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基督徒] 唐崇荣、唐崇怀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唐崇荣、唐崇怀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唐崇荣、唐崇怀是怎样培养出来的 ——读《陈织娘的一生》有感
阿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2fed0c010142hc.html

陈织娘是一个普通的妇人。但就是这个普通的妇人,却培养出唐崇平、唐崇明、唐崇枢、唐崇安、唐崇荣、唐崇怀6位在华人世界享有盛誉的传教士。这个普通的妇人在上帝面前真是蒙福。

陈织娘的经历可说和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完全不一样。1909年,陈织娘生于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一个来自中国福建的华裔家庭。父亲在当地开了一个布店。那时,印尼还是荷兰的殖民地。16岁时,陈织娘在当地一所荷兰人办的学校读书。她的父母决定让她停止学业,嫁给一个大他16岁,刚死去妻子,留下几个孩子的生意人。她坚决不同意。妈妈劝告她:



你或许不愿嫁给一个年纪较大的鳏夫,但,孩子,这婚姻对你是最好的选择。不错,这人年纪是大一点,而且前妻也留下几个孩子,但是你不必担心,他是个有钱人,他可以雇佣人照顾小孩,而且你也会受到很好的照顾。我们为什么要让你去嫁一个才开始创业奋斗的年轻人?除了你得辛苦的帮助他的事业以外,还得同时持一个家!我们不希望你这样,我们希望你能过优渥、清闲的日子。我们已经考虑过了,织娘,相信我,我们知道这是最好的安排。你必须想想这个婚姻带给你的好处……



对于在红旗下接受教育的我们,这是百分之百的包办婚姻、百分之百以金钱为基础的婚姻。这样的婚姻无论如何要反抗、甚至以死反抗。但陈织娘没有。在小做抵制之后,这个17岁的姑娘选择顺服。虽然她很喜欢自己的学校,很喜欢自己的学业,还是到学校办理了结业手续。这个17岁的姑娘,一走出校门,就嫁给一个大他17岁,有着几个孩子的男人,小小嫁做商人妇。这一年是1926年。

像一些今天嫁给有钱人的姑娘一样,不久,织娘就痛苦地发现她的丈夫在娶她前不久,回自己老家厦门探亲时奉父母之命结了婚。她结结实实地成了“小三”。在短暂的痛苦之后,织娘又一次选择了顺服,顺服命运的安排。不仅如此,他们还先结婚,后恋爱,在彼此尊重、彼此关心的过程中成为卿卿我我的亲密爱人。

1928年,结婚才刚刚两年的陈织娘跟着丈夫唐伯瑚回到厦门,过起“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生活。这年12月,她的大儿子崇坡出生。

她必须学会和丈夫的另一个妻子和平共处,还得忍受性格乖张的婆婆的颐指气使。由于当时人们的迷信观念,她被迫把自己亲生的两个孩子崇英、崇枢送人。但读完这本书,我不得不承认,陈织娘的生活虽然有苦痛,但大多时候还是很幸福。因为她衣食无忧、因为她的丈夫真的体谅她、关心她、爱护她。只要有爱和包容,在那个特定的时代,大红灯笼高高挂一样可以过出美好的生活。《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中所描述的也许并不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常态。

接着抗战爆发,她们一家移居鼓浪屿。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耶稣找到了他们。这个见证非常奇异。

陈织娘3岁的儿子唐崇安生了重病。吃了很多药都不见效。有一天,孩子连水都不能喝了。陈织娘坐在床边,眼看孩子快要死了,自己却无能为力。这时,她最不喜欢看到的一个人——他丈夫另一个妻子金宝的母亲沈太太——专门来探望她和孩子。看着绝望的陈织娘,沈太太诚挚地说:



我们基督徒都相信,当困难临到的时候,可以向神祷告,我们必须将困难告诉他,他就会帮助我们。我们要替你的孩子祷告,织娘,然后看看神要如何帮助他。



书中写道:



织娘的心奇怪地跳动着,她只能点头同意。她安静地坐着,惊异地看着这两个妇人将她们多皱纹的手轻柔地放在孩子仍然发着高烧的前额上,并将孩子的幸福交托给那一位她不认识、也看不见的上帝。她以前从未听人说过有人向那位基督教的上帝祈祷,当那两名妇人祷告之时,很明显地,她们是将自己的话告诉那看不见的神。她怀疑,她们怎么会知道他就在这里?然而,她们似乎是在对一个很熟悉的人讲话……

她们的祷告使她担忧的心灵安静下来……

下午,织娘醒过来,在床边的椅子上紧张地坐着。许多日子以来,这是她第一次能安享地睡着,但她责备自己,怎么可以睡着。“崇安……”她转头去看儿子。

“妈妈?”他微弱的声音撕扯着她的心。“妈妈,我要……我要吃饼干。”



这是这个华人社会享有盛誉的传教士家庭接受基督教的开始。陈织娘后来在教堂为自己家做见证时说:



上帝接触了我们家,就这个简单。最奇妙的是,他透过金宝的母亲——一个我认为最不可能关心我的人,神用她来带领我,现在,也带领我们全家接受基督教信仰。



大约在1943年,唐织娘32岁那一年,唐伯瑚因病去世,留给唐织娘7个孩子。最大的崇坡还不满17岁,最小的还在襁褓中。家里倒了顶梁柱的唐织娘把自己紧紧地交给上帝。她对自己的孩子们说:



孩子们,我不知道我们现在怎么办,但是我相信上帝知道,我们是他的儿女,我们必须祈求上帝的照顾,他会保护我们,帮助我们。



在上帝的帮助下,这个做了近20年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阔太太,面对艰难,生命中韧性的力量爆发出来。她在家族遗产纠纷中斗智斗勇,尽力为自己的孩子争取合法权益。她还和金宝的姐姐沈金枝,穿过日本人守卫的关卡,去外岛做生意。生意不顺利,她们决心赚不到钱不回家,干脆到一个建筑工地上当苦力搬砖。搬砖虽然没有让她赚多少钱,但这次谋生的煎熬给了她信心。回程时,织娘对沈金枝说:



你知道的,当伯瑚去世之后,我怀疑没有了他,我如何撑的下去,我如何照顾自己和孩子。事实上我的确不能,靠着自己,我不行。但是这一趟旅程,我们挨过了最艰难的困境,感谢主,他带领我们经过患难,从此之后,我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我都能交托给上帝。



圣经中没有乖乖女。圣经中的女人不仅个个美丽动人,而且务实肯干、目标坚定、意志坚强如铁。夏娃、撒莱、利百加、喇合、路得、拔士巴且不去说,单说耶稣的母亲玛利亚,眼看自己亲爱的儿子盯在十字架上,她没有歇斯底里、没有耍泼使横、没有昏迷跌倒,她静静地站在那里。传教士所做的工作往往极其艰难、常常须面对死亡为威胁,而且常常是单枪匹马,和整个社会的敌视作战、传播福音。没有全身心地对上帝的信靠、百折不挠的勇气、积极肯干、持之以恒的精神,寸步难行。只有意志坚强的女性才能培养出坚韧、顽强的传教士。



经历这个艰难之后,陈织娘在厦门开裁缝店为生。虽然生意做得很艰难,她还是坚守安息日。她的信心经历这些考验后,上帝托付给陈织娘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带她们家出埃及地。

大陆即将变色,上帝把带他选定的传教士出埃及地的工作交在了陈织娘的手里。

一个寡妇、没有多少财产、带着几个孩子,在20世纪40年代末漂洋过海,从厦门来到印尼。陈织娘靠的是什么?是简单地相信。她做见证说:



这当然是一种冒险,但我们是基于对上帝的信心来冒险。



这个家到印尼泗水之后,上帝开始实施他美妙的计划。先是响应上帝的呼召,儿子唐崇平去美国改革宗圣经学院攻读神学,走上传教的道路。接着是美国的计志文博士到印尼玛琅开青年布道会。陈织娘的几个孩子唐崇明、唐崇荣、唐崇安都赶去参加了。这次布道会之后不久,计牧师亲自来陈织娘家家访。

陈织娘很吃惊,问:“计博士,你要在泗水举行布道会吗?”

计博士回答说:“不是的,唐太太,我不是来做巡回演说的,事实上我是特地从玛琅来探望你们一家人的。”

原来在这个布道会上,她们家三个孩子唐崇明、唐崇荣、唐崇安都填了卡片,决定把自己献给上帝。

下面的谈话开诚布公。在这本奇妙的书的第220页写到:



“你知道,计博士,我是个寡母。我的一个儿子几个月前才去美国——要深造做传道人,”带着少许的犹疑,她更谦卑地说道:“我们没有什么钱,”然而不顾一切地,她仍然问:“学费……学费是不是很贵?”

计博士露出微笑——一个温暖而不造作的微笑,眼中也闪着亮光,他似乎很了解,她并不轻忽她的恐惧和谦卑的态度,因此等他再次开口时,语气是带着宽慰和保证的。

“我是个孤儿,”他只简单地告诉她,“我知道要满足所有的开支实在不容易,这是一场奋战,但我也知道,没有父亲的孩子往往更有骨气。”

他突然转向崇明,告诉他:“我们可以替你找一位经济赞助人,如果你愿意进入东南亚神学院,我们会在那里欢迎你。”



这就是唐崇明牧师奉献给上帝的开始。还有唐崇安、唐崇荣、唐崇枢、唐崇怀,这本由唐崇平妻子唐福德所写的感人至深、引人入胜的传记里面有详尽的描写。我写这篇文章的唯一目的就是看到这篇文章的亲爱的读者能去看看原书——《陈织娘的一生——用生命培育了一群优秀儿女的伟大母亲》。

这本美丽的书里有异国情调、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复杂的大家庭、有生意的成败、个人的奋斗、有战火纷飞、有国仇家恨、异域流亡;当然更有患难中的亲情和十字架的大爱。如果拍成电影或电视剧,一定会成为不朽的史诗和经典。建议孙海英弟兄、吕丽萍姊妹认真考虑这一选题。由孙海英、吕丽萍扮演唐伯瑚、唐织娘说不定会是很好的选择。

最后,请允许我以唐崇荣博士的一段话结束这篇文章:



8岁时,我记忆很深,每一个早上起来,第一个听见的声音,就是那忠心敬虔的母亲祷告的声音。

我曾经听到我母亲讲过这样的话,她说:“你现在已经懂得敬畏上帝了,我把你放在哪里,我都放心,我现在不需要为你挂虑操心。孩子啊,因为我知道,你有敬畏上帝的心,我就放心,我的责任成就了。

我的母亲没有高深的知识,却又非常高深的智能,因为她敬畏上帝。



阿信,2012年2月26日

注:

1. 《唐织娘的一生——用生命培育了一群优秀儿女的伟大母亲》,唐福德 著,团结出版社,2011年12月出版。

2.  原书因没有年谱,因此文中提到的一些时间有些事推算,不见得完全准确。建议作者再版时附录一份《陈织娘年谱》.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