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75个人次参与评价】

[求助] 为什么是先数英 再语?

引用:
原帖由 笑面虎爸爸 于 2009-5-22 10:53 发表
这确实是小升初选拔中的一个误区;

不管怎样,语文是最重要的,语文(包括以后的哲学)好的是帅才,数英好的是将才;所以即使那些市级名校考试不看重语文,我还是把孩子的人文教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的
同意,我家的语文好,口才好,我挺自豪的,但我也佩服那些连草稿都不打1分钟一道奥数题的聪明孩子。太神奇了!各有爱好不同吧!学校应该瘾材施教。.

TOP

语文很重要,我是语文教师,能教好别的孩子,但却没空教自己的女儿,但我给她看易中天品三国,百家讲坛。如果都是易中天或于丹上语文课,何愁我们孩子的语文不上去。生动有趣,词汇丰富,段落清楚,过渡自然,中心突出。这些讲课的人都做到了,孩子自然就能学会。我们有些教师,讲得就是不清楚,还要求孩子有中心,有过渡,那么试想一下你的语言不严谨,孩子怎么学?还有一些数学教师语文修养也很弱,讲得孩子不能理解,或者只有少数孩子能理解,所以学数学才会这么难!
语言的落后是整个民族的落后,我们中国的语言这么丰富,所以练就了中国人发达的大脑。如果不发扬文学,就无法合理地揭示很多数学问题,语文还是学习其他语言的基础,母语说不好,怎么来流利的英语?空中奇论了。所以我认为语文最为重要。.

TOP

回复 46#老宾 的帖子

你们不认为于丹说的故事很适合小朋友吗?以学术评价易中天于丹等人,铺天盖地地批评声盖过了赞扬。但是我觉得百家讲坛真的很适合小学生和中学生。故事丰富,尤其能提高知识的广度,和口头表达能力。我们在欣赏任何作品和品评作家的时候应该考虑到的是哪些能为我们所用,并不是要挑出他们的毛病显示自己的修养更胜一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常用这句教导我的学生就是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如果你能更深入引导孩子应该摒弃哪些不好的东西,那也是好的。但于丹等人的水平还是值得佩服的,如此条理清晰的上台讲课,花费的精力和独有的能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如果哪天在电视上讲课的于丹换成了你的孩子,你是为她骄傲呢,还是看有多少人挑她的毛病?我们对学者也应该宽容,毕竟不易,也算终生为此奋斗了。我前面说的话,就是希望我们的其它教师在上课的时候也能像他们一样做好充分的准备,能够吸引孩子。但要做到那样也是不容易的。所以看来对老师也要宽容点了,如易中天和于丹都有那么多意见,对老师家长的意见还少吗?看孩子的造化了,摊上什么样的家长,摊上什么样的老师,都是命运的安排。自己有慧根也许是最重要的。从语文谈到这里,扯远了。 .

TOP

引用:
原帖由 净月妈妈 于 2009-6-4 09:04 发表
非常赞同您的观点,我孩子8岁,她从小热爱语言文字,很喜欢看于丹的《论语心得》,已翻过好多遍了。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欣赏于丹,把她作为孩子的榜样呢!她还特别喜欢看蔡志忠编写的《漫画中国思想》,其中很多故事很多 ...
非常感谢你对我的支持,今天一上来看到两条截然不同的回复,又看到我们被同时扔了鸡蛋,觉得真是很对不起你啊,但给我们鸡蛋的那位显然有失水准。我给你送花。我们的选择不见得是高级的,但也不至于是错的,让别人去选择学术争论吧!我坚决把孩子放在首位,凡是对孩子有帮助的知识,提倡吸取;凡是能帮助孩子提高语言能力,或其他能力的作家尊敬!我这也算两个凡是。因为自己不算很有才的人,所以我尊敬一切有才能的人,当然是可以给我们提供帮助的。但对于给我们扔鸡蛋的人,我也是由衷地佩服你的“才能”的。至于老宾的意思我也清楚:他看不上的作家,我们追捧了,很失水准。当然了,你是这里的“名家”,我们这些“小喽啰”怎么能和你比呢!这是水平的问题还是修养的问题我们就不一一讨论了。.

TOP

回复 54#老宾 的帖子

你我接受新事物的能力也许都有点落伍,但落后的远近距离还是有差别的,你接近海外,我接近传统。总有一天我们都被我们创意无限的孩子取代。何必做出老学究的样子呢?孩子对你的不认同或推翻一定比我快。
宽泛一点的看法?让孩子自己去看吧!不能在他们读得懂故事的时候让他们去读论文吧?! 让他们慢慢长大,等着他与你的辩论会吧! 那时你可以享受一下被驳倒的快乐。
你我之间存在的只是对文学选择的差异,于丹等人不是来为反对他的人讲课的,而是对选择他们的人开课,所以你有理由不喜欢她,我们也有理由喜欢她。至于你要显示你的水平的广度和深度么……呵呵详见给净月妈妈的回复。我们也不是没读过外国文学和古代文学的人,但我们还是觉得语言上的精彩远远盖过学术上的研究。原谅我学习上的浮躁,人各有志,何况对有出息的定义也是不尽相同的呢!我觉得于丹比你我都有出息多了,她的语言能赚钱,你我只是在这方寸之地隐姓埋名地来评论她。有些时候女人不见得比不过男人,这你不得不认同。.

TOP

给鸡蛋的回复

越扔越少了吧!不够用了吧!这就叫“蛋”尽粮绝.

TOP

谢谢,有点不好意思了.

TOP

妈妈的话都是至理名言, 同学问女儿事情,她老会回答一句,问你妈妈去!另外,“我又不是你妈妈怎么会知道你在想什么。”这句话类似“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一样被女儿运用得淋漓尽致。我想我是要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了。原来我在她心里是这么个位置。无所不知? 怎么可能呢?我猜女儿的心思都是瞎闷的。现在女儿大了,我的至理名言对她还同样有用吗?我觉得自己的位置可能也会摇摇欲坠,因为她看得多学得多了,明白以前我唬弄她的伎俩了,以后什么事都和我说得少了,我就摸不准她了。.

TOP

回复 75#shumi1 的帖子

比较空的在这里发帖,大多水平高的 语文老师在报纸杂志上爬分,嘻嘻还要在学校交各种论文,忙不过来。
数学好语文又好 的小孩分两种:形象思维好或者逻辑思维好,可以看出孩子感性还是理性,感性的孩子适合写文章,当学者。理性的孩子擅长辩论当律师,或者谈判家。两样都好适合当领导者:既能晓之以理又能动之以情。别人不得不服。.

TOP

回复 81#语儿妈 的帖子

追求过头的产物,语文这东西是不能深究的,这个学生因为太要求完美了。顾城的事应该也有人知道吧!语言也会使人傻掉的
为什么一定要写最完美的论文呢? 我们都不是圣者,战胜不了自己啊!开始她找了于丹做导师,开心啊!又是学生会的主要人物,风光无限。人不能太风光的,会对自己提无理要求。钻牛角尖了。可惜啊!一个很好的人才。.

TOP

“这个傻孩子,她难道不明白吗?三万字的论文,有多少老师会认真读10%!她总想追求一篇完美的论文,总觉得材料不够,不肯动笔,动笔后觉得准备不足,她不能容忍自己随便写一篇混过去。就想着更换题目……最后把自己逼得无法解脱了。”“她不明白,追求完美需要用一生追求,她总是想短期内达到完美。”看看她亲人的评价吧!.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