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10个人次参与评价】

[推荐] 转个市北理科班圈子里帖子

转个市北理科班圈子里帖子

我们理解中的误区
最近看了一些旺旺上人丁兴旺的圈子的发帖,发觉了很多家长的认识有点误区。要么是理想化了,要么就是简单或者复杂化了。把我的一点看法给大家:
1.“愉快教育”是弥天大谎,是现实中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高考是有其存在的合理性的,是目前唯一的可以保证基本公平的选拔方式,目前还看不到有什么更加有效的办法来取代它。所以,只要高考是存在的,那么激励的竞争也就不可避免,所谓的“愉快教育”也就是一种空谈。大家想:20年前,小学升初中是需要严格考试的,目前已经取消了,按照一般的思维方式来讲,小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是更轻松了。但是,事实呢?事实恰恰相反,现在小学生的压力比20年前大得多!原因何在?这是因为,这种竞争的压力并没有消失,而是彻底地转移到了中考。造成中考的压力甚至超过了高考,这种压力的转移使家长们不得不更早地为孩子的未来作出打算,也真是这个原因,小学生的压力是不降反升了。所以在择校时考虑什么“愉快教育”是荒谬的,任何一所名校都不可能彻底愉快的!低年级的时候或许还可以,到了临近毕业了,要是还是什么“愉快教育”的话,估计家长就会和学校不那么愉快了。
2.“素质教育”不是学校的专利!学校提供良好的教学设施;学校提供良好的竞争氛围;学校教会学生如何与同学相处;学校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合作。---是的,学校能够做到这些的,也必须教授这些的!但是,学校教育的影响力远远不及来自家庭的影响力。个人的基本素质很多时候来自于父母。无法想象一个父母道德缺失的孩子,能够仅仅通过学校教育成为一个价值观正确,道德高尚的人!其实扪心自问,我们很多的优点是来自于我们的父母的,很多的缺点也是如此,只是我们稍稍地改观了。所以,你的孩子也会如此传承父母的优缺点。与其期望学校通过“素质教育”教好孩子,不如加强自我的道德完善更切合实际。
3.对于名校的评价是一个伪问题。任何一所名校的形成都是通过了老师和学生共同的长期的努力,其中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投入也不可或缺。比较两所名校的优劣是毫无意义的事情,正如比较方和园两个图形谁更漂亮一样,有意义吗?没有完美的学校的!任何学校都是有长处的,也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对于自己孩子就读学校的信心并不需要通过对其他学校的质疑和贬低来获得;同样的,对于所看到的对于孩子就读学校的质疑和否定的评判也不需要“舌战群儒”来证明这个学校的优势,这种努力都是徒劳的,对于孩子和学校都不会什么帮助的。
4.出国留学的捷径到底是什么?中国人崇拜美国的名校,美国人向往知名的学系。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哈佛是最知名的了,但是化学系很一般,工商管理很强大,但是十多年来一直被宾州的沃顿压在身下。美国人不是我们想象得那么偷懒的,全美的精英都去读法律;商业;经济;医学等等能获取高收入的行业了,这个和中国是一样的。中国学生留美基本集中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等基础性学科里(因为美国的精英们不喜欢读这些学科),获得奖学金的比例也是在这些学科里最高的。从来没听说过有中国学生获得全额奖学金去美国名校读法律;商业;经济;医学的。要去美国读这些学科不仅仅需要非常坚实的经济基础,还需要有足够的实力和全美的精英竞争。奖学金最好不要去多想了,因为在相同条件下,人家照顾一下自己人也不算什么错的。所以,在国内,在这些基础课程中获得扎实的基础,是留学的一个必要的前提,也可能是一条捷径。到了国外完全可以按照个人的喜好和实际的基础选择转校或者转系的。
5.英语到底有多重要?学好英语,就是多了一个在职场拼杀的工具,确实非常重要。但是,学好英语不能提升你为人处事的能力;不能提升你的人格魅力,这是事实。英语作为一门国际商业领域的通用语言,对于未来梦想出国深造的学子来说,很关键。但是,也确实没有仅仅因为英语好而得到国外认可的学生,这也是事实。如何获得英语和其他学科的一个平衡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我觉得在国内培养语感和增加单词量就足够了。要知道托福600分以上的,到了美国也不是立马可以开口的!因为有太多的俚语和太多的我们认为的语法错误。甚至连现任美国总统布什也被认为和自认为英语很差。不需要去追求什么纽约音或者伦敦音的,那是吹毛求疵而已,毫无必要。阿拉法特的英语要说到第三句你才能确定他在说英语;印度总理的英语听着总是觉得很别扭,我们何必要过份追求完美的口音呢?能沟通能交流就行了,发音完美只是锦上添花。.

TOP

ding.

TOP

回复 1#大江 的帖子

好贴,顶!!.

TOP

绝对正确.

TOP

顶!.

TOP

有点道理.

TOP

回复 1#大江 的帖子

同意1、2、3、4、——言之有理。
批判5、——不懂装懂。.

TOP

批判第二点----“贼的儿子永远是贼”.

TOP

回复 1#大江 的帖子

总结的好,本人很认同,对第一点增加我的看法:
孩子是否能够轻松掌握知识,还是要看孩子的认知能力,而孩子的认知能力其实在孩子一出生就要培养的,并不是认识多少字、会多少加减法,而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

要让孩子在小学阶段比较轻松愉快的学习还是有可能的,关键是家长必须在孩子出生那一刻起要比其他家长更用心更辛苦更聪明的培养。否则的话就只能让你的孩子更勤奋更辛苦的学习了。

当然,孩子在上了初中后,仅凭小聪明就不可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了,据说美国的一些好学校的孩子们高中阶段也往往要做到午夜,也同样很勤奋。.

TOP

引用:
原帖由 STARBB 于 2008-9-28 09:20 发表
批判第二点----“贼的儿子永远是贼”
LZ只是呼唤家长们要从自我学习、自我提高做起,从而影响我们的下一代。这点我非常赞同!

贼如果改邪归正了,那贼的儿子就有可能不是贼了。

[ 本帖最后由 hxwcwctt 于 2008-9-28 09:26 编辑 ].

TOP


楼主对一直比较忽悠的几个重点做了清晰的阐述,希望被忽悠的能够清醒,忽悠别人的不要再进行了。
第五点,支持H爸观点并引伸一下,学英语——学外语——学语言,这不是一门简单的学科而是比任何学科都繁复的,越学觉得自己越小的学科。所以才有专门的学习语言的系列学校。.

TOP

对于第五点,我也有同感.日本人的英语发音很糟,但他们在思想,文化乃至经济,科技与欧美国家的接轨速度确是最快的.未来要参与国际竞争,大家不是比发音标准,而是比思想,比思路.当然未来要走翻译,同传等这条专业化道路的除外,这也是作者的本义..

TOP

有道理。事实也就是这样的。.

TOP

非常赞同楼主的观点,才知道出国的学子是这样,怪不得国内学医的出国基本上都是属于进修的。.

TOP

认真学习一下.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同意,本人一直也是这样看的。.

TOP

回复 17#俩子爸 的帖子

儿子在港大听一个国际知名的日本教授上课,那个英语就一个字,烂!.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20#俩子爸 的帖子

俺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俺顶第五条。.

TOP

要让孩子在小学阶段比较轻松愉快的学习还是有可能的,关键是家长必须在孩子出生那一刻起要比其他家长更用心更辛苦更聪明的培养。否则的话就只能让你的孩子更勤奋更辛苦的学习了。


赞成赞成,除了赞成之外还是赞成.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

TOP

只是拿人家的东西过来给大家看看,我是觉得有点道理的。再转一个,大家看看:
   一直在关注旺旺,也一直都被一些言论所困扰。老实说对于一些家长日复一日地评判着几个名校的优劣,我是很不以为然的。因为,我觉得他们的思维被自己禁锢在一个狭小的区间内不能自拔,这其实是很可悲的状态。我们应该站在一个更高的高度来审视问题。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不是因为泰山比东山高,而是因为胸怀天下,没有这样的胸襟,看到的只是高度的差异,是看不到天下大势的。教育的最高境界就是培养出一个胸怀天下的人才:有胸襟;有气魄;有大气;能容忍,懂取舍;善合作---这样的人想不成功都难。
   上海可能是国内最追求教育的城市,上海人骨子里也具有最浓郁的“白领情结”,名牌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然后进500强企业,拿一份还算体面的薪资,在甲级写字楼里冬暖夏凉地消磨时光,然后再娶妻生子;买房买车的,似乎这样的日子非常的写意。我不能否定这样的人生状态,因为我的身边太多这样的“杰出人士”。但我自己是厌恶这样子的。几年打拼的结果是极少数人确实获得了更高的职位,更令人羡慕的薪酬,但是绝大多数人不是等待着被公司背弃就是自己在一个个公司间来回的游荡着,薪资或许还是体面的,但是职业生涯突然中断的危险每时每刻都在威胁着他们,很难想象一个充满漂泊感的职业生涯会使人快乐。而快乐才是生活的根本所在啊。
    回到目前的教育,我们是绝对不能忽略我们身处的国家和社会的现状的。我们不可能和国家机器对抗,所以,我们必须要读英语;奥数;语文等等等等,因为,这是正途,也是捷径。如果硬要我说最重要的是什么学科的话,我的答案是语文和历史。学会用一个正确的历史观看待事物,学会用一个正确的方式表达,在我们国家是及其重要的。所以,在奥数和英语的重重包围下,尽可能地让孩子接受一点历史知识吧!.

TOP

好贴! .

TOP

回复 25#大江 的帖子

好帖!
“所以,在奥数和英语的重重包围下,尽可能地让孩子接受一点历史知识吧!”对帖中对于英语的说法持保留意见!.

TOP

谢LZ好帖!比天天踅摸着几个名校的优劣强多了.
不过偶也8挂一下:那个市北理科班的帖子是指哪里的圈子呀?给个链接行吗?

另外偶不是很同意其中的一些论述.比如1#中的第一条,绝对的愉快不可能存在,但是相对的愉快还是绝对存在的,初二三的愉快是没有的,但是预初初一的愉快还是可以做到的,也是没什么不可以做到的.(抱歉我用了类似的话,前一句献给已经做到的学校,后一句献给没有做到的学校.)
“上海可能是国内最追求教育的城市,”说反了吧,上海可能是最不追求纯教育的城市了,去看看湖北,看看浙江,哪怕看看北京。听听传说中北大上下铺孩子的对答:你比我高考低100分为什么还能和我上下铺。那个低100分的就是上海孩子。但是低100分的可能比高100分的在今后的人生道路走得更宽。说实在的,偶很庆幸儿子生活在上海,我才不要他当学习机器。.

TOP

老师的话

我是恢复高考后第一届中考生,全市统考的,我因为物理没考好,没进重点高中,在普通高中读二年制的高中,我勤奋努力,每次考试是在全班第二名。若干年之后同学聚会,也叫上班主任老师(南京大学毕业的老大学生),她一一问了我们的工作情况,最后她说了句经典的话:“活络的仍旧活络,勿活络的仍旧勿活络”。因为那时活络的同学上课都调皮的,勿活络的我低头读书,结果如何,我进了一家国家一级企业,若干年后倒闭,而平时成绩平平的同学个个有花头。
能力是一个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不要忽视能力的培养,现在的孩子的能力都转向了。.

TOP

好贴!顶上来!.

TOP

回复 25#大江 的帖子

生活方式没有绝对的好和坏,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其利和弊,白领自有帖子中的说到的弊,但是也有利的方面,你可以随心所欲的选择上班还是辞职,可以在下班后,节假日去享受生活;而选择创业也自有其一番酸甜苦辣,你要摆平方方面面,且不说是否有节假日,就是你想要罢手不做也不行,你还要想着那一大帮你的手下人吃饭问题呢。

白领时刻有被公司抄鱿鱼的风险,自己创业也时刻有被市场抄鱿鱼的风险,要做到独一无二,两者都不容易。

不过帖子中说到的要多了解历史文化,这个还是蛮赞同的,但是论据似乎不合适。

[ 本帖最后由 hxwcwctt 于 2008-9-28 23:04 编辑 ].

TOP

对于LZ的第5点,说下不同意见。
英语的确是工具,比如中文,也是工具。既然是工具,为什么要多读语文,而不要读英语呢?
事实上,语文和英语都是工具,所谓重要性,只是看你想把工具运用到什么程度。

如果要出国学习的话,单是语感和词汇量是没有用的,如果报有这种想法,那么你语文学到小学毕业就够了。

语言的最大作用并不是认字,而是通过认识的字,去理解一些事物。没有语言的理解能力,认识再多的字也是没有用的。中文需要中文思维,英文需要英文思维。这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为什么我们的孩子出国只能读基础科学,因为基础科学不需要太多的与人沟通,没有那么高的语言沟通要求。反之,律师,医生等等,都是需要高度与人沟通并相互理解的。所以,没有好的语言功底,想要跨入国外某些行业,几乎不可能。

还有语音语调,能学好的同时为什么要忽视它呢?布什英语很差,那是人家谦虚,他能看懂的文章,难道我们都能看懂?阿拉法特和印度总理英语是可以差,因为他们的英语即使说到第十句人家才能听懂,人家也不得不耐着性子去听。咱国家领导人还不说英语呢,哪个外国人敢强迫他们说英语?
但是如果我们自己的英语第一句人家听不懂的话,就没人耐心等到你第三句了。

[ 本帖最后由 我是考粉 于 2008-9-28 22:35 编辑 ].

TOP

有争议是好事。.

TOP

.

TOP

回复 32#我是考粉 的帖子

顶!.

TOP

引用:
原帖由 我是考粉 于 2008-9-28 22:30 发表
对于LZ的第5点,说下不同意见。
英语的确是工具,比如中文,也是工具。既然是工具,为什么要多读语文,而不要读英语呢?
事实上,语文和英语都是工具,所谓重要性,只是看你想把工具运用到什么程度。

如果要出国 ...
关于学习英语到什么程度,听听这个讲的有道理,看看那个说得也有道理,仔细想想可能大家的立意不同而造成的分歧罢了。LZ中的帖子也不是说英语烂到别人听不懂的程度,但是英语这个东西真的如果要学好是没有底的,正如学习语文一样。事实上很多学理工科的人在大学就基本不学习语文了,而英语却还在花费大量的时间不断的持之以恒,也许是学习方法问题,英语学到这种程度还指望不上派用处。也就是说我们有些人本可以花费大量时间在科研上的,却要花费大量时间来学习英语,结果成绩自然也就少了,毕竟上帝给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所以才会有术业有专攻的说法。当然要做贸易文化,自然又是另当别论了。

[ 本帖最后由 hxwcwctt 于 2008-9-29 10:28 编辑 ].

TOP

学英语要看目的是什么,目的不同,要求自然不一样。.

TOP

回复 36#hxwcwctt 的帖子

现在大学生的英语真不咋地。为了出国,大学期间拼命学英语,对其他课程有影响。所以英语要学到什么程度,确实与目的有关。.

TOP

有一次,单位里有位同事说她儿子数学不行,英语也不行,话还没完,办公室里齐声说:“只要语文好,会吹牛就行,数学英语靠边站” 真在实际生活中,语文也许更重要,能说会道永远不吃亏。扯远啦。.

TOP

好贴!说出早就想说的心里话。
不过,大同而有小异,比如英语口音之类,求同存异。毕竟,我们是丰富的个体!为何强求一致?
中国的教育,实在很考验人的:如何带着镣铐跳舞——既要成绩,又要素质!这真显出中国父母及孩子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

TOP

引用:
原帖由 家有考王 于 2008-9-29 11:17 发表
现在大学生的英语真不咋地。为了出国,大学期间拼命学英语,对其他课程有影响。所以英语要学到什么程度,确实与目的有关。
没想到很久前写的东西,还能有这么多人的关心。感谢大家!
  谢谢您的理解,我想您是真明白这个意思了!关于读英语的种种,会有很多人说“我的一位在美国的朋友”怎么怎么地。很多时候这些都是带有很强个人色彩的。我们还是应该客观一点,正象您说的:目的决定过程。
  英语好不好到底怎么评判呢?对于在国外一般的生活用语,在国内考个托福,拿个不错的分数,再过去呆个几个月也就足够了。但要看懂类似于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基督教箴言报之类的全国性报纸(我指的是能看懂全部文章),或者是一些带有比较专业性的电视节目,托福考满分,过去呆几年,只要不努力,还是不太可能的!
  西语的鼻祖是拉丁文,历史不比我们的短;西方国家都同时具有很悠久的宗教史,而且直到现在,宗教的势力仍然很强。你完全不懂人家的历史;完全不懂人家的宗教,你想看懂人家的文章?人家一个比喻就把你给搞傻掉了。你把一篇文言文给那个加拿大的大山试试?那就叫云山雾罩!
  至于发音问题,无需多谈的。有一点我想应该是没有什么争议的吧:不会有外国人因为你的口音标准而尊重你(最多也就是个好奇),你值得人家尊重的是为人处事的能力和你的品格,而绝不是口音。.

TOP

提示: 该帖被自动屏蔽

TOP

回复 41#小时 的帖子

西语的鼻祖是拉丁文,历史不比我们的短;西方国家都同时具有很悠久的宗教史,而且直到现在,宗教的势力仍然很强。你完全不懂人家的历史;完全不懂人家的宗教,你想看懂人家的文章?人家一个比喻就把你给搞傻掉了。

顶!.

TOP

顶!完美的语音当然是一种享受,锦上添花,但如果不是做播音员,翻译这种对语音标准要求程度高的职业外,语言交流能听懂就行了.我听过各种口音的英语,日本的,韩国的,马来西亚的,印度的,德国的,英国的,美国的,就是同是美国来的NATIVE SPEAKER,得克萨斯州的跟波士顿的又不一样,但不影响交流.我很赞同LZ和LS:不会有外国人因为你的口音标准而尊重你或鄙视你,你值得人家尊重的是为人处事的能力和你的品格,而绝不是口音。

[ 本帖最后由 嘟嘟虎妈 于 2008-9-30 11:39 编辑 ].

TOP

回复 41#小时 的帖子

不得不顶!说得太好了.

TOP

任何事情都是相对的,我们始终生活在矛盾中,适者才能生存..

TOP

回复 41#小时 的帖子

对于大多数出国求学的学生来说,英语能力一般可以分为几种:1 基本生活用语 2 学习辅助用语  3专业学术用语 4 社会文化溶入用语

哪些是在出国前必须学好的呢?我认为从经济性和孩子的适应性角度考虑,1-3都可以先学好。至于第4,在1-3的基础上,可以在国外的学习生活中慢慢学。

既然要在一个国家学习生活好多年,那么人家的报纸电视总要看得懂吧,至于宗教的东西和什么拉丁语,不懂也没人会怪你,人家本土人士也不见得个个都懂。就像我们可以原谅某个外国同事不懂论语,但是不能原谅他在中国生活了好久却不知道主席和总理的区别。

最后对于口音问题,想知道,字写得好不好对人有没有帮助呢?如果没有帮助,那我们为什么要练字?如果字写得好对人有帮助,那口音好为什么对人没有帮助呢?字写不清楚,口音不好,都是会带来某些沟通误会的。特别是学术报告的时候,让看的人听的人理解地轻松,理解地么有误差,肯定是一件有帮助的事情。至于口音是否让人尊重,我想,被人尊重当然首先是人格魅力了,但是大家都十分具备人格魅力的情况下,漂亮的口音还是能被加分的,最起码,人家会认为你在学习一样东西的时候,没有忽略小节。

说这么多,是想解释英语学习的确也有其重要性。
就像语文数学物理化学都具备各自的重要性一样。在重视某个学科的同时不要轻视另外的学科。
要说学以致用的话,对大部分人来讲,英语比奥数有用多了。.

TOP

这个贴子转自市北理科圈,事实上,市北理科的确没有愉快教育,的确也没空搞花样来素质教育,的确孩子出国读书将来肯定首选理科,的确不用花那么多时间在英语特别是口音上。很理解市北理科家长的这种想法。不过,我们在目前这种环境里,还是要尽力争取愉快,素质和其他等等。.

TOP

呵呵,根据基础学科重要性的次序可排为:
语文——英语——数学————其他……
不是一家之言,可以变换位置,最后看看位置的变换程度。
语文——国人一切之本,除非直接在外国生活。
英语——国家规定的第二语言,所以排在第二。
数学——逻辑能力的体现,俗话聪明的准绳。
欢迎拓展其他。.

TOP

引用:
原帖由 我是考粉 于 2008-10-3 15:28 发表
对于大多数出国求学的学生来说,英语能力一般可以分为几种:1 基本生活用语 2 学习辅助用语  3专业学术用语 4 社会文化溶入用语

哪些是在出国前必须学好的呢?我认为从经济性和孩子的适应性角度考虑,1-3都可以先 ...
英语的学习非常重要,我完全赞同这一重要性。但是,英语的学习不仅仅是简单的单词和发音,其内涵远远超越了这些。看懂主流报纸是为了理解并参与人家的社会价值观体验,而不是单词的叠加。国内出去的,在美国能够很好生存下来的国人(年收入至少6万美元以上的),我相信都会体验到了解宗教的意义--这是踏入美国主流社会所必须学习的!历次美国总统大选都有一个必然的重要话题:堕胎问题--其重要性不亚于美国的外交问题。中国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点,其实,堕胎问题的实质就是宗教问题。任何一个参选总统或者议员的美国人都必须事先申明自己的宗教立场,任何一个没有主流宗教信仰的人都不太可能当选公职,这个就是美国的事实。
  所以,我心中的读好英语的3个层次是:1.在路上能开口问路;能在超市买菜的英语;2.能在公司里和人自由交流的英语;3.能结交主流美国人做朋友的英语。.

TOP

 55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