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21个人次参与评价】

[实践] 感谢来捧场的姐妹们,祝你们幸福快乐。

回复 6楼阳光妞妞 的帖子

这个几点写得太好了,谢谢分享:
                第一,不要着急,从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但要循序渐进,从易到难。
                第二,要坚持,不要急于看到短期的效果,要放眼于未来,持之以恒。
                第三,要先培养兴趣,挑适合自己孩子的书,不要人云亦云。
                第四,不要别人比,只要开始就好,每一天比前一天多读一点就是进步。
                第五,任何习惯的养成不是一天二天,要日积月累。父母要有足够的耐心。.

TOP

有个问题:
读牛津阅读树的时候,一直都是朗读么?还是到了某个阶段以后就进入默读?.

TOP

引用:
原帖由 悠优 于 2012-11-3 13:25 发表
这个。。。混混,这个帖子我很喜欢。我们帮她添有质量的楼。楼主很真诚,对新一代学弟学妹贡献很大,如我这等资深家长也很有反省。

关于读史。我不反对读读《明朝那些事》之类。
但我更主张,小朋友读点经典,我 ...
悠游,我很喜欢你的这个读史的方式,是不是可以讲的再具体一点?或者举某一个例子,说实话,我自己对历史没有啥兴趣,但是孩子有,我不晓得如何去引导他。.

TOP

引用:
原帖由 阳光妞妞 于 2012-11-10 16:05 发表
是这样的。因为我没有机会听这里老师讲课,我的信息都只能从孩子那里转述的。可能我转述多了,会让人产生我在炫耀孩子。但这不是我的本意。

   我记得孩子在这里上学的没几天时,回来说今天数学课笑死了,老师让小 ...
这个数脚趾头的例子很有意思,我们的数学书里面也有类似的,有几个孩子,这个这样数,那个那样数,我不知道老师是怎么教的,如果能把数学书要探究的内容带孩子们探究一遍,形式上面再活泼一点,也会很好,只是恐怕,老师们迫于教学进度的压力,马不停蹄地把书上的内容灌下去。
唉,说到这里,我觉得,用马不停蹄来形容现在的教育很贴切,老师们马不停蹄地教,孩子们马不停蹄地背、做题、操练,家长们马不停蹄地带孩子们奔波于补习班,没有人有时间停下来想一想,我们在学什么,能不能学这么快,或者,人家就是要教出不去思考的人吧。.

TOP

引用:
原帖由 悠优 于 2012-11-9 16:40 发表

小宋妈妈,你这问题呀,让我思索了好几天,回顾了下我家囡囡怎么读历史的。呵呵。许多温馨的画面浮现眼前呐。。。
其实一开始也没有很系统地读,家里书很多,小孩子完全凭兴趣阅读,渐渐的,我们把这些零散的珍珠 ...
现在我们就在凭兴趣的阶段,前段时间,我兴冲冲地买了一套《吴姐姐讲历史》,人家没兴趣,说,没有林汉达讲的好,下面我都不晓得要给他买什么来读了,能否推荐推荐?.

TOP

回复 131楼Ageji_Mom 的帖子

你说的有道理。
但是我想听一听悠优的推荐,她有很多心得体会,对于我等一窍不通的人,这样的指导很可贵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悠优 于 2012-11-13 21:59 发表

不太了解您的孩子啊,这个年纪可能看谁都不顺眼。也有可能这本书是很糟糕。
我只在我的囡对历史有了点兴趣之后,读小说,看电影,读章节选,反正家里书很多很多,几万册书了,历史就占了小半,看过段时间后,叫伊 ...
呀,这样的读史历程、这样的生活真叫人神往啊!我们现在小四,读了《林汉达讲历史故事》、《上下五千年》,还有一堆小说,比如《说岳全传》《杨家将》之类的,他对这些有兴趣啊,翻来覆去地读,也不觉得枯燥,你推荐的三国演义我们也读过,可以说是启蒙读物,最早就是读的注音版的青少年简写版,后来是读了原版的,我家里还有一套毛批版的,他有时也翻翻,现在在慢慢地看电视连续剧,古代的白话小说看多了,古文的水平确实是有所提高。我想等三国读得差不多了,再进入下一个主题,比如另外一个朝代,或者某一个人物。只是我觉得他现在在这方面跟同龄人交流得很少。.

TOP

引用:
原帖由 悠优 于 2012-11-14 13:25 发表
真让人高兴的一帖。
关于交流人少,的确哦,现在的人太浮躁,求分数都来不及,不能要求他们再读其他的了,呵呵。你家的孩子不错,很棒,你可以和楼主的孩子交流呀,做一对笔友也不错,把一段读完说说各自感受,想必 ...
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晓得了,回去我让他自己选选,看对哪个有点兴趣。.

TOP

引用:
原帖由 阳光妞妞 于 2012-11-27 06:45 发表
教育其实也是围城。在国内的人觉得国外的教育制度如何如何之好,当我换个角度去看时,其实国内的情况并没有那么不好。

    首先说说中文的教学。不用教育这个词,我是觉得自己还是比较肤浅,不敢对这么大的一个概 ...
献花,我很喜欢你这个对个体的分析,我一直觉得,我们怎么都没法改变自己是中国人这个根,生活在国内,无论我们怎么抱怨学校的教育,我们都无法逃避,那么我们只有尽力发挥我们有的长处,尽力帮孩子撑下一些无谓的压力。.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