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415个人次参与评价】

[数学] 从来不相信刻苦学习(题海战术、机械训练),畅谈亲子数学,兼谈数学的乐趣

本主题被作者加入到个人文集中

假设出来的编码

我发现10点以后,妈妈同学一般都就寝了,剩下就是些古灵精怪的男同学在研究整蛊的数学了。

第一次秤:(司令、军长、师长、旅长)Vs(团长、营长、连长、排长)
第二次秤:(军长、排长、地雷、炸弹)Vs(师长、营长、连长、军旗)
第三次秤:(军长、连长、炸弹、军旗)Vs(旅长、团长、排长、工兵)

司令:左平平、右平平
军长:左左平、右右平
师长:左右平、右左平
旅长:左平右、右平左
团长:右平右、左平左
营长:右右平、左左平
连长:右右左、左左右
排长:右左右、左右左
工兵:平平右、平平左
地雷:平左平、平右平
炸弹:平左左、平右右
军旗:平右左、平左右

12颗棋子的称量结果整理完毕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2 23:39 编辑 ].

TOP

同学们的“坐标”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09-3-2 23:32 发表
完了,阿拉就会那么两句沪语,这下没得玩了。

我说的也可以理解为总的时间,即摩托车手从出发到追上自行车手所总共花掉的时间。如果按照上面的作图法,那么会有一些点的高度是保持一致的。BBMM可以跟孩子玩 ...
可以玩的,等待一个时机。笛卡尔发明了坐标以后,第二天就有一个新老师来上数学课,新老师不认识班上的同学,怎么办呢?
笛卡尔想出一个好办法,就是以教室的门为原点,给每个同学编上了“坐标”,例如,(1,1)就是右数第一排第一列的那个同学。
老师还建议同学们不仅仅记下自己的“坐标”,而且还把前后左右的坐标都记下来。

这样,新老师可以很方便地呼叫任何一个、一组同学了。

老师喊道:“请行和列相等的同学们占起来。”同学们惊异地发现,他们居然站在穿过教室对角的一条直线上,也就把这组同学称之为“对角线”。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3 00:08 编辑 ].

TOP

我来试试

引用:
原帖由 愛子のムーサイ 于 2009-3-3 14:10 发表
大师们接滚的,半夜三更还在整啊整,白天精神豆花去上班,小时侯肯定没激素的甲鱼,黄鳝大补过 ,昨天我们一道题目整了10分钟,小一生就打哈欠,进早晚上大师8点开工,先帮忙这道比你们简单的题目好发
有三种颜 ...
高中的排列组合我是比较拿手的,现在也都忘差不多了,依稀记得排列组合,比较多的采用归纳法。
例如:
红黑黄兰四个小球,一共有多少个排列组合?

我们并不直接研究四个小球的情况,而是从1个小球开始研究。
只有红色小球,1种
红黑,黑红,2种
红黑黄,红黄黑,黑红黄,黑黄红,黄红黑,黄黑红,共6种,在此我们已经可以发现一定的规律,即用不同的小球排头(3),其他2种颜色交换排列(2),3X2 = 6
四个小球的情况可以根据第三种小球的情况予以推算,应该是4 X 6,共24种,同时还可以一一排列予以验证。
由此得出通项公式,1,1x2, 1x2x3,1x2x3x4, ... (1x2x...xn=n!即n的阶乘)

由上研究过程可以看出,红红,黄黄,蓝蓝6支铅笔的问题,尚处于归纳法的第2步或者第3步,不足以推出通项式,所以有序试排可能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为避免遗漏,可以采取2人分开同时进行排列,再逐一核对结果。
也可以按照某种顺序排列出所有结果,再把其中重复发生的部分一一剔除,即排除法。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3 23:19 编辑 ].

TOP

从巧克力雪糕到西瓜皮

上次给Alex和Alex的妈妈出了这样一道问题:
“同样的皮厚,同样的按斤计价,买2斤1个的西瓜合算,买还是2个1斤的西瓜合算?”
妈妈认为买2斤的大西瓜合算,Alex认为无所谓,2种买法都一样。

今日偶有闲暇与Alex散步时,重新讨论了这个问题。
这个故事还要从小明说起,小明的爸爸是厂长,专门生产巧克力雪糕,小明经常到爸爸的厂看机器把方块的雪糕浸到浓浓的巧克力浆里边,拿出来以后,雪白的雪糕就被裹上了一层巧克力。小明特别喜欢吃外面的这一层巧克力。
这天,小明来到厂里以后,发现爸爸很忙碌,原来小巧克力雪糕断货了,爸爸正带领工人们把大号的巧克力切成2块,改成小号的巧克力雪糕。小明看着看着,发现了巧克力雪糕的一个秘密,那就是2块小雪糕的巧克力,与一块同等重量的大雪糕相比,巧克力更多。因为大号雪糕被切开以后,多出了2块雪白的肚皮,需要刷上额外2个面的新巧克力,于是2块小雪糕的巧克力就多出好多。
而张景中老师计算后发现,一块2倍于小雪糕重量的大雪糕的巧克力只是小雪糕的√2倍,大约是1.414倍,仅仅多出了0.414倍而已。

同学们想想,西瓜是不是一个道理啊!当然,我们都不喜欢吃西瓜皮,所以要反过来选择,就买2斤一个的西瓜。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3 23:08 编辑 ].

TOP

来而不往,非礼也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3-3 20:41 发表
  同学们上课了!在场的都自动报个名吧。
  Alex同学,昨晚你把揪坏蛋的密码给破译出来了,辛苦了!现在,请你检查一下,有没有不对头的地方?比如,有没有识别码和秤量方案不配套的?有没有重码?同学们也看一 ...
只考虑排列组合的话,应有:

简单组合,共3种
平平平,左左左,右右右
左、平、平和右、平、平,共6种组合
左平平,右平平
平左平,平右平
平平左,平平右
左、左、平和右、右、平,共6种组合
左左平,右右平
左平左,右平右
平左左,平右右
左、右、平,共6种组合
左右平,右左平
左平右,右平左
平左右,平右左
左、右、左和右、左、右,共6种组合
左右左,右左右
右左左,左右右
左左右,右右左

共计27种组合
====================================================
这揪坏蛋是越来越长了,低年级的孩子要揪这么深入,好像不太可行哦?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3 21:4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愛子のムーサイ 于 2009-3-4 09:55 发表
谢谢大师,为何问这个题目呢,因为,如果是1.2.3的话就是6种方法了,可是为何是颜色的时候就是5种的,这才是要和小子解释的事情,可是我觉得越解释越黑, ,还有CCPAGINGA啊,你的排列方式是不可能针对小一生讲通的拉,这 ...
对的,对小三以下的同学,重点不是讲通项公式,只是让他明白:
1、有这样一种渐进的思考方法,如数三角形的个数、如排红黑蓝黄的小球
2、能做到有序的数数或者思考,这一点某些小二的同学也不一定能做到

为了锻炼Alex有序数数和思考的能力,我让他抓了一把黄豆(30粒左右)放在碗里,让他点数。刚开始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是点着点着就乱了,点4-5次也点不清楚,后来就教他如何从看起来很乱的黄豆中找到一定的规律,以及如何按照自己想好的规则来点数,如此数次,成功的机会就增加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cks_gs 于 2009-3-4 16:27 发表
现在深刻体会到“贪多嚼不烂”,很多题特别是奥数,做过的又忘了,都是没有真正理解,只知道答案的。
很想帮她把一类的题理清思路,可没空的是她啊 。又不想耽误她睡眠,再说晚了,看她睏斯矇咚的,不忍心再让 ...
数学题是做不完的,如果不是自己学校老师布置的作业,可以考虑能否把一些重复的作业暂时不做,把一道题做精做透,做到能举一反三,做到烂。
刚开始可能赶不上进度,BBMM不要担心,很快就能变被动为主动,放宽心态很重要。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4 21:05 编辑 ].

TOP

船到桥头自然直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3-4 15:29 发表

   J姐啊,不学奥数,是差一截。儿子咋就没有一点求通项式的意识呢? ...
3年级到5年级还有好多东西要学呢,学习也是一个过程,所以不能操之过急。就像11在一年级被埋下的排列组合的种子,不也是过了2年才发芽嘛。

也没见农民伯伯昨天刚撒下种子,第二天就急赤白脸、抓耳挠腮地问别人,怎么还没长出来苗?怎么还不长出苗来?

要被人五年级笑话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4 21:18 编辑 ].

TOP

作业中发现的问题不是小问题

Alex 的问题
1、为什么可以这样连乘连除?
现有81颗糖,被平分成9盒,每盒又被分成3包,问每包几颗糖?
1包有3颗糖,每盒有3包,问9盒共有多少糖?

2、三位数加减法
原题:270 + 120 = ?
参考: 27 + 12 = 39
答案:270 + 120 = 390

扩展问题,为什么由等式:
27 + 12 = 39
可以推出:
270 + 120 = 390

Alex答曰:“因为在每个数字后面都只加了一个0,所以等式仍然成立。”
爸爸:“晕倒。”

交换律
我在1504#贴曾经谈到过张景中老师眼中的交换律,没想到这么快就用上了。不过张老师只讲了数学里边的交换律是不能乱用了,否则就要闹出袜子穿到鞋上的笑话了。可是,何时能用交换律?何时又不能用的呢?张老师没讲,我想,这就是爸爸同学和儿子同学需要研究的问题了。
Alex的作业里边有这样的一道题被小老师(作业太多,老师不得已只好叫数学课代表或者小组长来批改作业了)打了叉叉:
4x2x3
=4x6
=24
我猜想,小老师是认真比较了标准答案才慎重的打了一个叉叉的,因为目前二年级对连乘的要求是按顺序求解。小老师虽然发现了结果是对的,一度打了勾勾,但是根据课程的要求,认为过程不对。
Alex问过我以后,我建议 Alex 加上红批:“改错了,真讨厌啊!”
但是,作为一个小二同学的笨爸爸,还是要跟儿子搞搞清楚,为什么 4x2x3 可以使用交换律呢?是某某数学家告诉我们的吗?是我们试算以后发现碰巧结果一致吗?这又回到了数学的起点,"数学是从哪里来的?"
如果我们仅仅从抽象的算式 4x2x3 出发,是找不到答案的,真正的答案还要从生活中去吸取,换句话说,咱们要给这个算式编一个故事,使这些数字具有具体的意义,如此方可证明这个交换律是原来如此,而并非因为是某位老师、某位数学名家之言,我们才姑且信之。
假设我们有4盒云片糕,每盒里边有2包,每包里边有3块云片糕,请问共有多少块云片糕?
显然,我们至少有2种算法:
先计算4盒里边共有多少包,即4x2,再计算(4x2)包里边有多少块,即(4x2)x3,如此算法就是二年级教课书的标准算法。
不过与教课书思想一致,我们还可以有另一种算法:
先计算1盒(即2包)里边有多少块,即2x3,在计算4盒里边共有多少块,显然,4盒共有4个(2x3),即4x(2x3)。

到此,我们已经证明了,(4x2)x3 = 4x(2x3)。如果我们费力一点,依次从每一个盒子里边各拿出一包放在一堆,就可以得到2堆云片糕,也就证明了:
(4x2)x3 = 4x(2x3) = 2x(4x3)

Alex 说到:“我们只是变换了数糕点的顺序而已嘛,变换了同一堆糕点排列方式而已,原来这就是交换律啊。”

二位数加法过渡到三位数加法
为什么教科书上可以从:
27 + 12 = 39
推导出
270 + 120 = 390?

Alex 的理解是如果加法中的每一个数字都在后面加上一个0,算式依然成立。当然,这种理解我们不能说是错的。不过,数学之根本不在于我们如何去书写公式(虽然书写也很重要),但是数学中似乎没有这样用书写来证明的算式。

假如我们不用阿拉伯数字,这样一道算式会变成:
二十七 加 十二 = 三十九
那我们还能根据上述的规则证明:
三百七十 加 一百二十 = 三百九十

假如我们用英文,又如何呢?
twenty seven plus twelve equal to thirty nine
three hundred seventy plus one hundred equal to three hundred ninety

由此可见,Alex 用书写方式来研究或者纪录数学问题,实在是误入歧途了。

Alex辩解到:“我只不过是把这种现象作为加法的一条规则而已。”
父:“这当然可以作为一条规则,那么我们从规则的角度去研究吧?减法怎么样?”
Alex:“减法是可以的。”
父:“乘法呢?”
Alex:“哦,乘法不一样了,要多加0。”
父:“除法呢?”
Alex:“那再加一条规则吧,要减少0了?”
父:“除法可不是减少0那么简单哦,以后你会学到, 200 除以 500 等于 0.4。你看,这零还可能出现在前面呢!”
Alex:“那数学不是就太复杂了吗。多个0就有这么多规则?”
父:“数学当然不是这样,这本是一个简单的问题,你把它弄复杂了而已。把你的教科书拿来我看看,我想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Alex:“好。”

具象到抽象
根据教科书的说法,要从:
27 + 12 = 39
推导出
270 + 120 = 390
其实并不难,教科书的法宝还是老套路,把抽象的问题具象化,咱们可不要看到“老套路”就不屑一顾哦,这是学习数学的正路子。

假设我们把:
27 + 12 = 39
看成以厘米为单位计算2根小棒的长度之和,那么换一个单位--毫米,是不是就能很容易地证明:
270mm + 120mm = 27cm + 12 cm = 39cm = 390mm
也就是说,我们在计算以下算式时:
270 + 120
把他们看成是27个“十”加上12个“十”而已,即使是我这个笨爸爸也能立刻回答:“结果是39个‘十’,也就是390。”

闭上眼睛不会做错,睁开眼睛写错了的题
16 x 8
= 10 x 6 + 6 x 8
= 60 + 48
= 108
这是 Alex 作业上做的一道题。

父:“你闭上眼睛,我给你出一道题。”
Alex:“好了。”
父:“16个8分拆计算结果?”
Alex:“16个8等于10个8加上6个8。”
父:“对,请检查你的作业。”
Alex:“哇,这我怎么写错了?”
父:“是啊,这是个问题。”

这其实跟270 + 120 = 390是完全相同的道理,只不过单位从10换成了8而已。如果只是从形式上去了解,就难免会犯 Alex 的错误。如果我们能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数学也很简单。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9 23:09 编辑 ].

TOP

要想儿子轻松爸爸就得累点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3-8 00:00 发表
  上述两个方案都试一下,再比较一下,至少会有两个发现:第一,两个方案花的时间差不多(如果第二方案只玩到找出正确答案的话);第二,孩子在第二方案比在第一方案更加主动,更动脑筋,从中得到更多的收获。
  ...
本以为无聊、不值得深究的问题,能玩到这个程度,实在是让人想象不到。想想这也对,面对一条只是远观却从未进去过小路,又如何知道小路的尽头居然另有一村?

感谢hxy007的探索,得空一定跟Alex试试。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8 22:47 编辑 ].

TOP

围棋子和数学

比较2个长方形的大小
我们现在的生活好了,都是买成衣穿,以前可不一样哦,大家都是买布自己做衣服穿。既然我们要用布,自然也就少不了要买布。
这一次,妈妈买布的时候犯难了,有一块布长6尺,宽3尺,另一块布长4尺,宽5尺,这2快布的价格却是一样的。两相比较,一块长一点,一块宽一点,到底那块布更便宜呢?
结果布也没买成,妈妈就回家了,正巧小明在家里,于是妈妈把她今天遇到的难事给小明一五一十地说了。
小明说:“妈妈,你把布剪成1尺的正方形,然后数数各有多少块正方形,不就知道那块布大一点了吗?”
妈妈说:“可是,我要用这块布给你做背心的,你要是剪成一块一块的,就没法做衣服了。”
小明沉吟了一会道:“我有办法了。”
小明翻出了下围棋的棋盘,把黑子或者白子放在一个个方格的中央,摆出了如下的图形:

妈妈看了半天总算是明白了,原来小明把棋盘当成布来计算了,棋盘上的一个正方形格子就代表每个边的长度等于一尺的正方形。
妈妈说:“我懂了,是不是只要挨个数一数黑子和白子的数量,就知道那块布更大了?”
小明:“妈妈,我已经二年级,刚学过乘法,黑子代表第一块布,有3x6块1尺的正方形,白子代表第二块布,有4x5块1尺的正反形。计算的结果是第二块布大一点点。”
妈妈:“好,那我明天就把布买回来。”

小明后来又发现,数出来的1尺正方形的个数,正好等于长x宽,同学们可以试试,是不是这样?道理很简单,计算1尺正方形的个数就是很多个1尺正方形在这块布上排班站队,跟同学们到操场上做早操是一个道理。

长方形的大小的单位是什么?
在计算线段的长度时,我们经常会用到各种单位,如毫米、厘米、米等。在加减法中,我们也经常带上单位运算,例如:
2cm + 3cm = 5cm
现在我们要比较长方形的大小了,如上小明计算大小的方法写成算式就是:
3尺x6尺 = 18 (?)
这个?号就是一个问题,我们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单位表示长方形的大小呢?
尺,肯定不对,毕竟这跟计算线段的长度是完全不同的。
尺x尺,好像原来没听到别人这样说过。
“好像我听BBMM买房子的时候老说房子有多少平方米,难道这里是平方尺吗?”
对了,尺x尺是没错的,不过大家为了说起来方便就用平方尺来代替了。同理,我们还经常使用平方厘米、平方米,甚至平方千米(平方公里),我们的祖国 -- 中国大约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哦。

何谓“长方形的大小”?
解决了单位的问题以后,是不是有同学对“长方形的大小”这个说法感觉有点别扭了呢?太长了,不好说,不好写,也不好记。
不过这在英文里边其实非常简单,老外通称为dimension,就是指大小的意思。
中国人把长方形的大小称为“面积”,长方形、正方形都是在一个面上,而这个大小是长和宽的乘积,我猜想,这是不是中国人称其为“面积”的原因呢?

三角形的大小
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比较两个长方形的大小就是把每个长方形分成一个个小的、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然后计算这些正方形小块的个数,数学上称这个过程是计算长方形的面积。
既然长方形可以计算面积,那么正方形也可以计算面积了,而且正方形的面积就等于长x宽,也就是边长x边长,边长的平方。
点能计算面积吗?线段能计算面积吗?显然不能,虽然我们画出来的点有大小、线有粗细,但是在数学上点的长和宽都等于0,线段虽然有长度,宽度却为0,所以在数学中点和线段的面积都是0。
三角形有面积吗?三角形和长方形一样也是用线封闭起来的图形,所以2个三角形也是可以比较大小的,而且是有面积的。
如何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呢?让我们继续回到棋盘上来吧。在摆棋子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有一个小问题,那就是2条斜边上都是小三角形。暂时先用白子代表这些小三角形吧,如下图:

如上图中的三角形里边有12粒黑子和8粒白子,仔细观察白子所代表的三角形,可以看到2粒白子所代表的三角形正好凑成一个黑子,于是我们可以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为:
12 + 8 / 2 = 12 + 4 = 16
蛮巧的,16正好是一个4x4的正方形。如果我们把棋盘上的12粒黑子和8粒白子重新排列以后就可以发现,这可不是简单巧合,原来我们可以通过重新摆放代表三角形面积的棋子,来计算面积,也就是说三角形是可以被变化成长方形来计算的。
   

平行四边形的大小

长方体的大小

何谓长方体的大小?

未完待续、、、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10 13:32 编辑 ].

附件

1.jpg (6.03 KB)

2009-3-9 10:08

1.jpg

TOP

日本被数学打败了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09-2-28 17:46 发表
这可都是数学啊。二战的密码战,都是数学家在领导。就看谁的数学家更厉害 ...
没想到火车也是二战迷。最近我在看一本日本人写的二战书籍,其中讲到了日本的运输问题。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个小小的岛国,几乎所有的战争资源都要从国外运输到国内:
1、铁矿和煤矿在中国东北,一般由秦皇岛、大连、青岛等运到国内。
2、橡胶主要集中在东南亚、菲律宾等。
3、石油来自几个太平洋岛国。
4、日本要把军队、兵器、粮食等战争物资运往中国、东南亚、菲律宾周边。
如果大家看看地图可以发现,这几个区域形成了一个大三角形,日本在战争中使用了效率最低的运输方法,即每一次运输都是单程运输货物、人员,另一单程跑空船。在整个战争期间,日本的运力就这样被空船消耗掉了。

这么简单的数学问题,现在恐怕是小学奥数都可以提出一个优化的方案吧。看来,日本人当年还是吃了从小就没有奥巴马的亏。八卦二战、八卦数学了,各位可不要当真哦。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9 11:09 编辑 ].

TOP

回复 1681#hxy007 的帖子

计算机程序通常是提炼后的算法(如通项式),再根据计算机的计算特点予以调整。也有一些被计算机程序证明有效的算法,返回数学去寻找理论支持的。

我们公司曾经收到过一个英国人发过来的程序,程序员在阅读中发现,其中有一个参数对结果进行了调整,实验证明这个参数很重要,可以有效地提高计算精度。可是程序员始终要闹不明白,这个参数是怎么来的。后来我也阅读了这个程序,发现这个参数实在是大有名堂。

这一个数据横跨了数学里边的2门学科,即时间序列和鲍威尔算法(黄金数)。大家可能想象不到,我们天天在用的ADSL和手机通讯,也大量使用了这2门学科的知识。有时会听到BBMM们说数学没什么用,其实以数学的眼光看,数学无处不在,想甩还真是甩不掉呢。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9 13:37 编辑 ].

TOP

数学系的不传之秘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3-9 13:35 发表
  不懂,但很感兴趣。后悔当年没有学理科,没有考数学系!数学越深,就越加接近真实的世界。可是,对外行来说,理解这一点很难,深一点理解就更难。
以企业的产品开发而言,如果能用到哪怕是那么一点近代数学的东西,这件产品基本上就是独一无二、可以申请专利的东西了。
换句话说,就是一个企业的金饭碗。以小二笨爸爸的狭隘私心而言,最好不要有太多人明白这一点,否则咱的金饭碗岂不是要被砸了吗?

嘿嘿。.

TOP

游戏:超自然能力 VS 加密通讯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3-9 13:38 发表

  在书店里翻看数学史的书,里面说编破密码本身就是一个数学分支,看得汗都出来了,真是过瘾。就是不大懂,只能看八卦部分。
这是一个有关“超自然能力”的游戏。需要超人,主持人配合完成。

超人宣布他具有感应物品能力,游戏步骤如下:
1、在桌子上倒扣三只碗
2、超人被请出房间
3、观众把一串钥匙放在任意一只碗中
4、观众归席后,由主持人宣布:“超人,可以进来了。”观众注意哦,主持人不能跟超人有接触,也不能递眼色什么的,除了招呼超人进来,其它的话一句也不能说。
5、超人先要求大家保持安静,不能说话,否则会影响超自然能力的发挥。然后超人在每只碗上都仔细看2-3秒中,不能接触碗,也不能接触桌子。
6、超人反复以上过程2-3次后,将左手停在了一只空碗上方,似乎确定了就是这只碗里有钥匙,观众们也屏住呼吸等着看超人笑话呢。这个过程中,超人还可以说一些话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7、超人迅速地用右手打开了扣有钥匙的那只碗
8、游戏结束,超人证明了自己的超能力

这个游戏我在大学里边玩了三年,直到最后一次,知情的主持人经不住漂亮MM的威胁、利诱,他当了叛徒。

大家想想,这个游戏是怎么玩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9 14:03 编辑 ].

TOP

加密通讯的要素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3-9 14:02 发表
  想不出来。不像是数学,更像是心理学,或者是物理学。给点提示吧!
是你老兄最近一直在研究的东西 -- 编码啊。

首先,一共三种可能的结果,即三只碗,这就是我们加密的原始码,1 or 2 or 3。
然后,超人跟主持人之间是不是有一次进行无线通讯的机会,这个通讯的内容就是能被大家都听到的密文。

想一想,在一次成功的加密通讯中,我们还缺少一个什么重要元素呢?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9 14:13 编辑 ].

TOP

加密通讯的核心是加密规则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3-9 14:51 发表
  噢,原来是在讨论舞弊术。
  主持人说:有请超人!那钥匙就在第一个碗里。
  主持人说:有请超人!有请超人!那钥匙就在第二个碗里。
  主持人说:有请超人!大家鼓掌,有请超人!有请超人!钥匙就在第 ...
这编码也太没想象力了吧,可能被小MM鄙视的哦。当然,这还是代表加密通讯里边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密钥或者说加密规则。
例如:
1、在第一只碗里边,主持人说的话里边有超人的大名。
2、在第二只碗里边,主持人说的话里边有超人的小名。
3、在第三只碗里边,主持人说的话里边不含超人的名字。

由于超人和主持人之间已经事先协商了加密方法,而观众不知道,这样我们有了原始编码、加密规则、密文,于是一个完整的加密通讯就建立起来了。

咱们现在是玩游戏,称为舞弊术也未尝不可。不过ENIGMA也就是这么回事嘛,只不过游戏的房间大了点、观众多了点、加密规则复杂一点而已。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9 15:1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09-3-9 15:05 发表
加密规则还要经常更换,或者多准备几套,比如,你这回要是猜出来就神(鬼,奇)了。又或者,请的时候手掌可以向上、向下,或者竖起来。又或者,最后那个拉长声音的词可以用一声、二三声或者第四声。总之,多做预案, ...
当然,当然啦。也不知道当年的小MM们当时是不是有些崇拜,现在只能偶然回想一下下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9 15:33 编辑 ].

TOP

容易被破解的密码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3-9 15:11 发表
  看来,以后我得跟儿子共同研发一套密码,让MM搞不懂。
因为原始编码只有3个,密文只有3个,而且是一一对应的,如此加密规则比较容易被枚举法破解。所以要经常变换编码规则。

《可怕的科学》中有一本讲密码的,比较适合由浅入深地慢慢阅读。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9 19:26 编辑 ].

TOP

感悟数学之美

引用:
原帖由 cks_gs 于 2009-3-10 13:24 发表
附件上不来
压缩后试试,附件通常对文件扩展名有些限制。

感悟数学之美

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  行政管理专业
                           潘妍君    0512830

    摘  要: 数学对于自然科学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它是构筑现代文明的基石。而且数学对于社会与人文科学的作用,对于现代人整体的意义,也是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的。但是数学之美,不一定为人们所认识。文章试探讨的便是数学之美。
    关键字:数学之美,形式,内在作用

     数学,这自然科学的皇后里面,蕴含着无限美丽的境界。正如古希腊数学家普洛克拉斯的一句颇打动人心的名言所说:“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我以前不懂这句话,但现在似乎体会到了。试作一个简单的假想:如果这世界上没有数,人类将处于怎样一个荒凉愚昧的境地?不过,人类不情愿那样。数之美,数学之美,已伴随着人类几千年的文明,泽被深远。 这看似极普通的自然数里面,其实就埋藏着数不尽的奇珍异宝。
   毕达哥拉斯将自然界和谐统一于数。他认为,数本身就是世界的秩序。他的名言是:凡物皆数。亲密无间的亲和数、联谊数、勾股数、质数……所具有的美妙性质,也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这只是普通的自然数所玩弄的无穷花样中的一部分。而无穷尽的数正像辽阔的海洋蕴含着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正如普洛克拉斯所说:啊,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
  而数学的形式美还不单纯表现在自然数所玩弄的这些许花样上,和谐的比例与优美的曲线或图形都能给人以强烈的形式美的享受。“黄金分割”成为人们普遍喜爱的美的比例;优美的曲线同样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对称均衡是数学形式美的主要特征……然而数学带给人们的美远不止这直观的形式美。
  数学内在美的标准在于它的真实、准确、简洁、和谐与普遍……
  罗丹说:自然总是美的。伽利略则宣称道:自然这本书是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总是美的,数学是美的科学。
  正如,我们所深切缅怀的国际数学大师陈省身所亲手制作的挂历一样起名“数学之美”。我们可以从中感悟其背后的种种艰辛和喜悦。
    其实,在这之前的千百年间,这似乎就已经是一个默认的定律。要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前辈倾尽毕生的心血,致力于数学的研究呢?而且,绝大多数的研究是没有任何回报的;有多少数学家费尽一生的精力,却毫无成果,只能给后人充当垫脚石;还有多少人,虽然研究出成果来了,却得不到当时的认可,甚至还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虽然如此,钻研者的足迹,奋斗者的汗水,在追求真理,探索数学的路上,斑斑依旧。那是生命动力的迸发,是对真理之美的孜孜追求。
  我也曾一度狂热地迷恋数学,稿纸上画满数字、公式、符号,在我闲暇时忙碌后,这是我身心俱受益的活动。不知为什么,就那样被吸引了。数学有种张力,有种深邃,或许正是如此,她才不愧为自然学科的基础,构筑现代文明的基石。
  但是很多女生都不怎么喜欢数学,她们只看到她的规范、严谨和深奥。但是,数学,在一般人看来干燥得炸不出汁水的数字集合,在真正已经“钻”进去的人眼中,是芬芳得无法形容的花朵。在我看来,数学就像一座很不起眼的宝藏。在外面看来了无生趣,但是当你真正投入其中之后,便会发现里面魅力无穷。你可以不钻进去,不去体会她的魅力,但是她在现实当中的应用,她对人类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她是一门活生生的科学,不断地为我们的生活创造美。
  数学是自然科学的皇后,是数和空间的结合,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是思维的体操。代数的简洁,几何的优雅,逻辑的严密,让人充分领略数学之美。她的美是构建在宁静淡泊、不懈执着之上的。
  数学,其实不仅仅是数学,所有科学都是一样,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有奉献精神,必须无欲无求。功利心太强的人是不可能会在这个领域内取得什么大的成就的。它蕴涵的是清、美、正、真,不容许任何的虚假浑浊掺杂。
  数学之美,美在纯净。“有时研究成果并没有什么用”,正是这种不带功利性的数学思维,造就了数学的空灵和纯净。而数学的圣洁又造就了一个个美丽的数学心灵。亲近数学,犹如亲近雪山,它能以自身的洁白净化研究者的灵魂。数学的纯净并不等于数学真的无用。作为科学中的圣母,数学孕育着无数的科学圣婴。在其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中,时时需要数学之母的呵护;现代信息社会的持续发展中,更离不开数学的扶持。
   数学之美不仅在于那美丽的王冠——哥德巴赫猜想,也不在于得沃尔夫奖;数学之美是无处不在的。只要细心观察,你会发现她的美在你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审美需要距离。让我们悄悄地停下脚步,凝望数学大师那沉思的背影;让我们静静地回味大师平凡的话语,领会数学那纯净之美、和谐之美吧。或许,有那么一天,你也会加入到数学之美的创造者行列。
  数学之美,在于开发了一种精神,一种对人类自己的挑战,纵观整个数学的发展,我们不得不叹服她的进步之神速,但是又不得不承认一个年代内数学发展的缓慢,正是由于数学给了我们人类一个深入思考的机会,同时也加强了人类文化的传承。她的神秘,常常使一代人难以摸清,而又由下一代,或下几代人来共同完成。而真正解决问题的过程是数学之美的最好诠释!

参考文献
[1] 陈吉象、戴瑛,《文科数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汪宇航,复旦版“西方数学文化理念传播译丛”,《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后现代思想的数学根源》,《什么是数学》,《数学与知识的探求》
[3]陈克艰,《数学逍遥游》,少年儿童出版社,2005
[4]「美」 贝尔著,徐源译,《数学大师:从芝诺到庞加莱》,上海科技教社,2004


※○※○※○※○※○※○※○※○※○※○※○※○※○※○※○※○※○※○※○※○※○※○※○※○※○※○※○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11 12:38 编辑 ].

TOP

数学的美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3-12 14:07 发表
看过了,受教了,是个好东东!小三生会感兴趣滴。
  数学本是至理,想不到其中还有神秘的东西。冥冥之中数学竟然通神!
  弱弱问一句:CM信教吗?
后一部分有牵强附会之嫌,择其有趣吧。另有一篇老师写的数学之美,稍后转帖上来。
下文转自:
http://www.furongedu.com/thesis/View.aspx?id=23794
=================================================
数学的美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先生曾不止一次地提出:“数学是美的。”数学的美体现在方方面面,也许美在她是探求世间现象规律的出发点,也许美在她用几个字母符号就能表示若干信息的简单明了,也许美在她大胆假设和严格论证的伟大结合,也许美在她对一个问题论证时殊途同归的奇妙感受,也许美在数学家耗尽终生论证定理的锲而不舍,也许美在她在几乎所有学科中的广泛应用。

而美的数学,在自古崇尚诗书传世的中国,竟也浸染着扑鼻的书香。中国悠久历史所积淀出来的文学底蕴,为中国的数学染上了一层夺目的别样颜色,这就是数学的文采。

自然美
刘勰《文心雕龙》以为文章之可贵,在尚自然。文章是反映生活的一面镜子,脱离生活的文学是空洞的,没有任何用处。数学也是这样。
        数学存在的意义,在于理性地揭示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规律,帮助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可以这样说,数学是取诸生活而用诸生活的。数学最早的起源,大概来自古代人们的结绳记事,一个一个的绳扣,把数学的根和生活从一开始就牢牢地系在了一起。后来出现的记数法,是牲畜养殖或商品买卖的需要,古代的几何学产生,是为了丈量土地。中国古代的众多数学著作(如:《九章算术》)中,几乎全是对于某个具体问题的探究和推广。

在中国,数学源于生活,在外国,历代数学家也都宗法自然。阿基米德的数学成果,都用于当时的军事、建筑、工程等众多科学领域,牛顿见物象而思数学之所出,即有微积分的创作。费尔玛和尤拉对变分法的开创性发明也是由探索自然界的现象而引起的。

简洁美

世事再纷繁,加减乘除算尽;
宇宙虽广大,点线面体包完。

这首诗,用字不多,却到位地概括出了数学的简洁明了,微言大义。数学和诗歌一样,有着独特的简洁美。
诗歌的简洁,众所周知——着寥寥几字,却为读者创造出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这大概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L·布隆菲尔德(L.Bloonfield)说:“数学是语言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如果说,诗歌的简洁,是写意的,是欲言还休的,是中国水墨画中的留白,那么数学语言的微言大义,则是写实的,是简洁精确、抽象规范的,是严谨的科学态度的体现。数学的简洁,不仅使人们更快、更准确地把握理论的精髓,促进自身学科的发展,也使数学学科具有了很强的通用性。目前,数学作为自然科学的语言和工具,已经成了所有科学———包括社会科学在内的语言和工具。

最为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二进制在计算机领域的的应用。试想,任何一个复杂的指令,都被译做明确的01数字串,这是多么伟大的一个构想。可以说,没有数学的简化,就没有现在这个互联网四通八达、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对称美

中国的文学讲究对称,这点可以从历时百年的楹联文化中窥见一斑。而更胜一筹的对称,就是回文了。苏轼有一首著名的七律《游金山寺》,便是这方面的上乘之作:

《游金山寺》

潮随暗浪雪山倾,远浦渔舟钓月明。/桥对寺门松径小,槛当泉眼石波清。/迢迢绿树江天晓,霭霭红霞晚日晴。/遥望四边云接水,碧峰千点数鸥轻。

不难看出,把它倒转过来,仍然是一首完整的七律诗:

轻鸥数点千峰碧,水接云边四望遥。/晴日晚霞红霭霭,晓天江树绿迢迢。/清波石眼泉当槛,小径松门寺对桥。/明月钓舟渔浦远,倾山雪浪暗随潮。

这首回文诗无论是顺读或倒读,都是情景交融、清新可读的好诗。类似的又如“香莲碧水动风凉,水动风凉夏日长。长日夏凉风动水,凉风动水碧莲香”。这些诗凭着精巧的构思,给人以奇妙的感受,每每读之,读者都会暗自叫绝。

而数学中,也不乏这样的回文现象,如:
12×12=144,21×21=441;
13×13=169,31×31=961;
102×102=10404,201×201=40401;
103×103=10609,301×301=90601;
9+5+4=8+7+3,92+52+42=82+72+32。

而数学中更为一般的对称,则体现在函数图象的对称性和几何图形上。前者给我们探求函数的性质提供了方便,后者则运用在建筑、美术领域后给人以无穷的美感。

悬念美

文学中的小说以设置悬念见长,在开头先抛出一个引人入胜的画面、出人意表的事件、叫人揪心的矛盾、令人关注的悬念、发人深省的问题,然后一步步去描写、讲述、展开、解答、思考;或者在最后留下一个无结局、无论断、无答案、无终点的结尾,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求证、去追问、去体验。照米兰·昆德拉的说法:小说家的才智就是把一切肯定变成疑问,教读者把世界当成问题来理解。

这种现象,在数学中绝非少见。许多数学问题都是从一个看不出任何端倪的方程式开始,运用各种方法,一步步求解,最终得出一个清楚明白的结论。而数学的乐趣,在于人们抱着探求事实真相的态度,满怀好奇的求解过程和最终真相大白时的快感。这一点,和人们读悬疑小说所产生的感觉是相似的,难怪有人说,世界本身就是个未知数,而文学本身就是探索世界之谜的方程式。

意象美

诗与数学之间最深刻的关系莫过于数学概念或意象(imagery)与诗歌的结合。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邵雍)

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一江秋。(纪晓岚)

一别之后,二地相悬,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抚弹,八行书无信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我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叫丫环。万语千言把郎怨,百无聊赖,十依阑干,九九重阳看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半烧香点烛祭祖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梳妆懒,三月桃花又被风吹散!郎呀郎,巴不得二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卓文君)

读上面这些诗,每个人都能明显感到,诗的意境全来自那几个数词,无论是数词的单个应用,重复引用,抑或是循环使用,看似毫无感染力的数词竟也都能表现出或寂寥,或欣然,或恬淡,或伤感的思想感情。

在外国,中世纪欧洲两个最伟大的诗人——但丁(Dante,1265~1321)和乔叟(G.Chaucer,1342~1400)的作品也无不充满着数学知识。17世纪,英国著名形而上学诗人约翰·多恩(JohnDonne,1572~1631)和安德鲁·马佛尔(AndrewMarvell,1621~1678)通过圆规、欧氏几何中的平行线之类的数学概念来类比爱情。后者的《爱的定义》尤为有趣:

像直线一样,爱也是倾斜的/它们自己能够相交在每个角度/但我们的爱确实是平行的/尽管无限,却永不相遇。

爱情,向来是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的一个名词。作者用读者都熟悉的平行线,借助数学丰富的意象,巧妙地向读者准确地传达了自己的意思。

逻辑美

提起逻辑,就不能不提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复杂的人物关系,缜密的故事情节,引得至今仍有大量学者终生考证,乐此不疲。

《红楼梦》迷人之处在于由卷初一首诗开始,章回紧扣地发展下来。优美的数学也是在一个宏观的概念之下,经由严谨的论证,简单有力地表达出来。

数学规律就如《红楼梦》,由一些基本定理出发,雅洁、鲜明地表达出来。大多数的数学论文都是艰涩难懂,有些却能令人留连再三。牛顿三大定律,非常简单,但可以解释非常繁杂的现象,如天体运行的规律。这就是数学家的口味,不够严谨,经不起推敲,就不入法眼。

数学和文学作品不但同样讲究严谨的逻辑论证,还同样遵从由局部结构发展到大范围结构的发展规律。

同文学极为相似的是,从局部结构发展到大范围结构也是近代数学发展的过程。文学的局部到大范围,往往通过比兴的手法来处理:即对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同一事或同一物可以产生不同的吟咏。对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后,往往通过比兴的方法另有所指,例如“美人”有多重意思,除了指美丽的女子外,也可以指君主。屈原《九章》:“结微情以陈词兮,矫以遗夫美人。”也可以指品德美好的人,《诗经·邶风》:“云谁之思,西方美人。”苏轼《赤壁赋》:“望美人兮天一方。”而几何学和数论都有这一段历史,代数几何学家在研究奇异点时通过爆炸的手段,有如将整个世界浓缩在一点。微分几何和广义相对论所见到的奇异点比代数流形复杂,但是也希望从局部开始,逐渐了解整体结构。数论专家研究局部结构时则通过素数的模方法,将算术流形变成有限域上的几何,然后和大范围的算术几何对比,得出丰富的结果。此外,数学家对某些重要的定理,也会提出很多不同的证明。例如勾股定理的不同证明有10个以上,等周不等式亦有五六个证明,高斯则给出数论对偶定律6个不同的看法。不同的证明让我们以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同一个事实,往往引导出数学上不同的发展。这也可算是局部到大范围的一个例子。

总之,数学并不像有些人认为的那般枯燥乏味,它不是长篇的定理公式的累积,而是一种美的学科。在中国书香四溢的文学背景下,数学也闪烁着不一样的光辉。

也许,用网友的一篇《沁园春·数学》来结束这篇文章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沁园春·数学》

数苑飘香,千载繁荣,百世流芳。
读《九章算术》,何其精彩,《几何原本》,意味深长;
复变函数,概统理论,壮阔雄奇涌大江;
逢盛世,趁春明日暖,好学轩昂。
难题四处飞扬,引无数英才细参详;
仰枷罗华氏,煌煌群论,陈氏定理,笑傲万方;
一代天骄,A·怀尔斯,求证费马破天荒;
欣昂首,看数学发展,无可限量!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13 18:5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火车是运茶的 于 2009-3-13 11:19 发表
数学比神明厉害多了
从不同的层面去观察、思考这个世界,所以很难比较谁更厉害。
人对世界的认识始终是有限的,总会有这样那样需要 Believe or not 的东西。
尊重别人的 Believe, 一如尊重自己的 Believe。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13 11:45 编辑 ].

TOP

不苛求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3-13 17:45 发表
  老师偶然出错题,可以理解,应该谅解。问题就是,最近印制出来的习题,不时发生错误。这种不甚认真的态度,似乎会影响孩子。 ...
焉知老师不是想看看学生的证伪能力呢?证伪和证明看似一对矛盾,想想又是统一的。

转一段《我的团长我的团》中的精彩段略,电视剧里这段被咔嚓了:
克虏伯回这话的时候终于不是带死不活了,甚至有种军人的精确,“PAK37,战防炮。第一主射手。”
“打过日本坦克吗?”
“打过。筷子捅豆腐,穿啦。日本坦克好打,德国坦克才不好打。”
我因我的坦克恐怖症而颇有悻悻,“你从外国回来的?打过德国坦克?”
克虏伯要死不活地说:“肚子饿了才要吃饭嘛。肯定是坦克结实得打不穿了。所以才要把战防炮搞好。”
我噎得说不出话来,就是个简单不过矛和盾的逻辑,从个吃货嘴里蹦出来,就是把我噎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15 00:55 编辑 ].

TOP

数学魔术:三把尺子 = 一个诸葛亮

观众任写一个三位数,表演者代替尺子问三个问题,由尺子猜出这个三位数。

准备三把尺子
大尺,27厘米以上;中尺,18厘米以上;小尺,9厘米以上,最好同一面的2边均有刻度,如不锈钢尺。
如无以上长度的尺子,可以用略短一些的尺子代替,如用15厘米尺代替中尺,使用时需要采用一些小技巧。

问题1
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的和是多少?
在桌上摆放好大尺,找到这个和所在的刻度,在这个刻度上放上一本书,用于标示大尺的右边界。如果是透明尺,也可以在该处垫上一小张白纸片。

问题2
十位数与个位数的和是多少?
拿起中尺,找到这个和所在的刻度,将此刻度与大尺的右边界对齐。将中尺置于大尺下方,但要保持大尺的刻度可见。
备注:可注意到中尺0点所对应的大尺刻度即是百位数。

问题3
百位数与十位数的和是多少?
拿起小尺,置于大尺上方,在大尺上找到这个和所在的刻度,使小尺的零点与这个刻度对齐。

全部三把尺已经放好,百位数在大尺上对齐中尺0点的位置,十位数在中尺上对应小尺0点的位置,个位数在小尺上对应大尺右边界的位置。

补充说明
小尺在上方,大尺居中,中尺在下方。
三把尺的0点均在尺的左边。
可以先假设一个三位数试试,成功后再表演。
熟练后,要特别做990、700这种特别的数字。
如果回答的问题有误,尺子也会表现出来的。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16 20:0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3-16 21:06 发表
   得去买尺了!!!
事先声明,我不是卖尺的。想偷懒的同学可以去宜家家具,那里的尺可以随便拿。
咱们还可以用word做尺打印出来的嘛,有厘米的刻度就可以了,不需要毫米。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16 21:4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eaheroli 于 2009-3-16 21:34 发表
以前看到过这个贴子,没有太注意,不曾想已经这么热闹了。我觉得你在辅导孩子时有些地方值得商榷,我辅导孩子时一直强调的是概念。
时间的关系,目前我只看了第一页和这最后一页。比如16#讲代换的问题,我觉得应该在 ...
儿子会问:“爸爸,除法是什么?余数是什么?等号又是什么?”
我会想:“是啊,数学概念的基础在哪里呢?是教科书吗?可是数学在教科书之前早已经存在了啊。是老师吗?可是数学在老师诞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啊。”

概念,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呢?教科书并无多余,他的目的是要孩子们从那些看似拐弯抹角,看似多余的东西中,看似毫无相干的生活万象中,感悟到概念,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概念。也就是说,要同学们自己说出“面积”、“体积”,自己说出“平方厘米、立方厘米”,自己说出“余数、除数、被除数”,自己说出“整数、小数、分数”、、、

因为不可道破天机,所以有趣,所以领悟了数学的真谛。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16 21:54 编辑 ].

TOP

当然要培养数学家啦,因为20年后的青年数学家正在上小学呢。

另有一篇数学老师的好文链接:“什么是面积”教学纪实、反思与评析
http://www.xxkt.cn/shuxue/2008/38920.html

看了上文,个人的感叹是:做好老师很难。

以小二笨爸爸的小想法,咱实在不敢以为自己具备一个好老师的素质,所以退而求其次,给孩子们一个体验、一种感觉,把最后的那一点闪光交给老师去完成。
如果老师也未能激发那一次闪光,那笨爸爸别无选择,只好是赤膊上阵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17 13:01 编辑 ].

TOP

有关电视剧的数学题

《我的团长我的团》开播了,数个电视台争相播放。

北京台每天放4集,江苏台晚3天开始播放,每天放5集,问江苏台要几天才能追上北京台?.

TOP

接电视台通知,题目修改如下

《我的团长我的团》开播了,数个电视台争相播放。

北京台每天放3集,江苏台晚2天开始播放,每天放4集,问江苏台要几天才能追上北京台?

我才发现,该贴居然置顶了。“有点赫人叻?”不辣说道。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17 22:51 编辑 ].

TOP

动态地思考问题

低年纪同学做这道题首先要突破动态思考问题的难关,因为这道题本身是动态的。

Jupiter已经提供了一种方法,其它可以想到的还有很多。

Alex准备用数射线来做,已作了初步尝试,但还不得要领,他今天文静多思去了。.

TOP

回复 1734#hxy007 的帖子

能不能把拆合方块的word文件传上来?

另,三把尺的魔术玩过了吗?.

TOP

三把尺 与 “○+△+□=17”的射线解法

引用:
原帖由 愛子のムーサイ 于 2009-3-18 10:25 发表
你的射线方法很不错,昨天几道题,就用了射线的方法,不过,要让小儿拎拎清,还要多做几次呢
我好像还没说射线方法哦,正准备给Alex引入呢!MM能不能详细说说?咱也取取经。

三把尺的魔术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我已经设想了一个三个人扮演的游戏,可以使孩子们能看出其中的奥妙。
说复杂了这是一个三元一次方程,说简单了,就是16#贴的内容,只不过尝试用二年纪的数射线来解罢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18 12:08 编辑 ].

TOP

又梦见张景中他老人家了

引用:
原帖由 愛子のムーサイ 于 2009-3-19 10:24 发表
大师啊,你前面那么多帖子肯定有射线的方法,简单的一种,我就是参照了这样的,如果让我在这35页里找出来可头大了,刚才找了前几页,没找到.不过就是要谢谢你呀,
不敢称“大师”的,惶恐中。还是希望妈妈能把心得写出来,共享之。

我崇拜的大师是张景中,上次梦见他老人家的时候,他教了我三把尺的游戏。昨天又梦见他了,他让我们做个游戏来解释三把尺的原理。
=================================================================
爷爷不在家,用一张椅子代替,贴一张纸,上书“百位数”;
爸爸胸前贴上一张纸,上书“十位数”;
妈妈也贴上一张纸,上书“个位数”;
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的和怎么表示呢?爸爸扶住椅子,跟妈妈手牵手,这就是和,也就是三把尺中的大尺。
十位数+个位数就是爸爸和妈妈牵手,也就是三把尺中的中尺。
其它依此类推。

儿子在前面手拿铅笔和纸板在前面计算、画图、思考、、、
=================================================================

最近在hxy007的阅读帖子里边提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数学里边也有同样的讲究。无论是看数学书,做数学题,一支笔+几页草稿纸是必须的,想到什么,就写什么,经常在涂涂画画中能找到意想不到的思路。

说到射线,只要我们把已知条件都表达在射线上,有些看似很难的数学题可以被迎刃而解。

昨天MM检查儿子的数学作业(全是应用题),她欣喜地发现里边的内容丰富多采,甚至喜羊羊都有。儿子做的很有兴趣,很认真。希望能有更多的老师在数学题的趣味性上下功夫。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19 12:09 编辑 ].

TOP

我是同学,目前混在小二班上的笨爸爸同学

同学啊,别拿根电棒,一按电钮,叫俺顺光柱爬上去,然后把电钮关掉,“吧叽”,俺被摔一个大马趴。

俺才不上那当呢,嘿嘿。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19 12:2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3-19 12:48 发表

哪里可以弄到这个LaTex?用起来复杂吗?
试试这个:
http://www.orsoon.com/Soft/4972.html.

TOP

找小朋友配插图?.

TOP

“=”号的秘密1 - 用天平解题

昨天 - 星期天,跟Alex和他的同学结结实实玩了一把数射线。在玩数射线的过程中,笨爸爸发现小二同学对“=”号的具象意义不是十分清楚,因此准备出几个专题,专门讲讲“=”号。

原题:
  ○+△+□=17 ……………①
  ○+△=10    ………………②
  △+□=12 …………………③

第一次秤量


拿走○+△,红色部分拿走

同学们看,剩下的是什么?
□ = 7

拿走△+□,红色的部分拿走

同学们看,剩下的是什么?
○ = 5

最后一个问题,△是多少?同学们能计算出来吗?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23 12:31 编辑 ].

TOP

“=”号的秘密2 - 天平上的加加减减

先看看真真的天平
     

○/△/□是三包巧克力
小明今天过生日,妈妈买来了好多巧克力糖。小明吃不完,他把糖分成几包给好朋友们 - 小胖、小鱼、小林。
○是用的圆盒子;△,用的是三角形盒子;□,用的是方盒子。

放在天平上称,天平的左边是三包巧克力,右边是17颗巧克力。如下图:


用a/b/c给盒子编号
前面已经计算出:
○ = 5;△ = 5;□ = 7
为了方便计算,需要给三包糖编号,如果像往常那样用数字编号,容易混淆编号和包里巧克力的个数,所以我们换种方式,用a、b、c来编号吧。

也就是:
a = 5; b = 5; c = 7
a + b + c = 17

减法
如果我们从左边减掉编号为a的盒子,天平就失去平衡了,用数学式表示:
(a + b + c) - a < 17
如何能重新是天平恢复平衡呢?有一种办法就是从右边拿掉与 a 个数相等的巧克力,,用数学式表示:
(a + b + c) - a = 17 - 5
换一种角度去看,我们有过两个等式:
a + b + c = 17
a = 5
天平上操作的结果,就是两个等式的两边分别想减,这时,天平已然保持平衡:
(a + b + c) - a = 17 - 5
问同学们一个问题,下面这样可以吗?
(a + b + c) - 5 = 17 - a

加法
前面我们讲了两个等式可以加在一起,那么减法是不是也可以呢?


现在天平的右边只有编号为 c 的盒子,它里边装了7颗巧克力,所以,天平的右边也要放上7颗糖,天平才是平衡的。表示成数学式:
c = 7
前面已知,a 号盒子里边装了 5 颗巧克力,但 a 被放到天平的左边时,天平失去平衡:
c + a > 7
要使其恢复平衡,可以在天平的右边再加上 7 颗巧克力,也就是:
c + a = 7 + 5
c + a = 12
有个同学说,a 和 b装的巧克力是一样多的,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右边加 b?
因为:
c = 7
a = b
所以:
c + a = 7 + b
您认为,这个同学的想法是对的吗?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27 00:22 编辑 ].

TOP

“=”号的秘密3 -天平上的乘法

简单的乘法

每个 c 号盒子里边放了7颗巧克力:
c = 7
在左边的托盘里边放了3个 c 号盒子,增加原来的到3倍,要保持天平的平衡,右边的糖也要增加到3倍:
3 x c = 3 x 7

复杂的乘法

a+b+c = 17
现在左边的托盘放了2倍的 a + b + c,要保持天平的平衡,右边的糖也是原来的2倍:
3 x (a+b+c) = 3 x 17
而且:
3 x (a+b+c) = 3 x a + 3 x b + 3 x c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29 19:45 编辑 ].

TOP

“=”号的秘密4 - 天平上的除法

乘法搞明白了,除法也就好办了,把乘法的结果倒推去就可以了。

3 x (a + b + c) = 51
把天平的2边都缩小3倍,得到:
a + b + c = 17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29 20:24 编辑 ].

TOP

自制天平

材料
一根比较规则的木条,若干回形别针,棉线,厚薄适中的纸(特快专递纸袋)


小窍门
因为木条不是完全规整的,所以要用悬挂法找重心。
悬挂法:
先挂一条重垂线,把物体的一个边上的地方固定在线上,重垂线会在物体上做出一条线,把它画下来。
再换一个地方,重复上面的步骤,又画出一条线。两条线的交点就是物体的中心。


加工误差
由于加工误差,刚做好的天平总是不能达到平衡的状态。
这时,可以增减别针的数量,或者调整别针的位置,或者用橡皮泥,或者调整托盘的重量,来消除误差。

目的
自制天平的目的并不是一定要用来称,也许做好了却一次也没用过,这不紧要。重要的是,在制作过程中:
1、建立起等式的具体意义,使同学们一看到等式,就可以对具体的物的想象。
2、扩展出一些简单的手工制作知识。
3、把抽象的数学和有趣的手工结合起来,提高同学学习的兴趣。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29 23:2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带走一片云彩 于 2009-3-23 09:41 发表
一样的小二,等着取经。
没关系的,不一定要等后面的题目。

后面的题目所需要的体验,已经在“用天平解题”的过程中建立了。后面只是顺其自然地把这些体验提炼出来,特别予以研究,由此建立起对等号比较全面的认识。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23 11:55 编辑 ].

TOP

数射线的奥秘

引用:
原帖由 hxy007 于 2009-3-23 11:38 发表

  老兄,基础性工作呀!咱也为孩子到了小三对等号意义的理解大成问题而苦恼。这都是一年级学得太快练得太多而没有给予机会反复玩味体会留下的祸根。
  等号如此,加减乘除、差、和、因数、积、商、余数,何尝 ...
笨爸爸、聪明儿子、儿子的同学,一起玩数射线
1、三把尺的游戏,见1721#贴。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 ... ;extra=&page=35
2、三把尺的另类玩法
    凳子、我、儿子,分别代表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我们在纸条上写一个三位数。同学问三个问题,拿纸和笔计算,猜出这个三位数。
    凳子、我、同学,分别代表百位数、十位数、个位数,儿子问问题、猜数。
    这轮游戏里边,儿子和同学在猜数过程中都遇到了如何记录的问题,经常会因为记录得不好,出现混乱。
3、轮到BBMM猜数,开始演示如何使用同学们熟悉的数射线来记录和计算。
    |<----------- 第一个问题 ----------->|
    |<---- 百 ---->|<-- 十 -->|<-- 个 -->|
    |<--  计算  -->|<---  第二个问题 -->|
    |<----- 第三个问题 ----->|<- 计算 ->|
                          |<- 计算 ->|
    注意在第一个问题的射线画出来以后,立刻标上百、十、个的标记。
    计算出的结果最好用不同的颜色笔写,或者作其他标记。
    画图时提醒同学注意数射线的几个基本要素,零点,方向,刻度,单位,性质(名称)。
    注意从线段的关系中寻求答案。如果同学仅仅是为了标数而画线段,要及时纠正。
4、在数射线上做题:
    a + b = 12
    a - b = 6
    |<----------------- a ----------------->|<-- b -->|
    在示意a和b的长度时,小朋友会遇到一个小小的麻烦,不知道应该把a标长,还是把b标长。这个问题可要仔细,不要马虎放过。
    示意顾名思义就是要“表示意思”,要画好示意图,首先要有“意思”,也就是说要做一些前期的简单分析。
    例如上面这个问题在示意图上就是比较重要的,我们可以带着这个问题重新审题。如此可以知道,a比b长,简单地估算还可以知道 a 长的比较多。
    |<--------- a - b ---------->|<-- b -->|
    在画(a-b)的过程中Alex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他发现无论如何画不出来。
    一根小棒,长度是a的话,确实找不到 a - b在哪里。可是,如果我们削去长度为 b 的一截,剩下的不就是 a - b了吗?
5、在数射线上做题:
    a + 2 x b = 12
    a - b = 3
    |<----------------- a ----------------->|<-- b -->|<-- b -->|
    |<--------- a - b ---------->|<-- b -->|

“喜羊羊”问题
北京台每天放3集,江苏台晚2天开始播放,每天放4集,问江苏台要几天才能追上北京台?
我们分别用4种方法做:
聪明的,列表用乘法计算;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北京台   2       4      6    8    10   12
江苏台                   3    6     9   12

最笨的,第1集、第2集、、、一集一集地慢慢数;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北京台   1,2    3,4   5,6      7,8      9,10      11,12
江苏台                 1,2,3    4,5,6    7,8,9     10,11,12

最聪明的,江苏台一开始落后4集,每天追上1集,故江苏台开播后第4天可以追上;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江苏台          4      3       2         1          0

数射线,画射线时,我们遇到的一个棘手问题是以什么作为单位画线,我以为是以集为单位,儿子和同学都认为用天做单位,最后的结果证明,儿子和同学的方案较佳。
北京台 |--+--+--+--+--+--+--+--+--+--+--+--+--+--+->
江苏台 |//////|---+---+---+---+---+---+---+---+---+-->

“笨”和“聪明”是好朋友
我:“下面我们想想有没有最笨的一个方法来做这道题呢?”
Alex笑曰:“你要我们学‘笨’啊?”
同学:“‘笨’的方法可能就是最简单的方法哦。”
我:“有很多聪明的方法就是从笨方法里边来的。”
Alex恍然大悟:“原来那些聪明的方法是从‘笨’方法里边找到的啊!”

全部游戏过程约2-3小时,我把所有的草稿纸都搜集好啦,准备以后做事后分析。

鸡鸭900只,鸡多152只,鸡鸭各多少?
近日,Alex的作业上有如下一题:

问:养鸡场有526只鸡和374只鸭,问鸡和鸭共有多少只?鸡比鸭多多少只?
答:526 + 374 = 900
      526 - 374 = 152
共有900只,鸡比鸭多152只。

于是,我倒过来给Alex出了以下这道题:
问:养鸡场有共有900只鸡和鸭,鸡比鸭多152只,问鸡有多少只?鸭有多少只
答:
    |<---------------------- 共有900只 --------------->|
    |<----------------- 鸡 ----------------->|<-- 鸭 -->|
    |<----- 鸡 - 鸭 = 152 ----->|<-- 鸭 -->|
鸭 + 鸭 = 900 - 152 = 748
鸭 = 374
鸡 = 900 - 374 = 526

鸡鸭问题的另一种解法
鸡比鸭多152只,把这152只鸡暂时赶出去;
剩下900-152,这里边鸡和鸭一样多,所以
鸭的数量 = (900 - 152) / 2
鸡的数量 = 鸭 + 152

鸡鸭问题的猜数法
有个小朋友是这么做这道题的:
鸡 + 鸭 = 900
鸡 - 鸭 = 152

鸡的个位数是6,鸭的个位数是4,因为0-9中,只有这2个数的和是10,差是2。
鸡的十位数是2,鸭的十位数是7,因为0-9中,只有这2个数的和是9(个位数上有进位),差是5。这步凑了很久。
百位数可以用估算法凑出来。

小二的智慧令人惊讶。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29 22:3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愛子のムーサイ 于 2009-3-26 12:04 发表
天平的方法老好个,别过在哪里买天平啊?
淘宝上买的到。不过,我一直想跟儿子一起做一个,用雪糕里的小棒(扁平的那种)做,中间和2头各打小孔,穿回形别针。托盘用同样大小的纸板做,穿上线,吊在两头的回形别针上。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26 12:18 编辑 ].

TOP

【转帖】把握学科本质与研究学生:数学教育永恒的课题

http://bbs.cersp.com/dispbbs.asp ... ID=99718&page=1

把握学科本质与研究学生:数学教育永恒的课题
——评华应龙《圆的认识》一课
●北京  刘加霞

  普普通通的“圆”引出的是不普通的话题。
  听过华应龙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的老师,大都为其“大气”的教学设计以及实施所折服,认为:新颖,精炼,有品位,智慧,自然,活跃,从容,幽默;教者潇洒自如,上课得心应手,学生学得轻松,知识掌握牢固……
  但也有这样的评价:有创意,但有争议;轻松、智慧、大气但有疑惑;满怀希望——比较失望;作秀——无意义……
  有争议有质疑正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正是课程改革能够深化的动力。
  质疑与争议的焦点在哪里呢?我们以“事实与证据”说话——课后即对部分听课教师(60人,其中江苏、北京各30人)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
  总之,听课者担心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没有落实到位,不“扎实”。现在我们就来讨论其中的一些话题。

  一、是教“定义”还是让学生经历“定义化”?
  有的教师认为,华老师的课中,关于圆的半径、直径的定义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一笔带过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能掌握圆的这些基本知识吗?
  这位教师的评价非常中肯,本课确实淡化了这些概念的“定义”,相反却非常重视对这些概念本质的理解:
  是什么(小明“寻宝”):在思考与尝试中初步感知“圆是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初步感知确定“圆”的两个核心要素:圆心、半径。
  为什么是圆:通过与正多边形的对比研究,再一次感悟到“圆”之所以为“圆”的关键是所有半径都相等。
  怎么画圆:通过对学生“非圆”作品以及如何在篮球场上画一个大大的“圆”的分析,再一次强化“圆”之所以为“圆”的核心:到定点的距离都相等。
  所以说,整堂课对“圆”本质的教学可谓“浓墨重彩”,让学生真正理解“圆为什么是圆”这一个看似不是“问题”的重要“问题”。
  我想教师的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因为在华老师的课上没有明确写出“圆心”、“半径”、“直径”的定义,也没有再进一步让学生练习这样的题目:给出半径的数据求直径或者给出直径的数据求半径;画出一个“圆”并标出一些非直径或者非半径的“线段”让学生来判断;也没有出几个像“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之类的判断题,因而听课教师认为练习不够,不能很好地强化学生的理解,“后进生”怎么办?一句话,听课教师的心里不“踏实”。
  但学生的后测结果表明,由于学生充分地经历了“圆”的形成过程,由于教师处处以圆的两个核心要素为重点来展开教学,因此,即使课堂上不练习这样的“问题”学生仍然没有“问题”。
  听课教师这种担心的背后实际上折射出教师的一种教学价值判断:我讲过的、练习过的“题目”就应该会解决,没有练过的就可能不会(甚至不会也是应该的)。教师的要求太低了,学习难道就是解决曾经解决过的问题?忘记了把握概念的本质并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法宝。
  这种担心的背后更折射出教师的几何教学观:我们是教“定义”还是让学生经历“定义化”的过程?
  对此,荷兰著名数学家、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早就有过精辟的论述①:
  儿童用逻辑方法组织活动的能力有着一个持续但并不连续的发展过程。在最初阶段,他们通过手、眼以及各种感觉器官进行思维,经过一段时间的亲身体验,通过主动的反思(笔者注:核心是追问“为什么”),就会客观地描述这些低层次的活动,从而进入一个较高的层次。必须注意,这个高层次的达到,绝不能借助算法或形式的灌输来强加给他们。
  我们实际的教学是否有很多是“借助算法或形式的灌输来强加给他们”的?展示几幅关于“圆”的美丽图片,再问问“这些都是什么形状”,抽象出“圆形”,紧接着就给出“圆心”、“直径”、“半径”的定义,并做练习巩固强化。这是小学的几何教学吗?靠这样的“形式化”的“强化”学生就理解了?学生就掌握了?学生对“几何”以及几何学习会有什么印象?
  他还接着说:
  演绎必须始于定义,它是演绎推理链中的重要一环。但苏格拉底的教学理论(笔者注:实际上就是弗赖登塔尔的主张)不主张用定义来引入几何对象……它(定义)不是强加的,而是由直观萌芽逐步发展的,因而就学会了演绎地组织一个对象性质的方法。
  在实际的科学研究工作中,多数定义不是事先想好的,而是组织、推理的结果。学生应该有权自己来发现,这样既直观、自然,又有相对性,可以充分体会定义的必要和作用,并且掌握等价的定义。
  对此,我们以一个案例来说明。为了了解学生对于“圆”的已有认识和经验到底有哪些,我们选择不同年级的学生做了前测,我以我女儿(小学三年级学生)作为观察对象之一,下面是其中的一段对话过程:
  笔者:下面这幅图中哪条线段是直径?(略)

  女儿:妈妈,什么叫“直径”啊?
  笔者:你自己看,自己决定吧。
  女儿:3号是直径。
  笔者:为什么啊?
  女儿:因为它是“直直”的,“直径”、“直径”嘛!
  笔者:其他的线段就不是“直直”的?
  女儿:是斜的,哦,也是“直直”的,因为3号最长。
  到底什么是“直径”?女儿创造的“定义”——圆上最长的线段——是否可以作为直径的等价定义?学生对于几何图形是否都有“直觉”?什么最容易被学生“直觉(知觉)”到?显然是“长度”,因此“距离”是学生学习、研究几何图形时最容易感知与理解的一个概念。
  让学生在动手、动脑的操作中经历“圆”的形成过程,并追问“圆为什么是圆”的理性推理过程,使得“直径”、“半径”、“圆心”的定义呼之欲出,因此,完全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创造”定义进而理解定义。在华老师的课上,就是通过如何“标出”直径、半径来强调这一点的:
  师:对,圆规两脚的距离就是半径。那现在我也来画一个圆!
  ……
  生(几乎是喊着):2倍关系!一半!(教师板书:d=2r。)
  (该片段详见前文课堂实录,编者注)

  二、对于“圆”,学生已有哪些认识?
  听完华老师的课,有很多教师担心思维慢的学生,尤其是后进生真正掌握“圆”了吗?其顾虑仍然是前面所说的没有强化定义,没有做相应的练习(后测结果表明,教师多虑了)。即使是后进生,对前面所说的练习有困难吗?学生对“圆”到底有哪些认识?
  对此,我们选择了北京市一所城区小学的六年级学生、北京市某郊区一所农村小学的五、六年级学生以问卷的形式进行调研,对我女儿以观察、访谈的形式进行了解,结果如下:
  1. 总体看,城区小学学生的得分远远高于农村学生的得分。
  2. 100%的学生能够正确地辨认出“圆形”,能够正确地标出哪条线段是直径。
  3. 填下面表格时,学生的差距比较大,但其原因不在于学生不理解直径与半径的关系,而在于教师的引导:当学生追问“什么是直径”、“什么是半径”时,如果教师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判断,学生解决表格中的问题,几乎都没有问题(除个别学生计算上的失误以及做某个填空时误以为第一行给出的是直径,第二行给出的是半径)。而在做农村六年级学生的测试时,教师没有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解,而是说“如果会就做,如果不知道就空着,不用填”,大约70%的学生没有做这个填空题。因此,从得分来看,五年级学生远远好于六年级学生。
  4. 当要求学生画一个半径为3厘米的圆并标出一条半径、直径及圆心时,城市小学的学生几乎百分之百能够解答(除个别学生“徒手”画圆)。农村学生约50%是“徒手”画圆(几乎都像“圆”,学生在力图保证到“定点”的距离相等),约50%没有留下任何“痕迹”,卷面是空白的。
  三年级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如下:
  先是“徒手”画圆,感觉“不圆”,自己的归因是“不认真”,然后又“认真”地“徒手”画了一个“圆”,仍然有的地方“瘪进去”了,最后自己终于发现“要用圆规画圆”,找到圆规后就能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
  5. 小明说:“圆没有棱角,是圆圆的。”他说得对吗?请把你的理由写下来。几乎100%的学生认为他说的正确,但不能清晰地写出理由。个别学生认为他说得不对,例如,有学生说“圆不是没有棱角,而是有无数个棱角”,有的画出了圆的“圆心角”、“圆周角”,所以他认为“圆也有角”。
  通过前测调研,我们认为学生对于圆的认识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对“圆”都有一种“直觉”,差距在于是否听说过“直径”、“半径”、“圆心”等名词术语,更大的差距在于学生是否敢于挑战自己:
  学习敢于从自己“朴素”的理解开始吗?敢于自己给某个概念下“定义”吗?是否有尝试“错误”的愿望与勇气?是否有“教师没有讲,我也能会”的自信心?
  一句话,学生的差异不在于知识储备的多少,而在于是否有一定的学习方法与学生的数学学习观是什么。

  三、数学文化该如何渗透?
  有教师认为:本课过分注重数学知识的人文背景,向学生充分展示了圆的文化内涵……但在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方面,学生并未上升到数学的理性与概括阶段。
  真是这样吗?关于圆,“上升到数学的理性与概括阶段”是什么样子?数学文化的价值是什么?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开始尝试数学文化的渗透,但现在也出现了偏颇:课堂上出现“古人说”、引用数学历史上的史料就算是渗透数学文化吗?对此,我们缺少对“什么是数学文化”以及如何发挥数学文化的教育价值的追问,“数学文化”因而很容易成为课堂教学的点缀与装饰品。
  对于什么是“文化”,我不敢谈论,但文化应包括三个层面的内涵:器物、制度、精神。数学文化也是这样,课堂教学中数学文化绝不能仅仅是“器物”的呈现,更重要的是制度(原理、方法等)、精神与信念的渗透,是用来帮助揭示教学内容的本质,要用得恰到好处。
  在华老师的课上,当学生经过操作、追问等活动理解了“圆为什么是圆”后,引出《墨经》中的“圆,一中同长也”,学生感悟到的是:我们非常聪明、古人更聪明,那么早就能够抓住事物的本质,更能体验到中国语言文字是高度凝练与概括的,进而体验到民族自豪感。
  当学生学会利用“对比”的研究方法,分析正多边形与圆的联系与区别后,并利用“课件”真正“看到”正N边形(当N越来越大)就是“圆”时,出示老子的经典概括“大方无隅”,学生的感悟又会是什么?除了前面所提之外,是否又从另一个角度高度概括了圆的本质?是否让学生初步感悟到了“量变导致质变”的哲学思想?是否让学生体验到了“无限”世界中的神奇与美妙?
  当学生利用圆规画圆后,教师说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是否体验到了成语的内涵?是否体验到了语文与数学的密切关系?是否意识到要换个角度看待所要学习的各学科?
  当学生不能用圆规画篮球场中的大圆,而是想尽一切“办法”画圆后,教师又谈到“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是否感悟到画圆不在于是否必须用“规”,而在于必须满足“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这一圆的本质特征?从而理解“规矩”并不是具体的“规”与“矩”,而是“道理”或者“原理”?再进而明白这也是做人和做研究的道理?
  经历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理解了“圆,一中同长也”、“大方无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这三句话,这不正是对圆的本质以及特征的高度概括吗?
  课堂教学永远是“我的地盘我作主”。其前提是:把握学科本质+研究学生。
注释:
  ① 弗赖登塔尔:《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上海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284页。
  (责任编辑  余慧娟)
==========================================================
备注:原来在明强的帖子里边转过,没有深究。再次转来,作为火车的1770#贴的注脚。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26 13:09 编辑 ].

TOP

【转帖】精彩于“方”“圆”之间

http://www.zcjy.net/Article/Class5/Class13/200803/2687.html

精彩于“方”“圆”之间
作者:陈惠芳    文章来源:中国教师报    点击数:200    更新时间:2008-3-4

精彩于“方”“圆”之间

——听华应龙老师执教《圆的认识》有感

    不久前,听了全国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华老师的质疑反思和批判创新精神,使《圆的认识》又有了别样的解读。有三点非常深刻的感受,写出来请同行们指正。
    【对象感】
    “我发现我们对于‘圆的认识’这节课教学内容的处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注重组织学生通过折叠、测量、比对等操作活动来发现圆的特征,不重视通过推理、想象、思辨等思维活动来概括出圆的特征;注重组织学生学会用圆规等材料‘画圆’,不重视组织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就可以画出圆’;注重数学史料的文化点缀,不重视数学史料的文化功能挖掘……”
    “我思考——‘圆的认识’这节课究竟要讲什么?圆的特征究竟是什么?这样的特征是不是需要组织学生小组合作研究?接着思考——半径和直径是不是应该‘浓墨重彩’去渲染?小学数学教学是否应该不仅关注‘是什么’和‘怎样做’,还应该引导学生去探究‘为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
    听课前,细读了华老师的“课前慎思”,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堂成功的数学课,必然有强烈的对象感!”这是我的第一直觉。华老师的思考始终以有利于学生发展为根本,他坚持“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的理念。所以,他不断地叩问这堂课究竟要教什么?究竟怎么教?为什么要这样教?思考这些问题,就能较好地确定学生的学习起点,拟定合理的课堂教学目标,确定可行的教学策略。
    我还特别欣赏这样一个镜头:在学生尝试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后,一般的老师都会展示学生成功的作品,而华老师却将学生错误的作品一一展评。这正是华老师的独到之处——有对象感。现代教学思想认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单纯依靠正面的示范和反复的练习得到纠正,而必须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部分学生第一次不会画圆,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通过相互对比,自我进行反思、自行修正!
    华老师之所以能够从容地驾驭课堂,正是源于他对教材的正确把握和对学生的尊重与理解。或许当我们的思维方式呈现“方”的时候,华老师独自选择了“圆”!
    【学科感】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华老师深谙此理。如何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思维?如何让学生获得丰富而独特的心理体验?正是他本堂课最想做的文章。不妨再现一些精彩的片段:
    课始,华老师创设一个问题情景:小明参加头脑奥林匹克寻宝活动,得到一张纸:“宝物距离你左脚3米”。
    华老师请学生在头脑中想一想,宝物可能在什么地方。学生在纸上纷纷表示自己的想法。华老师接着问:“除了你找到的这个点,宝物还可能在什么地方?”学生在纸上画的点多了,一个、两个……渐渐呈现出“圆”形。他随即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为什么宝物的位置就成为了一个圆?”围绕这个思维触点,整节课由此生发开去。
    接着,华老师创设了操作情景:请学生尝试用圆规画一个半径是3厘米的圆。
    练习后,他选择了一些作品进行展示。学生身边没有橡皮,许多原生态的失败作品一览无遗。他幽默地评价说:“圆的样子都是一样的,不圆的样子就各有各的不同。请同学们慢慢欣赏回味,想象它们是怎样在无意中被创造出来的?”学生盯着屏幕,若有所思,若有所悟。“从这些不圆中,我们学会画圆了吗?”老师的及时追问似乎又暗含着什么。在比较观察中,在讨论思辨中,圆的特征渐渐明朗,学生也获得了画圆的方法要领。
    最后,华老师联系学生实际,创设了生活情景,由画“小圆”引发学生思考“大圆”的画法。学生有的认为先固定圆心,用线绕一圈画大圆;有的认为可以将小圆一圈圈往外放;还有的说先画正方形,再画圆……
由课始寻宝到画圆到解释生活问题,真正的“入一点,牵一线,构一面”。“浑然大气练成圆”,触及了学生认知的内核。教学过程中,华老师着力建构问题模式,让问题的开放与教师的统领,学生的独思与全班的互动交流和谐统一,在不断追问中逐步理解、明晰、构建、完善圆的认识,真正使概念的建构过程成为一个“意义赋予”的过程,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层次,凸显了数学课的“数学味”。
    【文化感】
    “文化的最初本意,可以理解为对土地的开发、植物的栽培和农作物的收获。教育领域之中深层次文化的意义,是现在的教育教学方式、教育教学过程,就是文化过程。你怎么教着,学生怎么学着。”(成尚荣语)对数学课堂文化的关注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本节课中,华老师通过语言的内涵品质来关注数学文化,通过教学内容的行进适时渗透数学文化,通过师生的互动交流来提升课堂文化。很多老师评价说:“他的数学课极富文化感。”
    研讨圆的特征时,华老师出示了古语:“圆,一中同长也。”他让学生学着古人的样子读读这句话。“那么,难道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不是‘一中同长’吗?”教师的反问显然让学生有些措手不及。当多媒体依次渐变图形,从正六边形一直到正819边形时,学生终于耐不住性子了:“老师,我认为圆是正无数边形!”是呀,由“圆”的教学引申至“正多边形与圆的关系”、“圆与球体的联系”,这样也暗含着刘徽的割圆术理论,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圆是正无数边形”的极限思想。曲径通幽,富含哲理。
    在画圆环节中,华老师先呈现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那么,有了这样的‘圆规’画圆,一定没问题吧?”看似自言自语,实则不断引发学生新的“学习生长点”。在探讨由小圆到大圆的过程中,华老师大胆放手让学生进行思考“为什么用绳子就可以画出圆来,为什么没有规矩,也可以画出圆?”学生认为确定了圆心,半径就能确定圆了。华老师随即评价说:“原来都遵循了圆的规矩。看来,方有方的规矩,圆有圆的规矩,做人有做人的规矩,任何事物都有规矩。”因为深入,所以浅出。
    课末,华老师出示了爱因斯坦语:“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刨底地追究问题罢了”。科学家们还喜欢追问这样的问题:“一定这样吗?”回归到课始情景,他再次追问:“宝物一定在左脚为圆心、半径3米的圆上吗?”然后出示半个西瓜:“这还是‘圆’吗?”由圆及球,前后呼应,随意的追问是否承载着太多的数学思考?
    在华老师的课堂上,数学学习作为一种文化熏染和文化传承,从传统的数学史料的刻意点缀转化成了数学思想方法的不断充实,这使得课堂的认知探究过程逐渐丰满,学生的数学素养不断丰厚。
    感谢华老师,让我通过这堂课感受到了数学文化的深邃美丽。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张家港市沙洲小学).

TOP

作图解题(三年级)

转自:
http://ww123.net/baby/viewthread.php?tid=4627664

原题:
一个正方形的操场,现在把它的边长增加10米,面积比原来增加了800平方米,问原来这个操场的面积是多少?

多多多妈的方程式解法:
X*X=Y
(X+10)(X+10)=Y+800
X=35

老师的算式分析:
800-10×10=700
700÷2=350
350÷10=35
35×35=1225

kongjoy的拼接方法
小戚的老师也是这么说的,还有一种方法供参考
(800/10-10)/2  加中括号后平方
这种方法是把下面一个长方形移动到上面,可以拼成一个大长方形;
宽是10,先求出长,再减去10,剩下的是两条正方形边长,再除以二
平方后得出面积。
两种方法,多种视野

shianqi提供的图形和ccpaging的注解

1、右上角的正方形为10 X 10 = 100平方米
2、上面新增加的一个长方形和右边新增加的长方形面积相等,2个长方形的总面积为 800 - 100 = 700 平方米,1个长方形的面积为350平方米
3、长方形一边长为10米,另一边,即原正方形的边长为 35 米
4、原操场面积为 35 X35 平方米

作图顶重要
代数、几何、解析几何等诸多的数学门类在历史上很多都是同步发展的,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有一些问题,在对某一门类来说很难解释,在其它的门类里边可能就很容易,如前面介绍过的√2。
不过,某些二年级、三年级同学还不太适应画图,甚至有人会觉得想出来问题才厉害,画图寻找答案不算是本事。碰上某些“难题”,大家咬着铅笔,揪着头发,拍着脑袋冥思苦想,却没想到换一个角度考虑,例如在草稿上画一张示意图。
同学们初学画图,刚开始主要是掌握画图工具的使用和作图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标注长度、画阴影等,用不同颜色的笔区别已知条件和计算结果,然后学会从图上去寻找规律、关系,最终找到答案。BBM们可以先给孩子做几次示范,以后就尽量让孩子自己画,BBMM纠错。
画图能解决很多想起来很复杂的问题。如栽树问题、煎饼问题,集合问题等等。不光是难题要画图,碰上吃不准的题目也可以画图,让我们把画图变成一种习惯。其实,小朋友蛮喜欢画图,蛮喜欢享受使用各种画图工具带来的乐趣。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30 20:2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upiter 于 2009-3-31 11:54 发表
11、Alex、以及他们的老爸请注意,这里有道好玩的题目,试试看吧。
大多数辨认真假金币的迷题中,使用的都是有两个托盘的平衡式天平,现在玩个新东西,你只有一个普通的盘秤。
现在给你三大袋金币,每袋金币的的数 ...
是下面这样的盘秤吗?有没刻度?.

附件

度盘秤.gif (9.59 KB)

2009-3-31 12:04

度盘秤.gif

TOP

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老师

Alex跟我散步时,突然问我:“爸爸,你知道吗,掷6个钱币,一共有64种可能性?”
我:“是吗?真有这么多吗?”
Alex:“我从《可怕科学》里边看到的。两个人打赌,如果对方掷出了5面上,一面下,就给对方60便士,对方只有60分之一得几率赢到这60便士。”
估计Alex记错了,在要求顺序的前提下,应该是 1/64 的机会。
我:“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6个钱币,就有64种可能性。要不咱们从简单的1枚钱币试试?”
Alex:“1枚钱币有2种可能性,正、反;2枚钱币有四种可能性,正正、正反、反正、反反、、、”
我:“这我都知道,3枚钱币怎么办呢?好像很复杂哦,正正正、正反正、、、”
Alex:“不用那么麻烦,2枚钱币乘以2就是3枚钱币的可能性。”
我:“哦,对啊!”
Alex:“我们可以从6枚钱币倒回来数数,看看对不对?6枚,64种;5枚,32种;4枚;16种;3枚,8种;2枚,4种;1枚,2种,我们算对了。”

原来给 Alex 买《可怕的科学》时,我比较担心小二能不能看懂。后来在旺旺圈子里边,有妈妈说:“一本看不懂的书不可怕。”仔细想想,妈妈说的有道理。只要是开卷有益的好书,看不懂就跳过,没什么坏处。儿子有兴趣就给他买,给他看,几本书而已,咱们还消费得起。

看过几本以后,Alex 突然问我:“爸爸,我发现可怕的科学,有些地方讲的不清楚,搞不懂它讲的是什么?”
我答到:“哦,那不一定是书上没讲清楚,也有可能是因为你现在还小,知识还太少,书里讲的你看不明白,这是正常的,毕竟你现在还是二年级嘛。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才要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没关系的,看不明白就不看这部分,等你三年级、五年级、初中、高中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多,就能看懂更多的东西。”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3-31 21:44 编辑 ].

TOP

哪位BBMM编点逆向思维的故事?

引用:
原帖由 Jupiter 于 2009-4-2 09:27 发表
这道题不算奥数吧。。。就像我以前说的,让孩子们统计一辆车开开停停乘客上上下下,大家都认真计算人数,而最终却问一共停靠几站。。。现在大家一看到这种称重量找次品的题目,脑子里还是惯性思维,刹不住车。。。
...
说到“惯性思维”,想编几个故事给孩子讲讲逆向思维,可是总编的不好。

逆向思维是一种小概率的思维模式,我们生活中也经常使用。

例如:当我们走到超市门口,突然发现手套不见了,我们会顺着来路找下去,而绝不会从起点开始查找。习惯惯性思维的小朋友,通常会问:“咱们几点出发?速度是多少?出发以后经停了哪些地方?”

哪位BBMM编点故事出来玩玩?逆向思维的介绍见:
http://www.fundfund.cn/news_2008314_25888.htm

[ 本帖最后由 ccpaging 于 2009-4-2 10:02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