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大势] 通胀与减速并存 宏观调控面临十字路口

通胀与减速并存 宏观调控面临十字路口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第一季度宏观经济数据昨日公布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
  ●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一方面是通货膨胀仍在高位,一方面是企业利润持续下滑,中国宏观调控正面临寻求平衡的十字路口。
  昨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第一季度数据显示,前三个月CPI同比增幅高达8%,3月份更达到了8.3%。而前两个月的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则同比回落27.3个百分点。
  就在这组数据公布数个小时后,中国人民银行便宣布从2008年4月25日起,今年第三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同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在对经济表示谨慎乐观的同时,也强调要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
  “输入性的软着陆就在眼前。”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昨日在一份研究报告中如是评价说。

  上行下行都有可能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GDP增速为10.6%,较去年同期减缓了1.1%。
  出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和企业利润增速下滑,成为判断经济下滑风险的主要指标。
  一季度,我国的贸易顺差同比减少49亿美元,下降10.6%,其中对美国出口增速同比回落15个百分点。
  受出口下滑、原材料成本提高的影响,一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4%,比上年同期回落1.9个百分点。同时,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3482亿元,同比增长16.5%,比上年同期回落27.3个百分点。
  “我们目前认为,GDP数据的放缓将在年内继续,2008年第二季度可能跌破10%。CPI将持续保持在高位,并在未来数月维持在7%~8%之间。”渣打银行中国研究部主管王志浩昨日表示。
  事情的另外一方面,则是火热的投资和消费,预示着经济仍可能快速上行。
  第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317亿元,增长25.9%,加快0.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0.6%,比上年同期加快5.7个百分点。
  而且在工业利润数据中,如果剔除盈利下降较快的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后,其他行业实现利润同比增长37.5%,上升6.1个百分点。
  “从目前看,未来经济发展存在着两种可能性:一种是经济增长存在着继续回落的可能,一种是经济增长也存在着掉头向上的可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昨日在回答“第一财经”电视记者提出的问题时如是表示。
  他进一步解释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还未充分暴露,外部需求有可能进一步收缩。同时受出口环节政策调整的影响,加上人民币存在的较大升值压力、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上涨,都可能降低企业的出口竞争力。
  而在主导经济掉转向上的因素方面,李晓超指出,因灾后重建工作将会陆续展开,灾害中暴露出的一些薄弱环节将会成为投资追捧的热点,固定资产投资还存在着反弹的可能,而且新开工的项目还在增加。

  把握促增长抑通胀平衡点

  尽管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仍是基调,但官方表态已较此前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在此次和3月份调整存款准备金率的声明中,央行已经将一直表示的“抑制货币信贷过快增长”,改为“引导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6.3%,比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18.3%,同比回落1.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各项贷款比年初增加13326亿元,同比少增891亿元。
  昨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认为,当前总体经济形势比预想的要好。
  会议在强调要把控制物价上涨、抑制通货膨胀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的同时,也要求密切跟踪经济形势新变化,把握好促进经济增长与抑制通货膨胀的平衡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由于雪灾造成的扭曲,经济潜在的力量目前还很难准确估量。”雷曼兄弟公司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表示,“政府需要更为小心地制定政策。”
  “中国的政策制定者恐怕还不至于很快就陷入这样一个被迫抉择的境地。为争取时间,可以考虑以财政政策替代货币政策,出台一个‘政府财政出资的保值储蓄计划’。这可以成为短期内稳定通胀预期的有效政策手段。”王庆建议说。
  同王庆一样,清华大学世界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也将目前的政策希望寄托在财政政策的转型上。
  他认为,政府需要在目前作出符合社会需要的公共投资选择,在大中型城市中的地铁项目、保障性住房项目、公共医疗项目都是可能的投资方向,而且财税改革也需要适时开展。
  “财政政策引致的投资项目需要几年才能建成,所以亟须从现在就抓紧时间准备。”李稻葵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CPI全年4.8%调控目标能否实现?

  一季度CPI高达8.0%,国家统计局坦承要实现全年目标压力很大

  国内CPI水平一季度达到了8%,仍处于历史高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李晓超坦言,如果要完成4.8%的年度控制目标,未来9个月的CPI必须控制在4.2%以内。从目前来看,当年居民消费价格确实面临着很大的压力。

  新增涨价因素已逐步汇集

  虽然3月份8.3%的CPI数据较2月份出现了0.4个百分点的回落,但同期的商品零售价格和工业品出厂价格则较2月出现了上升。
  其中,3月份的商品零售价格为7.8%,超出一季度平均水平0.4个百分点;3月份的PPI为8.0%,超出一季度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
  同时,在一季度,原材料、燃料和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了9.8%,比上年同期高出了5.7个百分点,而且该指数在3月份更是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1.0%。
  李晓超表示,上游产品价格从去年四季度以来开始攀升,包括工业品出厂价、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都有所扩大,生产领域价格上涨向消费领域传导的压力在加大。
  “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会不会扩散到居民消费价格,到底什么时候对居民消费价格产生影响,影响有多大,我们都在密切关注。”李晓超表示。
  另一方面,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在上升,并通过增加企业成本推动了企业商品价格的上涨,这都增大了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的压力。
  “值得关注的就是价格变化的黏性上升缓慢,但下降有时候也很缓慢,这是价格的特点。”李晓超表示,“2007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对2008年全年翘尾影响3.4个百分点,要将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4.8%左右的预期目标,新涨价因素就需要控制在1.4个百分点以内。” 
  “在我们看来,价格在未来几月会继续保持在高位,所以通胀的消弭将只能是逐渐体现。我们预期CPI将在上半年回复到7%,并在剩下的时间内下降到5%左右,这样全年的CPI增速将为6.5%。”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表示,“在这样的预期下,我们仍认为今年不会再出现加息。”

  投资和消费将主导未来

  在国家统计局看来,目前的宏观走势符合调控预期,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偏快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
  在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0.6%,比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4%,回落1.9个百分点;3月末,M2、M1、M0增速同比分别回落1个百分点、1.6个百分点和5.6个百分点。
  尽管国家的调控政策收到了成效,但当前的经济形势已越来越难以判断。就一季度的数据来看,实际上就是CPI在上涨,经济增速在回落,出口在回落,而进口在增加。
  李晓超认为,上述数据给判断和分析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带来了困难,经济增长存在着可能继续回落的可能,同时也可能掉头向上。而且更为不确定的因素在美国方面。
  “美国次级债所产生的危机还未见底,可能对实体经济已经产生了影响,我们还不能确切判断其对中国的影响,只能在统计数据的基础上作出理论判断。”李晓超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
  因此,清华大学世界与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认为发展内需是当务之急。
  在外需逐渐疲软的情况之下,拉动经济发展的另“两驾马车”则愈走愈快。一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317亿元,同比增速为25.9%,较去年同期加快0.6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555亿元,同比增长20.6%,较去年同期加快了5.7个百分点。
  “尽管出现了雪灾和贸易顺差的收窄,但实际GDP增速在一季度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显示当前的国内投资和消费仍表现强劲,3月份的数据更进一步地支持了上述结论。”雷曼兄弟公司亚洲经济学家孙明春表示。
  他认为,尽管投资和消费复苏部分同雪灾后的数据反弹有关,但它同时也说明,尽管认识到出口可能引领经济下滑,但企业仍保持了很强的投资欲望。目前,雷曼兄弟公司已经将2008年的GDP增速从9.5%调整为9.8%。
  不过,在剔除了物价上涨因素后,一季度的居民消费额增速为12.6%,同去年同期的实际增幅差别不大,证实消费的实际增长仍需提振。
  而国内的投资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目前,原材料成本的上升已成为企业再投资中感觉头疼的问题。来自河北省统计局的一项最新调查就显示,今年一季度,当地固定资产投资价格上涨8.1%,为13年来最高。
  李稻葵对记者表示,相对于两位数的经济发展速度和较大的成本压力,还需要通过政府转向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拉动投资的进一步发展,防范可能的下滑。.

TOP

经济下行风险将凸显 金融40人激辩调控方向

中国2008年受到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大,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到8%,对于金融业的将不是“冲击”而是“打击”
  采取相对比较宽松的财政政策,不仅仅是应对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提供对经济结构转型的支持,使得经济结构转型面对外部环境恶化可以过渡得更加平稳一些
  未来两年中国有可能面临三个领域的危机,一个是金融危机,一个是石油危机,还有一个是粮食危机,而且我们现在就必须做好同时应对这三个危机的准备


  中国不仅要深刻认识经济减速的风险,还要预防这种经济减速将给金融业带来的深刻冲击。在上周六举行的“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立仪式暨首届主题研讨会”上,“内外部不确定形势下的金融调控”的主题讨论契合了当下中国经济的核心主题。
  “中国金融40人论坛”为非官方、非营利性金融学术研究组织,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谢平为该论坛学术委员会主席,交通银行董事长蒋超良为论坛理事会主席,国家外汇管理局综合司副司长管涛、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钟伟、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等40人为论坛成员。
  在讨论会上,多位专家表达了对中国经济增速下滑的担忧,认为未来几个月经济增长的风险将更加突出,而如果经济增速过分下降到比如8%,将给银行业不良资产带来巨大压力。

  胀?滞?滞胀?

  “对当前的经济走势我们存在三个风险或者是三种担心,一个是滞,一个是胀,再就是滞胀,我们要评估哪一种情况的可能性更大。”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副部长魏加宁指出。
  论坛成员、花旗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黄益平同样认为,2008年中国经济内外部不确定的经济形势,最重要的即是两点,一是通胀水平较高,二是经济增长的风险较大,而且通胀问题和经济减速两个问题结合在了一起。
  “经济增长如果从10%下滑到9%可能问题不大,但如果是从12%下滑到9%,可能就会存在结构性挑战。现在通胀问题非常严重,也许过了几个月以后,增长的风险会变得更加突出。”黄益平说。
  在通胀和经济增长的讨论中,经济学家表达了对经济增长下滑更多的担忧。论坛成员、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刚坚持认为中国的通货膨胀不完全是货币现象,从道理上来讲一切要素边际产出应该相等,但是中国现在制造业的边际产出很高,而农业很低,这应该有一个结构调整,这种性质的通货膨胀是必然的,并不是货币因素造成的。
  “目前货币因素带来通货膨胀,更多是由于全球央行美联储货币过量发行导致的,所以说当前中国治理通货膨胀,不应该把结构调整性通货膨胀的合理性消灭掉,而应该承认这一部分结构通胀的合理性。因此不应该一味地打压投资和GDP的增长,而应该在GDP增长的同时容忍一定的通货膨胀。”徐刚指出。
  论坛成员、雷曼兄弟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也认为,在经济增长方面,中国2008年受到美国经济衰退的影响可能比想象的还要大。“这不是传导机制的问题,而是美国经济的衰退程度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中国要做好应对这种局面的充分准备。”

  经济增速下滑影响金融业:“冲击”还是“打击”?

  在多位专家看来,当下的经济增速趋缓,将给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带来冲击。
  “经济增长会减速,是个软着陆,但是企业利润率有可能出现硬着陆。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就是我们2008年要不要防范金融风险。”黄益平指出,过去5年中国经济增长连续保持在10%以上,在经济增长速度比较好的时候不太容易出现坏账,但是经济下滑的时候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个风险显然会上升,到今年年底再来看银行业坏账的比例一定比年初要高,在现在的情况下防范金融风险也可能成为一个非常大的经济工作。
  一位来自监管部门的论坛成员也指出,如果经济增长速度下滑到8%,对于金融业的将不是“冲击”而是“打击”。他指出,上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增长速度很快,但到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回落到8%以下,给金融业尤其是银行业不良资产带来了巨大冲击。不良资产的成本是太高了,10%左右的经济增速是能够接受和承受的,但如果回落到8%将会难以想象。
  黄益平强调,今年前两个月工业利润率增长幅度已经大有下降,国有企业利润已经出现负增长,这对金融业的影响,一是对于银行利润肯定会出现大的影响;二是对证券市场、股票市场价格的影响;三是房地产市场变得相对不稳定。

  货币政策是否可参考资产价格的先导性信息

  “宏观调控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要考虑中国的货币政策一直有比较长的迟滞。”论坛成员、南开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戴金平指出,现在货币政策的制定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很多东西都很滞后。
  戴金平的意思是,如果目前以从紧的货币政策应对当下的通胀数据,货币政策迟滞到下半年或明年才会起作用,而如果那时的经济形势起了变化呢?
  “所以我们需要对下半年乃至明年的经济形势作出预测,也就是要明确,当下的经济问题与下半年或明年的经济问题可能根本就是两回事。这是一个需要研究的问题,货币政策调控不能看现在的指标,不能看第一季度CPI指数是多少就怎么样,我们要研究很多方面的影响。” 戴金平说。
  与货币政策调控滞后对应的,是宏观调控是否有先导性指标。在徐刚看来,资产价格的变化正可以提供先导性信息。
  徐刚指出,宏观调控当局除了关注价格、通货膨胀以及一些宏观经济数据以外,也应该关注资产价格,包括房地产价格和股票市场价格,因为资本市场能够提供先导信息。
  “2007年资产价格过度膨胀,但当时CPI是比较低的,如果中央银行能采取综合判断,当时采取较为严厉的调控政策,那时调控要比现在的调控更为有力。另外,今年一季度中国的资产价格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这种下降实际上也代表了投资者和全社会的参与者对宏观经济的预期发生了很大改变。如果这种时候,宏观调控依然按照CPI,或者简单看宏观经济数据来进行调控的话,资本市场提供的先导信息就没有起到相应的作用,资本市场作为宏观经济‘晴雨表’的功能就没有相应地发挥出来。中央银行和宏观调控当局可以利用资本市场的信息进行宏观市场的调控。”徐刚说,在这一点上,美联储实际上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典范。
  徐刚的判断牵扯到他对中国股市的判断,他认为,现在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充斥着整个股市,比如说认为“大小非”流通和再融资是导致股市下跌的问题,徐刚认为这种下跌更多还是对宏观经济预期的担忧所导致的。

  应该采取更加宽松的财政政策

  “我们也许应该采取更加宽松的财政政策。”黄益平给出了两个方面的理由,一是外部经济正在冷却,而且我们面对的风险越来越大,二是现在面对的是成本的正常化过程,财政政策可以提供对经济结构转型的支持。
  他分析指出,目前要素成本在不断地变化,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能源成本,包括环境成本等等,这些成本的扭曲是过去几十年经济增长比较高的原因之一,也是中国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的理由。现在这些要素成本的改革引发,意味着产业结构可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现在已经有很多企业面临压力。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相对比较宽松的财政政策,不仅仅是应对美国经济衰退对中国经济增长带来很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提供对经济结构转型的支持,使得经济结构转型面对外部环境恶化可以过渡得更加平稳一些。
  在货币政策方面,论坛成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教授丁志杰认为,人民币升值对于抑制通胀有一定的作用,但是人民币升值的目的不是为了解决通胀,现在人民币汇率只是在搭从紧货币政策的顺风车而加快调整步伐。今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超过4%,按照很多市场经济学家认为今年升值幅度应该超过15%,但丁志杰认为控制全年升值幅度在10%左右更为适宜。
  “目前汇改最大的难点就是升值预期,目前第一季度对美元升值4%多,如果上半年升值幅度达到8%到9%,下半年的汇率预期可能就会稳下来了,有半年时间的汇率稳定,对于消除升值预期应该是有积极作用的。”丁志杰说。

  应对金融、能源、粮食危机

  关于中国宏观调控的长期思考,戴金平还指出,中国已经融入到整个世界经济里面,中国的政策制定不可能不考虑其他国家政策制定。
  “这里的一个问题,是美国为了应对次贷危机的冲击不断地投入流动性,不光是美国,欧洲等其他国家也在注入流动性,也有新兴市场进入降息,而在这个背景下中国采取的办法是不断地紧缩流动性,这是一个矛盾。我想是不是可以找出更好的路径来解决这个问题。”戴金平说。
  魏加宁也表示,对于中国的调控政策,当下面临如此复杂的形势,一个原因是过去两三年我们错过了最佳时机,一是错过了推出创业板的最佳时机,如果说两三年前推出创业板比较好,现在再推出创业板则是雪上加霜;二是错过了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最佳时机,经济形势好的时候银行可以拿出钱来参与,为经济出现拐点、不良资产重新上升以后,解决银行破产的问题做一些准备,然而经济一旦出现拐点,银行负担加重以后再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阻力会更大;三是错过了理顺资源价格,同时有效控制通货膨胀的最佳时机,如果利率、汇率动得早一点、快一点,现在物价的形势可能会好一点。
  对于宏观调控的挑战,魏加宁指出,未来两年中国有可能面临三个领域的危机,一个是金融危机,一个是石油危机,还有一个是粮食危机,而且我们现在就必须做好同时应对这三个危机的准备。.

TOP

我相信CPI调控目标肯定能实现,哪怕是弄出来一些虚假的数据.

TOP

引用:
原帖由 kathy_tang 于 2008-4-17 10:50 发表
......哪怕是弄出来一些虚假的数据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