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转载] 北京大学拟请一批中学校长推荐学生免考直接上北大

北京大学拟请一批中学校长推荐学生免考直接上北大

http://news.ifeng.com/opinion/topic/xiaozhangtuijianzhi/

在缺乏外部监督的情况下,仅仅依靠中学校长的人格和“自觉”,如何来保证“高招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公平公正?如果没有建立健全的机制来确保“高招校长实名推荐制”在“阳光下运行”,又如何保证中学校长不会借机进行权力寻租?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又如何保证校长的人格防线不会崩溃? 【详细】

全国这么大,中学校长这么多,当中有真才实学、品行端方的,也有靠“诗外功夫”厕居庙堂之上的。他们的推荐水平和道德标准,自然千差万别。千里马虽有而伯乐难寻,对于高校而言,对于千里之外的一所所中学,拿什么去衡量“优秀学生”的真假?【详细】

对于中学校长而言,其政绩的考核标准就是升学率。最优秀的考生是用来冲刺高考状元的,是用来提高升学率的,又怎么会傻冒到推荐为自主招生考生呢?所以,“校长推荐制”的结果是,优秀考生仍然没戏,高校想借此网罗优秀学生的目的只能落空。 【详细】

高中推荐优秀高中毕业生,其中一大前提就是教育行政部门不应干涉学校具体办学。如果行政力量直接参与办学,中学校长由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任命、考核、晋升,那么,校长将主要对上负责而不是主要对教师和学生负责,更不会主要对自己的“教育声誉”和“学术声誉”负责。即便他推荐学生时受权力、人情因素影响,以至高校不满、举报不断,但倘若上级行政部门认为他不错,他照样能稳住校长之位。 【详细】

校长实名推荐的诚信着力点应在于:中学校长不是作为一种“体制内的安排”,而是真正作为一种职业存在。在推荐学生中造假,不仅将会给其带来名誉受损,还将会影响他的职业生命与职业地位。而国外特别是美国的中学校长或教授,之所以其为考生所撰写的推荐信,可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为接受,正是因为脱离于行政体制之外的“职业化”工作,促使其“爱惜生命一样爱惜自己的声誉”。 【详细】

当前我国高招中的校长实名推荐制不可行的最重要原由,恰恰就在于此:拿什么为其自身的诚信“担保信用”?现实中无所不至的行政主义魅影,兼而纠缠不清的利益纠葛,体制性消解了中学校长本应有的“天生职业尊严感”。因而,即便我国中学校长的个体操守良好,也会呈现出一种因非职业化而整体 “制度性不诚信”的可能。 【详细】

“校长推荐制”实施的前提是学校相关制度已经得到有效改革,校长的权力已经得到有效制约,民主治校与民主决策在学校已经渗入到了学校日常工作的方方面面。在中国目前这种校长权力过大且缺乏有效的制约,学校内部权力分配严重不对称的制度环境中,“校长推荐制”很容易成为校长群体用来谋取个人私利和进行权力寻租的手段。 【详细】

一般来说,列入推荐范围的大都是知名中学校长,校长实名推荐制会不会变成发达地区重点中学校长的“盛宴”,会不会造成一种新的教育不公平?资料显示,近几年各高校的自主招录结果中,农村学生比例明显少于城镇学生。这必然会使我们心存疑惑:实名推荐制是否会使弱势群体更趋劣势?这是值得学校认真思考的问题。 【详细】

有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是,中学校长完全可以以自主招生和中学现行学生评价体系不对接,来回避推荐质量问题。现行学生评价体系,强调与高考对应的学科卷面分数;而自主招生中,分数只是一方面因素,中学平时学科成绩十分优秀的学生,在自主招生中“名落孙山”,已不是新闻。在这种情况下,校长进行实名推荐时,可以以对有关标准有不同理解为由而毫不负责。 【详细】.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这个文章过于担心了
北大也不是傻子,不可能邀请所有的中学校长,不太了解的中学不会被邀请推荐。
甚至于北大有可能会找中学校长面谈,指定推荐某个学生。

我觉得更多是北大的炒作,或者是抢生源的手段,北大不可能干吃亏的事情。.

TOP

回复 3#fdfz 的帖子

赞同!
北大招生的老师一直强调他们是精英教育。
原话:”别的学校怎么招我们不管,但我们北大就是精英教育”。.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