期。在早上的时候会梦遗,我就突然发现卧槽这怎么办。然后非常尴尬,在一个很小的床,很小的被子底下把裤子换掉。当时我整个人就有点没有心思了,我就很难受,不知道该怎么办。但是直到那个大爷帮我指点,把办公室搭起来,一点点就重构了这个自信。

然后我就发现既然有很多人找我聊天,并且发现了半夜的时候有两个轮椅进来,我就觉得虽然我有工作的条件,但不想工作了。我觉得这边有更重要的事情,就主动找他们聊天。

七、人们在害怕什么?
在这时,我发现了他们的恐惧。

有三个恐惧。第一个恐惧是「核酸结果待上传」。我问了好多老年人,他们非常非常的害怕,因为都是经过阳阴阴阳,从早上检测到晚上,每半个小时就想刷一下。其实是因为这几天是系统特别忙,结果都会在第二天的出来,但他们就整宿睡不好;睡不着体质就变差,就更容易「待上传」,这点非常非常折磨人。

第二点是他们害怕分享自己的故事。一开始我跟他们说我想用视频方式记录,他们都很害怕,都劝我不要做。说我是无所谓,小年轻你对你自己影响不好。他们又举了一些例子,说他们看到一些视频只有半夜能刷抖音看到。然后说好像是因为是审查的人员,半夜没有在工作,所以半夜看到了,第二天又不见了。但是你白天是全天都看不到,这种他们就很害怕。

但是我就跟他们说我们用录音的形式,然后没有涉及到你的个人信息,你只要讲你的故事,别人不知道你是谁,他们就安心很多,很多人就愿意说了。

第三个恐惧的是「歧视」。

就昨天我刚采访一个大姐,她本来很乐观的,结果今天突然得知她的房东不给她回去了,说你赶快退租,很多很多这样的情况。有很多这种阿姨他们自己经历了新冠,不觉得这个本身有什么,甚至聊了这么多人,就没有听到任何后遗症三个字,都没有人关心这个事。

他们很多人都表示害怕被别人知道,就非常的恐惧,这也是一个睡不好的原因。所以这边是真的是充满了恐惧。

八、人性光辉闪耀时
但是又有很多鼓舞人的时刻。就是很多家人他们是一起来的。会有很多人为了母亲或者为了女儿,他们会留下来,当然听起来是挺简单的,但是当你看到他们那种互相照顾的情感的时候,你就觉得这里好像不是方舱了。你看到他们这么勇敢去一起度过这个难关,然后你就不害怕了,你就觉得这不是什么。

就算环境再差,就算缺医少药,只要人性还在的,就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

hayami 44:48
对,我会觉得在这种时刻你会看到一些人性闪烁的瞬间,那些瞬间真的非常鼓舞着你,能继续在一种非常恶劣的生存环境下面继续努力生活下去。

pd 45:12
今天最后一个瞬间就是在车上,大家走的时候就有一个老奶奶,看起来她是 85岁左右。因为那个奶奶比较内向,所以我们在方舱一直没有聊什么。

但今天在公交车上,她突然就直接跟她女儿说,你知道吗,老年人特别需要子女的关心,我特别希望你们能来问候我的情况,我们特别需要你。这种瞬间让我觉得非常难得。平时在大的灾难之前,其实大家生活赚钱,老人最多帮忙带小孩,但在这种危难面前,就会重新呼唤出这种亲情。

hayami 46:02
刚才你说的那些话,其实比较少在生活里面见到。因为中国人不会那么直接的表达自己的情感,说我需要你或者是我爱你类似这种,但是刚听你说的那种感觉确实是在生活场景里不太能见到的。

pd 46:23

所以我是觉得不虚此行。这次虽然我是阴过来的,但我觉得一点也不后悔。因为我来这里帮到了一些人,至少他们能够活得更好吧。大家能互帮互助,实际上是不容易的。

就算我在家里隔离,其实我也是隔离嘛,当然我和一家人在一起会好一点。但是我感觉我帮到了一些最脆弱的人,让他们在方舱里能够心情可能变好,恢复更快。或者是像那个急性青光眼的老爷爷,他能够得到拯救,他能够去医院,所以我是非常开心的。

pd 47:11
还有我发现大家没有被这个问题打败,这个是平时很难看到的。平时你可能感觉上海商业化怎么样各种问题,但是在这这个危难期间完全不一样。当你亲眼看到身边的人努力去克服各种困难,这将完全大于你在这的恐惧,会让你感到很安心的。当然我不是说我喜欢这个,我总体感觉这是一个噩梦,但是噩梦结束的时候就让人觉得很欣慰吧。

hayami 47:56
我觉得是一种大系统上的噩梦,但是你亲历的一些人和人之间互相扶持的一些瞬间,是能带来莫大的慰藉的。我能非常能够理解你的感受。因为我现在自己也在方舱里面,很多经历都是共通的。虽然一些个体上的情况会有各种各样的差异,比如说你遇到的是青光眼,我遇到的是中风。但很多场景太熟悉了,比如说应有尽有啦,比如说骗人来方舱啦,比如说行动不能自理啦,比如说为什么就很惊讶为什么能在方舱看到这种人,这种经历都非常有共鸣。

九、他们只是数字
pd 48:37
我再给你讲几个你可能没有听到过的事情。

一个是医院,你有没有听说过从医院痊愈的人转方舱的。我当时遇到了阿姨和爷叔,他们是在 4 月之前确诊的,当时去医院都很难。他们去了以后都是先过了一阵子再发热,到门诊部,后面就转移到了病房。

然后那个阿姨爷叔基本都在病房待了 8 到 9 天,待到了 11 号那天他们都已经两次阴了,结果小区不让他们回去。居委会说你们不许回来,我们只接收从方舱回来的人。然后他们全部来方舱了。他们在医院都测了两次核酸都是阴,来了以后第一次也都是阴,结果第二次就开始阳性了。

可能是他们抵抗力就变差了,也有可能是被感染了,也没有一个明确说法。但是他们都表示自己在医院离开的时候非常健康,都像正常人一样。来了以后他们不但心情变差,身体变差,还出不去。这个是非常荒唐的,为什么一定要再来方舱一下。

我们之前在那吐槽说是镀金,镀金,要来方舱镀个金在那走。但是对于一个这样的情况,就非常让人伤心。

他们很害怕新来的阳性病人,那天半夜不是来了一群人,就分配在他们边上。然后爷叔根本不敢待在他的床边上,他直接把床搬到了一个没有人的角落。后来把一个行李箱搬到那个房间里面,坐在上面。一整天,要么起来走路,要么坐在行李箱上休息,没有回到过床边。最后晚上决定把床搬过去。然后另外一个阿姨也是不敢回去,也是把床搬到那个小房间里面,在那里过夜。

hayami 51:20
他们来方舱几天了。

pd 51:22
他们也是 11 号来的,11号到现在今天是他们第 10 天。

hayami 51:35
感觉去方舱是要一个身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要一个身份而已的东西。

pd 51:41
他们已经在医院都是双阴,没有任何症状,还要来方舱。这个我真的是我无法理解,我从任何层面上都无法理解这个事情为什么要这么做。

hayami 51:57
我突然想起我们方舱里面有一个女生也是双阴,也不是双阴,她是一直阴着。然后进来之后她就觉得很荒唐,跟旁边的那些上海阿姨聊天。她就说我不明白,为什么我一个阴的还要被送到这边来。然后阿姨就说了一句话,我觉得特别正确。她说不管你是阴的还是阳的,你进来就是阳。

pd 52:28
在我采访那个青光眼妻子的时候,阿姨最后也在总结,她说我玩明白了,我知道什么情况了。

这个就是数字。现在追求的就是出去多少人,治疗多少人,回来多少人,别的都不重要。最后就是数字最重要,我们只要把数字做好,他们就满意了。至于我们的情况,只是数字里面的 1 到 2 这几个细节,这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几万十几万几千几百的数字。

那个阿姨当时就是这样跟我说的。

hayami 53:10
阿姨很通透,个体的一些经历和生命,其实已经被放到了下面的位置。

十、让妇女和小孩别走
pd 53:21
然后我这边还采访到一个青壮年,他就是很爱国的,但是他还参加了抗日游行。他不算小粉红,只是内心一直觉得比较好,觉得我们现在生活还蒸蒸日上。

但是他这次非常的难受,说为什么我们不把老幼病残全部转移到最好的方舱,这些方舱由我们年轻人来受苦。他说我们年轻人,特别是男生,来这一点问题都没有。我们就是就算阳了,来一趟让社会面更快清零也挺好的。但是我不能接受我的老婆和孩子去这样一个地方。他当时非常希望他老婆孩子赖在家里不走,但最后他老婆就担心后面会有影响,最后还是走了。

hayami 54:56
我觉得你刚刚说那句话特别让人想起,《泰坦尼克号》里面说让妇女和小孩先走,然后现在就变成了他说让妇女和小孩不要走。

pd 55:06
或者说要走就去有医疗条件的地方。

特别是老人。我们听到护士跟我们说现在有 75 岁以上的老人,明明有专门的方舱,这两个老人刚来为什么不能让他们过去。我和舱友我们讨论下来,整个调度是很混乱的,首先这边的医护是没有任何权限的,然后他们没有任何的信息来源,来人就接。包括120,还有各种街道,他们互相之间信息也是很不通畅的。感觉我们在用一套非常老的办法,像是上世纪的科技。我们的感觉非常的烂,这次非常丢脸,非常低效。

hayami 56:17
你是上海人是吧?刚刚说那句话还挺上海的「我们觉得这次非常丢脸」。因为刚刚也说了,上海的老百姓其实都是有一种基层自制的那种感觉,这次疫情经常会听到有上海人说到「丢脸」这个词。

pd 56:30
第一次是方舱里一个阿姨跟我强调的。她悄悄跟我说,在抖音上看到很多人发视频在骂我们,我觉得骂得很对,我们丢脸丢死了。我也真的觉得这次太夸张了,但是目前没有人知道原因为什么会到今天这一步。

pd 01:06:28
我们这因为基本是一批一批出舱的,然后我们这都是加上微信了。我周围的邻居,还商量一起去旅游,拉了一个旅游群。有一个阿姨是东华大学的老师,还有两个邻居是跟我住一个小区的。当最后这一片区只剩下 10 个人左右的时候,我们就非常团结了,感觉是已经变成自己管自己了,我们这就是是有吃有喝有聊天很开心。虽然这是很晚才发生的。

因为大家住的地方很近,都是很熟的地方。后面就在聊聊各种东西,聊哪个菜场价格便宜,聊上海的城市演变,聊什么家里我家里酒可以让你游泳,聊我去过武汉,比你还熟武汉,你还武汉人呢.....等等。

其实有点像是,大系统已经分崩离析了,我们做不了什么,所以选择无视它。都已经坏成这个样子了,还管它干嘛?我们自己把问题解决就完了,吃好睡好聊聊天,也不要让它影响我们心情了,就这种感觉。

hayami 01:08:15
你这让我想起我之前不是发过一张照片嘛,反对无限制封城。后来当天晚上就被送到方舱里面去了。

然后我就在社交平台上更了一些,也算是比较积极乐观向上的一些事情。结果会有人在评论区说,你不是抵制无限制封城吗?你这怎么就开始岁月静好了呢?你怎么就开始当志愿者了呢?你怎么就在方舱过那么开心呢?

我没有回他。但我看到评论区有个人回他说。意志消沉并不是一种抵抗的方式,好好生活其实就是一种最大的抵抗。

pd 01:08:55
我自己总结一下,我感觉第一条路是最理想的,就是所宣传的那种什么动态清零都可以解决,这是第一种,但是这种实际上没有出现;

现在是第二种什么都有点漏水,这个船有点破了,然后哪都不对。但如果当我们把视线全部放在第二种,说你骗人,你做不到,你坏了,实际上就有点自怨自艾。

最后我们这边走的第三条路,就是我们不 care,我们不 care 你所有的承诺。当我们不相信承诺的时候,我们能够更聚焦于我们自己,就是我们自己去找到我们需要什么,自己去搞定它,主动去解决了问题。

pd 01:09:52
我差不多这边故事讲完了,其实我也整理了七八个比较特别的故事。我想做的就是去记录,因为某一天我会印象可能会模糊,可能会去渲染一些别的情绪,就忘了一些细节了 。

后记:
据4月22日截稿为止,青光眼老人还是失明状态,妻子说「只要把命保住,已是菩萨保佑了」。图片

我不知道我们的生活什么时候会回到正轨。一开始说4月5日解封,后来是4月20日全面清零,但这些承诺都没有到来。我只知道,一些人再也回不到正轨了。

但如果我还能些什么,那就是记录,记录下所看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一切,记住现在的痛苦愤怒和心碎,并提醒人们不要忘记。

最后,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好好活下去,活过伏地魔。



@木子花Wing
@上海发布 @上海虹口社区网 @新华日报
我的爷爷今天在虹德养老院去世了
凌晨三点不舒服和工作人员说
他们说没事
我奶奶只能给家属打电话
120排队四百多号
六点来了   说已经去世两个小时了
我在医院一个月经过上级申请终于能出来
但是养老院有阳性无法见最后一面也不能办葬礼
我奶奶还是无法接受   她也是一个肿瘤病人
前段时间还在为她的药配不到  
我都打电话给虹口区热线    最后还是苏州亲戚送的
养老院院长听说也进方仓了
今天我奶奶抗原也是阳性了
养老院还有很多阳性没有处理
所以我爷爷最后的死因是基础疾病还是新冠也不知
养老院不处理最后家属打120,他们没有责任吗?



https://mp.weixin.qq.com/s/FNCFF8_Onu7nkDbwj9usSg

上海的解药,藏在141号
原创 呦呦鹿鸣的鹿鸣君 呦呦鹿鸣 2022-04-22 20:58
图片
Photo by Mo from Pexels
文 / 呦呦鹿鸣
图片

我在上海长住过三个地点,长宁区法华镇路、普陀区真北路、浦东新区浦东大道,相应的,办公室也分别在几个不远之处。



在每个地方,我都习惯于去挖掘周围的“小历史”,这些细节或者是因为不够宏大,或者因为不合时宜,往往鲜少关注,少为人知。但用碎片时间去体会,却着实是一种趣味。



挖掘方法之一,是跑步。在街巷弄堂漫无目的地跑,遇到有会心、趣味之处,随手拍照,再问问人,查查资料,如此这般,在我心里,这块地方就渐渐立体起来,有了气味,有了光影,有了声音,而不仅仅是眼前模样。我在几个城市跑过马拉松,但第一个全程就是在上海街道上完成的。



在浦东大道居住的时候,我偏爱就近往江滨跑。很多人以为,代表旧上海的是外滩,代表新上海的,是浦东摩天大楼群,比如高耸入云的“陆家嘴三件套”,而我个人觉得,“三件套”身下的江滨跑道才是:



这条可以一口气跑上十公里的跑道,以跑者为中心,以黄浦江两岸外滩/陆家嘴建筑群和江中船流为背景;高楼如山,江流湍湍,辅之以树林、草地、阶梯、驿站、图书室、咖啡馆、直播室、星级卫生间、雕塑……它所营造的气场,代表着城市文明的归宿:服务于市民的“人味”。



不是高高在上、异化迷离的钢铁水泥森林,不是不知所云、味同嚼蜡的宏大叙事,而是具体而微、心心相印的体贴低语。跑道上,一呼一吸之间,如此真实。
图片
图片

▲江滨跑道,记录于2017年

这条跑道从开放第一天我就在那了,我不时会关注驿站里书籍的替换频率和选品、漂流盲盒、给工人的免费冰箱、文化直播间里的主讲排表。这些是淡淡的人间烟火,以及一个个普通人未曾被记录过的故事。
图片

▲跑道边上的爱心冰箱,记录于2018年
图片
▲多功能驿站,记录于2018年
这些与GDP关系不大的城市设计,在宣示着一个共识:人首先是一个人,而不是工具,或者机器。即便在今天中国GDP最高产的地块陆家嘴,也是如此。



跑步的时候往往是一个人。有时候,跑着跑着,我会想:那么,眼前这一切,从何处而来?又向何处去?



有一次跑步,约在2017年底,我离开黄浦江江滨,往浦东大道东向跑。这个方向多年来处于反反复复施工修路的状态,少人经过。
图片
经过一栋二层小楼时,注意到了门口墙上两行大字“浦东开放开发从这里开始”。进去一看,原来,这里是“浦东开发陈列馆”。
图片

里面展示了浦东开发以来的各个节点,其中一些物品原件,令人感觉有些穿越,比如手摇式油印机,铅字印刷机。这些物件,竟曾是中国最现代化地段的当家之物?还有当时工作人员的座驾“凤凰牌自行车”,新区接待处的柜台,办公桌。至于送给各大外资银行的礼物,就显得比较洋气了。
图片

这就是上海市政府浦东开发办公室原址所在,曾是浦东开发的指挥部、发动机。更早之前,这东昌区工人俱乐部。



楼虽小,600平米,但郑重其事,可见主事者用心。唯一可惜的是,陈列馆是2010年建的,当时是纪念浦东开发20周年,而如今呢,已经是30周年之后了。于是,可以理解的是,即便主事者努力做了一些更新,与时俱进,整个陈列馆终究是有了一些“陈旧不合时宜”的味道。



回去之后,我找了一些背景材料,一不小心,注意到了一个细节:



1990年4月,选定这个二层小楼作为浦东开发办公室办公地点之后,有过一个会议,谈到了“如何选择一个体现浦东开发精神的门牌号码”,讨论热烈,现场有人提议:“浦东开发一是一、二是二,一步一个脚印,要实事求是,何不就用‘一是一’的谐音,定为浦东大道141号?”



原来,这个门牌号这么有讲究。经过时,我着实是完全略过了门口那个牌号。谁能想到,一个门牌号也有故事呢。



1990年4月30日,在第一次浦东开发新闻发布会上,“浦东大道141号”这一地址首次公开使用。3天后,浦东开发办挂牌成立。这张照片收入了《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
图片

▲翻拍自《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一书
又后来,我在《环球人物》看到一篇旧报道,了解到另一段往事:1990年1月20日,邓小平离开北京前往上海。大年初一,朱镕基来给邓小平拜年,两人的话题很快落到了浦东的开发建设上。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深圳的经济改革如火如荼,上海却一直举步不前。朱镕基委婉地跟说,浦东开发建设的报告不理想,不敢报。邓小平的回答是,应该赶快给中央报,“不用怕,报嘛”。
这个时间点,恰好就在挂牌前一段。141这个精神,很可能也与这个故事有关?
▲另一段两人之间的视频:上海“憋了几十年了”
一是一,二是二,说来容易,其实不然。因为首先就要求上下各方直面一个事实:“上海浦东开发建设的报告不理想”。不仅是“不理想”,而是堂堂大上海已经落后于当时的深圳等地。



说来也巧,我手上有一本《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书中第一篇谈浦东的文章《对浦东开发的几点具体意见》(1988年7月23日),页码刚好选在第141页。正是在这个讲话里,提出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协调领导机构”。这个机构就是后来的浦东开发领导小组,下设浦东开发办公室(浦东大道141号)。



讲话中第一点意见就是:“开发浦东是建设‘新上海’的希望”。朱先生还说:“要把浦东建设成为上海最现代化的一个部分。通过浦东开发,使上海这个城市整体成为全国最大的经济、贸易、科技和金融、信息中心”。之后二十年的事实证明,浦东做到了。浦东开发,是上海改革开放当仁不让的引擎、旗帜、代表作。

而浦东开发的精神呢,就在“141”里:一是一、二是二,实事求是。
图片

但我是奇怪的,因为之前那么多年,我从未在上海听到过这个“141”,各种渠道都没有听过。



在到这个陈列馆之前,我之前有对上海“城市精神”做过一些了解,被正式确定来代表上海的是以下16个字:“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嗯。这里也没有发现“141实事求是”。看来,它被淡忘了,或者不小心遗漏了?


还是它并不足够重要,格调不够高?


关于上海城市精神,早在清末民初就有一次大讨论。当时,《新青年》、《新闻报》、《民立报》等重要报刊都参与了,其中一篇文章写道:“上海者新文明之出张所,而志士英豪之角逐场也。以人才荟萃之地,而其数又若是之多,宜乎大实业家、大教育家、大战术家、大科学家、大经济家、大文豪家、大美术家,门分类别,接踵比肩也。”(更峰《人口多而团体少》,民立报1910年12月10日)



这种表述,格调很高。“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似乎是与它有些许接近,总之,都是宏大、气派。



相比之下,夹在中间的141号“一是一、二是二”,极致朴素,以至于突兀。
图片

那次探访浦东大道141号,心中就隐隐约约留下一些问号。在2022年的此时此刻,我不免想起了它:今日上海,重拾“141精神”,很必要,很迫切。



一是一,二是二。就承认吧:今时今日的上海,根本就没有“接踵比肩的大实业家、大教育家、大战术家、大科学家、大经济家、大文豪家、大美术家”。什么叫做大?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不要说接踵比肩,连零零星星都谈不上。即便与其他城市相比,在“大人物”上,上海也并没有“原产地优势”。



实事求是,承认这一点,就像当初承认上海在改革开放中落后了,浦东开发的报告也“极不理想”,上海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一是一,二是二。别再用某些“精致”的小片段、小局面给自己涂脂抹粉了,一个小区有物资不等于其他人都有物资。就承认吧:2022年的上海,正在面对疫情防控中的饥饿,许多人正在为抢菜发愁。许多上海市民在“保供”中见识到了一辈子都没见过的各色野生品牌食品,本来退却的假冒伪劣如今又层出不穷了。



酱板鸭发霉,鱼罐头含孔雀石绿,腊肠没有生产日期,肘花来自一堆不合格记录的厂家……



咸肉发绿了,榨菜吃出钢片,当天生产当天发放到居民手中的食用油连厂家也说是假冒的……



那些总数极少的“疫情防控保供企业”里,也有批量违法记录企业、不良记录企业、老赖公司被精准选中,混迹期间,明晃晃那么打眼。

不承认行不行呢?这要看当事者是否有担当,是否有责任感,是站在什么立场,是要自己体面还是要别人帮助他体面。不承认它,幺蛾子就会继续乱飞。



巧了,《朱镕基上海讲话实录》第二篇是《把解决市民副食品供应作为工作的突破口》:“这次来上海工作前,我向李瑞环同志请教了两次。李瑞环同志认为,干好工作很重要的一条是要振奋人的精神,增强人民的信心。人民的信心鼓起来了,相信你了,愿意与你合作了,那事情就好办了。否则,干什么都没人响应。它的经验是要选好突破口。上海要从城市建设入手做突破口,难度太大,欠账太多。我想来想去,还是田纪云同志讲的首先抓‘菜篮子’可行。”



这段话是1988年说的,它的神奇之处就在于,放在2022年的今天,竟然一点也不过时。



今天的上海,人的精神不仅不振奋,还有些抑郁;人民的信心不仅没有鼓起来,还有些沮丧。不然,就不会有小区居民列队敲空盆了。2022年的上海,和1988年一样,“解决食品供应工作”,仍然是突破口,必须是突破口。

▲一位打工者的生活自述


我翻阅朱镕基当年说的那些话,竟觉得如此新鲜:

“今天我去看你们的集市贸易市场,好多人把我围住提意见,说蔬菜太贵了,国营菜场不起作用,全部都是集市贸易,这是一个问题。现在我们市政府每年补贴几十亿元,就像一个很长的竹筒子,上面都是眼,补贴都从眼里流掉了,好多是流到个体户的腰包里去了,内外勾结。菜场好多人“宰”顾客,缺斤少两,卖大户,弄虚作假。”
(1990年3月3日《为上海人民办三件实事》第430页)

“现在上海是非常困难,我们在转向商品经济的过程里缺乏经验,这方面我们不如广东、江浙,因为我们吃“皇粮”已经吃惯了,一下子改过来不容易。……同志们,上海现在的几个爆炸性问题都是难以在短期内解决的,交通问题、住房问题、环境污染问题都不是短期能够解决的,群众骂我们还得骂上几年,这是没有办法的。但是“菜篮子”问题可以解决吧?上海的气候条件、工业基础难道不如天津、北京?只要我们使一把劲,努一把力,完全可以把它搞上去。只有把这项工作做好了,才能够动员起上海人民的劲头。因为这个“菜篮子”是天天要买的啊,他一感到价格涨了、买不到了,他就骂啊。”

(1988年4月25日《在上海市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的讲话》,第48页-52页)
“我们这一届市政府就要看实绩,看政绩。你是不是把“菜篮子”搞满了,把物价摘下来了或者稳定了;你是不是把生产搞上去了,把经济效益提高了;出口是不是增加了,外商投资是不是增加了。你要搞出政绩来,不要讲空话。我看,对有实绩的同志、扎扎实实工作的同志,要把他提到领导岗位上来,把那些老说空话、占在那个位置上不办事的人拉下去。”

(1988年5月10日《在上海市政府第一次常务会议上的讲话》第71页)
“老百姓痛恨的是一些“官倒”……我很担心,在上海取得民心主要靠“菜篮子”,你把“菜篮子”丢了,我们就垮台了。要抓紧,注意这个苗头,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1989年7月22日《集中力量办好几件取信于民的事》第329页)
为什么会觉得如此新鲜?
我想,恐怕是因为我们本质上并没有走得很远。 上海还远没有到诸如“大气谦和”的阶段,还有很多骨髓里的旧毛病缠绕在那里。平时还可以藏在华袍之下,彼此岁月静好,一旦有了一点什么节奏之外的动静,就会纷纷暴露出来,面目狰狞。


我们看到的是什么呢?调研市民封控期间食物问题,就到家里冰箱桌子都堆满食品的家庭里去,到了之后手都不愿意伸出来。



难道不是应该到网络上的求助区看看?难道不是应该去问问那些买不起买不到高价菜的人?难道不是应该去问问那些求一个馒头求几颗青菜的老教授?难道不是应该去那些不能出去工作失去收入的打工者家里看看?



此时此刻,会更觉得朱镕基在上海时的言行开始闪光了:直面问题,承认问题解决不了必须挨市民的骂,在骂声中努力解决问题,这就是实事求是,这就是“141精神”。真正的上海“基础设施”。



实事求是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一是一,二是二。

奥密克戎的危害性到底有多大?

具体影响到哪些群体?

当前防控措施带来的“代价”到底有多大?

具体是哪些人在承担代价?

具体是哪些人得了好处,得了多少好处?

为什么拥有中国最强大产业链、供应链的上海,会出现食品短缺、食品质量逆淘汰景象?

为什么那些一大堆不良记录的企业一路绿灯进入数量极为有限的保供企业名单?

那些通行证都发给谁了?怎么发的?怎么用的?

为什么在2020年的武汉没有发生的问题却在2022年的上海发生了?

为什么媒体群体没有起到及时传递真实信息的作用?

……

把眼前问题一个个地弄明白了,上海才能从漩涡里走出来。



我在多个城市都居住过,当我对各地的城市肌理了解越多,发现他们的区别之处越多,就越感觉到:上海今天的成就,不是凭空而来的,不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的,既有旧上海的老底子,也有赖于新上海“解放思想、面向世界”的冲劲,是多年来全国资源汇聚的结晶,更靠着“一是一二是二”的实事求是。



不管哪个城市,如果才发展了几年,才有了几个钱,才建了几栋楼,就开始藐天蔑地,耍酷装阔,不尊重规律,不面向事实,那就难免自曝其短,自取其辱了。



上海的解药,就藏在浦东大道141号。在门牌号里。



上海就是这样一个神奇的地方,我猜,大概率在某个角落里,还堆着另一些有意思的宝藏。



它们是在等待有心人来发掘吧。至于那些无心之人,大概是永远不会看见它们了。他们认定了:“代价”永远是“别人的代价”,所以,只会视而不见,看不见或者假装看不见。

20220422呦呦鹿鸣



@庄时利和
这几天各种事情给大家一个提醒,确实不能有先入为主的观念。

你比如说那个龙金花,咋一看特别想碰瓷金龙鱼和鲁花的,昨天厂家辟谣说了我们确实是正规企业,但某地人民拿到的那个「龙金花」油真的是山寨的。

再比如说那个煮饭婶,包装上的英文名「cook your aunt」,咋一看这不就是X度翻译吗?但厂家辟谣说我们品牌的英文翻译就有这个,不属于假冒伪劣产品……

就,很涨姿势。



@单细胞秃子
我是一名上海市普通120急救职工。我只是想把我在这次疫情中看到的经历到的写下来 我不会引导大家判断  仅仅是个人这一个多月来的经历。
2月上海开始零星出现本土病历当时没有人想到一个月后的上海有人会为了一包青菜吵的不可开交  我们作为医疗体系中最前沿的急救人员也没有人会想到一个月后会是这样的局面 3月初疫情有了加剧的苗头 此时仅仅是几个小区的封闭  同事们开始询问分中心领导是不是要提高出车的防护等级  答复是一切照常直到第一例阳性病人在一辆车组一级防护下被送往医院  大队的通知才姗姗来迟  发热病人 升二级防护  其他病人一切照旧  此时疫情已经上海市区南面大部分小区处于了封闭  包括我在内的很多同事都被关在家中无法上班  在被小区隔离的第7天我拿到了小区发的通行证  当天整理了简单的衣物我返回了工作岗位此时是3月17日  当时急救中心南区的情况已经非常糟糕  从原来的10个分站减少到只剩下4个分站  大多数兄弟姐妹因为不固定的加班备班不再回家  最多的站每天有30多人同住  出车的内容完全和平时不同了  几乎每一车都是和疫情相关  3月底开始个别医院开始拒收病人  个别医院强制压救护车  让病人躺在救护车上完成往往要5   6个小时的治疗  当我们询问大队领导得到的回复是我们也没有办法  期间所有大小领导没有到现场露过一面  也就在这同时大队总部对我们一线员工关闭  明确说明非必要不要到总部  当然非必要总部的领导也再不出来了  31日接领导电话非必要不要回家  并每天上班取消所有休息  期间各种问题几乎处于无人管理  滨江南开洗消点  清洁区出口竟然是消毒排队的场所换上一级防护的人要走过整整十几个正在排队的大白。几天后消毒区域改在了露天。。。。。。消毒区域边造了一个公共厕所  所有人都以为是大队为我们所造直到一周后才被消息灵通的同事广而告之这个厕所是阳性病人专用的。领导们可能是也没去过的关系也许他们完全不知道吧。差不多4月10日以后吧  开始有员工陆续核酸异常  可是除了同车上班的人员被判定为密接  同站一起休息一起吃饭的人员  领导认为不算密接继续出车  甚至一级防护情况下接到核酸阳性病人  领导也只是一句没事的  继续出车吧 第二天此车医生核酸阳性 我们很迷茫 明明是显而易见的密接却视而不见  要知道每天我们要面对的病人不都是阳性病人大多数都是急需看病  走投无路的老人  而这些人恰恰大多数没有接种疫苗 我们是去救人还是去害人?终于到此时每天几个员工被核酸检测为阳性  整个南区急救中心瘫痪  领导才开始联系隔离酒店  联系方舱医院 每次看着被带走的同事我们甚至都不知道他们会被带到哪里  同时自己又什么时候会被带走  联系一家宾馆往往需要一整天  我亲眼看到还有两年退休的老同志在风中从白天等到凌晨才被带走  而被带走后我们就像被用完了的医疗废品  没有人在乎你隔离期间的需求没有人在乎你是不是有发热症状  所有领导避我们之不及我甚至觉得他们认为给我们打个电话都是有可能被感染的吧  你们知道么  我们穿着工作服被带到隔离酒店  方舱  很多人什么都没有带  有些人自己就有慢性病  药已经快吃完了  。
这下这些一方面是为了纪念我也曾经为这座城市拼过命  一方面是想和急救中心的那些领导说您没有  也许抗疫一定会胜利到你们没有享受胜利的资格  你们懦弱  胆小  毫无担当  对可能发生的情况完全没有任何预判 预案  记住自己的嘴脸吧当密接人员靠近时你们声嘶力竭的呐喊别过来  寒了的是所有员工的心  当你们制服笔挺的出现在电视上讲诉多开了多少电话席位  出车辆又创历史新高  你知不知道有多少兄弟开到血尿?你不知道不配知道



https://www.voacantonese.com/a/e ... ;utm_medium=twitter

沒完沒了的核酸檢測能幫上海擺脫新冠病毒嗎?
2022年4月23日
易林
2022年4月22日,一名醫護工作人員在上海街頭為居民進行核酸檢測。
2022年4月22日,一名醫護工作人員在上海街頭為居民進行核酸檢測。

華盛頓 —
27歲的美國人倪傑柯(Jackson Nemeth)去年9月來到上海,在這個中國的金融中心開始了自己的新工作。像所有人一樣,他也沒有想到幾個月後,繁華的上海竟然會一夜之間空空蕩盪。

“從4月1號我們開始隔離,最開始他們告訴我們就四天,所以我只儲備了四天的口糧。。。算下來,到今天已經是整整第三個星期了”, 他通過電話對美國之音說。“我們樓每天都有新病例,所以現在看起來解封遙遙無期。沒人知道這什麼時候會結束。”

倪傑柯居住的小區位於上海靜安區,由於每天都出現新的病例已經被劃分為封控區。4月11日,按照新冠病例的多少和分佈,上海將全市分為三個區域,封控區、管控區和防範區。封控區目前涉及1188萬人,其管理最為嚴格,居民除了極特殊情況沒有外出機會。從18日到21日,封控區的居民連續接受每日核酸檢測,20日開始,管控區居民開始接受每日核酸篩查。

對於住在封控區的倪傑柯來說,測核酸是他唯一外出的機會。

“隔離期間,測核酸基本上就是唯一外出可能接觸其他人的時候了。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就一棟一棟樓下去,人們會排隊,但是人們離的也不算遠,” 他說。“我記得當時志願者給我們發了快速檢測盒,但是沒有人會用,所以我們都圍著志願者看,檢測盒從一個人手裡遞到了另一個人手裡。”

核酸檢測導致交叉感染?

但是由於每天都有陽性病例,樓裡的人們恐慌情緒越來越嚴重。“現在人們排隊都會間隔一米。不過我住的是老的筒子樓,沒有電梯。人們覺得病毒就在樓梯上,出去的話就會得病,” 倪傑柯說。“很多人就在微信群裡說,我們不去,他們叫我們測我們也不去。”

微博上,網友們也有相同的疑慮。

“現在上海又開始實行新的政策,封控區和管控區每天都要進行核酸檢測,但是這個渠道產生的交叉感染的風險很大,但是卻沒有很好的防範這個漏洞,”網友toughtomatto說。

“兩次核酸間都沒有超過24個小時,請問核酸的意義在哪裡?為核酸而核酸嗎?”另一位網友糖糖白相相說。

2022年4月17日,上海居民排隊進行核酸檢測。
2022年4月17日,上海居民排隊進行核酸檢測。
新華社援引上海中醫藥大學附屬岳陽醫院檢驗實驗中心主任高春芳的話說,高頻次的核酸檢測“十分必要,” 原因是所有病原體都有潛伏期,同時如果病毒載量比較低,初次檢測可能會漏掉一些病例。

雖然已經多次大規模檢測,上海的病例數始終維持高位。據上海衛生健康委員會的報告,4月21日,上海新增病例1931例和無症狀感染者15698例。4月20日,上海新增2634例確診病例以及15861例無症狀感染者。

西方防疫專家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每天大規模的檢測核酸似乎並沒有必要。

“我確實認為大規模集中核酸檢測有可能導致新冠傳播,而不是遏制它的蔓延,”喬治城大學法學院教授、世界衛生組織公共衛生法暨人權協調中心主任拉里·高斯廷(Lawrence Gostin) 通過電子郵件對美國之音說。

“在我看來,中國應當採取核酸檢測加快速檢測的方法。快速檢測能夠在家完成,是一個重要的公共衛生工具,”他補充道,“核酸檢測需要送到實驗室,並且人們聚集起來接受檢測會帶來風險。”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衛生安全中心高級研究員阿梅·阿達利亞醫生(Amesh Adalja)致力於新型傳染病和疫情準備研究。他對美國之音說,由於奧密克戎病毒的高度傳染性,任何社交都是可能的傳播機會。

“整個城市可能存在很多未知的傳播鏈,而中國政府嚴厲的疾控手段並沒有給人們動機來進行檢測,特別是那些輕症患者,“ 阿達利亞醫生說。

醫學專家:中國要走出新冠必須改變現有策略

上海政府在4月19日懇請公眾繼續配合接受大規模核酸檢測,希望通過每天進行核酸檢測和快速檢測,並加快轉移陽性患者來達到社區清零的目的。

而已經被困在家至少三週的上海居民越來越不滿中國的清零政策,認為這對社會帶來的損害大於其益處,特別是在大多數病例是無症狀感染者的情況下。

2022年4月20日,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在上海靜安區的一個封閉小區外清理垃圾
2022年4月20日,穿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在上海靜安區的一個封閉小區外清理垃圾
在微信上流傳的一條視頻中,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指出民生更重要。

“我們自己的城市,上海之間要不要進行交流呢?徐匯區和黃浦區之間,黃浦區和靜安區之間要不要交流?你如果認為這種交流也不能有,那麼問題就來了,整個城市可以停多久?”

“大家不吃不喝,沒地方買菜,有病不能到醫院去看,那這個時候死掉的人要遠遠高于冠狀病毒的死亡人數,”他繼續說。2021年8月,張文宏在呼籲中國應考慮“與病毒共存“後,受到了網絡暴力攻擊。

4月6日,主管2003年SAR疾控以及在2020年早期協助制定清零政策的中國呼吸道疾病專家鐘南山在《國家科學評論》雜誌上發表了署名文章,認為長期的動態清零無法實現,中國需要為社會經濟正常發展而重新開放。

鐘南山在文章中說,由於奧密克戎的高傳染性,長期動態清零是不可能實現的。中國應當採取的措施是提高疫苗接種率、在社區中優先使用抗原試劑盒、加快藥物研發、對病例進行隨訪調查研究以調整最短隔離時間。

這篇英文文章的中文翻譯19日開始在中國網絡上流傳。與此同時,中國政府網站在同一天發表了動態清零總方針不變的文章。文章援引習近平的話說,動態清零最大限度的保護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阿達利亞醫生認為,中國要走出新冠的陰影,必須改變現在的策略。這包括為高危人群提供疫苗,分發快速試劑盒,儲備抗病毒藥物以及單克隆抗體藥物。

“與此同時,他們需要教導人們規避危害和提高風險承受能力,而不是一味的使用沒有科學依據的威權工具,”他說。

對已經在家蹲了三週的上海人民來說,沒完沒了的檢測和隔離讓他們看不到任何解封的跡象。

倪傑柯說,封城以來,幾乎每天都看到有人被帶走。

“我經常看到人們被帶走。我的桌子就在窗戶前,每一天我都會看到大巴來,把拉著箱子的人們帶走,”他說。

(美國之音記者文灝對本文亦有貢獻)



昨晚的朋友圈塔防见证了上海人的倔强
原创 鸿蒙之家 量子派 2022-04-23 02:56
https://mp.weixin.qq.com/s/WNj2Nz2YRzJd_YrkFrUBKw


昨晚的上海朋友圈又玩嗨了,一段封面为四月X声的6分钟视频在上海人和鹅厂审核员间来回穿梭,有一种塔防游戏的即视感。



谈不上正义,大家都是为了个饭碗。







视频内容也很简单,就是收集了四月以来,弥散在上海街头巷尾的人间冷暖。



卫健委医生、居委会书记、永康于老师、张主任……声声入耳,这些都曾是深得上海人共鸣的声音。



当这些声音串联在一起,漂浮在四月的上海上空,仿佛一段祷告词,抽离、而有一种摧枯拉朽的力量。



几张截图感受一下氛围——



图片

图片

图片



说实在的,鹅厂审核员也不容易,搞不好要公司多部门联动支援审核部。



我们知道,封控以来上海一直都在强调共识。



然而,政策执行下来一段时间后,我们更多的看到了上海出现了三套共识,即官方共识、专家共识,还有市民共识。



再后来,官方共识与专家共识逐渐达成了统一,但市民共识仍然有拒绝妥协之势,怎么办呢?



一般来讲,要达成共识,需要设身处地的考虑对方的需求,在消除对方的痛点后实现意见的统一。而现实中,往往情势紧迫,谈判的某一方采用了非常规手段来达到目的。



无论是西安事变也好,俄乌冲突也罢都是这个理儿,本质都是希望大家达成共识后一致对外。



不过我们看到俄乌冲突现在打成这样,光靠派发人道物资、培植意见领袖都已经难以挽回人心背离,基本上也失去了战斗的初衷。



而上海毕竟是自家人,是长在自己身上的肉,为了达成共识我们光需要决心是不够的,还需要更多的倾听和关怀。



有人说:上海没有“方方”和“江雪”,但人人都是“方方”和“江雪”。



上海到底难在哪?



上海是改开的一个标志性城市,是中国国际化、全球化的最后防线,如果上海只剩下一种声音,那就像一个没有了尊严的舞者,失魂落魄。



从这个角度上讲,我是支持上海市民的。



同时我们也呼吁官方采取更灵活的方式让上海的老百姓与决策层尽快达成共识,合力战胜疫情。

作者
鸿蒙之家
喜欢作者

1 人喜欢

阅读 2471



@沈涛
就想问一句:野生的74例确诊和144例无症状感染者,是在所谓的“防范区”内发现的吗?

2022年4月22日0—24时,上海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736例和无症状感染者20634例,其中1120例确诊病例为此前无症状感染者转归,1542例确诊病例和20490例无症状感染者在隔离管控中发现,其余在相关风险人群排查中发现。新增境外输入性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1例,均在闭环管控中发现。



@蓝鲸铲史官
上海一小区业主群志愿者发布了一则“离职”声明,看到内容以后,群里的业主们都愤怒了。

大致内容是这样的:

“今天上上午去医院配药遇到医院要封院,在那一刻我感到很害怕,因为自己家里也有父母有孩子。

想到每天7点就准时从医院出发帮助社区的老人配药,仅仅是想到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为自己的社区出一份力而已。

但是各位老人,你们将心比心,你们真的缺那些药吗?

痔疮膏、红霉素药膏、云南白药喷雾、维C这些真的是急缺、救命且当下一定用得着的药吗?

有的病历卡在我这里进进出出一直配药,医院规定一个人最多只能配5种药,有的一定要配八九种药的,我们就必须跑2-3个医院才能满足你们。想想如果是作为你们自己的儿女,你们不会担心吗?

即使我们每天跑2-3个医院,但是病历卡还是越来越多,一天就有30本,社区医院一天只接受15本病历卡,为了尽量满足大家的需求我们3个人还要分分头跑不同的医院,本来就没有想要得到大家的感谢。至少也不想得到你们的埋怨。

如果你们真的缺药就不会说要一模一样的药,也不会说三甲医院贵,要求去社区医院买药。在医疗资源这么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也顾不得安全距离,贴着排队,深怕被人插队了。

今天下午我整理好我所配的所有药品以后,我已提出不再做志愿者了,我真的害怕了,不想每天活在危险当中。

最后我希望我们社区的居民体会一下我们的居委会工作人员,他们吃住都在居委会。领导发布的任务都是一直是他们在执行,在如此超负荷的运转之下,希望他们能有喘息的机会。

如果没有他们的辛苦付出,我们小区不会是现在这种状况。上海病了,有困难我们稍微克服一下,希望很快能恢复正常生活。最后说句抱歉,我真的尽力了。”

声明发出来以后,群里的业主纷纷表示感激,从字里行间里能感受得出来,他们真的很辛苦,为了照顾大家的日常生活每天要早起配药、帮助大家定菜,买米买油,还有各种生活用品。

还要帮助没有智能手机的老人定菜,买药。

除此之外,还建立了单元楼群,方便各个楼栋管理。可以说没有他们,我想很多业主即使住一个单元也不见得认识吧。

除此之外还要感谢热心的团长们,冒着自己被感染的风险带头帮助大家团购物资。他们都是不求任何回报的,有时候可能还要倒贴钱。

即使这样,还是每天都有到小花园聊天的大爷,又是抽烟又是遛弯的,很自在。即使居委天天拿着大喇叭在他们面前吼也无济于事,真的很气愤。

还有人说有人配维C可能是给狗吃的,是为了狗毛长得更好,如果真是这样,那真的是太过分了。

上海现在病了,还希望大家能团结一致,共度难关!为志愿者和居委们道一声,你们辛苦了,感谢你们的日夜坚守,感谢你们的无畏的精神,换来我们的平安,谢谢你们!



回复 7735楼yingyinc 的帖子
@冈瓦纳
回复@树吃吃吃:相互理解吧。观察一下老年人的生活,就知道他们的生活重心,知道这些东西对他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了。//@树吃吃吃:有一种浪费资源的感觉,自己的辛苦没有被尊重//@冈瓦纳:辛苦是辛苦的!但说实话,这些和买食物一样,在没有明确封控期限的情况下,能屯就屯,也是人之常情。//@程序员邹欣:



@耐心走下去
1小时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上海疫情# 松江区昨日净增2565例,偏离平均值太多,释放存量也有点不正常,除非过去一周多时间的筛查频率低、范围局限或者结果没有及时体现。。。自4月10日浦西普筛数据集中释放后,连续11天松江区的增量都在1000例以下,昨日突然激增至2565例。 ​​​



//@superpuer:终于来了,人宣布死亡。
@superpuer
一直以来被封在家,今天切实体会了上海医疗的瘫痪。就在刚刚,外卖小哥发生车祸,头部受伤,一地的血,距离拨打120已经1个小时了,120没来,警察来了,家属来了,120依旧没来…



@胡锡进
封控久了,上海人有一些怨气,需要有释放的渠道。全国其他地方的人们也有焦虑,同样需要释放出来。大家在互联网上做表达,这真的不奇怪。
网络管理者删帖,不意味着各地政府不重视意见。恰恰相反,在中国互联网上表达意见,比在西方国家抱怨管用得多。中国的实情经常是这样的:一边删帖,政府一边关注帖子的内容和传递的情绪,改进的努力会随之而来。西方的情况则是,表达不满往往可以随便说,但基本没人听,说了也白说。

互联网是西方发明的,与他们的制度是量体裁衣关系,进入中国,它需要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化”,与我们这里的现实对接。中国的网络管理必须有,否则互联网就会在政治上“改造”中国。一些删帖也是必要的。同时,各种措施都应有度,删帖不能极化,网络管理既要维护社会秩序,也要给民众表达意见留下应有空间。

讲真这是个挺不容易的摸索过程,既要又要,愿望好,实现起来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有不足我相信是常态,尽量做好应是目标。

在这样的过程中出现一些摩擦,甚至冲突,我觉得真不值得大惊小怪。我们的社会需要有对这些摩擦以及各种情况的承受力。治理中的摩擦需要脱敏,这么大的国家,太平静太规则怎么可能?我们需要从政治上适应“这儿不出问题那出问题”,不断维护动态的稳定与平衡。

我认为,中国社会的超大规模就是特殊的稳定器。什么事不管当时多么轰轰烈烈,但很可能很快翻篇,被新的热点替代。不怕问题多,有些我们能解决,还有些解决不了,但因水涨船高它们下沉而减少危害。不分官员民众,全社会都应当对中国的韧性有信心。



回复 7727楼yingyinc 的帖子
//@绿妖绿妖:17、8号开始出现许多高龄老人被拉去方舱的呼救帖,几天后的这篇文章以方舱居民的内部视角记录了方舱里的老人的生存状态。//@严锋:生命不是抽象的数字,这些活生生的境遇和感受应该被看见听见。



@伊洛牧
2分钟前
本地疾控真神助攻,刚刚封控时,公开唱反调说大号流感反对隔离,居家隔离不可避免阳阳不断。现在重症和死亡都瞒不住,医疗资源得全国支援。后来还特意发文提示核酸导致传播,这种小概率事件被上纲上线成为小区管控不当,阳性不能尽早隔离的借口。全国都控制住就本地一系列骚操作,疾控耻辱。
@伊洛牧
@上海发布 小区今天突然转走4例,信息不透明,物业完全不知任何信息。居委也无情况披露,大家都在猜何时出的问题、如何感染。

此次绝对不是做核酸时传播的,现在累计两户都是点状分布。小区做核酸的都是外地医护,管理严格,一次只做我们小区一家,各项措施都很规范。

如果不是及早通过核酸发现这两户,很可能无意识蔓延更多家庭。

我在苦劝小区内居民坚持全员核酸,但目前没有转黄码红码机制,居委、街道完全不作为,做不做全靠居民自觉。连最基础的应测尽测都做不到?谈何早发现早隔离?谈何社会面清零?

多向江浙粤等成功地区学习下经验吧。真想不到已经一个多月,各处显而易见的漏洞还如此之多。



@李冰清LilyLee
朋友圈经历了神奇的一晚。道理大家都懂,不知道之后有没有拉清单的机会了。

今天有个朋友发微信来,说小区里一对老夫妇确诊,一个98岁,一个96岁。被要求去方舱,邻居们都说,新闻里说的,这个年纪不用去的!僵持不下的时候,老夫妇自己慢慢走了出来,说我们年纪那么大了,反正也不知道能活多久,不想拖累大家。

我们听到对方都哽咽了。这一切都是为什么?


//@握爪三宝:我朋友老母亲中风瘫痪在床,话都不会讲了,保姆阳性传染给了她,下午哽咽着和我讲要送方舱,他已经做好了最后一面的打算。

[ 本帖最后由 yingyinc 于 2022-4-23 18:44 编辑 ]



@纽太普同学
2分钟前
来自 iPhone 11 Pro Max
听到一个说法,存疑求证。
说上海很多人发现身份被冒用做了志愿者并不是这两天的事,之前创文明城区的时候有个指标就是“10%的人口是志愿者”,所以当时就给好多人都注册上了……
至于这次什么从来没做过志愿者的人,有200小时服务记录,是不是骗补贴,我就不清楚了,也不敢说。 ​​​



@大生刘蟾
《上海疫情带给我们的十二条启示》
一、不要抱有侥幸心理,时代的灰,有可能砸在任何人的头上。普通人自不必说。哪怕你功成名就、身处一线大城市的豪宅,哪怕你是富豪、明星、教授、艺术家,都有可能被那粒灰尘砸中。所以,不要抱着“死道友不死贫道”的心态看笑话,道友死完了,迟早轮到你!所以,帮助别人,其实就是在拯救未来的自己。
二、在“像机器人一样执行命令”和“拒不执行命令之间”,确实有大量的灰色地带。枪口是可以抬高一寸的,执法也是可以通情达理、礼貌温和的,不要让自己变成刽子手,不要变成没有人性的恶魔。
三、权力的同心圆会越缩越紧。在更中心的位置看来,你也是边缘;在更上的上级来看,你也是下级。你随时可能被牺牲、被抛弃。所以,不要帮着害别人。如果召唤来恶魔,你可能首先就是牺牲品——尤其基层小吏、临时工、外围打手,你们得清楚,你们压根不姓赵,你们随时会被抛出去当背锅侠、当祭品。
四、真正的垄断,和资本家关系不大,反而是权力过大的结果。高价菜的原因有二:1、暂时性物资短缺,商家牟利溢价——这个,我们可以接受,只要物资充沛,价格自然回落;2、但是在物资充足、有供应能力的时候,大家依旧无法正常吃菜,必须花天价购买,那这就不是资本家太坏和商贩心黑的原因了。须知,权力,才能真正带来垄断。
五、不受监督约束的权力,是一切灾难的根源。这样的权力哪怕很小——小到像看门保安、检测人员、志愿者……——在特定的环境下,不管你平时多牛逼,也一样能置你于死地。
六、混乱是可怕的,所以,要有秩序和规则,要有执法机构和权力部门。但是这个规则的前提有二:1、规则是为了保护和尊重人们的;2、执行规则的人也要遵守规则。否则,这种“规则”,会带来比混乱更可怕的后果。
七、应尊重事实、相信科学。无论是自己的私事,还是大家的公事,一切抉择,都应该以事实为前提、以科学为依据。如果让个人好恶、政治立场凌驾于事实、科学之上,带来的只有数不尽的荒唐,和无穷无尽的灾难。
八、不要对一些民生苦难的信息,抱太多敌意和不相信。能帮忙转发就转发一下,不想转发也可以不去攻击。毕竟,如果消息为假,你也没什么损失;如果消息为真,你就有可能救人一命。传闻说某个大爷很惨、某个大娘快死了……这类即便是假消息,对我们也伤害不大;但是如果正负说个假话,那对我们伤害就特别大,我们就会真的很惨、真的快死了。所以,老生常谈一句话:请善待私权,恶猜公权。
九、当今如此盛世,尚且如此,那么历史上的盛世,大概也是会饿死人的;至于历史上的乱世又会惨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从此,可以重新审视一下我们学到的一切知识。从此,让自己学会怀疑。
十、洗脑很厉害,它能让人们理直气壮的去作恶。所以,我们大概能理解,人们之间为何有那么多仇恨?平时善良阳光的人,又如何能下手去伤害别人?教育真的很重要。从此,要教育孩子,学会爱和被爱,学会思考和怀疑。
十一、不要为了一个遥远的目标,而忽略眼下的真实生命。如果连眼前的生命都不管不顾,那个遥远的目标,就真的能带给我们安全和幸福么?
十二、储存点粮食和蔬菜、一点备用药品。有时候,别太相信一些东西,可能会在关键的时刻,保住小命。
总之,前路漫漫,守望相助。能发声就发声,能帮忙就帮忙。
还是开始那句话:看起来,你现在在帮助别人,其实,你是在拯救未来的自己;看起来你在做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其实,你现在的每个行为,都至关重要。
最后,愿我们都能在这场灾难中坚挺过去,安全生活,好好活着。



https://mp.weixin.qq.com/s/VXTBPCZkL0c-w9HQ_g0XRQ
为什么被删——关于内容审核工作机制的简单介绍
原创 张未傲 由吾远游 2022-04-23 02:55
今天的上海朋友圈,被四月之声刷屏了。



因为封的速度比较快,很多朋友可能来不及看,我简单描述下视频内容。



画面基本上就是无人机航拍上海,灰度很高的配色,接近黑白。语音内容一开始是发布会的截取,后面就是近日上海各种疫情离大谱事件的合集。比如疾控领导通话,居委会主任哭诉,柯基被打死,老人求医无门等等热点录音。



我第一次看到的时候是早上。画面不讨喜,内容也是剪辑过往发生的内容,并没有看完就关掉了。

再后来,从下午开始,朋友圈大量身处上海的朋友开始转发这个视频的内容。然后原视频内容被屏蔽,又搬运到其他的号,继续发,然后继续屏蔽,继续搬运,形成了一场接力。



这个活动在晚上的时候到达了顶峰,视频号的转发速度已经跟不上删帖速度了,很多人开始对视频进行二次加工,例如修改时长,修改画面,调整角度,配其他图像等等。但是这些策略一开始有效,但慢慢地,删帖速度又加快了。



于是群众的逆反心理又被引发了,更加积极的转发,二维码,笔记,外链,录屏等等。截止到目前(凌晨1点19分),朋友圈还没有停止。也有不少的朋友(包括我的家人)发出了悲痛的质疑,内容大致如下:

图片



包括还有人诅咒删帖员,说要让人见识一下每天抢菜的手速等等。事实上,群众的愤怒是在帖子一遍遍被删除的过程中放大了的,群众脑补了一个有权机构为了堵住命中的嘴,强压平台删帖的画面。



基于此,我觉得有必要向大家介绍一下内容审核机制的运行原理,希望大家耐心,平静地看完,看完之后再给出自己对于事件的评价。图片



首先讲解下内容审核范围,或者规则的框定。国内的内容审核部门,主要是两个机构,一个是网信办,一个是工信部,一个偏重网络平台,一个偏重运营商网络(短信,通话等)。这两个可以说是内容安全部门的顶头上司了。一般来说什么能发,什么不能发,都是这两个部门决策。



但是需要知道的是,信息的种类和内容,几乎是无穷无尽的,审核部门是没有办法针对每一条信息,给出具体的处理意见的。所以,审核部门会给出指导性的纲领。例如涉黄,涉毒,涉诈,涉政,涉密,等等。这些内容是大而全的,基本上覆盖了信息的各大领域。但是这些内容也是宽泛而不具体的,例如如何判断涉政,并没有特别明确的标准。所以第一个要明确的是,指导纲领,来自于国家机关。同时国家机关掌握着监督和惩罚的权力。



在这个背景下,平台依照政府纲领,开展审核工作。按照目前现行的法律法规要求,平台要对自身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和维护,这一点,全世界都是一样的,所以第二个需要明确的点在于,审核的主导人和实际操作人,在于平台,平台除了执行监管部门的纲领性要求之外,还有额外的清除非法广告,垃圾内容等需求。



接下来,我简单介绍下平台是如何开展这项工作的。以下内容可能各家平台操作细节不完全一致,但内核逻辑基本相同。

图片



对于大型平台来说,用户每天上传的信息内容,从形式到内容,都非常的丰富和复杂。而每家平台的风险偏好,也不尽相同。有的在发送前会进行严格的审核,有的是先允许用户发送,而审核后置。而审核的方式也主要分为人工审核和自动审核两种。



通常,人工审核用在视频平台的场景较多。因为视频时长较长,其中某一秒出现违规内容都会给平台带来麻烦,所以针对,新用户,首次,新内容,通常会采用人工审核的方式。

而随着用户发布内容,次数的增多,会给用户打上可信的标签,逐步降低人工审核的权重和频率。



而随着平台体量的不断增加,用户发布内容的频率也越来越高,人工审核已经不可能覆盖所有的UGC内容了。在这个背景下,引入人工智能算法和策略相结合的审核策略,是势在必行的。



最早的自动审核,就是粗暴地设置关键词,维护黑名单。这与金融风控的逻辑大致相同,首先找到黑样本,设置关键词,或者IP,账号,设备,区域的名单,来进行简单的自动化管控。



后来,随着内容的不断增多,对策略精准度的要求也不断增加,这个时候,简单的关键词,名单匹配已经无法满足通过率和准确率的要求了。工程师们通过搭建机器学习模型,通过训练模型,来实现发现,审核,认定,处置的自动化策略。



首先,就是样本的来源。平台UGC内容黑样本的来源主要有几个方面,一是来自监管部门的推送,这个量级非常的小,但是是客观存在的。通常这个内容的时效性也并不强。毕竟一个内容要经过重重审核上报再下发,所需要的时间是相当长的。

二是来自于平台运营人员的巡检发现。类似于传统bbs的管理员,运营部门也有审核人员在平台当中进行7*24小时的巡检,发现问题后及时处理。

三是来自于用户的举报。几乎所有的有UGC内容的平台,都有举报功能,而用户的自发监督是最重要的净化平台方式,可以说举报,是发现不良信息源头的最主要的方式。



有了样本之后,就是训练和找相似的过程。AI会自动判断平台中发布的内容,那些与已经确定的黑样本具有高度相关性,满足一定阈值的,自动判断为不良信息,做得好的,会对给出的结果进行分级,再采取不同的处置策略,如限流,屏蔽,删除,封禁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策略?主要是为了应对黑灰产的攻击。除了正常的用户之外,平台要面对的主要对手,都是有组织,有预谋的黑灰产。他们通常会利用大量账号来发布相同或相似的内容,宣传非法广告,或发布垃圾内容。如果这些内容全部都由人工审核,将大大地消耗平台的人力。所以为了对抗这些自动化上传,发布的内容,平台也有自动化的处置,应对策略。





简单总结下,针对某个已发布视频内容的屏蔽,删除,

1)大概率不是人工操作2)没有经过任何人的授意或指示。



以四月之声这个视频为例,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这个帖子一直被删,而且删帖速度越来越快,实际上,这正是ai模型发挥作用的表现。我简单还原下整个事件的时间线:



1)原始视频发布,并通过的审核,成功被外界看到。

2)原始视频遭到举报\监管通报\触发策略 被处置下架

3)用户转发原始视频,并继续发送,被AI识别到,并进行处置。

4)用户越发越多,AI识别速度越来越快,同时因为相似内容在短时间内集聚的大量发布,更容易被模型算法识别为垃圾内容,从而进行屏蔽。

5)越来越多用户加入,AI识别速度反而越来越快,简单来说,你发的越多,AI越认定相似内容存在异常。



事实上,AI并不会阅读视频本身的内容,也不会对其中的取向,价值观进行判断。AI的审核逻辑是基于用户数据,发布信息等结构化数据进行的无主观判断。



所以越到后来,越发现无论大家怎么修改内容,AI都能识别得到。好像有一批不知疲倦的对手在不停的操作删帖一般。实际上正是因为大家无意中组成了一个团体,发布大量相同相似的内容,从而被AI识别并处置。



有的人可能会说,为什么同样的内容,我发到微博或者小红书等其他品牌,也会迅速被处理呢?



那是因为现在的内容审核,也逐渐形成了联防联控的机制,几个大型平台也会建立一个内容审核的同盟,在一个平台内发现的不良信息,也会通过云服务的方式与其他平台共享。



从始至终,可能都没有人对这个视频内容本身发表过处置意见。



可能你会对这种防控策略表示质疑,但事实上,所有的防控策略,基本奉行的都是宁枉勿纵的原则。可以错杀,不能放过。在疫情期间,各种信息纷乱复杂,模型阈值调整,覆盖范围的增加,都是可以预期的改变。



所以,今晚上海人民的愤怒,可能是一种被表象所误导的情绪。平台只是在机械地执行审核策略,而民众却脑补了一出“上级”捂着嘴巴不让人发声的画面。形成了一种错位的对抗。所以回到最开始截图中上海市民愤怒的质问,为什么不让说话,为什么不让发声,这个问题,可能从来就未曾成立过。





通常情况下,被误处理的内容,会在一段时间内经过人工复核之后恢复。如果最终没有恢复,那么存在的可能性有以下几个:

1)内容本身被认定不合规

2)监管通知该内容不可恢复

3)通过后台数据发现存在明显的异常



以上就是信息内容审核的基本工作流程,我尽量不带个人感情和立场的进行还原,希望大家能够在充分了解之后再给出自己的判断,而不要被愤怒和伤心冲昏了头脑。



最后的最后,即使事情是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也请善待和你持不同看法的人。他们和你一样善良,一样关心上海的发展,上海市民的生活,和需要帮助的人们的情况。不要把他推向对立面或打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毕竟,我们都是最最普通的平民百姓。



@搜狐新闻
2小时前
【保供企业为何频陷“质量门”?】4月22日,上海市纪委监委公布,近期,本市多个乡镇、街道发放的生活保障物资“大礼包”被居民投诉,存在以次充好,质量低劣“山寨品牌”,甚至有过期产品、变质食品等问题。这些有问题的保供食品为何会发放到市民手中?

据了解,目前上海市大多数街镇的保供大礼包走的是相同的采购流程:对接由区提供的保供白名单企业,由保供企业进行采购。但对于企业是否会层层转包,选择怎样的供货商、最终采购怎样的商品,街镇的监管存在短板。对此,市人大代表建议,保供工作应当充分激活调动市场,不是简单的发证发照后"放任不管"。

昨天,记者再次登录上海市疫情防控生活物资保障企业查询库,部分被投诉企业已被移出了保供企业名单。



@雷斯林Raist
11分钟前
来自 iPhone 12 Pro Max
已编辑
浦西封了23天了,浦东封了一个月,一些重点区域封了40多天了,病毒的最长潜伏期早就过了不知道多久了。
然而至今为止,每天都能测出两万多例新增,本来以为最近都下降了,结果现在又上升。
说明大家封在家里这会,一定有感染源,依然在持续不断的造成大家感染。一些老人足不出户封在家里每天就做核酸,拿志愿者送上来的物资,结果封着封着就阳了。

所以现在针对这种一边封城一边阳性病例越来越多的情况有什么改变、有什么措施吗?
如果没有措施,就这样一直封,封到病毒自己消失吗?



@吃美利坚瓜群众
9分钟前
来自 新版微博 weibo.com
”...拍摄的都是真实画面,但是剪辑在一起就有问题。“ 原博,对不起,您这个结论是天天看新闻联播总结出来的吧?//@我仍然是天妖:我一直相信这位才是真正的1450[二哈]
@黄安
昨天微信朋友圈都刷屏了,都是为了某段视频被和谐看不到。

什么视频这么抢手?我看了,六分多钟的视频都在讲上海疫情,我看了两分钟吧,立刻心生警觉:靠,这套路太熟悉了,颜色革命呀!

剪辑一堆人的抱怨声,视频制作者没露面、也不解说,这是最危险的做法,刻意带风向、表面上好像很客观,骨子里就是假正义、真分化。

BBC、CNN拍摄的滤镜都是真实的画面,但是剪辑在一起就有问题。

我们除了相信政府,我们又能如何?咱乱了,美国人会来救你?日本韩国会伸出援手?拉倒吧,它们恨不得中国大乱。

此时此刻,各种小道消息在网上泛滥,基本上,我是不看、不点、不信,在你们身上造成的损失与不便,在我身上也完全一样,但是我还是要提醒大家——团结的中国才是无敌的!

疫情不会是永远,用易经推一推,真的黎明将至,你我再憋一憋吧。



@隐kakushi
胡锡进发微博说互联网是西方发明的,与他们的制度是量体裁衣关系。没想到在2022年还能听到这样的论调,一大早真被震惊到了。第一互联网是工具,它本身跟意识形态是无关的;第二“西方”到底在我们的语境里指代了什么,比如萨义德的《东方主义》,西方相对的是伊斯兰世界,而胡锡进所说的西方,它不仅仅是传统的欧美国家,对应的“东方”甚至是将邻近的日韩都排除在外的,就只是我们这么一个国家而已,就像是一座孤岛,那就有点闭关锁国的味道了。



@卢诗翰
42分钟前
来自 微博 weibo.com
说一下我的看法

1

核心问题在于,每个的诉求是不一样的,同样的转发,背后可能是不同的期望

有的人认为问题是清零,有的人认为问题恰恰是没早点清零,

双方唯一共识可能就是,我觉得目前这个情况不太好

但集中式的视频,会在短时间内形成破窗,在一个大众诉求还没明确的当口推进舆论乃至影响决策,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撕裂。

当然,我在此非常理解大众的情绪,任谁被封控这么久面临这个情况,都不会有好的心态,如果你觉得我站在河边说风凉话直接右上角叉了,我也完全理解。

2

第二个问题在于,不止诉求,原因可能也没有共识

目前的情况,是清零问题导致的,还是没有及时清零导致的?

比如物资问题等,是过严的管控导致的,还是缺乏严格管理监督导致的?

真正让你觉得难过的,是限制的太多,还是因为官僚和组织力涣散等问题导致的执行不够好?

大众的情绪出口不一致,大众的情绪原因可能也不一致。对于解决方案来说,这是更难调和的。

3

第三个问题在于,道德上的分歧

这段时间被讨论无数次的问题,那不要执行清零行不行呢?

目前的情况,可能更说明了非清零思路是无法被最终接受的。

国外的非清零思路,核心并不是建立在医疗保障等硬件方面上的。国外的非清零思路,核心是一直以来的小政府和自由主义思路。

美国迄今为止死亡人数接近一百万,但大众反响并没有很多人想的那么大

当时也有人质疑过,为什么这么多老人和疑似病人得不到医疗,那些明星政要却都有丰富的医疗保障呢,这种不公平该如何解释呢?

然后特朗普回了他一句

“可能,这就是生活”

这在国内是无法想象的。

西方一直是小政府,默认了政府对于很多事情无需介入这么多,但也默认了大家会为自己的结果买单。

所以前两年时你会发现相比疫情,他们似乎在要不要让所有人戴口罩这一点上来回争议的更多。

之前我也无法理解这个脑回路,但现在我彻底理解这一点了。

国内一直讲究的是集体主义饱和式救援,有灾情就会行动,但这也意味着,救援一旦开动,所有人都要配合这个大目标。所以大众带口罩,全民做核酸,都是为了控制疫情,降低整个社会的死亡人数。

国外讲究的是个体化,你可以建议,但别来管那么多,我怎么样由我自己决定,当然,我也为我自己的结局买单。

选择了自由主义,我就会接受自由主义的全部。

所以国外的这个思路,显然不可能适合我们,这是我们从小接受的集体化教育和传统文化决定的。就像昨天的视频一样,我们会为求医无门的老人而担心,也会共情无数同样处于困境中的同胞。我们有更强烈的一体的情感,会认为无论贫穷富有,我们是命运的共同体。

当然,你可以说,作为新一代的你已经能接受个体化的道德观念,我会为自己负责,但问题是,上一代人未必。

所以如果走非清零路线开放,也许物资等问题确实可以很快得到解决,但这可能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病例死亡。一个参考数据是纽约目前的疫情死亡人数是四万人,而上海的人口数是纽约的三倍。

这显然是一个国人在道德观上完全无法接受的情况。
不同的社会道德理念,已经决定了不同的思路。

情绪的大潮是直观的,难的是理解大众情绪中不同的诉求
更难的则是在这么多分歧中找到平衡的答案



@卢湾伯爵
刚刚
来自 微博 weibo.com
番茄台想搞晚会,朋友圈通通骂,最后取消了,取消蛮好的,很识相,大家的气也顺了一点,那时候朋友圈骂,也没有说是“境外势力”搞鬼,为啥这个温和的视频背后就有境外势力的影子?生气不是因为视频,生气是因为删视频。 ​​​




发表评论
本文章已关闭或您没有权限发表评论。
最后违规时间: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