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帮学前幼儿搭建五大支柱 顺利衔接小学生活

帮学前幼儿搭建五大支柱 顺利衔接小学生活

俗谚:「三岁看大、六岁看老」。究竟教养三至六岁的孩子,施力点要摆在哪里,才能帮助孩子顺利衔接小学生活,发展成一生受用的基础能力?幼教专家认为,父母应该帮学前幼儿搭建五大支柱:一、体适能的奠基;二、同侪相处技巧;三、责任感的关键养成;四、良好的自我概念;五、手足关系的经营。

三至六岁,孩子进入幼稚园,并准备迈入小学。弘光科技大学幼保系助理教授赵蕙铃观察,父母直观上很容易把教养重点放在智育学习,产生「见树不见林」的教养迷思。教养资源的投入也过于单一或片面,忽略了学前教养应该是「全人发展」,需全面关照孩子的身体、社会、情绪、认知、语言……等各面向发展。

学前幼儿教养五大重点

台北市立教育大学教授林佩蓉指出:「面对三至六岁的孩子,父母的教养角度要宏观。」幼儿教育不是国小先修教育,也不是才艺、美语、电脑科技教育,而是重视身体健康、培养人际智能、开发思考力、基础社区公民的教育。幼教专家建议家长,教养学前幼儿,可将心力投入以下五个重点:

重点一:体适能发展的高峰期

进入小学后,孩子要面临长达十年以上的学习生活,良好的体适能有助提升孩子的抗压性,跑完这场学习的马拉松。以中华民国体育学会的定义,体适能是指「个人的能力可以胜任平时的工作,不会感到疲惫,且仍有余力应付突如其来的变化及压力的能力」。

而体适能发展的黄金期在五至七岁。幼儿成长发育权威学者史康门(RE Scammon)发现,人体于五至七岁时,神经机能的发育已达到与成人相近的程度,此时是父母提升幼儿体能发展的最佳时机。

◆父母可以怎么做?

1.充分活动以发展大肌肉:幼儿的发展是循序渐进的。林佩蓉指出,在身体发展上,三至六岁的孩子着重大肌肉的开发,家长必须提供安全的环境及较多的活动机会,帮助孩子发展身体的敏捷度、平衡感及协调性。最好每天有至少半小时的户外活动或体能活动时间,才能帮助孩子充分发展大肌肉。

2.游戏中发展运动技巧:幼教专家指出,最适合学前幼儿的活动就是游戏。弘光科技大学幼保系教授许碧勋说,身体的游戏在孩子动作能力及技巧的发展上扮演极重要的角色,可让孩子学习到个体能做什么、如何去做。别小看走、跑、跳、滚、爬等动作,这些最简单的游戏能让孩子探索身体、空间和物体的关系。

三至四岁的孩子已能运用整个肢体活动,可带孩子玩搭拱桥、推球接力、溜滑梯等大肌肉伸展运动的游戏。

五岁幼儿的脑部神经已趋近成熟,能灵活自如的运动,身体发育非常迅速,动作能力进步很快。此时应提供可协助孩子稳定控制大肌肉动作的活动,如走平均台、跳绳、骑脚踏车等。

六岁孩子的平衡感更稳,应能更正确、熟练的从事各种运动。父母可根据孩子的兴趣,让他投入比较复杂的动作技巧,如游泳、溜冰、跳舞、体操等。

3.慎选活动的环境:若从事游泳、律动等有氧运动,家长需考量活动的环境,最好是通风又凉爽。相较于成人,幼儿的新陈代谢能力仍有一段距离,也就是说,幼儿的散热能力较差、心跳速度较快,如果在炎热、空气不流通的空间里运动,很容易生病或中暑。.

TOP

重点二:责任感的关键养成期

如果父母想让育儿这件事有如倒吃甘蔗般甜美,幼教专家建议家长,千万要把握三到六岁,这时期是建立孩子「自我负责」观念的最佳时机。赵蕙铃认为,自我负责的认知与态度,是能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基础能力,和记忆型的读、写、算教育相较,教会孩子负责任的投资报酬率最高。

一旦孩子在学前阶段学习到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上了小学后,父母就有机会看到凡事自动自发的「理想」小学生:早上不赖床、上学不迟到、好学不倦、充满学习热情、不用催也不用赶,孩子会自动写完功课……。

幼儿在五岁前仍是无律阶段,没有是非观念的存在,以满足自我的需求为主,显现在外的行为不受约束。但是五岁之后,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除了自己,孩子已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开始有是非善恶的观念。如果父母于此时给予明确的教养原则,孩子会发展出对规矩的强烈尊重,而且视之为神圣不容更改,道德发展进入「他律期」。

◆父母可以怎么做?

1.开放给孩子选择的权利:《每个孩子都能学好规矩》作者安妮特‧卡斯特尚(Annette‧Kast-Zahn)建议父母:「关于自己需要什么,孩子应该逐渐做更多决定,并自己承担后果。」

不论吃饭或是玩玩具,父母都该将自主权还给孩子,不该帮孩子决定玩具怎么玩。又如吃饭,父母可以决定供应哪些菜肴,但除了孩子自己,没有人能够决定孩子的食量。只要孩子不想继续吃,就该结束用餐。父母只要坚持在规律的时间提供三餐,并拒绝在餐间提供零食,孩子很快就会学习找出正确的食量。

2.生活自理的责任:孩 ​​子三岁进入幼稚园之后,许多家长常有「早晨焦虑症」,孩子太晚起床、穿衣服拖拖拉拉、吃早餐也慢吞吞。卡斯特尚认为,父母的责任是将孩子准时送到学校,至于孩子是否穿戴整齐、头发梳好、有时间从容不迫的吃早餐,可以交给孩子自己决定。孩子觉得自己「有责任」时,早上就不再有理由胡闹。

3.给孩子无聊的权利:这个阶段孩子该学习规划自己闲暇时间的责任。如果孩子一句「我好无聊」,就能获得家长陪伴,孩子根本无从认识自己的需求和能力,也不知道该如何和自己相处。

孩子有权无聊。卡斯特尚提醒父母,别允许孩子看电视填补空档,也不必带着孩子四处上才艺班。父母可与孩子讨论,但请孩子规划属于自己的周间游戏作息表,父母只要在家里提供属于孩子的工作桌或角落游戏空间,让孩子依自己的安排游戏。自由游戏的时间愈多,孩子愈容易回答「我该做什么」的问题。

4.订定明确的规矩,让孩子知道违反规矩的后果:幼儿需要规矩、限制、界限,才能学习自我控制,了解不能总是率性而为。《我家幼儿教养好:3~6岁》作者萨尔‧赛维尔指出,孩子其实很需要成人为他们订定规矩,规矩可以做为支柱与指引,让孩子了解什么才是良好的态度与正确的行为。

但给予幼儿的规矩和要求必须非常具体,赛维尔在书中举例,如果父母说「去把房间整理干净」,就是模糊的要求。对孩子而言,「把房间整理干净」的意思并不清楚,他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让房间变干净。所以明确的要求应该是:「先把玩具收起来,再将地板上的衣服挂起来,把房间收干净。」

父母也必须让孩子了解违反规矩的后果,这能让孩子知道如何做决定:正确的决定会得到正面的结果,错误的决定则会是负面的后果。例如,给孩子蜡笔前,可以先提出明确的要求:「要画在纸上,如果画在其他东西上,就要没收蜡笔。」

5.贯彻规矩的执行:许多父母订了规矩,也告诉孩子违反规矩的后果,却因孩子的哭闹、拖延而妥协、屈服。林佩蓉指出,教养态度前后不一致,孩子反而成为机会主义者,他们学到以负面的方式坚持到底。

如果家长想要孩子自律,必须坚定的执行自已所立下的规矩。当孩子知道你言出必行,才会认真看待你对于违反规矩的警告。而一旦孩子开始试着自己收玩具,在餐厅吃饭有礼貌,就寝时间到了也不拖拖拉拉,家长可以赞美孩子,让他知道自己长大了、渐渐具有责任心,对家里有所贡献。.

TOP

重点三: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

有了「我」的概念时,表示孩子开始思考自己。许碧勋说,这对孩子未来的人格发展非常重要,因为拥有良好的自我概念,可让孩子在小学阶段展开学业或交友等关系时,以正面的态度应对,发展开朗的人生观,也较能面对挫折。协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许碧勋有以下建议:

◆父母可以怎么做?

1.多赞赏,少责骂:七岁前,孩子对自己有能力完成任何工作常有不切实际的乐观现象,但幼稚园老师通常是赞许孩子的努力,而不以工作成果及品质论断孩子。这会让孩子相信,自己努力工作可完成许多事情,并「成为厉害的人」。

2.给孩子探索的自由和空间:让孩子有时间与机会找出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老是给答案。尊重、欣赏与信任孩子的能力,让孩子体验「我做到了」的成就感,在实现自我的满足中肯定自己。

3.让孩子有宣泄情绪的管道:可在室内辟一个角落,铺上软垫,放置几个抱枕或软质玩偶,让孩子宣泄情绪,避免过度压抑内心的负面情绪,才能帮孩子建立健康、快乐的积极态度。

4.肯定与接纳孩子的任何感觉:教孩子认识「我的感觉」,并以适当的词汇表达情绪。孩子抱怨或诉说情绪时,耐心聆听,并尽量协助孩子完成事件的描述,避免嘲笑与否定,帮助孩子加强自我概念的形成。.

TOP

重点四:手足与父母无法取代的同侪相处

「现代孩子的人际经验,多的是与大人相处的经验,却少有同侪互动的机会。」林佩蓉提出她的观察。小家庭的环境促使现代社区人际互动比过去疏离,加上少子化的宠溺症候群,当今孩子的人际知能较为缺乏,不利日后人际互动敏感度的建立与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

学龄前的同侪相处经验,能提供孩子练习人际关系的经营。南海实验幼稚园资深老师王珊斐说,同侪游戏最珍贵的意义在于磨合的过程。透过同侪互动,孩子有机会和别人一起合作、用语言协商冲突、知道如何在游戏中加入群体、试着做决定,并为决定负起责任。林佩蓉指出,要让孩子未来成为一个具备良好社会能力的人,幼年的同侪经验不可或缺。

◆父母可以怎么做?

1.同侪相处机会不嫌多:同侪相处是父母与手足无法取代的经验。《新韦氏大专辞典》定义同侪为「彼此处于同等地位的人」。孩子与父母、手足之间的互动及接触,很少是属于平等地位,通常被较年长者当做晚辈看待。

唯有同侪相处,孩子彼此才是站在同等的地位,有更多机会自由尝试新的角色、想法和行为,如此才能学会与人相处之道,如「我不轮流玩,别人就不和我玩」「我如果推他,他就会打我」……等。这些社交、认知能力,在不平等的亲子或手足关系中不易获得。

在幼稚园教学现场,王珊斐观察到,家庭生活中少有同侪相处经验的孩子,上学后也较不易融入团体,常成为团体活动的落单者。父母若想提供同侪相处经验,不妨让孩子进入幼稚园。

若父母不想让孩子太早上学,林佩蓉建议,应该让孩子有机会跟一群玩伴长期稳定的交往。例如多带孩子参与故事妈妈活动,或在固定的时间带孩子去公园游戏,才能让孩子深入了解玩伴并相互学习尊重。

2.不要直接介入孩子的同侪冲突:女儿就读幼稚园中班的大颖文化总编辑谢淑美观察到,爱子心切的现代父母,已开始为孩子「仲介」朋友,孩子回家一句「他都不和我玩」,隔几天就看到家长在校门口送糖果给其他孩子。

「小孩才是同侪团体的当事人,」谢淑美认为,家长的直接介入其实剥夺孩子练习面对社交问题的机会。研究也显示,当同侪相处出现冲突,父母不直接介入的孩子,在幼稚园内比较受到同学的欢迎。

从幼稚园教学现场观察,王珊斐认为,成人很难理解学前幼儿的同侪相处规则,上一秒还是如胶似漆的好朋友,下一秒可能因为一句话或一个玩具就翻脸,但隔没几秒,两人又玩在一起。她建议父母完全放手,不要介入小孩的同侪世界,孩子绝对有能力与同侪磨合出彼此都能接受的相处之道。

3.帮孩子把脸擦干净、穿戴整齐:在幼儿的世界中,外观与同侪的认同有绝对的关联。王珊斐说,幼稚园内人缘不好的孩子,老师多半会请他先改善卫生习惯,例如把脸上鼻涕擦干净。

4.教导孩子加入团体游戏的技巧:孩子的团体游戏有自己的一套剧本,外来者要加入,除非扮演对既有团体成员无害的角色。例如玩扮家家酒,如果团体中已有医师、护士的角色,孩子还想扮演这两个角色,很容易被排拒,通常较受欢迎的孩子,都是被认为无害团体既有成员者。.

TOP

重点五:手足关系的经营

父母一定要把手足关系的经营当成一件大事。赵蕙铃表示,手足关系是亲子关系之外,影响孩子最深远的另一种关系。

处理手足关系,较令父母头疼的应该是「手足的竞争」。林佩蓉指出,手足竞争现象在同性兄弟或姊妹间更为明显。若是两兄弟(姊妹)年龄仅差距一岁,竞争最为激烈;若年龄差距五岁以上,两人的发展已似独立的个体,父母形同面对两个独生子女,较感受不到手足间的竞争。

林佩蓉建议父母,面对手足教养,要先了解孩子的感受。老大通常会有失落及吃醋、嫉妒的感觉。但老大在老二出生前,获得父母教养资源完全的投入,老二看待老大,常觉得「哥哥能力比较好,比我优秀」,因此老二的成就压力大,也容易出现没有自信的状况,导致一切想向兄姊看齐、或拿取他们拥有的东西。

手足竞争并不只是家庭互动的一部分。美国《儿童虐待和疏忽》期刊的研究发现,若没有适当的引导,孩子会产生焦虑、愤怒和沮丧,尤其是一年发生激烈冲突五次以上的手足。

◆父母可以怎么做?

1.统一的价值体系:手足纷争总是推陈出新,没有一种方式可以处理所有争执的情境,行政院卫生署丰原医院临床心理师陈怡如认为,父母要先确立自己的价值观,才能在「每次都不一样」的纷争中,坚定自己的态度。否则就会演变成昨天希望哥哥多包容弟弟,今天又觉得两人应该公平竞争。方法的不一致,会让孩子感到无所适从。

2.让老大参与育儿:很多手足竞争与冲突,追本溯源都是儿时对新生儿的嫉妒。塞维尔建议,在新生儿回家后,分派一些重要的工作给老大,如拆玩具、拿尿布等,并感谢他的帮忙。

3.当个小帮手,孩子较能肯定自己的价值:老大参与的程度愈高,他的归属感也愈深,有助于培养老大和新生儿间健全的心理架构,日后与弟妹或父母的关系也会比较好。

4.协助孩子了解彼此的差异:家有手足的父母一定会面临孩子「要求公平」的需求。林佩蓉说,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性,不可能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如果家长决定给某个孩子不一样的待遇,而遭致孩子抱怨「不公平」,父母可以向孩子解释:大人试图公平对待每个人,但因为年龄和个性不同,导致两人有哪些差异,才会做不同的决定。.

TOP

写得太好了!
教育局的领导、幼儿园及小学的老师们都应该好好看看,在你们的指挥棒下家长都变得焦虑盲从,并且直接影响到小孩的成长,悲哀啊!.

TOP

nice!.

TOP

收藏,谢谢分享。.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