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新话题
打印【有18个人次参与评价】

[讨论] 孩子和大人学了多年英语后英语交流还是有很大障碍的困惑

引用:
原帖由 我是西瓜 于 2011-12-18 14:26 发表
1.很多人英语思维方式没有。英语思维表达和中文思维表达在语言世界里是完全不同的。
2.多年的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不对导致了英语薄弱,很多时候包括现在,家长只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这里包含着很多急功近利的东西), ...
说的很好,补充了几点

2.多年的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不对导致了英语薄弱,很多时候包括现在,家长只寻找自己想要的东西(这里包含着很多急功近利的东西),而不知道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给孩子学习用中文思维表达把英文单词拼凑起来的所谓英文。
-----说急功近利好,或者更确切地说是虚荣心,例如科普英语还美其名曰说是增长科普知识,要是变成考宗教英语,估计又要说成是学习宗教了。
3. 有的找到了学习母语英语的地方,无奈却只是唱唱跳跳顺便学点简单的英文,但是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点,认为只要孩子开心就好,慢慢来,忘记了语言学习是学习而不是玩乐。而很多时候为了让孩子开心家长高兴,以玩乐为主的学英语方式层出不穷。孩子三年可以学的东西要花10年。我经常感叹,孩子这样学学到五十岁也不能说句整话啊。
---某些国人的思维就是跟着老外多混混,就能自然而然英语水平会大幅提高了,除非有真正的环境,否则外语也只能从1增加到10的量变,而不是1到80-90的质变。以为轻轻松松就能学好外语,哪有这么容易的事啊,快乐是快乐了(这点不得不服老外,老外就是会调到上课气氛),重要是浪费了时间,浪费本来就是用这个时间去提高外语的机会了,一去不返了。
5.在口语的基础没有打好之前,就着急阅读和写作的学习。而阅读和写作必须是又很好的英语口语的基础上才能学的好学的轻松。
---写作是金字塔的顶端,没有听说的大量的积石,金字塔跟本就没法搭起来,不要本末倒置,能用英语写出地道文章的人,绝对有很好的语感才行。在学外语的初级阶段,老老实实地打造听说的积石吧。
6.家长更愿意花时间花在星级口语等考试竞赛上,而很多这样的题目和答案自身有很多错误。而忽略了和放弃了真正的英文思维训练和表达的课程。
-----为了虚荣心,为了小升初的人生短期目标,而忽视了长期目标,想一下学英语是为了考试,而是提高自已外语水平,不要讲考试中得到了锻炼,中国的考试本身就是中式英语教育的悲剧,考的好,照样听不懂原版电影。

  在有点家长在忙于星级考试和上各种花里胡哨的培训班时,在有家长在小升初的标题下制造人为恐慌时,我们顶住了压力,我们在家里每天花时间放在听说基本功上,踏踏实实地练马步,虽然枯燥了点,但是每分钟花的时间都是有效的。还好儿子不觉得枯燥,他觉得学的挺有意思的。

[ 本帖最后由 静静的顿河 于 2011-12-23 09:42 编辑 ].

TOP

引用:
原帖由 sweetpurple 于 2011-12-20 13:01 发表
请问西瓜老师,从听过渡到阅读要注意点什么呢?孩子的词汇量该如何拓展呢?
我们家已经四年级了,听方面的训练很多,她也很喜欢听,经常主动放MP3听,原版动画片看了很多,连猜带蒙也能看懂,但到了该阅读的年龄了, ...
如果你的听力真的练了很多,我说的不是那种放放原版片的泛听,词汇量根本就不是问题,过渡到阅读根本就不是问题,关键是你真的都听懂原版片的每一句话了吗(如果不是100%,至少也要80-90%+)?.

TOP

引用:
原帖由 sweetpurple 于 2011-12-23 12:08 发表
确实没有完全听懂,我们是听《轻松英语》从二年级版一直听到初一版,最近听到初二版发现问题比较显著,就是遇到较多陌生的单词,她要不停地问我,这才使我意识到在听的同时要加强阅读和词汇量的训练,我想这和听力训 ...
想用阅读带动词汇量,效率很低,而且每遇到生词,首先不知道怎么读,连着几个生词,相信你读都读不起来,原因是你根本没有语感,而这个语感最早最早是从听力开始的,你学母语一样,你小时候不会讲话之前,已经听了好几年了。有一点说明的是,学母语和外语的听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外语绝对不能泛听!要在一个时间周期内(如一周)对一定听力内容反复刻划(如10分外原版材料),母语听力是你在生活中已经不知不觉中反复刻划了,学外语能有母语这么多时间来弄吗?(如果真有,那你的学习环境已经不是在学外语,而是在外语中生活了。)

我们练马步也很简单,选内容合适的原版材料反复“轰炸”一周,反复听然后模仿其语调反复说,每天练一周完后基本上都能背出来了,不是强调背,而是重复多了,自然而然都会背了,同时材料合适儿童心理,帖近生活有趣有情节,比什么新概念SBS课本教材外语更容易记的住。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象“permanent”这个的4级单词,我儿子已经会用了,是活用(针对特定的情景用句子表达出来)。有这样大量的听说积石做基础,你还会去专门去词汇量的训练,背什么单词表吗?那样单词表的一个个单词,前背后忘,都不用说在什么情况,怎么用?.

TOP

引用:
原帖由 我是西瓜 于 2011-12-26 15:07 发表

加拿大是母语英语国家,在孩子读书前,已经有了非常好的听说基础了才过度到阅读的。
相信加拿大的孩子不会在两岁的时候就大量的以阅读为主来学自己的母语语言的。
你这个方法适用于有比较好的而英语基础了,并且 ...
说的对! 靠阅读是有了相当听说基础的基石才有用的,我们母语中文的行吗?这是刻舟求剑!没有语感,怎么阅读,就是完全没有生词的文章,哪里弱读,哪里重读,哪里断句,如何划分意群,哪里快哪里慢,特别是辅音词的连接,统统都要语感(听感)! 老外强调是阅读是他们没有我们啊头疼的听说问题,但是他们有他们问题,中文中“小马”是“小”+“马“,英语马是”horse",小马是“pony"完全没有关系!所以他们只能多阅读,因为他们的语言没有中文能组合的优势!类似还有小狗,牛肉。。。。。

总之想靠阅读说好英语,没有听说的基石,根本不可能,只能是哑巴英语。.

TOP

引用:
原帖由 我是西瓜 于 2011-12-26 15:20 发表
有的国外的外教来中国来教中国孩子英语。把中国孩子同年龄的零基础孩子当其本国的孩子来教。
结果课堂上孩子听天书。课堂上一片混乱或者孩子们呆呆的完全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在做什么。可以说是常有的事情。因为他 ...
换位思考一下,你来教西方小孩学中文,或者说是日本小孩吧,中文字也许能认识,但是他们没有大量的精听训练,根本就听不懂你中文在说什么,这是一个道理。

我的想法,先让儿子过听力关(内功),再练口语(外功),练外功可以利用一下老外,阅读和写作都是后话了。.

TOP

引用:
原帖由 麟儿妈妈 于 2011-12-28 20:52 发表
您讲的是什么原版材料呢?能推荐下吗
看到不少家长仍以阅读,自然拼读,写作等等当做重中之重,要知道我们是在母语中文的环境下学外语的,我们的学习时间有很有限的,要充分用好每一分钟学习时间,阅读,自然拼读,写作这些是可以提高英语水平,但是没有好的内功(语感)先去学这些效率非常低下事倍功半,语言的本质是声音,语感好了,这些学起来才能事半功倍。

每个学生的水平不一样,适合的材料也不同,我现在给我小二儿子用的是原版英语电影,我们基本上从小一从零开始学英语的,整个一年级跟着学校,二年级这个学期开始,已经学完了二部电影Junglebook2和Bambi2,难度都比较适合入门级的小学生,现在在学第三部电影toy story1也马上要学完了,说实话,不要太指望能记住多少单词,重要的是要习惯正宗英语的那种感觉,辨音的那种感觉。.

TOP

引用:
原帖由 丰禾妈 于 2011-12-28 18:37 发表
先让儿子过听力关(内功),再练口语(外功)——两个一起练可能效果更好些,这是一个进去出来的循环,还有,我觉得还要加个朗读,英语朗读。
你学中文是听力和口语一起练的?没有听力的厚积怎么可能有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的薄发?

跟读原版材料,其实已经在一边练听力(先听),一边练朗读口语(模仿其语感重复说出来),同时还一边练了阅读(朗读时看着字幕)

试问,有哪一种在非外语环境下比这更高效的学习方式呢?.

TOP

引用:
原帖由 大源源妈 于 2011-12-30 14:10 发表

请问下怎么学电影?能详细说说吗?
新东方很早之前用电影学外语的这种非传统学习方法的,一个北京爸爸叫棕子英语的方法,比较适合体制内孩子,你要是体制内,可以去参考一下,因为他除了英语还谈了奥数,必竟体制内奥数什么的还是要学的。一开始用原版电影,电影中空白和音乐比较多,难度不大,适合入门,学到一定水平后,就要用电视剧材料,美剧对话密度高,词汇量大,语速快,能明显感觉上一个高层次。我是在别人的方法上,具体自己情况进行了改良,形成我自己的方式,这里不是讨论我的方法,所以就不跑题了。

材料不要太多,重要的是反复,太多的就没有集中性了,"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自己要根据自己的自身情况选择自己的学习方法,你有条件可以在国外呆上一段时间的话,尽量利用这个条件,但是回来说成是【中国孩子的英语路线图】就是你的不对了,中国孩子不是人人都可以在国外呆上几年的。.

TOP

回复 63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没有上学前可以多接触一下外语的声音(你说的儿歌和押韵诗歌等等),我们也是这么操作的,只是没有用在英语上(考虑到英语反正迟早要学的),上了学后除非象体制外的可以花大把时间放在英语上,体制内特别是要奥数的小孩时间是很紧张的。我们现在除了中文阅读,外语阅读都是强行受限的(小孩很爱看外语书,但是一般不给他看),没时间啊!每一分钟学习时间都是宝贵的,哪能再用低效的学习方法呢。我们是二年级才开始学原版电影的,整个一年级就是跟着学校,一年级暑假时找了一些过渡材料(机灵狗之类)很快扫了一遍,上手原版电影这个台阶自然而然,学到现在没觉得特别痛苦。我们学的有点快,最好2个月左右一部电影,当然选择什么难度的电影,也是有讲究的,至少我觉得大棕子推荐的睡美人不适合我们。每个人自身情况不同,找到适合自己的就好了。.

TOP

回复 67楼远远娘 的帖子

我就看了这本书看了好几遍才有这样的感觉,任何书我都同时带着批判和学习的眼光去看的。对于国内体制内的家长来说,没有在国外长期呆过但外语的学得好比那些国外呆过来谈外语的说服力大得多,你在国外有很好的语言学习条件,这是国内体制内没有的,更何况国内还要奥数什么的,所以呆过国外外语学得好是正常现象,学不好反而不应该。你说更为系统,我看是更为啰嗦,这里书里说什么都要学,阅读,原版片,自然拼读。。。有这么多时间再弄不好一门外语真的可以买块豆腐撞撞了,别人不用折腾奥数、中文,但是我们体制内的要!当然不是所有观点都一无是处,有些观点我也很赞同,不过我强调的是,如果你的孩子不是天才级的,要走体制内拼奥数等等的,没有大把大把时间花在只是一门外语上,要想其他更有效率的办法,还有注意我们的母语是中文,这是一门更要花时间的功课。

我倒反而建议你看看棕子英语,特别是要走体制内道路的家长们,他的例子更有说服力,说“作者正是针对身在中国且没有英文母语环境的孩子如何营造英文环境”,这个不是由在国外呆过的人来指导的。要看更接近你情况的成功例子(至少大多数人没法送小孩去国外呆),照搬走城市包围农村的苏俄十月革命成功的经验对中国作用不大,最后还是老毛用农村包围城市的办法取得了成功,教条主义害死人,一切要基于自身特点出发。.

TOP

听是学外语第一第一要务,听懂外语,不难!但是要花时间,学龄前儿童可以泛听(事实上这个阶段的小孩会对有兴趣材料会反复“听”,实际上达到精听的效果),学龄后儿童以精听为主,上学路上及吃饭等时可以泛听(还是听精听材料)。

可以看看《培养孩子的英文耳朵》一书,不过包留作者方法,因为没有多少家长可以做到自己读出标准英文故事来,有声故事是很好选择,但是还是以书面语为主。

外语是用于享受的,不是用来考试的。.

TOP

回复 82楼orchid_ren 的帖子

这个要自己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的,别人的只能参考一下(如果参考我的,小学低年级,男生,入门级),当初我也是花精力找了一下。.

TOP

有各种讨论挺好的

能看的出,培育哑巴英语和教条照搬的土壤有多么肥沃。.

TOP

回复 102楼kathyzhang0703 的帖子

听说读写,一听二说(朗读)三读(阅读)四写,学语言就这么简单,又不是做语言学家,人为性弄成这么复杂。.

TOP

都是为了孩子

讨论和争辩都是正常的,每个人情况都不一样,每个人都会坚持自己的观点,就这是自己的主观观点,如果这样被人称成“太绝对”,好象说这个话的人看起来很“客观”的样子,其实这个人也说的从其他人看起来也是“太绝对”一样,这里正常的,个人主观观点差异。就事论事,如果一本书的副标题是写是“中国孩子的路线图”,还能说成“比较谦虚”,看来下次某个作者要写成“全世界孩子的路线图”,不知道还能说成“谦虚”吗? 中国人口至少有13亿,中国孩子至少能上个亿吧,一个高级知识份子家庭,能去加拿大读MBA,送小孩去加拿大幼儿园小学呆上几年,然后写了一本书,副标题说是中国孩子的路线图,就算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又有多少比例的家庭有这样的条件?更不说是还有更多更多的小孩是在农村,二三线城市,那些地方英语课目至少是到小学高年级甚至中学才开始,这些孩子的家长的英语又有多少能很流利读出哪怕是很简易的英语原版书。我不知道是否作者真以为中国人现在都个个很钱,送小孩去加拿大这样的发达国家是件很随随便便的事情? 小布什含着“金钥匙”出生和奥芭马出身平民,都做到了美国总统,哪个对想做美国总统的普通美国人更具有借鉴意义?

转正题,从上面的讨论看起来真有人认为是靠阅读就能带动听力和口语而不是相反,而且每天只要花20分钟左右时间就能把英语达到“超出预料”的水平,只要有阅读“听力和口语,这很快的”等等我真的很佩服,很敬仰,但是我不会去这样做,因为我认为我自己孩子只是普通小孩,每个人爬上顶峰的路线都不同,我们踏踏实实走自己的路,让大家各自走自己认为自己喜欢的路吧,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

TOP

发新话题