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个人次参与评价】

[育儿] 也来说说“多动症”

回复 47#千丁妈咪 的帖子

不客气,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TOP

Julie妈妈看得出是一个很专业很热心的妈妈。
最近有点苦恼,孩子突然对我说妈妈是不是我很笨的,为什么什么事都做不好。还说讨厌上英语课,老师总要罚站,去了学校和老师沟通了一下,希望老师多鼓励一些,老师说上课小宝不能专心听课,总是爱抠手,还说是不是小孩有什么病,气晕了我,忍了忍只能说回家我多抓一下学习。回家只能对孩子说让他乖一点,学好了老师就喜欢了。。。。
其实我道他是有很多小毛病,比如粗心、好动、注意力不够集中等,上了小二我们希望他能够多自我管理一些所以这学期对他学习抓得不够,也可能是我和他爸对他的期望太高,对他有压力。
但他从小爱动手做手工呀剪纸什么的,都很专注的呀,而且记忆力也很好,读过的故事、古诗什么的很快就能背的,语文、数学都很有兴趣的。老师说的话对我刺激很大,都想带他去查一下了,又不知哪里可信得过不过?给个好建议吧,我想更多的可能是心理问题,我想你是不是认识一些好的心理辅导老师,对我和孩子做个辅导,我想尽快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可短我.

TOP

回复 52#洋仔妈 的帖子

已短你~.

TOP

介绍一些训练注意力的方法

自从开帖以来,看到BBMM们的回复大多集中在小孩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上课不专心听讲上。因此,我总结了一些可以帮助家长训练自己孩子注意力集中的方法(可以跟孩子说是“游戏”),供大家参考。

方法一:“记车牌”法
游戏规则:父母和孩子站在马路旁或者坐在私家车内,5分钟内,比比看过往的汽车牌照谁记得多,可以用笔写在纸上。(一位家长和孩子做游戏,另一位用DC拍汽车的牌照作为比对的依据。)
理论依据:汽车牌照一般由汉字、英文字母、数字不规则组成,识记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可以训练孩子一边看一边记忆的能力,刺激大脑皮层细胞活动。
要点:1. 有一点难度但不要难度大到难以完成。(比如开得飞快的汽车就算了,游戏中也要注意安全)
2. 开始可以让宝宝读出车牌,然后妈妈帮他记录,慢慢的逐步过渡到让宝宝自己写。


方法二:“记玩具”法
游戏规则:父母找出4~6件孩子喜欢的玩具,摆放在一起,然后给孩子看1分钟后,让他转过身,告诉父母都看到了哪些玩具?答对了,父母可以奖励一个孩子喜欢的粘纸或自制的五角星/小红花。答错了,也不要批评,重新再来一遍好啦~
粘纸或者红花积攒到一定数量了,就能换“购”他心仪很久但父母一直没有答应给他买的玩具或书籍等。
理论依据:与记车牌类似,也是培养孩子一边看一边集中注意力达到记忆的目的,训练他“随意注意”的好习惯。(随意注意——简而言之,顾名思义就是“随着意志集中注意力”)

方法三:大家来找茬
“大家来找茬”这个游戏不用我详细介绍了吧,相信大部分人都玩过,通过寻找两幅图中细微的不同之处,来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和注意力。
这里想提醒一下各位家长,找茬游戏的图片最好选择难度低一点的,主要以色彩和图形的不同为主,不宜使用一些过分刁钻的图片。游戏中要多鼓励孩子,注意对孩子自信心的保护,及时进行“挫折教育”,免得暂时的失败打击了孩子的信心。

原理很简单,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掌握了原理,大家就可以自由发挥。
我相信只要在生活中随时不忘、坚持不懈的对孩子进行培养,总有一天会看到成绩的。.

TOP

关于做功课速度慢的建议

与注意力容易分散一样,BBMM们另一个“心头大患”就是孩子做功课速度慢,不盯着他就不会自己好好做功课。

首先,孩子的肌肉还没有发育好,基本上要到10岁以后,随着骨骼肌肉的发育,大部分孩子的作业速度会慢慢提升。

其次,我看到论坛里有不少小一、小二的家长就已经开始着手训练让自己的孩子自己管理自己的时间,自己做功课,大人只规定时间和检查作业而不在旁边作陪。
其实,我个人还是比较不赞同这个作法的!
父母最好不要过早的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最好是在三四年级后再逐步培养,否则反而容易养成孩子自由散漫的行为习惯。
该盯的,还是要盯着。孩子做功课,父母还是应该抽一个人出来在旁边陪着,起到督促孩子做作业时思想集中,尽快做完的作用。当孩子遇到问题时,也能够及时的安慰他,鼓励他,提醒他去书中寻找解题思路和答案。
做完以后,也要给予孩子精神上的鼓励,比如一个亲吻啦,温暖的拥抱啦,几句表扬的话加上翘起大拇指啦等等,强化孩子的良好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
1. 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一定要坚持不懈。
家长如果自己都坚持不下去,如何要求孩子坚持下去呢?所以咱们做父母的一定要自己先督促自己,做好孩子的榜样,耐心的细致的培养训练孩子,孩子才可能变成我们期望的样子。

2. 陪着孩子做作业,不是让你去做孩子的“家庭老师”,或是“凶狠”的监工,也不是面面俱到的保姆。
当个称职的“陪读”,就真的是“陪”和“读”。
陪,就是静静的陪着孩子,最好让孩子不要意识到你的存在,不要去打扰他的思考。
读,就是自己拿本书,在旁边默默的看。

为什么要强调“读”呢?
我认为孩子爱不爱阅读,归根到底还是要看父母爱不爱读书。父母如果是读书型的父母,爱书,爱阅读,孩子不可能不喜欢看书!
孩子小的时候,可以多给他们买一些有简单故事情节的画册,教育性的童话故事,经典的民间传说等等,父母先要自己了解这些书的内容,然后在读给孩子听之前,先提出一两个小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去听故事,等故事讲完了,再让孩子回答那些问题。等到孩子大了,就培养他们自己阅读的兴趣,父母依然要提出问题,让孩子看完以后再告诉你们故事到底说了什么?然后再回答那些事先设定的问题。
这样做的好处说白了,也是有意识的在训练提高孩子的注意力以及识记、阅读和理解能力,培养他们自己的思考能力,所谓一举多得!

3. 孩子做功课的时候,家长不要去打扰他们。
其实孩子是很想跟父母说话的,白天在学校的见闻啦,功课不会做想求助啦,等等。
父母怎么办?
凉“办”,不理睬,让他没机会闲聊,让她自己思考自己解决,最多提供工具书,或者告诉他去课本里找。实在不会做就空着,让老师看到孩子到底还有哪些地方是不懂的,老师才能有针对性的指导。
此外,不少家长很疼爱孩子,总是担心他们做功课的时候会不会渴了,会不会饿了,于是一会儿走过来塞一块点心给宝宝,一会儿问他要不要喝水,一会儿又拿一瓶酸奶过来给他喝。
错了!
一边学习一边吃东西,你正在培养是孩子注意力分散的习惯哟!这是你想要的吗?!
可以在放学回家做功课前,花个10到15分钟,给孩子吃点点心,喝瓶酸奶,补充一下能力;然后,孩子做功课,就让他去做,其他事情等到功课做完再说,尽量给他创造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最后,用一句教育家名言来结尾:
永远不要苛责你的孩子,如果你认为他不够聪明,那么先问问自己你遗传了什么给他;如果你认为孩子的行为有问题,那么先问问自己你是如何做的榜样。

祝愿天下父母心态都好一点,让我们的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TOP

回复 53#Julie妈妈 的帖子

多谢,努力学习中.

TOP

学习中.

TOP

回复 55#Julie妈妈 的帖子

说的真好!很受启发.

TOP

一口气看完帖子,深受启发。

我也有疑问要咨询julie妈妈:我也是一位好动儿童的妈妈,还因为怀疑儿子是否有ADHD,专门去了**医院看了专家门诊。做了一系列的检查,智商测下来121,是一个年轻医生测的,评价上还在注意力集中,配合等内容上打钩。

我看了觉得好像没问题就问医生是否能判断有没有多动症,她说有的,可能功能性的问题(这时候其他一系列的检查还没有结果),我就说是不是应该其他的检查出来再判断,她说那就先去检查吧。至此,我对此家医院产生了不信任。这么随便就下判断,是不是太不负责了。

确实我的孩子在医院里也表现的很好动,一切没见过的东西都引起了他的兴趣,都要亲手摸摸看看,就是这个原因,我总怀疑他是否有问题,有的时候在公交车上,有的时候在商店里,也不管别人让不让他碰。可能医生看了也觉得他好动。

后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脑电图和脑地形图正常,心理分析报告上孩子的气质类型被判断易养型,是否注意力缺损障碍一栏里写的是“非ADHD"。

我现在也很疑惑,是不是有问题。看了上面的帖子,我觉得有的情况符合,有的情况不符合,比如学习障碍就没有,我们孩子求知欲强,现在是大班的小朋友,在学习能力方面一直得到老师的表扬,在外学习的知识也掌握的很好,但在行为规范方面有总是得到批评。

希望julie妈妈能够赐教。.

TOP

回复 1#Julie妈妈 的帖子

我带儿子到儿童医院去看过ADHD,医生 判断孩子没有多动症,也没有注意力缺陷,平时学习成绩中上,有时也能考个班级前三,回家作业不要大人盯,也能自觉完成,因为才小一,不算太难,成绩还混得过去,就是上课经常会走神,老师感觉他是没有在听,但也不会去影响其他小朋友,但是提问他,他是能回答的,各科老师都是这么反映的。回来跟他好说坏说都没有,真的很生气了,他就让我 原谅他这是最后一次了,其实我也知道他上课走神是不经意的,既然是正常的,为什么上课老是不专心听呢?(他会的和不会的上课都是这样。有兴趣的课会好点).

TOP

回复 59#yyanliu 的帖子

其实你的疑虑也代表了很多父母的疑虑——我的孩子到底是不是有“问题”?

如果你说的问题是指小儿行为上是不是和社会设定的行为标准有所偏差的话,那么是的,孩子是有问题。但是,试问有哪个孩子没有缺点,能够完全符合行为标准呢?我们大人自己都未能事事符合标准,为什么要去苛求孩子呢?相比那些行为上有些小缺点的孩子,那些处处表现完美的“理想孩子”更让人担心!

如果你想说你的孩子如果从儿童和青少年期的精神障碍(包括ADHD、学习障碍、品行障碍等等)的临床表现来作出判断的话,那么请放心,我个人认为你的孩子是没有上述精神障碍问题的!

诚然,儿童和青少年期的精神障碍与儿童、青少年期发育成长中的正常变化是比较难以区分的,即便是专业从事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也很难通过单纯的言语沟通和短暂的行为观察来诊断儿童是否患有精神障碍。日常生活中,我们成人对于孩子行为上的评判标准上也是存在着许多分歧,不同的父母的看法是不同的,并且孩子在一些特定的场合或是情境中也会展现出特异性。
因此,我不太赞成父母一遇到孩子性格或品行上的一些状况时,就习惯性的归结为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有问题。

例如你的情况。
你的孩子已经去做过相关的测试和诊断,医生的专业评估也有了,“非ADHD”。可你还是不放心,总觉得孩子不太正常。
你认为孩子好奇心旺盛,对什么东西都喜欢亲手去摸摸。这其实并没有什么不正常!
人在婴儿时期时,对于外界的感知和新事物的学习主要是通过身体直接接触(比如用手摸或者抓到东西爱往嘴里塞等等)来习得的。到了儿童期甚至青少年期,有不少人延续了这种幼年时期的认知方法,因此此类儿童表现得比较好动,好奇心旺盛,什么东西都像亲手摸一摸或者尝一尝,从而更好得来认知这个新鲜玩意儿。但这个能被称为是“问题”吗?很显然,不是!!

有些父母在孩子的教养方式上缺乏经验和必要的耐心,当孩子出现了他们无法接受或无法控制的行为表现时,容易走极端,把孩子的表现归结为是不是有“问题”。
说句BBMM们都不会爱听的话,其实这也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父母的对自己的信心缺乏,以及多多少少对应承担的教养责任的逃避态度。

既然如此,那么接下去我想针对你的情况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首先,你要把“孩子是不是有问题”这种想法尽可能的排除出你的脑袋,多找一些儿童心理学方面的书籍看一看,排解自己心里的疑惑和焦虑。
其次,教养方面也要作出调整,既要注意保护孩子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也要强调行为规范的重要性,通过对孩子行为的及时引导来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不仅要使他逐步认识到遵守学校规范纪律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在社会中其实规范无所不在,它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强大约束力,这点作为父母的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在教育孩子上,请多以鼓励为主。例如,你可以通过课堂上老师对遵守纪律的孩子的表扬来刺激孩子,帮他分析为什么老师会表扬那些孩子呢?鼓励孩子,告诉他其实他也能做到,也能够得到老师的表扬。这样,孩子的自信心会增强,他会有意识的去向那些得到了表扬的孩子的行为靠拢,逐步逐步的有所改善的!

最后,再不厌其烦的提醒一下——在对孩子的行为矫正上千万不要操之过急和轻言放弃!因为,耐心和毅力是成功的关键。.

TOP

回复 60#willy妈妈 的帖子

你说孩子“上课经常会走神,老师感觉他是没有在听,但也不会去影响其他小朋友,但是提问他,他是能回答的,各科老师都是这么反映的。”
说句难听的话,老师的感觉就一定是正确的吗?
你自己也说了,他对有兴趣的课就会好一点。这就是问题的关键!
既然他既不影响课堂纪律,提问又能都回答上来,并且功课会做,成绩优秀的话,那么不妨由得他去吧~~~~


如果实在担心孩子注意力不集中会影响功课,担心影响老师对他的印象,那么可以尝试一下我在54#楼提供的几个训练方法。
另外,也可以要求孩子做到在课堂上不管在不在听,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眼睛也一定要盯着老师,跟着老师转。这样老师的“感觉”会好一点,对孩子的意见也会少一点。更重要的是,这也是一种训练注意力的方法,做这些动作的过程,其实就是在集中注意力了。

BBMM要多些耐心呀,生气和发火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反而会恶化孩子的情绪,要注意哦!

[ 本帖最后由 Julie妈妈 于 2009-4-17 13:40 编辑 ].

TOP

认真读完了上面的帖子。很想知道,12岁的孩子也可以套上面的症状吗?.

TOP

看了Julie妈妈的话,很有感触的。

我可能太在乎别人的看法了,因为儿子的好动,走到哪里都有人说:这个孩子太皮了太皮了。听的多了,觉得心里很不舒服,感到是不是存在问题,是不是跟别人都不太一样。去医院也是想证明一下,希望自己的想法是多余的。谁想碰到的医生说有问题,又让我非常迷惘,该相信医生的,还是相信报告的。

其实我在发现问题的时候也上网了解了一些,已经从平时开始矫正孩子的行为问题。现在看了Julie妈妈的话,我已经下定决心不去医院,你的几点建议相当准确的抓住了我们孩子的问题,对我的帮助很大,让我自己有了信心,心里的压力减轻了不少。

真心感谢热心又博学的Julie妈妈,希望以后能继续得到你的帮助。.

TOP

回复 64#yyanliu 的帖子


放心吧,我会尽我所能帮你排忧解难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Julie妈妈 于 2009-4-14 11:09 发表
之所以我想解释,想简单的介绍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是希望大家能够更理性的认识这个东西,而不是给你对号入座,反复强化对自己的心理暗示的哟!
所以最后再强调一遍,是不是“症”要经过专业的分析和诊断,请大 ...
想请问一下哪里做这些检查比较好一些,其它妈妈有好的意见都可短我,我想带孩子去查一下,是哪里有问题还是我自已心里有问题,然后再针对性地去做一下辅导。.

TOP

耐心坚持了很久没有对宝宝发火,昨天因为他最近表现不太好,弹琴又有气无力的不想弹我又发火了,心里真不是滋味,昨天一夜没睡好,半夜醒来一个劲地自我反醒到天亮。。。。.

TOP

回复 67#洋仔妈 的帖子

是啊,我有时候也会忍不住一股无名火腾腾地往上冲~ 一旦火山爆发就不会轻易收场,非要到她低头认错为止! 可是发完了火冷静下来,我又会有点内疚和遗憾,反省如果换一种态度或换一个处理方法来处理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一点~~
仔细分析,之所以容易上火其实都是因为我们太在乎自己的感受了! 自己BS一下自己~
对此,我只能劝你,再忍忍,冷处理一下。
——与洋仔妈共勉!

[ 本帖最后由 Julie妈妈 于 2009-4-25 17:13 编辑 ].

TOP

.

TOP

上周约了华师大的心理辅导老师,老师和孩子谈了以后得到一个让我吃惊的问题根源:是我生二宝给老大带来的影响!因为弟弟分享了母爱!其实哥哥是很爱弟弟的,非常照顾他疼他,我根本想不到是这个原因。
老师说,孩子理智上是接纳弟弟的,但内心的很深很深处是觉得妈妈被分享了,所以他的内心是冲突的,才导致上课坐不定,情绪改变,会把心中的怨气发向某个人。
我深深的自责!是这样的,我在家里经常扮演的是老师的角色,逼他学习写作业,母亲的角色担当的比较少,孩子感觉缺失了母爱,会不停的制造麻烦来吸引我的关注。
其实以前挺注重这方面的,所以只要他放学在家我就陪他写作业,不想让他感到弟弟对他的影响,恰恰是我在陪的时候的角色扮演错了才导致这样的后果,我应该只是位母亲,给他母爱,帮他消除学校带来的负面影响。
真应该早点和心理辅导老师谈谈,他们从孩子的语言中很容易找到我们忽略的话语和孩子内心真实的想法。孩子和她谈的也很开心,希望我们能慢慢往好的方面发展,一起加油!
只是老师要求我对孩子的缺点视而不见实在实在是在考验我的耐心!慢慢来吧.

TOP

回复 70#angelzp 的帖子

你是一个好妈妈,你的孩子总有一天会体会到你对他深深的爱的,放心吧,一切都会慢慢好转的,everythings gonna be alright~.

TOP

回复 71#Julie妈妈 的帖子

非常感谢你给我的支持和帮助!!!.

TOP

回复 72#angelzp 的帖子

.

TOP

请教

看了您的帖子,很受教育,感觉自己真的不能算是个好妈妈。
我一直不认为自己的孩子有这方面的问题,到现在有点半信半疑了,所以一定要请您帮我判断一下。
在您提到的这些现象里,我的孩子也存在着相当一部分,现在他即将二升三。
主要是您提到的第一部分一是注意缺陷,即明显的注意力集中困难,注意持续时间异常短暂。

主要表现为无法安静倾听他人说话,喜欢频繁打断别人说话,(这个比较明显)
无法在固定的事件上集中注意力或是注意力保持的时间异常短暂(看书的话可以保持注意力很长时间,当然还有打游戏)
他可能会忘记必须完成的家庭作业,经常丢三落四,且根本想不起来东西遗忘在哪里了,(这个比较明显)
做事非常马虎,一般在阅读和书写上会跳字,不能很顺利的通读或书写(读书很流利也很有感情,写字好像也没发现有障碍)。
他的注意力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有风吹草动就会把注意力转移开,干什么事都是半途而废,常常做到一半就又开始做另一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这个有时候会有)
他完全不能够按照家长或老师设定的规则行事,往往我行我素,问他理由一般都答不上来。(会有,但是说他了他马上会改过来,如果没人在边上,就我行我素了)

  举几个例子,上课的时候开始会听老师的,但是老师提问,他举手后,老师没叫他回答,他就会很不开心,发出抱怨的声音,然后就开始赌气干别的事情了。但如果老师叫了他,回答对了,他就会沾沾自喜,不能马上听别人怎么回答下一个问题。
  如果有什么事情他不满意,会控制不知自己的情绪,大声抱怨,通常只是叫他多读一遍,或者指出他自写得不好要重写之类。
  最让我头疼的就是,约定好的作业总是不能完成,经常会找借口,比如说本子,铅笔盒找不到之类的,然后就借此不做作业。
  在学校上学也会丢三落四,把作业忘在学校没带回来。
  他成绩还可以,接受能力也很强,学东西很快,对电脑等一切有屏幕的电子产品都有超乎异常的兴趣,不管是手机,博物馆的解说器,我很担心他大了以后会对电脑,网络游戏无法自拔。
  小一的时候,外婆盯着他做作业,还稍微好一点。小二开始是奶奶管的,基本上是放任的态度,因为我们回家晚,到了家如果做也没完成,经常会训斥他,他每次都是低头不说话的态度,问他原因也说不出来,通常就是把时间花在看电视,看书上面了。感觉就是不到逼不得已的时候,作业死活都不做,到我快回来了,也知道自己做不完了,就先打电话给我说,今天有这样那样原因,作业做不完了...
    口头教育每次都是虚心接受,屡教不改,有时候我也很气,甚至掐他屁股两下,可是也没有效果,顶多好个一天,然后又回到原来的样子了。
  感觉自己也很情绪化,所以很多时候处理得不够好,希望您一定指教。.

TOP

 74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