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6个人次参与评价】

[语文(阅读)] 马上升4年级了,语文是否难度加大?主要区别?

马上升4年级了,语文是否难度加大?主要区别?

看了下4年级的语文课本,明显区别:
1)古诗由1篇增加到2篇(以前一个单元,就1篇古诗)
2)有古文了

其他差别,有经验的妈妈来说说,如在预习要求和侧重点方面等。给我们参考下,好暑期作点准备。

语文是相比于数学和英语,最最没把握的
我这个家长在语文方面,本身也很弱的,只好自己先摸摸方向,花点心思。

[ 本帖最后由 Hatty_1218 于 2012-7-20 08:1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mandy 于 2012-7-20 11:45 发表
同关注,刚买了4年级教材,只听小人说古诗变成1单元2首了,LZ读得很认真啊!
我想在暑假期间,把古诗和古文,这些值得精读的内容过一遍,理解透、背背熟。
个人认为是很有必要的。

否则到时开学以后,功课紧张了又是疲于应付, 强记强背没时间去理解和消化。
时间充裕的暑期,没有压力的情况,可以慢慢读,引导孩子感受诗词的美!我希望借此引导,孩子能更多地发现文字的美,并多少爱上语文。
(当然,我要做功课,因为自己的语言功底也不灵光)

[ 本帖最后由 Hatty_1218 于 2012-7-20 17:33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飞的娘 于 2012-7-20 18:42 发表
每次大家讨论作文题,然后他自己写。到了初中高中,老师连小学老师常有的批改作文也经常省略。怎么办?还是不断讨论,同时大量阅读课外书报。什么书都看,从侦探小说、四大名著到社会哲学类书籍,报纸也有3、4种:市井的晚报,颇有深度的周报,让孩子知道,同一件事,不同的作者、不同的角度,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教 ...
嗯,讨论确实是学习的好方法,受教了。谢谢

[ 本帖最后由 Hatty_1218 于 2012-7-20 19:18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晓晓他妈妈 于 2012-7-20 17:53 发表
四年级这点古诗,小孩背起来很容易,四年级的语文书内容,老师上课讲起来也会很透彻 ...
这点不认同。

小孩背古诗容易,但是不见得理解,更没有“欣赏”,只是强记强背。特别有古诗需要历史背景,才能理解。
比如,四年级的一首古诗:
三万里河东入海
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
南望王师又一年
就需要了解南宋的历史。当然,老师可能会讲讲,但孩子真能接受多少呢!

另外,老师讲课很透彻?说实在,那么快的进度,真得很难讲得透彻,即便老师有这水平。

[ 本帖最后由 Hatty_1218 于 2012-7-20 19:17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一飞的娘 于 2012-8-31 09:43 发表
...因此要定下心来看一本书,尤其是大部头,那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孩子首先从心理上排斥。而且,那些好书,有一定的难度,孩子在理解上存在困难,看个开头,如果情节不吸引人,结果肯定是被扔在一边。
...
真是这样,深有体会!
对于这样的“大部头”,我选择读给他听,每次读几段...聊胜有无,这些非快餐的书,其实是最有营养的。最近,给他读了《少年邓小平》,我觉得接触这样的书,是非常有意义的。我接下去会给他读《少年孙中山》《少年毛泽东》。
他自己读的书,就随便他了,是否低幼是否快餐,只要他喜欢读就行。.

TOP

引用:
原帖由 xiajw 于 2012-8-31 09:52 发表
太惭愧了,我到现在还没翻过孩子的语文书。
孩子的语文书,是必须“翻”的,否则怎么了解孩子呢?我是先于孩子翻语文书的,了解可能的障碍、容易囫囵吞枣地地方。.

TOP

抓住任何一个可教可点拨的机会,日积月累

语文课文,第二课是“孔子和他的学生”。

早上和孩子早餐时分,和孩子讨论了“孔子”,是哪个年代的?他如何“因材施教”“有教无类”,为什么被后人称为“万世之师”。
课后习题,有4句论语,个人认为非常值得家长与孩子探讨“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借由这个机会,正好让孩子学国学。学国学,未必一定要拿本国学书,才叫读。抓住任何一个可教可点拨的点,日积月累,相信也会有好的收获。.

TOP

引用:
原帖由 spring-liu 于 2012-8-31 11:17 发表
谢谢分享! 你是非常用心的妈妈!
与我一般“用心”的妈妈很多,你也是
我觉得语文的学习,内容尽量宽泛一点,历史地理哲理都可以包进去,家长不能只盯着几个字词、多音字、近反义词...如果说教育是育一棵树,让一棵树长得挺直阳光,那么识字词只是给一个树,添了几片叶子。

“本立而道生”借由语文的学习,哪怕教材本身和老师,并没有关注哪些“立本”的东西。但是家长只要发现一点线索,就可以绕着它补充拓展延伸...语文教材也许有很多缺陷,但是课堂毕竟是精讲的,绕着它拓展,比再去找本书讲,要省力很多。

“可教时机”记得是在一本育儿书《跟孩子划清界限》里接触到的。这几个字,我觉得这是教育孩子的最大玄机。同样一句话,在合适的时候,可以触到孩子的心;不合适的时候讲,却会硬化孩子的心。教育水平的高下,就在于你能否识别并利用它。

扯远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心海明月 于 2012-8-31 12:01 发表
谢谢你的分析!
孩子已经上四年级了,她喜欢电子游戏而没有耐心读书,和我们家庭的氛围有关系。每天的空闲时间,我们两个做父母的一人对着一台电脑,孩子当然也想玩电脑了。虽然我把她带去各种图书馆希她能爱上读书 ...
这个,你已经知道原因所在了...试试孩子在家的时候,没睡觉前,你们不看电视也不开电脑?
我一直是这样做的,虽然孩子也不算爱读书.

TOP

引用:
原帖由 奕妈 于 2012-9-3 16:26 发表
呵呵,开学了,三升四,从来没有预习要求的语言老师,这学期发了预习语文的要求,两张A4,具体怎么做还是要学习啊,正好看到的你这个。之前我翻翻语文书,觉得历史要求除了赤壁和武松打虎,其他课文也没想到呢。昨晚 ...
我们语文老师一直有很高的预习要求!朗读3-5遍、生词解释造句等....其他科目倒没有要求预习。
第1课“正月”孩子不知道什么意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让他琢磨了半天算明白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bravepig 于 2012-9-3 16:45 发表
同三升四,楼主是个用心的妈妈,楼主三年级预习的那个帖子我还记忆深刻。
...
过奖了,一起努力吧
我们小子始终是傻乎乎的,不开窍.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