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转贴:质疑孙瑞雪

这位妈妈太牛了,我去读了原帖,又把她的这一篇也帖上来吧。
————————
我的“质疑孙瑞雪”一文引起了一些网友的讨论,我发现大家观点的不同其实主要是对“天才”这一概念理解的不同,也正是这个理解的不同引起了顺儿妈妈的担忧吧。所以我想到应该专门写文来说明一下我对“天才”的理解,主要是和一般的功利理解中的“天才”做个区别,这样也可以更明确我自己的教育思路。我理解的真正的“天才”(以下简称“真天才”)与一般许多父母功利地理解的“天才”(简称“功利天才”)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区别:
一、“天才”的界定角度不同
一说天才,人们就会想到爱因斯坦等明标史册的著名人物,他们是天才,但真天才绝不仅仅局限于那些名人、伟人之中。还有很多人也具有超凡的才能,也做出过贡献卓著的工作,但由于种种原因并未被人们认识,或是并未被广泛传播,他们也应该属于天才之列。功利天才一般是从外在的角度来定义天才,认为那些成名的、成功的人才是天才,在这个观念之下,所谓希望孩子成为天才,也即希望孩子在世人的眼中是成功的,能成大名或者做大事、挣大钱之类。因此功利天才特别重视人外在的东西,比如学历、职位、名气等等,人的价值是靠这些标签来体现的。比如卡尔威特、刘亦婷等等所谓的天才教育,其“天才”的界定正是从这种外在角度来界定的,学位或者教授的职衔是功利天才的直接的注脚。
而我理解的真天才应该是从内在、从一个人的本身来界定的,任何一个拥有超凡才能与高尚道德的人都是天才。天才的成功率可能会更高一些,但仍然会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也不见得是必然要成功的。天才就是发展得更好、更完善的人,他没有必要给自己贴上标签,更没有必要广而告之。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更多的天才,最好我们的孩子全都长成天才,(每一个孩子本身都有长成天才的潜质),那样人类的新纪元就开始了!我想那样的世界可能正是一生获得3次诺贝尔和平奖提名的蒙特索利老奶奶的梦想。
二、“天才”的培养目的不同
由于天才的界定不同,因此天才的培养目的必然不同。其实我常常觉得教育目的可能比教育的具体方法更能影响教育的效果,很多教育方法可能是殊途同归的,但教育目的先天地决定了我们的态度,而孩子一定比我们自己更清晰地感知了我们的态度!
培养天才本身绝不是教育的目的,我们一定要追问一句:你为什么要培养天才?功利天才的培养目的一定是功利的,比如卡尔威特的父亲,他培养天才的目的就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这是一个何其卑劣的目的!所以我看了那书的第一章以后就非常反感,再没有看下去,直到最近才听说萧愚揭示了卡尔威特等教育神话的真像(有兴趣的博友可以去看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051o.html)。我从来不相信动机不纯的教育会有什么好的结果,即使有再多的学位、职衔,再多的亲朋好友推荐,我始终很反感卡尔威特,一直没读。当然更多的父母心是好的,他们基于自己的人生经历,希望孩子可以过更有意义、更有成就的人生,他们的目的是希望孩子的人生更好,所以才想要把他培养成天才,因为他们觉得天才的人生更好一些吧。(当然也有如月亮的脸这样的妈妈认为天才的人生更不好的。)我猜想顺儿的姥姥可能就是这种心理吧。当然如果让孩子承载了过多父母未完成的心愿,结果也只能是孩子的反叛。
那么我培养天才的目的是什么呢,从上一节的末尾已经可以看出来了,我想是为了人类的新纪元吧。说起来好像很遥远、很空泛,可是我真的觉得我们不是为了自己的家庭在培养孩子,更不是为了孩子而培养孩子。现在的社会生活很明白,父母老的时候孩子都在忙自己的生活,也可能在遥远的国度,其实孩子将来对家庭的义务必然越来越少,因此孩子怎么样和我们个人的将来真的没有太大的关系。但这些孩子怎么样和我们将来的社会、国家真的有很大的关系,因为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中坚,我们是为社会、为国家在培养孩子。我并不是在唱高调,无论你是否认识到、是否承认,这就是一个残酷的事实!孩子好了,最受益的一定不是你,而是社会;孩子不好,最受害的也同样是这个社会。或许同意我的妈妈不多,但是我相信我看到的这个事实,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打算明确目的,我是在为这个社会培养孩子,我培养天才就是希望她能对社会多贡献一些力量。这个认识也是受蒙奶奶影响而来,容我另文论述。
三、“天才”的培养方式不同
基于不同的界定和不同的目的,天才的培养方式也就是不同的了。功利天才因为有一个明确的天才培养的标准,所以也相应地制定培养的计划,比如《0岁方案》等等吧。功利天才的培养强调计划和实行,他们基本认为天才就是在标准化的流水线上严格训练出来的。
真天才怎么可能有标准?就像人的发展完善,根本不是什么智商测验能够测量于万一的。即便伟大的教育家如蒙奶奶者,也并没有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天才方案。天才的成长,我想是各个不同的。我目前能做的,就是关注我的孩子,同时努力学习和思考。我相信,孩子是脚,教育是鞋。鞋合适不合适,只有脚知道,而且没有哪一双鞋会适合所有的脚!.

TOP

华德福教育不提倡7岁前接触书面文字,是觉得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他,他们还没有准备好。他们这个阶段是通过行动、各类活动,来发展自我意志,例如,发展学习和识字的愿望。如果他们没有这个意愿,你非要教给他们,因为你是对他们有影响、有生杀予夺权力的教师和父母,他们可能会屈从于你的意志,为了取悦你而学习。但那不是他们自发的学习,不是他们从内心深处涌现出来的,想要学习知识、感受文化的愿望。
对于那些语言发育有优势、准备好了的孩子(通常在人群中有百分之十几噢),家长自己可以因材施教啊。但是在给他们进行书面语言教育的同时,千万不能忽略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很多早早读书写字的孩子,在户外运动量、身体协调性方面会有欠缺,这是终身难以弥补的。.

TOP

呵呵,套一句广告词,平衡即健康。我现在都不敢轻易给女儿做什么“教育”了。教育孩子太难了,完全放任不去发展,是浪费,如果发展过程中不能平衡,就是犯罪。现在不停看书,吸收教育方面的种种观念和方法,发现没有一个体系敢说自己是最好的,那些经过时间经验的教育体系,也不一定是最理想的体系,或者最有效率的体系,但确实是一个注重平衡的体系。当我们这些做家长的,贸贸然去套用和照搬这些体系中的精华部分,想组合出一个更好的东西来时,问题往往就出现了。
非常感谢胡豆妈,看来盯着一个论坛转,视野还是受限。根据你提供的线索,我找到萧愚两篇批判早教神话的文章,不敢专美,奉上地址:
《卡尔威特真相》,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051o.html
哈佛女孩刘亦婷真相,http://edu.sina.com.cn/focus/ha/index.html.

TOP

引用:
原帖由 zhujinhua 于 2008-5-9 15:54 发表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的惩罚多于奖励。当我们看到孩子犯错误时,总要说:“看看,我早给你说过。”“你怎么这么笨。”等等,但大多数成人不知道,错误本身对儿童就是一种激励。如果我们学会站在一旁观察而不急于插 ...
小孩子不是因为看到别人学会走路,所以想走路的,小猫小狗看到我们在走路,但是它们无论如何不会去学走路。小朋友坐、爬、站、走都是受生命内在规律的支配,当大脑神经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就会进入到下一阶段。所以不管人种不同,环境不同,如果没有特殊的原因,世界上的孩子大多是七坐八爬十站,12、13个月会走。
小孩子要去学钢琴,书法……,也不是具有懂得那是社会需要,父母要求的觉悟。按照华德福教育的说法,那是因为孩子10几岁以前,自己的以太体还没有发展完善,必须要依赖某个成人。如果父母或者教师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他,并且让他知道如果不遵守就会遭到拒绝和抛弃,就会失去成人的关爱,那么这个孩子出于生存的本能,或者是出于对父母、教师的爱,也会顺从他们,甚至表现出对这些东西的兴趣,但是这种兴趣往往是短暂的兴趣,不是真正发自内心的兴趣,也不太可能成为长久的兴趣。当他们长大成人,具有自主权力时,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地抛弃这个兴趣,即使经过那么多年的努力,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成就,这样他们内心中的这些年来的压抑,才能真正释放出来。
拿卡尔.维特来说,他其实在数学方面非常有天分,他在小小年纪,片刻间就解答出了大数学家欧拉用三天时间才破解出来的数学难题。以他的天分,应该可以在数学方面有所建树,但是他成年后并没有再去研究数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始终找不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
天才教育给人的感觉就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很多神童们连正常的人身自由、玩耍的自由、交友的自由、闲暇的自由都没有,哪里谈得上自主和创造?.

TOP

不是我们要不要孩子学,而是他们要不要学。我们要孩子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他们就没有自己发展出自己的主见,没有机会提出自己的兴趣要求。
我觉得早期教育确实需要一个载体,爱和自由不是载体,只是空气、阳光和水,学习的知识和技能也不是载体,而只是养分。学得太多,有时候营养过剩了。但是怎样才算营养刚刚好,恰好适合自己的孩子,大概就跟他们吃饭一样,吃多少是他们自己掌握,而不是我们精心计算、精确投料的。
我认为这个载体就是孩子的个性和兴趣。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觉,我现在整天是被女儿逼着“跑”:
她2岁半的时候狂迷拼图,我就到处找拼图,陪她玩。
幸亏我没有买太多,过不了多久,等她能拼40块了,她就把拼图甩在一边,要玩逻辑狗。
哭着喊着要玩,不肯睡觉不肯吃饭地要玩,一个月把3~4岁阶段(除了数学那本,因为她对数还没有概念)做完了,然后又丢在一边,再不看一眼。
几个月前狂要玩迷宫,看到迷宫就扑上去,把家里有迷宫、象迷宫一样的东西全翻出来玩。等我屁颠屁颠把迷宫书买来了,她对迷宫的兴趣已渐至尾声。
迷宫玩完后,她对逻辑方面的训练方式似乎兴趣索然,开始迷上剪纸和画画(剪纸和画画的书早就有,只可惜一直被她打入冷宫,我还以为她跟我一样,没有美术天分和兴趣呢)。这次,我吸取教训,仔细观察了几个月,发现这个兴趣好像比较持久一点,所以给她报了个涂鸦的兴趣班。这个兴趣班也不会培养她画画的技能的,而只是提供各种各样的绘画材质、颜料和手段,让她“玩”画。
我和你不同,我去满足她的学习愿望,把这当成促进她心灵和智力成长的养料。但我从来不奢求她往这个方向深入发展,也就是说,我不指望这点肥料下去,她就要长成什么样。我觉得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浅尝辄止是他们的特点,他们还没有发展起意志要坚持长期学习一样东西。并非他们意志薄弱,而是他们的一种天生的保护机制。他们的大脑在这个时候需要接受大量的、丰富的良性刺激,但他们的身心还没有准备好正式学习一项技能。脑科学专家告诉我们,由于人脑的发展具有高度的弹性及适应性,就算孩子的大脑还没有发展到特定的阶段,大脑的成熟度还不够,一旦接触了知识,多少也能吸收一点,所以这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培养在实践中似乎也具有一定的“效果”,也能造就一些3岁能识字,4岁能做算术的“神童”。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些应急的神经在应付这些工作,真正负责吸收这些技能的大脑则根本还没有准备好。.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