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0个人次参与评价】

[生活] 原来美国也有这样的孩子----在我家

回复 99楼zyc 的帖子

真不容易啊,你家小妹妹真的非常阳光好性格。
幸好预先有所了解的,不然真的不太好招待这个美国姐姐呢。你也真是跟着辛苦了。.

TOP

看的好感动,这样的女孩真是不多啊,LZ是个与众不同的妈妈.

TOP

回复 102楼小魔术 的帖子

没有办法,逼上梁山的。我也是个传统妈妈,希望孩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可一切都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第一步只能先说服自己 (当时孩子成绩由年级17下降到90了,以后就更惨不忍睹),徘徊了许久:换班、转学什么都想过了,最后在参加全国一个比赛后,国家电教馆老师的话让我恍然大悟,也许孩子可以向外面发展。(曾经找心里医生咨询,害怕孩子出问题)
整个6年级孩子几乎没有认真学习,可是副业到不错:一部校园微电影(编、导、拍、演)、一个英语剧本和一盒橡皮章。这些现在反到成了申请学校的作品(因祸得福啊)。业余时间跟老外学电影、莎士比亚舞台剧,小提琴、打鼓和吉他(偶尔弹弹钢琴),这些都是为了让孩子感觉生活是美好的,最后年级领导沟通,班主任换了(一个EQ很低的老师,全班同学抗议),孩子才慢慢恢复平静。真是有得有失啊,我的小心脏算是很坚强的,乖乖女不见了。孩子突然变成一个很有主见的人,定下自己奋斗的目标。多数老师都很喜欢她的个性,特别是外教,评论她是爱憎分明、敢想敢做、阳光可爱的人,就是不适合中国国情(无语)。
学校给了她许多机会,包括组建英语俱乐部。成长是痛苦的,但有些是必须经历的。.

TOP

回复 100楼远远娘 的帖子

现在就是担心身体了。当初她是体育特长生进中学的,身体还算可以。现在每天坚持步行来回学校一小时左右。.

TOP

回复 99楼zyc 的帖子

问这个问题本想问的意思是,这个美国家庭有没有象你这样很用心滴照顾你家孩子?比方会细致到吃什么,喝什么,习惯不习惯什么的,还有陪着去外面游览。
我感觉中国孩子比美国孩子真诚友爱很多很多,是他们学习的榜样。.

TOP

回复 105楼悠优 的帖子

这个姐姐有点特殊,妹妹们就热情许多了。可能与国人不一样,孩子在她们家吃的就是平时的匹萨、面包、麦片、牛奶。好在孩子喜欢这些东西,也有同学吃不惯的。平时我们早饭也是牛奶、麦片、水果。美国妈妈听说孩子理想做导演,还让三个孩子拍拍我家的马屁,日后可以借点光。哈哈,也算是一个感情投资了。.

TOP

回复 106楼zyc 的帖子

哦,这样子啊。
那你的孩子是很乐意对姐姐好的。很好的孩子,还挺有责任心,在这个年纪挺难得的。.

TOP

怎么样能找到美国姐姐呢?我家女儿也想找个外国姐姐相处几天.

TOP

回复 104楼zyc 的帖子

女孩子打打网球也挺好的。.

TOP

好妈妈,好女儿.

TOP

谢谢大家的鼓励,其实我是在与孩子一起成长。我们小时候物资没有现在好,但精神上很满足。什么东西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曾经在花园里用四块砖、一根绳加点米捉麻雀(花园洋房)。现在想想当初是运用物理的平面镜成像原理做望远镜、万花筒的。这些现在的孩子那玩过这些!.

TOP

回复 109楼远远娘 的帖子

我们打乒乓球,因为是左撇,同龄不愿跟她打,老妈我只能自己上了。人老腰容易闪,现在寒暑假打打。.

TOP

谢谢大家的鼓励,其实我是在与孩子一起成长。我们小时候物资没有现在好,但精神上很满足。什么东西都是自己动手做的,曾经在花园里用四块砖、一根绳加点米捉麻雀(花园洋房)。现在想想当初是运用物理的平面镜成像原理做望远镜、万花筒的。现在的孩子那玩过这些!.

TOP

回复 105楼悠优 的帖子

我直说了吧,很多普通外国(我这里指澳洲、美国,欧洲的不清楚)家庭的孩子,不见得有很好的教养,这个不是什么文化差异,真心就是修养问题。

东亚文化里的“受人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推己及人”,他们是没有什么概念的。

看完这个姐姐的“事迹”,联想到前几天隔壁帖子里,中国在美国的交流生,因为没有跟寄宿家庭陪聊到对方满意的程度,就被赶回国,天壤之别啊。

楼主女儿是心胸开阔的好孩子,但是我忍不住多嘴,中国是啥样就是啥样,没必要太在乎外国人的观感。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挺直腰杆,中国的形象终有一天,会水到渠成地好起来的。

我自己的孩子,要是被人这样招待了,还不懂事,我会无地自容的。同理,要是别人家的孩子(不管这个孩子来自哪里),住在我家,我费心招待了,但是他/她的表现失礼(直率和失礼之间,还是有明显界限的),我会直接给他/她指出来。.

TOP

回复 1楼zyc 的帖子

方便透露下在什么学校吗?这个学校的校风还 不错呀,有容人之量。.

TOP

回复 114楼不不园 的帖子

其实与学校、国家关系不大。姐姐的爸爸是丹麦人,可能这个民族本来就有特殊的性格,加上父母的关系,形成了她的这种性格。(不善表达,但最后的眼泪可以说明了)
孩子出去了几次,回来就自然而然爱国许多。她说如果自己不说自己祖国好,那老外就更看不起你了。孩子给当地学校的老师、同学留下深刻的影响:原来中国也有这样的孩子。(可能他们影响中的中国孩子不一样)第一次去美国时,住宿家庭的爷爷奶奶把孩子当甥女,教孩子织毛线,(孩子给爷爷奶奶做煎饼、蛋糕、炒蛋、洗碗扫地,还赚了十几美金)走之前奶奶给了一盒针线包,在旅行箱上绑红丝带,孩子感动了许久。去年爷爷奶奶那里有台风,孩子第一时间询问情况,老外激动啊。
感情交流很重要。留学生被赶一事,我认为就是没有沟通的原因。因为姐姐的情况我们有所了解,所以就能宽容她、接受她、甚至有点同情她。如果不了解情况,这样的孩子谁都不喜欢的。.

TOP

这几天孩子与姐姐们联系,顺便问问她们对中国的看法,缺点:脏、人太多、设备落后。优点:有你们这样的好朋友,热情。我家姐姐说以后不来中国了,直接去加拿大找我孩子玩。嗨,上海已经是发达城市了!
说心里话孩子与姐姐的性格不融,姐姐就是我们这里的三好学生样子,淑女型。其他几个姐姐就与孩子一样,大大咧咧,阳光随心。所以家庭环境是很重要的。.

TOP

多懂事的女儿啊!.

TOP

回复 114楼不不园 的帖子

你太直白了,我喜欢。是这个理。尤其最后一段。
楼主的孩子小,我还是多表扬多肯定,她是好囡。.

TOP

回复 114楼不不园 的帖子

送花给诚实滴不不园。
话说,米国孩纸是挺缺教养,他们没那个意识,从小就被教育得阳光自我得很。我看到的情况大部分就是这样的。.

TOP

回复 120楼悠优 的帖子

没有想到引起家长们的讨论,不能说美国孩子都这样,这个姐姐有点特殊,就如同我们这里的特殊家庭一样,离异家庭的孩子也有阳光的。
美国孩子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那次孩子的同学去美国,因为不敢拒绝,居然吃下了自己不能吃的,结果直接进医院。这些姐姐们的父母算是上流阶层的,比起其他美国孩子,家教算严的。.

TOP

引用:
她们对中国的看法,缺点:脏、人太多、设备落后。优点:有你们这样的好朋友,热情。我家姐姐说以后不来中国了,直接去加拿大找我孩子玩。
所以说,您和您的女儿如此宽宏大量,如此想以一己之力改变他人的观感,结果对方打心底里接受的还只是素质高的个体,而不会马上改变对上海总体的看法。

这些姐姐们,正在青春期,本来就处于难搞的阶段;学中文的初衷可能也不是自己真对中国有兴趣,而是父母生意上有要求,要他们对中国有好感,是不容易的,那就算了。我所在意的是,这位姐姐表现出的封闭,这个跑遍天下,都不会受待见的。试试看,一个中国交换生,带上两星期的方便面住到寄宿家庭,对方不发话才叫奇怪呢。

这个姐姐叫是幸运,碰到了这么好的“妹妹”和“妈妈”。而且,我觉得她半夜里打电话叫醒爹娘,就为问自己想要的一个小玩意能不能买,也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TOP

回复 121楼zyc 的帖子

我是不是有点过度解读?可是我从字里行间,就是得出了这样的观感。

美国的孩子值得我们学习的是维权意识,不会吃亏;中国的孩子(不讨论骄纵成性的那些)值得美国人学习的更多:克己,体谅,留人余地。真论表面上的修养,老欧洲人要远胜于美国人。.

TOP

回复 57楼lulukitten 的帖子

是呀,我觉得欧美人从孩子到成年,有很大的变化。好像突然会成熟起来。

入乡当然就应该随俗,否则不是自找不痛快?我还实在不能接受美国的饮食习惯呢,那么多垃圾食品放任孩子吃。.

TOP

不好意思发的评论, 估计会得罪人的。 楼主很辛苦, 但全部关注在吃和观光上了。 交流是文化交流,不是旅游。 就算是吃, 其实还有很多和吃有关的文化, 比如餐具, 餐室的布制等。 光盯着事物本身, 矛盾自然多。.

TOP

回复 123楼不不园 的帖子

其实美国孩子、中国孩子都是看个体的。另外几个姐姐就什么都吃了,这个姐姐是过敏,加上家庭的缘故,就有点不一样了。中国孩子去美国,也有带方便面的,吃不惯洋餐。有的同学与寄宿家庭几乎不沟通,学校里几个同学自己玩耍,根本不与外国小朋友联系(这样口语怎么会好?)
所以,孩子的个性(口语)很重要。写这些也只想告诉要留学的孩子们,入乡应该随俗,尽量融入这个国家、家庭,做个讨人喜欢的孩子。.

TOP

回复 121楼zyc 的帖子

呵呵呵呵,不讨论了不讨论了,你已经蛮辛苦的了。.

TOP

回复 125楼全职妈妈 的帖子

谢谢大家,不会得罪我。哈哈。其实全程就一个星期左右,白天与孩子一起上学去,晚上就只能在附近走走,更多的是在家,就只能是这些小事了。周末自然带姐姐们出去玩,她们自己提出的几个地方(来前已经做过功课了)。对十几岁孩子(特别是我家的这个姐姐)要文化交流,(学校带去朱家角,她们觉得太无聊,因为导游不让自由活动)难度有点大。原来我打算带她们去我家画室看看,顺便参观一下朋友的模型,可小姑娘们不感兴趣啊。
我只是流水一下过程,给一些同样经历的人作个参考。.

TOP

回复 127楼悠优 的帖子

谢谢你的观点,对以后会有帮助。.

TOP

大学生和中学生有很大区别,大学生是会主动了解中国文化。我教她们剪纸时,看到一张红纸瞬间变成一个图形,高兴得拍手啊。中国的书法、手工编织等,在大学生眼里中国是神秘的、有趣的。这与她们的文化修养有关系,中学生或者再小的只是走马观花了。
现在的学生游学活动,大都就是走马观花了,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认识。.

TOP

楼主的心态非常开放大气,学习了.

TOP

真是个好孩子,祝福她去加拿大一切顺利!.

TOP

回复 128楼zyc 的帖子

原来如此。其实楼主不必迁就小姑娘的。 teenage的确比较难弄, 不过还是要坚持自己。毕竟文化交流是双方面的。 在这里看到过一个家庭带留学生看芭蕾舞。 估计访问的学生对芭蕾舞毫无兴趣, 但host 家庭还是照样安排。 host的妈妈说, 学生很想家, 看到我们这样的中国人面孔, 对双方都感到能放松一下。可见中国孩子在美国家庭也差不多。host 妈妈可没有为孩子买电饭煲煮米饭的想法。.

TOP

回复 132楼游走江湖 的帖子

谢谢,这也是我最大的心愿。.

TOP

回复 133楼全职妈妈 的帖子

事实上以后的几天就随她自己吃了。我只是联想到自己孩子,如果能得到住宿家长的关心,做妈妈的比什么都开心。 一份关心会换来一份感动的。
通过这事孩子也学到了许多,人与人的相处,与不同国家、家庭人员的沟通,也算是模拟一下。如果是自己,又会怎么处理。.

TOP

真心感谢大家,现在做独生子女家长,是摸着石头过河,大家相互讨论是很有必要的。
相信对以后处理这类事会有帮助。.

TOP

这样的经历很好啊,lz的孩纸很能干.

TOP

回复 112楼zyc 的帖子

那些孩子,干嘛歧视我们左撇?夸下你女儿,左撇孩子都聪明,我顺便也自夸了.

TOP

回复 138楼远远娘 的帖子

我也觉得左撇子蛮聪明的。小朋友们不懂。.

TOP

回复 91楼zyc 的帖子

方便消息一下哪所中学吗?给个参考,谢谢啊.

TOP

LZ对自家小孩子的教育值得我学习,虽然我家是男孩子,性别不同,教育方式会有区别,但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对于孩子学习成绩的下降还是给予她空间和等待,这个过程只有类似的家长有体会;在经历一段过程后,让孩子懂得爱国、体谅他人、爱憎分明,真的是很不错的品质!.

TOP

回复 138楼远远娘 的帖子

你家孩子也是,哈哈。左撇的孩子有许多不便,小学时老师要求用右手拍皮球、扔实心球,我家的不会,只能跑步代替。学校公开课要求学生一律用右手举手,我们用左手,结果被老师批评了。三年级英语老师告诉我,千万不要责怪孩子,左撇的孩子思维与右撇孩子不一样,英语她是左右手都可以的,中文大班时被老师纠正了。吃饭是左手,现在慢慢会用右手了。.

TOP

回复 140楼fcfld 的帖子

其实学校真的没有什么,有得就有失,毕竟一天只有24小时。当初放弃几所好学校,就是为了离家近点。因为小学天天挤地铁,太累了。
现在的家长难啊,有择校的困惑(有利有弊)。做家长的只能调整心态,积极帮助孩子应对、渡过青春期。如果当初进了牛校,那孩子就不是现在这个样子,也许目标也就不一样了。
迷信一下,各人头上一片天啊。.

TOP

回复 141楼ljfang 的帖子

只有经历过的人,才会有体会啊。那段时间在书店找书、请教教育界有关人员、看心理门诊。。。。。。现在想想一切都值得,孩子安全度过了困难期。
最近有妈妈问起,看来相同事情真不少啊。妈妈们加油吧,我们就是孩子的依靠。.

TOP

回复 142楼zyc 的帖子

左手舉手拍球和右手舉手拍球有啥不同,這幾個老師都不可理喻。我以為現在社會對左撇子寬容些了,看來進步不大。我小時候在學校倒是沒受什麼歧視,也許有也不記得了,我就記得中學時和同學比用左手在黑板上寫字,我總是贏,可是在家裡備受媽媽歧視,不許我用她的剪刀菜刀,小時候用左手她也總糾正我,長大後還是用左手更順,這個先天的,糾正不了的,那些人都不懂科學,與遺傳較勁。.

TOP

回复 143楼zyc 的帖子

整体感觉你家闺女的学校还是很开明的,特别是有交换生。
我们这区的学校大都传统,没有什么对外窗口,走传统路线很不符合我的想法,但Ms没得选.

TOP

回复 139楼悠优 的帖子

大了他們就都懂了,反而還羨慕左撇,其實左右手都均衡些可能更好.

TOP

回复 145楼远远娘 的帖子

对阿,小学老师要求整齐,形式上好看。现在中学就没有规定了,左手画的图比右手的好。剪刀什么都用左手,平时写字右手。老师们都知道她左撇,一些体育动作眼开眼闭了。.

TOP

回复 146楼fcfld 的帖子

现在好像有些中介也办理交换生的,15岁以上吧,你查查。.

TOP

回复 149楼zyc 的帖子

是,在关注最近英孚活动,其实更怕进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得学校,我们这片没啥多的选择,跑太远又不高兴。.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