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0个人次参与评价】

[择校] 有谁了解宋庆龄幼儿园吗,或者有采用蒙特梭利教育方法的学校吗,谢谢

有妈妈告诉我这里有一个贴子,是关于寻找蒙氏幼儿园的,上来看过也没发言,因为在我映象中谈论蒙氏在旺网上是不太受欢迎的,所以也就自觉缄口。今天一看,哎,觉得亮亮妈妈的话挺有意思,就想也说几句,算是跟大家交流探讨吧,恰当不恰当先欢迎拍砖哈。

亮亮妈妈:但是也正是她的好,让我对蒙式教育有了保留。

轶轶妈:不谦虚地说,我是良民。但是我从不敢因此自诩对蒙特梭利教育已经理解和把握透彻了,因为一这是不可能的,二这是没有意义的。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亮亮妈妈因为接触过我和我的孩子就对蒙特梭利产生了保留,不能说是明智之举吧。我并不能代表蒙特梭利呀,我和蒙特梭利毕竟是两回事,我从来都是站在一边,手指向蒙特梭利的方向,向妈妈们推荐有关蒙特梭利的理念和方法,顶多顶多以我自己的经验和感受做为见证。而如果你想了解蒙特梭利,你必须放下,放下自己的成见,忽略别人已有的经验,忽略我曾经发出的声音,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耳朵去听,这样你才会发现蒙特梭利,才会真正形成你自己对蒙特梭利的意见和看法。

亮亮妈妈:原来认为蒙式教育讲求是的家长要积极倾听孩子的想法,而不要以家长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和看待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满足孩子。

轶轶妈:这话本身是很符合逻辑的,但是眼见是根据我的状态来判断蒙特梭利教育了。我不是个喜欢辩解的人,但是我想如果我不解释你一定不理解为什么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里我会那样表现出“一味的”满足孩子。就象那次去闸北儿童互动馆,轶坚持要抱,放在以前,我会意志坚定地让他自己走,但是现在我必须承认,作为成人,很多时候我是真的不了解自己的孩子,不清楚他的需要,尤其在他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的阶段,所以我满足了轶的要求,一直抱着他,直到回家,发现他的一个膝关节不知道什么时候摔的,已经肿得象个馒头。我很高兴当时我顶着你们看我的压力满足了他!

试问我们自己,有没有这种时候,当你表达了一个想法,一个愿望,然后被一顿说教和抢白弄得张口结舌,目瞪口呆,最后发现因为得不到理解和同情而只好放弃?对一个孩子来说,如果这样的情形每天都在上演,那么放弃本身就会变成一种习惯,是不是?所谓性相近,习相远,这个习是我们在一点一滴中给孩子塑造成的。我相信面对一个孩子,我们很容易就会产生一种感觉,我这样做那样做都是有理由的,但是唯独不去想他为什么会有这样那样的需求,很多时候我们是在根据自己的想象塑造孩子,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这样做或那样做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后果。

正是基于这样的认知,在那些时候,在面对孩子的要求内心出现茫然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我开始选择放弃自我想象,转而尊重和满足他的需要。我不是要说明我当时做的就一定是对的,但是那是我决定选择的回应态度。而正是经过了那段时间,我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我发现我可以对他提出一些要求了,而不是象以前我还没提,他就好象已经意识到什么而委屈得不行了。

说到这里,我要请教亮亮妈妈了:在我眼里,亮亮妈妈爸爸都是极好的人,但是几次接触,我感觉亮亮也并没有得到妈妈充分的理解和知会,亮亮妈妈自己怎么看呢?

另外亮亮妈妈原以为蒙式教育讲求是的家长要积极倾听孩子的想法,而不要以家长自己的意愿来要求和看待孩子,而不是一味的满足孩子。这样说本身是不是就有点想当然和以偏概全?

亮亮妈妈:我认为每个孩子需要的教育方法是完全不同的,有这种教育方法不见得就是孩子的好运气。

轶轶妈:赞同!有一个方法就会有无数种理解,施教方法得当与否取决于施教者的认知水平。

以上如果哪里说错了,敬请拍砖,如果哪里冒犯了亮亮妈妈,还请亮亮妈妈多原谅啊!
.

TOP

亮亮妈妈:

你的快速反应,一下子让我也有点不知所措了,但是既然开始了,那就把我想说的话继续表达下去啦。我不知道你会不会因为我采用了你的话而认为我针对了你的人,那就让我再为自己辩解一句吧,因为我这人比较健忘,前面看后面忘,所以这样我可以提醒自己要说的是什么意思,说起来接触过几次,但是深层的交流我们不曾有过,因此在我,生怕你认为我针对了你,在你,也生发出“如果不回复,我实在有太多话要说。如果回复得太具体,好象有些争辩的意味”的感概。

这就叫心理挣扎。很多时候,不知道你是怎样的,我是把很多自身天赋的能量都耗费在自我挣扎上了,说好还是不说好?怎么说好?既表达了自己又不得罪别人?正因为这种种内在的冲突,让我迷失在自我实现和外部舆论之中,不能建构,只能平庸。

这个心理挣扎来自于哪里?很多时候就是来自于我们婴幼儿时期、童年时期的体验,但是我相信我们大部分人都无从说起,有的人经过内省,经过心理分析找到了根源,有的人甚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心理处境。

万事万物都有它自己内在的逻辑联系,今天我们所做的都是在我们各自前人基础上的一个反省和超越,你说我采用的是蒙式教育,在我看来,这个标签并不重要。今天世界上有那么多蒙式学校和流派,就象以前的宗教分支,有的地方甚至没有听说过蒙特梭利,但是用的方法却可能是和蒙特梭利方法非常吻合的,你能分辩得清吗?但是不管怎样还是有一个标准,那就是儿童的状态,我们施教的对象。蒙特梭利的著作大部分都是在描述儿童,她关于儿童的某些观点可以说是开天辟地的,但是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个教育就是唯一有效和成熟的,所以我认为你对于任何一种成套的教育方式都保持一定程度的保留没错,但是我也没错,我想要建议你的是不要因为看到我的状态而阻碍了你去发现,发现其中对你和你的孩子来说有价值的东西。

我不认为没有经受蒙式教育的孩子是不幸的,相反的是,虽然我们周围教育的大环境不容乐观,但是幸运还是无处不在,不是吗?不是说一定要接受蒙式教育才是好运,但是有一个有助于生命成长的环境可以说是一个孩子的好运吧,因为孩子没有能力选择环境是不是?另外,把运用在一个孩子身上获得成功的方法运用到另一个孩子身上不能说明智,也不能说不明智,端赖于你的选择和判断,因为儿童具备同化与顺应的内部心理机制。

说到细节,的确是只有我们自己知道,所以举例有很大的局限性,那个例子是我想得起来的看在你们眼里不多的几个之一,这好象是第二次在网上提到吧,你说得不错,你觉得我自己本身就认为那天坚持抱他似乎不太好,因为我已经习惯于从别人的眼睛寻找自己,我从你们的眼睛里看到了这样做是不太好的,但是另一方面,我又决定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行事,所以我决定抱他。我不知道亮亮妈妈指的其他事是什么,我倒是很愿意听听你的看法和分析,我的问题也不是你第一个人向我提出,人最不容易看清楚的其实正是自己,所以我今天在这里写下这些文字,并不完全是出于要和你争辩,也还有自我整理的想法,所以我不介意你再批判我一次,如果坦诚的对话有助于帮助我们认识自己,也对别的妈妈爸爸有所启迪,干嘛不呢?如果你认为有所不便,不妨给我短消息,我先在这里谢谢你!

也许是我表述不当吧,本来一句赞同的话经过你一注解“施教者的认知水平的确决定了施教方法的得当与否,所以是否让孩子享受这个施教方法,看来大家还要先确定自己的认知水平。”变得让我感觉好象是我在让蒙特梭利教育拒人于一定水平之外似的,我认为不是这样,作为施教者,有必要提升自己的意识和认知水平,这是孩子能不能够真正享受蒙特梭利方法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亮亮妈妈认为“倾听孩子的意愿不等于说要让孩子实现愿望,因为孩子必须明白有时候要实现愿望需要一些努力,有时候可能是无法实现的,这是一个现实的社会。这个社会不会永远让他满足,他要知道如何勇于奋斗,也要知道坦然面对。”

我承认这是现实,但是我认为这话应该适用于成人而不适用于幼小的孩子,孩子的愿望大多时候还没有大到我们实现不了的地步,另外我对蒙特梭利的认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现在回想起来,在和你们有接触的那段时间我还没有很好地整合我的认识,只觉得我曾经打消了孩子太多的想法而急于做出补偿,所以在我还没有内省到这个层面也不知道方法的时候,在你们看来,我就是笨拙地代替了他去实现,这是我的必然经历但未必是你的,也未必是这里其他妈妈的必然经历。走过了那段经历,现在我的理解是如果孩子产生一个愿望,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帮助他实现而不是代替他实现,蒙特梭利归纳说“Help me to do it myself.”我们不能够先打消了孩子的愿望再来鼓励他勇于奋斗和坦然面对,愿望是创造的原动力,是内在的和自发的,这是任何人都不能够给予孩子的东西,我们只能够说是唤醒。如果我们曾经打消过孩子的愿望,靠什么去唤醒,那就是抓住或者营造一个机会,帮助他实现,让他体验到愿望实现的愉悦,孩子会自然产生重复体验这种愉悦的愿望。我认为作为孩子成长的帮助者,我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是孩子成长的内在规律而不是社会现实。
.

TOP

旺旺她爸:

看到你的提醒,我的第一个反应是感觉你有一种等着看笑话的心态,心里很是不爽,准备了一大堆话要贴上来,但是就在我脑海里正在激烈地组织该怎么说的时候,电光火石一般地,我忽然意识到为什么不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你的提醒,把它当作一个忠告和祝福?!

尽管我不能确定你的本意,但是我可以在这两种心态里作出选择。我认为,我的第一个反应正是出于潜意识,它来自于童年,来自于我过往的习惯性思维,它使得我总是把事态往悲观里想,潜意识层面的东西,只有被意识到,才有改变的契机和可能。

同样的道理,这也是蒙特梭利所说的那个意思,成人在对待儿童时面临着巨大的困惑(不是原话),他们不知道问题的源头就在自己身上。举我自己这个例子正好可以表达我想要说的意思:要让一个人“意识”到自己潜意识里的问题有多难?这不是忠告提醒呵斥打骂能够完成的,因为这是一个纯粹的内在历程。

放下你提醒的本意不说,就单拿答卷来讨论,我要请教旺旺她爸的是,你所说的漂亮的标准是什么?以谁为参照系?交答卷的截止时间在什么时候?谁是裁判?对于你所说的漂亮答卷有什么物质或者精神奖励?

现在我是真的要感谢你的提醒了!因为它促使我思考下去!

回忆我的童年,我不时会被大人用来和别的孩子比较,比较的结果总是别人这比我强那比我强,我的自信心在这一来一去的比较中不复存在,或者应该说从来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过。今天我为什么不再参加旺网的集体活动,诚实地说,我感觉我和我的轶轶都经不起比较,因为潜意识里的比较和被比较无处不在,它已经变成了一种自我比较,意识里我在选择退而结网,说到底还是受着潜意识的控制。所以不管是不是真的,我要反过来提醒这里的妈妈和爸爸们,当你为了要交一份漂亮的答卷而去养育你孩子的时候,试着去想想其中的前因后果,如果说我的自我剖析能够带给你一点点启示或促使你思考,也算我没白在旺网上勇敢一回。

我认为旺旺她爸完全不必自谦,因为你身体力行地给了旺旺所需要的东西,我想说,祝福旺旺,她有一个好爸爸!我也祝福这里所有有爸爸参与教育的孩子!孩子的健康成长直接但不完全取决于母亲,在这一点上,轶轶既不幸又有幸,他有一个意识状态低迷的爸爸,和一个刚醒过来但还没完全醒透的妈妈。

再来说说对蒙特梭利的排斥与接纳,现在连旺旺她爸也说了,你本身就是一个“坚定的蒙氏理念捍卫者”,你只是排斥其中推广的形式而已,也就是说你接受她的精神而不接受她的形式对吗?但是如果精神的东西不以形式做载体它怎么被我们捕捉和接收到?可以这么说,西方的先进最先被国人认识到的就是它的产品,其次是技术,再其次才是它背后的精神和思想,和它一样的是,蒙特梭利最先被人们认识的也是她的教具,然后才是教具背后的精神和理论方法。现在,在国内做着“推销”这种思想理论方法的人,和教具一样,不过是一个载体,当然人有不同,参差不齐就在所难免,再次想要表达的是,不要因为载体的差异而拒绝精华。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没有什么教育方式,我们唯一要做的,是跟我们的自我打一场战争。.

TOP

感激所有参与此贴的妈妈爸爸,也许你自己还没有意识到你是在帮助我,也许你只是想到你在参与,发表你的意见,但是在今天的我看来,事情已经不一样了,因为我的心态发生了变化,如果说N个月以前我还被恐惧所抓住,害怕展示自我,那么现在我已经走过了这第一道坎,我可以面对我先前的恐惧了。反过来说也一样,总有一天你会发现,你会意识到,今天我在有意识地帮助我自己的同时也在帮助你!

今天上来是要逐一回复的,但是发生了一件事,我必须离开电脑,妈妈爸爸们先讨论着,我会回来的。

精灵妈,以及所有想来参观的妈妈爸爸,YaYaSky儿童之家欢迎你们!!

正好这个周日下午我们准备对外开放,举办一次沙龙,时间是14:00到16:00,欢迎你们前来参观并切磋育儿之道。

诚如千寻妈所说,我们现在的确处于摸索阶段,也许我们正在“牺牲”自己的孩子做一次偿试,但是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我们不都在进行着“无路之行”吗?此为后话,再说再说。.

TOP

YaYaSky儿童之家的地址在浦东灵山路2000弄56号锦杨托儿所,不需要走到灵山路,具体位置在云山路银山路交叉口,新区公安局北面小弄堂向西第一家。

以下电话可以联系到我们:13701953951、28176268、50704006。.

TOP

rosemary:当我们太刻意去强调某一点的时候,这一点反而不存在了. (就象我们去看那些是是而非的图形一样)。当我们太刻意强调孩子的平等和自由的时候,其实我们潜意识里(我注意到轶轶妈妈挺喜欢用这个词的)已经把孩子放在一个"不自由和平等"的位置了.

轶轶妈:我很赞同你说的前面一句话,但是后面那句话我认为应该反过来说,因为我们潜意识里已经把孩子放在一个"不自由和平等"的位置了,所以我们现在需要有意识地给予孩子平等和自由。

rosemary:有一点我很反感.好象总觉得外国人"育儿有方". 我怎么觉得外国人比中国人有心理问题的多得多.我看见的大多数中国孩子除了压力大了点,心理还都是很健康的. 心里健康是未来生活得开心的基础.

轶轶妈:我认为事实上是,我们国内对于心理学方面的研究以及对于心理学方面知识的普及远远落后于西方。“中国没有合格的心理医生” 《南方周末》就曾经引用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副院长的大实话,作为健康版的通栏标题,报导了这样一个事实(徐浩渊语)。没有大面积显露出来并不等于不存在,我看报纸上就几乎每天都在报道我们的孩子大学生恋人以及其他成人如何如何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rosemary:很多不懂蒙氏教育的父母都教育出了很出色和愉快的孩子. 一种教育, 当它给自己贴上标签的时候,是不是已经对其他教育方法进行了排斥?

轶轶妈:这是事实,没有蒙氏教具、不知道蒙氏为何物的人也可能实施蒙氏教育,只不过蒙氏把这些方法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上升到系统的理论罢了。曾经有一个小男孩问爱因斯坦“什么是动物?”爱因斯坦回答说“应该说我们把什么称作动物,我们把那些能够活动的物体称作动物”,试问我们有时候是否象那小男孩,只想知道动物这个概念,动物这个标签,而不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动物,对于蒙氏教育也一样,我们只想从概念上搞清楚什么是蒙氏教育,而不是从实践中体验和把握这个教育,我们是不是在概念上对其他教育(只怕也仅是一个名称而已)进行了排斥?.

TOP

中班宝宝妈妈:

看到你的回贴,一度令我噙泪:)。我认为“痛苦中的明灯”这个词,一点也不夸张!但是对于我们来说,要意识到它是明灯,首先需要放下自我,甚至连痛苦这个意识也要放下。唯有放下,才有可能站在痛苦之外面对自己------原来这个痛苦是上天的一个祝福。

我注意到了你善意的修改,没有关系,在我看来,现在轶轶是不是优秀或者在别人眼里是不是优秀已经无关紧要,要紧的是在不违背社会规范和规则的前提下,轶轶的自我感觉是不是良好,我相信良好的自我意识会是他健康成长的动力。.

TOP

引用:
下面是引用亦亦妈妈于2005-01-13 11:15发表的 :
一开始接触到蒙特梭利教育,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我觉得这种教育方法真的能指引我今后养育孩子的方向,但是也跟很多爸爸妈妈一样,我发现这种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很难把握,而且要实施的话,可能阻力也会很大。我并没有因此而怀疑这种教育方法,我只是觉得家庭生活和教育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任何理论和方法都不能完全包容进去,生活中的细枝末节,点点滴滴很多是要靠自己去感悟的。从这一点来说,蒙氏和其它方法都只是对我们的指导和补充,但我相信我们了解一些蒙氏或者其它教育理论,对我们,对孩子都是有益处的。
如果我们把“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作为对待孩子的第一准则,那么我想很多事情我们都是不必争论,不必比较的。
亦亦妈妈:

我和你的感受是一样一样的,握握手握握手
.

TOP

引用:
下面是引用袋鼠妈妈于2005-01-13 12:23发表的 :
和轶妈及轶轶前后接触过三次,我真切地感受到了轶轶的进步,尤其是岱山游轶轶主动把游泳圈送给小袋鼠真的很出乎我的意外,我确实佩服轶妈的勇气、坚持和爱心。
说来说去自己的孩子自己最了解,因才施教是最重要的。
袋鼠妈妈:

先谢谢你的肯定,再来告诉你我“教育”轶轶的真相:)。因为我事先没有想到要征求轶轶的意见,就说要把游泳圈借给小袋鼠,说完我就意识到了还没征求过轶轶呢,所以要借是出于我而不是轶轶。后来回房间跟轶轶一说他就不同意,为了维护我的面子,又不能在你面前强迫轶轶,我告诉你我单独和轶轶谈。我先是向他道歉没有征得轶轶同意,然后告诉他妈妈说了话要算话,怎么办呢?轶轶还是不同意,我就用了下面这一招,让他选择由他自己送还是我去送,犹豫了一下,轶轶才选择由他自己送。

这就是你看到的轶轶的进步:)。

在那以后的生活中,我也曾几次经历这样的场面,我的朋友拿着给孩子买的东西来和我们分享,然后和孩子发生冲突,如果我们不能宽容,最后让步的就总是孩子。
.

TOP

引用:
下面是引用精灵妈于2005-01-17 11:21发表的 :
可以先倒空自己的杯子,然后再接一点别人倒的饮料先尝一尝,能不能接受尝了再说,如果因为是“别人硬倒给我的”就拒绝之,说不定拒绝掉的是美味呢?
精灵妈:

你发现了什么?:)
.

TOP

引用:
下面是引用琪琪妈于2005-01-17 22:49发表的 :
这里其实没有谁要给谁倒饮料:)
琪琪妈:

想起一个故事-----------------我要拈花微笑:)。
.

TOP

亮亮妈妈:

感激所有参与此贴的妈妈爸爸中的第一个正是你!是你激起了我回贴的愿望,并引发了一场有益的讨论。

“但是我知道孩子的一举一动反映了父母对孩子的看法,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是了不起的,与众不同的,那你的孩子也会作出一些与众不同的表现。如果你认为你的孩子就是差人一等,那你的孩子的表现就是差一点。”

我认为你举的这个例子和感想都非常好,但是还有一个因素你可能没有考虑过,如果“我”对自我没有认识,这个话就和“我”没有关系,“我”可以认为你是在说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或者规律。现在我的理解是,孩子的一举一动不仅仅反映了“我”对孩子的看法,它更是“我”对自我的看法,“我”把对自我的看法投影到了孩子身上。

比如我总认为轶轶缺少爱,这里面比我在轶轶生命早期所做的大量不当行为相比,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因为我自己一直感觉到欠缺,所以总把自我的需要和轶轶的需要混在一起,我会分不清我倒底是在满足轶轶的需要还是在满足我自己的需要。

“教育孩子时期同时也是我们自我成长的时期,从教育孩子上,我们发现了我们的父母在对我们的教育上的错误,也发现了我们自己的弱点,与其注重改变孩子,不如先改善我们自己。”

如果这真是你的看法,那么就不能说潜意识完全是给自己的借口,在给袋鼠妈妈的回贴里,你可以看到,在我答应借泳圈的时候我根本没有意识到我这样做是不尊重轶轶的行为,一旦意识到我没有尊重,才有可能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但是最终我还是以一个成人的强力迫使轶轶做出选择。尽管我意识到了,但是当时我已经没有心力来改变自己,换个圣经里说法,我的肉身软弱了。

如果说以前的我会因为这样那样的行为“不好”而羞于展示,那么今天在我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我已知道,这所有的经历都不是“不好”的,和痛苦本身一样,它是有存在价值的(不管是对“我”还是对“你”)!!

“李跃儿即使是个酒香的女人,也是你喜欢的酒,而我正是不好这一口的人。
如果只有你认为她是酒香的,那么这个酒还不够香。”

我认为你真该感谢千寻妈告诉你中国教育界还有李跃儿这样一个人,我也知道她,我相信这里面还有不少妈妈也知道她,正因为这口酒太香,都有点舍不得与你分享的味道了。一笑。
.

TOP

千零:

毫无疑问,轶轶妈的孩子既不同于你的孩子,也不同于你所说的“你们”的孩子,轶轶妈的孩子是这个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孩子,就象轶轶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独一无二的一个妈妈,就象你千零是独一无二的千零,小千零是独一无二的小千零,亮亮妈妈是独一无二的亮亮妈妈,亮亮是独一无二的亮亮,棉絮是独一无二的棉絮,棉絮的孩子是独一无二的棉絮的孩子一样那么简单!!!

引用一下琪琪妈的话:“这里其实没有谁要给谁倒饮料”,同样也没有谁要给谁洗脑!如果你认为我是在给你洗脑,那我就是在给你洗脑,然后你可以接受也可以拒绝,但是对我而言,与其说是在给你洗脑,不如说我在给自己洗脑!

你认为“蒙氏一开始是针对一些比较特殊的孩子的,后来可能因为市场化的需要就扩大了,然后看看对待普通孩子也可以套的上,就套了.”请继续这样认为吧,没有关系!一点也没有关系!!
.

TOP

亮亮妈妈:

很高兴看到你愿意和我面对面交流,我相信你的本意并不是要针对我,而是你因我而产生对蒙特梭利方法的怀疑和困惑,这个怀疑和困惑就如当初我内心的焦虑引导着我一样正在引导你接近蒙特梭利。

如果可行的话,这个周日下午14:00到儿童之家来可好,欢迎你和高兴带亮亮来,相信在你的帮助下我也会再一次提高对自我的认识,另外我们这里还有一个亮亮妈妈,也希望能和你们交流。

同时也欢迎这里其他想要来参观的妈妈爸爸!!
.

TOP

此贴无正文

呵呵..

TOP

千零:

谢谢你对轶轶“问题”的同情,虽然我们压根儿不需要:)。

本周日下午,欢迎你也来和我们一起探讨这个能把“烂苗”搞好,就能把“好苗”搞得更好的教育。
.

TOP

我在亲子活动栏里留下一贴,盛情邀请这里所有对蒙特梭利方法感兴趣或不感兴趣的,有疑问或没有疑问的,好奇或不好奇的,以及对我本人有看法或没有看法的家长,前来YaYaSky儿童之家一聚,探讨,分享,相互提携,共同进步。

送上一句话给大家:

蒙氏教育是有缺陷,“但它仍然是一种很伟大的教育。从理论上讲,现行、直至将来,所有存在的教育没有一种是没有缺陷的,既然如此,我们怎能由于蒙氏教育所存在的那些缺陷而对其侧目呢?

当然,你有权以批判的态度怀疑你所遇到的教育,但在这个过程中,保持善意、感激、公正、借鉴、吸收、直至化为己有的态度也很重要。”

--------引用李跃儿先生徐晓平语
<br>[此贴被轶轶妈在2005-01-20 11:56重新编辑].

TOP

碧海蓝天:

谢谢你的鼓励!

我也很喜欢小橡树,它是我最早关注的幼儿园,我曾在2003年4月初去看过,和你一样觉得那里的孩子真幸福。

但是现在我感觉也很幸福,我发现在为儿童之家忙活的过程中,我第一次不去为会有什么结果而操心。我很赞同你说的,此刻快乐不一定未来就不快乐,未来的快乐就是由每一个此刻的快乐奠定的。

欢迎你来参观我们的儿童之家,并把你的帮助传递给我们!.

TOP

引用:
下面是引用rosemary于2005-01-19 17:55发表的 :
有人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但是,谁又能说自己有”绝对的“发言权呢?

我注意到轶轶妈妈用了不少心理学词语;象“自我“啦,”潜意识“啦,”投射“啦,”意识“啦。。。其实,教育是应用学科,而哲学,心理学,医学,社会学等是基础学科。没有对基础学科的理解,你能肯定你对应用学科的理解是无误的吗?请问轶轶妈妈,你敢说你完全理解了吗?那么谁又有发言权呢?

”自我“ - 没有你对“他者”的理解,你能定义“自我”吗? 所以,没有对其他教育方式所基于的基础理论的研究,你没法比较“蒙氏”和其他的教育方法。

注意到蒙氏所基于的心理学派别。那么,轶轶妈妈,你对佛洛伊德,阿德勒,荣格等的理论又是怎么理解的呢?没有对不同理论的比较研究,你怎么确认“儿童心理”应该是如何去把握的呢?

我想说的是,“香”的酒多着呢!请不要用一家之言来误导。我会去尝试蒙氏,更会去尝试其他不同的方法。只有比较,才能知道每一种的优点和缺点,妈妈们才能更好地把握。

轶轶妈妈,我想焦点在于“我们要不要太迷信蒙氏了?” 你也大可不必戴者蒙氏的帽子来教育孩子。哪种方法有效就哪种呗!
rosemary:

欣喜地发现我抛出的砖把你这块玉给引了出来:)。

很高兴你愿意来和我、我们进一步探讨,欢迎你来!

非常同意你的说法,没有我对他者的理解,就没有我对自我的定义,所以“我”和“你”是一体的,是相互依存的。没有否定就没有肯定,没有反就没有正,没有过去,就没有未来,过去和未来统一在此刻,当下。

在筹办儿童之家的过程中,不管是什么事,我发现几乎一做就错,但是如果不做,就既不存在错也不存在对,上一刻的“错”是为了下一刻的“对”而存在,真真前后相随。

诚实地说我对佛洛伊德,阿德勒,荣格等的理论没怎么接触过:),正如此,欢迎你来为我们讲解,并把你的信息和帮助带给我们。

.

TOP

此贴无正文
[此贴被轶轶妈在2005-01-21 10:12重新编辑]

羊囡囡:

想想挺不容易的,写了半天轶轶的事,就因为延伸了一下,被你这一误解,就说不清了,在此向你道歉!<br>[此贴被轶轶妈在2005-01-21 11:59重新编辑].

TOP

千零:

“我恐怕是没有时间跑来跑去的,而且蒙氏教育的最佳年龄想必你也最清楚。”

我知道会是这个结果,但是拒绝在你,邀请在我。我们都在合情合理地做着自己的事是不是?

“我没有删和封你这个已经出现攻击性和争吵性的帖子本身就是对蒙氏的一种尊重”,

很好,但你怎么就能够确定我是在攻击你?关于“烂苗”“好苗”一说,在我不过因你说轶轶和你们的孩子不一样,最多最多也就是加了点自我调侃罢了,如果没有你前面的意思,会有我后面的说辞吗?所以请注意其中的前因后果。

“蒙氏我是了解过的,而且在这个讨论帖子里我只是从营销的角度谈了它的市场问题,但并不代表我是在否认蒙氏,同样的,家长如果不采用蒙氏的话也并不全权代表否则,这2点希望你能注意并且理解。”

是的是的,请注意我也是从一开始就在申明,我希望和大家分享蒙氏,但是我本身并不代表蒙氏,我不希望妈妈们因我而生对蒙氏的误解,让这个误解遮住你发现的眼睛。你没有发现我是在出于善意吗?

“我不想用我亲自上门来向大家表示我的宽宏大度,我不“高尚”,只是有什么说什么。”

很高兴发现我现在正在做和你一样的事情,就是有什么说什么!

“没想到炒作和托都会出现,而且你居然很适时地来推出你的活动,真是有头脑的妈妈。”

你要不说,我还真没发现我这么有头脑!庆幸,谢谢!不过也要反过来提醒你一下,请注意你又在贴标签了。

“成果是靠做出来的,不是靠嘴皮子磨出来的。”

真理!赞同!

“说老实话,不是蒙氏引起我对这个帖子莫大的反感,没蒙氏什么事,是你本身。想当初你在06开始办沙龙的时候,我是不是还提出过会来参加?尽管后来时间上都配合不到。”

我的一个朋友劝我不要再跟你“争”,反省我自己开贴以来,是不是在和你们“争”,我确定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今天换了一个人,在做同样的事情,我相信她一样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就是阻力,但是我相信这个阻力真正的并不来自外界,而是来自自我。今天我在这里每回一个贴,并不是出于针对你或者其他任何一个人,而是出于自我成长的需要。但是“你”想要发言,不是吗?如果没有“你”来“争”,就不可能有“我”也来“争”,没错,除非“你”停止,那么“我”也停止了。

我同样要感激的还有你千零,因为你每否定我一次,就给我一次机会进行自我肯定。我说过,肯定和否定就象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没有否定就不存在肯定。

“就算你接受同情又怎么样呢?!尽管你觉得不需要,其实所有孩子的家长都会说不需要,但这不是一回事。你为你儿子所作的一切其实很让人敬佩的,但同情二字并没有什么贬义呀。”

我说我们不需要,也并没有任何嘲讽的意思,而是我们是真的不需要,轶轶没有问题,而且他很聪明,现在有迹象显示他要进入数学敏感期了。如果说昨天的轶轶有所谓的“问题”,那也是昨天的我们造成的,但是这一切都在改变,因为我在改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今天的轶轶就没有问题了,问题是伴随着生命前行的,不存在没有问题的人。

“我觉得孩子如果能够融入大社会就尽量放在大社会,毕竟孩子以后面对的还是大社会,也许现在开起来很轻松,但并不表示他在大社会一定不轻松,家长都希望自己最好什么都不做让幼儿园使孩子就轻松成长了,那是自己偷懒啊!”

非常赞同你所说的,我看过你以前很多贴子,相信你是一个既能干也很负责还很有爱心的妈妈。

“说到尊重孩子的愿望,一定需要蒙氏来告诉我们么?这个好像不至于吧。”

当然不是说一定要由蒙氏来告诉你什么,而且我相信你已经做得很好了,我也不是一定要告诉你什么,能告诉你的只有你自己。但是我知道我自己很大程度上是被蒙氏所唤醒,它是一个契机,因着蒙氏,我们被带入一个更广阔的儿童教育的领域,所以我们正在本着分享的愿望来和你交流。

当然言多必失,现在我们都明白,同样一句话,如果仅从文字,我们是无法完全判断对方的真意的,误会也就在所难免,最好的方式就是面对面交流。

“轶轶妈可能有野心想办个和小橡树一样的幼儿园或者儿童之家,但愿望归愿望,现在还完全不搭脉呢。祝你成功!”

没有野心,我们只想办YaYaSky第一,没想过要办小橡树第二。谢谢你的祝福,笑纳了先。

“以理服人很重要,但人的形象更重要”

引用一下老子的话: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我不是圣人,也不是要以圣人为榜样,但是看看它的意思,还是做自己最要紧,管他君子或小人。

“我希望这个贴子可以结束了”

我没意见!:)
.

TOP

此贴无内容:).

TOP

此贴无内容:).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