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11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我是不是一个糊涂的妈妈?看来女儿还是留下点心理阴影了!

  (一)
引用:
原帖由 zhj0851 于 2009-9-8 22:41 发表
期末考是其他年级不熟悉的老师监考。
女儿去考试,手臂和胸前也就没戴任何队长标志跟团徽,就戴着条红领巾(这个是必须带的),和普通同学没什么两样。
违纪就像普通学生一样被抓到了。按考务规定,监考老师就直接把2个同学送到了政教处去了。
  家有家规则,校有校规。校规执行,并不是针对某个人的,而是针对全体师生的,也是为了全体师生的。所以,谁违反校规,都应该受到同等的处理。楼主不要纠结于孩子是干部(不是“普通学生”)监考者是不认识的老师(不是“自己的人”)这些细节上,从而觉得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你这种想法,会让你钻牛角尖,使你在大局上判断失当。你的这些想法和情结,又会影响你的孩子,使她也觉得自己委曲。弄不好,孩子还会因为觉得自己委曲而生出其它难以意料的事来。
  让孩子重新振作进来,避免出事,合理而明智的做法是,让孩子真心地承认是自己犯了一个大错,真心地接受学校的处分。只有这样她才不会觉得自己委曲,才不会像某些不懂事的孩子那样以再也不好好学习、专门跟老师对着干、逃学、自伤、自杀,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反抗。

  (二)
引用:
原帖由 zhj0851 于 2009-9-8 23:01 发表
对啊,我也在检讨自己的问题。忙于工作,也有责任。
“因为当时还没讨论出个处罚结果,能瞒着就瞒着了”女儿委屈的跟我说
哎 成长的烦恼啊 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
  校规是有弹性的:学生犯了一个错误,视情节的轻重,会有不同的处理标准;情节轻重的判断,所依据的除了所犯错误的事实本身之外,还根据此过错在全体学生中产生的影响,以及犯错者本人对自己过失所作出的反应。学校执行校规,也有许多灵活变通的地方。你女儿上学期考试作弊的事,学校没有立即处理,最有可能的是,学校一方面在商议处理的办法,另一方面在静观你孩子的反应。如果孩子能够及时认错,真诚认错,表示愿意接受处罚,表现出痛改前非的行动,开学的时候很可能就会得到部分的宽待,受到较轻的处理。即使受到的处分像现在一样重,也会得到老师们更多的宽解。
  你的孩子没有这么作出反应。你孩子的沉默,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校方决定不折不扣照校规处分你的孩子!小姑娘面皮薄,以前又是个“好学生”从来没有写检讨认错的经历的话,羞于主动找老师承认错误,这是可以想象,可以理解的。问题是,遇到这么大的事,自己解决不了,她竟然隐瞒家长两个月。其中除了有缺乏经验心存侥幸的心理之外,还可能有害怕父母责备、害怕父母担心的心理。如果她虽然胆小且不会处理这事,却跟父母亲说了,或者如果你们经常与老师保持联系,或者你们足够仔细发现了孩子的异常,你们就有机会督促和指导孩子主动去向学校认错。结局也很可能跟今天不一样。
  如果开学第一天父母知道这一情况,第一时间立即带着孩子去认错,结果也可能不一样。但是楼主第一感觉是老师处理不当、自己的孩子受到了侮辱,第一决定是代孩子去要回团徽和红领巾。这些因小失大的反应,让你们家再一次贻误了教育孩子、挽回影响的时机。如果楼主继续纠结于老师话说得重了、不该把红领巾都收了这些细节上,你的孩子就不大可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处分改过自新,你孩子的“记过处分”就可能一直不撤销而进入档案,你孩子就真要180天连红领巾都没得戴了!
  前面说过,学校执行校规存在很大的灵活变通性。如果你的孩子诚心诚意去认错,老师们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检讨前面的处分是否适当。即使适当,处分已经作出不可更改,也会为这个受了处分的孩子营造一种支持性气氛。比如,老师可能会特意找一个机会,表扬你孩子的某个善举,以帮助孩子在同学中挽回声誉。甚至会教训其他学生,不要对犯过错误的同学另眼相待,而要真诚地帮助你们的同班同窗。如果你的孩子努力改过自新,从此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校规,表现优秀,007相信,不要过180天你的孩子就会戴上红领巾,甚至戴上团徽,那个记过处分会被撤销,你孩子毕业时的档案还会干干净净,漂漂亮亮!
  这一切都很可能发生,前提是:孩子真诚认错,接受处分,知耻后勇,改过自新,振作起来以实际行动恢复名誉,赢回尊重。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9 10:08 编辑 ].

TOP

  这一跤跌得重了,尴尬是必然的。最初一段时间会对别人的眼光敏感,也是正常心态。作为家长,首先要帮助孩子承认这个事实,并且鼓励孩子勇敢地面对这个事实,同时也要逐渐引导孩子不要对此过于敏感。生活还要继续,过些时间,风波平息了,大家会有新的关注,你的孩子就不会成为关注的焦点。
  建议不要采用楼上某妈妈那个建议,折腾着转学。其实,那是一种消极的回避。转学了,来自别人压力会减轻,但那些处分还会跟着你的孩子走,孩子的心里阴影并不会消失。正确的方法,还是勇敢面对。谁不会犯错误?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站起!对自己有一个交待。做一个顶天立地敢于担当的人,就会重获尊敬。

  这需要父母更多的耐心、鼓励、支持,经常和孩子交流,了解她内心的想法,帮助孩子脱敏,同时指导她如何渡过最艰难的最初十来天。后面的路就会越走越宽。
  不要让孩子消极地等待撤销处分。鼓励孩子在管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的同时,多做对集体、对他人有益的事。例如,今天是教师节,就是一个引导孩子向老师祝贺,感激老师教导,顺便表露自己对作弊受处分的认识的机会。家长要利用一切利他利群的机会,引导孩子重建自我。这一方面会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会在改变自己的同时改变他人对她的看法和印象。另一位同学及时悔过赢得了从轻处理,你和你的孩子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学校很可能就是因为你孩子没有悔过的表现而严格执行校纪的。照此推断,学校在看到你孩子的改过迁善的诚意和实际行动之后,也会有相应的反应的。
  过几周,如果孩子确实表现好,可以找个机会向学校反映孩子的苦恼和压力,请求学校少先队考虑恢复孩子戴红领巾的资格。孩子自己去说,效果会更好。自己不说,用完美的表现打动老师,以致老师主动替孩子申请恢复名誉、撤销处理,那就是好上加好。

  这是一次磨炼的机会。孩子如果能够挺住,就是一次很好的成长经历。有这样经历的孩子,她的将来令人放心。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10 09:19 编辑 ].

TOP

回复 82#burninglife 的帖子

  你说得对。问题看来很大一部分出在家长身上。正如她自己所言,她确实是个糊涂家长!.

TOP

引用:
原帖由 嘉嘉妈妈米 于 2009-9-10 11:34 发表
好像是说重了。作弊--经历过中国教育的人们,有几位能信誓旦旦的说:“我从来没有作弊过”?
即然孩子已经知错了,又何必苦苦相逼呢,难不成要再发生一起跳楼事件学校才会去反思吗?
  007考试从来没有作弊,相信这样的人很多很多。不要因为自己作过弊,或者看到过身边的人作过弊,就以为作弊是常事,是小事,是小错。
  另外一位对答案的同学因为及时而真心悔过,得到了校方的谅解和宽大处理,这给楼主的孩子提示了一个光明的前景。所需要的,无非是以实际行动表现出承认作弊行为是错误的以及接受处分的诚意。哪里像是在苦苦相逼?
  真心承认自己错了的孩子,才会真心接受批评和处罚。只有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大错、受处罚很冤枉、别人作弊不受处分我却受处分因而委曲得不得了的孩子,才可能产生不良的情绪以及过激的行为(如故意和老师作对、自抛自弃、自伤自杀)。.

TOP

在孩子面前做正派的长辈更轻松

引用:
原帖由 小猪崽妈妈 于 2009-9-10 11:52 发表
  暑假,碰到外甥,好好的小男孩,嘴巴里不干不净居然蹦出了几个脏字,他的妈妈,也就是我的嫂子,居然熟视无睹。当她感到了我的目光时,略显尴尬地说:“我们也教育他的,不过不能太急,不是有几个小孩跳楼了吗?
  儿子小四了,有几个好同学。他们不时找个由头聚会,连带着我们这些BBMM也有机会碰碰头。其中有个小男孩满口“我Kao我Kao",在父母面前特别任性霸道,简直把BBMM当佣人使唤、训斥。那对夫妻在大家面前非常尴尬,却一脸无奈,不敢教导纠正孩子。
  今年暑假,几个男孩子跟007去学网球。007规定,不准说脏话,说了我就打嘴。那小男孩不以为然,竟然在跟我说话时又“我Kao"了。007说到做到,真地打了他一嘴巴。当然,打得很轻,几乎就是摸了一下他的腮帮,但依然使他很震撼!
  他努力地在我面前克制着不说出那个脏字。看他忍得辛苦,007便修正了一下:你习惯了说这个脏字,一下子改不了,那就放你一码。一天可以说两次,第三次开始,你说一次就自打一次嘴巴。
  有趣的事情发生了,说过两次“我kao”之后,小男孩特别紧张。其他男孩子也不时起哄说:你就要自己打嘴巴了。那个小男孩硬是忍住不说。一天下来,只自打两次嘴巴。虽然是象征性的自罚,但很起作用。整个暑假,那孩子至少不敢在我面前放肆说脏话了。

  声明:那个孩子没有跳楼!相反,我们成了非常铁的“爷们”。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10 22:12 编辑 ].

TOP

每一个错误都是成长的机会

  我家小子两度被老师摘下中队长袖标。一次在小一,摘的是绿袖标;一次是小三,摘的是红袖标。先说第一次。摘自育儿日记。

2007年3月22日 星期四 阴雨

  今天,儿子在学校闯祸了。
  下午,数学课陈老师来电,说儿子中午没有打扫教室,还硬说扫过了。老师批评他,他就顶嘴。老师罚他站在教室前面,他坚决不干。结果给老师摘下了中队长袖标。

  回到家里,我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像往常那样问他班上有什么新闻。儿子回答说,测验过了,别的没有什么。
  过一会儿,我问:怎么不见你戴袖标?
  他指着桌子说:在这里。
  这是一个新袖标,是以前买来备用的。儿子事先把它找出来放在桌子上,大概是想隐瞒学校发生的事。我脸一下子拉了下来:到底是怎么回事?
  儿子才说:因为我没有打扫卫生,老师撤了我的中队长。
  我提高声音质问:光没有打扫,就会撤掉中队长吗?
  儿子说:老师要我站在黑板边,我没有去,所以……
  我厉声训斥:你还想瞒!像挤牙膏一样,我挤一下,你才说一点。还不老老实实把事情的经过说给我听!
  儿子这才老实交待。

  LP回来之后,他又描述了一遍事情的经过。
  原来,中午休息的时候,儿子把自己的桌子下的地面打扫干净之后,又去帮一位女同学打扫,接着两人一起把黑板擦了一遍,然后就到教室外边玩。
  陈老师来检查时,发现儿子桌子下有纸张,就找他询问有没有做卫生。儿子说:我扫过了。
  老师带他到桌旁,指着地面说:这还叫扫过?儿子确实是打扫过,他想可能是自己本子里的纸掉出来了,但在当时他不知怎么回答。老师批评他说谎,要罚站。儿子不听,就是不走到黑板前罚站。
  老师说:班干部要做同学们的榜样,你做不了好榜样,就不要当中队长了。
  儿子开始顶嘴了:不当就不当,有什么稀奇!
  老师没有料到儿子会说出这样的话,十分生气,上前要拿掉儿子的袖标。儿子护着袖标高声说:你干什么!
  老师还是强行摘了他的袖标。
  儿子伤心地哭了:你拿走好了,我家里我还有,我戴新的。
  老师说:你只能在家里戴,戴到学校,老师就收掉。
  儿子哭得更加伤心,一边哭一边说:我再也不喜欢陈老师了,我再也不喜欢陈老师了。
  老师不理他,让他一个人在一旁哭。
  儿子绝望了,对老师说:我要回家,我不来上学了。
  老师说:那你走吧!不过你得拿一块钱到校门口打电话,叫你爸爸来接你,然后你就可以回家了。
  儿子没钱,没办法,尴尬了一会儿,激动的情绪稍有缓和,开始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不吭气了……

  儿子跟我们说:我收回了说过的话。
  LP问他怎么收回的。
  他说:我不吭气就表示收回前面说过的话。
  LP说:你不说什么,老师怎么知道你要收回你的说过的话呢?
  儿子沉默了。
  我问他:怎么做,老师才知道你要收回你的话?
  儿子说:要说对不起。

  我问:你知道你做错了什么吗?
  儿子答:我说了不该说的话。
  还有呢?
  我不应该瞒着不告诉你。
  还有!
  儿子说不出来了。
  我说:你今天做错许多事情。最大的错误,就是不尊重老师,不听老师的话,还跟老师顶嘴。不尊重老师,不听老师的教导,就学不到本领,慢慢地就会变成一个坏孩子。就算老师不了解情况,错怪了你,你觉得冤枉,你也不能顶撞老师。你应该跟老师解释。
  儿子说:我说了,可是老师不相信。
  LP说:老师为什么不相信?还不是平时喜欢顶嘴。做错了事情,不承认,还狡辩。慢慢地人家就不相信你的话了。你要是平时做错了事,就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到了有人冤枉你的时候,你作解释,别人就会相信你!
  我说:有的时候,老师事情多,来不及听你的解释。有的时候,老师在生气,不相信你说的话。这个时候,你就要忍住,受一会儿委曲。等老师有空了,不生气了,你再去跟老师解释。老师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就不会再错怪你了。
  LP问:你觉得爸爸的办法好不好?
  儿子说:好。我还有更好的办法,就是等到老师上完课以后,再跟老师说。
  LP说:你和爸爸说的都是好办法,以后要记得用这种好办法。

  我继续批评:你今天还犯了一个错误——回到家里没有老老实实把学校发生的事情告诉爸爸妈妈。你不说,爸爸妈妈就不知道你在学校做错了事,说错了话。爸爸妈妈不了解情况,就不能帮助你改正错误,就不能帮助你想办法克服困难,就不能像现在这样,爸爸妈妈一起教你,怎么不让老师错怪你。
  LP:以后不管发生了什么事,做错了什么事,都要告诉爸爸妈妈,让爸爸妈妈来帮助你。记住了没有?
  儿子:记住了。
  我说:做了错事,是瞒不过去的。人家今天不知道,明天会知道。明天不知道,后天会知道……总有一天会知道。做了错事,不要紧,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就好。做错了事,还不说,不承认,狡辩顶嘴,就是错上加错。
  LP:别人批评你,不要老是想着回嘴,先要想一想人家说得对不对。说得对,就要听。说得不对,也不可以顶撞。要找机会,好好跟人家解释。

  我说:你还有一点要好好改正过来。不要一碰到困难,就放弃。老师就是批评了你,就是让你罚站,你也不能自抛自弃,说不当中队长,不上学。现在你告诉我,你真不想上学吗?
  不是。
  真不想当中队长吗?
  不是。
  那你为什么说这些赌气的话?
  我心里很生气。
  说了有用吗?说了你就不生气了吗?
  不是的。
  说了这种话,是不是更下不了台了?是不是更难过了?
  是。
  那还不如不说。你想一想:是不听老师的,顶嘴说气话,还是先听老师的,站到黑板边好?你选择一下,哪个好?
  先听老师的好。
  接下来怎么办?
  找机会跟老师解释清楚。
  你还说了许多不该说的话,光跟老师解释就行了吗?
  还要说对不起,收回我说过的话。我以后改正,不会这样说了。
  那好,说到要做到。明天就这样跟陈老师说。
  儿子勉强答应,显然还有顾虑。

  我问:你是不是担心陈老师不喜欢你了?
  儿子点了点头。
  我说:爸爸下午跟陈老师通过电话。她说,她非常喜欢你,说你做干部一直很负责任;还说你上课专心听课,有问题敢问老师,特别喜欢做动脑筋的难题,说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她还告诉我说,你今天下午的表现特别好,做乒乓操时非常认真,得到校长的表扬。你是让陈老师有些生气,但只要你努力改正错误缺点,她还是特别喜欢你。所有的老师都喜欢你,就像爸爸妈妈一样,永远喜欢你。爸爸不是有一回把你赶出门吗?那是因为你犯错误了,爸爸非常生气。可是爸爸心里还是最喜欢你的,爸爸是不会不要自己的孩子的。老师也是这样。
  听到这席话,儿子满眼泪花,露出欣慰的表情。他最担心的事似乎被化解了。

2007年3月23日 星期五 睛

  ……
  午饭之后,陈老师又来到了一(1)班教室。儿子趁机道歉:陈老师,对不起,我昨天不该说那些话,我收回我的过的话。我会改正,做得比以前好。
  陈老师欣慰地说:知道改正错误了!
  陈老师还让他继续佩戴中队长袖标,这让儿子喜出望外。
  但愿这次经历能够使儿子变得更加谦虚、勇敢。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11 14:36 编辑 ].

TOP

回复 107#胡豆妈 的帖子

  你误解了我孩子的老师。她错怪孩子,是因为她不知情。她唯一不当之处,是她在处罚之前没有耐心追问一下:你说扫了,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地面还是脏的?这样,她就可能了解真相,避免错怪孩子。她如果了解真相,不但不会罚我家小子,反而可能表扬他,并树他为榜样,让同学们向他学习,借机让学生们马上打扫好教室准备上课。
  陈老师没有做到这样,是因为:(1)她是一个年轻老师,才工作两年,缺乏经验;(2)她是副班主任,她当时的任务是要快刀斩乱麻,让学生们在剩下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内立即打扫好教室,准备迎接学校检查,准备上课。当时,容不得她跟一个学生啰嗦半天却耽误了打扫。
  这里的多数BBMM都没有做老师的经验,所以有时很难理解老师的一些做法。
  我来说一个研究成果:一个老师在一堂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与管理中要做出几十个与工作有关的重要决定;一个老师在一个工作日内要与学生发生上千回合的互动;一个老师几乎每天都会面对和处理学生中的偶发事件。教师在如此复杂多变的工作情境中,必须对大量情境问题快速而有效地作出反应,果断地处理偶发事件,所依靠的主要是一种缄默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所以,工作经历短的教师经常反应失当,需要经常调整自己的工作方式。如果我们不允许教师失误,要求老师像医师那样想好了再行动,老师就不可能执教。这是教师专业工作的特点。理解这个特点,对于家长指导孩子在校行为方式,大有好处。
  我不知道陈老师最终有没有发现她冤枉了我的孩子,但我知道,我的孩子并没有因为被老师冤枉而不喜欢这位老师,进而不喜欢她上的数学课,这已经非常幸运!更加幸运的是,这位年轻的女老师对我孩子勇于认错评价甚高,非常喜爱这个阳光男孩。三年级开始,她不再教孩子的数学了。可是,四年级开学时,我们在校门口见到了她。陈老师非常开心地叫我孩子的名字,跟我们打招呼。那种眼神和神态是装不出来的,那是一种欣赏的目光,那是一种见到自己喜爱的学生才会有的神情!
  007当时在想:如果我们家当时死死揪住陈老师的处理不当,闹得鸡飞狗跳,我的孩子会喜欢陈老师和她教的数学吗?事隔多年,陈老师会认我孩子是她心爱的学生吗?友善和宽容从来都是相互的,事事计较的家长,会培养出事事计较的孩子,也会造就出事事跟你孩子计较的老师。

[ 本帖最后由 hxy007 于 2009-9-10 17:39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屿宝宝 于 2009-9-10 15:34 发表

你说的太好了,作为一个老师和家长,真是忍不住和你握一把手。其实,在生活中,误解和冤枉是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的,很多情况下需要依靠我们的沟通来化解。情商就是这方面的能力吧。最认同的是一句话,事事计较的家长 ...

今天是教师节,就让我用这种方式表达我对我自己的老师、孩子的老师、普天之下的老师一份敬意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