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36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如何做好从小学到初中的衔接(*^▽^*)小升初第二阶段/:*.;.*:

嗯,不错,有参考,送花。

本人也在收集资料中,完成后共享,有关培养孩子的品格方面的。.

TOP

共享--

让孩子在肯定中长大 卢勤

作为“知心姐姐”,我常常能听到许多孩子和父母的“悄悄话”。有一天,一位年轻的妈妈对我讲了一件令她沮丧的事:“上一年级的儿子很调皮,经常挨老师的批评,从未受过表扬。一天,儿子兴冲冲地跑回家,高兴地对我说:‘妈!今天老师表扬我了!’ 我喜出望外,忙问:‘老师表扬你什么了?’儿子得意地说:‘老师说 我检讨写得不错!’我一听,差点把鼻子给气歪了。” 可我听了,鼻子却酸酸的,心里对这个男孩产生了深深的同情。孩子的心多像干渴的小苗,渴望被肯定!渴望得到积极的评价! 我们的孩子真的一无是处吗?《知 心姐姐》杂志曾在全国18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进行了“知心调查”。在给中小学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爸爸妈妈给你一个新世纪的承诺,你最希望得到什么?” 有3671个孩子回答了这个问题。其 中,56.82%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能看到我的进步,并且肯定我”;54.67%的孩子希望“爸爸妈妈别老说别的孩子比我强”。调查结果没出来之前,我们原以为“玩的时间多一些”和“多给点零花钱”这两项承诺会收到孩子的青睐,可实际选这两项的人最少,分别占总数的23.54%和11.11%。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哪怕他仅仅是一个孩子,被认可、求得正确评价的心理需求会胜过对金钱和娱乐的渴望!

孩子有这种渴望,根源在于父母不能正确地认识孩子,从而不能正确地评价孩子。 “知心调查”在给爸爸妈妈的调查问卷中,设计了这么一个问 题:“在跟孩子交谈时,你最爱说的三句话是什么?”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一大批来自不同地区、从事不同职业、有着不同经济条件的爸爸妈妈,竟然不约而同地在调查问卷上写上这样三句话: “听话”、“好好学习”、
“没出息”。其中“没出息”这三个字是孩子们最不爱听的,但它出自父母口中的频率不比前两句低多少。这句带着强烈贬损意味的话不知刺伤了多少孩子的心!他们发出同一个声音:爸爸妈妈,我们不想在否定中长大!不想天天听父母对我们说:“你太笨了!”“太糟了!”“太不争气了!” 有位父亲一连几天给我打电话谈论他的孩子,每次说的都是孩子的缺点,我问:“你的孩子就没有一点儿优点吗?” 他居然回答:“我告诉你吧,他一点儿优点都没有!” 我生气了,对他说;“你不配当爸爸,你想好孩子的优点再找我吧!” 难道我们的孩子真的一无是处吗?究竟我们该如何看待、评价孩子呢?

对于成长中的孩子,只有肯定和鼓励的教育,才能引导孩子走向堂堂正正、快快乐乐的成长大道,才能营造出健康进步的教育环境。父母如何评价孩子,关系到如何塑造孩子,为孩子创造什么样的成长环境。

有一位心理学家精辟地概括了孩子与环境的14种关系,其中有7种不良环境,显示出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影响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如:1.指责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怨天尤人; 2.敌对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好逗逞能; 3.嘲讽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消极退缩; 4.鼓励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充满自信; 5.嘉许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可以爱人爱己; 6.认同中长大的孩子,将来掌握目标; 7.友善中长大的孩子,将会对世界多一份关怀。我们常听父母说:“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成才。”“爱他才会骂他。”虽然这些话说得好听,但其实不管说这些话的父母多么爱孩子,多为孩子,多为孩子好,在打骂的那一瞬间,爱心已经憎恨所取代。

爱与恨有如一张纸的表和里,把爱变为恨只是不理解父母的心,采取与父母意愿相反的态度时,父母感到十分遗憾而怒气冲冲,爱心早已由于“恨铁不成钢”变为憎恨的心 “以爱培养出爱,以恨培养出恨”。
父母通过责骂和否定给予憎恨,孩子的心里当然也会产生憎恨,这是自然的 心理机制。相反,父母对孩子的宽容、认可、鼓励、嘉许,才是孩子成长的最好的营养。 拿孩子与别人比较是有害的我们有些父母为什么对孩子鼓励不起来呢?关键是评价孩子的方法不对头。

中国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半个世纪之前就深刻指出,教育孩子的全部秘密在于相信孩子和解放孩子。对父母来说,相信孩子,解放孩子,首先要看重自己的孩子。有许多父母,总觉得别人的孩子是天才,自己的孩子像个蠢材;别人的孩子是金子,自己的孩子是沙子。他们常常将自己的孩子与别人的孩子进行比较,认为提醒孩子看到别人有什么样出色的成绩,可以有效地激发孩子的上进心,使其努力向上,结果事与愿违。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的个性,因此每个孩子都应该在自己实际的基础上去发展,而不是做别的孩子的复制品。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永远不和别人家的孩子比,只要你的孩子今天比昨天有进步,你就应该祝贺他,肯定他,鼓励他。 帮助孩子发现“我能行” 鼓励和肯定孩子的目的给孩子给以自信,帮助孩子发现“我能行”。能发现千里马的人是伯乐,能发现孩子长处的父母是称职的父母。就像天下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一样,世间也没有一模一样的孩子。父母的责任就是发现自己孩子的“不同”。一位作家说过:“人人都是天才。”要让孩子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就要帮助孩子去发现“我能行”、“我哪点最行”、“我哪一点会更行”。

让孩子“自我发现” 比别人发现更重要。“我能行”的认识过程,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发现的过程。没有笨孩子,只有潜能尚未发挥出来的孩子。有一个上小学的男孩子,语文成绩很好,但不爱学数学,所以成绩较差。一次,他从学校回来,对妈妈说:“学校给我们测智商了。老师说我右脑比左脑发达,形象思维能力强,数字概念差,所以我的语文成绩比数学好。看来,我的数学成绩是上不去了。” 他妈妈惊讶地说:“是这样吗?有空我去问问老师。” 他妈妈真的去了学校,找了班主任,并暗地里与班主任达成了一项协议。几天后,妈妈十分认真地对儿子说:“儿子,告诉你一件大事,我去学校问老师了,老师说他搞错了,你是左脑比右脑发达,学数学比语文强多了!” “是真的?老师真是这么说的?”儿子睁大眼睛,兴奋极了。 “是呀,老师说,他看错结果了,他说的是另一个同学而不是你,你是左脑比右脑发达。”妈妈十分肯定地说。儿子信以为真,真的认为“我的数学一定能够学好,我能行”。着使他完全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从此,在学数学的时候,提起了精神,恢复了自信。他的数学成绩很快超过了语文成绩。所以,对父母来说,重要的是看到孩子所拥有的潜在力量,只要能充分发挥这一力量,孩子就会成为了不起的孩子。

培养一种“我能行”的自信心。这种自信心就像人的能力的催化剂,将人的一切潜能都调动起来,将各部分的功能推到最佳状态,并且能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 用肯定给孩子以责任对男孩子说:有儿子和没儿子就是不一样!对女孩说:有个女儿太好了!父母对孩子的爱是通过肯定和鼓励来传递的。

20世纪末,我曾送给孩子们一份人生礼物――“快乐人生三句话”。第一句:面对生活,要微笑着说:“太好了!” 第二句:面对困难,要敢于说:“我能行!” 第三句:与人相处,要主动说:“你有困难吗?我来帮你!” 这三句话,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起了积极的作用。 21世纪,人们的机遇将多于挑战,希望也将多于困难。而在机遇和希望面前,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关键在于勇气。在新的竞争中,“我能行”三个字将显示出起特有的魅力。

【作者简介】卢勤,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副主编,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全国“三八” 红旗手、全国优秀儿童工作者、韬奋新闻奖获得者

[ 本帖最后由 wayinMM 于 2009-5-20 14:40 编辑 ].

TOP

共享--

培养孩子勇敢的品格

有些家长常常为自己的孩子表现出不思进取、缺乏创新、优柔寡断等现象而焦急苦恼。

究其原因,这些孩子都缺乏勇敢这一良好个性品质。

交往上,沉默寡言,服从性强,孤僻拘谨,往往屈从于别人的意志;活动上,不敢出头露面,积极参与。情绪低落,往往畏手畏脚;学习上,不敢奋力进取,力争上游,容易满足。久而久之,这些表现在各种情境下不断出现,并逐渐地得到巩固,使相应的行为方式习惯化,就形成了懦弱、缺乏勇气、思维封闭的性格特征。一旦这种性格形成,必将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因此,家长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培养孩子勇敢的品质是十分必要的。

具有勇敢品质的中学生,一般都有如下特征:
一、开朗直率、果断刚毅、爱发议论、不拘谨 他们能与人正常交往,没有心理障碍,做事情不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学习效率较高;在同学老师面前,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较受同学敬佩。
二、意志坚强、不畏挫折、能克服困难、勇于进取 他们在困难面前,比一般的孩子显得顽强得多。

有位同学在作文中写道:“摔到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摔倒后不能爬起来;惊涛骇浪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惊涛骇浪面前失去了镇定,要知道;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如果你用勇气去面对挑战,那么胜利必属于希望。”这是一位具有勇敢品格的同学写的,可以看出他在学习、生活的困难面前所表现出的顽强勇气,有这样的勇气,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的呢?

三、思维敏捷、能开拓创新,有领导才干 具有勇敢品质的同学,往往不满足于已有的知识、成绩、现状,不墨守陈规;他们的思维总是处于兴奋、活跃状态,善于抓住新的知识,归纳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请看一位初二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老师提问:苏东坡的诗句“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中,为何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江水变暖呢?这位同学回答说:因为鸭子最勇敢,只有勇敢向前的人,才能做到真正的“先知”。这位同学的发言受到老师同学们的赞赏,但更精彩的回答在后头。当老师问道:那么,你是否愿意做一位先知的勇敢者呢?这位同学回答道:“我愿意,因为幸运喜欢照顾勇敢的人,这是达尔文的名言,我要向他学习。”无疑,这是位具有勇敢品质的同学,在知识的春江里,像鸭子一样,将最先感知到知识的“水暖”。

四、明辨是非、见义勇为、申张正义、雷厉风行 具有勇敢品质的同学,在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冲突时,能维护集体利益,表现出无私精神;在正义与邪恶相斗争时,能挺身而出,维护正义,表现出大无畏的气概;在他人遇到困难时,能见义勇为,乐于助人,表现出崇高的道德感情。他们的勇敢不同于鲁莽、粗暴、出风头,往往表现出机智、灵活、沉着、冷静,行为动作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且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总之,勇敢是中学生应具有的一种良好品质,它与爱国、勤奋、谦虚、诚实、智慧、礼貌、节俭、敬业、修身等一样,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每位中学生要想在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功。就应该从小培养这种品质,而家庭教育又是诸多教育渠道中的重要一环。

作为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勇敢的品格呢?

第一,给孩子进行榜样教育。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青少年的人生观、道德观以及性格都是在多渠道教育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在这样一个过程中,特别需要家长对他的关怀和指引。作为家长,应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勇敢品质,多讲讲在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中表现出大智大勇精神的英雄故事,指导他们学习英雄人物的勇敢品质。

第二,培养孩子正确的思想观念,树立理想。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思想观念、理想、信念等常常制约着人的性格形成。一个人如果树立了理想,那么,他就可能形成符合要求的勇敢性格特征,否则,“勇敢”就可能变成鲁莽、粗暴、蛮不讲理的表现形式和代名词。

第三,言传身教,优化环境。在培养孩子勇敢品质时,家长的言行举止很重要。俗话说:“将门出虎子。”学生性格和良好品德的形成,都受到家长的影响。因为家长是他们最亲近、最可信任的人。因此,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都要勇于承担责任。家中有客人来,要让孩子主动问候招待;别的孩子闹矛盾,要鼓励孩子去做化解工作;学校布置的活动,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堂上课,要鼓励孩子踊跃发言;家中事务,要孩子发表意见。这样,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孩子的勇敢品格才会在学习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形成。.

TOP

回复 38#忽悠 的帖子

根据学校,孩子的情况,灵活调整。

有理。.

TOP



[ 本帖最后由 wayinMM 于 2009-5-22 11:37 编辑 ].

TOP



[ 本帖最后由 wayinMM 于 2009-5-22 11:3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妈妈的心 于 2009-5-20 13:51 发表
这几天正在考虑,下一个四年怎么过呢,希望过来人多说说切身体会,毕竟四年后的竞争比小升初更激烈吧。
同感,也想知道。.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