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2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寻求神的旨意:岂有此理? 全部更新完

寻求神的旨意:岂有此理? 全部更新完

寻求神的旨意:岂有此理?

作者:华尔基博士:
旧约学者,达拉斯神学院神学博士和哈佛大学哲学博士。
他写了《创世纪》《诗篇》《箴言》《弥迦书》的注释书。写了《Theological Wordbook of the Old Testament》和《An Introduction to Biblical Hebrew Syntax》旧约研究的权威著作。他还是英语圣经译本《新国际译本》(New International Version)的翻译者之一。华尔基博士现任美国改革宗神学院(Reformed Theological Seminary)旧约教授,和加拿大维真学院旧约研究荣誉教授。

本书主题:
基督徒常常探讨一个话题,如何寻求神的旨意;华尔基教授对此论题给出一个答案:“岂有此理!!”因为圣经从来没有明文吩咐我们寻求神的旨意,更没有教导我们如何寻求神的旨意。圣经没有提供任何魔法用语,让基督徒能够打开神秘的大门,窥视上帝的心意。
华尔基博士教导我们,所谓寻求神的旨意,是异教的观念。人常常试图透过超自然的方法,去发现隐藏的知识,去了解上帝的心意,去知道上帝对此事的定夺。而这实际上是占卜的一种方式。
基督教信仰告诉我们,透过耶稣基督我们能够亲近上帝,而亲近上帝就可以使我们的品格被神塑造;不久以后,神就会以祂的所思所想来充满我们的心思意念,这样我们就能够明白神的心意,并根据祂的旨意行事为人。
华尔基博士所使用的方法论是掌握神学,根据神学来了解上帝对基督徒的引导。了解神学,可以给基督徒清晰的方向,明白上帝在基督徒生命中的旨意,以至于不再被蒙蔽、或歪曲真理;也不需要再猜测或瞎估。


寻求神的旨意:岂有此理?
Finding the Will of God:A Pagan Notion?

作者:布鲁斯·华尔基(Bruce K. Waltke)

献给我智慧的女儿——
苏珊·贾尼莉
她使父母欢乐(箴十1)


目录
吴思源序.................................................................. 4
梁家麟序.................................................................... 6
第一部分...................................................................... 10
上帝的旨意:异教的观念.......................................... 10
【第一章】.......................................................... 11
寻求上帝旨意是圣经的概念吗?......................11
【第二章】.......................................................... 33
异教徒怎样猜测上帝的旨意.............................. 33
【第三章】.......................................................... 57
旧约中上帝的旨意.............................................. 57
第二部分...................................................................... 78
上帝的引导方案.......................................................... 78
第四章.................................................................. 79
读圣经.................................................................. 79
【第五章】........................................................ 117
培育一颗对上帝的心........................................ 117
【第七章】........................................................ 165
留意上帝的照管................................................ 165
【第八章】........................................................ 195
这是否合理?.................................................... 195
[第九章]............................................................ 218
上帝的介入........................................................ 218
跋................................................................................ 235

[ 本帖最后由 yingyinc 于 2014-6-3 11:45 编辑 ].

TOP

吴思源序

当儿子念初小的日子,有次带他到卫生署的诊所做保健体检。甫入到候诊室,职员安排我们坐在最前几排座椅。惟见一位年约八、九岁的小女孩一脸狐惑的不知怎样坐,她转个头问站在不远处的母亲:[妈妈,我应该坐在哪里?]那一刻我想到许多信徒问及[上帝的旨意]这个问题。是否我们好像这位徨惑的女孩,心想母亲早已指定我该坐的位置;如果稍有差池坐错了其它座位,母亲便会大为不悦。我犹记得那位母亲凌严的眼神,她虽然冷冷的回答女儿可以随便坐,但似乎小女孩不相信母亲的回复,她大概知道母亲一定是心里有数。

上帝对我们所做何事,又是否[心里有数],心中笃定了一个巨细无遗的蓝图,叫我们不能逾矩?基督徒懂得称上帝为天父,这究竟是一位怎样的父亲呢?是事无大小都为儿女计划周详,事事为他们定主意?抑或期许儿女长大成人,为自己负起大大小小的责任?


基督教信仰所指向的上帝,是一位包容人的软弱和缺失,激励人成长和自立的上帝。我又记起许多年前和太太带两个儿子到公园,孩子一跑进公园就好像甩绳马骝,随处爬随处跑。那只有三岁大的小儿子瞬即爬到高架上,我立刻跑过去想抱他下来。谁知太太说,让他试试罢,他要学会照顾自己的,我们站边一点看着他就可以了。我们所信的上帝,置我们于不同处境,也是要训练我们成长。即使我们稍有闪失,跌倒了受一点伤;或者走歪了路要重新再来,但总比一生被人抱着好。做父亲的目睹儿女跌倒,谁有不痛心的呢?但他若要孩子长大成人,就会给他们接受磨练的机会,不然孩子是永远长不大。

上帝对儿女的最大心意,就是看见他们成长和成熟—成长就是在心志上、信心上不断长进;成熟就是在知识和智慧上越趋圆润。我们常问上帝喜悦我们做什么事?答案早已清晰记在《圣经》上:【行事为人就当像光明的子女,光明所结的果子,就是一切良善、公义、诚实,总要察验何为主所喜悦的事。】(弗五8下-10)

上帝的旨意原就是如此清楚。

[ 本帖最后由 yingyinc 于 2014-5-20 16:29 编辑 ].

TOP

梁家麟序

如何寻求上帝的旨意,是教会里最多信徒问的问题。问问题者,有部分是渴望顺服上帝的主权、遵行他的旨意;但更多是在抉择的十字路口,希望宗教信仰能帮助他们做正确的决定,去除未来的不明朗因素,这跟民间信仰里的求神问卜的分别不大。人的宗教心理没有什么可议之处,关键是基督信仰能否满足这个自然需求,人寻求上帝旨意的各种设计是否有效罢了。


本书处理有关上帝旨意的问题。作者所讨论的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寻求上帝的特殊旨意是否必要?第二,是否有寻求上帝特殊旨意的方法?就第一个部分,作者强调圣经里确认的是上帝对所有信徒的一般性旨意,如同帖前五16-18 所说,常常喜乐,不断祷告,凡事谢恩,这便是上帝给人的旨意。这样的旨意既不用寻求,亦永不会落空。我们只要亲近上帝,勤读圣经,便一定能掌握上帝在圣经里记载的旨意。作者进一步呼吁信徒,依据上帝的旨意来调整个人的心态和生活,使我们整个人都活在上帝的旨意中。

不过,一般信徒关心的可不是这样的一般性旨意,亦非圣经里已确知的上帝旨意;而是在他们特定处境的特定抉择,就是特殊旨意了。在这方面,作者并不否认上帝可以给人特殊的指引,他更婉转地批评保守教会对神迹奇事持过度怀疑的态度;问题只是:人有没有可以确知上帝特殊旨意的方法。这便进到第二部分的讨论。


就第二部分,作者认为上帝若是向我们直接显明他的特殊旨意,则我们总会听到看到,毋须到处访寻;若是我们听不到看不到,便亦等于没有这方面的旨意了。因为上帝不会是隐匿的上帝,故意将他的特殊旨意收藏在人间某个角落,要人铺天盖地搜索才寻出来。


作者反对任何将基督教神秘化的做法。圣经里传达给我们的都是显明的道理,我们不应寻找某种解码方法,企图开启隐藏在字句背后的密码隐秘。他特别提醒我们,不要轻易将圣经记述的故事变成典范或榜样,期望人人都有相类似的经验,也不要断章取义地截取一两节经文,无视其上文下理和应用条件,便当作上帝不变的应许。基督徒许多时出现的谬误思想和宣称,甚或作茧自缚造成的信仰危机,都跟上述的做法息息相关。

作者同样反对任何基督教版本的秘术秘语,圣经以外,没有人掌握任何窥探上帝旨意的路径。基督徒必须慎防基督教版本的占星术、求签、观兆、问卦或通灵术;不要以为只要是抽金句卡,便可改变了求签的性质,上帝对这些行为的厌恶,没有因为题了经文便有改变。

所以,关键不在于上帝是否有特殊旨意,而在于他是否向我们说了话。上帝说了话,我们便听到;上帝没说话,我们便听不到;我们没听到,亦差不多等于上帝没说话。

笔者在多年前所写的一本小书里已提过,基督徒毋须刻意寻求上帝隐藏的旨意,只需遵行上帝显明的旨意。上帝要求他的子民作顺命儿女,却没有要求他们伶俐乖巧,精于估算,善解神意;他若是有话要跟他们说,必然是明话明说,不会故意隐藏,半吞半吐,更不会要他们上天下海,千方百计才寻出来(参申三十11-14)。

我相信这本书对众弟兄姊妹将起了澄清观念、校正思想的作用。不过,如何寻求上帝的旨意这个千古流行的问题,不会因此而自行消解。我们期望信徒的属灵生命越加巩固,对上帝和生活的阅历不断增加,善于处理心中的焦虑徨惑,敢于面对不确定的将来,承担个人的生命和召命。在整个儿实践上帝旨意的过程中,寻求上帝旨意的问题才得以真正解决。.

TOP

第一部分 上帝的旨意:异教的观念

【第一章】 寻求上帝旨意是圣经的概念吗?
我和上帝的关系,在乎我是否顺服

错误的概念,以为上帝有一个隐藏的旨意要他们去发现,而这往往造成悲剧。我认识一对夫妇,他们辞去本身的工作投身某一特别的事奉,是出于一种[直觉],以为上帝想他们做出转变。我绝对相信主将渴望和喜好放在我们心里,但我们也要检视自己背后的动机。这对夫妇应该花时间反省他们对上帝的爱。当你清楚自己爱上帝,并可正直并手洁心清地在祂面前站立,那就更易看出你自己心中的渴望,是否与上帝的渴望相匹配。光说[我又一个感动],无疑比较轻松、容易,但这缺乏了上帝在模造祂的子民时所必须的深度和关系。

太多人用[直觉]的方法去合理化愚蠢的决定,或试图为他们世俗的生活辩解。[上帝叫我购买这贵价的房子,纵使它超越了我的负担能力。]这种辩解,无疑十分方便,可以麻醉人的良知,但与上帝在圣经里给我们的说话有直接冲突。这种廉价低劣的论据,并不要求任何品格方面的成长。上帝并没有改变你;转变的只是你的意念。在旧约圣经[智慧]是一种品格特质,不仅是懂得冷静思考而已。人有智慧,他们的品格就会帮助自己好好判断,不用依赖错误的逻辑。

很多基督徒的逻辑不仅错误,他们的解经也大有问题。我曾无数次听过有人引用箴言三5-6 作为求问上帝旨意的基础:[你要专心仰赖耶和华,不可倚靠自己的聪明,在你一切所行的事上都要认定他,他必指引你的路。](《和合本》)很多人读到[指引]这词,便以为这节经文指到在日常生活的抉择上,上帝都会给予他们特别的引导。但这希伯来字的字面意思是[向直行];因此扎实的释经就会显示这段经文的意思是:如果你仰赖上帝,就不会出轨,做出超越箴言书所限制的事。当经文提到[祂必指引你的路],并不是指上帝会赐给你特殊的启示,而是祂会使你的道路正直,因为你是依靠箴言的教导过生活。把某节经文当作魔咒般使用,并不意味上帝不得不按你的问题而给你答案。这与基督徒的经验,绝对不符。上帝的灵住在你的生命之中,加上上帝话语的熏陶,就会阐明主的心意。当你实践上帝的话语,祂就会建立你的心思,以致你可以参与祂永恒的计划。


你何时不按上下文来理解圣经,就会破坏上帝话语的目的。正因如此,你不可以偏概全,把圣经里特殊启示的事例当作信仰经验的常态。当保罗遇见耶稣基督的时候,他看见大光,扑倒在地,什么也看不见。


这是一个很奇特的相遇。但如果我们试图将这种经验,变成为给所有初信者的一个规范,那么,我们便会把大多数信徒排拒于上帝国之外。同样的,使徒保罗不曾经历过上帝任何特殊的介入,就将福音在小亚细亚很多地方传开。当他经验到特殊的启示,见到异象中有人呼求他到马其顿,他便顺服。然而,就算对保罗来说,上帝的特殊启示也是一种罕有和独特的经验。

门徒听从呼召,往耶路撒冷、犹太全地、撒玛利亚,和直到地极去传福音。但他们能作工多少,是要按他们所得到的机会。好像腓利被提到去一个新的地方,我们很少见到上帝这样的介入。但当上帝如此奇迹地介入,带领人从事特别的任务,这就弥足珍贵,因此被圣经记载下来。我们不可把这些特殊处境,作为我们生活依据的规范。靠特殊启示来作引导,并不是使徒一般的正常经验。而且,(不论是保罗、腓利、抑或是彼得在房顶)得到此等特殊启示,都不是由于人的主动寻求。上帝的介入,不只叫他们稍为微调自己的计划,而是要戏剧性地改变他们生命的方向。当上帝要带领祂的子民,偏离他们作抉择的正常方式,特殊启示方会出现。


新约圣经从不教导我们去寻求特殊启示。而且,此举若导致我们忽视日常生活带给我们的机会,反倒等候主的特殊话语,这其实还可能导致我们违背上帝。

话虽如此,我是相信有特殊启示的。我认为太多保守的学者容不下上帝特殊的介入,因为我们无从控制它的出现。我们不能强迫上帝说话,但有时祂会以任何可能的方式说话,使我们大大惊奇。

亚伯拉罕的例子

圣经一个最奇特的故事发生在创世纪二十二章。亚伯拉罕多年来等候上帝实现祂的应许,赐给他一个儿子,现在终于可因以撒的出生而欢乐。籍着以撒,一个大国将会诞生,救世主将会出现,世界亦因此而得福。亚伯拉罕深爱他的儿子,也因上帝充满喜乐。最终他能得见到这伟大的应许开始实现。接着,一切都改变了。上帝说:]带着你的儿子,就是你所爱的独生子以撒,到摩利亚地去,在我所要指示你的一座山上,把他献为燔祭。](创二十二2)试想象一下亚伯拉罕是如何震惊。他年纪老迈,再不能生子。父亲死后遗下儿子,已是一件伤心事,更何况是儿子死了,遗下了父亲。一个老人家死了遗下了他的依靠,已经够伤心,更何况是他的依靠被取去。上帝就是叫亚伯拉罕打断自己的依靠。这个命令似乎不合逻辑,更加似是荒谬。[以撒生的,才可以成为你的后裔]这个应许,即将无法实现。经过多年失望后所重燃的新希望,行将幻灭。

除此之外,把人当作燔祭献给独一的真神,明显是与异教神明的宗教仪式有关,这也使亚伯拉罕感到突然心寒。在某层面来说,上帝的吩咐看来好像违反祂不可流无辜人的血的命令。虽然我们可以[所有头生的都属耶和华[(参出十三11-15)这真理去合理化上帝的吩咐,但最低限度我们都一定会认为这吩咐不合常规,且与以色列人的习俗有所冲突。无论如何,亚伯拉罕知道自己要听从耶和华的话。事实上,我们一般会以顺服的角度去读这段经文,但这个故事本身阐明了一个概念,就是上帝如何引导祂的子民。普通的基督徒大概都会起来反抗:[上帝绝不会叫我杀害自己的儿子。]他们会找借口辩解:[我一定是搞错了。请再给我一个征兆,好印证我必须献上这个祭。]但是,在这异乎寻常的故事完结的时候,亚伯拉罕确切履行了上帝所吩咐他要做的。他完全明白这件事情的特殊性质,以致他认定彻底顺服的重要性。

面对这样的情况还能听从上帝的话,所要有的信心叫我惊愕。上帝阻止亚伯拉罕下手,预备了替代的祭牲,并赐福以撒的后代,这些事都叫我着迷。但当耶和华要去模造一个人的品格,祂就会特别地介入,这概念却叫我受教。亚伯拉罕没有向上帝寻求特别的信息,也没有求看什么征兆,或要求耶和华给他什么确据。他只是亲密与上帝同行,听从祂的话。这两样要素,永远都是活泼信仰所需的根本质素。.

TOP

【第二章】异教徒怎样猜测上帝的旨意
每个人都想知道上帝的心意

每个人都想知道上帝的心意。人就算多年没有祷告,但面对关键的时刻,都会向祂寻求指引。信仰上帝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我们知道上帝是存在的,虽然由于我们有[高深教育],有时会口不对心。保罗这样说道:

上帝的震怒,从天上向所有不虔不义的人显露出来,就是向那些以不义压制真理的人显露出来。上帝的事情,人所能知道的,在他们里面原是明显的,因为神已经向他们显明了。其实自从创世以来,上帝那看不见的事,就如他永恒的大能和神性,都是看得见的,就是从他所造的万物中可以领悟,叫人没有办法推诿。(罗一18-20)

在大自然中可以看见上帝。只要我们仰望宇宙就会看―个充满智能的设计结构和世界。诗人这样说:[诸天述说上帝的荣耀,穹苍传扬他的作为。天天发出言语,夜夜传出知识。没有话语,没有言词,人也听不到它们的声音。它们的声音传遍全地,它们的言语传到地极](诗十九1-4)

人类是由具备性情的个体(personal being)所组成,这也是上帝存在的证据。我们有自我意识,但不是自因存在(self-caused)的。这意味在我们自身以外,必定有一个存有,祂有足够的能力造出我们成为有灵的活人。毫无疑问,人的存在,若不是由具有位格的造物者所创造,就是由不具有位格的机缘所致。但理性告诉我们,不论人类出现的原因何在,这[因]必须与可见的造化结果相匹配。这驱使我们相信有一位具有位格的造物者上帝。人类所具有的心智、道德和情感本性,一定早已包含在祂创造的因里。由于人类有理智和道德的本性,他们的创造主必定是拥有理智和道德的存有。由于你有情感的本性,唯有一个富有情感的存有才能够创造你。你的良知叫你知罪,驱使你步向完美,也大声道出创造主的确存在。


正如—位作者所说:[我们知道,世事有时有错。爱是对,恨是错。讨好的事,不一定是对;不讨好的事,未必是错。我们从那提得到这种对错的标准?道德标准是必须的,不是可有可无:谁令道德标准必须存在?我们―是相信上帝的存在,一是相信我们人性的本质只是―个谎话]

人绝对知道上帝存在:每一文化都自自然然相信某一至高的神明,但有些文化却决意抬高人,否定上帝的存在:在其《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the religious life )一书中,涂尔干(Emile Durkheim )透过研究澳洲某个原始部族,阐释―个文化如何发展它的神观。他现当文化形成的时候,人便开始意识到社会该要有某些特质,这些特点就构成社会的共同价值。涂尔干注意到这些特质是世代相传的,并且反复灌输进到人的良知里。这些社会学家称之为[主流文化价值的]特质,不仅反映人认为甚么是美善,也反映一切美善事物的超自然来源。根据涂尔干的说法,人最终会以某些动物来象征这等价值。如果力量是最高的价值,他们会以熊来代表。如果灵巧机敏是主流价值,他们就会以狐狸代表。如果是智慧,就会以猫头鹰代表。

当这些动物用来象征某―文化的价值,牠们就被称为图腾。在北美,图腾衍生出图腾柱,上面刻有具超自然能力的动物雕刻。图腾柱象征某一部族,并他们所体现的价值。最终,部族会反过来敬拜那头动物,虽然祂不过是一个象征,代表他们本身的价值和特质。尽管动物只纯粹代表部族认为值得拥有的特质,但牠结果被尊崇成为敬拜的对象。这导致涂尔干认为,部族敬畏图腾,只不过是敬拜自己本身。他俩的上帝就是他们自己。

涂尔干因此作出结论,认为信奉神明不过是—个群体为解答未知之事,最终倒过来敬拜本身外表特质的一个过程,他们本来想寻求方法去尊敬造物主,最后却敬拜他们所造之物。

使徒保罗也达致同一的结论,在论述上帝在大自然存在的证据之后,他严厉作出斥责:

因为他们虽然知道上帝,却不尊他为上帝,也不感谢他,反而心思变为虚妄,愚顽的心就迷糊了。他们自以为是聪明的,却成了愚蠢的。他们用必朽坏的人、飞禽、走兽和昆虫的形象, 取代了永不朽坏的神的荣耀。……他们用虚谎取代了神的真理,敬拜事奉受造之物,却不敬拜事奉造物的主。他是永远可称颂的。罗一21-23,25

人知道上帝存在,也想和祂建立关系。在日常生活的际遇里,人想了解上帝的心意,获得他的智慧,并接触到到创造者的大智慧。于是,历史充满了人类极力寻找上帝心意的故事。正如我先前所述,大部分尚存的古代文献都与占卜上帝的心意有关。我们手上接近百分之八十的古代文献,都是涉及如确定上帝引领的细节和指示。古代的统治者念念不忘占卜上帝的旨意,生怕因不听从神明的话而遭报应。他们发明出很多方法,去了解他们所信奉的神明的旨意。

抽签

抽签是占卜的一种方式,用以揭示神明的心意,大概会用―块小石头或某种小卵石。约拿书一7 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说明异教徒如何相信这个方法:[水手就彼此说:『来让我们抽签,好知道这场灾祸临到我们,是因谁的缘故。』]水手想从耶和华得到一个明确的指示,究竟他们当中谁人有罪,该受惩罚。他们寻求此隐秘知识的方法,就是去抽签。

研究上帝旨意的人,他们经常忘记一件事,就是上帝与异教徒的关系。由于异教徒的文化明白到上帝的存在,他们对独一真神的作为抱有开放的态度。举一个例:法老与约瑟的交往。在约瑟替法老解梦的时候,法老不但认识到他的智慧,也留意得到在这背后明显有超自然的力量。法老在创四十一39 向约瑟承认说:[上帝既然把这事指示了你,就再没有人像你这样有见识有智慧了。]人所共知,上帝赐给了约瑟特殊的知识,而这个异教君王亦承认这个事实。亚比米勒与亚伯拉罕的交往是另外一个例子,说明异教徒也可辨认出上帝的手。亚比米勒以为撒拉是亚伯拉罕的妹妹,便把她据为己有。但在梦中上帝亲自向亚比米勒启示,说明了情况,并明确地叫他如何做出补救。亚比米勒听从上帝的话,在创世纪二十章他甚至经历上帝医治的能力。事实上,大部分的异教徒都敬畏上帝,他们都有与生俱来的道德良知,让他们可分辨对错。不错,在整部旧约圣经,我们见到不少例子,异教徒君王行事邪恶,不蒙上帝喜悦。但同样地,我们也能找到事例,异教徒君王行上帝眼中看为公义的事。

尼布甲尼撒王不仅在但以理身上认识到真神的能力,由于背离上帝,自己也捱过一段苦。但以理书四章记载这个异教徒君王,成就冲昏了头脑,心高气傲,犯下弥天大错,卒被贬为野兽。但故事结束的时候,尼布甲尼撒告诉我们:

我尼布甲尼撒举目望天,我的理智恢复过来,我就称颂至高者,赞美尊崇活到永远的上帝。他的统治永无穷尽,他的国度直到万代。地上所有的居民,在他来说都是虚无;在天上的万军中,他凭自己的旨意行事;在地上的居民中,也是这样;没有人能拦住他的手,或问他说:[你做什么]那时,我的理智恢复过来后,为着我国的光荣,我的威严和光辉也都恢复过来了.我的谋臣和官员仍来求见我,我的王权重新坚立,我的权势越发增加。现在我尼布甲尼撒赞美、尊崇、荣耀天上的王,因为他所作的一切都正确,他所行的也都公平;行为骄傲的,他都能贬低。(但四34-37)

异教徒可以敬拜上帝,也真的曾敬拜祂。可是,他们通常敬拜多神,且把自然界大部分的现象归因于超自然的影响。为要找到超自然的智慧以解决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他们会使用抽签的方法,相信自己的神明能主宰抽签的结果。

寻找征兆

异教徒设计了各式各样特别的方法,帮助他们确定上帝的心意。这每一样方法,都涉及寻找某种来自神明的特别征兆。其中最普遍的是剖肝占卜术(hepatoscopy)。异教徒相信记忆和智慧是储存在肝脏而不是脑袋,也设计出一整套课程去辨认肝脏。肝脏是最重的器官,因此上帝要是向人启示祂的心意,该会藉着最重和据说是最重要的器官来显明。

骤听上去,这似乎难以置信,但现实上却不一定。二十世纪初曾出现过[脑相学家](phrenologists),他们透过研究脑袋的皱纹以及鼓胀的地方,来判定人的性格。同样,古代的祭司研究肝脏和肠脏,以确定神明的心意。古代的祭司会献上一只羊,并[辩读]肝脏的形状来看看上帝对他们有何话说,正如在游乐场嘉年华会上吉普赛人替你看掌一样。亚述帝国其中一位最伟大的君王亚述巴尼帕(Ashurbanipal),花了大半生的时间研究肝脏,以占卜他所信奉的神明的旨意。大部分的古代文献都有解释如何辩读动物祭牲的肝脏,甚至对独特情况作出特别注释。

古代人特别重视剖肝占卜术,尤其在战争或饥荒的时候。一班祭司一同宰杀羊群用以研究他们的肝脏,绝非罕见。他们希望能从不同样本之间找到类似的征兆。因为他们认为,不同的祭司一起占卜,并从多个肝脏取本,可以确保他们的预测有一定程度的准确。

我们今天看起来似是无聊,但在古代这是惯例。古人十分相信剖肝占卜术,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有上帝,都希望能跟他沟通。由于献祭涉及到流血和生命,他们认为这会带来上帝的征兆。献祭固然比较血腥,但这跟现代人要求上帝给他们征兆,好去指引他们,理论上没有多大的分别。两者都是占卜的方式,要求上帝以不可思议的方法来显明他的旨意。

棍卜术(rhabdomancy)是寻找征兆的另一方法,把箭头的方向视作为上帝所给的征兆。这样的例子出现在以西结书二十一21:[因为巴比伦王站在分叉路口,在两条路口上占卜、摇签、求问神像,察看动物的肝。]巴比伦王不能确定他的军队要从那条路去攻取圣地,就采用三种不同的占卜方法去立定主意。那时有各式各样的方法,用箭去确定上帝的旨意。人可投掷或抛掷弓箭,看看箭头所指向的方向。这不外乎是玩博彩轮的一个古代版本,此比拟也颇为恰当。但当时的人相信神明会主宰一切,甚至箭头坠落的方向,也不单出于偶然。事实上,历史上至少有一次,因为箭头的方向强烈暗示应该撤兵,尽管某王的兵力占尽上风,他最终调回军队不去攻击敌人。


求问家庭供奉的神像(teraphim),也是寻找上帝征兆的另一个方法。人向偶像献祭相当普遍,他们希望为自己求情,得到神明的喜悦。圣经对上帝的子民该怎么对待偶像,教导十分清楚:[你们不可转向偶像,也不可为自己铸造偶像;我是耶和华你们的上帝。](利十九4)我们的上帝是忌邪的,祂不愿祂的子民参与任何的偶像敬拜。[制造偶像的人,尽都是虚空的,他们所喜爱的,都没有益处。他们的见证人,一无所见,一无所知,以致他们蒙羞。谁制造偶像,或铸造偶像,不想得到益处呢?](赛四十四9,10)偶像通常是神明的雕像,有时取了动物或其它生物的形象;但圣经清楚表明,任何驱使我们去崇拜的,都可以是偶像。在尝试讨好偶像之后,拜偶像者就会求问它,等待它的回复。


上帝的子民永不可与偶像拉上关系。先知何西阿批评当时的人,说:[我的子民求问木头,由木杖引导他们,因为淫荡的心使他们走迷了路,他们就行淫不顺从上帝。](何四12)约拿补充说:[那敬奉虚妄之偶像的人,实在是离弃了他们的恩典。](拿二8)是故,因拜偶像以色列人受到痛骂。起初,以色列人维持信仰独一的真神,没有敬拜异教文化中各式各样的神明。但当他们背离上帝不再敬拜祂,开始追逐异教的神明,国家的问题便陆续出现。[上帝的殿和偶像怎能协调呢?我们就是永生上帝的殿,正如上帝说:[我要住在他们中间,在他们中间来往;我要做他们的上帝,他们要做我的子民。]](林后六16)圣经告诉我们,人俯首敬拜偶像,其实是在敬拜魔鬼。申命记三十二17 提到:[他们献祭给魔鬼(它们不是神),就是他们从来不认识的神,是近来新兴的,是你们的列祖所不惧怕的。]保罗在写给哥林多教会的信中,教导我们说:[教外人所祭的是鬼,不是献给上帝;我却不愿意你们与鬼来往。](林前十20)一切的偶像敬拜,撒旦都身居幕后,因为偶像敬拜使人背离真神。因此,无论何时人敬拜偶像,他其实是在敬拜撒旦。正因如此,保罗称赞帖撒罗尼迦人,他们[离弃偶像,归向上帝,要服事这位又真有活的上帝」(帖前一9)。也因如此,使徒约翰警告他的群羊,「要保守自己远离偶像」。(约壹五21)。

无论何时,信徒若习惯做一些事去讨好上帝,然而期待祂透过某些含糊晦涩的微兆向他说话,我想他便是陷在非常危险的深渊里。基督徒若把圣经当作魔法书使用,让它跌下来揭到某一页,或胡乱地点指某节经文,这些举动都无疑非常危险,迹近偶像敬拜。抽金句卡这种行为,就是随意抽出写有不同圣经经节的卡,当作回应当下需要灵丹妙药,实施跟求问家神像的做法相当类近。我们应该远离这类占卜方式。我们不再是异教徒,不应该涉及这些异教行为。

占星术


大概在主前六世纪。占星术初露锋芒。祭司和其它由学问的人,相信他们能从辨认星象确定神明的心意,因而设计出复杂的占星系统。先知以赛亚安慰被掳到巴比伦的百姓没在以赛亚书四十七13 曾这样嘲弄占星者:「让那些划分天象的,观看星辰的,在月朔时说预言的,都站起来」。占星术本来假设,由于众星是上帝的天宫,故此能显示出祂的心意。后来,由于发现科学上的和谐,导致占星者相信星空的信息,可以显示出上帝永恒的目的。

基于历代以来的观察和传统,占星者声称某些星空的现象会同步影响地球的状况。他们相信,行星的运转会影响人世间的事情。星空划分为十二个称为[宫位](house)的区域,当行星经过每一个区域,它们就会形成称为(相位)(aspects)的不同几何图案,造成福祸的影响。占星者会绘画出某人出生的星空征象,就可制作出一个天空图,以概括他的性格,和倾向。如果把这些资料应用在某个日子,占星者声称可以测出那人当天的运程,并能提示危险、机会云云。

在希腊帝国时代,占星术大受欢迎,据称可更准确地确定上帝的旨意。儒略历(julian calendar)的制定使占星运算更为容易,不同的人都开始依赖星座。凯撒提庇留(Tiberius)是根据他的天宫图去做决定;而历代以来的知识分子,都觉得占星术声称宇宙和谐之说甚具吸引力。但是,现代天文学在揭示宇宙的浩瀚无限之馀,同时亦指出我们其实并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以绘制出占星图。因此,任何人据此出重要的决定,实在是有悖情理。

尽管如此,两名约克大学的教授发现,百分之四十五修读文科的大学一年级学生,认为占星术值得重视,而百分之二十的学生,在过去一年就曾根据自己的天宫图作过最少一次决定。但更使人惊讶的是,理科固然讲求事实证据,但该校百分之三十七的理科生,竟在一定程度上相信占星术。他们对研究员说占星者能[透过观测星象,预测一个人的性格和未来]。进行这项研究的罗伯迪(michael De Robertis)和德蓝尼(Paul Delaney),慨叹认为结果显示公立中学里的数理科教育是何等失败。[教育应教导学生什么是真实的生活。……他们竟不知道[占星术]在统计学上一无是处。况且,它从来就不是怎么一回事。]

全美的报章每天都会刊载占星图,尽管我们觉得这无聊兼且胡闹,但它们受欢迎程度却与日俱增。在一九八〇年代,美国第一夫人兰茜.列根(Nancy Reagan)上了头条新闻,因为她被揭露对星座非常沉迷,甚至会根据星座,向总统建议他当天的行程!

圣经清楚警告,不可依靠占星者或者其他任何占卜者。列王记下十七16告诫那些百姓,因为他们[丢弃耶和华他们上帝的一切吩咐,为自己做了两个牛犊的铸像,又做亚舍拉,并且敬拜天上的万象和服事巴力]。其后在同一卷书中,我们读到约西亚王吩咐大祭司[把所有为巴力、亚舍拉和天上的万象所制造的器皿,从耶和华的殿里搬出去],并废除异教的祭司,就是那些[向巴力、日、月、星辰和天上万象焚香的人](王下二十三4,5)。先知耶利米告诫我们:「耶和华这样说:“你们不要学习列国的行径,列国因天象惊惶,你们却不要因这些惊惶。因为万民所信奉的都是虚空”」(耶十2,3)

算命

要确定上帝对某人未来的旨意,其中一个最古老的方法是水卜(hydromancy),即是以水来算命。你还记得约瑟的故事,他吩咐管家把自己的银杯放在他弟弟便雅悯的布袋里,这个杯值得我们注意。在创世纪四十四5 我们读到「这不是我主人喝酒和占卜用的杯吗?」他说这句话实在是讽刺。古人相信,他们能辨认碗内剩下的液体以预测使用者的未来。同一原理同样应用在辨认茶叶或玩塔罗牌上,都是相信一个人的「业」(karma),可不知怎样地实质影响到他接触过的一切对象。

新纪元宗教里的许多东西,都是基于这个原理,即是神明的影响力无时无刻影响着日常生活里的物件。无论是敬拜大地或是相信轮回的人,抑或是宇宙和谐之说的愈加流行,皆是源于同一观念,认为人只要加以研究,就能达致灵性世界与物质世界两者混合的境界。几乎一切新纪元运动的核心,都在试图获得上帝某些隐蔽知识,并希望这些知识可以改变个人和世界的命运。不论是书籍、录音带、录像带还是研讨会,它们都在宣扬一种泛神论的信息,叫人去寻求超自然的力量,好能满足人灵性上的空虚。新纪元思想对社会的巨大影响,实在另我吃惊。社会道德观对邪恶的妥协和包容,敬拜自然团体数目的增加,以及传媒是如何大方地接受这些观念,在暗示我们的社会一方面极之渴望属灵的真理,但另一方面又缺乏鉴别能力。可惜的是,由于为动物争取权益,后现代的思想家往往能挣到一点公信力。如果教会能更多关注上帝给予动物的权利,例如按照十诫的教导给予动物安息年,就能削弱他们在这方面的道德公信力。

塔罗牌、灵应牌(Ouija boards)、和水晶球的销量,近年皆突飞猛涨。那些着书教人以默想或服食迷幻药的方式去寻求上帝旨意的作家,都是赚到满堂红。人能以某些方法去预测未来这类无稽之谈,仍旧继续迷惑易受骗的人。

通灵

上帝与以色列人立法:
不可占卜,不可算命。……你们不可转向那些交鬼的和行法术的;不可求问他们,玷污自己。(利十九26,31)
在你中间不可……占卜的、算命的、用法术的、行邪术的、念咒的、问鬼的、行巫术的、过阴的。因为行这些事,都是耶和华厌恶的。(申十八10-12)
他们…占卜,行法术,出卖自己去行耶和华看为恶的事,使他发怒。(王下十七17)
有人对你们说:[要求问那些交鬼的和行巫术的,就是那些喃喃细语的人。]一族之民不应当求问自己的神吗?他们怎能为活人求问死人呢?(赛八19)

圣经排斥这些异教的占卜方式,因为它们暗示在以色列全善、全智并公义的上帝以外,还有其它灵界的权柄统管宇宙。上帝凭公义统管世界,最终必会赏善罚恶。对基督徒来说,基督自愿的顺服,满足了上帝公义的要求,而且圣灵使他们能过着正直的生活,因为基督在他们里面活着。

历代以来,人曾经寻求先知传神谕者和占卜者的帮助去解释上帝的征兆。今天,我们见到越来越多的冒牌救世者和宗教光棍,他们欺骗众人,并从中捞一大把。巴兰· 希瑞· 罗保尼希(Bhagwan Shree Rajneesh ) ( 译注:又名奥修,印度神秘学家〕曾声称自己是神,但他的神性都不能使他幸免于五十多岁便因癌症撒手人寰。

贺伯特(L。Ron Hubbard)曾是科幻小说作家,他发觉读者对他故事里所虚拟出来的世界信以为真,于是就一手创立科学教派(Church of Scientology ) ,借着出版怪诞且又混杂了心理学和神学的书籍而发达起来。韩国的宗教领袖文鲜明( sun [ myung] moon )也曾说过自己是耶稣基督的化身,在二十纪有很多人都曾作过这样的声称。声称自己发现了[新的真理]人,从来都没完没了。历代正统的教会,一定是错些重要的东西了。

不仅邪教组织的出现层出不穷,对心灵学(parapsychology)和超常(Supernormal)事物的兴趣也急剧增加。灵体投射( astral projection )与通灵,则声称可使人与过世已久的亡魂沟通,但圣经已明言上帝憎恶通灵这类行径。

虽然人对超自然深感兴趣,致力用各种方法去了解上帝的旨意,但似乎很少人与这位大能的上帝和好,这实在令人奇怪。事实上,这一切占卜的方法除了把人弄糊涂之外,便一无是处。但与此同时,慈爱和忍耐的上帝都在等待他的百姓顺服、回转。.

TOP

【第三章】旧约中上帝的旨意
在过去的年代,上帝曾引导他的子民


理想地,以色列作为一个信仰道德一神论的民族,理当相信上帝按公义统管万有。每个人的未来,不论男女,都是按上帝的公义来判定。因此,人人都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个人的未来,取决于他怎样过自已的生活,而不是命运或魔法。这句说话不错:[现在的你,决定未来的你。]放弃信赖上帝的性情并个人与他的关系,反去依靠某种占卜方式,是走捷径的方法。故此,藉着异教徒所用的占卜方法去了解上帝的旨意,一概被禁止。然而,旧约圣经记载有六种情况,显示上帝曾经选用超自然的占卜方式,来启示祂的心意。

一、先知

[从前在以色列中,有人去求问上帝的时候,就这样说『来,我们去见先见吧。』](撒上九9)在旧约时代,人若想在某一具体情况得到上帝的智慧,他就会去见先知。在撒母耳记上九、十章,扫罗想知道他父亲的母驴的下落,所以就去见一个先见——先知撒母耳,因为他能显示母驴身在何处。在士师记四章,巴拉去见女先知底波拉,要知道在以色列人与迦南人的战事上,当怎样行军。历代以来,上帝都曾大大使用少数的人,去影响列国的行动。

先知书占了旧约圣经超过四分之一的篇幅,这些为作正典的先知,他们蒙上帝呼召,成为启示的渠道。他们是属于上帝的人,曾作为他的谋士,知道他的心意,上帝并赋予他们能力,宣告他的旨意。圣灵透过他们,借着他们说话。他们知道上帝必定成事,所以放胆以[耶和华如此说]开始他们的宣告,指出耶和华才是说出他们这番话的真正讲者。

预言涉及预测未来,但先知通常是在作出宣告(forth-telling),向上帝立约的子民宣布他的警告和规劝的情况下,才预告(foretelling)未来。先知固然期望经过炼精的审判,弥赛亚君王并他的国度将会降临,但他们主要的关注往往是规劝人悔改,以免逼在眉睫的审判到来。先知首要的身份是改革者,他们执行上帝的律法,呼唤上帝的子民重新效忠他们所曾背弃的圣约。

他们向以色列宣讲的同时,也为国家祈祷。他们如何认真地向百姓传讲上帝,也照样认真地为百姓向上帝代求。他们担当起代祷者这个独特的事奉。

假先知是以色列的祸根。他们受雇于以色列的官方宗教系统,传讲百姓想听的信息,内容是自己的异梦和见解,而不是上帝的话语。在新约圣经,有一卷书(启示录)宣称本身是真正和值得信赖的预言,是透过耶稣基督从上帝而来。使徒的职事,就是把上帝的吩咐直接带给他的子民,正如旧约的先知一样,虽然各自的表达形式迥然不同。新约时代的先知,讲解基督已经应验了旧约的预言;他们与使徒一同把教会建立起来。

上帝的先知不像异教的先知,永不会离间人对上帝的信靠,或叫人逃避他的话语。摩西明确禁止百姓跟从这样做的先知:[你们中间如果有先知,或做梦的人兴起来,给你显示神迹或奇事;他告诉你的神迹或奇事应验了,以致他对你说:[我们去随从别的,你不认识的神,事奉他们吧。]你不可听从那先知或作梦人的话;因为耶和华你们的上帝试验你们,要知道你们是不是一心一意爱耶和华你们的上帝……至于那先知,或作梦的人,你们要把他处死,因为他说了叛逆的话,叛逆了……耶和华你们的上帝。](申十三1-5)

在西奈山以色列人请求摩西做中间人,把上帝的说话传给他们。摩西死后,谁会继承这项职责就成了疑问。耶和华表示,先知将代替摩西成为中间人,把上帝公义的说话传给百姓:[你要赶走的那些民族,都听从算命的和占卜的;至于你,耶和华你的上帝却不容许你这样行。耶和华你的上帝要从你中间,就是从你的众弟兄中间,给你兴起一位先知来,像我一样;你们要听从他。这正是你在何烈山开大会的日子,求耶和华你的上帝的一切话,说:[不要让我再听见耶和华我的上帝的声音了,也不要让我再看见这大火了。](申十八14-16)

二、乌陵和土明

在某一具体处境,祭司可以利用乌陵和土明去确定上帝的旨意。我们不能准确肯定乌陵和土明是什么东西,但祭司把可能是一黑一白的枝条或石头,放在他的胸牌内。当面对某一问题时,便可利用它们作出正反的答复。以色列人若要预备出征,他们会以某种方式摇掷或抛掷这两根枝条。如果占出黑色的枝条,他们便不会出战;如果占出来的是白色的枝条,他们才决定出征,并且认定自己是行在上帝的旨意中。这是旧约圣经中上帝容许的一种占卜方式。我们在出埃及记二十八章30 读到:[你要把乌陵和土明放在作决断用的胸牌里。亚伦进入耶和华面前的时候,他们要戴在胸前;这样,亚伦就在耶和华面前常常把以色列众子的决断戴在胸前。]现代的神秘主义者都想从乌陵和土明身上,寻找他们何以判断上帝心意的线索,因而穿凿附会想出很多种可能性。他们提出各式各样奇特的解释,包括乌陵和土明可能会发光;他们表面刻有神秘的文字;又或它们本身是具有魔力的古代法器。但是,撒母耳记上二十八6 清楚表明,乌陵和土明不一定给予一个肯定的答案。

故此,这可能不只是抛掷两块石头在地上这么简单。摩西从不使用乌陵和土明,它们只留给大祭司使用,用以帮助那些不能从其它方法寻找到上帝引导的人。

有些学者把[乌陵]和[土明] 分别译为[咒诅]和[福气],有些则翻译为[黑暗]和[光明],虽然它们字面的意思似乎是[光]和[完全]。我们没有证据可肯定它们只是两件对象;有些早期的拉比相信乌陵和土明是一系列的石头,上面刻有希伯来文的字母,耶和华可以利用它们向大祭司串出一段信息。然而,大部分学者都相信它们是两根枝条或两块石头(或许是宝石),上帝可借着它们以神迹的方式去启示他的旨意。乌陵和土明也用于是否出战这类关乎国家的决定,以及有关祭司的事情。

旧约圣经似乎显示在以色列王国时代的初期,乌陵和土明便停止使用,直到被掳到巴比伦后才仅有一次再被提及。这可能是由于君主政体形成以后,上帝就设立了先知的职事。现在先知可参与在上帝的天庭,并且将上帝的信息向耶路撒冷和撒玛利亚的王宫宣讲。虽然上帝通过乌陵和土明向祭司显示他的心意,但先知向君王启示上帝的说话,似乎已取代了它们的功能。不过,在以斯拉记二章,我们仍发现以斯拉利用这工具去判断从被掳之地归回的祭司的世系。从此以后,圣经就再没有提及乌陵和土明。上帝并没有为他的子民保留乌陵和土明。它们的功用,仅于某一历史时空,作为上帝体谅地帮助他的子民的另一途径而已。

三、神签

以色列人是以神签的方式分配圣地:[我要在这里,在耶和华我们的上帝面前,为你们抽签。](书十八6)抽签的结果决定以色列的每一支派获分那幅土地。值得注意的是,抽签的结果与雅各在创世纪四十九章的预言,完全吻合。在旧约圣经的好几个地方,当人不知如何选择的时候,上帝采用抽签的方式去启示他对人对事的拣选。例如,分配货物和战利品(鸿三10),决定扫罗作王(撒上十),以及决定祭司的班次和职责(代上二十四),都是采用神签的方法。也有些例子,人以神签的方法去判别在人群之中谁是犯事者,正如在约书亚记七章亚干的例子,以及约拿书一章里约拿的个案。

以神签抽出约拿的个案值得我们注意,因为它指出上帝有时甚至通过异教徒的抽签去掌管历史。[签抛在人的怀中],箴言十六33 这样说:[一切决断却在于耶和华。]抽出来的签被视作为终极的决定,因为它是由上帝所抽的。似乎当其它寻求智慧的方法都不奏效的时候,人才诉诸抽签。在圣经中抽签最后一次出现在使徒行传一章26 节。当时十一位门徒抽签拣选一人去填补加略人犹大。结果,他们抽出了马提亚,但此人从此再未被提及;这使我相信抽签的方法对教会不再适用。事实上,教会历史再没有记载有人去到主面前抽签。上帝已经给了我们他的话语,圣灵也住在我们里面,所以我们不需依赖纯粹的掷骰子方法。

四、做梦

上帝有时通过梦向人说话,以启示他的旨意。他给了约瑟一个梦,梦见她所有的弟兄向他下拜,促使了一连串长篇故事的发生,最后导致他的家人在饥荒中获救。(创三十七及其后)上帝赐梦给基甸的敌人借以鼓励基甸带领以色列人与米甸人作战(士七)耶和华赐给但以理一个梦,详细解释世界终末的情况。(但七)到了新约的年代,主仍继续这样的工作:他赐梦给马利亚的丈夫约瑟,提及耶稣出生并希律追杀孩子的事。上帝有时甚至赐梦给异教徒如亚比米勒和尼布甲尼撒,让他们知道自己真实的处境。耶和华借着约珥应许我们,在末后的日子,[我要把我的灵浇灌所有的人。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老年人要做异梦,你们的少年人要见异象。](珥二28)

自从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声称梦是灵魂的窗户,心理学研究便对梦十分迷恋。然而,我们要注意弗洛伊德的研究对象,是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他们其中有人曾经历过可怕的战事,并梦见充满暴力的战争。潜意识能透过梦去自由地表达自我,这可能不无道理;但许多解梦的著作太过随意和充满臆测,几近可笑。如果上帝选择这样做的话,我当然相信他能通过我的梦来引导我;但我亦相信他已给我更好的方法,以致我能运用这样的方法来判断他的旨意。

五、神迹

毫无疑问,上帝有时会用神迹去引起前人的注意,好引导他们。在旧约圣经,他会从天降火(士六15-22),透过荆棘里的火焰说话(出三),也曾借着敌人的口讲出要说的话(撒上十四8-12)。这里每一处皆涉及整个以色列民族的命运,耶和华也借着施行神迹,以预备以色列的百姓和领袖。
  
士师记六章所载基甸和羊毛的故事,也许是旧约里最常被征引的神迹。以色列人背离上帝,于是上帝把他们交在米甸人手里,侵略他们的土地。上帝差遣使者去见年轻的农家基甸,并应许上帝与他同在,以解放上帝的子民。出于不信,基甸要求一个凭据,好证实上帝是与他同在。为帮助建立他的信心,使者奇迹地烧尽了他的献祭。但他仍然不信,因此上帝施行神迹使他的羊毛先湿而后干。但是,他还是不信,直到听见一个米甸军人的梦后,他才肯相信。他相信外邦人的梦,还多于耶和华的话。简而言之,羊毛的神迹不过是他不信的一部分,因此不可作为信心的模范。

这是一个很好的故事,讲及上帝如何看顾他的子民,纵使他们的领袖缺乏信心。这类[试验羊毛]的方法应受谴责,不该作为做决定的规范。我曾听过基督徒提及以[试验羊毛]的方法,去决定是否买车、投资新产品或选择学校。这类决定对个别信徒来说,固然重要,但断不能与判断国家民族该走的方向相提并论,特别是上帝已拣选以色列民族成为列国的祝福。上帝眷顾我们每一个人,渴望我们与他亲密通行,但今天他不会诉诸超自然的神迹,以驱使我们做出抉择。

使徒绝不使用[试验羊毛]的方法,甚至从不暗示基督徒应该寻求[神迹],作为确定上帝旨意的办法。我们应该寻找标志世界终末的征兆,但这与为[寻求上帝的旨意]而追求神迹有所不同。记得耶稣曾经应许,圣灵作为保惠师或帮助者,会把一切的事教导使徒,也要使他们想起自己曾对他们说过的一切话(约十四26)。耶稣从不教导他的教会像基甸一样追求神迹。圣灵启迪上帝的子民(弗一17,18),使他们重生(约三5-8),圣化他们(加五16-18),改变他们(林后三18;加五22,23),并赐他们所需的恩赐以致能服事他(林前十二4-11)。上帝不是透过神迹去引导他的百姓,而是通过祂的话语、祂的圣灵、祂的教会、那些给予敬虔忠告的基督徒朋友,以及祂的护理照管。

从耶稣生平得到的一个教训,就是人不会只因见到一个神迹便转向上帝。反而,他们不过会要求另外一个神迹。因此,当神迹是改变历史进程的最佳办法时,上帝才会在这些非常罕有的关键时刻施行神迹。请不要误会我:我确实相信上帝能施行神迹,甚至在我们今天的日子。但我不认为追求神迹是基督徒寻找引导的方向,所以我想[试验羊毛]通常只是懒人去了解上帝旨意的办法。这不需要任何工夫,只需要很少的纪律,也几乎不需要品格的成长。上帝的引导方案,有别于此。

六、上帝的说话

最后,上帝有时会直接或透过使者说话,以启示他对某人的旨意。耶和华向亚伯拉罕和摩西直接说话,也差遣他的使者向基甸、巴兰、玛挪亚、大卫、以利亚和以西结讲话。有时,使者带来了好消息,正如他们在伯利恒的郊外向牧羊人显现。有时,他们带来警告,好像在毁灭所多玛和蛾摩拉以前,他们去见了亚伯拉罕。亲耳听见上帝的声音,或在异象中看见他的使者,相当罕见。正正由于它们具有重大意义,所以圣经记载了这些事件。上帝依然活着,依然在我们的生命中工作,因此他愿意的话,他仍可以这些方法,向我们说出我们所能理解的说话。天使仍旧听从祂的命令,因此祂肯定可以差遣天使向我们传信息,就像他在门徒站着望耶稣升天时所做的一样。

但是,天使会对这个时代的北美说什么话呢?他可能会说:[你们的国家充斥最污秽的罪恶。主帮助你们建立起国家;你们成功所需的一切,主都供应给你们。你们为什么转身不理祂?审判将会来临。]但天使无须这样说,因为很多基督徒已经清楚说出这番话。我们转向异教,弃明投暗,道德水平以惊人的速度下滑。除非有重大的复兴,我恐怕我们注定要为国家的行为而承担恶果。事实是我们有上帝的说话,而且我们又能公开地宣讲,所以人并没有任何借口。在这种处境底下,我看不见有什么原因上帝要差遣天使到来。


近年有一个运动兴起,他们声称领受了[从主来的说话]。这种运动可能有点帮助,但也有真实的危险。如果那人不够成熟,在上帝面前不够清心,我根本没有兴趣去听他声称从上帝领受的任何说话。信息可被传信息的人弄糟。另外,如果有人从上帝领受了说话,我是否要视它与圣经同等重要?我想不会。他这样说可能会比较恰当:[我想,我知道主的心意。]正典早已完结,上帝已经赐给我们他全部的话语。当然,我刚才承认,主不时会用成熟的基督徒朋友来引导我们,因此我愿意接受他会给其他人智能,也会感召他们与我分享这些说话;但我会相当谨慎地处理上帝透过第三者直接说话这一回事。

寻求上帝的旨意

在使徒行传一24-26 记载门徒抽签拣选马提亚填补犹大之后,圣经中就再没有例子,清楚提及有人寻求上帝的旨意。在此以后,梦、意象和启示也会出现,但不再是出于寻求上帝的旨意。从这时起,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不再是人借着占卜设法探求神明的心意,而是上帝向他的子民启示祂的旨意。在五旬节以后,教会再没有透过以上任何占卜的方法,去寻求上帝的旨意。

占卜的方法到今天已不再适用,问题在于基督徒所用的方法,诸如抽金句卡或寻求神迹之类,其实并不符合圣经为活在新的圣约底下的人所给与的教导。因此,当信徒听到这样的教导:“不要接受一份工作,直到你得到上帝的旨意”,我想他很可能被误导入歧途。他错误的思想逻辑和释经,会使他误信占卜。但对基督徒来说,圣经并无这样的先例可循。

有基督徒会很快引用雅各书一:5,以支持他们的做法:“你们中间若有人缺少智慧,就当向那厚赐众人,而且不斥责人的上帝祈求,他就必得着。”他们把“智慧”解作上帝特殊的启示,他们的思路大概如此:假如你在做决定时需要特殊的智慧,你就要到上帝的面前,求问祂,等候祂,让祂给你所寻求的答案。但是,在雅各书“智慧”一词并不解作引导。智慧指的是一种生活方式。雅各在三章13 节定义了何谓智慧,那时他正在讨论属地的智慧存着自私和嫉妒,这样的智慧不是从上帝来的,“至于从天上来的智慧,首先是纯洁的,其次是和平的,温柔的,谦逊的,满有恩慈和善果,没有偏袒,没有虚伪。”(雅三:17)智慧是一种生活方式,反映在个人的品格上。因此当雅各提到:“你们中间若有人缺少智慧”,他是指缺少纯洁、和平、温柔等等品格。我发现教会常常断章取义地运用“智慧”一词。雅各所说那种属天的智慧,是需要靠着祷告才能在人世间出现。

在困惑的情况下,为表明祂某些具体选择,上帝在五旬节之前所用过启示祂心意的方法,并不能作为教会的规范。除了使徒行传一章曾提及抽签之外,教会并不能从新约圣经找到任何规范性及观念性的凭据。上帝管治教会的方式,跟祂管治以色列的有所不同。祂是以摩西律法来管治以色列,但我们不再受这律法管治;祂是以圣经而不是律法管治我们。这样的改变在五旬节发生。

圣经只要有一节经文提及在五旬节之后占卜上帝的旨意,我就会赞成这一切的行为。但新约圣经完全没有教导我这样寻求上帝的旨意,我也不能从圣经找到任何例子,提及初期教会在圣灵降临以后还实行占卜。新约跟旧约的做法,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对新约的基督徒来说,乌陵和土明、寻访先见或抽签等方法已不再适用。我找不到有任何经文,向新约的信徒推荐旧约的做法,或要使这些做法成为他们的规范。新约圣经中藉着先知、异象和天使显现去引导信徒的例子,不是对他们企图“寻求上帝的旨意”的回应。

所以,我强调我们需要重新界定寻求上帝的旨意这个观念。我们要彻底摒弃占卜的想法,因为这对基督徒完全不适用。我们应重新建构我们的观念,集中注意圣经的教导,上帝是如何引导祂所拣选的圣民去讨祂的喜悦。.

TOP

第二部分 上帝的引导方案

第四章 读圣经
有智慧的基督徒,会读圣经,
默想圣经,并把圣经实践出来。


上帝引导祂的子民去作祂所喜悦的事。我们要抓紧一个事实:主会引导我们,而不是向我们隐藏。这相当重要。祂并不是袖手旁观,跟自己的子民玩什么把戏。反而,祂给予我们清楚的引导,叫我们知道该怎样行事为人可以讨祂喜悦。我们必须学会,如何跟从上帝的引导方案。

主给了祂所拣选的子民一个六点的护理方案,好指引他们。这六个步骤的次序非常重要,你不可从中间开始,或略过中间跳过最后一步。你若想清楚上帝对你生命的引导,就必须从第一部步骤开始,然后进到第二步。上帝引导祂的圣徒的方法,是有一个优先次序,此优次始自圣经这个基础。

获得上帝引导的第一步是读好你的圣经。记得保罗曾对他年轻的朋友提摩太说:

你应当遵守所学和确信的;你知道是跟谁学的,并且知道自己从小就明白圣经,这圣经能够使你有智慧,可以因信基督耶稣得着救恩。全部圣经都是上帝所默示的,在教训、责备、矫正和公义的训练各方面,都是有益的,为要使属上帝的人装备好,可以完成各样的善工。(提后三14-17)

圣经是为教训我们而设。意思是主给我们圣经,为要帮助我们学会怎样行事。圣经为信徒提供了生活上的教训和指示,好让我们可以孕育出技巧、知识和见识。上帝是透过祂的话语教导我们。

圣经亦是为责备我们而设。当上帝的子民背离祂,祂就会训斥他们。圣经可清楚指出我们从何处离开真理的道路,并在我们往错误方向走的时候发出警告。“责备”的字面意思是“迫使回头“,而圣经就是迫使我们面对真理。可惜,有时我会选择毫不理会上帝透过祂的话语向我所说的话,因为我享受犯罪,选择不听从祂的话。但最终我回心转意,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讨上帝的喜悦,因此受祂话语的责备,我向祂回转。

圣经也是为矫正我们而设。矫正是改变错误的事,恢复正确。它改正错误,使我们遵从正当的标准。我们行错,上帝不仅责备我们,也矫正我们,以致我们不会重蹈覆辙。圣经使我们重投正路,引导我们与主建立一个健康的关系。

圣经也是为公义的训练而设,好让我们可以遵从上帝的标准行事为人。如果圣经只有责备和矫正圣徒,它只是一本苛责的圣书。幸好,它也给予我们知识、实践和练习,帮助我们成长。它指引我们的发展,为我们蒙召要过的新生命,预备我们。

如果不读圣经,你便不能得到以上任何一样益处。圣经是上帝直接塑造你生命的方法,是主选择在这世代向人类启示祂自己的方式。除了祂永活的话语,再也没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认识和经历上帝,因为这是祂用来指导我们最基本的启示。对于那些想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上帝旨意“的人,我要给他们帖撒罗尼迦前书五15-18 这段圣经:”你们要注意,不管是谁都不要以恶报恶,却要在彼此相处和对待众人这方面,常常追求良善。要常常喜乐,不住祷告,凡事谢恩;这就是上帝在基督耶稣里给你们的旨意。“

你想知道上帝对你生命的旨意吗?这就是要喜乐、祷告、谢恩,并要在对待众人方面,追求良善。你不可轻忽这一切,以为“太过简单“或”不够适切“,因为这是上帝的话语,正正回答你的问题。上帝想你成为一个成熟和属于祂的人——这就是祂对你生命的旨意!祂想见你的品格发展,祂想你与祂亲近,生命得到改变。比起旧约的圣徒,我们对圣灵的经历,更为丰盛,祂培育我们的品格。正因如此,上帝终止了旧约时代的问卜方式。问卜是预知未来的捷径,但上帝并不给予基督徒任何捷径。

向上帝问卜,听起来虔诚,但其实并不敬虔;因为它是在走捷径,绕过圣灵在发展我们品格上的工夫。问卜假定你无须有上帝的心肠和圣灵,仍可知道祂的心意。但是,我们没有培育好品格,就不能了解上帝的旨意。你不能猜测上帝的心思,但有一个培育之道可使你的心思像祂,透过圣灵和祂的话语,祂在你的生命工作,培育德行;那样,你就可得到基督的心意。

上帝对祂的子民的话语,既是我们启示的核心,我们也要向之负责。“上帝在古时候,曾经多次用种种方法,藉着先知向我们的祖先说话;在这末后的日子,却藉着他的儿子向我们说话。上帝已经立他做万有的承受者,并且藉着他创造宇宙。“(来一1,2)根据约翰福音一章,耶稣就是道成肉身的圣言。正如说话使人联系在一起,上帝透过祂的圣言——耶稣基督,使我们与祂联系。耶稣基督给了我们一个榜样,教我们怎样行事为人,因为祂受过我们一切所受过的苦。我们何以能更多知道基督,跟从祂的榜样,就是要透过圣经认识祂。

我们身处一个基督徒出版的黄金年代,从来没有这么多的作品是关于主耶稣基督。在北美的每一个城市,似乎都有一间基督教书室,书架上充满关于基督徒生活有趣、有用、深邃的书籍。然而,我想这一切的弊处是,很多人回避了圣经本身,基督徒出版琳琅满目,基督徒对其中很多似乎也非常感兴趣,因此阅读最新热门有关上帝、教会或家庭的书籍,比起读圣经来得更容易。

然而,圣经是唯一的书,载有上帝对我们的直接信息。你必须花时间读上帝的话语,否则永不能在信仰上成熟。我并不是暗示阅读好的属灵书籍有什么问题,也绝不是在批评基督教出版社。我只想提醒你,假如你不花时间去读书中之书——圣经,那么,一切好书对你的生命只会带来极少的帮助。


当我们读上帝的书,他就会引导我们,诗人说:

行为完全,
遵行耶和华律法的,都是有福的。
遵守他的法度,
全心寻求他的,都是有福的。
他们不作不义的事;
他们遵行他的道。
你曾把你的训词吩咐我们,
为要我们殷勤遵守。
但愿我的道路坚定,
为要遵守你的律例。
我重视你的一切诫命,
就不至于羞愧。
我学会了你公义的法则,
就以正直的心称谢你。
我必守你的律例,
求你不要把我弃绝。
少年人用什么洁净自己的行为呢?
就是要遵守你的话。
我一心寻求你,求你不要容我偏离你的诫命。
我把你的话藏在心里,免得我得罪你。(诗一一九1-11)

很多基督徒花时间想设法猜测上帝的旨意,我会问他们:“你花多少时间来读圣经?“要知道什么可讨上帝的喜悦——什么是祂渴望的东西,你就要知道祂的心肠。要知道祂的心肠。你就要亲近他。阅读祂亲自向自己子民所说的话,是认识祂的最好方法。那些认真想与上帝同行的人,都会花时间聆听祂的说话。

诗篇一一九的作者,继续为上帝的说话而欢欣鼓舞:

我喜爱你的律例,我不会忘记你的话。(16 节)
求你开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的奇妙。(18 节)
你的法度是我的喜乐,是我的谋士。(24 节)
我拣选了信实的道路,我把你的典章摆在我面前。(30 节)
求你领我走在你诫命的路上,因为这是我喜悦的。(35 节)
我切慕你的训词,求你使我活在你的公义中。(40 节)
我在君王面前谈论你的法度,也不以为耻。(46 节)
耶和华啊!我思念你在古时赐下的典章,我就得了安慰。(52 节)
你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105 节)
你是我的避免所,我的盾牌;我仰望你的话。(114 节)
你的话一解开,就发出亮光,使愚人有悟性。(130 节)
耶和华啊!愿我的呼求达到你面前;求你按着你的话赐我悟性。(169 节)

以上经文,表达了我们对圣经应有之态度。当我们用时间读经,就可以认识上帝,给他的话语塑造,于是我们就更能明白他对我们的愿望。

学习解释圣经

读经涉及如何解释圣经。每个成长的基督徒,都要学习怎样把圣经解释得合宜。我们要寻求正确的解释,以致我们不单知道经文说什么,还知道它意谓如何。

使徒保罗对提摩太说:[ 应当把你在许多见证人面前从我这里听见的,交托给那些又忠心有能够教导别人的人。……你们应当竭力在上帝面前做一个蒙称许、无愧的工人,正确的讲解真理的道。](提后二2,15)保罗并不随随便便找人,而是要寻找那些忠心又有能力教导别人的人。由于他们要与别人分享上帝神圣的真理,所以保罗知道,他们能够正确解释上帝的话语,至为重要。

可惜,教会充斥错误解释圣经的人,特别是在上帝的引导这件事上。我最近听了一个基督徒解释诗篇三十二8 节(我要教导你,指示你应走的路;我要劝诫你,我的眼睛看顾你),他声称这节经文就是凭据,叫我们仰望上帝,向他寻求特别的指引以得到他的旨意。但这到头来又使信徒回到本书早期所提及的占卜方法上,叫他们向上帝寻求神迹,藉此启示好些神秘的奥秘。

事实上,这位基督徒把自己的意思强加在经文上。诗篇三十二篇的作者是大卫,他在向以色列全会众说话。在上文他才歌颂了上帝的宽恕,现在他想教导以色列人该如何行事为人。所以当他对会众说:「我要教导你,指示你应走的路;我要劝诫你,我的眼睛看顾你」的时候,他是指他自己——大卫——会教导他们;并且他们「不可像无知的骡马」,必需要「用嚼环辔头勒住」。大卫勉励以色列人要听从上帝的话,提醒他们恶人必受痛苦,但上帝的慈爱必四面环绕义人。最后在这篇诗结束的时候,他勉励他们要欢喜快乐,欢呼歌唱。

这等错误的圣经诠释,同样错解了箴言三5-6以及雅各书一5.它基于一个错误的前提,以为上帝向我们隐藏他的旨意。然而,事实是他向我们启示他自己,从不向他所爱的儿女隐瞒什么。这种错误的释经其实是贬低圣经,因为它要求基督徒拒绝圣经做为最终的权威,而去另外等候一种新的启示。它也树立一个危险的先例,把我们的感觉和经验置于上帝所默示的圣言之上。由此观之,这跟异端只有一线之差。

当某教派声称由于旧约圣经警告不可「吃血」而不接受输血,或者根据一段含糊的经文而捍卫替死人施洗的做法,我们福音派的信徒均会奋起与之对抗。但当我们阵营中的出现某种讲法,把个人经验置于上帝所启示的圣言之上,我们却眼也不眨。依我之见,这种神学违反新约圣经对上帝的描述,否定他是慈爱体贴的上帝,把他变成一个跟我们关系生疏且神秘的异教神明。上帝降格成为一个行法术的精灵。

在约翰一书,使徒约翰对上帝的爱大感惊讶:「你们看父赐给我们的是怎样的爱,就是让我们可以称为上帝的儿女,我们也真是他的儿女。」(约壹三1)成为上帝的邻舍已经不得了,做祂的朋友是莫大的光荣,但上帝的作为比这些更伟大。他使我们成为他的儿女,以致约翰为此欣喜若狂。在同一卷书中,后来的约翰对我们说「上帝就是爱」。爱是上帝最根本的属性;任何没有爱的事情,都与上帝的本性背道而驰。一个对我们眷爱有加,收纳我们做为儿女的慈爱父神,又怎会向我们隐藏他的旨意呢?当上帝差派他的儿子基督来到世界,他并没有把自己隐藏,耶稣到处施行神迹、治病、教导群众、服侍每一个有需要的人。假如我们相信的是一个隐藏的上帝,他大概会差派救主隐于荒野,看看人有没有胆量去找他。

基督教跟其他所有宗教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基督教绝对没有什么好隐藏。基督教并没有神秘的手势或特别的语言。你不用达到某一程度,奉献一定的金钱,或达到某一年龄,方可得知真正灵性的奥秘。任何人今天只需步入一间基督教教会,就能找到完整的福音:上帝创造万物;人类犯罪与上帝隔绝;基督的死付清了我们的罪债,并使人与上帝和好;每人都要在完全跟随基督,或与他永远隔绝两者之间做出抉择。

当然,基督教信仰对信徒是大有要求的。他们要把整个生命交给上帝,让他使用、塑造、悉随尊便。他要你效法他儿子耶稣基督的样式。人需要信心才可以成为基督徒,但当中并不涉及任何秘密。你只要拿起圣经来读,就能了解到整个故事。我们的信仰是关乎一个慈爱的上帝的关系,是完全透明开放的。

正因为如此,上帝把他的旨意当做秘密隐藏,不向那些他所爱并他那些他所爱并他赖以领人归向他的基督徒显示,这是否合理?上帝所期盼、渴望和喜悦的事,圣经表达得十分清楚。只要看几段有关上帝旨意的经文,就可以清楚明白:

上帝的旨意是要你们圣洁,远避淫行;要你们各人晓得怎样用圣洁尊贵的方法保守自己的身体。(帖前四3,4)

所以,你们行事为人要谨慎,不要像愚昧人,却要像聪明人。要把握时机,因为这时代邪恶。因此,不要做糊涂人,要明白什么是主的旨意。不要醉酒,醉酒能使人放荡乱性,却要让圣灵充满。(弗五15-18)

以巴弗问候你们,他是你们那里的人,是基督耶稣的仆人;他祷告的时候,常常竭力为你们祈求,好使你们在上帝的一切旨意中完全站稳,满有坚定的信念。(西四12)

要常常喜乐,不住祷告,凡事谢恩;这就是上帝在基督耶稣里面给你们的旨意。(帖前五16-18)

你们为主的缘故,要顺服人一切的制度,无论是至尊的君王,或是君王所派善罚恶的官员;因为这是上帝的旨意,要藉着你们的善行,塞住糊涂无知人的口。(彼前二13-15)你看,上帝对你的旨意,就是圣洁、有智慧、成熟、喜乐、常常祷告、顺服。一个贴近上帝心肠的人,不都是这样吗?一个真正认识主的人,会越加爱他,亲近他,好让他逐渐塑造他的品格和价值。没多久,他就会以他的所思所想来充满你的心思意念,以致你懂得基督的心意,根据他的旨意行事为人。这里并没有什么秘密可言。上帝想你去爱他;当你爱他的时候,就会活在他的旨意中。

在罗马书十二章这篇著名的篇章中,保罗正是以品格塑造这个角度来说及上帝的旨意:「弟兄们,我凭着上帝的仁慈劝你们,要把身体献上,作圣洁而蒙上帝悦纳的活祭;这是你们理所当然的事奉。不要模仿这个世代,倒要籍着心意的更新而改变过来,使你们可以察验出什么是上帝的旨意,就是察验出什么是美好的,蒙他悦纳的和完全的事。」人不是要猜测上帝的旨意。反而,透过他的话语认识他,就能活出他的旨意。

你越亲近上帝,就越能活出他的旨意,行事为人讨他的喜悦,这个观念在整部新约圣经中都是一致的:

你们做仆人的,要存着敬畏、战兢和真诚的心,听从世上的主人,好像听从基督一样。做事不要只做给人看,像那些讨人欢心的一样,却要像基督的仆人,从心里遵行上帝的旨意。(弗六5-6)

你们还需要忍耐,好使你们行完了上帝的旨意,可以领受所应许的。(来十36)

愿赐平安的上帝,就是那凭着永约的血,把群羊的大牧人我们的主耶稣,从死人中领出来的那一位,在一切的善事上成全你们,好使你们遵行他的旨意;又籍着耶稣基督在我们里面,行他所喜悦的事。愿荣耀归给他,直到永永远远。阿门。(来十三20-21)

这世界和世上的私欲都要渐渐过去,但那遵行上帝旨意的却存到永远。(约壹二17)

上帝的旨意,是关乎你住在他里面时你怎样行事为人。你若想得到他的心意,就要读他的话语。这并不意味你可打开圣经随意指到某一节,就希望经文像阿拉丁神灯一样,能显示出你当做何事。反而,你要习惯经常从圣经里了解上帝的想法,以致你可经历得到它改变生命的能力。

学习一边读经,一边祈祷

保罗为歌罗西教会的信徒这样祈祷:

因此,我们从听见的那天起,就不停的为你们祷告祈求,愿你们籍着这一切属灵的智慧和悟性,可以充分明白上帝的旨意,使你们行事为人对得起主,凡事蒙他喜悦;这一切善事上多结果子,更加认识上帝;依照他荣耀的大能得着一切能力,带着喜乐的心,凡事忍耐宽容,并且感谢父,他使你们有资格分享圣徒在光明中的基业,他就我们脱离了黑暗的权势,把我们迁入他爱子的国里,我们在爱子里蒙了救赎,罪得赦免。(西一9-14)

如果你想知道上帝的心意,在读他话语的时候,你要求祂给你属灵的悟性,并祈求上帝的圣灵启迪你的心思意念,以致你能实行祂的旨意。当我到维真学院的时候,我要教一科圣经诠释学的科目,我便到图书馆去找关于解释圣经最好的书籍。我看遍有关这方面早十年(一九八〇年代)出版的所有书籍,并仔细阅读其中大约十本。它们都提到同一件事情:要按照阅读其他书籍的方法来读圣经。这使我大为震惊。没有人提到祈祷对读经的重要;学者的学术研究,好像排挤了圣灵的角色。但上帝的话语是独特和与别不同的。没有圣灵的帮助,我们无法明白他的话语。把读圣经当做学术或知识的活动是绝对可能的,但若要获得主的话语完全的祝福,我们就要透过上帝的圣灵来读圣经。

过去我读圣经一向是为了它的学术价值,我得承认所得的属灵益处很少。上帝没有对我说话,圣经并没有改变我的内心。后来,我读到一位学者,他也感到他的圣经研究枯燥乏味,直到他祈求上帝的启迪开导。他开始祷告:「主,求你透过你的话语向我说话。」他不只想读到圣经的故事,他想知道上帝的心肠。最初,他留意他的读经只起了很少的变化;但不久,在他这样祈祷不到三个星期,他的内心就开始火热起来。上帝开始向他启示,他的话语该怎样改变他的生命。他对他的教导爱慕起来。当我为《新国际译本》圣经翻译箴言的时候,我每星期花六十小时研究经文。但经过十个星期的工作,我比开始时更远离上帝,因为我忘记向这位学者祷告。

保罗认识到在读上帝话语之时,圣灵和祷告是必需的。他知道歌罗西的信徒若要满有一切属灵的智慧和悟性,他们对圣经就要有活生生的经验。他知道如此与上帝相交,可以培育出成熟的灵性。

在你开始读圣经之前,当祈求主透过他的话语直接向你说话,并圣灵会启迪你,使你明白。得到属灵的悟性,意即得到上帝的灵的教导,其中并无任何神秘之处。祈祷,永不可与读上帝的话语分开。

学习熟记和默想圣经

我们若真的要认识上帝的话语,不单要读它,也要熟记和默想它。这样的话,上帝的话语就能向我们说话,给我们忠告和引导。通常在我面对一个重大决定的时候,我在圣经方面的训练就会即时大派用场,帮助我想通圣经对我当下的问题有何话说。把上帝的智慧储存下来,以经常获得他的智慧,这是大有可能的。诗人这样说:「有福的人: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好讥笑的人的座位。他喜爱的是耶和华的律法,他日夜默诵的也是耶和华的律法。他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按时结果子,叶子也不枯干;他所作的一切,尽都顺利。」(诗一1-3)

有些基督徒想听到上帝亲自向他们说话,但我要告诉你他就在这里,并已经说话。除了耶稣以外,所罗门王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人,他在箴言鼓励我们要学习上帝的智慧:「要把它们常常紧在你的心上,绑在你的颈项上。你行走的时候,它们必引导你:你睡觉的时候,它们必保护你:你醒来的时候,它们必和你交谈。」(箴6:21-22)上帝会透过你所熟记的圣经对你说话。

我记得当我童年学习脚踏车的时候,我害怕撞到树木。如果我集中所有注意力在自己眼前的树木,我似乎每次都会撞到它。我发现要避免撞到树木,我就要转移视线到其他地方。所以我开始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我该去的方向,而不是途中的障碍物。同样,在我的灵性生活里,我也学到不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试探上;否则的话,我只会永远碰上它。反而,我学会了仰望耶稣;当我集中注意力在他的话语之上,他就救我脱离试探。

我认识一位学生,摆脱不开缠绕他的某种罪,于是去见他的教授。他曾经尝试过停止思想这方面的罪,但似乎他越尝试不去想它,撒旦就越把试探放在他面前。这位教授与这年轻人坐下,写下一系列直接提及这罪的圣经经节。他把这些经文写在一张3 吋乘5 吋的卡上,让这学生可随身携带。每当他落在一个境况,被试诱去犯罪,他就拿出这卡,读出适切的经文。他很快便熟记这些经节,也能战胜他的罪,因为他藉着上帝的所思所想,坚固他的心思。

在马太福音四章,当耶稣被撒旦试探时也是用了同样的方法。耶稣禁食了四十昼夜,魔鬼到他那里说:「去走捷径把!吩咐这些石头变成食物。你若真是上帝,你一定能做得到。」这个试探,是叫耶稣僭越圣灵放在他心里的制约,自行其是。耶稣是被圣灵带到旷野,他怎会不靠父神而自行满足自己的食欲?主以圣经申命记八3 还击:「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更要靠耶和华口里所出的一切话。」听从上帝的话,比满足人的欲望更为上算。

于是撒旦第二次试探耶稣,这次是关乎上帝的属性。他怂恿耶稣从圣殿顶跳下去,表面上是试验上帝会否救他,但也有可能是要他公开展示本身弥赛亚的身份。再一次,耶稣同样以圣经申命记的话还击:「经上又记着:『不可试探主你的上帝。』」耶稣不会为满足群众的欲望而试探上帝的属性。

最后,撒旦使出最诱人的试探:一条通往权利无痛之路。他把世界各国的荣华都指给基督看,并且对他说:「你只要跪下来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给你。」试想想:天父应许耶稣将会拥有的一切,撒旦现都给他,但无需死在十字架上。可是,耶稣知道这等同否认上帝——他敬拜的当然对象;再次从申命记以上帝的真理回应:「当拜主你的上帝,单要侍奉他。」每一次撒旦试探主,耶稣都以圣经还击。你也可以运用同一方法,战胜你生活中的试探。

上帝的话语能战胜撒旦。「上帝的道是活的,是有效的,比一切两刃的剑更锋利,甚至可以刺入剖开灵与魂,关节与骨髓,并且能够辨明心中的思想和意念。被造的在上帝面前没有一样不是显明的,万有在他的眼前都是赤露敞开的;我们必须向他交账。」(来四:12-13)保罗在以弗所书六章讨论面对属灵争战的方法时,他只列出「圣灵的宝剑,就是上帝的道」作为唯一的攻击武器。你想在生活中得胜吗?你就要熟记圣经,好让你能战胜那恶者。

默想经文是熟记圣经的另一面。你不单只记住圣经的字句,而且细想它们的意义。在我们的文化里,「默想」一词已被敌人俘虏;当你说及默想,大部分人都会立即想起好些东方神秘主义者的图像,他们在焚香或披纱穿袍。「默想」在很多人心目中变为贬义,实属可惜;因为圣经明确地叫我们去默想:「这律法书不可离开你的口,要昼夜默诵,好使你谨守遵行书中所记的一切;这样,你的道路就必顺利,你必一路亨通。」(书一:8)

诗人了解到默想的价值:「求你使我明白你的训词,我就默想你的奇妙……我多么爱慕你的律法,终日不住的默想。」(诗一一九27,97)默想只不过是思想上帝,把你个人的注意力放在他的话语之上,心存依靠,仰望上帝的帮助。默想并无什么值得害怕。

你若从未试过默想,很简单,你只要离开繁忙的生活一会,在一个宁静的地方跟上帝坐下。要关掉电话,确保不会受人打扰,之后邀请主与你一同坐下。闭上眼睛,求主帮助你察觉你生命中的罪,并为罪忏悔,求主赦免。然后,求主保护你的心思意念免受敌人攻击,并求他帮助你在这段时间,以他的所思所想充满你的心思。接着读一段圣经,安静的坐下。我们的基督徒生活说话太多,——祈祷,我们说话;听道,传道人向我们说话;团契,我们与其他基督徒说话……,我们却极少聆听。

我相信正是这个原因,为何对很多人说默想相当困难。默想要求他们坐下,聆听上帝要说什么话,这可以很不舒服。其实很简单,你只需读一小段上帝的话语,然后闭上眼睛,反省你所读的便可。我鼓励你写下你的反思,这可使你精神集中,又可记录你的思想。有人会发觉自己在与上帝通信,或收到他的信息。我不是神秘主义者,我不会把这些信息等同圣经的权威,但对我来说这是一个方法,可以使我接触到上帝的所思所想。有时,我的心在我里面焚烧,毫无疑问,这是上帝在向我说话。

默想其实是祈祷的的一种形式,是祷告的另一面。默想给予我们机会,可以在主说话时听到他的声音。我不是凭肉耳听到声音,而是发觉主能以他的所思所想来充满我的心思。这不是某种灵感,而是一种光照。有时它会持续五分钟,有时可能是一小时。但无论怎样,默想是一种方法叫我停止说话,来聆听上帝。

关于默想最常见的忧虑是:「假若撒旦来搅扰,那怎么办?」但是,我知道主不会向我说任何邪恶或违反圣经教导的东西,因此我相信上帝的光照,会造就和加深我的属灵生命。他的光照,帮助我更深明白他的话语。

我们维真学院的一名学生,因为在一个伊斯兰国家分享信仰而被捕,后来被单独监禁十六个月。这长时间的囚禁会使很多人精神崩溃,他却利用这段时间默想上帝的话语,结果生命不但没有崩溃,反而更加圆融。他意识到上帝对他的人生有一定的计划,也开始认识到要完全依靠主。尽管在患难之中,这位年轻人领悟得到上帝的信实。这个默想上帝的机会,结果改变了他的生命。

我想到上帝,就哀怨唉哼;
我沉思默想,心灵就烦乱。
使我不能合眼,
我烦躁不安,连话也说不出来。
我回想过往的日子,
上古的年代;
我想起我夜间的诗歌。
我的心沉思默想,我的灵仔细探究。
主要永远丢弃我,
不再施恩么?
他的慈爱永远消失,
他的应许永久废去么?
上帝忘记救恩,
因忿怒而止住他的怜悯么?
因此我说:「这是我的忧伤,
但我要追念至高者显出右手的年代!」
我要述说耶和华的作为,
我要记念你古时所行的奇事。
我要默想你一切所行的,
思想你的作为。(诗七十七:3-12)

就算是遭改教家抨击的伊拉斯姆(Erasmus)[译注:十六世纪北欧人文主义的表表者,对慈运理与路德的宗教改革运动影响深远,惟后期因教义及神学问题均被二人严厉批评]也得承认:「我的经验可以见证,粗略地或漫不经心地读圣经,得益很少。但当用功的、聚精会神地读它,圣经的功效是其他书籍无法比拟的。」

学习谦卑的听从圣经的话

我们不单要聆听上帝的话语,也要听从它;否则的话,我们就会用他的话来欺哄自己。我们记得摩押王巴勒的故事,他请人召巴兰来替他咒诅以色列民。巴兰求问耶和华,耶和华不许他去。但巴兰因贪恋大批金银和这尊贵的职分,并不接受上帝的回复。他回到耶和华那里,再次求问他可否到巴勒那里去。这次上帝回答说;「去罢。」但其实上帝是要审判巴兰。你若不愿意听从他的话,他可能会让你听到自己想要听的话。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很深刻的启示:倘若我们想上帝改变他的心意。而圣经对这心意已有清楚的教导,表面上他会改变他的心意,但我们却要面对他的审判。在列王记上二十二章音拉的儿子米该雅的故事里,这也很明显地表达出来。以色列王亚哈不知道自己应否作战,便向假先知寻求意见,他们都鼓励王可以出战。之后王问米该雅,他也鼓励王可出战,原因是王的使者吩咐他要这样回答。但亚哈王坚持要知道真相,米该雅就回答说:「你真的想要真相吗?那就不同讲法了。我看见所有以色列人被杀。」如果你不想要圣经的真理,你就得不到它。你要以诚实的心来到上帝的面前,准备好听从他的话。当人「不领受爱真理的心,使他们得救……上帝就使错谬的思想运行在他们当中,让他们相信虚谎」(参帖后二:10-11)

有一次,我为一位很有名的同事作介绍,他要演讲一个题目:我所认识最美丽的女士。我们所有人都假设,他是以这题目为隐喻,借以说出某样美丽的事物,但他却向我们将及参加他教会一位美丽的女士。她的美丽散发自内心,她一出现,就仿佛燃亮起整个房间。有一天,我的讲员朋友鼓起勇气去问她,为什么她会这么美丽。她的回应是:「恩典。我每天都用时间注视恩典。」她后来解释,「恩典」(grace)是一个缩写,用以代表她的祷告时间。
G 代表感恩(Gratitude)。她以赞美上帝各样的赐福来开始每一天的生活
R 代表读上帝的话语(Reading God’s Word)。她每天都花时间从主那里学习。
A 代表应用(Appropriating)。在了解过上帝的心意之后,她寻求方法把它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上。
C 代表爱(Charity)。基督徒是藉着爱而被人认出,所以她寻求帮助别人的方式。
E 代表期待(Expectation)。这位女士充分期待上帝会透过她来工作。

用时间祷告和读上帝的话语,然后寻找方法实践你所学到的,这会使你明白上帝的心意,也会让主透过你来作工。要带着期待的心来到他的面前,准备好给上帝使用,让他塑造你的生命和品格。但在这一切之先,你要有一个心态,就是当你读圣经的时候,要做好准备,愿意学习主所要教导你的东西。

我们的社会,包括很多教会在内,对于是否接纳同性恋争论不休。到现在,圣经的观点是非常清楚的——不论在旧约还是新约圣经,同性恋都是明确被谴责的。人若要罔顾这个事实,除非他选择视而不见。但是,有些人看不到这个事实,因为他们不想听到真相,所以上帝任凭他们自欺欺人。

上帝不单希望我们阅读和熟记他的话语,也希望我们把它实践出来。我们的文化认为,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就是愚蠢的人,但希伯来人的观念认为,蠢才并不是那些无知的人,而是那些认识真理却完全没有实践出来的人。正如雅各所说:「你们应该做行道的人,不要单做听道的人,自己欺哄自己;因为人若只做听道的人,不作行道的人,他就像一个人对着镜子照自己本来的面貌,看过走开以后,马上就忘记自己的样子,惟有详细查看那使人自由的全备的律法,并且时常遵守的人,他不是听了就忘记,而是实行出来,就必因自己所作的蒙福。」(雅一:22-25)我们主的弟兄雅各是在说,只有蠢才才会早上起来对着镜子看自己,发觉急需要梳洗和剃须之后,便离开镜子,完全忘记梳洗和剃须之事。


有智慧的人会读圣经,默想它,熟记它,并把它实践出来。这就是上帝渴望我们每个人会做的事。他想我们接触得到他的心思,并思想他的所思所想,以致他能改变我们。正因如此,保罗对我们说:「弟兄[和姊妹]们,凡是真实的、庄重的、公正的、纯洁的、可爱的、声誉好的,无论是什么美德,什么称赞,这些事你们都应当思念。你们在我身上所学习、所领受、所听见、所看见的,这些事你们都应当实行;那么,赐平安的上帝就必与你们同在」(腓四:8-9).

TOP

【第五章】培育一颗对上帝的心
你要以耶和华为乐,祂就把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

知道上帝旨意的一个方法,是藉着我内心的渴望。圣灵将渴望放在我心里;因此,当我做祂想我作之事的时候,我深信就是讨上帝的喜悦。

很多时,基督徒不能确定在某一情况下该怎样行,又或因等候上帝「给他们征兆」而感到灰心;那时,他们真正只需考虑的,似乎就是自己内心的渴望。你看,你若与主亲密同行,祂又塑造你的品格,影响你的行事为人,那么,祂也会塑造你的渴望。正因如此,大卫可以说出这番话:「我的家在上帝面前不是这样么?他与我立了永远的约;这约安排了一切,稳固妥当。我的一切救恩、一切愿望,他不都成全吗?」(撒下二十三5)

这并不意味着上帝是个精灵,无论何时你来到祂面前,祂都会为你成全任何神奇的愿望。相反,祂洁净你的内心,除去一切的罪,然后塑造你的心,让你与祂有同一的渴望。当上帝掌管你的生命,祂也掌管你的渴望。你内心渴望之事,乃圣灵放在你心里。正因如此,诗人写道:「你要以耶和华为乐,他就把你心里所求的赐给你。」(诗三十七4)

可惜的是,很多基督徒似乎是活在一个谎话之下,以为跟随自己的渴望是一种罪。有一次有位学生对我说:「倘若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我会感到内疚。」明显地,他相信的是另外一个神,这个神不想成全他儿女的渴望。当你培养一颗对上帝的心,你会发觉你的渴望改变,与上帝的心会有同一的脉搏。

在整部圣经你都可找到这样的例子。使徒保罗经常提及他的渴望。他对罗马的信徒说:「因为我很想见你们,使你们可以坚定」(罗一11)。他鼓励哥林多的信徒跟随自己的内心行事:「如果有不信的人邀请你们吃饭,你们也愿意去,凡摆在你们面前的,都可以吃,不要为了良心的缘故问什么。」(林前十27)他甚至披露,自己所选的事奉生涯是出于自己的渴望:「我立定主意,不在宣扬过基督的地方传福音,免得建立在别人的根基上」(罗十五20)。简而言之,保罗是在说:「我想做,就去做。」在显明上帝旨意这件事上,你内心的渴望有非常合法的位置。我们先读圣经,因为上帝的话语是我们信仰与基督生活的最终权威。但是,寻找上帝的引导第二个最重要的步骤,就是跟随你内心的渴望。

对许多人来说,这一点可能有点抽象。当基督被问及什么是最重要的诫命的时候,祂的回答是:「你要全心、全性、全意爱主你的上帝。这是最重要的第一条诫命。第二条也和它相似,就是要爱人如己。全部律法和先知书,都以这两条诫命作为根据。」(太二十二37-40)

但是,爱上帝可以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我们需要一些具体可供跟随的指引。以色列民的情况正是如此,所以上帝给了摩西十诫,作为他们日常生活的指引。加尔文为十诫定下了一个明智的原则,叫我们以最广阔的角度解释十诫。举例来说,「不可杀人」这诫命吩咐我们不可自杀,也不可胡乱进食以损害我们的身体。上帝除给我们十诫(出二十)之外,也给我们一部约书(出二十四7)。这部约书(出二十至二十三)详细描述怎样把十诫实践出来。后来在申命记上帝把这些再加详尽阐述。这一切关于生活和敬拜的细节固然重要,但是留意上帝的看法跟人的看法有所不同:「人是看外表,耶和华是看内心。」(撒上十六7)最重要的真理是:上帝在寻找那些对他有心的人。其实这毫不抽象:上帝只想你爱祂,你若爱祂,祂就会改变你的生命。

如果这观念对你来说颇为陌生,试想想叫一个两岁大的小孩,在晚饭前谢祷。最初的时候,她喃喃地说些什么,是你听不明白的。后来,她开始为所住的房屋、爱犬、桌子、餐叉、碟子和她的玩具,逐一感谢上帝。最后,在你开始怀疑自己能否趁着食物还热进食的时候,她才为食物感谢上帝。你看,对她来说「食物」是很抽象。她会为火腿和果冻感恩,但「食物」这概括的观念在她而言是有点较难掌握。对一些
基督徒来说,也有类似的情况。他们的牧者为他们所定制具体的信徒行为模式,他们都乐意尝试跟从;但讲到「爱上帝」这抽象的观念,他们就较难掌握。结果,若有人告诉他们要按加尔文「爱上帝,作自己喜欢的事」这番话去行,就猜疑起来了。他们宁愿有人告诉他们确实要做什么事。正因如此,他们诉诸问卜去寻求上帝的旨意。

但是,这是不成熟的基督徒生活方式。你若花时间在祂的话语上与祂一起,每天祷告中与祂倾谈,你很快便会培养出保罗所说的「基督的心意」。当你学着爱祂的时候,祂会使你心里的渴望跟他的渴望一致。因此,重要的是你是否渴望去讨祂的喜悦,而不再是寻求祂的旨意这个问题。

你若仔细衡量自己内心的渴望,有几件事你要留意。

一、你的渴望,是否与圣经相符

你的渴望应来自你与上帝一起的时间。这样,你就可以确保自己是跟随敬虔的渴望,而不是纯粹个人的私欲。这意味你要花时间认识祂,以培养出一个敬虔的心思。所罗门王这样教导他的儿子:
我儿,如果你接受我的话,
把我的诫命珍藏在心里,
留心听智慧,
致力求聪明;
如果你为求哲理而呼喊,
为求聪明而扬声;
如果你寻找它如同寻找银子,
搜寻它好像搜寻宝藏;
你就明白怎样敬畏耶和华,
并且获得对上帝的认识。(箴二1-5)

我们每人都要花时间认识上帝。那可能是迈向成熟的最大障碍。我们活在一个匆匆忙忙的世界,到处都是快餐和即时的娱乐,瞬间的资讯从四面八方涌过来。每一个科技的突破,都似乎催逼我们要走的更快—电脑要运算的更快,机器要操作的更快,甚至我们煮食的方法也要更快。我们变得期望一切都可即时变得成熟。上帝是一个具有位格的上帝,因此祂要求你与祂有一个个人的关系,而关系不是一蹴即至的。

如果你是已婚的话,试回想你初次邂逅你配偶的那天。可能你即时被他(她)吸引,希望大家能在一起。你即时找到两人之间相似的地方,但这并不能使你们「合而为一」。你们的关系需要经历时间才能够成长和发展,你们的关系越长久,你们就越受这关系改变。当你们初初结婚的时候,你发觉自己会迁就对方,去讨他(她)的欢心。这使你改变对自己的看法,也改变你对配偶的看法。俩人的关系继续成长,而最终你会发现自己的生命,跟之前的大有分别。我们与上帝的关系也是一样。由于祂是具有位格的,你和祂的关系不可一蹴即就。当然一见钟情是有可能的(或者恰好相反,你是又踢又叫地开始这段关系),但是发展到一个紧密的关系是需要时间的。你越亲近祂,你就越变得喜爱祂。

当我初次邂逅我太太的时候,我喜欢她,但我并不是全心、全性、全意、全力爱她。这些年来经过与她一同生活,我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爱她。现在,我全心爱她。当我第一次遇见主,我爱他,并感激他为我所做的一切。现在,经过数十年与他生活,我更认识他,也更彻底地爱他。他想我们全心、全性,全意、全力爱他,并爱人如己。

一颗完全爱上帝的心,相信会产生出敬虔的渴望。当你真的爱上帝和你的邻居,你就能非常安心地跟随你内心的渴望,因为它们不会是出于自我的野心或自我中心。耶稣在马太福音七12 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是律法和先知的总纲。”在爱上帝和爱人的框架底下,你可自由地跟随你内心的渴望。

二、你的渴望,是否与献上自己的身体当做活祭相关?

保罗在罗马书十二1 提醒我们,要献上自己的身体当做“圣洁而蒙上帝悦纳的活祭”。他叫我们将自己整个生命献给主,他继而提及这举动将使我们改变:“不要模仿这个世代,倒要藉着心意的更新而改变过来”(2 上)。当你花时间与上帝一起,祂的所思所想就会转化你的心思意念,而你的心意就会被更新。这心意清洁无暇,会以全新的方式思考,追求上帝所追求的事物。这样,你的生命就能转化。因此,保罗补充说:“你们可以察验出什么是上帝的旨意,就是察验出什么是美好的、蒙他悦纳的和完全的事。”(2 下)当你委身于祂,跟随你内心的渴望,你就会察验出什么是上帝完全的旨意。

如果你一直都想感受到自己是与上帝和好,活在祂的旨意之中,那么,你就要向祂献上自己的身体当做活祭。换句话说,你要把你整个生命献给上帝。我认识很多基督徒,他们似乎只想把自己部分的生命献给上帝。他们给上帝一部分的时间,一部分的注意力,一部分的心思。但是,上帝对那些不彻底跟从他的人,并没有兴趣。

事实上,基督给富足的老底嘉教会的信息,就是他们最好要作出决定,是否与祂一起,因为祂将要把那些不热不冷的吐出去。他是出于关心而作出警告,他指出“凡是我所爱的,我就责备管教”(启三19)。主呼召我们向他献上我们生命的一切——一切的活动,一切的意念,甚至我们的身体。他想我们把所有完完全全献给上帝。

要留意旧约时代所献的是死祭,对比我们所献给他的身体是“活祭”。我们是活的,且又选择献上自己,因此当我们遵循他引导的方案,就可被上帝使用。当基督徒(根据圣经他是个祭司)将自己整个生命献给上帝为祭,这就是一个神圣的事奉,一个敬拜的行动。

这个行动代表着基督徒生命的完全改变。他不再酷似世界其余的人,根据现今邪恶世代的生活方式行事为人。反之,他会被转化,照字面的意思,他从内到外都会“变质”。这变化的关键,是上帝已完全更新他的心意。因为上帝的影响,他的思想、意念、情感和行动,都不再一样。当你继续透过上帝的话语和祷告追求灵性的喂养,祂就会持续改变你的生命。

这一切为你的生命带来一个结果:你会去察验和渴慕上帝的旨意,而不是你自己的旨意。而且,你会发觉上帝的旨意是对你有益的:它既完全,在各方面又能讨上帝的喜悦。它就是你一切所需要的。然而,唯有你把自己的身体献作活祭,主才能更新你的心意,使你明白和享受上帝的旨意。

试想想耶稣基督的生平。祂将自己完全献给天父,被他使用以成全上帝神圣的计划。上帝叫他照足字面的意思把自己的身体献上为祭。我们讲及把自己身体献给父神是按象征的意义,但基督了解到若要听从他父亲的话,自己便真的要经历受苦和死亡。耶稣神性的部分愿意这样行,但祂人性的部分却在挣扎。他在客西马尼园祈祷:“父啊,如果你愿意,就把这杯拿走!”祂了解犯罪本身所带来的痛苦,以及要与爱他的父分离是何等痛苦;祂也知道未来二十四小时自己要面对肉身上的痛楚。尽管如此,祂祷告完结时说:“但不要成就我的意思,只要成就你的旨意。”(路二十二42)最终,基督愿意顺服,即使祂知道代价沉重。基督愿意确立上帝的旨意,就是叫祂献上自己的身体为祭。祂如此行,立下了一个我们可以跟随的榜样。

三、你的渴望,是否与信心相配?

你内心是否告诉你,这是该行之事?任何你没有信心去作的事,你便不应去行。对你所行的事,你必定要从心里说得出“阿门”;否则你要问自己,这是否上帝真的想你行的事。

保罗在罗马书十二1-2 劝勉我们要献上身体当作活祭之后,提醒我们应该“照着上帝分给各人信心的大小,看得适中。”(第3 节)换句话说,要细心思想你对上帝的信心和信赖。信心是上帝分给每位圣徒的能力,以成全他(她)的服事。这可以是很主观,但意思是指你的信心,必能对你所行的事投下信任的一票。如果你内心对你说这并不妥当,你就要停止去行。保罗在罗马书十四23 说:“凡不是出于信心的,都是罪。”如果你内心在责备你,这就是罪。对你选择所行之事,你的良知一定要感到自由。

有一次,我和我教会的一位女士对喝酒的问题有了很长的讨论。她认为自己喝什么酒都是犯罪,因此她假设任何基督徒喝酒都是错误。“但基督不是在迦拿的婚宴上变水为酒么?”我在故意唱反调。“主也不是在最后的的晚餐中喝过酒吗?”
“胡说八道。”她回答我说。“在那时,酒的浓烈程度,只像葡萄汁一样。”
“真的吗?那么,保罗为什么要告诫我们不要醉酒?”
这位女士讨厌我的立场,转头离开,复向各人投诉我这“异端”的道理。


喝酒的争端,似乎是个很好的起点去讨论关于信心的问题。圣经很多地方皆有提出喝酒的可能风险,但明显地在属灵上,喝酒并不是对每个人来说都有问题。基督不单喝酒,还把酒纳入圣礼的一部分。故此,我们肯定都能作出一个结论:除非醉酒,基督徒是可以喝酒的。

不过,有些人对喝酒良心感到不安。他们觉得自己喝酒并不妥当(或许是出于一个好的理由),在这情形下我们不该与他们争论。圣经叫我们接纳那些自己不肯喝酒的人,“不要论断引起争论的事。有人相信所有的食物都可以吃,信心软弱的人却只吃蔬菜。吃的人不要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也不要批评吃的人,因为上帝已经接纳他了。你是谁,竟然批评别人的家仆呢?他或站稳或跌倒,只和自己的主人有关”(罗十四1-4)。

圣经叫我们要接纳别人,并告诫我们永不可炫耀自己的自由。保罗在罗马书十四14 说:“如果有人认为是不洁的,对他来说那东西就成为不洁了。”如果你灵里自觉不好去参与某样活动,那么,看在上天的面上拜托你就不去参加。你若参加,这就是错。对上帝有心并跟随他的旨意,有一部分就是要分辨你内心在对你讲什么说话。你的渴望跟你的信心相配吗?若是的话,就去行吧。不是的话,就不要行。也要记住:“上帝的国不在于吃喝,而在于公义、和睦,以及圣灵里的喜乐。”(罗十四17)

在箴言二十三章,有一很好的理据支持不去喝酒:
我儿,你要听,要有智慧,
要引导你的心走在正路上。
酗酒的人,不可与他们来往;……
谁有祸患?谁有愁苦?
谁有纷争?谁有怨言?
谁无故受伤?
谁的眼睛赤红?
就是那些沉湎与酒,
常去品尝调和美酒的人。
你不要看酒怎么发红,
在杯中怎样闪烁诱人,
喝下去怎样舒畅,
最后它却像咬你的蛇、
像刺你的毒蛇。(19,20,29-32 节)

身为上帝的子民,我们要为世界作一个好见证,这意味不可让酒控制我们的生活。但上帝的话语也在士师记九13 歌颂喝酒的快乐;故此,关键是我们每人都要让圣灵掌管自己的选择。

要记住我们每人在上帝眼中都是独特的。我们有不同的渴望,独特的动机和渴求。要记住一件重要的事:你的渴望是上帝所给予的,你要确保它们与你的信心相配,然后才去行。

当然,信心的其中一样难处是要学习等候上帝。出于他的主权,主有时会选择不立刻行动,尽管他已应许他会这样行。圣经三番四次提到,上帝的子民要耐心等候。亚伯拉罕为他儿子的出生等候多年。约瑟想脱离不公平的环境,好像等待了千万年。哈拿为能生育一个儿子等候良久。有时,上帝会叫我们等待。等候是一件难事,但在对上帝有信心的基督徒而言,等待会容易一些。有一次,我内心的渴望激发我作了一个祈祷,等了许久主才回应,但我学会了上帝的时间最是完美。我们不能经常知道,为何他选择他行事的方式;但我们能肯定的是:我们若保持与他亲近,他会垂听我们的祈祷,在他认为完美的时间,为我们实现。

我们为自己内心的渴望而祈求上帝,并无任何不妥。但有时,正如保罗曾落在苦难的境况,主并无正面回应。在哥林多后书十二7-10,保罗承认他遇过这个问题:

因为我所得的启示太大,恐怕会高抬自己,所以就有一根刺加在我的身上,就是撒旦的差役来攻击我,免得我高抬自己。为了这事,我曾经三次求主,使这根刺离开我,他却对我说:“我的恩典是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欢夸自己的软弱,好让基督的能力临到我的身上。故此,我为基督的缘故,就以软弱、凌辱、艰难、迫害、困苦为喜乐,因为我什么时候软弱,什么时候就刚强了。

有人若承认上帝曾否决他的祈求,但他却更加信赖他;这样的人你要欣赏。保罗明白上帝容许苦难临到基督徒的生命,是有一个原因:他想我们在学像基督上更加成熟;而且,比起在容易的时间,我们似乎在困难的时候会成熟得更快、更好。困难的日子,教导保罗学会依赖他对上帝的信心。主有一个计划,他作为的背后一定有一个谋略。由于从前上帝已证明他是值得信赖,此时我们也肯定可以信赖他。

我曾经想过很久,从基督徒的角度来看,约瑟得不到他该得的尊重。他是个杰出的年轻人,他没有犯错,却要忍受不公平的痛苦。跟我们的主一样,他通过自己所受的苦学会了顺服。约瑟被嫉妒的兄长卖身为奴,被冤枉犯罪,被迫多年坐监,也被他所帮助的人遗忘。然而,约瑟成为一个英雄模范不是由于他克服一切的困难,而是因为他让这些处境使他靠近上帝。他学会了依靠耶和华,上帝也更新他的心意。就算在黑暗的日子,他对上帝仍有信心。耶和华不单大大使用他,也给他内心的渴望——就是与他的兄弟恢复和好。

不要以为上帝拒绝回应你,或者出现了困难的处境,就意味你必然是得罪了上帝。祂可能只在尝试使你更加亲近他,也可能祂用这个方法去建立你的信心。

约瑟某些的家族成员,可能因他竟去服事法老这异教的君王而感到犹豫。但约瑟认识得到耶和华利用这个处境,既服事他人,又成就他的渴望。圣经没有提及约瑟为这决定感到挣扎,他相信上帝,而他的行为亦与他的信心相配,故此他便去行。

倘若你的心告诉你不要作某事,就不要作。但若你的心靠近上帝,而它告诉你你要行的事正确,就当跟随你内心的带领。

四、你的渴望,是否与祈祷相配?

如果我想与妻子保持亲密的关系,真正了解她,并准确感受我们之间的关系如何,我便要花时间与她沟通。何时我太过忙碌,忘记与她倾谈;或任由生活的压力积聚,忽略与她分享这一切,我们的关系定必受损。我们停止沟通,亦即是停止彼此了解。我们或会不再先去想及如何使对方快乐,很快我们就在俩人中间树立起围墙。

基督徒与上帝的关系也是如此。要保持亲密的关系,一定要沟通。当你停止沟通,你就停止了解上帝想要什么。基督徒需要花时间祷告,以能与天父保持亲密的沟通。

如此,我们才可正确解释雅各书一5:“你们中间若有人缺少智慧,就当向……上帝祈求”。当我们向上帝祈求智慧,我们就是求他在我们的生命里培养出智慧的品格。“从天上来的智慧,首先是纯洁的,其次是和平的,温柔的,谦逊的,满有慈恩和善果,没有偏袒,没有虚伪。”(雅三17)


当我们祈祷,要祈求主以祂的属性塑造我们。我们求祂在我们的生命里培养出祂智慧的品格,而不是求祂「启示祂的旨意」。那么,我们便能知道祂的心意,知道祂看重的是什么,这样,我们才可真的知道祂的旨意。

我们的渴望应当催使我们祷告。对自己怎样与上帝同行,我要负责,因此我要与祂分享我的心事。什么事会触动你?请与主分享。什么事会使你落泪,请告诉天父。上帝塑造我们内心的渴望,部分原因是要给祂机会教导我们。这样,我们便能知道主怎样看事物,以致我们可得到祂的心意。保罗教导我们要「藉着各样的祷告和祈求,随时在圣灵里祈祷」(弗六18)「不住祷告」这个劝勉的意思是,我们要经常与主沟通,与祂倾谈各样临到我们生命中大大小小的事。我不是指早餐该吃什么你都要问祂意见,而是你要经常想起上帝,与祂倾谈,又对祂敞开。保罗在罗马书八6 说:「以圣灵为念就是生命、平安」。我相信上帝的意思是,我们可让三一上帝持续影响自己的心意。这样的话,你就会知道上帝的心意,因为你在思想祂的所思所想。

基督徒似乎害怕谈及内心的渴望,因为祂们恐怕会被撒旦那欺骗者误导。但是,上帝比撒旦更伟大。如果上帝掌管你的心意,你也藉着圣经和祈祷与祂沟通,你就可以信赖自己的良知,它会在你开始行差踏错时告诫你。你可依赖内心的渴望,因为它们为上帝所掌管。.

TOP

[ 第六章]寻求智慧的忠告

与智慧的人同行,就有智慧。

上帝有一个方案来引导祂的儿女。首先,也是最重要的,祂透过祂的话语引导我们。其次,当我们与祂亲近,祂就可透过我们本身敬虔的渴望引导我们。第三,祂透过别人智慧的忠告引导我们——但要留意,这一步是在我们本身的渴望之后。你自己要培养出一颗对上帝的心,而不是纯粹依赖其他内心正直的人。

我曾有机会与敬虔的人同行,他们的熏陶,深深地影响我。当上帝的子民走在一起,就会产生协同效应;因此希伯来书的作者鼓励我们「不可放弃聚会,好像有些人的习惯一样;却要互相勉励。」(来十25)上帝不单给我们救恩,也给我们教会,作为祂对这世界的计划的一部分。教会让基督的身体可以聚在一起,集体敬拜;在信仰上彼此鼓励;又为大家的成长,彼此负责。

一位牧师曾以燃烧的火来比拟教会。他对我说,如果你堆起多块木头点火,木头会燃烧起来,产生熊熊的火焰。只要木头堆在一处,火便会继续燃烧。但当你把其中一块木头拿出来,它身上的火焰很快便会熄灭。木头本身并没有改变,它仍是同一的助燃物料。但当环境改变,缺少了其他木头的火和热,它便变成不易燃烧。「基督徒也是一样。」他对我说。「只要我们在一起,我们就可在黑暗中为基督燃烧。但当你将一个基督徒从教会中分离出去,不消多时,祂只能在闷烧。」

教会是信徒的群体,由圣灵聚集在一起,为要实现上帝话语的真理。主不仅期望基督的身体成为上帝的居所,也要祂成为传递祂真理的组织结构,让那些远离上帝的人可以被带近,亦让那些接近的人,得以建立到成熟的地步。「他所赐的:有作使徒的,有作先知的,有作传福音的,也有作牧养和教导的,为的是要装备圣徒,去承担圣工,建立基督的身体;直到我们众人对上帝的儿子都有一致的信仰和认识,可以长大成人,达到基督丰盛长成的身量」(弗四11-13)。

上帝把成熟的基督徒放在你的朋友圈子里面,其中一个原因,是让你可以找人给你智慧的忠告。

对于寻找忠告,所罗门有很多话要说:

使智慧人听了,可以增长学问,
使聪明人听了,可以获得智谋。(箴一5)
没有智谋,国家败落;
谋士众多,就能得胜。(十一14)
愚妄人所行的,在自己眼中看为正直,
只有智慧人肯听劝告。(十二15)
接受劝告的......有智慧。(十三10)
不经商议,计划必定失败;
谋士众多,计划就可成功。(十五22)
你要听劝告,受管教,
好使你将来作个有智慧的人。(十九20)
计划要有筹算才能确立;
作战也要依靠智谋。(二十18)
朋友真诚的劝勉....使人觉得甘甜。(二十七9)

有时,我们需要寻求智慧的忠告,聆听其祂基督徒成熟和值得信赖的意见。鉴于我们现今文化的走向,这显得特别重要。色情泛滥,暴虐横行;我们的娱乐圈充满负面形象。美国家庭平均每天看电视七个小时,当中鲜有带出爱、尊重有礼或关心。相反,新闻报道、戏剧和喜剧所发掘出的题材,不外是冷酷无情、间接诽谤或故作勇武。电视没有灌输温柔体贴的情感。

结果是出现了所谓的「梅杜莎症候群」(Medusa syndrome)。梅杜莎是希腊神话中的蛇发女妖。你若望着她,你的心就会变成石头;因为你所见的是恶魔的脸。本质上,你变成你所看的。大部分的电视节目,都这样影响我们的生命。我们看电视,就变似电视。诗篇第一篇,把上帝子民的温柔和善,跟那些拒绝上帝之人的灵性迟钝,作一对比。罪的权势,刚硬人心,在诗中表露无遗:

有福的人:
不从恶人的计谋。
不站罪人的道路,
不坐好讥笑的人的座位。
他喜爱的是耶和华的律法,
他昼夜默诵的也是耶和华的律法。
他像一棵树,栽在溪水旁,
按时结果子,
叶子总不枯干;
他所作的一切,尽都顺利。
恶人却不是这样,
他们好像糠秕,
被风吹散。
因此,在审判的时候,恶人必站立不住;
在义人的团体中,罪人也必这样。
因为耶和华看顾义人的道路,
恶人的道路却必灭亡。

斯蒂文森(Robert Louis Stevenson)《变身怪医》这部小说(台湾译作《化身博士》),创造了杰克博士)(Dr. Jekyll)与海德先生(Mr. Hyde)这两个同为一人的人物。杰克是一个充满魅力的年轻医生,他发明了一种药水,喝了之后会使人变得伤风败俗。每次杰克喝下调制的药水,他就会变成兽性的海德。虽然杰克对这甚为害怕,但海德邪恶的生活却使他深深着迷。他拒绝朋友明智的劝告,继续他的实验。最终,他被这头恶魔完全控制;到了故事的结尾,他不用喝下药水,也会变身为海德。这样的事,正正在我们的社会文化里发生。这世界弥漫着罪恶,我们却习以为常,变得麻木。我们对痛苦迟钝,邪恶统治了现今的社会。蒲柏(Alexander Pope)[译注:英国十八世纪诗人]这样表达这个事实:

恶,本是面目可憎的怪物,
该被恨恶,人亦不欲观之;
惟朝夕相对,熟其面貌,
人起初容忍,继而同情,最后接纳。

一九六〇年代以前,在北美同性恋属于面目可憎,该被恨恶,人不欲观之之列。惟传媒不断在我们面前渲染,到了一九七〇年代,我们视同性恋为一种疾病。但到了现在,我们的社会接纳它成为一种可行的另类生活方式。

弟兄姊妹可以帮助我们在这非基督教的世代,负责任地做一个基督徒。他们可以问一些尖锐的问题,或提出新的观点,上帝可使用他们去影响我们的生命。当我们读圣经时不清楚上帝想我们做什么,或不肯定上帝给我们怎样的渴望,我们都可以寻求他们的忠告。

安提阿教会的长老感到,上帝要呼召他们中间好些人出去传讲基督的福音。他们为此决定聚在一起祷告。‘他们事奉主,并且禁食的时候,圣灵说:“要为我把巴拿巴和扫罗分别出来,去作我呼召他们作的工。”于是他们禁食祷告,为两人按手,就派他们去了。’(徒十三2-3)我发现这段经文相当重要,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无疑扫罗有些想法,将会出去传福音,但他仍等候教会的领袖去确定这个决定。第二,所有长老都赞同巴拿巴和扫罗作为他们的代表出去,因此,主必曾把他的心意向各人显明。他们的一致赞成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是整个教会差派和支持这两个宣教士。

我要找哪个人?

你要找一个你所信赖和欣赏的成熟基督徒,而且,你愿意聆听他(她)的忠告,就算你不太喜欢听到。根据我的经验,许多基督徒是出于两个原因而去咨询别人。一是他们本身与上帝的关系并不亲密,因此想寻找一个可得知他旨意的后门。另一是他们想获得别人的认可,过于想得到智慧的忠告。但这两个原因都不能荣耀上帝。前者暗示成熟的品格可有可无;后者则显示那人缺乏自信,不能肯定自己的信念。上帝想我们先寻求他,接着是探求自己的渴望,好让我们可以肯定自己在依赖别人之前,已是与上帝亲密同行。我们咨询别人的意见时,必须对被咨询者的灵性成熟程度有信心。成熟的人了解圣经;向一个不成熟的信徒,甚或是一个未信主的人咨询,是一件愚蠢透顶的事。上帝怎会使用这个人去培育你的品格,给你灵性的导引?

对现代的基督徒来说,罗波安的例子堪作警惕。他的父亲所罗门王因要大兴土木,对以色列民横征苛役。百姓精疲力竭,元气大伤。当罗波安继位,以色列人来见罗波安,请求他减轻他们的负担:‘你父亲加给我们的重担,现在求你减轻你父亲使我们做的苦工和加在我们背上的重担,我们就服事你。’(王上十二4)

这可以说是罗波安的黄金机会。如果他答应以色列民的请求,百姓就会因他顾念他们的需要而爱戴他,以色列就可再次成为一个可引以为傲并强大的国家。惟罗波安需要时间考虑。他等待继位已久,渴望可得到终极的权力和荣耀。现在他已登基,但他第一件要处理的事竟是工人阶级的不满埋怨。他叫以色列人三天之后回来听他的答复;同时,他请教他父亲所罗门在世的时候曾辅助他的长老说:‘你们给我出个主意,我应该怎样回答这民呢?’

长老回答说:‘今天如果王作这民的仆人,服事他们,用好话回答他们,他们就常作王的仆人。’(7节)我认为这是一个绝妙的属灵答案。要成为一个领袖,长老告诉他:你要成为一个仆人。这是一个非常合符圣经的观点,基督自己也会作出同样的回应。但是,罗波安不想成为仆人。这些年间他一直等候要作主人,他一心想统治和支配。因此圣经告诉我们:‘王拒绝了老年人给他出的主意,反去请教那些与他一起长大,侍立在他面前的年轻人’(8 节)。换句话说,王拒绝聆听经验之谈,反去咨询那些对他唯唯诺诺的人。

那些与他一同长大的年轻人回答他:‘这民对王说: “你父亲加重我们的重担,现在求你减轻我们的重担。”你要这样回答他们:“我的小指头比我父亲的腰还粗!我父亲把一个重担加在你们身上,我要使你们负更重的重担;我父亲用鞭子责打你们,我要用蝎子鞭责打你们。”’(10-11 节)

这位年轻的君王跟从那些奉承者的建议,结果导致国家的分裂。如果他肯照有智慧的顾问所建议的去行,他就仍可作为全以色列的王。

要记住,上帝想用这个咨询过程去塑造你的品格,帮助你迈向成熟。因此,他只会使用那些亲近他的人,去传递他的智慧。

几乎关于圣经所提及的每一个君王,面对困境都会依赖顾问的智慧。大卫和所罗门在有需要的时候,都会咨询他们所信任的顾问的意见。摩西曾与他的岳父商议。在初期教会,信徒都向耶稣的门徒咨询意见。甚至保罗需要智慧的时候,他也有可咨询的人,最初是巴拿巴,其后他也听从了教会领袖的意见。在使徒行传二十一20-25,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警告保罗他的生命可能有危险,就想出一个计划保护他,然后直率地对他说:‘你就照我们的话做吧’。可能并没有很多人会这样对保罗说话,然而他听从了他们的话。但在另一方面,保罗了解自己心里的渴望,也照着而行。较早前他的朋友试图劝阻他不要回到耶路撒冷,保罗却说:‘你们为什么哭,使我心碎呢?我为主耶稣的名,不但被捆绑,就算死在耶路撒冷我也都准备好了。」(徒二十一13)

使徒吩咐所有基督徒都要以关爱和祷告彼此守望,但他们也在每一教会委派称为长老的监护人,如同牧羊人照顾羊群一样,好好照顾信徒。长老要以身作则带领信徒,行善离恶。因为他们的角色,长老被称为牧者。圣经讲及他们的时候,说他们为教会的领袖(参帖前五及来十三)。至于会众,他们要接纳教会领袖的权柄是由上帝所赐,并且要跟随他们的带领。

这个模式在旧约圣经早已存在。上帝是以色列的大牧者。而君王、先知、祭司、长老,都是被呼召作为祂的代表。担任副牧者的角色。在新约圣经,好牧人耶稣也是一位大牧者,而教会长老就是他的属下。使徒彼得称自己为在基督之下做长老。长老的角色要求有成熟的灵性,稳重的基督徒品格,以及良好的个人和家庭生活。

你要聆听你教会的意见:上帝放你在那里是有一个目的,你的牧者和教会领袖对你有属灵权柄,你要留意他们的建议,几年前,我一个学生经常转换教会——似乎每隔一个月他就来告诉我,他所参加的教会有什么问题,有一天我问他:「你何不只是留下来?」他只是告诉我他所参加的每间教会,有什么罪的问题以及他何等不愿「成为一件背弃信仰的教会的一份子」。

可惜的是这个年轻人不想留在教会的真正原因,是他不想在任何人的权柄之下。他视自己为教会的独行侠,到处闯荡,狙击那些阻塞上帝教会的罪人。但我们的主并不是这样工作。每一个基督徒都是服在权柄底下。我告诫这个年轻人,如果他不用向任何人问责,他就会自招麻烦。近年来所有因罪跌倒著名的传道人,他们有一共通之处,就是没有人他们一定要去听从,或是至少没有人他们愿意或可以去听从。

不要忽略教会的智慧。上帝特定用它去帮助那些需要智慧忠告的人,祂也使用教会成为塑造我们生命的其中一个工具,要找你教会的领袖,以及那些你所认识与上帝亲密同行的人,当我咨询别人意见的时候,我经常都会惊讶,上帝早已预备那人的心向我讲说话。我尚未开口,主已使他明白我的情况。我们的上帝是大有能力的,祂凭自己的主权和旨意,掌管万有;但他竟也眷顾我。

我当说什么?

实际来说,咨询别人最困难的地方,往往是如何向人提起自己的问题。我们害怕自己看起来像是愚拙或没有能力,而这吓走了不少人。但你要记住,上帝不但会用你的处境来帮助你,祂也会利用它作为一个机会,让别人去服事你。换句话说,你向人咨询不单是一个机会,让上帝在你生命之中工作,这也让他在咨询人的生命中工作。

那可让你重新诠释你个人的情况。你开始看见上帝不单在你的生命作工,更在远为辽阔的世界工作。举一个例,当我预备本书的原稿时,主安排了很多人与我谈及上帝对他们生命的旨意。这驱使我小心想通我所写的文字背后的神学问题,亦令我从多种角度考虑这个课题。他们的请求,使我成为一个更好的学者。他们大概不知道,上帝在他们的生命工作的同时,也在我的生命工作。我鼓励你为向谁人咨询你的问题祈祷,好让上帝可以预备他们,正如祂预备你一样。

这可能对你过于显浅,但在你道出你的情况之前,最好先征得准许。「我可否为某件事咨询你的意见?」这个简单的请求,礼貌地为讨论打开大门,也使咨询人有所预备。然后,你要尽可能简单说明你的个案,咨询他(她)的意见。我曾经遇过有些人向我滔滔不绝讲了自己的情况一个小时,但都没有说明他们找我的来意。他们是想寻求智慧的忠告?他们需要人做某一样的事以协助他们?或者他们只想得到鼓励?无论如何,我想知道别人的期望。我也经常提出要与他们一同祈祷,好让我们有同一的心意。

使徒行传十五章记载了一个关于基督徒寻求咨询的好例子:

有几个人从犹太下来,教导弟兄们说:「你们若不顾摩西的规例受割礼,就不能得救。」保罗和巴拿巴,与他们大大的争执辩论起来。大家就派保罗、巴拿巴和他们中间的几个人,为这个问题上耶路撒冷去见使徒和长老。(徒十五1-2)

在基督教开始的时候,它的神学还在逐渐成形之中。这些信徒面对一个重要的决定,他们知道这会影响很多人:并非犹太人的信徒,应否遵行犹太习俗?作为信仰的余民,基督教的发展脱离了犹太教,但它是以作为犹太教的一个分支,受到罗马法律的保护。但是,要求所有外邦基督徒都要成为虔诚的犹太基督,是否真的必要?他们既想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传遍罗马帝国,那么,他们应否劝勉初信者也要像犹太人一样生活?

教会内意见分歧,所以他们决定要寻求更权威的意见。当时,耶路撒冷的教会被视为基督教的中心,因此他们上去咨询耶路撒冷教会的长老。

于是教会给他们送行,他们就经过腓尼基、撒玛利亚,述说外族人怎样归主的事,使弟兄们大大喜乐。到了耶路撒冷,他们受到教会、使徒和长老的接待,就报告上帝同他们一起所行的一切。然而有几个法利赛派的信徒站起来,说:「我们必须给外族人行割礼,吩咐他们遵守摩西的律法。」

使徒和长老聚集在一起,商议这件事。……大家都静默无声,听巴拿巴和保罗述说上帝藉着他们在外族人中所行的神迹奇事。他们讲完了,雅各说:「弟兄们,请听我说!……所以我认为不可难为这些归服上帝的外族人,只要写信叫他们禁戒偶像的污秽、淫乱,勒死的牲畜和血。因为自古以来,在各城里都有人宣讲摩西的书,每逢安息日,在各会堂里都有人颂赞。(十五3-6,12-13,19-21)

大家都赞同这决定,它并且成为一个先例,让教会可以在以后几年有爆炸性的增长。上帝的子民需要忠告,所以他们就去咨询成熟的信徒,清楚说明问题的所在;而上帝也透过他们智慧的忠告来实行祂的旨意。

什么是上帝的呼召?

每逢基督徒要为重要的事情做决定,都喜欢搬弄「我被呼召」这词。明白上帝的「呼召」这个观念,非常重要。我会这样为它下定义:呼召是一种内在的渴望,由圣灵所赐,藉着上帝的话语而来,并由基督的群体所确认。这个定义,清楚表明上帝的启示以及你个人的信念的优先性。首先,呼召是源自你个人的渴望,你内在的信念。你若亲近上帝,他就会塑造你的心思和意志,你会发现自己渴慕不同的事物。偶尔你会感受到一个很深的信念,知道主要你去作某些事。这是「呼召」的第一步,但它本身并不能完整地构成一个呼召。

基督徒拥有的内在信念,必须本于上帝的话语。一个基督徒若花时间阅读并默想圣经,上帝就会着手以他的心意,确定或排除他的呼召。若这呼召显然获得圣经的确认,那么下一步它就要切实得到基督的身体的肯定。正因如此,基督徒身边要有敬虔的人,这至为重要。对于那些声称想事奉的人,每一个我都会问这个问题:他教会里成熟的基督徒,有否确认他这个想法。如果没有信仰群体的肯定,我们必须质疑这呼召的合法性。然而,首要的仍是上帝的话语以及内心的渴望。

列王纪上十三章记载了一个故事,上帝吩咐一个犹大的年轻先知到伯特利,宣判那地方祭坛的罪,然后回犹大去。耶和华明确命令他不可在哪里吃饭喝水,要立即回去。那是祭坛旁边有人留意到这年轻先知的语言,以及看见他行神迹的能力,就赶快回家告诉他们的父亲。他们的父亲是一个老先知,他命令他的儿子给他备驴,好去追及这年轻的先知,要求他到他们家里。当他遇见这年轻的先知,老先知对他说:“请吃喝吧。”但这年轻人解释上帝怎样禁止他不可这样做:

神人说:“我不可同你回去,或是与你同行,也不能在这地方吃饭喝水,因为有耶和华的话对我说:‘你在那里不可吃饭喝水,也不可从你去的原路回来。

老先知对他说:“我是先知,和你一样。有一位天使奉耶和华的命对我说:‘你去把他带回你的家,给他吃饭喝水。’”但是,老先知是欺骗他的。于是神人与他一同回去,在他家里吃饭喝水。(王上十三16-19)

老先知欺骗年轻的先知,捏造耶和华所讲的话,结果年轻的先知跟从了人的话,反不听从耶和华直接的命令。这个非常奇特的故事,旨在说明听从上帝命令的重要性。后来,老先知对年轻的先知说:耶和华如此说:‘你既违背耶和华的命令,没有谨守耶和华你的上帝吩咐你的诫命,反倒回来,在耶和华吩咐你不可吃饭喝水的地方,吃了饭喝了水,因此,你的尸体不得入你列祖的坟墓里。(21-22 节)

最后,年轻的先知在回家的路上被狮子咬死——这是对违背上帝命令严厉的惩罚。故事的教训是,如果上帝清楚吩咐你去做某事,不要因为别人告诉你不同的意见而不去遵从。圣经和你内向的渴望都不清晰的时候,你就要去寻求智慧的忠告。但别人的意见,永不可否定你所听见主借着圣经向你所说的话。上帝话语的权威,高过别人的意见。.

TOP

【第七章】留意上帝的照管
上帝在我们生活的际遇中工作

生活之中总有某些部分是我们不能控制的,我们称之为[照管],这也是出于上帝的旨意。《韦氏大辞典》(Webster’s Dictionary)把照管定义为上帝的引导。祂在我们生活中或大或小的处境工作。有时,我们称之为[偶然](chance),因为祂的照管有时似乎以这种方式临到我们。

圣经也有这样的用法。例如,路得记二3 按字面可直译为:[路得偶然来到波阿斯那块田。]这虽然似乎是纯粹的偶然,但路得记的作者说的很清楚,掌管她生命的是耶和华。故事开始时,耶和华停止了犹大地的干旱,赐粮食给祂的百姓。故事结束时,耶和华使她生育,赐她后裔。上帝从不曾向路得直接说话,无论是透过异象或是言语;但祂照着自己的目的,并从路得的好处着想,掌管她一生的际遇。发生在基督徒身上的事,没有一件是偶然的。在上帝并没有意外,一切都是按计划而行。在我们一生,照管的痕迹到处可见。

所罗门王曾说:[跑的快的未必得路,勇士未必战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精明的未必致富,博学的未必得人赏识,因为时机和际遇左右众人。](传九11)我认为这是一个绝佳的解释:尽管我并没有作过甚么,但不知怎的我仍然得到上帝丰富的赐福,好运常常临到我身上。正如所罗门所说,很多事是与人生的时机有关。

举一个例,没有理由我会成为一个旧约教授。我在连拉斯神学院(Dallas Seminary)刚完成希腊文研究的博士学位;那时,我的希伯来文教授在学期中间辞职,学院找不到适合的人,便按手在我身上,任命我为希伯来文导师。(当然,之前几年我学过希伯来文。)有人会称这为纯属瞎撞得来的运气,但我喜欢视它为上帝的照管。

我年轻的时候,曾期待过某女孩子有一天会觉醒,发现我就是她的梦中情人。在我等待的时候,伊莉就碰巧出现,我们共坠爱河。我不知道那位女士后来怎样,但多幸亏上帝的照管,伊莉和我共渡了超过四十年美好的日子。每人皆有他的时机和际遇。

保罗对罗马的教会说:[弟兄们,我不愿意你们不知道,我好几次预先定好了要到你们那里去,……可是直到现在还有阻碍。](罗—13)这说明了上帝引导的第四个步骤:祂的照管。有时你想作某事,教会的兄弟姊妹也作出肯定,但不管甚么愿因,它总是不能成事,机会始终不在。要记住,首先我们要看圣经,确定自己是按上帝的真理而行。其次,我们要确定自己是跟随内心的渴望。然后,我们寻求别人智慧的忠告。以上一切步骤,我们都要负上责任。但是,有时事情的发生,我们并不能控制。这就是照管,有时我们惟有顺从它的意旨。

纵使你目标明确,觉得被上帝呼召,也有其他基督徒的确认,但环境却拦阻你的计划。这是完全可能的。在哥林多后书一17 保罗谈到他的行程计划,就曾提及这种情形:[我这样决定,难道是反复不定么?我所决定的,难道是体贴肉体而定,使我忽是忽非吗?]保罗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却无法完成。有时,无论我们如何努力,事情并不如那般发展。

我的朋友哲普?麦葛雷格博士是一个事事讲求计划的人。他把日程写满在日历上,又订定目标,并通常会为一生之中想达成的事尝试制定一个计划。但哲普会告诉你,他常常要为可能的错失留有空间。事情往往并不如他所想的发展。有时,上帝的照管并不容许他去完成自己所计划的一切。也许有些时候,主赐给他大大成功,远超过他所想所求,以致他要吐故纳新。

管理理论在教会日益盛行,帮助不少牧者变得更有组织,亦更好装备他们以协调教会的事工。可惜的是,这也使一种心态悄悄走进教会,就是以为教会要成功,一切在乎于能否构想出一个好的计划。但是,我们不可能周全考虑所有因素,事情也往往不会按我们所计划的发展。我们不能照自己的想法,操控上帝替我们办事。对于那些自以为可以完全计划自己未来的人,雅各有这样的教导:

你们说:“今天或明天,我们要到某城去,在那里住一年,做生意赚钱。”其实明天怎样,你们并不知道。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本来是过眼云烟,转瞬之间就消逝了。你们倒不如说:“主若愿意,我们就可以活着,作这事或作那事。”(雅四13-15)

计划并没有错。事实上,所罗门建议领袖在开始一个重大项目之前,要先坐下来好好思考每一个步骤。但是,我们所制定的目标和计划,并非我们的上帝。我们当这样说:“主啊,这是我的计划,我想这是正确的步骤。我已为它祈祷,读了你的话语,也咨询别人智慧的意见。我相信这会讨你的喜悦。所以你若许可的话,我会打算这样行。”要常常留有空间,让事情可不按你的计划发展。

一九五二年,我进入神学院读书,没想清楚便开始进入一个未知的将来。我不知道上帝有什么等待著我,我极之需要某样的安全感、之后,突然之间我有一个想法:我要参军!我要成为军队里的牧师,好让我能有职业的保障,也能服事人。我生活的一切,就都围绕在加入军队这件事上。但我感受到内心的谴责,因为我是出/于恐惧而不是信心而行。上帝以祂美好的照管,救我免受自己的愚蠢所累。在我将要应征入伍之前几天,我收到一封电报。现在回想起来,我明白主为何不想我从军。我并不适合从军;我参军只是想找一份稳定的工作。

新约圣经有几个例子,当中保罗表明了上帝的照管在其生命有何角色。例如,在使徒行传十八21保罗离开以弗所,打算回去他的母会报告。他离开的时候,封犹太的信徒说:“上帝若许可,我还要回到你们这里来。”他是在说:“如果上帝安排好环境,我就会回来。”结果,他真的在短时间内回到以弗所。保罗多次提及要探访其他教会。他写给罗马的教会说:“常常在祷告中肯切祈求,也许我可以照着他的旨意,终于能够顺利地到你们那里去。”(罗一10)保罗曾想到访罗马,但上帝的照管并没有为他开门。他要去庇推尼,但(耶稣的灵也不许)(徒十六7)他渴望再到哥林多,但据我们所知,他不曾成功。有时,上帝的照管会透过时机和际遇拦阻我们。去行我们以为自己想做的事。但也有时候,上帝的照管会给我们极好的机会是我们难以想像的。

你肯定试过某个机会突然跳到你面前,是你几乎没有想过的。有时,上帝会将某人或某个处境带进你的生活,是你从不曾期待过的。你唯有相信一个事实:你的天父想给他的儿女一个惊喜。

我有一位朋友,他是一所基督教大学的教授。有一次他在餐馆,对面坐着的人在谢饭祷告。他们开始交谈起来,原来那人正是另一所基督教大学的校长,他到这个城市为要见一个可能的教授人选。似乎主真的机缘凑巧地安排了这次见面,我的朋友结果去了那校长的大学任教,虽然他从没有想过要有转变。上帝实在掌管我们的环境,有时我们要对时机和“际遇”,作出回应。

上帝替我们工作

照管带出一个好消息,就是上帝顾念我们。祂思前想后,看看什么对我们最好。祂差遣祂的天使保护我们,为我们监督一切,他是顾念我们的慈爱父亲:“你们因着信,在基督耶稣里都作了上帝的儿子。”(加三26)使徒约翰在约翰一书三9 提到,上帝的种子在信徒里面,以致我们真的“重生”,成为祂的儿女。彼得鼓励我们要把一切忧虑卸给父神,“因为他顾念你们。”(彼前五7)

上帝为父这个观念,并不是新约圣经所独有,上帝曾称以色列为祂的“长子”(出四22)。长子既要承继他父亲的产业,为何他要在异地为奴受苦?在长子承继应许之地这产业之先,上帝早已借着祂的圣子订立圣约。

如果过去的以色列是祂的儿子,更何况今天的教会,当承受怎样的产业?我们与上帝永恒的儿子在天国一同坐席,这儿子就是祂本身可见的形象。在撒但统治和被罪奴役的此世人间,我们作了些什么?上帝从被掳中释放我们,借着圣灵与我们进入新的圣约(圣灵把祂的律法写在我们心上),祂使我们受了圣灵的印记,带领我们承受永恒不会衰败的产业。耶稣是何谓上帝的儿子完美的表达。从今以后,上帝的子民可以称祂为“阿爸父”,这是在旧约前所未有的。

耶稣基督的使命,就是要使人更完全认识,上帝就是父亲。正因为如此,祂作了这个大祭司的祈祷:“父啊,现在让我在你自己面前得着荣耀,就是在创世以前我与你同享的荣耀。你从世上分别出来赐给我的人,我已经把你的名显明给他们了。”(约十七5-6 )除非透过祂儿子耶稣基督作为中保,我们不能得以接近上帝这位父亲。耶稣说:“如果不是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但对于那些信基督的人,我们就成为上帝所爱的儿女。

主耶稣曾说:“两只麻雀不是卖一个大钱么?但你们的父若不许可,一只也不会掉在地上。”(太十29)祂甚至知道,一只麻雀何时会掉在地上,这位如此眷顾的上帝,深深感勤了我。这是一位何等的上帝!

在下一节基督接着说,甚至你的头发祂都一一数过。我们的天父知道我们的一切。埃及人婢女夏甲得罪她的主母撒拉;但当撒拉虐待夏甲,上帝显现于她,给她供应。她给上帝起名叫“看顾人的耶和华”。在诗篇一三九篇,诗人大卫以感人的笔触描述上帝对祂儿女亲密的爱和眷顾:


耶和华啊!你鉴察了我,
你认识我。
我坐下,我起来,你都知道;
你在远处就明白我的意念。
我行路,我躺卧,你都细察;
我一切的行为,你都熟悉。
耶和华啊!我的舌头还没有发言,
你已经完全知道了。
你在我前后围绕着我,你的手按在我身上。
这样的知识奇妙,是我不能理解的;
高超,是我不能达到的。

我到哪里去躲避你的灵?
我往哪里去逃避你的面呢?
如果我升到天上,你在那里;
如果我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
如果我展开清晨的翅膀,
飞到海的极处居住,
就是在那里,你的手仍必引导我,
你的右手也必扶持我······

我的脏腑是你所造的,
在我母腹中你塑造了我。
我要称谢你,因为我的受造奇妙可畏;
你的作为奇妙,
这是我深深知道的。
我在隐密处被造,
在地的深处被塑造,
那时,我的形体不能向你隐藏。
我未成形的身体,你的眼镜早已看见;
为我所定的日子,我还未度一日,
都完全记在你的册子上。

上帝啊!甚愿你杀戮恶人;
你们流人血的啊,离开我去吧!
他们恶意说话顶撞你,
你的仇敌妄称你的名。······
上帝啊!就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
试验我,知道我的意念。
看看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
引导我走永恒的道路。

在第一段,大卫赞颂上帝认识他的一切,每时每处都认识他。在第二段,他歌颂上帝时常与他同在,不论在天上还是阴间。在第三段,他在验证这些真理——上帝,你创造了我;你从里到外都认识我,看你在何处造出你的杰作?就在我母腹阴暗的水道之中,你也真的可能在地的深处造我。在最后一段,大卫在憎恨他和想杀害他的人面前,赞颂上帝的无所不能与无所不在。

这是何等美丽的描述!父神设计我们,创造我们,认识我们!上帝就在这里,替我们工作。

在主耶稣的生平中,有两个例子可以描写出上帝对祂儿女的眷顾。第一个发生在基督接受试探之后。由于耶稣四十昼夜没有进食,又刚与魔鬼争战完毕,祂需要上帝体贴的照顾。因此马太指出魔鬼离开了祂之后,【有天使前来服事祂】(太四11) 。在客西马尼园,耶稣在万分痛苦之中向上帝呼求。路加给我们知道, 【有一位天使从天上显现,加给祂力量。】(路二十二43)上帝精心安排,体贴服侍我们的需要,这是何等美丽的图画!

基督徒要记得:上帝设计你,创造你。以弗所书一章提到在【创立世界以前】(4 节),你已在祂的计划之中。祂也从起初计划要使你【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没有瑕疵。他又按着自己旨意所喜悦的,预定我们借着耶稣基督得儿子的名分】(4-5 节) 。上帝拣选你去属乎祂,收纳你作为祂的儿女。接着根据6-8 节,充充足足的赐给你宽恕、恩典、智慧和聪明。祂拣选你不是因为打动了祂,反而,他这样行便能打动世界,使世界认识祂。保罗说,祂拣选软弱的,以显出祂的刚强;拣选愚笨的,以显出祂的智慧。正如罗伯(David Roper)所言:【我们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人才,上帝放在自己身边的都是没有能力的人。上帝所使用的人,极少是伟人。尼采(Nietzsche)所要的是(某种刚强的人,赋有极高的智慧和坚强的意志)。但上帝确实寻找那些不入流、胆小、愚蠢、和笨拙的人。祂不是为了将就,只好要一帮蠢人;祂是特意拣选他们。】

保罗这样说:【弟兄们,你们想想,你们这些蒙召的,按人来看有智慧的不多,有权势的不多,出身尊贵的也不多。但是上帝却拣选了世上愚笨的,使那些有智慧的羞愧。他也拣选了世上软弱的,使那些刚强的羞愧。他也拣选了世上卑贱的和被人轻视的,以及算不得什么的,为了要废弃那些自以为是的,使所有的人在上帝面前都不能自夸。】(林前一26-29)

祂不单拣选你,收纳你,赦免你,使你成为圣洁,祂还为你的生命设计了一个计划,又让你知悉它:【他照着自己在基督里预先安排的美意,使我们知道他旨意的奥秘,到了所计划的时机成熟,就使天上地下的万有,都在基督里同归于一。】(弗一9-10)

上帝是透过祂的儿女在世上开展祂的计划。最终,世上其他人都会知道我们是对的:基督实在是王。祂对我们的旨意,是叫我们作为祂在世上的神圣代表,这旨意非常的清楚。

保罗继续说:【那凭着自己旨意所计划而行万事的,按着他预先所安排的,预定我们在基督里得基业,借着我们这在基督里首先有盼望的人,使他的荣耀得着颂赞】(11-12 节)。事实很清楚:上帝拣选我们成为圣洁。我们的生命可以颂赞和荣耀上帝,是因为我们是祂的怜悯、慈爱和圣洁的彰显。这一切都是祂计划的一部分,我们行事为人该荣耀祂。

【你们既然听了真理的道,就是使你们得救的福音,就被基督所收纳。】(13 节,《新国际译本》)你决定相信基督是一个转折点。那时,你就成为上帝的儿女,你的心思与祂的旨意一致。【信了基督,就在他里面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作为印记。这圣灵是我们得基业的凭据,直到上帝的产业得赎】(13-14 节)。当你做这个决定相信基督,上帝在祂的爱眷中就赐给你一份特别的礼物,作为你得救的印记:祂把祂的圣灵放在你的生命里,作为你是祂儿女的表征。

【凭据】的原文,本是一个极美的希腊字。它可用作表示一个印记——上帝给我们生命一个记号,用以表示我们是属乎祂的。它也可解作【首期付款】——上帝给我们圣灵,叫我们预先尝到,将来在上帝的同在里所经历到那种完全的圣洁。它亦可解作【订婚戒指】——上帝把圣灵放在我们里面作为一个应许,应许我们将来可更丰富地与祂同在,与祂永恒在一起。这是何等的应许!上帝好像以为慈爱的父亲顾念我们,祂为我们的好处,掌管我们的际遇。

当伊莉和我初结婚,我渴望在教会牧会。那时我们在波士顿居住,因为我正在哈佛大学读博士。夏天来到,我想在教会寻找一份牧职。一个星期日早上,我们为两样事祈祷:第一,救主给我一个岗位,是我能够服事的;第二,我们仍可住在大学附近。星期一,我收到附近一间教会的来信,邀请我成为他们的牧师。上帝早已知道我们的祈祷,甚至在我们祷告之先,已为我们预备了回复!由于祂的悉心照管,祂供应我们的方法,是完全出乎意料的。

我们行事为人是要讨祂的喜悦,但有时时机和际遇拦阻我们,去行自己心里想做的事。这是上帝照管的一部分。你要理解这是出于眷爱你的上帝的整体计划,要相信祂知道什么是最好。

我们往往不能知悉原因

我们想象中的完美世界,凡事都有答案。我们能看见[大图画],喜乐地接受上帝的计划。但我们不是活在这完美的世界。事实上,我们往往不能明白上帝的照管。正因如此,圣经教导我们[义人必因信得生]。当噩运来临,我们需要信心才可以相信上帝。

约瑟必定在想,他作了何事以致得到这样不公平的对待。首先,他被卖为奴。接着,有人买了他,这人的妻子却对他有非分之想。然后,他在监牢里帮助了一个人,但这人忘恩负义。约瑟必定想过上帝的照管是怎样一回事,但最终,耶和华冲破他一切的际遇,完成美事。

一九八〇年代,一种具美国特色的神学出现,蒙骗了许多人。我们通常称之为[成功神学],只有像我们这般令人尴尬的富裕社会才会想出这样的主意。它的教义大概如此:上帝想你健康和发达。如果你真得与主同行,祂必赐你身体健康、事业成功。如果你生病,你要否定患病的想法,要对上帝更有信心。如果你遭遇难处,这代表你对祂没有信心。

当然,这完全是胡说八道、明目张胆的异端。

但在一个重视财富过于品格的社会,它有一批心甘情愿的听众。结果,它迅速增长。但当人发现除了努力工作、节俭和储蓄这等老生常谈之外,上帝并没有给人任何成功致富的神奇药方,它也就逐渐消失。亲近基督,与物质繁荣,并无共通之处。

亚古珥是旧约圣经其中一个最谦卑的人,他明白这个教导。他祈求上帝不要使他富裕,因为他应付不来。如果他富裕的话,他承认不会去信靠上帝,反而依靠财富给他的地位和安全感(参箴言书三十章)。圣经对金钱有很多教训,其中说及富有是件好事。贫穷不是美德。他使我们与朋友疏远,亦令我们失去闲情逸致去享受好书和有益的音乐,贫穷甚至使我们远离上帝。亚古珥亦祈求上帝不要给他太少金钱,因为他也不能应付得来。他承认说:[我会偷窃,污渎了上帝的名。]箴言中的财主,不只家财万贯(财富可以是上帝给他儿女的福气之一),他们更信赖钱财,相信自己。


矛盾就在这里:上帝的赐福可以带来属灵上的危机,我们可能以福气代替信靠上帝。要应付这危机,我们要时常赞美上帝,纪念我们是如何的败坏和贫乏,并要施予金钱,帮助有需要的人。事实上,信心的真正考验在于你能否施予金钱给有需要的人,以致你也必须信靠上帝。

按照那些相信[祈求就可以得着]此套歪曲神学的人的想法,耶稣并不是怎样属灵的人。基督曾这样形容自己:[狐狸有洞,天空的飞鸟有窝,但人子却没有枕头的地方](太八20)。显然,基督并不够属灵;否则的话,祂真的该已得到父神应许祂要得的财富。或许,祂该拒绝十字架,因为十字架必定是祂欠缺信心的后果。当然,这种想法相当荒谬,但那是宣扬[祈求就可以得着]这等信息的人逻辑推论的结果。事实上,我们不能控制自己一切的际遇。有时,出于上帝的照管,我们会面对困难的境况;尽管如此,我们真的必须信靠上帝。


我们举保罗的生平为例。他被鞭打,扔进监牢,一次又一次面对死亡。[我们被犹太人打过五次,每四十下减去一下,被棍打过三次,被石头打过一次,三次遇着船坏,一昼一夜在深海里;又屡次行远路,遭江河的危险,盗贼的危险,同族的危险,外邦人的危险,城里的危险,旷野的危险,海中的危险,假弟兄的危险;受劳碌,受困苦,多次不得睡,又饥又渴,多次不得食。受寒冷,赤身露体;除了这外面的事,还有为众教会挂心的事,天天压在我身上。](林后十一24-28)保罗曾有艰苦的时候,他也往往不知道原因为何。尽管他际遇坎坷,但他仍继续信靠主。

保罗到了晚年的时候,为了传福音的缘故在罗马做监。他写信给他的徒弟提摩太,并没有埋怨他一生的际遇;反而,他认为自己已遵照上帝的呼召,完成他所要作的事。他在提摩太后书四6-8 说:[我离世的时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保罗能够看见,主使用他的际遇去成就他的目的:[弟兄们,我愿意你们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兴旺;以致我受的捆锁,在御营全军,和其余的人中,已经显明是为基督的缘故;并且那在主里的弟兄,多半因我受的捆锁,就笃信不疑,越发放胆传神的道,无所惧怕。](腓一12-14)

有时,困境来到,我们并不知道原因。旧约中的约伯是一个敬畏上帝的人,由于撒旦的试探,他所遭遇的噩运,屡出不穷。他期望朋友可以安慰他,但他们只不过认为苦难来临时因为约伯本身有罪。约伯知道这不是耶和华容许这些事临到他的原因,他于是寻求耶和华给他一个解释。约伯记读起来相当有趣,因为他至终不能从上帝得到一个答案。事实上,耶和华是在说:[我对世界和历史的设计包含了混乱,可以对物质和社群生活带来破坏。但是,混乱受到了生命的限制,你有充分的原因可以信靠我。我这样设计世界和历史,以致你不能解释它们,控制它们。]约伯信靠上帝;因为他的谦卑,他得到了赐福。

要尽力记住,上帝出于他的照管,会容许好运噩运临到我们。好运噩运不一定反映你的灵性状况,但它们很可能是一个极佳的机会,让你在耶稣基督的恩典和知识上成长。有时,我们得由时机和际遇所摆布。彼得提醒信徒说:[如果上帝的旨意是要你们受苦,那么为行善受苦,总比为行恶受苦好。](彼前三17)虽然你行得对,但仍有可能环境并不顺利。你所能做的,就是学习接纳上帝应许人生会尽是公平,或我们理应得到一切事情的解释。有时,你深信上帝的话语在带领你去行这件事,这事成为你心里的渴望,其他基督徒也鼓励你去跟随你内心的呼唤,但上帝的照管却不许。这时,你可假设上帝另有计划。虽然环境并不顺利,要学习信靠上帝。

不可把环境凌驾在上帝的话语之上

上帝给我们圣经,以致我们能有祂的真理,依靠祂的亮光行事为人。我们不可把环境凌驾在上帝的话语之上。不可让你的环境,与上帝的话语抵触。举例来说,撒母耳记上二十四章,扫罗搜捕大卫想要杀他;那时,他独个儿进去一个洞大解。大卫的侍卫对他说:[【耶和华曾应许你说,我要将你的仇敌交在你手里,你可以任意待他。如今时候到了。】于是大卫就起来,悄悄地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襟。事后,大卫为了割下扫罗的衣边,心中自责,(在大卫的时代,割下君王外袍的衣边,就是象征要发动政变)就对跟随他的人说:【我的主乃是耶和华的受膏者,我在耶和华面前万不敢伸手害他,因他是耶和华的受膏者。】大卫用这些话阻止了跟随他的人,不让他们起来攻击扫罗。扫罗起来,出了山洞,继续走他的路去了。](撒上二十四4-7)

大卫大有机会可杀掉自己的敌人,环境非常有利,他旁边的恶棍也尝试以有利环境来说服他:[这真是完美!这定必是上帝的旨意!]大卫起初听从了他们,割下扫罗外袍的衣边,作为起义的象征。但后来大卫心中自责,因为圣经说人不可伤害上帝的受膏者。当上帝以圣油膏立某人,只有耶和华自己才可废黜他,大卫不可妄自行动。他虽遇上巧合有利的环境,但不可把环境凌驾在上帝的话语之上。你不可把一会儿的好时机,当做为上帝旨意的明证。你不能把上帝的照管规范化,以为可以适用于每种情况,否则你会自招麻烦,大卫若使用暴力篡夺王位,这可对以色列造成永久的伤害。

类似的事例发生在撒母耳记上二十六章。这次大卫和亚比筛采取主动,偷偷潜入扫罗的军营。他们发现扫罗正躺在地板上睡着了,他的矛和水袋在他旁边,他们可以取他的命。亚比筛提议就地杀掉扫罗,声称耶和华必定安排了这样的环境,他们应该善加利用。但大卫没有违背圣经,没有把他置身的环境凌驾于上帝的话语之上。或者把环境凌驾高于他心里的善恶观念。把环境归功于上帝,然后推论[ 主必定是想我违反他的律法] ,这其实很容易。但是,上帝从不叫我们犯罪,尽管是为正当的原因。就算我们极想为自己的益处顺势而行,我们也要听从主的话,保持自己的诚信。

耶稣禁食四十昼夜之后,石头就在祂的身边,他也有能力使石头变饼,这一切似乎都来的非常巧合。但基督并不是要这样行,祂不会让祂的环境,凌驾于祂所知道的要行的事。

我有一位朋友,不久之前有一个很好的机会看到上帝照管的作为。他的妻子想买一件价值四十美元的东西,他十分想买来送给他,但他们是在是负担不来。这件东西并不奢侈,只不过那时并不符合他们的预算,他们决定等待一下。

几天之后,他在随便浏览商店,恰巧见到太太想要的东西,但价钱却稍低。他自忖道:[ 哇!上帝一定是想我买下它—— 否则祂不会让它减价! ] 那样的想法,每次都必会带给你麻烦。幸好在他刷信用卡之前,他恢复了理性。他们曾决定等一等,因此他认为最好等到与太太讨论后再作决定。他那晚回家,太太给他一个惊喜。她应承接载教会的一位女士从救世军回家,在等候她朋友准备好出门之时,她在店内随便逛逛。她发现架上有她正想要的东西,是簇新的,还只售两元、是那天早上有人刚刚捐来的。她知道因为他们明智消费,所以上帝奖励他们。祂安排好情况,以致她不用花费太多便能得到她想要的东西。

那是上帝照管的一个例子。祂爱我们,有时祂掌管环境,好特别赐福祂的儿女。你不能安排这些情况;你要首先听从上帝的话,和跟随你内心的渴望。但当有利的情况出现,要记住不论情况是大是小,都是上帝给你的服侍。正如每一位好父亲,祂爱自己的儿女。.

TOP

【第八章】这是否合理?
上帝期望我们作出合理的判断。

上帝引导我们,首先是透过祂的话语,然后是籍着我们内心的渴望,接着是别人智慧的意见,之后我们的环境际遇。到了这步,我们必须依据自己合理的判断。我们大有可能经过祷告,读上帝的话语与及寻求咨询,但仍然不觉得上帝有何带领。那时,我们便要依据合理的判断。上帝给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脑袋,祂期望我们好好运用它。

好几次,有学生来办公室找我谈及某些挣扎,请我给他指引。我会问学生这个问题; [ 什么才是合理?根据你的判断,什么是最应做之事? ] 通常,学生都会提出某个选择最为理想,然后我们就根据圣经去判断它。但有时,学生会茫然盯着我,仿佛他从不考虑过自己要作出的决定。然而,我们既然独特被造,拥有高阶的思维,上帝会使用我们的判断力作为他引导的一部分,这非常合理。不要堕入一个陷阱。以为上帝的引导经常会以某种惊人或独特的形式出现。祂引导我们的方法,常常只是让我们运用自己的头脑而已。圣经里有很多这种的想法:

剩余的金银,你和你的族人看怎么办好,就怎么用。(拉七18)
现在,你看,我们都在你的手里,你看怎样处置我们算为好、算为对,就怎样行吧。(书九25)
她丈夫以利加拿对她说; [ 你看怎样好,就怎样做吧。] (撒上一23)
王对他们说; [ 你们看怎么好,我就怎么做吧! ] (撒下十八4 )
你们若认为好、见这事是出于耶和华我们的神、我们就差遣人走遍以色列地、见我们未来的弟兄. (代上十三2)
全体会众商议好了,要再举行节期七天,于是他们欢欢喜喜的又举行了七天。(代下三十23)
当时,使徒、长老并全教会都认为好,就从他们中间选出人来,差他们和保罗、巴拿巴一同往安提阿去。(徒十五22)
原来保罗早决定越过以弗所,免得在亚西亚耽搁时间,因为他希望能在五旬节赶到耶路撒冷。(徒十二16)

这并没有什么出奇,上帝期望我们运用自己的抉择能力去作出判断。或许对很多基督徒来说,稀奇的是其优先次序。

一般人做任何决定,都是根据逻辑。由于他得不到上帝的引导,他一定要依据自己合理的判断去作出每一个选择。但至于基督徒,因为大能的上帝给他一个引导的方案,故此[ 合理的判断] 就变成这个过程的最后一步。一个智慧的哲学家曾经说过; [ 你不能肯定地知道,除非你是完全知道。] 由于我们是透过一个洞眼来认识人生,我们有可能会错误的判断情况。只有上帝才能完整并清楚认识人生,所以,我们要根据祂的启示的框架来思考。上帝的话语可靠,人的理性不太可靠。基督徒若不遵行圣经,跟随被上帝净化的内心呼唤,聆听别人智慧的意见,留意主给我们的环境际遇,就不能作出明智的判断。很多基督徒试图纯粹以便利或合理与否去做所有决定。但在这过程中,他们遗忘了上帝。

由于上帝的引导跟非信仰性质的合理判断经常

相反,我们因此要下定决心,信服祂的旨意。上帝叫亚伯拉罕把以撒献为燔祭,这个命令毫不合理。以撒是这个老人家的独子,上帝曾应许大国由他而出。以撒若是死了,那应许就必不能实现。亚伯拉罕定必想过上帝的命令并不合乎情理。他心理不想把自己深爱的亲生子献为祭,如果他寻求意见的话,他的朋友很有可能叫他不要这样行。上帝的命令完全不合理,却是直截了当地给了亚伯拉罕。所以他听从上帝的话,亦因此得到祝福。对于基督徒来说,引导不能只来自逻辑和理性。我们本质具有灵性,不只是理性。有时,上帝向我们的内心讲话,会跟我们的理性直接相反。作基督徒并不是非理性的;在信仰底下这倒是非常理性的。祂会奖赏那些坚持不懈寻求祂的人。

路得记记载一个故事,一个年老的妇人,丈夫和两个儿子都死了,剩下她两个媳妇俄珥巴和路得。拿俄米对两个媳妇说:【去吧,你们还是各自回娘家吧。愿耶和华恩待你们,像你们善待已死的人和我一样。愿耶和华使你们各人有机会再嫁,找到归宿】跟着亲吻他们,他们就发声大哭,说:【不,我们一定要跟你一起回到你同胞那里去】拿俄米说:【我女儿啊,你们回去吧,为什么要跟我去呢?我肚子里还有儿子做你们的丈夫么?走吧,我女儿啊,你们回去吧,因为我太老,不能嫁人了。】(得一8-12)

两个年轻的媳妇跟拿俄米同去她的原居地,并不合理。她们各自回到自己的娘家,才是实际和按理应做的事。父母和家人可以照顾她们,而且她们或者可以再嫁。

俄珥巴很实际:她离开拿俄米,回到她的娘家。

那一点也不冷酷—这只是按理最应做的事。但路得留下来与拿俄米一起,因为她心里叫她该这样做。有时,我们作为基督徒要听从上帝的话,那是逻辑难以解释的。根据我的经验,主选择的处理方法,常常跟我所选择的不同。也许,那反映出我的判断不够审慎,但我认为这更有可能显示出上帝伟大的智慧。祂选择了一条超乎常理的路,使我的品格得以成长,而且对我是最好的。在上帝的引导方案中,逻辑和理性并不是占有最重要的位置。

耶稣说,祂既背起十字架舍己,我们也要背十字架。我们的十字架,不是要放弃我们所喜爱的东西,好像在大斋期禁食糖果;也不是要甘心接受好些难以忍受的噩运,并视之为上帝的旨意。相反,这是指我们愿意舍己,以能行出上帝所启示的旨意。最近,有人想我确认他已接受的一份工作并没有问题,但这份工作是基督徒不该接受的。我对他说他不应接受这份工作,他说:【但我是要生活的,不是吗?】我回答说:【不,你不是要生活。我们蒙召,是要背起十字架跟随耶稣。】

至少,要不是为信仰的缘故,舍弃自己的生活肯定是不合理性,或不切实际。但在信仰的框架下作出明智的判断,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从这世界的观点,俄珥巴作事明智,路得做事愚蠢。但从属天的观点并信仰的角度,俄珥巴是个愚蠢人,路得是个智慧的妇女。俄珥巴回到她的神明那里,她要把自己的长子献给基抹为祭。她与永活的上帝和他的子民,再没有任何关系。但路得跟随她属灵的渴望,生下了一个儿子,成为耶稣基督的先祖。她与永活的上帝和祂的子民,享有永远的关系。

当我们说及合理的判断,我们是指在信仰的框架下所作的判断,对不属灵的人而言,那似乎是不合理性和不切实际。亚伯拉罕结果从死亡中得回他的儿子,在上帝眼中他成为所有信徒的信心之父,包括你和我。

非信徒在做决定时,以合理判断作为他们首要的步骤;信徒却依据上帝的话语。听从上帝的话比和否合理更为优先。我们既有这重要的资源,就不敢忽略上帝的教导。愿意我们行事为人,不像那些不认识上帝的人。这样,当主引导我们的时候,我们就能在可能的情况下作出最好的选择。

在依据你的判断做决定时,至少有五点你要考虑。

一依据圣经来做决定

当你依据自己的判断,你大概不想否定任何上帝的话语。圣经有好几处提到,信徒完全依据上帝所启示的话语。例如,在使徒行传十五章所载的耶路撒冷会议上,雅各在作出【所以我认为不可难为这些归服上帝的外族人】这个宣告之前,他引用了阿摩司书九章。他的判断,是建基于圣经已启示了外邦人如何得救。

保罗和巴拿巴在彼西底的安提阿犹太会堂传福音,但被嫉妒的犹太人领袖敌视对待。他们引用先知以赛亚的说话作回应:【上帝的道,先讲给你们听,是应该的。但因为你们弃绝这道,断定自己不配得永生,所以我们现在就转向外族人去了。因为主曾这样吩咐我们说:【我已立你作外邦人的光,使你把救恩带到地极去。】(徒十三46-47)他们依据圣经,然后作出决定。

我们三番四次看到,保罗【以圣经规劝】人。他的书信充满基于圣经原则的规劝。他在帖撒罗尼迦前书五6 说,由于我们都是光明之子,不属于黑夜,【所以,我们不要……像别人一样】。这是基于圣经真理的一个明智判断。许多次,保罗以【所以】来总结他的论点。他在提出上帝的真理之后,才作出他的结论。

上帝期望我们作出合理的判断,但祂从不预期我们所作的决定会违反圣经。例如,圣经对离婚的教导十分清楚。耶和华对玛拉基说:【我恨恶休妻】(玛二16)。耶稣也警告说:【凡休妻的,如果不是因她不贞,便是促使她犯奸淫】(太五-32)。但我认识一个弟兄,他认为他与妻子离婚是合乎上帝的旨意。他的妻子有精神病,他说服自己,上帝是想她跟妻子离婚,以至他可【继续事奉】。他曾为此事祷告,也认定他心里的渴望亦是如此。

不幸地,他从朋友得到好些极糟的意见,他们都赞成他的决定。他为另外一件事情来找我。但在我们交谈的过程中,他告诉我准备与妻子离婚。我指给他看圣经如何讲及离婚,尤其是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七章所提到的限制。他没有圣经基础可以离婚,但这人回答我说:【我知道行这事是对的。】他因为理性—他妻子有病,他因此要照顾她,弃绝了上帝的圣言。

事实上,他已遇上自己确信上帝想他再娶的女士。于是他弃绝主的话语,与妻子离婚,继而在某堂会带领帮助离婚者复原的工作坊。他公然不听从上帝的话,也不诚实。但我希望他会悔改,经历上帝的宽恕。不过,他离婚所带来的后遗症—他带给妻子、儿女和自己的痛苦,就如一个醉酒鬼因喝到不省人事而结果弄瞎别人那样真实。那醉酒鬼可能会找到上帝的宽恕,但那人余下一生都会失明。

在初期教会有一相似的情况发生。使徒彼得在安提阿跟外邦基督徒曾有段时间一同生活,一同吃喝。他与他们一起吃饭,一起工作,生活作息就如一个非犹太人一样。主曾在异象中向他启示,所有事物都可吃,基督徒无须遵守旧约的饮食规条。但当耶路撒冷教会派代表来考察安提阿的情况,彼得推想自己最好是乖乖严守规定。所以当耶路撒冷的人来到, 他停止吃某些食物, 生活作息开始像一个正统的犹太人,并和外邦的基督徒分开。其它的犹太人信徒, 都照样学习彼得的榜样。

那时, 使徒保罗住在安提阿: [ 我一见他们所行的不合福音的真理,就当众对矶法说:‘ 你是犹太人, 生活既然像外族人而不像犹太人,怎么还勉强外族人跟随犹太人的规矩呢? ’ ] ( 加二14 ) 保罗看见彼得跟随人的理性, 没有听从上帝的话。为了旁观者的缘故, 他在装假, 因为他理性的推断,他们对一个犹太人过着外邦人般的生活,会严加批评。如此, 彼得弃绝了上帝特别启示给他的说话。基督徒可以作出合理的判断,但不可牺牲圣经。

人的理性是一件好事, 也是上帝的礼物; 我们应该在上帝引导计划的范围底下运用它。但我们永不可诉诸人的理性, 却违背圣经。反而, 我们应该根据圣经作出明智的判断。

二、依据你的恩赐来做决定

要合理判断你自己和你的能力。看看初期教会是怎样决定谁人当去为寡妇管理伙食: [要我们放下上帝的道, 去管理伙食,是不合适的。]( 徒六2) 使徒们是根据合理的判断去做这个决定。将使徒的才干花在供给寡妇的伙食上, 是一种错误的谦卑。那绝不是他们发挥使徒恩赐的最佳方法。

保罗对罗马的信徒说: [不可自视太高,高于所当看的,反而应该......看的适中。]( 罗十二3) 我们每个人都要考虑上帝赐给我们什么恩赐, 并思考怎样发挥这些恩赐。

保罗有传福音的恩赐, 因此他周游各地, 把福音传给那些未曾听过耶稣基督好信息的人, 这非常合理。如果保罗决定只在安提阿做一个织帐篷者, 他就不能把自己的恩赐发挥到极致。

我知道一个个案, 一位绝对没有音乐恩赐的弟兄, 他很想参与教会的音乐事奉。我想他醉心站在台前, 希望得到人的鼓掌。他因此努力不懈想成为一个独唱者, 崇拜时也带着他的吉他,并苦缠所有人给他演唱的机会。那负责圣乐的传道人, 不知怎么安置一个音盲的独唱者,最终搞了一个特别的[星期一音乐之夜],请他演唱。那晚当然是彻底失败告终。那人后来在教会自愿做木工工作,可惜木工也不是他的恩赐所在。( 那教会发现, 要修正一个错误, 比起头一次就做对,所花的时间更长。)

我分享这个故事,不是要嘲弄这人没有音乐和木工的技巧, 而是想指出每人都有某方面的恩赐, 可以给教会运用。很明显这人想帮助别人,牧师最终为他找了一个完美的岗位: 帮助接送病人去看医生, 又为不能外出的人送饭。我们每人都要判别自己的恩赐, 并在一个能发挥我们恩赐的地方服事。

我有位朋友, 他虽然极之害羞, 对上帝却非常有心。有人邀请他为某颇高姿态的慈善事工组织出任董事。他真的认同这机构并它的宗旨, 但他们想请他为机构的事工筹款。其实他们大可用他在其它任何岗位,但他一想到要与别人倾谈, 便吓走了他。经过考虑, 他接过要推辞他们的邀请。我很欣赏这个人, 他认识自己的恩赐, 不会让自尊心引他迷途。当你要做一个重大决定之前,要考虑上帝给你什么恩赐。因你的决定所带来各种复杂亦难以预料的后果,又是否与你的恩赐相配吻合?

三、依据你的能力来做决定

你要认识你自己, 衡量你的能力和才干。不要使自己成为你不是的那种人, 因为这样做的话, 你会经常活在焦虑之中, 害怕会被人看不起。有人抬高自己, 过于群体所认受的。他们把自己放在某些位置, 并迫要逞强, 不懂装懂。

基督徒必须认识自己有何强处和弱点,并要安分于那些限制。我喜欢使徒行传十一29 的教训:[门徒决定按着个人的力量捐款,好送给住在犹太的弟兄。]

你不能施予你所没有的。如果你没有教导的恩赐, 不要答应去教一个课程; 你只会闷倒学生, 自己也心烦意乱。弥尔顿( John Milton) 没想到自己的视力竟会变差, 就问道:[上帝真的会不给光明,却要我再白天作工吗? ] ( 译注: 语出自弥尔顿的十四行诗On His Blindness )你必须认识,自己能做什么。

我是一个好讲师, 学生似乎享受上我的课。我的风格和声线, 都适合一个学术的环境。但我不是一个牧者或行政人员, 我实在没有这些技巧, 我也不想处理细节。更重要的是, 我没有作为领袖的性格。有几间神学院想聘请我担任它们的院长或者教务长,但我都推掉了。我深明自己的限制。摩西在领导别人方面, 有非凡的能力。

他三番四次在最困难的情况,以强而有力的领导拯救以色列民。虽然他起初不甚情愿,但他最终成为以色列前所未有最伟大的领袖,他是[耶和华面对面所认识的。耶和华差遣他在埃及地, 向法老和他的一切臣仆,以及他的全地行了一切神迹和奇事。摩西又在以色列众人眼前行了一切大能的事, 和一切大而可畏的事。]( 申三十四10-12) 摩西认识自己的能力。

基督徒的文化, 似乎十分忙碌。大部分的基督徒一星期每晚都在扑来扑去, 活动繁多。我有时会想, 他们的灵性不够成熟,因此会如此忙碌。人要够成熟才可以拒绝别人, 特别是在教会。惟成熟的信徒认识自己的能力, 不会因为需要便贸贸然跳入某个岗位。我们必须认识自己的技能和限制。


四、依据你的环境来做决定

重复再说, 在做决定方面, 我们知道人的理性思考是最后考虑因素。然而, 当我们对上帝的引导敏感, 就要在他的旨意里根据自己的情况去做决定。使徒行传九23-25 提到犹太人计划想杀掉保罗:[但他们的计谋被( 保罗)知道了。他们就在各城门日夜把守,要杀掉他。于是他的门徒就漏夜用大篮子把他从城墙上缒下去。] 保罗的朋友考虑到环境, 作出明智的判断。他们知道主指望将来还要用保罗, 便根据当时的独特情况, 决定该怎样行动。

多年以后,使徒保罗在事奉上也面对一个困难的抉择。他想带提摩太同行, 但提摩太的母亲是犹太人, 父亲是希腊人。保罗担心犹太人未必会接受提摩太,[为了那些地方的犹太人, 就给他行了割礼, 因为他们都知道他父亲是希腊人。]( 徒十六3) 这件事说明, 做决定时需要明智的判断, 以符合处境的要求。

保罗在以弗所的时候,见到上帝大能的工作。以弗所教会是一个充满生气的信仰群体, 在耶路撒冷陷落之后, 它成为了基督教教会的中心。保罗写信告诉哥林多的信徒,他想探访他们,但他补充说:[我现在正要路过马其顿。过了马其顿, 我就会到你们那里去。我也许会和你们同住一些时候, 甚至和你们一起过冬; 这样, 我无论要到那里去,你们都可以给我送行。我不愿意只是顺路看看你们, 主若许可, 我盼望和你们同住一个时期。不过我要在以弗所住到五旬节,因为这里有又宽大又有果效的门为我开了](林前十六5-9)。请留意,保罗的行程是何等有弹性。他知道自己是与上帝亲密同行,也是在作主呼召他要去做的工作,因此他就可根据环境,改变他的行程。

我们可清楚看见,新约圣经里做决定的方法,跟旧约里的方式,迥然不同。保罗应否逃避去耶路撒冷?他应否为提摩太行割礼?他下一年该到哪里去?与其抽签期待上帝以神迹的方式回答他,他考虑到环境的因素,根据明智的判断作出决定。

五、依据你的整体方向来做决定

保罗对他的生活有一个整体的方向。他朝北走,经过加拉太和加帕多家,去到马其顿,再去到庇推尼。但在这时,他得到一个异象,上帝介入他的计划。尽管如此,保罗依照他内心的渴望,对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明确的异象:

我既然有这样的信念,就打算先到你们那里,使你们再一次得到恩惠,然后经过你们那里,往马其顿去,再从马其顿回到你们中间,让你们给我送行往犹太去。我这样决定,难道是反复不定么?我所决定的,难道是体贴肉体而定,使我忽是忽非么?上帝是信实的,我们向你们所传的道并不是[是]而又[非]的……

我呼求上帝给我作证,我没有再到哥林多来, 是要宽容你们。我们并不是要辖制你们的信仰,而是要作你们的同工,使你们喜乐,因为你们在信仰上已经站稳了。我自己决定了,到你们那里去的时候,不再是忧愁的。
(林后一15-18,23-24;二1)

保罗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想往哪里去。他的工作是有一个整体的方向,这对任何成熟的信徒都是一个好主意。你要有一个计划,要知道上帝希望你的一生要做什么。那样,你才有一个背景去做长远的决定。这会大大帮助你,能够按照上帝对你生命的整体计划而作出决定。

我们并不是依据自己的思考能力去确定我们当行的事。身为基督徒,我们仰赖上帝的引导。但在他带领我们的同时,我们要在他所启示的旨意里,根据明智的判断去做出决定。.

TOP

[第九章] 上帝的介入
上帝不会因人寻求他的旨意而作出介入

我们在思考上帝的引导方案时,该视上帝的介入作为最后一步。我们先要好好阅读和默想上帝的话语,然后跟随我们内心的渴望,聆听智慧的意见,细想上帝的照管,最后,我们要在身处的环境限制下做出判断。然而,在我们一切的行动以外,上帝可以直接介入我们的生活,因为他是一位行神迹的上帝。尽管我们并不依赖神迹来引导我们,也不守株待兔等待神迹发生,但上帝可以出与他至高无上的权柄,介入我们的生活。身为基督徒,我们要对这可能性持开放的态度。

即使在困惑的情况,上帝也不会因人寻求他的旨意而作出介入。新约圣经没有任何例子显示,上帝因为人寻求祂的旨意,神迹地介入他的生活。主若选择行神迹,例如赐彼得异象或把腓利提到另外一个地方,这绝不是对人请求上帝启示他旨意的一个回应。事实上,彼得和腓利二人都相信自己已在履行上帝的旨意,而主的介入是为了改变他们的情况。如果祂选择的话,祂有能力可以直接介入我们的生活。基督徒必须做好准备,预备这会随时发生。但这不是主通常工作的方式;而且,似乎上帝从不因为人在某一具体情况下请求他的引导而介入。上帝介入,通常只限于三种作用:启示前所未有的真理;拯救上帝的儿女脱离难以忍受的处境;或是向基督徒显明,为何他们行事要偏离上帝一贯的引导方案。

启示前所未有的真理

圣经只有极少的例子提到,上帝直接介入信徒的生活去启示好些崭新的真理。基督在大马士革路上与扫罗相遇,向他启示自己是弥赛亚。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情况,保罗在强光中仆倒在地,听见耶稣的声音,直接向他说话。

可是,我们决不可以把保罗悔改的经历,当作所有基督徒必须有的经验。我们大部分人从不会,也永远不会在此生面对面与主说话。如果我们以保罗戏剧性的悔改经历,当作所有人悔改经验的模范,那么就只会有极少数人能进天国。初期教会的其它门徒,都没有同样的悔改经验。在所有基督徒中间,肯定从未出现过上帝的子民经常有如此的经历。因此,我们要凭信心相信,保罗的经历是一个独特的经验,是上帝所安排,用以培育历史上最伟大的宣教士。请不要误解我:上帝仍不时赐异象给他的子民,并神迹地呼召他们去事奉。

我们还有其它例子显示,上帝神迹地介入,是为了启示一些前所未有的真理。彼得住在约帕的时候,上帝在祷告中向他说话,解释旧约的饮食规条,对基督徒已不再适用。祂为要鼓励保罗,给他第三层天的异象。他也给约翰有关末后的异象,好要鼓励所有信徒。在上述三个情况,主均想给人启示一个有关于他的真理,但没有一次当事人曾祈求上帝,以超自然的方式启示他的旨意。

拯救脱离难以忍受的处境

另一个主可能介入的情况,就是上帝要拯救他的儿女脱离危险的处境。使徒行传十二章提到彼得被希律王拘留在监里,还押等候交给民众公审,基督徒为他迫切祷告。[希律要提他出来的前一夜,彼得被两条锁链锁住,睡在两个士兵中间,还有卫兵守在门前。忽然,有主的以为使者出现,屋就光芒四射。天使拍拍彼得的肋旁,唤醒他,说:‘快起来!’他手上的锁链就脱落了。……他们经过第一、第二两个岗位,来到通往城内的铁门,那门自动给他们开了。他们出来,往前走了一条街,天使立刻离开了他。](徒十二6-7,10)当保罗和西拉在腓立比被囚在监里,类似事件也发生在他们身上(参徒十六)。保罗在他的宣教旅程中,亦有几次死里逃生。上帝当然有能力使不可能的事发生,但这并非祂惯常行事的方式。

保罗并不经常从刑罚中得到拯救,很多次他都要忍受无理的鞭打。有一次,他的朋友要用大篮子把他从城墙上缒下去以抢救他的性命。约翰的哥哥雅各布,被希律王处死。司提反被一群暴民所杀。[有些人遭受了戏弄,鞭打,甚至捆锁,监禁;被石头打死,被锯锯死,被刀杀死。他们披着绵羊山羊的皮到处奔跑、受穷乏、遭患难、被虐待](来十一36-37)。太多时候我们断章取义,抽取圣经里的某一故事或某一节,使上帝的介入变成正常化,以致有些基督徒以为,上帝为他的儿女会经常实质的介入。这其实并不正确,虽然他有时会这样做。

推翻上帝的引导方案

主可能会介入的第三种情况,就是当他要向基督徒显明,为何他们行事要偏离上帝一贯的引导方案。可是这并不经常发生;我也不能从圣经找到任何例子,显示这等情况的出现,是对人在某处境中祈求上帝启示他的旨意的一个回应。但他确实曾间中介入,以改变我们生活的方向。

有时,主介入是要改变我们对圣经的看法。我们是凭耳听而不是凭眼见的子民,因此我们根据他的话语行事为人。若要得到他的引导,我们首先要回到圣经去,但曾经有几个情况,主以超自然的方式介入,改变我们对圣经的看法。

当上帝从旧的圣约改以新的圣约来治理他的子民,他是以超自然的方式介入。主想改变他子民的饮食条规,就给彼得一个意想不到的异象。彼得上了房顶祷告,忽然上帝给他看见一个异象,有一块大布从天而降,里面有各样的动物。有声音对他说:[彼得,起来,宰了吃!]这时,彼得仍是一个敬虔的犹太人,他跟随旧约饮食规条的一切限制,不吃爬行或分蹄动物的肉。所以他回答说;[主啊,千万不可!我从来不吃俗物和不洁的东西。](徒十14)但这声音对他说;[上帝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这异象重复了两次,随后彼得就立即有机会服事一个敬畏上帝的外邦人。主用这件事教导彼得在饮食的条规上,基督徒--------甚至是犹太基督徒,不须在旧的圣约之下。

这是上帝治理他的子民一个重大的改变。彼得已读了他的圣经,跟随他内心的呼唤,咨询别人的意见,并根据他最好的判断来生活。寻求上帝引导的一切步骤他都遵行了,因此上帝要戏剧性介入去做出这改变。没有这戏剧性和超自然的举措,教会本身可能永远不会达致这个结论。上帝要在他子民的生活中做出重大的改变,因此他亲自介入,教导他们新的事物。

请注意,彼得在此事上并没有寻求主的旨意。对他而言,这件事已划上句号,没有讨论的余地。身为一个敬虔的犹太人,他知道自己要根据律法行事为人。上帝的介入是必须的,以能彻底改变他的想法。主甚至要彼得三次见到异象,他的脑袋才可以领悟过来,明白上帝是在改朝换代!

这并不意味,我们可以容许任何声称从上帝得到某样信息的人,去改变我们对圣经的看法。这种做法非常危险,因为我们清楚知道绝不应该反新约圣经的教导。但初期教会需要认识到,身为基督徒,我们活在新的圣约底下,而上帝亦是以跟旧约截然不同的治理方式,统管我们的世界。因此,当主要改变治理他子民的方式,便要向使徒直接做出启示。上帝这样的介入对我们今天并不适用,因为我们活在新约底下,圣经的正典已经完备,上帝已清楚说明他的话语。他在教会时代所使用的治理方法已经到位,任何违反教会信仰并生活标准的教导,该受到咒诅。但在初期教会并不是这样,主如要教导他们新的事物,就要特别介入。

有时,上帝想改变我们源自内心渴望的想法。保罗内心有一个渴望,想把福音传到罗马帝国称之为庇推尼的地区,但上帝介入阻止他。他下到特罗亚,就是今天土耳其的西北部,他计划与同伴向北走,上帝就给他一个异象。[夜间有一个异象向保罗显现:有一个马其顿人站着求他说;‘请你到马其顿来,帮助我们!’保罗见了这异象,我们就认定是上帝呼召我们去传福音给他们,于是立刻设法前往马其顿。](徒十六9-10)

保罗确切知道自己想做什么,但主另有计划,并真实介入改变保罗的方向。与其向北进入庇推尼,他向西进入了欧洲,来到腓立比,在一个祈祷聚会遇到一班妇女。这就是教会在西方世界的开始。这一切皆由保罗在腓立比城外河边遇到几个妇女的倾谈开始,但他从不曾打算到这个城市。主一定要向保罗表明他生命中这个新方向,因为祂已有另外的计划。

上帝同样介入摩西的生命,他透过燃烧荆棘显现,使他重新领导百姓,不再在异地牧羊。有时,主会使人转向一个全新的目标。但要注意,历史上他只在极为重要的事情上才这样介入;而他的介入,远超过只给人一个[感动]。耶和华确实向摩西显现,并直接跟他谈及他这项新任务的重要性。

主可以介入,改变我们对智慧的意见并明智的判断的看法。有时,主直接介入基督徒的生活,叫他们去行智慧的咨询者或明智的判断警告他们不该行的事。例如,在使徒行传二十章,以弗所教会的长老实在不想保罗去耶路撒冷。他们知道在那里保罗将面对生命危险。有先知甚至警告保罗,他将会被捆绑交在外邦人的手里。但保罗告诉这些人,他是[被圣灵催逼](《新国际译本》),要去耶路撒冷。智慧的意见建议他留在以弗所,但上帝坚持他要去耶路撒冷。

腓利是初期教会另外一位爱主的基督徒,他想介绍耶稣给其它人认识。在教会最初开始的时候,他住在耶路撒冷,那里有很多人接受基督。他是一个效果昭著的布道家,很有办法有人谈道。要腓利放弃这个极佳的布道机会,自己单人匹马到异地传福音,这完全违反明智的判断。因此这需要圣灵的介入,是腓利向南走往迦萨的路,去见一个陌生人。根据任何理由,腓利都应留在原地,但此时上帝却介入:[有主的一位使者对腓利说:[起来,向南走,往那从耶路撒冷下迦萨的路上去]。那条路在旷野里。他就动身去了。(在路上他遇见)有一个衣索匹亚.......的太监.........](徒八26-27)。腓利做出这样的改变,不是基于明智的判断,而是出于上帝的这个计划,他要腓利与那太监谈道。

听从上帝的引导

一般人所谓的知道上帝的旨意,若不是一个基督徒理应废弃的异教观念,就是上帝不在使用来治理他子民的方法。上帝已给我们一个引导的方案,当中我们需要透过他的话语来认识他,让他塑造我们的品格、心思和愿望。然后当我们认识上帝的心意,我们就可实行他的旨意。他希望我们先要亲近他,然后让我们寻求智慧的意见好做确证。或考虑到我们环境的因素,加上自己明智的判断,来作出决定。在新约圣经中,他从不叫我们去[寻求祂的旨意];相反,祂叫我们寻求祂的国,并行祂的旨意。我们应该从我们的字典中,删除[寻求上帝的旨意]这个违反圣经并误导的字句。与其说[寻求上帝的旨意],我们应该说跟随上帝的引导。这不仅是语义上的分别,因为祂的确呼召我们亲近他,过圣洁的生活。上帝对我们的旨意,就是要我们圣洁。他的旨意并没有任何神秘之处,至于转工,择偶结婚、读书进修等问题,若要得到回答,我们需要越加亲近上帝。

当圣灵透过上帝的话语向我们说话,我们要学习听从。这值得重复:信仰的架构不常常一定是理性的。当上帝叫我们去做某些听起来古怪的事情,我们要学会听从。当上帝叫亚伯拉罕献上自己的儿子,他听从了祂。当耶和华叫约书亚吩咐军队围绕耶利哥的城墙,又要吹角又要呼喊,他照样听从。基甸虽然胆小,但上帝叫他只带三百人迎战众多的敌人,最终他都听从。上帝的子民若寻去圣灵向他们说话,就会发现上帝的引导不一定常常看起来理性。我们若阅读并默想他的话语,我们的心又在我们里面燃烧,就可以确信圣灵是在指引我们。祂可能挑战我们为祂做大事。

上帝奖励听从他的人。祂在你的生命中活着,已经预备好根据他的引导方案带领你。但是,祂不可能带领一个不肯听从的人,就是一个不愿亲近祂的人。你若在某问题上挣扎,与其试图以神秘的方法猜测上帝的答案,不如用时间亲近他。这样,你的品格,甚或你的观点,就会改变,那时,上帝便会塑造你的愿望,于是你就有基督的心意。

你要问自己,你生命的动机是否要荣耀上帝。很多时,我们因为环境而有地挣扎,并不是源自上帝的爱,而是出于自私与骄傲。

不久前,我与一位年轻人有很长的交谈,他带着各式各样的问题,皆是关于[上帝对自己生命有何旨意]。他想知道自己应该选择怎样的工作,该去哪间学校读书,该住在哪一个社区,该买哪一部车———他的清单像一匹布那样长。

我对他的回应很简单:[你的动机是什么?]

他不明白我的问题。他只期望一个简单的答案,一个神秘的方程式可去预卜大能者上帝的旨意。我告诉他这个并不存在,但如果他肯检视自己的动机,就会发现他的观念完全错误。他的一切问题,旨在问自己如何得益,没有一项是问他怎样才能听从上帝的话。我鼓励他去思想圣经怎样谈及上帝的旨意。它清楚提到上帝要求我们圣洁,要求我们成熟。那明显是新约圣经给基督徒最要的教训。

我问那年轻人谁是他的神。是否那位创造我们,并出于爱差遣他的儿子为我们死在十字架上的大能者上帝?这是个人的成功,合乎身份的车子,完美的家园,理想的工作?上帝对我们是否圣洁,比我们是否成功,更加关注。那位年轻人大感怀疑,出声说:我们若不让上帝明白祂的旨意,祂又能怎样引导我们?

于是,我向他讲述上帝引导的方式,并见到他最终开始明白过来。这样的思考,需要一套全新的准侧,这也意味我们要撇弃陪伴大部分人在教会成长的那套理论建构。最后,他似乎掌握我说话的意思。上帝的确在带领我们,我们都知道他想我们越来越似耶稣基督。但是,这需要我们的努力,全然的投入,并委身去达成上帝而不是我们的目的。这样行会是非常困难,而我也不太会肯定大部分基督徒是否准备好接受这个信息。这样却是上帝对我们每个人的旨意。

创造宇宙和其中万有的上帝,既然是天地的主,.........他从一个本源造出了万族来,使他们住在整个大地上,并且定了他们的期限和居住的疆界,要他们寻求上帝,或者可以摸索而找到他。其实他离我们各人不远,因着他我们可以生存、活动、存在,就如你们有些诗人说:[原来我们也是他的子孙],我们既然是上帝的子孙,就不应该以为他的神性是好像人用手艺,心思所雕刻的金银石头一样。过去那无知的时代,上帝不加以追究;现在,他却吩咐各处的人都要悔改,因为他已经定好了日子,要借着他所立的人,按公义判断天下,并且使他从死人中复活,给万人做一个可信的凭据。(徒十七24-31).

TOP



我并不怀疑,你若想讨上帝的喜悦,圣灵会在你内里引导你去作决定。不过,如果你以为他只在你里面说话,因而忽略他其实也透过圣经、教会、基督徒朋友和书籍说话,这就是大错特错。
《鲁益师书简集》(1952 年6月20日)

上帝既期望我们实行他的旨意,他又为什么会把他的旨意向我们隐藏?为什么基督徒要迂回曲折,大费周章,方能认识祂的旨意?祂的旨意不一定是隐藏不露或难以捉摸,不一定是个奥秘、难题、或难解之谜。我们要寻找的答案,早已在我们所相信的神学以内。

我们的生命和品格,必须被我们所信的改造。我们的生命得以改造,我们就被转化,酷似他的形象。这个原理非常简单:我们若越是像祂,你想我们会否更能明白祂的旨意?

我的神学教育生涯,一直是要指引基督徒得以明白,上帝呼召、催使我们做出一个能以转化品格的回应,而这个回应也是他提供给我们的。了解你的神学,可以给你清晰的方向,好明白上帝在你生命之中的旨意,以致不再被蒙蔽,或歪曲真理,也毋需猜测或瞎估。

然而,在我向你分享关于寻求他对你生命旨意的看法时,你要稍微了解我们的神学,这点非常重要。为何它正确?为何它重要?为何它该成为我的生活方式?

当我们回答这三个问题,我祈求你将会开始你最后一次探索,以明白上帝对你生命的旨意。

一、神学是真理

稳固的神学必然包含好些命题,用以表达上帝的事情。称职的神学设定,必须是依据真理,其中必然涉及以言辞来传递现实。神学就是以命题的方式,宣告关乎上帝的现实。至终,真理指涉到具体的行为与这些终极现实之间的关系。不过,对于上帝本身、他如何介入我们的世界、人的行为,以及在这位圣洁上帝面前人类的光景,圣经都有很多的宣示。摩西把现实与言辞之间的对应称为[律法]。新的圣经作者则称之为[教义]。今天,我们通常称之为[神学]。

打从启蒙运动开始,西方世界就深信人类思想的能力,以及相信借着科学方法,人能认识[真理]。西方世界试图了解并控制大自然,并几乎盲目地相信,一切不能被人的理性独立理解或被科学证实的事物,都不值得重视。然而,我们必须要全盘的认识,方能绝对的认识。根据范泰尔(Cornelius Van Til)的讲法,人若要做出绝对的判断,就必然僭夺上帝的宝座:

若不使人的知识完全建基在本来的自我认识,以及后来上帝对人的启示之上,人就必须在他内里寻求知识,并以此作为最终的参照点。这样,他就要为现实寻求一个彻底的理解。如果他不能达致这样彻底的理解,就得要承认,他没有任何真正的知识。人要么必须认识一切,要么就什么都不认识。所有非基督教的思想,都要面对这样的两难。

如果你只看话剧的第一幕,你不会明白它的意思。你要看到最后一幕,等到演员说完了最后一句话,舞台谢幕,那套话剧的意思方可完全呈现。人类正正是受制于中间场次的张力。假如没有启示,人不可能知道剧终落幕时自己的结局。人这种局限,自己也不好受。善恶之中,是否总有一方终会胜出?抑或善恶会无止境地斗下去,陷于僵局?这对世界有完全不一样的意义和作用。假如没有启示,人就连生存最基本的问题也无法回答。

运用科学的方法,人的思维无疑可以判别基于实验数据所得出之陈述的[真确性],是否与物质世界一致。这种方法,可以解答有关[接近源头](proximateorigins)的问题([甲怎样由乙产生?]),但不能解答涉及[终极源头](ultimate orgins)的问题([支配甲由乙产生的定律怎样起源?])。神学乃论及我们所谓的[第一因],即万物的起源。科学是探讨第二因果律,并只涉及有限的因素。科技克服了人对物理定律的无知,把人类送到月球。但当人站在月球之上,人类生存在地上的奥秘,更加深邃。利用尽可能精确的计算,科学能够解答在这有限的世界上涉及[何时]并[如何]的问题。但科学不能克服奥秘,它不能决定终极的意义,缺此也不能建立可靠的伦理。正如爱因斯坦所言:[建立目标与作出价值判断,这两样功能都超越了科学的范畴。]

由于人的理性与科学方法单独不能验证终极的真理,很多现代学者就干脆否认它的存在。启蒙运动的前设,结果导致了不可知论(agnosticism)。它使人类只可能有评价(valuations),我们可称许某几个时代的某几个人为良善,却没有价值(values)--什么是永恒的善。根据这个观点,我们只能确定一件事——某一个世代所拥有的意义和价值,会被下一代所摒弃。

可是,这前设与人类精神背道而驰:我们向往绝对的确定、意义和价值。我们渴望真理。所有人都希望能全面察看世界的事,并在此原则下,委身给好些历久不衰的东西。在传三11 传道者说:[他又把永恒的意识放在人的心里;虽然这样,人还是不能觉察上帝自始至终的作为。]事实上,圣经是真理的这个信念,是圣灵所赐的。

借着指出人的理性单独并不足够,我试图反面地和间接地确立,上帝的启示是必须的。这个命题,意味着上帝是存在的,而且他已经说话。众所周知,圣经宣称本身是上帝的话语,但不太为人所知的是,圣经的真确性乃在乎圣灵的感化工作,而不是人的理性。我确信圣经为上帝话语的信念,并不来自人的理性,却来自圣灵。如果圣经为上帝的话语这个宣称,要靠有限和不可靠的理性来验证,就算圣经真的是真理的灵感启示,人类最终也不能认识到这点。他们唯有继续不抱有希望,可以得到他们祈求的意义和价值。圣灵启示了真理,按着上帝喜悦的程度把它公开,感动人把它写在圣经,并为它的真确性作见证。贯穿历史,教会把从圣经听到上帝的声音(参约十:3-6;林后三:14-18;帖前二:13)。1560 年,[苏格兰信条](Scots Confession)以文字明确有力地表达这个真理:

我们的信仰并它的确据,并不是从血肉之躯而来。这即是说,不是出于我们里面天然的能力,而是来自圣经的启迪。我们信圣灵就是上帝,与圣父圣子同等。圣灵使我们成圣,并以祂自己的作为,带领我们进入一切的真理。没有圣灵,我们就永远与上帝为敌,无从认识祂的圣子耶稣基督,因为我们生性耳聋眼瞎,任意妄为。若非主耶稣的灵复活已死的生命,除去我们心思的黑暗,使我们顽石点头去遵从祂美好的旨意,我们的良心就只有麻木,明光照耀也见不到光,就是上帝的旨意显明,也不能跟从。

加尔文在其引以为傲的《基督教要义》中写道:

圣灵的见证高于一切的理性。正如唯有上帝才能在祂的话语中为自己作见证,同样,上帝的话语在未受圣灵内在见证的印记,便得不着人内心里的接受。因此,那借着先知说话的同一圣灵,必须进到我们内心,叫我们深信他们所忠实宣告的,是上帝吩咐他们的。

基督徒的知识和理解的基础,是上帝透过圣灵在圣经里启示。圣灵启示真理,又阐明它的意义。人不能操纵这个过程。我们可与保罗同声祷告说:[求我们主耶稣基督的上帝,荣耀的父,赐给你们智慧和启示的灵,使你们充分的认识他,并且使你们心灵的眼睛明亮,可以知道他的呼召有怎样的盼望。他基业的荣耀,在圣徒中是多么的丰盛;……向我们信他的人显出的能力,是何等的浩大。](弗一:17-19)神学是真理,而将此真理传给下一代是教会的使命之一。要完成这个使命,教会需要依靠圣灵。此外,教会已反复思考这启示二千年,把反省写成信经和著作。我们若要认识上帝和祂的旨意,就必须在父神已向我们分享祂的真理这一背景下进行。

二.神学是灵性培育的根本部分

在神学圈子人们经常提及[释经],即是建构好些认可的方法可以从本文中得到原本作者的意思。我们若接受圣灵在启示真理方面扮演决定性的角色,那么,我们亦得承认,如果我们要正确阅读和解释圣经,圣灵必须是我们生命中的重要部分。

可惜,似乎很多基督徒把神学与灵性分开。我见过神学院教授在此问题上意见分歧。那些教授灵修神学的,恐怕教授释经学的,会破坏他们学生的信仰。而那些教授释经学的,则怀疑他们的同事未有充分依据圣经的本来原意。

历史上,正统的神学家都承认必须要有圣灵才可开明圣经的意思。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二:11 说[除了上帝的灵,也没有人知道上帝的事。]保罗认为,只有当我们与圣灵想法一致,我们才知道上帝的事。马丁路德这样评论:[假如不是上帝打开并解释圣经,就没有人能够明白它。]同样地,加尔文在其《日内瓦教会教义问答》(Catechism of the Church of Geneva)写道:

我们的思想过于软弱,无从明白自由信仰启示给我们上帝属灵的智慧。我们的心灵往往过于反叛,或刚愎自用,或执迷于世间事物。但圣灵点化我们,使我们能够理解本来所不明白的,又坚固我们的信心,并把救恩的应许,封印在我们心里。

到我们今天, 芝加哥信仰宣言( ChicagoStatement of Faith)延续这个传统:[圣灵-圣经的神圣作者,以祂内在的见证,向我们证明圣经是真确的;又打开我们的心思,好明白它的意义。] 可是,我发现大部分的当代圣经学者,只是在头脑上支持这个观点,但在实际上却把它抛之脑后。过去二十年,几乎所有由福音派学者所写的诠释学或圣经注释学的教课书,都强调要在历史背景中寻找本来语言的意思,却忽略提到圣灵的角色,以及祂对诠释者生命的影响。我本身的教学,也因这样失去平衡而有所缺陷。有一个学生曾经问我,圣灵的光照阐明,跟文法历史释经法有何关系。我真愚笨,惟有承认我从未想过这个问题!


改教者小心作出平衡,既探究语言和历史,又注重灵命培育。但现代的神学家,可能由于启蒙运动的影响,低贬了圣灵在理解圣经方面的角色。十九世纪其中一位表达最清晰和最具影响力的神学家欧内斯蒂(J.A.Ernesti)。认为基督徒不需祷告,便可以明白上帝的话语。据他所言:[在研究圣经真理上,敬虔单纯的心思,没有作为。]那种看法,否定圣灵在信徒生命之中应有的角色。我曾在圣经文献学会(Society of Biblical Literature)的年会上,听过精彩绝伦的释经,从而未曾在那学术性会议上听见有人祷告。

头脑上的知识,跟心灵里的知识有天壤之别。知性上理解圣经的真理,与应用它的真理,截然不同。而且,缺乏灵性的投入,我们便不能恰当理解圣经。如果要充分理解圣经,圣经研究就需要与那位神圣的作者建立个人的关系。提摩太后书三:16 暗示,圣经同时涉及三者:上帝、受默示的作者、文本。要注意,只有最后一样是非人格的。人可以疏离地对待客观的文本,但必需要热情才可以充分认识另一个人。人必须对他者全心全意地投入。

所以,我们的神学必需要带领我们与上帝相遇。上帝透过受默示的作者的文本,旨在启示祂自己。文本本身并非目的;是故所罗门把他的教导与认识上帝,两者大胆地结合起来:[我儿,如果你接受我的话,……你就……获得对上帝的认识。](箴2:1-5)[对上帝的认识[一词,就是希伯来文里]神学[的意思,指到对神圣事物的研究。这样的研究超越知性的理解,指涉到整个人与上帝的交往。正如傅兰姆(John Frame)所言:

聆听圣经,不单只是我们与一本书的交流,尽管它是一本非常特别的书。相反,于圣经里我们是与上帝自己相遇,对于新教徒来说(至少那些不属灵恩派的),再没有其它经验,更可让我们深刻的亲近上帝。

神学-我们对上帝的认识,改变我们的生命。我们该从灵性的进路并个人化的心态,阅读上帝的话语。

所以,要明白受默示的圣经人为作者的意思,读者必须投入感情,与他相遇。不投入感情,我们就不能明白他。一个没有同情共感的读者,可能会扭曲作者的意思。

关于圣经文本,我在哈佛的教授教了我很多。有一次他在要堂上讲解创世记第三章,有一个学生在随后的问答时间,催逼他阐释[蛇的后裔]与「女人的后裔」的身份,并他们之间为何彼此仇恨。我所尊敬的教授竟愚钝地按字面诠释这段经文,使我大为惊讶。根据他的说法,经文旨在以一个神话的方式,解释蛇与人类世世代代以来的仇恨,并没有其它甚么意思。我很奇怪,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解释。显而易见,蛇懂得以花言巧语说服女人,非常特别。牠会讲话,像魔鬼般的邪恶,又知道天上的事。我的教授未有领会经文的意思,我想是由于他没有投入感情,与作者心灵相交。

保罗在罗马书一章提醒我们,由于我们天生败坏,我们不能理解上帝、并且压制真理,为自己不道德的行为辩解。撒旦以半真半假的陈述欺骗我们,罪已损害我们行善的能力。因此,除非有上帝的重生以及圣灵的工作,我们就不能清楚地听到圣经,或让它塑造我们的生命。

上帝的性情,要求研究神学的人有适当的灵性条件。上帝已照他的主权在圣经中启示他自己,我们不能强制他透过科学方法说话。正如史坦梅茨(David Steinmetz)所说:

圣经不由我们操纵,不任由我们的知性支配。就是那些经过神学训练的人,也不单由于他们有学问,圣经便有义务要与其打开它的奥秘。圣经有它本身的意思,通过信仰它驱使人去到上帝面前。出于解释经的主动权在上帝那里,我们必须在他面前谦卑,默想这部圣书时,祈求他赐给我们悟性和智慧。上帝在谦卑的人悟性,让他们明白圣经,这或可使我们壮胆。但我们也要当心警告:上帝的真理永不会与人的骄傲并存。谦卑是可靠释经的先决条件。

耶稣在世时,当时的人大多认为池是一个伟大的先知。但当彼得认出他是永生上帝的儿子,基督说:[这不是人指示你的,而是我在天上的父启示你的。](太十六17)彼得明白耶稣的真理—基督的「神学」,因为他与上帝有建立关系,上帝就向他启示这真理。

三、神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倘若真理是言语与现实之间的对应,我们的生活方式,即我们的行为,就需要与我们所讲的言论相称。正如从军的人说:[话不只要说得头头是道,更要以行动证明所言非虚。]我们确实需要稳当可靠的真理命题,但最终它们是要确使我们的行为明智。上帝向我们启示池自己,以致我们可以活在祂的真理之中,认识上帝----我们姑且称之为[神学』,不独要求我们全人在主的临在中与祂相遇。透过实行祂的旨意,我们也可认识上帝。正如一位作者所言:[何谓认识上帝,一向是以有否听从祂的旨意来断定。]圣经―贯要求行为,不是言论。上帝欣然接受历史严峻的考验,以证明自己的属性,并不满足于有关祂纯粹命题式的真理。正因如此,耶稣以这番严肃的话来结束著名的登山宝训讲论:[所以,凡听见我这些话又遵行的,就像聪明的人,把自己的房子盖在盘石上。](太七24)耶稣称赞律法教师所讲的道理,却指责他们没有遵行自己的教导。祂继而指出在审判的日子,我们将按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所说的话受审判。


[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太七12)。这是圣经伦理的精髓。基督教视本身为一个信仰,但圣经叫上帝的子民去跟随的不仅是―个信仰,而是一条道路,一条生命之道。[信仰]―词指信徒要对主忠诚,不单是相信一个信仰系统。箴言书曾七十次运用[道路]这个隐喻,主耶稣也自称自己是「道路、真理、生命」。[道路]表示一条能够通过的路,可以带领我们到目的地去,它也暗示基督徒的生命历程。

耶稣基督的「道路」,必然会带来生命和文化的转化,使我们与上帝的终极现实一致。我们若委身于这条道路、我们的神学(我们相信上帝什么),将塑造我们的生命(我们怎样为上帝而活)。当我们被圣灵带领,对祂有更完全的认识,我们能经历圣经所谓的[上帝的旨意]。.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