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大卫鲍森《新约纵览》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

大卫鲍森《新约纵览》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

大卫鲍森《新约纵览》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

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一)
        
现在我们要来看看保罗生前最后所写的几卷书信。这三卷书信被称作为「教牧书信」,我等一下会跟各位解释,这个名称错得实在是有多么地离谱。这三卷书信跟保罗的其他书信很不一样,这三卷书信不但是写给个人的书信,而且内容、风格、还有遣词用字等等方面,都很不一样。但是这三卷书信十分类似,显然是同一个时期,由同一个人所写的;但是很多圣经学者却怀疑,这些书信并不是保罗写的,很多圣经注释书都在辩论这个问题,我想其中恐怕有很多人希望这些书信并不是保罗写的,但是他们有私底下的动机,其中的一个动机跟女权主义有关。这几卷书信中针对妇女的教导,遭到了今天很多人的强烈反对,不是反对妇女,而是反对这些针对妇女的教导。女权主义者对这些教导有强烈的批评,如果他们能证明这些书信不是使徒或保罗写的,基督徒就可以不用太在意这几卷书信了。保罗他在这几卷书信当中说,他不准妇女在有男女会众的教会中教导,这当然大大地违背了今天人权主义者的想法,甚至违背了很多教会的想法,所以很多人处心积虑地要证明这些书信并不是出自使徒之手。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这几卷书信的不同之处。这几卷书信的日期比其他书信要晚多了,有些人用这个原因来主张作者并不是保罗,因为和使徒行传所记载保罗的宣教行程不符合。这话没错,保罗在信上提到他在克里特停留,但是使徒行传完全没有记载他到克里特,所以他们说不符合保罗的行程。其实答案很简单,保罗指的是他从罗马获释之后那段期间的事奉,而使徒行传就是在保罗第一次受审之前结束。我们从腓立比书可以知道他预料会获释,虽然保罗他愿意遭到处决,但是保罗他说:我预计这次受审应该会很顺利,我会获释,可以去见你们。结果真是这样,这要归功于路加医生给法庭的详细记录。保罗再度造访克里特还有其他地方之后,被亚历山大出卖,又再度被捕,这次他晓得不可能再获释了,所以使徒行传才会停在那里。路加继续跟保罗同行,他其实可以继续写保罗的事,但是保罗对他说:不用再写了,因为我不会获释。主告诉我,这次我将走到生命的尽头,所以不必努力营救我,再写就是违抗上帝的旨意。所以使徒行传才会结束在那里,因为它记载的不是教会的历史,而是保罗的故事,是保罗他第一次审判的辩护书。保罗后来获释,但是第二次再度被捕时,这次不是软禁,这一次是被关在黑牢里,这三卷书就是在这期间写的,所以才会跟其他书信很不一样。这个时候他年纪更大,并且面临了死亡的威胁,像这样的处境,会改变人的想法跟语气。这三卷书信的风格和内容之所以有这么大的不同,甚至于和保罗的行程并不符合,显然是因为他获释,之后又去了克里特,把提多留在那个地方,然后回到以弗所,把提摩太留在那里,这些都完全吻合。所以我认定保罗是这三卷书信的作者。他这个时候年纪大了,又面临死亡的威胁,而教会的年岁也更高,同时教会也面对死亡的威胁,因为教会也可能会死亡。个人或是教会年纪越大,就越有可能会死亡。保罗写这些信给提摩太和提多,是要挽救教会免于死亡,因为当教会的年岁增长,下一代会接棒,要把同样火热的信仰一直传承下去并不容易,教会需要一直充满生命力,而不是茍延残喘。我前面说过,把这三卷书信称做教牧书信并不好,这个称呼起于1703年,不管是谁起的称呼,这真的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因为从此大家都知道这三卷书信叫做「教牧书信」。   
     
这三卷书信中对教牧的教导其实跟保罗其他书信差不多,保罗的每一卷书信都谈到教牧,处理牧者的需要和问题。但是把这三卷书信称为教牧书信是很危险的,它们并不是传道人手册,专门教导怎么样做传道人,怎么样组织教会。当然这三卷书信确实给长老和执事一些指示,但是说它是传道人手册,那就太牵强了。   

比如说,它没有教我们怎么选长老,没教我们怎么指定长老是投票还是怎么样,这三卷书信很少谈到如何组织教会,把它看成传道人手册,实在是大错特错。保罗写这三卷书信,其实并不是为了这个原因,所以我不喜欢「教牧书信」的称呼,因为听起来好像把重点放在教会内部的事。其实保罗写这些书信的重点,是放在教会对外界的责任,教会应该要尽到该尽的责任,才能够向世人去传福音,这是保罗心中最终的目标。教会如果没有办法尽到该尽的责任,那么世人就无法得救。保罗的心总是挂念着世人,教会只是赢得世人灵魂的一个工具,所以我不会称这几卷书信为「教牧书信」。你可以称它为「布道书信」,因为那是这几卷书信最终的目标,但是传福音有没有果效,关键就在教会所具备的品格。保罗很关心教会的影响力,所以他才嘱咐提摩太要去传福音,这是保罗他最关心的事。但是就连「布道书信」的称呼,我认为也有一点点误导。        

我想称这几卷书信为「使徒书信」,因为提摩太和提多是使徒的代表人物。这几卷书信第一个用意显然并不是牧者写给教会的信,也不是布道家写给世人的信,保罗是差派他们两个人去做使徒的代表人物。这是什么意思呢?保罗带着他的使徒团队到各处去建立教会,教会建立以后,他有三种跟进方式。第一种方式是亲自回去查看他们的情形;第二种方式是写信给他们;第三种方式是把使徒团队当中的一个成员差派过去,或者留下来,以完成工作。了解我的意思吗?提摩太和提多并不是被差派去当牧师,也不是去当布道家。保罗在罗马写信的时候,提多在克里特,提摩太在以弗所,保罗差派他们去那里做使徒的代表人物,是差派他们去解决问题,只是暂时性的。保罗叫提摩太和提多他们两个人要尽快解决问题,然后到罗马跟他会合,所以保罗并没有要他们去牧会,也没有叫他们留在那里传福音。他说:我差你们去完成工作,然后你们要尽快地到罗马跟我会合。所以他们两个人只是暂时过去,首要任务是为教会解决问题,等一下我们会再来看看是什么问题。总之保罗并不是用写信来处理这两个教会的问题,而是差派提摩太和提多这两个代表人物过去解决问题。

记不记得保罗在哥林多时就用提摩太和提多呢?当然提摩太没有完成任务,但是提多完成了他的任务,他们两个人的作风实在是不太一样,保罗写给两人的信,所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提摩太很需要鼓励,他的个性比较胆怯;但是提多的性情坚强,所以对提多只要直话直说就可以了。保罗知道对提摩太需要用鼓励的方式,把他的恩赐挑旺起来。保罗对他说:不要胆怯,上帝给我们的是刚强、仁爱还有谨守的心。提摩太,你要刚强壮胆,你一定做得到。提多本来就知道自己做得到,保罗只需要吩咐他就行了。两个人非常不同,但是很奇怪,保罗喜欢提摩太甚于提多,保罗他称提摩太为我亲爱的儿子。我自己有一个感觉,我觉得提摩太就像是保罗的亲人一样,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特别。我想保罗希望提摩太能够接他的棒,接他的事工。保罗和提摩太在性情、背景等等方面虽然很不一样,但是保罗心中对提摩太有很特别的感情,他称提摩太为「我亲爱的儿子」、「我唯一的真儿子」,这是使徒的代表人物。
      
「使徒」意指开路先锋,而且使徒是一个暂时的职位,意思是说只待到教会能够独立,然后到别的地方重新再来。使徒不会留下来当教会的监督,他会继续出去建立教会。新约圣经里有几个事奉的职称,意思各不相同,其中一个教做使徒(apostolos),意思是「被差派者」不断做开路先锋的工作;再来一个叫监督(episcopes),这个监督的职称意思是待在一个教会里「事奉的人」;还有执事(diaconos),意思是「仆人」,帮忙教会里的大小事,也是待在教会里面事奉。所以由使徒建立教会,让教会打下稳固的基础,一旦可以放手了,就把教会交给监督和执事去继续服事。各位了解吗?就是长老和执事(episcopes和diaconos)。其实还有一个希腊字presbuterois,意思也是指长老,监督跟长老的意思差不多,长老是指比较年长、成熟、负责监督事工的基督徒。「长老」是点出他的品格,「监督」是点出他的职责。但重点是,这些职称都是用复数。各位如果仔细去看看,新约圣经里没有一个人的事工,都是整个使徒团队,整个长老团队,还有整个执事团队。当时一个教会就有好几个监督,不是几个教会才有一个监督;而现在跟新约圣经的作法完全相反,团队事奉比较安全,一个人事奉危险性比较大。各位,人多比较安全。圣经上有一个人他身兼使徒、监督和执事这三种身份,各位知道吗?是新约圣经中很有名的一个人,身兼三种事奉身份,有谁知道?我可以给他五镑当作奖金。请大声说出来,只有一个人身兼这三种事奉,是新约圣经中很有名的一个人,请知道的大声说出来。耶稣?不对!保罗?不对!司提反?不对!约翰?不对!不要怕,我的钱很安全。好,我的时间不多,我直说了。这个人是加略人犹大,你们一定猜不到吧!你如果仔细地去读使徒行传,会看到彼得说:我们必须找一个人来取代犹大,我们得再找一个使徒、监督和执事来取代他。所以这个身兼三职的前例似乎并不太好,因为他也兼司库,结果他栽在钱上头。这种事奉通常应该由不同的人担任,使徒应该要建立教会,等到教会的基础稳固,有了监督和执事,而使徒的工作完成了,他就要离开。比如保罗对提多说,我从前留你在克里特,要你将那没有办完的事都办整齐了,再各城设立长老,把工作完成,然后你可以来跟我会合,我再差你去别处。这是一个含意深远的模式,可惜从第一世纪以来,使徒和监督的职分都搞混了,变成了一个监督管理许多教会,有些教会的监督甚至自称是使徒,这跟新约时代的情况很不一样。所以提摩太和提多是使徒团队的成员,保罗把提多留在克里特扶植教会,把提摩太差回以弗所帮助教会巩固根基,他们两个人的任务就是在那两个地方完成使徒的工作,等到教会有了阵容坚强的领导团队,还有阵容坚强的会友之后,他们两个人就可以离开。保罗完全不是看人数多寡,而是看质量,他要好牧人,也要好会友。他知道有好牧人和好会友,人数自然会增长。保罗不问教会增长到多少人,他只在乎教牧同工的质量跟会友的质量。保罗他把提多留在克里特那个地方,目的就是为了要坚固那里的会友,但是以弗所教会则是领导人物出了问题,这是两封书信不同的地方。提多书谈到使徒应该要培养出什么样的会友,但是提摩太前后书则谈到使徒应该带出什么样的领导人物。好,希望这样可以帮助你了解这三卷书信。
      
我们可以从三个角度来看看这些书信。第一是从作者的角度;第二是收信对象,就是提多跟提摩太;第三是看克里特还有以弗所的情况。为什么这两个地方他们需要使徒的辅导呢?来看一下保罗。真是不知道怎么会有人说这些书信不是保罗写的,从这几卷书信可以勾勒出保罗的一生,这几卷书信比其他书信更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保罗,怎么说不是保罗写的呢?这等于是在控告作者说谎嘛!这样指控上帝启示的圣经,可是很严重的。

从这几卷书信可以看到保罗的一生,他谈到自己这些年来的改变,在他晚年的时候,回想自己当年怎么样逼迫教会,怎么样抵挡基督,他深深感到愧疚,所以保罗他自称自己是罪魁。他要表达的意思是,我是罪人中最可恶的一个,我是罪人中最可恶的一个,我逼迫基督徒。保罗他永远忘不了这件事!各位,当上帝赦免你以后,他会忘掉你的过犯,但是你永远忘不了,所以你会很难原谅自己;只有上帝能够赦免过犯,并且忘掉过犯,因为他能够掌控自己的记性,但是我们会一直记得,这是很可悲的一点,我们一直记得。保罗忘不掉往事,所以他说他自己是罪魁,但是他说:我被基督得着,成了他的奴仆,他买赎了我。这我已经讲过。他对他的遭遇记载的十分清楚,目前的处境也很清楚,他从狱中获释,拜访过很多地方,回过哥林多、米利都、特罗亚、克里特,甚至于去西班牙,他在这卷书信中说,他第一次受审结果很顺利,但是他没有想到会第二次受审,所以他获释之后,到处奔波;如今又再度入狱,这次并不是被软禁,而是被关在黑牢里。保罗他觉得是铜匠亚历山大出卖了他,我们不知道他是怎么被出卖的,但是保罗他清楚地知道自己被出卖了,而且他匆匆地被捕,连外套还有笔记本都来不及带,所以在他写信给提摩太的书信中,吩咐提摩太尽快赶来,把他的笔记本跟过冬的外套带来,也许黑牢里面十分阴冷,人性的一面表露无遗,一个面临死亡的老人。但是不同的是,他的未来有盼望,那个盼望就是他已经打完了仗,跑完了当跑的路,并且持守了信心,很了不起,对不对?他说: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所以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

各位,基督教信仰不只教人怎么活,也教人怎么死。白金汉郡的贝康斯斐有一个人,医生宣布他只有几个礼拜可以活,他就写信给所有亲戚,邀请他们来看一个基督徒怎么死去。好特别的邀请!提摩太后书就是保罗的遗言,还有保罗的见证。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人在死前所说的话十分重要。当时的尼罗皇帝脾气阴晴不定,作风非常非常的霸道,保罗知道他没有机会公平的受审,果然他最后在城门被砍头。我曾经站在保罗当年被砍头的地点,一条伟大的生命就在那里结束。保罗知道这是他交棒的时刻了,他要把棒子交给另外一个人,他想把棒子交给提摩太,所以这里像是在交棒给提摩太。他说:提摩太,我已经走到生命的尾声,但是你还是年轻人,我把棒子交给你,你必须把这个工作传承下去。这是一封感人的书信。从人的角度来看,他的未来黯淡,但是从属灵的角度来看,却是好得无比。这几卷书信不但清楚地勾勒出保罗的人生,也看出他人生的目的,这一点我已经谈过很多,就不再详谈了。但是保罗他为福音而活,福音有客观还有主观的层面,必须要兼顾才行。      

各位记不记得以弗所书?前半卷和后半卷各有主题,但是这里不太一样,保罗开口闭口都在谈三位一体的上帝、耶稣、还有圣灵,但是上帝总是居首位,我们有的时候会忘记这一点。保罗虽然活在基督里,并且为基督而活,他最看重的仍然是上帝,他用了很多伟大的称号来形容上帝。有趣的是,保罗经常称上帝为救主,你有没有这样做呢?很多人认为是耶稣救我们脱离上帝的忿怒,没错,但是你们一定不知道这是上帝想出来的解决之道。上帝是我们的救主,他是个拯救的神,他差遣耶稣来救我们,但是他也是那位大君王。务必要记住圣经最主要的重点是上帝是大君王,你要读到比较后面才会看见上帝是个父亲,要读到最后面才会看见上帝是爱。但是圣经从头到尾都说上帝是大君王,他的国度没有穷尽,他的宝座立到永远。上帝是救主,是君王,这是这几卷书信的重点。接着他谈到耶稣,也称耶稣为救主,他称耶稣为审判官,这很有意思。你以为他会称上帝为审判官,称耶稣为救主,其实上帝是救主,耶稣是审判官,因为在审判的那日,不是由上帝来审判我们。我们面临审判时,不是上帝坐在白色大宝座上,上帝把审判的任务交给一个人,是耶稣要来审判我们,他要再来审判活人跟死人,每个人最后的归宿,都是由耶稣审判,我们都会站在耶稣面前接受审判,这是事实。到时候是耶稣要来审判全人类,是耶稣要分开山羊和绵羊,这让我们觉得又喜又怕;喜的是,这个审判官是个人,他了解我们的心情,但他也对我们了如指掌,看穿我们的心思意念。保罗在谈到圣灵的时候,提到关于圣灵的两件事:第一,我们会得到属灵的恩赐。提摩太,难道你不记得当初我们为你按手,你就领受属灵的恩赐;第二他说,要操练属灵的恩赐。提摩太,你要把那些恩赐挑旺起来,要继续操练,属灵的恩赐很容易被忽略,要继续使用,把它挑旺起来,所以这是客观的一面,是上帝为我们已经成就,还有将要成就的事。至于主观的一面,则很不一样,因为保罗认为我们的救赎有三个层面,我已经提到过两个。救赎有经历的层面,经历到信主、称义、罪得赦免、还有重生。有道德的层面,就是救赎的现在式状态,成圣,道德被洁净,成为圣洁。另外有救赎的末日层面,保罗在用「救赎」这个动词的时候,用了三种不同的词态:我们已经得救,持续得救,将来会得救。没有人已经获得完全的救赎,我们正朝救赎前进,正走在那条「道路」上。我不喜欢听到人家说,我们主日晚上有七个人得救,其实应该说,有七个人开始朝得救的目标前进,他们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救赎。人很容易以为救赎的工作已经结束,其实还要等候未来的救赎。至于目前的救赎工作,仍然需要继续努力。这一点我要再详细地说明一下。

从这张大纲可以看得很清楚,我们再来看看主观的层面。从上帝的角度来看,他已经为你完成了救赎;从人的角度来看,你必须针对上帝完成的救赎,做成得救的功夫。从上帝的角度来看,他已经完成了他该做的;但是从人的角度来看,你必须完成自己该做的,就是称义、成圣、还有荣耀,这三样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救赎,我们目前只有一部份得救。有一句话说,一旦得救,永远得救,其实要走到目的地,才能够完成救赎,就像韦斯利所写的圣诗说「求主完成再造善工」,这个时后你的救赎才得以完全。我举个例子,我太太是一个大有信心的人,但是有一件事,大大地考验她的信心。我对她说:将来有一天,妳的丈夫会变得完美无瑕。她可以接受我大多数的信息,但是这一句话对她来说,却难以相信。这是真话,上帝在我身上还没有完工,他会继续完成他在我心中开始的善工,直到那日。上帝的目标就是要我们得到完全的救赎。我现在很少用「救赎」这个词,我都是用「再生」这个词。如果有人问我从事什么行业,我会说是回收业。他们听了以后会觉得很棒,问我说:回收什么?纸类还是金属?我说:我回收人。因为这个世界上真正的污染源是人,需要回收再生的是人。如果你没有活出当初受造的目的,就不算回收再生,就像回收的纸张可以再度利用。地狱是一个巨大的垃圾场,对上帝无用的人会被丢掉,所以才用耶路撒冷城外的垃圾坑来形容地狱。我的工作是把人从垃圾场里救出来,加以回收,重新给上帝使用,好比阿尼西母一样。所以你必须要经过彻底地回收,才算得救,再度成为合乎上帝旨意的人。所以救赎是个过程。提多书三章5节是我很喜欢的一节经文,但是很少人用它讲道。提多书三章5节说,上帝用水的洗和圣灵的洗救赎了我们,这跟约翰福音三章5节很像,我们是借着水和圣灵重生。如果你读过我写的《正常的重生得救》这本书,书中详细说明保罗认为水的洗和圣灵的洗是得救的必要条件。我会翻译成:水的洗和圣灵的洗是回收的必要条件,这样你就会比较了解那个意思了。我们都以为得救是拿到进入天国的门票,我们不以为这两种洗是得救的必要条件,但是如果把得救看成回收的话,就知道这两种洗是得救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保罗说耶稣救了我们是借着重生的洗和圣灵的更新,圣灵厚厚浇灌在我们身上,一旦受洗之后,就可以展开回收的过程,接着就是受圣灵的洗。回收的时候通常都得先洗干净,保罗特别强调这两种洗,因为这样才能展开成圣的过程,这是成圣的过程的起点。成圣有正面和负面:负面是指与罪恶分开,正面则是指分别为圣。成圣不只是与罪恶分开,还要为上帝分别为圣。圣殿中的器皿不是干净就好,还要能够被上帝来使用。成圣不是被动,而是主动,必须要能够洁净到给上帝使用的程度,这需要花时间。  
      
接下来保罗谈到得荣耀。这几卷书信特别强调坚持到底,保罗很难过地谈到那些中途背道的人,他们否定了自己的信仰,他们回到世界,这很严重,因为得救不是一个全自动的过程,你要不断信靠、相信上帝,才可能持续下去,不是一开始之后就会自动完成的,所以保罗才会引述一句「可信的话」。保罗他在这几卷书信中偶尔会引述一句「可信的话」,他引述教会流行的一些格言,其中有一句话说:「我们若与他同死,也必与他同活」。「我们若忍耐到底,也必与他一同作王」。我们若不认他,他必不认我们。他是在引用耶稣的话。因为耶稣说:你若在人面前不认我,我在天父面前就不认你。这几卷书信谈到坚持到底的必要,强调坚定不移、有恒心、要忍耐,这些都很重要。提摩太,你要坚定不移,有恒心,你要忍耐。如果你持续保持信心,就能够救自己和听你讲道的人。一定要认真地看待这件事。你在生活上和教导上要能够好好坚持,如果你能够坚持下去,就能够救自己和听你讲道的人。他指的是未来的救赎,完全的救赎,是上帝为我们预备的荣耀未来,在生活上和教导上坚持不偏离基督,就可以救自己和其他人。我们必须留意这些事。我觉得我的时间好像不太够了,我还有多少时间?大概五分钟左右吧。对,还有五分钟。好,我们很快来看一下提摩太和提多这两个人。
      
现在我们得回去看一下,提摩太和提多这两个使徒很不一样?提多是外邦人,没有受过割礼;提摩太的母亲和外婆则是犹太人,从小就教导他圣经,他有敬虔的背景,提多则是外邦人的背景。提摩太没有受割礼,因为他的父亲不是犹太人,后来保罗为提摩太行割礼,并不是为了律法的原因,只是方便提摩太跟保罗去犹太会堂,于是提摩太愿意在成年后行割礼,这对成人来说并不容易。但是提摩太他愿意这么做,好陪保罗到犹太会堂去讲道,这是他行割礼的唯一原因。而提摩太和提多这两个人的性情完成不同。提摩太出生于路司得,这是保罗在加拉太传福音的时候,首先拜访的城镇之一。路司得教会后来与保罗联络,告诉保罗说:这里有一个潜力十足的年轻人,如果你能够带他一起去宣教的话,他会是你的一个很好的助手。教会亲自推荐他,后来提摩太就一直跟着保罗去宣教,他们两个人之间的情谊历久弥坚。母亲是犹太人,父亲是外邦人,母亲和外婆都是敬虔的犹太人,提摩太按着预言分别为圣,在这之前他就肩负着三项任务。我们知道他曾经代表保罗前往帖撒罗尼迦、哥林多和腓立比,他跟保罗一起写过至少六封书信,包括帖撒罗尼迦前后书、哥林多前后书、腓立比书、还有腓利门书。所以那段期间,他一直跟保罗同工,但是他体弱多病,常常有胃病,我前面说过,保罗叫他用点酒在胃部按摩,各位还记得吗?他也很需要鼓励和支持,保罗对提摩太说,你要当个士兵,当个运动员,你必须要鞭策自己做个男子汉。所以当保罗的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他知道提摩太会最难过。提摩太就像保罗亲生的儿子,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像父亲跟儿子一样,所以保罗才会吩咐提摩太尽快解决以弗所教会的问题,然后赶来跟他会合。我想在最后这几周的时间跟你聚一聚。我们不知道提摩太有没有在保罗被处决前赶到,但是信中透露了保罗的渴望,我当初不得不把你留在以弗所,你一定要赶快把问题解决,请你尽快在过冬之前来看我。可是各位,我们在提多书里就没有看到这么强烈的私人情感。我们知道提多非常优秀,他是一个很优秀的同工,表现杰出,保罗对他很有信心。提多是一个坚强的外邦人,使徒行传并没有提到他,保罗并没有给提多什么劝勉,保罗也并没有鼓励提多要勇敢,不要害怕,保罗只是给提多一堆吩咐,他告诉提多,让他去做这个,让他去做那个,对待他的方式很不一样。所以从这两卷书信看得出保罗的为人,自里行间也看得出提多和的提摩太的为人,还有保罗跟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但是这两卷书信的重点,下集我们会谈到,就是克里特和以弗所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让提摩太和提多走不开,不能够陪着保罗一起面对死亡的威胁。为什么会这样呢?保罗虽然渴望他们两个人来为他送终,但却一心挂念教会的事,他的意思是,如果教会比我更需要你们,你们就得待在那里,但是请你们尽快赶来。我们下次再谈这给卷书信的内容。.

TOP

提摩太前后书&提多书(二)
        
我们上一次说过,提摩太前后书跟提多书并不是教牧书信,而是使徒书信。现在我们要从不同的观点来看。从教会的角度来看:虽然这些是写给个人的书信,但是它们的内容都是关于他们要去协助的教会。提多和提摩太被差派去解决教会的问题,但是他们两个人的任务却是大不相同。首先要谈的是,必须要有好的长老接手,使徒才能够离开,前往下一站事奉。克里特的教会没有长老,克里特每个城市都有教会,但是没有长老,没有当地的传道人,所以使徒需要马上设立长老来监督教会,协助教会成长,所以提多的任务就是设立长老。以弗所教会则是面临老问题,他们的长老其实并不适任,提摩太的任务就是去那里开除不适任的长老,重新设立适任的长老。为什么保罗不派提多去执行这个任务呢?我不知道,也许保罗有他的用意。但是,总而言之,保罗他是差派提摩太去开除不适任的长老,重新设立适任的长老,任务大不相同。至于教会的情况,保罗在提多书中关心的是克里特教会的会友,他们的会友素质并不太好。这些会友的素质有点像是乌合之众,他们品性不良。克里特人的名声一向都不好,他们的道德败坏,这样的人进了教会,那些教会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至于以弗所教会,保罗关心的是领导人物,他们的会友还好,但是领导人物有问题,所以重点不一样。提多书的重点放在会友该具备的条件,但是提摩太前后书的重点放在传道人该具备的条件,合起来可以拼出一幅完整的图像。两个教会都有问题,都有错误的教导,偏离圣经真理。克里特的问题不在领导核心,而是在外围,克里特的问题是在教会的外围,会友之间常常流传一些奇怪的想法;但是以弗所教会错误的教导,则是出自传道人,这种错误的教导对于教会的健全,影响非常的大。各位可以了解吗?所以提多书中,也谈到了错误的教导,但只是个次要的问题,可是提摩太前后书谈到的问题,却是教导的人本身就不好,所以必须要加以解决。
      
保罗交给提摩太和提多三项任务,可是因为情况不同,所以重点也不一样。他们有三项任务:第一,要完成交接工作。原本是倚靠使徒的代领,现在要由当地传道人来带领了。这个交接的过程,是十分的重要,因为这样教会才能够独立,不再倚靠建立教会的使徒。好的领导人物会让人越来越能够独立,不好的领导人物会让人越来越依赖他。父母教养方式如果正确,子女就会越来越独立;父母教养的方式错误,子女就会越来越依赖。所以好的教导,会让学生越来越不倚靠老师,能够自己学习;不好的教导,会让学生养成依赖的习惯。了解我的意思吗?只有完成了交接,才能够培养出好的传道人,还有好的会友,教会人数就会自然增长。教会刚成立都比较辛苦,在新成立的教会聚会,你可能会吃足苦头才学到教训,要有好的教牧同工跟会友,教会人数才会增长。基础要打好,才能带领许多人信主。可是如果教牧同工不好,会友不好,却设法要让教会人数增长,就会有麻烦。
      
第二个任务是要「解决教会的乱源」。教会传道人必须面对乱源,解决问题,如果疏忽问题,问题只会恶化。如果问题出现的时候,你不愿意去解决,或许你可以隐瞒很久,但是问题只会恶化,最后爆炸,把你轰得灰头土脸。你有过这种经验吗?教会出现了一些问题,但是传道人没有立刻解决,反而视而不见,不予理会,到最后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教会就分裂了。你应该看过这种情形,一定要去对抗那些招惹事端的人,不管他是会友还是教牧同工,教会都不能纵容。他们有三件事需要处理,我等一下会再回过头来讲这个重点。
      
第三大重要的事情是,传讲真理就是为教会打基础,真正稳固的教会,会不断灌输好的教导,这点我非常非常地强调。教会如果没有经常有系统地教导圣经,就很容易遭到各样的破坏。各位可以了解这一点吧!但是如果不断灌输上帝的话,传讲福音的真理,就可以挽回许多教会,所以我渴望见到圣经和圣灵在教会中结合,两者都需要。有圣经没有圣灵,就会枯干;有圣灵没有圣经,就会爆炸;但是圣经和圣灵兼具,就会成长。这句话不是我想出来的,是别人传下来的可信的话。
      
现在我们要来详谈这三件事。提摩太和提多都应该要尽快离开,但是这两件是要先完成了,他们才能够走。保罗吩咐他们要尽快完成这些事,然后来跟他会合。保罗要他们尽快完成的第一件事,是训练出好的领导人物。我经常举办牧者研讨会,我总是告诉他们说,你们会友最大的问题是,他们会跟随传道人。传道人经常向我抱怨,会友不愿跟随他们。我的回答是,他们不跟随你说的话,但是他们会跟随你的行为。人都会不知不觉地跟随领袖,但不是跟随领袖的命令,而是跟随领袖的行为,所以教会传道人的责任非常重大,因为他会把自己的优缺点统统灌输给教会,这就是一人事工的危险性,因为整个教会所承袭的就会是这个传道人他的个人风格。如果有一个领导团队,有一个长老团队,就可以集合每个人的优点,互相平衡。但只有一个领导人物时,个人的优缺点会表现在教会中,因为人都有跟随领袖的倾向,不知不觉越来越像他们的领袖。不是跟随领袖说的话,而是跟随他的行为。所以这几卷书信中谈到教会领袖应该具备的特质,包括了长老、执事,这些特质跟恩赐或能力无关,而是跟品格有关。一个好的领袖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为人,是他们在家的样子,在公共场所的样子,还有非基督徒对他们的看法。你们的教会在选长老的时候,会不会要求有一个非基督徒的推荐呢?会吗?我们的教会曾经这样做过,我必须承认我们只做过一次。在我曾经服事的教会中,我们有个长老人选,你猜他的同事给我们什么样的评语?他们说:你们有他真幸运!基督徒通常不会用「幸运」这个词,但是他们说他是个好人,这让我们对那个人选有很大的信心。非基督徒给他好评,不只是基督徒给他好评,非基督徒也肯定他。教会领袖必须具备的特质是脾气不暴躁,不贪不义之财,还有能够管好自己的家,而且只做一个妇人的丈夫。每次有人问我,女人能不能当长老?我会说:只要她能做一个妇人的丈夫就可以。因为这是圣经上列出的条件,我相信圣经上的长老职分是男人的责任,就像家中的管教责任是落在父亲身上,上帝也将教会中的管教责任交给男人。如果想要进一步了解的话,可以去读我写的《领导属于男人》这本书。执事和女执事,圣经都有提到他们发挥才能在教会中事奉,但是也要留意他们的品格,而不只是他们的能力。管帐的执事,应该要具备道德操守;管饭食的执事,也应该具备道德操守,因为在教会中事奉主,最重要的是关系,而不是能力。能力当然有帮助,但是领导人物的好坏,并不在于能力,这里唯一提到长老应该具备的能力是教导,因为长老有教导的责任,但这不是指讲道的能力,而是指表达的能力,可以是教导一个人,也可以是教导一千个人。所以这些是领导人物应该具备的条件。这三卷书信对于领导人物的特质,有许多描述,远多过保罗其他书信。我还记得我曾经事奉过的两个教会,当初要选长老的时候,我先跟他们讲解提多书还有提摩太前后书,两个教会都请我提名单,我告诉他们说不行,我教你们怎么选,但是你们得自己选,结果他们选出来的都正好是我心目中的人选。所以务必要教导大家知道长老该具备什么样特质,教会认得自己的领袖,因为羊只会跟随牠所认识的声音,教会有责任认出哪些领袖是上帝要赐给他们的,然后跟这些领袖们一起服事。圣经没有教我们要盲从牧者,而是要听从他们的教导,顺服他们的带领,跟从这些牧者的教导还有他们的带领。   
     
至于好会友应该具备的条件,可以在提多书看到。这些条件可以从教会、家庭、职场和社会的表现看出来,非常的特别。提多书就像一套很好的会友训练课程,谈到会友该如何衬托福音的真理。「衬托」这个词用得妙,我们必须衬托福音,让福音看起来有吸引力。保罗在这些书信中一直关切的,是教会在世人眼中必须是个模范,长老在教会外也该具备好名声,让教会本身来衬托教义。衬托就是增加它的吸引力,我们必须要让别人觉得福音很有吸引力。有意思的是,保罗在这卷书信中所列出的德行,并不是基督徒所认为的德行,而是希腊人所认为的德行,希腊人对于德行自有一套看法,非基督徒知道什么是好德行,保罗竟然用外邦人所认为的好德行,吩咐基督徒要具备外邦人眼中的好德行,这是不是很有意思?会友的好坏不是由教会的标准决定,而是由世人的标准来决定,我们必须至少要达到世人的标准,并且超越这个标准,这就是保罗的意思,要超越世人的标准。非基督徒可不笨,他们也看得出来,一般人也知道耶稣的榜样,他们也看得出基督徒像不像耶稣。他们知道穿新衣的国王,其实没有穿衣服,他们把我们看得一清二楚,非基督徒可以分辨生命的好坏,可以分辨生活方式是对是错。他们的标准也许比不上基督徒,但是他们对好人也有自己的看法。保罗对提多说,你的会友在世人眼中必须是好人,至少要能达到外邦人的标准。记不记得保罗指责哥林多那个犯了乱伦的人?他说连外邦人都知道这是罪恶,教会却容许这种行径。不是光活出基督徒的标准就好,而应该要超越世人的标准,教会里的人至少要让世人觉得他们是好人,真心觉得他们好。好的领袖,好的会友。会友好不好,也表现在彼此的关系上,尤其是男女之间的关系,在教会中仍然要男女有别。我们在基督里并非成了中性,男人要像男人,女人要像女人,好让世人看见,上帝所创造的男人和女人应当是什么样子。问题是大家都只想做自己,教会应该反对这种心态,让大家看见上帝眼中的男人和女人是什么样子,这都是在显明、衬托福音,让福音更有吸引力。当教会外的男人看见基督徒男人像真正的男人,他们就会来。我投入男人事工,只有四、五年的时间,两个礼拜前,有230个男人来到这里,当他们看见上帝眼中真正的男人本色,心里就会受感动。最近有两次我去讲道的教会,他们的男女比例是一比五,这不是在衬托福音,福音是给男人和女人的,我尽力坚固教会中的男人,这是在衬托福音,真的。但是女人也可以衬托福音,显明好女人的样子。这就带出了这几卷书信中,最具争议的一个教导。         
女权主义者十分痛恨这几卷书信,不择手段地攻击这几卷书信。我看过很多支持女权主义的神学家写的书,我想听听他们的说法,了解他们的观点,他们针对这几卷书信提出五点,很多人信以为真。首先他们说这不是保罗写的信,说这是公元二世纪时候伪造的。第二,如果这真是保罗写的,一定是在讲他信耶稣之前,当拉比时的看法,说话的时候不知不觉回到从前的犹太观点。第三,他们说这完全跟文化有关,如果耶稣是生在今天,一定会选六男六女为使徒。这种说法十分普遍,大家最喜欢的说法是,保罗是顺应当时的文化。今天到处都有教会的人这么说,你要小心这种话,说耶稣选十二个男人为使徒,是为了顺应文化,是圆滑的做法,因为他如果选女人做使徒,一定会冒犯当时的人。拜托,耶稣几时变得圆滑了?他几时会去顺应文化潮流?这明明是毁谤耶稣嘛!法利赛人曾经称赞耶稣说,你根本不理会人的看法。耶稣他都是做他该做的事,不要跟我说什么耶稣顺应文化。第四,他们说就算是保罗写的,内容也是异端。第五,他们说这是因为当时的妇女没有受教育,现代妇女都有机会受教育,就需要更改这个教导。如果是这样,保罗也不该让没有受过教育的男人当传道人。各位读圣经一定都知道,耶稣所拣选的十二个使徒都没有受过教育,重要的是上帝造男造女,男女彼此需要,上帝给男人和女人不同的角色,还有不同的责任。如果男人像女人,女人像男人,就扭曲了上帝所创造的美。我们用这种方式来衬托福音,可惜这种教导在今天不受欢迎,但是明明白白写在圣经里,不容否定。  
      
第二项重要的任务,是质问那些惹事生非的人。保罗最后一次见到以弗所的长老时,他们来到岸边送别。保罗流着眼泪对他们说,我知道我离去之后,必有狼披着羊皮进入你们的中间,他们会从里面来摧毁你们。这句预言如今应验,所以他才差派提摩太去赶走如今在羊群中间的狼。耶稣也说过同样的话。这是保罗写提摩太前书的基本原因,这不是保罗的最后一封信。我们要来看对付那些狼的三个方法:首先他们散播各种奇怪的错误教导,他们教导说,复活的事早已过去,现在只有一种复活,就是重生得救时灵里的复活。各位,我听过有人这么说,但是事实是,我们将来会复活,保罗要提摩太去纠正这种教导。希腊人对身体也持有同样的看法。他们的禁欲主义,想借着禁戒口腹之欲和性欲,让自己更圣洁,保罗吩咐提摩太也要纠正这点。有些人则强调犹太文化中所看重的族谱和食物戒令,有各式各样的错误教导进来和世俗文化融合,还引发了许多愚蠢的争议,和毫无价值的学术讨论。常常有人问我们经学教师一些问题,问题有的很诚恳,有的很重要,有的很愚蠢。如果问题很愚蠢,我们就要告诉发问的人,知道答案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比如说,大约十天前,有一个人垂头丧气地来问我一个令他烦恼的问题,他说:我读白雪公主和七矮人的故事的时候,惊讶地发现这个故事里面有一个重要的神学原则。各位你们知道吗?你们或许觉得好笑,但是这种人很多,当时他看见我的表情就说,你觉得我疯了吗?我说是。我们的对话就到此为止。各位,绝对不要去做没有意义的讨论,有很多重要的事可以讨论,有很多重要的问题可以问。你们知道中世纪的神学家,他们花时间在讨论什么吗?一根针尖上到底可以站几个天使?这个问题让神学家花了不少时间去研究,这就是一种没有意义的讨论。错误的教导就会带来没有意义的讨论,在一些愚蠢的问题上钻牛角尖,对你的生活毫无帮助。有些关于天堂和地狱的问题,我不知道答案,因为上帝没有给我们答案,我也不会随便给答案。有些问题上帝没有给我们答案,就不必问。我举个重要的例子来说明,有些父母的小婴儿夭折,想知道婴儿能不能上天堂,我说我不知道答案,因为上帝没有给我们答案。我说我只确定一件事,那就是上帝不管做什么安排,都是对的。你如果了解上帝,就会相信他有正确的安排,你就不需要问这个问题,懂吗?绝对不要做无谓的臆测。保罗必须吩咐提摩太,阻止大家臆测不可知的事情,别再做无谓的讨论,因为这些讨论对教会没有帮助。各位,这些没有意义的讨论和问题,在圣经上并没有清楚的答案,可是有人就喜欢谈论这种问题。所以那些人在教会里散播错误的教导,更糟的是做了不良的示范,不只是教导错误的信息,生活方式也不对,所以保罗才会强调长老需要具备良好的品性。你如果仔细读出字里行间的意思,也会晓得什么样的人没有当长老的资格,有些人连家都管不好,有些人贪财,有些人脾气暴躁。这里所列出长老该具备的条件,就是以弗所教会的长老他们没有具备的条件,各位了解吗?所以要把字里行间的意思读出来,这些长老性情骄傲而且贪婪。保罗说,好的长老应当得到双倍的报酬,我喜欢这节经文,但是大多数的圣经译本都译的不好,那些善于管理教会的长老,配受加倍的敬重。我知道很多教会宁愿给长老「敬重」,而非「酬劳」,但是其实原文是指「酬劳」,因为下一句说,那劳苦传道教导人的,应当得到更高。这个事奉是有酬劳的,长老在讲道和教导上劳苦,一方面传福音给非基督徒,一方面教导基督徒,在教会外传扬福音,又在教会里教导信徒,保罗说这样的长老当得加倍的酬劳,这是一节很重要的经文。少有长老兼顾这两项事工,但是如果有的话,而且做得好,就当给他加倍的酬劳,不过保罗说,不好的长老,一毛钱都不要给他,这样就可以把问题解决,尤其是对贪财的人。保罗的意思是说,传道人必须要有清洁的心、无亏的良心和真诚的信仰,这表示不好的长老不会具备这三项特质,他们不但散播错误的教导,还做了不好的榜样。第三,他们所带来的影响,极具破坏力。就像疾病,像身体上的坏疽,他们一方面自我放纵,一方面又墨守律法主义,这两者竟然能够并存。表面上墨守律法主义的人,通常内心是放纵的,因为两者都是出于肉体。墨守律法主义的人很奇怪,为别人订下许多规矩,自己却十分放纵。我实在不好意思说,但是意志薄弱的女人很容易如此。男人辅导女人,或是女人辅导男人,都是危险的。这些男人常常去寡妇还有意志薄弱的女人家里串门子,各位了解吗?有些传道人常常跟教会中的姐妹为伍,常常跟意志薄弱的女人接触,这很明显是不对的。就好比身体有疾病一样,保罗说这是邪灵在作祟。提摩太特别需要去质问那些惹事生非的长老,质问他们的行径,迅速解决问题,解除他们的长老职位,尽快任用好的长老,因为那么教会已经快要从里面被摧毁了,进入羊群中的狼,就快要把这些羊吃掉了。教会可以抵挡外面来的各种攻击,但是从里面发动的攻击十分危险。

提摩太和提多的最后一项任务是传讲真理,因为只有真理才能保守教会不被摧毁,迟早都必须用真理来对抗。我已经说过,但我要再强调一遍,矫正错误的最好对策是真理,矫正不好的教导最好的对策是教导真理,矫正坏行为的最好对策是好行为,矫正错误信仰的最好对策是好的信仰。各位你如果了解我的事工,就会晓得我的时间都优先放在教导的预备工作上。我们刚刚制作的系列录像带信息,花了我一年的时间去准备。对我来说,五分钟的信息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去研读圣经。我相信当今最急迫的需要,就是针对全本圣经的系列教导,只有正确的教导才能够帮助信徒以及保护信徒,只有教导圣经可以帮助人去抵挡各种错误的教导,所以教导是最有用的方法。但是教导除了用嘴巴去传讲以外,还必须要身体力行。听众需要听见、看见真理,所以真理可以用两种方式传达。提摩太,你有一个信息要传讲,但是在此之前,你必须先以身作则,这是每一个圣经教师的挑战。我们在德国的时候,他们对我太太非常称赞。我们去妇女发光团契的欧洲大会主讲,那不是我熟悉的场合,我觉得自己像但以理在狮子坑里头一样,会后有人来对我说,我们从你那里听到真理,但是在你太太身上看见这真理的显明。其实他们也应该可以从我身上看见才对。我们不但要传讲信息,还要以身作则,否则就没有真正把信息传讲出来。人需要听见并看见真理,这样才能够保护羊群不受入侵的狼攻击。

各位,今天我们要如何活出这几卷书信的信息呢?我提一两个简单的应用,先找出其中的原则,再加以应用。这些书信中谈到许多牧养的原则:第一,在教会中仍有年龄和性别之分,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年轻的基督徒应该要尊重年长的基督徒;男人应该尊重女人,女人应该尊重男人。教会中仍然要有年龄以及性别的分别,我们需要尊重这些区别。第二,教会对好人的标准,必须要超越世人对好人的标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因为世人可不是傻瓜,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是好人,也期待在教会中见到好人。有些人看见教会中某某人的行径,就会说:如果这就是基督徒,那我可不想跟他们有任何的瓜葛。第三个原则是传道人的品格比能力要重要,品格优于能力。下面的一个原则是4:羊群的景况是牧者的责任,不是羊群的责任。圣经从来不把羊群的景况归罪在羊群身上,因为责任应该在于牧者。很多牧者把教会的景况归咎在会友身上,但是上帝要牧者为羊群的景况负责。各位,牧者必须要为羊群负责。下一个原则是5:健全的教义不但包括信念,也包括正确的言行举止。「教义」这个词已经变得狭隘,光指正确的信念;在圣经中,正确的教义也包括正确的言行举止,信念转变成行为。下一个原则是6:教会是个家庭,但是没有地上的父亲。教会的父亲,就只有天上的父。教会中每个人,不论是传道人或会友,都是手足,这一点很重要,不能称任何人为父亲。再下一个原则是7:教会在照顾会友的时候,必须有所区别,绝对不能去承担别人的责任。比如说,如果寡妇的亲人有能力照顾她的话,那么教会就不应该承担照顾这寡妇的责任。各位,过度的救济是错误的慈善行为,如果有人应该要照顾这些孤儿寡妇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应该替他承担责任,了解吗?教会应该要照顾的是真正孤苦无依、需要帮助的孤儿寡妇,而不是还有亲人在的孤儿寡妇。教会在照顾弱势的时候,必须要有智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则。最后一个原则最严重8:我带着沉重的心情作总结,但是提摩太前后书和提多书中最重要的教导,是我们要面对的最大争战是在教会里面,我真希望不是这样。但最大的争战是在教会里面,教会外的争战并不是不重要,但却不是最主要的争战。今天我们所面临最大的争战是保护福音和保护真理,不掺杂政治理念或女权主义,也不妥协于相对观点或时代潮流。这种种现象都存在于我们教会里面,我们要跟提摩太一样不要胆怯,抵挡仇敌对福音真理的攻击,为圣徒所领受的信仰而奋战。这是一场令人悲哀和遗憾的争战,我太太可以为这点做证,我们最大的争战就在教会里面,为福音的真理而争战。各位,我们需要全力奋战以拯救沉沦的世人,我们也必须在教会内争战,为福音的真理争战,因为如果失去那释放人得自由的真理,教会将无法拯救世人。这是我对这几卷书的最后结论。如果你像提摩太或提多这样,那么就要为福音的真理争战,努力让教会能够衬托出福音,好叫世人被福音吸引,显明并宣告上帝的国。阿们!.

TOP

大卫鲍森的新旧约说得相当好,特别是启示录,听完他的讲解再去读圣经非常很益。.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