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转贴:质疑孙瑞雪

转贴:质疑孙瑞雪

转贴说明:今天偶然看了这篇贴子,是一个妈妈的思考,觉得写的不错,转来这里分享下。大家讨论啊!

原文链接:http://bbs.baby.sina.com.cn/tabl ... 4215&fid=430287

自从在“爱与自由”论坛认识了一位同住定慧寺的妈妈,视野一下打开了。李跃儿、王甘、西郊幼儿园、张娟等等新鲜的名字被我关注,我像一块海绵一样,花了几乎3天的时间在网上汲取相关的一切信息。

这个论坛里有关于蒙氏西经(西方现行蒙氏教育)与国经(孙瑞雪蒙氏)的讨论,令我有豁然开朗之感。

我前一段时间为宝宝认数字就困惑了好一阵子,在困惑中捧起了抛开很久的蒙氏原著,然后困惑好像就解决了。那时我还没有明白这个困惑真正的性质。其实正是孙瑞雪与蒙氏之间的巨大差别被我朦胧的感知了啊!

蒙氏内容博大精深,孙瑞雪选择了“爱与自由”来强调自然有她的一番苦心,在当下的中国,心理健康的确是个很重要很急迫的问题,或许对于她本人也是在这一方面感触最深,所以主要关注在这一块。但是在蒙氏那里,爱与自由总是作为一个背景而已,实际上,知识的学习、智力的锻炼才是在前台唱主角的。蒙氏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只有凭借智力的活动才能建构健全的人格。所以如果理解成,把心理建构好了再去学习知识,那真是谬之千里。

现在手边没有书,凭印象说一下蒙氏与孙瑞雪的巨大差别。在孙瑞雪的书中,明确说过我们园里蒙氏的孩子一般反应都比较慢,但普通的孩子中有很多小孩看上去很机灵,说话反应很快,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那些机灵的小孩都是条件反射的,被训练出来的,他们说话并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但蒙氏的孩子是在用自己的脑子思考,小孩子思考是很慢很慢的,但是只要他们在思考,他们的速度总会快起来的。她还说她的儿子就是脑子比较慢的。我那时有些崇拜她,我想,哦,这是判断孩子状态的一个标准吧,虽然觉得很奇怪,反应慢的孩子状态更好?不过鉴于蒙氏对传统有太多颠覆,也是照单全收了。

直到前一段读《发现孩子》,才看到蒙氏本人的描述:什么是聪明?就是思维迅速,反应快。蒙氏将她的一些教学法称为思维体操,她说经过这样训练的孩子反应就会比别人快。蒙氏说她的儿童之家里的孩子明显反应比外边的孩子要快。

还有一点,《爱与自由》开始的部分,就批判了一个从小给孩子灌输知识的案例,那样的灌注的确可能对孩子造成压抑。但是知识教育在孙瑞雪那里一直是较少有正面提及的。在孙瑞雪的语汇中,多的是正常儿童和不正常的儿童(或说有问题的儿童),她的教育的最高目标也就是培养出正常的儿童,(这也是关注心理健康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吧)。而天才好像是孙瑞雪教育的禁区,我没有看到一点孙老师对于天才的追求。

而蒙氏在《发现孩子》中专门有一章《天才的秘密》,研究天才,如何把更多的孩子培养成天才,这个教育目的在蒙奶奶那里是不言而喻的!

当时我想,难道孙老师没有读过蒙氏的原著么?后来我想,也许是中国的父母有太多功利心吧,所以孙老师就要矫枉过正,偏不给你说智力培养,偏不让你把孩子培养成天才吧。或许孙老师对于当下中国孩子的判断就是这样的,问题孩子、问题家庭太多了,能培养出正常儿童就相当不错了,根本不可能也不需要去培养天才。

“爱与自由”是孙瑞雪的,不是蒙奶奶的,它是蒙氏众多解读当中的一个吧。

我觉得我的宝宝到目前为止都挺正常的,所以我现在认为仅仅把她培养成一个正常的儿童是不够的,我们花了这么大的心血来培养这唯一的孩子,应该是朝着天才的方向努力吧,能做到哪一步无所谓,但是这二者的方向根本就不一样啊!.

TOP

再转:理解重于满足——继续反思孙瑞雪的“爱与自由”

关于走路,孙瑞雪解释孩子不想走路,要求你抱,那是想要获得你的爱,你就要尽可能地满足他,抱他。而蒙特索利奶奶说,小孩子其实很喜欢走路,只不过他们的走路是以走路为目的的纯粹的走路,而不像成年人是为了从某地赶到某地去才走路的。所以只要成人放慢脚步,没有那么明确的目的,跟在孩子的后面,孩子可以走很远很远,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

我觉得显然蒙奶奶所说更接近孩子的本质,孙老师是有些把爱与自由泛化了,好像孩子的每一个要求和举动都与爱与自由有关,都上升到爱不爱的高度,我觉得有时把问题复杂化了,无形中加重了父母的心理压力。

我的宝宝现在就是这样,在路上她是不愿意走的,因为路上有汽车,确实不方便她随意地走,我们就抱着,或坐婴儿车。抱到适宜的地方,她就会自己起劲地走,只要我们不赶路,我就尽量跟在她后面走。她很会判断形势,一旦感觉我们是要赶往某个目的地了,就会要“抱抱”。只要大人们坐下来,她就开始在附近溜达了。我因为读过蒙奶奶的解释,所以觉得很明确,小孩子是不喜欢赶路的,心里一直很明白宝宝的状态。不会因此想到她多么需要我的爱,或是我给的爱还不够等等一连串的问题。

爱与自由没有错,但爱应该是智慧的爱,自由是成长的自由,这一切的基础在于对孩子的成长规律的科学的了解和对自己孩子的深刻细致的观察。如果不了解孩子成长的科学规律,没有智慧的爱一不小心就会变成过分的替代,结果培养了孩子的惰性,丧失发展自己的良机。有些事情宝宝最开始并不知道自己能做了,或者是大人没有敏锐地发现宝宝的成长,如果大人没有及时地撤退和指导,孩子会一直让你做,最后导致孩子人格的退化。自由也绝不是让孩子变成说一不二的家庭主人,实际上小孩子的表面需求不一定就是他的真实需求,只有父母通过科学的学习和细致的观察,才能知道现阶段孩子成长的真实需求是什么,他的每一个要求背后的动机是什么,才知道如何去满足孩子成长的需求,引导她走向自己的真实需求。并不是可以在不了解孩子的情况之下,只要对孩子的所有要求采取“敬畏”的态度,跟着他的指挥棒转就一切OK了,那样的父母是没有担当起作为成年人的责任。孙瑞雪曾在书中感叹过,孩子的需求有时是多么难以理解,多么难以让人看清,并建议父母,当你无法理解的时候,满足他就好了!我觉得事情真的没有那么简单,作为幼教研究者,研究孩子成长的科学规律,并把规律告诉更多的家长应该是分内的工作。作为家长,理解孩子是家教的最关键所在,是一切亲子关系、教育和爱的前提,没有理解的爱很可能变成害人的溺爱。有人说爱和溺爱之间的尺度很难把握,其实在我看来这二者之间有天壤之别,区别的关键就在于你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如果你把对孩子的理解放在第一位,那么怎么爱都不会成为令孩子反感并且阻碍他成长的溺爱的。

所以,我觉得孙老师的话说反了,孩子的需求我们的确很难洞察,因此我们要努力学习、用心观察,力争更多地去理解孩子。我认为真正理解孩子的需求是最重要的,至于是否满足他的需求却不是那么绝对的,家长只要真的理解了孩子,理解那些需求对孩子成长的意义的大小,就自己知道如何平衡孩子、自己、家庭其他成员的需求以及和各种客观条件之间的矛盾了。我相信这世界上没有一个孩子是从小到大所有的成长需求全部被满足了,没有受过任何的压抑,我想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成人也有自己的需求,但大部分受过一些压抑的孩子(当然不能是太严重的压抑)都可以健康地成长。所以就母亲而言,我想关键不是如何尽全力去满足孩子的每个需求,而是尽全力去理解孩子。如果一个孩子的妈妈始终在努力地理解他,始终站在他身边,即使他的不少需求由于种种原因未得到满足,他的心智也一定可以健康地成长,因为他拥有健康的亲子关系给他足够的安全和幸福,在他漫漫人生之旅中也一定会为有这样一位善解人意的母亲而庆幸感念!我想“懂你”是表达爱的最智慧的方式。.

TOP

回复 3#cicici 的帖子

都是太空了造成的,哈哈! .

TOP

引用:
原帖由 cicici 于 2008-5-7 08:49 发表
书吗,看看就可以了,都太当会事有这个必要吗?可借鉴的就借鉴一下,不同意的观点看过就忘了。生活才是更重要的。
你说的没错,空谈误国噢。空谈还误人呢,哈。

昨天还看到个专家文章,其中说到“父母要故意放慢对孩子的语言教育,语言的刺激和学习让孩子在沟通交流上快速获益,这会让他对其它的信息理解能力变弱,”这个大概就是华德福教育不提倡小孩在7岁以前学习书面知识的原因。

文字看似强大,滔滔不绝一大篇,其实挂一漏万,万言文才多少K,几张高清照片就可以一个G了,多少信息量的差别啊。

由此突然想到,禅宗的“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以后还是少聒噪为好,呵。.

TOP

回复 15#rosemary 的帖子

我对蒙特梭利博士的景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原著有全套,还没有学习完,[em07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08-5-7 22:05 编辑 ].

TOP

回复 13#晴晴的妈 的帖子

“很多早早读书写字的孩子,在户外运动量、身体协调性方面会有欠缺,这是终身难以弥补的。”

这个没错。了解和参加华德福活动后,在这方面启发很大。不是说学习不好,但学习了这个,就会丢了那个。所以后来大量增加了小孩的户外活动时间,把读书活动减少了很多。.

TOP

回复 24#ouu54 的帖子

"第一次知道有什么蒙氏,还有土洋之分。"

就象马克思主义也有土洋之分一样,哈。

记得在大学里听哲学课老师说过,马克思曾经很气愤的说“我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当时很震撼。.

TOP

回复 25#晴晴的妈 的帖子

刘亦婷真相贴早前看过的,偶是个怀疑论者,什么东西都要研究一番,何况有网络,有新发现首先都要到网上了解个周全。

书也别看太多了,我有本书上说:要相信母亲的直觉。专家说了许多让人没了方向,母亲按直觉做的却往往没错。

自从看了这本书,我的自信心增加了。原来小孩什么情况我都要翻书找对策,没有对应的就手足无措,现在我经常按直觉办事,效果还更好呢。

大前提:有爱心,有原则,不发脾气,不用暴力。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08-5-8 22:45 编辑 ].

TOP

回复 31#乒乒乓 的帖子

谢谢你的支持。

说明一下,质疑不是反对,是讨论。质疑某人的观点,也不是把某人说过的话全都否了。

质疑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就象“敌人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朋友,敌人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敌人”,这种逻辑是不对的。

我和那个贴的作者一样,都是经由孙老师的著作接触蒙氏理论(作者博客上还有一篇早前的文章推荐孙瑞雪的两本书)。在有孩子之前,谁会想到去读一些育儿书籍呢?孙老师的著作普及性强,冲击性大,颠覆“棍棒之下出孝子”的传统育儿理念,功不可没。这是事实。但读过这两本书之后,实践中遇到问题,再读蒙氏原著和其它一些书,发现原书的一些欠缺,这也是事实。

就象上小学遇到一位老师,教了我们一些有用的东西,我们也得继续上中学,上大学。不是说这老师好,我就一直在小学读下去了。

我的观点是:孙瑞雪的书可以读,但千万别只读这两本。一定要再读一点其它的,否则会有后患(由棍棒一步跨入溺爱的风险极大)。特别是小孩子两三岁后,活动范围增大,自我意识形成,此时不能无原则的给爱和自由。另外《爱和自由》《捕捉敏感期》只是概念性的介绍,操作性的东西少,育儿过程中遇到大量实际问题,无法解决。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08-5-8 23:00 编辑 ].

TOP

我错了,不该转发这个贴,说太多了,跟没说一样。

让我们来乐一乐,猜个谜语吧:臭豆腐(打一歌星名)
迷底是:











































莫文蔚.

TOP

引用:
原帖由 cicici 于 2008-5-8 12:39 发表
这个我是非常同意的,我一直不主张过早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只要有很强的逻辑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是不会差的 。 我很相信过早开发某一方面的智力其实会防碍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自我成长,而这些很多其他方面往往是大 ...
今天查一点东西,居然把这个老贴给翻出来了,才发现自己以前还说过这些,还和你有过这些交流。


五年过去,孩子已经上了小学,从身边的例子观察,还真是有很多应验。

回头看看,幼年时期的混沌和懵懂真是一种珍贵的体验。

幼儿的培养,宜生活化,整体化,不要单一操作某项技能,否则对孩子那幼嫩的大脑,真会形成不知道怎样的损伤。

[ 本帖最后由 胡豆妈 于 2013-10-20 21:57 编辑 ].

TOP

回复 64楼zhw7 的帖子

这封回信如果是爸爸写的话,我觉得这个爸爸太了不起了,愿意花这么多时间和心思,认真的孩子妈交流教育问题。有这样的爸爸,我窃以为孩子的教育错不了。

对幼儿园的重视,择校的纠结,我很理解,也曾有过,但回过头看,也是一种焦虑的投射。做一个妈妈重要的就是放松。完美的学校是不存在的。就近上学是一条重要的原则,大部分小朋友都可以适应的,真正不适应了,再转也来得及。

有时候越是名校,越是为名所累,一级二级幼儿园未必不好。象那个爸爸说的,校长再有名,执行的人是最重要的。孩子每天不是去见校长,而是去跟老师同学在一起。.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