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每个自拍狂都是“自恋狂”?

每个自拍狂都是“自恋狂”?

每个自拍狂都是“自恋狂”?
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f60b72ec9e16386e#rd

2014-10-31  临风  ijingjie  

《境界》独立出品【心理境界】

文 /临风

由于近年智能手机的广传,非常流行自拍(selfie)以及在社交网络上嗮自拍。连美国总统奥巴马也不例外,在南非参加曼德拉丧礼时偷闲搞自拍,把妻子米歇尔冷落在一边,成为全球疯传的花边新闻。德国队得世界杯冠军时,德国总理默克尔也兴奋地自拍。

自拍用来发给亲友可以拉近距离,这原是科技的一大功绩。之所以会上瘾,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人们上传脸书、推特(微博)和Instagram等社交网站后,收到“喜欢”的回应,得到更多粉丝,使得自我意识膨涨。

有时为了争取注意力,有些人不惜做出各种怪异行径。例如有人用透明胶带把自己绑成怪模样,吸引人注意。或有人爬到高塔上,照出惊险的镜头,吸引他人的眼球。这些上传的人都藉着自拍呐喊着:看我!

美国更有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把暴露的自拍发给好友,几年前有位代表纽约市的美国众议员Anthony Weiner乐此不疲,因此被轰下台。

自拍上瘾背后的“自恋情结”

许多年轻人自拍上瘾。最极端的例子莫过于英国一位19岁青年丹尼·鲍曼。他从15岁开始就迷恋自拍。因自拍上瘾,他放弃学业、社交,每天花十个小时拍出200张照片,为此掉了14公斤体重。

最后他绝望了,感觉自己无法拍出一张完美的照片,于是选择自杀,幸亏被母亲发现。后来医生诊断他患了“强迫症”以及“身体畸形恐惧症”。治疗他的精神病医生说,在他所有患了“身体畸形恐惧症”的病人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自拍上瘾。

丹尼·鲍曼的做法虽很极端,但他对自己的长相和身体敏感的那种心理状态却很普遍,代表青少年的自恋情结。青少年对自我没有把握,亟须受到肯定,达到即时满足。去年《今日心理学》的一位专家 Pamela Rutledge认为,自拍容易刺激自我放纵,或期望引起他人注意的心态,自拍上瘾常与自恋相关。


(上图:丹尼·鲍曼)

自恋就是自我陶醉的行为或习惯。虽然“自恋”与“自尊自重”(正面自我形象)的概念有重叠,但并不相同。“自尊自重”的反面是“自暴自弃”。其实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恋倾向。

为什么我们喜欢受人恭维?喜欢为自己宣传?为什么文章总是自己的好?为什么总是别人的错?为什么世界总是对不起我?这些其实都跟自恋有关。

但过分自恋表现出来的不仅认为自己比别人强,也不仅是“顾影自怜”而已,而是一种偶像崇拜。如惠特妮·休斯顿(Whitney Houston)1985年排行榜第一的畅销曲:“世上最伟大的爱”,竟是“爱我自己”!因“我很特殊”(I am special)。

在这前提下,人们不需要为自我中心的表现愧疚。只要看看近年来人们消费习惯的升级:无论是婚礼、毕业舞会、名牌装饰、豪宅、名车,华人都是领先世界!既然我很特殊,那么我的快乐就比一切都重要,所有花在我身上的钱都是值得的!当人人都认为自己很特殊时,个人的满足就成了偶像!

“我世代”:自恋流行病

如果别人经常说你美丽,说你心地好,说你有本事,说你杰出……久而久之,你我肯定会自我膨胀,会感到自己很特殊。这就是“自恋流行病”可怕的地方,我们被催眠了!“自恋”心态或许无法避免,但人如果放任这种倾向,将会自食恶果。

有一本2006年出版的书,叫做《“我”世代:为什么今天美国年轻人更有自信,更肯定,更以特权为理所当然,但却比以往都凄惨?》(“Generation Me: Why Today’s Young Americans Are More Confident, Assertive, Entitled –and More Miserable Than EverBefore?”)。作者Jean M.Twengen女士认为:1970年后出生的人更自我中心,更不尊重权威,更为沮丧。这是据14年研究所作结论,资料包括60年来对130万人所作的调查。

作者的结论是:从1970年以后出生的人自视很高,对事业、对生活条件的期望也史无前例。然而在一个高度竞争性社会里,尤其是经济与就业市场极不稳定,他们的收入无法应付高品质需求,以至长期活在借贷和不安的阴影下。这是为什么他们压力如此大,感觉如此悲惨的原因。

不但如此,该作者在2009年又与另一位心理学教授合写了一本《自恋流行病》。他们把“自我形象”与“自恋”区分开来,把后者定性为“自我膨胀”。他们也把正常人“自恋”的倾向与病态的“自恋型人格障碍”(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 NPD)分开。他们认为,今天“自恋”已不再是病态的表现,乃是深入人心的“自明之理”。

从37000个大学生所收集的资料中,他们发现自1980年来,“自恋倾向”增长速度与肥胖症一样。而且这倾向在妇女中更为明显。自2000年始,“自恋”倾向的增长率更加快。到2006年,大约四分之一大学生自认符合“自恋倾向表”上所列大部分项目。此外在二十几岁人当中,将近十个里就有一个NPD患者。在所有人口中,每16个就有一个有NPD症候!这些现象的底层正是一个流行的自恋文化。

《自恋流行病》的作者们认为,这种“自恋”和“自我崇拜”的倾向使得人们脱离现实,进入狂想的“仙境”。人们装阔(买下自己付不起的房子或消费品,债台高筑)、人工美丽(整形外科大行其道)、作假运动员(吃禁药以增加表现)、充作假名人(真人秀电视节目)、搞假经济(不负责任的讲求利润,造成金融风暴)、自认特殊的儿童(灌输太多自我感觉良好的迷汤)、虚拟朋友(社交网络的爆炸性成长)。


所有这类“仙境”至终都会破灭,几年前美国次贷危机造成的经济动乱,就是高涨的欲望终于在残酷现实中坠落的明证。

“自恋型人格障碍”(NPD)的“七宗罪”

对那些被粉丝簇拥膜拜的明星们来说,无论哪个行业,必然造成过度自恋的后果。过度自恋的确是种人格的障碍,不但对自己不利,也让周围人痛苦。

旧约时代犹太人的扫罗王,他顾盼自雄,不可一世。当他的少年臣子大卫,杀死非力士的勇士歌利亚的时候,妇女们歌颂说:“扫罗杀死千千,大卫杀死万万。”这话听在扫罗王的耳里很不是滋味,他生气地说:“将万万归大卫,千千归我,只剩下王位没有给他了。”(酸味十足!)于是动了杀念,造成日后给自己和亲人带来无穷的灾害。

这位扫罗,一表人才,身材魁武,又贵为一国之君,竟跟少年争宠,这表现不就是由于过度自恋,造成NPD的悲惨写照吗?

到底什么是NPD?据《精神疾病症断与统计手册》(Diagnostic andStatistics Manual ,DSM)定义,NPD患者应从成年期开始计算。他常有夸大的行为和幻想,有强烈被人称赞、阿谀的欲望,对他人缺乏同情心。自恋的人,要满足DSM九项特征中五项以上,才能被称作是NPD(请见文末测试表格)。

有NPD倾向的人对周围人群有相当大的杀伤力,而且他们自己毫不自觉。南加大的社会学教授Sandy Hotchkiss2002年出了一本书,书名很有意思:《为什么老是你、你、你?-自恋七宗致死的罪》(WhyIs It Always About You? : The Seven Deadly Sins of Narcissism)。她所列NPD的七宗罪是:


没有廉耻心:所有不健康的自恋底下总埋藏着深刻的羞耻感,但他不知道如何健康地处理这种感觉。


神奇的思想:经过幻想和扭曲,他用“神奇的思想”(amazing thinking)说服自己是完美的。他会用投射的方式把羞耻感投射到他人身上。

高傲:当他感觉泄气时,会使用贬损或降低他人的方式把自己膨胀起来。


嫉妒:当他人表现优越时,为了重新取得优越感,他会用轻视的态度减低他人。


特权思想(entitlement):他有不合理的期望,认为自己应当得优待,他的期望应当得到满足,因为他与众不同。凡不跟他合作的人,都被看作是在损害他的优越感,那些“很难对付的人”会引起他暴怒。


利用他人:方式很多,共同点是,他会使用各种操纵控制的手段,并不考虑对方的感觉和利益。他人理当是为他服务的。


无疆界:在他眼中,自己和他人之间没有什么边界,他人不过是自我利益的延伸。他人存在的目的就是在提供服务,否则,他们没有存在的必要。这些提供服务的人被视为自恋者的一部分,理当满足他的期望。

从这 “七宗罪”里,我们可以看出NPD患者非常不好相处。周围那些与他亲近的人可能会受尽折磨。如果这人是你的父母或是配偶,那种折磨更不可想象。

有个寓言故事说,一个周日,小镇上的人到教堂做礼拜。当大家安静坐下来时,撒旦忽然出现了。极度惊吓之下,所有会众夺门而逃。当会场恢复安静时,撒旦发现,居然还有个憔悴的老者(性别不详)坐在下面。撒旦很纳闷,高声说:“你知道我是谁吗?”。老者说:“当然知道”。撒旦再问:“那你难道不怕我把你送进地狱吗?”。老者平静回答说:“我不怕地狱。我的配偶是个自恋狂,我这一生都活在地狱中,已经习惯了。“

精神分析学者的一种说法是,每人在成长早期,都经过“自恋”过程。在婴儿期和幼儿期,他感觉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周围的一切都是在满足他的需要。而“自恋”的产生就是在成长过程中遭到失调,造成畸形发展。

有关 NPD的成因,并没统一说法。关于NPD到底是遗传基因造成,还是“机能不全家庭”(dysfunctionalfamily)后天的影响,学者们至今还没定论。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大多数NPD的患者都成长于“机能不全家庭”之中,不论是过分被纵容还是过分被忽视、被虐待。

而有些NPD的患者可能是工作环境造成的,而非仅是成长期的后遗症。2005年英国苏磊大学(Universityof Surrey)的两位心理学家对英国公司的高层主管人员作了访问和个性测试。他们把研究结果与布罗德穆尔医院(Broadmoor Hospital)对罪犯所作的调查结果相对比。他们发现,在11项“人格障碍”(personalitydisorder)的型态中,有三项在高级主管中比心神不宁的罪犯还更普遍。这三项是:

1.自恋型人格障碍:包括自大,自我中心,对他人缺乏同情心,利用他人和具高度独立性。

2.戏剧性人格障碍:包括肤浅的魅力,不诚恳,自我中心和操纵、控制他人。

3.强迫性人格障碍:包括完美主义,过分投入工作,不变通,顽固和独裁的倾向。

我认识一些成功人士,做了高级主管,有了权力以后,性格开始改变。这大约也属于一种“职业病”吧?

心灵失调很难治疗,除非接受真理

有NPD倾向的人被批评时会感觉受伤,受羞辱和感到空虚。因此他们对任何(真实的和想象的)轻慢举动都会有暴怒的反应,并会蔑视批评(或批评者)的价值。为避免这种场合,有些NPD的患者就退出社交,用虚伪谦卑的面貌掩饰内在那自大的情绪。这种由于孤立和不被肯定所带来的羞耻感,往往使他们情绪恶劣、心情低落。


NPD很难治疗。第一,没什么药物可以控制。第二,也不能用劝导的方式改变他的心态。第三,也不能把一组NPD的患者放在一起,用“群体治疗”的方式对待他们,因为这批人很可能因为彼此不服,吵了起来。心理辅导者只能使用“讲话治疗” (talk therapy)的方式,以得到部分成效。所谓“讲话治疗”,据说是“精神力学”的心理疗法,用“认知性的行为处理”方式,调整NPD患者那种反社会、利用他人等行为层次的功能障碍。

基本上,以今天的心理学知识,NPD患者很难被根治。有理由相信,NPD很可能是心灵的问题,不只是个性失调。人们对心灵上的问题,常常缺乏自知,当事人甚或还认为是竞争上的优点。所以,除非经过心灵的更新,否则很难接受它是病态,更难改变。


当年扫罗王追杀大卫,大卫有三次机会可以刺杀扫罗,但为了尊重上帝,都不愿意下手。扫罗王后来知道了,心里很感动,一再向大卫保证,不再伤害他。但这种保证是无效的,因扫罗的心结无法除去,他自大自恋的心灵问题没有得到解决,所有的懊悔不过是暂时的情绪作用罢了。


我猜想,大多数人可能都曾遇到过有NPD倾向的人,也有些人领教过“地狱”的滋味。甚或这位NPD的主角可能就是我自己。有NPD倾向的人或许也喜欢照镜子,但镜子的功用不是用来自我反省,而是像孔雀开屏一样,是拿来顾影自雄的。这不也就是自拍上瘾背后的动力吗?

我们曾否为了个人的利益而方便地产生记忆失误(扭曲事实),隐瞒不报,或加油添醋?我们曾否嫉妒过他人的成就,认为那都是侥幸?或我们不肯称赞别人,或归功给他人?我们曾否为了权力、优势而背后贬抑或中伤他人?我们曾否为了要赢得一场比赛而不择手段?我们曾否因为比赛输了,责怪队友?我们曾否为了个人利益宁可让他人受累?我们曾否为了私心而塞住怜悯的心肠?……

观看镜子中的自己,并不一定就能获得自知之明,同样常常自拍也不会让我们更认识自己。所谓“油蒙了心”(或“眼瞎”),往往是心灵盲点的写照。惟有当我们的动机和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更崇高的对象,愿意接受这个对象的指导,我们才有希望认识自己的真相。

在基督教的信仰里,这就叫做悔改。我们只有不断靠近上帝,才能从上帝的眼中看到自己和自己真正的尊贵,也才能接受从上帝来的指正。

附录:自恋型人格障碍的特征(如满足五项以上,表明有此障碍)

感觉自己伟大,很重要(特别是夸大自己的成就和才干,甚至使用谎话来达到目的。就算没有足够的表现,还是坚持被肯定为比他人优越)。

迷恋于无止境的胜利、名声、权势、活在以为自己无比出色或是无所不能的幻想当中(这属于大脑型自恋);或是迷恋于自己身体的魅力和性能力(属于肉体型自恋);或是迷恋于完美的、无止境的、征服一切的热爱。

坚定认为自己是特殊的,因此,自己只应当与其他特殊(高档次的)人物或机构打交道,也只有特殊天分的人才能了解他。

需要超额的褒奖、崇拜、关注和肯定。如果得不到,他就会做得让人畏惧,使人不敢惹他。

认为自己应当受到优惠待遇,要求对方自动满足他所有的需求。

利用他人,把他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手段。

毫无怜悯心,无法,也不愿意对他人的需要、偏好和感觉表同情。

持续地嫉妒他人,有伤害使他沮丧者的欲望,并以为别人也同样嫉妒他。

行为上与态度上傲慢,认为自己全知全能,高过法律,所向无敌,面临挫败或对抗时会有暴怒的表现。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