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不应该错过的人生选择

不应该错过的人生选择

不应该错过的人生选择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d75360102f8gp.html

袁晓明  著


(最新更新:2013年3月23日,加入第四章 安东尼.福鲁的故事)

第一章 《拉门》

1998年,英、美联合拍了一部电影名叫Sliding Door《拉门》,该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的女士Helen Quilley去乘地铁,可是她刚好错过了一班车。电影以此展开两个并行的世界,一个是Quilley女士上来那一班地铁车,另一个世界则是她乘了下一班地铁车。在这两个并行的世界里,Quilley女士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我们每一个人其实都有Quilley女士错过一班地铁那样的时刻。一些时候,并非是我们的选择,完全是外界因素所致,比如,你在高考的时候得了非常严重的感冒,从而能没有考上大学,上大学与不上大学会给你带来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而许多时候,却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你选择出国去学习、生活、工作,那么,出国与否,你有完全不一样的人生。还有,你选择与谁结婚也是影响重大,婚后的人生如何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选择。

我们真实的人生不可能如电影那样有两个并行的世界,也不能在选择之后,有了经历后,再重新选择经历同样的人生时间段,但这丝毫不否定我们的选择人生的。我们不法改变过去的选择,但在现在和将来仍然有许多选择的机会,而我们的今天和将来却与我们当下的选择有关。

这里我谈的选择,只是对今生有影响的选择,但不管什么样的选择,我们有怎样的人生,或辉煌、或悲惨,最终,我们要到一个无法选择的终点,那就是终结我们在这个世界的轨迹,在那样的时刻,也许我们可以有不同的回忆,对我们的选择有后悔或庆幸,但我们也只好面对一个无奈的终结。事实上,如果我们不错过人一生中那一个最重要的选择,我们完全可以不去面对这样一个无奈和悲剧性的终结。

我所说的另一个更重要的选择,就是能够影响今生,并跨越今生以及这个世界的选择,也就是说,那样的选择有永恒的意义。我将在这本书中向你提供一生最重要选择的机会。至于,你将做出什么样的选择,那就是你的决定,也许你并非愿意做出我推荐的选择,但至少你没有错过这样的机会,最终,你可以说,在了解和思考后做出了自己的选择,那是一个遗憾,但你没有错过选择的机会。事实上,在此时此刻,你也有一个选择,要不要继续阅读本书,我希望你继续阅读,因为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选择。.

TOP

第二章 盲目的无神论者?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d75360102fd2f.html

我所说的选择,就是人对信仰的选择。有神与无神,如果有神,哪一位是真神?如果有一位真神,他与我们人有什么关系?


我从小生活在无神论为主导思想的中国,曾经在没有任何思考和选择的前提下接受了无神论的信仰,接受了那一张从猴子变成人的组图,也就是毫无调查、研究、思考的接受了进化论的理论,相信人与动物一样,不同的是,人进化到了高级动物,而那些没有进化成人的猴子仍然是低级动物,相信物质就是一切,也就是纯唯物主义,相信人死如灯灭,一切都化为乌有。换句话说,我曾经是一个盲目的无神论者,居然相信那样一组猴子进化成人的组图,在对进化论等毫无了解的情况下选择了做一名无神论者。

为什么我说自己曾经是盲目的无神论者?

先不说无神论者的定义,就是在对宇宙万物只有1%的了解的前提下,就已经完全确信只有纯物质世界的存在、没有神的存在。先不说对进化论细节的了解,以为进化论就完全解释了生命的来源,本身就是一个极大的错误,因为进化论根本没有解释第一个生命细胞的来源。那么,第一个生命的细胞从哪里来的呢?第一个生命细胞如何创造出生命?在我是无神论者的时候,我根本就不知道还有这样的问题,更不知道进化论只是一种理论,并无完整的证据支撑这样一个被称为进行了100多亿年的过程。

在我做无神论者的时候,我也不知道,在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的时候,他的进化论一个重要的证据支持就是进化过程中的化石,当时,达尔文并没有找到支持他进化过程的所有化石,但他相信,并希望在今后的一百年,后人能不断发现进化论链上的化石,可至今从水里的鱼到天上的鸟之间的化石一个也没发现,更不用说,从第一个生命开始时的化石了。当然,我们可以说,今后还有时间去发现那些化石,可如果永远不能找到呢?你也一直相信进化论吗?更具有挑战意义的是,如果发现了与达尔文进化论完全不一致的化石呢?也就是说,那些化石的发现,对进化论有否定的意义,那样的话,你对进化论又会是什么样的看法呢?你还会毫不怀疑地接受进化论的观点和立场吗?

当然,我不知道第一个生命的来源,就可以断定没有别人知道,那我也太狂了。事实上,真没有人知道第一个生命细胞的来源以及如何有一个生命细胞发展到了真正的生命。Richard Dawkins也许是全世界最有名的无神论者,他也是一名生物学家,当问到第一个细胞从何而来,如果世界上有一个理论可以论证第一个细胞的来源(与创造无关的理论),他一定会滔滔不绝地讲述这样一个理论,从而把无神前提下生命的来源和进化讲得天衣无缝,但Dawkins在回答导演、演员Ben Stein 的采访时说,他并不知道第一个生命细胞的来源,他甚至猜想到可能是外星人所为,那不仅没有任何证据,更引入连环的问题,外星人的生命从何而来?

此外,为什么会有宇宙万物?宇宙从何而来?宇宙、万物是否有一个起点呢?说实在的,在我还是无神论者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去想过这个问题。如果你今天仍然是一个无神论者,你想过这个问题吗?如果想过,你是否已经有了答案。也许你会说,宇宙是永恒的,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没错,在过去的几千年,宇宙之永恒观是非常流行的观点,也是无神论者宇宙观的基础之一。当然,永恒宇宙的观点也并非是都派出神,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认为神不是宇宙的创造者,神只是在宇宙中注入了规律,而神与宇宙都是永恒。但如果宇宙是永恒的,对无神论者的观点应该是更加有利,因为永恒的宇宙完全可以不需要一个创造者。如果宇宙有一个起点,就必须要有一个起因,那起因是什么呢?

还有,宇宙中的奇妙的常数呢(Fine Tuning)?我们一生下来,呼吸到我们赖以生存的空气。我们很少人去问,如果空气中的成分有一点不同,我们还能活吗?我们知道,因为有万有引力,我们才能得以在地球上站得住,我们也许不知道,天上的无数星球的存在也需要万有引力,更绝妙的是,万有引力的常数如果大一点点或小一点点,天上的星球就不能存在,我们人也不能生存。根据科学家的发现,这样的宇宙常数有十几个,每一个常数都是恰到好处,不能有丝毫偏差,否则,宇宙不能存在,我们人当然也不能存在了。尤其是我们居住的地球,完全就像是一个为人居住特意所设计的一样。那么,我们有没有想过,这些常数都是怎么来的?为什么就那么正好?在这些常数后面是不是有智能设计者?如果我们就以回答“没有”去支持我们无神论者的立场,那是不是太盲目了?我们能肯定吗?事实上,在我做无神论者的时候,我根本就没有去想这些问题,就接受了这个宇宙没有创造者的无神论立场。

另外一个问题,全球公认的一些道德标准又是从何而来?比如,强奸一个孩子是绝对不道德的行为。对于我们人来说,这似乎一个常识性的道理?可谁设立这样的一个道德标准?因为这个标准是在外面人以外,全世界的人并没有开一个会来确定这样一个道德标准。那么,是不是有一个在人以上的智者或者是神确定这样的道德标准?在我做无神论这的时候,我并没有细想这样的问题。

我还可以列出许多这样类似的问题,比如,细胞中的DNA的数据和程序又是从哪里来的?DNA里的程序远比人今天写的电脑程序复杂得多,靠细胞自己的进化出来那样程序的概率,几乎是等于零。在以下的章节中,我会更详细地谈论为什么是有宇宙万物,而不是没有宇宙万物以及宇宙万物的起源等问题。

总的来说,在过去的那些年里,我选择做无神论者,其实是一种盲目的选择。当然,我知道,也有许多无神论者对无神论者的立场、观点、信仰有深入、细致的研究,比如上文提到的Dawkins先生,但他也并非有上帝不存在的却是证据,他也承认,至少他不知道第一个生命的细胞从何而来。因此,就连Dawkins那样世界最坚定的无神论者也有回答不了的问题,从而无神论者在接受无神论立场、观点,他们也需要有极大的信心(Faith)去面对那些不能回答的难题。所以,我把“信仰”这个词也用在了无神论者身上,这与有神论者是相同的,无神论者是相信无神,并非完全靠他们的理性,还包括很大的信心在里面,这其实一种信心或信仰的选择。更有意思的是,法国科学家帕斯卡(Pascal)建议,人对于有神或者无神的选择是一个赌注,该说法被称为著名的帕斯卡赌注。.

TOP

第三章帕斯卡的赌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d75360102fd2g.html

帕斯卡是17世纪法国著名的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帕斯卡早年研究数学、物理,尤其是在数学领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在生命的最后10年,他却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哲学以及神学的研究。在著名的“帕斯卡赌注”的命题中,帕斯卡提出,人对信仰上帝是否存在的信心是一个“赌注”。

帕斯卡赌注有许多版本,其中的一个版本如下:

对于任何人S,可以做出两个选择,一个选择是α ,另一个选择是β,如果选择α对于人S有更大的好处,S就应该选择α。

考虑到上帝的存在与否各有一半的可能性,而相信上帝存在给人S带来的好处更大。

所以,人就应该选择相信上帝的存在。

什么是帕斯卡所指的好处,那就是人相信上帝就有能进入天堂,当然,考虑到帕斯卡的基督信仰的背景,帕斯卡在赌注里提到好处就是基督信仰为人打通的去天堂的道路。为什么说相信上帝存在更大的好处呢?因为在人相信接受上帝存在的前提下,如果上帝存在,人就能上天堂,如果上帝不存在,上帝的相信者与非相信者得到同样的结果,但如果上帝存在,人却没有接受上帝,人就失去了上天堂的一切机会。有人说,如果上帝不存在的机会更大,为什么还要选择相信上帝的存在呢?道理很简单,从决策学的角度来讲,上天堂的好处可以说是无穷大∞,而不能上天堂的好处应该是0,上帝存在的机会再小,乘上这无穷大∞,也得出无穷大∞,上帝不存在的机会再大,与0相乘也是0。  因此,选择相信上帝存在是一个只有赢,最差也是打一个平手的结果,而相反的是,选择相信上帝不存在。

对于帕斯卡的赌注,美国当代哲学家Peter Kreeft指出,多数哲学家认为,在论述上帝存在的信心上,帕斯卡赌注是最无力的论述,但帕斯卡本人却认为这是最有力的论述。帕斯卡在他的《思想录》中写道:“这就是结论,如果人能够认识到一个真理,这就是真理。”在帕斯卡的所有神学著作中,这是他唯一如此论述的地方。为什么帕斯卡要如此的肯定?帕斯卡把认识上帝作为人最终极的目标,当人通过理性不能确定是否需要相信上帝存在,人自然需要在相信上帝的存在上下注,因为那是只有赢,而没有输的下注,并且,人赌的是自己的永生,当然最为重要。按帕斯卡的基督信仰,并非是相信上帝存在就能进入天堂,但相信上帝存在应该是进到天堂的第一步,如果连上帝的存在都不相信,那人下的就是平手或输的赌注,根本就没有赢的机会和希望。

Peter Kreeft还给出了这样几个假设的例子来说明帕斯卡的赌注。假如你的一个亲人病入膏肓,医生提供一种药,该药并没有把握治好你亲人的病,但却有50%的机会能治好你亲人的疾病。从逻辑上讲,你是否愿意给你的亲人服用此药,哪怕是要付出一点药费,当然你会愿意。如果你根本就不用付药费,那你就更愿意来。对于你来说,做出接受药物治疗的决定并非是一个感情上的决定,而是一个符合逻辑的、理性的决定。如果你拒绝给亲人服药,那能够治好的一点机会都没有,那其实才是完全不符合逻辑以及非理性的决定。假如你在外面接到一个消息,说那的房子着火了,你的孩子们还在房子里面,你当时不能确定这个消息是否准确。对于你来说,什么是更理性的决定?你是认为消息不准,不用理会,还是你不管消息是否准确,就立即冲会家去?当然,你会冲会家去,如果你的房子没有做火,那是好事,如果你的房子着火,你的孩子在里面,你还有机会冲进去救你的孩子。

美国哲学教授 Jeff Jordan,在他通过牛津大学出版的专著《帕斯卡赌注》中给出了另外一个例子。一位在孤岛上的漂流者,他点燃了一个火堆,他希望路过的船只或天上飞过的飞机能看见他点燃的火堆。尽管漂流者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会有船只或飞机路过,但他还是找来了树枝,点起来火堆,以增加他被救援的机会。漂流者的推理很实际,点燃一个火堆的实效明显大于不点一个火堆,显而易见,没有人会去质问漂流者的智慧和理性。当然,漂流者点燃火堆并非要求漂流者相信火堆将被别人看见,而是要有一个火堆会被看见的信心。

帕斯卡赌注自问世以来,遭到许多的反对。在Jeff Jordan教授看来,一般来讲,对帕斯卡赌注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反对,一是道德上的反对;二是方法论上的反对;三神学上的反对。对帕斯卡赌注这样实用论证,反对方提出信仰准则上的质疑,帕斯卡赌注没有从证据上去建立信仰,而是从实用的角度去建立信仰,那是不道德的,因为一个道德的人需要通过证据去获得信仰。还有一个从道德角度上反对帕斯卡赌注说法,那就是帕斯卡赌注利用了人的自私,方法论上的反对,主要集中在帕斯卡赌注的有效性上,一个例子就是多神论的问题,因为帕斯卡赌注并没有明确要相信哪一个神,因此帕斯卡赌注是一个无效的论点。神学上的反对主要在于帕斯卡赌注与救恩预定论的相博,因为按救恩预定论,人的救恩是神所预定,不是人能选择。

对于以上的反对,帕斯卡赌注的支持者也都有反驳,比如,帕斯卡赌注并非完全否定证据,而是强调,在没有足够证据的前提下,使用实用的推理并非是不道德的事情,帕斯卡赌注在一定程度上有决策理论的支持,并且,帕斯卡赌注并非就完全是出于自私,在介绍给其他人的时候也是为了帮助他人。在方法论上,所谓的多神论的反对,表面上看有一定的道理,帕斯卡针对的是有神与无神的赌注,不管怎么说,在帕斯卡赌注之下,在无神上下注,结局都没有赢的可能。救恩预定论仅仅是一种神学观点,更主流的观点是上帝拣选的是那些信基督的人,上帝给世人都有一个救恩的邀请,人有自由意志对上帝的邀请做出一个接受邀请或拒绝邀请的决定,帕斯卡赌注恰恰是给出接受上帝存在或拒绝上帝存在的选择,因此,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什么冲突。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对帕斯卡赌注的反对外,还有其他版本的反对看法,值得一提的是反帕斯卡赌注。英国生物学家、现代无神论者的代表理查德在他的《上帝错觉》一书中提出了这样一个反帕斯卡赌注:“假设我们同意有一个很小的机会上帝是存在的,可是,如果你在上帝不存在上下注,你可以有一个好的丰富的生命,如果你在上帝存在上下注,你在敬拜花落许多时间,并为上帝做出牺牲,甚至献出生命,可以说,前者比后者更生活得更好。”所谓的反帕斯卡赌注,就是说按道金斯的论点,考虑到人在今生为上帝做出的牺牲,在上帝不存在上下注,会得到更大的好处。按帕斯卡赌注,如果上帝不存在,在上帝存在或不存在上下注,其后果并无什么不同,因为帕斯卡把永生定为无穷,而今生的生活定义为有限,那其实是一个合理的定义,但在道金斯的反帕斯卡赌注中,道金斯却假定,无神论者在今生比有神论者却有更好的生活,因此如果上帝不存在,无神论者却得到更多的好处。

显而易见,道金斯的反帕斯卡赌注有许多的漏洞,比如,道金斯假定上帝的存在仅为一个极小的机会,那是一个更偏颇的假设,但道金斯的反帕斯卡赌注对有神论者,主要是基督徒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基督徒是不是应该要为得到永生在今生付出代价?其实,圣保罗在这一点上同意道金斯的观点,基督徒的确要为得到永生在今生付出代价,圣保罗说,如果基督没有复活,我们基督徒在今生就比那些非信徒更可怜。

帕斯卡在1654年接受基督为主,继而他开始撰写一部基督教的护教专著,但在8年后帕斯卡死于疾病,他未能完成那本护教的专著,他写了大量的笔记。帕斯卡去世后,后人将帕斯卡的笔记编辑成书,那就是著名的《思想录》,而帕斯卡赌注就在其中。自帕斯卡赌注问世以来,并非成为最好护教论点,但却是遭受到众多无神论者的攻击,其原因就在于帕斯卡赌注针对的对象在字面上是有神论者与无神论者,但对无神论者的挑战远远大于为有神论者提供信仰的依据,同时,把不可知论者这逼到了无神论者的阵营,因为在帕斯卡赌注中只有两个选择,相信上帝的存在或者上帝不存在。

在这里,我引入帕斯卡赌注的论点,并非是要以帕斯卡赌注做护教的论述,我知道,单单相信上帝的存在也并非就能打通天堂之路,信仰也并非是象在拉斯维加斯的一场赌注。对于我来说,笃信基督是证据(Proof)、理性(Reason)、信心(Faith)三者的完美结合。正如哲学家Peter Kreeft指出的那样,帕斯卡赌注是理性与信心之外的第三架梯子,与理性、信心比较起来,帕斯卡赌注是一个比较低的梯子。如果相信上帝的存在仅仅是下一个赌注,那样的信仰的确不是一个成熟、深入以及丰满的信仰。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帕斯卡赌注非常象中国的那句俗话:“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以如此的心态去信仰基督,难以有坚定的信仰,有盲目信心的嫌疑。

那么,我为什么要以帕斯卡赌注作为本书的开篇?因为帕斯卡赌注最好地揭示出,无神论(包括不可知论者)拒绝上帝存在的观点其实是一个需要更大信心的赌注,只靠理性与科学修筑的桥梁并不能让他们达到拒绝上帝存在的彼岸。道理很简单,无神论者要坚信无神的机会有百分之百的可能性的话,证据、理性以及科学并不能给他们这百分之百的机会,缺乏的那一大部分必须由他们的信心来补充,比如,宇宙的创造以及第一个生命细胞的来源,理性与科学并不能给无神论者什么答案,无神论者可以强调时间的功效,再过一万年,也许能够找到答案,可那并不是时间的问题,无神论者的逻辑和理性就已经决定他们永远找不到答案,因为无神论者相信的都是有形的东西,当然他们不可能相信从无到有的创造。由于无神论者重视证据、理性和科学,不看好信心的可靠,他们认为信心完全可能出错,那么,无神论者的信心呢,如果无神论者的信心出错了呢?也就是说,无神论者相信上帝不存在,但如果上帝真的存在?

美国哲学家Peter Kreeft讲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位无神论者去拜访著名的犹太牧师、哲学家Martin Buber,那位无神论者要求Martin Buber给出上帝存在的证据,Martin Buber拒绝了那位无神论者的要求,那位无神论者生气地离开,Martin Buber追问了一句:“你能够确认没有上帝吗?”四十年后,那位无神论者写道:“我仍然是一位无神论者,但Martin Buber的那个问题四十年来每一天都在追问我。”4明显的是,那位坚定的无神论者并不能完全确定没有上帝的存在。Peter Kreeft指出,帕斯卡赌注对于无神论者正是有这样的追问的威力。

帕斯卡赌注就是在对所有的无神论者提问:“你能够确认上帝不存在吗?你知道你是在下一不可能赢的赌注吗?”.

TOP

第四章 安东尼.福鲁的故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d75360102fi5f.html

如果在过去半个世纪,你是全球最著名的无神论者学家,你撰写了数篇最著名的攻击有神论的文章,你在世界各地与多位著名的有神论专家进行辩论,在全球的范围内,你是众多无神论者崇拜的偶像,你突然宣布,你不再是一名无神论者,你转变成一位有神论者,你可以想象,你的宣布在媒体上会造成多大“地震”,在无神论与有神论的两个阵营里会有多大的影响。在震惊之余,人们不禁会问为什么世界最著名的无神论者居然放弃了他的立场,成为有神论者?难道你遇到了一个神迹,从而使你改变了你的立场?

2004年12月9日,美联社爆出了一条重大新闻:“英国的一位哲学家,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他是世界带头的无神论者,这位哲学家改变了他的立场,他通过录像宣布,基于科学的证据,现在他相信上帝的存在。”这位英国哲学家就是安东尼.福鲁。由于安东尼.福鲁的历史和地位,这条新闻的影响是可想而知的了,在全球的范围,报纸、电视、电台、以及互联网将这条轰动新闻做了转载,美联社配合这篇报道又做了两篇跟踪报道。在报道中,美联社还指出,在电话采访中,安东尼.福鲁教授讲到,在81岁的时候,他得出结论,宇宙是由一智慧者所创造,一位智慧者是生命起源以及自然复杂的唯一解释。安东尼.福鲁称自己是一位自然神论者,如美国国父之一汤姆斯.杰弗森那样的自然神论者,也就是说,安东尼.福鲁相信的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但不干预到人的生活之中。

安东尼.福鲁曾经是世界最著名的无神论者,但他却出生于一个牧师的家庭,他在少年时代就读教会学校,按安东尼.福鲁自己的说法,他在少年时代曾经是一位基督徒,但是,他从小都教会的敬拜以及宗教的书籍都没有多少热情,他对政治、文学、哲学方面书籍却有更大的热情在中学毕业的时候,福鲁就已经是一位无神论者了,把福鲁推向无神论者的主要原因就是世上存在的邪恶,福鲁相信世上存在的邪恶与全善的上帝不能同存。后来,邪恶和困难也成了福鲁攻击有神论尤其是基督教的主要凭据。

作为最著名的无神论哲学家,安东尼.福鲁成名于上世纪50年代初,安东尼.福鲁撰写了一篇短文《神学与伪造》,该文最初发表在牛津大学的苏格拉底俱乐部,该俱乐部由著名的基督教护教学家C.S. Lewis主持,就神学、哲学、以及科学等领域,牛津的一些基督徒与无神论者们进行对话。《神学与伪造》虽然只有一千字,但该文却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里被转载最多的哲学文献。在《神学与伪造》一文中,表面上,福鲁对神的否定是一般性的,但他却是完全在针对《圣经》里的上帝。福鲁主要以两点否定上帝的存在,首先,福鲁讲述了一个寓言,说两个探险这走到丛林里的一个块空地,在这块空地上,有一些鲜花和野草,一个探险者说,一位园丁做成立这个花园,另一个探险者则说,没有园丁。两位探险者架起帐篷观察,后来一直没有发现园丁的出来,福鲁认为,因为一直没有看到园丁,所谓这个花园是由园丁设计、制作的理论就根本不存在;再者,福鲁直接质问基督教慈爱的上帝,也并非是福鲁的发明,长期以来,无神论者就提出苦难的问题,为什么一个慈爱的上帝允许有苦难的存在,比如那些患有癌症的小孩,福鲁称,基督教的上帝是慈爱的天父,可是当孩子病死于某种绝症的时候,孩子地上的父亲急着为孩子治病,但天上的全能的父亲却没有显示出对孩子的关心,因此,上帝的爱不存在,那么上帝也不存在。


那么,在过去几年里,为什么福鲁会从一位坚定的无神论者转变成有神论者呢?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跟着证据走”(Follow the evidence, wherever it leads),那正是福鲁一生信奉的座右铭,过去几十年,他相信证据把他带到了无神论者那里,而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苏格拉底的这句名言也把他带到有神论者的领域。

在福鲁2007年出版《有一位神》一书中,他讲述了他跟着证据走到有神论的经历。

福鲁出生在有宗教信仰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位名牧师。中学毕业的时候,福鲁失去了他的信仰,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个全能、全爱的神与存在邪恶的世界有矛盾。福鲁反对有神论的论点主要是来自哲学方面,他发表的那篇《神学与伪证》正是其论点的代表作,还有他其后出版的《上帝与哲学》,在该书中,福鲁对无神论的论点做了比较系统的论证,他提出,有神论的设计、天体、道德上的论证都是无效的。在《上帝与哲学》出版后的十年,福鲁又推出另一部代表作《无神论的假定》,福鲁提出,讨论上帝的存在应该从无神论的假定开始,如此一来,对于上帝的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论证的负担就完全放在有神论的一边,如果相信有神存在,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基础。如果没有这样好的基础,就没有理性的立场去相信上帝的存在。

除了著书立说,福鲁在过去的几十年更与许多有神论者辩论。福鲁回忆,在他那么多的辩论中,有两场辩论吸引力最多的观众。1976年,他与Thomas Warren在得克萨斯州的登顿市的辩论,有五千至七千人在场观看辩论。另一场是1998年与William Lane Craig在威斯康辛州的马迪森市的辩论,有四千人在场观看。福鲁的最后一场公开辩论是在2004年的5月,辩论的对方是以色列的科学家Gerald Schroeder。出人意外的是,我在辩论会上宣布,我接受了上帝存在的观点。与其说是在辩论,其实是我与Schroeder博士一起解释,现代科学的发展显示出一个更高智者的存在,在所有的相待科学的发明中,最好的发现是上帝的存在。当问到关于生命起源的最新科技是指向一个创造者的存在,福鲁回答,是的,我现在认为是的,主要因为是DNA的发现。产生生命的难以想象的复杂性需要有一个智能的设计者。福鲁指的是DNA中的与电脑软件一样的程序。

福鲁相信宇宙是有一位智者所创造,他相信宇宙中的自然规律是上帝的思想,他相信生命的起源来自与上帝。福鲁自问为什么他相信以上三条,尤其是在过去的半个世纪,他一直在为无神论的观点和立场而战。从根本上来讲,福鲁的转变与他信奉的一句名言有关,这句名言来自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跟着证据走”。

过去几十年,福鲁都是在从哲学方面来论争上帝的存在与否,他的名作《神学与伪证》与科学毫无关系,完全是从哲学的观点来否定上帝的存在,更有感情的成分,他举例,孩子病危,地上的父亲要想尽一切办法去救孩子,而天上的父(上帝)却无动于衷。福鲁是在问,许多的孩子死于疾病,为什么上帝不去救他们,可基督教的上帝又是一位慈爱的天父,从而上帝就不存在。福鲁现在所说的证据不再是哲学的范畴,而是在科学的范畴。福鲁在这样的科学证据面前再无法坚持自己的无神论立场,转而成为有神论者。有意思的是,许多人居然相信,科学的发展给予证据,让他们成为无神论者,或者更加坚定了他们无神论者的信仰。可是,福鲁的转变正好相反,因为福鲁暂时把哲学和自己无神的立场放到一边,完全有科学的证据来带领他,那样的证据就把他带到了有神的一边,而对于许多人来说,他们则是从科学中去挑选支持无神论立场的证据。

福鲁提问,大自然中的科学定律都是谁来写的?很明显,再伟大的科学家也不能创造科学的定律,他们只能去发现。保罗.戴维斯(Paul Davies)是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福鲁提到戴维斯在Templeton基金的一次讲话,戴维斯说,科学家只有吸收神学的观点,科学才能够得以发展,就算是最无神论的科学家,他们也需要有一个信心,就是相信在自然中有规律存在,并且,人可以去发现一部分规律。戴维斯指出,自然的定律,并非是通过直接的观察而发现,而是通过实验以及数学理论找到,那些定律被以天体程序(cosmic code)写在自然之中,科学家去解读那些程序,从从去发现自然的定律,其实就是上帝的信息,自然的定律的发现提出这样三个问题:

自然中的定律从哪里来?

为什么是这样一套定律,而不是另外一套定律?

为什么这样的定律带来生命(life)、意识(consciousness)和智能(intelligence)?

戴维斯补充说,这些定律非常精细和准确,刚好能够带来和支持生命。戴维斯的结论是,这写定律不是简单给出的,而有更深刻的意义在那里。

福鲁相信,宇宙的规律、生命的来源和存在都不是意外,而在其后有一个设计者,那就是上帝。

应该说,科学的发现把福鲁带到了有神论者一边,但科学不至于能够把他转变成一位基督徒。福鲁仍然需要去面对为什么一位慈爱、全能的上帝允许邪恶和苦难存在。福鲁提到,对于邪恶的存在,有两种解释,一是亚里斯多德的观点,即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但他不干预;另一个观点是上帝给人自由意志,邪恶的产生是人自由的选择,如果上帝每时每刻地制止邪恶,那无疑是对自由意志的破坏。

福鲁称自己愿意更多的了解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他与英国著名的基督教神学家N T Wright做了一个深入的讨论,他把他们的讨论记录收在他的书中。他承认,任何其他宗教与基督教相比,都缺少这样一个组合,有魅力的耶稣与智力高超的圣保罗。

既然作为世界上最坚定的无神论者,跟着证据,福鲁都能够从无神一边走到有神的彼岸,如果你仍然是一位无神论者,你是否也可能有福鲁那样的转变呢?当然,单单是福鲁由无神到有神的转变的故事不一定能成就你的转变,你自己需要更多的信息来获得那带领你转变的证据。在提供更多的证据以前,我愿意给你介绍另一位著名的科学家,他走了与福鲁完全相反的道路,这位著名的科学家从有神的倾向转向完全无神的立场。他是与福鲁一样跟着证据走吗?

这位著名的科学家就是大名鼎鼎的史迪夫.霍金(Stephen Hawking)

(待续).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