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6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想问一下,杨浦/阳浦/二师是啥关系拉?

最早的杨浦小学,是在大连路,后来搬到了河间路,两面都叫杨浦小学,4年前杨浦小学部分转民办 ,河间路的变成民办阳浦和杨浦小学,大连路这部分变成公办叫二师附小,河间路保留杨浦小学名字,是因为这里还有几届的公办生,所以同时挂了个杨浦小学的牌子,到今年下半年河间路公办部分的是最后一届。所以从去年开始,在安波路又新开了个小学,叫杨浦小学,据说是阳浦那里过去了个副校长去做校长,老师的来源不清楚,据说没有民办阳浦的老师过去。
阳浦对口的小学是大桥中学(现在叫杨教院附中),二师附小对口的叫杨浦初级,新的杨浦小学现在只有一年级学生,不清楚对口中学
控二对口的好像是控江初级或者黄兴初级, 打一公办对口的好像是鞍山初级(打一也有公办、民办和鞍山小学部分,据说对口学校不一样)反正这些好小学对口的初中都是一般般,杨浦区除了上外双语,没有什么学校九年都是好学校。.

TOP

最早阳浦小学和二师附小这两块谁好谁坏这个很难讲,一般杨浦区的人认为河间路的是杨浦小学的可能更多一些,但是从历史上看大连路的更长一些。感觉当年还是搬到河间路的更多一些。这个不确定,
至于安波路的那个,只好算是杨浦小学集团的,至于好不好,这个要看了,毕竟才1年,不过个人觉得,应该不会太好,集团下面还有一个杨浦小学分校,原来的长阳路五小,并进集团大概也有5年了,还是老样子,现在已经沦为民工小学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fanndy_wj 于 2010-7-25 22:54 发表
你这样说话对进对口公办小学的孩子不公平,什么民工学校。怎么说话的
杨浦小学分校招的就是民工子弟,附近修自行车的小孩就在那里读书,怎么不叫民工小学

[ 本帖最后由 s1100 于 2010-7-26 07:1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fanndy_wj 于 2010-7-26 11:09 发表
真质疑你这样的妈妈,连修自行车的都看不起。算你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文化。其实你就是势力眼,要求好学校又怎么样,不知道自己的小孩在里面是块什么料。就你这素质就算孩子进再好的学校都没有用。适合孩子的就是好 ...
啥叫民工学校,学校里民工子弟到一定比例就叫民工学校,至于民工学校好坏管我什么事情啊,民工小学本来就是个中性词,你自己觉得民工小学差。.

TOP

我从头到尾写过高档小学吗?,长五我只是说5年来还是老样子,前几年长五是不招民工子弟,这2年开始招了,以前不算民工学校,现在算民工学校了,你把意思理解清楚好把,至于招了民工子弟,学校是变好还是变坏,你自己去理解把。本来这个也不是这个帖子要讨论的问题。.

TOP

[quote]原帖由 fanndy_wj 于 2010-7-26 11:25 发表
民办小学就没有民工了?外地的都叫民工,那么好的学校都叫民工小学算了。因为都有外地的学生。 [/qu
以前公办小学大多数只招有户口的,招不要户口的就叫民工小学
现在扩大了,理论上所有的公办都不需要户口,只要适龄就可以了,实际操作中,有的学校有户口的就招满了,不招没户口的,有的学校有户口的招不满,还要招没有户口的,后面一类的就叫民工小学。.

TOP

民办学校是招没有户口的,但是很少,也不是因为有户口的招不满才招没户口的,你去问问看,有几个人因为民办招了没有上海户口的,就叫民办小学是民工小学。.

TOP

回复 22#fanndy_wj 的帖子

对的,招民工孩子到一定比例的公办小学就是民工小学,现在上海已经没有只招收民工子弟的民办民工小学,民工小学的定义已经发生变化了。.

TOP

不知道谁在歧视,民工小学这种说法在上海一直都存在的,难道用一下民工小学这个词就是歧视外地人,歧视民工?难道称有民工子弟的公办小学叫民工小学也是歧视,那这样的话,用民工这个词也是歧视了。可惜我们的媒体上民工和民工小学铺天盖地的在用。

[ 本帖最后由 s1100 于 2010-7-26 12:3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fanndy_wj 于 2010-7-26 11:09 发表
真质疑你这样的妈妈,连修自行车的都看不起。算你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文化。其实你就是势力眼,要求好学校又怎么样,不知道自己的小孩在里面是块什么料。就你这素质就算孩子进再好的学校都没有用。适合孩子的就是好 ...
你家的孩子愿意和民工子弟一起学习,或者说本身就是民工子弟,那也没有什么话好说,既然愿意,就不要觉得人家说民工学校是歧视.

TOP

回复 28#fanndy_wj 的帖子

你自己心理充满的自卑,不是么.

TOP

不自卑为啥讲了那么多理由来证明分校比总校好,不自卑为啥看到民工小学就觉得刺眼,好像被踩了尾巴.

TOP

引用:
原帖由 fanndy_wj 于 2010-7-26 12:44 发表
不知道是谁先用这个名词来划分学生的“阶级”区别的。教育局规定每个学校都有接受外来务工孩子的名额,那么都算民工学校了。请这位妈妈自重,学校的好坏还由不得你在这里自说自话,自以为的感觉就好了,清高,看不起 ...
教育局是规定每个都有接受外来务工孩子的义务好哇,实际操作中呢,是每个公办小学都找民工子弟吗?为什么有很多学校还要规定户口年限,有很多学校就是不招民工子弟的。这个是现实,为什么不可以把招民工子弟的叫民工小学拉,而且这个概念大多数人是认可的。只是某些人做鸵鸟,不愿意承认而已。.

TOP

引用:
原帖由 fanndy_wj 于 2010-7-26 12:44 发表
不知道是谁先用这个名词来划分学生的“阶级”区别的。教育局规定每个学校都有接受外来务工孩子的名额,那么都算民工学校了。请这位妈妈自重,学校的好坏还由不得你在这里自说自话,自以为的感觉就好了,清高,看不起 ...
学校的好坏不是每个人可以自说自话的,但是上海小学是存在学区房的,有的学校,家长愿意买房子迁户口到那里去读书,有的学校,户口对口的家长会千方百计动脑筋不去上那个对口小学,最后有户口的招不满,只好招民工子弟,那个好拿个坏不用我说了吧.

TOP

回复 34#fanndy_wj 的帖子

看你怎么看了,邻居家的小孩就是长五的,还是中队长了,去年毕业也就进了对口的初中,当然成功的标准有很多,一个学校进一二个上外不是稀奇的事情,关键是要看大多数小孩去了什么样的初中,旺旺上有杨浦某个小学今年某个班级整体的录取情况,看看这个就知道学校的差距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为什么会有学区房,就是因为学校有差异,有的公办学校解决方方面面的关系,名额就不够了,那里会考虑民工的子弟,而且很多关系是从区政府或者教育局过来的,他们不比你更了解学校的情况。那什么样的学校会收民工子弟呢?当然是招不满户口小孩的学校了。至于说到民办老师回流公办,旺旺上有人发过一个标准,要求是35岁以下,实际现在大多数的教学骨干,都不止这个年龄,民办学校大多数是公办转制而来,里面的编制复杂的很,不可能所有的人都没有编制的,还有,不是所有的公办小学都有所谓的重点班的,有的即使有,差异也不大的。.

TOP

感谢ls的几位妈妈.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