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52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人物访谈--------奥数主题

一直惊叹于天才和有天赋的学娃,但近一年来越来越感觉到,天才和天赋几乎可以忽略,

兴趣是第一,习惯是第二,起步早是第三(当然不能太早),


最重要是方向,这需要好的老师(或家长)帮孩子一把,年幼的小孩如果缺啥的话,缺的就是有组织,有系统,有前瞻的培训.

[ 本帖最后由 linzhish 于 2012-10-22 17:1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2-10-22 17:13 发表


这话说得好。
“前瞻性”

在小学,就看到五年级,就看到小升初。
在初中,就看到中考,就看到自主招生。

算不算有前瞻性?
在小学应看到,小升初.在初中应该看到大学及以后,,我感觉这是前瞻.初中四年其实决定了今后十年甚至更久的将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十年之后是否还会搞数学,决定了奥数学习(数学学习)的动力和方向.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2-10-22 17:20 发表
不好意思。个人认为初中压根不决定任何东西,高中才是,大学才是。
数学的能力的确要在高中和大学才能体现出来,

我想说的是动力,

[ 本帖最后由 linzhish 于 2012-10-22 17:24 编辑 ].

TOP

天才的标准太难界定,很多被认为是神童的人,其实是起步早,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他们的爱好上,才取得令人惊异的成绩.就拿奥数来看,上海一批顶尖的牛娃娃,不难发现很多是在小学就拿了大奖,在后来的初,高中竟赛中更是稳稳站在前列,


培训机构越来越趋向于几个甚至于某个核心圈..竟赛培训和其它培训慢慢分离得越来越清楚了,最大获利方也将浮出水面,.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姜 于 2012-10-22 22:38 发表


把学生的数学水平从高到低划分成1-10等。1等属于智优儿童,自然可以去“奥”;2、3等的人距离竞赛尚缺一口气的,如果与4-10等混在一起,显然就荒废掉了。

那么,谁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数学水平呢?这本应是学校 ...
中考制度是有问题,是所有问题的根源,不光中考,还有高考,都一样.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TOP

引用:
原帖由 旺旺她爸 于 2012-10-23 02:08 发表
很多被认为是神童的人,其实是起步早,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他们的爱好上,才取得令人惊异的成绩.就拿奥数来看,上海一批顶尖的牛娃娃,不难发现很多是在小学就拿了大奖,在后来的初,高中竟赛中更是稳稳站在前列
======== ...
其实不矛盾,对一个学习习惯和家庭,学校氛围都不错的小孩来说,起步早的优势是显尔易见的.

一个真正对数学有兴趣的小孩.是不会因为多看了几本书,多想了几道题而丧失这种兴趣.

论了半天,才发现,其实大家真正论的焦点不是天才和天赋,而是全民奥数,所以天才和有无天赋也是一种说法而已.



看到一些很显然不会有结果的学生都去奥,影响了学生本来的兴趣发展方向,或换句话说扼杀了他真正天赋发展的方向,这也是本人所反对的,



还有旺爸我想请较您一个问题,您把小孩奥卷撕了后,对她的小升初,和以后的入学是有何打算的,很想听听您的计划..

TOP

如果我的孩子能力够的话,我希望他在数学的路上走下去,

纯数学和应用数学会是以后的选择,(如果给选的话).

TOP

其实不光数学系,去看看几个名牌大学的热门专 业.哪个不是竟赛的金牌选手在里面,高考的考分对这些专业来说,根本就不具备任何意义,(当然他们会留一两个名额给某省的高考状元),

放眼前瞻,竟赛路还很长,

路漫漫兮.,.....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姜 于 2012-10-23 11:32 发表

如果有“奥”的资本,当然要坚定不移地“奥”下去。老百姓的孩子如果不能“拼爹”,只能尝试“拼奥数”了。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拼奥其实我个人看法还是相对公平,最可悲的是没得拼就被和谐掉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2-10-23 15:38 发表
其实一等奖算不上大牛的。
严重同意.

大牛应是国家队里那么三四个,


那可能就是猫老师心中的一等大牛,


和牛,

[ 本帖最后由 linzhish 于 2012-10-23 15:52 编辑 ].

TOP

现实很骨感,

[ 本帖最后由 linzhish 于 2012-10-23 18:24 编辑 ].

TOP

森路透集团发布了全球顶尖100位材料学家榜单。其中榜单前6位均为华人(5位在美国,1位在台湾)。而在美国的5位世界最顶尖材料学家,全部是中国科技大学的本科毕业生。而在台湾清华的那位,却是高中毕业就负笈美国,完成博士后研究后即回到台湾工作。


进入TOP100的15位华人,按本科院校划分,中科大有7位,大陆其他大学有3位,台湾地区大学有2位,美国大学有3位(分别为台湾留学生、自台湾移民后裔、自香港移民后裔)。

杨培东(Peidong YANG),排名第1,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殷亚东(Yadong YIN),排名第2,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助理教授;

黃暄益(Michael H. HUANG),排名第3,台湾清华大学教授;

夏幼南(Younan XIA),排名第4,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教授;

孙玉刚(Yugang SUN),排名第5,美国阿尔贡国家实验室科学家;

吴屹影(Yiying WU),排名第6,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助理教授;

饭后点心.大家轻松一下..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姜 于 2012-10-23 21:25 发表
接着聊高中奥数的话题。

学习高中课本知识,一开始最好还是要有老师指点一下,因为高中数学的思维方式,还是有别于初中数学的,大部分学生需要有个入门的过程。

对于每一章节的学习,不要囫囵吞枣、生吞活剥。 ...
挤的哪里是牙膏,

应是奶酪..

TOP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TOP

引用:
原帖由 悠优 于 2012-10-24 09:48 发表
啊?我记得我的小囡3年级前,象只小戆大,3年级开始象撒有点腔调了。我是指读书开始蛮有条理。
别过,就数学而言,到了初升高开始,小句脾气变得老犟的,很固执,要老师慢慢磨,象磨糯米一样,个种人根本勿适合竞赛 ...
现在这个趋势有愈演愈烈之势,奥数培训越来越向小童发展.

迟早有一天,小学生去高联拿一等奖....

但到了大学,能玩下去的都不玩了很多,想玩下去的又玩不动了,尖端数学人才极少了,中国大陆的数学水准已大大落后于国际,在亚洲可能连台湾都比不过,(台丸是中国的一部分)


减负,全面发展,听起开很动听的话.但在现实中,造成了学校择才的混乱,和基础教育的弱智化....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2-10-24 13:57 发表
知道为什么反复对你说伐?
因为对你很失望,你居然也会追求这些。
所以要敲打敲打。

看完210楼
放心你,你是一个好同志。
你的小囡也是好孩子。

蜗牛能从井里面爬出来,鸟也能出来。但是青蛙就是出不来。
...
就是三好学生.

TOP

西风起,蟹脚壮.老法师是个享受生活之人,应是在品老酒一壶.蟹一对,.

TOP

引用:
原帖由 bronte 于 2012-10-25 11:05 发表
学习奥数有个巨大的好处,就是你会看到1等的人。
当你看到了1等的人,你会发现自己真的很弱。不同层次之间的区别比我们想象中大得多。不是仅仅靠努力能弥补的。

太同意这句话了。
您对天才有何看法.如认为有的话,能否举一两个天才的例子,先谢谢您.

TOP

回复 245楼bronte 的帖子

高盛的员工是全美乃至全世界最优秀的人员,他们的研究也有着非同一般的说服力。2010 年他们统计了世界上最聪明的1000个天才,囊括了科学、文学、艺术等个个领域的顶级天才,最后总结出天才与一般人不同的5个特征:
1、孤独感
  据统计,1000个天才中有896人感到非常孤独,剩下的人中也偶尔会感到孤独,几乎没有哪个天才可以完全融入人群。
2、性观念混乱
  这些天才中有很多是同性恋、双性恋、恋童癖、恋物癖...总之,没有几个是正常的异性恋者,很多天才终身未婚,当然也有正常的天才存在。
3、孤僻童年
  很多天才由于过于超群,童年时要么被玩伴孤立,要么本人看不起其它小朋友。
4、轻度人格分裂
  天才们为了掩盖自己的光芒,与外界相处时往往展现出的是另一种性格。
5、偏执狂
  天才们内心深处极度自信,在某些方面会表现出偏执的倾向。

总算找到一个,对上一个,  那就是那个传奇中的传奇.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2-10-25 12:43 发表
神与学霸的共同点是gpa都令人发指得高,这也是他们的主要特征,或者说是基本特征。但是他们的区别也是很大的。


平时打电话给普通人:喂在干嘛?



玩什么?

逛街/唱k/打游戏/看电影/睡觉/。。。  ...
额的神啊..

TOP

引用:
原帖由 bronte 于 2012-10-25 12:46 发表
看来我看到的还不是天才。。。天才太少了。
理解天才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参考,与人才成就不能混淆:   1、先天具有某种才能便可称之为天才,可以是多重及综合的。   2、某项才能达到了很少人能到达的境界,可称其为超级天才。   3、能够在本职及附职上积极努力寻求即为人才,是可用之才。基于天份去寻求则会成为超级人才!   4、成功与否只能看其个人的成就,不能以整个社会来衡量,冠军只有一个!   5、失败的因素是多种的,有社会方面的也有自身其它素质因素。   天才:天才分两种   1、前者为先天具有某种才能,且该项才能达到了很少人能到达的境界。   2、后者为努力型天才,这种往往是认清了自身的现状,认识到某一条路,或是某一种选择是自己唯一出路后,以强大意志力,以及验证可行的方法,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到达某种甚至连先天型天才都无法达到的极少数人的境界。   两者的差异在于,前者往往属于技术型的层面;而后者往往属于策略型的层面。   天才,又被称作另类的人,或者是不一样的人,他们有着与众不同的东西。   真正意义上的天才是很少有人可以达到的,它不是单一的指标,而是多种多样的综合。.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2-10-25 15:51 发表
物理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一个重要的分支.

TOP

奥数主题啊.来点奥数题吧.

哪位大侠来秒杀..这道题...


试找出50个自然数,使得其中任何一个数都不可被其它的数整除.,但是其中任何两个数的乘积都可被其余所有数中的每一个整除.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2-10-25 20:14 发表


真的秒杀。
假设前50个质数分别为p1、p2、...、p50。其乘积为N
于是这五十个数分别是N/p1、N/p2、...、N/p50。
.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2-10-25 20:27 发表
正好借这道题,讲一下思维。

看到道题,要学会问自己一些问题。

一、有没有见过这道题?
有,那么好办。查一下就好了。

没有
二、有没有见过类似的题?
如果有,比如上题,我见过一题,找出三个数,满足 ...
这就是秒杀现象的本质..

另由于物理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故此结论也适用于物理学科.

[ 本帖最后由 linzhish 于 2012-10-25 20:3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2-10-25 20:33 发表
考你一下。
368楼那些话,是谁写的?
你写的,

我儿子说象是.波利亚写的对吗?

[ 本帖最后由 linzhish 于 2012-10-25 20:40 编辑 ].

TOP

波利亚(George Polya,1887-1985),美籍匈牙利数学家。生于布达佩斯,卒于美国。青年时期曾在布达佩斯、维也纳、巴黎等地攻读数学、物理和哲学,获博士学位。1914年在瑞士苏黎世工业大学任教,1938年任数理学院院长。1940年移居美国,历任布朗大学、斯坦福大学教授。1963年获美国数学会功勋奖。他是法国科学院、美国全国科学园和匈牙利科学院的院士。 曾著有《怎样解题》、《数学的发现》、《数学与猜想》等,它们被译成多种文字,广为流传。



 波利亚主张数学教育主要目的之一是发展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教会学生思考. 1914年他在苏黎世时,就准备研究数学解题的规律,用德文写了一个大纲,后来在英国数学家哈代的启发下,1944年在美国出版了《怎样解题》(How to solve it),其中「怎样解题」表总结了人类解决数学问题的一般规律和程序,对数学解题研究有着深远影响. 迄今此书已销售一百万册,被译成至少17种语言广为传播,可说是一部现代数学名著.他随后又写了两部这类书. 其一是1954年出版的两卷本《数学与合情推理》(Mathematics and plausible reasoning),再次阐述了在《怎样解题》以及其它论文中所提到的启发式原理,被译成6种语言.其二是出版了两卷本的《数学的发现》(Mathematical discovery),1962年出版第一卷,1965年出版第二卷,1981年又合成一卷再版,被译成8种语言.这些书籍一经出版,立刻在美国引起轰动,很快风行世界,使波利亚成为当代的数学方法论、解题研究与启发式教学的先躯.「按波利亚的风格」、「波利亚的方法」成了世界各地数学教师的口头禅或专门用语. 70与80年代,我国陆续翻译出版了波利亚的上述著作,随之在我国掀起一股「波利亚热」,促进了我国数学教学的改革,提高了我国数学解题研究的水平.

[ 本帖最后由 linzhish 于 2012-10-25 20:4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2-10-25 20:48 发表
你儿子好样的。

乔治波利亚。此公的出现,使得世界上多了一个词:“数学教育家”
儿子是您学生.是您教的好..

儿子比我强,他的卷子我基本无法看,一看就有晕的感觉,立马想睡觉..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2-10-25 21:00 发表
一样一样,他们的卷子,我也不想看。

我的学生,谁啊?
初三

[ 本帖最后由 linzhish 于 2012-10-25 21:1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艾丰 于 2012-10-25 21:47 发表
在牛校、名师辅导下的牛娃的牛爸,到底牛!

波利亚!


736422
谢谢,好资料,我们不 够牛,只是想在陪练路上再有机会能走远点,.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y503 于 2012-10-25 22:43 发表
【转】

  已知一个梯形的四条边的长分别为1、2、3、4,则此梯形的面积等于( )。

解:
     假定梯形的底为a和b,两个斜边为c和d,则|b-a|,c,d构成一个三角形,(做斜边的平行线,将梯形分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 ...
全联(全竟)的一道小题吧,.

TOP

数学是所有自然科学的结构模型,自然科学的分支是运动、反应、生命,自然科学统一的方法、思想、规律又属于哲学问题,统一与哲学


学好数学,意义重大.

[ 本帖最后由 linzhish 于 2012-10-26 16:4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老猫 于 2012-10-27 06:26 发表
我还是最喜欢我们学校在用的那套实验教材。
这套语文出版社出的数学教材,犹如童年记忆深处的小馄饨般鲜美....


今日带儿参加应用数学竟赛,说是没有难题,靠的是应用计算器,却不给用的动手计算能力,
并且此赛还毫无含金量.....权当练身体...

TOP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都是好书,.

TOP

引用:
原帖由 lily503 于 2012-10-27 20:46 发表
上海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有下面这些书电子书下载
736691

736692

736693

736694

736695
谢谢,.

TOP




TRANSIRE SUUM PECTUS MUNDOQUE POTIRI


超越心灵,掌握世界



菲尔兹奖(Fields Medal,全名The International Medals for Outstanding Discoveries in Mathematics)是一个在国际数学联盟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奖项。每四年颁奖一次,颁给有卓越贡献的年轻数学家,每次最多四人得奖。得奖者须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它是据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的要求设立的。菲尔兹奖被视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

[ 本帖最后由 linzhish 于 2012-10-28 15:59 编辑 ].

TOP

奥林匹克委员会吴建平:奥数不该被妖魔化

http://edu.sina.com.cn/zhongkao/2010-03-24/1343240738.shtml

奥数”“奥赛”在社会上又饱受诟病,有人指责它是数学杂技,对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并没有太大的价值;有人指责它加重了学生学习负担;有人指责它受现实功利驱动,成为一些人谋利的工具,奥数培训甚至出现产业化势头。

  在这种形势下,教育部和各地教育行政机关一次又一次地对奥数培训踩刹车,有的省市甚至明确规定,小学升初中、初中升高中不得与奥赛培训成绩挂钩,取消高中生考大学的奥赛加分或只在报考本地高校时给予加分。

  与此同时,一年一度的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五大学科的奥林匹克竞赛继续举行,其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的获奖学生依然成为著名高校争相录取的对象。至于参加冬令营、入选国家队、参加国际奥林匹克竞赛的佼佼者更是非北大、清华莫属。

  奥数究竟怎么啦?那个被妖魔化的奥数与这个享有崇高声誉、成为著名大学人才选拔门槛的奥数,是同一个奥数吗?

  在第25届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期间,《大学指南》和《课堂内外》高中版记者联合采访了中国数学会奥林匹克委员会副主席吴建平教授。

  《大学指南》:吴教授,现在对奥数议论和指责非常多,这些争论里有很多说法其实都是奥数之外的东西,能介绍一下奥数、奥赛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情吗?

  吴建平:大家争论的事情和中国数学会做的事情,不是一回事。现在中小学的科技课外活动都归中国科协管,中国数学会负责主办每年的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奥林匹克竞赛和科技创新大赛一样,都是在中国科协统一领导下的青少年科技活动。现在并行的有5个活动,龙头就是每年的国际奥林匹克竞赛,有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计算机5大学科。

  数学学科竞赛的流程目前是这样,第一个环节叫全国数学联赛,每年9月新学期开始,10月中旬举行,参加人数大概有8~10万人,按省为赛区进行竞赛(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从这其中选拔出1200人左右,每个赛区选出的人数不等,多的有50几个,少的10几个。按照教育部政策,赛区一等奖获得者,可以保送上大学,如果学生对保送的大学不满意,可以参加当年高考,高考成绩上可以享受加分,但最多不能超过20分。这是因为保送和加分政策出自不同的系统,保送是教育部定,加分由各省定,所以有些省的加分会不一样,教育部只卡加多少的上限。

  第二个环节是,从这赛区选拔出来的1200人里,我们再选拔出200人来,每个省保证三名,31个赛区就有90人,其他的就按照赛区成绩来划。这200名学生就是来报到参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的选手。这个活动的原始名字叫“全国中学生数学冬令营”。

  第三个环节是,这200名选手参加两天半的考试,一共考9小时,做6道题,每天三道,每天四个半小时,每道题21分,总分为126分。考试的题目也是按照国际奥林匹克通常的标准设置的,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代数、平面几何、组合、数论,一般都会有2个平面几何。考完后由专家组阅卷、评奖、颁奖。其中获得一等奖的在30人左右,这30人就留下来,和特批的其他一些学生,组成国家队集训队。

  这就到了第四个环节。国家队集训队的任务就是集中在一个地方,通过若干次选拔,从中选出6名学生,组成国家队,7月份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

  到7月底参加完国际比赛回来,一个完整的周期就结束了。到9月份新学期开学,又开始下一轮工作。

  中国数学会为了管理方便,成立有两个委员会,一个是普及工作委员会,管赛区的高中联赛;另一个是奥林匹克委员会,负责从冬令营开始一直到出国参加比赛。

  《大学指南》:在国际数学奥赛中,与其他国家的高中生比起来,中国高中生的数学水平大概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层次?

  吴建平:“数学水平”这个概念不一定很准确,应该叫“竞赛成绩”。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有51 年的历史了,现在每年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国是1985年进入到国际奥数俱乐部的。国际奥数竞赛是个人竞赛,没有团体奖,一般来说,参赛学生有一半能拿奖,这一半人又分为6份,一份金奖、两份银奖、三份铜奖,也就是说有十二分之一的学生可以拿到金奖。中国最近10年,最差的成绩是4金2银,一把都是6块金牌。参加国际奥数竞赛的20多次里,5次拿到总分第一(6名参赛选手的成绩相加),最近10年只有2次没有拿到团体总分第一。

  这就是中国奥数竞赛的总体成绩,但是和中国高中生的“数学水平”的相关性不好说。中国学生的基础在全世界肯定是最好的,学得最深,学得最难,花的时间也是最多的。如果全世界学生一块考数学,中国学生的平均水平肯定第一,这一点毫无疑问。

  但是,重要的是,人们现在关心的是,你在中学、大学里学习好、考试好,和你以后能作多大贡献、能否发展好的关系,这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

  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华罗庚等老一辈数学家亲自抓数学竞赛。数学家们很单纯,希望有人来接数学的班,人才从哪儿找呢?他们希望从中学里发现数学人才,早点找,早点培养,早点出成绩,早点为国争光,这是很正常的思路。1981年有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1985年,我们从高中数学联赛里挑了成绩好的学生,第一次参加了国际数学竞赛,知道是怎么回事情了,回来后就设计怎么选人,1986年创办了“全国高中数学冬令营”。

  我们一直叫“数学竞赛”、“数学课外活动”,第一次去参加国际竞赛后,发现国际上把这叫做“数学奥林匹克”,是前苏联1935年创办这个活动的时候命的名,我们才把这个名字引入进来,这也是这个名称的源头。

  1990年—1995年这一阶段,这个竞赛活动的势头比较好,宣传得也多,也都很正面。那时有些做数学研究培训的老师,就开始想一个事,“数学奥林匹克”是这个活动的名称,内容包括代数、平面几何、组合、数论4块,把这些内容汇集到一起又叫个什么名字呢?它和中学数学不太一样,和大学数学也不一样,有人叫“中间数学”,无法体现特点后就干脆起名叫“奥林匹克数学”,这是指内容本身。可能是嫌这个名字太长,大概是在1998年前后,就简化成了“奥数”。

  “奥数”这个名字是从什么时候有的,我也在考证。现在人们叫“奥数”实际上是有误解的。总体来看,每隔5年,比如在1995年、2000年、2004年、2009年,会出现一次大家说的“奥数热”,教育部要对奥赛制止一次,社会各界要打压一次,变成这么一个状况。

  《大学指南》:有人说“奥数学的不是高中数学,对接的都是大学数学”,也有人认为“奥数竞赛是国家选拔储备人才的一种重要方式”,学习奥数的价值到底在什么地方?

  吴建平:这也是争议比较多的地方。我认为目前最主要的是缺乏数据统计,说它好,还是不好,都缺乏数据,包括我们办这个事的也拿不出强有力的数据。从理性、客观的角度评判一件事情,都需要数据统计来支持。

  实际上,我们对这个事情的认识也有一个过程,至少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从国外的例子来看,比如菲尔兹奖,这个奖被称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能够衡量一个数学家的地位,4年颁一次,一次2个人,只奖40岁以下的数学家。在最近四、五届的菲尔兹奖得主中,比如2006年俄罗斯的佩尔曼和澳洲华裔数学家陶哲轩,佩尔曼中学时就代表俄罗斯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拿了金牌;陶哲轩11岁开始就代表澳大利亚参加奥数国际竞赛,那年拿了铜牌,12岁拿银牌,13岁拿金牌,连续三年。陶哲轩出生于1975年,到拿菲尔兹奖的时候,31岁。

  这四、五届里还有其他的获奖者,都是中学时的奥数选手,并且获了奖的,还有其他很多国外的各种奖项的获奖者,都是这样。如果这些获奖者里面有中国人,或者我们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选手里有人获得了菲尔兹奖,我想谁都不会再来指责“奥数”了。

  但是,即便我们产生了一个菲尔兹奖又怎样?还是说明不了什么,这也不表明我们的数学水平就是国际领先水平。所以要客观、理性评价这个事,不容易。现在社会上都说“奥数”毁人,它是怎么毁人的?都拿不出证据来。

  还有对参加奥赛的学生,什么叫“成才”,要有个明确的标准。比如1985年第一次参加国际奥数竞赛的一名选手,学完数学后学精算,学完精算后到华尔街的证券公司设计证券品种,年薪300万美元,你说他算不算成功?他当年学数学、学奥赛,是不是对他有正相关的影响?我不敢说。

  现在这个社会有点太急功近利,我们得把“人才观”树好了,人才培养是个很综合的事情。老一辈数学家在设计数学竞赛的时候,定位是很理想性、很平常心的。数学竞赛是什么?是为学有余力的中学生提供的自愿参加的一项数学课外活动。在这种心态下,自然冒出来的那些学生,肯定是好苗子,是有前途有希望的,他不是靠堆出来的。现在说天才靠培养,我认为这种说法是有问题的。哪个天才是培养出来的?第一,我们都不是天才;第二,培养你从下到中、从中到中上的水平还可以,要想把一个资质一般的人培养成天才,那是梦想,也不符合生物学的原理。

  《大学指南》:现在说“奥数”毁人的观点中,有一种说法是指奥数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都来学,需要学习者具有一定的数学天赋;但是,因为高考的功利性,不管学生能不能学、愿不愿学,一些学校、父母,都让学生去学,这就搞得学生很痛苦。

  吴建平:我很同意这个说法。对数学竞赛来说,学有余力、学有兴趣,这两点很重要,而且学有余力是前提。课堂上都听不懂,作业做不完,成绩一般的学生,就把课堂、课标的内容消化好就行了。说得通俗一点,数学竞赛是给课堂上吃不饱的学生加餐的,有没有营养还不好说。要怎样才能有营养呢?那就是“兴趣”。“加餐”和“营养”是两个层次的事情,学有余力,可以加餐;而要使加餐有营养,就得对这个有兴趣。这两条都不能少。

  要说“奥数热”,我们算个账。现在差不多有2000万在校高中生吧?要是有5%的学生,就是100万,这就已经很多了,实际上每年高中数学联赛参加的人数也就8~10万人,大概占在校高中生的千分之五,就这么个规模。

  但是为什么说“奥数热”呢?实际上大家说的这个“热”在哪儿呢?在小学升初中。1998年,北京取消了小升初考试,所有学生就近入学,统一实行电脑自动排位,排到那所学校就是那所学校。问题就来了。我们这么多年的教育模式和对老师的训练,实际上好学校的老师对付好学生有办法,差一点的学校对付调皮淘气的学生有办法,现在这样子学生良莠不齐,反倒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从2000年开始就出现了择校的问题,给一些好学校两个实验班,允许学校在电脑排位招生后,自主招录,把好学生集中到一起。那这两个班怎么选择学生呢?语文、外语区别不出水平,就选择了数学。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奥数培训班才愈演愈烈,出现了“小学奥数热”。你说这个原罪是奥数?是数学?显然不对,是这个机制本身有问题。

  我们给教育部写了报告,不是不搞奥数,不参加国际比赛,而是此奥数非彼奥数。我们这儿参加的总共才10来万人,就算冻成了冰,他那儿依然还是热。

  现在有些地方在试行取消中考,如果真这样取消考试,将来初中升高中出现的问题是一样的。

  还有现在高考改革,自主招生的问题,会带来新一轮“高中热”,不一定是纯数学,要根据自主招生的高校考什么科目来看。2010年自主招生5校联考,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出的题,5道题,全国用这张卷子考了35000人。将来一旦这个形成定式之后,就会有200家培训机构来做这个事情,30万学生来参加这个培训,就会有新一轮的东西又来了!

  升学关系千家万户,每个孩子,每个家长,现在总体来说,资源稀缺。而且都是独生子女,每个家庭要么就有大学生,要么就没有,是个0和1的关系。所以不要说奥数,现在很多虽然说的是教育的事,但都不是教育本身的问题。奥数和教育本身都不是原罪。

  《大学指南》:是这样,都是教育之外的很多东西带来的问题。现在一些地方取消了高考的奥数加分政策,如果取消了加分和保送政策,那些学习和参加奥赛的学生怎么办?

  吴建平:实际上,教育部已经在考虑这个政策。2010年的保送政策中增加了一个小的自然段,可能很多人没注意到。现在的5大学科竞赛中,全国一、二、三等奖可以保送,另外就是各省的赛区一等奖可以保送,但是今年在说赛区一等奖的时候,增加了一条,大学要加试文化素质测试。

  我们的判断是,教育部在推动这个事情,是在为取消保送政策以后做铺垫,是在开另一个口子,就是自主招生考试。现在自主招生的盘子越来越大,把权限和权力交给高校。

  《大学指南》:每年奥数竞赛获得省级赛区一等奖和全国竞赛一、二、三等奖的学生,有多少人在进入大学以后选择了数学系?

  吴建平:参加国际奥数竞赛的6名选手,基本上是到北大数学系;国家集训队的30多人,有一半多,也是到北大数学系。加起来有180人左右能进入北大清华的视野。

  《大学指南》:您是赞成在高中就开始专注于学科特长的发展,还是进行完整系统的文理基础学习?

  吴健平:这看你的人生目标。一种活法是有大理想,想去做点什么出来,专注一件事情做出成果;另一种活法就是比较综合一点,什么都有一点。如果你是想活得丰富一点,那就别太偏了。人生无非就是在把事情做好的前提下活好,和在活好的前提下把事情做好,这两种模式看你怎么取舍。如果想活得好一点,那就还是应该全面一点,学的东西丰富一点;如果有某种特长,可以专一点,偏一点。没有绝对唯一的标准。我想多数人还是应该丰富一点,知识面宽一点。将来的社会肯定是这样:不是天才统治的社会,而是一种高度组织化的社会,更依赖团队合作。数学这种学科,个体工作的特点比较明显一些。

  《大学指南》:有一种说法把奥数称为“数学杂技”,奥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和高中教材上的数学比起来,最大的区别在哪儿?

  吴建平:首先都是数学,这一点是应该明确的。实际上数学在人的修养中占有什么样的位置,不只是数学界,是全社会都应来讨论的事情。比如现在的证券金融行业里,很多做证券的是学理论物理出身的,理论物理就是数学。

  还有搞文学、考古的,很多都在用数学做文章。数学的应用很广,对人的素养的作用是很大的,有了好的数学基础,对一个人的未来发展是非常有好处的。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论文抄袭的事情,有一个调查分析,发现像院士指导的一些论文,都是投出去了以后,才被发现有问题,其中有一个因素,国外的经济、工程、物理等学科,用数学的状况比我们想像的多得多,还有生物、分子的文章里面,经济类的就更不用说了,都是数学模型。而我们国内,像工程学科方面的专家,数学素养相对比较弱,一些教授看不明白学生的论文里从哪儿趸来了一个数学的工具模型,也不知道国外同行是怎么看待评价这个东西的,最后发出去了,结果出问题了。这是不能在书面谈的东西,

  所以现在有一种说法,要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拿诺贝尔奖,首先要提高我们的自然科学家们的数学素养,就是掌握数学前沿工具的能力。

  《大学指南》:和国外的高中数学教育相比,我们的数学教育有什么特点和不同?

  吴建平:从内容和量上看,我们学的东西肯定是多,深度也肯定比国外的深。我在美国听过一次11年级(高二)的数学课,讲韦达定理,就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我们初二的时候就学了。

  我们的方法是“深挖洞”,怎么盖住一个知识点呢?就是拿一小碗,扣在上面,拼命往下压,最后一扣,用一碗泥去盖一个点。这样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学起来会很辛苦,但是功底扎实,如果说平均水平,肯定是比他们高。但是欧美学生有个特点,他们要是好学生,那是真好,如果将来他真做数学,去普林斯顿、麻省理工这些大学的数学系,一生专注于数学,他会钻得非常深。

  我们的学生这方面容易偏,是不是原来吃多了、吃腻了,不好说,这可能跟文化传统也有关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次亚裔人和欧美人的兴趣持久性对比调查,结果显示,欧美人对一件事情的兴趣的持久性,要比亚裔人长。这也说明,搞科研要坐得住,要持续关注,才能一层层地往里发现问题更深的本质。

  我们比较浮躁,也跟我们现在的社会状况有关,急功近利。亚洲文化里有实用主义的传统,而亚洲文化就是以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中国人是很不在乎理论的,从来就没有形成过像欧洲那样严谨的科学系统和逻辑系统。

  《大学指南》:如果将来中国出现一些杰出的数学家,他们会不会就是现在这些高中生奥数选手?或者说在他们中间出现杰出数学家的可能性最大?

  吴建平:当然希望是这样,我认为也应该是这样。


[ 本帖最后由 linzhish 于 2012-10-29 10:18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