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1个人次参与评价】

竞赛

引用:
原帖由 haiziba 于 2008-10-17 11:26 发表


补充一句。
关于跳级,一般情况下不一定值得,特别是男孩,本来心理成熟就晚一点,调剂就更显幼稚。不能光考虑智商是否跟得上,有些孩子跳上二、三级问题也不大。
说得不错,三校对跳级也是有这方面的考虑的。所以,他们会做相关的心理测试和分析的。.

TOP

回复 147#云雀 的帖子

是不是初中的数学竞赛,是哪个杯?一等奖总共有几个?
谢谢!.

TOP

对的,只有业余数学学校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联赛,物理全国联赛也只有物理学校的学生才能参加。好象不太公平哦?.

TOP

回复 151#owl 的帖子

闸北区复赛50个名额,几乎他们班和他们的初二包掉的,一二等奖前三十X老师他们决定的。.

TOP

回复 154#owl 的帖子

好像几个比赛的成绩,如一等奖,二等奖,高中招生时看吗? 现在听到最多的就是新知杯和大同杯。.

TOP

2007年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新知杯)一等奖获奖名单

2007年上海市初中数学竞赛(新知杯)一等奖获奖名单
序        姓  名        学    校                  年级        性别
1        袁  帅          市北初级中学        初三        男
2        陈驰宇        立达中学                初三        男
3        林经纬        华育中学                初三        男
4        朱逸飞        市北初级中学        初三        男
5        孟  澄          市北初级中学        初三        男
6        虞博雅        东格致中学            初三        男
7        顾  超          格致初级中学        初一        男
8        张贻辰        延安初级中学        初三        男
9        龚文妍        东格致中学            初三        女
10      丁灵全        市北初级中学        初三        男
11      佘毅阳        市北初级中学        初二        男
12      高嗣淳        市北初级中学        初三        男
13      蒋元任        市北初级中学        初三        男
14      顾  翀         上外附中                 初三        男
15      曹沈恺        延安初级中学        初三        男
16      赵聿杰        市北初级中学        初三        男
17      刘从优        格致初级中学        初一        男
18      蒋若青        立达中学                初三        男
19      蔡意歆        延安初级中学        初三        男
20      郑舒文        市西初级中学        初三        女

08年的没有找到。说市北有2/3,好像有点不正确的。.

TOP

回复 157#yrwsz 的帖子

呵呵, 08年的还没考,要等到12月份..

TOP

回复 158#scarlett93 的帖子

哈哈,原来如此。
一直搞不清楚什么时候有什么比赛,虽然这些比赛孩子都参加过。
好像觉得自己有点不太尽责哦。.

TOP

回复 159#yrwsz 的帖子

呵呵,你是前辈了,忘了这种比赛也是可以的.

TOP

回复 160#scarlett93 的帖子

哈哈哈,老了老了。可是还是不希望别人提起老了。呵呵呵。。。。.

TOP

别老是抓人家的不对,你也有出错的时候,你再去查一查2006年的宇振杯市北的情况,你就不会那么喋喋不休了。.

TOP

何况我已说了,这届不怎么好,其实以前几届都是市北包掉的,只不过这两年有家长反映,这对其他学校的孩子不公平,所以为了公平起见才出现各区打包现象的,其实含金量已经打折了。其他区的家长看了又要有意见了,实事就是这样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云雀 于 2008-10-17 13:02 发表
别老是抓人家的不对,你也有出错的时候,你再去查一查2006年的宇振杯市北的情况,你就不会那么喋喋不休了。
找了一下,没有找到。你如果有的话可不可以贴出来共享一下。
实在是对市北没有什么好印象,想不出来你这么推崇,所以查了一下,希望能得到印证,可惜让我失望了,所以也希望别人不要被误导了。
另外,我觉得我喋喋不休的程度好像没有你这么严重哦。

[ 本帖最后由 yrwsz 于 2008-10-17 17:4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快乐小猪妈妈 于 2008-10-17 12:12 发表
好像几个比赛的成绩,如一等奖,二等奖,高中招生时看吗? 现在听到最多的就是新知杯和大同杯。
当然看的,"新知杯""大同杯"是四校的敲门砖,其他比赛的奖能得到当然也好喽,可以去敲市重点高中的大门,反正有奖总比没奖好,可以多一点机会..

TOP

这就像高中联赛拿奖的都是四校占大多数是一样的,这次四校考业余学校就有很多名额,而其他市级学校就少的可怜,你如何评价这件事?.

TOP

好像初中的数学全国联赛、物理全国联赛相对含金量要低一些,特别是后者。.

TOP

回复 164#yrwsz 的帖子

我并不是推崇,实在是这个市场以前被他们占领的,我的意思是要看清自己的对手是那个层次的。2008年底的那场比赛市北的高手要比2007年这届厉害多拉。.

TOP

说了那么多,最终的意思告诫各位不要把竞赛想的那么简单,市场的主流要摸清,孩子出色的肯定有,全市只有那么两三个,其余都是靠老师辅导有方,孩子勤奋的来的,但并不是每个孩子勤奋都能出成果的。真是这样才不会被误导。.

TOP

引用:
原帖由 云雀 于 2008-10-17 13:49 发表
说了那么多,最终的意思告诫各位不要把竞赛想的那么简单,市场的主流要摸清,孩子出色的肯定有,全市只有那么两三个,其余都是靠老师辅导有方,孩子勤奋的来的,但并不是每个孩子勤奋都能出成果的。真是这样才不会被 ...
赞成!!!

虽然建议孩子们都去搞搞竞赛,但重在过程,对结果不能抱过于大的希望。.

TOP

有关竞赛的话题,我不想再议了。
最近有关这个话题的家长比较认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个领域里有所建树,为此争论的话题越来越多,我只不过把里面的一点不是发生在我们周围,并且在将来会碰到的问题告诉大家,让大家好有所准备,并无打击之意,请各位记住:合作是讲规则的,竞争是不讲规则的——适者生存。这不是我说的。我只是引用一下,免得有家长为这句话又争论不休。竞赛会给大人和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的,成功的会以为我们孩子很优秀,不成功的会认为我们孩子运气不好,其实到了大学里反思一下自己孩子的一路走来:学习能力,为人品德,社交礼仪是更重要的。奉劝各位家长做任何决定后,把心态放好不要把一件事想得太完美。.

TOP

引用:
原帖由 云雀 于 2008-10-17 13:17 发表
这就像高中联赛拿奖的都是四校占大多数是一样的,这次四校考业余学校就有很多名额,而其他市级学校就少的可怜,你如何评价这件事?
很正常,这由学校的实力决定了的。如果一个普通学校的名额比四校都多,那么也许这个世上就不会有四校这个称呼了。当然,如果不是分配名额,而是凭考试成绩那么就更理想了。.

TOP

既然你肯定学校的实力了,那干吗还要否定我对市北理科班的一番介绍呢?又在自相矛盾拉。.

TOP

引用:
原帖由 云雀 于 2008-10-17 13:49 发表
说了那么多,最终的意思告诫各位不要把竞赛想的那么简单,市场的主流要摸清,孩子出色的肯定有,全市只有那么两三个,其余都是靠老师辅导有方,孩子勤奋的来的,但并不是每个孩子勤奋都能出成果的。真是这样才不会被 ...
不赞成,你把市场的主流讲得太黑暗了。竞赛是不简单的,但这应该是在竞赛之内而不是在竞赛之外。如果把心思更多地方在竞赛之外是不可取的,家长更多的应该是培养孩子在学习上的自学能力、归纳分析能力,增强孩子的记忆能力和参与精神,注重过程中的能力培养和面对失败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而不是仅仅只是结果。
有时候对太顺利的孩子,失败也是一种难得的学习。

[ 本帖最后由 yrwsz 于 2008-10-17 17:4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云雀 于 2008-10-17 15:46 发表
既然你肯定学校的实力了,那干吗还要否定我对市北理科班的一番介绍呢?又在自相矛盾拉。
因为你说的市北理科班包掉一二等奖的2/3说的不是事实。而且我看见的竞赛没有你讲得这么多潜规则。.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9494,所以不要吓大家麽,关键是重在参与。.

TOP

可能没那么多黑...   

实力强的圈外孩子照样能够脱颖而出。而且,这些孩子进入名校后还能越战越勇。而圈子内的倒有一部分沉沦下去的。.

TOP

当然,这些实力强的圈外孩子要付出较多的努力。但这未必全是坏事。.

TOP

回复 178#haiziba 的帖子

是啊,实力强的圈外孩子能够脱颖而出本身就证明了没有那么黑嘛,否则哪能脱颖而出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yrwsz 于 2008-10-17 16:30 发表
是啊,实力强的圈外孩子能够脱颖而出本身就证明了没有那么黑嘛,否则哪能脱颖而出呢。
个案可能有,但大多数的孩子还是靠实力取胜,我就认识一个特别优秀的孩子在去年初二时就获得了“新知杯”二等奖,因从小我们都叫他“浦东神童”,那是肯定没有黑幕的。他的妈妈也非常善良热情,也没有所说的市北家长的自傲,所以说只要孩子足够优秀是不用担心黑幕的。.

TOP

重复:有关竞赛的话题,我不想再议了。
最近有关这个话题的家长比较认真,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这个领域里有所建树,为此争论的话题越来越多,我只不过把里面的一点不是发生在我们周围,并且在将来会碰到的问题告诉大家,让大家好有所准备,并无打击之意,更无吓唬之意,请各位记住:合作是讲规则的,竞争是不讲规则的——适者生存。这不是我说的。我只是引用一下,免得有家长为这句话又争论不休。竞赛会给大人和孩子的心理造成不良影响的,成功的会以为我们孩子很优秀,不成功的会认为我们孩子运气不好,其实到了大学里反思一下自己孩子的一路走来:学习能力,为人品德,社交礼仪是更重要的。奉劝各位家长做任何决定后,把心态放好不要把一件事想得太完美。更不要为数字喋喋不休了,查查前几年的宇振杯吧,这两年已经向圈外发展了许多,但不等于就能竞争过市北,他们的理念是你无法想想的,他们才不管你大学里有无潜力了,目的就是他们一个班送进四校的最多,这是其他学校无法比的。闸北的数学教育在市里是赫赫有名的。别不服气拉,事实是许多圈外的家长都向都想认识圈内的家长,为的是互通信息,互相交流学习心得,但必须是你的孩子要有点本事的。家长有点本事,不然他们不会告诉你任何信息的。一旦你和圈内的家长混熟了,们也很热心的,会告诉你到那里上课,那个老师好,不过,你的孩子首先对他们孩子不会构成威胁,不是像有些家长想的那么轻松的。。。。。。我们每个人在这里唠叨的只不过是个别现象,千万别断章取义了,我发现有家长也有浮躁之气,帖子未看清就发来回复,误会种种,太不应该了,好了各位家长祝你们的孩子好运。我不在回复了,请也不要给我回复,别浪费别人宝贵的时间谢谢。.

TOP

我们现在是高一,初中时也得了一些奖,不过都是小奖而已,有计算机,物理.数学.现想了解一下高中阶段有哪些竞赛对大学自主招生,报送等有用?今班上有少数同学被推荐去数学业余学校和化学竞赛班去学习了,这两处的培训实力很强吗?得奖名额占多少呀?还有其他好的培训点吗?请知情的爸爸妈妈介绍介绍物理学校初中时我们上过,而且是最好班之一,最后到底有谁得奖了也不清楚,同校的几个都没得什么奖.

[ 本帖最后由 Michael他娘 于 2008-10-18 16:48 编辑 ].

TOP

五大联赛,中学生数学奖赛、基础物理竞赛、东华杯化学竞赛...  ...

物理学会办的物理学校,格致中学、复旦附中...  ... 都有教学点.

TOP

本来想把孩子的竞赛之路拿出来分享的,现在看来.........
竞赛圈子的家长还是要把心态放正。.

TOP

回复 185#家有考王 的帖子

想当初,有几个同学在XX杯竞赛,故意把题目做错,把一等奖的名额让出来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10-18 18:53 发表
想当初,有几个同学在XX杯竞赛,故意把题目做错,把一等奖的名额让出来的。
虽然也关心了几年,但不太了解这方面的情况,无法作出评判。

孩子的嘴是最不牢的,不怕他们漏出去?.

TOP

把一等奖的名额让给不确定的人,没什么关系吧。
我说这个话,是表明当初家长、孩子的心态都不错的。.

TOP

“合作是讲规则的,竞争是不讲规则的——适者生存”。“其实到了大学里反思一下自己孩子的一路走来:学习能力,为人品德,社交礼仪是更重要的。奉劝各位家长做任何决定后,把心态放好不要把一件事想得太完美”。
非常赞同!!!
事物总有阴面和阳面,理性对待,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感谢云雀和yrwsz,owl等各位,你们争论让我明白对竞赛的正确态度,受益匪浅!.

TOP

顺势而为,尽力就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owl 于 2008-10-17 11:49 发表
对的,只有业余数学学校的学生才有资格参加联赛,物理全国联赛也只有物理学校的学生才能参加。好象不太公平哦?
其他学校不清楚,四校不参加业余学校的可以参加联赛的。.

TOP

我一直认为对孩子要多讲正面的东西。这个世界上黑暗的东西是很多,但是面对黑暗,我们是自己也按潜规则出牌还是努力让自己做的更好,让潜规则在阳光下消失,这对一个人的成长很关键。
如果相信潜规则,崇拜潜规则,遵循潜规则,那么,让孩子参加竞赛除了功利,还有什么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尾巴妈妈 于 2008-10-19 12:31 发表
“合作是讲规则的,竞争是不讲规则的——适者生存”。“其实到了大学里反思一下自己孩子的一路走来:学习能力,为人品德,社交礼仪是更重要的。奉劝各位家长做任何决定后,把心态放好不要把一件事想得太完美”。
非 ...
我非常反对“竞争是不讲规则的——适者生存”这句话的,言下之意竞赛是竞争,所以也不讲规则。但是如果竞争不讲规则,那么怎么评判谁是胜利者?所以还是要有一个标准的,这就是规则。在竞赛中,如果人人都知道某人是作弊得到满分,他的成绩会被认可吗?所以竞争还是讲规则的。
“把心态放好不要把一件事想得太完美”这句话对如何看待竞赛结果是有问题的,他从某方面讲就是把竞赛失利的结果归之于别人,而不反思自己的因素。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把心态放好,不要把得奖看成是评判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享受学习和竞赛本身乐趣。.

TOP

ZT 潜规则 上海中考推优"推而不优"
潜规则 上海中考推优"推而不优"

  

     又到升学旺季。今年上海约有10万名左右的初中毕业生将跨过中考的门槛。如果以当代中国“六个长辈围绕一个独生子女”的家庭模式计算,至少要有60万的家长和亲友要卷入对升学的关注中。如果再加上为毕业班工作的老师们,那么把升学考称作年度的教育热点和社会热点,似乎一点不为过。

  然而就是在这般的众目睽睽下,有些升学“潜规则”却既让人无奈又引人深思。

  多种渠道进重点

  现在的中考有自主招生、推优生、名额分配和正常的全市统考等多种渠道,将学生选入各级重点高中。同样,一所重点中学高一新生的来源,也大致是按10%、30%、12%等各种比例,用不同的办法去录取的。

  某区一位熟悉中考运作规则的老师说,各重点高中是以12%的比例将名额提交到区招办,然后在全区各初中毕业生中进行再分配。由于名额有限,有些学校可能拿到大学附中的名额,有些只能拿到区重点高中的名额,为了体现公平性原则,最简单、最不惹麻烦的办法,就是用像娱乐节目中的“快乐大转盘”那样,名额转到哪个学校就给哪个学校,所以,每到名额分配的时候,初中校长往往会现场“督战”,谁拿到了一流高中的名额就会情不自禁地欢呼雀跃。

  进了名校跟不上

  此外,记者最近还听说了一件新鲜事。有些大学附中长达十多年没出过留级生的历史,在今年恐怕将“作古”,而这些新冒出的学习掉队同学,基本是出在通过名额分配“考”入重点高中的学生中。某大学附中的校长直言,原因皆出在“快乐大转盘”上。因为各所初中办学质量的参差不齐是客观事实,短时内无法扭转,也不可能人为拉平,有些学校如果单纯凭中考这一条路,恐怕几年也没有一个学生能进到顶尖高中,但“大转盘”的好运如果落在这样的初中头上,肯定会有人不管中考考几分,都能兴高采烈地跨入名校之门。但“矮子”的学业基础和个人潜力,又往往使得他们要花比高中同班其他同学几倍的力量才能赶上平均水平,稍有迟缓就会落伍。

  “我们只可能让同学赶上重点高中的教学水平,不可能降低水准去迁就这些人。”校长们的观点很鲜明,按市教委的学籍规定,若学年末有多门考试出现不及格,那么留级就是没商量的了。

  “田忌赛马”被妙用

  还有的名牌高中校长会在新生入学前,通过私下途径力劝个别被“分配”进来的学生及家长,还是转读其他学校为好。“因为,即使他们进来读书了,有不少人会因为学习能力有差距,成绩在班里会排名靠后,所以学起来很吃力,还有可能打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然而,几乎没有一个家长和学生会放弃,哪怕他们的中考成绩要比该校的录取线低一大截。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有些名牌高中录取的推优生也名不符实。“你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一位名高中校长对记者说。据他介绍,有些初中在推优的时竟也做起了手脚———他们不把推荐名额给成绩最优秀的学生,而是给考重点高中“摇摇晃晃”的学生,要求尖子生必须去参加中考“为母校争光”,将来区里统计各校考入重点高中的比例时,成绩自然就会好看许多。

  在这样的“潜规则”操作下,特别是一些区级重点高中,要想在推优生录取中获得特别好的生源,就显得有些勉为其难了。

  只可言传不可“意会”?

  每年初市教委都会以红头文件形式颁布当年度的中招若干意见。细细阅读,工作之细致、工作之细致、要求之严格、操作之规范,似乎都在预示着万无一失。然而,面对几经论证方出台的上级政策,竟有基层学校总要玩弄出一些“下有对策”,比如田忌赛马式“推而不优”就属于小动作了。而将娱乐圈的“快乐大转盘”引入到依法办事的招生考试中,就既显得无奈,更凸显当下教育领域的尴尬了。

  记者在文章中隐去了许多被采访学校和校长、老师的真名实姓,想来也是无奈,他们的苦衷,只可言传不可“意会”,因为意会了也没多大作用,环顾四周皆如此。比如,有校长说,有两个政策是“可以被利用”的,且不算“踏雷区”。一是推优生的公示期,教委规定是一周,但没具体说是五天还是七天,如果加进双休日或“五一”节,也不算“违规”;二是“根据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这一条,也十分弹性,综合素质多多少少可以是“说你行你就行,说不行就不行”。

  当然,也有的初中校长说了另一种观点:“就算推荐给你的是二流的学生,难道你们重点高中只能教好的学生,就教不了差一点的学生了?这样的重点高中里的老师未免也太阳春白雪了吧。”.

TOP

以上是一位家长发布的,非本人的,我复制过来让大家再看看,这个世界美好的一面。.

TOP

中考算是正规的了,看看吧.

TOP

ssmu  2008-8-25 13:41

上海中学今年有10多个留级生。

新高一照样有中考分数很低的学生。.

TOP

.

TOP

对任何一件事情都可能因为立场的不同,观点就不同。
世界上有很多规则,虽然不尽合理,但是在没有更合理的规则出现之前,他仍然维护着相对的公平性。
譬如高考,有人说一考定终身对学生太不公平,但是不高考,那么凭什么进大学呢?漂亮、有钱、有权、有能力?就算你能认可这种看法,但是怎样才算漂亮、有钱、有权、有能力呢?还是要一定的评判标准。在没有一个更好的规则出来之前,就只能高考了。.

TOP

能力不到,却通过快乐大转盘进入了重点中学,这对一个孩子是不是一件好事呢?
有人会认为是好事,因为得到了一个本以为得不到的东西,这不就像是天上掉馅饼吗?!
但是天上真的会掉馅饼吗?我想答案是大家都知道的。所谓塞翁失马,安知非福。天上掉馅饼就一定是好事嘛?在重点中学成绩永远在全年级垫底,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济于事,甚至要留级。那么这是学生的悲哀,还是重点中学的悲哀呢?

[ 本帖最后由 yrwsz 于 2008-10-20 10:04 编辑 ].

TOP

对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对孩子如何面对挫折、失败的教育,我一贯的观点是好好想想自己在这件事中那些事情做错了,哪怕是在别人的强烈鼓动下做了错误的决定,你要反思的也是为什么会采纳了别人的意见,而不是怪别人为什么要如此强烈的建议。而这,要孩子做到,家长就要自己的一言一行中自己先做到。埋怨社会不公有用吗?关键是如何积极消除不公。.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