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5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从2009年中考推优和自荐预录取名单看静安区各主要初中

从2009年中考推优和自荐预录取名单看静安区各主要初中

中考结束了,成绩还没有揭晓。闲着无聊,做了些功课,请大家一起分析。

据上海招考热线公示的数据,静安区2009年中考推优预录取121名学生;自荐预录取77名,合计198名。

先来看总体,主要的初中预录取情况如下:
市西初级:60名,约占本校应届初中毕业生的12%
静教院附校:26名,约占本校应届初中毕业生的13%
七一初级:18名,约占本校应届初中毕业生的11%
育才初级:23名,约占本校应届初中毕业生的8%
民立初级:13名,约占本校应届初中毕业生的7%
五四中学:9名,约占本校应届初中毕业生的6%
上外静中:7名,约占本校应届初中毕业生的5%
就此分析,市西初级、静教院附校和七一领先是正常的,上外静中倒是出人意料的差。

再来看4校预录取:
市西初级:19名,约占本校应届初中毕业生的4%
静教院附校:8名,约占本校应届初中毕业生的4%
七一初级:2名,约占本校应届初中毕业生的1%
育才初级:3名,约占本校应届初中毕业生的1%
民立初级:0名,
五四中学:0名,
上外静中:1名,约占本校应届初中毕业生的0.5%
从4校预录取来看,市西初级和静教院附校领先较大。

最后申明:这只是根据预录取进行的分析,名额分配的信息不全,所以没有加进去。当然,还有一些因素也没有考虑,有兴趣的话,请大家一起来完善。

[ 本帖最后由 囧囧爸爸 于 2009-7-1 21:1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母子同行 于 2009-7-1 20:37 发表
又来个牛爸,内参资料领先而全面,囧字应改为牛子
从数据来看,名列前三的几个学校,预录取的数量占在校学生比例的15%左右,这个数字给我心里有点底了,努力也就有了一定的方向。
我是的的确确的囧爸,一个马后炮的囧爸。

上述数字不是内参,是上海招考热线公示的,我只是拷贝后加加减减得出的结果。

再放一些马后炮:
1.对于市西初中和静教院附校的同学,平时成绩要力争10%,起码要20%,也就是A档。
2.区排名5%是个关键的指标。如果你没有竞赛得奖,很多高中的自荐面试资格就是看这个指标。
3.对于没有预录取的同学,也不必灰心,因为最好的区排名前10%的同学已经被排除在裸考了,哈哈。.

TOP

以上的分析判断是有道理的。

我的数据不包括市区名额分配的,我估计静安区大约有90名的名额分配生。

至于名额分配的落实,一般是有初中按照各自的标准和程序选拔,胜出后送高中直接录取。.

TOP

引用:
原帖由 英君妈妈 于 2009-7-1 23:45 发表
育才的情况
给LZ送花,虽然只有7朵,不要嫌少哦。

补充一下育才的公告:
区教育考试服务中心下达的推荐名额
1、市推荐生:16名;
2、静安区名额分配法招生:10名
   育才中学:6名;市西中学:3名;华模中学:1名;
3、委属学校名额分配法招生推荐:  交大附中:1名

按照LZ的统计,育才初级预录取23名。根据另外一个帖子Jerry的朋友的统计育才自荐预录取有10名。
23-10=13 也就是推优只被预录取了13人,比学校公告的“市推荐生:16名”少了3名,奇怪啊!难道推优生中有被高中拒绝的?
别的学校情况怎么样?数字对得上吗?
谢谢你的鲜花。

我的数据里,育才自荐预录取也是10名。

顺便说说静安区初中是如何落实推优及名额分配的。
以静教院为例,推优10名,名额分配9名。学校先公布游戏规则(初中阶段学习成绩加权,优秀学生加分等),前20名(具体记不清了)的同学自由选择“推优”或者“名额分配”,两者不可兼得。如果选择“推优”或者“名额分配”的人数超过了,则按排名顺序淘汰。如果选择“推优”或者“名额分配”的人数不够,则由排名20名以后的同学依次替补。实际操作中,选择“推优”的比较多,选择“名额分配”的少一些,依次替补到30名左右,才最后落实所有的名额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JERRY的朋友 于 2009-7-2 23:35 发表
请教:为什么实际操作中,选择“推优”的比较多,选择“名额分配”的少一些?假如想进市西,拿“推优”的还是拿“区名额分配市西”胜算大一点?(初中不是静安前三的学校)
静教院附校的孩子,学的靠前的,都想进4校,名额分配只有市西和育才,推优除了4校,还有建平、延安等名校,所以选择推优的多。另外,推优是区里比赛,市西、静教院附校的孩子比较占便宜,这也是原因之一。

至于说到名额分配,印象中高中不可以拒绝的。所以,如果不是市西初中、静教院附校的孩子,还是选择名额分配更好。.

TOP

引用:
原帖由 淡淡茉莉 于 2009-7-3 23:22 发表
补充一句: 市名额分配是有市里的控制分数线的. 如果你排第一,但不达线,那也是没用的.
请茉莉老师多多发表高见.

TOP

引用:
原帖由 淡淡茉莉 于 2009-7-5 16:52 发表
可能是和才妈不太一样的想法哦

能拿推优(校荐)的确是荣誉, 但是选要"校推荐"还是"自荐",还是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
今年有不少拿到"校荐"的学生最后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放弃"校荐",而且最后"自荐"成功进入理想学 ...
茉莉老师,说得好。

希望小儿能进市西的理科班。呵呵。.

TOP

回复 40#JERRY的朋友 的帖子

二模之后,不过我个人认为一模也很重要的。.

TOP

回复 78#shuaishuaimm 的帖子

我把那个帖子的感言拷贝到这儿
引用:
原帖由 shuaishuaimm 于 2009-9-9 22:56 发表
今年静教初三的战绩:
市区重点77.1%(四校市西育才和名立、市一),
普高93.5%
54.1% 市西和育才及四校
总平均分是580.67   
静安区总平均分是544.78
这个是官方的数据吧,和我的估计差不多。分析解读数据如下:
1.这几年,市区重点率逐年下降,都突破不了这几年高峰值80%。这几年的数据,说明静教院附校的综合优势逐年收缩。也说明学校领导着重提升大部分同学成绩的努力收效不大(初三时,附校抓低放高,主要资源帮C档D档E档同学提升补课)。或许,这就是教学规律的体现?请附校领导继续努力研究吧。
2.四校及市西育才录取率有所上升,这个很不错。而且我感觉如果再细分4校的录取率,可能是这几年最高的。这说明2009年毕业的这一届高端质量不错。
3.和华育等著名初中相比,静教院附校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普高、市区重点和市重点录取率都有差距。但是,我认为最主要的一项差距是四校及市重点的录取率。如何缩小这个差距,是附校领导应该研究的课题。

这些数据对我们家长有什么启发?
1.静教院附校是所很好的初中,尤其在静安区,是学生和家长第一或第二的选择。(顺便提醒,市西和七一也不错)
2.静教院附校崇尚素质教育,摒弃题海战术,效果显著,值得信赖。
3.就学生个体而言,如果学有余力,有更远大的目标(比如4校),那么强烈建议加大课外学习的比重(奥数等)。
积分825 爱心10  警告0  邀请能力7  宝宝信息 查看详细资料.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