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五年级放飞:用四个一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凑成一个大正方形

五年级放飞:用四个一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凑成一个大正方形

直角三角形的直边长度分别为a和b,斜边长度为c。.

TOP

回复 2楼aochuanhui 的帖子

嗯。第一步可以先从剪纸开始。画一个直角三角形,剪下来。另照样剪三个同样大小的直角三角形。然后,拼图。.

TOP

几何画板作图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度为c,两条直边的长度分别为a和b。


作图软件使用几何画板5.03单文件增强板。下载地址:
http://www.kejianyuan.com/Soft/201005/20100519164552.html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2-4 20:10 编辑 ].

TOP

真的是一个大正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吗?

父:先恭喜你,终于拼出一个正方形了。
子:是啊。原来我花了许多时间,因为你没说中间可以有个“洞”。
父:哦,那是我的错。
子:但,我还有个问题。
父:肿么啦?
子:我剪出了好几组这样的直角三角形,但拼起来,总是有缝隙。
父:那当然啦。事实上,根本没有那样的剪刀,没有那样的人,可以剪出两个一模一样的直角三角形。也就是说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不存在的。
子: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这样的话,你凭什么说,这四个三角形拼出来的就是一个大正方形和一个小正方形呢?
父:什么意思啊?
子:上次,我们研究过一个差不多的问题。在我们班上争论了一学期呢。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2-13 11:30 编辑 ].

TOP

回复 6楼Wini妈妈 的帖子

还能记起进行过怎样的争论吗?.

TOP

引用:
原帖由 rhealu 于 2012-2-13 14:43 发表
请容我汗一个。。。
我直接想到的是4个b=2a的直角三角形
不必汗,其实,这是一个好问题。按照正规的说法,题目应该是:
任意的直角三角形的直边长度分别为a和b,斜边长度为c。

出题目时,对是否加“任意的”三个字,我是踌躇过的。对于大人来说,看到“任意的”,立刻就会明白,这是在研究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但当我们的对象是小学生时,就要慎重了。因为他们可能对“任意的”手足无措。
这让我想起一个软件业者中流传的一个笑话。一个IT工程师对客户进行操作指导,“请按任意键进入下一步。”过了十几分钟,客户回答:“大哥,俺的键盘上肿么没有‘任意’键啊!”所以,Windows以及其它的许多软件的操作手册,都将“请按任意键进入下一步”改成“请按回车键进入下一步”。

所以,我觉得,在出这道题时,不必加入“任意的”三个字。而是耐心等待小童鞋提出问题来,再做讨论。另外,要凑出一个大的正方形没有中间的空洞,应该用等腰直角三角形吧?

你看,家长不需要预先把一个数学难题想的面面俱到,反而可以为质疑和讨论提供更多的空间。这样,家长有更多的机会去肯定童鞋,而不是反过来,让童鞋对家长的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2-13 15:50 编辑 ].

TOP

回复 13楼nyp695 的帖子

E、F所在的边是邻边还是对边?另外,提示下,做几何问题,要从画图开始。尺规作图非常重要。.

TOP

回复 13楼nyp695 的帖子

图形结合面积公式看看:


纯几何的方式:
.

TOP

回复 15楼nyp695 的帖子

建议让孩子画图。如果孩子不会画,或者画不好,家长可以慢慢教他。
1、学会基本的尺规作图。如画中点(不能用尺量)、平行线、垂线(不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等。
2、注意标注的标准化。
3、辅助线一定要画出来。

几何学习中最难的就是加辅助线。不要教,因为那没法教。其实,要学会怎么加辅助线,很简单,大量地尺规作图。在作图的过程中,自然能体会到。在一个标准的作图上,有的,一眼就能看出来。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2-16 16:11 编辑 ].

TOP

回复 18楼小点点宝宝123 的帖子

如果没有学sin,设AEF的高为h,AF的长度为a、、、.

TOP

回复 20楼小点点宝宝123 的帖子

可以尝试以动态的方式,即一个更为简单的正方形,通过拉伸两个对角,逐渐变成了平行四边形,而三角形AEF的面积与四边形ABCD的比例关系保持不变。

在这个拉伸过程中,再观察四边形ABCD,边长为1保持不变,随夹角c的变小,面积逐渐变小,它的面积据说就是sin(c)。

用 4# 介绍的几何画板,可以制作动态图形。.

TOP

引用:
原帖由 nyp695 于 2012-2-17 08:34 发表
这个要怎么下载,我点进去没看到要下的软件?
注意链接中页面的下载地址一项:

一般说来,为尊重作者的工作,不好意思直接给出链接地址。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2-17 10:3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yp695 于 2012-2-17 08:30 发表
不好意思原题E,F是边CD和CB上的中点,在你这个图中应该是连接CE和CF组成三角形CEF,已知的是三角形CEF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求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的。你转到计算机屏幕的后面,从上往下看,就是你所需要的图形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2-17 15:45 编辑 ].

TOP

回复 28楼nyp695 的帖子

让孩子看看先。也许他有感觉,也说不定哦。.

TOP

回复 31楼小点点宝宝123 的帖子

是的。当然,还要注意,这些问题,或者说相关的问题都应该由孩子提出来。如果他不提,那么,说明体验还不够,或者有其它的原因,一般不能因为着急,就强制他做下去,而是要另外想办法,促使他产生问题。

一旦孩子提出了问题,家长或者老师所要做的是跟着孩子的问题的思路走。因为这样,才是孩子在自主学习。让孩子走在前面,他的眼界和思考问题的起点,与让他跟在你后面,两者是大不相同的。根据我的经验,这么跟着走,小学生的思路经常能走到中学,在某些问题上,甚至能提出大学才能解决的问题。当然,以他们现在的能力,未必能解决,那么,就让这样的问题悬而未决。

正是不断地产生新的疑问,才是驱使他们自主学习的动力。.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点点宝宝123 于 2012-2-17 19:08 发表
不好意思,可能没讲清楚。我的意思是指用CC老师21楼讲的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比例关系来推导答案。
当然CC老师的纯几何法更高明,呵呵。
说不上高明。不同的孩子对同一个问题的观察角度是不同的。像我们家的,喜欢折纸,那么,就很可能倾向于产生后一种方法。前一种方法,跟代数有关。有的孩子会比较精于计算。如果是小组讨论的话,很可能看到不只这两种。理解其他人的解法,检查和讨论,对每个人的学习都有很好的促进。.

TOP

回复 34楼ccpaging 的帖子

回错了,删。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2-17 19:40 编辑 ].

TOP

回复 36楼nyp695 的帖子

注意对照16#的图。
1、EF在哪个角上并不重要。因为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对称的,换个角度,道理仍然是一样的。
2、在三角形AEF中,过E点做AF的高。因为E是AB的重点,所以,刚才说的这个高,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高的一半。
3、F是AD的重点,AF=平行四边形ABCD的底边的一半。
4、三角形AEF的面积=过E的高 x AF ÷ 2。平行四边行ABCD的面积=(过E的高 x 2) x (AF x 2)。

所以,平行四边行ABCD的面积 = 8 x 三角形AEF的面积。

再对照图2。
1、平行四边形被过中心的两条中线分成了4块全等的小平行四边形。
2、三角形AEF是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一半,即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 2 x 三角形AEF 的面积。

所以,平行四边行ABCD的面积 = 8 x 三角形AEF的面积。.

TOP

回复 38楼nyp695 的帖子

明白了,原题是这样的,对不?

.

TOP

回复 38楼nyp695 的帖子

根据37#的分析,假设S(△AEF)=x,那么,能把S(□ABCD)=8x。除此之外,我们还能推算出哪些三角形或者四边形的面积呢?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2-19 10:30 编辑 ].

TOP

回复 38楼nyp695 的帖子

能否描述下,你在前面的研究中发现了什么?.

TOP

回复 42楼nyp695 的帖子

非常棒,你对这个题目所涉及到的图形已经非常了解了。

你是否研究过△EFC的面积呢?三角形的面积,主要的就是高和底边。研究过后发现,△EFC的三条高和其对应的底边,似乎跟平行四边形ABCD都没什么关系。怎么办呢?看来,我们要把眼光从△EFC移开,看看能不能从其他的三角形和四边形上进行突破。

假设S(△AEF)=x,那么,能把S(□ABCD)=8x。请问,S(△EBC)和S(△DFC)的面积等于多少呢?.

TOP

回复 44楼nyp695 的帖子

对的。简单说,直接研究△EFC的底边和高,没搞头。那么,我们把它抠掉,把周围的三个三角形研究清楚了,用目标,□ABCD的面积,可以得到一个等量关系:
设 s=S(△EFC)
8s-1s-2s-2s=18
3s=18
s=6

那么,S(□ABCD)=8s=8x6=48。

但是,你说的蝴蝶原理里边的蝴蝶在哪里,能详细说说吗?.

TOP

回复 46楼nyp695 的帖子

哦,那,可能是我没问清楚。你说在蝴蝶原理,在这个问题中,指的是哪一对平行线?.

TOP

回复 48楼nyp695 的帖子

请根据下图,详细解释下,为什么“通过蝴蝶原理可以得到三角形EBC的面积是三角形AEF 的2倍”?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2-20 13:5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yp695 于 2012-2-20 15:28 发表
可是a和b都不知道啊,怎么能算出呢?
条条大路通罗马,家长可以有很多解法,先讲哪个呢?颇费思量。其实啊,不用思量。先把题目给孩子看,画图,这是必须做的。然后呢,等着、、、“嘿,你总有个想法吧?猜一个,总猜的出吧。”是的。画了图,想过了,只要这个问题不是太变态,超出他已有的知识一大截,他总是有想法的。实在是没想法,干脆搁置一段时间,再来提起,再画图,如果确认是适合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要他有想法,那么,跟着孩子的思路走,不管这个思路对还是不对,家长懂还是不懂,就跟在后面,顺着这个思路一起走下去。即便是错了,也是有意义的,因为至少,可以知道错在哪里,然后校正。.

TOP

引用:
原帖由 nyp695 于 2012-2-20 14:24 发表
老师再加几个字母,把交叉的点都标出吧。
.

TOP

引用:
原帖由 nyp695 于 2012-2-20 08:41 发表
大的平行四边形分成了4个小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AEF是小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这样大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等于8个三角形AEF的面积。三角形AEF是三角形AFB的一半,如果BC边的中的为G,DC边的中的为H的话,那么同理推出三角形HGC是三角形DGC的一半,且三角形DGC和三角形AFB都是平行四边形FBDG的一半。但我还是不知道如何利用已知的条件?


那么,三角形CEF的面积呢?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2-20 16:1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nyp695 于 2012-2-21 09:19 发表
老师还是你的方法最简单易懂。
我是连接OC,三角形OPC=三角形EPH,三角形OQC=FQG 那么四边形QOPC=S,三角形EOP=三角形PHC,三角形FOQ=QCG,所以三角形FOQ+EOP=S,那么三角形EFC=3S。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2-21 11:04 编辑 ].

TOP

回复 59楼nyp695 的帖子

表老师老师的,我不是老师,一个对数学有兴趣的老童鞋而已。

在总结这道题之前,我想问问,你是作为家长在做这道题,还是让孩子去做,你把孩子的做法写上来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aochuanhui 于 2012-2-21 10:45 发表
這個5年級的題目怎麽這么難?
其实不能这么说。这里至少演示了三种不同的解法,各自有不同的着眼点。只要那是他的思路,他就不觉得复杂。换一种思路来讲,他可能就会觉得复杂,不可思议,难以接受。

正因为如此,我反对这样一种做法,碰到难题,家长先自己做,然后巴拉巴拉讲给孩子听。在我看来,这就是在“秒杀”孩子。

正确的做法是:
1、通过讲解题意,让孩子进入情景。
2、给孩子提供实践的方法和机会,例如作图、剪纸、分糖等,积累体验。
3、鼓励孩子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者猜想,顺着孩子的思路去进行研究。
4、当孩子累了或者兴趣索然了,歇一歇,留下空白。
5、在适当的时机,重启话题,推动孩子解决问题。
6、总结和反思解题过程。
7、对别人的做题思路进行质疑。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12-2-21 11:20 编辑 ].

TOP

回复 66楼nyp695 的帖子

我原来也干过这事儿,把难题解出来讲给儿子听。同样的问题,听的时候似乎懂了,过2天就忘了。所以,这种方法,家长累不说,根本就没用。
问题出在哪儿呢?因为没有让孩子思考。我们讲的天花乱坠,但那是我们的,不是他的。只有他经过努力,自己想出来的,才是他的。即使没想出来,失败了,他也有失败的经验。想通了,我们希望孩子怎么样?会解题而已。而不是说,知道这道题的答案。所以,我们要把着重点放在如何引发孩子进行思考。只要孩子思考了,总是好的。.

TOP

回复 68楼nyp695 的帖子

不用担心坚持的问题。
1. 从简单的难题开始,就要注意这一点。把65#的这个过程,养成习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习惯。
2. 在有时间的时候,例如假期,要舍得花时间,要忍得住。
3. 随时提醒自己,我们要的是孩子的思考,而不是解题的结果。
4. 经常反思,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让孩子思考了吗?.

TOP

回复 71楼小点点宝宝123 的帖子

基础不基础的,既然上学了,就不要再去想了。俺上次碰到一家长,都五年级了,还在那缺少学前教育说事。其实,早无所谓了。抓住现在最重要。

加减法的速度,本来是不要紧的。现在的教学重点是算理。例如,7+2+3,孩子问,可以 7+3+2 这样算吗?这就是现在要研究的重点。你可以用糖果讲个故事,然后让孩子自己来体会其中的道理。这样,碰到类似的问题,孩子就可能多扪心自问一次,自己编个故事来明白其中的道理。

不过,话有说回来。考试那道杠在那里,总不能因为速度而吃亏吧。要提高速度,无它,唯熟而已。儿子1-3年级的时候,我去接孩子的,在路上,10多分钟吧,经常性地,我们会比一比谁算得快。例如,前面停了一辆轿车,我们慢慢地走过去,看看谁先算出前两个数字之和。晚上,吃晚饭,作业不多的话,我们还经常在小区里边散步,算车牌。举这两个栗子,不是说要照搬。既然考试的要求是熟,又只能练,那么,家长就多掉点花头,使这种不得已的训练不枯燥。当然,妈妈知道的,为了保持兴趣,经常有意地输上几次,故意用些笨办法,无需我冗言了。.

TOP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