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34个人次参与评价】

[其他] 无题

引用:
原帖由 小星星妈咪 于 2012-4-25 14:15 发表



我对二流民办的理解就是录取标准为奥赛二至三等奖左右录取的标准,入学后依靠高强度的训练以及初三对成绩不佳孩子劝退保持升学率的学校。

因为我感觉至少智商中上的孩子经过多年专业训练和刻苦练习,多多少 ...
照你这样说, 连华育都成了二流民办了? 只招奥数全一等的民办上海有吗? .

TOP

引用:
原帖由 s1100 于 2012-4-25 14:31 发表
奥赛二至三等奖全市不会超过3000人,这些人进二流民办?那二流也太牛了。
没有3000那么多的, 某机构老师说, 他们专门做过统计, 一个年级在1200以内, 因为名单重复很多..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星星妈咪 于 2012-4-25 17:51 发表


请参照后面两个条件

现在的比赛多如繁星,杯赛和杯赛之间的差距也很大,如果说2至3之间必然是不包括权威比赛的2的

还有一些非权威比赛,我只是想略作解释,并不想就这些次要问题钻牛角尖
已经考虑你说的后面两个条件.  

当然, 你既然补充说不包括权威比赛,那就没啥好说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小星星妈咪 于 2012-4-25 18:09 发表



既然参考了,怎么把华育搬出来了呢?华育是众所周知的一流学校啊
因为附合你最先说的所有条件(你那是又没说不包括权威比赛)啊. 他们也不是只收一等奖的. 甚至只有入围决赛的, 各方面综合优秀, 也有录取的..

TOP

引用:
原帖由 smderi0 于 2012-4-26 13:36 发表


小星星妈咪,
二三流民办的标准绝对不是奥数二三等奖。先列一下大家公认的一流民办:华育、上宝、兰生、张江、上外附中、世外,一二流之间的如华二、上实等,再加上一些好公办学校的理科班,一年招收人数大约在 ...
很认同您扼看法.  

不过LZ是准备出国的,所以这样选择也很好理解,因为我也曾经这样考虑过, 后来因为孩子不肯而作罢.

没有出国这条路的家长,对于主动放弃近"二流"民办的机会而选择公办(大牛理科班特色班除外), 还是要慎重.

[ 本帖最后由 tequila_qq 于 2012-4-27 10:05 编辑 ].

TOP

发新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