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爱人] 你有病,而我有药,你不吃没关系只要你不要跑来认识我就好,哈

你有病,而我有药,你不吃没关系只要你不要跑来认识我就好,哈

对亲近的人毒舌,是一种病。
对老公不满
对儿子不满
对闺密不满
难道你少年时代就已经得了漫长型顽固更年期了吗?

这个毛病叫回避依恋型人格,很常见很普遍。尤其中国人。
基因决定我害你!




这种人并不是不喜欢你才打击你,
恰恰相反,只有和他认为是亲近或信任的人在一起时他才会犯病。

这是因为回避依恋型人格的人终其一生都在逃避真正的亲密关系。
常年在旺网,有些人太典型啦,隔着太平洋我都闻到浓郁的病人气息。

TOP

回避依恋型人格

回避依恋型人格
回避依恋型人格

TOP

这种人格的形成可能和童年时期父母较为严厉有关。

中国的许多父母不知道中了什么邪,对子女的一切都需要打击。



我们中许多人在其成长经历中,极少能获得赞扬和肯定。

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会形成一个特别扭曲的意识:

亲近的人之间天然就应该是相互抬杠和挑刺的交流模式。

他们从来没有学会过怎样正确地表达感情和需求,或者说直白地表达从来得到的都是否定反馈。

长此以往,儿童会倾向于觉得直白表达感情可能是一件错误的事情。

TOP

一、 被母亲责骂的孩子

这些儿童长大了,就成了总对亲近的人毒舌的这类人。

而等这类人当了父母,又会把这个“表达-否定-关闭”的交流模式循环传递给自己的子女。

你可以想一想,如果要你和父母,尤其是父亲明明白白地表达感情。

譬如说出“爸爸我好想念你”之类的话,是不是对你来说有点“怪”,有点“难”?

如果是的话,你身上就存在着这种情感模式。



在这类人的原生家庭里,很可能夫妻之间表达感情也是很件困难的事情。

这些人表达感情的方式已经被扭曲。

所以在爱情和友情中,喜欢黑别人,喜欢嘲笑亲近的人,归根结底是吝啬于表达肯定和欣赏。

他们得到的价值承认太少,所以因为你再找一个伴侣很可能还是这种人。

中国人大部分都有这个毛病,你能躲哪里去?

没准你自己也是这种人自己还没意识到。

吵一辈子架却吵不散的夫妻到处都是,这已经成为他们默认的沟通模式融入了血液。

TOP

这种表达习惯因为是早期经历写进底层的,系统权限特别高,靠自己改就像提着自己头发把自己拎起来一样,基本没戏。

一定要改只有靠外力调教,只能像训练动物一样,从削弱动机和惩罚机制入手,过程漫长且痛苦。

但如果你非常确定将要和对方长期相处,也只能尝试纠正他。

不然你自己痛苦,以我们这代人的容忍程度,这段关系是多半要死亡的。

TOP

二、 以爱之名,互相折磨

这类人喜欢嘲笑挖苦自己在意的人,他图的是什么?

图的恰恰是你的辩解甚至于你的愤怒。。。
这种病情,家庭中有,同学间有,同事,盆友里更有,甚至旺友里也是有。


你的辩解证明了你在挽留这段关系,
你的愤怒证明你在乎这段关系。
若只是网上,不理睬便是。而你真正烦恼的是生活,你每天每时每刻在被煎熬。。。

他于是从你的抗辩和愤怒中获取了愉悦和欣快感。听起来好变态啊。哈哈
没事
他有病,你有药哇,不给他吃,急色忒伊



也许你的愤怒、伤心、反击会激发他意识层面的懊悔和自责,但是他的潜意识是欣喜的。

如果你对他的打击做出了他期望中的反馈,他就会不断地往下试探你新的底线,直到他得到令他更满意的结果。

或者每隔一段时间就要重复一次这个过程,以便重复这种愉悦。

对这种病最好的调教方式,并不是辩解和反击,而是“无反馈”。

下次他再通过负面打击来获取满足感的时候,你不可以做任何回应。

不要接茬,不要回复,不要抗议,不要理睬。

就当他瞬间蒸发,如果周围有其他人,转向其他人进行正常交流,如果没有其他人,那你就自己玩会儿手机。

我有时候想吧,矫情个啥啊,好日子不想过来着
简单多好

TOP

不针对谁哈
只是笔头用个犀利风
好激气读的人愤怒
有情绪才好玩
有戏
才解决问题

TOP

三、能拥抱就不要争吵



攻击行为得不到期待中的反馈,他会非常气愤。

多气几回,自然就和巴普洛夫驯狗一样,渐渐失去继续这种奇怪的交流模式的欲望。

有人说这样不回应很伤人。

没错,就是要伤人,不伤人没记性。

他在攻击伤害别人的时候怎么没有想到别人会痛苦?

现在人家只是不回应,还不是反击。

这就受不住了?

这是哪门子的既脆弱又扭曲的心脏?

一直有一种深深的不确定感,潜意识里觉得自己价值低,配不上美好的事物和人,随时都会失去。

所以这类人需要反复地通过获得来自于对方“反向否定” 的反馈,从而获得一种“即便如此对方也不会离开自己”的虚拟安全感。

因为这种毛病特别普遍,所以我不建议情侣碰到这种问题就采纳那些“劝分”的意见。

TOP

病,和药
都摆在这里了,解剖开真不美啊
但能正视的人才是有勇气有气度的人,这便是成长

TOP

谁为你的木有教养卖呆呦。所以,物以类聚是科学的。懂的人有慈悲,不懂的人心大无知啊,永远不觉得自己错。案例实证都有了。完美。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