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9个人次参与评价】

[讨论] “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

“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多,徒多徒烂耳”

现在书很多,好书也很多。
重视教育的家长,尤其重视“读书,读好书”。书,一堆堆往家里搬,如果孩子对“书”痴迷,自觉自愿泡在书里,父母自会“眉开眼笑”。

但是:
如何把书读活、读深,读出自己的理解,并学会诊辩和思考。这个是否更重要呢?
书,读得多和读得深,哪个重要?
书,真的需要读那么那么的多吗?需要花那么多时间在书本上么?
拥有深思考和实践的习惯 和知识量比较,哪个重要? 后者可能善谈吐(有时未免夸夸其谈之嫌),也可能是书呆子;而前者则更具有践行的能力。

现在孩子的知识不是匮乏,已经懂得很多。但缺乏一些东西:普遍的思想和行为上的幼稚。

[ 本帖最后由 Hatty_1218 于 2012-5-11 11:2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ianmail5 于 2012-5-11 11:04 发表
同意
呵呵,更希望大家各抒己见,有更多不同的声音。.

TOP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2-5-11 11:24 发表
精读和泛读的问题。不同的内容要用不同的方法。
泛读一本通俗书,是休闲,得到的是谈资;精读一本经典,是学习是思考,得到的是智慧。

有多少孩子(甚至包括大人)会真正耐下性子去“精读”一本书?比如历史、经典文学或哲学。.

TOP

引用:
原帖由 seaheroli 于 2012-5-14 10:00 发表
我怎么觉得你说的这种家长是把读书也作为功利的目的了呢?
真正爱看书的孩子是会思考的孩子,博览群书只是因为他们还小,对一切充满好奇,随着年龄和阅历增长,自然会慢慢形成独特的思想体系。
这个阶段的孩子 ...
我的意思是:
1)读什么的书和“会”读书(读书中,有思考的习惯),比单纯的多读书更重要
因为时间是有限的,经典的书并不一定很深奥的成人的,而是能给人温暖、激励、启迪和智慧的书,比如明天出版社出版的“木偶奇遇记”,比如一些传记。
2)而相对读书,实践、体验和磨砺对个人的成长,则又更加重要!
孩子的健康成长,可以不必读那么多的书(当然不是不读书),但是一定要求足够的实践和体验。所以周末,我更会鼓励和放手孩子和小同伴出去玩,而不是在家读书(不管什么书)。

记得有一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和实践的差距不是一点点。

[ 本帖最后由 Hatty_1218 于 2012-5-15 18:20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junhuayang2005 于 2012-5-19 06:49 发表
“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可能全世界都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可能全世界都会抛弃你。”
也适合读书这件事情。
很经典,顶.

TOP

引用:
原帖由 不二周助 于 2012-5-19 06:44 发表
从小就精,把兴趣都读没了。
不要把“精”理解为不读书,或者读很少的书,而是要把书“读活”“读厚”!.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