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12
发新话题
打印【有39个人次参与评价】

[外语] 学前应学母语(Realox原创)

学前应学母语(Realox原创)

在幼儿园阶段, 我主张不上英语班,不考级.最多平常给孩子接触点简单英语单字的音.(其实数学,识字,也无大必要)

幼儿园,更重要的是建立起口头用中文叙述事物,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还有就是对画报一类书本的喜爱.剩下的就是尽早玩(包括体育活动)个够.

我自己是这样要求女儿的, 学前不教孩子英语. 数学方面只是玩一些游戏,其他就是幼儿园里教的.

孩子在上外附小,1,2年级有点担心英语不如别人,3年级就班里考第一了.1级,3星金章(没考铜,银章)也都是一次通过.语文,作文得个现场作文1等奖.数学也不差.

过早学英语,并不是拔苗助长的问题,而是挤占了母语学习时间段的问题.而母语不好,我可以很负责地说,后来是学不好英语的.两个操作系统打架.过早忙于或骄傲于两种语言的转换,影响孩子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本质表达能力.如果不能尽早建立一个强大的主操作系统,很可能一辈子都不能获得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本质表达的能力.

世界上的双语地区从来没产生过一个诺贝尔文学奖.
泰国立法禁止小学学英语!

小学三年级,有很多学生成绩下降, 就是因为,原来的成绩是提前学习得来的,而这影响孩子在正规课程中自我学习的能力.

另外有个说法, 人一辈子需要玩的量基本上恒定, 你不让他学前,小学玩, 他就大学,工作以后玩.出来混的,总是要还的??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24 14:17 编辑 ].

TOP

回复 #3 梦影妈妈 的帖子

如果觉得有道理,欢迎给好评..

TOP

回复 #6 rongxy 的帖子

对的,谢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StarBugs 于 2007-8-26 02:33 发表
中国出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主吗?你可以说出过,也可以说没出过。学中文有一种深刻的悲哀。你体会了吗?

另外,你的结论不一定不对,但论证方法不妥,科学证据不足。
"中国出过诺贝尔文学奖的主吗?你可以说出过,也可以说没出过。"
我原帖说的是世界双语地区没出诺贝尔文学奖, 与你此说无关。有关的是,我可以预言:所有ABC孩子以及学前(甚至包括小学1,2年级)接受大量英语培训的本土孩子(甚至再包括加拿大等双语国家的孩子)没有可能将来得诺贝尔文学奖!

假如你不能确定我的结论是否对,请不要转移重点,以来源并不正确的自信来说“论证方法不妥,科学证据不足”,
1,我不是在这里写论文,提出观点,让大家思考更重要。
2,同样的“论证方法不妥,科学证据不足'‘可以得出中医无用论, 而我们知道那是愚蠢的结论。

“学中文有一种深刻的悲哀。”此言很快将被历史证明荒谬!其实这正是两种操作系统打架的悲哀!

如果你还在美国,请你在回来前作一件事,就是了解美国孩子如何学西班牙语, 用于你在Starbugs教学的对照.换句话说,或许我们更该学的不是美国人如何学英语(身为中国人,孩子应当知道如何学中文?你的孩子知道吗?),而是美国人如何学西班牙语。

许多海外华人的真正悲哀在于他们丧失了对孵育自己的中华文化的自信,而这不在政治意义上,而是学术意义上,我敢说是错误的!!大部分海外华人在这一点上是愚蠢的!

事实上,对于已经加入美国籍,或以入籍为导向的孩子来说,要不悲哀,可能应当考虑的之一是美国移民归化局的观点,尽早归化美国文化。孙子辈有希望得诺贝尔文学奖。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26 18:4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tubaobaodd 于 2007-8-26 14:59 发表
那跨国婚姻的孩子就不能成材了吗,不能获诺贝尔奖了吗?查查诺贝尔奖得主的家谱吧,这个证据太烂,虽然我个人也不赞成孩子过早学这些,主要是怕学成四不象,但如果有双语条件的家庭同时进行也未尝不可,因为他们不是学 ...
查家谱?美国人得诺奖很多,家谱倒确实来之世界各地,不过,你,能否理解我说的问题的重点?又或者,你指出一位文学奖!得主,父母各操一种语言在家里交流的?
遗憾的是跨国婚姻可以为父母带来漂亮宝宝 (费翔当然算成材),我的观点,不会带来诺贝尔文学奖!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26 15:51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tarBugs 于 2007-8-26 22:06 发表
平心静气的谈问题比较好。宣传中国文化至少应该有气度。
好意见!
我的孩子不仅能说中文,英文,西班牙语也会一点。
好孩子!希望和我一起为本线题继续作出贡献, 介绍典型美国家庭如何学外语?有无学龄前送孩子去上西班牙语或法语班?
.

TOP

回复 #19 yuke2002 的帖子

大家肯定都有自己的思考..

TOP

引用:
原帖由 StarBugs 于 2007-8-27 13:54 发表
把中文学好,干嘛非得奔诺贝尔呢?成个侯宝林那样的语言大师不也行吗。双语家庭的也别着急,很多双语地区,富甲如云,比如香港。各人有各人的优势。

美国诺贝尔得主最多,诺贝尔在美国人民中的知名度远低于上 ...
(我的老老校长曾说过,“大胆猜想,小心求证”。我这是想让大家对求证的过程感兴趣。)
“我的朋友胡适之”是个思想家,他的所作所为在于开一代之先河,而不在于实践。正如他的新诗集名为《尝试集》一样,他只是在尝试。
以演员的要求衡量歌手,自然会得出浅薄的结论。
每个实践都源自于空谈,空谈能谈出胡适之来,也是天纵奇才。
以上是我用“大胆猜想,小心求证”google得来的,对你的老老校长的评论,请参考.

(不仅楼主没兴趣写论文,整个中国,我都不知道谁有兴趣。这就是中文的悲哀之出。)
前者有理,如何得出后者结论, 请你示范,如何小心求证.

(如果有这方面的专著,请介绍给大家。)
讨论能否出真知?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27 18:3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调皮的开心果 于 2007-8-27 12:00 发表
同意21楼的意见。楼主的论调太偏激:用个人女儿的成绩就来说明英语早教无用,是否太夸张?不知楼主女儿上学后在学习上花了多少时间?银章、金章的通过也不足以完全说明英语的好坏!山外有山,只有完全可以用英语 ...
(用个人女儿的成绩就来说明英语早教无用,是否太夸张?)
夸不夸张,那是我的个人观点.

(不知楼主女儿上学后在学习上花了多少时间?)
我女儿暑假考金章之余,我也头痛看电视,玩psp太多,上厕所时倒抓紧时间,自己拿本<乱世佳人>中文版,坐在马桶上看,后来又自己觉得太难了,改<汤姆索亚历险记>了, 把这时间也算上,学习时间挺多的.

(银章、金章的通过也不足以完全说明英语的好坏!)
同意

(山外有山,只有完全可以用英语说、读、写,才可以说是掌握了英语。殊不知,中国有多少通过四级、六级的大学生无法用英语演讲、无法用英语写论文.)
有同感,不过这更能说明我们原来的英语教学方法, 即便效率不够高,但主要的是, 重点不在留学,移民上.就阅读英语文献的能力,中国学生不差.须知, 在中国没参加托福考试以前, 全世界的最高分好像是低于600分的.
我们感谢您贡献出个人女儿的经验,但也不能如此下定论!!
不做评论.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28 14:4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clare_gu 于 2007-8-27 12:24 发表
我们是中国人,首先学好母语是无庸置疑的,我想LZ的意思是劝大家不要本末倒置了,因为确实有一些家长重视英语比语文更多一些.
"我们是中国人,首先学好母语是无庸置疑的"这个论点是否是猜想?是否clare_gu还未证实,就不能负责地说出来?
(但楼主的论点是猜想,还未证实,你能负什么责呢?)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27 18:27 编辑 ].

TOP

回复 #24 StarBugs 的帖子

贴是好贴,但你没讲清重点..

TOP

引用:
原帖由 StarBugs 于 2007-8-27 14:02 发表
楼主提到海外华人的愚蠢, 中文这么用不厚道。

我在海外读到一篇《从香蕉人到芒果人》的文章,你不会觉得他们愚蠢。每个家庭都会对自己面临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有时间我会在StarBugs的理念里写写的。不在 ...
对不起,为所有可能的不厚道道歉.我不认为这里是我的地盘,也不认为你是捣乱, U R welcome!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27 23:24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千零 于 2007-8-27 14:23 发表
LZ不过就是自己孩子3年级考了个1,2年级没考到过的第一么。你3年级考金章考1级也是拔苗助长了,1级和银章都是给小学毕业的孩子考的。不都是一路货色么。
是一路货色.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27 18:31 编辑 ].

TOP

回复 #44 芋艿小丸子 的帖子

谢谢大家的支持和批评,你的概括比我讲得清楚。三篇论文请你写吧,相信有很多人想看的。发表时告诉我和starbugs一声。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28 15:5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tarBugs 于 2007-8-29 11:18 发表
这一过程不能完全排除出错的几率,但有这样的过程,再怪异的理论也多了很大的可信度。我一直说, StarBugs是用英语作载体,介绍美国的教育产品。

更希望能通过这一过程来, 能促进中国教育产品升级 ...
严谨的求证,而不是盲目跟风,  的确是中国人需要加强的,也是我在本线题所要强调的.这一点并无疑问.

英文作品里有严谨的求证, 不是你可以认为学中文有一种深刻的悲哀, 越洋化越好的理由,得出这样的推断,是你,或者我说的许多海外华人, 不严谨求证的结果.你违背了你的老老校长说的话.如果你打电话给"Jim"或者"出版社的编辑", 他们也不会同意你的推论.
更多的反映你对中国人是否有严谨求证能力(哪怕较少的)彻底失去自信.

你认知的那些西方先进的东西,更适合作为理念,而不是教育产品引入中国. 而这种引入更适合以中文的形式进行.简单的说, 学语言,请教本土孩子将英语作为第二语的英文, 学理念, 请用中文教(最初步的理由是,这样做,受众更多).

如果非将两者主观上(客观上,学习材料不会都是纯语言的)混为一谈, 至少有理由怀疑, 是出于商业目的.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29 12:08 编辑 ].

TOP

回复 #59 StarBugs 的帖子

如果明确是用英语学习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在上海存在也很有意义.如果对机构能界定清楚的话, 是能解决starbugs困惑的办法.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29 14:2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tarBugs 于 2007-8-29 13:45 发表
希望中国的语言有发展。特别是儿童文学。希望中国的教授,学者,政客和律师,各行各业的爸爸妈妈们都能为孩子写书。能让孩子对中文有兴趣, 他的一生都回对中文有兴趣。孩子是最好的市场宣传对象。麦当劳深知这 ...
有理!.

TOP

引用:
原帖由 StarBugs 于 2007-8-29 13:45 发表
希望中国的语言有发展。特别是儿童文学。希望中国的教授,学者,政客和律师,各行各业的爸爸妈妈们都能为孩子写书。能让孩子对中文有兴趣, 他的一生都回对中文有兴趣。孩子是最好的市场宣传对象。麦当劳深知这 ...
一辈子下意识地表扬别人, 的确能使生活轻松, 可能也是通向和谐之船的一角小帆.

不过,也并非全是好处. 要不,为啥大家感觉,美国在世界上行为"幼稚", 还有可能比生活不轻松的中国,更不适合领导世界?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9-2 22:0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千零 于 2007-8-30 11:10 发表
我女儿没有表现出来对中文兴趣下降,恰恰相反,她对中文阅读的热爱正好是她开始进行英文阅读的时候。也许他们兴趣的提高是得益于JJ出色的教学,而和语言本身无关。
"的确如此!昨天和女儿默写生字的时候,女儿还嘟囔了两句:汉字比英文难多了.晕!!!!!"

千零对问题的理解多一些. 的确, 问题要归结到对中文阅读的影响.
对千零孩子来说, 可能之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中文阅读能力, 一个能够引导孩子阅读的好英文老师, 可能同样可以引导孩子中文阅读的兴趣. 因为在学习第二语的最高端, 对于名校学习有关键作用的,其实就是能否达到与母语一样的阅读速度.
事实上, 我曾"很负责的说",学不好母语, 后来学不好英语的原因, 就是母语阅读速度不快.第二语也不会快.
但第1,第2语划分不清, 绝对对已经有一定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来说, 仍然构成损害.

燕子的孩子,区别在于,之前, 尚没有建立起母语阅读习惯,害处更大..

TOP

回复 #76 千零 的帖子

还有一点很重要,大家千万别忽视了,那就是英语书籍的丰富和精美也足以吸引孩子了。
"我个人是非常不喜欢国内作家的一些作品的,内容很没有味道,低估孩子的理解力和人文水平,要么,就是这些作家本身人文水平就不够,"
此言绝对有误, 所以starbugs也不理解. 哪怕就是英语作品的中文版, 还不够你的孩子看?
要么就看另一些作家的作品? 我的孩子喜欢看<读者>.
要说精美, 可是要花钱的吧. 要我的女儿选,一个精美或几期<读者>, 她会选后者. 然后教我一个成语:买椟还珠.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30 21:0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07-8-30 19:54 发表
路过看到这里讨论的好热闹啊。

干吗不中文英文一起学呢?不会干扰思维的,大多数小孩子能轻松的转换。但是如果是三种语言就比较难了,建议第三种到七八岁再学。混血家庭除外。


是的, 小孩子能轻松的转换, 但如同再要学第三种语言就无力一样,把能力用在了转换上, 要指望还有余力去自己探索,思考,就够呛了.
将来,就如商家反复,高声强调的,能够成为communication能手.但未必成为那些大家真正羡慕的具有独立探究精神的人.而这样,将来是否能进入第二语名校,或者是否能成功完成学业都成疑问(有许多进入北美MBA名校(对人文水平的要求可能仅次于法学)后掉出来的, 第二语肯定至少表面够好,究其原因就是,第一语缺乏深度).很多例子甚至不能进入好的第一语名校.
客观上,本土父母化大代价,赶潮流,无非就是将来想进第二语名校(所以不是不考级,而是想考洋级), 个人观点,对本土孩子来说,恐怕会失望.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31 02:3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千零 于 2007-8-31 00:13 发表

从你的话里可以看出你对国外的出版业所知甚少,甚至一无所知。我不知从何说起,所以,还是不说了,抓紧自己学习去了。不过,说到中文版的量,嘿嘿,那个还真叫少,不是少的一点点。我刚在JIM TRELEASE的网站上 ...
这个本来就不是要说的问题. 要说的是目前中文的东西是否足于对孩子来说,培养他们的阅读速度,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很简单的逻辑, starbugs的老老校长, 知识渊博的你千零,在学前的时候, 基本可以肯定是不会接触过丰富多彩的英文材料的.但老校长和你都有探究精神,不是?什么材料在你们俩的童年起得作用? 必定是中文的, 不是? 你敢说老校长和你当初读的中文材料太少,太枯燥?

不是我和你在钻牛角尖, 培养人的探究精神的, 或者说得局限点, 培养人的阅读速度的,是母语(并不单指汉语).全世界都这样.不信你问法国人.
明白这个道理, 就可以知道, 英文材料,无论多么丰富和精美,对这个问题实质,或者说长远上无用.(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好歹我也见过些种类的出版物啊.)


你真的认为, 可以依靠第二语来建立你孩子的阅读速度,或者更放大一点,来建立探究精神?
对这个线题有关键作用的词是: 丰富多采的母语阅读.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31 03:38 编辑 ].

TOP

回复 #85 胡豆妈 的帖子

另一半猜错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lemonade 于 2007-8-31 01:39 发表
还有,表一提到教育就诺贝尔、哈佛的,目标嘎大做啥。小朋友学得开心,每天都开心地学,开心地进步,才是最重要的。
诺贝尔文学奖在我的帖子中有两个含义:
1. 作为对事物深刻理解和本质表达的最高能力的标志.也就是拿"诺贝尔文学奖"说"对事物深刻理解和本质表达的能力"的事.
2.同时也作为实际例证..

TOP

回复 #86 胡豆妈 的帖子

问题:
1.《斯波克育儿经》是否足够权威?
2.从 小是多小?有无和我定义学龄前(甚至包括1,2年级)冲突?
3.如何学, 我说过可接触简单英语单字的音.
4.学是否指学前上第二语培训班?

我觉得自己不总象读文科的.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31 02:41 编辑 ].

TOP

回复 #93 千零 的帖子

基本上同意你的这些看法, 和批评. 把你和老校长一起想当然, 你不乐意了?. 如果光拿老校长说事,可以吧? 不影响我的主要观点吧?要不是我想当然, 能劳动您大驾?
关于出版物精美, 就听你的.
码的字多,终归有利于别人想当然或不想当然.谢了.
哎,胡豆妈不是说,要对话呢吗? 闭嘴,藏拙先?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8-31 17:4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teddy妈妈 于 2007-8-31 17:44 发表
我明天就要回来跟大家一起奋战了,偶尔看到这个帖子,随便近来讲两句,算和稀泥的,算什么都好。

关于中文和英文那个重要,大家心里都有杆秤,就目前这个世界来讲,人数是中国人最多,但是语言是英语最有用。低龄 ...
"关于中文和英文那个重要,大家心里都有杆秤,就目前这个世界来讲,人数是中国人最多,但是语言是英语最有用。"

无论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 最重要的都是自己的母语(否则不会被派回来高工资,低消费). 英语是最重要的第二语.

孩子是中文,英文灰色母语, 又被长期派到法国(不太可能),长大婚配的话, 第1代和第4代开始,有机会拿诺贝尔文学奖..

TOP

回复 103# 的帖子

我没看太懂这几个贴,.

TOP

引用:
原帖由 watermelon 于 2007-9-3 11:25 发表
其实我看到很多孩子英语学得很长好,他们的母语并不差。

也不会大多数孩子学了英语,母语就不来塞了。始终生活在国内。文化,背景,接触的人都是母语,大多数孩子接触英语只是片面的,不是全面的。而母语的环境是 ...
"其实我看到很多孩子英语学得很长好,他们的母语并不差。"

这样的逻辑长期用来当作某些双语地区,外来语侵害母语的理由,也是某些双语地区人,貌似知识面广,讨论的时候,常常貌似伶牙俐齿,很有自信,实则浅薄无知(常对人文问题并无勇气,能力深入,能作些表面叙述,更擅于"拓宽"问题,本能地喜欢引入些"新"概念,喜欢将讨论引入主题以外), 终究不能成为文化一极的根本原因.

不过,正如starbugs指出的那样, 懂得转换语言,还是可以以此谋生,赚大钱,甚或进入"富甲如云"的行列.因为语言与货币有一个本质的共同点,依赖于"communication"而存在.

思想未必.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9-4 16:0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watermelon 于 2007-9-5 23:25 发表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1894年,他的家迁到意大利米兰。1895年他转学到瑞士阿劳市的州立中学。1896年进苏黎世工业大学师范系学习物理学,1900年毕 ...
浅薄无知的人不能成为富有的人我认为,因为太浅薄了。
别说这样的不能显示逻辑能力的话。想说什么,说得明白点,说明白了,是否浅薄也就知道了。
当然更不可能成为思想家。我到没有希望我儿子成为思想家的。。。
还是看不懂。

“从此论点得出一个结论:爱因斯坦超级浅薄还无知。。。。”

“爱因斯坦:1879年出生于德国乌尔姆一个经营电器作坊的小业主家庭。一年后,随全家迁居慕尼黑。1894年,他的家迁到意大利米兰”
爱因斯坦迁居意大利已经15岁,没有理由怀疑他的母语思考能力差。
此例不支持我的观点的对立面。
看不出用此作为论据的逻辑能力。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9-6 04:35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tarBugs 于 2007-9-5 23:33 发表
但是我个人认为语言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是表达思想、理解外部世界和推广文化、商品或服务的工具。非常可惜的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走进了死胡同,误导了至少两代人,并正在误导着 ...
但是我个人认为语言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是表达思想()、理解外部世界和推广文化、商品或服务的工具(不对,比如尼泊尔语,大概不是,美国的土著印第安语大概也不是)。

非常可惜的是,我们的母语教育走进了死胡同,误导了至少两代人,并正在误导着我们的下一代。(不觉得结论下的太早?千零不是说:母语,很多程度上已经有康庄大道了?

以下是我们身边常常听到的母语精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为自己犯的冤枉他人的错误逃避责任的强词!);“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为自己侵犯孩子权利的错误所进行的专横和霸道辩护,一错再错!);“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和“你要时刻对自己的不足保持清醒的头脑”(鼓励虚伪,打击先进,人为制造自卑的心理障碍)。
你举再多的例子也只能说明中国人的某些理念可能有错,而不能说明汉语如何。但这些理念在某些环境下仍然有可能是不错的!细究,说不定还是说对的几率大。
强化和推广母语绝对必要,
母语不是需要强化和推广的,而是任何危害母语的行为是错误的。

强化和推广母语绝对必要,但是其逻辑前提是价值观的基础必须存在和牢固。
这个逻辑前提你要让它确立,你几乎需要挑战除英语地区,双语地区以外的所有人,走得太远了。有人论证这个逻辑关系如果成功,可以得和诺贝尔文学奖相当的奖了。
我们应该思考的不是要不要母语教育的问题,而是要什么样的母语教育的问题。
你不是关心的是英语吗?就算母语教育一踏糊涂,解决方案是用英语代替?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9-6 03:4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watermelon 于 2007-9-5 23:41 发表
现在没搞懂LZ是想讨论孩子学前学英语的问题,还是讨论如何培养思想家和得罗被而奖的孩子,还是讨论双语环境下生活的成人是浅薄无知和生长的孩子将会是浅薄无知的...
我的主贴已经讲了我的主要思路。我再补充清楚,
我认为在学龄前母语没有充分掌握的时候,大量学外来语,
在思想(语言方面,最终不如学好母语后再学,事半功倍,线中有外语专业者提出证明)方面的害处是,将在孩子培养理解事物能力时,构成困扰,以至即便成人也不能达到最高能力。以标志深刻理解和本质表达最高能力的诺贝尔文学奖作为例证,猜测某些双语地区人给人浅薄印象的原因是这个。我拿来当了反面例证而已。
如果来自那里的人能够充分显示自己的逻辑能力,而不是上来就暗示自己富有,倒不会对我的这个立场起支持作用。
双语国家如加拿大,具体到家庭, 英语法语也是分第一第二语的,学习时间应该也是分先后的。
某些双语地区,有明确的母语,但外来语和母语先后次序却有可能倒转,这个星球上,不多见。我反对的,正是打算在这里倒转汉语和英语先后次序的企图。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9-6 04:52 编辑 ].

TOP

回复 116#watermelon 的帖子

把已经被批评的帖子内容(被批评之处包括顺序),编辑以后,倒转顺序, 从而避重就轻,能够反映贴主什么素质?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9-6 12:00 编辑 ].

TOP

这后几个关于诺奖的贴, 那些问题你最好自己问清楚, 问我的话, 是不支持我的观点的对立面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watermelon 于 2007-9-6 11:22 发表
也许楼主碰到了一些双语地区浅薄的人,但不代表从小接触多元文化的人都是浅薄的.
有时候却恰恰相反.他们的思想深度是有目共睹的.并且在各个领域取得的瞩目的成绩.至于楼主所提到的费翔.楼主说他已经是在双语环境下出 ...
"楼主说他已经是在双语环境下出来的最出色的而且是唯一出色的了"我啥时候这样说的,请你引用.如果我没这样说,那就是你说的.

将自己已经被批评的话改头换面,将别人说的话也改头换面, 这是"双语环境下出来的最出色的而且是唯一出色的了"?我看至少不是唯一的..

TOP

回复 117#StarBugs 的帖子

这个帖子我没什么可批评的,只是侧重点不同..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雨妈妈 于 2007-9-6 12:13 发表
很想知道LZ为什么让自己的孩子上上外附小?小学阶段的母语学习和学前比没有那么重要了?
附小前身贝贝是离我家最近的小学.如果学前已经如我在主贴里要求的那样,至少有充分的母语口头表达能力以后,学外语事半功倍.我说过,英语是最重要的第二语.我个人满意的是,至少当时贝贝的入学要求,符合我的思路.名为英语小学,入学对英语无任何要求.另外,在实际教学中, 虽然外语教学卓有成效,但并不是如外界因学校名称而来的猜测,会重过语文..

TOP

回复 136#watermelon 的帖子

就贴论贴,就事论事而已,无需"拓展"或者"夸张",谢顶贴.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9-6 12:53 编辑 ].

TOP

回复 139#watermelon 的帖子

"这个从小学前就受到汉语这个第二语言危害(LZ的学前第二语言危害论)的17岁的美国孩子怎么就能上了世界著名大学的勒?"

我猜原因是没上学前汉语培训班.
后补充一条:他上的是第二语世界著名大学吗?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9-6 13:56 编辑 ].

TOP

想表明"傻子"都知道的一个简单事实, 对美国人,和对中国人,美国名校要求不一样.

白话一点, 本土孩子入美国名校,竞争对手还是本土孩子, 期望以美国方式学英语,来竞争本土孩子,有可能是南辕北辙.
以往的经验表明,以本土方式学英语的本土孩子,已经给竞争美英名校的美英孩子,构成沉重竞争压力.目前依据于不同标准,才能对抗这种竞争压力.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9-6 14:44 编辑 ].

TOP

回复 145#watermelon 的帖子

好吧,继续再说这个例子. 对孩子影响最大的应该是父母,不是保姆吧?第一个词说buyao, 不是和中国孩子天天说byebye差不多?我说过要接触简单英语单字的音吧?
孩子不能达到深刻理解和本质表达能力的最高能力,不等于是浅薄无知.不能得文学奖,可以得其他奖.
假如有人企图倒转母语外来语顺序的话,个人观点是浅薄无知, 貌似不会是你, 因为你说过,"当然母语很重要,这里看到现在没有人否认要学好母语啊..."

贬低自己和别人孩子.是需要心平气和的.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9-7 17:3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东妈 于 2007-9-6 15:11 发表
那考1级,3星金章有没有在外面上辅导班?还是就靠在学校学的?
3星金章的情况就是在3升4暑假上了个2百多块的短期培训班,随后考出的.在我和她对话中,感觉应当还是学校和孩子自己的功劳大.比如有孩子认为难的"听说相反"(似乎培训机构对此也无良策),她从未说错过一个.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9-6 18:46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香甜蛋糕 于 2007-9-7 13:46 发表
小学三年级时的成绩下降这是个必然的规律,每个孩子都会有这个过程的。三年级的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着自己的兴趣,各种思维方式都会对他有一定影响。

每个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同、生活的环境不同、家庭的经济状况不 ...
不管家庭各种情况如何,3年级时,基本可以反映家庭总体对孩子的影响。以后,孩子的自我学习能力逐渐确立。

“小学三年级时的成绩下降这是个必然的规律,每个孩子都会有这个过程的。”明显不符合逻辑和常识,
“小学三年级时的成绩下降”,个人观点,只能说明,家庭幼教思路有不成功处。如果感觉成绩下降的孩子多,只能说明幼教思路错误的家庭多。当然,这不等同孩子将来不成功。
3年级非常重要。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9-7 19:56 编辑 ].

TOP

回复 158#cicici 的帖子

我继续抛砖,继续引玉。不知道张亚勤的,可以google一下。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9-12 13:19 编辑 ].

TOP

回复 162#samyik 的帖子

说得透彻!.

TOP

回复 168#atuma 的帖子

不是.

TOP

引用:
原帖由 zmin28 于 2007-9-13 11:20 发表


我刚满三岁的儿子走在路上看见银行的牌子就说:妈妈,是**银行,下面写的是英语吧.不过不知道怎么说呢?你教我好吧!!
如果是你:会拒绝教孩子吗??
我会念:Bank of China!

这属于最简单单词?.

TOP

引用:
原帖由 watermelon 于 2007-9-13 15:03 发表
如果有什么科学论据或事实证明双语出来的全是浅薄无知的人可以把事实讲出来就好了。
任何文化出来的都有浅薄无知的人。但不可能是全部。
我没有说过“双语出来的全是浅薄无知的人”,我说的是:母语,外来语颠倒的人难以达到深刻理解和本质表达的最高能力。通常人群中拥有最高能力的人,他们的表现,影响旁人对他们所在地区的总体印象。

比如说,相类似的情况:我们认为日本在政治上短视,并不代表认为普通日本人都浅薄无知,但是事实一次又一次的证明,日本现代政治家没有出过一个伟人。历史上最有名的,很久以前的,政治主张提出者(可能还不算政治家)提出的主张也就是:脱亚入欧。
不知逻辑关系是否充分,总之人们认为,日本出政治矮人。

而我们知道,有地区,全面效法日本。恨不得,第一语英语,第二语日语,第三语才排母语。你认为会出什么样的人呢?

[ 本帖最后由 realox 于 2007-9-20 08:11 编辑 ].

TOP

小学生英语考级已经停止,考章是对口语学习可能不足的补充。教育局的规定也是越来越合理的趋势。今后可能只有考章。
过分热衷考章或读原版童书,个人认为都有问题,假如孩子太小,同样有问题的情况下,学口语的问题小些!.

TOP

邯郸学步

在一条崎岖的山路上,有一个年轻人在奔走……

  在一条清透的河水里,又是那一个年轻人在跋涉……

  这个年轻人,来自北方燕国的寿陵地方。他不顾山高水险,也不顾路途遥远,下决心要到赵国的京都邯郸去。

  他听人说,邯郸人走路的姿态非常美:那老年人,走起来十分稳健;那少年人,走起来十分活泼;男人,走起来十分庄重;女人,走起来十分轻盈……

  他要到邯郸去学走路。

  历经千辛,到了邯郸。

  寿陵青年,顾不得休息几日,便极为认真地向邯郸人学起步来。

  他先是整天整天的停留在邯郸的街上,或是站着,或是蹲着,目不转睛地观看邯郸人怎样走路。在他看来,那邯郸人走路的姿态也确是好看。那老的、那少的、那男的,尤其是那女的,走起路来,如花朵漫飞,如云霞轻动,如杨柳飘飘,如溪水潺潺……实在是妙不可言。

  寿陵地方来的年轻人边看边总结着邯郸人走路的特点。子丑寅卯,甲乙丙丁。他给男的,总结出了几条,也给那女的,总结出了几条。他总结得有条有理,有层有次。

  总结出邯郸人走路的特点,他便学着去走。学呀学呀,走呀走呀。然而,他学那老的,学得不像;学那少的,学得不像;学那男的,学得不像;学那女的,学得更是不像……

  “这是怎么回事,原因何在呢?”

  寿陵青年,不知所以,皱起了眉头。

  不过,寿陵青年,毕竟不是痴子。很快,他的眉头舒展开来。这是因为,他找到了学不成的原因所在。那就是,因为他与邯郸人同站在一个地平线上,因而不能把邯郸人走路的姿态的全部,从头到脚得清清楚楚。所以……

  所以,他便这里走走,那里觅觅,在偌大的一个邯郸城里,为寻觅“最佳学步境地”而奔走不息了。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他寻觅到了“最佳境地”--一座小桥的上上下下。是啊,邯郸人在桥上走,他站在桥下看,那邯郸人走路姿态的全部,自然能看它个清清楚楚……

  现在,他已经站在了小桥之下。

  那小桥并不高,桥下,除了一条潺潺的细流外,大部分是长着蒿芥的荒草地。站在那荒草上,桥上的一切,自可一目了然。

  这样,寿陵青年,便凝起眸子,久久地望着桥上。他的目的达到了。他看清了桥上那些来来往往的各种邯郸人,从头到脚看到了他们走路姿态的全部。

  于是,他从小桥的下边,来到小桥的上边。效仿着就走在身边的邯郸人,他从小桥的这一头,学着走到了那一头,又从小桥的那一头,学着走到这一头。学呀学呀!走呀走呀!学得他头脑累了,走得他浑身是汗。然而,就是学得不像样子。

  “这又是怎么回事,原因何在呢?”

  寿陵青年,不知所以又皱起了眉头……

  经过细细的思考,聪明的的寿陵青年,又找到了学不成的原因。那就是,因为自己固有的寿陵人走路的步法,还没有废弃掉,还在干扰他学步。不破不立嘛!破得不彻底,怎能学得好呢?

  于是,他决定彻底废掉自己原来的步法。为此,他假设自己从来不会走路,扑通一声,故意跌卧在地上。然后,他又慢慢爬起来,模仿着邯郸人的的脚,去学迈步,模仿着邯郸人的手,去学摆动,邯郸人每一步迈出多远,他也迈出多远……学呀学,他学得十分的专心与吃力。

  如此这般,早起晚睡,他一连学了好几个月。

  但结果如何呢?他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而且把自己原来的步法也忘得一干二净了。

  后来,他来时带的盘费花光了,他不得不返回陵去。可是由于原来的步法忘掉了,而邯郸人的步法又没有学会,他只好狼狈地爬着往回走。

  他爬着涉水……

  他爬着越山……

  一路上碰到的人,对他都发出了惋惜与讥讽的笑声。.

TOP

 60 12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